《一张旧照片》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11:48: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张旧照片》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张旧照片》教学设计》。

第一篇:《一张旧照片》教学设计

【导写内容】

“一张照片”,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第八册“语文园地四”中的习作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出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情。

【导写目标】

1、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2、引导学生围绕画面,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静止的画面从时间和空间方面引申开去。

【导写重点】

本次作文教学,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方面查找资料,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作文,增强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导写准备】

1、精读八册四单元中的课文,即《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2、查资料了解抗日战争这段历史以及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3、收集有关赞美和平的文章、诗歌、图片。

【导写过程】

一、情感铺垫

1、畅谈和平生活的美好

出示美好事物的照片,指名谈观后感。

2、了解历史背景,激发情感。

过渡:和平的生活多么美好,可是,当我们随着历史的车轮回到1937年,会看到这样一组照片:

观看日本侵华照片,画外音: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满足扩张的野心,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大片国土沦丧,千百万同胞血流成河。在沦陷区,无辜的老百姓成了日军刺杀的活靶子,日军还使用了活埋,淋上汽油焚烧等灭绝人性的残忍手段,甚至连年幼的孩子也不放过„„

看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

3、触景生情

出示照片:废墟前,一个满身鲜血的幼儿,因为伤痛、惊恐和失去母亲而嚎啕大哭。坐在令人绝望的废墟上,孩子用尽自己孱弱的小身体里最后的一丝力气呼唤妈妈。

师启发谈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请看——这张相片就是1937年8月28日,疯狂的日军对中国平民实施“无差别”轰炸,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这张照片,成了侵略者对幼小生灵戕害的无声证言。两个星期后,题为《中国娃娃》的这张照片,出现在美国的报纸上,并迅速传遍世界。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各抒己见。

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张相片,展开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表达出来。

二、写作点拨

1、指导看图:

自由读习作要求,思考: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题目中有哪些具体要求?

板书:仔细观察 描写具体 展开想象 真情实感

在过去的看图作文中,我们了解了观察画面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你还记得观察有哪些顺序吗?(由近及远、由上到下、从左到右等等)

多媒体课件出示:《中国娃娃》照片。

照片上有些什么?(哭泣的小孩、候车大厅、站台、人行天桥、铁轨等)

你想按什么顺序观察这副图画?(学生各抒己见。只要合理,老师都应给予充分肯定)

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发生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

引导学生逐个观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背景:候车大厅、站台、人行天桥、铁轨等变成了什么模样?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一幕?

想象:天空中会是一番什么景象?耳边会响起什么声音?刚刚经历过一场怎样的浩劫?

哭泣的小孩:他的穿着打扮怎么样?他的表情是怎样的?他可能会怎样哭喊?

2、情感共鸣:

知道了孩子的遭遇,你现在想说些什么?

3、指导写法:

设计“图意──想象──感想”的文章主线,引导学生将文章写得有条理。围绕照片准确运用语言,尽量做到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4、自主写作:

根据看图作文要求和本次习作的要求,学生各自在稿纸上写作。

四、互动评改

1、自查自改:

把自己写的文章好好读一读,看看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再找一找,有没有自己不太满意的地方呢?

2、邻座交流:

邻座同学交换文章读一读,比一比,看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学习,哪些地方还写得不够好,要改进呢?

3、小组评议:

前后四人组成一个组,交流后推荐写得最好的一篇佳作全班学习。

4、教师点评(佳作评析):

共同欣赏优秀作文(多媒体展示)同学们边听朗读,边想象,思考:文章哪些方面写得好?为什么?哪些地方值得改进?请提出修改意见。

5、同学评价。

6、共同欣赏优秀作文(多媒体展示)同学们边听朗读,边想象,思考:文章哪些方面写得好?为什么?哪写地方值得改进?请提出修改意见。

同学评价 总评价

同学们,你们在整个评价过程中都很认真,说明大家对看图写话的写作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你们在以后的习作中也要学会灵活地运用种种方法,体现自己的个性。

第二篇:一张旧照片作文作文

一张旧照片作文作文

一张旧照片作文(1)

在我的故事书里,有一张黑白照片,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

海火车站时,被记者拍摄下的真实情形。

看着这张照片,我仿佛穿梭时空隧道,来到了1937年8月28日。刚开始,车站有许多

人在等车,准备逃离家乡,躲避战争。在人群中,有一个才两三岁的小孩,他穿着 红色的背心,囗袋上还有几朵花,非常可爱。突然,天空中飞来几架飞机,人们高声呼喊:

