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研组集体备课教案(精)[大全5篇]

时间:2019-05-14 11:5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教研组集体备课教案(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教研组集体备课教案(精)》。

第一篇:历史教研组集体备课教案(精)

贺昌中学历史教研组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高二 学科 历史

第四单元 第11课 经济建课题

主备人 参备人

备课时间课标要求教学目标设的发展和曲折

课型 新授课

强卫华

高二所有成员

2012-4-14

投放

时间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1.知识与能力:(1)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革中国民经济的损失,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进行全面

整顿;

(2)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

(3)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

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搜集和展示资料数据,能比较建国初期、一五计划时期、十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文革时期等各个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或出现的挫折及其原因;

(2)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探索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从中认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3)利用历史图片进行直观教学,体会我国经济建设的曲折历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终将不断前进。

(2)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要正确分析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明确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性。

重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重点难点

难点: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师引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 合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完成,中国的经济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阶段,可毛泽东却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方面还是一个学生。”这位缺乏经济建设理论储备的小学生会把中国的经济引入什么样的阶段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

【合作探究1】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原因是什么?

【合作探究2】一五计划建设时期,我国为什么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从现实的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3)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都比较快。而社会主义苏联迅速工业化的经验中,也是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各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师】展示成就。

超额完成;先后建成四大重点企业(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并投产)。

【合作探究3】我国“一五计划”建设项目中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

【生】东北地区。

【师】联系目前经济战略,提示学生振兴东北,开发西北战略。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过渡】伴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从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三大改造:

【师】中国古代经济特点及土地改革后所有制的性质。

明确:改造对象:即对农业、手

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基本途径和方式: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意义: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形成)

二、探索与失误:

1、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层层递进设问。

中国共产党八大揭示的中国社会的

主要矛盾是什么? 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党和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根据八大的决策,应该如何发展经济?

你如何评价八大?

①提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规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 的工业国。

组织学生讨论:八大探索的意义。

【生】讨论,结论。分析正确、成功探索、符合国情…… 1、2、【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层层递进设问。

中国共产党八大揭示的中国社会的

主要矛盾是什么? 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党和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根据八大的决策,应该如何发展经济?

你如何评价八大?

①提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规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组织学生讨论:八大探索的意义。

【生】讨论,结论。分析正确、成功探索、符合国情……

大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确定都是十分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后来的历史,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八大的路线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但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够坚持贯彻八大的正确路线,留下了历史遗憾;

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 【师】投影八大二次会议的总路线。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958年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设问:大家与八大比较发现有什么问题吗?

【生】根据理解自由发言。对总路线的全面评价:

主观愿望上讲,它反映了党和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无可厚非。但从科学的角度讲,多快好省同时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客观效果上讲,催生了“左”倾经济思想和盲动的经济行为,直接导致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片面要求高速度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工业:制定出赶超英国和美国的高指标;(赶英超美)

农业:对粮食产量的估计过高,出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主观臆断的口号。

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生产关系方面急于过渡的一次典型实验,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广大群众与干部的觉悟程度,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后果: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合作探究4】观察图片,讨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生】关注教师提供的对比图片、数字比较,得出结论。

失误的原因:

①历史传统的影响。中国封建专制存在时间长,封建家长制思想很容易侵蚀党的机体,致使民主法制观念淡薄,易出现盲目服从;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一直用阶级斗争学说来指导革命,用群众运动的方法解决问题,难以很快转变观念。

②急于改变我国落后状况的主观愿望与经济发展的实际严重脱节。社会

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很高,迫切需要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

③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想尽可能纯洁革命队伍。

④国际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峙尖锐,使我党领导人加速建设社会主义以便对抗资本主义。

经验教训:

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②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③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④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

⑤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师】引入新问题: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共产党在反思了经济建设中的问题后,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来恢复和发展经济。这八字方针表明在经济建设的探索上中共回到了实事求是的主线上。

