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优化地理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摘要: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自我适应社会能力的场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场所。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人才创新、观念创新、教育创新、手段创新是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地理学科需要教师能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观念和手段更新,课堂效果才会大有改观。本文以地理课堂教学作为突破口,通过采取恰当的方式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优化 地理 教学 提高 课堂 效果
地理学科以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自身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学习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如何选择正确的课堂教学途径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每位地理教师应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根本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能只注意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另外,现代教育思想更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世界,打破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无关现状,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情景,从而使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所需能有机结合。所以课堂效果如何,教师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应领会新课改精神,学习新课程标准,重塑新课程理念,把握新课程教材,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在努力学习、积极尝试、勇于探索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进而转化成教学成绩。
二、做好教学准备是获得课堂最佳效果的关键
备课要备内容、备材料、备教具、备学生、备方法等,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备学生、备方法。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各位教师在地理基本知识方面不会存在大的问题,但是,一些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只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全面化及教学过程,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备方法,导致教师讲课、学生学习两层皮,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我们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现代教学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提高地理课堂效果的前提是了解学生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学生可能熟悉的生活地理环境,为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做好准备。其次要了解学生现有的地理基础知识,知己知彼方能随心所欲地驾驭课堂教学。
(二)提高地理课堂效果的途径是科学教学方法的运用
1、全力激发学生上地理课的兴趣。
“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是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变革现象,激发兴趣。在地理教学中,若能将课本的资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赋予学科一定的生命力,使其呈现知识的价值,那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比如:在上绪论课或各章的导言时,可引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讲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一门新的科学技术大部门,那就是地理科学。”时至今日,地理科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已成为国土规划、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政府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21世纪议程》所强调的协调人口和资源及环境的关系,也离不开地理科学。又如:讲交通运输时,可结合当前“路通、财通”的形势,来说明在现代经济建设中交通的重要性,我国已经建成的京九铁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所学的知识有用,于是就有兴趣去学。二是通过直观的教学和科学的记忆方法,增加兴趣。直观的教具和形象的语言,往往可以把复杂纷繁的地理事物由近及远、由陌生变熟悉、由难于理解变得易于掌握,而科学的记忆方法则可降低难度,增加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九月星空图》时可这样描述:晴朗的夜晚,遥望苍茫的天穹,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暗蓝的星空天幕上,银河闪烁,牛郎、织女隔着银河互相辉映,大熊(座)、小熊(座)母子相偎。色彩鲜明的挂图,伴以形象生动的描述,给予学生的已不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动态的拟人化的情景,学生学来有趣,记忆牢固。三是通过培养思维能力,巩固兴趣。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激思,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思维被启动了,兴趣也就得以巩固。四是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兴趣。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而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则是运用的表现之一。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深化、活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比如,在冬天,学生看了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后问:“为什么台北的纬度比广州高,却反而比广州暖呢?”书上没有现成答案。学生一边读图,一边回忆过去学过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很快发现了主要之点:虽然两城市都濒临大海,但是广州地处大陆,而台湾四面环海,因此对于台北来说,冬季风的影响小了,海洋的影响大了。这样,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极大地调动起他们追求知识的积极性。
另外还可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上你的课,这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中学生处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他们往往是喜欢一个教师就会去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课堂上注意力也会比较集中。教师诙谐的语言、优雅的教态、渊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素养、某一个特长等等,这些都可成为学生崇拜的焦点,也是良好关系建立的条件。这样就可形成由崇拜到愿意和你接近,愿意上你的课,教学效果自然会达到最佳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包括道德、思想、业务及工作素质,还有业余爱好特长素质。
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地理课堂贴近学生生活。
