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津市人力社保局关于调整城镇职工生育保险生育津贴计发标准的通知 津人社局发〔2012〕54号
天津市人力社保局关于调整城镇职工生育保险生育津贴
计发标准的通知
津人社局发〔2012〕54号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619号),维护参保职工生育保险权益,现就调整我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生育津贴计发标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女职工生育或终止妊娠按日享受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日标准,按照其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即女职工生育或终止妊娠当月,其所在用人单位职工人均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基数)除以30.4计算。
二、女职工生育津贴按以下标准计发:
(一)妊娠不满12周终止妊娠,享受15天的生育津贴;
(二)妊娠满12周至不满16周终止妊娠的,享受30天的生育津贴;
(三)妊娠满16周至不满28周终止妊娠的,享受42天的生育津贴;
(四)正常生育或妊娠满28周以上终止妊娠的,享受98天的生育津贴。
三、女职工生育遇有下列情况时,增加生育津贴:
(一)难产的,增加15天的生育津贴;
(二)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的生育津贴;
(三)分娩时实施输卵管结扎术的,增加14天的生育津贴;
(四)女职工晚育(年满24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并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增加30天的生育津贴。
四、本通知自2012年4月28日(含)起执行。2012年4月28日(含)以后生育或终止妊娠,已计发的生育津贴低于本通知规定标准的,应按本通知标准予以补发。
2012年9月21日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12年9月24日印发
第二篇:新2012关于调整本市职工生育保险相关政策的通知 京人社医发2012
2012年08月27日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区县人口计生委:
为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政策,确保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享受相关待遇,现就我市生育保险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为贯彻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第619号令),对生育保险规定的产假天数进行调整。女职工正常生育的产假为98天。女职工妊娠不满16周(含)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妊娠16周以上流产的,享受产假42天。
产假天数自2012年4月28日(含)起按上述规定执行。
二、参加本市生育保险的外埠户籍职工申领生育相关待遇时,需提供《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生育服务联系单》(生育保险专用)(以下简称《专用联系单》)。
参保职工应到本市居住地(或本人单位在本市注册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办理《专用联系单》。办理《专用联系单》时,需持本市社保卡(未发放社保卡可持《医疗保险手册》或领卡证明)、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出具的生育证明、夫妻双方单位出具的婚姻生育情况证明(证明须一年期内有效)。
三、原行业统筹移交我市管理等注册地在外埠的参保单位,其外埠户籍职工在申领生育相关待遇时,应当提供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出具的生育证明、夫妻双方单位出具的婚姻生育情况证明(证明须一年期内有效),同时提供本市生育保险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其他证明。
四、参保职工申领生育津贴时,所提供的《北京市生育服务证》或《专用联系单》只能使用一次。各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参保职工办理完申领生育津贴手续后,应在《北京市生育服务证》或《专用联系单》上加盖“已申领生育津贴”印章。
五、在本市就业的外国籍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参保后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和生育津贴(不包括晚育奖励津贴等计划生育相关待遇)。外国籍职工申领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时,应当提供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婴儿出生等证明、医疗费用相关证明和原始收费凭证。各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对外国籍职工申领生育保险相关待遇的信息进行登记,生育保险基金最多支付其两次分娩医疗费用(包括产前检查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六、参保职工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可以享受生育津贴待遇,其生育和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不予支付。
七、本通知自2012年9月1日起执行。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二О一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第三篇:关于调整高温津贴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赣人社发〔2012〕71号)
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文件 江西省财政厅
赣人社发„2012‟71号
关于调整高温津贴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直、中央驻赣有关单位:
为切实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促进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结合物价上涨和劳动者工资增长的实际情况,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卫生部、人社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89号)的规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将原“夏季防暑降温费”改为“高温津贴”,同时对高温津贴标准、发放时间进行适当调整,并按规定改变高温津贴的列支渠道。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适当调整高温津贴标准。从2012年起,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每人每月由原来的120元调增到240元;室
主题词:人力资源
高温津贴
标准
通知
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2012年8月14日印发
校对人:郭添红 共印200份
第四篇:关于印发《天津市工伤认定工作操作规程》的通知--津人社局发〔2011〕78号天津市工伤认定工作操作规程
关于印发《天津市工伤认定工作操作规程》的通知--津人社局发〔2011〕78号
天津市工伤认定工作操作规程
为规范工伤认定工作,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伤认定办法》及我市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本规程涉及工伤事故报告、申请、受理、调查、决定、送达、行政复议应诉、统计与信息、文书与档案等九个部分。
一、工伤事故报告
(一)事故报告
根据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职工受到事故伤害后,职工本人或者现场人员应当立即向用人单位报告(最迟下班前当事人或现场人员必须向单位报告),用人单位并应当在24小时内以电话或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报告。
(二)接报处理
