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初探5篇

时间:2019-05-14 13:5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初探》。

第一篇: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初探

摘要:在传统教学中,常常采用老师台上讲,学生老老实实听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紧张,应该缓解教学压力,采用新颖多样、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英语语言教学质量的因素,提出改善措施,以达到提升英语语言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语言教学;教学质量;提升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间的交流不断加强,英语最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使得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 实用性大大增强。而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育过于理论化和应试化,使得教师对于英语教学望而却步,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大感无奈。面对诸多的英语语言学教学问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英语语言教学的重中之中。

1.提升大学英语语言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英语语言学课程作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有其重要的原因。该课程要求系统的传授现代语言学知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从事语言研究的兴趣、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成果、培养语言意识,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在以后的升学和就业中,英语会作为升学考试、用人单位招人的硬性指标。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英语作为一们通用语言有其独一无二的优势。

2.影响大学英语语言教学质量因素

2.1教师方面

教师在知识层面得积累,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活动的成败。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使得教师团队具有团队精神,能够积极合作,提高个人专业技能,影响教师知识体系的构建,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作为一名老师要考虑到我国高校英语语言教学的实际性。

2.2学生方面

目前的学习环境导致学生学习的动机不够明确。在大学中,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知识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完成学校要求的学位等级考试,或者为了达到毕业之后就业要求的语言门槛。种种恶劣的环境导致大学生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很重,更有甚者对英语产生抵触情绪,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2.3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课程设置方面

在大学中,英语语言学是一门包括心理学、文学、翻译、文化、语言教学、社会学、计算机等学科的专业课。国内编著的英语语言学教材相对较少,并且部分教材内容陈旧,缺少最新的研究成果;有的教材虽然内容较全,但是教材生词和专业术语较多,难以被学生理解。现有语言学教学方法主要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教师的角色任务是根据某一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去培养人才。

3.改善大学英语语言教学质量的措施

3.1提高教师的英语语言教学水平

教师要时常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并且能够及时的补充各方面的知识,加强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从而具备上课要求的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这样教师才能在英语课堂上运筹帷幄。教师学会使用现代教学技术,充分发挥网上资源,拓宽学生学写的渠道。

3.2采用多样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科学的引进教学理论和方法,寻找适合的教学实际。教师可以在英语语言学上采用的授课方式有很多,例如任务式、讨论式等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从以内容、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从传授知识为中心向以培养能为中心的模式转变,积极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

3.3优化教师知识体系

作为老师首先要完善自身的英语语言学理论知识的体系,注重理论的积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英语语言学教师要总结实际的教学经验,从而使理论素养有所提高,反过来再科学有效的指导教学实践,这样就可以用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导学生高效愉快的学习英语这门语言。

3.4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态度。态度是关系到英语语言教学的成败。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热爱学习,才能使语语言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并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实践。课堂教学尽量体现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实践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导者。

3.5建立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口头演示、情景再现、讨论、即兴演讲、辩论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自由发挥,力求学习形式的多样化,活跃课堂气氛。将日常生活与英语学习相结合,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主动的学习。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图书馆和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深化课堂学习内容。营造课堂之外的英语环境,是英语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延伸。

3.6完善英语语言教学体系

英语语言教学体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多年的经验的积累与教学的创新改革相结合。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完善的教学体系可以培养出优质的学生。目前高校的英语教学只注重一、二年级,忽视三、四年级的后续教学,学生无法达到使用英语的水平。因此,应该完善英语语言教学体系。

3.7选择合适的英语语言学教材

在选择教材时,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即要考虑到教材内容的编排是否合理,又要考虑到教材内容的新颖程度如何,是否贴和时代的主题,还要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其难以程度,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习效率最大化。

结论

总而言之,高校英语语言学的教学是我国英语教学体系之中最重要环节。面对我国英语语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探讨,竭尽全力的寻找解决的方法。科技的技术发展为英语语言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需要,并且与教学目的相结合,寻求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希望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能够得到稳步的提升。(作者单位:凯里学院)

参考文献

[1]钱征宙.影响大学英语语言教学的因素[J].语言学研究.2011(01).[2]彭杰.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措施浅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08).[3]左琳.语语言学教学问题及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8).[4]张廷.谈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5]潘海鸥.语语言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02).[6]朱瑶瑶.校英语语言学教学问题及对策[J].赤峰学院.2011(08).

第二篇:关于高中数学学习的一点经验

关于高中数学学习的一点经验

说到底,高中的所有课程都需要大量的练习。

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基本公式等等的,课堂上老师都已经讲解的非常详细,课下同学们自己需要做的是什么?对,就是大量的练习!当然,练习也是需要技巧的,下面是我总结的几点经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1.选择合适的教辅

一本好的教辅书绝对能够很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就我的经验而言我喜欢选择每节课的考点和题型都比较清晰,每个考点都有相应的题型,题目的解析也很详细,最好是带有拓展练习的,这是给同学们自己训练用的,加深对例题所给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寒假的时候给我表弟参考着买教辅时选了倍速,感觉还可以,当然这不是给倍速做广告,仅做参考

2.如何高效的利用教辅

选好教辅后就要好好的利用起来,其实大部分学生都陷入了做题的误区,认为做得越多越好,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不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仔细观察你就能够发现,很多尖子生都有大量时间玩啊,做其他事啊,翻翻他们的资料也有很多仅仅是勾勾画画的,但考试他们却不会差。这是他们听课效率高,笔记做得好,能够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认真听课的学生都知道,除了书本上的知识点之外,老师还会补充几个题目,配合着讲解知识点,有时候是连续几个,但你会发现这几个题目用的方法是一样的,这就是考点题型和套路方法,是需要记下大概课后整理的.上课认真听讲之后,题型方法都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可以先把班级统一订购的资料先做完,重点是知识点的梳理。然后有空余时间的同学就可以看自己买的教辅了,知识点的梳理这一块就可以放下了,重点看题型方法,吃透之后再做拓展训练。当然了,并不是要把步骤全部写出来,这太费时间了,可以点出解题思路,有的题甚至可以直接写同例题,证明你已经深入思考过这个题,而且弄懂它了,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样做有可能造成手生的情况,这就要求同学们每过一段时间抽出一定时间来认真做完一份题目,可以是阶段训练等等

