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旗下的讲话之礼仪的发展和延续
国旗下的讲话之礼仪的发展和延续
国旗下的讲话之礼仪的发展和延续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高一.十班的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礼仪的发展和延续》。众所周知,我国是礼仪之邦,在周朝礼仪发展到鼎盛之时,论语中早有记载。孔老圣人曾感叹:“周兼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可见,早在几千年的中国亦有较为完善的礼仪制度。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他要求人们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倡导的“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要互相关心,彼此尊重。完善的礼仪制度已成为古代君子的要求,自己的习惯,也是结交朋友的优秀名片。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优秀礼仪也渐渐消退,我们并不是要求我们自己也如古人那样总是挂着“子曰”,也不需要如古人见面总是鞠礼叩见。
繁华的街市,快节奏的生活和追名逐利的愿望让今天的人们渐渐地把礼仪搁置在不起眼的角落。让以前的礼仪只是成为教科书上的摆设。泱泱大国的礼仪不能被时间的流逝与快节奏的生活所被磨灭。韩国、朝鲜,日本等国曾今都借鉴我国的礼仪。但为何他们就能延续这样的礼仪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无论如何,祖先留传下来的文化和礼仪不能被我们所遗忘。
身为中学生的我们也有义务挑起重振礼仪的重担,不能让本为礼仪之邦的我们被外国人说成不懂事的蛮荒人!
我作为学校的礼仪队的领头羊,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担当礼仪的代言人。
当我们骂人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骂走的,其实是自己的尊严和信念。
当我们打人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打走的,其实是自己的善良和人性。
当我们吐痰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吐走的,其实是自己的清洁和风度。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千学万学学做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多一句谢谢,少一句脏话。多一点文明,少一点粗鲁,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满怀憧憬,我们充满激情,我们追求成长和长大,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亲近文明,表现文明,实践文明,做文明学生,创文明校园。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篇:国旗下讲话-文明礼仪之餐饮礼仪
讲话
礼仪文化之餐饮礼仪
何晶
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
那么,在现代,我们在平时应该注意哪些餐饮礼仪呢?跟老师一起来学学吧。首先要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或听到长辈说:“大家一块吃吧”,你再动筷,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
吃饭时,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压迫胃部,影响消化。
夹菜时,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盘子里翻来倒去地“寻寻觅觅”,眼睛也不要老盯着菜盘子,一次夹菜也不宜太多。遇到自己爱吃的菜,不可如风卷残云一般地猛吃一气,更不能干脆把盘子端到自己跟前,大吃特吃,要顾及同桌的父母和姐弟。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扫”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别人都表示不吃了,你才可以把它吃光。
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张开大嘴,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的,更不能在夹起饭菜时,伸长脖子,张开大嘴,伸着舌头用嘴去接菜;一次不要放入太多的食物进口,不然会给人留下一副馋相和贪婪的印象。
用餐的动作要文雅一些。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子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将菜汤滴到桌子上。嘴角沾有饭粒,要用餐纸或餐巾轻轻抹去,不要用舌头去舔。咀嚼饭菜,嘴里不要发出“叭叭”、“呱叽呱叽”的声音。口含食物,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开玩笑要有节制,以免口中食物喷出来,或者呛入气管,造成危险;确需要与家人谈话时,应轻声细语。
吐出的骨头、鱼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来,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或地面上。如果要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吃饭嚼到沙粒或嗓子里有痰时,要离开餐桌去吐掉。
在吃饭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饭,并能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遇到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时,要道谢。相信同学们会在这方面做得越来越好!