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记录备案事故经过,核查单位及所涉人员有关信息,对于发生死亡、同起事故三人(含)以上受到伤害或影响较大的事故,应及时到现场进行调查,属于区县管辖的,区县人力社保部门还应立即向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报告。
二、申请
(三)申请时限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书面报经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同意,可适当延长申请时限。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四)申请流程
1.网上申报。用人单位登录工伤认定网上申报系统,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电子表格)后,向有管辖权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提交申报信息。
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对用人单位提交的网上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申报时效、申请表内容填写规范以及管辖权明确的应及时确认“审核合格”,对不符合规定的应作出“审核不合格”确认,并说明理由。申报单位应按照审核意见修改后再次提交。
对个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暂不实行网上申报。
2.提交书面申请材料。用人单位对通过网上申报审核的工伤认定申请,应于通过审核后5日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受伤害职工的身份证明;医疗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证明书;职工受伤害或者诊断患职业病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其他存在人事、劳动关系的证明。其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当分别提交相应证明材料:
职工死亡的,提交死亡证明;
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其他相关证明;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相关部门的证明;
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提交公安交管部门、铁道等法律、法规授权部门的责任认定文件或人民法院判决书。
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证明或其他有关证明;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提交民政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的证明;
属于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及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对旧伤复发的确认文书。
个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应提交上述相应材料。
(五)延期申报
用人单位确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提出申请的,应当在规定的申请时限内向有管辖权的人力社保行政部提交《延期申报工伤认定申请表》(一式三份)。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接到申请后,应当进行调查核实,并作出是否同意延期申请的决定。
(六)指定管辖
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认为案件不属于本区县管辖时,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与有管辖权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协商,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受理。对工伤认定管辖存在争议协商不成的,由最先接到申请的区县自接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向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提出指定管辖申请。应当由外省市管辖的案件不便于协商移送的,应当向申请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七)回避
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回避。
三、受理
(八)材料审核
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符合要求,属于管辖范围且在受理时限内的,应当受理,作出受理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九)补正材料
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补正材料的期限一般不超过15日,遇到特殊情况经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全部补正材料后,应当在15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申请人未在15日内补正全部材料且未申请延长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可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申请人还可以再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四、调查
工伤认定案件应坚持书面审查和现场调查并重的原则,可以要求申请人补充必要的证据材料,并根据需要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十)书面审查
1.对事故伤害,重点审查事故时间、地点及受伤害原因;
2.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的暴力伤害,重点审查工作职责、是否存在扭打、互打情形和公安部门的证明;
3.对职业病,重点审查职业病诊断、鉴定证明书的真实性和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要求、格式以及职业接触史;
4.对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重点审查因公外出的手续和事故原因;
5.对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重点审查事故责任和上下班的时间、路线是否合理;
6.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重点审查发病时间、医疗机构初次接诊时间和死亡时间;
7.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重点审查见义勇为协会的有关证明和证书;
8.对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重点审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书和革命伤残军人证。
9.对故意犯罪的、醉酒或者吸毒的、自残或者自杀的,重点审查公安的证明、人民法院判决书。
(十一)现场调查
1.对下列情况,应进行现场调查:造成人员死亡的;同一事故造成三人(含)以上伤害的;事实不清的;对申报事实存在争议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认为需要进行现场调查的。
2.调查要求:调查应当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并出示执行公务的证件。需要对被调查人作笔录的,应告知被调查人的权利、义务和提供虚假证词的后果。调查笔录经被调查人查看无误后签字确认并按指纹,调查笔录格式由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统一规定。
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委托其他统筹地区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或者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3.调查核实时,应履行下列义务:保守有关单位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为提供情况的有关人员保密。
