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万载县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工作的几点思考(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4 11:0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省万载县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工作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省万载县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江西省万载县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工作的几点思考

江西省万载县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工作的几点思考

万载县法制办副主任 彭根院

江西万载县拥有林地面积163万亩,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之一。2005年以来,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该县农村山林权属纠纷等问题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如果山林权属纠纷案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解处理,极易发生群体性械斗,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甚至会威胁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破坏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因此,加大对山林权属纠纷的重视和调处力度,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必要。

一、万载县山林权属纠纷的现状

2005年林改后,万载县林农的林权意识明显增强,山林权属纠纷急剧增多。据万载县林业部门的初步统计,2005年林改以来,该县共出现各类林权纠纷600余起,其中跨县纠纷7起,跨省纠纷5起,纠纷主要集中在高村、仙源、茭湖、株潭、潭埠、黄茅等国营林场所在地和重点林区。截止到目前,仍有100多起林权纠纷未解决(大部分是国营林场与林农、国营林场与村集体的林权纠纷),其中跨县纠纷5起,跨省纠纷2起,涉及面积5000多亩,极大地影响了林区的稳定。

二、万载县山林权属纠纷产生及难以化解的原因

1、时间久远,界线模糊。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四固定”、“林业三定”和2005年以来的新林改等五个阶段,万载县农村山林土地也几经调整,有的纠纷属于不同历史情况造成的,前后经历了几十年;有的随着行政区划几经变化;有的因洪灾、自然风化、长期生产经营、故意毁坏界标、蓄意侵占山林等,致使“四至”界标发生变化、界线模糊不清;有的因资料早已散失,见证人或知情人早已去世,缺乏相应证据,争议双方各执己见,事实难以查清。如岭东乡新华村丁XX在潭埠镇池溪村的一块插花山,因1982年签订协议的几个见证人都已过世,争议双方各执己见,至今仍未解决。

2、工作粗糙,遗留问题多。现在调处山林纠纷主要是以1981年-1983年林业“三定”时期颁发的林权证作为依据,而当时进行林业“三定”时,由于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林业“三定”的发证工作主要是由当时的村组干部填写,大部分山林未进行实地踏界;加上参加发证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政策透明度低、大部分群众对“三定”政策不了解,导致出现一山多证、有山无证、实际面积与林权证“四至”界定面积严重不符、毗邻山场林权证“四至”范围表达含糊不清或不准确等诸多问题。2005年林改确权时也是以林业“三定”时期的林权证为蓝本,由于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仍然未得到有效纠正和妥善解决,有些矛盾纠纷反而被重新挑起,争议的面积也从过去的几亩上升到现在的百亩、千亩。如罗城镇麻田村与锦源林场争议狗形岩一案,因林业“三定”时期重复确证,争议面积达1375亩。

3、山林增值,寸土不让。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木材需求量不断增加,木材价格不断攀升,加上万载县花炮企业整顿提升需要征占大量的林地,山林土地不断增值,村民为了获得更大利益,逐步形成了“寸土必争”的局面,甚至出现有的纠纷早已经过“处理”或“判决”,村民仍要翻林业“三定”案、“四固定”案、土改案的现象;很多村民在2005年林改时,以流转的集体林存在价格偏低、期限过长等问题为由,要求收回被承包的山林,而承包者则以管护经营承包合同未到期为由不予归还,从而与村集体产生利益纠纷。如仙源乡仙源村与官元山林场争议牛骨头湾一案,本来界址很明确,但因该争议地林木长势良好、效益巨大,仙源村民多次要求将该山林划归该村所有。

4、主体群众化,调处困难。过去的农村山林纠纷双方主体多为村民,往往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就能得到解决。而现在纠纷的主体大多涉及村委会、村民小组、征地扩改企业、乡镇政府、县政府相关部门,加上较多的农民群众一定程度上存在 “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和“法不责众”的偏激思想,造成调处难度加大。有的纠纷调查人员刚刚接触,村民随之集体上访,影响了社会安定,阻碍了纠纷的正常调处。如株潭镇杨源村与后槎村争议岭下店子背林地权属一案,因牵涉到两个村的几个村民小组和花炮厂,双方村民群体到县政府上访几次,株潭镇和县林业局几次调处无果,至今仍未解决。