“日本的轰炸机来了,快跑啊—”。这时,飞机上落下一枚重磅炸弹,把火车站的站台

炸塌了,人群顿时乱起来。不一会儿,飞机上又落下几枚炸弹,候车的人被炸死了一大

半,到处都是哭泣声和惨叫声……经过几分钟的大轰炸,美丽的上海火车站被炸成了一

片废墟,遍地都是砖头碎瓦和玻璃碎片,废墟前,那个孩子瘫坐在那里,看着废墟,撕

心裂肺的大哭,他的手里还抱着一个娃娃,那是他唯一的依靠……

那个孩子将来的命运会怎样?他可能会被好心人搭救,也可能流落他乡,还可能被

日军带走……我不敢想,但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段黑色的历史。

一张旧照片作文(2)提起旧照片,很多人都会想起自己童年时期快乐的情景。然而今天我要展示的这张旧照片,会让你想起70年前那场惨无人道的战争。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了 上海火南车站,这张照片就是被当时记者拍下来的 真实情景。

那一天,上海南站和往常一样,涌动川流不息的人群,贫苦的人不知道哪里是最安全的地方,也不知该乘车去何方.正在这时,天空中突然传来“翁翁”的敌机声,还没等人们醒悟之即,“轰轰”几声巨响,顿时,火车站硝烟四起,建筑物坍塌了半边。“鬼子的飞机来了”“快跑呀、快跑呀”“爸爸、妈妈……”哭声、喊声,顿时连成了一片,人们慌作一团,不知所措。可敌人的轰炸还在继续,天桥倒塌了…… 此时的火车站变成了一片废墟。人们停止了涌动,一个个人倒在了血泊中,刚才还在喧哗的南站现已死一般的寂静,只是偶尔还能听见几声低微的呻吟。

“妈妈,你在哪里”“爸爸,我害怕……”就在这寂静的片刻,突然传来了一个小男孩的哭喊声。他坐在铁轨中间,浑身是血,正张着大嘴呼喊着……他看着眼前满身是血迹的人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知一向疼他的父母为何丢下他不见了,不知从此以后即将成为孤儿,更不知今后该怎样生存……

眼前的废墟,眼前的孤儿,死难的人……不都是日本侵华战争在领土上留下的“杰作”吗?孤苦伶仃的孩子不是已经证明日本人在的“东亚共荣”是谎言吗?

这张旧照片、这一件件往事都能让每个人感到愤怒。

“贫穷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发奋努力,增强国力,决不让历史重演.一张旧照片作文(3)

一张旧照片

照片中是1937年日本侵略我国是的景象。

照片中原本繁华热闹的城市如今已经完全淹没在敌人的炸弹碎片之下。炮弹在地上爆炸后产生的白色烟雾把这片废墟包拢。

在这片凄凉的土地上,有一个孩子坐在地上悲伤的哭着,他提顶是在找自己的爸爸妈妈,我仿佛听见了他发自内心的呼唤着,我在说:和平!和平!我要和平!

想到这儿,我的脑海里一下子涌出许许多多的画面: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早上,小男骇正于他的爸爸妈妈在天桥上漫步,突然,天空中出现了许多可怕的东西——是敌人的飞机,周围的人四处逃散,紧接着就是轰隆隆的大炮声,这个小男骇只是紧紧地拉着父母的手不放开,忽然,一架飞机飞了过来,小男骇的爸爸猛得一扔,把小男骇扔了出去,小男孩因疼痛而哭泣起来,接着,一枚枚“凶狠”的炮弹落了下来,桥被炸断了,他的父母的身体百压在冰冷的钢铁之中,此时,这个小男骇哭得更强烈了,但不是因为疼痛加剧,而是因为他再也……

在此,我敬告全世界的人们,请为了人们不再受苦,家庭不再破裂,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娇嫩而又美丽的和平之花永远绽放吧!!

