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 现实情景感受利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广泛性,能利用有序数对来表示位置。2. 让学生感受到可以用数量表示图形位置,几何问题可以转化为代数问题,形成形数结合的意识。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用有序数来表示位置。难点:理解有序数对是“有序的”,并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书P105画图,并提出问题,在建国5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壮观的背景图案,你知道它是怎么组成的吗?
原来,广场上有许多同学,每个人都根据图案设计要求,按排序列上在一个确定的位置,随着指挥员的信号,他们举起不同颜色的花束(如
因而这一对数是有顺序的。
(3)让学生到黑板贴出的表格上指出讨论同学的位置。
教师指出:上面的问题都是通过像“9排7号”
BA答案: 课时作业设计:1.其他几个位置依次是(0,0),(1,0),(3,2),(3,4),(5,4),(5,6),(7,6),(7,8).2.可以表示(4,2),(10,2),(11,7),(7,10),(3,7).图(2)
6.1.1 有序数对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认识有序数对,感受它在确定点的位置中的作用;
2、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学会用有序数刘表示点的位置;
3、通过用有序数对来表示实际问题的情境,经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4、体验有序数对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 难点: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包括国庆节庆典活动或大型的庆典活动的录象,电影院的位置实景图、录象及教材45页的图6.1-1等
学生:到电影院看电影的生活经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共鸣
情境一: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国庆节庆典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上壮观的游行队伍中出现的图案,然后问学生:你知道这些背景图案是怎么组成的吗?
情境二:我们到电影院看电影时,每个人都需要一张电影票,你是怎么根据电影票上的数字找到位置的?
设计意图: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例引入,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简单的几个问题,唤起全体学生的共鸣,使他们能很快地投入到学习的情境中
二、分析问题,渗透概念
在天安门参加庆典的队伍(或大型的文艺、庆典活动)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确定的编号,无论队伍怎样移动,他在整个队伍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如图1中甲是在 再让学生举例说明(a,b)与(b, a)的不同含义
设计意图:概念是建立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并不是枯燥的,无味的.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己联系实际来理解“有序”的含义.
四、应用概念,加深理解
1、例题:请以下座位的同学今天放学后参加数学问题讨论:(1,5),(2,4),(4,2),(5,6),(3,3),(6,2).括号内的2、选做题:在下图中,甲从(4,2)的位置出发,按(2,2)->(2,6)->(5,6)->(5,1)->(8,1)->(8,4)->(2,4)的路线行走,请你在图2中画出这条路线.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有序数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明确学习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通过多媒体课件刺激学生的视觉,通过学生的举例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学生的画图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例子,使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用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操作、学生合作交流等方式相结合,采用文字表述、画图、游戏的不同方法,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来考虑方案的设计,让学生能自觉地投人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力求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第二篇:人教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资料
一、生字新词
第六单元复习资料
巢(cháo)
瞅(chǒu)
雏(chú)
呷(xiā)
垂蔓(chuí màn)眼睑(jiǎn)
眸子(mïu)
流泻(liú xiè)
斑斑驳驳(bān bó)生意葱茏(shēnɡ yì cōnɡ lïnɡ)细腻(nì)
