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年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发言稿: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XX年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发言稿: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同志们:
在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开馆,我们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地浙江杭州举行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对深刻认识宪法的重要地位、加强新形势下宪法宣传教育、推动宪法全面贯彻实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推动宪法贯彻实施的情况和加强宪法宣传教育,讲几点意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宪法实施。XX年12月4日,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并对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作出重大部署。总书记深刻指出:“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切实在宪法实施和监督上下功夫。”XX年首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设立国家宪法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更好发挥宪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大作用。”
保证宪法全面贯彻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负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自觉恪守宪法原则,认真履行宪法使命,依法开展与宪法实施直接相关的工作。
一是,XX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二是,XX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以国家立法形式建立了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自XX年1月1日决定施行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已先后组织5次宪法宣誓仪式,20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宣誓。
三是,XX年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布特赦令,对参加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等4类部分服刑罪犯实行特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八次、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实行特赦,是实施宪法规定的特赦制度、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和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新实践。
四是,根据宪法第67条第16项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起草并审议通过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为建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奠定了法治基础,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力和号召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五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依纪依法严肃查处辽宁拉票贿选案的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精神、有关法律规定和原则,作出创制性安排。XX年9月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临时召开第二十三次会议,确定辽宁省45名拉票贿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作出关于成立辽宁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筹备组的决定,坚决维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权威和尊严。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站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全面贯彻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是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根本所在、命脉所在。要坚定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坚定不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矢志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要进一步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切实保证宪法全面贯彻实施。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着力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把国家各项事业、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遵循和把握立法规律,以良法促进发展、保证善治。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对违反宪法法律的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加大监督纠正力度,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三要进一步学习好宣传好宪法,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权威。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开展宪法宣传教育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使宪法成为全体公民一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根本的活动准则。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切实增强国家公职人员宪法观念,自觉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第二篇:弘扬宪法精神[模版]
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校园
宪法是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根本制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母法,就像家里的母亲一样。所有的法律都必须根据宪法产生,不得违背宪法,违背宪法的法律是无效的。国旗下讲话主题演讲稿——弘扬宪法精神,建设和谐校园。宪法是爱法,就像母亲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使我们的人格、人生、财产受到保护。宪法是国法,宪法不是家法,也不是校规,而是规定整个国家基本制度的国法。
大家知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学校假如没有严格的规定,就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现代社会受一些不健康思想的影响,我们变坏真是太容易了,比如网吧、游戏厅等,你们可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荒废学业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年龄的特点决定了同学们的幼稚、不成熟,可能会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甚至因法律意识的淡薄而导致一些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我们完全有必要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来尽量减少甚至完全避免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借此机会,我特别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一、不带通讯工具进入校园,不沉迷于网络。纠正网络游戏、网上装备、网上交友等危害身心健康、消耗家长钱财和影响学习的行为。
二、不说谎、小偷小摸、义气用事。我们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享受、一时的痛快,而毁掉自己的一生。
三、不要因为相互之间磕磕碰碰,就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只要我们心胸放得开阔一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能避免发生许多恶性事件,又何必逞一时之强,酿终身大错呢?学校是我们大家共同学习生活的大家庭,我们每个学生是其中的一员,当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或发现某些不良苗头,我们每位学生都有责任和义务加以劝阻制止,并及时报告班主任,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多元化成为一个客观现象。不同的利益主体必然有不同的利益需求,而利益关系多元化势必带来利益矛盾甚至利益冲突。包括劳资冲突在内,现代社会中的利益冲突只会越来越多,而不会越来越少。但是,利益冲突并不意味着这个社会不和谐。从利益冲突到社会不和谐、不稳定,中间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利益冲突的处理。如果面临利益冲突时缺乏统一的规则、公立的裁决、有效的协商,那么利益冲突有可能转化为群体冲突和社会冲突。因此,在我国进入到利益多元化时代,各级政府的思想也要进一步解放,不要回避利益冲突的现实,不要视利益冲突为洪水猛兽,不要对利益冲突如临大敌。承认利益多元,承认利益冲突,是利益多元化时代的基本出发点。
此外,我们在看到常态化的利益矛盾、利益冲突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利益失衡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比如,我国的城乡差距尽管有所缩小,但仍在高位;基尼系数长期居高不下;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与利益冲突不同的是,利益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利益格局的固化。这是建设有活力的市场和有活力的社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现象,相互帮助,团结奋进。让我们一起学法、知法、守法,做一名新世纪合格的学生,用我们美好的心灵去净化身边的丑恶,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共建人类的文明,共创和谐校园。
第三篇: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同志们:
为丰富和完善宪法学的理论体系,推进其他法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助推我市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助推进我市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宪法式的思维习惯;今天我们来学习了解下基本大法《宪法》。
一、使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肩负着重要职责,承担着提供思想舆论支持、创造良好文化条件的光荣使命。
一、要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把宪法法律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灵之中,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强大内在力量,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不断引向深入,把全民普法特别是宪法宣传教育这项基础性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持续深入推进,大力宣传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大力宣传宪法基本原则和内容,大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努力使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们要统筹抓好媒体宣传和社会宣传、网上宣传和网下宣传、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形成规模声势,取得实际成效。精心组织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主题教育,充分发挥文化产品的熏陶作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践养成作用,通过持续深入地宣传教育,在