5、乡村调处不力,矛盾上推。有些乡镇和村组干部在调处山林纠纷过程中,存在畏难情绪,怕惹麻烦,怕得罪人,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调处优势、履行自己的职责,往往在试探性的进行调解不成后,马上把困难推向县林业部门或县政府;有的干部虽然会主动介入,但因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和调解专业知识,致使有些纠纷调处程序违法、认定事实错误,不但难以化解争议,反而激化矛盾。

三、化解万载县山林权属争议的对策

调处山林权属争议要以维护稳定为第一责任,以“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为主要目标,坚持法理与情理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调处结果与群众意愿基本一致的原则,按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法”的总体思路开展工作,力求把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当地基层。

(一)夯实四项基础,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一是要加大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力度。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介,通过宣传车、张帖标语、悬挂横幅、印发资料、开展知识竞赛、举办展览专栏、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开展“法律服务进村寨”活动、制定乡规民约等多种形式,积极向村民宣传《森林法》、《土地管理法》、《民法通则》、《国务院信访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等法规政策,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法、守法。二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大力弘扬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优秀传统美德,摒弃“寸土必争,寸土不让”的思想观念。三是要加大对职能部门及乡、村干部的培训力度。组织学习《森林法》、《土地管理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人民调解法》等法律政策,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培养一批“知识型”、“业务型”的调解骨干,杜绝违法调处纠纷。四是要以乡镇勘界工作为契机,对山林纠纷较多的村组、集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山林土地使用地界进行勘界,制作相关证书和图纸,由双方签字认可,明晰“四至”,从源头上杜绝纠纷的产生。

(二)健全四项机制,构筑“大调解”的工作格局。要建立适应新时期调处农村山林土地纠纷所需的长效工作机制。一是要建立县、乡、村三级林权纠纷调处机构,实行分级调处机制。要成立由公、检、法、司、综治、林业、信访、法制、森林公安等部门和县政府法律顾问组成的县山林权属争议调处委员会,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主任,专门研究处理全县有影响的重大复杂疑难山林权属纠纷,做好山林法律政策的答疑释惑,督促指导乡镇调处纠纷。各乡镇要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为主任,司法所、综治办、林业办、国土资源所参与的山林权属纠纷调解委员会,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工作。同时,要健全农村基层治保、调解组织和“三防”协会,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的一线调处职能和办事公道、群众信任、对山林历史比较熟悉的老干部、老党员、宗族长辈的作用,着力调解组与组、组与户、户与户之间的山林纠纷。二是要建立领导包案机制。县级领导对挂点乡镇的山林纠纷调处负总责,对重大纠纷包案调处。涉及到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山林纠纷由挂点县领导和乡镇长负责,林业部门协调配合;村与村之间的山林纠纷由乡镇挂村领导负责;组与组、户与户之间的山林纠纷由乡镇挂村干部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力求“村内纠纷不出村,乡内纠纷不出乡”。三是要建立行政复议委员会机制。行政复议是解决行政争议的重要渠道,也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建立行政复议委员会机制,强化行政复议在化解行政争议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对于乡镇作出的林权处理意见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机构要简化手续,即时受理,并坚持“调解优先”原则,着力以调解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调解不成的,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公正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不办“人情案”、“关系案”、“权钱交易案”。四是要建立纠纷调处考核奖惩机制。对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敢于、善于化解矛盾纠纷,注重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要予以表彰;对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导致矛盾纠纷突出,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取消责任部门和乡镇当年评先资格;对在调处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员,依法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三)规范四项程序,提高打“歼灭战”的工作成效。林权纠纷调处机构在调处山林纠纷时,一是要严格执行山林纠纷操作规程。从调处的申请、审查、立案受理、调查取证,到调解、处理、送达、立卷归档等各个环节,都要规范操作,确保程序到位。要认真深入实地踏看,查找历史凭据和历史见证人,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摸清纠纷形成的原因,以相关法律政策为依据,努力做到双方当事人满意,不留后患。对争议双方证据不清、四址不详的,在做好双方思想工作的同时,维持原定界线不变,维持林地管理现状不变,待条件成熟后再予以调处。二是要对“两项重点”实行“集中会诊”。即:针对重大山林纠纷(指涉及面广,双方争议比较激烈,可能会引发重大群体事件的纠纷)和疑难复杂山林纠纷(指权属纠纷比较复杂及经行政司法程序一时难以确权或经行政裁决、法院判决后当事人仍不服的山林纠纷),在调处未果后由所辖乡镇提出报告,经县林业部门报请分管县领导和包乡包案县领导同意后,提交县山林权属争议调处委员会进行专题研究和集中会诊,从程序上、法律上、政策上把好关,形成处理意见书,最后报请县政府作出行政裁决,既确保所作决定准确无误,又使调处程序符合法律法规。三是要对山林流转纠纷区别对待。要本着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对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出台前流转的山林,只要通过会议,签订流转合同,或虽未签订合同但承包人已投入经营的,原则上予以维护;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出台后到2004年《江西省森林资源转让条例》颁布实施前,凡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或户主会讨论同意,并签订流转合同的,要予以维护;对2004年11月1日以后流转的山林,应符合《江西省森林资源转让条例》中“必须公告和签订转让合同”的有关规定。四是要对生效决定加大强制执行力度。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的生效“处理决定”或“判决”,争议方不理解或拒不执行的,由调委会再进行解释说服;解释说服仍无效的,按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组织力量栽桩定界,予以强制执行,确保生效“处理决定”或“判决”履行到位。

