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干部老马的再婚生活(连载十三)[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4 13:3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退休干部老马的再婚生活(连载十三)[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退休干部老马的再婚生活(连载十三)[范文模版]》。

第一篇:退休干部老马的再婚生活(连载十三)[范文模版]

退休干部老马的再婚生活(连载十三)

十三、你看上去不像坏人

老马的双手一直扣在胸前,那种姿势令他难过,可以回旋但又没有更多的余地,每次双手不自觉想换一下姿势时,立即就会被手铐严重警告一次,不一会儿,老马的手腕子便红了一圈,不久就开始麻麻地起一圈疱,渗着黏液,又渗了血。老马虽老,哪里受过这屈辱的皮肉之苦?他的手腕一直是奋笔疾书、挥毫泼墨的,即使捡过破烂,但他保证自己是文雅地捡着拾着,他捡的一直是高档的废物,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它们更像艺术品,中国还没出现过任何一个像他这样整洁又文质彬彬的拾荒者。

坐在警车上,老马笃定地认为警察抓错了人,这样的事情太平常不过了,只要他们问过了、搞清楚了,自然就会把他放掉,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只是人生中一个小的不足以对人言的插曲,毕竟被误抓也不是太有趣的事,至少证明他看起来并不善良。老马突然想到马涛小时候跟她妈妈逛街,两个人很快就走散了,马涛自己早跑到附近的派出所说了家里的地址,小马涛手舞足蹈地从警车上蹦下来跳到老马的怀中时,老马老婆还坐在广场的地上哭哭啼啼呢。那天老马媳妇狠狠地揍了马涛一顿,而老马第一次动手打了老婆。

挨了打的马涛抹干眼泪,问老马:“老爸,你坐过警车吗?”

老马一怔:“坐警车可不好玩!”

马涛小脸笑嘻嘻地:“我坐过了!挺威风的。”

老马仔细看着警车与众不同之处,除了被烟渍熏黄的座椅和四处飘荡的烟灰,没有特别之处,现在是不是可以回答当时那个小小的马涛:“老爸也坐过警车了,不过没觉得威风。”

“同志,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别废话。”

老马顺从地闭上了嘴,直到被推搡进关押室,他都老老实实地闭着嘴,警察关上门时,老马才小声嘀咕了一句:“推我干啥?”

关押室里还有两个人,分别蹲在屋子里的两处墙角,老马不懂,明明有椅子为啥不坐?走近一看才明白,并非他们主动要蹲在那里,而是因为他们的手铐在墙边的暖气片上。蹲在那里的是两个年轻人,对于这个刚进来的人,一个金黄头发的年轻人产生了兴趣,“大叔,犯啥事了?”

“他们抓错人了。”

金毛戏谑地看了老马一眼,“进来的都这么说。”他的一只眼睛明显肿胀着。

“你是为啥?”老马对他脸上的伤产生了一丝敬畏,同时也对自己的相对自由感到庆幸,看来他们是真的犯事了才被铐起来,在老马的思想里,头发搞成这个颜色的一直都不是善类。

“别以为自己能逃脱,”金毛发现老马盯着他那只不自然的眼圈,“告诉你点经验,让你少受点罪。”

“他们干的?”老马有点担心了,恭敬地蹲了下来。

“他们带你进去之后,千万别说‘我啥都不知道’,说一句踹一脚。”金毛看了看老马的反应,缓了口气,继续说下去,“还有,千万别说‘不关我的事’,说一句赏一巴掌。”

老马的喉头抖动了一下,他有点不知所措了,没注意到金毛脸上狡黠的笑。另外那个一直没有开口的年轻人仿佛也对可怜的老马发起了慈悲之心,他抬起了一直低垂着的头,鼻子上突兀地钉着一颗钢珠,鼻血凝固在嘴唇边,欲言又止。

金毛继续教导道:“喏,你看他为啥伤得比我重,因为他一句话都不说。”

“你能不能闭上嘴?”鼻钉男孩的脸色不太好。

“关你屁事?出去别让老子看见你……”

“你他妈的再给老子说一句试试?”鼻钉男孩想冲过去,手铐叮叮咣咣地撞击在暖气片上。

老马挪到椅子边上,身体重重地落了下来,他始终想不通,自己到底哪里像犯罪嫌疑犯呢?还有,如果一会儿被叫走,到底该说什么呢?

警察听到剧烈的响动推开门,探进脑袋,“吵什么吵?”关押室顿时安静了,警察环视了一圈,目光落在老马身上:“那个老头,家里人联系方式告诉我,通知家属。”

老马心里生出了希望,看来他们是抓错了人,现在让家属来领人了吧,又一想,不对,如果真要放他,直接打开手铐让他走就是了,何必大费周章呢?老马的希望顿时熄灭掉,他眼神黯淡了,该通知谁呢?

“能别让我家人知道吗?”

“哟!”警察咧开嘴,“脸皮还挺薄?早干嘛去了?赶紧说,你家人要是报案了还给我们工作添麻烦。”

“您容我想想。”老马立即想通此刻的处境,但究竟该通知谁这个事他还没想通。马涛是老马第一个想到的,万万不可,她没经过什么风浪,上次老伴和小孙子车祸的事才刚刚平复,不能再给她刺激了,而且,没有哪个父亲愿意让孩子知道自己沦落到牢狱之中。老杜?老杜对老马是崇拜的,怎么可能破坏偶像的形象呢?再说,告诉老杜基本等于告诉了所有老马和老杜共同认识的人。胡大芳?或许是最合适的人选?她一定已经等的有点着急了吧。胡大芳不会对他不闻不问,而且,老马突然想到胡大芳的儿子,张亮亮不是就在市局工作吗?他一定会第一时间想到办法,又能妥善地处理好一切。

“您这儿有位叫张亮亮的同志吗?”

“谁?”警察刚要思索就回过神来,“别废话!跟我过来!”

警察跟在老马身后,要转弯的时候就押着老马的后脖颈子使劲一扭,以行动告知老马方向,老马心里琢磨,难道是在不知情的时候惹到了这位警察同志?不然他为啥好像跟自己有深仇大恨呢?

“坐!”

“谢谢!”

“姓名?”

“马如山。”

“年龄?”

“周59,虚60。”

刚踏进审讯室凉意袭人,暖气明显不足,但是细细的汗珠依然爬满老马的额头。

“这个月10号你都干什么了?”