因此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过渡】令人遗憾的是,党中央虽然在经济建设中对“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但是并未能从思想上彻底解决“左”倾错误,因此酿成了延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文革”**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师】展示资料:

材料一:“文化大革命”**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李先念

材料二;年代 收入 国家财政

比上年

1966 元 558.7亿+24.4%

1967 元 419.4亿

-25%

1968 元 361.3亿-13.9%

1973 元 809.7亿+5.6%

1975 元 815.6亿

+

根据材料思考:材料一说明什么问题?材料二的数字反映了什么问题,两度回升的原因又是什么?

【生】依据材料回答,要求表述完整、准确、到位。

“文化大革命”的**扩展到经济领域,使得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损失惨重。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

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是由于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而197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本课小结】

【师】布置学生归纳1949~1976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时的成功探索和严重失误。

【生】归纳总结。【师】

历次“五年计划”编制情况简介 “五年计划”,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新中国成立后,除1949年10月—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现在,每五年编制一个“五年计划”,全国共编制了10个“五年计划”,现正在编制的是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以下是10个“五年计划”时间简介: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年)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年)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年)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年);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类别 1952年

1956年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1% 32.2%

1.5% 53.4%

0.7% 7.3%

71.8% 7.1%

6.9% 接近于零

教学反馈

第二篇:历史集体备课教案

州 中 集 体 备 课 教 案

学 柏 正 达政史地教研组 旧

罗斯福新政教案

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二节内容,它在本专题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本单元的核心部分,也是《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

2、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教材设计了三个子目,分别介绍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新政的内容为新政的作用作了必要的知识储备,而分析论证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影响是基于基础知识之上的意义建构。两者体现了“史论结合,史从证出”的历史思维方式和历史学习方略。

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社会观察、分析能力,他们思维活跃、自学能力较强,归纳、演绎、思辨、交流、表达能力有很大进步,又敢于表现,乐于展示,这些都是有利于本课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2、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有限,原有的历史基础相对薄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并不深刻,为此高一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注重历史学习的主动性,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力争在能力上有所突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查阅并整理资料;通过角色扮演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济危机中的美国需要改革;钦佩罗斯福不怕困难,推行改革的勇气;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作用

教学难点:对新政的评价

一、第一目:临危受命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929年爆发的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现在我先找同学来回顾一下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及其特点是什么?

【板书】

1、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

【提问】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大生产之间的固有矛盾,并且具有时间长、范围广和破坏性强三个特点。而在经济一危机爆发的源头,经济危机给美国的打击是空前严重的。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已经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板书】

2、胡佛反危机的失败

我们来看一下在经济危机打击之下美国人民的国民经济状况。

【PPT】《危机期间美国国民收入的情况》

可以看出当时美国的国民经济状况是“每况愈下”。国民收入下降意味着什么?生活水平下降。这当然会引起人民对当时政府的不满。我们从这次经济危机的英文翻译“The Great Depression”就可以看出人民的绝望情绪。

【板书】“The Great Depression”

而就在这时,美国人民迎来了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他们用自己的选票表达了对胡佛政府的不满。

【板书】

3、全国要求改革

我们来看一下1932年胡佛与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在大选中的得票情况。

【PPT】《胡佛与罗斯福在大选中的得票情况》

胡佛得到1575万选民票,而另一位候选人22280万张,比胡佛多了700多万张。另外,胡佛只有59张选举人票,而另一位候选人得到472张选举人票,这意味着胡佛失去了绝大多数州的支持。

【PPT】《记者的评价》

这位以绝对优势战胜胡佛的人,曾经有记者这样评价他:“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那这位总统是谁?

【提问】

这个人就是罗斯福

【板书】罗斯福

假如你是当时的美国选民,你可能会因为对胡佛政府的不满而投票给罗斯福,但你也可能会担心你支持的这位候选人将是第二个胡佛,他对经济危机的处理同样不力。那罗斯福究竟有什么优势打败胡佛,赢得总统大选呢?