信赖(lài)
肌腱(jī jiàn)逞能(chěnɡ)恍惚(huǎnɡ hū)甜腻(nì)
娴熟(xián)进退维谷(wãi)略胜一筹(lüâ chïu)眼花缭乱(liáo)
狩猎(shòu)
剖开(pōu)
对峙(zhì)姑妄(ɡū wànɡ)
湛蓝(zhàn)
苍穹(cānɡ qiïnɡ)
铰(jiǎo)
劝诱(yòu)抽搐(chù)
沟壑(hâ)
不羁(jī)
叽叽喳喳(jī zhā)
呵斥(hē chì)咆哮(páo xiào)
掠(lüè)
觑(qù)
鬣(liè)
剽悍(piāo hàn)
疆场(jiānɡ)驯良(xùn)
勇毅(yǒnɡ yì)窥伺(kuī sì)疮痍(chuānɡ yí)枉然(wǎnɡ rán)
阔绰(kuò chuî)
观瞻(zhān)
妍丽(yán lì)庇荫(bì yìn)
遒劲(qiú jìng)
犷野(ɡuǎnɡ)
畸形(jī)
颚骨(â)慷慨以赴(kānɡ kǎi yǐ fù)
相得益彰(zhānɡ)
驾驭(jià yù)束缚(shù fù)鞍辔(ān pèi)
侮辱(wǔ rǔ)
妒忌(dù jì)
眷恋(juàn)缀(zhuì)窘(jiǒnɡ)
苫蔽(shàn bì)
倚(yǐ)
弛(chí)
眈(dān)瞑(mínɡ)
暇(xiá)
劈(pī)
毙(bì)
尻(kāo)
寐(mèi)诱(yòu)
黠(xiá)
顷刻(qǐnɡ kâ)
二、词语解释
斑斑驳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颜色深浅不一的意思。生意葱茏——形容草木生机盎然,茂盛青翠。眼睑——眼皮。
眸子——原指瞳仁,这里泛指眼睛。悲怆——非常悲伤。娴熟——熟练。茂盛——(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比喻经济等兴旺。
细腻——①细致光滑。②(描写、表演等)细致入微。信赖——信任并依靠。蓬松——形容草、叶子、头发、绒毛等松散开。享受——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滚圆——非常圆。境界——①土地的界限。②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维,是。谷,穷尽,指困境。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筹,筹码,计数的用具。
对峙——相对而立。逞能——显示自己能干。沉郁——低沉郁闷。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而愣住的样子。秩序井然——有条理,整齐而不混乱。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办不到或能力够不上。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也不同。迥,差得远。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抽搐——肌肉不自觉地收缩的症状。这里指(心灵)因痛苦而颤抖。
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不可名状的奇境。这里用来形容声音大得惊人。
不羁——不受束缚。胆怯——胆小;畏缩。厉声呵斥——大声或粗暴地责骂。苍苍莽莽——无边无际的样子。咆哮——(猛兽)怒吼。剽悍——勇猛,强健。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得前往。窥伺——暗中观察情况。羁绊——这里指马笼头。疮痍——创伤。
阔绰——豪华奢侈,排场大。观瞻——具体的形象给人的印象。项鬣——马脖子上的长毛。庇荫——遮挡阳光的树木等。遒劲——雄健有力。妒忌——对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益,更加。彰,明显。
觑——看。驯良——和顺善良。和婉——温和委婉。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抖擞——振作。畸形——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泛指事物发展不正常,偏于一方面。有过之无不及:(相比起来)只有超过的,没有不如的(多用于坏的方面)。
三、文学常识
26.《猫》选自《郑振铎文集》作者郑振铎,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文学家、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27、《斑羚飞渡》是我国当代最著名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动物小说中的精品。
28、《华南虎》是“七月诗派”重要成员牛汉 创作的具有浓厚象征色彩的一首诗。
29、《马》的作者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他用40年的时间写成36巨册的《自然史 》。
30、《狼》选自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是清 代人。“聊斋”是 书房名,“志”的意思是 记述,“异”在标题中的意思是奇异的故事 ;这个书名的意思是 在“聊斋”的书房里记述奇异的故事。
四、课文扫描
26.猫
1.本文中写到的三只猫各有怎样的来历、性格、结局,“我”养猫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第一只猫:从隔壁邻居家要的,性格活泼、可爱,最后病死。“我”感受到生命的新鲜和快乐,猫病死后又感到一缕酸辛。
第二只猫:母亲从舅舅家要来的,性格更活泼,更可爱,最后被路人抱走。“我”更加快乐,又担心,最后怅然、愤恨。
第三只猫:张婶从门口拾来的,性格忧郁、懒惰,最后被冤枉、误打,流浪而死。“我”不喜欢,不注意,最后痛苦、内疚。2.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呼唤以爱心、同情心、正直、公正之心对待弱小的生命,对自己以偏见而冤屈弱小生命的反思与自责。3.文中为什么要写第一与第二只猫?
