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识字教学
让识字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阜宁县郭墅中心小学 李青霞 邮编:224403 电话:***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给识字教学注人了新的血液,它要求教师既重视以识字技能为重点的认知目标,又要关注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学习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那么如何让学生一开始接触汉字,就喜欢上汉字,爱上汉字,从而主动识字呢?我的体会是不宜依靠简单重复,机械乏味的认读和大量的抄写来完成,而是有的放矢地加强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采用相应的教法以提高识字效率。其教法主要体现为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学龄初期儿童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阶段,他们通过感性认识而获得表象,运用表象进行直觉的“形象思维”,情境教学正是从感受形象开始,以情激情,符合儿童思维的特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有情有趣,尤其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教师更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生字的饱满热情。如教学《认一认3》时,针对“星”这一教学的难点,可以借助多媒体,显示星星闪动的画面,让星娃娃开始说话,跟小朋友交朋友。这一小小的情境,激起学生要读好“星”字,与星娃娃交上朋友的浓厚兴趣与强烈愿望。教学“风”字,显示不同季节的风的画面,让“风”字发生颜色的变化,一次次刺激学生的视觉感观,并配以风声,让学生入情入境,认识并认读“风”字。又如教学《识字4》一课时,师指着黑板上美丽的贴图(图上有茂密的树林,鲜艳的花丛,碧绿的田野,四五个孩子有的手拿放大镜在地上蹲着,有的拿着蝴蝶网兜在田野里跑着``````)对大家说:
“让我们也跟着这些小朋友一起到树林里转一转,到花丛中钻一钻,到田野里跑一跑,好吗?”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老师指着贴图(蝴蝶躲在花丛里,螳螂掩映在树叶上,蚂蚁暗藏在落叶上)对大家说:“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瞪大了眼睛,仔细看着。一会儿,有的学生像发现了新大陆,激动不已:“我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停在花朵上。”“那片树叶上躲着一只螳螂。”“两只蟋蟀在落叶上做游戏。”“一只知了正在唱着动听的歌。”老师顺势抓住挈机,表扬学生:“小朋友眼睛真尖,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昆虫,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随即把“螳螂、天牛、蝴蝶”等词语贴到了相应的昆虫图旁,图文对照,让学生练读词语。这样的认读汉字活动多么富有情趣!孩子们一个个指指点点,读得摇头晃脑,浑然忘我。
二、穿插游戏,拓展学习空间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绚丽多姿的游戏、玩耍的世界中踏入校门,他们活泼好动,充满童趣,但持续集中注意力时间短,课堂教学中穿插运用游戏能很好地克服这一弊端。因为他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激发了他们的童趣,诱使他们主体参与、自主学习。如果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上过早地压上死记硬背的沉重负担,不但达不到识字教学的目的,而且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因此尽可能通过游戏、表演、实验、操作、动手模拟等活动,让他们的眼、耳、脑、手、口等一齐“动”起来,以“动”激活识字教学。比如开展“我与生字交朋友”活动:
(1)叫朋友“名字”。学生用两种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画出会学、会认的生字,通读课文时强调别叫错朋友的“名字”(读音)。这样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因此他们读起书来,认起字来特别用心。(2)记朋友“相貌”。认错人是件很不好意思的事。既然与生字交朋友了,当然要记住这些朋友的“相貌”(字形),于是学生就想方设法记住生字字形。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在学生面前活起来,一一
进入学生的知识仓库,学生对这些生字产生了感情,像老朋友一样待他们,不仅记得住,而且画得准(书写准确)。
(3)看朋友“做事”。一个个生字孤立地看,只不过是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而融入课文这个“大家庭”,就充满生命和活力,其作用也就显现出来了。看朋友“做事”,就是看看生字在“家”中的作用,即表达了什么意思。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自觉地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同桌讨论等方法去挖掘生字的含义。如教学《识字4》,当学生了解了整篇韵文后,让他们戴上与昆虫有关的图或词的卡片,伴着“找朋友”的音乐自由游戏,找到一个伙伴;接着再找另一个伙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将枯燥的复习寓于快乐而又紧张的比赛中,再次让学生将所学词语与相应事物联系起来,并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后来我又设计“小组合作做贺卡”的活动,请同学把刚才游戏的卡片取下来,贴在已经准备好的贺卡上,还可以画上其它东西装饰一下,要把图和词贴准确,学生兴趣盎然地动手贴、动手画、动手剪,大家快乐地游戏,快乐地学习,通过活动,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审美情趣得到了培养。
三、自主探索,增强识字能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独立地掌握他们。”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与学生互换角色,给学生留有自由识字的空间,经常引导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你还有更好的记忆方法吗?”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潜在的创造能量。如教学《认一认3》中的“日、月、光、雨”时,发给各组生字卡,以小组为单位,用读拼音、看图或其它方法自己来认识。人人可以争当小老师,挑自己学会的,喜欢的字介绍给其他小朋友,通过小组合作,争当
小老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在主动探究中认识了汉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崭新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体,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在教学中没有过多的包办代替,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汉字,自主探究汉字,在自主感悟中发现一些汉字的规律,培养识字能力。如《识字4》中,小朋友认识了昆虫,初步认识了有关昆虫及本课的词语后,就进入了学韵文,识写汉字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让小朋友小组合作,认真朗读韵文,仔细观察汉字,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学生认真读韵文后,纷纷举手: 生1:我发现“蜻蜓”两个字,只要在“青”和“延”旁加上一个“虫”字旁就成了“蜻蜓”,大家跟我读“蜻蜓”。生2:我发现蚂蚁两个字,也只要在“马”和“义”旁加上一个“虫”字旁就成了“蚂蚁”,大家跟我读“蚂蚁”。生3:老师,我发现大部分昆虫的名称都有“虫”字旁!生4:我爸爸在昆山工作,“昆虫”的“昆”就是“昆山”的“昆”,我早就认识了。这是教学的瞬间,看似简单,却很精彩!他们自己开动小脑筋,观察字形,研究字形,展开联想,组织语言,说出了那么多答案,真是了不起的“伟大发现”。
四、及时巩固,提高识字效益
遗忘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记忆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衰退的,所以在学生经过正确识字后,还得进行间隔性的再现。从复现的形式看,应力求丰富多样,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这样的变式训练形式。