【PPT】《罗斯福生平》

我们来看一下罗斯福的生平。从材料中你得到哪些信息呢?

【提问】你认为当时的美国选民看中他哪些优势的地方而投票给他呢?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知道罗斯福个人的能力很强,这从他的求学经历可以看出来。第二有丰富的从政经验。第三是有惊人的毅力。但是我们说,这三点都不是主要原因,真正能得到选民支持的原因是罗斯福的演说打动了人心。

那罗斯福在他的演说中说到了什么呢?大家来看一下。

【PPT】《罗斯福的演说词》

请同学们留意红色字体的那些文字。罗斯福提到,他要实行“新政”。

【板书】新政

这个“新政”指的是什么呢?“新”体现在哪里呢?这表明罗斯福宣誓,如果他任总统,他会采取种种与胡佛不一样的措施,我们就用“新政”这个词来表示。正因为以上诸多因素使罗斯福赢得大选,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

【板书】

4、罗斯福就任总统

这四个因素成为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

【板书】

一、背景

【PPT】《新政实施的背景》

二、第二目:实施“新政”

罗斯福上台之后,立即实行应对措施。当然,这些措施是围绕着一个“新”字实施的。那这些应对措施与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板书】

二、实施“新政”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罗斯福新政。

【PPT】《罗斯福新政定义》

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1939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和财政等方面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新政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调整和复兴经济;第二阶段,着重改革。

不知道同学们对刚才展示出来的罗斯福的就职演说还有没有印象。罗斯福说他要在“宪法赋予我的权限内”采纳“必须的措施”。那他是如何在宪法赋予他 的权限内采纳必须的措施呢?

同学们看一下美国宪法有这样的规定:

【PPT】《美国宪法》

在特殊情况下,例如战争状态,同学们从课本第84页的“资料回放”可以知道当时罗斯福已把胶泥国际危机当作战争来看待。在这种情况下,总统可以召集两院开会,还可以召集两院休会,这说明总统基本上集立法权和行政权于一身。正因为这个原因,在罗斯福上台的一百多天内,罗斯福向国会提出建议,而国会就通过一系列法律。其中第一项是紧急银行法。而在众多法律中,有1/3是与财政金融有关。

【板书】

1、整顿财政金融

【提问】那为什么整顿经济危机首先是从金融开始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经济危机首先是从金融业开始的,其中银行业破产,才会导致工业破产、有大批农民破产,工人失业。所以总统决定在1933年3月6日宣布全国银行休业整顿一天。这就体现出与胡佛的措施的不同。

【PPT】《“新政”的具体措施》

上节课我们讲到胡佛认为政府不是管理商业的,但罗斯福不但管理了,还要求银行整顿。不仅如此,几天之后,他 命令停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七个月后,美元大幅度贬值,幅度在30%左右。这体现出罗斯福与胡佛的不同,胡佛不管理经济,但罗斯福政府却开始干预经济了。而国会也通过《银行法》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在第二阶段,国会通过《证券交易法》来管理最容易出现风险的证券业。这些措施很快得到奏效。1933年4月经济危机暂时停止。这使美国总统和国会有了信心,就是只要政府干预经济,就可能缓解经济危机。所以之后,他们在工业、农业上通过一系列立法来处理经济危机。

首先在1933年,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

【板书】

2、农业:《农业调整法》(AAA)

根据《农业调整法》,很快成立了农业调整署。它的职责就是调整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通过减少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但是政府是这样子想,可农民不是这样子想啊!农民为了多获利,他会多生产产品,而产品多,价格自然会低,农民收入也会低,就是造成这个恶性循环,但政府要怎样做,农民才会心甘情愿呢?

