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Internet技术 结业报告
Internet技术结业报告
老师您好,经过本学期选修Internet技术这门选修课,我受益匪浅。我将上课的笔记整理了一下,再加上心得体会,于是完成了这一篇结业报告。
第一部分:概述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Internet技术的概述。
1、全世界共有13台根域服务器,其中10台在美国,一台在英国,一台在瑞典,一台在日本。
2、域名与主机系统,其中主机名必须满足三原则{①全球唯一②便于管理③便于映射,效率高},名字空间分成若干个部分,并授权相应的机构进行管理。域名之间用“.”进行分割。
3、哈工大的IP范围 202.118.224.0~202.118.255.255 ;210.46.64.0~210.46.79.255【原来哈尔滨建筑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简称哈建大)原来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国家调整原因脱离哈工大,2000年又重新与同根同源的哈工大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的人说是哈建大并入哈工大,而哈建大人说工大回归,因为最初建校的土木楼是哈建大的】202.118.168.0~202.118.171.255是后来多分配给哈工大的。
4、Internet的三要素是:服务器,通信,协议。
5、计算机网络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拓扑结构,访问方式,信号和传输方式,传输介质,数据交换技术,路由技术,结构化布线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系统。
6、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总长度为240万公里的远程终端。
7、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8、现在的网络是二级结构的计算机网络。TCP/IP协议的规范和Internet的技术都是公开的,目的就是让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都能相互通信,使Internet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9、主机的负担很重,需要兼顾数据处理及通信,设备运行速度慢,使得独占线路利用率低。10、1969年美国的四所大学建立了第一个报文分组网,这四所大学是:犹他,斯坦福,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芭芭拉分校。1979年研制出TCP/IP协议,1983年TCP/IP协议被正式采用。
11、ARPAnet 的特点【资源共享;分散控制;分组交换;采用专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CCP或IMP);分层的网络协议】
12、ARPAnet完成了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提出了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概念,;研究了分组交换的方法。
13、NSFnet网是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利用ARPAnet建立的计算机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骨干网,1987年建立了一个新的广域网,由13个节点组成,由主干节点下联到各地区网。
14、Internet不隶属于任何国家、政府、团体和个人,是一个既自治又合作的团体,拥有独立的管理规则和体系。Internet Society(协会)是决定Internet如何发展的最高机构,但是不经营Internet。ISOC(Internet协会)的任务是推动和支持技术革新,下分IETF工程任务组织,IRTF研究工作组。Internet结构委员会的工作包括【①制订Internet标准②管理Internet标准(草案)(RFC)的出版进程③检查IETF和IRTF的工作④为之设计策略和规划】,位于【阿姆斯特丹的RIRE-NIC负责欧洲地区的网络号码分配工作。日本的AP-NIC负责亚洲地区的网络号码分配工作;美国的INTER-NIC负责其他地区的网络号码分配工作】。
15、准许各个大学,政府或私人科研机构的网络加入,1988年NSFnet代替ARPAnet成为主干网。ARPAnet后期分离出军方专用网NILnet,1990年能源网(ESnet)、航天技术网(NASAnet)商业网(COMnet)等先后接入Internet,从而构成了美国的Internet,称为USInternet。1992年ANSnet使Internet商业化,由IBM,MCI,MERIT三家公司联合组建ANSnet,成为Internet的另一个主干网。
16、Intranet是一个内部网,相当于传统的局域网,但是采用了Internet的全部技术,按照Internet方式进行运作,并提供Internet所具有的全部服务。可以保护内部人员的使用。在Internet出口建立了有效地“防火墙”。内部人员经互联网利用本单位的网络开展各种工作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外联网(Extranet)通常用来描述可以被外部人员访问的内部互联网。
17、Internet与信息高速公路:是克林顿政府提出的概念,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建立一个多媒体的信息交互高速通信广域网,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将达到Tbps(1T=1024G),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已达到Gbps(千兆)的传输速率。
18、代理服务器技术属于应用层技术,他像一个内部网络与外界之间的边界检查点。
19、防火墙种类:包过滤技术,采用网络层技术保护整个网络,方式有:筛选路由器,包过滤器等。安全策略是监测网络上传输的包的包头信息与网络管理员设定的规则相比较,确定是否将包报送到其目的地。
20、浏览器是一种在客户机上用于访问web服务器的前端软件,最早的浏览器是93年由伊利诺斯大学的NCSA开发成功的免费软件Mosaic,1994年Netscape问世,96年IE开始捆绑在WINDOWS上,90年代末,RSS(简易信息聚合)技术问世,它是一种有网站直接把新闻送到用户桌面的技术,用户可以订阅自己想看的内容。