(1)卡片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先自己拼读,后小组学。
(2)多种形式比赛读。利用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经常开展比一比、赛一赛的活动,寓复习巩固于比赛之中。如小组“开火车”比赛,看谁认得快;生
字默写比赛,看谁默写得对。开展这些比赛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好处,又能检查教学效果。
(3)找字卡,做游戏。上好一课或一个单元后,把所学的生字写在卡片上,一个学生读,其他学生找出字卡展示,或两个小朋友,我读一个你找,你读一个我找。学生反复认读,看的次数多了,也自然地认清了所学生字的字形,读准了字音。这样比反复抄写汉字的方法,来得既灵活又省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找朋友。把合体字分解成几个部件,写在卡片上,如:人+王=全,口+十=早,口+十=叶,一+大=天等让学生以找朋友的形式,把相关的字联系起来,这样从分到合,又从合到分,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到整体,既有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反复认读,对容易混淆的字也就区分开了。
(5)减一减。与找朋友的方法类似,不同点是从一个熟字中去掉某一部件。如学“乌”字,学生从“鸟”字得到启示,说“鸟”字去掉一个点就是“乌”字。学习“休”字,学生说“体”字去掉一横就是“休”。
(6)换一换。依据形声字的特点,通过换熟字的部首来变成生字,如“清”换三点水为“日”就成“晴”;换三点水为“目”就为“睛”等。
(7)说一说。如《乌鸦喝水》一课中有“喝、渴”两字,学生容易混淆。老师请学生自己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分辩清楚。有个学生是这样记的:“喝水要用嘴,‘喝’是口字旁。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这样一说,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五、开发资源,培养识字意识
在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性课程资源、社会性课程资源、人文性课程资源,语文教育应直根于现实生活,面向未来,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教课书上要求的音、形、义都会的生字外,还要巧妙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培养自主识字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据此,我们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激发学生主动
识字的愿望,开辟多种识字途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增强识字量,为他们今后的读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利用校园文化识字。进入校园扑面而来的校名、校训、小学生守则和学校里的文化设施;进入班级,班级名、黑板报、班级制度、伙伴名字``````都是学生识字的素材。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经常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日子一久,学生就由无意识到有意识把熟悉环境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记得一年级第一次发作业本时,老师就提出小助手的“任命标准”,认识本组同学姓名的可以当组长,认识本排同学姓名的可以当排长,全班同学姓名都认齐就有当课代表的资格。学生们都想成为老师的小助手,于是一下课就对着座位表上的姓名认真识记。没几天功夫,许多学生便能顺利地帮老师发本子了,由于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全班学生姓名中近100多个汉字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记住了。
(2)在环境接触中识字。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喝饮料时,饮料名跃入眼帘;买物品时,物品的名称、说明罗列其上;上街时,路旁的各色广告、招牌仿佛在向他们招手;看电视时,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如新闻联播、儿童故事片、动画片等,他们通过耳听标准的发音,眼看屏幕上的字句``````这些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识字环境。这样在大语文环境下识字、认字,增加了刺激记忆的机会,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生字词的强化和巩固。
(3)在课外阅读中识字。学生学过了拼音,认识了一部分汉字,最让他们高兴的莫过于能自己阅读书报了。此时,教师可提供与学生识字量相当的阅读物,利用每周开设的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进行“我会读”展示性阅读活动。这样既巩固了熟字,又学到了生字,达到多识字、早阅读的目的。而在阅读时体会到识字成就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更能激发他们识更多的字,看更多的书的愿望,使识字和阅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日常生活中识字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拓宽识字面,不仅可以增加识字量,更重要的是把识字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之中,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生活活动融为一
体,这样的学习活动有利于陶冶生活情操,培养生活才干和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习惯。总之,识字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孤立地教学生识字是不可取的,采用单调机械的方式亦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遵循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主体,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才能让识字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第二篇:识字教学论文
识字教学点滴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兰园小学 沈 阳
关键词:寓教于乐、轻松识字、生活环境中识字、阅读识字、调动识字兴趣。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有目的地调动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把识字教学寓教于乐,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不但能激起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能激活他们的思维!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生字!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比较联系识字。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日”太阳只有一个,所
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与“他”“地”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写错了。
二、编儿歌、讲故事、猜字谜识字。
