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数学课改总结 天津市高中历史三年课改总结4
高中数学课改总结 天津市高中历史三年课改总结
_4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天津市高中历史三年课改总结_4”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
天津市高中历史三年课改总结 天津市教研室历史室
自从2006年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在我市实施以来,经过先期培训与教学实践,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的教学理论和观念已深入到部分教师的心中,多数教师具有了课堂改革的教学意识,并且能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践行着新理念。
一、在摸索中起步
我市2006年秋季全面推行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在初中课程改革取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在思想上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先后参加了国家级高中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和国家级高中课程改革历史学科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期间,与全市教研员和部分骨干教师深入研讨,在思想认识上达成共识,就如何推动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交换了意见。
2006-2007学年里,在国家通识培训、学科骨干培训以及高一年级全员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加速思想观念上的转变,确立工作努力的方向。此次高中课程改革教师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是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一是学科课程知识体系的结构性调整。在这双重压力之下,迫使大家在全面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我市教学环境的教改之路。为此,教师们承担着超出以往任何时候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付出了超出以往任何时候的艰辛劳动。
组建历史课改研究指导小组。历史课改研究指导小组的成员由优秀骨干教师、高校专家教授和部分区县教研员组成。该研究指导小组在本学期展开了一系列活动:集中召开研究会议三次,广泛搜集高中课改以来的一线情况,到基层学校听课调研,参加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组办的“高中历史教师课程改革教学设计说课评比”活动。小组成员利用各种平台为推动课程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发挥了很大作用。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指导小组对全市高中历史课程实验工作的引领作用,加强学科教学指导小组的组织和工作建设,研究制定新学期高中历史课程实验指导工作计划;组织指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重要的教研活动;承担作课和课改指导讲座任务;每月召开实验工作情况汇总分析会;期末召开课改实验总结会。
组织历史必修Ⅰ学习模块单元教学系列辅导讲座活动。2006年12月6日,组织全市高一历史教师进行高中必修Ⅰ学习模块单元教学辅导讲座活动,此次活动对本学期自高中课改以来前半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总结,归纳了一些教师的成功经验,指出了在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对后半期若干单元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宝贵意见。
下校跟踪听课调研,加强对课改样本校教学工作的指导。多次组织全市性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如到武清大良中学听课观摩、到天津中学集体听课调研。还多次参加区县、基层学校的听课调研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大下校调研力度,加强对课改样本校教学工作的指导。选定天津二中作为历史学科定点跟踪听课调研学校。天津二中是全市高中课改样本学校,高一年级4名年轻历史教师刻苦专研,勇于探索。跟踪的形式是轮流听课、课后研讨、集体备课、期中考试试卷及学生成绩情况研究分析、与学生座谈等等。通过跟踪听课调研的先后10次活动,搜集了大量来自教学一线的真实信息,有助于对高中课改从教师、学生及教材使用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
组织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组织“高中历史教师课程改革教学设计说课评比”观摩等活动。2007年1月10日,市教研室与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在复兴中学举办了“高中课改教学设计说课评比观摩”活动。此次活动目的有三:一是展示自课改以来我市历史教师所取得的成果,二是为全市历史教师提供相互观摩、交流促进的机会,三是有助于确定下学期课改推动工作的努力方向。此次高中说课比赛的教师是来自全市19个区县的优秀教师代表,比赛的实际效果和反映出的教师专业水平远远超出预期。2007年4月18日于天津复兴中学,在上学期听课调研和高一说课比赛的基础上,选择四名教师以借班上课的形式承担作课任务。天津市各区县教研员和部分教师代表近1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选拔两名选手(天津五十四中学刘娜老师、大港实验中学余正老师)参加2007年暑假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高中历史教学比赛活动,分别获得一、二等奖。
二、在实践中深化
2007-2008学年里,深入到和平区、河北区、塘沽区、宝坻区、蓟县等区县的学校进行了调研。参加了这些区县历史教育教学年会、课改专题展示、教学成果交流等活动。通过调研,了解到各个区县注重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在积极组织参加市举办的新教材培训的同时,还充分利用了区县内优势资源,开展区县内的听课观摩、学术讲座等活动。如河西区教研室请名师作了“关于美国政治制度”的学术讲座;和平区开展了青年教师做课评比活动,在每节课后的反思和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宝坻区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使得基础薄弱校与先进校结成互帮对象,采取“一帮
一、结对子”活动。这些具有独创性的活动推动我市高中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通过听课也从中感受新课改的推动力度。听课所涉及到的,既有市级重点校也有县级一般校、既有研究课也有常态课、既有课改年级也有非课改的毕业年级,能够从不同角度与梯度观察与分析高中课堂的面貌。首先是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明显改善。课改倡导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和谐、民主。其二是随着课改的展开,教师的创新意识增强。一些教师在认真研读教材、钻研教法,因此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亮点。其三是校本教研的意识增强。课改面前人人平等,老教师要摆脱固有的观念束缚、解放思想,新教师要加强实践、不断地进行积累。而校本教研无疑成了他们相互交流尽快提升的有效途径。各个学校的校本教研力度大大加强,通过集体备课、听课、理论研讨、问题探究,教师之间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也形成了一个团结共进的集体。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之一,只有深刻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课改精神。各区县在培训中,要求教师必须在改革的实践中,面对新旧观念的冲撞,面对各种挑战,不断反思并调整自己的观念,自觉的将改革的目标和自己的教育理想结合起来。历史学科继续加强跟进式的过程培训。2008年4月16日,特邀南开大学马士力教授在第二南开中学面向全市范围的教师进行了《二十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与经济格局》的培训。受到普遍的欢迎。