21、www.xiexiebang.com;
——Gopher资源,以文章为主(但是我国大陆特别少,台湾较多); ——讨论组,以专题讨论,热点聚焦为主; ——信息服务,以汇聚用户所感兴趣的资源为主; ——网上娱乐,以网上游戏及对话为主; ——图书文献,如中国国家图书管;
——网络书店,如网上虚拟书店,当当网,卓越网的晚上书店是工大学生经常去的网上书店; ——在线信息服务系统,如哈尔滨的交通违法处罚系统; ——实用资源,如CCTV,ifeng; ——E-mail 服务;
——Telnet服务:Telnet是Internet的远程登录协议,它让你坐在自己的计算机前,通过网络注册到另一台远程计算机后,这台计算机可以在地球的另一端。当你登录上远程计算机后,你就可以用自己的计算机直接操控远程计算机,享受远程计算机本地终端同样的权利,使用远程计算机资源;
——bbs服务:是利用计算机通过远程访问,将各种共享信息提供给各种用户,各用户可以张贴自己的观点,可以回答他人的问题,可以寻友,发邮件等。
23、95年SUN发表了JAVA程序设计语言,极大地提高了www的交互性色彩,使得www从静态的文本变为可执行的程序。JAVA Applet可以和主页一起在网上传输,下载后立即可以执行,JAVA Applet 的安全受到了足够的考虑,许多对本地有害的操作均被禁止了。JAVA 实现了跨平台,可执行,可交互,网络编程性强。
24、、mud是多使用者,文字模式基础,虚拟实景类型的游戏。
25、TALK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话类似,TALK在Internet上为用户提供一种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实时对话服务,目前广为使用的QQ便属于此类型。
26、全文性信息检索:全文搜索引擎的数据库是依靠一种叫“网络机器人”的软件,如我校的万方等。
27、IP Phone:Net to Net——基于IP(或E-mail地址的连接方式); Net2Phone:Net to Phone——基于接入服务器的连接方式;
Internet Phone:Phone over Internet——基于自动转接服务的通话方式;
28、网络的用处还有很多很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享受,如网上艺术长廊,网上博物馆,网上医院,网上实况转播等等。其中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本质就是利用电信运营商的互联网络传输电视节目,是数字电视(HDTV)的有力竞争者。
29、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于94年开始建设,由邮电部建设,95年6月对外营业;依托Chinapac,ChinaDDN,PSTN等通信资源,构成国内速度最快的网络;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汉,沈阳为核心层(核心层以网状结构进行互联)。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是连接全国八大地区的主干网,速率达到155M或以上,国际出口速率250M,接入单位900多个,个人用户800多万,160多个城市。中国科学技术计算机网(CSTnet)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联合清华,北大共同建设,接入单位主要是全国各个科研单位。中国金桥互联网(ChinaGBP)主要分布在国内各个发达城市,以建设一条“信息中速国道”为目标的“三金工程”,联网方式一卫星和微波为主。30、中国三大电信巨头简介:
网通(主要固定)并入联通,组建新联通(我家吉林省的固定电话就是这样);
铁通(主要固定)并入移动,组建新移动; 原中国电信和原CDMA组建新的中国电信;
各家电信公司的手机号码开头前三位(这个我很感兴趣,以为本人很喜欢手机): 中国移动:
2G:134,135,136,137,138,139,150,151,152,157,158,159;
3G;187,188;
中国联通:
2G: 130,131,132,155,156;
3G: 185,186;
中国电信:
2G: 133,153;
3G: 180,189。
31、网络安全:
①网络操作系统本身存在漏洞,例如Windows NT中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漏洞,外人可以通过它截取口令,偷窥网络;
②Internet/Intranet使用的TCP/IP协议以及FTP,E-mail,RPC等都包含很多不安全因素。
③OS(操作系统)为系统开发人员提供的便捷入口,也是黑客的通道。
④缺少安全管理,绝大多数的黑客事件都是内部引起的。
32、黑客常用的手段:
①非法访问:黑客利用漏洞进行非法访问和破坏
②蠕虫:是一个或一级程序,可以一台机器向另一台机器传播,同病毒不一样,不需要修改宿主程序就能传播
③活板门:(Trap Doors)在所编制的程序中潜伏代码或保留漏洞;
第二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简介
我把这部分分为五个小节。
1、OSI参考模型;
2、以太技术;
3、TCP/IP 协议;
4、局域网操作系统;
5、结构化布线;
1、OSI参考模型:(很基础也很重要)
①物理层:为上一层(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通过物理介质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②数据链路层:作用是屏蔽物理层的特性,负责为上一层(网络层)建立一个数据链路连接,在两个相邻的节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在接受顶啊接受到数据出错时要通知发送方重发,知道这一帧无误的到达接收节点。
③网络层:为源端的传输层数据送来的数据进行分组,并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结点。④传输层:作用是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他是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关键层次,是一个端到端的层次。
⑤会话层: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对话控制机制,允许不同主机上的各种进程之间进行对话,并参与管理。是一个进程到进程的层次。
