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文[全文5篇]

时间:2019-05-14 12:1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文》。

第一篇:《“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文

《“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农产品加工、渔业厅(局、委、办)、发展改革、党委网信办、科技、商务、质量技术监督(市场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管、林业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农业部有关司局、直属事业单位,质检总局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的部署要求,切实发挥互联网在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林业局共同研究制定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农业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科学技术部

商务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林业局

2016年4月22日

《“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部署要求,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引领驱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有关发展信息化的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坚持需求导向、创新驱动、强化应用、引领发展的推进策略,以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环节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为工作主线,以推进农业在线化和数据化为根本任务,切实抓好《指导意见》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培育发展农业信息经济,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提供强大创新动力。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互联网企业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培育形成市场主导的运营机制和模式,同时发挥政府在战略引领、规划指导、政策支持、标准规范制订、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引导作用。

——需求导向、融合创新。围绕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城乡协调发展的实际需求,瞄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把握农业农村互联网应用的特点和趋势,运用跨界、融合、创新、共享的互联网思维,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各行业、各领域、各环节的应用,有效对接生产和流通,创新“互联网+”现代农业新业态,拓展“三农”发展新空间,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信息化基础,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明确本区域“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思路、目标和任务。遵循信息化发展规律,先易后难,重点突破,避免脱离实际、盲目跟风,切实保障“互联网+”现代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统筹规划、示范带动。做好前期谋划和顶层设计,在农业物联网、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电子政务、信息进村入户、农业大数据、农产品质量安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总结成功经验,优化配套政策,强化推广应用,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典型模式推广为普遍实践。

(三)总体目标

到2018年,互联网与“三农”的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的在线化、数据化取得明显进展,管理高效化和服务便捷化基本实现,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迈上新台阶,城乡“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有力支撑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农业生产经营进一步提质增效。大力推进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三园两场”(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场)及农民合作社国家示范社率先取得突破;建成一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物联网示范基地;熟化一批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推广一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大幅提升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电子商务水平。

——农业管理进一步高效透明。农业资源管理、应急指挥、行政审批和综合执法等基本实现在线化和数据化;建成国家和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基本实现农业行业管理决策精细化、科学化;初步建成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农副产品和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农业服务进一步便捷普惠。信息进村入户村级服务站建设覆盖到全国行政村总数的一半以上,并同步接入全国信息进村入户总平台;12316服务范围和人群显著增加,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技术等生产生活信息服务的效能大幅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信息服务、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二、主要任务

(一)“互联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鼓励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互联网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改造流通方式、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发挥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积极应用农业物联网和电子商务,探索农户创业创新新模式。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化建设,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管理考核和政策配套等服务。推动新型职业农民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鼓励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互联网企业提供发展便利条件,通过创业大赛、创客论坛等多种形式搭建交流平台,引导投资机构、中介组织、专家学者等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创新。组织开展农民手机等移动终端应用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农业部门现有培训项目、资源和体系,动员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提高农民运用手机上网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和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打造“星创天地”,壮大农村科技创新创业队伍。(农业部、科技部)

(二)“互联网+”现代种植业

引导各地大力发展精准农业,在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示范区、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模式攻关区、园艺作物标准园等大宗粮食和特色经济作物规模生产区域,以及农民合作社国家示范社等主体,构建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农情信息监测预警、农作物种植遥感监测、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监测、水肥一体化和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以农技服务、农资服务、农机服务、金融服务为主要内容,搭建线上农业经营服务体系,提供现代农业“一站式”服务。加强农作物种子物联网推广应用,形成以品种“身份证”数据为核心的种子市场监管体系。结合农田深松作业、农机跨区作业需求,加大国产导航技术和智能农机装备的应用,提高种、肥、药精准使用及一体化作业水平,显著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和效率。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定位系统与农业物联网结合,开展自然灾害分析预警与农作物产量预测,着力提升种植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农业部)

(三)“互联网+”现代林业

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林业治理理念,提高林业治理效率。运用信息化技术推进林权改革、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加快转变林业生产方式,实现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帮助林农脱贫致富。建设林权流转、林产品流通、碳汇交易的全周期服务平台,大力推广应用林权一卡通系统、林产品交易平台、林地测土配方系统等成果,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林业生态补偿、林权流转交易、林业产业培育、生产加工过程、流通销售环节的融合力度,建设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新模式。(国家林业局)

(四)“互联网+”现代畜牧业 构建生产、加工、经营、监管的综合信息数据平台,面向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农民合作社国家示范社等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广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养殖场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和养殖个体体征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对养殖环境因子和畜禽个体生长状况的监测,实现精细饲喂、疫病预警和科学繁育,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养殖风险。加强挤奶、饲喂、清理等养殖作业机器人示范应用,推进奶牛养殖现代化。采用二维码、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构建畜禽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监测系统,全程记录养殖、屠宰、流通等环节信息,实现从养殖源头到零售终端的双向追踪,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疫病。利用电子追溯码标识和应用程序(APP)应用等技术手段,建立兽药产品查询和追溯管理系统,全面加强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监管,实现全程追溯管理。(农业部)

