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旗下讲话——谈读书之妙[小编推荐]
国旗下讲话——谈读书之妙
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跟大家聊的话题是《谈读书之妙》。自古以来,书就是人类的好朋友。一本好书就如同一盏明灯,总是给人前进的方向。我们手捧书籍,就是打开世界的窗口。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人,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这是4年前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通过新华网与网友们交流读书体会时,说到关于自己三点读书体会中的其中一点。温总理还说读书要选择,读书就要读好书,如果选择一本不好的书,就等于浪费了读一本好书的时间。什么叫好书?温总理表示,好书是那些能够给人以感染和力量的书,让人了解大学问家的思想和风范的书,特别是那些震撼人灵魂的书,激发人斗志的书。
写出欧洲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浮士德》的德国思想家歌德也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多读一些好的书籍,从中悟出书中的道理,在今后成长中的影响力是无穷的。张海迪,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响彻中国大地,被誉为中国的当代保尔,她就是读书明志的一个真实例子。张海迪阿姨5岁的时候,不幸患小儿麻痹症,从此病魔缠住了她,她再也站不起来了。高位截瘫的张海迪,在书中认识了许多高尚的朋友,找到了生活的方向,获得了前进的力量。当她因疼痛难忍有轻生念头的时候,是保尔精神鼓舞她勇敢地活下去;当她遇到困难想退缩,想停步的时候,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的顽强精神鼓舞她继续奋斗。张海迪阿姨在日记中写道:“我发现如果我离开了书,离开了知识,我就会垮下去,就会很快地死亡。”事实也正如她说的那样,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取得了哲学硕士学位。这在我们常人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翻开人类的历史,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因勤奋读书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乃至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事例有如天上繁星,数不胜数。他们的故事影响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而要认识他们,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的最好办法仍是读书。一个人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结识世界上所有的伟人、大师,但通过读书,就有可能。
是啊,读书可以使我们从伟人的人生记录中感悟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操,从科学家奋斗的文字里体会攀登的艰辛和执着,从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中找到他们同命运搏击的坚强意志,从圣贤者的叮咛中顿悟人生的真谛。
譬如读《居里夫人》,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居里夫人的伟大。她是历史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而且还是在不同的领域获奖。她掌握的提炼纯静镭的方法在当时可谓是一笔无尽的财富,但她没有将此申请专利,而是选择了公布于世,推动了放射化学的发展,造福于人类医学事业,却并没有想到自己的利益。这种胸怀令世人钦佩。
读《鲁宾逊漂流记》,我们可以了解到鲁宾逊刚强执着的一面。大船遇难,面对死亡的他并没有对生命感到绝望,而他顽强地生存下来了!那种永不放弃希望的精神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头。
读《曾国藩家书》,我们可以读到古人对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等方面的见地。特别是曾国藩本身谈得最多的就读书,他在家书中时常告诫子孙:“余不愿(尔)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一代名臣的道德修养跃然纸上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体会到海伦变成聋盲哑人后的人生变化。她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从哈佛大学毕业,还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和希腊语五种语言,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作家,我们从中懂得了珍爱生命、自强不息的意义。是的,这个海伦就是前面所说张海迪阿姨的精神偶像海伦·凯勒。也由此可见,读书的意义。有人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书是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殿堂,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书,是进步的阶梯,帮助我们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书,是快乐的源泉,教给我们生活的意义、人生的真谛。书,陪伴我们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有书伴我成长,真好!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有同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读书的一种,为修身养德明志而读书也是读书的一种,为增长学识安身立命而读书也是读书的一种。不管哪一种读书,都告诉我们,唯有读书,方可将文明之种薪火相传。就让我们都来打开书,打开神奇的世界,打开无穷无尽的希望,让读书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