写前两只猫,以“我”对它们的疼爱反衬出“对”第三只猫的偏见、歧视,突出了第三只猫的悲惨命运,突出了“我”的痛苦和悔恨,突出了主题;写前两只猫的亡失,也为写“我”收养第三只猫作了铺垫。4.“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个结尾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突出了“我”对因为偏见而冤枉第三只小猫的痛苦和内疚,突出了主题。总结全文,也与开头形成首尾呼应。
5.“我”依据什么判断第三只猫吃了小鸟?
①猫常常凝望鸟笼中的鸟;②“我”找到猫时发现它嘴里吃着东西;③找猫很不容易,认为它“畏罪潜逃”;④猫一向吃得胖胖的,很贪吃。
6.第14段,“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对两只可爱、活泼的小猫或亡或失的深深的悲痛。7.赏析语句:
(1)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第1段)
比喻,形象地写出小猫毛色的漂亮和它的活泼、可爱,进而表现出“我”对它的喜爱之情。(2)„„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第1段)
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小猫的活泼、可爱以及“我‘对它的喜爱之情。8.理解语句的含义: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第30段)一想到猫的弱小和它遭受的冤屈,我就感受到自己的偏见、粗暴,并为此而感到无比的痛苦与内疚。9.分析下列词语的作用:
(1)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第1段)消耗:突出了“我”与猫相处的时光快乐而易逝。
(2)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肥大的鼠„„(第3段)
居然:突出了“我”对于第二只小猫能捉到老鼠的惊喜,进而表现出对小猫的喜爱之情。(3)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
好象:表明“我”对猫嘴里吃东西看得并不清楚,只是一种猜想,表现出“我”对它的偏见,为后文写“我”冤枉了小猫作了铺垫;一定:“我”并未看清就认为猫儿吃鸟,突出了“我”判断的武断和对猫儿的偏见,也突出“我”认定猫儿吃鸟的愤怒。10.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比前两只猫更难过?
前两只猫并非因为“我”的过失而亡失,可第三只猫却是因“我”的偏见、冤屈和虐待而死,“我”又没有改过的机会,所以“我”有着深深的痛苦、内疚。11.第11段提到的周家丫头和过路人有怎样的形象?
周家大丫头事不管己高高挂起,十分自私冷漠;路人随意将他人的小猫捉走,也是自私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的。
12.第18段,“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写出了妻对小猫有偏见,同前文猫儿凝望鸟笼相呼应,也为后文“我们”冤屈小猫作了铺垫。13.第22段,“一定是猫,一定是猫!”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突出了“我”认定猫吃鸟儿的愤怒,进而表现出“我”的武断和偏见,为后文“我”误打猫儿作了铺垫。
27.斑羚飞渡
1.文中几次写彩虹,有什么作用?
三次:
一、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
二、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
三、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作用:
一、渲染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
二、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
三、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2、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为什么说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
因为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的斑羚身体为跳板完成飞渡的。是这些必死的斑羚组成了新生的桥,所以说是“用死亡做桥墩”。
3.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一事为什么让“我”感到震惊?)
“我”是个猎人,参照人类在此种情景下常有临阵脱逃的表现,所以震惊。
4、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这句话用美丽的彩虹与镰刀头羊从容走向死亡的残酷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用美丽的彩虹象征镰刀头羊的美好心灵,更是镰刀头羊行为和精神的闪光。
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此句中的三个“没有”构成排比,写出了镰刀头羊叫声的不同寻常,也暗示下文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
28.华南虎
“华南虎”这一标题,揭示了诗歌描写的主要意象,非常醒目。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这首诗按照参观动物园的老虎的整个过程为顺序,描写了华南虎的形象,表现了华南虎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有着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给人以深刻的思考。虎的形象描绘真实,以虎喻人,例如:“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中的“屈辱”含有两层意思:一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到“屈辱”;二是深层含义,即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重难点句子
1.笼里的老虎,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
诗句中的“观众”是一个没有人格和自我意识的群体。他们只是一群苍白、概念化的符号。他们“胆怯”是因为他们卑微,即便是面对老虎威严的背影时,都深感恐惧。“绝望”指他们用各种手段想逗引老虎而它一概不理。
2.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
这句话暗示华南虎为自由做过怎样的勇士般的无畏但却徒劳的反抗。可是,华南虎仍然会不屈不挠不悔的抗争下去,因为抗争是它活下去的全部寄托和现实意义,是它高贵灵魂的有力呈现。
3.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
华南虎是向往自由的,壮阔、博大的“苍苍莽莽的山林”才是它灵魂和力量的家园。4.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
在华南虎这“不羁的灵魂”面前,我感到了自己人生的卑微,心灵的堕落。5.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这句话在诗的结尾,是全诗的总结,再次提到“斑纹”“眼睛”“趾爪”,给人一个整体的印象。“滴血的趾爪”是这首诗的“核”,是诗人感情的爆发点。诗结尾的这个特写,极容易让诗人与读者进一步体会到那个时代屈辱灵魂的不屈抗争的精神。
6.诗人笔下的这只老虎具有怎样的个性?