第三篇:看图作文《一张旧照片》教学设计及

看图作文:一张旧照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组习作指导

分析:经过了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对“战争与和平”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本次习作训练,紧扣本组的专题,编排了这次看图写文。指导学生习作时,应先指导学生回顾所学的课文,回顾了解到的战争情景,并通过影视传媒,把学生引入战火纷飞的年代。然后出示照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展开想象,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接着以图中废墟中的孩子为重点,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并想象:这个小孩的外貌、年龄,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孩子未来的命运等。最后,在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目标:

1.回顾课文,并通过影视传媒,了解战争情景,说出自己的感受。

2.紧扣本组专题观察并想象,把内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3.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并将修改后的作文读给家人听。

过程:

一、汇集思维火花、激发习作的欲望 1.语文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一张相片儿,(出示照片)请大家看一看,猜一猜,看谁最聪明,你看到了什么?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地跟周围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所见所想。)

2.现在由我来揭示它的谜底。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同学们,你说对了吗?

二、引导拓展思维,丰富写作内容。1.出示课件1(美伊战争)

(1)美伊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的痛苦场面,看了这些画面,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畅谈自己的感受,但都表达了同样的一种心声:要和平不要战争。

(2)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多好啊!说出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要和平不要战争。因为战争必将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带来痛苦。

2.出示课件2(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看到这些,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想说什么呢?

(2)教师小结。

三、仔细观察照片展开合理想象

1.你看,这个小孩在哭,哭得多伤心、多无助啊!可你知道他为什么哭吗?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他的父母呢?

(出示习作要求:仔细观察照片,想一想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2.学生先在小组内自由说说,然后全班交流。3.联系课文,想象孩子的命运。

①通过学习《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学生结合学习谈收获。

②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夜莺”、雨来、雷利等儿童英雄,再一次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吁:维护和平,制止战争。那么,谁能来说说这个孤独的孩子以后的命运会如何呢?(出示习作要求:这个孤独的孩子以后的命运如何?)

4.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如:①孩子被一有志之士救起,抚养长大后加入抗战队伍,成为一名“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少年英雄。②孩子无父无母,过着“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日子,饱受战争之苦。③又一次敌人的轰炸,孩子被炸死了……

四、优秀习作欣赏,大胆表达见解

1.如何把我们的想象写出来呢?或者说如何写好抓篇看图作文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篇佳作。请你们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收获。

一张旧照片

提起旧照片,很多人都会想起自己童年时期快乐的情景。然而今天我要展示的这张旧照片,会让你想起60年前那场残无人道的战争。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了上海火车站,这张照片就是被当时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这一天,上海南站和往常一样,涌动的人群川流不息,正在这时,天空中突然传来“翁翁”的敌机声,还没等人们醒悟之即,“轰轰”几声巨响,顿时,火车站硝烟四起,建筑物坍塌了半边。“鬼子的飞机来了”“快跑呀、快跑呀”“爸爸、妈妈……”哭声、喊声,顿时连成了一片,人们慌作一团,不知所措。可敌人的轰炸还在继续,天桥倒塌了,此时的火车站变成了一片废墟。人们停止了涌动,一片片尸体倒在了血泊中,刚才还在喧哗的南站现已死一般的寂静,只是偶尔还能听见几声低微的呻吟。

“妈妈,你在那里。”“爸爸,我害怕……”就在这寂静的片刻,突然传来了一个小男孩的哭喊声。他坐在铁轨中间,满身是血,正张着大嘴呼喊着。他看着眼前满身是血迹的父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不知父母为何一动不动,他也不知道从此以后即将成为孤儿,他更不知道今后该怎样生存……

眼前的废墟,眼前的孤儿,不都是日本侵华战争在中国留下的滔天罪行吗?孤苦伶仃的孩子不已证明你们在中国的“东亚共荣”是谎言吗?

这张旧照片让我们无法抹杀掉每个中国人心灵的震撼,那一幕幕日本侵华的滔天罪行让我们历历在目。

1.教师简评:文章从旧照片入手,引出了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作者通过细心观察抓住小男孩的外貌描写,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日军的仇恨,突出了中心,也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讨论,重点从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两点展开

一张旧照片

这幅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我国上海火车南站时的情景。啼哭的婴儿,倒塌的房屋,使我们不由得仿佛又回到了我们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屈辱年代。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这时本应当是学生上学,工人上班,老人和孩子在房前屋后小憩和玩耍的时候。可是由于日军的狂轰乱炸,上海城内的学校和工厂很多已被炸毁,人们已不能正常的上班和上学。