话题猛然从老马熟悉的领域转换,好像抢答赛仓皇抢到了陌生的题目,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10号老马在干什么呢?他连今天是几号都不太清楚,哪怕现在让他说今天干过些什么,他也未必答的完整。这一题开始他要放弃了,老马回味着年轻人的忠告,“哈都不知道”是踹一脚,“不关我的事”是一巴掌,老马的眼睛在警察厚重的三接头皮鞋和宽厚的手掌上游弋了几番,虽然三接头皮鞋踹来更痛,但是伤是隐藏的,该比肿得老高的脸体面些,这才鼓足了勇气。

“警察同志,我啥也不知道呀……”老马的双腿紧紧夹在一起,浑身颤抖着,等待三接头皮鞋蹬在厚棉裤上发出的闷口向。

“好好回忆一下,我给你点提示?”警察并没有摩拳擦掌的打算,“你去过什么小区没有?”

汗珠已经集结成一条条小河,顺着老马脸上的沟壑流淌着,“高档家园,我是在那工作的。”

“这不是都想起来了吗?继续,说下去。”

老马说了,说了那个柜子的来去。说了一遍又一遍那个柜子的来来去去。那些支离破碎的片段拼合,最终变成老马不用思考就脱口而出的回忆。

审讯告一段落后,老马回到了关押室,一切即将水落石出,那个退役的柜子很快就能找到了,他什么都没做过,现在只需等待。关押室里只剩鼻钉男孤零零地保持原状蹲在地上。

“累不累呀?”释然了的老马关心起年轻人的命运。

“你多来两次试试,习惯了就好了。”

“你是为啥事啊?”

小伙子突然自豪了,“把刚才那个傻逼打了。”

“你们的伤……”

“傻逼吓你的,知道我为哈揍他了?嘴贱!下次看见他还揍!你这么大岁数了为啥进来?”

“误会、一场误会。”老马琢磨着,张亮亮是不是已经在和他的同事们协商着领他出去了。

睡一觉,醒片刻。鼻钉男走了,没人再进来。睡一觉,醒片刻。喝醉酒骂骂咧咧的人被扛进来。睡一觉,醒片刻。醉酒汉被人领走。睡一觉,醒片刻。老马还在关押室里焦急地等待,直到警察送饭进来。

“同志,你们都搞清楚了吗?我没有偷东西啊,我只是收破烂的,你们该找的人不是我!”老马的语速飞快,嗓门也跟着变大了。

“这个事还得慢慢调查。”

“你们问问回收站的老板啊!柜子卖给他了!”

“人已经抓了,赃物还没找到,还在审,别急,调查需要时间。”

“时间!时间!你们单位的张亮亮呢?我家人呢?让他们来接我!”

警察没有再跟老马纠缠下去,他把两个尚有余温的焙子塞到老马手中,“想上厕所吗?一会儿还得审你。”

老马一滴尿都挤不出来。水分大概化成了汗珠蒸发干净,连泪也憋不出一颗。循环往复的没有答案的问题折磨着他。东西到底在哪?老马都不知道那些折磨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老马要和回收站老板当面对质,警察嘲讽地看着他,意思是没准他们是一伙的,也许会通过暗语串供,老马一次又一次地穿梭在关押室与审讯室之间,有一刻,老马怀疑,也许真的是自己拿走了那些“东西”?一个夜晚过去了,又一个夜晚,老马被审了几遍,终于警察说了:“你看上去不太像个坏人!”

走出关押室的时候,老马不清楚究竟过去了几天,在他心里这几天比几十年都长,这些天来老马彻底老了。

“马叔,受苦了吧?”张亮亮悲悯地说。

“误会,闹剧!”老马不喜欢那种悲悯,仿佛他真犯过罪似的。

“警察为了办案有时候是得上点手段。”

这话让老马越琢磨越不是滋味,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他沉默了,这些天他学会了如何很好地保持沉默。以前看警匪片里警察经常说“你有权保持沉默”,老马进去经历过了才知道,人在面对冤屈时根本无法保持沉默,但嘶吼辩解又多么徒劳。

“本来我妈也要来,我没敢让她来,她那个脾气肯定瞎嚷嚷,你的事还没彻底搞清楚,按说现在接你走不符合规定,低调为好,接你出来费了好大劲。”

老马闭上眼睛。

回到家时,老马呆了。所有被他用排除法排掉的那些不想通知的人,整整齐齐地迎接着他。胡大芳和马涛揉着眼睛像是在抹眼泪,老杜和老马女婿坐在沙发上抽着烟,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坐在老马的尿迹上,不然一定不可能那么安稳。

“你还有脸回来?”胡大芳捂住脸把头埋在马涛身上呜咽着。

“也不能全怪马叔,不过这次也折腾得够呛。”张亮亮的语气有些疲惫,好像他才是刚刚被放出来的人一样。

“有本事你偷人去、偷钱去,咋偷破烂呢?这个家是缺你吃还是短你穿了?”胡大芳哭得更大声了,“托了多少人,才给你捞出来……”

没人说话,胡大芳停顿了片刻,继续哭喊着“你知道我们在外边快急疯了不?”

老马不知道,他在里面的这两天什么都不知道,可是,他突然想起,在拘留所好像一直没有尿床,不过他压根没睡过床,都是窝在椅子上将就的,每次站起来浑身的骨头都要散架般吱嘎作响。

“医生说你是精神病,我还不信呢,看来不信不行了,你是真的疯了!”

老杜站起身走到老马身边,低垂着眼睛,深深地叹了口气,“看见你没事,我放心了,小胡,”老杜扭过头,他和老马谁都没有看谁的眼睛,“你们一家人好好说说话,没啥事我就先回去了……”老杜用力地拍了拍老马的肩膀,欲说还休,转身打算离去。

一直没有开口的马涛突然叫住老杜,“叔,不该说的话就不用说了,这个家里够乱了!”

老杜轻轻带上房门,听不出这个家里或静或闹。

第二篇:退休干部生活经济困难补助申请书模板范文

退休干部生活经济困难补助申请书模板范文

退休干部生活经济困难补助申请书模板篇一

尊敬的领导:

因我长期患病,经济支出特殊大,儿子们也已竭尽各自所能。目前我在家进行插管治疗,为了 维持身体基本营养,天天要注射一 瓶医院配置的营养液,每瓶85元左右,还有 日常基本用药 因不 能进食补充的营养素,都非常昂贵,整个家庭的全部费用均靠我1600元退休金(1998年退休时退休金800元,后逐年递增)和我老伴儿500元退养金,巨大的开支,使家庭基本生活费用已经入不 敷出。为节省开支,我老伴儿先后四次辞掉儿女请的保姆,坚持自己拖着年迈的身体日夜守护 亲自照料我的生活起居。

相对于其他家庭,我的家庭是一 个再一般不 过的家庭,共产党人的廉洁奉公作风和自律精神,使我参加革命工作几十年,在 经济困难的时候从没有 向组织开过口。目前,家里经济负担已经过重,每每念及这些,我内心对家庭和老伴儿总是心存不 安和愧疚。