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是由一系列单色调的、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缺乏色彩、缺少变化,是以一种冰冷冷的形势和姿态呈现出来的。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直观的感受构建来的世界。这个世界多姿多彩、色彩斑斓,是以一种活生生的、火辣辣的形式和姿态扑面而来的。对学生来说,这两个世界并不见得是统一的、相互佐证的。学生之所以感受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自己应尽的责任;课堂之所以没有生机活力,变得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应该说与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实际相割裂有关联。
现代教学手段可使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结合。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们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计算机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由小变大、化远为近,使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板块运动过程,以及演示板块运移过程,解释构造地震的成因、板块构造学说等,这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现在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应是这样,在课上,我经常让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体会,然后问:“你学到了什么?”“将你学到的知识怎样列成体系?”“还有什么疑问?”当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学生学习的爱好会更浓,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的状态,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习成为自主的活动。开展“研究型”教学是把课堂还于学生的重要手段。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对全过程的主动学习,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积极、灵活地认识和应用知识信息,整节课的内容可以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通过看书、思考解答。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答案。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启发诱导方法。这样做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师则在退居次席的同时,又充分发挥出“主导”的作用,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主动学习有激情,教学效果自然会较好
4、地理课堂多样化。
课堂教学不拘于教室,可以让课堂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应用中学习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发展。以往地理课堂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有时候教室以外是我们最好的课堂。
例如,讲到陆地地形时,我就组织学生考察本地地形的种类和特征;讲到环境保护时,我就组织学生到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处理站参观,然后要求学生回校写考察报告。让学生走出校门,有利于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学习研究,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地理教育目的看,对学生的培养由“知识型”人才,逐渐转变为“能力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对地理教师在如何挖掘教材、拓展新知识、开发课程资源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新课程对地理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地理教师必须要重视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国内外教育理论,密切注视教育发展的新动向,认真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率,实现轻“负担”、高质量。而且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科研水平,把课堂教学当一门科学艺术来研究,改向经验要效率为向教育科研要效率;改向题海战术要质量为向教学改革要质量。
(四)课后及时总结
你的教学目标在本次课中是否已经达到了?达到的标志是什么?你预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之间有何区别?你在课上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区别的?这次课你感到比较得当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什么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在下次课中你打算如何克服在这次课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等等。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也会有很多问题不一定能够圆满地解决,在课后要及时地回顾总结,不断地调整、改进,以期达到下一节课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环节对于教学尤其重要,也正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注意的方面。
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广大地理教师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以改革为动力,在新条件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努力提高地理课堂教育效果,切实以素质教育为教学重心,有力地促进广大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及科研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吕元喜,浅谈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全开放.教育实践与研究 [2]刘志平,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教育实践与研究
[3]郑建,新课程与地理教师素养.贵州省教育学院地理系 [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第二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优化地理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摘要: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自我适应社会能力的场所,也是教 师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场所。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 生获得知识的多少。人才创新、观念创新、教育创新、手段创新是当 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地理学科需要教师能够在传统教 育模式的基础上, 实现教育观念和手段更新, 课堂效果才会大有改观。本文以地理课堂教学作为突破口,通过采取恰当的方式优化教学,提 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优化 地理 教学 提高 课堂 效果
地理学科以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自身和人类之间的相 互关系为学习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衣、食、住、行 等方方面面,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如何选择正 确的课堂教学途径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每位地理教师应思考的重 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以提高课 堂教学的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根本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是 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能只注意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该引
