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中学音乐学科说课稿(9.30)
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中学音乐学科说课稿(9.30)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说课包含的内容: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说板书。
[中学音乐学科说课稿] [示例一]初中音乐《乡村路,带我回家》说课稿
一、说教材
首先,我简单说一说我对于教材的理解。
《乡村路,带我回家》是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欣赏歌曲。这是一首美国乡村音乐,歌曲旋律简单朴实,速度轻快,有明显的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展现了美国人民淳朴的性格特征。从本歌曲歌词的内容来看,作者表达了一种对家乡景物、对亲人的思念,所以本歌曲始终贯穿着除了乡村音乐的质朴,还有浓浓的思乡情感。
二、说学情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音阶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能够自己独立演唱简单的音乐;这一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多引导多关注;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应该拓展知识面,了解世界各地的、各种特色的音乐,培养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美国乡村音乐《乡村路,带我回家》中,初步感受美国早期音乐轻快、质朴、风趣的音乐特点,产生对异域文化学习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探究、合作等方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并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够了解切分音的作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是了解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难点是明确切分音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聆听法、探究法、合作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分别是情境导入、感受体验、哼唱歌曲、巩固提高、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情境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将采用情境导入法,播放《友谊地久天长》,带领学生进行聆听,并提问学生歌曲曲名是什么?是什么地方的民歌?在学生的回答中顺势引入本课课题。
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的、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感受体验环节
感受体验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在这一环节,我会为同学们完整地播放一遍歌曲《乡村路,带我回家》,并提问同学们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通过初听,学生能够说出大致的情绪感受,随后我会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并总结。之后我将带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去探讨他们认为比较有特色的部分,探究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我会简单地介绍关于作者和本首歌曲的背景知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面。
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
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是哼唱歌曲环节
这一环节,我选择用教师弹琴范唱歌曲、学生跟琴哼唱的方式展开教学,精心诱导,变枯燥为生动,学生亲身实践、自主探究。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讲解本歌曲中出现的重点音乐元素——切分音,同时带领学生着重再次聆听切分音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加强学习效果。
第四环节是巩固提高环节
在这环节中我会引导同学组成小组,在现有的旋律基础上进行中文歌词的创编,带领学生思考探究同样的旋律改变歌词后是否可以传达出不一样的思想情感。
这样做既能够加深对本课歌曲掌握的程度,同时学生又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编能力,对音乐与歌词的结合有更深切的体会,与此同时也能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一同探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在作业部分我会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请学生搜集其他类型的音乐并与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对比,下节课再一起进行交流。
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同时又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下,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主要罗列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二]高中音乐《唐诗三首》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下面我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唐诗三首》是人教版全日制高中音乐全一册的一节欣赏课。本课选取了三首古诗来进行欣赏,其中《诗经五首》是作曲家金湘创作的民乐交响组歌,本课选摘了《葛生》这个乐章。《葛生》合唱背景上悲凉的女中音与凄厉的女高音相呼应,动人心魄。《春晓》《枫桥夜泊》采用了最为常见的钢琴伴奏的独唱形式:《诗经五首》为合唱与民族乐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魅力,更加喜爱中国传统诗歌。
二、说学情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但是高中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引导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情绪,激发学生对于中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赏析及对比探究选段作品感受音乐情绪,提升学生对于音乐欣赏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曲家和每个选段的表现形式以及诗曲结合所表达的诗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欣赏《唐诗三首》选段感受不同音乐情绪,并对《春晓》《枫桥夜泊》进行演唱。难点为音乐与诗歌的结合想表达出的情绪与诗歌的意境美。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教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问答法。学法:视听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情景导入——初步感知——探究学习——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我将采用创设情境的导入法,教师播放音频《红豆词》,播放完毕并提问:同学们谁来说一说这首词是谁写的,这首作品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学生们自由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词是曹雪芹写的,我们中国有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作曲家巧妙的与音乐相结合更是独具特色,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唐诗三首》。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利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关注,同时又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埋下伏笔。