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检验检疫除害处理相关知识.
卫生除害处理相关知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检验检疫机构所涉及的卫生除害处理的范围和对象是非常广泛的,它包括:入出境的货物、动植物、运输工具、交通工具的卫生除害处理以及公共场所、病源地和疫源地的卫生除害处理等,本节只对出入境货物、集装箱和动植物的卫生除害处理进行阐述。
一、对入出境的货物、集装箱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实施卫生除害处理
(一)来自检疫传染病疫区的。
(二)被检疫传染病污染的。
(三)发现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啮齿动物、或者病媒虫,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
(四)装载的是废旧物品或可能携带致病微生物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其它物品。
(五)对在到达本口岸前的其他口岸已实施卫生处理的货物、集装箱,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进一步实施卫生处理。
1.运载过程中发生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事件的。2.经卫生检查判定原卫生处理没有实际效果的。
(六)经检验不符合进口食品卫生标准的。
(七)来自动植物疫病流行国家或地区以及装载动物、动物产品的集装箱。
二、对入出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它检疫物的卫生除害处理要求
(一)输入的动物检出中国政府规定的一类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其阳性动物及与其同群的其他动物全群扑杀,并销毁尸体;检出中国政府规定的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其阳性动物退回或扑杀。
(二)输入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经检疫发现危险性病虫害,无有效除害处理方法的,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三)输入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经检疫发现危险性病虫害,有有效除害处理方法的,作卫生除害处理。
(四)输入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经检疫发现一般性病虫害超过规定标准的,作卫生除害处理。
(五)输入动植物产品、动植物性包装、铺垫材料必要时进行外包装消毒处理。
(六)出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经检疫不合格,可通过除害处理达到出口要求的,作卫生除害处理。
三、实施卫生除害处理的方法
卫生除害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超声波、紫外线照射、加热处理、冷冻处理、捕杀、焚烧、深埋等;化学方法:药物蒸熏除害、药物表面喷洒;另外,人为措施有禁止入出
境、过境和封存等。
四、卫生除害处理的标准和效果
(一)病媒昆虫成虫全部死亡。
(二)啮齿动物全部死亡或未发现。
(三)货物表面和集装箱内表面根据流行病学的原则,不得检出检疫传染病或监测传染病的病原体。
五、实施卫生除害处理要求
(一)所用药物必须经过检验检疫机构认证,具有科学、安全、高效等优点。
(二)要有专门从事卫生除害处理工作的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规程实施。
(三)采用先进的卫生除害处理设备,科学计量。
(四)做好卫生除害处理的效果检测和效果评价记录。
六、实施卫生除害处理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一)防止对任何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二)防止对交通工具的结构和设备造成损害。
(三)防止发生火灾。
(四)防止对行李、货物发生损害。
第二篇:检验检疫知识
检验检疫知识
进口商品检验
凡列入《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的进出口商品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须经检验的进出口商品,必须经过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或其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法律法规规定须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的收货人,必须向卸货口岸或到达站的检验检疫机构办理进口商品登记;法律法规规定须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的发货人,应在规定地点和期限向检验检验机构报验。规定进口商品应检验未检验的,不准销售、使用;出口商品未经检验合格的,不准出口。进出口商品检验包括品质检验、安全卫生、数量鉴定、重量鉴定等。
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
