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展现自我个性飞扬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提供一个轻松的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正因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激发兴趣,进入自主学习之门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因而作为教师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在课堂上激发兴趣有以下几种方式:
1、角色扮演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在《56个民族是一家》中,通过学生小品表演的形式来感受和体验民族团结。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中应注意什么?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2、成功体验
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学生在克服困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破难点。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非常兴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兴奋上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是兴趣的源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功的体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学生遇到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和问题时,经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二是当得到教师表扬的时候,学生心理有一种愉悦感,学习兴趣倍增。
(二)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
品 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
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尤其是实施教育的我们要时时保留一颗童心,让孩子们跟随我们的脚步,乐在其中。
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
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二、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 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城乡巨变》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在上课伊始,我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家乡旧貌,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怎么发现的?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一层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从而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二)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如教学《我爱我家》时,我们让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一天干了多少事,了解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激家长,体谅家长的难处,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才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如在《珍爱生命遵守规则》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的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的情况,我组织观看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视频》让他们从一些鲜活的事例中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
又如:在教学《学会安全自护》一课时,我给学生放映了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件,引导学生分析马加爵为什么会从一个“好孩子”变为国家A级通缉的重大杀人犯。通过讨论,使同学们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要牢固地树立守法意识、护法意识,让法律时刻伴随自己健康成长。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
第二篇:品德与社会论文专题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抚宁县台营镇麻姑营小学
王宏丽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由于在某些程度上受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很多思想品德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可谓是“穿着新鞋子,走着老路子”,课堂教学缺少生气, 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影响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总的说来,在课堂上,师生做了很多的“无效劳动”。那么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把来自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因为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它还蕴藏在多彩多姿的生活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你我同行”安排了三个教学板块,分别是“男生和女生”、“朋友之间”、“学会和谐相处”。如果老师教学时单纯的依据教材的内容教学,虽然会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肯定不会更深层次的触动学生的心灵,因为这些内容都不是他所经历的。所以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总是把班级里面发生的真实的事情融进去。比如说:在教学“朋友之间”这一内容时,我就把班里面一部分人为了拉拢人,经常给别人买吃的东西,用的文具,甚至替别的同学写作业等等不良的做法这一事实,搬到了课堂上,让同学们谈谈对此事的看法。让他们讨论“靠上面的做法,换来的朋友值得吗?这样做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吗?„„”通过讨论学生意识到这样做法是错误的,也不可能交到真正的朋友,还助长了歪风邪气。我顺势还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可以交到真正的朋友”这一话题,学生们说的都非常好,整堂课在学生用心思索中,积极探讨中结束了。
在教学“学会和谐相处”这一内容时,我巧妙的把班级学生打架事件,编排成了小品,学生在表演中,在观看中,在解决矛盾中,深刻的体会到了如何做到与人和谐相处,发生矛盾时自己应该怎样处理,避免了空洞的说教。
生活是个大舞台,我们的教育最终要服务于社会,造福于社会,那么就离不开真实的生活,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的老师,更应该关注我们生活的社会,我们学生的生活,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才是鲜活的,才是受学生欢迎的,才会产生强大的教育效应。
