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检疫的出证.(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3:4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产地检疫的出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产地检疫的出证.》。

第一篇:产地检疫的出证.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

产地检疫的出证

检疫结果是动物产地检疫的出证条件。凡出售或者运输的动物符合下列条件的,其检疫结果判定为合格。否则,其结果判定为不合格。判定条件如下:①来自非封锁区或未发生相关动物疫情的饲养场(养殖小区)、养殖户。②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③养殖档案相关记录和畜禽标识符合规定。④临床检查健康。⑤规定需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⑥省内调运的种用、乳用动物须符合相应动物健康标准;省内调运种用、乳用反刍动物精液、胚胎的,其供体动物须符合相应动物健康标准。

第二篇:产地检疫总结

产地检疫半年工作总结

生成时间:2009-07-08 发布时间:2009-07-08 信息索取号:013-40309001 点击次数:1881

产地检疫工作总结

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产地检疫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我们全体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根本任务。做好产地检疫工作对于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护人民群众食肉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所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09年产地检疫工作,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半年来共检疫猪5689头,牛526头,羊36390头,鸡25025只,其它361只,现将前半年产地检疫工作展开情况总结如下:

一、周密部署,确保产地检疫工作顺利开展。

产地检疫由于数量零散、交通不便、群众接受难等因素影响,一直是我们检疫工作中的难点。为促使这项工作更加深入的开展,我所在认真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外县、市区的成功经验,研究制定了《长武县产地检疫实施方案》,全面部署今年产地检疫各项事宜。同时,积极与农业局联系,取得局领导的大力支持。由任局长主持,在农业局会议室召开了产地检疫座谈会,充分征求各服务对象意见和建议,制定出台了《长武县产地检疫实施办法》,并以该办法为依据,进一步制定下发了《长武县农业局关于开展产地检疫工作的通知》及《长武县关于全面开展产地检疫工作的通告》。这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为我县产地检疫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广泛宣传,提高公众产地检疫知晓率。

今年,我所把《动物防疫法》宣传作为产地检疫有序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使宣传工作不流于形式,我所确定了以畜禽交易市场和屠宰场为主的重点宣传场地,以规模养殖场(户)、牲畜经纪人、运输户为重点的宣传对象,集中2个月时间通过电视、录音、传单等形式面向社会进行了深入人心的宣传。并在全县5个畜禽交易市场、11个乡镇、174个行政村张贴了产地检疫通告和宣传资料。半年来,累计出动宣传车辆30余次,散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张贴产地检疫通告200余张。通过为期2个月的大力宣传,使群众充分认识到了产地检疫的重要性,主动报检的多了,逃避检疫的少了;凭证交易运输的多了,无证经营的少了。

三、调查摸底,准确掌握畜禽存栏现状。

按《实施方案》安排,从4月份开始,我所进入了调查摸底阶段。调查摸底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准确掌握各乡镇、各养殖场(户)畜禽存栏与分布,才能科学合理设置报检点,才能及时开展产地检疫,杜绝逃避检疫现象发生。我所县境内检疫组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在全县范围内展开了一次地毯式调查摸底行动,详细准确地掌握了我县畜禽存栏及分布情况,为报检点设置及检疫员配备提供了科学依据。截止5月底全县存栏生猪7.22万头,牛0.86万头,羊5.27万只,鸡4.02万只,并与33个规模养殖场签定了产地检疫协议。

四、设立报检点,健全基层检疫队伍。

按照《长武县产地检疫实施办法》规定,我所在全县设立了11个基层报检点,每个报检点配备2-3名检疫人员,承担本行政区域内产地检疫任务,有集市的乡镇同时承担上市活畜及肉品的检疫。明确了检疫员的劳动报酬(按检疫收入的40%予以兑现)。报检点设置完成后,我所首先对各检疫员就法律法规和检疫知识技能进行了学习培训,随后为各报检点统一制作了公示台,为检疫人员及时发放检疫票据,并配备了必要的检疫用具。在我所监督指导下,各报检点工作均进展顺利。五、三管齐下,共同推进产地检疫报检制。报检制是产地检疫的基本制度,但是由于养殖场(户)一则对报检缺乏认识,二则怕承担检疫费用,致使报检制度难以落实。为进一步提高产地检疫覆盖率,我所加大了对交易、运输、屠宰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在乡村道路上增设执法人员,加大了对无证运输违法行为地打击力度;在活畜交易市场和屠宰场加派执法人员,严格查验、回收检疫证明。对未经检疫的牲畜,一律加倍收费;对未经检疫货主又不同意补检的一律不得进场,有力地促使了报检制度的落实。