第三篇:国旗下讲话 礼仪
同学们,非常高兴我们又相聚在这美好的早晨。
你们是肩负着民族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正吸吮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营养,茁壮成长。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文明礼仪的修养显得尤为重要。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你们正在接受着知识教育,更应该知书达理、举止文明、谈吐得体,争做有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合格小学生。
小学生应该怎样做,让礼仪洋溢在我们美丽的校园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小学生要着装得体,衣着整洁、大方,符合学生的身份,能体现出我们学生篷勃向上的风采,让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养。
第二,是在升旗仪式上的表现。升国旗,奏国歌是一个庄严的时刻。国旗下的我们要严肃认真、精神饱满、高唱国歌,不负于“礼仪之邦”这个美誉。
第三,课堂礼仪。每位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都将直接影响自身的学习,而且对上课老师也有着较大的影响,不仅如此,它还关系到一个班的荣誉与凝聚力,体现出这个班级的班风班貌。
第四:校园礼仪。爱护花草树木和学校的一切设施,不乱扔垃圾纸屑,保护校园环境。
课间休息时,老师希望,我们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牢记文明礼仪,从最基本的做起,做到三个学会:学会管住自己的嘴——文明用语、轻声细语;学会管住自己的脚——轻身漫步,文明行走;学会安排好课余时间——静心休息、与书为伴。
我们期盼的2008北京奥运进入了倒计时,全国都弥漫着文明礼貌的芳香。而这些芳香正来自于各种花朵,你,我,他便是其中的一份子。希望同学们学习文明礼仪,实践文明礼仪,倡导文明礼仪,挑起传承礼仪的使命,做文明礼仪的小使者。我相信,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一定能为锦田小学营造更加和谐文明的人文环境,一定能沐浴文明礼仪所带来的温暖。
第四篇:国旗下 讲话:礼仪教育之言谈之礼
礼仪教育之言谈之礼
礼仪教育之言谈之礼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礼仪教育之言谈之礼》。
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文明礼貌并非是个人生活的小节小事,而是一个国家社会风尚的真实反映,是一个民族道德素质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心灵的窗户;语言,是思想的外化;语言,是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工具;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感表达、传递的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
那么,我们应如何运用好自己的语言呢?下面,先来听首儿歌:
我有一个小嘴巴,讲起话来呱呱呱。
粗言脏话莫出口,只说文明礼貌话。
请请请请对不起,谢谢谢谢没关系。
您好再见不能忘,人人听了心欢喜。
同学们,听着舒服吗?大家之所以听着舒服,是因为这首礼仪歌谣中,把“请”、“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没关系”等常用的礼仪语言都唱出来了。听了这样的文明语言,大家自然会心平气和、心情愉快,怨气没了,怒气消了,沙漠变绿洲,干戈化玉帛,一丝微笑马上会浮现在我们的脸上。
那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语言能此等神奇?原来这就是我们民族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和强烈感染力的体现。
礼仪教育之言谈之礼
我们与人谈话时应注意这样几点:
1、无论什么场合,谈话的声音不宜太大。尤其是在公共场所,音量应该控制在你周围的人能听到就行,不要防碍周边的人。
2、当你和他人讲话时,应该请对方先讲,并能专注地倾听别人的讲话,这是对人的尊重。
3、老师或同学在与别人说话时,不要打断他们的讲话,或是眼睛向外看,向上翻等心不在焉的样子,这样很不礼貌。
4、自己讲话时,要把问题讲述清楚,不要滔滔不绝,也不应三言两语表述不清,而不管他人的反应。讲话时应该同时注意对方的表情,如果对方表现出反感的神态,则应早收话题,或转向其他话题。
5、与人交谈不要指手画脚,经常出现大幅度的手势。说话要平缓,表情要安详。
6、与人交谈时还应注意举止,所谓:坐有坐像,站有站像,谈话时叉腰劈腿地站着,或是东倒西歪地坐着,翘腿抖脚都是不礼貌的。
古希腊哲人说:“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孟子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这些都充分说明“礼”是何等重要。你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希望你们能加强自身言谈礼仪养成,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2016.4.18
第五篇:尊师礼仪国旗下讲话
国旗下讲话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感恩老师,尊敬老师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落成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情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居里夫人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当她取得巨大成就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她知识的老师,依然用行动来传递他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
作为深受老师教诲的小学生,理所当然应该热爱和尊敬自己的老师,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1、无论是在校外或是校内,遇见老师应主动问好。
2、进出校门或是在楼梯上遇见老师时,不要与老师抢道,应该主动给老师让道,让老师先行。
3、看见老师手中拿着许多东西,要主动上前帮忙。
4、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要说“请问”,老师回 答后,应说“谢谢”,然后再对老师说“再见”方可离开。
5、老师在与人交谈或做事时,不可随意打断、干扰老师,应站立在一侧,等老师交谈完毕或是做完事后再找老师。
6、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不惹老师生气,老师不在时,严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不让老师担心。
7、珍惜老师的工作及劳动成果,认真完成老 师每次布置的各项任务。
8、课堂上不与老师说开玩笑或是不雅的话,任何时候都不能直呼老师的姓名。尊敬老师,应发自内心,落实在行动上,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常怀感恩之心,将尊师的礼仪落实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共建文明、和谐校园。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