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写作《描写要生动》教案 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 描写要生动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动形象的描写的常用方法、技巧。2.练习如何通过描写把人或动物写活、写出特点。3.培养学生作文能力。
教学重点:练习如何通过描写把人或动物写活、写出特点。教学难点:将学到的方法灵活地运用到写作实践中。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好的描写,就是用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人物、动物、事件、景物等的具体状态,使人读了如亲见亲闻,如亲临其景。
“生动”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它需要在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多方面观察、描绘,准确用词、句式选择和修辞运用中达到要求。
二、写作引导 (一)描写的分类
写文章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要使自己所描写的对象生动形象,可采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
按描写的对象和内容,可以将描写分为:
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猫写等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景物)、社会环境猫写。
场面描写。
按描写的角度和表现手法,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与侧面描写。
描写的状态分为:静态与动态描写。【练习】比较下面AB两句语言表达上的不同。A、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成熟了。
B、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染上了凋谢的颜色。
很明显,前者是景物叙述,后者才是景物描写;前者虽涉及景物,但只是简单的状态介绍,后者则从形象、色彩等多方面进行感性的叙述,并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 表达方式。
景物描写的主要内容有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二)描写要生动
首先,抓住特点、突出重点。无论描写的对象是人、动物还是景物,都要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如《邓稼先》一文,就抓住了邓稼先“忠厚平实”的性格特点,写出了他的人格魅力和成功的原因。这一点前面“写人要抓住特征”已经谈过了。不光写人要这样,写其他事物也是如此。例如《华南虎》里,虽然只写了老虎的背面,但从“凝结着浓浓的鲜血”的趾爪,从墙上带血的抓痕,作者写出了老虎的“悲愤”,也就抓住了重点。
如何抓景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景物的特点,如形状、声音、数量、颜色、姿态以及它们的变化等。例如 “雨的声音”:
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沙啦啦,沙啦啦...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的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雨的颜色”:
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到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其次,多方面来观察、描绘。可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的刻画,表现他们的性格,通过对动物的形态、动作、叫声、习性的描写,刻画它们的特点。在郑振铎的笔下,三只猫的不同就是通过毛色、动作、习性、命运等的不同描写来凸显的,令人难忘。(见课文)
1.从多种感官写。
秋天的风,吹走了春季的“湿”,吹走了夏季的“闷”,带来了一阵清凉。人们都说,秋风是干燥的。
我却不以为然,我喜欢秋风拂面的感觉。它可以让人头脑清醒,可以让身上的尘埃飞向远方,可以带我们的灵魂走进秋色。秋风一闪,万树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和优美的舞姿,那个场面隆重盛大,不亚于盛大晚会的热闹场面,满天飞舞着蝶一般的落叶。叶子之间碰撞出的响声似乎在向大地母亲报喜,离家的孩子要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激动的心情是无以用言语表达的,也不需要 表达,因为秋风已经悄悄地告知大地。
【触觉、视觉、听觉】
2.正面与侧面相结合写。(《口技》《王几何》)
3.虚实相结合写。
秋姑娘来到了森林里,一片片黄叶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只有松树和柏树的叶子是绿的,他们挺直了身体,威武地站在山坡上。秋姑娘又来到了果园里。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紫里透红的大葡萄,它们相互掩映着自己的身体。太阳出来了,照射在葡萄上就像一颗颗透明的紫色宝石。
桔树上,一个个金黄色的桔子,让人看了忍不住想咬一口。假如你剥开桔皮,你就可以看见一瓣瓣桔子就像一弯弯亏月时的月亮,晶莹剔透。
第三、借助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布封的《马》就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马与其他动物相比较,突出了马的崇高和美。【练习】 同一个意思,两种表达。你喜欢哪一句,说明理由。 A.她长得很瘦。B.她瘦得如秋天田野上一颗孤零的高梁。A.天黑了。B.白日害羞地偎进山的怀抱。
A.开学第一天,我很高兴。B.今天是新生报到的第一天,我快乐得像只掉进米缸的小老鼠,高兴得忘乎所以了。
A.妈妈给了我一切 B.如果我是一艘小船,妈妈就是温馨的港湾,让我幸福停靠;如果我是一粒种子,是那一方热土,让我茁壮成长;如果我是一片白云,妈妈就是那蔚蓝的天空,让我驰骋翱翔。
第一组呆板,没有文采,遣词用句平淡无奇;
第二组的句子语言优美,用了很多的修辞,很值得回味。1.比喻
例如: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是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空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这段话中,作者一连用了三个比喻,把亭子的样子和它周围的环境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了。我们会想象,亭子的角就像一只老鹰的翅膀,三面山围成一个圆圈,连成一个整体,而高高的山壁一直插上云霄,梅雨潭就像一口深井!这样的描写就具体了,你的文章也就变得生动起来了。2.拟人
例如: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小逗号话说得头头是道,它和顿号一起反驳小问号:要不是我们把句子分开,人们一口气读下去,怎么受得了!”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三个拟人句写得非常生动,使人感觉到描写的对象,高粱啊,稻子啊,标点符号啊,蜻蜓啊,小鱼啊,都那么可爱!
名句欣赏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春》
3.化用诗文名句(引用)
要使文章有文采,并有底蕴,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恰当地借用和化用诗文名句。“拿来”为我所用!诗句化用有明用、暗用两种!明用就是直接引用;暗用,巧妙地化用,有了自己的创造成份。
明用: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种”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幸福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幸福是什么》
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能使文章语言形象鲜明,气势贯通,音韵和谐,显得文采飞扬。
【练习】 请同学们比较下面两组语言: (1)生活中处处有美美是多姿多彩的。
(2)美是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美是漫步在蓝天上的几缕浮云,美是跳跃在湖面上的一抹夕阳,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善用比喻、拟人,辅以排比,加上描写,写出的句子迥然不同。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既点明了美“处处都有,”又表现了美的“多姿多彩”,形象、可感!)