第二篇:山林权属纠纷调处程序

林地纠纷处理办法

林地纠纷处理办法如下:

1、申请

乡镇范围内发生的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山林纠纷由乡镇人民政府调处,本镇内发生的单位之间的山林纠纷由镇人民政府立案并调查取证和调解,需要县政府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由乡镇出具调查报告并提出行政处理意见送县林业局初审,初审后县调处办审查,后由县政府下文。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将申请书的副本发送给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20日内,向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提交书面答复和有关材料。被申请人逾期未提交书面答复或者有关材料的,不影响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根据有关材料认定争议事实。对当事人提供的材料,林权争议调处机构应当进行调查、核实。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对争议的森林、林木和林地进行实地调查取证时,应当通知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到场,被调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必要时,可邀请有关单位协助。林权争议调处机构,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对林权争议进行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林权争议调处机构应当制作林权争议调解书。调解书应当由调解人员署名,加盖林权争议调解机构印章,并报同级人民政府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林权争议发生后,由主张方提出申请,集体山林、责任山林由集体经济组织申请,自留山由个人申请,凭《林权争议调解处理申请书》到村民委员会调解处理,村民委员会调解处理不成的,提供材料到乡镇人民政府调解处理。当事人应主动、互谅、互让地协商解决。经协商依法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在协议书及附图上签字或者盖章;经协商不能达成协议的,按照有关规定向林权争议处理机构申请处理。

当事人应按下列规定申请调处:

(1)发生在本乡(镇)境内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个人与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之间的纠纷,当事人可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调处申请;

注意:这里的单位包括法人和非法人,即:村、村民小组、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

(2)发生在本县辖区域内跨乡(镇)的,当事人可向所在地的县人民政府提出调处申请;

当事人申请调处林权争议,均应向林权争议调处机构书面递交《林权争议调解处理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林权争议调处机构收到林权争议申请书后,应当在7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山林纠纷调处申请,并载明下列事项:

2(1)申请人与争议的土地有直接利害关系;

(2)申请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的姓名、职务;

(3)有明确的请求处理对象、具体的处理请求和事实根据,并附地形示意图;

(4)对方当事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5)证据的名称、来由、数量,证人的姓名、地址;

2、登记

3、受理

对符合受理条件的县(乡镇)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将申请书的副本发送给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20日内,向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提交书面答复和有关材料。被申请人逾期未提交书面答复或者有关材料的,不影响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根据有关材料认定争议事实。

4、调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核发的林权证,是处理林权争议的主要依据。

当事人未持有林权证或者林权证确定权属有错误的,下列材料作为处理林权争议的证据:

(一)土地改革时期,人民政府依法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或者发证时的档案清册。(二)土地改革时期,《土地改革法》规定不发证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土地清册。

(三)20世纪60年代初,人民政府将劳力、土地、耕畜、农具固定给生产小队使用时(即“四固定”时期),人民政府确定的林地纠纷和经营范围的材料、文件。

(四)20世纪80年代初,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开展的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时(即林业“三定”时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的社员自留山证、社员责任山证及林业生产责任书等有关确定林地纠纷和经营范围的材料、文件。