3.做好笔记

写的比较乱啊,想到哪写到哪,大家别介意。现在说说笔记的记录,除了上面说的课堂上的笔记,还要记的就是你自己做错的题,习题或者训练上的经典题,这样复习的时候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迅速抓住重点。

4.做好复习

基本上能做到上面的基础就会比较扎实了,这时候期末复习时除了试卷认真做之外,还可以反过头来再把教辅上的略做的题目重新做做,最好再把书读上一遍,对定理公式的表述做到完全掌握,别有的公式连在什么条件下适用都分不清就不好了。

好了,大概就说这么多吧,一家之言,对大家有用就看看,权做参考.

第三篇:浅谈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经验

浅谈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在我们农村高中教学实践中,低效课堂一直是我们高中数学老师教学的一大难题。而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改革,改的中心问题是课堂改革,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打造高效课堂,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我在自己平时教学中,我深深地感悟到要是数学课堂达要到高效,首先使学生充满对学习的热情,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在教学中用问题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发展学生的思维。再次,灵活处理教材,力争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最后,运用变式训练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以及知识的应用与迁移。下面谈谈我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作为一节好课的幕后策划者,其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让每位学习者身临其中,触景生情,因为它关系到学生是否集中精力听课以及本堂课能否顺利进行。

比如我在讲授“异面直线”概念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在长方体模型和图形中找出两条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直线,告诉学生像这样的两条直线就叫做异面直线,接着提出“什么是异面直线”的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尝试叙述,经过反复修改补充后,得出简明、准确、严谨的定义:“我们把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上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找出教室或长方体中的异面直线,最后以平面作衬托画出异面直线的图形。学生经过以上过程对异面直线的概念有了明确的认识,同时也经历了概念发生发展过程的体验。还比如我在讲授“二分法”概念的教学中,设计了中央电视台幸运52栏目的电视节目“手机估价问题”,具体是这样设计的:首先给定手机价格的大致范围500至1000元,接着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价。学生回答750元;我说高了,那么价格就会在500~750元;学生回答625元,我又说高了,那么价格就会在500~650元……经过这样几次折中并逐渐逼近的方法学生得到了手机的近似价格,顺水推舟,我说数学上把这种方法叫二分法,然后让学生尝试叙述,得出简明、准确、严谨的定义。试想这样的问题情境,怎能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怎能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判断,在充满愉快的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好的问题情境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联系的“铺路石”,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因此,每节课的导语是组织好一堂课、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而我们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这样势必影响学生及早进入学习的状态。

2.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

我认为“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地组织教学。其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尤显重要,它能打开学生求知的天窗。但是在数学课堂上问什么?如何问?我个人的看法是:

2.1 在关键处发问点拨。

也就是说问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思维过程,换句话说是看学生思维背后的东西。切忌华而不实的提问,如“是不是”、“有没有”,听起来热闹,实际上学生并没怎么思维,达不到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

如函数概念的学习,我们的复习回顾一般有两种提问方式:一种是提问学生“我们学过的函数有哪些”,另一种是提问学生“生活中的函数有哪些?举例说明”。显然,第一种比较肤浅,学生不需怎么思维;要想回答第二种,学生得进行大量思维,考虑举的例子是否是函数,进而达到理解函数实质的目的。

2.2 提问还得注意以下几点:

(1)提出问题,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

(2)问题的提出要简明、准确、循序渐进。

(3)问题要有启发性。

数学课堂提问还有许多具体的方式、方法,有待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探讨、运用。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3、灵活处理教材,力争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用教材时,应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合理的优化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绝不是脱离教材,而根据学生实际,替换与课本目标一致的例题,防止选用较难较偏例题,否则会导致学生丧失信心,冲淡对新知识的掌握。另外,教学中遇到较为抽象的问题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变通,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4运用变式训练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变式来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结论与条件对调等,揭示条件、目标间的联系,解题思路中方法之间的联系与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联想、转化、推理、归纳、探索的思维能力。

在解题教学的思维训练中,变式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通过变式训练,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改变题目,通过解题后的反思,归纳出同一类问题的解题思维形成过程与方法的采用;通过改变条件,可以让学生对满足不同条件的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通过改变结论等,可培养学生推理、探索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解题的变式分为解题方法的变式与题型的变式。解题方法的变式有时称为“一题多解”,在此以题型的变式为例举例说明。《椭圆和它的标准方程》的例3:“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从这个圆上任一点P向X轴作垂线段PP1,求线段PP1中点M的轨迹。”可将此题目变为:

变式1.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从这个圆上任一点P向Y轴作垂线段PP1,求线段PP1中点M的轨迹。

变式2.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从这个圆上任一点P向坐标轴作垂线段PP1,求线段PP1中点M的轨迹方程。

变式3.已知一个椭圆的方程,从这个椭圆上任一点P向x轴作垂线段PP1,求线段PP1中点M的轨迹。

变式4.已知一个椭圆的方程,从这个椭圆上任一点P向坐标轴作垂线段PP1,求线段PP1中点M的轨迹方程。

变式1是对例题的模仿,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利用中间变量法求轨迹的过程;变式2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利用中间变量法求轨迹的方法,并要进行分步讨论;四个变式的目的都是让学生掌握利用中间变量法求轨迹的方法。