【PPT】《罗斯福与农民交谈》

政府说服农民大规模毁坏农产品,然后给农民补贴。这个措施见效还是挺快的。1932年农民只有40亿美元的收入,但到1935年就增加到将近70亿美元的收入。

另外,1933年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

【板书】

3、工业:《工业复兴法》(NRA)

根据这个法律,成立“全国复兴署”,由它来规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譬如说规定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这些措施显然对那些无法与大企业相比的小企业有利。而规定员工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这显然是对工人有利。通过这个法律,使200万人重新就业,而复兴工业也成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

但是,我们说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有1700多万人失业,这就意味着还有1500万人失业。这就有点奇怪了,一方面美国政府为了让农民增收,大规模地毁坏农产品,却丝毫也不在意那1500人忍饥挨饿,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提问】那假如你是当时的美国总统,你会采取什么办法解决呢?

罗斯福是对失业人员采取直接救济的办法。但是他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救济资金很快就陷入低点。这时候罗斯福才想到增加就业机会。这种救济方法叫做“以工代赈”。

【板书】

4、“以工代赈”

也就是政府雇佣大批失业工人进行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如果我们说罗斯福命令银行休业整顿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例,那“以工代赈”又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创意呢?政府雇佣工人,政府成了资本家,成为雇主。这就意味这美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PPT】《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在这之前,大企业都在大资本家手里,相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我们把它称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而在这之前,经济又是处于什么阶段呢?是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所以说“新政”是使美国逐渐转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折时期。在这段时期,美国花了180亿美元,建了近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800多座学校和医院。要修建这些工程,不仅增加了就业机会,而且这些公共工程还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田纳西水电站的修建的确带动了许多产业的发展。我们看一下经济学家的统计。

【PPT】《田纳西水电站》、《经济学家的统计》

我们说“以工代赈”标志着美国进入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提问】那你们怎么看待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件事?

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首先它收获了社会效益,因为解决了就业,也就解决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所以美国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法西斯势力泛滥,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在经济方面,美国政府也是获利的。美国以“以工代赈”的办法给工人支付的工资比私人企业少23%~54%。所以政府有极大的获利空间。而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于个人而言,使个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是失业者,现在有工作了。除此以外,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规定了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残疾人的救济制度。

【板书】《社会保险法》(SSA)

所以美国进入到这个阶段对政府和个人而言都是件挺不错的事。

三、第三目:摆脱危机困境

【提问】说到这里,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呢?

【PPT】《罗斯福新政的实质、作用及意义》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坚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但是,它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呢?没有。另一方面,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作用和意义主要有三个。首先,最直接的当然是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

【板书】

三、摆脱危机困境

【PPT】《美国人民生活改善》

经济复兴,国民经济状况有所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自然对政府就有了信心,因此社会矛盾得到缓和,也使法西斯势力无法在美国泛滥。而罗斯福新政最深远的影响就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是与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一个最大的不同。所以,尽管罗斯福新政不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在1938年~1939年经济危机重现了。

【PPT】《1929~1945年美国生产状况柱状图》

但它的影响和破坏性会不会想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那么大呢?不会。首先,新政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固有矛盾,所以经济危机重现呢?两个原因。第一,国家已经开创了干预经济的模式,国家可以运用它的政策来干预经济;第二,哪怕干预经济不能马上见效的话,还有理发来帮助失业的工人。美国经济制度的这种重要调整,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三个内容。

【PPT】《知识结构图》

第一个是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罗斯福在经济危机的前提下当上了总统,他应对机关机危机的措施称为罗斯福新政。内容有四个,财政金融、农业、工业和社会福利。前面三个都与经济密切相关。

【PPT】《“3R”》

应对经济危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恢复经济,我们用“Recovery”这个词来表示;然后通过立法力图实行经济方面的改革,我们称它为“Reform”;社会福利体现的是救济,我们称为“Relief”。所以我们可以用“3R”来回顾新政的内容。另外,对新政的评价我们要掌握它的实质、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PPT】《知识结构图》

