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

时间:2019-05-14 13:5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

第一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

新课标明确提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最根本的一点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过美好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他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所以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我们应当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巩固、内化、应用到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中去。

我们现实的品德课堂却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观念的灌输和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活动,疏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所以,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品德课堂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张显其生命力,是品德课的魅力所在。在教学中,我就如何扎实有效地进行生活化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引领学生走入生活大课堂进行有效教学。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品德与社会课应当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拓展课堂教学的内涵,课堂的组织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不断体验、领悟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

最初的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

育与生活浑为一体。随着专门化教育的出现,教育从现实的生活中分化出来,教育不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而是在学校中进行。正如杜威所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我们要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会受到真教育。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经常安排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如在教学《温馨一家人》,《谢谢你们,我的父母》时,我便分发给学生一张家庭成员劳动记录表,让学生做个有心人,每天记录下父母等人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许多学生都记下了“妈妈每天起来就为我做早饭”;“爸爸要做晚饭、洗碗”;“妈妈每天要洗衣服”等等,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忙碌与辛苦,也试着分担一些小家务,如扫地,整理自己的书包,洗袜子等,虽然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也体现出了他们已经懂得了学会为父母分忧解愁,也表达了他们对父母的孝敬。又如《家庭收支知多少》要求学生知道维持家庭生活需要一定的经济来源,了解家庭收支情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记下父母一个月的收入情况,再详细记录一星期内家中所有费用支出的具体情况。小朋友从未留意过这些生活细节,兴趣也很浓,纷纷回家做好各种记录。有的询问父母后记下了每天买菜的费用,有的记下了自己每天买早点的费用,有的跟随父母到超市购物后留下了购物清单。我补充说压岁钱要有计划地使用,学做一个会理财的小主人。他们听得格外认真,似乎长大了许多。通过这样的课堂外延,把学生从课堂推向了现实生

活,让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我觉得这样的课实实在在,是从生活体验中激起了学生真正的思考。

二、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

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因此,活动教学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注意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如教学《社区的公共设施》一课,虽然我们是村级学校,但对社区大多数学生还是陌生的,再加上很多学生是从外地上来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根本不了解社区。因此学生对教材中的概念就比较陌生。教师要将教材进行内化,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和认识。教师要先将本部分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牵线搭桥,将文中的概念生活化,让学生明白所谓社区就等同于我们以前的一个村。他们的头脑中就出现了老人会、卫生院、戏台、老人锻炼场等所谓的公共设施。这样一来,学生就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因为这些知识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早就涉及的,而且也是相当熟悉的。教学就回归到学生火热的生活之中了。这样的教学通过对学生现实生活的整理,不是把关于社区的空洞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感受体认到他所生活的与众不同的实实在在的社区,以及他的家与所在社区的密切联系。由于学生对社区这个概念进行了内化,所以接下来的《和睦相处》《精彩的社区生活》两课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了。开放、流动的课堂,会使学生感觉到这就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在上课,一切是那么真实、亲切、新奇、充分点燃学生热情参与的火花。

三、创设生活情景为教学服务

“教育即生活。”陶先生如是说,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不能分离的。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原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没有与鲜活、丰富的生活相联系,导致教学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显得苍白无力。为了使说理更充分,明理和导行应该是紧密结合的,而且应和学生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在教学生活《诚实是金》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坏节,即让同学们来演《醒醒吧,小刚》这个小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小品。先角色分工,分别扮演小刚,小刚的同学、老师和家长。这种形式既满足了学生好动这一特性,又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了诚实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考虑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体现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只有紧紧地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唤发出生机和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活用生活教材提高社会认知能力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最根本的一点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过美好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他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所以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我们应当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巩固、内化、应用到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中去。如四年级下第2单元《我看家乡新变化》中感受家乡的交通方式多样,交通网络发达,要形象直观。教材“风

景线”只是范例,要结合学生实际教学。如:假日里,用什么方式,经过怎样的路线出门?地图上画一画,小组内说一说。出示熟悉的站牌,发现了什么?你最熟悉的是几路车?为什么?《城乡巨变》“风景线”中所举的例子陕西潼关、苏州园林、京杭大运河都离学生很遥远,如果我们照本宣科,那样难免会让学生产生错觉:我的家乡没有这么多的故事,没什么好讲的,也就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爱家乡、为家乡自豪的情感了。再说教材也只是教学的凭借,教学过程最终要落实到活生生的儿童认知上。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们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认识事物的规律,采用直观具体的教育手法,组织每位学生调查社会、调查家庭,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从搜集的资料、听长辈们的叙述或是从民间传说中知道家乡的故事,了解家乡的过去,并用自己的眼睛从具体的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公路绿化、居民住宅、旅游胜地等方面观察家乡的一切变化,用自己的心灵真切去感受家乡的变化,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因此,思德与社会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课文内容,依托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他们搭建生活平台,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引入生活之水,对儿童实施品德教育,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进行生活化教学,符合新课标理念,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篇:让《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