文中的华南虎有美丽的容貌和强健的形体,在牢笼里,它依然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向往着自由,表现出高贵的灵魂,它是一只身陷囹圄,但却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老虎。
29.马
这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描写了马的形象,也由马生发出情感。题目提示了文章所写的内容。
采用对比的写法,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使用”的马的深刻同情。
30.狼
《狼》这篇短文,描写了屠户和两只狼搏斗的整个过程,狼在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
这则寓言故事,以狼为主线,通过叙述屠户如何战胜狼的故事,表现了狼的贪婪、狡诈和愚蠢凶恶的本性,最后用议论点明了主旨:无论狼多么狡诈阴险,最终都会被机智勇敢的人所战胜。
重难点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这句话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狼狡猾、恶毒、凶狠和贪得无厌,同时,“并驱如故”也照应了前文的“缀行甚远”这句话,使行文严谨。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这句话以凝练的语言写两只狼的动作、行为,到此,紧张的气氛似乎缓和了许多,殊不知这其中却隐含着更大的阴谋!极其形象地表现了狼的阴险、狡诈。
3.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这句话及其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了狼狡猾的本性,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一神态极具有迷惑性,让人们对狼的本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这句话照应了“目似瞑,意暇甚”,是本文的点睛之笔,突出了狼这一形象。5.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此句主要体现了屠户具有很高的警惕性,同时,也进一步表现了狼的狡猾,前狼“假寐”惑敌,后狼打洞,待时机成熟,前后夹击,令人惊奇。重点段落
1.对第三自然段段的诠释。
“屠大窘”,危急关头,屠户思想斗争激烈。他明白怕死是不行的,退让是无用的。于是,他找到战斗场地,迅速占据有利地势,准备与狼搏斗。“弛担持刀”显示其果断抉择,“狼不敢前”是屠户敢于斗争的初步效果,“眈眈相向”表明狼不甘罢休。这一层是屠户御狼,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2.第四自然段的诠释。
这一段写了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阴险狡诈。狼是狡诈的,当屠户自己妥协转入防御时,两狼耍起了花招,一狼用“假寐”来蒙骗屠户,一狼假装“径去”,暗中从积薪后面打洞,真是狡猾至极!但是狼又是愚蠢的,“假寐”的狼由于“目似瞑,意暇甚”,为屠户“以刀劈狼首”创造了时机,打洞的狼由于“身已半入,止露尻尾”,使屠户轻易的“断其股”。这一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班级:四年级()班 教学时间:2007年()月()日 备课人:郭剑
教学内容:第95~ 97页例1、2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754+3826
2000-493
2、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二、教授新课
1、创设情景: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 小组合作:
(1)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2)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3)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
3、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汇报:
(1)小数点对齐(2)数位对齐
(3)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
4、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 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复习巩固: 教后记:
练习一
教学班级:四年级()班 教学时间:2007年()月()日 备课人:郭剑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练习课
型:练习课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教学过程:
一.出示练习题目引导学生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0.7+0.9
4.7-0.5
0.56-0.45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1.7-0.3
2、算一算:
10.52+3.48
15.24-3.84
9.9+10.11
100-0.27
3、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
4、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
二.总结:今天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
练习二
教学班级:四年级()班 教学时间:2007年()月()日 备课人:郭剑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复习。课
型:练习课
教学要求:
4、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5、提高解题能力。
6、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
2、口算下列各题
0.7+0.9
4.7-0.5
0.56-0.46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5.7+0.2
3.6-1.6
7+2.3
3、板演下面各题并演算
8.02+15.28
108.5-35.05
25-16.07 提问:小数加减法如何计算呢?