国家对涉及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的重要进口商品实施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制度并公布《实施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制度目录》。列入目录的商品须获得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发的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书并被批准在商品上使用《安全标志》后,方能进入中国。检验检疫部门现已实施安全质量许可制度的进口商品共47类191种。
进口废物原料装运前检验
对国家允许作为原料进口的废物,实施装运前检验制度,防止境外有害废物向我国转运。收货人与发货人签订的废物原料进口贸易合同中,必须订明所进口的废物原料须符合中国环境保护控制标准的要求,并约定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或国家局认可的检验机构实施装运前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装运。列入此制度目录内的商品有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木制品、废纺织品等5类。
出口商品质量许可
国家对重要出口商品实行质量许可制度。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单独或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共同负责发放出口商品质量许可证的工作,未获得质量许可证书的商品不准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已对机械、电子、轻工、机电、玩具、医疗器械、煤炭等76类商品实施出口产品质量许可制度。国内生产企业或其代理人均可向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请质量许可证书。
动植物检疫
检验检疫部门依法实施动植物检疫的有:进境、出境、过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装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容器、包装物、铺垫材料;来自疫区的运输工具;进境拆解的废旧船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国际条约规定或者贸易合同约定应当实施检疫的其他货物、物品。
国家禁止下列各物进境:动植物病原体(包括菌种、毒种等)、害虫及其他有害生物;动植物疫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动物尸体;土壤。
对进境动物、动物产品、植物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实行进境检疫许可制度,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并在对外签订贸易合同或者协议之前办妥检疫审批手续。货物到达口岸后,应立即向当地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经检疫合格的,予以放行,检疫不合格或需进一步检疫监管的货物,依据有关规定做出相应的检疫和监管处理。
对出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或其他检疫物,检验检疫机构对其生产、加工、存放过程实施检疫监管。出境前,申请人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经检疫合格的,出证放行;检疫不合格的,不准出境。
运输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过境(含转动的),应向检验检疫机构报检;要求运输动物过境的,必须事先申办《动物过境许可证》。携带、邮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进境时,属于国家公布的《禁止携带邮寄进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名录》(简?quot;名录“)的,作退回或销毁处理;属于”名录"之外的,由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疫。
对来自疫区的运输工具,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现场检疫。装载动物出境的运输工具,装载前应在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监督下消毒处理。装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应符合国家有关动植物防疫和检疫的规定。对装运供应香港、澳门地区的动物的回空车辆,实施整车防疫消毒。
食品卫生监督检验
进口食品(包括饮料、酒类、糖类)、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食品用工具及设备必须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申请人须向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并接受卫生监督检验。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食品按食品危险性等级分类进行管理。依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监督检验,检验合格的,方准进口。
