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完善小额贷款担保工作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完善小额贷款担保工作的实施意
见(试行)的通知 沪人社就发(2009)14号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111号)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沪府发[2009]1号)的精神,加大融资支持,改善融资环境,现就完善小额贷款担保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关于开业贷款担保
(一)担保对象
1、凡具有本市户籍,在法定劳动年龄段内,并在本市注册开业三年以内的个体工商户和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业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以及小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法人,可以申请开业贷款担保。
2、本市高校非上海生源毕业生,毕业后两年以内,并在本市注册开业三年以内的个体工商户业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以及小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法人,可以申请开业贷款担保。
(二)担保额度
个体工商户和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业主以及小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申请开业贷款担保的,担保贷款金额最高为50万元。
小企业法人申请开业贷款担保的,担保贷款金额最高为100万元。
上述申请人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向经办银行提供有效的担保:
1、贷款金额在10万元及以下的,申请人可免于个人担保;
2、贷款金额在10万元以上30万元及以下的,申请人应提供不低于贷款额10%的有效个人担保;
3、贷款金额在30万元以上50万元及以下的,申请人应提供不低于贷款额20%的有效个人担保;
4、贷款金额在50万元以上100万元及以下的,申请人应提供不低于贷款额30%的有效担保。
(三)担保方式
1、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为申请人担保不足的贷款部分提供担保。
2、本市高校非上海生源毕业生申请开业贷款担保的,在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为其担保不足的贷款部分提供担保的同时,申请人应当提供第三方的个人信用反担保。
上述第三方应是具有本市户籍,无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信用记录,且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本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四)担保申办流程
1、个体工商户和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业主以及小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申请开业贷款担保的,按照原有关开业贷款担保申办流程的规定给予办理。
2、小企业法人申请开业贷款担保的,除按照原有关开业贷款担保申办流程的规定给予办理外,申请人还应当提供经办银行需要的相关证明材料。
3、本市高校非上海生源毕业生申请开业贷款担保的,除按照原有关开业贷款担保申办流程的规定以及上述规定给予办理外,申请人还应当提供本人毕业证书、第三方身份证、第三方单位职工证明和由第三方签字的《开业贷款反担保协议书》(第三方须承诺以个人和家庭财产对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提供的担保承担无限偿还责任)。
二、关于试行创业前小额贷款担保
(一)担保对象
具有本市户籍,35周岁(含)以下,拟在本市创办小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且有创业项目的,可以申请创业前小额贷款担保。
(二)申请条件
1、申请人无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信用记录;
2、申请人已有较为完善的创业项目计划。
(三)贷款金额和期限
申请创业前小额贷款担保的,担保贷款金额最高为10万元,担保贷款期限最长为一年。
(四)担保方式
创业前小额贷款,由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提供担保。
(五)担保申办流程
1、申请人应按要求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劳动手册等相关证明材料,向其意向创业所在地的区县开业指导服务部门提出申请。
申请人应按要求提交创业项目计划书,如实填写《创业前小额贷款担保申请书》和《创业前小额贷款计划书》,并签收《创业前小额贷款担保申请告知书》。
2、创业前小额贷款担保的审核参照开业贷款担保的审核流程给予办理。在财务评估环节,由社会财务咨询机构集中组织专家志愿者等相关人员,对申请人就创业项目和贷款申请开展论证答辩,最终由社会财务咨询机构根据论证答辩情况出具贷款评估报告。
三、关于贷款贴息
对本意见规定的开业贷款借款人,参照原有关开业贷款贴息的规定给予贴息。
对创业前小额贷款借款人,按照下列规定给予贴息:
(一)贴息条件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创业前小额贷款借款人,可以申请贷款贴息:
1、借款人按照创业项目计划在本市创办小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
2、借款人在贷款期限内还清贷款本息,或贷款虽发生逾期,但借款人在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代位清偿之前还清贷款本息。
(二)贴息金额和支付
对符合贴息条件的创业前小额贷款借款人,按实际支付的银行利息给予全额贴息。
贴息费用由市、区县按7:3的比例共同承担。市承担部分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由区县失业保险部门通过区县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户,支付给借款人。区县承担部分从区县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三)贴息申办流程
1、借款人自贷款到期之日起三个月内,可凭还本付息证明、工商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等相关证明材料向区县开业指导服务部门提出贴息申请。
2、区县开业指导服务部门对借款人的创业情况进行核实,并报区县就业促进中心。
3、经区县就业促进中心审核,由区县失业保险部门将贴息资金支付给借款人。
四、关于贷款逾期
对本意见规定的开业贷款借款人和创业前小额贷款借款人发生贷款逾期的,参照原有关开业贷款逾期的规定给予处理。
五、关于工作经费补助
(一)经年末考核和综合评定,对正常开展小额贷款担保工作的经办银行给予一定的手续费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为当年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金额的0.5%。
(二)积极开展信用社区贷款考核奖励试点工作,经年末考核和综合评定,对小额贷款担保工作突出且当年小额担保贷款回收率(当年到期贷款实际回收额/当年到期贷款总额 × 100%)达到90%以上的信用社区给予一定的工作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为当年实际回收贷款金额的1.5%。
(三)上述手续费补助经费和工作奖励经费从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六、其他
(一)开业贷款担保政策、自主创业微量开业贷款担保政策和创业前小额贷款担保政策不得同时享受;借款人在原有贷款期限内还清贷款本息,或原有贷款虽发生逾期,但借款人在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代位清偿之前还清贷款本息的,可重新享受上述政策。
(二)原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鼓励扶持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若干意见》(沪劳保就发[2007]11号)规定的自主创业微量开业贷款担保政策和自主创业经营场地补贴政策延长执行至2011年底。