第二篇:谈读书国旗下演讲稿
谈读书国旗下演讲稿
演讲人:安楠,高一三班副班长、团员;在班内勤奋学习,认真工作,积极配合老师协调班级大小事务,踊跃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在本次周朝会上安楠同学发出读书的号召:“人不读书,一日则尘俗其间,二日则照镜面目可憎,三日则对人言语无味。”可见读书的重要性。读书提升人生境界,强化人文精神,真善美广植人心。
——团委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我是高一三班安楠。
“人不读书,一日则尘俗其间,二日则照镜面目可憎,三日则对人言语无味。”可见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今天就谈谈读书。
(一)读书的态度
大凡讲读书,首要的就是谈谈对读书的态度。归结起来,有两个字可以作为统领:“庄重”.庄重是为人之本——对自然要有谦恭之心,对生命要有敬畏之心,对语言、文字、书本乃至一切文化都要持庄重的态度。不要跪着面对伟人,对待权威和曾经的辉煌历史,我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但不能盲从。我们应该秉持事实和真理,坚持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意志,做出恰当的判断。
(二)读书的方法
其次,我想谈谈自己读书的一点方法和感受。
读书有个前提:带着问题去读,边读边质疑。等到学会了怎样问,就自然会做得好学问。
我们读书需要会比较。比较什么呢?有两层——我们需要比较出版社和相应的作者或者译者。可不要小看这些。就拿文史方面的书为例,出版社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此书的精准程度和译注水准,从而决定了读者在读书时的愉悦程度。不同的出版社有不同的风格,比如选文史专著和古籍,当推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和商务印书馆三家为魁;选中外文学,当推人民文学、三联书店等为魁。但是我们也不能拘泥于版本,就像有人好古籍,非宋版、元本不读,那最后反而是钻了死胡同。
我们除了比较版本,还要比较书中的内容和思想。面对同一个问题,我们一边要综合我们所见的不同观点,一边要据此以进行自己的判断和提炼。举个例子吧,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指出唐代“关中本位政策”到武曌时才不复执行,关陇集团至此不复存在。但黄永年先生唱反调——他在《从杨隋中枢政权看关陇集团的开始解体》一文中,从唐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进行分析,得出了“关陇集团在入唐后便不复存在”的结论。那么究竟是谁说的更有道理?我们就可以据此来深入的分析,甚至可以提出第三种解释——这就是我们自己的智慧的结晶。
我们读书也要会穷究。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格物致知”精神。当初我读《史记》,看到《秦本纪第五》中讲到“孝文王除丧,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子庄襄王立。”可是《吕不韦列传》中却说:“秦王立一年,薨,谥为孝文王。”同样的问题,《资治通鉴》说:“王即位,三日薨。”那么其中的差别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后来我在日本学者平势隆郎所著的《从城市国家到中华》一书中找到解释:“子楚作为大王即位后,于逾年改成元年。”原来这里是一个逾年称元法的问题。至此这个问题才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解释。
诸位或许要问:为什么不上网查呢?网络上信息太杂,也不见得准确。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查资料的习惯,而不能过于依赖网络,吃现成饭可就没意思了。
至于读书的具体方法,我常用眉批和卡片。想要做好学问,资料的搜集必须要重视,这就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和积累。当然素读书无定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读书的责任
我们读书不能够固步自封,应该主动的培养“大视界”,以世界的潮流衡量自身,进行取舍。
若说读书非要有个“用处”,我就归结一下,在于“改变自己”“影响他人”“贡献社会”.读书并将书中的灵魂应用到实处,丰富自己,这是其一;在应用的同时,将自己的能量传播给身边的人,这是其二;最终为社会在各行各业做出自己的微薄的贡献,这是其三。
我今天所讲,在于开风气之先,希望能借此机会,在同学中间形成一个追求真理、上进的学风。如果所讲有什么纰漏,欢迎指正。
谢谢!
高一三班全体同学敬上
第三篇:国旗下讲话 读书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四月,是一个孕育生命、洋溢着诗情的季节,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三中的校园也孕育着春天,充满了希望,看,那些期待萌发的树苗,即将吐绿的春草,还有我们生机勃勃的学生。九年级中考在即,看他们的精神烁烁,这六十几天拼搏会有回报,我们拭目以待。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随着太阳的冉冉升起,这热情和希望也在不断高涨,我们共同祝愿我们清原三中的明天无比灿烂,无比辉煌!
当然“青春作伴好读书”,这美好的季节也是最适合读书的季节,1995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月23日定为“世界阅读日”。设立此节日的目的,就是为了号召全人类重视读书并重拾读书的乐趣。
世纪老人冰心曾教导我们“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使人明辨是非,使行为文明得体。司马迁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我们更能认清自己的渺小,从而更加发奋努力。生活中可以缺少功名利禄,但不能缺少书籍;我们可以舍弃豪华盛典,但不能错失读书的机会。
“人生应该读几本垫底的书”,这是陶行知老先生的一句名言。我们又迎来了“世界阅读日”,同学们,让我们和书籍交朋友吧,让我们的人生因为饱读书籍而变得丰富精彩!
谢谢大家!