五、课堂练习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这六道选择题,然后我请同学来回答。

【提问】(老师会对题目作适当的分析)

我们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旧州中学

2014年6月

第三篇:音体美教研组集体备课教案

音体美教研组集体备课教案

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教学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音体美教师的技能和每个人的特色。完善教研工作机制,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自身的学习,以“三疑三探”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优效、高效地教育教学。促进每一位教师的合作交流意识。加强教师对班级的管理能力。遵守教育局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打造成一个有特色的教研组。

二、具体措施:

1、认真开展教研组制定的各种教研活动。

2、学习和研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沟通教学中的信心。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和交流,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追求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实践是重点,以学生为重点,以学生学习为主中心,形成每一个教师的独特教育教学风格。

3、加强教师之间的团结,形成和谐共进学习的工作氛围。形成相互,协作,团结,谦让,爱护,关心的良好教风。

4、把“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充分应运到教育教学中去,在教学中做到,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和调动每一位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养成爱学习,乐学习的好习惯。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学习的能力。

5、教学中做到抓两头,带中间,促进班级的整体进步和提高。

6、加强教学班级的常规管理,更要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自身管理的能力。抓好班级纪律。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

7、认真组织开展好兴趣小组的活动。培养学生艺术特长的分格,发展音体美特长生。

8、建立长效地集体备课制度,把校本培训的内容落实到实处,上课做到“三认真”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要求在课堂中充分体现新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愉快、主动探究性地学习。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9、每一位教师,争取每一节课都要写教学反思(即反思学生,反思教学过程,反思教材,反思教学方法等)。不断提高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能力。

10、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做到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书。坚持自学,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形成浓厚的教育教学读书的好氛围,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写出读书体会,随笔。组织本组教师进行讨论,交流,学习,自己读书的经验和体会。

11、加强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我们组的研究课题是:“如何培养选拔音体美特长生”。

12、挖掘教学过程中的生动案例,总结教学经验。认真写好教学后记,教学心得,博客,读书随笔和心得,坚持每天写一篇,做到针对性强,措施可行,方法新颖,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13、积极参加教育局、学校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14、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端正学风,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15、积极组织参与庆“五四”活动。

16、每单周进行教研组集体备课,双周进行教研组集体研课,积极进行讲课,听课,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必须参加,并进行考核。

17、加强并积极落实各项教育教学和活动安全防范措施。

三、具体安排:

第一周:

1、本组教师制定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

2、加强学习贯彻德育工作会议精神。第二周: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职工粉笔字比赛。

2、集体研课。

3、积极组建各项兴趣小组。第三周:

1、配合学校启动“三项”活动。

2、与兄弟学校进行篮球交流联谊赛。

3、集体备课。

4、后进生转化经验交流会及签订责任书。第四周;

1、组织班级与班级篮球比赛。

2、进行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篮球赛。

第五周: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先进教学法竞赛课。

2、迎接学校教案检查。

3、组织班级与班级篮球赛。

第六周:

1、积极参加区教育局优秀论文、教学案例、录像课评选活动。

2、集体研课。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先进教学法竞赛课。

4、组织初中生兵兵球比赛。

第七周:

1、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法制、健康教育活动。

2、积极参加学校先进教学法竞赛课。

3、积极参加区教育局小学教师优质课竞赛。

4、集体研课。

第八周:

1、积极参加进行校际交流活动。

2、集体研课。

第九周:

1、本组课堂基本功未过关教师问题诊断。

2、集体备课。

3、进行音体美课程期中考试。第十周:

1、进行期中考试。

2、迎接学校作业检查。

第十一周:

1、参加学习贯彻德育工作会议精神。

2、本组教师基本功未过关问题诊断。

3、集体备课。

第十二周:

1、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

2、集体研课。

第十三周:

1、课堂基本功未过关教师问题诊断。

2、集体备课。第十四周:

1、积极参加学校对教案的检查。

2、课堂基本功未过关教师问题诊断。

3、集体研课。

第十五周:

1、积极参加贯彻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精神。

2、集体备课。

第十六周:

1、积极配合学校安全演习活动。

2、集体研课。

3、组织进行班与班之间的篮球比赛。第十七周:

1、积极参加学校青年教师读书活动成果展品。

2、组织进行班与班之间篮球比赛。

3、集体备课。第十八周:

1、积极参加作业检查。

2、集体研课。

3、积极参加教学模式梳理活动。

4、音体美科目期末考试。第十九周: 集体备课。第二十周:

1、期末考试。

2、参加校本培训。

音体美组

第四篇:历史集体备课教案[最终版]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说课稿

主备人:马美丽

一、说课程资源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出处:《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概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探讨其主要特点和影响。

2、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据重要地位。从纵向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核心内容,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对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横向看,“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与专题六以古代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生发展,相映生辉.应该在掌握不同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理解东西方不同政治制度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因此,理解掌握本专题内容很重要。

(二)说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样的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三)说学情

我所授课对象是我校06器小、06舞蹈、06梆大和09大班新生,他们经过初中历史的学习,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对秦始皇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在分析、评价历史问题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尤其是现在初中阶段,学生没有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高中历史出现阶级、社会发展规律等名词,学生尤感陌生。

本课的专业术语、名词、概念较多,内容枯涩缺少趣味,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针对这种情况,课堂上教师应该以饱满的情绪营造愉悦的氛围,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表、图片、原始材料等来说明历史问题,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说教学目标

(一)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和郡县制度;

②理解:理解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 ③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④探究: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图片、图表等媒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②运用材料,多媒体等教具,采用分组讨论学习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筛选材料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明确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巩固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1、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确定依据:一方面根据课程标准、学情,另一方面本单元的重点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而秦朝所建立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因此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突破方法:一方面通过史料、图表等创设历史情境,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学习等方法从而突破重点。

2、难点: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确定依据:评价秦始皇和秦朝巩固统一措施在初中已经作为重点内容学习、所以本课不再列为重难点,避免与初中的知识点重复,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辩证客观的评价历史制度是高中生需要掌握的能力。

突破方法: 通过多媒体播放历史资料和整合课程资源,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讨历史,从而突破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考虑到我校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激励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地培养。

基于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2、说学法: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新课改中“改变历史学习方式”的理念,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学习:

(1)引导学生阅读历史资料,重现历史情境,提高他们的读史水平,学会利用辩证法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互相讨论,相互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求进步,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也是新课改中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

(四)教学手段

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尤其是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由西周后期的“礼崩乐坏”,春秋战国乱纷纷引出秦王朝的政治。

多媒体显示“秦始皇”图片及本课标题,引导学生谈谈对秦始皇及“大一统”的认识。归纳总结“大一统”的内涵,(多媒体显示),进而引出本课第一目标题。提出问题:秦始皇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他是怎样完成全国统一的,有何重大意义?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秦朝统一的过程及意义。分析完后提出问题:秦王朝实现了统一以后,该如何维持、巩固大一统的局面呢?从而引出本课的核心内容: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这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秦朝确立的这一制度。然后我从三个方面给学生作了介绍:(1)皇帝制度(2)中央官制即教材的第三目(3)地方官制即第二目。其中“皇帝制度”这一重要内容人民版教材没有涉及,是我结合课标、参照其他版本教材的基础上给学生添加的内容。我给学生首先介绍了“始皇帝”的由来,与“皇帝”有关的词汇以及封建社会常见的政治现象,然后总结出了皇帝制度的特征。在介绍秦王朝的中央官制时,让学生了解“三公九卿制”的基础上总结秦中央官制的特点(比较完备、以皇权为中心、家国共治等)。然后结合教材中的议一议思考如何正确认识“朝议”制度?