这时的上海火车站,由于北站已成为战区,交通被切断,南站就成了交通的惟一出口,所以上海火车南站,人流拥挤不堪。忽然空中传来飞机的轰鸣声,日本敌机飞来投下大量炸弹。上海火车站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车站,天桥月台以及铁轨被炸得稀烂。站内的人们死伤无数,地上躺满了横七竖八的尸体。火光中,父母焦急的呼唤着孩子,孩子哭喊着寻找着亲人,炸伤的人们痛苦的呻吟着,废墟中幼儿悲惨的啼哭声更是让人心痛。几分钟前,这个婴儿可能还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撒娇,手里还玩着爸爸亲手为他做的玩具。几分钟后,侵略者的炸弹顷刻间将这美好的一切都毁灭了。敌机投下炸弹的瞬间,孩子的母亲努力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遮挡住纷飞的瓦砾和弹片,孩子的母亲被炸弹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侥幸活下来的孩子已认不出血肉模糊的母亲,他大声的哭喊着。可是眼前没有出现妈妈慈祥的笑脸,更没有爸爸平时那有力的双手来抱起他。孩子那稚嫩的哭声似乎在质问侵略者: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的残忍,夺走我父母的生命,夺走我幸福的童年,我这么小,我以后将怎样生活啊!

是呀,是战争使原本繁华的街市变成了废墟,是战争摧毁了人们原本幸福的家园,是战争打碎了孩子们童年的梦想。愿这样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全世界的儿童都能拥有幸福美好的童年,让世界永远充满幸福和欢笑。

1、教师简评:文章通过对图片内容的描写,把读者引入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文中重点描绘了敌机轰炸后,上海火车南站的悲惨景象。充分表达了倡导和平,反对战争的这一主题。语言朴实,表达真情实感。

2、学生讨论,重点从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两点展开,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

五、放飞想象,大胆创作 1.再现照片,指导构思。(出示照片)

老师指点迷津:望着照片中的人和景,倾听着同学们的交流,我们再一次强烈地感受到:要和平,不要战争!

(出示习作要求:联系照片的人和景,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指导学生想象,此前,曾发生过什么?此时,正发生着什么?此后,会发生些什么?

2.请大家放飞自己的想象,大胆地拿起笔来,快速写作吧。(学生自主写作,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第四篇:一张旧照片作文辅导教学设计

《一张旧照片》

——作文指导课

要点阐释: 结合本单元课文内容及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此次看图作文不仅要写清图上所看到的,更要写出自己所想到的。在这张照片中既要对日本侵略军轰炸的场景进行细节描写,衬托悲惨的场景,还要想想孩子悲惨的命运。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围绕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

2、让学生联系生活积累放飞想象,真情述说,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增强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课前准备

4、搜集日军侵华的文字资料、图片。

5、回忆观看过的抗日战争题材的影视剧。

6、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学习的时候,你可曾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些地方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曾经有过血淋淋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一单元里,我们学习了一组和战争有关的课文,大家对和平与战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好吗?

1、学生结合本组课文内容谈感受。

2、课前我布置大家搜集一些日军侵华的资料,现在也来交流交流吧。

二、聚焦照片

1、师:随着战争的打响,不断发生流血与牺牲,那场面是触目惊心的。年老的双亲在为失去儿女而心碎,年轻的妻子在为失去丈夫而悲泣,就连那些无辜的孩子都不能幸免于难,他们因为战争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健康,失去了爸爸妈妈,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

2、下面我们就来看一张照片,(出示照片,简介背景:)这张照片就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这张照片现在陈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a、整体感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照片,说一说从照片上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从以下几点说:一个孩子正坐在铁轨上无助地大声哭喊;孩子面前一片狼藉,房屋倒塌,人行天桥断裂,火车轨道扭曲变形。)你想到了什么?生可能会想到火车站被炸后人们受伤的情景以及日军屠杀中国人的血腥场面。b.重点观察照片中“孤独的孩子”。

1、在这张照片中,最让你揪心的是什么?(这个正在哭泣的孩子。)

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两岁左右,满身是血,声嘶力竭地哭喊着……引导学生从孩子的外貌、年龄、动作、神态去说)

3、哪个父母不疼自己的儿女,这个孩子这样声嘶力竭地哭着,怎么看不到他的父母?他的父母到哪里去了? 引导学生结合照片拍摄的背景,展开合理的想象:这个小孩为什么哭?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鼓励学生调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或课前搜集的资料帮助表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小组内交流 小组推荐优秀者全班交流