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另外,现代教育思想更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 世界,打破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无关现状,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 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情景,从而使教 师所教与学生所学、所需能有机结合。所以课堂效果如何,教师的教 育观念至关重要。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应领会新课改精神,学习新 课程标准,重塑新课程理念,把握新课程教材,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 在努力学习、积极尝试、勇于探索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进而转化成 教学成绩。
二、做好教学准备是获得课堂最佳效果的关键
备课要备内容、备材料、备教具、备学生、备方法等,其中最为 关键的是备学生、备方法。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各位教师在 地理基本知识方面不会存在大的问题,但是,一些教师在课前备课时 只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全面化及教学过程,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 程,不备方法,导致教师讲课、学生学习两层皮,影响教学效果。因 此,我们必须研究我们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现代教学 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提高地理课堂效果的前提是了解学生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学生可 能熟悉的生活地理环境,为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做好准备。其 次要了解学生现有的地理基础知识,知己知彼方能随心所欲地驾驭课 堂教学。
(二提高地理课堂效果的途径是科学教学方法的运用
1、全力激发学生上地理课的兴趣。
“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 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 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 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这个非智力 因素的培养。一是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变革现象,激发兴趣。在 地理教学中,若能将课本的资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赋 予学科一定的生命力,使其呈现知识的价值,那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 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比如:在上绪论课或各章的导言时,可引用著名 科学家钱学森讲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需要有一门新的科 学技术大部门,那就是地理科学。”时至今日,地理科学在社会主义建 设中,已成为国土规划、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政府决策的重要理论 依据。《21世纪议程》所强调的协调人口和资源及环境的关系,也离 不开地理科学。又如:讲交通运输时,可结合当前“路通、财通”的 形势,来说明在现代经济建设中交通的重要性,我国已经建成的京九 铁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所学的知识有用,于 是就有兴趣去学。二是通过直观的教学和科学的记忆方法, 增加兴趣。直观的教具和形象的语言, 往往可以把复杂纷繁的地理事物由近及远、由陌生
变熟悉、由难于理解变得易于掌握,而科学的记忆方法则可降 低难度,增加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九月星空图》时可这样描 述:晴朗的夜晚,遥望苍茫的天穹,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神话般 的世界。暗蓝的星空天幕上,银河闪烁,牛郎、织女隔着银河互相辉
映,大熊(座、小熊(座母子相偎。色彩鲜明的挂图,伴以形象生 动的描述,给予学生的已不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动态的拟人化的情 景,学生学来有趣,记忆牢固。三是通过培养思维能力,巩固兴趣。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 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激思, 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 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 能形成的巨大煤层?” “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 却发现 了古代冰川的遗迹?”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 思考。思维被启动了,兴趣也就得以巩固。四是掌握技能,实现知识 迁移,发展兴趣。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而掌握技 能,实现知识迁移则是运用的表现之一。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 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深化、活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比如,在冬天,学生看了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 报后问:“为什么台北的纬度比广州高,却反而比广州暖呢?”书上没 有现成答案。学生一边读图,一边回忆过去学过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 要因素,很快发现了主要之点:虽然两城市都濒临大海,但是广州地 处大陆,而台湾四面环海,因此对于台北来说,冬季风的影响小了, 海洋的影响大了。这样,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实 现了知识的迁移,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极大地调动起他们追求知识的 积极性。
另外还可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上你的课,这也
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中学生处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 他们往往是喜欢一个教师就会去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课堂上注 意力也会比较集中。教师诙谐的语言、优雅的教态、渊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素养、某一个特长等等,这些都可成为学生崇拜的焦点, 也是良好关系建立的条件。这样就可形成由崇拜
到愿意和你接近,愿 意上你的课,教学效果自然会达到最佳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 高自己的素质,包括道德、思想、业务及工作素质,还有业余爱好特 长素质。
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地理课堂贴近学生生活。
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是由一系列单色调的、抽象的文字 堆砌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缺乏色彩、缺少变化,是以一种冰冷冷的 形势和姿态呈现出来的。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是由一系 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直观的感受构建来的世界。这个世界多姿多彩、色彩斑斓,是以一种活生生的、火辣辣的形式和姿态扑面而来的。对 学生来说,这两个世界并不见得是统一的、相互佐证的。学生之所以 感受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自己应尽的责任;课堂之所以没有生 机活力,变得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应该说与学生的书本世界 和生活实际相割裂有关联。