通过变式训练,把看似枯燥的性质、定理通过层层解剖,把本质展现出来,把一个问题通过对结论进行联想、分析、探索,最终把隐含的有意义的结论一一推导了出来。通过改变条件,发现由不同条件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找出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规律;也可以通过结论与条件的互换理解原命题与逆命题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命题真假的辨析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联想、敢于怀疑的品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通过变式教学,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无穷的变化中领略数学的魅力,在曼妙的演变中体会数学的快乐,让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创造无限的效益。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篇: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一章 绪论---------------------------1 1.1 引言----------------------------1 1.2 分层教学的研究现状--------------1 第二章 分层教学的理解-----------------2 2.1 分层教学的含义------------------2 2.2 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3 2.3 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3 2.4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依据--------4 第三章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5 3.1 创造良好的环境------------------5 3.2 教学对象的层次化----------------5 3.3 具体教学环节的层次化------------6 第四章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效果与反思---8 4.1 分层教学的效果------------------8 4.2 分层教学的启示------------------9 第五章 结论---------------------------9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学生:强洪

指导教师:李玲

摘要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差异性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它也是解决因材施教的个体性与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性之间矛盾的主要途径。但由于高中数学教学要求提高,并且分层教学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会加大教师的工作难度,因此到目前为止,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操作仍然存在笼统性,结论也过于感性,导致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仍停留在理论探究层面。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与实践仍然有很强的必要性。本文通过个人的具体实践结合各种文献资料从分层教学的意义与指导思想,分层教学的实施,分层教学的效果与启示等几个方面阐述自己分层教学的理解与探究情况。

关键词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差异性

I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SENIOR SECONDARY MATHEMATICS LEVELS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Student:Jiang Hong

Supervisor: Li Ling

ABSTRACT Hierarchical teaching is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in student learning and a new thinking on education, it is also the main way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class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system of collective.However, due to the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requires improved, and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in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process will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the work of teachers, and thus far, hierarchical teaching of Senior Secondary Mathematics operation still exists a general conclusion is too emotional to lead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in teaching still remain in the theory of inquiry level.Senior Secondary Mathematics layered teaching there is still a strong need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This article described their own hierarch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teaching and exploration of a combination of documents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and guiding ideolog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the effect of layered teaching and revelation through individual specific practice.Key words: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hierarchical teaching, difference

II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III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第一章 绪论

1.1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言下之意,则是学校教育目标也应该有所提升。但面对素质教育的推进,一方面要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一方面又要考虑升学的问题,对广大教育者来说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升学压力相对较重的高中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以数学为例,由于高中学生在心理特征和生理发展上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因此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和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是有一定差异的。在普通高中,这种差异特别明显,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能力水平也有上下之分,教育者若想做到全面提高是有一定困难的。把握不适度,要么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即“优生更优,差生更差”;要么就是“优生吃不够,差生吃不了”的状况。很多教师因为不能完全两面兼顾,所以干脆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出现前面两种极端的现象,为高中数学教学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现象下,就谈不上完成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储备人才更是空谈。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在普通高中推行“分层教学”的实施则显得格外重要。

1.2分层教学的研究现状

20世纪初分层教学被引入学校教学以来,将班级进行分层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从1916年开始,对分层教学的研究也大量展开.分层教学在教育理论研究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它经历了一个“马鞍型”的发展过程.20世纪初,美国涌入大量移民儿童,由于这些学生的背景和能力各异而在教学上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当时的教育官员认为有必要按照他们以前的学习成绩和能力进行分类教育。50年代时,英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采用了这一分类教学的方法,学生基本一直都呆在一个班中学习所有的课程。但这一行为遭到了社会不同程度的批评,认为这一行为有严重的种族歧视倾向。分类的教学使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心灵受到了伤害,而助长了优秀孩子的骄傲之风,甚至加强了社会的矛盾,因此所谓的分类教学陷入了低谷时期。

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使得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对教育制度进行抨击和反思,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产生了要加速培养“尖端人才”的紧迫感,从而恢复了对分层教学的重视,并开展了再实验,再研究,现评价,形成了对分层教学新的研究高潮.经过再研究教育家们发展儿童之间智力和能力客观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再加上在高度民主工业化国家高度社会分工需要各式各样具有不同能力,资格和水平的人才。.70年代~80年代中期,对分层教学的研究呈现出两大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持赞成的态度,认为教师对分层后的同质班级进行教学更容易,对学生也产生积极的效果.另一种是持反对态度,认为分层教学对差生不公平,认为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效果.90年代时期,美国由于对精英人才和学术成就的重视,大部分学校回归分层教学的实践中。只不过在教学方法上有了一定的改变。迄今为止,对分层次教学这一教学方式,所得到的评议仍然不一致,积极与消极仍然并存在社会舆论之中。

在国外,分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形成了基础班,强化班等形式。而中国也在日益效仿这样的形式,但国内分层教学所形成的各种形式却是以超负荷为主的班体,只是盲目的从表面去照搬分层教学模式,事实却是行不通的。怎样真正发展分层教学的思想,还有待实施与研究。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引入分层次教学的思想与概念,在中国各个中小学中开始施行。其中,成功和失败均是存在的。

90年代末以来,各个学校,包括职业学校,各个中小学均开始开展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在单一科目如数学,英语等,或者整体课程中均取得一定的效果。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改进,分层次教学已经取得一定的可行性依据。