让学生模拟一次“朝议”,秦始皇将如何管理全国?让学生结合教材,围绕着秦朝是应该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这一问题展开辩论,在辩论中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优劣,然后,用表格的形式归纳二者最主要的差别。

秦朝地方上实行的郡县制是以往统一的王朝不曾有过的现象,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让学生了解郡县制不是秦朝创造的,因为这种新的地方行政管理组织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这一制度在全国推广却是在秦朝,从而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介绍秦朝郡县制的基本设置和意义。

小结:指出难重点,加深两个问题。“为什么秦朝能够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让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正确评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并引用张道英教授对秦始皇的评价“秦始皇之功,立万世之规;秦始皇之过,仅亡一秦矣”。)

四、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1)“皇帝制”、“中央官制”和“郡县制”是秦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基本内容,学生只有弄清楚皇权和官僚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服务与被服务,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才能基本领略中央集权的内在含义。教材的叙述内容过于简略,不易理解,需要整合处理,但更有说服力的资料图片很难找,不易操作。(2)怎样把历史和现实拉近?如何改变学生对中国古代制度史“枯燥乏味、陈旧厌烦”的看法,值得进一步思索。

第五篇:一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教案

主题:《我多想去看看》

参加人员:一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教材分析:

本文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要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心愿。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教学目标:、认识13个一类生字,会写4个二类生字。认识偏方“心”。

2、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背诵文。

3、了解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突破:

一、以学生们每个周都会参与的学校的升旗仪式入手导入新,引出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体会“多想去看看”的情感。

二、抓住“遥远”、“壮观”两个重点词,让学生明白这个山里孩子的思想情感,体会他想到北京去的心情。

三、《我多想去看看》一中蕴含着对首都的向往和热爱,设计一个“我当小导游”的环节,介绍北京的名胜古迹,引发学生对首都的热爱,设计导游的引导词指导朗诵。

组内教师讨论要点:

一、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是重中之重,必须夯实,在堂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掌握扎实。

二、引导学生朗读,本文就是一首诗歌,重点在朗读上,设计精妙的引导语,领着学生多读文,点名朗读,齐读,老师范读等等方式都要用起来,尤其是老师的范读不可忽略。

三、让学生体会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是如何壮观可以插入一段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视频,用最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生字的书写一定要砸实记牢,书写的笔画顺序老师要带学生多书空几遍,老师一定要范写,重视描红,带着学生写。

本次备活动总结: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非常热烈,老师们对本的教学提出了宝贵的一,对我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了指导,使我有了新的想法,感觉有较大的收获。

下载历史教研组集体备课教案(精)[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教研组集体备课教案(精)[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教案(本站推荐)

    高一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内容: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文 主备教师:杨琼琳 研讨时间:第四周星期三晚自习研讨地点:语文教研组 教材分析: 这个单元精选3篇古代叙事散......

    教研组工作计划及集体备课

    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政治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1.制定备课组、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及时交学校相关部室。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做好“备、上、......

    九年级历史下学期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历史下学期集体备课教案 第10课 欧洲联盟 (1课时)主讲:胡永飞 成员:周绍立 吴开杨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知道欧洲联盟; 2. 过程与方法:知道欧洲联盟; 3、情感态度与......

    历史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历史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一学期已经结束,在学校领导的支持指导下,经过政史地备课组我们几位教师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地完成,本着“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调整;在调......

    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备课组成员(九年级组)课题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授课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

    集体备课教案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略写方法。 2.......

    集体备课教案范文合集

    锅圈岩乡中心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组集体备课讨论记录 第五单元 找规律 年级:四年级 学 科:数学 备课时间:2011年10月22日 主 备 人:章仁军 参备人员:陈雪 杜培菊......

    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 董红梅 桂花雨 【教学目标】 1、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爱花之心、摇花之乐,思乡之情。3、随文入境,想象桂花雨飘落时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