4、听了同学们的描述,老师仿佛看到了那血流成河、惨不忍睹的战争场面,这样的场面,大人看了都害怕,更何况一个两三岁的孩子独自坐在这令人恐怖的废墟旁边。是谁,让一个呀呀学语、蹒跚学步的孩子失去亲人,沦为孤儿;是谁,让高楼大厦瞬间化为一片废墟;是谁,毁灭了人们美好安宁的幸福生活?此时此刻,能谈一谈你的心情和感受吗?(生可能会谈到对日本人的痛恨,对战争的厌恶;对孩子的同情!)

三、放飞想象 多么惨无人道的日本人,多么残酷无情的战争,多么无辜的孩子!可怜的孩子,小小的年纪就失去了父母,他今后可怎么活呀?这个孤独的孩子以后的命运会如何呢? 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鼓励其创造性地展开想象。如:孩子也许会被这次轰炸的幸存者捡走,和他们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没有上过一天学,饱受了战争之苦。孩子被随之而来的第二次轰炸夺走了幼小的生命,顷刻间,更多的人失去了家园、亲人。孩子的妈妈昏死后又苏醒了过来,幸免于难,艰难地把他抚养成人,孩子长大后成为一名作家,搜集整理了很多日军的侵华罪行,结集出版,号召全国人民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孩子被一路人救起,抚养长大后加入革命队伍…… 孩子被送往孤儿院…… 师:望着照片中的小男孩,倾听着同学们的交流,让我们大家再一次地感受到:战争是多么残酷!战争带给人类多么深重的灾难啊!

四、浓情表达 出示习作要求:联系照片中的人和景,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想象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孤独的孩子以后的命运如何?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1、自由读习作要求,指名读,明白这次作文的要求。

2、小组讨论:(出示问题)你准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你准备以怎样的身份来讲述照片上的故事? 你准备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你准备给文章取一个什么样的题目? 个人思考五分钟的时间。小组交流个人的想法,看谁的想法最与众不同?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1、先写看到的场景,再设想孩子的命运,最后写出自己对战争的看法。

2、设想原先的上海火车站是怎样的?再描述轰炸后的上海火车站是怎样的?写出从“热闹繁华”到“一片狼藉”的转变过程,从而衬托人物的悲惨命运及战争的残酷。

3、设想一个故事情节,以自述的口吻讲述照片上的故事,巧妙地把孩子的命运通过“我”的自述讲了出来。

4、以拍这张照片的记者的身份来写照片上的故事。通过“亲眼所见”的形式,把自己在火车站所见写下来,把自己的愤怒写下来。……

五、自主写作。

教学反思: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是以战争为主题安排的,由于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和平年代,对战争的认识来源仅限于书本、影视作品,对战争的感觉是冷漠而遥远的。怎样引导学生写好这一次习作?我重点做了以下两个工作: 我首先布置学生搜集日军侵华的文字资料、图片,观看抗日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让学生通过对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九一八”事变 等这些发生在中国大地的血淋淋的事件地了解,从感知上认识照片拍摄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们知道,在我们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曾发生过那样一场战争。在那场战争中,日本侵略者犯下了滔天罪行,虽然八年后,我们把他们赶出了我们的家园,但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忘记那曾经悲惨的一幕。激发学生的愤慨,激起他们表达的欲望,从而“情动而辞发”。其次是指导学生多角度去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看图作文不仅要写清图上所见到的,更要写出自己所想到的。如果都是先写“看到的”,再写“想到的”,这样按顺序写下来,很容易千篇一律,怎样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看图作文呢?我又引导学生从写作技巧上下功夫。果然,这几种写作方法一出台,同学们纷纷觉得有话可讲,有话想写,很乐意地提起了笔。