第二章 分层教学的理解

2.1 分层教学的含义

分层教学是目标教学的重要手段,重在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把教育对象分为几个层次,根据每个层次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应有指导,对学习产生成就感与兴趣,才能在班集体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分层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想,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最大限度的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后作业,课外辅导等方面加以区别对待,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较好的提高,促进全面学生的发展,能全面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2 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教学要求以教师的教去适应学生的学,因为学生在各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教学也需要存在差异。根据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同时教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学生的客观差异是不能避免的,因此我们可以反过来最大限度的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分层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差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策略。

分层教学与分班教学在本质上有一定的区别。分班教学一般按成绩划分重点班和普通班,只需通过考试选拔就可做到;而分层教学可以在同一班级中对所有学生同时进行,它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生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按照大纲要求达到的基本目标、中等目标、发展目标,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或者按照实际情况分为更多或更少的层次。分成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认识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进行因材施教,逐步递进,以便“面向全体,两头兼顾”,逐渐缩小学生间的差距,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这样就基本符合变传统应试教育为素质教学的要求。

2.3 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核心在于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都能有一定的收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新课标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现在很多地方和学校都施行扩招政策,导致班级的人数增加,学生在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在班级分布可能更为散乱。以我时间班级为例,班上人数有60至70人,两极分化相对严重,而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枯燥,学习动机不明显;另一部分学生却兴趣颇盛。在这样的情况下若采用“一刀切”教学法,可能只会满足中等部分的学生,先进生的发展可能会比较缓慢,后进生则可能对数学持放弃态度。这时,如果考虑分层教学,对前、中、后的学生分别采用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则有可能达到全体进步的效果。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的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让不同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的整体优化。

2.4 分层教学理论和实践依据

(1)心理学研究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而高中阶段的学生相对初中阶段来说,自我意识增强,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强,开始注重人生的思考,因此我认为这个阶段学生之间的各种差异可能更为明显。能力差异,兴趣差异甚至对科任教师的趋向性都是他们学习的影响因素,所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偏科或者厌学情绪的产生。针对数学,教师则应着重理解以上差异及可能得结果,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而分层教学的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的认识水平及以上各方面的差异,根据认识水平的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是学生在较高层次上把握所学知识。

(2)教育教学的理论依据。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从一般情况来说需要在初中阶段积累一定的数学基础,而每个学生在初中阶段所打下的数学基础不都是同一层次,这就导致高中阶段学生基础知识的差异性;同时,高中数学难度增加,对逻辑思维要求提高,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学习感到吃力,乏味,导致对数学的兴趣下降,而偏向于其他学科,最终造成学习动力减退,学习方法单一的结果。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结果。

(3)教育教学的实践依据。

目前的普通高中,面对传统教学模式有不少困难。首先,现行的高中数学教材理论性强,课本习题计算量复习量大,并且学习目标相对较高,但普遍学生数学基础较差,这就很容易的拉开学生间的距离,使教与学陷入一定的困难;其次,就普通高中目前的状况,若依据《大纲》的规定按部就班的上课,根本不能保证学生“一步到位”的通过考试,更不用说升学考试,致使学校不得不增加课时数或利用假期补课,造成数学学习的“枯燥无味”,使教与学陷入苦境;再次,对于普通高中,以升学率的高低去衡量教学水平的成败仍然是一个统一的观念。于是,进入高三阶段后,许多教师更是无暇顾及教育的整体性,反而着重培养所谓的“尖子生”或自认为升学希望大的那部分学生,促使部分学生成为班级的“陪读生”,严重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理想要求与高中升学率高低的现实要求的确为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教学难度。要想完全两者并存,教师就必须充分认识学生差异的客观存在及教学现状,探究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才能从根本上摆脱教学困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数学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以适应社会需要。

第三章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

3.1 创造良好的环境

无论设计实施怎样的教学方案,都需要一个合适的能促进实施效果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我认为不仅包括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还包含了集体中每个成员的心理环境。

作为一个班级来说,需要的生活环境则是整齐,干净,没有为学生学习心智带来负面影响的客观事物。而这样的生活环境则是需要集体每个成员包括教师一起来维持的。

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健康心理的客观基础,但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还需要很多条件。首先,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师生关系。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其次是融洽的学生关系,一个班集体中容纳了各式各样的学生,智力差异、性格差异等都是影响学生关系的重要因素,若其因各种差异而产生抵触情绪,则有可能为集体的团结和学习氛围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通过分层教学模式充分了解每个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不给后进生增加心理负担,同时帮助先进生克制骄傲的情绪,增加每个学生的团结意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作为合格的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民主的意识,敢于承认工作中得不足,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注意师生情感交流与信息反馈,不断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只有在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2 教学对象的层次化

教学对象即学生,前面我们提到一个班级的学生因为基础知识,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等多方面的差异而造成学习成绩的不同。这时为了达到班级成绩的整体优化,可将学生按照某一特定的因素分为几个层次进行分层教学。例如,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照大纲要求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将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特殊情况下可分为A、B1、B2、C四个层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可掌握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复习题和老师的补充题,并可以帮助B、C层同学解决学习困难;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学习内容,独立完成相关练习,并能积极向A层同学学习;C层则是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学习深入知识有一定困难只能在老师和A层同学的帮助下完成简单的练习。由于分层教学是班级主体教学的辅助,因此层次分的好坏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分层教学是否成功。为此,我认为对学生进行分层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心理因素,师生间要进行民主磋商,避免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具体做法是:首先,召开班会宣布分层教学的方案设计,以及分层教学的意义与层次设计;其次,让每个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估,并让他们自愿选择学习层次;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合理的分析,必要时对部分学生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对其讲授情理,使其心理能达到一定的平衡感,自尊心不会受到伤害;最后,在班级宣布分层结果,并开始相应的教学。需要说明的是层次并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经一段时间学习评估后,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商量或由学生本人提出对层次进行调整。这样,A层学生为继续保持现状会深入学习数学,B层学生为了进入A层积极进取,C层学生会开始加深对数学的兴趣,最终达到A、B层壮大的目的,班级整体出现积极上进的学习氛围。