(三)原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关于促进就业专项资金担保开业贷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劳保就发[2005]30号)中有关小企业再担保和逾期贷款社区合议制度的规定不再执行。
(四)本意见自二○○九年四月一日起实施。本市此前有关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按本意见办理。
第二篇: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外国专家局、上海市医疗保险办公室
行政执法依据
为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责任,明确执法程序和执法标准,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活动,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确保依法行政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加快推动职能转变,促进管理创新,根据国务院和本市的相关规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外国专家局、上海市医疗保险办公室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依据,并接受社会监督。
一、行政执法主体(6家)
1、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上海市外国专家局
3、上海市医疗保险办公室
4、上海市社会保险事业基金结算管理中心
5、上海市外来人员就业管理中心
6、上海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
二、主要行政执法事项(67项)
(一)行政许可事项(10项)
1、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审批
2、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业务范围的审批
3、对举办人才交流会的批准
4、对介绍外国文教专家来华工作的境外组织资格认可
5、对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许可
6、外国人来沪就业许可
7、台港澳人员来沪就业许可
8、职业培训机构资质许可
9、社会保险费缓缴许可
10、企业实行其他工作时间许可
(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8项)
1、集体合同的审核
2、特殊工种、因病丧劳提前退休(退职)审批
3、对引进紧缺、急需人才的审批
4、对申请《上海市居住证》的审批
5、留学人员及其家属来沪工作户口审批
6、对医疗机构定点资格审批
7、对零售药店定点资格审批
8、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认定
(三)行政处罚事项(27项)
1、对用人单位违反最低工资、工作时间、女职工及未成年工保护等行为的处罚
2、对用人单位违反城镇社会保险费、小城镇社会保险费、农村养老保险费、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费征收与缴纳规定等行为的处罚
3、对介绍、使用童工等行为的处罚
4、对用人单位抗拒、阻挠劳动保障监察,拒不履行劳动保障部门的行政处理决定等行为的处罚
5、对用人单位违反招、退工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等行为的处罚
6、对职业中介机构违反职业中介规定等行为的处罚
7、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违反职业技能培训规定等行为的处罚
8、对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违反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规定等行为的处罚
9、对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应缴纳社会保险费数额等行为的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罚
10、对用人单位或劳动者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等行为的处罚
11、对用人单位招用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技术工种工作等行为的处罚
12、对境外就业中介机构违反境外就业中介管理规定等行为的处罚
13、对外国人和用人单位伪造、涂改、冒用、转让买卖就业证和许可证书等行为的处罚
14、对用人单位违反台港澳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相关规定等行为的处罚
15、对企业未按规定缴纳欠薪保障费的处罚
16、对用人单位强迫劳动、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等侵害劳动者人身权益行为的处罚
17、对劳务派遣单位违反劳务派遣相关法律规定等行为的处罚
18、对企业未按照国家规定提取或者挪用职工教育经费等行为的处罚
19、对未经批准擅自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包括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或从事人才中介服务活动的处罚
20、对未经批准擅自组织举办人才交流会的处罚
21、对未经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授权从事人事代理业务的处罚
22、对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擅自扩大许可业务范围、不依法接受检查或提供虚假材料,不按规定办理许可证变更等手续的处罚
23、对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超过许可业务范围接受代理业务的处罚
24、对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不据实中介,提供虚假材料的处罚
25、对用人单位以民族、性别、宗教信仰为由拒绝聘用或者提高聘用标准的,招聘不得招聘人员的,以及向应聘者收取费用或采取欺诈等手段谋取非法利益的处罚
26、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等医药机构违法行为的处罚
27、对个人医保违法行为的处罚
(四)行政确认事项(1项)
1、城镇、小城镇社会保险登记
(五)行政给付事项(7项)
1、城镇养老保险待遇的给付
2、生育保险待遇的给付
3、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
4、小城镇社会保险待遇的给付
5、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待遇的给付
6、医疗保险待遇的给付
7、对企业欠薪款项的垫付
(六)行政征收事项(9项)
1、对城镇养老保险费的征收
2、对生育保险费的征收
3、对工伤保险费的征收
4、对城镇医疗保险费的征收
5、对失业保险费的征收
6、对小城镇社会保险费的征收
7、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
8、对欠薪保障费的征收
9、对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费的征收
(七)其他执法事项(5项)
1、对社会保险费征缴的监督检查及处理
2、对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金以及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等的监督检查和处理
3、医保监督检查
4、对定点医药机构的审核结算
5、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核发
三、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59件)
(一)法律(6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二)行政法规(13件)
1、《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