熊咏霞 临江乡龙潭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一)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我们的教学必须打破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应该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老师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 “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城乡巨变》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对比,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如我在教学《社区我的大家》一课上,我思考着:怎样让学生去体验感受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远亲不如近邻》的小品。观看后先分组交流感受,再让孩子们各抒己见,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邻居的重要性,体会到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在活动中,让学生共同分享各种体验,使学生对社区生活充满希望。

(三)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

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感受,《品德与社会》教材采用了大量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照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都来到了书上,都走进了课堂。而课堂的活动其实也就生活的再现。比如《我是一个消费者》。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合作的力量,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有方便面、各式衣服、膨化食品等。为了检验同学们的商品,进一步领会买卖中的道德及价格的秘密,我组织开展了班级商品订购会。同学们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了商业人员工作的辛苦、产品质量对价格的影响以及参与商业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及规则。

(四)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我在上《集体处处有规则》这一课时,先布置学生在课间自由活动十分钟,喜欢活动什么就活动什么,尽量活动的开心。活动结束后,老师随机采访:“你活动了什么?活动得开心吗?为什么?你愿意以后一直这样活动吗?通过活动学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为标准。但有时学生在认识生活中遭受挫折,例如思品与社会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公共车时不拥挤,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的人是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的知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五)布置学生做课外调查,了解更多的社会生活。

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做课外的社会调查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比如,在农村小学上环保内容的课时,教师就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调查一下在他们小时候:每人有多少耕地?村庄的范围有多大?村子附近有没有小河、小树林?小河里的水是什么样的?树林中有哪些小动物?井有多深?„„再对比一下现在的情况,这样的调查结果是很有说服力的。再比如老师要求学生把家里这一周的每一笔收入都记录下来,老师再指导学生具体分析这周的花销,这不但保证了调查的真实性,也会对家庭的日常消费起一个健康的指导作用,从而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及时解决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

总之,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第三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柿子镇中心完小-魏申群

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农村。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先播放VCD多媒体课件,做“农事5分钟新闻发布会”,对学生进行农业科技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支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了教学实效。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3.角色扮演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总之,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前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这些不足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我们重视它、认识它、理解它,那么我们就能解决它。同时我们只要下苦功夫,就能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能够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真正地走进农村小学。

第四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公民教育课,小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本文分析了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并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公民教育活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一个小公民的身份参与社会实践。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 公民教育

近年来,某市开展公民教育研讨会的活动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也激起了笔者对公民教育的思考。笔者所理解的公民教育即是以培养爱祖国,爱他人,遵纪守法,履行公民义务,人格健全等基本素养为目标,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在我国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小学生公民教育主要体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

1.重思想政治教育,轻公民意识培养

现行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内容的选择,活动的设置等方面较以前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进。它涵盖了心理素养与道德,法律法规,权利与责任,公共参与等公民教育方面的内容。但实施过程中,教者极易将其演变为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课,让课堂了无生趣。有人说公民教育涵盖思想教育的内容,但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的是对现行>规章制度的认可、服从。长期进行这样的教育,学生的公民主体意识,理性的批判精神,坚定的权利意识就会受到压制,不利于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

2.重知识传授,轻良好行为培养

良好的公民教育需要学生自主实践、体验参与,从而将公民意识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但在现行的课程运行中,学生由于受到升学的影响,加之一些教师对公民教育的认识不足,品德课上许多教师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让学生不断地记,不断地背书上的内容,以应付考试。有的学生考试分数很高,但公民意识淡薄。知识的多少与公民意识并不是对应关系。有的人知识很渊博,在生活中却不能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实学生公民意识的内容,更应该把公民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公民意识,外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在小学阶段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公民教育的活动尤其重要。