3.3 具体教学环节的层次化

(1)备课层次化

数学教育学曾提到要上好一堂数学课,课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即备课。备课应包括撰写与当堂课内容相适应的教案和大概组织语言流程两项内容。其中教案则是应包含本课时所有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安排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分层后,在备课阶段就应开始准备各层次的教学内容,同时考虑保持数学教学的整体性。我以“多项式函数求导”为例,在备课阶段,首先,我考虑每个层次学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A层学生基础相对较好,在学习中不仅要会运用求导公式,还要求他们明确公式的推导,可以在练习中自行推导解决相对复杂的问题;B层学生要求他们了解推导过程,在解题过程能独立运用求导公式并得出正确结论;C层学生基础薄弱,为了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解题的自信心,首先只需要他们记住相关求导公式,并在教师指导下正确应用,然后鼓励他们独立解决简单习题,增加成就感。只有明确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后面的教学过程才会明朗清晰,以适应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继备课活动后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分层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备课阶段对每个层次定下的教学目标,同时又要把握课堂节奏,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相应的收获。教师提问时要根据人的认识规律由浅及深,由易到难。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过度衔接尽量做到自然,层次分明。仍以“多项式函数求导”为例,可设计以下问题:

① ② ③ 导数的定义是怎样的?

已经学过的有关函数的求导公式有哪些?

已经学过的求导公式是否适合函数的四则运算求导?若不能,该怎么办?

问题①由C层学生回答,目的是让他们回忆最基本的概念,做到心中有数,不会对有关导数的知识产生盲目性;问题②选择B层学生回答,让其对旧知识有一个简单的复习过程,为新知识的学习加一个铺垫;最后一个问题则是A层学生回答,因为他们基础相对扎实,可以直接将他们引入新知识的学习,同时第三个问题是以问题②为基础,问题①为解决方法的,对B、C层的学生也会有一个因果关系的牵引。

课堂结尾为了巩固所学内容,也要分层提问,以便每个层次的学生明白自己应该掌握的重点。例如,教师在讲授“多项式求导法则”后,可设如下问题:

① 回顾本节课所学求导法则的内容; ② 针对积的求导法则应该注意的地方;

③ 求导法则是怎样推导的?运用这样的方法可否推导出商的求导法则? 问题①②③仍然是分别对C、B、A层学生提出,因为C层学生需要先着重掌握基础;B层学生在他们基本能掌握基础知识的条件下,只需着重点出注意的地方,避免失误;桑代克的失误说提到以不断尝试错误去探究问题的答案,问题③的目的就在于让基础较好的A层学生在没有讲解商的求导法则的情况下,能够运用已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3)课后作业分层

课后作业是检验本堂课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分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课后作业若是采用同一性方法,则可能造成A层学生没有发展思维的空间,C层学生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不能吸收的局面。一般来说作业可根据学生的层次分为三层,例如在“多项式函数求导”中,作业可有以下设计:

第一层 以课后练习为主

求函数yx3x2,y3m2n5的导数;

第二层 以基础为主,配以略有提高的题目(课后习题)

求函数y2x33x25x4,y(2x23)(3x2)的导数;

第三层 基础加上具有灵活性与综合性的题目

求函数y(x1)(xx11),yxsincos的导数。

22x第一层目的是要学生先掌握本堂课的基础知识,然后予以提高;第二层在基础上略为增加深度,巩固重点知识;第三层则适当增加其他知识。培养综合运用的能力。

分层布置作业充分考虑每个层次学生的情况,使学生可以做适合自己的题目组,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B、C层学生也没有过大的压力,减轻课业负担,增加数学学习兴趣。

(4)阶段性考核分层

数学每个阶段学习完结后都应举行一次阶段性考核。它主要以课后练习为主,在一份试卷上根据A、B、C三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出不同的单元测试题并提出不同的要求,三个层次的学生可自由的完成尽可能多的题目,一般试卷末尾可追加附加题或标注为A层学生必做题其他学生选做,以考核部分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每次考核之后教师可观察学生是否达到各层次应有的学习目标,没有达到的应当帮助其分析原因。同时每次考核之后,各个层次的人员应当有适当的变动。如B、C层中学习进步靠前的学生可升入A、B层,A、B层中学习退步靠后的学生就降至B、C层,这样基础差的学生有动力,基础好的学生不敢懈怠,则班级可营造出学习竞争激烈的良好境况。

(5)课后辅导分层

教师要做好查漏补缺,提高工作,因为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要想真正做到解决所有问题是有困难的,所以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学习不达标的C层学生适当补习,给A层学生增加竞赛讲座,带给他们尽量大的发展空间。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第四章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效果与反思

4.1 分层教学的效果

分层教学的效果从理论上应该达到这样两点:一是由于学生的分层是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完成的,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自尊心,因此一般情况下学生不存在心理上的负担;同时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又得到很好的调动,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二是分层教学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并特别注重了C层学生的教学力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应有的发展,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一定的进步。

以上的理想效果我认为是需要以相对较长教学时间为前提来实现的。由于实际情况的限制,我通过一个半月的短期实践,对一部分知识点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实验,教学设计实验的末期普遍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点的学习能力有较为明显的提升,成绩靠后的部分学生在教师和A层同学的帮助下能简单的运用基础知识,同时,实践期间没有学生表现出自尊心受挫的情况。整体上有细微变化,若要将其明显,还需要长时间的考证。