六、存在的问题

1、群众报检点意识不强,报检制度尚未完全落实。

《动物防疫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屠宰、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以及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产品,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但是广大养殖户尤其是散养户对产地检疫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认为检与不检并不影响自身利益,还可节省检疫费用,因此心里上存在侥幸,主动报检者为数不多。

2、没有与产地检疫相匹配的交通工具和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由于产地检疫是到养殖场、点实施的检疫,路途遥远、量大、面广,且牲畜出售机动性强,随报随检情况较多。过去一人一车(自行车)一器(听诊器)一计(体温表)的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型势下产地检疫工作之所需。

3、对基层情况不够了解,对养殖户情况不熟悉。

目前,我所与规模养殖场已签订了产地检疫协议并定期深入养殖场、点执行监管任务,但是和散养户联系不密切,有些散养户时有时无,致使检疫人员难以准确掌握其饲养数量、品种、出售等情况。

七、改进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产地检疫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周密部署,合理安排,抓好落实。

2、加强宣传。采取广播、电视等形式大力宣传开展产地检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养殖户树立疫情大于风险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主动配合我所检疫人员落实报检制度。

3、密切与基层兽医站及防疫人员的联系。

基层防疫人员每年开展两次春秋防疫,常年进行适时补针,对各养殖户情况了如指掌,加强和基层防疫人员的联系,互通信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进一步推行产地检疫签约式管理模式。通过与规模养殖场签订产地检疫报检协议,带动周边散养户树立产地检疫报检意识。与牲畜经纪人签定产地检疫助检协议,协助我所共同完成产地检疫工作。

5、加大对牲畜交易市场、屠宰场和运输环节的监管力度。查处一批不执行牲畜凭产地检疫证明交易、运输、屠宰的违法行为,并予以严惩,使一些心存侥幸的人望而止步。

总而言之,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人员的辛勤付出,产地检疫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与上级部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决心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再接再厉、再添措施、再鼓干劲,保质保量完成产地检疫工作任务,确保我县人民食肉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

长武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二00九年六月十八日

第三篇:生猪屠宰检疫出证岗位职责

生猪屠宰检疫出证岗位职责

1、监督屠宰企业肉品检验员按照《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做好肉品检验工作。

2根据生猪胴体检疫、检验验讫印章,按照销售重量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检验合格证明》,并对分割包装的肉品加施检疫标志。

3、监督屠宰企业做好检疫病害动物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并在处理单上签字。

4、监督指导屠宰企业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做好各项记录。

5、保管官方兽医各项记录。

第四篇:交流产地检疫经验.

交流产地检疫经验 推进产地检疫深入开展

――“全国动物产地检疫现场会”在辽宁举行

为总结产地检疫工作经验,全面推进动物产地检疫,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9年7月1日~2日在辽宁举办“全国动物产地检疫现场会”。全国31个省(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近90人参加了此次现场会议。会议现场考察了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听取了辽宁省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经验介绍;就全面推进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进行了座谈。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徐百万副主任、农业部兽医局王长江处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徐百万副主任指出,动物产地检疫作为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保护养殖业生产、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新的《动物防疫法》做了进一步强化。各地积极努力,使动物产地检疫工作逐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但仍存在机构队伍不健全、工作开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他强调召开此次现场会的目的在于提高各地全面开展产地检疫的信心,总结、交流、推广一套好的经验做法,在全国掀起一个产地检疫推进热潮。

徐百万副主任指出,考察辽宁黑山产地检疫工作,有三方面收获,一是证明了一件事。即动物产地检疫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开展起来的。二是总结了五条经验。即高度重视是前提、抓好队伍是基础、提高待遇是根本、做好监督是保障、完善机制是关键。三是产地检疫发挥了四项作用。即建立了以监保检、以检促防、防检结合的良性循环的工作格局;基层队伍职责功能更加健全、基层人员收入渠道得到拓宽、基层队伍人心得到稳定;机构队伍形象更好、社会影响更大;提高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效果。