现代教学手段可使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 实有机结合。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 机、激光视盘等,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们主要以 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 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 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运用计算机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由小变 大、化远为近,使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将事物 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板块 运动过程,以及演示板块运移过程,解释构造地震的成因、板块构造 学说等,这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现在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 己选择学习方法。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应是这样,在课上,我经常让 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体会,然后问: “你学到了什么?” “将你学到 的知识怎样列成体系?” “还有什么疑问?”当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 些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学生学习的爱好会更浓,增强 了他们学习的信心。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 活的状态,主动积
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习成为自主的活 动。开展“研究型”教学是把课堂还于学生的重要手段。研究性教学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对全过程的 主动学习,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积极、灵活地认识和应用知识 信息,整节课的内容可以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通过看书、思 考解答。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答案。为促
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启发诱导方法。这样 做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师则 在退居次席的同时,又充分发挥出“主导”的作用,推动学生的主体 活动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主动学习有激情,教学效果自然会较好
4、地理课堂多样化。课堂教学不拘于教室,可以让课堂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应用中学习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发展。以往地理课堂 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 倡在实际中运用。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 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它与 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 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有时候教室以外是我们最 好的课堂。例如,讲到陆地地形时,我就组织学生考察本地地形的种类和特 征;讲到环境保护时,我就组织学生到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处理站参观,然后要求学生回校写考察报告。让学生走出校门,有利于学生了解自 然、了解社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习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学习研究,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加强学习研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地理教 育目的看,对学生的培养由“知识型”人才,逐渐转变为“能力型” “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对地理
教师在如何挖掘教材、拓展新知识、开发课程资源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新课程对地理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地理教师必须要重视自身专 业素质的提高。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国内外教育理论,密切注视教 育发展的新动向,认真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精力集中在课堂教 学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率,实现轻“负担”、高质量。而且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科研水
平,把课堂教学当一门科学艺术来 研究,改向经验要效率为向教育科研要效率;改向题海战术要质量为 向教学改革要质量。
(四)课后及时总结 你的教学目标在本次课中是否已经达到了?达到的标志是什么? 你预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之间有何区别?你在课上又是如 何处理这些区别的?这次课你感到比较得当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问 题又有哪些?什么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在下次课中你打算如何克服 在这次课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等等。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 题,我们也会有很多问题不一定能够圆满地解决,在课后要及时地回 顾总结,不断地调整、改进,以期达到下一节课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 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环节对于教学尤其重要,也正是大多数 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注意的方面。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广大地理教师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以改革为动力,在新条件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努力提高地理课堂教育效果,切实以素质教育为教学重心,有力地促
进广大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及科研水平的提高。参考文献: [1]吕元喜,浅谈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全开放.教育实践与研究 [2]刘志平,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教育实践与研究 [3]郑建,新课程与地理教师素养.贵州省教育学院地理系 [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第三篇:2016年云南宾川县第四高中地理教学论文:《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小议》(地理论文)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提高地理
课堂教学效果小议
[摘要]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相互学习、提高能力的场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场所。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知识获得的多与少、能力的高与低。人才创新、观念创新、教育创新、手段创新是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地理学科需要教师能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观念和手段更新。
[关键词] 地理课堂 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
如何选择正确途径,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是摆在每一个地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地理学科以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自身以及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根本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能只注意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另外现代教育思想更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世界,打破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无关现状,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从而使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所需能有机结合。所以课堂效果如何,教师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