我本不愿给学校领导添麻烦,但期望在 我退休后,最经济困难的时期能得到集体 组织的温暖,拿到一 些经济困难补助,以此减轻家里的一 点经济负担,所以特此提出申请,望能核查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20xx年x9月30日

退休干部生活经济困难补助申请书模板篇二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叫xxx,是xx区劳动局职业技术学校的一 名退休职工。在 职期间,作为副校长分管过学校的后勤工作。我于XX年参加革命工作,XX年退休。自XX年患贫血住院,XX年2月份至XX年10月间,又先后四次因患脑血栓 脑萎缩,并发肺炎 帕金森综合症在 海淀医院 北医三院住院治疗,累计长达半年之久。医疗费用除去单位医疗保险负担的部分外,家庭支付累计三万多元。从XX年7月下旬出院后,本人生活已不 能自理,由于进食经济困难,只能吃流食,还要在 家进行胃部插管治疗,一 切都需要家人长期精心护理。目前家 中惟独 我和我老伴儿两个人,我老伴儿也已年近七旬,患有 骨刺和甲亢。XX年退养,由最初的每月惟独 退养费60元到此刻 也惟独 500元,无任何养老 医疗保险等生活补助待遇。虽有 一 子但远在 海外,两个女儿都已出嫁各自成立家庭,经济压力也比较重,因我长期患病,经济支出特殊大,他们也已竭尽各自所能。目前我在 家进行插管治疗,为了 维持身体基本营养,天天要注射一 瓶医院配置的营养液,每瓶85元左右,还有 日常基本用药 因不 能进食补充的营养素,都非常昂贵,整个家庭的全部费用均靠我1600元退休金(XX年退休时退休金800元,后逐年递增)和我老伴儿500元退养金,巨大的开支,使家庭基本生活费用已经入不 敷出。为节省开支,我老伴儿先后四次辞掉儿女请的保姆,坚持自己拖着年迈的身体日夜守护 亲自照料我的生活起居。

相对于其他家庭,我的家庭是一 个再一般不 过的家庭,共产党人的廉洁奉公作风和自律精神,使我参加革命工作几十年,在 经济困难的时候从没有 向组织开过口。目前,家里经济负担已经过重,每每念及这些,我内心对家庭和老伴儿总是心存不 安和愧疚。

我本不 愿给学校领导添麻烦,但期望在 我退休后,最经济困难的时期能得到集体 组织的温暖,拿到一 些经济困难补助,以此减轻家里的一 点经济负担,所以特此提出申请,望能核查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20xx年x9月30日

退休干部生活经济困难补助申请书模板篇三

尊敬的学校领导:

我叫xxx,是xx区劳动局职业技术学校的一 名退休职工。在 职期间,作为副校长分管过学校的后勤工作。我于1952年参加革命工作,1998年退休。

自20**年患贫血住院,20**年2月份至20**年10月间,又先后四次因患脑血栓 脑萎缩,并发肺炎 帕金森综合症在 海淀医院 北医三院住院治疗,累计长达半年之久。医疗费用除去单位医疗保险负担的部分外,家庭支付累计三万多元。

从20**年7月下旬出院后,本人生活已不 能自理,由于进食经济困难,只能吃流食,还要在 家进行胃部插管治疗,一 切都需要家人长期精心护理。目前家 中惟独 我和我老伴儿两个人。我老伴儿也已年近七旬,患有 骨刺和甲亢。1991年退养,由最初的每月惟独 退养费60元到此刻 也惟独 500元,无任何养老 医疗保险等生活补助待遇。虽有 一 子但远在 海外,两个女儿都已出嫁各自成立家庭。

期望您们能救助我们。

申请人:

20xx年x9月30日

第三篇:农村再婚老人生活质量问题研究

农村再婚老人生活质量问题研究

田雨露

老人再婚早已受到社会关注,对老人再婚问题的研究已有许多成果,但我们现在主要研究的是农村再婚老人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指数、再婚丧偶后的生活应该怎样来解决的问题。

对农村再婚老人生活质量及幸福指数的问题研究,我们以麻柳嘴镇为例,来进行专门调研。

一、调查范围:麻柳嘴镇

麻柳嘴镇全镇农业人口25353人,其中,已达法定婚龄人数为:13780人,婚姻家庭总数为8450户。再婚总人数为1122人,50岁以上的再婚老人总数为256人,占再婚总数的22.8%。

二、调查对象:50岁以上的再婚老人

50岁以上的再婚老人在我镇只占再婚夫妇的22.8%,总数为256人。其中,经济、文化落后的山区占94人。经济文化较好的河坝平地占162人。

三、调查方式:统计调查与调查员入户调查

四、调查结果

通过我们的入户调查,我们了解到,50岁以上的再婚老人子女直接反对的占28%,间接反对的占56%,不执可否的占16%,其中,受传统观念影响的占64%,为房屋、财产等实际问题阻碍了老年人再婚占15%,其它情况的占21%。我们的调查中最有趣的是,实际上反对老人再婚的大部分是儿媳妇,有的是直截了当的反对,有的是暗中反对,有的则是为了丢掉了包袱,实际上是持反对观点。而对于再婚老人的生活质量问题,经济文化好的地区,再婚老人的生活质量高,幸福感好,经济文化落后的山区,再婚老人的生活质量差,而且少数到了极差的地步。典型案例

我镇赚宝村村民丁永碧在2010年死亡,死前她将自己所盖的棉被全部吃光了,村民说是饿死的,是子女的不孝。但子女却不认账。他们说,老人死后还做了三天悼场,花了一万多元,子女们还说他们每月都给母亲生活费,是她自己不用,而死时她自己还有6千元没有用完,老母死后所剩下的6千元也为老人做悼场花掉了,不是他们不孝。

事情是这样的,丁永碧去年80岁,她在18年前因丈夫去世经人介绍再婚,当时子女们很有意见,不同意老母再婚,但子女们出于亲朋的压力被迫让老母再婚。老母再婚后一直同后夫生活,子女从此与老人不交往、不走访、不探亲。07年丁永碧后夫去世,继子们又将丁永碧送回了老家。此时,丁永碧只有大儿子一户还在农村,其他的子女们都迁到了城里居住,经济条件也较好,每月按时给老母生活费用,但就是没有一个子女愿意接受老母。这时的丁永碧老人已无能自我照顾,她不需要金钱,只需要子女们的关心和护理,大儿子却将老母分开居住,将兄弟们每月寄回的钱给她就算了事,直至老母死亡。