一切出口食品(包括各种供人食用、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习惯加入药物的食品)必须经过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准出口。凡在中国境内从事出口食品加工、禽畜屠宰及贮存的企业都必须首先取得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然后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注册、登记。经检验检疫机构审查合格的,分别核发注册证书或登记证。未取得注册证书或登记证的,一律不得加工、生产或贮存出口食品;对需要向国外申请注册、认可的,须取得有关进口国批准或认可的,也不得向该国出口食品。
出口商品运输包装检验
对列入《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的运输包装,必须申请检验检疫机构或检验检疫机构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性能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准用于盛装出口商品。对出口危险货物包装容器衽危包出口质量许可制度,生产单位须向检验检疫机构登记,申请办理出口质量许可证。危险货物包装容器须经检验检疫机构进行性能鉴定和使用鉴定后,方能生产和使用。
卫生检疫与处理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统一负责对出入境的人员、交通工具、集装箱、行李、货物、邮包等实施医学检查和卫生检查。入境的交通工具和人员,须在最先到达的国境口岸接受检疫;出境的,须在最后离开的国境口岸接受检疫。检验检疫机构对未染有检疫传染病或者已实施卫生处理的交通工具,签发入境或者出境检疫证。
检验检疫机构对入境、出境人员实施传染病监测,有权要求出入境人员填写健康申明卡、出示预防接种证书、健康证书或其他有关证件。对患有鼠疫、霍乱、黄热病的出入境人员,应实施隔离留验。对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精神病、开放性肺结核的外国人应阻止入境。对患有监测传染病的出入境人员,视情况分别采取留验、发给就诊方便卡等措施。
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对国境口岸和停留在国境口岸的出入境交通工具的卫生状况实施卫生监督。包括:监督和指导对啮齿动物、病媒昆虫的防除;检查和检验食品、饮用水及其储存、供应、运输设施;都督从事食品、饮用水供应的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监督和检查垃圾、废物、污水、粪便、压舱水的处理。可对卫生状况不良和可能引起传染病传播的因素采取必要措施。
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对发现的患有检疫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疑似检疫传染病的入境人员实施隔离、留验和就地诊验等医学措施,对来自疫区、被传染病污染、发现传染病媒介的出入境交通工具、集装箱、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进行消毒、除鼠、除虫等卫生处理。
外商投资财产鉴定
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凭财产关系人或代理人及经济利益有关各方的申请或司法、仲裁、验资等机构的指定或委托,办理外商投资财产鉴定包括价值鉴定,损失鉴定,品种、质量、数量鉴定等。
货物装载和残损鉴定
用船舶或集装箱装运粮油食品、冷冻品等易腐食品出口的,应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检验船舶和集装箱,经检验符合装运技术条件并发给证书后,方准装运。
对外贸易关系人及仲裁、司法等机构,对海运进口商品可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办理检视、载损鉴定、监视卸载、海损鉴定、验残等残损鉴定工作。
实验室认可
经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授权的中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CIBLAC)统一负责实验室的认可工作。提出申请的实验室经评审组评审证明符合认可委员会规定的认可条件,即可在进出口商品检验领域内获得认可委员会的认可。经认可或注册的实验室有资格承担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指定的检验检疫工作并出具检验报告。
一般原产地证与普惠制产地证签证管理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是签发一般原产地证的官方机构,同时也是我国政府授权签发普惠制产地证的唯一机构。我国出口受惠商品出口到下述28个给惠国时,可以享受减免进口关税的优惠待遇:法国、英国、爱尔兰、德国、丹麦、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瑞典、芬兰、瑞士、挪威、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出口单位可向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办理普惠制产地证和一般原产地证。