第四、锤炼词语
1.善用动词
例如“老大爷伸手沾了沾口水,从一叠零钱中摸出一张五角的纸币,又捻了捻,才递给售货员。”
寥寥几笔勾勒出老人的外貌,更胜一筹的就是那成功的细节描写,那一“沾”一“摸”一“捻”一“递”极富层次感,而且把老人爱惜为数不多的钱的情怀也表现出来。
【练习】修改动词,使之更生动
A.天啦,要迟到了。我掀开被子,爬下床来,拿过衬衣,穿上鞋子,几步跑进厨房,找出牙刷,挤上牙膏,胡乱刷了几下,然后拿起毛巾,在脸上洗了几把,飞快地跑出屋子。B.天啦,要迟到了。我蹬开被子,翻下床来,拉过衬衣,套上鞋子,几步蹿进厨房,抽出牙刷,涂上牙膏,在口中胡乱戳了几下,然后扯下毛巾,在脸上抹了几把,飞快地钻出屋子。2.善用成语
精心运用成语、俗语、谚语,能形成一种和谐美。成语的特点是形式简洁,意蕴丰厚,可以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成语连用还可以增强语势,读来铿锵有力,悦耳动听。词汇丰富关键在于平时注重积累,头脑中储厚丰富,使用时就会左右逢源,运用时妙语连珠。
独步江畔,有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百花争艳,有留连戏蝶时时舞的生机勃勃,急湍素潭,清波回旋,花瓣成舟,春风拂面,细雨润肤,别是一番春风花草香的闲情雅致。
独步高山,始见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争奇斗艳。一花一瓣,一枝一叶,润如唇膏,细如丝发,汇细雨纷纷,成百花怒放,巍峨高山,云雾缭绕,苍穹变幻,自缘身在此山中,只觉春来到。
春,从未矫揉造作,搔首弄姿,附庸风雅,她只将比干七窍之心,带着春和细雨,送往晴空和月下,普洒人间! ——《感悟美好》
3.句式选择
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杨二嫂
错落有致的长短句式,寥寥几笔,就凸显了杨二嫂的外貌特征,通过这个特征,可略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短句简洁有力不啰嗦,长句形象生动显本质,这个句式以鲜明的态度写出了作者对杨二嫂既气又恨又怜悯的情感。(三)能力提升练习
1.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写一段树叶与阳光的对话。
早晨,树叶与阳光亲密地谈话。
树叶(感激地)说:(排比)
阳光(谦逊地)说:(比喻) 参考:
树叶:①你用火一般的热情给我以新绿,给人们以温暖,给大地以光明,世界因你而流光溢彩。②你无私的关爱,慷慨的施与,温暖的呵护,使我的生命充满活力。
阳光:①你是大地的外衣,不单是我,和煦的春风、绵绵的细雨也为你增添了美丽。②你是绿色的宝石没有你的质地,在你身上也不可能闪烁我的光辉。
2.锤炼恰当的动词填空,并在动词前添加恰当的修饰语,还可以恰当添加其他的描写方法。比比谁填得好!
天啊!要迟到了。我(①)开被子,(②)下床来,(③)过校服,(④)上鞋子,(⑤)进洗手间,(⑥)出牙刷,(⑦)上牙膏,然后(⑧)下毛巾,在脸上(⑨)了几下,(⑩)出屋子。示例:天啊!要迟到了。我狠狠地踹开被子,慌忙跳下床来,一把拽过校服,蹬上鞋子,三步并作两步蹿进洗手间,抽出牙刷,随意涂上牙膏,然后扯下毛巾,在脸上胡乱抹了几下,火急火燎地冲出屋子。
三、写作实践
根据在本课中学到的“描写要生动”的写作方法,先当堂完成“片段作文”,再从后两题中任选一题,课后写一篇作文。
第二篇:写作___描写要生动教案
写作
描写要生动教案
a、我吃饭。B、今天(时间),我在家(地点)吃了饭。
点评:叙述完整,交代清楚。但没有一个鲜明的中心,缺乏灵魂。C、今天(时间),我在家(地点)吃了饭,很开心。(难得在家吃饭的人,偶尔在家吃饭才值得一说。)
点评:很开心描述了吃饭的心情,语句有了亮点重心放在了吃饭的地点和感受上,语句有了灵性。这才是写作,有明确的目的和中心。
D、今天,我终于(渴望程度)在家(地点)和父母吃了一顿团圆(饭的性质)饭,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开心”的别样表述)。
点评:这段在记叙中加入了描写,以即有中心又有情感的表达,传递出一种温馨的感觉。细体会:比较下列各项a、b两组句子,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a、风真大。
b、突然,一阵狂风刮起,飞沙走石,尘土飞扬。树干“呜呜”的响,电线“呜呜”叫,可怜的小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有的还被拦腰折断了。墙角的垃圾、纸屑被风卷到空中,像断了线的风筝,飘飘摇摇、上下翻飞。整个天空就像长时间没有换水的鱼缸被搅动了一番,杂物飘忽不定,一片浑浊。(举例、角度、修辞)
2、a、油菜花开了,阳光下,真美。
b、初春明丽的阳光洒在身上,我们散步在一垄一垄的油菜花边,一眼望去,就如同画家刻意将浓浓的颜色泼洒在田园里,朵朵黄花巧着翠茎,那么奔放、热烈地盛开着,那么不顾一切、旁若无人地盛开着„„当微风吹过,花朵轻摇,田野里一望无际的金色花海便仿若一层层的波浪,高低起伏,百里飘香。(角度、修辞)
3、a、考得很差,我十分伤心。
b、这个雨季,我名落孙山,老天爷陪我一同哭泣„„
我像是被人狠狠地打了一拳,立刻呆在空气里,凝望着他远去,内心如针刺一般,胸口一阵剧痛。这种痛像是从生命深处伸出来,又像是从无尽的黑暗里伸出来,一把卡住我的脖子,张皇,失望,茫然„„
“咯噔”、“咯噔”,老师脚步声闪闪烁烁的消失了。那清脆而刺耳的脚步,却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底。“你怎么搞的?”反复的审问自己,留下的却是那可怕的余音。试卷零丁地飘落到地下,静静的,悄悄的。目光无法逃窜,最后定格在那张被蹂躏的纸上。突然,一个惊雷震惊了天地,刹那间,脸上布满豆大的水滴,是雨?是泪?还是那哭泣的青春。(心理、行动、景物烘托、修辞)
4、a、母亲对我很好,她什么都愿意为我做,她每天都会将我送到上学的路口。我发现,母亲其实已经不年轻了,我很感动。
b、早晨,母亲替我拎着书包,送我到楼下。书包交给我时,她似乎想起什么,叮嘱我等在原地,转身跑着上楼,一步一步,她散乱的头发飘了起来,有些枯黄,她矮小的身影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枯黄?小时候我最爱抚摸母亲的秀发,那么黑,那么亮,怎么忽然变得枯黄了?只是一夜之间的变化?还是我已许久不曾用心看一眼母亲的头发,忘了关心不再年轻的母亲?她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手中拿着一个保温瓶———里面盛着冲好的牛奶。“瞧我,竟忘了,多喝点儿,对身体有好处。”妈妈伸手理了理我的头发。
我不禁泪光潸然,“嗯,妈,对不起,我这么大了还要你帮我冲牛奶。” “说什么呀,孩子,我是你妈妈,我乐意。”妈妈轻轻点点我的头,“上学去吧,路上小心。”
走不多远,回过头,习惯地望望我家阳台,看见母亲一如往常目送着我。她向我挥了挥手,我也向她挥了挥手。她微微笑着,如一朵历经风霜的菊灿烂地开放在我的心里。(现 1 2