2项长期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推动全社会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和运用宪法的自觉意识,树立对宪法的信仰和敬畏,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一、要坚持不懈突出抓好宪法宣传教育。把宪法宣传教育摆在首要位臵,坚持宪法宣传教育的正确方向,大力宣传党的领导是宪法实施最根本的保证,大力宣传宪法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大力宣传宪法至上、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等理念,宣传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我国的国体、政体,着力宣传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充分相信宪法、主动运用宪法。
二、要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宪法、模范遵守宪法。坚持把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作为关键,推动建立健全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学习宪法制度,把宪法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方面,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必修课,同时继续组织好领导干部学习宪法卫星远程讲座和普法讲师团宪法巡回宣讲等活动,全面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宪法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的学习,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三、要进一步抓好青少年的宪法宣传教育。坚持宪法教育从娃娃抓起,将宪法知识学习纳入《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深化中小学 “宪法进课堂”和宪法主题班会活动,推动宪法进学校、进课堂,不断增强青少年的宪法观念。
四、要开展经常性宪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坚持把“12〃4” 国家宪法日作为宪法宣传的重要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宪法集中宣传活动,推动全社会掀起学习宣传宪法、贯彻实施宪法的热潮,使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围绕党和国家重大任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五、要创新宪法宣传教育方式方法。推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宪法宣传教育中的运用,进一步加强宪法主题公园、宪法主题广场等阵地建设,深入开展宪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宪法宣传周、法治文艺汇演等活动,不断增强宪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让人民群众相信法律的尊严
人民法院推动宪法实施,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切实维护宪法所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利,依法严惩各类危害国家安全、颠覆国家政权、煽动民族分裂、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等违法犯罪,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司法裁判,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6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全面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在坚决惩治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犯罪的同时,注重依法保障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要认真落实宪法关于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人民监督的规定,深化检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持之以恒地抓好司法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司法公信力。要紧紧围绕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的要求,落实中央关于司法改革的重大部署,凝聚共识,攻坚克难,认真开展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等改革试点,积极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检察院,推进省以下地方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检察职权配臵,健全检察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三、要牢牢把握宪法定位,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我国宪法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要始终坚持宪法定位,增强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要进一步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坚决监督纠正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突出问题,努力使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推动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加强职务犯罪线索管理,健全受理、分流、查办、信息反馈制度,明确纪检监察和刑事司法办案标准和程序衔接,不断提高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法治化水平,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要积极完善行政检察制度,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四、要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必须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检察机关要带头开展宪法的学习教育,认真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引导和激励检察人员始终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要紧密结合执法办案,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促进全社会提高法律素养、增强法治思维,自觉严格依法办事。要切实承担普法职责,建立检察官以案释法制度,深入群众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着力培育法治信仰、倡导契约精神、树立规则意识,推动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发言稿营造社会氛围推动弘扬宪法精神
2016年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发言稿:营造社会氛围推动
弘扬宪法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全面依法治国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行政首先是依宪行政,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宪法和法律,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
要积极营造弘扬宪法精神、开展法治宣传的良好社会氛围。要综合运用媒体宣传、公益广告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全民普法特别是宪法宣传教育。各级各类媒体都要全面建立完善公益普法制度,拿出重要频道、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访谈节目、专题节目等形式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法治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要集成全媒体资源、积聚全媒体力量,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更好地运用“两微一端”开展宣传,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影响力。
要坚持法治宣传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要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倡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美德善行,引导人们向往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要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要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依法惩处公德失范、诚信缺失的违法行为,推动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社会风尚。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促进社会诚信。
要积极培育有利于推动弘扬宪法精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使法治成为根植于人民群众内心的向往,成为一种社会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让宪法精神和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社会生活。要广泛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法治村(居)等法治创建活动,深化城乡基层单位法治创建。要加强优秀法治文化产品创作生产,通过电影、电视、歌曲、戏剧、小说等多种艺术形式,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和提升宪法意识、法治意识。要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广泛开展文艺汇演、演讲征文、知识竞赛、诗词歌咏、书法绘画、摄影展览展示等活动,把宪法精神、法治元素融入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乡村(街区)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法治文化需求。
第五篇:第四个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发言稿:身体力行践行宪法精神
第四个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发言稿:身体
力行践行宪法精神
今天是我国的第四个国家宪法日。作为法科学子,我们深知,宪法关乎一国法治之命运。宪法精神不仅指导着中国的发展与未来,更引领着莘莘学子的学习和生活。
我国宪法中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精神,同样也是每一位学子参与高校日常活动的精神基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精神也在校园得到多方位体现。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作为法科学子我们更应身体力行地践行宪法精神。在去年我校刑事司法学院主办的“一二·四”普法活动中,同学们就一起走进了学校周边的居民社区,通过普法短剧、宪法知识讲座等形式向社区居民传达宪法内涵,引导并呼吁群众关注宪法,提升法治意识。在法大,有一句口耳相传的话叫“风里雨里,南门等你”,它是一群投身于法律援助事业的学生许下的承诺。他们来自于法大最有特色的学生组织——法律援助中心,不论酷暑严寒,正午时分的法大南门,总有他们坚定的身影。他们用过硬的法律专业知识为当事人提供咨询和帮助,为他们争取或维护合法权益。还有校内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远程支教活动,让大学生走进贫困地区,向当地的孩子传播知识,为孩子们带来欢笑。这些青年学生们坚持着宪法中公平正义的信条,坚定地践行着宪法中关怀困难群体的精神。
我眼中的宪法是太阳,高悬蓝天却并不遥远,温暖的宪法阳光无差别地普照在每一个人身上。它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大法,也是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受教育权的公平之法。我们对宪法的思考应体现在日常细微处,宪法的学习不只是知识理论的学习,更是宪法思维的学习。
我认为,正确学习和解读宪法,首先应当从“中国视角”去理解我国宪法的价值和意义。在学习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一点:中国的历史与现状有着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因而中国宪法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作用。它不仅是一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证书,还是一块刻满国家根本制度的基石,更是一面团结人心、凝聚共识的旗帜。我们维护宪法的权威,就是要让全国人民能紧密团结在一起,万众一心地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