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聆听是欣赏音乐的前提条件,视听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们感知作品,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借助多媒体视频音频资料,对于组歌《唐诗三首》选段引导学生多次进行聆听,并伴随着这样几个问题来实现初步感知的目的:1.什么是《诗经》?2.《葛生》《春晓》《枫桥夜泊》这三首选段,他们的体裁以及表现形式是怎样的,通过学生的欣赏老师引导得出,《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305篇。《诗经》按音乐性质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民谣、土乐,“雅”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多采用庙堂祭祀舞曲,《葛生》这首乐曲是作曲家金湘创作的民乐交响组歌,完成于1985年春天,在这部作品中即继承民族传统,又大胆突破创新,使这部交响组歌融古韵与新意于一体。本课选摘了《葛生》这个乐章。《葛生》合唱背景上悲凉的女中音与凄厉的女高音相呼应,动人心魄,《春晓》《枫桥夜泊》采用了最为常见 的钢琴伴奏的独唱形式,但是想要表达的情绪是截然不同的,《春晓》描绘了一幅春天早上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对于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枫桥夜泊》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这一环节是整堂课在感知基础上的深入,欣赏的方式不仅仅只有聆听,适当的演唱也可以帮助学生拉近与作品的距离,更好的对于作品感悟和欣赏。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领唱、齐唱、表演唱的教学环节对于选段《春晓》《枫桥夜泊》进行深入学习,我在给予歌唱情绪指导的同时也在其中用问题引导深入探究欣赏的方向,音乐中表现了哪些意境美情绪又是怎么样?那这些情又是通过了哪些方面或者形式传递给你的呢?从而让学生明白,乐,是由音组织而成的,它的根源是人类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激动。因此激动起悲哀感情的,发出焦急短促的声音;激动起快乐感情的,发出宽畅和缓的声音;激动起高兴感情的,发出开朗轻快的声音;激动起愤怒感情的,发出粗犷严厉的声音;激动起崇敏感的,发出正直端庄的声音;激动起爱悦感情的,发出柔和缠绵的声音;这六种声音并不是内心境界原来存在的,而是人们内心境界受到外界事物激动的结果。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为此,听赏作品时的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的重要通道。这也是声音形态与情感表现的一般对应关系。以来做到难点的突破,此环节耗时较长。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学以致用。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在拓展延伸环节,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理念,我会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歌曲分组进行表演,无论学生们展现的是否完美我都会给与相应的肯定和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第五环节是课堂小结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采用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并再次演唱乐曲选段的方式为本堂课画上圆满的句号,并呼吁同学们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七、说板书设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主要罗列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二篇: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中学音乐学科说课稿(11.5)
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中学音乐学科说课稿(11.5)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说课包含的内容: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说板书。
[中学音乐学科说课稿] [示例一]初中音乐《祖国啊,你好》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祖国啊,你好》,接下来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我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祖国啊,你好》是河少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一节唱歌课;作品为D调,四二拍,情绪热情、愉悦,旋律优美,表达对大好河山的向往和拥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关于祖国的基本知识,以及双声部的唱法,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说学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初中生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级学生有明显变化。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7~9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应注意嗓音保护。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堂内容,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感受大好河山的美好。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歌曲演唱,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新疆音乐的节奏感,并加强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知识与技能:学唱双声部,更好的完整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掌握关于祖国的基本知识,以及双声部的唱法,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难点是理解课堂内容,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弹奏法。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唱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部分;在这一环节主要分成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探究学习、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音乐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用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导入,“知道哪些关于描写祖国的歌曲”,学生进行分享和表演,由此顺势引入本课课题。
这样设计,不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更好的开展接下来的新课教学。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学生完整聆听音乐,并说出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我会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歌曲是中快速的。再次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我会总结出歌曲的情绪是热情、愉快的。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歌曲旋律,把握歌曲音乐特点。第三环节是拓展探究环节
首先我会带领学生采用开口音“啊”进行发声练习,注意嗓音保护。然后教
师播放音频,学生哼唱。我会提问:第一次哼唱的过程中,希望大家能够用手跟随音乐画出旋律线。我会和学生一块进行用手画旋律线。老师再次弹唱,学生跟唱。我会提问:再次跟唱的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些地方唱的不够准确?学生可能回答一些空拍的使用。接着会引导学生,发现刚才唱的过程中,空拍唱的时值总是把握不准,那么用手轻拍桌子练习节奏,用“哒哒”“空嗒”表示,然后老师弹钢琴演唱空拍。(突破难点)其次,完整演唱谱例,保持音准和节奏。(关注难点的二次演唱)学生有节奏朗诵歌词,并思考:歌词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我会进行相应评价总结,同学们能够感受到我们祖国绚丽多彩的大好河山。