情境,分过程,描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悟方法:
怎样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
把概括性的词语,换成具体形象的描绘或叙述。*抓住特征举些例子,把握角度,妙用修辞细描绘。
*设置情境,分解过程,捕捉细节,描写言、行、心、貌、神等。悟方法:
展开描写时应注意几点: *语言文字要配合文章情调。
*要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角度、多层次,调动语言文字的多种表达手段生动地展开描写。
*要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调动想象力,抓住最能反映事物特点,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方面来写——不仅要“象形”,还要追求“传神”。学方法——
体会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的技巧,运用所学,将下列两组概括表达的句子改为具体的描写,力求便其生动有表现力。
1、、a、就要上台发言了,我十分紧张。
b、过一会儿就要上台发言了,双腿不听使唤地抖起来,不知是一股什么力量似乎要把我抬起又把我按在座位上,我的左手不停地搓着右手,嘴里也小声嘟囔着:哎呀,怎么办,怎么办?台上的人在讲些什么我全然不知,我的眉毛拧成了一团,眼挤成了一条线,我不住地提醒自己:冷静,冷静!我一遍遍地默念着事先准备的发言,生怕自己一上台就忘了台词。看见同学们一个个都精神饱满,充满自信,我愈加着急,汗珠一颗一颗滴下来,我抹了一把,可总也抹不完。心突突直跳,我用手使劲按住胸口,想让它跳得平缓些,可它仍然像迷失了方向的小鹿,似乎要跳出嗓子眼来。(心理、语言、动作、修辞)
2、a、妈妈和老师都鼓励我要勇敢面对失败,不要放弃。我的精神振作起来,继续努力学习。b、那个阴天,上帝与我一同祈祷„„
“孩子,别哭,在化蝶的黑暗里,你要勇敢!”妈妈用那双饱经风霜的手抚摸着我的额头,坚硬如铁,让我镇定下来。
“莹莹,别放弃,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老师用那双锐利的目光注视着我,溢满了鼓励与期待。
所有的希望与幸福化作一缕阳光,驱散了我心中浓重的阴霾。刹那间,我猛然惊醒:“我的青春我作主,怎能随意听从命运的摆布。”是啊,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
我如同苏醒的睡狮,在学海中游泳,在书山里跋涉,一步也不停留,一步也不松懈。问老师,问同学,查资料,翻书籍,走一步,再走一步。(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修辞等)
特别关注:分解过程,描写细节。
我们往往觉得生活中的行为过程是很快完成的,因而一句或三两句话就带过去了,比如“插队”:他真讨厌,仗着自己个大,一来就插在了那个小同学前面。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个行为是可以分解,写出层次的。
请看这段文字——
你看,那边来了一个大个子,一入餐厅,他的眼睛迅速扫视了一下四周,便径直跨到队伍前面,侧着身子,做好了标准而又充分的插队准备工作,他虎视眈眈,等待着时机。他那时髦的服装和看似潇洒的外表再也遮掩不住那颗丑陋的心灵了——因为我们都已经用自己明亮的双眼清楚地看到了他的不轨行径。
3
迫不及待的他终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瞧,他左腿向上一跨,右腿一蹬,便将一个小个子学生挤到了后面,紧接着左手将饭卡往插卡器上一插,右手将饭盒往上一递,一张馋老鼠似的嘴巴大声喊道:“师傅,我要一份„„”那似乎很有礼貌的语气,不禁让我悻悻做呕,再看后边的同学,早已有几个对他指指点点怒目而瞪了„„看看表,他的整个过程竟然不到5秒。
其实这种写法类似于电影中的“慢镜头”,我们把这个过程分成一些小动作,按一二三时间先后写下来,使这个行为过程完整地展示于读者面前,我们的文章自然就具体生动了。又如——
1、我鼓起了勇气,站在起跑线上,眼睛紧紧盯着踏板,深深地吸了口气,定了定神,攥紧拳头,像离弦的箭冲向前方,右脚猛地一蹬踏板,双脚并拢一跃,身子腾空而起,像青蛙跳水一样落在沙坑里。我回头一看,我及格了!‘哗——’一阵掌声响起来,同学们为我的成功而祝贺。
如何使人物形象变得具体生动? 1锤炼词语求精准 2抓住细节写具体 3调动想象映特点 4巧借修辞活形象 技法点拨
巧用修辞
A.昨天英语测试,我几次想拿出书来看,由于老师看得紧,都没有成功,最后还是被老师看见了,我觉得很不好意思。
B.可怕的英语考试开始了,平时上课挺“潇洒”的我,一时慌了手脚,这时突然想起了救命稻草——英语课本。但此时,“老英”两只严肃的眼睛正像激光似的在教室内扫射呢!我的心怦怦直跳。“唉,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一咬牙,慢慢地将英语课本从课桌里拖了出来。“那位同学,干什么!”只听得“老英”一声断喝,我羞得差点钻到老鼠洞里去了。归纳:巧用修辞,形象可感 技法点拨 锤炼词语
A.天啦,要迟到了。我掀开被子,爬下床来,拿过衬衣,穿上鞋子,几步跑进厨房,找出牙刷,挤上牙膏,胡乱刷了几下,然后拿起毛巾,在脸上洗了几把,飞快地跑出屋子。
B.天啦,要迟到了。我蹬开被子,翻下床来,拉过衬衣,套上鞋子,几步蹿进厨房,抽出牙刷,涂上牙膏,在口中胡乱戳了几下,然后扯下毛巾,在脸上抹了几把,飞快地钻出屋子。归纳:锤炼词语,形神兼备。技法点拨
细化动作
A.她,黑皮肤,身材肥胖,跑起路来有一张表情痛苦的脸。她就是我的小学同学“胖妞”,她的笑容让我很难忘。一上体育课,“胖妞”就跟在我们的后面吃力的跑着。有时一些同学劝她不要再跑了,跟体育老师说说情。可“胖妞”说:“没关系!”
B.她,黝黑的皮肤,短小肥胖的身材,一张不太讨人喜欢的脸,跑起路来表情最痛苦,她就是我的小学同学“胖妞”,她那灿烂可爱的笑容至今让我难以忘怀。一上体育课,“胖妞”就像受刑似的,跟在我们的后面吃力的跑着。有时一些同学劝她不要再跑了,跟体育老师说说情。可“胖妞”随即一挥手,笑嘻嘻地说:“没关系!” 归纳:细化动作,声形俱现。技法点拨 调动想象
A.罗纳尔多带着球,冲到禁区前,飞起一脚,把球踢进网中。
B.罗纳尔多在中场挺身收腹,接住同伴传来的一记高球,习惯地用小腿轻轻地一颠,球魔术般地跳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他飞速插上,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带球一连绕过对方3 3 4
名后卫的阻击,一直冲入禁区,巧妙避开已扑到跟前的守门员,侧身起脚,‘唰’的一声,球应声入网。”
归纳:调动想象,增辉润色。技法点拨总结
A、塑造形象很简单,细节描写巧把关。B、捕捉生活细微点,锤炼词语特征显。C、细化动作写具体,认真刻画是关键。D、巧借修辞神韵现,刻画形象驻心间。事件演练
扫厕所的女人
下课了,我缩着脖子往厕所走,风像刀子一般刺进衣服,冬天真的到了!