按照市教委下发的《关于举办2008年秋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的通知》要求,历史室于2008年6月25日在第二南开中学报告厅组织了高三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市级培训。参加此次培训的人员,包括天津市18个区县以及铁厂、油田、开发区的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培训邀请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陈其编审、中央民族大学的高翠莲教授,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选修一、二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针对选修教材的特点,提出需要把握的问题。一要搞清历史基本概念,掌握史实的 起源与发展;二要运用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历史地、具体地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三要开拓多种教学思路,联系对比,由表及里地寻找规律性认识;四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五要解决学生的困惑,进行正确引导。并建议在教学中注意作好“五性”:坚持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加强生成的启发性;处理教材的灵活性。培训中还就课改中出现的一些高中历史教学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在本学期期末开展这一培训,对于秋季新学期高三历史课程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引领作用。
在高中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取得了各项成果。从高中案例评选的结果看,很多区县的高中课改教师参加踊跃,并有丰硕的反思成果呈现上来。以下是高中案例获奖情况统计:和平区一等奖1 二等奖1 三等奖1 共3篇;河西区一等奖0 二等奖0 三等奖1 共1篇;河北区一等奖0 二等奖4 三等奖4 共8篇;南开区一等奖0 二等奖2 三等奖1 共3篇;红桥区一等奖0 二等奖2 三等奖1 共3篇;西青区一等奖0 二等奖2 三等奖2 共4篇;津南区一等奖0 二等奖2 三等奖3 共5篇;北辰区一等奖0 二等奖3 三等奖2 共5篇;大港区一等奖0 二等奖1 三等奖6 共7篇;武清区一等奖1 二等奖1三等奖4 共6篇;蓟
县一等奖1 二等奖2 三等奖5 共8篇;宁河县一等奖0 二等奖1 三等奖1共2篇;油
田一等奖0 二等奖1 三等奖0 共2篇;开发区一等奖0 二等奖4 三等奖0 共4篇;铁 厂 一等奖0 二等奖2 三等奖0 共2篇;合 计一等奖3二等奖28三等奖31共62篇。
第二篇:高中数学课改总结 天津市高中历史三年课改总结
高中数学课改总结 天津市高中历史三年课改总结
_4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天津市高中历史三年课改总结_4”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天津市高中历史三年课改总结 天津市教研室历史室
自从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在我市实施以来,经过先期培训与教学实践,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的教学理论和观念已深入到部分教师的心中,多数教师具有了课堂改革的教学意识,并且能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践行着新理念。
一、在摸索中起步
我市 秋季全面推行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在初中课程改革取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在思想上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先后参加了国家级高中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和国家级高中课程改革历史学科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期间,与全市教研员和部分骨干教师深入研讨,在思想认识上达成共识,就如何推动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交换了意见。
2006-2007学年里,在国家通识培训、学科骨干培训以及高一年级全员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加速思想观念上的转变,确立工作努力的方向。此次高中课程改革教师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是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一是学科课程知识体系的结构性调整。在这双重压力之下,迫使大家在全面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我市教学环境的教改之路。为此,教师们承担着超出以往任何时候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付出了超出以往任何时候的艰辛劳动。
组建历史课改研究指导小组。历史课改研究指导小组的成员由优秀骨干教师、高校专家教授和部分区县教研员组成。该研究指导小组在本学期展开了一系列活动:集中召开研究会议三次,广泛搜集高中课改以来的一线情况,到基层学校听课调研,参加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组办的“高中历史教师课程改革教学设计说课评比”活动。小组成员利用各种平台为推动课程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发挥了很大作用。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指导小组对全市高中历史课程实验工作的引领作用,加强学科教学指导小组的组织和工作建设,研究制定新学期高中历史课程实验指导工作计划;组织指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重要的教研活动;承担作课和课改指导讲座任务;每月召开实验工作情况汇总分析会;期末召开课改实验总结会。
组织历史必修Ⅰ学习模块单元教学系列辅导讲座活动。12月6日,组织全市高一历史教师进行高中必修Ⅰ学习模块单元教学辅导讲座活动,此次活动对本学期自高中课改以来前半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总结,归纳了一些教师的成功经验,指出了在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对后半期若干单元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宝贵意见。
下校跟踪听课调研,加强对课改样本校教学工作的指导。多次组织全市性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如到武清大良中学听课观摩、到天津中学集体听课调研。还多次参加区县、基层学校的听课调研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大下校调研力度,加强对课改样本校教学工作的指导。选定天津二中作为历史学科定点跟踪听课调研学校。天津二中是全市高中课改样本学校,高一年级4名年轻历史教师刻苦专研,勇于探索。跟踪的形式是轮流听课、课后研讨、集体备课、期中考试试卷及学生成绩情况研究分析、与学生座谈等等。通过跟踪听课调研的先后10次活动,搜集了大量来自教学一线的真实信息,有助于对高中课改从教师、学生及教材使用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