(五)“互联网+”现代渔业

构建集渔业生产情况、市场价格、生态环境和渔船、渔港、船员为一体的渔业渔政管理信息系统,推动卫星通信、物联网等技术在渔业行业的应用,提高渔业信息化水平。整合构建渔业产业数据中心,推进渔业渔政管理数据资源共享开放。面向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场),大力推广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水体环境实时监控、饵料自动精准投喂、鱼类病害监测预警、专家远程咨询诊断等系统,实现水产养殖集约化、装备工程化、测控精准化和管理智能化。推动电信运营商在沿海渔村、近海渔区的网络覆盖,实现移动终端在渔村的广泛应用。(农业部)

(六)“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

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推广应用,提升信息采集的自动化水平,建设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加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业务协作协同和信息共建共享,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产地安全保障与风险预警的网络化监控与诊断。加强种子、肥料、农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农资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对主要农资产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全程追溯管理。加强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动物疫病与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构建从养殖到屠宰的全链条追溯监管平台。加快建立健全追溯制度、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加强网络监管,规范追溯信息采集、发布行为,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体系。(农业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七)“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

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带动农业市场化,倒逼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规模化,提升农业品牌化,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创业增收。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推动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休闲农业相关优质产品和服务上网销售,大力培育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农业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和品牌。加强网络、加工、包装、物流、冷链、仓储、支付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产品分等分级、产品包装、物流配送、业务规范等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基础环境。开展农业电子商务试点示范,鼓励相关经营主体进行技术、机制、模式创新,探索农产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推动生鲜农产品直配和农业生产资料下乡率先取得突破。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技术应用,加强批发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信息服务能力,推动批发市场创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推进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相关数据信息共享开放,加强信息监测统计、发布服务工作。(农业部、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商务部、质检总局)

(八)“互联网+”美丽乡村

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促进农村绿色生态发展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升级。加强农村资源、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促进生态环境数据共享开放,加快实现网络监督,维护农村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信息网络平台,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承包、租赁、处置和资源性资产开发等集体决策公开透明规范。建设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云平台,面向基层农民开展科技和文化知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咨询、转移就业、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农业保险等服务,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特色乡村旅游景区推介、文化遗产展示、食宿预定、土特产网购、地理定位、移动支付等资源和服务在线化。鼓励构建面向“三农”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创新信用评估方式,降低服务门槛和风险,突破物理网点限制,通过POS机、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和网络借贷平台等方式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电子化金融服务。(农业部、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

(九)“互联网+”农业农村大数据

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切实推进数据共享开放、开发利用,强化大数据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大数据管理机制体制,推动形成覆盖全面、业务协同、上下贯通、众筹共享的发展格局。加强农业农村经济大数据建设,完善村、县相关数据采集、传输、共享基础设施,建立数据采集、处理、应用、服务体系,着力推进数据汇集与挖掘。加快建设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推进国家农业数据中心云化升级,整合构建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立省级分中心,实现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业务协作协同。重点推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控、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农业资源环境、农村经营管理、农业科技推广培训、现代农作物种业、农机应用管理、渔业渔政管理、农垦经济社会及农业标准的数据资源整合开发应用,全面提升农业政务信息化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各国农业资源禀赋、科技创新、投资贸易、政策环境等基础信息收集、挖掘和应用,建立农业走出去政策信息库、重点项目库及高端人才数据库,构建农业走出去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农业部、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中央网信办)

(十)“互联网+”农业信息服务

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成果满足农民生产生活信息需求,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广泛依托现有各类“三农”服务网络体系,加快益农信息社建设进度,加强进村入户基础资源信息和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促进全国农业公益性服务提档升级,健全完善全国统一的12316工作体系,打造功能完备的12316中央平台,全面对接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和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行业信息平台,集聚服务资源,完善运行机制,提升服务能力。整合农业部门信息资源,实现政策法规、农业科教、农产品市场行情等信息服务资源率先在平台上线,加快推进相关部门涉农信息服务在平台共享。推进电信、银行、保险、供销、交通、邮政、医院、水电气等便民服务上线,实现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在线销售,切实做好网络课堂、免费WIFI、免费视频通话等培训体验,为农民提供足不出村的便捷服务。(农业部)

(十一)“互联网+”基础设施

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在农村地区的深入实施,落实以宽带为重点内容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加快农村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信运营商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提速降费,实现农村家庭宽带升级,加快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以应用为导向,推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由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向装备的智能化倾斜,加快实现农田基本建设、现代种业工程、畜禽水产工厂化养殖、农产品贮藏加工等设施的信息化。支持创新工场、创客空间、星创空间、社会实验室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建立网络协同、云设计、众创众设等合作交流平台,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通道,实现跨区域、跨领域的农业技术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大力推进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应用,支撑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农业部)