2、《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3、《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4、《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5、《失业保险条例》
6、《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8、《工伤保险条例》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10、《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
12、《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13、《残疾人就业条例》
(三)地方性法规(8件)
1、《上海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征缴若干规定》
2、《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
3、《上海市人才流动条例》
4、《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5、《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
6、《上海市职业教育条例》
7、《上海市促进就业若干规定》
8、《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
(四)部门规章(16件)
1、《关于印发〈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的通知》
2、《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
3、《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
4、《社会保险登记暂行办法》
5、《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
6、《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
7、《人才市场管理规定》
8、《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
9、《境外就业中介管理规定》
10、《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
11、《集体合同规定》
12、《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
13、《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管理办法》
14、《关于〈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
15、《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16、《职业技能鉴定规定》
(五)市政府规章(16件)
1、《上海市残疾人分散安排就业办法》
2、《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
3、《上海市职业介绍管理暂行规定》
4、《关于实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通知》
5、《上海市农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6、《上海市失业保险办法》
7、《上海市职业介绍管理暂行规定》
8、《上海市居住证暂行规定》
9、《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
10、《上海市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施办法》
11、《引进人才实行上海市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
12、《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
13、《上海市小城镇社会保险暂行办法》
14、《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15、《上海市城镇生育保险办法》
16、《上海市企业欠薪保障金筹集和垫付的若干规定》
第三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1年目标绩效考核办法》的通知
各科室、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不断完善人社系统绩效考核办法,全面提升整体工作水平,着力打造服务型、效能型部门。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
局领导班子成员、科室及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
考核采取分级逐一方式进行。局领导班子成员、科室及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由局考核领导小组逐一考核;其他工作人员由分管领导、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逐一进行考核。
全局所有考核对象采取统一的考核量分标准(考勤50分,考绩150分,总分200分)。各科室、所属单位可以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
二、计分方法
(一)基本分
考勤50分。班子成员、科室、所属单位负责人工作日期间离开工作岗位半天以上的,应向局主要领导告之去向。否则发现一次扣3分,直至扣完为止。
考绩150分(具体分值见责任状指标)。考核按半年或年终采取自我申报、公开述绩、逐一过堂、集中考评、结果公示方式进行考核打分;对不宜直接计分的考核指标,由考核领导小组或分管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分好、中、差三个格次进行考评定格。每个格次按好1—0.8、中0.7—0.5、差0.4—0系数折算计分。
(二)加分
1、荣获先进:获部省级:国家部委或省委、省政府;市级:省厅或市委、市政府;县级:市局、县委、县政府(不含县直部门)综合表彰的,分别加30分、20分、10分;获条线业务部门(部、省厅、市局内部业务处室、中心等)表彰的,分别加20分、10分、5分。其中:表彰个人的加相应分值;表彰集体的,按相应层级分别给予分管条线领导、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加50%分。
2、典型推介:在上述层级会议上作先进典型发言的,按 10分、8分、6分;作为书面材料交流或以文件(简报)转发推介的,按8分、6分、4分,分管领导、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加50%分。
以上加分项目,同一项内容获多层级表彰或推介的,取最高得分,不累加计分。
3、召开现场会:提供上述层级现场的,按相应层级加分,分管领导、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加50%分。
4、创新成果:局考核领导小组视项目申报(书面)创新项目效果的影响程度,在省内、市内、县内、局内有影响的,按20分、10分、5分、2分。
5、合理化建议:考核对象提出对全局工作有建设性、指导性的建议(书面),被局领导班子集体认可采纳,并取得实效的,每条加2分。
6、指标超额加分:对基金征收类、预外收入类(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指标超额按上升百分比加分,上不封顶,对其它类指标超额按不超过20%比例封顶加分。
招商引资等县重点指标,参照县委、县政府文件精神,由局另行制定办法重奖。
7、信息或宣传调研文章:按信息、宣传调研的专项考核办法加分。(同一文字材料被多次采用的,按最高分一次加分给发表文章的署名者,不重复加分。未署名的宣传集体材料,分管领导、科室、所属单位负责人各加50%分。所有网上刊登稿件或有偿稿件不予加分)。
8、鼓励帮带:鼓励上级帮带指点下级提升工作绩效水平。若分管领导考核得分低于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得
分的,可加分至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考核得分。(帮带加分只适用于一、二级目标责任状范围)
以上加分项目,因时间原因,未能列入本考核评比,可接转到下一加分。
(三)减分
1、对承担市县考核指标未完成或分管工作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年终考核一票否决。
2、被县委、县政府或市局工作督查通报批评的,一次扣3分。