质量体系认证认可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管理和组织实施全国与进出口有关的质量认证认可工作。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授权成立的中国国家进出口企业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CNAB),负责从事中国进出口领域认证机构认可工作和相应的认证评审员注册工作。提出申请的认证机构经评审证明符合认可委员会规定的认可条件,即可在进出口质量体系认证领域获得认可委员会的认可。
与外国和国际组织开展合作
检验检疫部门承担WTO/TBT协议和SPS协议咨询点业务;承担UN、APEC、ASEM等国际组织在标准与一致化和检验检疫领域的联络点工作;负责对外签订政府部门间的检验检疫合作协议、认证认可合作协议、检验检疫协议执行议定书等,并组织实施。
涉外检验检疫、鉴定、认证机构审核认可和监督
对于拟设立的中外合资、合作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认证公司,由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对其资格信誉、技术力量、装备设施及业务范围进行审查。合格后出具《外商投资检验公司资格审定意见书》,然后交由外经贸部批准。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后,再到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办理《外商投资检验公司资格证书》,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对于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认证业务的中外合资、合作机构、公司及中资企业,对其经营活动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对于境内外检验鉴定认证公司设在各地的办事处,实行备案管理。
第三篇:检验检疫知识
一、归类知识:首先对可能被召商的企业,要详细了解该企业进入保税区、加工区的加工设备、原料、辅料、产成品的HS编码,并要到保税区海关进行预归类,从归类的结果看是否需要检验检疫机关的监管。针对出现的监管类别作出判定。
如入境方面:当海关预归类出现A类监管的,说明该设备或者料件、原辅材料、产成品等货物需要到检验检疫部门报检,在实施了检验检疫行为后,凭通关单到海关办理报关手续。但是,具体的检验检疫行为是什么呢?则需要到检验检疫机关做具体HS编码的咨询,确定是属于哪类的监管条件。现予以说明:
M类的:属于进口商品检验,共1182
P类的:属于进境动植物、进境动植物产品检疫,共1558
R类的:属于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共1189个
如出境方面:当海关预归类出现B类监管的,说明该设备或者料件、原辅材料、产成品等货物需要到检验检疫部门报检,在实施了检验检疫行为后,凭通关单到海关办理报关手续。但是,具体的检验检疫行为是什么呢?则需要到检验检疫机关做具体HS编码的咨询,确定是属于哪类的监管条件。现予以说明:
N类的:出口商品检验,共2047个
Q类的:出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检疫,共1550个
S类的:出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共948个
当海关预归类出现C类监管的,说明该设备或者料件、原辅材料、产成品等货物需要到检验检疫部门报检,申请办理强制性认证。在实施了强制性认证行为后,凭通关单到海关办理报关手续。
第四篇:出入境卫生检疫卫生处理通用规则
出入境卫生检疫卫生处理通用规则
出入境卫生检疫卫生处理通用规则
SN/T1758-2006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入境卫生检疫卫生处理的对象、要求、指征、方法选择、程序、效果评定、处置及安全管
理。
本标准适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的消毒、杀虫、灭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
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981—1995消毒与灭菌结果的评价方法标准
3对象
出入境口岸、出入境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行李、邮包等物体或环境,凡存在疾病传播作用或可能将
医学媒介生物传入传出出入境口岸的,均为卫生处理对象,具体包括:
——来自疫区,受传染病污染,或者发现和携带有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医学媒介生物的出入境交通工具、集
装箱、货物、行李、邮包及其他物品;
——来自疫区或受传染病污染的蔬菜、水果、饮料、生活用水、食品及水产品:
——被判定为染疫或染疫嫌疑的,来自疫区或受传染病污染的交通工具上的生活垃圾、饮用水、压舱水:
——染疫或染疫嫌疑人的排泄物、呕吐物以及受污染的环境和物品;
——进口的废旧物品和曾在境外运行的废旧交通工具;
——受传染病污染,或者发现存在有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医学媒介生物,数量足以为害的出入境口岸环境;
——受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室内空气;
——要求实施预防性卫生处理的对象;
——检验检疫机构认为需要卫生处理的。
4要求
4.1卫生处理应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规定的依据,应科学地确定处理指征。