让学生“在做中学”、“在乐中学”是我们倡导的理念。识字教学更要依靠课堂上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我们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让学生在儿歌、故事、字谜等一系列愉快的教学活动中学习汉字,如教学课文《三个谜语》一课中的“喜”字,采用猜谜语的形式出现,出示谜面“一口吃掉十颗豆豆”,学生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猜出谜底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个字。学到一个生字,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给字编故事,如:把禾苗栽在土中的过程叫种。再如:问,有人听到门外有动静,他就开口问一问。在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为生字编字谜、编儿歌,这既是对生字的巩固,也培养了学生正确拆分字形、正确认识汉字形体特点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在生活环境中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方面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
该是开放的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不仅仅只是局限在课文中的几个字,而应拓宽识字的空间,把识字教学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让生活成为识字的舞台。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 我引导学生认识所住的街巷楼宇的名字;喝饮料时,饮料名跃人眼帘;买物品时,物品的名称、说明罗列其上;上街时,路旁的各色广告、招牌仿佛在冲他们招手;看电视时,耳听标准的发音,眼看屏幕上的字句 …… 这些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识字环境,从而巩固教材中的生字,并在不经意间扩大了孩子的识字量。这样在大语文环境下识字,增加了刺激记忆的机会,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生字词的强化和巩固。
四、在各科教学中识字。
我们语文教师要主动与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联系,在其他学科教学中 ,通过读数学题目,读音乐歌词,给自己的画加上一两句说明语等 ,使学生运用在语文课上学到的字词 ,以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
五、在动手操作中识字。
学生学了字词 ,自然会有表达的欲望 ,我们可以借助各种节日 ,让学生制作节日贺卡 ,在贺卡上写上一两句祝福的话 ,不认识的字可以问教师或家长。学生边写边学 ,寓巩生字于有趣的操作实践中 ,其乐融融。
六、在阅读中识字。
学完生字后,让学生及时多次阅读课文,增加与生字见面的机会与次数,阅读与其识字量相当的课外书报等。这样既巩固了熟字,又学到了生字,达到多识字、早阅读的目的,而在阅读时体会到的识字成就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更能激发他们去识更多的字、看更多的书的欲望,使识字和阅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七、在发展语言中巩固识字。
学习了一些汉字后,教师可提供有关话题,或创设问题情境,或展示生动画面,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再把自己说的内容写下来。这样通过说、写的练习,达到巩固识字、发展语言的目的。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第三篇:识字教学论文
激发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点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识字方面明确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的编排,遵循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并要求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教学中,我们做了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的尝试,从而提高了识字效率。下面具体谈谈几点做法。
一、充分发掘教材蕴涵的趣味性,指导识字
教材的各个部分体现了主动学、有情趣地学的编排意图。例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活动中,巩固汉字,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识字的信心。教学中,我们从教材实际出发,依据儿童年龄特征,精心设计教法,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
例如,汉语拼音第11课中编排了一首儿歌,并配有一幅形象逼真、色彩丰富的图画。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文来提高学生对文字符号的敏感性,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我先范读激趣:让学生边看图边听我读儿歌:月儿弯弯挂蓝天,小溪弯弯出青山,大河弯弯流入海,街道弯弯到校园。学生听后,对这首浅显易懂的儿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要读的愿望。接着,指导朗读:让学生用小手指着字跟我读,一遍、两遍、三遍,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能熟读成诵。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圈一圈:拿出铅笔,在儿歌中找一找“弯”字圈出来,看一看一共圈出了几个“弯”字。然后连一连:请同学们找一找图中什么是弯弯的,用线把儿歌中的几个“弯”字分别与图中的月牙、小溪、大河、街道连起来。借助联想加深对字形的记忆,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从整体上认记了“弯”字。这样,字形轮廓和特征就与其意义自然联系在一起了。最后,有意识记:让学生再跟着我把儿歌读几遍,边读边注意圈出来的“弯”字,“弯”字在多次反复中被认记。
中国文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图像”文字。在儿童识字的初级阶段,这种音、形、义综合感知的办法显然是一种很有效果的好办法,能极大地引起儿童的识字兴趣,非常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而且巧妙地把汉字学习和口语发展结合在一起。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会有意无意运用这种方法,圈圈连连,认识一些字。
二、利用新旧知识联系法进行随机识字
我们知道,新知识的获取往往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同样,学生认识新字的过程,也往往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利用儿童已经学过的笔画、部首、熟字,采取加加、减减、换换的方法来引导学生随机识字。
例如,我们在教学识字
(一)第1课──《一去二三里》时,让学生用铅笔圈出“去”字,让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去”字。有的说“土”字加两笔,有的说“云”上加一笔竖就变成了“去”。“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能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生字。”说着,我们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大大的“去”字,随后又从讲桌上拿起一支铅笔问大家:这是谁丢的铅笔?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这支铅笔上来。我随机用红粉笔在刚写的“去”字上边加一笔“撇”,告诉学生这一撇就是你丢的东西,你想想,你的东西去了,不就是“丢”了吗?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想教我们认识‘丢’字啊。”教室里响起一片笑声,学生们愉快地记住了“丢”字。实验证明,在有意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即意义识记),由于有思维活动的参与,其识记效果远胜于无意识记和机械识记。
三、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多阶段反复识字
一年级上册共编排20篇课文,每课安排识字9~13个。针对识字量过大的问题,教师的指导便非常重要。我们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激发识字兴趣,让生字多阶段复现,在复现中巩固识字。
(一)指导学生在预习中读准字音
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的。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我们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看看生字条中的生字宝宝,你已经认识了谁?跟它打声招呼吧(读出字音),还有谁你不认识?快把它从课文中找出来,圈一圈,借助拼音读一读吧。”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很乐意到课文中认生字,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