4.2 分层教学的启示

通过短时间分层教学的实践,我的实际体会与一些有关分层教学的文献所描述的情况有一定的一致性。那就是分层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要求高,操作难度大的工作。主要表现为:①在注重成绩提高的同时还要重视能力的培养;②分层不能过于刻板,避免促进两级分化;③要重视每个层次的学生,全面兼顾;④层次分明的前提下,教法不能单一,兼顾思想指导,防止学生产生心理负担。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责任心、语言、作风等,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到分层教学的实施。

根据以上分析,真正做到做好分层教学,对每个教师来说是一次严格的历练。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若能将分层教学的力量发挥到理想状态,那么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可能更为明确,对数学学习兴趣更浓厚,从而达到缩小两极分化,提高数学教育质量的目的。分层教学这一全新的教学法对于我本人来说,实施起来还有比较大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学习与改进。

第五章 结论

为完成本文,我从一月份开始选题并查阅相关资料,二月初撰写提纲,文中理论部分借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鉴了众多教育前辈的文献成果,并加入实习期间我的实际体会,至今基本完成全文的写作。I段,要想将分层教学完善的正确的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还需要一个长期探究与改进的过程。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参考文献

[1] 吴清蓉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1-3]

学习方法报·语数教研周刊 2011年第1期;

[2] 朱德成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1]

高中数学

2010年; [3] 杨晓明 《浅析中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策略与反思》[1] 科技信息 2009年 35期;

[4] 张宇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1]

教育综合 2011年; [5] 刘晶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探讨》[2-3] 中学教育 ;

[6] 陈启贵 《高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81-82]

德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3月;

[7]《数学教育学》[120-125] 四川大学出版社; [8]《教育心理学》[161-163] 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 参考文献后面要有页码,如56-77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致 谢

衷心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玲副教授

感谢她在论文写作期间给予我莫大的支持与耐心的指导.在此成文之际,谨向导师李玲副教授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祝李玲老师及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感谢四川文理学院的老师和领导,特别是何聪教授和刘浏副教授,感谢他们在我读书期间所给予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同窗何曼、邱礼平、胡鹏程以及其他师兄妹,非常高兴能与他们一起学习讨论.最后,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他们对我永远的支持与鼓励!

第五篇: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实用课堂教学艺术》读书笔记

[ 2009-11-15 10:10:00 | By: axiang ]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实用课堂教学艺术》读书笔记

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读《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实用课堂教学艺术》这本书,结合现今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实践中的一些反思,自感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结合此书的一些读后感,也许还有许多地方不成熟,但毕竟朝着某种方向开始迈出了步伐。

无论是前一阶段的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还是最近省教育厅的“五言禁令”的颁布都在某种程度上给教育指出了一丝方向,都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要么过程中一切又渐渐回去老路上,要么教学质量在下降,矛盾依然很突出,比如时间矛盾,总体来说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状况是令人担忧的,“学生负担过重”这一问题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我所知道的高中学生依然很辛苦,而教师无论如何也还是轻松不起来,这就涉及一个教学效益问题,我想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必须面对和无法回避的问题。课堂效益的高低,当然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的基础素质,文化底子,教师教的是否认真,学生的努力程度等等,但其中绝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所以我们教师在新形势下更要树立“有效教学”这一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和方法,并努力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身体力行之。只有如此,教师的教的效益、学生的学的效益才会不断提高,才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时衡量教学有无效益和效益高低的的唯一标准。所谓“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和方法”,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教师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各个阶段均应采取适合学生学习的各项措施,以便在“教师在轻松的交、学生愉快得学”的教学氛围中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和上佳的教学效益。而要真正达到或收获这种效益,我们教师除了必须确立“有效教学”这一先进理念以及掌握其行动策略和方法之外,还必须在实践中娴熟地运用教学艺术。因为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点是我以前基本忽略忽视的,现在想想确实如此,因为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基础,离开了科学性,艺术性便无从谈起;但科学性也不能脱离艺术性,否则便很容易变成空洞的说教,很难收到上佳的效果。即使一阶段看似有效果了,那也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教师的“硬压策略”,强灌强压强练,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不会长久有效。一个教师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固然为其在课堂教学中胜任某学科的教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如何将教材内容很好地教给学生,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和发展他们的智力,还必须有较为娴熟的教学艺术。这点往往是很多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忽视的,也是做得最不够的。课堂教学艺术没有一种固定的公式,不固定某一种模式,不采用单一的方法,不拘泥于陈规老框,而应是因课而异因情而异,教师要善于随机应变,把握教材中的情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呈现一种生动活泼的,所有学生都全身心投入的多层次、网络化的结构,已达到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比较完美的统一。

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的起点在于教师的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当然,上好一节课取决于多种因素,仅仅备好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没有备好课肯定上不好课是无容置疑的。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课备好了,老师上课就会感到踏实,备课到位上课时教师就能避免尴尬的境地,并且能够真正进行课堂的某些创造教学、应付各种突然情况或者说对付学生的奇思妙想,也就能够将学生往一个比较好的方向引领。教师通过备课活动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而且还能增强合作精神,同时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所谓磨刀不误砍材工,应该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备课最主要的要注意那些问题呢?对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有没有什么提升备课技能的好的途径和方法?带着这个问题我继续看这本书。

一、新教师如何备教学内容?

