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时间:2019-05-14 13:5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第一篇: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工伤事故申报程序,保障工伤员工切身利益,分散公司的工伤风险,依据的《工伤保险条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员工。

第三条 工伤管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和上级有关工伤管理的规定,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 工伤管理职责

第四条 各单位必须把工伤管理纳入安全生产的主要内容,并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一并考核,各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同时也是工伤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各单位分管安全工作的安全员对工伤管理负具体的责任。

第五条 安全环保部是工伤管理职能部门,人力资源部负责工伤事故的调查、统计报告和在职员工工伤及档案的管理。各单位必须有专人负责工伤管理事务。

第六条 负责分管工伤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工伤管理的专业知识,并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工伤管理工作,必须按规定向上级领导及时汇报本单位工作事故的综合分析情况,并在今后防范工伤事故的具体措施。

第三章 工伤范围

第七条 公司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第八条 公司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公司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本条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本条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九条 公司职工符合本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第四章 工伤报告处理

第十条 各部门须办理工伤者必须在发生工伤事故后的3日内将完整的事故报告及事故分析报安全环保部和人力资源部各一份(时间、地点、受伤经过、部位必须写清楚,否则不予办理)。特别情况应在10日内完成报告手续。

第十一条 需鉴定的工伤问题,必须由部门写出申请报告及完整的相关材料,人力资源部审查,总监批准,否则不准上报。

第十二条 凡发生工伤事故必须由安全员或带班组长在当班到安全环保部登记(其他人员不准代替),登记人员要严格把关,并逐级报告领导,经领导签字、安全环保部、人力资源部审核后方可办理工伤。报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签字、安全环保部经理签字、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批准。

第五章 工伤管理

第十三条 员工在作业场所因工负伤,所在单位必须在8小时内到安全环保部登记。超过规定时间,按迟报事故处罚事故单位当班带班组长、安全检查员各500元。

第十四条 发生事故时,要保护好现场,安监部门或当班值班人员应及时进行现场勘查,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所有上报调查的事故不论是否有工伤,都必须于第二天认真进行事故追查,原因清楚、责任明确。准确记录有关技术数据。各种登记、报告、分析必须存档。

第十五条 工伤休息三个月以上人员,经鉴定后复工的,由鉴定委员会报名单提交人力资源部备案,如原受伤人员旧病复发,伤者本人可提出恢复工伤申请,经鉴定机构鉴定确诊,认定确是因工伤引起的旧病复发,方可办理工伤待遇。

第十六条 公司每半年组织一次工伤鉴定,对鉴定确诊休息的员工应安排治疗,对不具休息的工伤应及时安排复工。

第十七条 工伤复工员工要求重新住院及转院治疗,必须经鉴定机构鉴定,方可办工伤相关手续。否则一律不予办理工伤手续。

第十八条 工伤经鉴定复工人员一律回原岗位。因严重“三违”造成的工伤复工前应经安全培训班进行岗前培训后,经有关领导评定后复岗。

第十七条 如有特殊情况必须补办工伤的,必须是6个月以内发生的工伤,超过6个月,一律不予补办。补办工伤必须履行调查证等手续,有调度登记、事故追查分析记录、调查报告、医院病志必须经过科学仪器诊断的部位,然后提交安全环保部,经工会讨论同意后方可办理。

第十八条 补办工伤部位者,必须是在30天之内发生的工伤,如超过30天,一律不予补办,补办工伤部位必须有足够证据,并履行调查取证等手续,有事故追查分析记录、有调查报告、有经过医院科学仪器诊断部位完整的记录。然后交安全环保部讨论、经工会讨论同意后方可办理。第十九条 精神异常者、有脑外伤引起精神障碍者需住院,必须有市级以上的医院颅脑损伤完整病志复印件、负伤的原始材料、社会调查材料、直系亲属有无精神病史证明材料,需住院治疗者必须有人力资源部出据的脑外伤工伤证明,需经公司指定到省级一医院鉴定后,方可住院治疗,鉴定与工伤无关的精神病患者,一切费用自费。

第六章 工伤调查

第二十条 发生事故安全环保部有关人员和安全环保部经理必须参加事故调查。发生重伤事故由公司安全环保部牵头,组织生产、技术、安全、工会人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发生轻、微伤事故由安全环保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组织事故单位的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调查事故必须本着“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查不清不放过,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防范同类事故的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

第二十一条 调查工伤事故必须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经济损失;必须确定事故责任者;必须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事故报告必须真实准确,必须写明事故经过、原因、教训、处理意见、今后措施,由安全环保部经理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经安全环保部、工会讨论后,作出处理决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妨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工作。

第二十二条 发生工伤事故的单位必须按事故调查组、安全环保部的处理意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积极组织处理整改。凡不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导致事故重复发生的,从重追究单位领导人员的行政责任。第二十三条 凡对工伤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指使他人提供假证、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从重处理。

第二十四条 对部门、项目部用不正常的手段私自了结工伤的,公司概不负责,发生上访的给予发生事故的部门、项目部负责人给予从重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依法保护员工举报和控告工伤违纪行为,并对其举报和控告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十六条 本制度从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工伤事故申报程序,保障工伤员工切身利益,分散公司的工伤风险,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员工。

第三条

工伤管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和上级有关工伤管理的规定,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

工伤管理职责

第四条

各部门必须把工伤管理纳入安全生产的主要内容,并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一并考核,各部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同时也是工伤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各部门负责安全工作的安全员对工伤管理负具体的责任。

第五条

工会是工伤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工伤事故的调查、统计报告和在职员工工伤及档案的管理。各部门必须有专人负责工伤管理事务。

第六条

负责分管工伤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工伤管理的专业知识,并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工伤管理工作,必须按规定向上级领导及时汇报本单位工作事故的综合分析情况,并在今后防范工伤事故的具体措施。

第三章

工伤范围

第七条 公司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第八条 公司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公司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本条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本条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九条 公司职工符合本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第四章

工伤报告处理

第十条

各部门须办理工伤者必须在发生工伤事故后的3日内将完整的事故报告及事故分析报安办和工会各一份(时间、地点、受伤经过、部位必须写清楚)。特别情况应在10日内完成报告手续。

第十一条

需鉴定的工伤问题,必须由部门写出申请报告及完整的相关材料,工会审查,总经理批准。

第十二条

凡发生工伤事故必须由安全员或带班组长到安办登记(其他人员不准代替),登记人员要严格把关,并逐级报告领导,经领导签字、安办、工会审核后方可办理工伤。报分管领导签字、财务科科长签字、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批准。

第五章

工伤管理

第十三条

员工在作业场所因工负伤,所在部门必须在8小时内报安办登记。超过规定时间,按迟报事故处罚事故单位当班带班组长、安全检查员各500元。

第十四条

发生事故时,要保护好现场,安办或当班值班人员应及时进行现场勘查,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所有上报调查的事故不论是否有工伤,都必须于第二天认真进行事故追查,原因清楚、责任明确。准确记录有关技术数据。各种登记、报告、分析必须存档。