二、笔算练习
1、完成下表,并说说你了解到什么信息。(单位 元)
2、根据信息说说你了解到什么?
3、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三、解决问题
1、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班里要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
问题:可以怎样买?需要付多少钱?
四、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第100页例3。课
型:新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
2、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2+0.3
3.5+2.4
8.7-4.5
1-0.6
0.9-0.5
2.3+5.4
4.9+1
8.6-5.5 0.7+0.8
6.7+1.1
5+6.5
9.7-7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在计算.7325-714+146-89 10000-(981-326)+148
3、导入: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二、新课:
2、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1)环城自行车赛段资料如下表。
(2)今天第2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要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3、小组合作要求:
(1)先确定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2)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解决。(3)说说解答时你都用到了什么旧知识。
4、汇报。
(1)483.4―(39.5+98.8)
= 483.4―138.3 = 345.1(千米)(2)165+80.7+99.4
= 245.7+99.4
= 345.1(千米)(3)483.4―39.5―98.8 = 443.9―98.8 = 345.1(千米)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185.07-15.3+94.3-4.309
9.26-〔8.9-(3.96+1.3)〕
22.8+5.23-9.125+14.75
32.5-(5.07+6.13)+8.25
2、解决问题:
(1)根据下图,请你说说肖红跳过了多少米? 8
(2)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第104页例5和例6。课
型:新授课
教学要求:
1、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2、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教学难点:正确的进行简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口算:(投影片或口卡)0.35+0.5
0.26-0.16
0.25+0.17
5-2.5
7.2+6.8
8.5-5
3.6-1.6
2.1+7.9
13.5-2.4
6.7-2.3
4.8-2.8
7.1-4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根据什么?
48+25+52+175
120-75-25
430-121-79 36+11+64+89
85-(15+64)
3、引入:我们运用加减法的定律和性质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二、授新课
1、创设情景:你都知到了哪些信息?
班里这四名男生的50米跑成绩最好,他们参加4×50米接力赛,可能的总成绩是多少呢?
2、小组合作完成
(1)根据题目确定解答方法(2)写出解答过程,并说说理由
3、汇报:
(1)8.42+8.46+8.54+8.58
= 16.88+8.54+8.58
= 25.42+8.58
= 34(秒)
(2)8.42+8.46+8.54+8.58
=(8.42+8.58)+(8.46+8.54)
= 17+17
= 34(秒)
4、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怎么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
5、小结: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三、复习巩固
1、练一练
4.36+14.8+5.64+5.2 38.2-7.09-20.6-2.31 ⑴要求: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思路.⑵指名汇报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2.5+1.8
0.5+1.5+1.5+0.5
5.26+3+1.74
0.25+0.15+0.75+0.85
27.85-(7.85+3.4)要求:比赛完成,同学间互相介绍好的经验、方法。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简
算 8.42+8.46+8.54+8.58
8.42+8.46+8.54+8.5 = 16.88+8.54+8.58
=(8.42+8.58)+(8.46+8.54)
= 25.42+8.58
= 17+17 = 34(秒)
= 34(秒)课后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第105页练习十八 课
型:练习课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的简算,并能判断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2、培养学生进行简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进行简算的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定律进行简算。教学难点:准确的进行简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0.4+0.6+5
7.5+3.1+2.5
10-2.5-2.5
21-7.7-2.3 8-2.5
9+3.6
10-2.4
8-1.6
二、简算练习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或“-”。3.85+10.06=□+3.85
10.24+8.2+1.8=10.24+(□○□)
18.76-(3.76+0.53)=18.76-□○□
32.17-0.46-4.54=32.17-(□○□)
2、下面各题能用简算的就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赛完成)
1.25+3.7+0.75
5.6-0.18-1.2
7.08+16+8.2 10+0.009+0.191
3.75-0.75-1.25
80-19.4-8.09-3.51 5.6+0.5-5.6+0.5
7.2+5.6-2.8
34.5-(17.2+4.5)
三、解决问题
1、P105 4 2004年春季运动会 田径 思念机组男子4×50米接力赛选手情况:
(见书)
提问: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 ⑸怎么算的快?
