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人单位停发工资、停缴社保,是否视为解除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停发工资、停缴社保,是否视为解除劳动关系
相关案例检索报告
制作人:杨超 江苏苏博律师事务所 *** 检索内容:用人单位停发工资、停缴社保,是否视为解除劳动关系的裁判要旨。
【案例一】南京中院:(2014)宁民终字第4826号
本院认为:……本案中,九竹公司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了解除与沈科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停缴了沈科的社保,即是作出了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沈科得知自己社保被停的情形,即提起了劳动仲裁,沈科的该行为表明其不同意恢复劳动关系,而是接受解除结果,但要追究九竹公司的法律责任,因而,本院认定双方劳动关系于九竹公司作出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时,即2014年6月6日解除,九竹公司作出的沈科的社保系误停、双方劳动关系已恢复的答辩主张因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而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信。
【案例二】珠海中院:(2013)珠中法民一终字第994号
本院认为:……宇坤公司停发工资与停缴社保的行为足以产生解除劳动关系的意思表示。宇坤公司主张其只是暂停发放工资及缴纳社保,但是“暂停”意味着一个短暂的时间段,而宇坤公司并未向唐桂洪作出暂停发放工资至何时的意思表示,故其该主张难以成立。在上述情况下,宇坤公司以其未出具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为由主张双方劳动关系未解除,于理有悖,本院对其这一主张不予采纳。【案例三】无锡中院:(2016)苏02民终1047号
本院认为:……结合韩彬病假结束后关于上班及解除劳动关系的协商过程,金海公司停发工资、停缴社会保险费等事实来看,在双方无法就保留形式上的劳动关系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金海公司通过自己的行为表达了单方解除与韩彬之间劳动关系的意思,其行为没有违反双方协商中已经表达的意思,也是双方就劳动关系解除条件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当然结果。金海公司在解除与韩彬的劳动关系后没有及时办理退工及社会保险、档案资料转移手续,属于程序瑕疵,但不能否定其解除劳动关系的基本事实。
第二篇:首劳动关系解除用人单位可以扣档案吗
首劳动关系解除用人单位可以扣档案吗?
先,从程序的角度分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五条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或者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我们可以看出,法院已经可以单独受理单位拒绝转移员工档案的案件了。
其次,从实体法的角度分析。《劳动合同法》第50条对此做了概念性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虽然此规定还不够具体和细化。
最后,从部门规章的角度分析。原劳动部、国家档案局在《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中规定,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组织人事)部门。易才劳动关系顾问易博士特别提醒,从法律冲突的原则来说,该规定的期限长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应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即用人单位应该在15日内完成转移手续。
因此,易才劳动关系顾问易博士认为,本案刘源个人档案的行为是违法的,必须纠
动合同法》第50条第一款也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未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根据本案法院认定的证据,原被告在2001年12月正式解除劳动关系后,被告于2002年6月为原告办理社保手续。该证据虽能表明被告曾为已经与之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告办理社保手续,但同时也反映出被告办理相关手续的不及时。正是由于被告没有及时办理相关移交手续,加上将原告档案丢失,导致原告自2001年起未办成社保手续。可见,原告未办成社保手续所遭受的损失与被告的不及时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其三,用人单位对原劳动者的档案在移交前仍负有妥善保管的义务。本案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正式解除劳动关系,双方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终止。但是,用人单位即被告妥善保管劳动者档案的附随义务却并没有终止。
我国《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附随义务,以诚实信用原则为依据,在法律无明文规定,当事人之间亦无明确约定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合同目的的实现并维护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基于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而确定下来并且不受特定合同类型的限制。[1]我国《合同法》为适应现代合同关系的发展需要而对附随义务予以法定化的原因在于,其具有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追求实质正义的功能。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档案保管以及劳动关系解除后的档案转移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但,劳动者档案在当事人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依法转移前这段时间的保管问题上,法律法规目前还没有明确条文加以规定。具体到本案,原被告双方就该问题也未进行明确约定。由于档案的转递移交不能由本人自行携带进行交接,只能由用人单位负责档案管理的相关人员按规定交接。根据诚实信用原
第三篇:用人单位将社保资金以工资补贴的形式是否合法
用人单位将社保资金以工资形式补贴给员工合法吗?