(二)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生字
合作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课堂上,我们把学生分成四个人一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在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四人围坐,每个人都用右手食指指着生字字条中的生字,从小组长开始,轮流教读,每个字连读三遍,其他三人跟读三遍,教读者一时不会了或者教错了,其他三人中任何一个可马上提醒或纠正,强化了对字音、字形记忆。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各自的识字方法,并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领悟、进而掌握最佳识字方法。通过这种简单的合作学习,所有的学生都主动参与,积极表现,实现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三)教会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有“画”这个字,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画竹叶„„”的“画”和“一幅画”的“画”意思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知道前者指“动作”,后者指“图画”。再让学生说说谁会画什么?“画”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这样教学,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让学生理解有时候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不同的。再如《阳光》一课中有“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学到这里时,我让学生打开书第17页,读儿歌《猜一猜》中的句子“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通过比较读,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长”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不同,字义也不一样。
(四)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巩固识字
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效果比较好。阅读心理学认为,阅读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阅读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教学中,我一方面在课堂上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随课文识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词在音、形、义上的统一联系。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儿童书面学习的最佳时期是6~12岁。教学中,我经常布置学生课外阅读自读课本《小熊过桥》《小学生拼音报》《低年级作文评点报》及家长为孩子购买的低幼儿童读物,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识字的巩固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既有效地巩固了识字,又使学生及早接受独立阅读的训练,获得良好的语言习惯的培养。这样,通过课内、课外大量阅读,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了识字空间。
四、调动家长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外识字 崔峦理事长强调指出:识字提倡“两条腿走路”:一是课内,二是课外。课外识字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融合。每位家长对孩子的成长都格外关注,经常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家里》一课学完后,我们让学生自己看看家里有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他用品,说说它们的名称。然后让家长写上词语卡片贴在物品上,教孩子读读认认,调动家长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帮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识字,孩子在课余时间对照实物认字,孩子们在无意与有意之中就记住了这些字。在学完《自选商场》后,让学生跟随着家长去自选商场(超市)购物,请教家长,认读商品名称,收集商品包装,认读包装上的字;商业广告也为学生提供了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识字环境,丰富了他们的口头语言,许多琅琅上口的广告词更是受到小学生的青睐。我们引导学生利用星期天、节假日,请家长帮助摘录广告词、做标牌广告;开展“家长伴我读书、读报、讲故事”活动,巩固了识字,开阔了学生视野。
总之,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一旦对于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到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以后,不仅课内注意识字,课外也会利用各种形式识字,他们会因为认出字而高兴,会为发现新词而雀跃,会为自己能读懂一本小书而欢呼。这种源于内心的满足,对自我能力的发现,将使孩子们拥有自信和持久的快乐。因此,低年级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开发学生身边的汉字学习资源,以便快捷高效地进行识字教学。
快乐语文』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
发帖人:小小西西
发表时间:2009-12-22 10:29
评价:K
人气:1150
回复:2,一年级学生识字学习主要靠自己的兴趣,主动性不强。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
回复人:xyp 回复时间:2009-12-22 14:24
识字教学三部曲
──浅谈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繁阳镇城关五小 王 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今在我们农村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出现了学生识字量大,识记的生字容易回生,错别字较多等现象。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呢?
识字教学的实践经验告诉我,在教学中要依据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着汉字的规律,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识字效果。
一、巧识汉字
课标中明确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1]
1.看图识字
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一些象形、指事、会意类的字可以运用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建立起汉字符号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把字的音、形、义有机地联系起来。既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如人教版第二册《称象》一课教学“象”这个字时,先用课件出示象图,让学生联系已有的形象记忆,结合眼前的图来介绍大象。再在象图旁并列出示“象”字,让学生说说“象”字的每个笔画像象身体的什么部位。学生有的说“象”上的角字头像大象的耳朵;有的说“象”中间的“口”像大象的头;有的说“象”第6笔撇是象的长鼻子,第7笔弯钩是象的身子,第8.9两笔撇分别是象的前后腿;有的说最后两笔是象的尾巴„„孩子们议论纷纷的同时,“象”字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中。