2、P106 5
提问: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 ⑸怎么算的快?
3、P106 7(按以下步骤组内交流完成)
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 ⑸怎么算的快?
4、P106 8 ⑴ 通过观察图、计算,你知道2003年全世界的人口总数使多少?⑵通过计算你还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5、P106 9
完成表格。说说每轮动作后,这三对选手的的分及排名情况
四、作业:第134页7题 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课后小结: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课型 :复习课.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2、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3、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1.口算: 2.6+0.4 0.375+0.625 5.8+2 5-0.2 0.48+0.29 4.3-1.6 0.74-6.4 1-0.89 3-2.3 2.计算: 4.2+15.6 24.8-18.2 13+7.1 10-9.05 3.96+6.04 4.03-1.97
提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 什么样的题可以简算?根据是什么? 练习: 1.计算: 2-0.35-0.275+0.4 4.36-(2.01+2.29)+0.48 21.3+108.75-(100-0.07)
2.选择正确答案.写在等号后边:(1).9.26-3.96+8.905=(14.475 14.205 13.809)(2).9.09+11.1-19=(20 1.1 1.19)(3).40-9.05-(3.8+6.02)=(21.13 33.35 20.95)3.先观察数字特点.能用简便算法计算的用简便算法计算.4.9+0.1-4.9+0.1 34.02+13.5+0.98 5.6+2.7-4.4 5.17-1.8-3.2 9.95-(4.95+3.14)8.43+2.87+0.57+0.13
4.列式计算:(1).27.8减去19.3的差.再加上24.5,和是多少?(2).23.64加18.9的和.再减去37.82.得多少?
二.解决问题: 1.一只驼鸟每小时跑54.3千米,一辆卡车每小时行45.7千米.鸵鸟的速度比卡车快多少千米?
2.锦华水泥厂原计划全年生产水泥13.58万吨,结果上半年生产7.96万吨,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0.04万吨,全年超过计划多少万吨?
3.有两个粮食仓库 ,第一个仓库里有粮食57.5吨,第二个仓库里有50吨,后来从第一个仓库里运走粮食9.9吨,这时第一个仓库的粮食比第二个仓库少多少吨?
4.专业队用三个月挖了一条9.5千米的水渠,第一个月挖了2.75千米,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挖了0.65千米.第三个月挖了多少千米?
第四篇: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12345678910
选项
1、P(x,5)在第二象限内,则x应是()。
A、正数B、负数C、非负数D、有理数
2、若y轴上的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是()。
A、(3,0)B、(0,3)
C、(3,0)或(-3,0)D、(0,3)或(0,-3)
3、若点P(a,b)的坐标满足关系式ab>0,则点P在()。
(A)第一象限(B)第三象限(C)第一、三象限(D)第二、四象限
4、已知A(-4,2),B(1,2),则A,B两点的距离是()。
A.3个单位长度B.4个单位长度C.5个单位长度D.6个单位长度
5、将点P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点P′,则点P′的坐标为()。
A.B.C.D.6、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
A、(2,2)B、(3,2)C、(3,3)D、(2,3)
7、下列语句,其中正确的有()。
①点(3,2)与(2,3)是同一个点②点(0,-2)在x轴上③点(0,0)是坐标原点④点(-2,-6)在第三象限内
A、0个目B、1个C、2个D、3个
8、如图,与①中的三角形相比,②中的三角形发生的变化是()。
A、向左平移3个单位
B、向左平移1个单位
C、向上平移3个单位
D、向下平移1个单位.9、坐标为(x,x–1)的点一定不会在第()象限。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10、如图,小明从点O出发,先向西走40米,再向南走30米到达点M,如果点M的位置用(-40,-30)表示,那么(10,20)表示的位置是()。
A.点AB.点B C.点C D.点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一张电影票的座位5排2号记为(5,2),则3排5号记为。
2、点(-3,5)到x轴上的距离是_______,到y轴上的距离是_______。
3、将点(0,1)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点的坐标为________。
4、点P(a+5,a-2)在x轴上,则P点坐标为。
5、若点P在第二象限,则点Q在第象限。
6、已知(,)点在轴的左侧,且││=3,││=2,则点的坐标为。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1-2a,a-2)在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的值为________。
8、学完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李宇同学在笔记本上写了下列一些体会:
①如果一个点的横,纵坐标都为零,则这个点是原点;
②如果一个点在轴上,那它一定不属于任何象限;
③纵轴上的点的横坐标均相等,且都等于零;