⑥表示层:主要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为了让不同的计算机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来表示用户的抽象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
⑦应用层:是最高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了访问OSI环境的手段,应用层包括了一些管理功能以及支持分布式应用的常用机制。
2、以太技术
交换式以太网,简单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万兆以太网,不一一展开谈了。
3、TCP/IP协议
TCP/IP体系结构由不同功能的五个层次组成。
① 物理层:是数据传输设备与传输介质或网络之间的物理接口,定义了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以及信号编码机制的特性。
② 网络接入层:是端系统和通信子网之间的逻辑接口,实现端系统与其相连网络的数据交换。
③ 互联网层:使用网际协议(IP)实现穿越多个网络的路由选择功能。④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系统的数据传输服务。
⑤ 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如文件传输协议,电子邮件等),为不同主机上的进程或应用之间提供通信。
我想再来谈一谈计算机局域网的体系结构。结构化布线系统由以下6部分组成:户外系统,垂直竖井系统,平面楼层系统,用户端子区,机房子系统,布线配线系统。
① 户外系统:主要是指用于连接楼群之间的通信设备,它将楼内和楼外系统连接为一体,是户外信息进入楼内的信息通道。② 垂直竖井系统:是整个结构化布线系统的骨干部分,是高层建筑中垂直安装的各种电缆,光纤的组合。
③平面楼层系统:与垂直竖井系统相比,平面楼层系统起着支线作用。④ 用户端子区:是整个布线系统中最接近用户的借口。
⑤ 机房子系统:指安装大型通信设备与主机、网络服务器的场所。
布线配线系统:的位置应根据传输介质的连接情况来选择,一般位于平面楼层与垂直竖井系统之间。
第三部分:感想与展望
很快,Internet技术选修课就结束了,经过这么多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于是我对internet技术的发展做了相关了解,得到了一些感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总的来说,发展internet技术任重道远。
在internet应用非常普遍的今天,人们往往认为internet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其实不然,随着internet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网络技术的不断出现和网络应用的发展,对internet技术不断提出新的挑战。
Internet技术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的可扩展性
原先设计的tcp/ip网络技术不能适应internet规模的不断扩展,网络的可扩展性问题成为重要的技术挑战。例如:网络的地址空间不够大,网络主干网的速度需要大大提高,采用多个internet主干网后,网络间的连接nap和路由选择技术;大型分布式网络目录系统;网络上大量零散信息,包括www信息的自动发现和检索技术等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快地进行信息传递,网络互连技术的进步不可低估。除了路由器性能和功能的不断提高外,交换技术和atm技术在internet互连中的应用也不断扩大。另外,最近提出的ip交换和标记交换技术,试图结合路由、交换和atm技术的综合优势,引起人们的关注。
2.网络的安全性
internet技术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使得它在安全方面存在许多漏洞。这些漏洞对于内部网intranet是绝对不能容忍的。网络的安全性问题实际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网络的系统安全;②网络的信息安全。这方面的技术挑战包括: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的技术设计漏洞;网络和计算机系统口令的偷窃;协议出错;认证出错;信息泄漏;防火墙技术;信息传输加密算法和电子签名等等。
3.网络服务质量
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tcp/ip协议不能保证网络用户获得所需的网络服务质量。这对于原先的internet网络应用无关紧要。但是,对于许多新型的网络应用却带来麻烦,例如:像internetphone、cu-seeme、videoman、mboe等实时的网络应用希望获得固定的网络带宽。这方面的协议已经在研究之中。
4.新的网络应用
新的网络应用对internet技术的挑战尤为巨大。特别是www技术的出现,使internet的许多技术方面都面临着革命。java语言及其应用的出现更使计算机的程序语言和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网络就是计算机”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使我们基于计算机系统解决问题的概念发生变化,今后必须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来解决问题。www和java语言的出现,带动出一系列的internet网络应用,例如:电子化图书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等等。
5.国际化和本地化的网络环境
使用internet网络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国际化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但是,随着internet网络逐步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保护本国的文化传统,防止外国文化中不健康内容的入侵,就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另外,在计算机网络上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不仅是社会科学的问题,也需要先进的技术保障。
虽然Internet技术的发展道路很曲折,但我坚信,在我们人类的共同努力之下,Internet技术会蓬勃的发展下去并取得更好的辉煌!