2.归类识字
汉字中占较大多数为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声。在教学中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认识一个形旁,便可联带认识一长串汉字。如在教学《操场上》一课时,先把学生领到操场上,接着有意识地带着学生一起玩,让学生在尽情地玩耍中体验,然后让学生猜猜“拍球”的“拍”和“跳绳”的“跳”分别是什么旁。当学生脱口而出提手旁和足字旁时,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字“打、拔、拍”和“跳、跑、踢”,并通过这两个偏旁顺带认识了“扔、抓、捡、捉、指”及“蹦、跨、蹬”。学生轻松地学握了字音、字形,对字义也有了一定地了解。学会了这种识字方法,学生在识字中便可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3.熟字识生字法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2],“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3]。理论强调了学习者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作用,只有当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的信息相互作用时,才能理解、产生新的知识。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汉字进行生字的识记。
⑴熟字加偏旁(加一加)
这是学生运用已认识的汉字,加上偏旁变成新字的识记生字的方法。如“直”,可以用这个字加上木字旁识记“植树”的“植”,加上单立人识记“值日”的“值”。
⑵熟字减偏旁(减一减)
这和“加一加”的方法恰恰相反,就是把已认识的字去掉某个偏旁,变成一个新字的识字方法。如用“漂亮”的“漂”和“飘落”的“飘”分别去掉三点水和风字旁,便可识记“火车票”的“票”。
⑶熟字换偏旁(换一换)
这是将一个熟字的某一个偏旁换成另一个偏旁而变成另一个字的识字方法。如:把“奶奶”的“奶”女字旁换成提手旁变成“扔垃圾”的“扔”。
“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这三种识记生字的办法是每一个学生都易于掌握的。实践证明,在大量的识字中,学生运用这些常用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不仅既快又牢地识记汉字,还将新信息(生字)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提高了自己的认知水平。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4]因此,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轻松识字,更要使学生掌握简便的识字方法,以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
二、快乐巩固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当我们记住已学过的知识后,起初遗忘的特别快,遗忘率为55.8%,然后逐渐缓慢下来,一个月后遗忘率为71.2%。[5]根据这一遗忘理论基础,我把识字的巩固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时巩固和长期运用。
1.即时巩固
当学生对所学汉字还没发生遗忘时,采取多种生动有趣的形式,将所识汉字与学生多次见面,使汉字得以牢记。在教学中我最常用的形式有:
⑴多认读
为了巩固识字成果,采用多种形式的认读,如小组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自由读、同桌互读等。但在课堂上最能激发学生认读兴趣的,我觉得要数赛读了。低年级的孩子好胜极强,比一比、赛一赛的活动,百试不厌。同桌你指我读,看谁读得准,两个小朋友极用心地找出对方的错误;小组赛读,看哪一小组读得最准,小组内的互帮互学的精神充分发扬;开火车读,看哪列“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这要求孩子们在读字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使生字熟记于心。
⑵猜一猜
在教学中我经常出一些字谜给学生猜,学生在我的影响和带动下也经常自编字谜,互相猜。这样的猜字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记牢汉字的结构,加深字意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认字的兴趣。如学生编的字谜“王大妈和白大妈坐在一块石头上,她们说这块石头好绿哟”(碧)。另外还有你读我猜的游戏。一个小朋友出示生字卡片,另一个小朋友读,只动嘴不出声,让手拿卡片的人猜等等。
⑶找朋友
把字和读音分别写在卡片上,让学生以找朋友的形式,把字和读音匹配,这样既复习了拼音,又识记了汉字;把合体字分成几个部分写在卡片上,让孩子把相关的部分联系起来组成字。这样的活动,能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汉字的结构,巩固了字形的识记。
⑷识字卡
在上新课教学前布置学生将生字做成卡片,课堂上开展“读字找字”的游戏,可以由老师说出一个生字,学生一边跟读一边在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到该字;还可以由老师出示一个生字的读音让学生认读,并在字卡中找出该字。在识记了生字之后,让学生丰富字卡内容,给生字扩词,用所组的词写一句话,使汉字的识记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得以巩固,同时学生在用字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份学习的成就感。
2.长期运用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佟乐泉先生指出:“儿童的言语发展是综合能力的发展,并不是某个阶段只发展识字能力,而另一个阶段只发展阅读能力,如此等等。因此,学过的字要力求在阅读和写话中经常运用,这是复习巩固生字的重要途径。„„”[6]
⑴在“口语交际”“说话写话”中巩固识字
课堂教学中结合单元的“口语交际”的有关话题,创设轻松和谐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每节语文课前,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已识记的生词,让学生抄在积累本上,然后以展示的形式,学生自由地用所抄的词说话,并鼓励学生课下把说的话写下来。这样通过说、写的运用,达到了巩固识字,训练语言的效果。
⑵在课外阅读中巩固识字
语文教学并不能只局限于语文教科书的教学,还要把学生引领到课外广袤的知识读本中。当学生入学学过拼音后,他们就会很高兴地运用拼音能力读书读报了。教学中,我利用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开展课外阅读展示活动。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生字,又学到了新字,提高了识字和阅读的能力。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7]无论是“即时巩固”,还是“长期运用”,都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在实践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三、趣味辨字
学生在大量的识字之后,经常出现错别字的现象,而且有些错别字,无论老师讲多少遍(集体订正了,然后再个别指导等),都无济于事。我认为归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是:教师在辨析错别字时,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调动,没有发掘学生自主辨字的巨大潜能。这样会导致教师苦口婆心地教,学生无心地机械地记。即使错别字当时订正了,过后又会再犯。我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应当针对学生的错误,采取多样的辨字方法,以帮助学生准确识记字形。
1.找规律
在我教的一年级的学生中经常出现把“真、具”等字的中间写成两横的现象。我依照了一位老师的介绍,让学生对“真、具、值、植、慎、惧”与“且、姐、咀、沮”加以比较。学生发现,凡是字上有十字头或八字底的字的中间都有三横。经过这一比较,学生掌握了判断的方法,错字就不再出现了。后来我又运用这一方法帮助学生成功解决了“故、敌”等字学生将反文旁写成折文儿的问题。我给学生呈现两组字“故、敌、救、做、敢”和“冬、夏、复、处”,让学生观察,学生找出了:当在一个字的右边出现时,这个部分是反文旁而不是折文儿,其它的三个方向则相反。
2.设语境
汉字中有许多同音字,当学生大量识字后,经常会出现同音字混用的现象。在此教师要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句中,辨别字意,以做到正确识记。如学生混用“在”“再”,在教学中我出示一些句子,让学生进行选字填空,经过选词、读句,学生明白了两字的意思,此后便很少有孩子出错了。