走进厕所,那个阿姨在。她的个子不高,还不到我的耳根,瘦瘦的,她总是穿着那件黄色的小外套,最引人注目的是她脚上的那双高筒雨鞋。时刻提醒我们她的身份——学校的清洁工。我们学校的四层教学楼,每层都有厕所,厕所里总有些气味,所以这个角落很冷清。当然,下课是例外,那时这里总是热门非凡。而那双高筒雨鞋夹在衣着靓丽,青春勃发的一群青少年中间是多么刺目呀。所以,我对她总有莫名的同情之心。
她又在拖厕所了,她把拖把放在水桶里,使劲地拍打,然后把污水倒在下水道旁,但是下水道似乎堵住了,污水流得四处都是。只见她用手撬开下水道的盖子,把里面的纸巾、方便面调味袋用手挖出来,她红肿的手在冰冷的地上摸索着,可是水还是下不去。于是她找来一根铁丝,使劲儿往下水道里捅了起来,在这寒冷的冬天,汗水却从她的额头上滴了下来,但她并没有放弃的打算。
下水道终于通了,她重新开始拖地。也许是身材矮小的缘故,她将整个身子都压在了拖把上,努力地推过去,拉回来,再推过去,又拉回来„„她时不时用脚踩在拖把上猛搓,去除比较顽固的污垢,每拖净一块地方,她微皱的眉头便会舒展开来。然后又用十足的劲头,向下一个厕所走去。
有时,我看到她在走廊上休息。她坐在扫把柄上,目光从走廊里散发开去,或是在云里或是在阳光下飞翔。她双膝并拢着,用手环抱着双腿,很安静地坐在那儿。她会随着来来回回的学生位移动视线,也许在想那在外读书的孩子吧。不然,那双眼睛里怎会出现丝丝母性的光辉呢?她的目光有些疲惫,但那双眸分明是柔和的、平静的,没有半点对生活的不满或悲观。她每天做着同样的事,她干着卑微的工作,但厕所的气味就因为这样而改变了。只要想起她,眼前浮现着的总是那陈旧的拖把,它一次次地在白色瓷砖上来回摆动,虽然脚印会在下一秒就落下去,可她还是不厌其烦地拖着,拖着。一直在想,如果少了这些在最底层做事的人们,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怎样。他们以其坚忍的性情承受着很多人所不能承受的压力,他们以其渺小的身影遍布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就像金字塔的基层一样,坚守着 一份重大的责任。
再次看她,我的眼神多了一份尊敬。
结束语:
人们常说,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生活是由无数涟漪构成的。细节虽小,看在眼里却是风景;写进笔端,便是精彩。同学们,只要我们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必能让笔下的形象鲜活起来。
作文:
按写作实践p228_229要求作文。
第三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斑羚飞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斑羚飞渡》是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所选的一篇散文精品,这篇文章生动、细腻地记叙了斑羚陷入绝境时求生自救的全过程。故事非常惊险,可读性强,故事本身就是动物世界的奇观。课文中展示的一幅幅凄美的图画是向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关注动物世界情感的极好的典范,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受斑羚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美德。
3、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4、学习斑羚从容、镇定、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生动的故事情节,感受斑羚的精神。
教学难点
1、如何关注自然、关注生活,从自然和生活中学到生存的经验。
2、对“爱”的再理解、再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讲故事导入:
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了一小团……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蚂蚁的故事。的确,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有谁不渴望生呢?可是,这群蚂蚁却生得艰难,死得辉煌。今天,我们一起再来聆听一个同样令人悲壮感人的关于斑羚的故事。(板书课题及作者)
2、简介作者
沈石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作协理事。1952年10月生于上海,祖籍宁波慈溪。1979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其动物小说别具一格,在海内外赢得广泛声誉,他本人也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小说《圣火》获1990年世界儿童文学和平奖。《第七条猎狗》获中国作协首届儿童文学作品奖。《一只猎雕的遭遇》获第二届全国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二、整体感知
欣赏《斑羚飞渡》视频,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划分课文结构层次。第一部分:(1—2)交待了一群斑羚被逼到伤心崖的绝境上。(飞渡前)
第二部分:(3—16)写镰刀头羊带领种群用牺牲老的一半,换取小的一半生存的方法。(飞渡时)
第三部分:(17)写镰刀头羊悲壮的走向死亡。(飞渡后)
飞渡前(身陷绝境)——飞渡时(一跳失败、母羚绝望、分成两拔、斑羚渡飞)——飞渡后(走向彩虹)
三、自主研讨
1.文章从哪可以看出斑羚已陷入绝境?
答:文章开头设置了悬念,“逼”“伤心”等字可看出。第二段中形象的比喻(对山的),斑羚的跳跃能力等可看出斑羚群已无路可逃。
2.在这群斑羚中,你对哪只斑羚的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文章重点抓住哪些进行描写?
明确:镰刀头羊,因为它成功地指挥了这次飞渡。(三次叫声: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勇于自我牺牲,视死如归。)
文章从外形、神态、动作、叫声等方面,重点刻画了镰刀头羊的形象。
3.镰刀头羊“悲哀地咩了数声”,如何理解此时头羊的心理?
明确:在危难时刻,所有的斑羚都注视着这只头羊,而头羊沿着悬崖巡视一圈之后,知道前面是绝路,而后面又有狩猎队的追击。头羊一时想不出拯救这群斑羚的办法,只好仰望苍穹,悲鸣数声,表现了内心的绝望。
4.镰刀头羊为何“悲怆地轻咩了一声”从年轻斑羚的行列走到老年斑羚的队伍里了?
明确:斑羚群分为两拨之后,头羊发现老年斑羚那拔少十来只,为了使自救方案取得成功,必须使两拨斑羚数量一致,于是头羊从年轻的行列走出,归入年老的队伍中,其他中年斑羚也随着归入年老的队伍中,然而,选择老年斑羚那拨,即是选择了死亡,因此头羊“悲怆地轻咩了一声”,忧伤的叹息,表达了它沉重而悲壮的心情,也是召唤补充死亡队伍。
5、(1)斑羚是如何飞渡的呢?请同学们一起读读“斑羚飞渡”的第9自然段,边读边在文中圈出半大斑羚和老斑羚飞渡的动词。
(走、退、飞奔、起跑、跃、跳、钩、蹿跃、猛蹬、起跳、坠落、落)
(2)、细读课文,四人一组交流讨论:刚才从这一段中飞渡的斑羚羊,以及老羚羊和镰刀头羊这些动物身上,你感受到这是一群怎样的斑羚呢?可以看出哪些可贵的品质?
教师总结斑羚精神: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的团队精神、勇于牺牲、视死如归、临危不惧、关爱后辈。
6.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为什么说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
明确:因为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的斑羚身体为跳板完成飞渡的。是这些必死的斑羚组成了新生的桥,所以说是“用死亡做桥墩”。
7.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一事为什么让“我”感到震惊?)