(五)当事人之间依法达成的林权争议协议及附图。(六)人民政府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林权争议裁决、处理决定。同一人民政府对该林权争议有数次裁决、处理决定的,以最后一次裁决、处理决定为依据;同一林权争议上一级人民政府有裁决、处理决定的,以该裁决、处理决定为依据。

(七)人民法院对同一林权争议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判决。

同时,下列材料可作为处理林权争议的参考依据:(一)土地改革、合作化时期有关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的其他凭证;

(二)能够准确反映森林、林木和林地经营管理状况的有关凭证;(三)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可以作为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的其他凭证。

有下列规定情形之一的,属于林权证确定的权属有错误,原发证机关应当注销所发的林权证:

(一)发证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或者一方当事人隐藏、毁灭有关证据的;

(二)发证机关工作人员在发证时有徇私枉法行为的;(三)违反法定程序发放的;(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土地改革前有关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的凭证,不得作为处理林权争议的依据、证据或者参考依据。

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凭证记载的四至界限(即山林座落位置东至、南至、西至、北至)清楚而面积与实地不相符的,应当以四至界限为准;四至界限不清楚,而该权属凭证记载的面积清楚的,以面积为准;权属凭证记载的面积、四至方位不清又无附图的,根据权属参考凭证也不能确定具体位置的,应当协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按照相关法例确定其权属。

当事人对同一林权均能够出具合法凭证的,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县人民政府按照各方均分原则,结合自然地形等实际情况确定其权属。

申请人可以放弃或者变更申请请求。被申请人可以承认或者反驳申请请求,可以提出反请求。

对同一林权争议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调处,或者由林权争议调处机构通知参加调处。

对当事人提供的材料,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应当进行调查、核实。

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对争议的森林、林木和林地进行实地调查取证时,(一)、应当到权属争议现场勘验,并邀请当地基层组织代表(如村干、小组长)参加,通知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到场,被调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勘验的情况和结果应当制作笔录,并绘制权属争议区域图,由勘验人、当事人和基层组织代表签名或者盖章。

(二)、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时,调查的情况应当制作调查笔录,由调查人和补调查单位、个人签名或盖章。

5、案情讨论

6、调解。

(1)、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对林权争议进行调解。调解是必经程序。调解应当制作调解笔录,这是关系程序是否合法的重大问题。调解的过程要在决定书中予以说明,写明“经召集双方调解无效”字样。经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应当制作林权争议调解书,调解书应当由调解人员署名,加盖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解机构印章,当事人和特别授权委托代理人必须在调解 书上签字,特别授权委托书应当附卷。并报同级人民政府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林权争议调解书(协议书)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①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②争议的主要事实;

③协议内容,并附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界线划定地形图。

④双方当事人的签名和盖章、调解人员签名并加盖主持调解的政府印章。

(3)、调解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事后反悔的,政府根据该调解书作出的处理决定,法院一般应予以维持。当然,该调解书被政府或者法院认定无效或者予以撤销的除外。调解书从本质上来讲是民事合同(协议),其效力问题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判定。但是,由于林地纠纷纠纷案件的特殊性——政府对林地纠纷纠纷案件拥有处理权,因此,政府必然拥有对调解书效力的认定权,这与一般的民事合同纠纷专属法院管辖有所区别。

(4)、同一纠纷有多份调解书(协议)或处理决定、判决的,视为“合法的权属变更”,以最后一份为准。

7、行政处理

(1)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调解林权争议未达成协议的,应当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2)处理决定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①双方当事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的姓名、职务;

②林地纠纷争议的由来及事由; ③人民政府认定的事实及其依据;

④处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

⑤处理决定的内容,并附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界线划定地形图;

⑥不服处理决定的救济的途径和期限,⑦作出处理决定的人民政府的印章和日期。

(二)、当事人之间达成的林权争议调解协议或者人民政府作出的林权争议处理决定,涉及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经营范围变更的,应当依法报有关行政机关批准。未经批准的调解协议和处理决定无效。

(三)、当事人对人民政府作出的林权争议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生效的林权争议协议书、调解书、处理决定或者行政复议