徐百万副主任强调,为全面落实动物产地检疫工作,首先要明确目标要求。一是全面开展,规模场产地检疫开展面要达到100%、散养户三年内达到90%;二是规范操作,要求检疫项目到位、检疫程序到位、检疫标准到位、检疫处理到位、检疫记录到位;三是严格把关,要求病死动物不能放过、病畜同群动物不能放过、疫区内易感动物不能放过。第二要健全七项措施,要求机构队伍建设要到位、队伍待遇要到位、岗位责任要到位、监督执法要到位、办法制度要到位、检疫申报机制要到位、督促考核要到位。第三要加强三方面建设,一是加强机构建设,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三是加强作风建设。

徐百万副主任明确要求,各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进一步提高对动物产地检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明确目标、下达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制;要强化督促、检查、考核和评价工作;要抓关键环节、解决重点问题,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希望通过全国共同努力,确实建立起动物产地检疫的良性、长效工作机制,把产地检疫工作依法全面开展起来。

第五篇:生猪产地检疫规程

生猪产地检疫规程

(征求意见稿)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生猪(含人工饲养的同种野生动物)产地检疫的检疫对象、检疫合格标准、检疫程序、检疫结果处理和检疫记录。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猪的产地检疫及省内调运种猪的产地检疫。

合法捕获的同种野生动物的产地检疫参照本规程。2.检疫对象

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丹毒、猪肺疫、炭疽等疫病。

3.检疫合格标准

3.1 来自非封锁区或未发生相关动物疫情的饲养场(户)。3.2 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3.3 养殖档案相关记录和畜禽标识符合规定。3.4 临床检查健康。

3.5 本规程规定需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3.6 省内调运的种猪须符合农业部规定的种用动物健康标准。

4.检疫程序 4.1 申报受理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接到检疫申报后,应根据所辖区域、检疫范围、当地动物疫情情况等情况,决定是否予以受理。受理的,应当派出官方兽医到现场或到指定地点实施检疫;不予受理的,应说明理由。

4.2 查验相关资料及畜禽标识

4.2.1 对于出栏生猪的饲养场,应查验养殖档案,了解饲养

场生产、免疫、监测、诊疗、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情况,确认饲养场近期疫病发生情况,确认受检生猪已进行规定疫病的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

4.2.2 对于省内调运种猪的饲养场,还应查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确认证件有效;查验养殖档案,确认饲养场近6个月内未发生相关动物疫情。

4.2.3 对于散养户,应查验防疫档案,确认受检生猪已进行规定疫病的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

4.2.4 对于所有调运生猪、省内调运的种猪,都须查验畜禽标识的加施情况,确认所佩戴畜禽标识与相关档案记录是否相符。

4.3 临床检查 4.3.1 检查方法

4.3.1.1 群体检查。从静态、动态和食态等方面进行检查。主要检查生猪群体的精神状况、外貌、呼吸状态,运动状态、饮水饮食情况及排泄物状态等。

4.3.1.2 个体检查。通过视诊、触诊、听诊等方法进行检查。主要检查生猪个体的精神状况、体温、呼吸、皮肤、被毛、可视黏膜、胸廓、腹部及体表淋巴结,排泄动作及排泄物等情况。

4.3.2 检查主要内容

4.3.2.1 临床检查出现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流涎;蹄冠、蹄叉、蹄踵部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暗红色烂斑,如有感染,则化脓、坏死、蹄壳脱落,卧地不起;鼻盘、口腔粘膜、舌、乳房也发生水疱和糜烂等症状的,疑似口蹄疫。

4.3.2.2 临床检查出现高热,倦怠、食欲不振、精神萎顿,弓腰、腿软、行动缓慢;间有呕吐,便秘腹泻等交替;可视粘膜充血、出血或有不正常分泌物、发绀,鼻、唇、耳、下颌、四肢、腹下、外阴等处的皮肤点状出血,指压不褪色等症状的,疑似猪瘟。