第十五条

工伤休息三个月以上人员,经鉴定后复工的,由所在部门报办公室备案,如原受伤人员旧病复发,伤者本人可提出恢复工伤申请,经鉴定机构鉴定确诊,认定确是因工伤引起的旧病复发,方可办理工伤待遇。

第十六条

公司每半年组织一次工伤鉴定,对鉴定确诊休息的员工应安排治疗,对不具休息的工伤应及时安排复工。

第十七条

工伤复工员工要求重新住院及转院治疗,必须经鉴定机构鉴定,方可办工伤相关手续。否则一律不予办理工伤手续。

第十八条

工伤经鉴定复工人员一律回原岗位。因严重“三违”造成的工伤复工前应经安全培训班进行岗前培训后,经有关领导评定后复岗。

第十七条

如有特殊情况必须补办工伤的,必须是6个月以内发生的工伤,超过6个月,一律不予补办。补办工伤必须履行调查证等手续,有调度登记、事故追查分析记录、调查报告、医院病志必须经过科学仪器诊断的部位,然后提交安办,经工会讨论同意后方可办理。

第十八条

补办工伤部位者,必须是在30天之内发生的工伤,如超过30天,一律不予补办,补办工伤部位必须有足够证据,并履行调查取证等手续,有事故追查分析记录、有调查报告、有经过医院科学仪器诊断部位完整的记录。然后交安办、经工会讨论同意后方可办理。

第十九条

精神异常者、有脑外伤引起精神障碍者需住院,必须有市级以上的医院颅脑损伤完整病志复印件、负伤的原始材料、社会调查材料、直系亲属有无精神病史证明材料,需住院治疗者必须有人力资源部出据的脑外伤工伤证明,需经公司指定到省级一医院鉴定后,方可住院治疗,鉴定与工伤无关的精神病患者,一切费用自费。

第六章

工伤调查

第二十条

发生事故安办有关人员和安办主任必须参加事故调查。发生重伤事故由公司安办牵头,组织生产、技术、安全、工会人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发生轻、微伤事故由所在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组织事故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调查事故必须本着“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查不清不放过,职工受不到教育不放过,防范同类事故的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第二十一条

调查工伤事故必须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经济损失;必须确定事故责任者;必须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事故报告必须真实准确,必须写明事故经过、原因、教训、处理意见、今后措施,由安办主任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经安办、工会讨论后,作出处理决定,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妨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工作。

第二十二条

发生工伤事故的部门必须按事故调查组、安办的处理意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积极组织处理整改。凡不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导致事故重复发生的,从重追究部门负责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二十三条

凡对工伤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指使他人提供假证、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对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从重处理。

第二十四条

对部门、项目部用不正常的手段私自了结工伤的,公司概不负责,发生上访的给予发生事故的部门、项目部负责人给予从重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依法保护员工举报和控告工伤违纪行为,并对其举报和控告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十六条

本制度从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浙江省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浙江省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时间:2006年09月07日)浙劳险[1999]333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分散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根据《劳动法》和《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266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省境内的所有企业及其职工必须遵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设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工伤职工提供经济补偿和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第四条 工伤保险是强制性的社会保险。企业必须按照本办法参加工伤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标准保障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五条 工伤保险要与事故预防、职业病防治相结合。企业和职工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守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第六条 职工发生工伤或者患职业病后,应当得到及时救治。各地应当依据本地区社会经济条件,逐步发展职业康复事业,帮助因工致残职工从事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劳动。

第七条 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工作,检查监督本办法的贯彻执行。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工伤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的管理,监督工伤保险基金的使用。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工伤保险业务,负责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待遇支付,以及工伤职工的管理服务等工作。

各级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监督本办法的实施。

第二章 工伤范围及其认定

第八条 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的,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本单位重大利益的工作的;

(二)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者同意,从事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试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的;

(三)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病的;

(四)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工作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五)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

(六)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的;

(七)因工致残的职工或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认定为因工致残旧伤复发的;(八)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不可抗力的意外事故造成伤害或者失踪的,或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九)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

(十)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条 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负伤、致残、死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

(一)犯罪或违法;

(二)自杀或自残;

(三)斗殴;

(四)酗酒;

(五)蓄意违章;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 企业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工伤保险待遇申请,经企业签字盖章后报送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遇有特殊情况,申请期限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工伤职工本人或者其亲属没有可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由本企业工会组织代表工伤职工提出待遇申请。

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应当经企业签字盖章后报送。企业不签字盖章的,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可以直接报送申请。

第十一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企业的工伤报告或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当组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调查取证,在七日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特殊情况可以延长,但不得超过三十日。

认定工伤应当根据以下资料:

(一)企业的工伤报告;

(二)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

(三)指定医院或医疗机构初次治疗工伤的诊断书和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书,属于轻伤无需到医疗治疗的,由企业职工医院(医务室)开具工伤诊断书;

(四)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取证的工伤报告;

(五)属道路交通事故的,应出具公安交警部门做出的交通事故裁决书或有关证明;

(六)属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应提供公安或司法部门的有关证明。

工伤认定的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企业。

第十二条 职工因公外出期间或者在抢险救灾中失踪的,企业应当向企业所在地公安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结论认定因工死亡。

第三章 工伤评残和劳动鉴定

第十三条 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治愈或者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或者医疗期满仍不能工作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并定期复查伤残状况。

第十四条 各级劳动鉴定委员会应当按国家制定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标准(以下简称评残标准),对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伤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和护理依赖程度进行等级鉴定。

符合评残标准一级至四级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伤残待遇的确定和工伤职工的安置以评定的伤残等级为主要依据。

第十五条 省、市(地)、县(市)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由当地劳动保障、卫生等行政部门和工会组织的主管人员组成。劳动鉴定委员会设在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劳动鉴定的日常工作。

省劳动鉴定委员会为全省最高劳动鉴定机构,负责指导全省劳动鉴定工作;处理各市(地)呈报的疑难、争议案例的重新鉴定问题,并负责省、部属单位职工劳动鉴定工作。

各市(地)、县(市)劳动鉴定委员会负责本市(地)、县(市)范围内职工劳动鉴定工作;市(地)劳动鉴定委员会负责处理所属县(市)呈报的疑难、争议案例的重新鉴定问题。

劳动鉴定委员会应当委托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或者聘请具有鉴定资格的医生组成专家组,进行伤残等级和护理等级的鉴定工作。

第十六条 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工伤评残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工伤保险政策法规。

劳动鉴定委员会聘请参加鉴定的医生应具有中级以上医学技术职称,并由该委员会发给聘书。

劳动鉴定人员在进行劳动鉴定时,应当全面了解被鉴定人的情况,严格执行工伤保险政策法规和评残标准,客观公正地作出鉴定结论。

劳动鉴定人员实行回避制度。

第四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 职工因工负伤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工伤职工治疗工伤或职业病所需的医疗费用(含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药费),就医路费全额报销。