组织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组织“高中历史教师课程改革教学设计说课评比”观摩等活动。1月10日,市教研室与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在复兴中学举办了“高中课改教学设计说课评比观摩”活动。此次活动目的有三:一是展示自课改以来我市历史教师所取得的成果,二是为全市历史教师提供相互观摩、交流促进的机会,三是有助于确定下学期课改推动工作的努力方向。此次高中说课比赛的教师是来自全市19个区县的优秀教师代表,比赛的实际效果和反映出的教师专业水平远远超出预期。4月18日于天津复兴中学,在上学期听课调研和高一说课比赛的基础上,选择四名教师以借班上课的形式承担作课任务。天津市各区县教研员和部分教师代表近1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选拔两名选手(天津五十四中学刘娜老师、大港实验中学余正老师)参加 暑假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高中历史教学比赛活动,分别获得一、二等奖。
二、在实践中深化
2007-2008学年里,深入到和平区、河北区、塘沽区、宝坻区、蓟县等区县的学校进行了调研。参加了这些区县历史教育教学年会、课改专题展示、教学成果交流等活动。通过调研,了解到各个区县注重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在积极组织参加市举办的新教材培训的同时,还充分利用了区县内优势资源,开展区县内的听课观摩、学术讲座等活动。如河西区教研室请名师作了“关于美国政治制度”的学术讲座;和平区开展了青年教师做课评比活动,在每节课后的反思和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宝坻区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使得基础薄弱校与先进校结成互帮对象,采取“一帮
一、结对子”活动。这些具有独创性的活动推动我市高中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通过听课也从中感受新课改的推动力度。听课所涉及到的,既有市级重点校也有县级一般校、既有研究课也有常态课、既有课改年级也有非课改的毕业年级,能够从不同角度与梯度观察与分析高中课堂的面貌。首先是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明显改善。课改倡导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和谐、民主。其二是随着课改的展开,教师的创新意识增强。一些教师在认真研读教材、钻研教法,因此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亮点。其三是校本教研的意识增强。课改面前人人平等,老教师要摆脱固有的观念束缚、解放思想,新教师要加强实践、不断地进行积累。而校本教研无疑成了他们相互交流尽快提升的有效途径。各个学校的校本教研力度大大加强,通过集体备课、听课、理论研讨、问题探究,教师之间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也形成了一个团结共进的集体。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之一,只有深刻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课改精神。各区县在培训中,要求教师必须在改革的实践中,面对新旧观念的冲撞,面对各种挑战,不断反思并调整自己的观念,自觉的将改革的目标和自己的教育理想结合起来。历史学科继续加强跟进式的过程培训。4月16日,特邀南开大学马士力教授在第二南开中学面向全市范围的教师进行了《二十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与经济格局》的培训。受到普遍的欢迎。
按照市教委下发的《关于举办 秋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的通知》要求,历史室于 6月25日在第二南开中学报告厅组织了高三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市级培训。参加此次培训的人员,包括天津市18个区县以及铁厂、油田、开发区的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培训邀请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陈其编审、中央民族大学的高翠莲教授,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选修一、二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针对选修教材的特点,提出需要把握的问题。一要搞清历史基本概念,掌握史实的
起源与发展;二要运用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历史地、具体地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三要开拓多种教学思路,联系对比,由表及里地寻找规律性认识;四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五要解决学生的困惑,进行正确引导。并建议在教学中注意作好“五性”:坚持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加强生成的启发性;处理教材的灵活性。培训中还就课改中出现的一些高中历史教学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在本学期期末开展这一培训,对于秋季新学期高三历史课程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引领作用。
在高中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取得了各项成果。从高中案例评选的结果看,很多区县的高中课改教师参加踊跃,并有丰硕的反思成果呈现上来。以下是高中案例获奖情况统计:和平区一等奖1 二等奖1 三等奖1 共3篇;河西区一等奖0 二等奖0 三等奖1 共1篇;河北区一等奖0 二等奖4 三等奖4 共8篇;南开区一等奖0 二等奖2 三等奖1 共3篇;红桥区一等奖0 二等奖2 三等奖1 共3篇;西青区一等奖0 二等奖2 三等奖2 共4篇;津南区一等奖0 二等奖2 三等奖3 共5篇;北辰区一等奖0 二等奖3 三等奖2 共5篇;大港区一等奖0 二等奖1 三等奖6 共7篇;武清区一等奖1 二等奖1三等奖4 共6篇;蓟
县一等奖1 二等奖2 三等奖5 共8篇;宁河县一等奖0 二等奖1 三等奖1共2篇;油
田一等奖0 二等奖1 三等奖0 共2篇;开发区一等奖0 二等奖4 三等奖0 共4篇;铁 厂 一等奖0 二等奖2 三等奖0 共2篇;合 计一等奖3二等奖28三等奖31共62篇。
第三篇:天津市高中历史三年课改总结
天津市高中历史三年课改总结
天津市教研室历史室
自从2006年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在我市实施以来,经过先期培训与教学实践,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的教学理论和观念已深入到部分教师的心中,多数教师具有了课堂改革的教学意识,并且能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践行着新理念。
一、在摸索中起步
我市2006年秋季全面推行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在初中课程改革取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在思想上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先后参加了国家级高中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和国家级高中课程改革历史学科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期间,与全市教研员和部分骨干教师深入研讨,在思想认识上达成共识,就如何推动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交换了意见。
2006-2007学年里,在国家通识培训、学科骨干培训以及高一年级全员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加速思想观念上的转变,确立工作努力的方向。此次高中课程改革教师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是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一是学科课程知识体系的结构性调整。在这双重压力之下,迫使大家在全面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我市教学环境的教改之路。为此,教师们承担着超出以往任何时候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付出了超出以往任何时候的艰辛劳动。