首先,教学内容当然是最基础的,这涉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备教学内容要注意哪些要求呢?原来有三点要注意:其一:应该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及其思路,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尽可能做到融会贯通,了然于胸。课堂教学过程是由教与学双方构成,有教材作为中介联系起来,而钻研“标准”的一般步骤是:(1)先通览一遍,对其基本内容和框架有个大致的了解。(2)重点阅读“学科课程标准”部分,从目标、课时建议、教学内容和要求到教学评价和核定,全面了解本学科的课程标准。这点往往被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忽略,经常有新教师问,这节课或者不分内容讲什么内容啊?与以前一样么?这些方法还介绍么?讲到什么程度?等等问题,事实上“标准”有相应的要求的。(3)这种阅读“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部分,因为它更具体,理解透彻有利于备教材时向学生提出较为具体的的教学目标和要求。(4)吧“要求”和“标准”分为初、中、高三个不同等级,根据教材所属的年级“对号入座”

其次,应该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的引导下,理清讲课的思路,必须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同时突出重难点。教材重点是就教材的具体内容而言的,是指那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讲解,并且要求学生特别关注的知识点,教材重点必然是教学重点,而教学重点不仅仅是教材重点还包括那些虽不是教材重点但要老师着重讲解的内容,教材重点是由其在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决定的,教学重点除了应关注是否是教材重点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而定,所以说分清重难点是新教师要做的重要的工作,而不仅仅是教参上标注一下,或在教案中写一下而已,新教师是要去思考辨明并在实际教学中体现的,抓住了这点我想可已经成功了一半了。同样所谓难点:是指那些大部分学生难以较快较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知识,比较复杂的技能或比较生疏的技巧。这对教师而言往往有定位不清的问题,实际教学中,难点往往来自以下几点:

一、来自教材。教材上那些比较抽象、复杂的问题以及表面容易实则容易混淆的内容;

二、来自教师,这容易被忽而略,教师受思想水平、教学业务水平、对教材专研的深度、教学方法的选用是否合理的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能准确地发现和把握难点,或不能巧妙地化难为易;

三、来自学生。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去考虑,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备学生”。

3、教师应该在考虑学生对教材的可接受性的基础上,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加工和再组织。具体而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2)有较强的理解、处理教材的能力

(3)有较强的了解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能力,这很重要,我有切身体会,当你对学生比较了解时,你会感到教学比较轻松,课堂气氛会较好,自己也会觉得课比较成功。

(4)有较多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

二、正确合理地使用《教参》

教参是教师备课时的参考用书,仅供参考而已。而决不能将教案写成教参的翻版,具体要求有:

(1)

应该在教学大纲理解透彻及对教学内容初步熟悉后再参阅教参

(2)

应该在理清教学思路及搭好讲课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再参阅教参,比如你的课

你想讲什么内容,重难点是什么,怎么讲,怎么引导,如何组织,重点例题是什么,练习如何安排等等,最好默念几遍课,不断发现问题、调整,差不多后再看看教参,合理取舍,再调整。

(3)应该带着审视的目光去阅读、借鉴和利用教参,同时加以认真分析,不盲信书,不唯书,特别对新教师我觉得这点更重要,要敢想,敢提疑问,书也是会错的。也就是有质疑精神,只有这样。新教师才能更快地提高。

再次,教学内容的优化也应注意,这点更容易被新教师忽视,因为教材都是由教育部或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编写的,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为什么还用优化呢?用一位专家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很多教参、教科书是以各种各样的观点和各种各样的教材揭示教学大纲原理的”所以“还应系统地更新陈旧性例证教材,时刻考虑当前的迫切任务,不能不注意到由于教师的能力、专业水平不同,他们对教材大纲的同一部分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我想对新教师而言,要关注这点,具体办法不妨放在听课、问老教师和集体备课中解决。

然后,关于课型。一般而言,数学课可分为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根据不同的课型,备课也应分为不同的类型,现今到处流行自主学习,没错自主引导探究是好法,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在于效率能否得到保证?比如,对高一的函数而言,我个人觉得预期盲目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真不如以讲授引导为主,为什么?因为对学生而言,高中函数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内容,是高中数学的难点,学生本身并没有什么概念,理解上有很大的困难,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而不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对新教师而言,基本功的训练很重要,包括“讲功”。所以如果是新授课,新授的知识与前面内容有联系,备课时应把两者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如果是复习课,备课时应多补充些与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例题。

另外还要注意通览教材,这是备教材的首要程序,要把整册书的教学内容无一遗漏地重看一遍,这很必要,一些新教师还根据自己以前高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备课,素不知很多内容、技巧、方法已经更新或改变了,所以往往新教师看一遍还是不够的,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1)应摸清编者的总体意图,准确把握整册书(或整章、整节)总的教学目的和基本教学要求;(2)应弄清每一单元在整册书中的地位,区别重点与非重点;(3)应关注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前后的有关内容,即注意“问题引入”与“思考练习”,我觉得新教师首先应该将教材上的所有习题提前,在备课前通做一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4)在阅读教学内容时,新教师最好要同时考虑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哪方面能力。

关于教学设计,我们知道备课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设计的具体化,是教学设计的具体成果,因此要写好教案首先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要注意一下几个步骤:

1、确定教学目的: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现有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确定具体的教学目的,通常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几点往往在实际操作中被简化为唯一的知识目标,这是片面的,事实上新教师如果能多从这三个方面考虑,结合教参一定会有不同的收获。

2、处理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难点,尤其要注意那些重难点兼顾之处,同时注意兼顾一般,对于非重点内容也要适当关注。

3、安排教学程序:要研究教学活动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和转换,既要使整堂课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又要使各个环节具有鲜明的节奏感。

4、选择教学方法:一定要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以能否较快地讲清知识点,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标准加以选择。

5、选择和编制练习:练习的选择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使学生巩固知识;二是使学生在练习后能将知识迁移,在运用过程中提高能力。对新教师除了课本对应的习题外还得精选,包括选做题。以供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要。

关于课时备课,即写教案,它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教案写起来是以课时为单位的,要写清楚每一堂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对于需要两堂课以上时间完成的教学内容,备课适应十分注意上下堂课之间的过度和巧妙衔接。教案的主要格式应包括:

1、章节课题

2、教学目的

3、课的结构、类型(是单一课还是综合课)

4、教具和板书准备

5、教学重点和难点

6、教学方法

7、教学过程

8、作业要求

9、效果检查(包括口头提问和书面测试等)、教后记(上完课后对本节课的综合反思)

教后记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何种形式,都应记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其重点应放在实际教学效果及简要的原因分析上;二是教学的心得体会,应紧扣自己在执教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某一点交易阐述。

二、教师如何备教学对象?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如果只注重教材而忽视教学对象,那么即使教师对教材专研得再透,还是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为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是矛盾的,特别在现今教育环境下,更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落实,都知道备课有备学生这一环节,但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备学生的什么?如何与备内容结合起来?