工伤职工需要住院治疗的,按照当地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三分之二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批准转外地治疗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按照本企业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国内职工在境外发生工伤事故,工伤人员原则上应回国内指定医院治疗。紧急情况下必须在境外医院抢救治疗的,医疗费用由企业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共同负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担的部分参照本地同类型伤情的医疗费水平予以确定。企业因支付工伤人员在境外抢救治疗的费用负担过重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酌情给予适当补助。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范围内的疾病,其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执行。

工伤职工用药范围,原则上参照我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执行。

第十八条 职工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需要停止工作接受治疗的,实行工伤医疗期。

工伤医疗期是指职工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停止工作接受治疗和领取工伤津贴的期限。工伤医疗期应当按照轻伤和重伤的不同情况确定为一个月至二十四个月,严重工伤或者职业病需要延长医疗期的,由医院证明,单位申报,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批准后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超过三十六个月。

工伤医疗期间,企业不得解除或终止其劳动合同以及作开除、解雇、辞退处理。

工伤医疗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第十九条 工伤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停发工资,改为按月发给工伤津贴。工伤津贴标准相当于工伤职工本人受伤前十二个月内的月平均工资收入。工伤医疗期满或者评定伤残等级后,应当停发工伤津贴,改为享受伤残待遇。

第二十条 工伤职工经评残后确认需要护理的,应当按月发给护理费。

护理等级根据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及洗漱、自我移动五项条件,区分为全部护理依赖、大部分护理依赖和部分护理依赖三个等级。护理等级由劳动鉴定委员会评定。

工伤护理费依照上述护理等级分别按当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发给。

第二十一条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辅助生产劳动需要,必须安置假肢、仪眼、镶牙和配置代步车等辅助器具的,经医院提出意见,企业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同意,按国内普及型标准报销。

第二十二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的,应当退出生产、工作岗位,发给工伤伤残抚恤证件,并享受以下待遇:

(一)按月发给定期伤残抚恤金,标准分别为本人工资的90%至75%。其中:一级90%,二级85%,三级80%,四级75%。

(二)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为伤残职工本人工资的十八至二十四个月。其中:一级二十四个月,二级二十二个月,三级二十个月,四级十八个月。

(三)患其他疾病的按医疗保险有关规定执行,对其中由个人负担部分确有困难的,由企业酌情予以补助。

(四)易地安家的,发给当地上职工平均工资六个月的安家补助费。旅途所需车船费、旅馆费、行李搬运费和伙食补助费,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第二十三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的,原则上由企业安排适当工作,并可以享受以下待遇:

(一)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相当于伤残职工本人工资的六至十六个月。其中:五级十六个月,六级十四个月,七级十二个月,八级十个月,九级八个月,十级六个月。

(二)因伤残造成本人工资降低时,由所在单位发给在职伤残补助金,标准为工资降低部分的90%,本人技能提高而晋升工资时,在职伤残补助金予以保留。

(三)伤残程度被评为五级和六级的职工且企业难以安排适当工作的,由企业按月发给本人工资70%的伤残抚恤金。

(四)伤残程度被评为七级至十级的,职工本人愿意自谋职业并经企业同意的,或者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合同后本人另行择业的,由企业发给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其标准分别为本人工资的六个月、五个月、四个月、三个月。

第二十四条 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并按本办法规定领取定期伤残抚恤金的,定期伤残抚恤金低于按养老保险规定计发的养老金标准的,按养老保险的办法计发待遇。

定期伤残抚恤金按养老保险的有关办法进行调整。

领取定期伤残抚恤金的职工,在到达法定正常退休年龄之前,定期伤残抚恤金(包括正常调整金额)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在到达法定正常退休年龄之后,定期伤残抚恤金(包括正常调整金额)分别由社会养老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支付,个人帐户支付完后,由社会养老统筹基金支付。

第二十五条 职工因工死亡,应按照以下规定发给丧葬补助金、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按当地上职工平均工资六个月的标准发给。

(二)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按月发给由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的死者的亲属,直至失去供养条件时止。其标准为:配偶每月按当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发给,其他供养直系亲属每人每月按30%发给,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加发10%。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死者本人工资。

供养直系亲属的范围和条件按照我省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按当地上职工平均工资六十个月的标准发给。符合第二十二条规定享受定期伤残抚恤金期间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按全额标准的50%发给。领取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顺序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和其他直系亲属。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根据同一顺序均等享受,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者,按予以照顾和协商一致的原则处理。如死者生前留有遗嘱的按遗嘱办理。

第二十六条 因工致残职工旧伤复发经确认需要治疗和休息的,按照本办法第十七条、第十九条规定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和工伤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不再享受。

第二十七条 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应当首先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处理。工伤保险待遇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一)交通事故赔偿已给付了医疗费、丧葬费、护理费、残疾用具费、误工工资的,企业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相应待遇(交通事故赔偿的误工工资相当于工伤津贴)。企业先期垫付有关费用的,职工或其亲属获得交通事故赔偿后应当予以偿还。

(二)交通事故赔偿给付的死亡补偿费或者残疾生活补助费,已由伤亡职工或亲属领取的,工伤保险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或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不再发给。但交通事故赔偿给付的死亡补助费或残疾生活补助费低于工伤保险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或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由企业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本办法有关条款的规定补足差额部分。

(三)职工因交通事故死亡或者致残的,除按照本条(一)、(二)项处理有关待遇外,其他工伤保险待遇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四)由于交通事故肇事者逃逸或其他原因,受伤害职工不能获得交通事故赔偿的,企业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给予工伤保险待遇。

(五)企业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帮助职工向肇事者索赔,获得赔偿前可垫付有关医疗、津贴等费用。

第二十八条 领取定期伤残抚恤金或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的外省市人员,按月领取待遇有困难,本人自愿一次性领取待遇的,经与企业协商同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批准,签订有关协议,可以按下列标准一次性计发有关待遇,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

(一)领取定期伤残抚恤金的职工,根据其伤残等级,按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标准,一次性计发二十周年。但五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不少于十年;七十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二)领取因工死亡职工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的人员,按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项规定的标准,对不满十八周岁的,一次性计算到十八周岁。对供养的其他直系亲属,一次性计发二十周年,但五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不少于十年;七十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第二十九条 职工因公外出期间因意外事故失踪的,从事故发生的下个月起三个月内,本人工资照发,从第四个月起停发工资,对失踪职工的供养直系亲属按月发给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发给丧葬补助金和其余待遇。

当失踪人员重新出现并经法院撤销死亡结论的,已领取的工伤待遇应当退回。

第三十条 出国、出境人员的劳动关系在国内并参加工伤保险的,在境外负伤、致残或者死亡时,应当由境外有关方面承担伤害赔偿责任的,有关单位应当向外方索取伤害赔偿。外方给付的赔偿金应归当事人或者其亲属所有,但需偿还有关单位垫付的费用。