(五)同一人民政府对同一林地纠纷争议作出过数次处理决定的,以最后一次处理决定为准。

8、送达 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送达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直接送达。由于送达具有相应的法律后果,有着重要的法律意义,因此,一 般情况下,只要可能,就要把行政复议文书直接交到本人手中。依法律规定,送达行政复议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已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2、留置送达。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

3、委托送达。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府机关转交。受送达人是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狱或者 劳动改造单位转交。受送达人是被劳动教养的,通过其所在劳动教养单位转交。代为转交的机关、单位收到诉讼文书后,必须立即交受送达人签收,以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4、公告送达。受送达人下落下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以上送达方式,行政处理文件的送达均可参照执行。

9、附图

10、结案归档

林地纠纷争议经人民政府调解或裁决的,只要当事单位在法定期限内没有提出异议,争议即告解决,填好山林纠纷结案登记表,并将有关资料立卷归档。

权益救济

经调解达不成协议的,由政府及时作出的处理决定书,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篇:山林权属争议调处申请书

山林权属争议调处申请书

申请人:南丰县白舍镇际民村墓坑村小组

代表人:彭润才系该组组长

被申请人:广昌县甘竹镇图石村赤溪村小组

代表人:曾财生系该组组长

申请事项

请求依法将“起家山”山林确权给申请人所有。并赔偿申请人村民彭流仔等人3万元的经济损失。

事实和理由

该争议山场座落于我县行政区域境内,山名为“起家山”,面积,四至范围:东靠广昌县山场以山脊分水为界,南靠水田以山脚为界,西靠广昌山场以窠心为界,北靠水田。

1953年土改时期,申请人将该山分给了村民彭毛虫,有我县土改时期颁发的土地证为证,其土地证第九栏登有:种类荒山,座落及小地名为墓坑起家山,四至东广昌、南荒田、西广昌、北彭添丁,此山场历来归申请人所有,土改时分给彭毛虫,农业合作化至林业“三定”时期归申请人集体经营。林业“三定”至今分给了彭流仔、彭谈门、彭金坤作为责任山,有“村民生产责任合同书”为证。

2005年春,申请人村民彭流仔等人在自己的责任山开垦栽种南丰蜜桔,不料2007年4月11日,被申请人以林改勾-1-

图重叠为由,带领全队村民30余人,至该山场将申请人村民彭流仔等人的桔树连根拔起435株,并将桔树砍断、毁坏,致使该村民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自己的桔树遭破坏,申请人村民迅情堵非常激动,眼看一场群体械斗事件时即可发,申请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避免发生流血事件,多次向南丰县人民政府和县林业局反映上述情况,引起县政府和县林业局的高度重视,并多次派员至现场调查、调解,但均未达成一致意见。

根据《江西省山林权属争议调解处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发生在地区行政公署、设区市的辖区区域内跨县的山林权属争议,当事人可向所在地的地区行政公署或市区市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调处申请;根据《江西省山林权属争议调解处理办法》的第二十二条规定:跨县的山林权属争议,以土地改革时期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证或其存根为依据处理;没有土地证或其存根的,参照农业合作化、四固定时期的有关证据确定权属;又根据抚州市林改文件精神:因林改勾图由重复勾绘产生的山林权属争议,插花在另一方行政界线之内的山场必须出示有关证据,否则,不视为争议,其山林权属应归经营受理的一方所有。

由于双方乡镇人民政府和派出所的阻止,破坏桔树的行为暂时停止,但山林权属还没有明确,山林权证不能发放,为了防止群体事件发生,申请人提出申请,请求市林业局尽

快受理此案,处理此山林权属争议,依法确定该山场归申请人所有并赔偿申请人村民彭流仔等人3万元的经济损失。

此致!

抚州市林业局

申请人:南丰县白舍镇际民村

墓坑村小组

代表人:彭润才

2007年6月16日

第四篇:关于XX乡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XX乡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工作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山林土地水事纷争的调处工作,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使全乡山林土地水事权属争议调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确保了我乡经济社会稳定较快的发展态势。

一、基本情况

我乡有X个行政村,林地面积XX万亩,与XXX,XXX,XXX,XXX4个乡镇毗邻。近年来,随着木材市场走好,林地价值不断攀升,山林土地纷争也不断增加。目前,全乡山林权属案件达11宗,面积800余亩,其中跨省争议的1宗,面积200亩,跨乡争议的1宗,面积200亩,乡内争议的9宗,面积400亩。这些纠纷给我乡的社会稳定带来了隐患。探索山林土地权属纠纷调处新机制、新办法,是摆在我们当前一项新的重要课题。今年以来,重点抓好2宗时间较长、争议激烈、随时诱发群体问题的大宗案件。经过艰苦努力,目前已有1宗形成了乡政府裁决文书,同时完成了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交办的3宗矛盾纷争调解;接访群众15批次,共34人;有效地维护了全乡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

