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7员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员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为保障职工在生产、工作中遭受工伤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预防工伤事故,促进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处理流程
(一)申请工伤认定
1.凡我公司员工,在发生事故第一时间报告主管领导,主管领导报请公司直管领导,勘察现场,填写现场勘查记录。伤员第一时间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治疗。
2.24小时内向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报告,72小时内向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书面报送《工伤事故报告》,30日内报送《工伤认定申请表》和《事故伤害报告表》。公司留档备案。3.工伤职工或其直系家属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被确诊、坚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到县局申报。提供: A.工伤认定申请表、事故伤害报告。B.公司用工证明或者用工合同。
C.协议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书、入院记录复印件、销户证明。D.工伤职工身份证复印件、两人以上证言附证人身份证复印件 E.其他证明材料。
(二)申请伤残坚定
公司、工伤职工或其直系家属在《工伤认定决定书》生效,停工留薪期满15日内可申请伤残坚定,提供: A.劳动能力坚定申请书 B.《工伤认定决定书》复印件 C.被鉴定人身份证复印件
D.最近的协议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书
E.被鉴定人的原始病历、诊断证明、检验、检查等资料。F.其他材料
(三)进行赔偿
手续办理完毕,将所有材料交公司备案,财务办理相关手续后,领取赔偿。
二、争议处理
1公司不同意工伤职工的要求时,职工或其亲属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论不服的,当事人可向法院上诉。2公司或职工对于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定工伤或者确定工伤待遇的决定不服的,可向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结论不服的,可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
三、其他特殊事项,协商处理 附工伤类型
一、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三、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四)上下班途中因本人主要责任造成的事故伤害。
第二篇:员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员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工伤事故,根据《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和上级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特修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所属各部门、班组、科室、班组。
本规定所称工伤管理,是指员工在工作时内、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人生伤害事故的管理工作。
工伤管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和上级有关工伤管理的规定,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3、职责
3.1、公司必须把工伤管理纳入安全生产的主要内容,并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一并考核,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同时也是工伤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公司分管安全工作的部长,主任对工伤管理负具体的责任。
3.2、综合部是工伤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工伤事故的调查、统计报告和在职员工工伤及档案的管理。公司必须有专人负责工伤管理事务。负责分管工伤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工伤管理的专业知识,并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工伤管理工作,必须按规定向上级领导及时汇报本单位工作事故的综合分析情况,并在今后防范工伤事故的具体措施。
3.3、各部门、班组须办理工伤者必须在发生工伤事故后的3日内将完整的事故报告及事故分析报告交于安生生产领导小组3(时间、地点、受伤经过、部位必须写清楚,否则不予办理)。特别情况应在10日内完成报告手续。
3.4、需鉴定的工伤问题,必须由部门、班组、科室、班组写出申请报告及完整的相关材料,安委会办公室审查,主要负责人批准,否则不准上报。
3.5、凡发生工伤事故必须由劳保检查员或带班班长在当班到综合部登记(其他人员不准代替),登记人员要严格把关,并逐级报告上报,经领导签字、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审核后方可办理工伤。报公司办公室部长签字、财务部签字,主管安全的副总批准。
3.6、员工在作业场所因工负伤,所在单位必须在8小时内到安委会办公室登记。超过规定时间,按迟报事故罚事故部门当班带班班长、部门主管各50元。
3.6、发生事故时,要保护好现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或当班值班人员应及时进行现场勘查,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所有上报的事故不论是否有工伤,都必须于第二天认真进行事故追查,原因清楚、责任明确。准确记录有关技术数据。各种登记、报告、分析必须存档。3.7、工伤休息三个月以上人员,经公司鉴定后复工的,复工后不再办理工伤票,由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报名单提办公室备案,如原受伤人员旧病复发,伤者本人可提出恢复工伤申请,经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鉴定确诊,认定确是因工伤引起的旧病复发,方可办理工伤待遇。3.8、公司每一个月组织一次工伤鉴定,对鉴定确诊休息的员工应安排治疗,对不具休息的工伤应及时安排复工。
3.9、工伤复工员工要求重新住院及转院治疗,必须经公司安全委员会鉴定,方可办工伤相关手续。否则一律不予办理工伤手续。3.10、工伤经鉴定复工人员一律回原岗位。因严重三违造成的工伤 复工前应到安全培训班进行岗前培训后,经有关领导评定后复岗 3.11、如有特殊情况必须补办工伤的,必须是6个月以内发生的工伤,超过6个月,一律不予补办。补办工伤必须履行调查证等手续,有调度登记、事故追查分析记录、调查报告、医院病志必须经过科学仪器诊断的部位,然后提交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经讨论同意后方可办理。
3.12、补办工伤部位者,必须是在30天之内发生的工伤,如超过30.天,一律不予补办,补办工伤部位必须有足够证据,并履行调查取证等手续,有当时井口或调度有完整部位登记、有事故追查分析记录、有调查报告、有经过医院科学仪器诊断部位完整的记录。然后交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讨论,经会议讨论同意后方可办理。
3.13、精神异常者、有脑外伤引起精神障碍者需住院,必须有县级以上的医院颅脑损伤完整病志复印件、负伤的原始材料、社会调查材料、直系亲属有无精神病史证明材料,需住院治疗者必须有矿综合办公室出据的脑外伤工伤证明,需经安全生产小组指定到省级一医院鉴定后,方可住院治疗,鉴定与工伤无关的精神病患者,一切费用自费。
3.14、发生事故后,安全生产管理有关人员和安全负责人必须参加事故调查。发生重伤事故由公司常务副总牵头,组织生产、技术、安全人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发生轻、微伤事故由安全总监牵头,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参加,组织事故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调查事故必须本着“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查不清不放过,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防范同类事故的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
3.15、调查工伤事故必须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经济损失;必须确定事故责任者;必须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事故报告必须真实准确,必须写明事故经过、原因、教训、处理意见、今后措施,由安全总监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经安全领导小组讨论后,做出处理决定,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妨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工作。
4、惩罚