4.2卫生处理从业单位应经检验检疫机构认可,从业人员应经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4.3卫生处理应按照技术规程要求实施。
4.4使用的药剂和器械应经国家药械主管部门许可,国家卫生检疫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推荐。不得使用国家
明令禁止的药物。
4.5卫生处理应有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处理对象、目的、方法、用药、作用时间、效果评价。
4.6检验检疫机构应对卫生处理的效果实施监督管理。
4.7卫生处理应保证现场人员健康与生命安全,防止对设备、货物造成损害。
5卫生处理指征
5.1消毒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实施消毒处理:
——受检疫传染病、监测传染病及国家法定的其他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
——来自疫区,判定有受检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可能的;
——发现有国家卫生检疫行政主管部门公告要求实施消毒的对象的;
——发现其他应实施强制消毒的对象的。
5.2杀虫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实施杀虫处理:
——判定为染疫或染疫嫌疑,可能存在能传播染疫传染病的医学节肢动物的;
——来自疫区,可能存在与相应的传染病传播关系密切的医学节肢动物的;
——出入境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行李和邮包发现有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医学节肢动物,足以为害的;
——发现有国家卫生检疫行政主管部门公告要求实施杀虫对象的;
——进口的废旧交通工具、废旧物品存在医学节肢动物的;
——发现其他应实施强制杀虫对象的。
5.3灭鼠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实施灭鼠处理:
——出入境交通工具被判定为鼠疫染疫或染疫嫌疑的;
——口岸出现鼠疫或鼠疫疑似病例、鼠类不明原因反常死亡的;
——出入境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行李、邮包来自鼠疫疫区,可能携带鼠类的;
——国际航行船舶卫生监督发现鼠迹,其程度足以为害的;
——出入境集装箱、货物、行李邮包发现有鼠迹的。
6方法与药剂选择1一般原则
6.1.1 根据影响卫生处理效果的因素,选择能提高和保证效果的方法。
6.1.2根据医学媒介生物的种类,选择敏感的药剂和适宜的施药方法。
6.1 3根据卫生处理对象的种类、数量、特点和现场条件,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1 4对染疫或染疫嫌疑对象,应选择能确保卫生处理效果和效率的方法。1 5避免选择对设施、设备及货物有损害作用的药剂和方法。1 6选择对大气、环境污染少的药剂。
6.2应用原则
6.2.1消毒
应按下列原则实施消毒;
——对判定为染疫或染疫嫌疑的对象,应实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按施药量施药;
——杀虫后检查和清理现场,收集毒毙虫,处理残剩药液。
7.3灭鼠 7.3.1检查现场,根据灭鼠对象的特点、鼠患程度、鼠种情况及现场的自然条件确定灭鼠方法。
7.3.2测算灭鼠对象的面积、容积。
7.3.3选择适宜的熏蒸剂或灭鼠剂,计算用药量。
7.3.4选择适当的毒饵和引诱剂,配制毒饵。
7.3.5准备所需器具、防护用品及指示鼠。
7.3.6现场灭鼠作业的基本步骤及操作要点:
a)熏蒸除鼠
——宣布注意事项,设置明显的警戒标志;
——封闭熏蒸对象或场所:
——确定施药点和施药量,放置指示鼠;
——穿戴个人防护;
——施放熏蒸剂并准确计量:
——保持密封,保证熏蒸剂有足够的作用时间:
——启封、通风散毒;
——测定空气中残毒浓度,在允许浓度以下时方可宣布安全;
——检查和清理现场,毒毙鼠和指示鼠收集后统一处理。
b)毒饵除鼠
——宣布注意事项,设置警戒标志;
——急性灭鼠剂应在鼠活动高峰前投药;
——布药,记录布药点和毒饵数,保证毒饵的到位率、覆盖率达到100%:
——每日检查记录毒饵食耗情况,及时补充食耗的毒饵,保证毒饵的残留率达到100%:
——灭鼠结束后清理现场,收集全部残余毒饵与毒毙鼠,统一处理。
8效果判定
8.1消毒
8.1.1常用指标及适用对象
a)细菌杀灭率计算见式(1):
v=[(a-b)/a]×100%...................(1)式中:
v ——杀灭率;
a ——消毒前平均菌落数;
b ——消毒后平均菌落数。
常用菌落检测方法及适用对象:
——自然菌采样检测法,适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的效果评价;
——染菌样片检测法,适用于物体表面及浸泡消毒的效果评价;
——染菌平板检测法,适用于熏蒸消毒的效果评价;
——撞击法采样检测法,适用于空气消毒的效果评价;
——自然菌沉降采样检测法,适用于空气消毒的效果评价;
——直接采样培养检测,适用于排泄物、分泌物、饮用水等消毒效果评价。
b)指示微生物检测
适用于消毒剂对各种物体消毒效果的评价。具体方法见GB 15981—1995第15、16章。
c)特异病原体检测
适用于对染疫或染疫嫌疑、来自疫区的消毒对象消毒效果的评价。
d)细菌指标检测 适用于对饮用水、食(饮)具、公共场所等有国家或行业管理标准对象的消毒效果的评价a 8.1.2消毒效果判定
经检测符合以下条件的判定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染疫或染疫嫌疑对象消毒后,不能检出特异的病原体,或细菌杀灭率达99.9%以上,或符合GB 15981