三、重大工程

(一)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

大力推进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率先取得突破;建成一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物联网示范基地;研发一批农业物联网产品和技术,熟化一批农业物联网成套设备,推广一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加强推广应用。重点加强成熟度、营养组分、形态、有害物残留、产品包装标识等传感器研发,推进动植物坏境(土壤、水、大气)、生命信息(生长、发育、营养、病变、胁迫等)传感器熟化,促进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智能控制、信息服务的设备和软件开发。研究物联网技术在不同产品、不同领域的集成、组装模式和技术实现路径,促进农业物联网基础理论研究,探索构建国家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及相关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农业生产集约化、工程装备化、作业精准化和管理信息化,为农业物联网广泛推广应用奠定基础。(农业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质检总局)

(二)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 探索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等不同类别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路径。融合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开展鲜活农产品网上销售应用示范。培育农业电子商务应用主体,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电商平台。开展鲜活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等电子商务试点。构建农业电子商务标准体系、进出境动植物疫情防控体系、全程冷链物流配送体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农业部、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质检总局)

(三)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加大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力度,2016年覆盖所有省份,并在试点县中认定一批示范县;2017年试点范围扩大到1/10以上的县;2018年覆盖10万个以上行政村,并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选择信息进村入户基础较好县(市),建立标准化、可复制的县级服务站点100个,辐射带动建设村级信息综合服务站20000个。建设全国信息进村入户平台,完善农产品生产信息服务、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产品消费信息服务、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农村生活服务类通用服务系统和APP。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培育一批信息综合服务的运营企业、服务企业,培育一批能服务、会经营的信息应用主体,助力精准扶贫。(农业部、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

(四)农机精准作业示范工程

开展农机智能监测终端和智能化农机作业装备的产业化应用,构建区域性农机全程精准作业运维服务平台,依托“互联网+”创新模式,促进互联网与农机作业融合,研制定型产品15个以上,在全国推广应用20000套以上,探索公益性和商业化应用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应用模式,平台服务农机30000台以上,推广应用面积7000万亩,推进“互联网+农机精准作业”模式的创新发展,促进我国农机装备信息化产业链的发展,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农业部)

(五)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示范工程

结合“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选择一批条件较好的县,以玉米、水稻、小麦、蔬菜、果树等作物为主,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试点示范。以县为单位,构建测土配方施肥属性和空间数据库,开发应用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建设基层智能化配肥服务网点。开展相关系统优化升级、互动式语音应答(IVR)平台能力升级、“两微一端”多渠道综合接入等工作。深入推进农企合作,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试点,鼓励和支持企业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农业部)

(六)农业信息经济示范区

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采用政府统筹、市场主体的方式,建立一批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业信息经济示范区。全面推进农业物联网、农业电子商务、政务信息化、信息进村入户和12316公益服务等建设,推进资源配置优化、服务供给高效、运营模式创新、金融服务拓展、智能装备推广等,深入探索运用信息化技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方法。在农业信息经济示范区率先实现传统农业在线化数据化改造,基本实现管理高效化和服务便捷化,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迈上新台阶,农业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超过60%。(农业部、中央网信办)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顺应信息经济发展趋势、补齐“四化”短板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支点,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农业部门和参与各方要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四化同步”的重要性艰巨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同时,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增强跨界融合创新的互联网意识,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充分调动企业主体和基层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互联网作为推进“三农”工作新的驱动力,加快互联网与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深度融合,驱动农业“跨越发展”、助力农民“弯道超车”、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互联网+”行动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把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积极出台配套政策,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担起牵头责任,协同相关部门建立联席工作机制,明确负责机构和人员,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狠抓任务落实,确保行动顺利实施。建立“互联网+”现代农业专家组,为决策和实施提供支撑。探索建立“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绩效管理制度和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三)强化政策引导

各级农业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完善“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实施的规章制度,探索政府与企业合作共赢的工作机制。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统筹协调下,积极争取落实财政资金和基本建设投资,抓紧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示范项目,加大技术创新、设备研发、示范推广、人才培训等的投入力度。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拓展融资渠道,鼓励投融资机构、企业等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共同推动,鼓励设立农业信息化发展投资基金,扶持创新发展的骨干企业和产业联盟。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激发行动实施的潜力和活力。

(四)完善技术支撑

选择重点领域,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重大工程,重点推进农业物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综合信息服务等领域的融合创新。建立一批“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工程,熟化农业传感器、无线传感网络、智能控制终端等物联网技术和装备,加强数据挖掘、关联分析、知识发现等大数据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加快推进农业数据采集、交换、共享,农业物联网传感器及传感节点、通信接口、平台,电子商务分等分级、产品包装、物流配送,信息综合服务技术规范等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全国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开展测评试点工作。深入贯彻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加强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保护,落实农业信息网络安全的责任,提高网络和信息系统的防攻击、防篡改、防瘫痪、防窃密等能力,切实保障信息安全。