战火中的哭泣 ,爆炸声响彻云霄,划破了本来应该宁静的天空。一个不到三岁的小男孩坐在废墟旁号啕大哭,撕心裂肺的哭音和飞机的轰炸声,交织成了一首罪恶的交响曲。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同年8月28日,日机疯狂轰炸上海火车南站,车站天桥,月台,铁轨被炸坏,地上满是焦黑的尸体,广场上很多被炸死的妇女紧抱着无头缺肢的孩子,日机投掷的燃烧弹使车站和郑家桥燃起大火,一时间烟雾弥漫,惨不忍睹。一位记者拍下了一张记录日本侵略者罪恶的照片,孤苦伶仃的孩子,满目疮蜚,惨不忍睹。硝烟迷漫中,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不到三岁的儿子去避难,他们一家三口来到火车站,来火车站避难的人真是人山人海,不到三岁的孩子抱着自己心爱的小狗准备上火车。就在这时,日本侵略者的飞机野蛮地赶到,他们疯狂的扔下一颗颗炸弹,顿时上海火车南站成了一片废墟,火车站的人们被炸地死的死伤的伤,小男孩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又一颗炸弹投掷了下来,爸爸、妈妈,赶紧把孩子揽入怀中,裹在了身子里。他的父母被炸死,他从血肉模糊中爬了出来,哭喊着找妈妈、爸爸。他现在没了亲人,是谁让他失去亲人?是谁让他无家可归?是战争!是罪恶的子弹!如今,我们的祖国强大,没有谁再敢侵略我们的祖国了。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小朋友们,请记住我们祖国那段被侵略的屈辱历史,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盛!

第五篇:一张旧照片教学反思

《一张旧照片》作文指导课

四月份的时候县里要求江南片进行一次高段习作课比赛,虽然我所代的四年级属于中段,但学校要求我也讲一节,于是我着手准备这次习作指导课。说实话以前对作文指导真是极少极少,总认为习作课就是让孩子们明白写什么题材的就可以了,指导只是寥寥数语。通过这样的一次备课、讲课,我才深深地感到自责,感到愧对孩子们。因为一节好的作文指导课就像给孩子们指明写作的方向,才能思路清晰的进行写作!

教学流程:

一、课前三分钟:

“闪电组”展读《儿童和平条约》

二、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欣赏了“闪电组”的精彩展示,可能生活在这个和平年代的我们很难理解“和平”的意义。很难想象战争带给了中华大地怎样的灾难,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一张曾经震惊世界的旧照片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播放日均轰炸上海的视频)

三、出示导学练案上学习目标:

1.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者的情感,理解对和平的呼唤。

2.紧扣本组专题观察并想象,把内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3.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并将修改后的作文读给家人听。

四、小组合作讨论:

下面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仔细观察照片,想一想这个小孩为什么哭泣?他的父母在哪?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孤独的孩子以后的命运如何?联系照片的人和景,让我们随着这张照片一起穿越时空,回到1937你那8月日的上海火车南站!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大胆的在小组内交流,记录员认真记录,然后起来小组展示。

(提醒学生讨论时注意事项):

1、仔细观察照片,看清人物的身材、年龄、衣着、神态、动作。

3、展开合理的想像和联想,孩子的父母在哪里?想像孤独的孩子以后怎样生存?

4、重点说一说你面对照片产生的感受,你以怎样的情感和态度对待相关事件。(ppt出示图片)

小组起来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然后起来补充。

师:读课本页习作要求,从文中提炼出简介的习作要求,老师板书:、习作要求:想象合理

内容具体 语句通顺

真情实感

五、拟写提纲:

可以先写你看了照片的总体感受,总领原文;接着具体描写照片内容的情景和人物,可适当展开联想;然后集中抒情议论,写清你的想法、看法,你对日本侵略者以及战争的评价;结尾最好能和开头首尾呼应,不但提出对日本侵略者的控诉,还要激发中国人的自信心,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告诉全世界,中国已经站起来了。(千万不能光写愤怒,那样是没有说服力的。)

学生从导学练案中提炼出提纲,老师板书提纲

六、放飞想象,大胆创作

A、老师提供经典题目(习作要围绕题目的意思来写)(ppt展示)

1、《不能忘记的一页》

2、《飞吧,和平鸽》

3、《让历史告诉未来》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让和平之花永远绽放?