第二篇:Internet实习报告
指导教师:桑利君实习内容:
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班级:学号:姓名:杨婷婷实习报 告Internet技术0801 2008200760
一、实习目的1.万维网www.xiexiebang.communicator。SUN公司也开发了一个用Java编写的浏览器HotJava。Java是一种新型的、独立于各种操作系统和平台的动态解释性语言,Java使浏览器具有了动画效果,为连机用户提供了实时交互功能。目前常用的浏览器均支持Java。.2.电子公告板系统BBS
电子公告板系统(BBS)是一个由众多趣味相投的用户共同组织起来的各种专题讨论组的集合。BBS用于发布公告、新闻、评论及各种文章供网上用户使用和讨论。讨论内容按不同的专题分类组织,每一类为一个专题组,称为新闻组,其内部还可以分出更多的子专题。
BBS的每个新闻都由一个区分类型的标记引导,每个新闻组围绕一个主题,如comp.(计算机方面的内容)、news.(Usenet本身的新闻与信息)、rec.(体育、艺术及娱乐活动)、sci.(科学枝术)、soc.(社会问题)、talk.(讨论交流)、misc.(其它杂项话题)、biz.(商业方面问题)等。
通过BBS系统可随时取得国际最新的软件及信息,也可以通过BBS系统来和别人讨论计算机软件、硬件、Internet、多媒体、程序设计以及医学等等各种有趣的话
题,更可以利用BBS系统来刊登一些“征友”、“廉价转让”及“公司产品”等启事,而且这个园地就在你我的身旁。
3.电子邮件E-mail
E-mail是Internet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服务。用户只要能与Internet连接,就具有能收发电子邮件的程序及个人的E-mail地址,就可以与Internet上具有E-mail所有用户方便、快速、经济地交换电子邮件可以在两个用户间交换,也可以向多个用户发送同一封邮件,或将收到的邮件转发给其它用户。电子邮件中除文本外,还可包含声音、图像、应用程序等各类计算机文件。此外,用户还可以邮件方式在网上订阅电子杂志、获取所需文件、参与有关的公告和讨论组,甚至还可浏览www.xiexiebang.com(雅虎)、mail.163.com等网站上注册申请个人电子信箱。注意记住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及注册信息;b.发送电子邮件:打开个人电子信箱,新建一封电子邮件,添加一个附件文件,发送给临座的同学;c.收取电子邮件:打开个人电子信箱,收取自己的电子邮件,并下载附件。注意查看寄信人邮件地址;d.进行个人信箱的管理(包括地址簿、删除废弃邮件、转发邮件等)。
4.远程登陆Telnet
Telnet是Internet远程登陆服务的一个协议,该协议定义了远程登录用户与服务器交互的方式。Telnet允许用户在一台连网的计算机上登录到一个远程分时系统中,然后像使用自己的计算机一样使用该远程系统。
要使用远程登录服务,必须在本地计算机上启动一个客户应用程序,指定远程计算机的名字,并通过Internet与之建立连接。一旦连接成功,本地计算机就像通常的终端一样,直接访问远程计算机系统的资源。远程登录软件允许用户直接与远程计算机交互,通过键盘或鼠标操作,客户应用程序将有关的信息发送给远程计算机,再由服务器将输出结果返回给用户。用户退出远程登录后,用户的键盘、显示控制权又回到本地计算机。一般用户可以通过Windows的Telnet客户程序进行远程登录。
5.文件传输FTP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协议是Internet上文件传输的基础,通常所说的FTP是基于该协议的一种服务。FTP文件传输服务允许Internet上的用户将一台计算机上的文件传输到另一台上,几乎所有类型的文件,包括文本文件、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声音文件、图像文件、数据压缩文件等,都可以用FTP传送。
FTP实际上是一套文件传输服务软件,它以文件传输为界面,使用简单的get或put命令进行文件的下载或上传,如同在Internet上执行文件复制命令一样。大多数FTP服务器主机都采用Unix操作系统,但普通用户通过Windows95或Windows 98也能方便地使用FTP。
FTP最大的特点是用户可以使用Internet上众多的匿名FTP服务器。所谓匿名服务器,指的是不需要专门的用户名和口令就可进入的系统。用户连接匿名FTP服务器
时,都可以用“anonymous”(匿名)作为用户名、以自己的E-mail地址作为口令登录。登录成功后,用户便可以从匿名服务器上下载文件。匿名服务器的标准目录为pub,用户通常可以访问该目录下所有子目录中的文件。考虑到安全问题,大多数匿名服务器不允许用户上传文件。
第三篇:internet防火墙技术浅论文
INTERNET防火墙技术浅谈
专业
计算机科学技术
日期
2007年7月
楼可挺著
2007年
陕西师范大学
目录 引言…………………………………………………………………..1 2 internet防火墙技术简介…………………………………………….2
2-1 什么是防火墙…………………………………………………...2
2-2 防火墙能做什么………….……………………………………..2
2-2-1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屏障…………………………………...22-2-2防火墙可以强化网络安全策略………………………………2
2-2-3对网络存取和访问进行监控审计……………………………2
2.2.4防止内部信息的外泄………………………………………….2
2-3 防火墙的种类…………………………………………………..2
2-3-1 分组过滤……………………………………………………...2
2-3-2 应用代理……………………………………………………...2
2-4 分组过滤类防火墙……………………………………………..2
2-5 应用代理型防火墙……………………………………………..2
2-6 复合型防火墙…………………………………………………...2
2-7 防火墙操作系统………………………………………………...2
2-8 NAT技术………………………………………………………....2
2-9 防火墙的抗攻击能力…………………………………………...2
2-10 防火墙的局限性……………………………………………….2 3 防火墙的配置………………………………………………………..3
3-1双宿主机网关(Dual Homed Gateway)…………………………3
3-2屏蔽主机网关(Screened Host Gateway)……………………..3
3-3屏蔽子网(Screened Subnet)…………………………………..3 4 分布式防火墙技术…………………………………………………..4
4-1 分布式防火墙的产生…….……………………………………..4
4-2 分布式防火墙的主要特点….…………………………………..4
4-2-1主机驻留……………………………………………………….4
4-2-2嵌入操作系统内核…………………………………………….4
4-2-3类似于个人防火墙…………………………………………….4
4-2-4适用于服务器托管…………………..………………………….4 4-3 分布式防火墙的主要优势…………………..…….……………..4
4-3-1增强的系统安全性……………………………………………...4
4-3-2提高了系统性能………………………………………………...4
4-3-3系统的无限扩展性……………………………………………...4
4-3-4实施主机策略………………….……………..…………………4
4-3-5应用更为广泛,支持VPN通信…………………………………4
4-4分布式防火墙的主要功能………………………………………..4