我们从这个案例来看,并不去追究老太是饿死还是病死,但有一个问题就是老人的再婚问题,社会和子女怎样去对待。又特别是老人再婚后总有一方会先行而去,后去的一方又怎样解决他(她)们的生活问题,这才是我们今天要思考的内容。

案例分析

农村老人再婚存在哪些阻碍

农村再婚老年人由于社会环境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面临多方面的阻力,有来自子女的直接反对和间接反对,有来自于周围人的歧视和对外来再婚老人的排斥。而这些排斥又往往大于年青女子结婚的排斥,外来年青女子结婚有她们的生存基础,就是有自己亲生的子女,这在农村叫有根。

子女的直接反对,对再婚老人来讲是对老人心理和身体的直接伤害,这样的结果是完全反对老人的再婚。而子女的间接反对又主要是支持老人再婚的人越来越多所受到的社会压力。这部分子女虽然表面同意老人再婚,但心理上仍然不接受,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特别是女性老年人应当从一而终。认为老母再婚,给子女丢脸,让子女在当地抬不起头,伸不直腰,特别是在与邻居产生矛盾时,因老人的再婚他们底气不足,理不直,气不壮,常有被欺负感。因而女性老人再婚,子女们表面支持,心底里却坚决反对,而这些反对又往往是自己的儿媳。儿媳在许多农村家庭有着对财产的主要支配权,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如果男人不理解和支持妻子观点,妻子就可能提出离婚,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男人来讲,婚姻是十分重要的,否则他们就会单身一生。

支持老人再婚还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旁人的劝说和亲朋的压力,二是多数的儿媳认为还可以给自己减少经济负担和照顾老人的压力,将包袱丢掉。而直接反对老人再婚的一是老人不可能再婚,二是老人坚持再婚的,那样的情况还会更加惨淡。造成的后果是子女完全不理会老人,让老人再婚失去子女的关爱和遭到社会的歧视更为严重。他(她)们就向无根无叶的树,任凭风雨飘摇。直接影响再婚老人的生活质量。

子女对农村老人再婚后的生活质量关注问题

我们从以上个案来分析,老人再婚又特别是农村老人再婚,他(她)们的生活质量又是怎样的呢?

一是子女真心关爱的少,子女对再婚老人总是另眼相待,不把他(她)们当着自己的父母对待,让再婚老人自己生产,自己劳动,自食其力,形同路人。子女们认为,无论哪一方的子女对再婚老人进行关心包括送钱给物,都可能会由再婚老人给予另一方的子女,在对再婚老人的经济上不信任,再婚老人与子女的感情由此而疏远,与子女的矛盾由此而产生,并从此引发再婚老人去世后的财产继承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再婚老人的生活质量,给他(她)们的身心造成不可愈合的伤害。二是即或子女对再婚老人有所关爱,也只是出于礼节性的走访,主要是迫于一种舆论,而不像平常人对待父母一样的亲密,而且双方的亲戚、子女在一起也有一种陌生感,或不愉快,主要表现在对老人各自所送礼物的差异,而子女的表现常有对自己的父母总是要优厚一点,对另一方的父母要淡薄一些。因为这些小事,发生一些不愉快的现象。特别是作为女方的亲戚,感觉十分压抑,而男方的亲戚却显得豪放而气壮。如果女方子女的经济条件比男方好,这些现象的表现就没有那么明显。这个问题说明女性老人再婚的社会歧视仍然严重。这些社会现象无疑对再婚老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社会对农村再婚老人的生活关注问题

当前社会对农村再婚老人的生活关注,仅仅表现在社会舆论的宣传,而这些舆论宣传又主要是报刊等媒体,而农村对报刊等媒体的宣传,往往起不到作用。农村的伦理还是农民与农民的普遍认识水平的相互传递和理解。农村的文化建设和农民的认知水平还十分落后,在对再婚老人的尊老和孝道教育还与农村从一而终的思想相悖。在物质建设方面,没有任何一个机构和社会组织对农村再婚老人的物质基础进行支持,更没有再婚老人的活动场所。他(她)们好像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事实上,再婚老人只是两个孤寡老人的相互照顾,是一对孤寡老人。

他们与农村单身的孤寡老人不同,农村单身孤寡老人有政府的救助,如敬老院或纳入五保管理。这些人一是有政府在物质上的帮助,生活上没有问题。二是他(她)们在无自理能力时,村社安排有人照顾,政府安排有相应的经费,村社指定有责任人。而再婚老人因有子女,不具备这些条件,不能享受政府的优惠政府,主要由子女来负责。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农村再婚老人已成为社会最弱势的一个群体,成为有居住地的乞丐。而对于再婚老人一方去世后,另一方则完全成了无吃、无住、无子女、无社会照顾的纯粹的孤家寡人。

研究成果: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认为,农村再婚老人,多数已被社会接受,幸福指数高,特别是儿女所受的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再婚老人的生活质量。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再婚老人还十分不幸,他(她)们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关心。

作者系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人民政府干部

第四篇:再婚生活中必须注意的三大问题

再婚生活中必须注意的三大问题

那末,再婚夫妻(包括一方再婚一方初婚,也包括双方都是再婚)婚后相处的三大杀手即三大忌讳究竟是什么呢?

第一,禁忌和前妻或是前夫的来往。

不管什么原因,再婚夫妻都要严格杜绝或是尽可能杜绝与前妻前夫的往来。任何形式的往来,都是对对方的情感伤害。可以当着妻子或是丈夫的面打电话.真是万不得已,也要邀上你现在的妻子或是丈夫一同谈事.第二,禁忌夫妻在财产和经济上的同床不同心。

既然结为夫妻,你们的一生的亲近将是无人超越的,包括儿女和父母,所以,再婚夫妻在收入和经济上,在房产上,在一切收入上,都要对对方开诚布公,事事透明,商量着来。而且事事皆要以夫妻双方的共同利益为至上。

如果你也揣,我也藏,你给你的孩子收藏,我给我的孩子保管,一是这样既害了孩子_越发让他不上进不自立;二是伤了对方的心,丈夫或妻子是陪你一生的人,你把一点大病垫付金养老金给了孩子,而不是考虑你们的晚年,久而久之,必将因彼此的两心三意,最终分道扬镳。