6、《共同的心愿》

7、《为什么》

8、《我们决不能忘记过去》

9、《一张照片》

10、《可怕的照片》

11、《牢记历史,不忘国耻》

12、《和平的阳光》

13、《屈辱的历史决不会重演》

14、《永远的伤痛》

15、《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6、《历史的见证》

B、佳词妙句来帮你:

灰烬 无辜 废墟 痛楚 呼吁 铭记 永恒 悲痛 悲惨 残酷 残暴 狂暴 无奈 无助 无端 痛恨 仇恨 忧伤 沉重 易于 窒息 烦躁 生灵涂炭 水深火热 妻离子散 家破人亡 硝烟弥漫 战火纷飞 流离失所 背井离乡 民不聊生 无家可归 饥寒交迫 奄奄一息 视死如归 大义凛然 义愤填膺 义无返顾 血肉模糊 阴阳两隔 难以愈合 滔天罪行 令人发指 国富民兴 伟大复兴 撕心裂肺 残垣断壁 民族振兴 抹上痕迹 和平之花 深刻反省

历史重担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师:请同学们先选择一个题目,然后给文章来个简介漂亮的开头

(学生自主写作,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写的好的开头拿到展台前展示)师:选择开头已经写好,请大家试着用这些词语造句,先写后交流!

(学生自主写作,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写的好的句子拿到展台前展示)在同学们的写作中本节课结束了„„

课后反思:

1.精彩瞬间:当我播放视频时同学们都被震撼了,也被感染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我做到了。

2.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还存在有部分反应慢的学生跟不上课堂的节奏。不足之处在于我在课堂的尾声没有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没有解决的还有结尾部分的指导。

3.课堂节奏基本在我的掌握中,但是在列提纲时候,一个小组起来回答的不是很到位,我认识是预习没有到位。

4.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次作文特别好写,因为老师指导的非常具体。可是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还是糊里糊涂的,本身就对作文不是很“在行”不会组织语言的学生依然存在。我认为是我的准备比较充分,学生也提前预习了,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们是没有预习这一环节的,因为一篇作文需要太多的时间去完成,语文课每天最多两节,如果不挪用其他科目的时间,根本不够时间来完成一篇习作。如果分为两天来写,效果更差。

5.专家意见:当时也没有组织老师评课,大家听完之后,评价还不错,就是对课堂的结尾部分提出质疑,按照“三维互动,五步教学”指导思想,必须要有课堂小结。

6.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觉得我会把这部分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这样划分开之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交流,畅所欲言,交换想法才能迸发更多的思想火花。为写作埋下伏笔,也让不会写的同学得到提升和带动。第二课时:习作。有了前面口语交际的铺垫,学生在一节课里完成草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我目前能想到只有这些,这是认真回忆当时的教学过程,一字一句敲出来的,希望诸位老师批评指正,敦促我快速进步!

下载《一张旧照片》教学设计(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张旧照片》教学设计(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张照片教学设计

    北京版第12册教材 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仔细观看相片,回忆美好生活的基础上,把同相片有关的故事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 使学生能根......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 有一天,我偶然之间看到了一张旧照片,经爸爸介绍我认识了这张照片,还知道了这张张片的来源。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一位记者拍下来的。那天,小涛一家从上......

    小学作文:一张旧照片

    一张旧照片 提起旧照片,很多人都会想起自己童年时期快乐的情景。然而今天我要展示的旧照片,就是我7岁那年的春节,和哥哥一起与马戏团的小老虎照的照片。 这张照片上,有一个穿着......

    一张旧照片作文两篇5篇

    一张旧照片_老照片的故事作文400字(1) 今天,我们要学习语文园地四,一翻开课本,一张黑白照片就映入眼帘。 原来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鬼子轰炸上海火车站时,被一位记者拍下来的真实......

    一张旧的照片的故事(★)

    心中一阵刺痛,时光一下子倒流,回到了1937年8月28日的早上。三岁的东东和爸爸妈妈准备从上海坐火车回家乡。东东和爸爸、妈妈从拥挤的人群中挤进去,他们终于可以坐火车了,他们在......

    五年级优秀作文一张旧照片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五年级优秀作文:一张旧照片在我心里,有一个和平的世界,可谁知道在这些地方,每时每刻每秒,都存在危险,我们语文这一单元,就是关于和平的故事。......

    四年级作文 一张旧照片[精选五篇]

    一张旧照片 提起旧照片,很多人都会想起自己童年时期快乐的情景。然而今天我要展示的这张旧照片,会让你想起60年前那场残无人道的战争。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了上海火......

    三年级小学生作文:一张旧照片[大全]

    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印象最深刻的事。要如何把回忆存在心中?我会轻轻地按下快门“啪!”一声,把时光变成永久的记忆。 把时光倒转,回到照片里的时间,住在外地的爷爷奶奶跑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