明确:“我”是个猎人,参照人类在此种情景下常有临阵脱逃的表现,所以震惊。
8.找出文中有关彩虹描写的句子,阅读体味:课文中多次写到彩虹,有什么作用? 明确:彩虹是虚幻、美丽的。虚幻而美丽的东西,可以给人带来幻想、希望,让人陶醉其中,产生精神上的迷恋、依赖。美丽的彩虹和残酷的现实成为鲜明的对比。文中写彩虹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是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二是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三是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结合上下文语境细心推敲体会,不难发现彩虹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渲染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二是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三是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9.在这群斑羚的身上,我们年青的一代,要从这群斑羚身上学些什么东西呢? 明确:面对种群的灭绝这群进退维谷的斑羚为了种族的生存而甘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它们的智慧、才能,胆识,特别是从容镇定,舍已为人的情操,可贵的团体精神。
教师总结:确实,作为人类的我们,面对生命,应让生命显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四、体验反思
沈石溪曾说过:“动物小说折射的是人类社会。动物所拥有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哲学,应该引起同样具有生物属性的人类思考和借鉴。”
1、那么下面请大家看一个人类面对生与死的资料,与动物斑羚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想说吗?
出示资料:
一个发生在西藏地区的故事,一天清晨,一位老猎人从帐篷里出来,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看见不远处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转身回到帐篷拿来杈子枪,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并没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一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两行长泪也从它的眼里流出来。老猎人虽然吃了一惊,但他并没有被藏羚羊的行为所打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应声倒地,倒地后它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的留着。老猎人的手颤抖了,当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藏羚羊的腹腔时,一切都真相大白了,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的卧着一只小羚羊,它已经成型。显然藏羚羊之所以弯下笨重的身子向猎人下跪,是在乞求猎人保全自己孩子的一条性命啊!同学们,动物亦是生命,动物亦有情感,这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2、思考:斑羚飞渡这一悲剧是谁造成的?(人)
3、是啊,人在这里充当的是一种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人类的行径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请用心感受这些画面,然后思考:从人类的身上我们又能想到些什么呢?(屏幕显示:人破坏动物,破坏自然的资料)(板 结束语
同学们,地球只有一个,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真心希望人与自然能和谐共处,希望斑羚们今天的悲局不再重演,最后把《动物世界》拍摄者金·沃尔哈特的话送给大家,来结束今天的课。
“所有动物都有它们的尊严,如果我们能得到动物的理解和喜爱,那将是我们人类的荣誉。”
学生齐读。
五、布置作业
写一则关于保护动物、珍爱动物的公益广告。
附: 板书设计
飞渡前—— 身陷绝境(极度危险)
峰回路转(一线生机)方式:踏板 跳跃↗飞渡时↘ 斑羚飞渡(从容一跃)场面:凄美 悲壮
飞渡后—— 走向彩虹(英勇献身)结果:无悔 新生
教学反思:
本教案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研读与探究,对文章语言的品味与揣摩,对文章相关语段的体味与感悟,使学生深刻的理解了文本内容。同时教案注意了自然与生活的联系,在教授文本内容的过程中自然渗透生活故事和人文情怀,达到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以及情感熏陶的目的。所以在教授本课内容中,学生自始至终都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写出的读后感也很有内涵。可见,要想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教师的素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该精心的设计好每一节课,常学常新,这样想不上好一节课都难。
第四篇:人教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资料
一、生字新词
第六单元复习资料
巢(cháo)
瞅(chǒu)
雏(chú)
呷(xiā)
垂蔓(chuí màn)眼睑(jiǎn)
眸子(mïu)
流泻(liú xiè)
斑斑驳驳(bān bó)生意葱茏(shēnɡ yì cōnɡ lïnɡ)细腻(nì)
信赖(lài)
肌腱(jī jiàn)逞能(chěnɡ)恍惚(huǎnɡ hū)甜腻(nì)
娴熟(xián)进退维谷(wãi)略胜一筹(lüâ chïu)眼花缭乱(liáo)
狩猎(shòu)
剖开(pōu)
对峙(zhì)姑妄(ɡū wànɡ)
湛蓝(zhàn)
苍穹(cānɡ qiïnɡ)
铰(jiǎo)
劝诱(yòu)抽搐(chù)
沟壑(hâ)
不羁(jī)
叽叽喳喳(jī zhā)
呵斥(hē chì)咆哮(páo xiào)
掠(lüè)
觑(qù)
鬣(liè)
剽悍(piāo hàn)
疆场(jiānɡ)驯良(xùn)
勇毅(yǒnɡ yì)窥伺(kuī sì)疮痍(chuānɡ yí)枉然(wǎnɡ rán)
阔绰(kuò chuî)
观瞻(zhān)
妍丽(yán lì)庇荫(bì yìn)
遒劲(qiú jìng)
犷野(ɡuǎnɡ)
畸形(jī)
颚骨(â)慷慨以赴(kānɡ kǎi yǐ fù)
相得益彰(zhānɡ)
驾驭(jià yù)束缚(shù fù)鞍辔(ān pèi)
侮辱(wǔ rǔ)
妒忌(dù jì)
眷恋(juàn)缀(zhuì)窘(jiǒnɡ)
苫蔽(shàn bì)
倚(yǐ)
弛(chí)
眈(dān)瞑(mínɡ)
暇(xiá)
劈(pī)
毙(bì)
尻(kāo)
寐(mèi)诱(yòu)
黠(xiá)
顷刻(qǐnɡ kâ)
二、词语解释
斑斑驳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颜色深浅不一的意思。生意葱茏——形容草木生机盎然,茂盛青翠。眼睑——眼皮。
眸子——原指瞳仁,这里泛指眼睛。悲怆——非常悲伤。娴熟——熟练。茂盛——(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比喻经济等兴旺。
细腻——①细致光滑。②(描写、表演等)细致入微。信赖——信任并依靠。蓬松——形容草、叶子、头发、绒毛等松散开。享受——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滚圆——非常圆。境界——①土地的界限。②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维,是。谷,穷尽,指困境。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筹,筹码,计数的用具。
对峙——相对而立。逞能——显示自己能干。沉郁——低沉郁闷。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而愣住的样子。秩序井然——有条理,整齐而不混乱。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办不到或能力够不上。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也不同。迥,差得远。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抽搐——肌肉不自觉地收缩的症状。这里指(心灵)因痛苦而颤抖。
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不可名状的奇境。这里用来形容声音大得惊人。
不羁——不受束缚。胆怯——胆小;畏缩。厉声呵斥——大声或粗暴地责骂。苍苍莽莽——无边无际的样子。咆哮——(猛兽)怒吼。剽悍——勇猛,强健。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得前往。窥伺——暗中观察情况。羁绊——这里指马笼头。疮痍——创伤。
阔绰——豪华奢侈,排场大。观瞻——具体的形象给人的印象。项鬣——马脖子上的长毛。庇荫——遮挡阳光的树木等。遒劲——雄健有力。妒忌——对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益,更加。彰,明显。
觑——看。驯良——和顺善良。和婉——温和委婉。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抖擞——振作。畸形——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泛指事物发展不正常,偏于一方面。有过之无不及:(相比起来)只有超过的,没有不如的(多用于坏的方面)。
三、文学常识
26.《猫》选自《郑振铎文集》作者郑振铎,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文学家、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27、《斑羚飞渡》是我国当代最著名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动物小说中的精品。
28、《华南虎》是“七月诗派”重要成员牛汉 创作的具有浓厚象征色彩的一首诗。
29、《马》的作者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他用40年的时间写成36巨册的《自然史 》。
30、《狼》选自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是清 代人。“聊斋”是 书房名,“志”的意思是 记述,“异”在标题中的意思是奇异的故事 ;这个书名的意思是 在“聊斋”的书房里记述奇异的故事。
四、课文扫描
26.猫
1.本文中写到的三只猫各有怎样的来历、性格、结局,“我”养猫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第一只猫:从隔壁邻居家要的,性格活泼、可爱,最后病死。“我”感受到生命的新鲜和快乐,猫病死后又感到一缕酸辛。
第二只猫:母亲从舅舅家要来的,性格更活泼,更可爱,最后被路人抱走。“我”更加快乐,又担心,最后怅然、愤恨。
第三只猫:张婶从门口拾来的,性格忧郁、懒惰,最后被冤枉、误打,流浪而死。“我”不喜欢,不注意,最后痛苦、内疚。2.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呼唤以爱心、同情心、正直、公正之心对待弱小的生命,对自己以偏见而冤屈弱小生命的反思与自责。3.文中为什么要写第一与第二只猫?