一、游戏感悟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无比兴奋中将知识进行内化。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我不耍赖皮》一课时,教师和学生一起玩“魔力眼”的游戏。即班长给学生们看多张图片,然后迅速藏起一张,教师和学生抢答,说说班长藏起来的是什么图片。由于班长是站在讲台前组织学生玩这个游戏的,教师站的位置在讲台旁,猜中的几率当然要比学生高,最后游戏玩不下去了。看着学生沮丧的样子,老师问:“为什么不再玩了”,好几个学生说道:“不公平,不公平。”又有几名学生说:“老师耍赖,你站的位置可以偷看到班长藏的图片。游戏中学生们感受到了规则的重要性,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再如:教学三年级上册《自画像》一课时,教师和学生一起玩了“身边的他/她”的游戏。教师和学生们将本班自己朋友的特点和长处写在一张小卡片上,交给老师后,通过抽签的形式猜一猜“他/她是谁”。由于此游戏与学生自身密切相关,每次抽中的卡片有可能就是自己,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在快乐的游戏中学生明白了,每个人都很棒,但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主动改正,大家就会更棒。通过此游戏,学生们不仅对自身更加了解了,对身边的朋友也多了分理解。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游戏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情景体验

教学中教师常有目的地创设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并融入其中,学生通过一定的体验,理解知识,明白道理,并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教师可利用音乐,语言描述等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父母的疼爱》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家里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在我......的时候,爸爸、妈妈......。然后让学生将所讲的故事编成一个剧本,自己扮演父亲或母亲。接着让学生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背景音乐声中欣赏美文《妈妈的爱》,并谈一谈我能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讲故事环节,教师一石激起千层浪,勾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为后续的情景体验做好了铺垫。学生表演时通过角色扮演,体会了父母的那份深深的爱以及父母的艰辛与不易。美文欣赏将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向高潮。学生谈一谈时,他们都被父母的爱所深深感动了,激发了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本节课学生们在真实的情景中感知、体验,教学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组美丽的图片、一首动听的歌曲、师生间和谐的氛围等都可以形成教学情景,良好的情景能够让学生的自我意识、公民意识在乐观开朗的氛围中发展。

三、案例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到生活,指导生活。教学中教师将身边的事情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讨论分析,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心中有规则》一课时,教师从国家把酒驾列入国家刑法的范围开始引入,进而把酒后驾车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例作为教学资源带给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得出:酒后驾车事故率高,给自己,他人,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因此,把酒驾列入刑法之列,正是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都得到了增强。当然,教学中《不和烟酒交朋友》《我的课余生活》等课亦可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学生的思辨能力,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合作能力,公民素养定会不断提升。

四、体验实践

实践、体验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之所用,学有所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内化书本中的知识,进而提高他们作为社会小公民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不说话的“朋友”》时,笔者尝试着进行一次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到各村组,广场,公园......去观察,了解我们周围公共设施的种类以及利用情况。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了解,学生小组整合资料并汇报。结果大家发现,人们并没有善待我们身边这些不说话的“朋友”。许多健身器材被毁坏;村头的垃圾桶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被烧了个洞;公园的座椅毁坏严重......所有的这些都让学生们感到很难过,有的学生还为自己曾经破坏公共财物的行为而内疚。学生们通过调查发现,破坏公共设施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笔者接着引导谈一谈:“我们小学生除了从自身做起爱护公共设施,还有什么好方法,让身边的人一起来爱护公共设施?”学生们畅所欲言。接下来一周,教师组织学生上网或图书室查资料,了解我国现有的公共设施的法律法规;分小组调查并制定出保护公共设施的方案;走上街头发放倡议书。学生们从此次活动中学有所思,思有所获。

教学《平安回家》一课时,教者亦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活动。学生们通过观察,认识路标,通过参与交通管理,知道了作为一名小公民我们应该做。通过这两次活动,笔者发现学生们比以前更加关注社会问题了,他们自己能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公民意识增强了。当然,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组织学生体验、实践耗时较多,加之有安全等方面的种种顾虑,许多教师不愿参与其中。但组织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的确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社会的小公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这样的活动真是利大于弊,何乐而不为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提高全社会公民的素质,笔者认为应该从小学生抓起,让公民教育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机融合。教学中教师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应通过多种渠道,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期不断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将来踏入社会成为有责任感的主人不断努力。

第五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顺势发展,科学整合,实践创新

——探究实施‚班班通‛后的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

课程的整合

内容提要:‚班班通‛的迅速推进和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课堂教学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引发了教育教学环境及方式的重大变革。作为身处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顺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运用‚班班通‛来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将其系统、有效地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之中,做到现代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深层次、科学地整合,提高信息化教学的实效性,最终全面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班班通 信息技术 品德与社会 整合