3.辨字组词
低年级孩子的错别字有大部分是由字形相近而造成的,之所以会犯错,就是因为孩子们缺少观察。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8]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专门准备一本辨字本,当一个学生发现一组形近字后,便抄在黑板上,和其他孩子一起进行辨字组词。长期的辨字训练,既减少了错别字,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领学生做学习的有心人,及时积累在日常学习中出现的错别字,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辨字形式,并长期坚持,让“远离错别字”的意识在学生心中扎根,并形成一种自主辨字的学习习惯。
“教无定法”,我想在识字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以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境界
回复人:平凡12 回复时间:2009-12-22 16:08
一年级学生正处在识字读书,同步进行,偏重识字。识字读书,交替进行,双管齐下。
阶段的教学。在教学时,应把握好尺度。在本套一年级的教材中,阅读内容多为诗歌和童话故事。这样的选材吸引了学生的兴趣阅读,学生可在阅读中依据语言环境中识字,并从阅读中了解字义,并由此来教学生学词语、学句子。比如在学习第一单元课文时,认识“春”这个字时,我利用课文中出现的山青了,水绿了,动物们活动了,这都是因为得到了春天阳光的普照,春天的日光带来了万物的苏醒,带给了众人的温暖。以此让学生记住春的下面为什么是“日”。当学生学完拼音后,就可借助拼音工具进行慢慢阅读了。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读书,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又巩固和扩大了识字量。而且一年级的学生需要在阅读事物中不断地巩固、重复所认识的字、理解字义和认识新字。我便开始向他们推荐相应的有趣的拼音读物:《幼儿古诗》、《儿童诗歌》、《安格生童话故事》、《一千零一夜》等,在班上定期举办故事会、朗诵比赛。我剪了许多漂亮的剪纸奖励那些多读书的学生。这样,儿童既会认了字,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
浅谈一年级小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内容提要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并运用语言文字这一工具,促进其他各门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学习质量。本文试从通过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力求探出一些既能减轻学生负担有能提高学生识字质量的教学方法,探出具有更科学、更艺术、更符合儿童接受能力的识字教学途径,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关键词 识字能力 兴趣 游戏 生活
俗话说得好:“人生识字聪明始。”的确,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渠道,是主动阅读的坚实基础,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需要。近年来,扩大低年级的识字量,引导学生提前阅读,已经成为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识字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材要求的识字量大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显得尤其重要,光一年级两册教材识字量就要达 1500 个左右。不仅有常见的汉字,也有一些比较难掌握的汉字。
(二)学生识字参差不齐
由于家庭教育以及接受学前教育的不同,学生识字的量和识字的能力各不相同,有的已经认识了一千多字,有些连简单的一、二、三等字还不是很清楚。
(三)学生识字回生现象严重
教材要求掌握的字,学生是学得快忘得也快。教材要求学的字与以往的识字要求有所不同,识字只是为了提早阅读,因此,教学时既不要求书写,也不要求对字形做过细的分析,只要学生能把所认的汉字用于阅读就可以了。但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学习生字,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很容易产生对教材中只要求认的字产生回生现象。
教学中,如何才能让一年级的识字教学提速,如何才能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汉字阅读的状态,如何从三维的角度来实现、引导、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让学生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如何让学生一开始接触汉字,就喜欢上汉字,从而主动识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在识字教学中,摒弃老一套的做法,重新开创出一片识字教学的新天地。
二、识字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运用多种形式,培养识字能力、运用发现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已喜欢的方式进行识字。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必须具有崭新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去学习,去发现。对每个孩子来说,所受的学前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已基本认识了一年级要学的字,而有些孩子却是白纸一张。因此,我们可以鼓励孩子选择自已喜欢的方式来识字。如在学习儿歌《静夜思》时,我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你已经认识的字可以当小老师教小朋友;你还不认识的字可以让拼音帮帮你,自己学一学;还可以和同桌比一比,谁最先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就这样,由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大了,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的学生智力。、让学生置身于有趣的 “ 活动 ”,以达到识字的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通过实践,我发现:让学生进入一些趣味活动,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识字,寓教于乐,就能让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真正喜欢汉字。通常我在教学中常用的有:拼一拼、加一加、减一减、画一画、摘苹果、开火车、猜字谜,捡落叶、老鹰捉小鸡 „„ 多种多样的活动可以给学生带来乐趣,也可以让他们牢牢记住生字。例如,有在教学《小小的船》这一课文中,学到“闪”字,我就让他们猜字谜“门里有个人是什么字?”一开始他们还不适应,怎么想都猜不出,后来经过我的点拨,猜了出来。于是,我就又编了一些,如:“门里有个太阳”“门里有张嘴巴”“土上两小人”等等,后来,干脆有人开始自编字谜“门外站个人”“又来了一只鸟”„„用此方法既能让学生自已记住了生字,又能锻炼他们说话的能力,还能发挥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这所有的一切让我惊喜不已,也使我认识到:我的学生不断需要新的而且更有趣的游戏。于是,我又在进行新课教学时,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设计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游戏。如:在教学《四季》,由于我的学生特别喜欢那课文插图中调皮可爱的“雪娃娃”,于是,我就画了一些雪娃娃,在每个雪娃娃的背后写上字宝宝和由字宝宝组成的词宝宝,让学生读,读对了就能奖一个小雪娃娃,学生异常活跃兴奋,他们的兴趣甭提有多高了,当然,对于这一课的生字,学生也是掌握得特别快、特别牢。
(二)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在有趣的造字法中识字、看汉字的形状,进行象形字的教学。例如山、水、鸟、木、竹等象形汉字。、教给学生有意义的学习,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识字。
奥苏伯尔指出: 如果教师能将有潜在意义的学习材料同学生已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学生也能采取相应的有意义学习的心向,积极主动地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出最易于与新知识联系的旧知识,就更容易识记住生字,而且不容易遗忘。例如在学习识字