第二篇: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丁集镇大牛学校

为了加强和改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学质量的新跨越,促进学校健康稳定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教学质量提升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次教学质量提升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校本研究和培训为主线,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组织机构

组长:胡秀文

副组长:杨兴宽 韩谋华

组员:程若福 许可东 各教研组长

三、目标要求

1、牢固确定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建立提高教学质量的导向、激励和保障机制。

2、以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研究为特色活动,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加快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化的进程。

3、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质量。

4、推动课程改革,加大教学过程监控,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教学效益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5、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制度,以评促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四、活动内容

(一)加强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

1、狠抓教学常规落实

要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督促教师重点在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检测五个方面下功夫,规范标准,规范过程。要将学科教学质量作为对教师业务能力、工作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对教学常规定期检查,量化通报。

2、加强集体备课工作

集体备课是汇集教师智慧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成立以学科骨干教师为组长的集体备课组,并真正在每堂课中渗透“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的教改思想。注重有效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研室要引导教师继续探索集体备课组活动更加有效的方式,不断充实活动内容。要对全体教师进行实施培训,同时要求全体教师要记好业务学习笔记。

3、加强观课议课工作

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完善学科教研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观课议课活动计划,扎扎实实的开展工作,活动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内容,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抓实抓好新教师跟踪听课、推门听课活动。进一步了解真实的课堂,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每学期,领导听课不少于40节,教师不少于20节。

4、抓课堂教学和思想辅导

全体教师要在抓好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法的指导和学风的建设,全体教师要通过参加各级各类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评优课等活动,着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一步提升自己参与课改试验的能力。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及时了解情况;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增强学习勇气,使学困生得到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努力提高学困生的整体素质,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制度

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教研室组织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全体性的教学质量工作分析会,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对自己所任科目进行一次评价性检测,召开班级教师协调会,督促教师在教学上努力做到“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通过以上努力学校逐步建立教学质量的检测与反馈机制。

(三)强化教育教研工作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要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以实际工作问题为研究对象,贴近日常教育生活,贴近教师客观实际,开展课题实验研究,要以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式转变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提高质量与减轻负担兼顾,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方法。并结合个人课堂教学实践撰写心得体会。

五、具体安排:

(一)启动阶

学校召开教学质量提升动员大会,制定出台“教学质量升活动的实施方案”,努力营造上下狠抓教学质量的氛围。

(二)实施阶段

1、组织教师每学期制定出个人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2、通过每次期中期末检测,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学校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议,教师在检查问题和自我剖析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学校对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3、开展示范课、研究课、观摩课等系列活动和研讨活动。

4、每学期开展一次对学校教学工作教师学生问卷调查,学校对各班开展一次教学工作学生问卷评价。

5、组织教师培训学习,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断进行自我剖析,深刻总结。

6、开展课堂教学竞赛与教学成绩表彰活动。

(三)总结阶段

召开学校教学工作暨教学质量提升总结表彰大会,开展优秀教师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

第三篇:古城学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肥东县古城学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古城学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中心学校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缩小了园际差距,促进了均衡,进一步提高了古城学前教育办学水平。为了进一步落实《肥东县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规范学前教育管理,全面提高保教质量,结合古城学区实际,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肥东县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活动开展契机,围绕着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总目标,深化《纲要》与《指南》精神的推进、落实,以增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以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为重点,采取多样化的方式组织教师示范、交流及接受指导,促进协作,共同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16年,建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广覆盖、促均衡、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幼儿园办园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继续强化保障,确保学前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着力提升我镇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

主要指标:

(一)加快标准化建设进程。2015年,新建的古城镇中心幼儿园要加快室内外布置和环境改造,并投入使用。民办岱山湖幼儿园要不断增加经费投入,加大硬件改善力度,满足孩子的活动需求。

(二)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要达到90%以上,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医务人员、财务人员、保育员、炊事员全部持证上岗。

(三)提升幼儿园办园品质。古城镇中心幼儿园要积极争创合肥市一类幼儿园。要继续深化与结对园的工作机制和古城片幼教辅导网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实施计划和措施

(一)规范办学行为 1.规范招生行为 幼儿园要按照县教体局核准的规模办园,就近招收符合入园年龄规定的各年龄段适龄儿童,建立幼儿园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并按年龄分班,开展符合幼儿成长规律的教学活动。严格控制班额,最多不超过规定班额5名。鼓励中心幼儿园按照班额标准的下限开展小班化试点工作。

2.规范收费行为和财务管理

严格执行收费规定。幼儿园应严格按规定项目和标准收费,并建立收费公示制度。古城学区设立举报电话(校长室67511217),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中心学校对各幼儿园加强财务管理,专款专用,合理使用各项经费,有计划地改善办园条件

3.规范保教队伍管理

规范保教人员配置。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配足配齐保教工作人员。对未取得教师资格证或相应岗位上岗证的保教人员,限期取得任职资格,或逐步解聘。对不适合岗位要求的人员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指导,形成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合理的师资结构、适宜的师幼配比。