④纵坐标相同的点,分布在平行于轴的某条直线上.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有(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三、解答题.(共46分)
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请你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本题4分)
2、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参观了红星村果树种植基地(如图).他从苹果园出发,沿(1,3),(-3,3),(-4,0),(-4,-3),(2,-2),(6,-3),(6,0),(6,4)的路线进行了参观,写出他路上经过的地方,并用线段依次连接他经过的地点。(本题8分)
3、如图,(1)请写出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房子的A、B、C、D、E、F、G的坐标。
(2)源源想把房子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你能帮他办到吗?请作出相应图案,并写出平移后的7个点的坐标。(本题8分)
4、已知直线AB与两坐标轴交于A、B两点,点A的坐标为(0,-3),且三角形OAB的面积为6,求点B的坐标。(本题8分)
5、一长方形住宅小区长400m,宽300m,以长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为原点,过原点和较长边平行的直线为x轴,和较短边平行的直线为y轴,并取50m为1个单位.住宅小区内和附近有5处违章建筑,它们分别是A(3,3.5),B(-2,2),C(0,3.5),D(-3,2),E(-4,4).在坐标系中标出这些违章建筑位置,并说明哪些在小区内,哪些不在小区内.(本题8分)
6、如图,四边形ABCD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2,8),(–11,6),(–14,0),(0,0)。
(1)计算这个四边形的面积;
(2)如果把原来ABCD各个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增加2,所得的四边形面积又是多少?(本题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12345678910
选项BDCCBBCADB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5)
2、5,33、(0,-1)
4、(7,0)
5、四
6、(-3,2)或(-3,-2)7、18、①②③
三、解答题新课标第一网
1.略
2、他路上经过的地方:葡萄园,杏林,桃林,梅林,山楂林,枣林,梨园,苹果园.图略.3、(1)(2,3),(6,5),(10,3),(3,3),(9,3),(3,0),(9,0);
(2)平移后坐标依次为(2,0),(6,2),(10,0),(3,0),(9,0),(3,–3),(9,–3).4、因为点A的坐标为(0,-3),所以OA=3,设B点的坐标为(a,0),则OB=,又因为三角形OAB的面积为6,所以,所以。所以B点的坐标为(-4,0)或(4,0).5、在小区内的违章建筑有B、D;不在小区内的违章建筑有A、E、C6、(1)80(可分别割成直角三角形和长方形或补直角三角形成长方形)。
(2)80
第五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教案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传授目标:练习写话题作文,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2.能力培养目标:阐述论证观点的方法
3.感悟生命的可贵,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
话题内容:马,人类无言的朋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记得法国作家布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骠悍的动物——马”。的确是这样,数千年来,人们爱马、赞美马、歌颂马——爱的是它奔腾不息的气势、颂的是它勇往直前的精神,马和人一样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马是我们忠诚的朋友。
二、师生共同讨论: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但是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人对马是“养育”“训练”“驱使”“奴役......驯养”,马成为人的奴隶。不仅如此,人还用“鞍辔”“羁绊”约束它,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使“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更悲惨的是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摆阔绰”,“壮观瞻”,给马“戴上黄金链条”,把马的“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侮辱马性”,使马成了人类的玩物。)三.资料 :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资料:马的佳名美誉:千里马、天马、宝马、汗血善马、骏马、老骥、白驹等等。唐太宗屡用以征伐的六骏、周穆王巡行天下的八骏、汉文帝有良马九匹号为九逸,都各以其形象、毛色和速度,锡以嘉号。资料:(历史故事)关羽的坐骑赤兔马,关羽败走麦城,被害东吴,赤兔马也跟着绝食而亡。项羽的坐骑乌骓马也是这样,当年刘邦的大将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在垓下,项羽不能突围而自刎乌江,而乌骓马也自跳乌江,留下了千古绝唱《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六、写作:我心中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