对于获得境外伤害赔偿的,国内工伤保险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或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不再发给。境外伤害赔偿金低于国内工伤保险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补足差额部分。

出国、出境人员应当由我方承担伤害赔偿责任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一条 享受定期伤残抚恤金或者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的人员到境外定居后,可以凭生存证明继续领取抚恤金,也可以按照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一次性领取有关待遇,并同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生存证明应每年向支付抚恤金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一次。

第三十二条 享受定期伤残抚恤金的人员,被依法判刑或劳动教养,刑满释放或劳动教养期满后,可以继续享受原待遇。

第五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规定的工伤医疗费、护理费、定期伤残抚恤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补助金、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易地安家补助费等费用,先实行社会统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其他费用暂按原渠道支付。

各地应当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扩大工伤保险统筹项目,提高工伤保险管理社会化程度。

第三十四条 工伤保险基金按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在省政府贯彻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以前,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征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财政部门要分别在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认定的同一国有商业银行开设收入户、支出户和财政专户。收入户除向财政专户划转资金外,不得发生其他支付业务,收入户月末无余额;支出户除接收财政专户拨付的基金及该帐户的利息收入外,不得发生其他收入业务,该帐户可暂存一定数额的工伤保险支付费用。

第三十五条 工伤保险基金纳入单独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也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第三十六条 企业未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同意逾期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工伤保险基金。

第三十七条 工伤保险基金由下列项目构成:

(一)企业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二)工伤保险费滞纳金;

(三)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资金。

第三十八条 工伤保险费由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企业缴纳的工伤保险费从企业管理费中列支。

第三十九条 工伤保险费根据各行业的伤亡事故风险和职业危害程度的类别实行差别费率。行业工伤风险分类和差别费率标准,由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统计及统筹费用进行测算,按企业工资总额的0.2%至1%范围内划分若干缴费档次。具体比例由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财政部门予以确定。

工伤保险行业差别费率根据当地情况酌情调整。

第四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企业上一职业安全卫生状况和工伤保险费用支出情况进行评估,并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适当调整企业下一工伤保险费率,实行浮动费率。

企业发生工伤和职业病及使用工伤保险基金超过控制指标的,应当在企业标准费率的基础上提高费率;低于控制指标的应当降低费率。控制指标由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财政部门提出意见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企业工伤保险费率的调整幅度为企业标准费率的5%到40%。第四十一条 工伤保险基金按下列项目支出使用:

(一)统筹项目支付的待遇;

(二)事故预防和安全奖励金;

(三)职业康复费用;

(四)宣传和科研费。

上述费用不计征税费,各项费用的支出标准由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财政部门报请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四十二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必须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及我省实施细则。同时每年编制工伤保险基金收支预、决算报同级财政部门。

工伤保险基金的管理、使用接受地方财政、审计、银行和工会的监督。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得从基金中提取任何费用,机构人员经费及开展工伤保险所必需的业务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由同级财政拨付。

第六章 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

第四十三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配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督促企业贯彻落实国家的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采取宣传、教育、检查和奖惩等措施,并支持工伤和职业病预防的科学研究工作,促进企业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教育职工严格遵守劳动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减少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对于当年未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或者其发生率低于本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同意后,可以从该企业当年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用中返还5~10%给企业,用于安全生产宣传和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奖励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适当补偿企业为降低事故和职业病先期投入安全生产设施、设备建设中的部分资金不足,具体办法由各地规定。

第四十四条 有条件的地区应当通过工伤保险基金提留、民间赞助等方式筹集资金,逐步兴办工伤职业康复事业,帮助工伤残疾人员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发展职业康复事业应当利用现有条件,可以与有关医院、疗养院联合举办,也可以建立工伤康复中心。?第四十五条 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并需要通过专门培训恢复或者提高劳动能力的工伤残疾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企业应当积极组织专门培训,所需费用可以在工伤保险基金的职业康复费用中支付。

第七章 管理与监督检查

第四十六条 工伤保险费用以市、县为单位实行社会统筹,逐步创造条件实行市(地)级统筹。在杭省、部属企业和原养老保险行业统筹企业职工的工伤保险由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组织实施。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并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收缴和管理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二)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工伤保险申请进行调查取证,确定工伤待遇补偿;

(三)与有关医院和医疗机构建立医疗合同,管理工伤医疗和职业康复事业;

(四)进行工伤保险统计;

(五)支持和配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法规的监督检查;(六)开展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的宣传、教育和咨询;

(七)承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七条 工伤职工应当到工伤医疗合同医院进行治疗,紧急时可以到就近医院或者医疗机构救治。

工伤职工需要转院治疗或者到外地就医的,由工伤合同医院提出意见,企业同意,并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批准。

第四十八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丧葬事宜的办理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第八章 企业和职工责任

第四十九条 企业实行租赁、兼并、转让、分立时,继续经营者必须承担原企业职工的工伤保险责任。

建设工程由若干企业承包或者企业实行内、外部经营承包时,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的劳动关系所在企业负责。

职工被借调或者聘用期间发生工伤事故的,由借调或者聘用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第五十条 企业破产时,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清偿应负担的工伤保险费用。

第五十一条 企业必须落实工伤医疗抢救措施,确保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并做好工伤预防、病伤职工管理和伤残鉴定申报工作。

第五十二条 企业必须如实申报工资总额和职工人数,及时报告工伤和职业病情况,不得瞒报、虚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调查了解工伤情况时,企业和职工应当积极配合和协助。

第五十三条 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劳动关系终止、解除时或转换工作单位时,应当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发现患有职业病的,由原单位负责工伤保险的处理工作;在新单位发现患有职业病的,由新单位负责工伤保险的处理工作。

第五十四条 职工应当接受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和培训,服从企业生产管理人员的指导,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第五十五条 工伤职工或者其亲属申请工伤待遇时,应当如实反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现场证人和本人工资收入、家庭成员等情况。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调查了解工伤情况时,有关职工、当事人或者亲属应当予以配合,如实提供情况。

第五十六条 工伤职工无故拒绝治疗、检查,夸大或隐瞒重要情节影响劳动鉴定结论或多领工伤保险待遇的,企业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停发或减发有关待遇。对虚报冒领的,除追回冒领金额外,还应视情予以处罚。

第五十七条 工伤职工经过劳动鉴定确认完全恢复或者部分恢复劳动能力可以工作者,应当服从企业的工作安排。

第九章 争议处理

第五十八条 在申报工伤和处理工伤保险待遇时,工伤职工及其亲属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十九条 工伤职工及其亲属或者企业,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待遇支付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六十条 职工对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伤残等级和护理等级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复查,对复查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复查鉴定最终结论由省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复查鉴定程序按省劳动鉴定委员会的规定办理。

第十章 附 则

第六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职工,是指在企业工作,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但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方人员。

第六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工资总额,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执行。