演唱双声部中的高音声部旋律,然后指挥不同声部练习并再次进行完整演唱。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丰富了课堂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会表现歌曲,更全面的感受新疆音乐的独特魅力。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体会,我将学生以四人为单位进行小组划分并创编舞蹈,创编完成后进行小组的展演。
这样做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也达到了新课标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当中,同时激发对音乐课程的兴趣。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学生一起进行课程内容的回顾。之后我将布置课后作业,搜集更多关于描写祖国的歌曲下节课进行分享。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对课堂有了更好的回顾,学生在课后还能继续了解更多的音乐。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更好的感受音乐文化。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二]高中音乐《我的中国心》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的中国心》,接下来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我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中国心》是湘教版高中音乐音乐歌唱第二单元第一主题的一节听赏课。作品为D调,四四拍,情绪庄重,旋律平稳,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男声四重唱,感受作品表达爱国情感,从而获得情感体验,提升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说学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但是高中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引导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1.通过欣赏作品《我的中国心》,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增加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通过对《我的中国心》的欣赏,并配以视听结合等方法,锻炼欣赏发现能力。
3.了解男声四重唱的演唱形式和特点,并能够跟着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情绪。
难点是了解男声四重唱的的演唱形式和特点。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教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法、问答法、情境创设法等。学法:视听结合法、表演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部分;在这一环节主要分成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探究学习、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用表演方式进行导入,演唱歌曲《龙的传人》和《中国人》,并提问:这两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两首歌曲都是表现的爱国之情。接着提问:同学们,还有哪些歌曲是表现爱国的?请学生进行交流展示,同学表演后顺势揭示课题《我的中国心》。
这样设计,是因为表演导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感知音乐是课堂展开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新课的第一环节,我会先播放歌曲音频,并提问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是庄严的。之后教师完整地演
唱歌曲,并提问这首歌曲中描绘了哪些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歌曲中描写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等景色,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
通过这样的方式,两次聆听歌曲,学生对歌曲可以有一个初步的把握。为下一个环节探究学习做准备。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细致、精准对于作品的分析及学习,是学生了解作品特点的主要途径,为了引导学生了解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的了解作品,在这一环节,我会先引导学生聆听音频并哼唱歌曲,并提问学生: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歌曲的演唱形式是男声四重唱。其次播放男声独唱《我的中国心》,并提问独唱和男声四重唱听起来的区别在哪里?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男声四重唱是声乐的演唱形式之一,由四名男生组成,其声部为第一男高音、第二男高音(也叫次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声音更加有层次性和立体感,使整个音响效果更加饱满,更具表现力。再次,感受歌曲旋律,教师提问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并说出理由。学生进行自由回答。师生共同总结:歌曲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旋律的音高较平稳,节奏较紧凑,更倾向于叙事;第二部分音高起伏比较大,节奏被拉长,更倾向于抒情的效果。接下来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并提出问题:歌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从歌词出发,第一段变现了海外游子眷恋祖国的深情,当第二段进入长江、长城时,酣畅淋漓的抒发了炎黄子孙对锦绣山河的深情赞美无限热爱。
接下来教师弹奏钢琴伴奏,带领同学演唱歌曲。之后并提问: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来演唱这首作品?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带领学生再次完整演唱歌曲,并注意表现歌曲的情感。最后请几个学生上台表演,并进行点评。
通过这样的设计是因为新课标指出音乐课应该强调音乐实践,自主探究,通过一步一步教学推进学生体会歌词中热爱祖国的情绪,从而进一步体会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体会,我会
介绍歌曲的的创作背景。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激起了黄沾的愤慨,于是他和王福龄共同创作了《我的中国心》。黄沾又找到香港歌手张明敏,对他说,心中有中国,有名字,有中华民族,到底有没有心?于是就把《我的中国心》送给张明敏演唱。1983年秋,为了筹备1984年春节晚会,中央电视台的导演到福建和广东一带采访。一天,他们坐着一辆武警战士开的吉普车,在当时还很破旧的深圳奔驰时,战士车上偶然播放的一首歌曲,令央视导演激动异常。“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导演袁德旺后来回忆说:“当时我们坐在车上被这首歌曲给震动了,然后我就问他,我说这个歌是谁唱的呀?他说是一个香港的歌手,叫什么他也不知道。后来我就要求他给我复制了一盘这个带子。”很快,袁德旺导演就了解到,唱这首歌的是香港一名叫张明敏的歌手。于是,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明敏为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演唱了《我的中国心》,歌声一下子打动了无数炎黄子孙的心,引起了中华同胞的强烈共鸣。写爱国歌曲很容易流于概念化和喊口号,但黄沾很聪明地运用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样具有象征性的中华名胜来传达爱国之情,整首歌是以海外游子直抒胸臆的语气切入,把一个壮阔的题材写得自然而然,从而征服了所有人。1984年,《我的中国心》获中国音乐协会歌曲编辑部颁发第三届神钟奖。
这样做的意图是通过对歌曲创作背景的介绍,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这首作品,了解歌曲的人文要素,同时也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共同总结出本科的学习内容。
为了更好的结束课堂,并在课下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作业的设计,我会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课后搜集其他有关爱国的歌曲,下节课一起分享展示。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环节,着重的体现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情绪、情感等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板书直观的了解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三篇: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中学音乐学科说课稿(9.17)(最终版)