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尽管同年龄段的学生之间智力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就整个班级来说,这种差异只是程度和数量上的差异,而不同年龄段学生之间的智力发展状况的差异就不太一样,有着性质和根本的区别。新教师更要考虑这点。

其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恰当地向学生提出过高或过低的学习要求,那么可能会收到相反的效果,显然不利于学生知识和智力的发展。

最后,一定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只有从原有的基础出发,略微超前一些也可,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其他应注意的方面还包括,学习兴趣,这是指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教师在备课时应尽量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备课的着眼点应在全班的大多数学生上,丢掉大多数学生的只针对少数学生的“因材施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但同时还应关注智力发展水平较低及非智力因素方面发展较差的那部分学生,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多准备一些低层次、难度较小的材料。以引导他们较快的跟上一般学生的学习速度。而对于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同学,相应地应多准备一些层次较高、难度较大的材料,有选择性地准备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选做。

总之,备学生的关键是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智力与非智力两方面的实际水平,新教师新接手班级时最好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向前任教师或班主任了解班级情况,不应局限于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还应包括兴趣爱好以及学习习惯等;二是分别开一些座谈会,鼓励学生们畅所欲言,多提些教学建议,还应不定期地经常了解,这对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课的改进有很大的好处。

上课时要善于察言观色,学生听课的表情是教师讲授是否符合他们实际水平的“晴雨表”,设计一些看似简单但有倾向性问题的当堂练习,以测定学生的某方面实际水平。另外要认真批改学生作业,仔细分析其中的错误,尤其要关注那些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最能反映他们的真实水平。一个常用的方法是统计错误比例。这对新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因为改作业或试卷将会花费大量的精力,有时要超过上一节课。

三、如何备教学方法?

备教法就是指解决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门路和程序。一般来说每堂课至少要有三种方法交替使用,这样才不至于使学生听课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应根据课的性质,每堂课以一种方法为主(如新授课一系统讲述为主,复习课以学生练习为主),同时辅以其他方法。备方法很重要的一项原则是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不同的教授方法。备课时要注尽量做到选用的教学方法富于变化。

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法还要备学法,要考虑学生是否会通过亲身经历感悟知识,学习的激情是否会得到提高等问题。这点新教师很容易忽视,要引起关注。

四、如何备教学问题?

书中认为备问题是备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引起了我的思考,确实,问题既能连接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又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这对于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备课过程是教师理清教学思路的过程,教学思路畅通是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保证。教学过程的一条思维路线一般是相同的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目的由此得到贯穿。而问题备得好,教学思路就会变得清晰,整个教学过程就会变得流畅,然而要真正做到备好问题,并不是一件易事,不是不假思索地随意提出几个问题就能达到目的的,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必须专透教材,并在此基础上考虑这样的问题:这部分教材的基本内容是什么?重点在什么地方?有没有特别难理解的地方?怎样提问才能使学生较快消除疑问?二是必须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准确地把握教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要求和编者的意图,在此基础上考虑提出哪些问题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学深学透这部分内容?三是必须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准备的问题当然会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和更受学生的欢迎。备问题不仅要备具体的问题,还要安排好提出这些问题的方式、时机和先后次序,要备好思考如何回答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而且教师要那个预先设想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并准备作出相应的解答。另外备课时还应备开放性探索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

备课时除了以上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和备问题外,还要特别注意团队合作和谦虚请教,通过同事间的探讨、反思能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疑虑,提高备课效率。我觉得除了以上这些之外,对新教师而言,还应增加一条,备自己,就是教师考虑自己的情况,对新教师而言包括自己对这块知识的理解程度,自己的习惯、态度、心情、优点长处、不足等等再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才能最终快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备课上课技能。加快发展和成长。读书使人进步,学习使人充实,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明白了许多是是而非的东西,而且明显激励了我对课题的思考,对新教师而言,这些内容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下载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初探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初探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1 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部分同学在数学这一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有些学生数学成绩始终没有起......

    高中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高中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从1993年大学毕业登上三尺讲台至今,整整带了20年高中数学课。20年来,从不成熟到成熟,摸爬滚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路和教学风格。 我的教育思路是十分......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一)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部分同学在数学这一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有些学生数学成绩始终没有起色......

    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小海中学 胡兴文 一直以来,我都在不断反思、探索,寻觅一条如何才能使学生学好数学,通向高考成功之路。在一段时期的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

    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数学教学心得 通过参加10月14日省举办的送教下乡活动,我不但从知识应讲授的深浅上有很大的收获,还从课程的讲授方法上学到了很多。 自从参加工作,我已送过几届高三,每次上高......

    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龙里中学数学组黄继兴 一直以来,我都在不断反思、探索,寻觅一条如何才能使学生学好数学,通向高考成功之路。在一段时期的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

    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这学期我担任一个理科专科班和一个本科班的数学课,压力之大,责任之重,可想而知。现将本学期教学情况简要总结如下,以便总结经验,寻找不足。 一、加强经验交......

    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 容城中学牛文国 2012-2013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期末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做到了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