组建历史课改研究指导小组。历史课改研究指导小组的成员由优秀骨干教师、高校专家教授和部分区县教研员组成。该研究指导小组在本学期展开了一系列活动:集中召开研究会议三次,广泛搜集高中课改以来的一线情况,到基层学校听课调研,参加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组办的“高中历史教师课程改革教学设计说课评比”活动。小组成员利用各种平台为推动课程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发挥了很大作用。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指导小组对全市高中历史课程实验工作的引领作用,加强学科教学指导小组的组织和工作建设,研究制定新学期高中历史课程实验指导工作计划;组织指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重要的教研活动;承担作课和课改指导讲座任务;每月召开实验工作情况汇总分析会;期末召开课改实验总结会。
组织历史必修Ⅰ学习模块单元教学系列辅导讲座活动。2006年12月6日,组织全市高一历史教师进行高中必修Ⅰ学习模块单元教学辅导讲座活动,此次活动对本学期自高中课改以来前半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总结,归纳了一些教师的成功经验,指出了在课改实施过程中存
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对后半期若干单元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宝贵意见。
下校跟踪听课调研,加强对课改样本校教学工作的指导。多次组织全市性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如到武清大良中学听课观摩、到天津中学集体听课调研。还多次参加区县、基层学校的听课调研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大下校调研力度,加强对课改样本校教学工作的指导。选定天津二中作为历史学科定点跟踪听课调研学校。天津二中是全市高中课改样本学校,高一年级4名年轻历史教师刻苦专研,勇于探索。跟踪的形式是轮流听课、课后研讨、集体备课、期中考试试卷及学生成绩情况研究分析、与学生座谈等等。通过跟踪听课调研的先后10次活动,搜集了大量来自教学一线的真实信息,有助于对高中课改从教师、学生及教材使用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
组织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组织“高中历史教师课程改革教学设计说课评比”观摩等活动。2007年1月10日,市教研室与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在复兴中学举办了“高中课改教学设计说课评比观摩”活动。此次活动目的有三:一是展示自课改以来我市历史教师所取得的成果,二是为全市历史教师提供相互观摩、交流促进的机会,三是有助于确定下学期课改推动工作的努力方向。此次高中说课比赛的教师是来自全市19个区县的优秀教师代表,比赛的实际效果和反映出的教师专业水平远远超出预期。2007年4月18日于天津复兴中学,在上学期听课调研和高一说课比赛的基础上,选择四名教师以借班上课的形式承担作课任务。天津市各区县教研员和部分教师代表近1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选拔两名选手(天津五十四中学刘娜老师、大港实验中学余正老师)参加2007年暑假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高中历史教学比赛活动,分别获得一、二等奖。
二、在实践中深化
2007-2008学年里,深入到和平区、河北区、塘沽区、宝坻区、蓟县等区县的学校进行了调研。参加了这些区县历史教育教学年会、课改专题展示、教学成果交流等活动。通过调研,了解到各个区县注重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在积极组织参加市举办的新教材培训的同时,还充分利用了区县内优势资源,开展区县内的听课观摩、学术讲座等活动。如河西区教研室请名师作了“关于美国政治制度”的学术讲座;和平区开展了青年教师做课评比活动,在每节课后的反思和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宝坻区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使得基础薄弱校与先进校结成互帮对象,采取“一帮
一、结对子”活动。这些具有独创性的活动推动我市高中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通过听课也从中感受新课改的推动力度。听课所涉及到的,既有市级重点校也有县级一般
校、既有研究课也有常态课、既有课改年级也有非课改的毕业年级,能够从不同角度与梯度观察与分析高中课堂的面貌。首先是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明显改善。课改倡导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和谐、民主。其二是随着课改的展开,教师的创新意识增强。一些教师在认真研读教材、钻研教法,因此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亮点。其三是校本教研的意识增强。课改面前人人平等,老教师要摆脱固有的观念束缚、解放思想,新教师要加强实践、不断地进行积累。而校本教研无疑成了他们相互交流尽快提升的有效途径。各个学校的校本教研力度大大加强,通过集体备课、听课、理论研讨、问题探究,教师之间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也形成了一个团结共进的集体。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之一,只有深刻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课改精神。各区县在培训中,要求教师必须在改革的实践中,面对新旧观念的冲撞,面对各种挑战,不断反思并调整自己的观念,自觉的将改革的目标和自己的教育理想结合起来。
历史学科继续加强跟进式的过程培训。2008年4月16日,特邀南开大学马士力教授在第二南开中学面向全市范围的教师进行了《二十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与经济格局》的培训。受到普遍的欢迎。
按照市教委下发的《关于举办2008年秋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的通知》要求,历史室于2008年6月25日在第二南开中学报告厅组织了高三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市级培训。参加此次培训的人员,包括天津市18个区县以及铁厂、油田、开发区的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培训邀请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陈其编审、中央民族大学的高翠莲教授,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选修一、二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针对选修教材的特点,提出需要把握的问题。一要搞清历史基本概念,掌握史实的起源与发展;二要运用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历史地、具体地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三要开拓多种教学思路,联系对比,由表及里地寻找规律性认识;四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五要解决学生的困惑,进行正确引导。并建议在教学中注意作好“五性”:坚持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加强生成的启发性;处理教材的灵活性。培训中还就课改中出现的一些高中历史教学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在本学期期末开展这一培训,对于秋季新学期高三历史课程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引领作用。
在高中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取得了各项成果。从高中案例评选的结果看,很多区县的高中课改教师参加踊跃,并有丰硕的反思成果呈现上来。以下是高中案例获奖情况统计:和平区一等奖1 二等奖1 三等奖1 共3篇;河西区一等奖0 二等奖0 三等奖1 共1篇;河北区