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中学音乐学科说课稿(9.17)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说课包含的内容: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说板书。
[中学音乐学科说课稿] [示例一]初中音乐《歌唱美丽的家乡》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歌唱美丽的家乡》,此次说课我将本着义务教育音乐基本理念要求,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首先,我简单说一说我对于教材的理解。
《歌唱美丽的家乡》是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教唱歌曲。这首歌是中国苗族民歌,歌曲为中速、节奏自由、情绪为奔放地,有明显的西南地区的风格,展现了苗族人民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全曲包括四个乐句,这首歌曲为徵调式,但两个句尾的降低六级音,形成苗族飞歌的特色。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滑音记号,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说学情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能够自己独立演唱简单的音乐;这一阶段学生学习自制力不够,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很强,所以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多引导、多关注;初中阶段处于变声期阶段,在演唱之前一定要提示学生保护嗓音,并注意健康、卫生用嗓。在这一阶段学生比较喜欢流行歌曲,可以适度的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流行音乐进行组织授课,学生能够乐于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唱歌曲《歌曲美丽的家乡》,感受歌曲中高昂、节奏宽广自由、旋律悠扬起伏的特点,进一步了解苗族民歌飞歌的音乐文化特点。
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示范、表现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表现歌曲,并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唱出滑音记号,尝试学习方言用方言演唱歌曲;能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能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难点是能够准确唱出滑音记号,尝试学习并用方言演唱歌曲。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聆听法、示范法、合作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感受体验、学唱歌曲、巩固提高、课堂小结。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将采用视频导入法,为学生播放视频,是作曲家谭盾的作品《地图》中的《飞歌》,具有苗族民歌特色。请学生进行观察,并提问学生歌曲曲名是什么?猜猜是什么地方的民歌?在学生的回答中顺势引入本课课题。
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初步感知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
点展开教学。
在这一环节,我会为同学们完整的播放一遍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并提问同学们歌曲的节拍有什么特点,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通过初听,学生能够说出歌曲使用的交替拍子,描绘了苗族人家乡的山水间有梁田、人烟的景象,表现了苗族人民对家乡的喜爱之情。随后复听歌曲并继续提出问题:歌曲速度怎样?情绪如何?学生可以回答出,速度是中速的,节奏自由,情绪为奔放地。在学生回答后,我会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并总结。
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飞歌的音乐特点以及歌曲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学唱歌曲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是学唱歌曲环节
学唱歌曲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一环节,我选择用教师弹唱歌曲、学生跟琴哼唱的方式展开教学,精心诱导,变枯燥为生动,让学生按照学习“旋律-歌词-加歌词完整演唱”的步骤,亲身实践、自主探究。
首先是学唱旋律,我会先进行范唱,让学生哼唱,感受歌曲的整体旋律音准,然后利用钢琴弹唱,学生看谱视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滑音、b3音准演唱比较困难的地方,对于这个阶段他们对这些音把握的还不够准确。我会先给学生介绍介绍什么是滑音,随后用对比的形式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歌曲中带有滑音的部分与同桌进行交流,并将b3音唱准。
其次,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并学习西南方言。
最后我会让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并将学生分组进行音乐比赛,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小组进行评价。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学唱歌曲。
第四环节是巩固提高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并让音乐变得生动有趣。我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并提醒学生注意打击乐器和歌曲规
律的搭配。随后我还会请同学们在小组之间进行自由的展示,最终选取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讨论。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时学生又可以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也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一同探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在作业部分我会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请学生搜集其他地区的民歌并与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对比,课后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这样既可以重新为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同时又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下,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主要罗列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二]高中音乐《噶吉哟》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噶吉哟》,此次说课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首先,我简单说一说我对于教材的理解。
《噶吉哟》是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的一首鉴赏歌曲。这一课内容主要欣赏歌曲《噶吉哟》,其主线是音乐文化——“民歌”,旨在学习本单元的作品时,能够接触各地不同风格的民歌,在欣赏表现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民歌的区域的特点,并进一步传承发扬优秀民族音乐文化。
二、说学情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以逻辑思维为主,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从年龄特点来看,高中学生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比较丰富,逻辑思维比较成熟,但是自主归纳总结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再加上学生的知识面有限,生活阅历不够丰富、对知识的运用方面不熟悉,不了解,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歌曲《噶吉哟》,感受歌曲中婉转、曲折的特点,进一步了解侗族民族风并传承音乐文化。