既然你对再婚的丈夫或是妻子不信任,劝你干脆一直独身好了。不必要再生这样的闲气.第三,也是最难的一件,也是最关键的一样,那就是对于的孩子问题。

对方带到新的家庭的孩子,做为继父或是继母,你既要接受他,也决不可放纵他。记着,你是长辈,他们只是晚辈.他们必须懂得尊重长辈.他们都要明白,只有你们夫妻才是这个家的永远的长久的主人。儿女在这个家里,只是暂时的。而且,儿女,还须靠你们去抚养,做为儿女,他们必得接受你做为新的长辈的出现.你虽不必敌视继子女,但也不必有意地去讨好他们.因为这样反而助长他们不正确的气焰.做为生父或是生母的一方,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明白一个铁定的事实:——孩子,我现在的丈夫或是妻子,是我这个世界上最亲爱的人。儿女长大以后最终会离开父母的家,建立自己的小家。而我现在的妻子或丈夫,却会永远陪伴着我,照顾我,一直到老。到病重。所以,我们的家最终是属于我们夫妻两个人的,儿女只是过客.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对于我,我现在的妻子或是丈夫对于我生命的重要性和亲密程度,决不会亚于你这个亲生的孩子。你还要对孩子坚定地说明:“孩子,我现在的妻子或是丈夫,是这个家庭的主人之一!而且他或她永远是这个家的主人,做为儿女,你们在这个家,只是待到十八岁之前.你们就要走出去,自己去建立自己的家.所以,不管你爱不爱我的妻子或是丈夫,你也不能伤害他她.因为,他她才是这个家的主人,如果,将来你还想再踏进这个家,而且受到另一个主人的欢迎和爱.你还要告诉你的儿女——在今后的日子里,如果你不肯接受现在的继父或是继母,或是言行表现出不尊重我现在的妻子或丈夫,伤了继父继母的心,那末,你最终也必将会失去你的父亲或是母亲的爱。因为命运已经把我们重新组合并扭结成最亲爱的人。你还要告诉你的儿女,说你爱你现在的丈夫或是妻子,你的生命从此将离开不她(他).所以,任何人也休想破坏.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唯有夫妻才是永远的最亲密无间,不分彼此的人。父母会离开儿女老去,儿女也会组成自己的家庭独立生活,离开你。只有夫妻,不管是再婚还是初婚,才是唯一能够与你日夜相伴,与你长相厮守,你你一生一世形影相随的人。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和取代。血缘也不行。

所以,做为儿女,不管是怎么想的,他们也必须得接受和尊敬你再婚的丈夫或是再婚的妻子:当然了,除了他们长大以后不想再回家.或者, 他到另一个家去找你的前妻或是前夫,找那个宁愿单身一世的生母或是单身一世的生父。不过,这种可能恐怕是不大有的。儿女没有权利,要求父母为了他们不再婚,没有权利,要求父母只爱他一个.而且,做为儿女,如果他宁愿父母孤单一世,不想父母再婚,其实,他们的根本目的,就是他想自己一个人去榨干单身父母的血汗和爱.这样的儿女一定是既残忍又自私的人,这样的儿女,其实,也不值得父母疼爱。你老时,他或她,也不会真的为你着想和付出。这些话,在你再婚前一定要说明.也一定要考虑到.除非你再婚的妻子或是丈夫不在乎这些.事实上,没有一个会不在乎的.除非他只是想和你生活一时而不是一世.这个问题,你迟早会面临和面对的,如果你不事先想好,你迟早得再次陷入困境,而你好不容易重组的婚姻,也将随之再次破裂。以后,你再想重组家庭,同样的问题你还得面对。否则,你将一世孤单,也永远不会有人真正爱你,和你生活一生,相守一世。

事实上,真正爱老人的孩子,反倒会为了父母的幸福而努力支持父母再婚的。(儿女不赞成父母再婚,只有两个原因:一是怕继父继母抢走对生父生母对自己的爱;二是怕继父继母享用生父生母的房产财产。这样的儿女其实心底是很狭隘,也很自私,更是没出息的)父母再婚后,有了对方的儿女即继子女的体贴,他或她对你的爱会更浓,感情必然更好,你们的婚姻也将更稳固,这样,加上他们彼此相互照顾,做为儿女也才能专心自己的事业和工作——因为,这个社会发展,两代人不管是生父母还是继父母之间,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宜住在一起的.因为,孩子和老人都有各自的生活习性,不在一起你来我往反倒惦记。住在一起反倒因为各种原因发生矛盾。

当然,你宁愿一人抚养孩子,很可敬。你不在今天的议题。也不必来到这个空间看这样标题的文章。

你既然冲着这个标题来读这篇文章,那就足以说明,你仍旧渴望第二次婚姻,并且,你渴望第二次婚姻是完美的,长久的,幸福的,没有裂痕的,对不对? 好了,再婚夫妻,如果能把上面这三个问题处理好,一定会把新家营造得甜美幸福,使你忘却曾有剧痛和失败,和你的新伴侣一生一世,夫妻恩爱,相扶相搀……

第五篇:毛岸英妻子刘思齐再婚曝光生活震惊全国!范文

毛岸英妻子刘思齐再婚曝光生活震惊全国!

防失联公众号:

GGKK1918

【红色历史】“订阅后”回复【

】内对应的数字即可查看内容【 161 】 最 高 絕 密!三天后删除!速看!【 162 】陕西安康副市长猝死,其“豪宅”曝光震惊国人!【 163 】这才是真正的“江青”,删前速看!!【 164 】抗美援朝真正原因被曝光,蔡英文傻眼了【 166 】这才是林/彪/真正死因,看完就不要再被骗了!【 167 】老梁又开始大胆!(删前速看)【 168 】美韩误判南海仲裁,促中国再次抗美援朝!【 170 】 '权谋家'金正恩的生死时速 他度过了这星球上最刺激的5年

毛岸英牺牲后遗孀刘思齐再婚生活震惊14亿中国人

毛岸英是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长子,这已为几代中国人所知,但作为毛泽东的长媳刘松林(刘思齐)在毛岸英为国捐躯之后寡居的生活片断,却很少为人所知。

1949年4月,毛泽东与毛岸英、刘松林、李讷在香山。

一、刘松林父母早年与毛泽东杨开慧之间的交往

刘松林,是革命烈士刘谦初和革命老人张文秋的女儿。刘谦初,1897年出生在山东平度县,燕京大学高材生,大革命初期的中共党员。

张文秋,1903年出生于湖北京山县,毕业于湖北女子师范,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刘松林一家合影

1927年春某日,时任北伐军第十一军政治部宣传科社会股长的刘谦初,带着恋人张文秋去武昌都府堤41号毛泽东的住处,拜访毛泽东。

毛泽东当时主持设在武汉的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作。刘谦初和张文秋向毛泽东请教了有关国内形势和农民问题,彼此谈得很投机。

刚产下第三个儿子的杨开慧,听说有客来访,便在保姆搀扶下从产房来到客厅,端出花生和栗子招待客人。

听说这对正处在热恋中的男女即将举行婚礼,风趣的毛泽东便对他们说:“别人会祝你们早生贵子,我则希望你们早生、多生千金,我们两家好对亲家,我有3个儿子呐!”