写前两只猫,以“我”对它们的疼爱反衬出“对”第三只猫的偏见、歧视,突出了第三只猫的悲惨命运,突出了“我”的痛苦和悔恨,突出了主题;写前两只猫的亡失,也为写“我”收养第三只猫作了铺垫。4.“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个结尾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突出了“我”对因为偏见而冤枉第三只小猫的痛苦和内疚,突出了主题。总结全文,也与开头形成首尾呼应。
5.“我”依据什么判断第三只猫吃了小鸟?
①猫常常凝望鸟笼中的鸟;②“我”找到猫时发现它嘴里吃着东西;③找猫很不容易,认为它“畏罪潜逃”;④猫一向吃得胖胖的,很贪吃。
6.第14段,“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对两只可爱、活泼的小猫或亡或失的深深的悲痛。7.赏析语句:
(1)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第1段)
比喻,形象地写出小猫毛色的漂亮和它的活泼、可爱,进而表现出“我”对它的喜爱之情。(2)„„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第1段)
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小猫的活泼、可爱以及“我‘对它的喜爱之情。8.理解语句的含义: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第30段)一想到猫的弱小和它遭受的冤屈,我就感受到自己的偏见、粗暴,并为此而感到无比的痛苦与内疚。9.分析下列词语的作用:
(1)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第1段)消耗:突出了“我”与猫相处的时光快乐而易逝。
(2)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肥大的鼠„„(第3段)
居然:突出了“我”对于第二只小猫能捉到老鼠的惊喜,进而表现出对小猫的喜爱之情。(3)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
好象:表明“我”对猫嘴里吃东西看得并不清楚,只是一种猜想,表现出“我”对它的偏见,为后文写“我”冤枉了小猫作了铺垫;一定:“我”并未看清就认为猫儿吃鸟,突出了“我”判断的武断和对猫儿的偏见,也突出“我”认定猫儿吃鸟的愤怒。10.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比前两只猫更难过?
前两只猫并非因为“我”的过失而亡失,可第三只猫却是因“我”的偏见、冤屈和虐待而死,“我”又没有改过的机会,所以“我”有着深深的痛苦、内疚。11.第11段提到的周家丫头和过路人有怎样的形象?
周家大丫头事不管己高高挂起,十分自私冷漠;路人随意将他人的小猫捉走,也是自私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的。
12.第18段,“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写出了妻对小猫有偏见,同前文猫儿凝望鸟笼相呼应,也为后文“我们”冤屈小猫作了铺垫。13.第22段,“一定是猫,一定是猫!”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突出了“我”认定猫吃鸟儿的愤怒,进而表现出“我”的武断和偏见,为后文“我”误打猫儿作了铺垫。
27.斑羚飞渡
1.文中几次写彩虹,有什么作用?
三次:
一、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
二、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
三、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作用:
一、渲染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
二、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
三、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2、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为什么说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
因为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的斑羚身体为跳板完成飞渡的。是这些必死的斑羚组成了新生的桥,所以说是“用死亡做桥墩”。
3.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一事为什么让“我”感到震惊?)
“我”是个猎人,参照人类在此种情景下常有临阵脱逃的表现,所以震惊。
4、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这句话用美丽的彩虹与镰刀头羊从容走向死亡的残酷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用美丽的彩虹象征镰刀头羊的美好心灵,更是镰刀头羊行为和精神的闪光。
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此句中的三个“没有”构成排比,写出了镰刀头羊叫声的不同寻常,也暗示下文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
28.华南虎
“华南虎”这一标题,揭示了诗歌描写的主要意象,非常醒目。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这首诗按照参观动物园的老虎的整个过程为顺序,描写了华南虎的形象,表现了华南虎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有着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给人以深刻的思考。虎的形象描绘真实,以虎喻人,例如:“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中的“屈辱”含有两层意思:一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到“屈辱”;二是深层含义,即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重难点句子
1.笼里的老虎,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
诗句中的“观众”是一个没有人格和自我意识的群体。他们只是一群苍白、概念化的符号。他们“胆怯”是因为他们卑微,即便是面对老虎威严的背影时,都深感恐惧。“绝望”指他们用各种手段想逗引老虎而它一概不理。
2.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
这句话暗示华南虎为自由做过怎样的勇士般的无畏但却徒劳的反抗。可是,华南虎仍然会不屈不挠不悔的抗争下去,因为抗争是它活下去的全部寄托和现实意义,是它高贵灵魂的有力呈现。
3.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
华南虎是向往自由的,壮阔、博大的“苍苍莽莽的山林”才是它灵魂和力量的家园。4.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
在华南虎这“不羁的灵魂”面前,我感到了自己人生的卑微,心灵的堕落。5.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这句话在诗的结尾,是全诗的总结,再次提到“斑纹”“眼睛”“趾爪”,给人一个整体的印象。“滴血的趾爪”是这首诗的“核”,是诗人感情的爆发点。诗结尾的这个特写,极容易让诗人与读者进一步体会到那个时代屈辱灵魂的不屈抗争的精神。
6.诗人笔下的这只老虎具有怎样的个性?