一等奖0 二等奖4 三等奖4 共8篇;南开区一等奖0 二等奖2 三等奖1 共3篇;红桥区一等奖0 二等奖2 三等奖1 共3篇;西青区一等奖0 二等奖2 三等奖2 共4篇;津南区一等奖0 二等奖2 三等奖3 共5篇;北辰区一等奖0 二等奖3 三等奖2 共5篇;大港区一等奖0 二等奖1 三等奖6 共7篇;武清区一等奖1 二等奖1三等奖4 共6篇;蓟 县一等奖1 二等奖2 三等奖5 共8篇;宁河县一等奖0 二等奖1 三等奖1共2篇;油 田一等奖0 二等奖1 三等奖0 共2篇;开发区一等奖0 二等奖4 三等奖0 共4篇;铁 厂 一等奖0 二等奖2 三等奖0 共2篇;合 计一等奖3二等奖28三等奖31共62篇。
据了解,很多区县注重课改的实践积累,进行了各种尝试。如河北区教研室立足课堂,开展“课例+分析+研讨”的教研活动,很受教师欢迎,效果良好。武清区教研室通过征集评比的办法,发动教师进行案例积累与反思。在教学案例的评选过程中发现,那些切入准、体验深、感悟透的教学案例中奖率大,奖级也高。而那些空谈理论与就事论事的参赛案例的落选也就在所难免的了。
我市报送的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育年会的五篇历史教学论文全部榜上有名。其中一等奖1名,是天津市开发区二中李梓童老师所撰写的《用新的教材观整合教学资源,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水平——历史必修一、二(人教版)教学体会》;二等奖3名,是天津一中张晓华老师所撰写的《Seminar模式探讨》、武清区武清梅厂中学郭玉美老师所撰写的《历史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北辰区北辰教研室张华冕老师所撰写的《浅论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历史课堂观察》;三等奖1名,是河北区五十七中李媛老师所撰写的《新课程下历史教师主导作用的探讨》。以上的获奖论文,涉及新教材观下整合教学资源、探索教学模式、开展校本教研等方面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津市高中历史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收获。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专题研究也陆续开题。高中历史研究专题共有17个报批立项,涉及了16个区县。其中7个是由区县教研员牵头组织的、10个是由高中校教师承担进行的。
各个区县在选题上出现了惊人的一致性,反映出高中课程改革所面对着的是共同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相同课题下由于角度与立意有所不同,基于研究的教师学养与学校学情各异,使得专题研究同题异果,会有不同的参照与比对。其中,有2个选题集中在时政热点与历史知识的整合研究上,分别是和平区郑晓峰《时政热点与历史知识的整合研究》、铁厂曹聚彦《时政热点与历史知识的整合研究》;3个选题集中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上,分别是河西区许彭蓁《天津地方历史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河北区李学敏《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津南区杨艳《课程资源和教材观的转变过程研究》;4个选题集中在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上,分别是红桥区范葵《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塘沽区郭玉泉、兰鹏《历史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武清区王玉芹《历史教学中学生有效学习的实践研究》、宝坻区李文恒《历史“有效教学”与“有效评价”关系的实践研究》;有4个选题集中在课堂教学手段与模式的研究上,分别是西青区谢广玲《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互补的研究》、北辰区张华冕《高中历史选修模块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汉沽区马玉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武清区任洪来《高中历史“两案”教学法的实践研究》;有3个选题集中在中国史专题与世界史专题比较与整合研究上,分别是开发区焦波《必修模块中国史专题与世界史专题比较与整合研究》、油田戴武华《新课程标准下中国史专题与世界史专题的比较与整合研究》、静海县徐颖《新课改下中外历史整合的研究和探索》;有2个选题集中在评价研究上,分别是宁河县马晓丽《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业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研究》、宝坻区李文恒《历史“有效教学”与“有效评价”关系的实践研究》。
通过与一些承担专题研究的教师交流,感到他们确实有研究的热情,更有完整的方案,有很多实践困惑亟待理论的指引、有大量的教学案例支撑研究的深入。在陆续开题进行研究的教师们,根据市教研室主任曹全路作的专家指导,针对目前专题研究存在的问题,着重在“细化研究方案,落实各个阶段;明确个人分工,加强集体协作;进行过程积累,显形专题成果”三个方面下工夫。
三、在反思中提升
在2008-2009学年的调研中,深入到各个区县听课,听课的课型中,包括有常态课、展示课、参赛课、研究课。听课所涉及到的,既有市级重点校也有区县级一般校、既有研究课也有常态课、既有起始年级也有毕业年级,能够从不同角度与梯度观察与分析课堂的面貌。从更多的随机听课的情况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努力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注意体现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注重教学中知识建构及解决问题方法的提炼和应用;能有意识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有意识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教学效果良好。各个区县还充分利用了区县内优势资源,开展区县内的听课观摩、学术讲座等活动。如红桥区教研室协同教育学会请区内外名师作了“关于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系列学术讲座;和平区开展了“聚焦课堂教学,深化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的教学工作现场会,在历史专场还进行了课后反思和名师点评;津南区注重专题研究的结题展示与交流,加强试验校之间的观摩与研讨。这些具有独创性的活动推动我市历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通过调研发现各个区县充分利用了区县内优势资源,开展听课观摩、教学研讨、学术讲座
等活动,有很多值得推广的经验。如和平区在高中选修教材的研究中打擂台赛,由和平区高中教学新秀评比获得者张彦斌与王义松老师分别承担选修教材《战争与和平》、《历史人物评价》的研究课任务,并邀集区内多位名师作为指导教师,几经锤炼,使得两位新秀更上一层楼,在和平区教学展示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还通过现场研讨,进行了课后反思和名师点评,使广大参与教师从中深受启发。这些具有独创性的活动推动我市历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参加高中督导的过程也是一个调研的过程。我们听取了塘沽、红桥两个区的教育局领导所作的工作介绍,深入到样本校与非样本校进行调研,分别在两个区召集了一个局行政部门负责人座谈会,一个区教研员座谈会,两个教师座谈会,进入课堂听课,访谈了部分校长、教师和学生,发放和收回了教师问卷与学生问卷份,同时还查阅了教育局、学校有关高中课改的文件、资料。通过调研,我们总的印象是:在两年多的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中,两个区的有关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推动,在课改培训、队伍建设、校本教研、课程开设、课堂教学、评价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取得了相当的实效和阶段性的进展,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侧重在历史学科上,两个区在课改中高度重视校本研究的作用,各学校已经形成了有备课组、教研组、课题组、个人研究、年级组、学校参与的立体校本研究体系,已经形成在课改中边试验、边研究、边培训的机制和意识,从开设校本课程、课程管理、学分管理到课堂教学模式、方法研究等方面,都由校本研究参与完成。