4-4-1 Internet访问控制……………………………………………..4
4-4-2应用访问控制…………………………………………………...4
4-4-3网络状态监控…………………………………………………...4
4-4-4黑客攻击的防御..……………………………………………….4
4-4-5日志管理………………………………………………………...4
4-4-6系统工具………………………………………………………...4 5 防火墙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13
5.1防火墙包过滤技术发展趋势…………………………………….13
5.1.1用户身份验证…………………………………………………..13
5.1.2多级过滤技术…………………………………………………..13
5.1.3使防火墙具有病毒防护功能…………………………………..13
5.2防火墙的体系结构发展趋势…………………………………….13
5.3防火墙的系统管理发展趋势…………………………………….13
5.3.1集中式管理
5.3.2强大的审计功能和自动日志分析功能
5.3.网络安全产品的系统化 6 结束语
论文摘要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安全性已经成为网络互联技术中最关键的问题。本文全面介绍了Internet防火墙技术;介绍了目前比较流行的三种防火墙的配置及防火墙自身存在的局限性;详细剖析了新一代防火墙技术(分布式防火墙技术)的功能特色、关键技术、主要优势及功能;同时简要描述了Internet防火墙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Internet 网路安全 防火墙 分布式 访问控制
第四篇:Internet上的虚拟现实技术
Internet上的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及3D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已经不满足Web页上二维空间的交互特性,而希望将WWW变成一个立体空间。今后主页上将不再仅仅有图片文字,而是有类似于《古墓丽影》、《帝国时代II》这类游戏的三维场景,主页的链接也不再是高亮度显示的图片和文字,而是在三维空间打开一扇门或者触摸一个物体,就进入了另一个主页。甚至你在网上还可以有一个虚拟的自己,就如同操纵莱娜冒险一样;上网者互相之间都能相互看到,你可以和逛街一样浏览主页,同时和路上碰到的人打招呼。
WWW上的虚拟现实技术是依靠VRML语言来实现的,VRML是英文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 虚拟现实建模语言的缩写。
什么是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是从英文Virtual Reality 一词翻译过来的,Virtual 就是虚假的意思,Reality 就是真实的意思,合并起来就是虚拟现实,也就是说本来没有的事物和环境,通过各种技术虚拟出来,让你感觉到就如真实的一样。
目前已经开发出来的虚拟现实再现装置,在视觉方面有头盔式立体显示器等,在听觉方面有三维音响输出装置等,还有力觉、触觉、运动感方面有数据手套、数据衣,以及一些语音识别、眼球运动检测等装置,在未来还会开发出味觉、嗅觉系统,那时,虚拟现实将更加真实了,虚拟现实技术也会更加先进了。
虚拟现实在Internet上的应用
远程教育:国内外一些高等院校利用VRML2.0语言,成功开发了基于集成声音、图像及其他多媒体技术的三维空间的远程教育中心,它制造了一个完全立体化的模型,虚拟出真实的校园环境,用户进入教育中心如同进入真正的学校一样,可以进行提问、考试等,进行实时教学和交流。
商业应用:对于那些期望与客户建立直接联系的公司,尤其是那些在他们的主页上向客户发送电子广告的公司,VRML具有特别的吸引力。VRML有可能让顾客购买商品的感觉最好。百事可乐公司在自己的网站上创建一个广告画面: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走动且发现了一瓶百事可乐!整个文件只有12KB,因此能十分方便地配置在一个普通的Web站点上。美国Construct公司最近完成了一个VRML项目,目的是展示VRML作为一个故事片媒介的优势。片长11分钟,逼真的高分辨率故事画面占了不到1MB磁盘空间。相似长度和质量的一个MPEG文件要比它大300倍。
娱乐:网络娱乐领域是VRML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它能提供良好的多人之间的交互功能,提供更加逼真的虚拟环境,从而使人们能够享受其中的乐趣,带来美好的娱乐感觉。VRML目前正朝着实时通信、大规模用户交互的方向发展。
VRML的发展历程:
1994年,Mark Pesce和Tony Parisi创建了被称为Labyrinth(迷宫)的浏览器,这是WWW上3D浏览器的早期原型。同年,Mark和Brian Behlendorf创立了VRML 邮递表WWW-VRML。SGI公司的Gavin Bell注意到了Open Inventor方案很适合作为这样的规范,并很快组织了一份提案。经过一场激烈的辩论之后,Inventor提案被选定为未来规范的工作文档。随后,Gavin组织制订了VRML 1.0规范的草案。此规范1994年10月在第二届WWW国际会议上公布。之后,VRML 2.0规范的第一版于1996年8月与人们见面。
1997年12月,VRML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并于1998年1月获得ISO批准(国际标准号ISO/IEC 14772-1:1997),通常称为VRML 97。它是VRML 2.0经编辑修订和少量功能性调整后的结果。作为ISO/IEC国际标准,VRML的稳定性得到了保证,它将推动Internet
上交互式三维应用的迅速扩展。VRML的下一版本将是VRML 99,估计正式版本要到1999年年底发布。
感受网上VRML
在网上VRML技术倒底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访问了一个VRML的图片库(http://www.geometrie.tuwien.ac.at/virtual.gallery/vrml/rucube/rucube.wrl),在这里我们找到了一个VRML的模拟魔方,访问者不需要任何特殊设备就能从这个魔方里了解到VRML技术的特点。需要说明一下,在浏览VRML前请检查一下你的IE是否安装了VRML的插件,该插件虽然是IE自带的,却不一定已安装上去了。图形数据非常快就下载下来,魔方可以实现空间360度旋转,每个面都可以在鼠标的指挥下展现在你的面前,每个层面还可以旋转,在你的指挥下完成魔方的全部动作。然而最神奇的还是这个魔方跟着你的视角忽远忽近、忽左忽右移动,感觉就像在玩Quake2!
VRML技术已经走到我们的面前,我们前面描述的种种美好现实都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VRML技术将使我们的Internet更加精彩。
第五篇:Internet技术选修课总结
Internet技术选修课总结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内容总结
Internet技术基础知识 Internet服务及应用:
*WEB服务,也称万维网。它是一个资料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一样有用的事物,称为一样“资源”;并且由一个全域“统一资源标识符”(URL)标识。这些资源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传送给使用者,而后者通过点击链接来获得资源。从另一个观点来看,万维网是一个透过网络存取的互连超文件(interlinked hypertext document)系统。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简称W3C),又称W3C理事会。1994年10月在拥有“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称号的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成立。建立者是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万维网常被当成因特网的同义词,不过其实万维网是靠着因特网运行的一项服务。
*电子邮件,又称电子信箱、电子邮政,它是—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是Internet应用最广的服务:通过网络的电子邮件系统,用户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不管发送到哪里,都只需负担电话费和网费即可),以非常快速的方式(几秒钟之内可以发送到世界上任何你指定的目的地),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网络用户联系,这些电子邮件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方式。同时,用户可以得到大量免费的新闻、专题邮件,并实现轻松的信息搜索。
*文件传输,通过一条网络连接从远地站点(remote site)向本地主机(local host)复制文件。*BBS,全称为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公告板)或者Bulletin Board Service(公告板服务)。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书写,可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它是一种交互性强,内容丰富而即使的Internet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用户在BBS站点上可以获得各种信息服务,发布信息,进行讨论,聊天等等。*搜索引擎,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将用户检索相关的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
2、Internet的高端使用
*IP电话,IP电话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或其他使用IP技术的网络,来实现新型的电话通讯。随着互联网日渐普及,以及跨境通讯数量大幅飙升,IP电话亦被应用在长途电话业务上。由于世界各主要大城市的通信公司竞争日剧,以及各国电信相关法令松绑,IP电话也开始应用于固网通信,其低通话成本、低建设成本、易扩充性及日渐优良化的通话质量等主要特点,被目前国际电信企业看成是传统电信业务的有力竞争者。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移动Internet,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为无线应用协议,是一项全球性的网络通信协议。WAP使移动Internet 有了一个通行的标准,其目标是将Internet的丰富信息及先进的业务引入到移动电话等无线终端之中。WAP定义可通用的平台,把目前Internet网上HTML语言的信息转换成用WML(Wireless Markup Language)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上。WAP只要求移动电话和WAP代理服务器的支持,而不要求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协议做任何的改动,因而可以广泛地应用于GSM、CDMA、TDMA、3G等多种网络。
2G,是第二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的简称,一般定义为无法直接传送如电子邮件、软件等信息;只具有通话和一些如时间日期等传送的手机通信技术规格。不过手机短信SMS(Short message service)在2G的某些规格中能够被执行。2G在美国通常称为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
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目前3G存在四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Internet中国发展
我国的INTERNET的发展以1987年通过中国学术网CANET向世界发出第一封E-mail为标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四大主流网络体系,即:中科院的科学技术网CSTNET;国家教育部的教育和科研网CERNET;原邮电部的CHINANET和原电子部的金桥网CHINAGBN。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大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7—1993年,也是研究试验阶段。在此期间中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InternetInternet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但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
第二阶段为1994年至1996年,同样是起步阶段。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Internet,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Internet的国家。之后,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个Internet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Internet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至1996年底,中国Internet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Internet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
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Internet在我国快速最为快速的阶段。国内Internet用户数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增长到今天,上网用户已超过1000万。据中国Internet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0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 5.3亿人。这一数字比年初增长了890万人,与2002年同期相比则增加了2220万人。