4.3.2.3 临床检查出现高热;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耳朵、四肢末梢和腹部皮肤发绀,部分猪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症状的,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4.3.2.4 临床检查出现高热稽留;有时有呕吐;结膜充血;粪便干硬呈粟状,附有黏液,下痢;皮肤有红斑、疹块,指压褪色等症状的,疑似猪丹毒。

4.3.2.5 临床检查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继而哮喘,口鼻流出泡沫或清液;颈下咽喉部急性肿大、红色、高热、坚硬;腹侧、耳根、四肢内侧皮肤可发生红斑,指压退色;口、眼粘膜紫红色等症状的,疑似猪肺疫。

4.3.2.6 临床检查出现咽喉、颈、胸、肩胛、腹、乳房及阴囊等处等局部皮肤,呈现红肿热痛,坚硬的肿块,继而肿块变冷,无痛感,最后中央坏死形成溃疡;出现咽炭疽时,颈部、前胸发生急性红、肿,呼吸困难、咽喉变窄,窒息死亡等症状的,疑似炭疽。

4.4 实验室检测

4.4.1 对怀疑患有本规程规定相关疫病及临床检查发现其他异常情况的,应按相应疫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实验室检测。

4.4.2 实验室检测须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指定的具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并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

4.4.3 省内调运的种猪参照《跨省调运种用、乳用家畜产地检疫规程》进行实验室检测或提供相应检测报告。

5.检疫结果处理

5.1 经检疫合格的,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5.2经检疫不合格的,出具《动物检疫处理通知单》,并根据以下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5.2.1 临床检查发现异常的,可扩大抽检数量,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测。

5.2.2 经检疫发现生猪患有一般性疫病不宜调运的,应告知对其进行诊疗,待康复后重新申报检疫。

5.2.3 经检疫发现不明原因死亡或怀疑为重大动物疫情的,不得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同时监督指导饲养场或货主按要求采样,送指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5.2.4 病死动物应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下由饲养场或货主按照GB 16548-2006《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的规定进行生物安全处理。

5.3 起运前,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须监督货主或承运人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

6.检疫记录

6.1 检疫申报记录。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须监督饲养场或货主真实、完整填写检疫申报单,以及检疫申报工作记录,详细登记申报时间、货主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申报单编号、报检动物种类、数量及用途或不受理理由、官方兽医派出等情况。

6.2 检疫工作记录。官方兽医应须填写检疫工作记录,详细登记检疫时间、货主姓名、地址、检疫动物种类、数量及用途、检疫处理、检疫证明编号等,并由货主签名。

6.3 检疫申报记录和检疫工作记录应保存12个月以上。

下载产地检疫的出证.(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产地检疫的出证.(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总结

    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各级行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业务领导的监督指导下,在同志们的支持配合下,我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政治思想方面,我坚持学习**重要思想,以......

    猫产地检疫规程

    猫产地检疫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猫产地检疫的检疫对象、检疫合格标准、检疫程序、检疫结果处理、检疫记录和防护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猫的产地检疫......

    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 一、生猪产地检疫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生猪(含人工饲养的野猪)产地检疫的检疫对象、检疫合格标准、检疫程序、检疫结果处理......

    动物产地检疫流程图

    动物产地检疫流程图 检疫申报 不受理 受理 说明理由 派出官方兽医到场或指定 地点 查验资料及畜禽标识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档案 查验畜禽标识加施情况 临床检查 群......

    产地准出管理制度

    产地准出管理制度 为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对生产的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生产技术部负责对产地农业投入品的统一采购发放,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等......

    动物产地检疫常见问题研究

    动物产地检疫常见问题研究 摘 要:随着现代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动物检疫系统的完善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在我国所采用的动物产地检疫系统中,预防并控制动物疫情的发生与蔓延是保障......

    生猪产地检疫规程5篇

    生猪产地检疫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生猪(含人工饲养的野猪)产地检疫的检疫对象、检疫合格标准、检疫程序、检疫结果处理和检疫记录。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南昌市动物产地检疫管理办法

    南昌市动物产地检疫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江西省动物防疫条例》及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