二.做好教学准备是获得课堂最佳效果的关键
备课要备内容、备材料、备教具、备学生、备方法等,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备学生、备方法。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我相信各位教师在地理基本知识方面不会存在大的问题,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一些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只注重备内容的系统化、全面化,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不管学生,不备方法,导致教师讲课、学生学习两层皮,教学效果不好。殊不知我们的学生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必须研究我们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现代教学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学生可能熟悉的生活地理环境,为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做好准备。还要备学生现有的地理基础知识,知己知彼方能随心所欲地驾驭课堂。
其次是激发学生上地理课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阶段学生对地理课多无多大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学生要么是感觉地理知识过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学便可以从书本上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要么是觉得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没有学习意义,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挑战欲望强烈、逆反心理强烈是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课堂上有效地巧设情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刺激他们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 1
众多因素中的关键。
另外还可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上你的课。中学生处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他们往往是喜欢一个教师就会去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课堂上注意力也会比较集中。教师诙谐的语言、优雅的教态、渊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素养、某一个特长等等,这些都可成为学生崇拜的焦点,也是良好关系建立的条件。这样就可形成由崇拜到愿意和你接近,愿意上你的课,教学效果自然会达到最佳效果。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地理课堂贴近学生生活。
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是由一系列单色调的、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缺乏色彩、缺少变化,是以一种冰冷冷的形势和姿态呈现出来的。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直观的感受构建来的世界。这个世界多姿多彩、色彩斑斓,是以一种活生生的、火辣辣的形式和姿态扑面而来的。对学生来说,这两个世界并不见得是统一的、相互佐证的。学生之所以感受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自己应尽的责任;课堂之所以没有生机活力,变得如同一潭死水,应该说与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实际相割裂有关联。
现代教学手段可使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结合。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们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课堂“还给”学生。
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的状态,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习成为自主的活动。开展“研究型”教学是把课堂还于学生的重要手段。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对全过程的主动学习,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积极、灵活地认识和应用知识信息,整节课的内容可以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通过看书、思考解答。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启发诱导方法。这样做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师则在退居次席的同时,又充分发挥出“主导”的作用,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主动学习有激情,教学效果自然会较好。
地理课堂多样化。
课堂教学不拘于教室,可以让课堂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应用中学习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发展。以往地理课堂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有时候教室以外是我们最好的课堂。
例如,讲到陆地地形时,我就组织学生考察本地地形的种类和特征;讲到环境保护时,我就组织学生到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处理站参观,然后要求学生回校写考察报告。让学生走出校门,有利于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科学教育研究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国内外教育理论,密切注视教育发展的新动向,认真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率,实现轻“负担”、高质量。而且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科研水平,把课堂教学当一门科学艺术来研究,改向经验要效率为向教育科研要效率;改向题海战术要质量为向教学改革要质量。
四.课后及时总结
你的教学目标在本次课中是否已经达到了?达到的标志是什么?你预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之间有何区别?你在课上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区别的?这次课你感到比较得当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什么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在下次课中你打算如何克服在这次课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等等。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也会有很多问题不一定能够圆满地解决,在课后要及时地回顾总结,不断地调整、改进,以期达到下一节课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环节对于教学尤其重要,也正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注意的方面。
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广大地理教师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以改革为动力,在新条件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努力提高地理课堂教育效果,切实以素质教育为教学重心,有力地促进广大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及科研水平的提高。