目前中国三大电信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二、Internet专业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本类型
⑴局域网:局域网是一种小范围(几公里)的以实现资源共享为基本目的而组建的计算机网络,其本质特征是分布距离短、数据传输速度快。较低速的局域网传输数据的速度大约为 10Mb/s~100Mb/s, 较高速的局域网传输数据的速度可达1000Mb/s~10Gb/s。
⑵城域网: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简称MAN。属宽带局域网。由于采用具有有源交换元件的局域网技术,网中传输时延较小,它的传输媒介主要采用光缆,传输速率在l00兆比特/秒以上。MAN的一个重要用途是用作骨干网,通过它将位于同--城市内不同地点的主机、数据库,以及LAN等互相联接起来,这与WAN的作用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在实现方法与性能上有很大差别。
⑶广域网:广域网是指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地域、甚至全球范围的各种局域网互联而成的大型计算机通信网络。广域网中的主机和工作站的物理分布一般在几公里以上。广域网的传输速度相对局域网来说较低,一般在几 kb/s~2Mb/s左右。OSI模型 OSI七层模型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
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路,数据通路可以是一个物理媒体,也可以是多个物理媒体连接而成.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包括激活物理连接,传送数据,终止物理连接.所谓激活,就是不管有多少物理媒体参与,都要在通信的两个数据终端设备间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通路.传输数据.物理层要形成适合数据传输需要的实体,为数据传送服务.一是要保证数据能在其上正确通过,二是要提供足够的带宽(带宽是指每秒钟内能通过的比特(BIT)数),以减少信道上的拥塞.传输数据的方式能满足点到点,一点到多点,串行或并行,半双工或全双工,同步或异步传输的需要.完成物理层的一些管理工作.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
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数据传送服务的,这种服务要依靠本层具备的功能来实现。链路层应具备如下功能:
链路连接的建立,拆除,分离。
帧定界和帧同步。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帧,协议不同,帧的长短和界面也有差别,但无论如何必须对帧进行定界。
顺序控制,指对帧的收发顺序的控制。
差错检测和恢复。还有链路标识,流量控制等等.差错检测多用方阵码校验和循环码校验来检测信道上数据的误码,而帧丢失等用序号检测.各种错误的恢复则常靠反馈重发技术来完成。
第三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
网络层为建立网络连接和为上层提供服务,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路由选择和中继;激活,终止网络连接;在一条数据链路上复用多条网络连接,多采取分时复用技术;差错检测与恢复;排序,流量控制;服务选择;网络管理;网络层标准简介。
第四层:处理信息的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第4层的数据单元也称作数据包(packets)。但是,当你谈论TCP等具体的协议时又有特殊的叫法,TCP的数据单元称为段(segments)而UDP协议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报(datagrams)”。这个层负责获取全部信息,因此,它必须跟踪数据单元碎片、乱序到达的数据包和其它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第4层为上层提供端到端(最终用户到最终用户)的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所谓透明的传输是指在通信过程中传输层对上层屏蔽了通信传输系统的具体细节。
第五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会话层提供的服务可使应用建立和维持会话,并能使会话获得同步。会话层使用校验点可使通信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继续恢复通信。这种能力对于传送大的文件极为重要。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构成开放系统的高3层,面对应用进程提供分布处理,对话管理,信息表示,恢复最后的差错等。会话层同样要担负应用进程服务要求,而运输层不能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给运输层功能差距以弥补。主要的功能是对话管理,数据流同步和重新同步。要完成这些功能,需要由大量的服务单元功能组合,已经制定的功能单元已有几十种。
第六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这一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它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例如图像格式的显示,就是由位于表示层的协议来支持。
第七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拓扑结构
⑴总线拓扑结构
是将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公共总线上,结点之间按广播方式通信,一个结点发出的信息,总线上的其它结点均可“收听”到。⑵星型拓扑结构
是一种以中央节点为中心,把若干外围节点连接起来的辐射式互联结构。这种结构适用于局域网,特别是近年来连接的局域网大都采用这种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以双绞线或同轴电缆作连接线路。⑶环形拓扑结构
各结点通过通信线路组成闭合回路,环中数据只能单向传输,信息在每台设备上的延时时间是固定的。特别适合实时控制的局域网系统。⑷树型拓扑结构
是一种层次结构,结点按层次连结,信息交换主要在上下结点之间进行,相邻结点或同层结点之间一般不进行数据交换。寻址技术
IP地址提供统一的地址格式即由32Bit位组成,由于二进制使用起来不方便,用户使用“点分十进制”方式表示。IP地址唯一地标识出主机所在的网络和网络中位置的编号,地址一共分为3类:A、B、C类。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或称为 MAC位址、硬件位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负责 IP地址,第二层资料链结层则负责 MAC位址。因此一个主机会有一个IP地址,而每个网络位置会有一个专属于它的MAC位址。它是是48比特的不同组合,分为若干独立的连续地址组,生产以太网网卡的厂家就购买其中一组,具体生产时,逐个将唯一地址赋予以太网卡。网络传输媒介