—1995中17.1要求;
——其他强制性消毒后,细菌杀灭率在90%L上;
——饮用水、食(饮)具、公共场所空气及其用品等细菌指标符合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8.2杀虫
8.2.1常用指标及适用对象
a)密度指数下降比
适用于对蚊、蝇、蜚蠊等杀虫效果的评价,计算见式(2):
w=[(e – f)/ e ]×100%………………………………………(2)式中:
w ——密度指数下降比:
e ——杀虫前密度指数;
f ——杀虫后密度指数。
常用的密度指数有人工小时法[捕虫数/(人?小时)]、笼捕法[捕虫数/(笼?日)]、诱捕法[捕虫数/[诱捕器
?小时(日)]。
b)存活虫
杀虫后在明亮光线下肉眼检查存活的医学节肢动物。适用于对灭蚊、蝇、蜚蠊等肉眼可见虫类的杀虫效果 的评价。
8.2.2杀虫效果判定
符合以下条件的判定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a)染疫或染疫嫌疑对象杀虫后,无相应的活医学节肢动物发现;
b)其余卫生处理对象杀虫后,密度指数降低99%以上。
8.3灭鼠
8.3.1常用指标及适用对象
a)灭鼠率
适用于口岸环境、船舶、列车等出入境交通工具灭鼠效果的评价,计算见式(3):
t=(g – h)/ g × l00% …………………………(3)式中:
t ——灭鼠率;
g ——灭鼠前鼠密度(以小数表示);
h ——灭鼠后鼠密度(以小数表示)。
常用鼠密度有夹日法、粉迹法、食饵消耗法检测。
b)指示鼠
适用于对出入境交通工具、集装箱、库存货物等熏蒸除鼠的效果评价。
布放:熏蒸时在熏蒸剂可及的最远处放置一组或数组活鼠,熏蒸结束后观察其死亡情况。常用小白鼠,每
组2只~3只,布放期间在盛鼠器中应适量放置供鼠食用的水和食物。
c)存活鼠
灭鼠后在光线充足条件下肉眼检查。适用于对出入境集装箱、货物、行李、邮包等灭鼠的效果评价。
8.3.2灭鼠效果判定
经测算符合以下条件的判定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a)鼠疫染疫或染疫嫌疑交通工具,出入境集装箱及其货物灭鼠后无存活鼠发现,或指示鼠全部死亡,或灭
鼠率达100%;
b)口岸环境药物灭鼠后,灭鼠率达80%以上;
c)航空器灭鼠后无活鼠存在,船舶、列车灭鼠后鼠密度小于3%(粉迹法)或小于1%(夹日法)。
9处置
9.1 出入境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行李、邮包实施卫生处理合格的,按证书签发规范签发相应的检验
检疫证书。
9.2卫生处理结果检测为不合格的,应查找原因,重新卫生处理直至合格为止。
10.安全管理
10.1从业单位及人员
检验检疫机构对承担出入境卫生检疫卫生处理的单位及其操作人员应实施准入资质管理。对从业单位应定
期审核,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专业操作和安全知识培训。
从业人员应定期体检,有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及过敏体质的人员,不宜从事卫生
处理操作。
10.2个人防护
实施卫生处理操作的人员应注意以下个人防护:
a)选择适宜的呼吸防护用品。在不缺氧和低浓度毒气环境中可使用过滤式呼吸器,应保证选用的滤毒罐型
号适宜和在有效使用时限内:在缺氧、高浓度毒气环境中宜使用隔绝式呼吸器(自供氧呼吸器):
b)工作服、手套、鞋、帽合身,被药剂粘湿和操作后及时更换、清洗、消毒;
c)配制药剂应使用专用器具,戴橡胶手套,穿胶鞋和围裙,避免身体接触药液。配制场所空气应流通,人
处于上风向;
d)喷雾(洒)施药时在施药环境中暴露时间不能过长,药液沾染皮肤时应立即冲洗。施药结束彻底清洗身体
暴露部位:
e)布放毒饵宜戴手套或使用角匙,结束后彻底洗手;
f)卫生处理作业环境应严禁进食、饮水、吸烟。
10.3现场中毒处理
操作人员如发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相应的中毒症状,应立即离开现场至通风良好处休息,重者应立即送
医院进行治疗。
10.4熏蒸场地
熏蒸处理场地应符合下列条件:
a)应选择背风,且风力不大于5级的露天场地。应具备平整、无缝隙、无孔洞的干净的水泥、三合土或沥
青地面。应与工作区和生活区完全隔离,并保持50m以上距离间隔:
b)四周应设置防护栏。处理现场周围l0m及出入口处的设立警戒线,并设置熏蒸警告标志,夜间应设置照
明装置;
c)处理期间现场无烟火。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械。
10.5药剂
10.5.1标志
各种药剂都应有标签,内容应包含毒性、剂型、浓度、使用方法、适用范围、解毒方法或解毒剂等,标签
应有中文表示。
10.5.2储运
卫生处理药剂的储存和运输应注意下列安全事项:
a)卫生处理药剂应专库(室)分类分项存放。剧毒药物应专室单独存放。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互抵
触的药物不准在同一库(室)存放。存放堆垛之间应有通道及安全距离;
b)易燃、易爆或易产生有毒气体的药剂存放处应保持阴凉通风,但不应露天或在潮湿漏雨处存放;
c)库(室)应设置明显标志,配置相应的通风、防爆、防火、报警、灭火、防晒、调温设施设备。不应在库
(室)内使用明火:
d)应建立库(室)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双人管理。药剂出入库(室)应严格核查登记:
e)应定期检查记录库存药物、高压储气钢瓶状况,防止药物散、漏;
f)药剂应用专用车辆装运,装运过程防止撞击、拖拉、倾倒、遗失、散落和失窃。不应将易燃易爆、化学
性质或防护方法互相抵触的药物混合装运。10.5.3使用
a)药剂配制应在通风、光线充足(但应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进行,衡量器具应准确。配制有机溶剂时应注