张文秋羞涩地逗着依偎在她身旁的5岁的毛岸英、4岁的毛岸青玩。她压根儿没有想到,几十年后她竟然真的先后成了这两个孩子的丈母娘。

1949年4月,毛泽东与毛岸英、刘松林、李讷在香山

二、父亲刘谦初不幸牺牲母亲带小思齐奔赴延安

几日后,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革命中心的武汉三镇局势也开始动荡。刘谦初和张文秋于1927年4月26日举行了婚礼。

可新婚第三天,刘谦初即接到紧急命令,随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随后又被调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新婚后的张文秋,仍回京山县,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1929年4月,刘谦初化名黄伯襄出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在周恩来的亲自安排下,张文秋化名陈孟君也调任中共山东省委委员、妇女部长,这对分别3年的青年夫妻才得以团聚。

刘谦初,1922年考入北京燕京大学,与李大钊领导的学生组织建立了秘密联系,接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首倡成立“燕大沪案后援会”,被选为燕大学生运动负责人之一。192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后,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重新组建中共山东省委,任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

同年7月,省委机关又遭破坏,不幸被捕,1931年4月5日,与邓恩铭等21人被杀害于济南纬八路刑场。1930年8月6日,刘谦初在经青岛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途中,不幸被捕。为了张文秋的安全,中共地下组织迅速派人把身怀六甲的张文秋送往上海。

张文秋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不久,即在上海海格路(今华山路)红十字医院生下一个女婴。刘谦初事先曾告诉妻子,不管生男生女,皆取名思齐。

后来,尽管刘思齐改名为刘松林,但在毛泽东笔下却一直被写作思齐。遗憾的是,刘松林未曾见过生父一眼。

1931年4月5日,关押在济南警备司令部监狱里的刘谦初,在经受了种种酷刑之后被山东军阀韩复榘下令枪决了,其时他才34岁。

后来,中共中央机关迁往江西中央苏区。在白色恐怖下,张文秋服从党组织安排,带着幼小的刘松林在上海、香港、南昌、北平等地长期从事地下工作。

1937年,张文秋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三、毛泽东认8岁的刘松林为干女儿 1938年初春的一个夜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聚精会神地观看演出。那天上演的剧目里有一出话剧《弃儿》。

《弃儿》写的是一对中共地下工作者在白区进行艰苦斗争,不幸被捕,他们的女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妈妈!妈妈!”这个演女儿的小演员便是刘松林。

张文秋

刘松林当时在延安幼儿园读小学,她很活泼,喜欢唱歌、跳舞,所以被选中扮演这个角色。由于刘松林有着与剧中小女孩类似的经历,所以她演得非常投入,因而也非常感人。

毛泽东被剧中情节深深感动,这大约是由于他的3个儿子在上海也一度成了“弃儿”。

剧终之后,毛泽东仍沉浸在《弃儿》剧情的氛围中,他建议把最后一幕再演一遍。于是,刘松林衣衫褴褛,又一次在舞台上奔走呼号:“妈妈!妈妈!”

毛泽东很喜欢这个小演员。演出结束后,毛泽东微笑着把刘松林招呼到自己身边,让她坐在自己膝上,摸着她的头,问她叫什么名字,爸爸妈妈是谁。刘松林指着坐在后边的陈振亚和张文秋说:“那就是我的爸爸妈妈。”

毛泽东朝他们招招手,陈振亚和张文秋赶忙走了过来。

陈振亚向毛泽东解释道:“她是刘谦初烈士和张文秋同志的女儿。刘谦初同志1931年在济南被国民党杀害了,我是她的继父。”

毛泽东看看张文秋,觉得面熟。张文秋告诉毛泽东,她和刘谦初在武汉时曾去过他家。经张文秋这么一提,毛泽东终于想起,1927年4月在武昌时那对来访的男女青年。

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在苏联看望毛岸英、毛岸青兄弟合影

他对刘松林说:“我做你的干爸爸,你做我的干女儿,好吗?”

刘松林回答说:“好!”

毛泽东又说:“你既然是我的干女儿,那就随我到家里去玩吧!”

于是,在演出结束后,毛泽东牵着刘松林的小手,领着张文秋、陈振亚夫妇去了他住的窑洞。

第二天,毛泽东又派人把刘松林接到自己家里。从此以后,刘松林就成了毛泽东家的小常客。

那时,毛岸英还在苏联。谁都没有想到毛泽东这位8岁的干女儿,后来竟成了他的长媳。

四、兄妹情:刘松林喊毛岸英“大哥”

1946年,在苏联参加卫国战争、已经成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的毛岸英

刘松林第一次见到毛岸英,是在8年之后的1946年7月。

刘松林在1939年随父母亲离开延安前往苏联。不料,在路过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时,陈振亚和张文秋被新疆当局扣留。1941年5月21日,陈振亚在新疆遇难。1943年4月,张文秋在新疆被反苏、反共的盛世才逮捕,刘松林也和母亲一起进了监狱。同时入狱的还有毛泽东的二弟毛泽民、毛泽民的妻子朱旦华、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等。

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代表和国民党谈判,多方营救,被关押在新疆监狱的130多位革命者终于在1946年6月获得释放。

应中共中央领导人周恩来的要求,国民党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张治中将军,派武装将这一大批人集体护送到了延安。

过了6年铁窗生活的刘松林,回到延安后又见到了毛泽东,见面的地方仍是中共中央党校礼堂。那是在她们回到延安的第二天,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专程前往看望这批出狱的同志。

毛泽东一眼就认出了张文秋,向她问好之后便问起干女儿刘松林来。张文秋指指身后一个亭亭玉立的花季少女。毛泽东很惊讶,8年没见,刘松林已长大成人了!

朝鲜战争爆发。9月15日,美军7万多人在朝鲜仁川登陆。接着美国操纵的联合国军,大规模开进朝鲜,其战略目标是霸占朝鲜,威胁中国。

顷刻间,战火便烧到了鸭绿江边。10月2日,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接着又于10月4日下午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两次会议都是在紧张的气氛中研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面临的严重局势以及出兵援朝问题。

最后作出决定,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派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毛岸英便和指挥所的几位工作人员一起随彭德怀飞往了沈阳。临行前,毛岸英托毛泽东办公室的一个同志转告刘松林,说组织上派他出差去了。

10月13日,毛岸英回到家方知,在他走后,刘松林得了急性阑尾炎,住进了北京医院。毛岸英在医院里陪了刘松林两夜,于10月15日清晨又随彭德怀飞回了沈阳。

1949年4月,毛泽东和毛岸英、刘松林、李讷在香山合影

10月14日夜里,毛岸英对刘松林说:“我明天将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出差。我走了,通信不方便,如果没有接到我的信,千万别着急。”

“你到什么地方去呢?”刘松林问。

毛岸英没有正面回答,倒是跟她谈了战火纷飞的朝鲜,他问刘松林:“有个朝鲜半岛,你知不知道?”