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表现、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体会歌曲并能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够建立对于民族民歌的基本认知;能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感受歌曲中婉转、曲折的特点,了解侗族民族风并传承音乐文化。难点:能够理解大歌含义,建立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聆听法、合作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感受体验、学唱歌曲、巩固提高、课堂小结。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将采用情境导入法,分别为学生演唱《采花调》和《沂蒙山小调》,请学生进行聆听,并提问学生歌曲曲名是什么?分别是什么地方的民歌?在学生的回答中顺势引入本课课题。
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初步感知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在这一环节,我会为同学们完整的播放一遍歌曲《噶吉哟》,并提问同学们歌曲旋律线条如何,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景象。通过初听,学生能够说出大致的旋律特点。随后复听歌曲并继续提出问题: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在学生回答后,我会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并总结,并简单介绍歌曲。
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学唱歌曲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是分析歌曲环节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一环节,我选择用教师分析、学生自主学习并跟琴哼唱的方式展开教学,精心诱导,变枯燥为生动,亲身实践、自主探究。
首先,播放歌曲,提出问题:歌曲分成几部分?学生聆听,回答分成两个声部,唱出了回声。我来范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边唱感受音乐结构;引导学生关注“大歌”,这个词,学生自主思考,并自己理解“大歌”的意思。教师总结:“大歌”在侗语里是“噶老”,“噶”就是“歌”,“老”就是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是西南少数民族民歌中最精彩的一种。
接着,我来弹奏钢琴,学生跟唱乐谱,并提示学生注意倚音、下滑音等地方;拿出某一组带有倚音和下滑音的旋律,分别演唱带有音乐记号和不带音乐记号的旋律,引导学生发现音乐记号的实际演奏;讲解倚音、下滑音并讲述标记方法和实际演奏;与学生共同演唱倚音、波音等音乐记号,并引导学生找出所有带有类似音乐记号的部分与同桌进行交流练习。
最后,完整演唱乐谱,学生自主总结歌曲的特点,学习侗族方言,填词演唱歌曲,并唱出婉转轻巧的特点,唱出空旷的感觉。思考歌曲特点形成需要的因素有什么?教师总结民族地域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歌曲特点的不同。
第四环节是巩固提高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并让音乐变得生动有趣。我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并提醒学生注意打击乐器和歌曲规律的搭配。随后我还会请同学们在小组之间进行自由的展示,最终选取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讨论。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学生又可以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同时提高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一同探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在作业部分我会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请学生搜集其他地区的民歌并与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对比,课后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这样既可以重新为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同时又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下,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主要罗列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四篇: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中学体育学科说课稿(9.21)
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中学体育学科说课稿(9.21)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说课包含的内容: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说板书。
[中学体育学科说课稿] [示例一]初中体育《“中一二”进攻战术》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创、自学、自练、合作练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定的分析:
排球“中一二”战术选自人教版水平四排球基本战术的内容,排球是学生特别喜爱的项目,在学习“中一二”战术前,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和奥运会、世界杯排球赛事的观看,有了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储备。战术的场上位置和分工,战术意识,同伴间的相互配合,各项技术的综合运用是“中一二”战术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学生关注的排球赛事热点。同时在教学中多加如游戏竞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发展灵敏、快速反应等能力,增强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三、学情分析
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我将学生的情况分析如下: 初中学生,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同学之间团结合作,学生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上进心强,平时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85%学生能理解“中一二”进攻战术的阵型布局及其运用,并能够明确战术配合在比赛中的作用,知道基本规则要求。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练习,战术配合学练,提高技、战术运用能力,做到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灵活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比赛中培养勇敢拼搏,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增强团队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已经确立,教学重难点就显而易见: 【重点】
场上位置和分工,战术意识。【难点】
同伴间的相互配合,各项技术的综合运用。
六、教学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注重教学方法,因此我采用了: 教法:讲解示范法、纠正错误法、游戏法 学法:探究法、观察法、分组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开始部分
1.良好的开始是保证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在开课之初首先进行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课堂常规是促进学生由下课状态转变为上课状态的过渡,并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使身心都做好上课准备。在课堂常规后进入我的导入环节。