职工本人工资,是指职工因工负伤或者死亡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收入。计发工伤保险待遇时,本人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按当地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第六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职业病,其范围、名称按照《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和所附的“职业病名单”执行,职业病的诊断按照《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及《浙江省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十四条 到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实习的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生在企业实习工作中发生伤亡事故的,可以参照本办法的有关待遇标准,由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作一次性处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向有关学校和企业收取保险费用。

第六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因工死亡,是指因工伤事故或者职业中毒直接导致死亡、工伤或者职业病医疗期间死亡、工伤旧伤复发或者职业病旧病复发死亡,以及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享受定期伤残抚恤金期间死亡。

第六十六条 本办法实施前发生的工伤,其工伤保险待遇按原规定处理。对因工致残旧伤复发的或旧伤复发死亡的,其工伤保险待遇按本办法第二十六条执行。

第六十七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确认需要护理的工伤职工,本办法实施后需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重新评定护理等级,其护理待遇按本办法第二十条执行。

第六十八条 本办法实施后调整、提高护理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的费用,仍按原渠道解决。

第六十九条 本办法施行前尚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应当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30日内,本办法施行后成立的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30日内,持营业执照或者社会保险登记证书等有关证件,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工伤保险事宜。

第七十条 对目前暂未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其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可以参照本办法规定的标准执行;对因工致残的职工和因工死亡的遗属,本人自愿一次性领取待遇的,也可以参照本办法规定的标准一次性计发有关待遇并终止与企业的工伤保险关系。

第七十一条 各市(地)、县(市)可以根据本办法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办法,报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备案。

第七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过去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七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篇:福州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实施细则

福州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福建省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规定》(闽政[1994] 40号文),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和《试行规定》一并执行。本细则适用于福州地区所有企业的全部职工。

第三条 工伤保险是强制性的社会保险,企业不论是否发生工伤事故,必须参加社会工伤保险,按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四条 工伤保险由市、县(市)、区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市、县(市)、区社会保险机构具体经办。

第二章 工伤保险的范围

第五条 职工因下列情况之一负伤、致残或死亡的,属于工伤保险范围:

(一)从事企业日常生产、工作或企业领导临时指派与生产有关工作的;

(二)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企业领导指定,而从事有益于本企业工作的,或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

(三)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毒有害因素造成职 业病的;

(四)在本企业生产工作区域内遭受不可抗拒的外伤害的;

(五)因公外出期间执行公务时,发生伤害事故或患重病没有医疗抢救条件导致残疾、死亡以及失踪的;

(六)复员转业军人因公、因战致残后旧伤复发的;

(七)劳动部门认定的其他工伤。

第六条 职工在生产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毒有害物质,并符合国家公布的有关职业病规定,由省、市职业病防治机构确诊,经市、县(市)区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的职业病患者,不论是否死亡或是否达到残废评定标准,均属工伤保险范围。但实行工伤保险前个体从事此类作业而引起的职业病、不列入工伤保险范围。

第七条 在生产工作中,由于本人故意行为(如自杀、自残、斗殴、酗酒等)以及因本人犯罪行为造成伤残或死亡的,不属于工伤保险范围。

第三章 工伤保险基金的征集和管理

第八条 工伤保险基金按以支定收,留有储备的原则,并根据不同行业的危险程度和工伤事故发生频率,实行差别费率,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0.5%至1.5%的比例征集(“福州市工伤保险基金缴纳标准表”附后)。工伤保险费全部由企业缴纳,在管理费用列支。

第九条 各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应预缴一个月的工伤保险费作为应急储备金。企业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工资总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缴纳;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部分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十条 工伤保险基金由企业开户银行代扣,转入当地社保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工伤保险基金专户,专款专用。工伤保险基金由银行按照城乡居民同期存款计息,利息并入基金。第十一条 工伤保险基金实行市级统筹,分级管理。县(市)、区筹集的工伤保险基金85%留县(市)、区社会保险机构,用于按规定支付各项工伤保险待遇;5%上缴省作为调剂储备金; 10%上缴市社会保险公司(含市本级)作为市风险储备金,用于重大事

故调剂。(当年基金结转存入同级财政专户。如果市风险储备金收不敷支时,由市社会保险公司提出报告,向省社会保险公司申请调剂或由当地财政部门垫付。

第十二条 市社会保险公司按筹集工伤保险金总额提取5%作为管理及宣传费;县(市)、区社保公司按筹集工伤保险金总额提取5%为管理费用,提取4一8%为宣传费用。第+三条 已开展工伤保险试点的县(市)、区,其历年结余的工伤保险基金转入本级应急储备金项下。工伤保险的缴费办法和工伤保险待遇支付从1996年1月1日起按新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工伤保险基金和管理宣传费实行财务预决算管理,具体办法由市劳动局会同市财政局制定,并接受审计的监督。工伤保险基金和管理服务费不计征各种税费。

第四章 工伤保险的确认和鉴定

第十五条 企业发生人身伤青事故时,应当在3月内向当地社会劳动保险机构申请工伤认定,填写《福州市职工工伤确认表》和《福州市企业伤残职工劳动能力鉴定表》。第十六条 社会劳动保险机构接到企业工伤认定申请书后,应在5日内给予审查,报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劳动鉴定的程序和办法,按照《福州市劳动鉴定暂行规定》办理。劳动鉴定结论书应当送达社会劳动保险机构。

第十七条 伤残职工经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后,由职工所在单位按隶属关系向市、县(市)、区社会劳动保险机构申报,社保机构接到申报之日起30天内,发给《工伤待证》,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八条 职工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的挂号费、医疗费,由社保机构支付。住院伙食费、就医路费及途中食宿费用等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职工工伤医疗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不变,治愈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由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企业按《福建省职工外伤、职业中毒医疗终结鉴定标准》提出医疗终结意见,报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审定,医疗期最长为24个月。职工工伤医疗终结或评残后,仍需治疗或旧伤复发的,经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认定后,其医疗费用由社保机构支付。

第二十条 伤残职工需要安装康复辅助器具的,由医院提出意见,报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审批,其所需费用按国产普及型标准由社保机构支付。

第二十一条 职工工伤致残医疗终结后,由企业劳动鉴定委员会按劳动部、卫生部《职工工伤与职业病残程度鉴定标准》提出鉴定伤残等级意见,报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评定伤残等级后,由同级劳动部门发给因工伤残等级证件。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应对伤残等级定期复查,根据复查鉴定结论安排试工、复工、调整岗位或调整工伤待遇。

第二十二条职 工工伤全残需要护理的,由社保机构以当地上统筹企业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根据护理依赖程度等级按月支付护理费,标准为

一级——50%

二级-—40%

三级一—30%

第二十三条 职工因工致残鉴定为一级至四级的,应退出工作岗位,其待遇由社保机构以当地上统筹企业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

一级——18个月

二级——16个月

三级——14个月

四级——12个月

(二)按月发给定期伤残抚恤金,标准为:

一级——90%

二级——85%

三级——80%

四级——75%

(三)发给易地安置所需的费用,标准为12个月。

第二十四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的,其待遇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由社保机构以当地上统筹企业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