4.1、发生工伤事故的部门必须按事故调查组、安全主管部门的处理意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积极组织处理整改。凡不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导致事故重复发生的,从重追究单位领导人员的行政责任。4.2、凡对工伤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指使他人提供假证、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从重处理。
4.3、对部门、班组科室、班组用不正常的手段私自了结工伤的,单位概不负责,发生上访的给予发生事故的部门、班组、科室、班组负责人给予从重处理。4.4、从2017年1月1日起,凡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工伤事故直接责任者,取消受处分期间各种奖励。工伤休息期间取消岗位工资、绩效工资。
4.5、依法保护员工举报和控告工伤违纪行为,并对其举报和控告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4.6、凡工伤管理负责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一律下岗或开除。
第三篇:员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员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为保障职工在生产、工作中遭受工伤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预防工伤事故,促进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处理流程
(一)申请工伤认定
1、凡我公司员工,在发生事故第一时间报告主管领导,主管领导报请公司只管领导,勘察现场,填写现场勘查记录。伤员第一时间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治疗。
2、24小时内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报告,72小时内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书面报送《工伤事故报告》,30日内报送《工伤认定申请表》和《事故伤害报告表》。公司留档备案。
3、工伤职工或其直系家属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被确诊、坚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到县局申报。提供:
A、工伤认定申请表、事故伤害报告;
B、公司用工证明或者工合同;
C、协议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书、入院记录复印件、销户证明;
D、工伤职工身份证复印件、两人以上证言附证人身份证复印件;
E、其他证明材料。
(二)、申请伤残鉴定
公司、工伤职工或其直系家属在《工伤认定决定书》生效,停工留薪期满15日内可申请伤残鉴定,提供:
A、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
B、《工伤认定决定书》复印件
C、被鉴定人身份证复印件
D、最近的协议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书
E、被鉴定人的原始病历、诊断证明、检验、检查等资料
F、其他材料
(三)进行赔偿
手续办理完毕,将所有材料交公司备案,财务办理相关手续后,领取赔偿。
二、争议处理
1、公司不同意工伤职工的要求时,职工或其亲属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论不服的,当事人可向法院上诉。
2、公司或职工对于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定工伤或者确定工伤待遇的决定不服的,可向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结论不服的,可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
三、其他特殊事项,协商处理
附工伤类型
(一)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二)、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建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三)、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1、故意犯罪的2、醉酒或者吸毒的3、自残或者自杀的4、上下班途中因本人主要责任造成的事故伤害。
第四篇:员工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管理制度
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工伤保险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管理,明确管理渠道,降低本单位事故风险,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工伤保险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管理。
3.职责:
3.1.本制度由安全办公室负责归口管理和维护。
3.2.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基金和工伤保险基金,帮助工伤职工办理工伤鉴定手续和工伤待遇,帮助工伤职工向保险公司获取工伤赔付待遇;同时办理由于事故造成的第三方责任向保险公司索取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赔付事宜。
3.3.安全办公室是工伤职工医疗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与有关医疗机构建立医疗合作,管理工伤医疗和职业康复。
3.4.安全办公室是职工工伤事故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职工工伤事故的认定。帮助工伤职工办理工伤认定事宜,协助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调查取证工作,协助保险公司进行事故调查。
3.5.行政部负责职工工伤争议调解,并依法对工伤保险执行情况实施群众监督。负责做好因事故造成影响的第三方的安抚工作。
3.6.财务部门负责财务业务结算。
4.管理内容
4.1.行政部负责接待受事故影响的第三方,并做好安抚工作。
4.2.工伤的范围及其认定按工伤管理条例执行。
4.3.对医疗期满的工伤(或患职业病)职工,安委会必须及时帮助办理上报伤残等级的鉴定工作。
4.4.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病残等级的,安全办公室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帮助伤残职工办理相关待遇。
4.5.事故后安委会应及时到保险公司办理相关赔付事宜。
4.6.相关记录永久保存。
武汉浙南管桩有限公司东西湖金石分公司 2013年7月15日
第五篇: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保证公司职工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和职业伤害后获得医疗救治,分散工伤风险,保障职工的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公司职工适用于本管理规定。第三条工伤保险理赔范围规定如下:
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负伤、致残或者死亡的,认定为工伤保险范围内的工伤:
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②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④患职业病的;
⑤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⑥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途中,发生无本人责任或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事故遭受伤害的。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的,视同工伤: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第五条 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负伤、致残、死亡的,不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①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②自杀或自残。③斗殴。④醉酒导致伤亡的。
第六条工伤保险报销材料准备 ①一式二份工伤认定申请表。
②受伤害员工有效身份证复印件(身份证过期需打户籍证明)一份。③受伤害员工与公司签定的劳动合同复印件或其他构成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一份。
④证人证言一份,同时需附证人有效身份证复印件。
⑤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初诊病历(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⑥如员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除以上材料外还需提供交警部门的相关材料,如员工本人驾驶机动车的,还需提供有效的驾驶证和行驶证复印件。
⑦因履行职责遭受人生伤害的,应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第七条工伤保险报销流程
第八条 工伤事故为安全责任事故的处理按一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