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获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冠军是哪个
队吗? 对,是我们中国队,提到女排我们都会热血沸腾,中国女排是我们国人的骄傲。当然女排有今天的成就不仅仅是靠队员们的天赋还要靠队员们长期艰苦卓绝的训练。那今天就跟老师一起走进排球训练营—学习排球“中一二战术”。提问导入,与学生生活实际情况紧密相关,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心理准备。
(二)准备部分
为了让学生在运动中不受伤,保证学生的安全,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在准备部分我将安排三项活动,首先第一项游戏—听数接球学生分成4个小组,各自围成一个圈。各组选出一名同学站在中央,其余同学依次报数。游戏开始时,中间同学将球抛起并迅速喊出一个数字,喊到数的这名同学出来接球这名同学出来接球,若是没有接住角色互换。第二项为排球操颈部绕球、腰部绕球、8字绕球、膝关节绕球、两人持球压肩。第三项为专项练习并步、交叉步、滑步、跨步。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热身的同时与专项相结合,不仅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肌肉粘滞性,加大关节灵活性,也为新授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基本部分
下面进行课程最核心的部分基本部分,我将从挂图讲解、学练示范、学生练习、优生展示几个环节展开:
1.示范
教师找出体育班委一起完整示范传切配合跑动路线和练习方法。并提问学生影响战术成功配合的关键?这样能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提出问题也是传切战术教学的重难点,教师总结讲解为后面课程做好准备。
2.挂图讲解
在讲解动作时注重简洁明了,我会用挂图讲解中一二进攻战术阵型,是由前排中间3号位队员做二传,将球传给4号或2号位两个前排队员扣球的进攻阵型。执行战术时站位正确,区域责任明确;一传接发球时,3号位二传队员做好充分准备,积极移动去接应,并将球传起;4号、2号位队员随时注意观察、判断,做好扣球准备,1、6、5号位队员做好跟进保护,注意同伴间配合默契。通过教师挂图讲解战术让学生整体把握战术原理,准确理解战术环节和注意事项。
3.体育课的学习,不仅需要教师讲解示范,更重要的是要学生直接参与、直接体验,这样才能学会技术,体验快乐。下面进行我的练习环节,(1)接本方半场抛球,组织“中一二”进攻战术配合练习。
(2)4、5、6号位队员接对方抛球,3号位二传组织4号位配合基本战术。(3)4、5、6号位队员接抛球,接近距离发球后,传给3号位二传组织4号位配合基本战术。
(4)2、1、6、5、4接发球,3号位组织,4、2号位队员进攻。
学生对战术有了一定的表象后,采取循序渐进和逐层深入练习,符合水平四认知水平特点,同时在练习中加入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能极大加强学生学习兴趣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
4.教师选出优生进行展示师生进行自评、互评。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体。并且在评价过程中回顾传切战术的重难点,达到巩固目的这样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掌握“中一二”战术。
5.比赛—运用“中一二”战术实战对抗
在教学后面组织教学比赛,可以将课堂的激情推向高潮,同时在竞赛中加入前面学习的战术训练。能够对课程做好回顾,并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的实战,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四)结束部分
在一节课学习的尾声,让同学们充分放松是很有必要的,为了缓解学生的身体疲劳,同时也让学生精神逐步放松,我将播放一段轻松舒缓的音乐,在音乐声中带领同学们做拉伸放松的活动方式。在活动结束后,我让学生围城一个圈,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老师同时伴随着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进行口头评价。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安排学生回收器材。
八、场地器材
排球20个、录音机1台、磁带2盒、排球场。
九、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二]高中体育《体育活动中的人际交往》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与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指导思想,结合教材特点和高中学生心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我的教材分析: 本课为水平五室内课——体育活动中的人际交往,本节教学从体育活动中人际交往的形式和特点入手,介绍了体育活动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性,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交友观,为以后体育比赛的顺利进行奠定重要基础。
三、学情分析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他们学习的经验是一种课程资源,高中学生已经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在练习方法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自练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练中已经具有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合作、自控能力。
四、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体育活动中的方式,特点和基本要求。【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增加人际交往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在体育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行为,能够正确的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五、教学重难点
为了达到我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
提高人际关系、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难点】
把体育活动中人际交往和合作行为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
六、教学方法
根据人体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直观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循序渐进原则,我主要采用:
1.问答法: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讨论法: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讨论或辩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形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3.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学习熟悉、喜爱的情景,诱导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愉快的氛围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进行情景导入,如:同学们好,请坐!俗话说:“任何好的人际关系都让人感到自由,有种无拘无束的感觉”,巴金先生曾经说过:“友情在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灵魂,使我有了一点点光彩”,可见人际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体育活动中同样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体育活动中我们又该如何与人相处呢?让我们一起步入今天的学习来进行深入的了解。
【教学意图】设置具体的、生动的环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就置身于某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之中,促使学生在形象的、直观的氛围中参与课堂教学。
(二)新课讲授
首先组织活动一:体育活动中的人际交往形式特点
1.教师ppt呈现五张关于运动员比赛中交流的图片,并提问:(1)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中你与同伴是怎样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的?(2)队员之间的交往和日常生活中的交往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点?(3)在体育活动中和比赛中还有哪些人际交往的形式?