“知道,那儿正在打仗。”刘松林猛地一愣,问毛岸英,“怎么,你?”

毛岸英话到嘴边又忙改口,笑道:“我是在考你的时政哩!”

1950年10月15日早晨,毛岸英在医院里告别了妻子刘松林。毛岸英这一别从此便音讯杳然。

七、毛岸英在朝鲜牺牲年仅28岁

毛岸英于1950年10月19日,随志愿军先头部队跨过鸭绿江,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担任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他和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副司令员邓华、洪学志生活在一起。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成了美军重要的轰炸目标。

1950年11月25日清晨,天还未亮,志愿军机关人员就按照防空规定,除值班人员外,统统都进了防空洞。值班人员在听到空袭警报后再进防空洞。

11时,3架美军B-29轰炸机飞了过来。正在忙着处理电报的毛岸英,被警卫人员硬拉进了防空洞。

敌机空袭之后飞走了,毛岸英和作战参谋高瑞欣又从防空洞里跑回作战室处理电报,晚上将发起第二次战役,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不料,飞远了的敌机又突然调过头来,向志愿军总部所驻地的小山村俯冲,倾泻汽油弹。顿时,志愿军总部一片火光!

后来,人们从被烧焦的尸体的腰间,发现了斯大林所赠的德制手枪和手腕上戴的那只苏联产的手表,确认了这是毛岸英的遗体。这时,毛岸英年仅28岁,出国仅月余。

彭德怀以非常沉痛的心情,亲拟电文,向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报告了毛岸英牺牲的经过。

机要秘书叶子龙接到电报,等毛泽东办完公事,回到万寿路新六所一号楼休息时,小声叫了一声“主席”,呈上电报,然后默默地站在那里。

毛泽东将那份简短的电报埋头看了足足有三四分钟,当他抬起头时,脸色非常难看,面部没有任何表情,向叶子龙摆了摆手,说:“战争嘛,总会有牺牲。牺牲者成千上万,无法只顾及此一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已过去,精神伟大。”

八、毛岸英牺牲快3年后刘松林才得知消息

对于长子殉国,毛泽东心情十分沉重。但是,他更担心的还是长媳刘松林。刘松林才20岁,她怎能承受如此沉重的打击!

遵照毛泽东之嘱,四周的人都对刘松林封锁消息。毛岸英牺牲很久了,毛泽东始终严守秘密,不愿把噩耗告诉还很单纯的儿媳刘松林。

刘松林的母亲张文秋,在得知女婿殒命朝鲜的消息后,也向女儿隐瞒了这件事情。

刘松林知道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是在毛岸英牺牲快3年的时候。刘松林说,一是因为我在学校学习;二是那个时候我还小,不懂事,没有意识到感情很好的年轻夫妻之间,长期没有音信是不正常的。

开始的一年,刘松林没有担心,后来也觉得不对了:岸英他怎么老也不来信呀?心里老犯嘀咕:这不是国民党统治下的白色恐怖时期,那时,共产党处于地下,夫妻被隔绝是很正常的,可我们是新中国,是统一的国家政权,一个领袖的儿子能去哪儿,怎么这么长时间不出现呢?但又不敢去问公公毛泽东。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见一张照片,那是岸英身着朝鲜人民军军服,站在大雪覆盖的山坡上,这显然是初入朝时拍摄的。

历来处变不惊的毛泽东,听儿媳这么一问,也“哦,啊啊……”支吾起来。他也许认为再瞒下去也不是办法,就索性告诉儿媳吧,于是掐灭手里的香烟,沉痛地对刘松林说:“思齐,我知道你对岸英的感情很深,亲人之间的离别,是很痛苦的。

我至今还记得,当年我和你们的开慧妈妈在离别时,她送了我一程又一程。我说,我们很快会见面的,你回吧!她就是不回去,站在那里望着我,直到我们互相都看不见了。

3年后,却传来她不幸的消息!还有你们泽民叔叔、泽覃叔叔、泽建姑姑、楚雄小哥哥……”毛泽东讲亲人们为革命献身的用意,是再清楚不过了,是在做刘松林的思想工作。

对这些道理,刘松林都明白,但她的心还是被击碎了!她扑在毛泽东膝上号啕大哭。刘松林的哭声,把整个中南海都惊动了!

人们好不容易才把悲痛欲绝的刘松林给暂时劝住了。毛泽东估计刘松林这下子一定是睡不好觉了,便拿出3颗自己服用的安眠药,放在一个小瓶子里,对她说,你若夜间实在睡不着就吃上一颗。

可是,她带回去的安眠药却被她母亲张文秋给藏起来了。刘松林连续几夜皆通宵不眠,便找毛泽东给她的安眠药。

她记得是放在枕头下的,可找遍了床上、床下也未找到,便问母亲见没见到那小药瓶子。张文秋说,见到了,被她拿走了,因为她听人讲过,青年人不要轻易服安眠药,服惯了,离开安眠药就不能入眠了。

刘松林曾不无感慨地对人讲,真正能体谅他感情的是公公毛泽东,而不是生母张文秋!只有公公才知道岸英在她心目中的份量!

自此,刘松林患上了脑神经衰弱症。

九、去苏联留学:毛泽东帮助刘松林改换环境

为了缓解刘松林的悲伤,使她摆脱恶梦,振作起来,毛泽东决定帮助刘松林改换环境,让她去苏联留学。

刘松林到苏联进入莫斯科大学,读数理专业。渐渐地她觉得学数理知识很难,怎么也学不进去。

她想转专业,学文学。但又害怕因转专业会招惹一些流言蜚语,不敢向驻苏大使馆提出转专业问题,便写信给毛泽东。

毛泽东很理解她,给她回信,支持她改换专业,劝她莫要怕蜚短流长。

1957年,刘松林回国,转入北京大学攻读俄罗斯语言文学。后来,她发现自己更喜欢中国古典文学,觉得自己这一次转专业又转错了,便把自己的想法又告诉了毛泽东。

毛泽东说,你爱好中国古典文学很好,但要学好中国古典文学必须要懂中国历史,我可以教你。

说着便给刘松林拟了一个长长的书单子,刘松林接过一看,上面是《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红楼梦》、《水浒》、《聊斋志异》、《古文观止》……“哎哟,这么多书呀!”刘松林一看完书单,禁不住大吃一惊,说:“怕我这辈子也读不完!”