在校本研究中,两个区还注重课改专题的研究。历史学科都承担了市级专题研究项目,各有十篇余教学案例参加了市级评比,成效比较显著。塘沽区在课程管理上基本形成了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国家级、天津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三级教研的促进下得到发展。塘沽区十三中推出了《唐诗鉴赏》、《历史人物评说》、《塘沽史话》等与历史相关的多项课程,其中《塘沽史话》已经由天津教育科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他如塘沽一中、滨海中学等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上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开发校本课程并初具特色,成为塘沽区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又一亮点。
在高中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历史教学不断地取得了各项成果。从本学期进行的第十二届双成果论文评选的参加情况看,各个区县的教研员做出了表率,参加者多达10人,占总数的一半;从获奖的结果看,历史学科的论文质量大幅度提高,河东区五十四中刘娜老师《浅谈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的方法》、开发区第二中学李梓童老师《用新的教材观整合教学资源,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经历史学科评委推荐后,最后经过复评,评定为一等奖,占本届双成果论文评选一等奖总数的1/5。从地区性特色看,河东区、河西区侧重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红桥区、北辰区、静海县侧重在有效性教学的研究上、大港区、宝坻区、蓟县侧重在学科德育教育的思索上、宁河县则偏重在历史教学中多元主体评价的实施上,显示出很强的地域
特色。
这样的可喜局面的形成,在于课程改革的发展引发的深入思考、在于教学实践的辛勤回报、在于围绕课改专题研究凝聚的合力。而被淘汰的1/3里,也发现了很多令人忧虑的问题。抄袭者高达13篇,而且有的居然是在谈学科德育。更多的落选者是理论空泛、材料拼凑,缺乏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为落实市教研室关于帮助天津市瑞景中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计划要求,经与瑞景中学历史组教师进行沟通,初步制定了实施方案。一是落实市教研室的工作目标。从2009年开始,市教研室将以瑞景中学为高中课改研究定点联系校,定期深入瑞景中学开展教育教学的调研、研讨活动,在帮助瑞景中学总结课改经验的同时,着力与学校领导和教师一起分析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共商对策,合力攻关;以提高瑞景中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为抓手,努力实现高效教学,助推学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在此合作过程中不断锻炼教研人员,提高教研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市教研室“研究、指导、服务”的能力。二是了解瑞景中学教师们的渴求。在瑞景中学历史学科组长魏兵老师充分采集学科组教师们的意见提出初步设想,希望解决如下问题:如何将新课改理念贯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何从高一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材料题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高三教学复习阶段如何贯彻新课改理念并能与高考成绩的提高有效结合;高二年级理科班教学的困惑;校本教研如何更科学、更实用地开展;如何更科学有效地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些问题既有理论层面的,也有操作层面的;既有主导作用的,也有主体发挥的;既有教学研究的,也有考试研究的。而不少问题也是需要在新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因为充满了困惑、充斥争议又悬而未决。三是结合市教研室的工作目标与瑞景中学历史老师的要求,市教研室历史室将重点将有针对地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进行充分调研,每月保证到瑞景中学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听课计划。第二通过引进课堂观察的科研方法,围绕听课中反映出的核心问题、难点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开展专项研究、举办专题讲座。第三与学科组一起定期开展校本教研,研讨确定校本教研的主题、研究方式与方法。第四整合全市部分高中骨干教师的力量,协同会诊,发挥出高中课程改革指导小组的作用。
在2009年2月24日到瑞景中学调研先从教师座谈开始,紧接着在2009年2月27日召开学生问卷与访谈,从诊断课堂教学开始,参与学科组教研和集体备课,并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和研讨。在随后的深入课堂教学中,组成了由市教研员戴羽明与罗金永、红桥区教研员范葵、师大教育学院教授陈光裕、全市部分高中课程改革核心教师等组成的指导小
组,先后在3、4月听取了毛惠、徐春燕、宋薇、魏兵、王立阔五位全体高中历史教师的常态课,结合《课堂观察师生互动情况统计表》、《教师提问记录分析量表》等相关的数据与分析,开展专题研究、课例研讨、现场教研等多种形式的研训活动,强调“研训一体化”,即教研渗透培训,培训服务教研,教研培训课题化。这些研训一体的尝试体现了教研活动的一种新趋势,即从问题出发,以问题为归宿,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研训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全市优质教研资源的交流与融合,不断吸纳新思想,整合新思路,创造新举措,激发新活力。
为推进我市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由市教研室历史室组织的历史学科课改专题研究推动会于2008年12月10日在市教研室四楼报告厅举行。各区县初、高中共计21个专题研究的负责人及骨干教师4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作了《关于历史课改专题研究的报告》,报告第一部分总结了初中4个专题研究工作的基本情况与成功经验,结合市教研室对结题工作的整体安排,提出了后期工作的具体要求;第二部分对高中17个专题研究进行了梳理,各区县在选题上出现的一致性,反映了高中课程改革有许多要面对的共同问题,期待能出现百花齐放、同题异果的良好局面;第三部分针对目前有些专题存在的题目大、时间短、环节少、管理松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第四部分结合日常教学与教研常规工作的实际,重申要在“目标明确化、分工个性化、研究常态化、落实成果化”上下工夫。并强调在研究中要克服功利化倾向,运用全新的理念与科学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过程积累,建议同类专题研究的区县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在区县调研中,关注和推动专题研究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开展,以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着力点,体现专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对一些相关、相近的研究课题创造条件,促进区县联系与借鉴,并加强指导使得这些专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相继参加了各级各类的评选活动,通过获奖与表彰使专题研究的教师得到激励,也使得专题研究的落实得以成果化。