二、把《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就必须把它和其他的课程结
合起来。比如在教学“人类的家园”这一单元时,就可以把它和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地球”结合起来,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加深了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从而为了自己的家园,自觉的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在教学“我爱祖国山和水”、“我们都是中华儿女”这些内容时,各个班级以此内容开展了“我爱自己的祖国”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品德教学还可以与语文、美术、音乐各个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课堂上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途径,促使学生主动获取、主动发展。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显示其主观能动性,他有优点要展示,有想法要表述,有问题要暴露,他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反复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得到发展。
(1)注重指导,使活动能顺利操作。
对学生的指导,要从活动方法、活动要求、活动过程的组织等方面进行,使学生先学会操作,再从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知识,逐步形成能力。“小组学习”是我们常用的活动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学会了合作探讨,培养了一种集体精神。但是,如果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巡视、不深入、不启发,只是在等待一段时间后要求结果,那么,这种活动就流于形式了。所以,活动前要有明确的要求,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有选择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收集学生活动的情况,对于不会的、偏离方向的,及时启发引导.学生的活动中,老师不是旁观者,或者说不介入,而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参加到活动中去,做好指导。
(2)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
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等,在教学中,我创设活动时,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
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有切身体会的内容,适宜表演活动;一些社会事例,则更多的侧重于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例如六年级《品德于社会》中“再见,我的小学生活”学习单元,在该单元的教学中,我采取了“采访搜集+交流”的活动形式,大大的开阔了的学生的视野。
2、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学生逐步提出较高的要求,加强意志、情感、动机等的培养,不仅给学生提供外显的直观活动,更要注意思维层次方面的活动的开展,如开展尝试活动、整理活动、探究活动、辨析活动、自学活动等。
(3)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
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4)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
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5)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强化了教育效果。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采用恰到好处的导入方法,可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最佳的预备状态,乐意学习。电教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与相应的电教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情感。在实践中,我常常利用电教媒体的声像直接感染学生。如在“安全每一天”的教学中,将一些安全标志制作成动画形式,学生非常感兴趣。在“家庭因我更美丽”的教学中,课堂行将结束时,我播放了歌曲《我爱我的家》,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许多学生眼含泪花,跟着乐曲一起高歌。
俗话说得好“教无定法”。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让我们积极探索,共同努力吧!
第三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公民教育课,小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本文分析了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并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公民教育活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一个小公民的身份参与社会实践。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 公民教育
近年来,某市开展公民教育研讨会的活动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也激起了笔者对公民教育的思考。笔者所理解的公民教育即是以培养爱祖国,爱他人,遵纪守法,履行公民义务,人格健全等基本素养为目标,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在我国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小学生公民教育主要体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
1.重思想政治教育,轻公民意识培养
现行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内容的选择,活动的设置等方面较以前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进。它涵盖了心理素养与道德,法律法规,权利与责任,公共参与等公民教育方面的内容。但实施过程中,教者极易将其演变为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课,让课堂了无生趣。有人说公民教育涵盖思想教育的内容,但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的是对现行>规章制度的认可、服从。长期进行这样的教育,学生的公民主体意识,理性的批判精神,坚定的权利意识就会受到压制,不利于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
2.重知识传授,轻良好行为培养
良好的公民教育需要学生自主实践、体验参与,从而将公民意识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但在现行的课程运行中,学生由于受到升学的影响,加之一些教师对公民教育的认识不足,品德课上许多教师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让学生不断地记,不断地背书上的内容,以应付考试。有的学生考试分数很高,但公民意识淡薄。知识的多少与公民意识并不是对应关系。有的人知识很渊博,在生活中却不能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实学生公民意识的内容,更应该把公民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公民意识,外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在小学阶段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公民教育的活动尤其重要。