第四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内容摘要:要改善物理课堂教学,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必须熟悉物理教材,加强平时知识积累,精心备课,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利用好学校现有的条件,使教学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引用物理故事,激发学生兴趣,适当应用课堂留白,给学生一个充分的思维空间,把学生从课堂上激起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去探索课本以外的现实生活奥秘。关键词:新课程 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物理故事 课堂留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实践的加深,我对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又有了更高的认识.新课程就好象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又象一座神秘的高山,令攀登者永不止步。要改善物理课堂教学,提高物理课堂果,我认为须做到下面几点。
一、熟悉物理教材
至今为止,我们使用了两种版本的物理教材,一种是苏科版,另一种是人教版。这两种版本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章节的顺序不同,苏科版把电学部分放在九年级,人教版则放在八年级,从教学实践结果来看,八年级学习电学成绩是很差的,很多学生都很难理解电学知识,认为它看不见,摸不着,也不敢摸。跟日常生活的感觉相差较远,学生感性认识较差。从学生的生理特点来看,由于年龄较小,认知能力有限,思维能力不足,导致学习电学有困难。很多物理教师都有同感。另外,人教版中,八年级物理还没有讲解误差这一概念,这对学生理解电学实验,分析实验现象也受影响。在电能转化中,由于还没有学习能量的概念,没有学习能量守恒定律,对电能的转化问题难于理解。所以有一些章节内容顺序安排不合理,为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也为教师处理教材增加了许多难度。
从教材内容来看,新课程教材与课改前的教材,变动较大,增大了实验探究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人教版中共有一百个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但我认为也有一些不足。人教版中对物体受力分析,没有引入同一直线力的合成,这对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相当不利的,老教师可能会及时补充,但新教师也许较难发现。,这给学生学习力的分析带来很大困难,而这又是力学中的一个重点。所以,我认为,不论哪种版本,知识应有一定的连贯性,能够承上启下,过渡不要过大,版本与版本之间,内容大部分应该相同。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
二、注重知识积累
1、加强教育科研,积极开展集体教研,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加强对教材和课标的理解;对有难度和重点内容上研究课,公开课、观摩课、通过评价上课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建立学习型组织,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开发校本资源。
2、加强继续教育和自我教育,注重实效,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努力更新教育理念。进行课后反思,提升教育理念,优化教育行为;利用学校教学资源,经常访问一些有关新课程的学习网站,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教育》网站等。收集各种教育理论文章,提高教师素质。
三、课前精心准备
1、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处理教材,注意灵活性,创造性和特色化。把一些现象明显,适合演示的实验在上课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明确观察什么,在什么条件下观察,观察的仪器是什么,观察的内容是什么。实验后,再组织同学们对观察前提出的要求逐个讨论,得出结论。防止学生把思维只停留在好奇、新鲜、图热闹上。让学生体会教师的探究方法,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就是说,具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还要有预见性,前瞻性。
2、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利用好学校现有的条件,使教学形象生动,图文并茂。
3、引用物理故事讲解概念、原理,激发学生兴趣。如在讲解密度知识时,引用阿基米德的故事,‘国王的金冠’。叙拉古的亥厄洛国王委托金匠制造一顶纯金皇冠,金匠交活之后,他怀疑金匠隐匿了一些金子。金匠矢口否认自己偷工减料,而且证实皇冠的重量与国王所给的金子重量相等。国王不肯轻易认输,便请阿基米得验证。阿基米得日思夜想着解决的方法。他知道金属密度不一,比如铂比金高,金比银高,如果不同质地的金属重量相同,那么体积就不一样,所以可以用皇冠体积鉴定皇冠是否由纯金所制,但是苦无求得皇冠体积的方法。一天,阿基米得在浴盆洗澡时,看到水从盘中徐徐流出,因而悟到,可以用排水法来求出皇冠的体积,若把皇冠沉进盛满水的盘中,所排出的水的体积,便是皇冠的体积了。就这样,阿基
米得为国王解决了这个疑难,证明金匠用料不纯。
四、课堂适当留白
科学家克莱因提倡: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他获得的就不仅仅是一个问题的解决,一种方法的掌握,而是一个人从整体意义上对科学活动的领悟。给课堂适当留白就有可能给学生一个充分的思维空间,让思想的高速运转与思维的波涛汹涌在这留白中呈现,形成自己独有的认识。在有些章节的教学中,适当留有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通过应用已学习的知识,结合身边的事例或现象,查找有关的资料,扩大知识的外延,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杠杆》一课结束的时候,我请同学们思考翘翘板是怎么回事?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杠杆,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就这样把学生从课堂上激起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同时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去探索课本以外的现实生活奥秘,使我们的学生“在自己的肩膀上长出自己的脑袋”。参考文献:
1、《初中物理课堂的留白意义与策略》
2、《阿基米德的故事》
作者 刘海明《中学物理》2009年12期2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
赫章县达依乡初级中学教师:谭廷举
摘要: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围绕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三个方面谈一谈怎样有效的利用课堂,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初中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性质。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结合,体现教学面向学生全体和面向学生个体的统一,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改变学生学习地理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如何做到课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
一提起初中地理教学,大多数老师可能都会感到很无奈,因为初中地理在八年级就进行毕业考试,不是中考学科,学生、家长乃至学校都不是很重视。那么怎么提高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的情况下,只有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向课堂要质量,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以下浅谈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一、课前准备
首先,新课程呼唤新型的教师,意味着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地理教师不仅需要吸取传统的教学基本功的精华,更需要培养体现时代精神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要不断学习、研究和掌握本学科知识体系中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新思想、新手段,使自己专业知识不断深化,知识面更加广泛,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档次。
其次,充分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新课程的理念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学设施、环境和师生双方共同组成的有机联系。教学设计是在对这个系统进行全面细致地研究上构建出的教学实施规划,以及部署规划实现的步骤,以追求最好的教学效益。新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我们还要高度重视对“学法”的研究和设计。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呢?