自市教研室下发《关于开展高中课改专题研究阶段性总结的通知》后,各区县高中历史专题研究单位认真自查,整理研究材料,做好中期总结,经过区县初审后按时向市教研室报送了相关材料。通过中期检查与评审,共有2个专题获得二类经费资助,分别是马晓丽《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业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研究》、李文恒《历史“有效教学”与“有效评价”关系的实践研究》;共有5个专题获得三类经费资助,分别是许彭蓁《天津地方历史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李学敏《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戴武华《新课程标准下中国史专题与世界史专题的比较与整合研究》、焦波《必修模块中国史专题与世界史专题比较与整合研究》、任洪来《高中历史“两案”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逐一分析归纳以上得到经费奖励的7个研究专题,值得借鉴并推广的有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课题论证工作比较扎实,有前期调查,有相关资料的搜集、分析、整理,组织了实验教师的培训。召开了开题会,有开题报告和实施方案,为研究过程的深入开展做好了准备工作。二是专题研究的过程真实,研究目标明确,方法得当,研究设计与实施没有明显的欠缺。在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工作记录、会议记录、照片、方案、计划、小结、阶段成果报告等资料完整、准确、系统,能反映出真实的研究过程。三是专题研究成员分工明确,专题研究负责人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与组织能力。研究项目明确,配合默契,总课题与子课题的研究调控合理。四是专题实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反映出教师的积极参与和专业水平的明显提高,在材料中反映了教师的研究课、论文、报告、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实验记录等等。
2009年下半年正值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总结工作展示之际,历史学科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放眼全市,兼顾城乡,追踪课改理念的践行。组织了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总结系列展示活动,分别在长期蹲点帮扶的高中课改实验基地校瑞景中学进行了以“校本教研”为主题的展示、在学生学业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探索卓有成效的芦台一中进行了以“专题研究”为主题的展示、在高中历史课程实施上勇于创新的第二南开中学进行了以“资源开发”为主题的展示。籍此,努力创新高中教研模式,加强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分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途径与方法,引导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切实提高教学效益。有重点、有步骤地整合区县的教研力量,开展针对性、主题化、高效型的高中教研活动。以历史学科教学为中心,立足实际,反思教研工作,破解难题。总结经验,研究策略,立体展示,进一步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将高中新课程实验引向深入。
第四篇:数学课改总结
数学课改总结
新课程改革给我校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我校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学校教学气氛浓厚、课堂教学活跃,学生的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总之,新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为此我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新课改理念为先导,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以新课改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转变观念是课改实验工作成败的前提,也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工作中始终把师资培训与新一轮课改同步推进,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及时将课改的有关内容纳入继续教育的范围。
二、以课堂教学实践为核心,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引导教师把理论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转变学习方式是课改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
1、建立适合课改的教学方式。(1)备课。
①改善教案编写方式。本学期继续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②恰当处理好教材。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不应是被动的执行课程,而应成为课程积极的开发者、决策者、创造者。我们在实验中的做法是:当教师认为教材上提供的情景不适合学生的学习状况时,或者有了比教材更有价值的主题情景时,可以更换主题情景。
(2)上课。
①情境化的教学。新课程的情境创设已不是课始、课终的“调味”品,而是贯穿课堂始终的“主味”。“主题图”是数学实验教材编写情境创设的一大特色,然而,“主题图”以“场景图”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事件”为载体来展开和演绎“主题图”情境。我们在实验中总结出解决的办法是:一是给“主题图”编个故事。方法有:
1、以童话为载体编故事。如教学“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老师编了“小猴过生日”的童话故事来进行有序教学。
2、以“重大事件”为载体编故事,如教学“认识钟表”以“神舟6号”发射为载体。
3、以“身边事例”为载体,如“高矮”以班级学生“争高矮”为例。二是静态“主题图”动态化。
②生活化的教学。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我们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现身说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建构知识奠定较好的基础。
(3)作业。
一是活动式作业。一册数学有许多活动式练习题,包括说和动手做的两种。这种作业我们要求融入课堂教学。二是需要培养学生书写习惯的作业(如算式类)要求做在作业本上。三是不便抄写的题,直接做在课本上,教师直接在课本上批改。四是许多班级尝试做一些特色作业。
(4)考试。
着力进行考试评价改革。新一轮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这学期期未学生成绩=过程性评价(30%)+终结性评价(70%)。评价的方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着客观、公正、发展的目标评价方法和原则,本评价方案将采取学校、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每类评价各制定具体的、易于操作的相关评价指标,分别从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和态度等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2、建立适应课改的学习方式。《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老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适应课改的学习方式。①建立“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②建立“动手实践,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操作实践的机会,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操作实践的材料。③建立“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达成有效提高合作交流的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提出要求。合作交流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有时还要发给“合作交流学习卡”。第二个环节,汇报交流。教师要适时介入,使合作学习的成果或得到肯定、或提出质疑、或提供示范。第三个环节,总结反思。