五级——11个月

六级——10个月

七级—— 9个月

八级—— 8个月

九级—— 7个月

十级—— 6个月

(二)合同期限内由企业安排适当工作。合同期满后,原则上应续订合同,对被鉴定为五级和六级的职工,安排工作确有困难,企业可按月发给本人工资的70%,离岗休养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时止。

(三)伤残职工因工致残鉴定为五至十级,职工本人愿意自谋职业的企业可按下列标准发给一次性伤残就业安置费,5一6级伤残者为36个月当地上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7一8级为30个月,9一10级为24个月,同时发给一次性辞退补助费,标准为:工作年限每满一年的,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当地上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但上述两项费用之和不得超过42个月当地上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

第二十五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待遇由社保机构以当地上统筹企业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按以下规定支付:

(一)丧葬补助费,标准为6个月。

(二)供养亲属定期抚恤金按照国家规定的供养条件,凭本人当年生存证明,领取抚恤金。标准为:

供养一人的,每月领取当地上统筹企业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总额的50%; 供养二人的,每月领取当地上统筹企业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总额的80%;

供养三人及三人以上的,每月领取当地上统筹企业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总额的100%;

(三)次性补助金,标准为60个月。领取一次性补助金的对象及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如死者生前有遗嘱的按遗嘱办理。

第二十六条 对残废职工进行必要的康复情况或残废程度变化的检查,经市、县(市)、区劳动鉴定委员会批准,所需费用由社保机构负担。经检查后按鉴定的残废等级提高享受相应等级的待遇,由社保机构补发与上一次等级的差额。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条件的,给予办理退休,享受残废退休待遇。

第二十七条 破产企业和合同期满不再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清偿应负担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一次性向当地社保公司缴纳。伤残职工按预期平均寿命20年计算,遗属供养年限按12年计算。

第二十八条 工伤死亡职工的供养要求选择一次性领取定期抚恤金的,可按实际供养年限一次性发给,但所领取的金额最多不超过60个月当地上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农民合同制工人、,临时工、轮换工、季节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1一4级的,如本人愿意,可一次性领取定期伤残抚恤金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标准为:一级为60个月当地上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二级为54个月,三级为48个月,四级为42个月。符合劳动部劳险字(1992)28号文规定护理条件的,可另按护理等级发给5年的护理费。

第二+九条 伤残职工到达退休年龄时,继续领取伤残抚恤金。定期伤残抚恤金标准低于现行退休待遇的,差额部分由当地社会劳动保险机构从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部分。第三十条 出国、出境人员在国内参加工伤保险后在境外负伤、致残或者死亡,外方付给的赔偿金归当事人或者其亲属所有,但有关单位为处理事故垫付的费用应从赔偿金中偿还,国内工伤保险待遇不再发给。外方未付赔偿金的,由当地社保机构按《试行规走》办理。享受定期伤残抚恤金或供养抚恤金的人员到境外定居后可以凭生存证明(每半年提供一次)继续领取抚恤金。凡已领取定期抚恤金的伤残人员或供养亲属,不得再改办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手续。

第三十一条 伤残职工的定期伤残抚恤金、全残护理费和供养亲属定期抚恤金,从领取抚恤金的下一年起,每年七月一日按照上一年全市统筹企业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调整一次(参照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幅度),负增长对不作调整。

第三+条 本细则发布以前发生工伤的,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发给工伤等级证件。定期伤残抚恤金、护理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由当地社保公司、在一年内改按本规定的标准分步实施。

第六章 工伤预防

第三十三条 企业应采用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生产工艺设备,保证劳动、安全设施完好有效,同时加强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企业在一年内未发生工伤事故的,社保机构于下年元月按其上企业缴纳工伤保险基金总额的5%作为安全奖励金。

第三十四条 社保机构应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对其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实行浮动费率。浮动标准定为,连续两年有或无工伤事故企业,可在原差别费率1.5%、1%和0.5%的基础上分别上下浮动其下费率0.3%的、0.2%和0.1%,直至2%最高费率或0.3%最低费率;企业当年发生工伤事故,其工伤保险费用支出超过当年缴纳工伤保险费总额的85%时,从下起恢复缴费费率。

第三十五条 劳动部门采取宣传、教育、奖励和监督检查等措施,加强工伤预防监察工作,所需的工伤事故预防费,由市、县(市)、区社保机构报同级财政核定后,从基金中提取。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企业应当依照本细则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对所属职工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第三十七条 实行租赁、承包的企业或被兼并、转让的企业,其经营者或接收方必须承担原企业职工的工伤保险责任。

第三十八条 企业破产,应优先清偿应负担的工伤保险费用。原工伤人员的遗属保险待遇仍按本细则由社保机构支付。

第三十九条 企业违反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劳动部门接到报告调查核实后,对企业发出书面通知限期改正,企业在接到书面通知后十五日内拒不改正的,由劳动部门处以应缴工伤基金额二至十倍的罚款。被处罚者应到指定的金融机构交纳罚款。

(一)逾期不办理社会工伤保险登记的;

(二)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

(三)拒缴或少缴工伤保险费的。

第四十条 企业未经劳动部门审批,欠缴社会工伤保险费的,每月加收5%滞纳金,滞纳金并入工伤保险基金。

第四十一条 社保机构未按规定及时发放工伤保险金的,同级或上级劳动部门接到申诉并查实后,应通知其立即纠正补发保险金(含利息),同时给员工按拖欠时间每月赔偿应发金额5%的赔偿全,利息和赔偿金从管理中列支。

第四十二条 因工伤职工本人责任影响劳动鉴定的,不得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经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恢复劳动能力而不服从企业分配的,企业按《职工奖惩条例》及辞退违纪职工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三条 职工因工死亡时,企业和工亡职工亲属应当按照殡葬规定办理丧事。故意拖延处理遗体的,一切费用由亲属负担。工伤职工或其他人,在工伤事故处理中发生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发生工伤保险待遇争议时,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规定处理。

第八章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细则所称职工的供养亲属,系指主要生活来源依靠职工供给,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一)配偶、父母;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子女、兄弟姐妹;年未满十六周岁,或年满16周岁尚在中学学习的(含职业高中);或因残疾无劳动能力的。

第四十六条 在职职工在借用、聘用期间发生工伤事故由借用聘用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第四十七条 凡过去与《试行规定》、本细则不相符的,均按《试行规定》、本细则执行。

第四十八条 本细则由福州市劳动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九条 本细则自一九九六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第五篇:沈阳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模版]

沈阳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

颁布时间:1993-5-11发文单位: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政府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企业职工在生产、工作中遭受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伤害时(以下简称工伤)获得医疗照顾、生活保障和经济补偿及其他物资帮助的权利,促进安全生产,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沈阳市境内全民所有制企业、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职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职工(含临时工、轮换工、农民工)。