意防火;
b)施药前应对施药器械、导管进行检查,保证器械功能正常,导管及连接无渗漏;
c)严格按药物使用说明和器械安全操作规则操作,防止施药过度。使用易燃易爆药剂应严格掌握施药浓度
和使用条件,防止烧伤、爆炸;
d)卫生处理结束后应全面清理药品、器械、器皿、包装用品。器械、用具、防护用品按要求清洗。不应再
使用的包装用品毁形后作销毁处理,剩余药剂记录入库,残药不得随意倾倒。
第五篇:卫生检验检疫 国境卫生检疫案例分析
第五节
卫生检疫案例分析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卫生检疫案例的分析方法; 2.掌握卫生检疫的工作程序
二、案例介绍及问题讨论
【案例一】
2007年4月13日晚22时45分,从马来西亚吉隆坡至福州的MF852航班上,一名旅客引起了入境检验检疫通道上工作人员的注意,该旅客身材消瘦、面容疲惫、神情紧张,入境时填写了《出/入境健康申明表》,但未申报任何疾病与症状,体温检测正常,经现场医学巡查人员初步询问,该旅客称没有异常情况。在该旅客的行李过“一机两屏”检查时,发现其携带4瓶未知名的片剂药品,经检查询问,该旅客承认自己是HIV感染者,携带的是抗HIV药品,检验检疫工作人员随即将该旅客带到现场诊验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检查。
[问题讨论1] 1. 艾滋病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答: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
2.对该旅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既往病史、接触史、接触范围、生活史、现病史、手术史、相关临床症状体征检测、病例-对照研究、实验室研究。
据检验检疫工作人员调查发现,该旅客多年前(具体时间不详)有怡游史,曾有一位较为固定的女性性伴侣,该女性身体健康,每次性行为均使用避孕套,2001年2月到新加坡打工,入境时被新加坡当局查出感染HIV,次日即返回吉隆坡,自检出HIV后,就未有过性行为,一年后在家人的劝说下才到医院就诊,进行抗病毒治疗至今,期间未到过其他国家地区旅行。家人中未发现HIV感染者和AID患者。否认有同性恋(双性恋)史、吸毒史、性病史、输(供)血史、手术史等及其他危险性行为,2004年7月曾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一家美容院做过纹身。
实验室检查结果:采静脉血应用ELISA、PA和WB检测,HIVⅠ型抗体阳性。
[问题讨论2] 3.HIV病毒感染后潜伏期多长?艾滋病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潜伏期长短不一,可短至不到1年,长达15年,平均8年。
艾滋病临床表现:不明原因发热,关节疼痛,免疫力降低,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红斑样皮疹,恶质病,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症状,严重机会型感染和继发性肿瘤等。
4.对该旅客要进行哪些医学检查以确定是否为HIV感染者?
答:进行血清学检查进行确认:(1)分离病毒;(2)抗原检测:ELISA检测p24抗原;(3)抗-HIV检测:ELISA、SPIP、PA和WB检测;(4)HIV RNA检测:RT-PCR检测。
5.如何防治艾滋病?
答:预防艾滋病:(1)管理传染源:禁止HIV抗体阳性者献血及提供其它体液;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进行彻底焚烧。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宣传教育;严谨性乱;高危人群推广使用避孕套;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为HIV感染的孕妇及产后新生儿提供抗病毒治疗方案;不共用牙具、刮面刀。
(3)保护易感人群:HIV疫苗仍未取得满意进展。
治疗艾滋病包括:(1)一般治疗:(2)抗病毒治疗: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的联合疗法,即“鸡尾酒”疗法,又称HAART疗法;(3)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治疗;(4)免疫重建;(5)预防性治疗。
6.做为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对该事件应采取哪些应急处理,请提出合理的应急处理措施。
答:(1)检疫人员在事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2)对该旅客进行相关健康教育,使其主动接受治疗;
(3)对该旅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检查和实验室初步筛查,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传染给周围人员;
(4)及时对与该旅客具有密切接触史人群进行观察、检测;(5)及时对该旅客搭乘过的交通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案例二】
2005年11月24日,深圳检验检疫局接深圳外轮代理公司报告,一艘从印度开来的香港籍散货船“康满”轮上有两名发热病人。该轮此前曾在印度孟买PANJIM锚地装载货物,之后船上相继有2名船员出现高热、肌肉关节酸痛症状。
[问题讨论1] 1.若你是一位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此时应做什么?