3、边实践、边学习。这学期我们科组上了许多汇报示范课进行课,而且组织教师评课,使我们每个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向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学习。
三、明确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心。
2、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课改的先进典型。
3、深化教学研讨活动,切实提高研讨实效。
4、加强数学学科实验总结。我们要求教师加强课改实验过程的记载,随时记下课改进程中的成功与不足,并经常梳理和小结写成“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改总结
三年级一学期数学总结
古城小学
李天柱
2011-1-21 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变化。在教学实践中,以新课程改革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为突破,以落实为重点,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坚持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把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主题策略,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积极探索适合我班学生实行的课堂模式,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改革要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发展为中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高效课堂。通过探索实践,认识到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探索中,紧紧被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情感体验中,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理解十分深刻,而且“创造”着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着获取知识的愉悦,使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二、真正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思想。
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说起来比较容易,但真正落实在课堂上,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真正从权威的讲授者变为与学生共同探索对问题以好朋友和引导者。当每个
单元学完之后,我总是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复习,渐渐地学生就学会了对知识的整理、归纳,学生就能用自己表现方式来整理并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还允许同学们提出问题,进行解答,把握各单元的知识基础,形象有趣地展现给大家。真正实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三、注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
教师必须关爱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激励导向功能,与学生平等相处,以人格感染学生,以学识打动学生,以要求规范学生,以行动引导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①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兴趣、情感是否得到培养,课堂气氛的和谐程度等,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②关注学生是否从自己实际出发,在不断提高和发展的基础上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③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是否能从不同角度去灵活解决问题。④在掌握双基的方式时是否省时高效扎实。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使不同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发展。甚至有些学生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正确使用评价会使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发展。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我将不断探索,不断与时俱进,再攀新的高峰。
爱护公物—愿人人都有一颗文明的公德心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爱护我们的校园、爱护校园里的一切公共财物,是一个人自身道德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德在校园里的体现,作为小学生来讲,我们应以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纪律来要求自己,做一个好学生。
爱护公物是全体同学生活和学习的需要。校园里的一切设施,都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公共设施,是让我们学习和生活更方便的设施。
爱护公物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需要。学生阶段是学习知识,更是学会做人的关键时期。每位同学现在所作的一切,均是为将来夯实基础的。所以,舍弃不良习惯,培养良好品性对自己的未来至关重要。人为损坏公物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将为社会所不容,将为人们所不齿。
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爱护桌椅、轻开轻关门窗等等看似简单,但意义重大;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长久地将爱护公物坚持下去,也并非易事。请让我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用
安全教育
老师,同学们,你们好!四月的风给我们送来阵阵春意,大地上满世界的绿色,花园里满眼的五彩缤纷。带给我们的校园,同样是生气勃勃和多姿多彩。
在安全教育的日子里,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一位老师,他们每时每刻把同学们的安全关注。路队、小黄帽,每一位学生的安全,老师们都记挂在心。无论是阳光晨风里的上学路上,还是“白日依山尽”的归家途中,大家都把安全时刻牢记。
值周和值日的老师,每天从早到晚,忠实地执行着自己的职责。为了同学们的安全,他们巡视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门口,他们苦口婆心地关照着你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让他们时刻关切你们的安全。
同学们,四月是绿色的四月,是春光明媚的四月,是万物展示生机的四月,让我们在春风的鼓动下,同心协力,为我们可爱的校园增添更多的色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