一、游戏感悟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无比兴奋中将知识进行内化。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我不耍赖皮》一课时,教师和学生一起玩“魔力眼”的游戏。即班长给学生们看多张图片,然后迅速藏起一张,教师和学生抢答,说说班长藏起来的是什么图片。由于班长是站在讲台前组织学生玩这个游戏的,教师站的位置在讲台旁,猜中的几率当然要比学生高,最后游戏玩不下去了。看着学生沮丧的样子,老师问:“为什么不再玩了”,好几个学生说道:“不公平,不公平。”又有几名学生说:“老师耍赖,你站的位置可以偷看到班长藏的图片。游戏中学生们感受到了规则的重要性,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再如:教学三年级上册《自画像》一课时,教师和学生一起玩了“身边的他/她”的游戏。教师和学生们将本班自己朋友的特点和长处写在一张小卡片上,交给老师后,通过抽签的形式猜一猜“他/她是谁”。由于此游戏与学生自身密切相关,每次抽中的卡片有可能就是自己,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在快乐的游戏中学生明白了,每个人都很棒,但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主动改正,大家就会更棒。通过此游戏,学生们不仅对自身更加了解了,对身边的朋友也多了分理解。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游戏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情景体验
教学中教师常有目的地创设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并融入其中,学生通过一定的体验,理解知识,明白道理,并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教师可利用音乐,语言描述等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父母的疼爱》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家里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在我......的时候,爸爸、妈妈......。然后让学生将所讲的故事编成一个剧本,自己扮演父亲或母亲。接着让学生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背景音乐声中欣赏美文《妈妈的爱》,并谈一谈我能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讲故事环节,教师一石激起千层浪,勾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为后续的情景体验做好了铺垫。学生表演时通过角色扮演,体会了父母的那份深深的爱以及父母的艰辛与不易。美文欣赏将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向高潮。学生谈一谈时,他们都被父母的爱所深深感动了,激发了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本节课学生们在真实的情景中感知、体验,教学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组美丽的图片、一首动听的歌曲、师生间和谐的氛围等都可以形成教学情景,良好的情景能够让学生的自我意识、公民意识在乐观开朗的氛围中发展。
三、案例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到生活,指导生活。教学中教师将身边的事情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讨论分析,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心中有规则》一课时,教师从国家把酒驾列入国家刑法的范围开始引入,进而把酒后驾车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例作为教学资源带给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得出:酒后驾车事故率高,给自己,他人,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因此,把酒驾列入刑法之列,正是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都得到了增强。当然,教学中《不和烟酒交朋友》《我的课余生活》等课亦可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学生的思辨能力,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合作能力,公民素养定会不断提升。
四、体验实践
实践、体验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之所用,学有所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内化书本中的知识,进而提高他们作为社会小公民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不说话的“朋友”》时,笔者尝试着进行一次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到各村组,广场,公园......去观察,了解我们周围公共设施的种类以及利用情况。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了解,学生小组整合资料并汇报。结果大家发现,人们并没有善待我们身边这些不说话的“朋友”。许多健身器材被毁坏;村头的垃圾桶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被烧了个洞;公园的座椅毁坏严重......所有的这些都让学生们感到很难过,有的学生还为自己曾经破坏公共财物的行为而内疚。学生们通过调查发现,破坏公共设施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笔者接着引导谈一谈:“我们小学生除了从自身做起爱护公共设施,还有什么好方法,让身边的人一起来爱护公共设施?”学生们畅所欲言。接下来一周,教师组织学生上网或图书室查资料,了解我国现有的公共设施的法律法规;分小组调查并制定出保护公共设施的方案;走上街头发放倡议书。学生们从此次活动中学有所思,思有所获。
教学《平安回家》一课时,教者亦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活动。学生们通过观察,认识路标,通过参与交通管理,知道了作为一名小公民我们应该做。通过这两次活动,笔者发现学生们比以前更加关注社会问题了,他们自己能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公民意识增强了。当然,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组织学生体验、实践耗时较多,加之有安全等方面的种种顾虑,许多教师不愿参与其中。但组织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的确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社会的小公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这样的活动真是利大于弊,何乐而不为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提高全社会公民的素质,笔者认为应该从小学生抓起,让公民教育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机融合。教学中教师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应通过多种渠道,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期不断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将来踏入社会成为有责任感的主人不断努力。
第四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柿子镇中心完小-魏申群