第四篇:国旗下讲话:读书,
第12周国旗下讲话:读书·快乐
古人说的好:“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著名文学大师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是的,文章是有味道的,它们的味道各不相同,但都是作者精心烹饪的“精神大餐”,我们该去好好地咀嚼,细细地回味,让那浓浓的香流进我们的口角,流进我们的心间。
读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对话”,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旅行”。阅读好一本书,能够启迪我们的智慧,开阔我们的视野,点燃我们为实现理想而拼搏的信念,读书节正是这样的契机。读书节,顾名思义,就是为读书设置的节日,在节日里大家一起读书,交流读书收获,共享读书的快乐。悠悠书香,点点墨趣,与书为友,天长地久,读书活动为我们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活力四射的舞台。
从用芦苇连起来的竹简,到后来的羊皮纸 纸。文字写在折叠起来的纸张上也发生了技术上的变化,从目前各类印刷精美的装订图书到电子图书,种类繁多,书籍仍然是良师益友。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书籍是人类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他会在阅读中形成丰富的思想,建立一个丰满的精神世界,拥有充实而平静的内心„„书是人类灵魂的审问者,是我们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通过一部好的作品,我们的心灵和灵魂被唤醒了,我们的感情被激发和释放了,我们自己的人生命运也得到了改变,人生的路也就清晰了。书籍点亮人生,书香飘溢生活。当你走进书香满溢的书店,挑选一本好书孜孜不倦地读着;当你手捧一本喜爱的书,跟同伴交流书中的精彩共享读书时光;当你为自己准备一个珍藏智慧的书屋,享受倘洋在知识海洋遨游的喜悦。你定会把读书当工作一种责任,把读书当作丰富人生的一种养分,把读书当作一艘驶向理想佊岸的飞船。
我们虽足不出户,但通过阅读,可是神驰群山;通过阅读,可以畅游海滨;通过阅读,可以与伟大的科学家会面;通过阅读,可以与杰出的艺术家对歌。
同学们,让我们捧着书,认真地阅读吧!
第五篇:国旗下讲话《读书》
读书,成就精彩人生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读书,成就精彩人生》
同学们,你们听过《喝墨水》的故事吗?陈毅爷爷小时候由于读书太入神了,竟然拿馅饼蘸墨汁吃,而且还吃得津津有味,直到妈妈进屋发现他满嘴都是墨汁而大声惊叫起来,他才察觉到。陈毅爷爷读书是多么痴迷啊!我国自古有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感人故事。这些读书故事表现了古人对读书的渴望和对知识的向往。我国著名文学大师鲁迅、郭沫若、茅盾和老舍先生,以及巴金爷爷,都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名人。能达到如此境界,与他们在学生时代大量阅读各种文学名著是分不开的。
中东有个以色列国家,那里的犹太人在小学生入学第一次听课时,须穿上新衣服,由有学问的人领到教室里,在那里放着一块干净的石板,石板上有几行用蜂蜜写下的简单的文句,然后让孩子们一边诵读,一边舔掉石板上的蜂蜜,意思是让小学生知道书是甜的,要热爱读书。在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平均每人的读书量高居世界各国之首。正是由于犹太人有热爱读书的优良传统,使该民族在长期的颠沛流离中能够不断涌现出优秀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和一流的经营者。大量的阅读所产生的功效是显而易见的。当我们徜徉于书的海洋,我们的心灵会更自由和幸福,我们的视野会更开阔和久远,我们的思想会更充实和健康。
同学们,带着兴趣去读,带着好奇去读,带着疑问去读,你就会被书中的知识所吸引,被书中的情节所感动,你就会发现读书其实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
只要你用心读书,你就会发现,不出家门就能领略自然界的美丽风景;未曾谋面却获得了与伟人、精英对话的机会。高尔基说得好,“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因为读书,你浮躁飘忽的心态会趋于平静;因为读书,你粗俗鲁莽的言行会走向文明;因为读书,你就能拥有更多的知心朋友,你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发生根本改变„„
我们学校部分班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起到了阅读积累、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同步增长的作用,希望我们老师和同学们能认识到读书摘抄活动的重要意义,坚持不懈的开展下去。
选择读书,就选择了勤勉和奋斗,也就选择了希望与收获;
选择读书,就选择了纪律与约束,也就选择了理智与自由;
读一本书,识一位作家;读一本书,摘一段文字;读一本书,获一份知识;读一本书,交一个朋友。
“同沐四季风,共享读书乐”,同学们,让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从小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挂阅读之风帆,济书籍之沧海,成就精彩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