一是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明确哪些是结果性目标,哪些是体验性目标。
二是要认真进行“学情”分析,这是教学设计重要的前期工作,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扬长避短,制定出合理的基于课程标准且有所拓展的教学目标,选择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发展。三是努力编写出较为优秀的教案。地理教案是地理教学实施方案,是文稿形式的教学设计,是在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撰写出来的,是教师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行动纲领”。那么,优秀的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⑴精心设计教学导入,每一课的导入,是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也直接影响这一堂课的成败。导入最好是选择学生有所了解而又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⑵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班级学生“学情”,制定适合我们班学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合理选择教具,如:挂图、地球仪、多媒体等。对于地理教学来说,采用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学生有效的掌握地图,因此,精心进行课件制作,使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并合理利用。
⑶加强集体备课,教师间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教师备好课、编写好教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备条件。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科学而严谨、生动又活泼,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利用身边的地理事物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生动而有效的学习情境如增力剂一样,使学生身心愉悦且较快地进入学习情景,在课堂中表现得精神焕发。进行活动和探究学习时,教师先要给学生有一个知识的铺垫,由学生自己设计活动、组织安排活动,自己充当活动的各种角色。促使学生在地理活动中运用五官四肢、运用大脑,从而使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充满乐趣游戏的活动很容易吸引人的兴趣,在课上适当增加游戏活动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时,通过拼板游戏,能很快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区知识;由学生扮演导游在课堂上“周游”全国、全世界;担任“环保局长”答“记者”问;地理扑克、地理棋的使用等等游戏活动很容易吸引人的兴趣,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学生在课堂中一方面表现出对活动具有浓厚的活动兴趣和高昂的活动热情,自始至终体现出了参与的积极性,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主动地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从参与活动的范围上,是人人都卷入其中,全员参与。变以往的“师问生答”为“畅所欲言”,学生的“纹丝不动”为 “自由活动”。“师说生听”为“自主探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参与,有效参与是涉及内在思维和复杂活动方式的一种深层次参与。有效参与是学生认知发展、有效学习的保证,离开学生思维的有效参与,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结果。有效的活动是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参与的和谐统一。学生通过活动,对学习地理知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1 巧引歌曲。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
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东南风,西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 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这些诗犹如“调味剂”一般,使地理课堂增添了一番韵味。
1.3 巧插趣味故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如,在讲“中东”一节时,讲了有关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
讲完后,我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气侯炎热干燥,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这样吸热就少,人们穿着、风俗习惯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2 变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为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实现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就是要把过去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边教学过程变为师生双边的互动学习关系,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学习环境。教师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时,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教师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创设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全面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热情的激发,创设师生平等的对话、互动交流的氛围。加强师生相互沟通与交流,倡导教学民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
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3 做到当堂达标
地理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努力缩小每堂课学习效果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尽量当堂消化、巩固、掌握新学习的课程内容,在45分钟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全面完成地理课堂教学的“智、能、情、德”四项职能,从而减少课余时间的挤占现象,在时间上确保地理课外探究性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实现课堂内外有机结合与优势互补。善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育学生自立精神,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初中地理新课程的着眼点是学生,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学”出发,放弃以“教师的教”为主的传统方法,指导学生读书、理解和自悟,指导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交给学生一把学好地理的“金钥匙”。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三、课后反思
一、学生活动要有“质”,即体现思维性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但如果课堂活动有量无质,则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恐怕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只有热闹的场景,很难有真正的思维活动。课堂的学生活动是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方式,因此流于形式的“活动”是形同虚设的。为了能使全员参与课堂活动并提高其有效性,教师应努力提高活动的 “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意适时评价。
二、转换传统的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在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这一从引导者到组织者的转变,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思维的角度讲,学习过程是一
种具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讲到目前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时,应该让学生来谈谈,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某些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自己感悟出问题的严重性,进而去思考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课后进行有效反思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助推剂。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在教学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课后将这些宝贵的财富及时进行分析、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再来指导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就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增强教学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教师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出现已经出现过的缺陷,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要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化教学,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从而喜欢你的地理学科,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相信只要我们地理教师把好备课关,把好上课关,并做好课后反思,就一定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5
【2】王民《地理新课程教学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9【3】《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