3、凡廉政行风建设或违反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被服务对象投诉或被媒体曝光且查核属实的,第一次扣5分;第二次扣10分;第三次扣20分(累计算分)。三次以上取消考核资格,考核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
4、凡未按时完成局领导交办其他工作任务的一次扣2分。
三、考核结果运用
1、完成目标责任状任务的,局领导班子成员享受县绩效考核奖金标准,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享受局绩效考核奖金标准。对年终考核得分在60分以下的,不享受局绩效奖金,考核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
2、对局科室、所属单位实行统一绩效考核奖金标准,但绩效考核奖励必须拉开档次(原则上不少于3个档次),各科室、所属单位内部每个考核对象的得分、档次和奖金分配方案,由分管领导、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确认后,报局考核领导小组审批后执行。
3、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评优奖励、外出考察和学习深造的依据。
4、本考核办法由局考核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二○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第四篇:劳动合同范本(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劳动合同
(范本)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甲方(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名称:
用人单位住所:
工商登记注册类型:
劳动合同履行地: 负责人:
联系电话:
委托代理人:
乙方(劳动者)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身份证号码: 现居住地址: 联系方式:
备注:
1、2、本合同代签或涂改无效;
本合同必须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要清楚。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平等自愿、公平公正、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基础上,签订本合同。
一、劳动合同期限
甲乙双方约定按下列种方式确定“劳动合同期限”: 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自年月日起至年 月日止,其中试用期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B、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自年月日起,其中试用期自 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C、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劳动合同期限,自年月日起至完成本项工作任务之日即为劳动合同终止日。
二、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乙方根据甲方要求,经过协商,从事工作。甲方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对乙方业绩的考核结果,按照合理诚信原则,变动乙方的工作岗位,乙方服从甲方的安排。
(二)甲方安排乙方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及要求,应当符合甲方依法制订的并已公示的规章制度。乙方应当按照甲方安排的工作内容及要求履行劳动义务,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数量,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一)甲乙双方在工作时间和休息方面协商一致选择确定条款,平均每周工作四十小时:
A、甲方实行每天小时工作制。具体作息时间,甲方安排如下: 每周周至周工作,上午,下午。每周周为休息日。
B、甲方实行三班制,安排乙方实行班运转工作制。
C、甲方安排乙方的工作岗位,属于不定时工作制,双方依法执行不定时工作制规定。
D、甲方安排乙方的工作岗位,属于综合计算工时制,双方依法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规定。
(二)甲方严格遵守法定的工作时间,控制加班加点,保证乙方的休息与身心健康,甲方因工作需要必须安排乙方加班加点的,应与工会和乙方协商同意,依法给予乙方补休或支付加班加点工资。
(三)甲方为乙方安排带薪年休假(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一般不跨安排)。
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一)甲方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应当向乙方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对乙方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二)甲方必须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安排乙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应定期为乙方进行健康检查。
(三)乙方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乙方对甲方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四)甲方按照国家关于女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规定,对乙方提供保护。
(五)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甲方应当执行国家关于医疗期的规定。
五、劳动报酬
甲方应当每月至少一次以货币形式支付乙方工资,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乙方的工资。乙方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甲方向乙方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一)甲方承诺每月日为发薪日。
(二)乙方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为¥/月(大写:人民币元)。
(三)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对乙方的工资报酬选择确定条款:
A、乙方的工资报酬按照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的内部工资分配办法确定,根据乙方的工作岗位确定其工资为¥/月(大写:人民币元)。
B、甲方对乙方实行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内部工资分配办法,乙方的基本工资确定为¥/月(大写:人民币元),以后根据内部工资分配办法调整其工资;绩效工资根据乙方的工作业绩、劳动成果和实际贡献按照内部分配办法考核确定。
C、甲方实行计件工资制,确定乙方的劳动定额应当是本单位同岗位百分之九十以上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乙方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按质完成甲方定额,甲方应当按时足额支付乙方的工资报酬。
(四)甲方根据企业经营效益、当地政府公布的工资指导线、工资指导价位等,合理提高乙方工资。
(五)乙方加班加点的工资,以双方经过协商确定的工资为基数计算。
(六)乙方事假期间,甲方扣除工资的标准为。
(七)乙方依法享有带薪假期(婚假、丧假、年休假、探亲假)期间的工资,按乙方的工资支付。
六、社会保险和福利
(一)双方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其中依法应由乙方缴纳的部分,由甲方从乙方工资报酬中代扣代缴。
(二)甲方应当将为乙方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情况公示,乙方有权向甲方查询其各项社会保险的缴费情况,甲方应当提供帮助。