文中的华南虎有美丽的容貌和强健的形体,在牢笼里,它依然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向往着自由,表现出高贵的灵魂,它是一只身陷囹圄,但却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老虎。
29.马
这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描写了马的形象,也由马生发出情感。题目提示了文章所写的内容。
采用对比的写法,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使用”的马的深刻同情。
30.狼
《狼》这篇短文,描写了屠户和两只狼搏斗的整个过程,狼在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
这则寓言故事,以狼为主线,通过叙述屠户如何战胜狼的故事,表现了狼的贪婪、狡诈和愚蠢凶恶的本性,最后用议论点明了主旨:无论狼多么狡诈阴险,最终都会被机智勇敢的人所战胜。
重难点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这句话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狼狡猾、恶毒、凶狠和贪得无厌,同时,“并驱如故”也照应了前文的“缀行甚远”这句话,使行文严谨。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这句话以凝练的语言写两只狼的动作、行为,到此,紧张的气氛似乎缓和了许多,殊不知这其中却隐含着更大的阴谋!极其形象地表现了狼的阴险、狡诈。
3.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这句话及其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了狼狡猾的本性,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一神态极具有迷惑性,让人们对狼的本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这句话照应了“目似瞑,意暇甚”,是本文的点睛之笔,突出了狼这一形象。5.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此句主要体现了屠户具有很高的警惕性,同时,也进一步表现了狼的狡猾,前狼“假寐”惑敌,后狼打洞,待时机成熟,前后夹击,令人惊奇。重点段落
1.对第三自然段段的诠释。
“屠大窘”,危急关头,屠户思想斗争激烈。他明白怕死是不行的,退让是无用的。于是,他找到战斗场地,迅速占据有利地势,准备与狼搏斗。“弛担持刀”显示其果断抉择,“狼不敢前”是屠户敢于斗争的初步效果,“眈眈相向”表明狼不甘罢休。这一层是屠户御狼,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2.第四自然段的诠释。
这一段写了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阴险狡诈。狼是狡诈的,当屠户自己妥协转入防御时,两狼耍起了花招,一狼用“假寐”来蒙骗屠户,一狼假装“径去”,暗中从积薪后面打洞,真是狡猾至极!但是狼又是愚蠢的,“假寐”的狼由于“目似瞑,意暇甚”,为屠户“以刀劈狼首”创造了时机,打洞的狼由于“身已半入,止露尻尾”,使屠户轻易的“断其股”。这一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积累运用(25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言讫()
聒噪()
自诛()
摩挲()....shē()欠
wù()那
yì()语
点mǎo()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4分)
(1)几年前,我与母亲之间就有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有时..候,我甚至怀疑我们之间是否真的存在血缘关系。
a(2)一次在外祖母家,母亲又为学习方面的事情唠唠叨叨,我顶撞了几句,正当“硝烟四起”时,外祖母把我拉到了另一个房间。....
3.默写。(4分)
(1)当是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2)时鸡鸣月落,________,百步见人。
(3)《浣溪沙》一词表现诗人惜春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4分)
小说是以________为中心,通过________的叙述和________的描
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学习小说,要抓住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
5.凤翔中学七年级(8)班同学在阅读完《水浒传》、《三国演义》后,开展了一次“识英雄,学英雄,做英雄”主题班会活动。在选择学习对象上,出现了分歧:一部分同学(甲方)选择诸葛亮,而不选宋江;一部分同学(乙方)选择了宋江,而不选诸葛亮;另一部分同学(丙方)则将诸葛亮、宋江都选了;还有一部分同学(丁方)则认为宋江、诸葛亮都不值得选。甲方选择诸葛亮的理由是:诸葛亮有运筹帷幄的卓越的军事谋略,同时还有对刘氏王朝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胆忠心。而宋江道貌岸然,虚情假意,在梁山正在兴盛,腐败的宋王朝束手无策之时,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接受招安,出卖梁山,使众多英雄罹难。(4分)
(1)假如你是乙方、丙方、丁方中的任何一方,请谈谈你的选择理由。(2分)
乙方: 丙方: 丁方:
(2)在平时课外名著阅读中,你最喜欢读那本书?谈谈喜欢读这本书的理由。(2分)
作者及书名: 理由:
6.下面是部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柱状图,请你对图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这些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现出怎样的态势?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情况又是怎样的?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一下,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思考这些问题后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0000美国英国德国法国 加拿大系列***0002000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印度尼日利亚巴西中国韩国
(1)从表一可以看出,(2)从表二可以看出,(3)表一和表二比较,7.仿照下列句式,再写出两个你对“友谊”理解的语句。(2分)友谊是香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迭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井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及释义。(4分)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 .七省好事者皆来学 .2.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貌甚寝
B.故尝与过宋将军 ..C.与人罕言语
D.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3.从节选的这段文字来看,你觉得大铁椎最大的特点是什么?(2分)
4.与“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
5.“大铁椎”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这是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4分)
(二)阅读《赌》一文,回答下列问题。(15分)①一个暴君,一个哲人。他们同时生活在一座城市中。②暴君指着哲人的鼻子吼道:“你,必须从内心臣服于我!否则,我杀你!”哲人笑笑,不说话。暴君突然笑了:“不会让你这么痛快地死的!”哲人笑笑,不说话。
③这时上帝来了。暴君臣服于地;哲人谦卑地躬下腰。上帝说:“孩子们,不要太吵闹。”他指着暴君说:“你一吵闹,我就痛苦难忍。”他又指着哲人说:“你一思考,我就想笑。”然后,上帝建议他们一同穿过沙漠,不带任何补给。谁活着出来,谁就是王者。暴君骂骂咧咧地上路了。他很自信,多年的厮杀、搏斗生涯使他藐视沙漠。而哲人依然笑眯眯的,不见任何异样。[来源:中.考.资.源.网] ④开始的两天,暴君一鼓作气,遥遥领先。他计算过:骑骆驼穿越沙漠需要6天,而他加把劲,估计5天足矣。哲人并不知道他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死了,他就去见上帝;如果活着,他就去云游四方。因此,哲人安步当车,只是偶尔考虑一下前进的方向。
⑤第三天,哲人远远看见沙漠上有个小黑点。渐渐走近,发现是暴君。那时暴君又热又累又饿,不堪重负,脱得只剩一条裤衩,坐在沙丘上。看见哲人,他傲慢地站起身,拍拍屁股,与哲人一块前进。哲人一直不说话,世界很静,只听见脚踩沙子的沙沙声。暴君终于忍不住了:“你,不渴吗?’’哲人笑笑。暴君又问:“你,不饿吗?”哲人笑笑。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恼怒地叫道:“你,不感到寂寞,不感到无聊吗?’’哲人笑笑。又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说:“若有剑,我会立刻杀你!”