4.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规范教师保教行为。各幼儿园要把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总目标,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为指导,坚持保教并重的工作原则,实行保教结合的教养方式,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安排和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与方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开展各项教学活动。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杜绝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与行为。

加强课程管理。科学安排幼儿一日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严格控制幼儿在园的集体教学时间,保证每天集中教学时间累计不得超过一小时,保证幼儿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区域活动1小时。以幼儿的一日生活为主线,鼓励和支持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保证幼儿有充分的游戏时间和户外活动时间,将一日常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管理的精细化。不得开设超越幼儿教育阶段的学科课程,坚决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规范教材选用。各幼儿园要充分认识教材选用的严肃性。幼儿园可以自主选择教材和课程辅导资源,为教师配备必要的教学用书,但不得为幼儿配备教材、教辅材料。

5.规范安全管理行为

各幼儿园须取得卫生部门出具的卫生保健合格证明,做好卫生保健、卫生防疫、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定期自查自纠制度和家长委员会制度。对卫生、消防、园舍等方面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发现并消除。幼儿园已有的接送幼儿的校车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严禁超载、超速。幼儿园如存在安全隐患,年检时直接认定为不合格,直至吊销办园许可证。

(二)推进学前教育内涵

1.各幼儿园应统一要求,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坚决杜绝幼儿园“小学化”教学倾向。严禁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过多渗透知识内容如教学拼音、汉字等,应把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根本,着重加强幼儿入小学前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储备,提高幼儿“入学成熟水平”。加强宣传,着力引导家长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有效促进幼小衔接。

2.抓好“青年教师成才工程”。加强对新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一是通过“青蓝结对”让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本职工作;二是开展教学基本功考核等各项培训,为不同层次教师提供各种成才、展示的舞台;三是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读书活动,把学习和读书成为教师的职业需要,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达到以骨干带动整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努力推进学前教育三项工程

(一)大力实施幼教工作者培训工程。实行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三年内完成对学区所有公、民办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专业培训,每年不少于72个学时。建立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培训体系。教职工每年培训费用不少于全园保教费用的5%--8%。

(二)深入推进幼教辅导网建设工程。古城学区中心幼儿园要充分发挥组长园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组内各园,层层辐射,促进古城地区幼儿园的规范管理和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幼教辅导网集中活动每学期不少于4次,辅导网所有奖补经费专款专用,独立建账。不得以辅导网名义举行违反八项规定的相关活动。保留每项活动的原始资料,学期结束前将资料整理、归档、备查。

(三)扎实推进与“亲亲幼儿园”的结对帮扶工程。要主动学习“亲亲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按照双方制定的结对工作方案,每学期结对活动不少于4次,活动形式要多样化,结对活动结束后必须提交工作总结。

五、加强民办园管理工作

引导和扶持民办民办岱山湖幼儿园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民办幼儿园管理体制,定期督查,规范办园行为。建立民办幼儿园评估制度和民办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审定制度。加强民办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禁止在民办幼儿园开展违背教育规律的教学活动。每年中心校将联合其他部门对民办幼儿园进行年检,年检合格的,准予继续办学;不合格的,限期予以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者予以停办。

对民办幼儿看护点实施定期动态监测,监测结果作为看护点评估的主要依据。建立看护点年检制度、看护点整改情况备案制度和C类看护点限时取缔制度。限期督促A类、B类看护点进行整改,及时取缔C类看护点。

六、组织实施

为了使古城学区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科学、规范、有效的推进,经研究决定,成立古城学区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杰 常务副组长:杨兴华 副组长:邹华立

成员:袁凯 樊明刚 张其殿 胡开敏 孙仕勤 李定乐 干琼

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杨兴华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对学前教育的管理,特别是负责“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和“三项重点工程”的落实。

肥东县古城学区中心学校

二O一五年二月五日

第四篇: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为加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根据《XX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深入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重点场所治理、突出风险整治、重点行业管理等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全面提升消防管理能力和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建立完善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风险隐患的消防管理责任链条、火灾防控体系、监测预警机制,推动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发展。

--消防安全突出风险得到明显整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治理,全面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集中整治大型商场超市、工贸企业以及老旧场所、新材料新业态等场所领域的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2022年底前,城乡重大消防安全风险明显减少。

--消防治理责任机制得到明显加强。全面推行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建设,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行业集中约谈、社会曝光警示机制更加完善,火灾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全面落实,社会单位自主评估风险、自主检查安全、自主整改隐患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提开工程全面实施,消防安全纳入主要行业领域职业培训内容,推动企业单位建立常态化全员消防培训制度,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培训全面落实。2022年底前,实现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教能力明显提升。

--社会消防安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20年至2022年,较大火灾事故有效减少,重特大火灾事故得到明显遏制,消防安全形势实现根本好转并保持总体稳定,社会消防安全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显著增强。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