2.活动形式:分组讨论,教师小结。
3.教师小结:体育活动和比赛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分为两种,语言类交往方式和身体语言或肢体语言类交往方式,比赛中肢体语言在比赛中的运用极大幅度的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和不可预测性。
【教学意图】让学生分组讨论,能够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极大幅度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新课改的教学观中以学习者为中心,而层层递进的问题能够适时地引导学生学习,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接下来进行探究活动二:如何培养体育活动中人际交往的能力
1.活动目的:让学生理解体育比赛或者活动中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2.活动形式:观看视频,分组讨论,教师小结。3.具体操作:
(1)提供NBA詹姆斯和韦德空接配合视频,确定讨论的题目。(2)分小组进行讨论
(3)教师宣布规定讨论时间和纪律要求,鼓励学生充分参与。(4)每组推选小组讨论的主持人和记录员。
(5)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汇报人代表本小组到讲台前汇报讨论结果,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补充。
(6)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进行小结。
4.教师小结: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互相理解和尊重、提高团队意识和运动技能水平、及时沟通和把握时机是培养运动中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方式。
【教学意图】通过直观性的教学,呈现学生最喜欢的nba比赛视频,更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体育活动中良好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整个活动中提出了纪律性的要求不仅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更是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帮助学生树立纪律意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最后进行活动三:如何处理好体育活动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提问
(1)什么是体育活动最大的特点?(2)你会怎样选择:获胜、合作、竞争或其他选择?(3)试想,在体育活动中如果没有竞争你还对他有兴趣吗?
2.学生自由上台发言
3.教师总结:合作既是运动项目本身的需要,更是同学之间互相沟通、联络感情、加强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而合作中的竞争是增加比赛观赏性必不可少的,也是运动员相互进步的重要因素。
【教学意图】不仅让学生懂得体育活动中不仅需要竞争与合作,也能够懂得在学习生活中和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学生上台畅所欲言再次说明教师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头脑风暴式的发言使得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三)巩固提高
通过体育活动中人际关系的学习,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与人相处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在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和同伴之间及时的沟通,互相合作。
【教学意图】该环节是为了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要点,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一个升华,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四)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收获:学习了运动中如何人际交往,知道了合作与竞争重要性。
2.课后作业:课后完成教材P65表格。
【教学意图】师生共同总结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通过鼓励性的话语评价学生更加体现了新课改的评价观,全方位的评价学生,而作业的布置不局限于书本作业,体现了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新颖的作业形式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以及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略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五篇: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中学体育学科说课稿(5.31)
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中学体育学科说课稿(5.31)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说课包含的内容: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说板书。
[中学体育学科说课稿]
[示例一]初中体育《田径概述》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培养终身体育为最终目的,使学生了解田径运动,了解运动方法,培养运动兴趣,掌握运动技能,在学习中体会运动的快乐,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2版,2011年4月第14次印刷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全一册,教师教学用书。田径运动能够促进中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发展学生的走、跑、跳、投的基本运动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对田径概述的学习,了解田径的概念、田径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功能和意义,为学生后期的实践课学习打下理论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男生、女生个体差异较大,群体差异明显,学情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根据不同班级的情况制定相对的学习方案和教学方法,在保证全体学生完成正常教学进度的情况下,促进个体学生的自身发展。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田径运动概念,了解田径运动的起源、发展和功能以及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提问法、多媒体等方法,学生能掌握田径运动的掌握田径运动概念,了解田径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和功能以及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促进同学之间的友情,挖掘运动潜力及潜能,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建立正确的运动价值观。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田径运动概念,了解田径运动的起源、发展和功能以及意义。【难点】
了解田径运动的起源、发展和功能以及意义。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图片
通过多媒体展示田径运动的相关图片,导入本节课田径教材的概述。(二)新课讲授
知识点一:田径的概念
通过展示走、跑、跳、投的相关图片并提问学生田径的概念是什么?田赛的概念是什么?径赛的概念是什么?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宣布正确答案:田径运动是指人类从走、跑、跳、投这些自然运动而发展起来的身体练习和竞技项目,可以分为竞走、跑、跳跃、投掷和全能5个部分。
田赛:以高度和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径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
【教学意图】通过提问的形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多媒体的展示便于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便于学习。
知识点二:田径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通过小视频、图片的形式展示田径运动的从远古时代为了生存依靠捕猎充饥,采摘食物裹腹,到在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了走、跑、跳、投的能力,到公元前776年在古希腊举行的第一届古代奥运会,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一直到现在田径运动的起源于发展。
【教学意图】通过小视频、图片的形式便于学生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知识点三:田径教学的功能
通过提问以及举例子的形式讲解田径的功能。1.田径运动能够促进中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