二、主要做法

(一)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首先,乡党委书记XXX特别重视山林矛盾的调处,经常抽出宝贵的时间听取调处工作情况汇报,对一些牵涉到一触即发的群众纠纷案件,亲自阅卷,弄清来龙去脉,指明调处的重点和化解的方法;乡长XXX也经常过问调处工 1

作的情况,亲自筹划并组织举办有关调处工作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还亲自做动员报告,为调处工作人员鼓劲打气;副乡长XX亲自组织并参与调处工作,对调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领导班子还建立了分工挂案机制,挂案领导深入实际,走进当事人之间了解实情,倾听当事双方的意见,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把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阶段。再次,我乡根据实际的需要,于2010年9月成立了XX乡山林纠纷调处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XXX担任组长、XXX同志为副组长,并充实了专职调处员3名;下设办公室,强化指导、协调、办案的能力。

(二)始终把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我乡当前出现的山林权属矛盾案件,一些还是危及农村社会安定的案件,其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最主要的是两条:一是经济利益的诱惑;二是在基层干部队伍,特别是农民群众之中,法律知识的缺失,法律意识、法律观念淡薄,一些人主张合法权属,往往不运用合法的手段,走合法的程序。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我乡始终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化解矛盾的重点着力抓好。为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基层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使广大干部群众做到学法辩是非,知法明荣辱,用法止纷争,增强依法行使权利义务的公民意识。去年,乡党委、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法律专家,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全乡范围内,对各村委、村长等基层干部进行农村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把农村最需要的法律法规送到干部和农民兄弟的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依法办案,确保案件质量。依法办案,才能遵循矛盾调处规范化、程序化的游戏规划,确保案件的质量。我乡在处理山林权属纠纷案件的过程中,首先由村委会一级组织协商化解,如化解无果则由村一级调处并作出处理意见,当事人不服的再向乡级申请调处,乡一旦立案,就进入了办案程序,从调查取证到由乡政府作出行政裁决书,都必须做到程序合法,事实清楚,沿用法律条文恰当,力争公平、公正地解决好每一起纠纷案件。

(四)大案、信访工作两手抓。对一些争议旷日持久、面积大、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老大难”案件和那些突发性强、群情激烈的案件,采取集中精力,重点监控,专人跟踪调处的方法,稳住当事人的情绪,确保社会稳定。如XX村二组和三组的林地权属纠纷;由于各级领导重视,责任明确,跟踪到位,调处得当,尽管未能彻底化解,潜伏着危机,但目前至少还相安无事。平时我们十分认真办理信访群众事项的同时,对来访群众更是热情有加,耐心听取意见,依照政策、法律法规作出解释,一时无法解释、需要请示领导或上级有关部门作答的问题,当面向群众说明理由,让他们带着问题而来满意而归。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山林土地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林业市场看好,耕山造林规模化运作,山地价值不断攀升,受利益的诱惑,群众视昔日的穷山瘦岭为今天的金山银山,因此引发的山林权属纷争案件不断上升。全乡目前有山林权属纷争案件11宗,涉及面积800余亩,70%以上是近年发生,仅今年上半年新立案5宗,同比上年增加2宗,增长40%。

(二)原因复杂,调处难度大。山林土地纠纷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建国以来,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次较大调整,山林土地权属已经历了4次变化,每次变化,权属都未及时得到调整和明晰,造成场与村,村与集体,村民之间山林纠纷层出不穷;还有山林土地登记发证工作粗糙,一山多主;个别外出人员、土律师作梗等等。调处难度大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核心原因是利益问题,利益之争,那怕是为了一丁点,谁都寸土不让,谁也抱着一争到底的心态;更有的试图使用极端的手法去争取。如XX村二组和三组的林地权属争讼长达6年,双方当事人多次发生冲突,严重危及当地社会和谐与稳定。