第三条 企业和职工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的安全卫生法规和安全生产规程,积极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时,企业应及时进行救治。企业或工伤职工保险管理机构应按本办法及时提供工伤保险待遇。

第四条 工伤保险由市劳动部门管理,并负责检查监督本办法的贯彻实施。

劳动部门负责工伤事故处理、伤残等级确定、待遇标准核定和康复规划的实施。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与支付,由市人寿保险公司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 工伤保险范围及确认

第五条 企业职工在下列情况下造成伤残或死亡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一)在本单位生产工作区域及工作时间内,从事正常生产、工作或领导临时指派的工作,或因工遭受非本人所能抗拒的意外伤害的;

(二)在紧急情况下,未经领导指派而从事对企业有益工作的;

(三)在生产工作环境接触有毒有害物资引发职业病的(经市级职业病医院认定);

(四)经领导安排或同意,从事与本单位生产工作有关的科学研究、试验、发明创造或技术革新等工作的;

(五)从事抢险救灾,维护社会和公民利益的;

(六)复员转业军人因公、因战致残治愈后旧伤复发的;

(七)由市以上劳动行政部门确认的其它因工伤亡。

第六条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企业必须按规定向劳动部门报告,提出享受工伤待遇的意见,经劳动部门审查认定后执行。

第三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七条 职工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住院医疗、旧伤复发或评残后继续医疗,所需挂号费、医疗费全额报销。

第八条 职工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住院医疗的,住院伙食费按当地出差伙食补助标准报销三分之二。经批准转外地医疗的,所需交通费、食宿费按职工因工出差的标准执行。

第九条 职工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必须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医疗(急救医疗除外),医疗至伤愈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应由医疗单位作出医疗结论,医疗期最长为十二个月,医疗期间的工资由企业按本人工伤前三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发给。超过医疗期,由劳动鉴定部门作出医疗终结结论,致残的,由市或县、区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发给因工伤残等级证。

第十条 职工因工致残经劳动鉴定后,按确定的一级至十级标准享受待遇:

(一)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发给15个月;二级发给13个月;三级发给10个月;四级发给8个月;五级发给6个月;六级发给5个月;七级发给4个月;八级发给3个月;九级发给2个月;十级发给1个月。

(二)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的,应退出生产、工作岗位,发给定期伤残抚恤金,其标准分别为:月社会平均工资的90%、85%、80%、75%。伤残抚恤金随本地区工资水平提高的幅度定期相应调整。

饮食起居需要护理的,要按月发给护理补助费,护理补助费按一级至三级发给,其标准为全市社会平均工资的50%、40%、30%。

(三)职工因工致残等级为五级至六级的,企业安排工作确有困难,视情况可以离岗休养,休养期间企业按本人工伤前3个月月平均工资70%发给,并连续计算工龄。

(四)职工因工致残等级为七级至十级的,由企业安排适当工作。安排工作有困难本人自愿辞职另谋职业的,企业应予批准,并发给一次性就业安置费,工作每满一年发给本人1个月的工资(按本人离职前3个月平均工资计算)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发,最高不超过24个月,终止原工伤待遇。

(五)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职工易地安家的,发给3个月的安家补助费。

第十一条 职工因工死亡待遇:

(一)丧葬费:标准为社会平均工资4个月,一次性发给主办丧事单位或死者直系亲属;

(二)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社会平均工资36个月;

(三)供养直系亲属定期抚恤金:供养一人的,每月按全市社会平均工资的40%发给,供养二人的按70%发给,供养三人以上的(含三人)按90%发给。

第十二条 临时工(含城镇临时工、农民合同工、轮换工、季节工)因工伤亡的保险待遇:

(一)因工死亡的,按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标准一次性发给因工死亡丧葬费、抚恤金和供养直系亲属定期抚恤金。

(二)因工至残的,医疗终结后经鉴定为一级至四级的,一次性发给伤残补助金、护理费、安置费,三项合计分别为2万元、1.9万元、1.8万元、1.2万元;五级至十级的,一次性发给伤残补助金、安置费,二项合计分别为8千元、7千元、3千元、2千元、1千元、0.5千元。

第十三条 在同一工伤事故中,通过民事诉讼获得民事赔偿的,一次性的工伤保险待遇不再重复享受。

第十四条 根据伤亡事故中所负的责任大小,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次性抚恤费按下列标准发给:

(一)职工本人无责任的,全额发给;

(二)职工本人负次要责任的,按95%发给;

(三)职工本人和企业负同等责任的,按90%发给;

(四)职工本人负主要责任的,按85%发给;

(五)职工本人负完全责任的,按80%发给。

第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一级至六级治愈后旧伤复发死亡的,按本办法十一条(一)、(三)款的规定发给因工死亡丧葬费和供养直系亲属定期抚恤金,并按社会平均工资18个月标准发给一次性因工死亡抚恤金。

第十六条 职工因工致残医疗终结后,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确需配置、更换补偿功能器具的,按普及型标准到市劳动部门指定的单位配置。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行之一的,工伤保险待遇自行停止:

(一)因工死亡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被判刑或劳动教养的;

(二)工伤职工医疗期满后被开除、除名、劳动教养、判刑的;

(三)经鉴定为七级至十级的劳动合同制工人,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未经单位允许自行离职的;

(五)从失踪之日起失踪期满3个月的。

属本条(二)、(三)、(五)款规定,重新参加工作,所在单位按期为其缴纳工伤保险金的,可继续享受原待遇,停止工伤保险待遇期间的工伤保险金不予补发。

第四章 工伤保险基金筹集与管理

第十八条 工伤保险基金本着“以支定收,留有储备”的原则,实行全市统一筹集,统一管理,专项储存,专款专用。

第十九条 工伤保险基金由企业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缴纳。企业缴纳工伤保险费和企业自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均从成本中列支。

第二十条 工伤保险基金根据各行业工伤风险类别和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发生频率提取,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最低为企业工资总额的0.3%,最高不超过统筹单位平均费率的3倍。差别费率每年定期进行调整。各行业提取比例为:

(1)煤矿2.3%;

(2)机械、建安、建材、冶金、化工、制药1.1%;

(3)轻工、交通、煤气、自来水、农机、汽车0.9%;

(4)电子、粮食、纺织0.7%;

(5)商业及其他行业0.3%.第二十一条 工伤保险基金统筹项目包括:

(一)职工因工死亡丧葬费;

(二)职工因工死亡发给直系亲属的一次性抚恤金;

(三)职工因工死亡发给供养直系亲属的定期抚恤金;

(四)职工因工致残后发给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五)职工因工致残发给的定期伤残抚恤金;

(六)职工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护理补助费;

(七)职工因工致残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费用;

(八)职工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后的易地安家补助费。

第二十二条 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统筹项目,均按上社会平均工资计发。未列入统筹项目的其它保险待遇(医疗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就业安置费、医疗期间及离岗休养期间的工资),由企业按本办法的规定支付。