毛泽东说:“人活到老学到老,一天不吃饭可以,但不可一天不读书。”说完这句话,便开始给刘松林讲古典文学。

自那以后,刘松林每次去见毛泽东,毛泽东总要给她讲一篇古文。

一次,毛泽东让刘松林帮他借一本《茶花女》。刘松林很快便从一个熟人那里借来了这本书。

毛泽东读书有个习惯,会随手在书上圈圈点点,画画杠杠,甚至写上眉批,他读《茶花女》也是如此。

数日之后,毛泽东派人将书送给刘松林还人。刘松林打开一看吓了一跳,心里直嘀咕:原来人家干干净净的一本书,连一点墨迹也没有,现在被父亲圈呀点呀,眉头上还写了那么多字,这叫我怎么还人家呀?

刘松林只得硬着头皮将书朝书的主人手里一塞,什么话也没说,扭头就跑了。

几十年后,刘松林的妹妹邵华将军谈到这件事时,说,当时那位书的主人,若没有把这本书丢掉,那它就成了无比珍贵的文物了。

十、毛泽东劝刘松林改嫁 刘松林赴朝鲜扫墓

时间到了1958年寒冷的冬天,整整8个年头过去了,最后一批志愿军部队也从朝鲜凯旋归国了,可岸英回不来了!

一次,毛泽东又开导刘松林:“思齐,你还年轻,前途还远的很,你不能就这样过一辈子。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将来老了,也还要个伴儿嘛。老来没伴儿,好凄惶啊!”

“我知道你对岸英感情很深。但望门守节,从一而终,这都是封建的东西,岸英不会赞成,爸爸也不会赞成。你年纪轻轻的,就这样孤苦伶仃地生活,爸爸心里不安,很难过。让爸爸给你找个对象吧!”

刘松林哭了,哭得很伤心。后来,她让妹妹邵华去对毛泽东说:姐姐讲,岸英哥哥死了这么多年,生不见人死不见鬼,她没有尽到妻子的责任,还没给丈夫扫过墓呢。姐姐要去朝鲜给岸英哥哥扫墓。不祭奠岸英哥哥,她是不会改嫁的。

毛泽东又一次给予理解和支持。不过这一次他跟刘松林有了“约法三章”:

一、不花国家一分钱,一切费用全从他稿费中开销;

二、不得惊动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

三、所有活动不得见报。

刘松林庄重地答应了毛泽东的这三条要求。

毛泽东让刘松林的妹妹邵华陪伴她的姐姐一同去朝鲜。毛泽东还让人给刘松林、邵华姐妹俩送去一笔出国置装费。

1959年春节后的一天,刘松林、邵华姐妹,在毛泽东办公室秘书沈同陪同下从北京乘火车抵达丹东。鸭绿江边,寒风凛冽。刘松林踏上朝鲜国土,心潮翻滚。他们一行先到了中国驻朝鲜大使馆。

2009年10月5日,正在朝鲜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往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凭吊位于这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这里是朝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志愿军烈士陵园,包括毛岸英在内的134名志愿军烈士长眠于此。

毛岸英烈士当时被临时安葬在他的牺牲地大榆洞山上,1955年秋,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初步建成,便迁葬至陵园内。

从平壤乘车到桧仓郡往返要足足一整天。刘松林等人,由中国大使馆派车直驱桧仓郡,刘松林终于“见”到了她久别的爱人。

一声“岸英”,泪水夺眶而出。她跪倒在毛岸英的墓碑前,双手抚摸着碑身,痛哭失声:“岸英啊,我看你来了,代表父亲看你来了。这么多年才来看你,来晚了……”

她在墓前长跪不起,这一声声哭诉,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人们好不容易连劝带拉才把她搀扶起来。

临别时,刘松林在墓前的泥地上撮了一些土放在手帕里,然后对着墓深情地说:“岸英,我还会再来看你的!”

管理烈士陵园的朝鲜人,从花圈上看出祭奠者是毛岸英的妻子,立即上报,直报到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劳动党中央派人跟中国驻朝大使馆联系,要求隆重接待刘松林一行,被大使馆婉言谢绝。

刘松林因伤心过度,加之旅途劳顿,先是嗓子疼痛,以为是犯了咽喉炎,可很快便支撑不住而病倒了。

火车到了北京车站,她从火车上下来就被直接送到首都医院,一查竟是几种急性病并发。

毛泽东闻讯,派卫士长李银桥送信到医院看望、安慰。

十一、经毛泽东牵线刘松林和杨茂之组建幸福家庭

在毛泽东的不断鼓励下,刘松林终于从失去毛岸英的阴影中挣脱出来,修完了大学的全部课程,被分配到军委工程兵某部门工作。

刘松林年岁渐长,毛泽东很替她操心,多次劝她再婚,也曾多方托人为她物色对象。空军副司令员兼空军学院院长刘震将军向毛泽东推荐了空军学院强击机教研室副师级教员杨茂之,说杨茂之也是从苏联留学回来的,为人忠厚正派,并把有关材料给毛泽东看。

毛泽东看了材料很高兴,认为此人的出身、经历确实不错,政治上也很可靠,就同意了。于是,毛泽东便写信给刘松林,催她结婚:

女儿:

你好!……你要听劝,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高不成低不就,是你们这一类女孩子的通病。是不是呢?信到,回信给我为盼!问好。

父亲

随后,毛泽东又写信给亲家母张文秋,说:我托人给思齐介绍了一个朋友。我看此人不错,不知你的意见如何。如你认为满意,可介绍思齐见面,让他们自己去发展感情。如两人感情成熟,委托你为他们举行婚礼。

其实,刘松林对杨茂之并不陌生。1954年,杨茂之和著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张积慧一起前往苏联红旗空军学院学习,他们当然也属留学生。

在一次中国留苏学生的集会上,刘松林见过杨茂之,只是当时没有说话,以后也没有交往。

经毛泽东牵线,刘松林和杨茂之交往了一段时间以后,便于1962年2月中旬正式结婚,婚礼在缎库胡同举行。

结婚之前,即1961年12月31日,刘松林去中南海把要结婚的事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非常高兴。

他亲笔将自己的两首诗词:《卜算子·咏梅》、《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书写给刘松林以作纪念。结婚那天,毛泽东又让叶子龙送去300元钱,作为赔嫁的礼金。

刘松林和杨茂之组织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他们养育了4个子女,皆学有所成。【原文查看】这才是真正的“江 青”,删前速看!

下载退休干部老马的再婚生活(连载十三)[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退休干部老马的再婚生活(连载十三)[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