(一)第四课《操场上》时,有几个字是提手旁(扌),我就问学生:“为什么用提手旁(扌)?”有一学生都说:“因为拍、打、拔都要用到手。”有几个字都是足字旁,我又问:“那谁来说说他们为什么用足字旁?”同学齐声回答:“因为他们都和我们的足有关!”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学习“吹”字时,有一个同学的答案令我赞叹不已:“吹是一个人(人)戴着一顶帽子(冖)用嘴巴(口)在吹。”可见,在识字教学中结合具体的字自然渗透造字法,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地运用这些方法,学生的识字能力会在实践中逐步提高。
(三)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识字。
一年级中出现的生字都是常用的汉字,大多数生字来源于生活,而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如:学生的名字之中,路边的广告牌上的字里,商店、超市里各种零食、物品的名称中,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里„„课堂上,只要有一个学生提出,其余学生也能相继回忆起,并能自发加强对生活中出现的字的有意注意。例如教学生字 “ 白 ” 时,有人说:就是“脑白金”的“白”字,电视上经常能看到;有人说:就是“大白兔” 的“白”字,我可爱吃大白兔奶糖了!也有人说:我的名字里就有这个 “白”字 „„这一过程,学生尝到了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更是激发了学生识字兴趣。因此,我觉得学生识字天地是十分广阔的,我们不能局限于一册课本,更不能局限于小小的课堂,生活是识字的大课堂,把大小的课堂结合起来,更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如学了《哪座房子最漂亮》后,我带着孩子们到校园里走走看看,让他们看看学校环境,感受“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房前花果香,屋后树成行。”又自主地学习了 “ 办公室 ”、“ 校长室 ”、“ 教导处 ”、“ 实验室 ”、“ 英语室 ”、“ 体育室 ”、“ 图书室 ” 等新字新词。在学了《识字二》第二课《自选商场》时,我就让学生搜集各种他们熟悉的商品的商标,在教室里布置一个“识字角”:什么“旺旺”、“伊利”、“光明”、“雕牌”、“黑妹”、“可比克”、“双汇”等等都到了墙上,而且,对于自己搜集的资料,学生总是特别感兴趣,一有空,他们就围着这个“识字角”转,一起认识上面的字。而且还经常比赛着谁认得对,认得多。这不,墙上的商标都已经被他们认识了,我正打算什么时候在补上一些呢!
教学领域的发展同其他科学领域的发展一样,是永无止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给识字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的识字才是高质量的识字,才能使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识字能力,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最佳的识字效果,为识字教学这一枯燥的教学活动找到一条通向成功的途径。
第四篇:识字教学论文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低学段识字教学
学校:石柱县万朝镇大冲小学 姓名:谭伟
新课程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识字量要求达到1600~1800个,要求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了教学的第一目标。可见,在小学低段教学中,除掉入学时的拼音教学,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识字教学了。识字量大,内容较枯燥,是小学识字教学的一大难题。那么,如何在农村小学低段提高识字教学,切实打好学习祖国文化的基础呢?
一、课前预习,鼓励学生利用拼音或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识字。
农村孩子课前预习资源缺乏,一是现代资源(电脑、磁带……)几乎为零;二是大多孩子属于留守儿童,监护人(祖辈)文化程度偏低,无力辅导。因此,学生仅靠现有知识、经验去攻克课前。
1、拼音识字。
课前,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预习生字、词,边读边勾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查字典识字法。
学生能否熟练地运用字典查找自己不认识的字,这在学生独立识字的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三册园地二中说到:一要使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二要指导其掌握通过部首查找汉字的方法。
祖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有些字是不能靠以有经验去读的。如人教版第四册第12课《北京亮起来了》基本功同步作业的阅读中,成语‚鳞次栉比‛中的‚栉‛,按照汉字表音的特点,班上所有的学生都读‚jié‛。于是,课堂讲解作业时,我引导学生查字典看一看,‚栉‛字到底该怎样读。一会儿,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读‚zhì‛。此时,我便顺水推舟,大声强调:‚孩子们,当你们遇到不认识而又拿不准的生字、生词时,一定要用识字好帮手——‛学生齐声:‚字典娃娃‛。
二、在识字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合作学习,提高识字效率。
有首歌儿唱得好‚团结就是力量,力量是天……‛同样,在我们学习知识时,也需要集体的力量。我认为,在识字课堂上,合作识字分四步:(1)将
课前识字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在组词;(2)告诉小朋友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3)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4)教师对学生的识字方法进行引导。在这识字四步曲中,第四步是关键。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讲,他们识字的能力是相当强的,但如果要求其对识字方法用语言表述或总结出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我们的识字教学要教会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这就要教师对学生在识字课堂上所体现出来的识字方法进行引导。
1、‚我来演,你来记‛——肢体语言识字。
由于汉字有表义的特点,构成汉字的偏旁有的和动作有关,有时做动作理解比用语言描述理解准确。如:‚看‛,学生的一个手搭凉棚放在眼睛上往远看的动作就记住了。又如:二年级上册《蓝色的树叶》一课中‚吞吞吐吐‛的‚吐‛字是生字,教师只用嘴做一个吐口水的动作就记住了。再如:二年级下册《笋芽儿》一课中‚揉一揉‛的‚揉‛字,教师可以抽学生表演一下这个动作,加深学生的记忆。
2、加、减、换(语文中的数学)识字法:巴+口=吧 玲-王=令 哄—洪
3、学生借助汉字的特点,寻找规律,扩大识字量。
(1)借助汉字表意的特点识字:如,《邮票齿孔的故事》中的‚裁‛字和‚撕‛字。
(2)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字:又如,《邮票齿孔的故事》中的‚究‛字和‚政‛字。
4、看图识字,形象生动,记忆犹新。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任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形象直观的事物记得快、记得牢。因此,在识字课堂中,教师要灵活引导学生观看课文插图、运用生活图片,认识抽象的生字,将抽象变为具体。如:‚鲜‛(一盆放有鱼肉图和羊肉图的火锅,味道鲜美。)、‚明‛(太阳图的右面还有一轮弯月图)……
5、师生猜字谜或编顺口溜记忆生字,学生琅琅上口,可增强识字的趣味性,大大提高识字的效率。
总而言之,合作识字是学生们自主识字的最终成果体现。只有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启发,教师适时予以点拨。才会让学生识字变得更加简单,教师教学更加轻松,从而使识字课堂发生‚质‛与‚量‛的双重蜕变。
三、在识字课堂中,师生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亦可对学生的识字效果进行检测。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人的记忆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再加上人的记忆还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所学生字、词进行反复巩固,达到深度记忆,降低回生率。从而真正做到有效识字。知识的反复学习是一个极其枯燥的过程,如何让学生主动而又愉悦地参与到反反复复的巩固识字中来呢?我认为有以下两种途径。