1、老旧小区实行“一区一策”治理。结合辖区老旧小区的建成年代、建筑高度、周边环境、道路管网等方面情况,按照先急后缓原则,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制定实施“一区一策消防车通道治理方案,利用三年时间分类分批进行整改。

2、建立联合管理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建立联合执法管理机制,积极配合,主动作为,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依法严格制止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等违法行为,确保消防生命通道畅通。

(二)集中开展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治理

1、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治理。针对大型商场超市、民族宗教活动、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学校、敬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治理,一是落实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机构;二是全面排查解决消火栓无水以及消防供水不足、压力不够、消防设施设备配备不齐、数量不够等问题,建立消防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三是建立微型消防站,落实微型消防站队员。四是开展自查、自纠、自报,全面排查火灾隐患,建立问题隐患清单和整改责任清单。2022年底前全面优化提升消防安全能力水平,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2、大型商场超市消防管理水平提升。一是严格落实大型商场超市消防安全管理规则要求,对照标准组织开展达标创建活动,明确各管理部门、岗位员工消防安全职责,落实各项消防管理制度;二是大型商场超市内部按功能分类分区、推行网格化消防管理,建立责任清晰、高效运行的消防管理责任链条;三是建立每季度对消防设施、重点部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制度,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员要切实落实隐患整改;四是建立全员消防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应急处置快速响应机制,优化部署内部消防救援力量,每半年组织消防演练。2022年消防安全管理达标率实现100%。

3、工贸企业消防安全能力建设。一是建立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开展自查评估,全面落实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二是依据规范和行业标准组织更新改造老旧消防设施器材,确保完好有效;三是依法建立企业专(兼)职消防队,加强贴近实战的技能训练和综合演练,各工贸企业制定工作方案、投入专项经费、明确工作责任,利用三年时间,分步完成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管控、老旧消防设施改造、企业消防力量建设三项任务。积极探索应急资源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推动消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应急装备能力提升。

(三)整治老旧场所及新材料新业态等突出风险

1、抓好老旧场所突出风险治理。针对老旧小区、家庭生产加工作坊、“三合一”场所、城乡结合部等突出风险,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实施,分类施策、分类整治,组织升级改造消防设施,推动落实基层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有效改善消防安全条件。2020年起,每年督促整改一批老旧场所火灾隐患问题。2022年老旧场所基本落实火灾风险差异化防控措施。

2、抓好新材料新业态突出风险治理。健全完善新材料、新业态的火灾风险预估预判机制,优化落实本质安全措施。组织开展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宣贯。综合执法办要依法查处违法违规销售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改装电池行为,建立联合管理机制。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要组织在居民住宅区、企事业单位内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场所。2022年,居民住宅区全部落实电动自行车集中管理要求措施。组织分析评估本地电子商务、物流业、新型商业等新业态消防安全风险,强化行业消防管理措施,引导产业安全发展,提高安全设防等级。

(四)打牢乡村火灾防控基础。

1、加大乡村火灾隐患整治力度。加强对乡村小微企业、加工生产作坊等乡村新兴产业消防安全评估和管理,重点治理消防管理责任不落实、消防设施不足、消防培训不到位等实出问题。各村要结合乡村房改、水改、电改、灶改、路改等工作,有计划地改造防火间距不足、建筑集中连片的村庄,加快乡村电气线路、炉灶等用火用电安全改造升级,有效降低火灾风险。

2、推进乡村公共消防基础建设。依托乡村振兴规划实施,将乡村消防工作纳入总体规划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研究完善乡村消防专项规划,同步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根据加强乡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要求,因地制宜推动建设乡村义务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跟进加强业务指导,推动建立定期培训演练的常态机制,提高初起火灾扑救能力,提高乡村抗御火灾水平。2022年底前乡村消防安全条件明显改善。

(五)加强重点行业消防安全管理。

1、集中整治行业消防安全问题。教育、民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宗教、文物等重点行业部门,2020年组织对学校及幼儿园、养老服务机构、文化娱乐场所、星级宾馆饭店、商场市场、旅游、医疗卫生、宗教活动场所、文物建筑和博物馆等行业集中开展排查整治,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息,列出整改计划时限,力争在三年内基本整改完毕。

2、推行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教育、民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宗教、文物等重点行业部门,建立完善行业系统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健全与消防救援机构分析评估、定期会商、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推广“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自主评估风险、自主检查安全、自主整改隐患,向社会公开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承诺本场所不存在突出风险或者已落实防范措施)做法,组织行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2022年,有效落实行业标准化管理。

(六)实施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

1、加强消防安全素质教育。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要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本单位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各办(所)中心要将消防知识纳入“五进”活动宣讲内容;司法所加强消防普法宣传的指导协调和督促落实;学校要将消防知识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内容。

2、加强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培训。政府各办(所)中心、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分批次、分类别组织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村组干部、网格员、企业从业人员、乡村酒店、农家乐业主等重点人群开展消防教育培训。2022年底实现全覆盖培训。企业建立常态化全员消防培训制度,落实入职必训、定期培训、转岗轮训等要求,全面提升员工消防安全意识。