有人曾说,‚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网络化的世纪‛。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也深刻地影响到了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认知行为。身处信息社会之中的教育也迅速地进入了以‚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和‚班班通‛为基础和核心的‚网络化‛、‚信息化‛教育时代。同时,‚班班通‛的推进和实施,使我们进一步的明确了信息技术赋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新世纪的教育新使命: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都必须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和发展。新一轮的国家课程改革明确倡导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并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做到日常化运用信息化设备与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常态化和有效地整合,即在合适的时间运用恰当的技术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确实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总之,‚班班通‛启用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提供了一个实施现代教育的基础和教师自身学习和发展的平台,能极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我们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要把握好实施‚班班通‛的好时机,与时俱进,认真钻研教育理论,加强学习信息教育的相关知识,与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同步协调发展。

二、深层理解‚班班通‛,科学整合课程资源

实施‚班班通‛后,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更显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我们可以展开课堂信息化有效教学,实现教育教学中打破教室、教师、校园的界限,实现局域、城域无界限。校校互通、班班互联、资源共享,这将进一步推动小学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激发教师的实践激情和学习需求,探索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层次整合的模式与方法,提升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性,最终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例如:我在教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会合作》中的‚齐心真好‛这一活动主题时,播放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获得了集体项目的唯一的一枚金牌的实况录像片段。让学生交流:‚在时隔20年后,她们再次站在奥运会最高的领奖台上,是什么让她们赢得了桂冠?‛学生交流后,教师再用ppt课件展示教材中的故事《杰出的合作》,让学生看课件,说感受。紧接着再用课件揭示本课主题:

可用资源,然后再自己加以科学的加工整理,开发出属于自己的教育资源,来从事自己教学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应用到教学环境当中,与教学的诸环节联动协调,为实现创新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大胆实践探索,勇于积极创新

我们在利用‚班班通‛设备所带来的信息技术来从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关键是利用其多媒体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将丰富的教育资源收集补充到我们的教学之中,创设情境,优化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营造品德与社会课师生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总之就是在实践中整合,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让‚班班通‛设备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实现整合发展,效益最大化。

例如:我在教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走进信息时代》时,设计了如下的一些运用信息技术资源的教学情景环节:

1、用flish课件展示‚地球村‛、‚信息高速公路‛让学生直观 感受这些抽象的概念;

2、学生展示上网查找到的古今通讯方式和现代通讯家族成员的 图片及实物信息;

3、视频资料《一个手机与128条生命的真实故事》;

4、网上在线问卷交流‚假想没有通讯的日子‛;

5、课堂交流在QQ聊天室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不同年龄 网友的通讯工具和通讯方式的采访结果;

息和加工、整理、应用信息的能力,转变学生以往接受式和枯燥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作为正处于教育改革和发展与创新并举时代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以敏锐的视觉和全新的教育理念去面对实施‚班班通‛后的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整合这一崭新的课题,在不断实践中去把握、创新和运用。

四、‚班班通‛实施后有关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整合的几点思考:

1、要全面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注重知识、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有机整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特别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重视学生方法和能力的获得,防止把品德与社会课变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课。同时,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科教学的整合,也不是单纯的把利用‚班班通‛设备作为教师教学演示的工具,以信息技术的演示功能代替所有功能。而应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使用、学习、探索的工具。将设备用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班班通‛来实现教师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同时也要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认知主体的作用。

2、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科教学的整合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更加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要根据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水平,有效利用网络学习,开发课程资源,从真正意义上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这就需要

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在与课程的整合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增加额外的教学目标。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不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它教学资源。不能认为只有网络信息资源才是唯一的资源和最好的资源。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整合必须根据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需要来确定应用目标和应用方式,整合的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我们要坚持‚课程本位‛,切勿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生学习为目的,选用合适的技术。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时,我们必须重视结合学科的具体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整合有关课程资源。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的应用,要根据不同的教与学的方式对媒体和教学技术从需要出发,灵活多样地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习活动中作为效能工具、交流工具、研究工具、问题解决工具和决策工具的作用。

5、先进完备的‚班班通‛设备仅是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整合的基础。要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实现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学科的科学整合,我们教师自身还需要从理论到技术进行认真的学习,加强教育科研,努力转变教育观念。以科学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从而实现优质高效的整合和发展。

总之,‚班班通‛的便捷、海量信息、资源共享等特点,能够满足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和生活性的课程需求。实施‚班班通‛后,10-

下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对《品德与社会》的认识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优秀范文网免费论文下载 http:// 小学品社教学论文 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诸多的......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文章提出......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如何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第一部分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认识 一、品德和社会的含义 这个部分应该分为两个部分来阐述: 第一、思想品德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力求在对......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 谭宝成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小学校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学生的品......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2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展现自我个性飞扬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社会同行 教学论文 让品德与社会生活同行 城南社区完小:李秀云 2010年4月7日 User:李秀云 第 1 页 2013-4-21 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社会同行 让品德与社会生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