(三)个别村缺乏守土有责理念。集中表现在遇到矛盾纷争一是束手无策;二是绕道回避;三是推到上级。因而造成大量应该解决在基层的矛盾纠纷集结于乡一级,使乡一级的积案与时俱增。

(四)乡级调处机构的现状与困惑。我乡的调处工作尽管领导都十分重视,无疑激发了调处办同志做好工作的热情。然而在实践中,我们认为调处办应该是一个能把事做实做好的单位,可是目前的调处办却遇到了几个难于排解的困惑:一是既难于担负起调处好全乡繁多而又错纵复杂的山林土地矛盾案件又无法完成法律程序所赋予的职责。他们深感调处工作关系到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责任重大,但从办案的角度,又无法担当起完成从立案至结案这一漫漫争讼长路所赋予的职责,同志们都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和挑战,都渴望早日结束这受苦受累,挨骂受气,出力不讨好的尴尬;二是没有一点激励机制;三是没有基本的办公条

件;四是预算经费难于维继一般短暂的工作需求。

四、几点建议

山林土地矛盾纷争的调处化解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乡青山绿水、生态安全乃至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建设能否保持较快平稳发展的大事。为此,就如何做好山林土地矛盾调处,特别是调处机构设臵和建设一支特别能干事,能把事干好的调处队伍问题,建议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级要充分认识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重要性,高度重视调处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好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具体落实,形成领导重视,组织严密,措施到位,及时化解,稳控有方的格局,努力推动调处工作落到实处。

(二)明确责任,保一方平安。要强化明确村一级的责任,牢牢树立守土有责,保一方平安的强烈责任感。一方面要下功夫提高干部的思想素质、工作水平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另一方面对村属山林土地矛盾纠纷不言轻易上交,要在本村反复细致、认真组织调处,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自己的工作责任区域之内。

第五篇:山林纠纷调处必经程序

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调处案件必经程序:

当事人申请(根据《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原国家林业部第10号令]第十五条规定,申请人申请处理林权争议,应当向林权争议处理机构提交《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申请书》,该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①当事人的姓名、地址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②争议的现状,包括争议面积、林木蓄积,争议地所在的行政区域位置、四至和附图;③争议的事由,包括发生争议的时间、原因;④当事人的协商意见;如申请当事人为自然人,须村民民主决议后,由组长或村民小组会议授权某人申请)件审批,受理或不予受理通知答复转交申请人调解知

受理或不予受理案通知被申请人答复

案件调查行政处理事生告

结案审批

现场勘验

提出案件处理意见

送达当事人作出处理决定

下载江西省万载县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工作的几点思考(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省万载县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工作的几点思考(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黎川县调处山林纠纷情况汇报

    黎川县调处山林纠纷情况汇报 黎川地处赣闽边界、武夷山脉中段西侧,属山区县,是全省的重点林业县之一。全县总面积259.1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97.6万亩。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于调处山林纠纷的若干规定

    【发布单位】819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3-06-08 【生效日期】1983-06-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关于调处山林纠纷的若干规......

    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办法

    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办法 根据《森林法》、《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的规定,为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决定......

    怎样做好山林权属争议调处工作1五篇范文

    怎样做好山林权属争议调处工作 台江县林业局 王德林 山林权属争议是指山林权利人对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归属发生的争议。贵州省黔东南州是全国......

    行政确权(山林纠纷调处)申请书

    行政确权(山林纠纷调处)申请书申请人: 法人代表: 申请人: 法人代表: 申请人: 法人代表: 申请人: 法人代表:被申请人: 法人代表: 争议地范围面积: 崖头岭、香炉岭、磨石岭、水牛岭、凤凰......

    镇山林纠纷调处工作方案(最终5篇)

    为使我镇林业生产有序、快速发展,达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保护林农的合法权益,从而构建和谐官渡。根据上级的有关精神,结合我镇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依靠法律,立......

    江西省山林权属争议调解处理办法

    江西省山林权属争议调解处理办法(1990年12月8日江西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保护山林所有者、使用者或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山林权属争议地......

    山林权属纠纷处理意见书(共5则)

    关于A村与B村山林权属纠纷 处理意见书 申请人:A村民小组 代表人: A村民小组组长 被申请人:B村民小组代表人: B村民小组组长 案由:山林权属纠纷 A村D岭位于A村西面,B村E岭位于B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