三、时间安排

从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7月)。

按照统一部署,启动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治理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工作措施、治理时艰等内容,全面做好专项行动的部署发动。

(二)排查整治(2020年8月至12月)。

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政府相关办(所)中心,对本地区本行业(领域)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责任“两个清单”,明确排查时间表、整改路线图、工作责任人,积极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确保各项排查任务精准推进落实。

(三)集中攻坚(2021年)。

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政府相关办(所)中心,对照前期排查的“两个清单”,坚持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细化各项治理举措,实施差异化整治。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全面落实政府挂牌督办和跟踪整治,确保按时整改销案,达到预期治理效果。

(四)巩固提升(2022年)。

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政府相关办(所)中心,结合实际,在推进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整改的同时,分析共性问题,研究治本之策,因地制宜出台一批配套举措、形成一批经验做法,建立健全本地区本行业(领域)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的系统性、机制性治理举措,提开整体治理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政府相关办(所)中心,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对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进行研究部署,明确各项任务责任主体。主要领导亲自研究、分管領导具体主抓,及时研究解决重大消防安全问题。确保各项任务按步推进、按期完成。

(二)强化统筹推进。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工作,认真部署本地消防工作,保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针对不同地区和行业领域特点,研究采取差异化的工作举措,提供相应的治理政策支撑,确保治理实效。

(三)强化考核督导。

此次专项整治作为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内容。政府相关办(所)中心,要开展日常检查、组织明察暗访,及时通报,督促落实。

第五篇:“三年行动”及集中整治大会战实施方案

晋安区校车和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 “三年行动”及集中整治大会战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校车和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及集中整治大会战实施方案》(闽教安[2012]19号)精神,全面加强校车和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为主题,全面落实校车和学生交通安全“一岗双责”和学校主体责任,全面加强校车安全管理,推进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创新,努力减少校车和学生道路交通事故总量,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我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师生文明交通、平安出行创造良好的交通安全环境。

(二)整治目标

1.三年目标:通过三年综合整治,校车和学生交通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进一步强化,校车和学生交通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校车交通违法行为逐年下降,校车和学生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防范,广大师生与校车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到2014年底,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非国标校车全部更换为国标校车,实现全区教育系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2.集中整治目标:重点强化校车和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全面排查整治校车超员超载超 速等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和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严肃查处校车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期间,校车交通违法行为明显下降,不发生较大以上校车和学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努力实现“四个100%”,即实现师生交通安全受教育率达100%,交通安全知识知晓率达100%,实施“三年行动”整治学校覆盖率达100%,学校校车100%纳入管理。

二、主要措施和任务分工

(一)开展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大会战” 2012年8月至10月,全区集中力量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大会战,严格落实校车和学生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强化学校主体责任,完善工作和责任落实机制,深入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工程。大会战具体措施如下:

1.实施校园及周边道路隐患排查整治大会战。各学校主动协调公安、交通等部门,组织对校园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立即整治;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应及时书面报告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范围负责限期予以整改。10月10日前,完成所有校园及周边道路交通隐患的排查,并建立台帐,制定分期整治方案。

2.实施校车安全管理大会战。9月底前,各公办学校要根据“三三制”管理原则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摸清辖区内校车数量及基本情况,建立台帐,实行分类管理。区教育、公安、交通、安监等部门将联合开展校车专项清查整治。

(二)加强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以大力宣传《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福建省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等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普及交通安全知识。

1.强化交通安全基础教育。把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列入校本课程,编印相关教材、读本,通过书本学习、课堂渗透和综合实践等方式,夯实国民交通安全素质基础。

2.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教育。以中小学、幼儿园新学期开学为契机,扎实开展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为主题的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周活动,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召开活动周部署动员会或启动仪式。二是上好开学“交通安全第一课”。三是实施交通安全教育“十个一”工程,即举行一次“关爱生命,平安出行”的主题教育;开展一次校车及学生乘车安全检查;上好开学“交通安全第一课”;组织一次交通安全进家庭活动;发放一封《致学生和家长交通安全公开信》;制作一期“关爱生命,平安出行”专题宣传栏;悬挂一幅交通安全宣传横幅、标语;观看一场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片;出一期交通安全宣传黑板报;写一篇交通安全“金点子”命题作文。协同公安部门组织开展“文明交通进校园”、“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交通安全第一课”系列活动,组织交通警察进学校、上讲堂,为学生讲授交通安全知识,加强学生家长和校车驾驶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强化其交通安全意识。

3.创新安全宣传教育方式方法。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和交通安全宣传进学校、进社区(村居)、进家庭活动,提 高广大师生、家长、校车驾驶人的安全意识与守法意识,提高校车驾驶人的安全驾驶操作技能。结合三年综合整治行动的每个阶段工作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多样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增强交通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摒弃交通陋习,遵守交通法规,抵制交通违法行为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校车及驾驶人源头管理