(三)如乙方发生工伤事故,甲方应负责及时救治,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为乙方依法办理劳动能力鉴定,并为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履行必要的义务。
(四)乙方依法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甲方应当执行。
七、劳动纪律
甲方制定的劳动纪律应当符合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履行民主程序,并向乙方公示。乙方遵照执行。
八、协商条款
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同意选择条约定条款。
A、乙方工作涉及甲方商业秘密的,甲方应当事前与乙方依法协商约定保守商业秘密或竞业限制的事项,并签订保守商业秘密协议或竞业限制协议。
B、由甲方出资招用或培训乙方,并要求乙方履行服务期的,应当事前征得乙方同意,并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C、甲方出资为乙方提供其它特殊待遇,如(住房、汽车等),并要求乙方履行服务期的,应当事前征得乙方同意,并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D、甲方同意为乙方办理补充养老保险(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情况,具体标准为:。E、甲方同意为乙方提供如下福利待遇: F、甲乙双方需要约定的其它事项:
九、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经甲乙双方协商约定,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终止劳动合同:。
。
1、劳动合同期满的;
2、3、。
十、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一)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当依法执行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中止、解除、终止、续订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规定。
(二)当事人一方故意或者过失违反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并给另一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规定或者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十一、劳动争议处理
(一)甲乙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甲乙双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甲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损害乙方合法权益的,乙方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举报。
十二、其他
(一)劳动合同期内,乙方户籍所在地址、现居住地址、联系方式等发生变化,应当及时告知甲方,以便于联系;如因为及时准确告知、发生法律后果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本合同未尽事宜,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国家没有规定的,通过双方平等协商解决。
(三)本合同不得涂改。
(四)本合同如需同时用中文、外文书写,内容不一致的,以中文文本为准。
(五)本合同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六)本合同于年月日生效。
法定代表人签名:乙方签名: 甲方盖章:
签章日期:签名日期:
第五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工作职责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险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编制区域劳动和社会保险事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拟定区域劳动和社会保险的规章、政策,制定相应的标准、管理规则、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依法行使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险的监督检查职权,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险的监督检查规范。
3、制定促进区域劳动就业的基本政策和措施,规范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建立健全促进就业、自主创业服务体系;制定企业失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规划和政策,组织实施再就业工程;制定区域被征地劳动力开发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4、贯彻实施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实施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的规范规则;监督检查劳动和社会保险法规规章的贯彻执行情况,依法行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权,查处用人单位违反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行为;监督检查企业职工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制度、女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等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
5、贯彻实施劳动争议处理的政策,规范并实施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工作,负责劳动合同鉴证工作,依法调整劳动关系。
6、综合管理区域劳动职业技能培训、工人技术考核工作和就业培训工作。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职业分类、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劳动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征地劳动力培训的规划及政策;制定并监督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综合管理职业技能竞赛和表彰工作。
7、对区域用人单位工资及其他劳动报酬进行宏观管理,指导区内各类企业搞好内部分配;制定并公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格,审查企业工资集体协议;制订全区最低工资标准。
8、组织实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社会保险的基本政策和标准;制定农村基本养老保险、高新区基本医疗保险、征地人员保养和医疗保险、企事业单位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政策及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并组织实施;审核、审批各类用人单位职工退休待遇;组织实施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认定。
9、制定社会保险基金收缴、支付、管理运营的政策并组织实施,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实施行政监督。
10、制定养老保险和失业人员的社会化服务管理规则和政策;组织做好区域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管理工作。
11、承担劳动和社会保险的统计和信息工作,定期发布劳动和社会保险事业统计公报、信息资料及发展预测报告。
12、承办党工委、管委会交办的其它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