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农村。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先播放VCD多媒体课件,做“农事5分钟新闻发布会”,对学生进行农业科技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支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了教学实效。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3.角色扮演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总之,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前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这些不足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我们重视它、认识它、理解它,那么我们就能解决它。同时我们只要下苦功夫,就能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能够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真正地走进农村小学。
第五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活且丰收”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关键词]课堂高效性 学生主体性 教师主导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卖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潜在危险”。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如何可以让《品德与社会》的课堂,充满活力,并且让学生真的有所感悟和收获,而非停留在明白书本上的文字道理,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结合日常教学经验,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活且丰收”。
一、创设合理情境,“吊起”学生的胃口
《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在学生的眼中,与语文、数学、英语的区别就在于,是“副课”,不需要考试和作业,而《品德与社会》更是在高年级才开设的,那么许多高年级孩子看来,这一门课不用认真听,甚至会利用课上时间,偷偷地完成“主课”的作业。那么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怎么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我认为合理的情境,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例如:在新授《我更了解自己了》的时候,我事先跟语文老师做了配合,语文老师利用小练笔的机会,布置了《自我介绍》的小作文,并请语文老师挑选出优秀的片段,和描写不够清晰的片段,然后我设计了一个环节“猜猜我是谁”,将片段投影到黑板上,由学生朗读后根据文字猜作者。这么做,是利用学生喜欢猜谜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自己写的文字,猜身边熟悉的同学,可以很快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如果同学根据文字很快可以猜出作者,那么说明作者对自己的认识是到位的,同时可以使参与活动的同学和作者都得到鼓励,增强自信心;反之,则说明作者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清晰,借此引起学生反思:“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同时引导作者修改自己的小练笔,再次投影展示,检验自己的自我认识能否得到同学的认可。这样的课堂活动,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每一位同学都能有机会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课堂存在感”。
二、扮演不同角色,引发学生思考
春节晚会的节目中,最受观众欢迎的是小品类节目。同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并从中有所感悟。而《品德与社会》这么课程的知识目标,就是使学生明白许多道理。道理从何而来?当然从生活中来,那学生怎么主动去感悟这些枯燥乏味的“大道理”,而不是老师一味地传教呢?我觉得可以尝试将“小品”搬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展示生活场景,感悟生活。例如《心中有规则——引以为戒》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通过回忆“非典”时期的人和事,使学生明白。遵守规则才可以真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生活的能力,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那么在新授这一课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叫“大家来找茬”,通过学生分组用小品的形式展示不同的生活片段,其他组同学欣赏的同时观察:小品中的人物的哪些行为遵守了哪些规则,哪些行为违背了哪些规则,你觉得规则重不重要,为什么?这么设计,一来,游戏的名称是学生熟悉的一款QQ游戏的名称,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二来,抓住小学生喜欢对同学“挑刺”的心理特点,他们在欣赏节目的同时,带着任务去思考,很容易发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表演的形式比书本上的文字更直观,对学生的视觉会产生更大的冲击,同时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三、允许课堂吵闹,引导学生辩论
“安静”的课堂氛围,很容易使部分同学走神,许多同学看似专注,实际上心已经飞出课堂,反而是“嘈杂”的环境,会让学生时刻提醒自己“这是《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我正在上课”。《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就是要教会学生明辨是非,那么为什么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呢?例如:《我在班级中的权利》这一课要求学生在思想上逐步对自己在班级中的权利有所认识,理解权利的真正含义,知道在自己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并且懂得怎样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所以在教授这一课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明辨是非”的环节,将班级同学分成两组,一组为正方,一组为反方,针对课本上的案例“乒乓球桌的**”,评价班长做得是否正确。虽然说将怎样行使权利的的问题抛给五年级的学生,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书上的“友情提醒”可以给他们很大的帮助。在整个过程中间,我是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学生展开自由辩论,我只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正面引导,让学生学会陈述自己观点的句式:“我的观点是......因为......”。这样设计,可以使每一位同学都有话可说,使每一位同学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不是像往常一样,一节课只有几个“活跃分子”在发言,剩下的同学并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另外,辩论的形式更能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在初步体验辩论会的同时,有所收获。
综上所述,要想把书本上的文字道理,内化成学生自己的品德,就需要让学生“主宰”自己的课堂,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自己明白事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统一,实现《品德与社会》课堂的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