1.强化校车安全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以及去年以来省、市、区下发的一系列加强校车和学生接送车辆安全管理有关规定,进一步排查摸清全区校车基本情况,健全校车安全管理、维护保养、技术档案等制度,规范安全管理台帐。严格执行校车许可机制,强化校车日常安全监管,坚持落实校车“六查(六定)”管理模式及“三个严禁”等管理制度,教育劝导学生不乘坐非法营运车辆,杜绝发生校车交通恶性事故。

2.强化校车驾驶员、照管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各校要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文件规定,健全落实学生接送车辆及其驾驶人、照管人员管理制度和应急措施。严格校车驾驶人的资格审查与聘用管理,严格校车驾驶人员准入条件,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聘用。要建立校车驾驶人管理台账,与所聘用的校车驾驶人员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定期对校车驾驶员、随车照管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组织他们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应急处臵和应急救援知识。

(四)加强校车安全专项整治 持续深入开展校车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突出源头性安全管理问题整治,强化对校车超员、超速等交通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杜绝管理漏洞,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学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保障广大师生交通安全。

(五)实施校车安全工程

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福建省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工程实施意见》(闽政办„2012‟14号)精神,加快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非国标校车更换为国标校车这一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确保完成2012年更换8辆非国标校车的任务。到2014年底,实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非国标校车全部更换为国标校车。

(六)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1.慎重推进农村撤点并校工作。以保障学生道路交通安全为前提,针对当地交通实际状况,保留一定的教学点。

2.配合做好农村寄宿学生上下学接送车辆和客运班线(车)开通工作。组织开展学生家庭居住分布和上下学情况调查摸底,做好学生乘车登记,掌握学生乘车需求,了解分析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状况,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及时报告所辖镇(街道)和区交通、公安、安监等部门,为开通学生接送班车和客运班线(车)及乘车点设臵提供依据。积极协助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学生接送班线(车)开通工作,科学安排、适时调整上下学时间,选派责任心强的教师护送学生到指定地点乘车,确保学生乘车安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教育局成立校车和学生道路交 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 长:叶奇栋(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局长)副组长:张钟平(区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局副局长)成 员:石卫民(计财科科长)

黄育航(中教科科长)林 钦(初教科科长)吴育华(幼教科科长)林美珠(德育科股长)方彦铭(教育督导室副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安办。三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检查、落实、督导、通报、考评、保障、日常信息报送以及推进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大会战”各项工作的落实。

各学校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对综合整治工作的领导,定期分析学生交通安全管理情况,研究部署重点工作,解决存在突出问题。

(二)强化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督查制度,制定整治效果检查评价体系,定期对各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加强对学校综合整治工作的跟踪指导,促进学校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每季度至少定期组织一次督查,并适时组织不定期督查。

(三)强化协调配合。各校要认真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认真推进“三年行动”和大会战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过程管理,形成整治合力。要及时向区校车和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领导小组汇报整治过程出现的问题 与困难,报请协调解决,有效地推进校车和学生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强化责任追究。对三年综合整治行动和大会战工作不重视,搞形式主义、走过场,行动迟缓、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监管不到位、安全隐患未消除而导致发生校车或师生交通安全责任事故的学校主要负责人实施行政问责,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对发生较大以上校车和学生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事故的学校实施“一票否决”。对校车驾驶员和管理人员违反乘车安全有关规定的,要严格落实责任倒查与责任追究。

各校于10月10日前将校车和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和集中整治大会战实施方案报区教育局安办,10月25日前上报大会战工作总结,并于每年12月25日前书面报送校车和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情况。同时,为便于及时掌握各校开展校车和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进展情况,在大会战期间,每隔半个月(第一次上报时间为9月20日),大会战之后每隔一个月,各校应报送落实“三年行动”目标、各项工作任务的阶段性工作情况(含电子版)。

联系人:叶鑫 电话:87571470

邮箱:jaaq2009@126.com

晋安区教育局 2012年10月

下载《“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文[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文[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农村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推荐5篇]

    关于农村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范文为深入推进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尽快改善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质量,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

    现代农业项目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建设地点及选择依据。 (三)项目建设目标。 (四)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五)项目建设期及进度。 (六)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

    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实施方案(推荐五篇)

    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

    三年行动总结

    吴忠市红寺堡区学前教育三年 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自治区教育厅:近三年来,红寺堡区委、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把学前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整体规划,分类要求,确立了教育行政部......

    (2010)三年行动汇报

    新步中心小学落实学校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工作汇报材料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的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千万家,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平安稳定、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是学校取......

    街道办事处三改一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街道办事处三改一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街道办事处三改一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各村、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开展“三改一拆”三年行动通知》的精神,保障全街道......

    市场集团消防安全三年翻身仗行动实施方案[定稿]

    市场集团消防安全三年翻身仗行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及市消安委、国资委关于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的有关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集团......

    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重庆市江津区运输有限公司关于下发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司属各单位:为全面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