4.调查的方式:根据工作需要,进入有关单位和事故现场;依法查阅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资料,询问有关人员并作出调查笔录;记录、录音、录像和复制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资料。调查核实工作的证据收集参照行政诉讼证据收集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二)职业病的工伤认定
对申请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确定为职业病的,不再进行工伤调查核实。如申请人提供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要求申请人重新提供。
(十三)伤与非伤的鉴定
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对于难以区分伤与非伤的,应书面通知受伤害职工和用人单位进行伤与非伤鉴定。伤与非伤鉴定结论作为工伤认定的主要证据,鉴定期间工伤认定时限中止。
(十四)举证责任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应向用人单位下达《工伤认定举证通知书》。用人单位应自收到举证通知书后之日起,15日内进行举证。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举证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或者调查取得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五、认定决定
(十五)工伤认定的范围
工伤认定的范围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十五和十六条规定执行。
(十六)认定时限
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十七)认定时限中止
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十八)疑难案件的处理
对于工伤认定疑难案件,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可以提交市工伤认定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研究,并提交案例资料。办公室认为有必要提交会议研究的,应组织召开分析会。
六、送达
(十九)送达时限
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应当自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 20 日内,将《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其他文书送达均按照本时限执行。
(二十)送达方式
可采取直接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等方式,并应制作送达回证,当事人收到相关文书后,应当填写送达回证并如期交回人力社保部门(见附件)。
对采取以上方式不能送达的,可以进行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邮寄送达地址确认:对于疑难或争议较大的案件,用人单位或职工及其近亲属拒绝配合的,在受理或调查时,可以首先确认送达地址(见附件)。
七、行政复议和应诉
(二十一)申请时限
对受理决定或认定决定不服的,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上级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复议,或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二十二)应诉
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收到行政复议、诉讼答复、答辩通知后,应积极准备答复和应诉相关资料,按有关要求提交答复、答辩意见,同时向市工伤认定管理部门备案。涉及行政复议、诉讼的案件应及时在工作网上进行登记。
八、统计与信息
(二十三)统计
工伤认定按照月、半年和年进行统计。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应于每月5日前报送上月报表,7月5日、1月5日报表时应同时报送半年和全年报表。报表格式按照国家人社部统一格式。
(二十四)信息管理
工伤认定工作实行全程信息系统管理,按照信息系统操作要求及时将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案件等相关信息录入系统。信息录入、修改实行权限管理和实名负责制,需修改有关信息的,需向市工伤认定部门上报情况,申请权限。
九、文书与档案
(二十五)文书类型
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延期申报工伤认定申请表》、《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补正工伤认定申请材料通知书》、《工伤认定举证通知书》、《工伤认定决定时限中止通知书》、《工伤认定前伤与非伤鉴定通知书》、《认定工伤决定书》、《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和《送达通知书》等。文书样式,除《工伤认定办法》规定的以外,由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统一制定。
(二十六)档案保存
工伤认定的有关资料应一案一卷,专卷保存,按文书卷订制保管,及时转交档案部门管理,保管期限50 年。
第五篇:绵劳社发[2009]5号文件绵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全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政策的通知
绵劳社发[2009]5号文件
绵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调整全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政策的通知
各县市区、科学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高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中心:
根据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绵府发[1999]121号)和绵阳市人民政府《印发〈绵阳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绵府发[1999]17号)以及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办法(试行)〉的通知》(川劳社发[2007]3号)精神,按照生育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现将全市有关生育保险政策调整如下:企业缴纳生育保险费率由0.65%调整为0.5%,机关事业单位缴纳生育保险费率仍为0.4%。
全市实行统一的生育保险费的缴费基数。已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单位,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核定的缴费基数为生育保险费的缴费基数,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单位,以绵阳市上一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
生育保险待遇
职工参加生育保险缴费一年(含一年)以上,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中断缴费期间不得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生育医疗费
检查费:实行定额付费,自妊娠初期到生产,检查费定额400元;
顺产:待遇标准为1500元;
难产:待遇标准由现在的2400元调整到2800元;流产:早期妊娠(3个月以下)门诊流产(含药物流产)待遇标准为200元。
早期妊娠(3个月以下)住院流产支付标准为600元。引产
中期妊娠[3个月以上(含3个月)5个月以下]住院引产支付标准为800元。
中晚期妊娠[5个月以上(含5个月)7个月以下]住院引产支付标准为1200元。
计划生育手术费
安环、取环:支付标准为80元;
取残缺环、嵌顿环:支付标准为200元;
输卵管结扎术:支付标准为1500元;
输精管结扎术:支付标准为800元;
输卵管复通术:支付标准为2800元;
输精管复通术:支付标准为1800元。
生育津贴
中期妊娠住院引产,职工另支付14天生育津贴;
中晚期妊娠住院引产,职工另支付42天生育津贴;企业职工配偶属非城镇人口或城镇居民领取当地在民政部门发给最低生活保障费的人员,符合生育规定,一次性生育津贴按男职工本人月工资/30*法定假期天数*50%支付。参保企业男职工均可另支付7天生育津贴。
我市生育保险实行政策统一、属地管理、自求平衡的原则。
本通知从2009年3月1日起执行,过去有关规定(含市、县市区)与本通知精神不一致的,按本通知规定执行。
二OO九年二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