2.发展学生的走、跑、跳、投的基本运动能力;3.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坚强的毅力和创新能力;4.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意图】通过举例子能够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田径的功能,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体育的锻炼。
知识点四:田径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意义
通过提问以及生活实例的形式讲解田径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意义。1.促进生理机能的改善;2.促进生理健康发展;3.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意图】通过举例子能够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田径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意义,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体育的锻炼,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巩固提高
通过“说一说田径”的小游戏让学生以接龙的形式进行总结和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
【教学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避免上课的枯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四)小结作业
以小组的形式搜集田径相关的奥运会知识。
【教学意图】通过课后的搜集相关知识既让学生了解了田径的其他知识,同时也是同学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帮组的过程,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的意识。
七、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二]初中体育《运球绕杆》说课稿
导语:根据新课标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以趣味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学法指导,掌握技术、提高能力,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运球绕杆动作是足球项目之一,具有脚支配球为主,灵活多变的特点,通过练习可以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身体素质,特别是对增强协调性具有显著作用,是在学习水平二脚内侧运球的动作基础上学习的,掌握好运球绕杆动作为继续学习运球射门动作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有时会出现浮躁的心情,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体育则是他们释放压力的最佳学科,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足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并能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术。【过程与方法】通过足球活动,发展奔跑能力、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足球游戏和教学比赛形式,在活动中培养主动地与同伴合作,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左、右两脚推拨球的自由转换。【难点】左、右两脚推拨球的自由转换。
六、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优美的示范,利于学生模仿正确技术。
2.问答法: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讨论法: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讨论或辩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形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4.演示法:通过动作图片、战术板等小道具的直观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正确的动作表现,为技术的练习做好认知准备。
5.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习得正确的技术动作,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七、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在介绍教学内容环节进行设疑导入,如:提问学生自己喜欢的球星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的表扬学生,加以总结学生的答案,引出他们如此优秀是因为带球技术好,顺势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运球绕杆。
2.队列队形练习:进行原地转法练习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教学意图】正由于该学龄段学生求知欲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设疑导入法来激活他们的思维,而体育文化知识的补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正的做到身心结合,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形态、认真练习的态度和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二)准备部分 1.同步卫星游戏
方法:将参加游戏的人分成三组,每组一次出一人。预备时各站于圈内手持一只球。发令后,垂直高高抛起,赶紧按逆时针方向互换位置,并接住前边一人
抛起的球。每成功一次可得一分。在规定的局数内,以得分多的队为优胜。
规则:抛球一定要垂直,向右左偏离大于地上圆圈半径时,算失误扣掉一分。组织教学:平均分成三组,每组分别围成一个圈。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教学意图】选用球类的游戏即可充分利用器材,还能增加球操的运动量,加强对下肢力量的锻炼,提高跳跃能力,还能够熟悉球性,为接下来学习运球绕杆做铺垫。带有韵律节奏的动作还能降低肌肉的粘滞性,避免在练习中运动损伤,同时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及自我表现意识,形成优美的身体形态。
(三)基本部分 1.复习脚内侧运球
组织教学:前后两个人为一组
【教学意图】复习脚内侧运球的练习既能够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课堂节奏,也能够使学生的心率达到适合本堂课的练习,体现了课堂的连续性。
2.示范后针对重难点进行提问,如:大家想一想运球过程中应该触球的哪个部位? 3.讲解
动作要点:支撑脚向前跨,踏在球的侧前方,膝关节稍弯曲,上体前倾向里转,提运球脚,用脚内侧推球后中部,改变反向运球时,经常用两只脚交替拨球。
【教学意图】示范可以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动作表象,之后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使得后续练习更具有针对性。
4.练习
(1)运球绕过一个障碍物后换脚运回,并强调脚的触球部位为脚内侧。组织教学:四路纵队,前后距离5米,一次运球练习。
(2)听口令变向换脚运球,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运球时低头看球的不足,教师提醒大家练习的时候同伴之间要用信号来提示对方抬头。
(3)绕5-6个障碍物运球练习。
组织教学: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一次练习。
【教学意图】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设置循序渐进的练习,逐渐的体会运球绕杆的动作,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和了解正确动作的基础上,组内结伴练习相互观察对方的动作并纠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作方法的记忆和理解,体现了新课改新型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模式。
5.检验—运球绕杆接力游戏
(1)方法:以体育小组为单位进行15米的运球绕杆游戏,先完成者为获胜者。(2)评价:表扬获胜组,鼓励其他组别。
组织教学:学生自行决定运球的顺序以及每个学生间的间隔,哪个小组时间用时少则获胜。
【教学意图】在游戏中我会强调安全问题,同时还要强调在运用本课的动作的要领,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教师积极地为学生呐喊助威更加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更加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教学意图】通过放松环节帮助学生恢复疲劳,为下节做好身心准备。教师针对学练情况给予鼓励、肯定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提出的希望为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要求。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质。
八、场地器材
足球20、标志桶10个、足球场。
九、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3%-40%;平均心率:128-136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十、课后反思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