答:(1)检疫人员在事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2)对发热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询问病人生活史,疾病史,发病前接触过的人群和环境,并针对性进行医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3)对发热病人隔离和留验查看。
2.此时你能判断该2名船员发热的可能病因吗?若要准确判断,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答:可能为登革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和流行性感冒等。若要准确判断,还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询问病人生活史,疾病史,发病前接触过的人群和环境,筛查最可能的病因,并针对性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生物学检查进行确诊。
该2船员20日到达新加坡被确诊为登革出血热。离开新加坡后22、23日船上另两名船员又开始出现相同症状。
[问题讨论2] 3.登革热的病因是什么,其传播媒介是什么,还有哪些疾病具有与登革热共同的传播媒介? 答:登革热病因是登革热病毒,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与登革热具有共同传播媒介的疾病有黄热病。
4.为确诊为登革热,需要做哪些工作? 答:(1)血常规;(2)双份血清检查;(3)抗原检测;
(4)抗体检测:双份血清检查;ELISA法;(5)RNA检测:RT-PCR(6)病毒分离。
5.此时,若你是深圳蛇口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应该做什么? 答:(1)检疫人员在事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2)对该旅客进行相关健康教育,使其主动接受治疗;
(3)对该旅客进行隔离治疗,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传染给周围人员;(4)及时对与该旅客具有密切接触史人群进行观察、检测;
(5)及时对该旅客搭乘过的交通工具进行消毒处理,并进行蚊虫监测和消杀。
该轮27日到达锚地后,深圳检验检疫局立即采取了以下检疫措施:做好检疫人员的个人防护,对该轮实施锚地检疫;登轮对所有船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体检;对船舶的生活区、甲板、货舱进行全面的卫生监督和灭蚊处理;将2名病人立即送往深圳市东湖医院;向船员宣传登革热防控知识,要求船方清除船上积水,船员个人做好防蚊驱蚊工作;码头公司每天对港区进行全面灭蚊;检疫人员24小时监控卸货情况,要求所有登轮人员每天报告体温以及健康状况。
经诊断,两名病人分别感染了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其余19名船员经体检未有发热和其他异常体征。由于采取的措施及时妥当,疫情得到了控制,直到12月1日该轮离开港口,未再出现新病例。
[问题讨论3]
6.请针对登革热订立防控措施。
答:首先,成立登革热防控工作小组;其次,制定具体防控措施:
(1)加强环境治理:全面开展以灭蚊防病为重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及时清除积水,进行强化施药灭蚊;
(2)加强疫情监测:组织专业人员布雷图指数调查并上报,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部门的监测网络;
(3)提高诊治能力:进一步强调“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五早措施,加强医护人员登革热诊疗技术规范的培训,落实好发热部门预检分诊制度和首诊医生负责制;
(4)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登革热防控知识,自觉清除室内外场所,预防控制登革热。
【案例三】
2001年7月3日,陕西局机场办事处在对来自日本东京成田机场的日本佳速航空公司JD257航班实施检疫查验过程中,从货舱发现一只活鼠,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将该鼠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停机坪捕获。
[问题讨论1] 1.若你是一位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接下来应做什么?
答:(1)检疫人员在事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2)按相关规定立即对该飞机的货舱、客舱、及卸下的行李箱进行全面消毒杀鼠处理;(3)对捕获的鼠类进行种群鉴定和病原检测;
(4)对该飞机进行鼠患调查,确认没有其它鼠患后,才允许该飞机离境。
事件发生后,检疫人员在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的同时,按照《国际卫生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的规定,立即对该飞机的货舱、客舱及卸下的行李箱进行全面消毒杀虫处理,对捕获的鼠类进行种群鉴定和病原检测,并对该飞机进行鼠患调查。确认没有其它鼠患后,才允许该飞机离境。
[问题讨论2] 2.对鼠患进行调查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鼠夹法,鼠笼法,粉迹法,查掘开洞法,鼠证检查法,食饵消耗法,目测法,粘鼠板法。
3.鼠可以传播哪些疾病,对鼠类进行的病原检测包括哪些病原?
答:鼠可以传播鼠疫、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莱姆病、黑热病等。对鼠类进行的病原检测包括鼠疫杆菌、莫氏立克次体、汉坦病毒、钩端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杜氏利什曼原虫等。
4.如果该飞机存在鼠患,接下来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答:(1)检疫人员在事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2)对老鼠实行监测并进行种群鉴定和病原检测;(3)对飞机等交通工具进行消毒杀鼠处理;
(4)对飞机上乘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医学观察和实验室研究,排查感染人群,确认其无患相关疾病后方可安全离开。
(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