1、游戏识字。
英国有句谚语叫‚只会学习不会耍,聪明孩子也变傻‛。玩能让孩子轻松愉快,有水平的玩能让孩子玩出知识。在识字巩固的时候,一堂识字课已接近尾声。这时,学生们很有可能‚精疲力尽‛,‚善解人意‛的老师说出一句‚孩子们,学累了吧!咱们来轻松一下,做做识字游戏……‛学生们立刻‚活‛了起来。我的学生特别喜欢做这几类识字游戏。
(1)击鼓传花。学生或教师在讲台上击鼓,其他学生按座次传小红花,鼓停花传到谁的手中,谁上台读生字、组词并用所组词造句。
(2)我是检察官。老师故意读错音,让学生判断。如‚祖国‛读成‚zhǔ guí‛。老师故意写错字,让学生纠错。如‚称像‛、‚义论‛、‚四条退‛……这种方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注意力,及时巩固生字的音和形。(3)转字盘游戏。用硬纸板制作字盘,上面分化格子,分别贴上所学习的生字。在黑板某处作个记号,学生随机转动纸盘后停下,其他学生快速抢说停在记号处的是什么字。
2、在具体语境中、生活中巩固识字。
真正有效的识字学习,从来都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学生学习汉字千万不能断章取义。因此,学生在巩固识字时,一定要回家,即回归文本、回归生活。
(1)‚我来说,你们来找‛。一生说出课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另外的学生
在文中快速地抢找出来。
(2)‚我来指,你先读字再组词‛。一生指生字,另一生迅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语或用字组词。
(3)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课的生字。教师出示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字,你是怎么记住的,把你的好方法讲给同学听一听。如,我在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一课的生字时,学生回答:‚我是这样记‘忠’字的,‘我们要忠于祖国和人民’。‛另一个学生也自告奋勇地说:‚我是这样记‘盏’字的,‘我们是灯盏小学的学生’‛。识字教学是开放的,教师必须得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音、形、义),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求知欲强、记得快、忘得快、活泼好动、规矩不够、玩中学……)来优化识字教学;教师又要大胆地放飞学生学习知识的翅膀,让他们能主动参与、积极投入,使识字成为他们感兴趣的事,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为学生今后在母语学习,乃至生活中打下最结实的基础。
第五篇:识字教学论文
趣识汉字
藏龙学校 袁细群
摘要:识字教学,最困难之处就是能让学生“快、准、久” 和主动地识字,使教学和日常生活相关连, 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魅力, 并享受识字这个过程。关键词:趣识汉字 途径 方略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识字。识字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用各种途径、方法及策略,让学生享受识字这个过程,是每位教师在识字教学中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多年的教师生涯,使我深深明白,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其形式与内容是同等的重要。一.首先,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负担,而是享受。这就需要老师从教学需要出发,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依据识字内容创设一些具体场景和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识字。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具有“名词”或“动词”性质的字时,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动画、图片,表演等帮助学生识字。诸如:“人、口、手、猫、狗、鸡„„”在教学诸如此类的字之前,提前做好图与字、物与字结合的卡通纸片,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生活情景联系中识字。而如“笑、跑、跳、拿、抓、爬„„”教师在教学时,可现场表演,让学生在自己导演的故事中当主角,既有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又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既达到了自主识字的目的,而且培养了学生对字的应用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至如“宝、闪、闲、鲜„„”就要想办法把这些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
二、教授识字方法
识字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创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犹为重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在学习和比较中,掌握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及识记规律,由形到字,由字到意,由意及形,形象识记,引导学生学会识字。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在识字中体验快乐,选用寓学于乐的学习方式。找寻汉字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如在学习“明”时,告知学生,“日、月在天即“明”。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行拓展训练,让学生正确区分形近字。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点点滴滴的发现与积累,就会形成比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三、、教授识字的形式与策略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而且很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这样的方法,也会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让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式来主动识字。引导学生在联系中,在比较中找到汉字的共同点。比如,可选出一些简单的字,让学生加一笔变成新字。如“日”变为 “旦、田、甲、由、申、白、目”等,游戏穿插在识字教学中,避免了枯燥机械的记忆,同时在游戏中学习,在交流中巩固。
童心纯真,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华。在识字教学中,当学生对识字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会有阅读的愿望。这时教师应及时抓住机遇,机智、有效地激发其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并及时鼓励。指导其怎样阅读。把握时机,积极有效地去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既培养了学生爱读书的习惯。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字,在反复的语言实践中得以巩固。丰富词汇、语言,学以致用,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四、温故知新
识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用多种方法、途径形式与策略,增加汉字和学生见面的机会。,使学过的字反复出现,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接触这些字,久而久之,学生提高了理解能力,所学的字便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了,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如果教师能以满腔的热情,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