第二十三条 工伤基金总额的86%作为支付职工工伤保险费用;5%作为风险储备金;5%用于发展康复事业;2%用于工伤保险管理费用;2%用于服务经办费。

第二十四条 工伤保险基金由企业开户银行代扣,存入企业所在县、区人寿保险公司在银行开设的工伤保险基金专户。工伤保险基金不计征各种税费。工伤保险基金由银行按照同期城乡居民存款利率计息,所得利息转入基金。

第二十五条 工伤保险基金提取、支付由各级人寿保险公司按照本办法办理,并接受市社会保险基金委员会检查与监督。

第五章 劳动鉴定

第二十六条 建立沈阳市劳动鉴定康复中心,受市劳动部门的委托,负责对工伤职工劳动能力的鉴定和制定康复规划等工作。

第二十七条 企业劳动鉴定委员会或小组要督促落实工伤事故预防措施,负责组织工伤抢救医疗、工伤认定及协助市、县、区进行劳动鉴定工作。

第六章 企业和职工责任

第二十八条 企业招收职工时,必须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对职工承担工伤保险的责任。

第二十九条 企业实行租赁承包或被兼并、转让时,继续经营者必须承担该企业职工的工伤保险责任。

职工被借调或者临时聘用期间发生工伤事故的,应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承担保险责任。

第三十条 职工因工负伤和患职业病医疗期间,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合同期可顺延到医疗期满为止。

第三十一条 企业必须按本办法的规定办理职工工伤保险,如实向当地劳动部门申报职工工伤、职业病情况和向人寿保险公司申报本企业工资总额、职工人数,按时缴纳工伤保险基金,逾期不缴纳或偷漏报工资总额的,按日加收未缴纳部分1%的滞纳金。

第三十二条 企业破产时要按规定清偿应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三条 职工应严格遵守企业安全生产规程,发生工伤后应如实报告情况,服从企业和劳动部门按照本办法进行处理。

第三十四条 职工因工死亡后,企业和家属应在十日内办理完丧葬事宜。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理的,尸体由公安部门协助处理,其费用家属自理。负责工伤处理的家属及亲友代表最多不得超过3人,超过的费用自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企业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一)逾期不办理工伤保险注册登记手续的;

(二)在劳动合同中不规定或非法免除工伤保险责任或在职工工伤、职业病医疗期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瞒报、少报或逾期不报工伤和职业病情况,以及少报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的。

第三十六条 工伤保险管理机构延期支付或少发、漏发工伤保险待遇的,同级或上级劳动行政部门督促保险机构纠正并补发待遇。

第三十七条 工伤保险管理人员失职或徇私舞弊的,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应当批评教育或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工伤职工无故拒绝治疗、检查、夸大或隐瞒重要情节影响劳动鉴定和多领工伤保险待遇的,企业和劳动部门可停发或减发有关待遇。对虚报冒领的部分予以追回。对经劳动鉴定确认已恢复劳动能力而不上班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九条 工伤职工及其亲属或其他人拒绝和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责,并破坏生产、工作秩序或扰乱治安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以暴力、威胁手段阻碍企业干部和劳动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责并构成刑事犯罪的,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八章 争议仲裁和行政复议

第四十条 因工伤残的职工及死亡职工的亲属因工伤保险待遇与企业发生争议时,可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仲裁。

第四十一条 企业或职工对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责任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确定以及保险待遇标准决定不服的,可在决定作出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劳动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三年七月一日起施行,过去规定与本办法有抵触或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1993年5月11日

《沈阳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的补充规定

【颁布日期】 19940713

【实施日期】 19940713

第一条 为了完善工伤保险基金统筹,推进我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事 业的发展,特制定《沈阳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的补充规定。

第二条 《沈阳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界定的职工工伤范围 内的医疗及康复费用列入工伤保险基金统筹,按照以下办法由社会保险统 筹机构和企业分别承担:

(一)职工因工致残医疗终结后,经市、县(市)、区劳动鉴定康复部门 鉴定为1—10级的医疗期间医疗费,由市人寿保险公司负担70%,职工所在 企业负担30%。

(二)职工因工死亡或旧伤复发期间一次性医疗费在500元(含500元)以 下的,由企业自行负担。超过500元部分,由市人寿保险公司负担70%,所 在企业负担30%。

(三)职工患职业病经市劳动鉴定康复部门鉴定为1—10级,其一次性医 疗费在500元(含500元)以下的,由企业自行负担。超过500元部分,由市人 寿保险公司负担70%,所在企业负担30%。

(四)职工因工负伤医疗终结后,经鉴定未达到1—10级的,其医疗费由 企业自行负担。

(五)职工因工负伤医疗终结后,经市劳动鉴定康复部门鉴定确属必须 进行康复治疗的,其康复期间的医疗费用全部由市人寿保险公司承担。

第三条 企业职工工伤医疗及康复费用的提取,仍按差别费率和浮动 费率施行,各行业费率按原规定的比例缴纳。

第四条 因工负伤职工康复期间的治疗,由市劳动鉴定康复管理办公 室统一组织安排,到指定的医院治疗。

康复期间的医疗费用经市劳动鉴定康复部门审核后,定期到人寿保险 公司结算。

第五条 企业要加强对工伤职工医疗的管理。职工因工负伤,除急诊 抢救外,必须到市劳动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治疗,需要到外地治疗的要经 市劳动部门批准,未经批准到外地治疗的,不予报销医疗费。

第六条 工伤医疗费报销由企业填写审批表,报市、县(市)、区劳动 部门审核,由人寿保险公司支付费用。

第七条 本规定由市劳动局负责解释。

第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规定施行前发生的工伤医疗费 用由所在企业负担。

下载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知识调查报告(最终定稿)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知识调查报告 引言:今年是《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十周年,十年来,X中市工伤保险覆盖率已达到98.9%,95%的工伤职工都能得到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工伤保险不仅保障了企......

    成都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

    成都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颁布单位】 成都市人民政府【颁布日期】 19960319【实施日期】 199604011996年3月19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以成府发[1996]47号文件发布【章名】 第一章 总 则第......

    青岛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

    青岛市人民政府市政府令第41号青岛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青岛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业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发布,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青岛市企业职工工伤......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金美 亚 管 桩 工 伤 保 险 管 理 制 度 2009年1月日 1 一、 目的: 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的发生,规范工伤事故处理程序,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司和员工的工伤事......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保证公司职工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和职业伤害后获得医疗救治,分散工伤风险,保障职工的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编号: 版本: 发布日期: 成都蜀渝万江塑胶材料有限公司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实施日期: 成都蜀渝万江塑胶材料有限公司 ×××号 关于发布工伤保险管理制度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所......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工伤事故申报程序,保障工伤员工切身利益,分散公司的工伤风险,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制定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员工。二、......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湖南金牛酒店有限公司 安全投入 工伤保险管理规定 一、职责范围 1、行政人事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实施工伤保险的登记、申报和缴费,及劳动合同管理工作。 2、财务部负责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