⑥第四天,两人都有些垮了,走得很艰难。暴君一路咕咕哝哝,像是与哲人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哲人脸上也不再有往日的笑容,但沉默依旧。沙漠越来越静了。
⑦第五天,暴君远远落后了,他的精神已处于半失常状态,胡言乱语着。静默的沙漠对于他就像刀山火海一般沸腾、喧嚣。哲人也极端疲惫,难以支撑,但他依然移动脚步,没有停歇,像宇宙一样空旷、自由。
⑧第六天,暴君在癫狂中迷失方向,后来再也没有人见过他。而哲人也快不行了,常常虚弱得栽倒,但方向感还在,他爬啊爬啊……
⑨早晨的阳光很好,露水也很滋润。哲人睁开眼,看见不远处有个村庄。
1.小说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暴君和哲人的形象。请概括两人的性格特点。(4分)
2.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暴君穿越沙漠的心理过程,请用三个词或短语将这一过程概述完整。(3分)答:一鼓作气 癫狂失常
3.试分析标题“赌”的含义。(4分)
4.读了这篇小说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4分)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1分)
三顾茅庐
经军师徐庶和隐士司马徽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岗,拜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出门了。刘备打听先生的去处和归期,童予回答:“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刘备惋惜不已。张飞说:“既然没遇见,就回去吧!”刘备要他们等一会儿,关羽劝道:“不如先回去,以后派人来探听。”刘备听了他的话,带关,张怅然离去。
回到新野,过了几天,玄德派人去隆中打听,得到回报:诸葛亮回来了。刘备立即吩咐备马。张飞说:“这么一个村野农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道:“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叫呢?”刘备出门上马,关、张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三人冒雪来到卧龙岗,刘备轻扣紫门,开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刘备进屋至门,只见门上有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又看一少年正在读书,一问才知道他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而诸葛亮因朋友相约,出外闲游了。刘备问:“先生到哪儿闲游了?”诸葛均说:“家兄有时在江湖中驾着小船畅游,有时在山岭上拜访僧道,有时在村落间寻访朋友,有时在神仙处与隐士弹琴下棋作乐;总之往来没有谁能预料到,到现在也不知在哪里。”刘备无奈,只好留下封信,与张、关快快而归。
时间过得很快,冬去春来。刘备挑了个好日子,准备三往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关羽,张飞都不高兴。关羽说:“哥哥两次亲自前往拜访,礼节也太过分了。我想诸葛亮只有虚名而无真才实学,所以避而不见。哥哥怎么能被他迷到了这种地步呢?”刘备解释说:“过去齐桓公想见东郭野人,五次往返才见到一面,何况我想见的是一位大贤呢?”张飞说:“哥哥你不用去了。我用一条麻绳把他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道:“你难道没听说过周文王拜访姜子牙的故事吗?周丈王尚且如此敬贤,你怎么这样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张飞连忙说道:“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这才答应。
三人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童子又出来了。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刘备吩咐关、张两人在外等侯,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的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外站了很久,不见动静.张飞进屋见刘备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便十分气愤地说:“这先生也太傲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刘备仍叫他俩在屋外等候。”
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拜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连忙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议论天下大事。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敬佩诸葛亮了。他再三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诸葛亮见他态度十分诚恳.表示“愿效犬马之劳”。第二天,诸葛亮和刘、关,张一起去了新野。
1.依据本文的内容,动用对偶知识,写出下面一副对联即(《三国演义》第37回题目)的下句。(2分)
司 马 徽 再 荐 名 士
□ □ □ □ □ □ □
2.刘备三顾茅庐的根本目的是□□□□(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四个字回答)。(2分)[来源:Www.zk5u] 3.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用词语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3分)
刘备:__________。
关羽:__________。
张飞:__________。
4.请从下列三句名言和本文中各选一句有关修养问题的名言警句(包括作者),填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上。(2分)
[名言]
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陈寿
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卡片] 关于修养的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段中写童子说:“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联系全文看,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写作(35分)
提及中学生生活,有的同学认为太枯燥无味了,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哪里还有什么多彩的生活可言?其实,生活的美重在发现,美,就在你身边。围绕着校园生活,各种思想、各种矛盾、各种冲突也纷至沓来,这些都是作文的好素材。小到排座位、同桌关系、作业多的烦恼、考试的压力,大到升学过程的苦闷与焦虑、与家长的代沟隔膜,以及亲情、友情的展现,可以说,仔细地观察,用心地感悟,只要成为了生活的有心人,你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值得你写、令你乐于写而写都写不完的事。请根据自己的所察所思,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以“那一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
2、文体以记叙文为主。
3、要注重描写表达方式地运用,如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等。
4、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qì
guō
zhū
suō
赊
兀
呓
卯
2.(1)指自己和母亲之间不能沟通、交流。
(2)指自己和母亲之间发生的冲突。
3.(1)妇手拍儿时,儿含乳啼声,口中呜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
(2)星光照旷野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塑造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环境
语言
行动
外貌 5.(1)乙方:宋江仗义疏财,受到中英雄的拥戴。他统领梁山英雄,除强扶弱,打富济贫,一身英雄气概。而诸葛亮效忠于昏庸无能的刘禅,东征西讨,七次北伐,影响了广大百姓的安宁生活。
丙方:诸葛亮、宋江两个都是名著塑造的民族英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诸葛亮的聪明智慧,敬业精神,学习宋江的仗义疏财,侠义精神。
丁方:他们是小说塑造的英雄,是虚构的人物,没有实际意义。即使有这样的英雄,也离我们的生活太远。要学英雄,我们就要学今天的英雄,学身边的英雄。如:任长霞,面对黑恶势力,她拍案而起,面对贫民百姓,她柔情似水。(2分,理由要符合人物特点,谈到两个方面,表意清楚即可)
(2)例:作者及书名: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理由:该书以生动的艺术语言刻画了一个身残志坚,献身于共产主义壮丽事业的平凡而伟大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给人们极大的教育和鼓舞。(2分,说出作者、书名1分,理由1分,理由从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方面谈均可)
6.(1)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总体水平较高(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较多),国家之间发展较为均衡。(2)印度、尼日利亚、巴西、中国、韩国等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总体水平不高(或:大部分国家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家之间的差异较大。(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较大。
7.示例:友谊是温暖怡人的阳光,让人倍感温暖。友谊是涓涓的细流,可以滋润荒漠的心田;友谊是激昂的号角,可以鼓舞奋进的斗志。
二、(一)1.xǐng 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
shěng 省份 2.C 3.神秘,行踪飘忽 4.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5.因不知大铁椎是什么人,所以用他使用的兵器——大铁椎,来指代他。这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二)1.暴君:张狂(盛气凌人)、傲慢、自大(自负)、浮躁(急躁、意气用事)哲人:沉稳(沉着)、谦卑、耐劳(坚韧或坚毅)、心态平和 2.不堪重负自负傲慢恼羞成怒
3.表层意思是上帝让暴君与哲人打赌,谁能穿越沙漠谁为王者。深层含义是人生就像一场赌博,狂妄自大者必然输掉人生,输掉性命。
4.可从学习哲人的明智之举这一角度谈启示,如:谦卑、坚毅者才能达到心仪的彼岸;也可从暴君的直横做法这一角度谈教训,如:目空一切的狂妄者一般都没有好结局。
(三)1.刘玄德三顾茅庐。
2.兴复汉室
3.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报负。关羽:稳重、顾全大局。张飞:鲁莽、直爽,粗暴
4.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
②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诸葛亮
5.①为二顾孔明未见埋下伏笔;②表现诸葛亮具有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品质。③暗示诸葛亮虽隐居隆中,但关心天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