转载2015-09-15 16:55:12 汇聚富讯
6月25日,家住清水县的小王来到麦积区一家酒店应聘保安工作。该酒店与小王签订了1年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明确约定:经双方协商一致,酒店将应缴纳的社会保险以工资补贴形式发放给小王,由其自行参加社会保险,并且还附有小王自愿放弃缴纳社保的承诺书。干了6个月后小王总觉得他与公司约定的劳动合同条款有问题。为此,他带着疑问,来到麦积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前来咨询。
麦积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接到小王投诉后,立即派劳动监察员对该酒店进行了询问调查,依法查看该酒店劳动用工资料时发现,该单位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同时在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确约定有“经双方协商一致,单位将应缴纳的社会保险以工资补贴形式发放给劳动者,由其自行参加社会保险”的内容,还附有劳动者自愿放弃缴纳社保的承诺书。
法律相关规定
1、《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因此,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应尽的法律义务。
2、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与劳动者约定免除缴纳社保义务,该行为违法,该约定是无效的。在本案中虽然劳动合同中约定,酒店将应缴纳的社会保险以工资补贴形式发放给了小王,由小王自行参加社会保险的内容是双方在自愿基础上的约定,但是该约定内容与法律、法规的规定相抵触,因此该条款是无效条款。
结果
对该酒店的违法行为,劳动监察员当场向酒店负责人指出,并依法对其下达《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责令酒店限期为小王办理社会报登记,并补缴社会保险费。
员工与用人单位约定不缴纳社保,将社保资金以工资的形式补贴给员工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第四篇:社保暂停能证明劳动关系解除么?
律伴网(www.lvban365.net)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社保暂停能证明劳动关系解除么?
按照规定,用人单位因自身经营原因解除劳动关系后,就应该停止缴纳社保,并且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双方因此发生纠纷,劳动者可以提出仲裁申请。这时要向仲裁委员会提交各种证据资料,包括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等。那么社保暂停能证明劳动关系解除么?下面请看小编是怎么说的。
一、社保暂停能证明劳动关系解除么?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停保手续,不能认定双方劳动关系已经终止或解除。根据《劳动合同法》第50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应具备相关证据,即解除通知或辞职报告,用人单位办理停保,只是暂时停止缴纳社会保险费,并没有明确与劳动者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且并未出具相关终止或解除手续,双方社会保险关系中断不能代表劳动关系已经终止或解除。
1、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有效成立至终止前期间内,当具备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解除条件出现时,因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一方或双方提出,而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协商解除劳动关系,也可以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单方解除,反之则属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而社会保险处于停保状态,并非法定终止或解除条件。
2、社会保险关系处于停保状态,意味着社会保险关系的终止,而非劳动关系的终止或解除,二者存在区别,不能简单认定。劳动者若认为用人单位的停保行为给自身造成了损失,应依法要求用人单位赔偿,若认定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事实和法律依据不充分。
二、如何证明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
通常,我们想到的就是通过证明单位停发工资、停缴社会保险来证明劳动关系的解除。但是很遗憾,现有的判例仅仅拿出这些证据,仲裁委是不会认定劳动关系解除 的。因而,除非有公司开出的《劳动关系解除通知书》或者是《离职证明》,否则劳动者主张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很难得到支持。
通过上文,小编简单总结了劳动关系解除方面的知识,想必大家对社保暂停能证明劳动关系解除么有了初步认识。的确,用人单位同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后是要停止缴纳社保,但是停缴社保并不代表劳动关系的终止。劳动者应该提交由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劳动关系证明,这才是有效的证据资料。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律伴网(www.lvban365.net)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文章来源:律伴网 http://www.lvban365.net/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第五篇: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
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
发布日期:2009年05月11日来源 : 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
字体:【大】【中】【小】
答:根据《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文件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退职费、安置费等所得要按照以下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即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具体平均办法: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2.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在计征其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
3.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4.个人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又再次任职、受雇的,对个人已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不再与再次任职、受雇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补缴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