⑴无线网络:无线传输媒介 ⑵有线网络: 同轴电缆:
有两个同心导体,而导体和屏蔽层又共用同一轴心的电缆。最常见的同轴电缆由绝缘材料隔离的铜线导体组成,在里层绝缘材料的外部是另一层环形导体及其绝缘体,然后整个电缆由聚氯乙烯或特氟纶材料的护套包住。双绞线:
由两条相互绝缘的导线按照一定的规格互相缠绕(一般以逆时针缠绕)在一起而制成的一种通用配线,属于信息通信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过去主要是用来传输模拟信号的,但现在同样适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光纤:
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 TCP/IP ⑴应用层:是数据传输设备与传输介质或网络之间的物理接口,定义了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以及信号编码机制的特性。
⑵网络层: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⑶网络接口层:数据链路层是负责接收IP数据报并通过网络发送之,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⑷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系统的数据传输服务。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如文件传输协议,电子邮件等),为不同主机上的进程或应用之间提供通信。其功能包括:
一、格式化信息流;
二、提供可靠传输。为实现后者,传输层协议规定接收端必须发回确认,并且假如分组丢失,必须重新发送。无线局域网
它利用射频的技术,取代旧式碍手碍脚的双绞铜线所构成的局域网络,使得无线局域网络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架构让用户透过它,达到「信息随身化、便利走天下」的理想境界。设备要求:无线网卡、无线AP、无线天线。对于Internet的感想或设想
我的畅想整体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希望加快我们的网络速度,其次是实现物联网。
如今,Internet已经贯穿了我们整个生活,随之兴起的互联网行业也全面地发展起来。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已经很难离开网络而生产、学习、生活。但是我看到我们国内的网络设施整体服务能力整体不高,速度较慢,同时网络服务费用较高这样的现象。我们国内三家垄断服务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的竞争虽然很激烈,也都推出了各种优惠政策,但是我们的网络性价比依然不高。我认为我们的网络建设走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一味地追求当前利益,计算设备要在几年内回本并盈利。这导致了我们的网络整体服务质量较低。在一些村镇,用户量很少,用户缴纳的网费无法支持设备的维护,因此服务商干脆谎称线路被盗断掉了网络服务。我认为网络建设是我国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网络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快慢。因此我倡议我们的国家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使我们网络更加通畅、使我们能够享受的网络服务更加丰富。如今基于网络的服务种类十分繁多,现在物联网的概念已经提了出来并即将兴起推广。首先物联网,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还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前面已经提到,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例如,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物联网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在这个网络中,系统可以自动的、实时的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并触发相应事件。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广泛的应用到资产管理、供应链管理、交通运输、医药等领域。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提及,物联网将会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的发展重点。他表示将会邀请台湾生产RFID、传感器和条形码的厂商和中国移动合作。运用物联网技术,上海移动已为多个行业客户度身打造了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业务管理于一体的整套无线综合应用解决方案。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将超过10万个芯片装载在出租车、公交车上,形式多样的物联网应用在各行各业大显神通,确保城市的有序运作。在世博会期间,“车务通”全面运用于上海公共交通系统,以最先进的技术保障世博园区周边大流量交通的顺畅;面向物流企业运输管理的“e物流”,将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货况信息、车辆跟踪定位、运输路径选择、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等服务,大大提升物流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此外,普及以后,用于动物、植物和机器、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的数量将大大超过手机的数量。物联网的推广将会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驱动器,为产业开拓了又一个潜力无穷的发展机会。按照目前对物联网的需求,在近年内就需要按亿计的传感器和电子标签,这将大大推进信息技术元件的生产,同时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
要真正建立一个有效的物联网,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规模性,只有具备了规模,才能使物品的智能发挥作用。二是流动性,物品通常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必须保持物品在运动状态,甚至高速运动状态下都能随时实现对话。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
如果“物联网”时代来临,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正走向“物联网”时代,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同时需要我们的更多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