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历史 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

时间:2019-05-14 13:2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届高三历史 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届高三历史 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

第一篇:2010届高三历史 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

2011届高三历史 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

第7讲 中国历史上的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

知识梳理

一、土地政策(制度)

1.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源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时期。周天子把土地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实质上是周王土地所有制。

2.封建社会

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始于北魏,隋、唐沿用,唐朝中后期崩溃。这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于战国时期,建国初的土改中消灭,是封建社会占主体地位的土地所有制。

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形成于战国时期,在封建社会不占主要地位,但却长期存在。1669年清康熙帝实行的“更名田”(宣布原明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实际上承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

(1)农民阶级: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人间天国”。(2)民族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和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的民生主义

内容:平均地权——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1924年增加“节制资本”的内容。

(3)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的土地政策

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封建债务(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②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未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但限制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③解放战争时期: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4.新中国(现代)

(1)1950——1952年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未改变土地私有制)。

(2)1953——1956年:通过兴办互助组、发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兴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农业合作化运动或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1958年:合并和扩大农业生产合作社,提高公有化程度(人民公社化运动,未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性质)。(4)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土地的承包经营。改变了经营管理方式、分配方式。

二、赋税政策 1.春秋时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开始实行按亩纳税。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2.两汉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和兵役,此外国家还向人民征收人头税、更赋。其特点是田租轻而人头税重。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役制度正式形成。

3.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和政府的赋税收入。(“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租者,十一之税也。调者,调发兵车井田之赋也。庸者,岁役二旬,不役则收其资。”)

4.唐朝中后期推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标准。(“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夏输无过六日,秋收无过十一月”。)

5.北宋王安石进行改革实行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募役法规定包括官僚地主在内,应服役而不去服役的要交纳免役钱;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田亩,按土地多少和好坏收税。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6.明朝中期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来分担。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7.清朝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人头税,促进了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

重点解读

一、古代赋税演变的规律

1.从征税依据看:经历了一个转化和简化的过程。编户农民下的征税依据多样化,有人丁、资产和土地,但以人丁为主;租庸调制下的征税依据主要是受田的丁男丁女;两税法的征税依据是土地和资产(未废人丁);一条鞭法的征税依据是土地和人丁;地丁银则完全实现了征税依据土地化。总的来看,征税依据由多标准到单标准,从以人丁为本到以土地为本,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直至不再成为征税的依据。

2.从纳税形式看:编户齐民制度有劳役、实物,以劳役最为沉重;租庸调制和两税法以缴纳实物(谷物、布帛)为主;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则实现了货币化。总的发展趋势由实物向货币转变。这一过程是封建经济,特别是商品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从纳税手续看:纳税手续日趋简化。编户齐民制度种类多、手续繁、不定时;租庸调制手续也比较繁琐;两税法种类减少,并固定了时间;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则实现了纳税手续的最终简化。

[例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银毕输于官。……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转变,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喜事……”

材料二 17世纪初期杭州府钱塘县赋税51900.5丁;1826年保宁府赋税15232.6894664丁。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是什么?

(2)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推行后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一与材料二中两个“丁”的含义不同。根据材料情境推测这两个“丁”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二、对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土地政策的认识

1.建国前:历次调整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从根本上看,都是为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服务的。实践证明,民主革命时期不同阶段的土地政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2.建国后:历次调整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有成功,也遇到过挫折。

[例2]在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措施中,适应现实要求的经济内容是 A.打土豪分田地 B.废除封建债务 C.限制富农经济 D.减轻封建剥削

第8讲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知识梳理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1.春秋战国:(1)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到来。同时,人们开始用牛犁耕并逐渐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2)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灌溉工具桔槔出现,水利工程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大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六朝时期:江南农业得到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3.隋唐时期: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农田灌溉(大运河)发展和农具(曲辕犁和筒车)改进;农产品(茶)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4.明清时期:棉花种植面积扩大;高产作物玉米、甘薯引种;某些经济作物已形成专业生产区域;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二、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春秋战国:主要体现为技术上的进步(创造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早于欧洲1700多年;金银错技术;夹纻技术;用曲造酒技术;《考工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手工业技术专著)。2.隋唐:手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产地分布广(纺织业);生产规模大(造船业);分工细,品种繁多(陶瓷业);技艺水平高,融入外来风格(丝织业)。3.明清:手工业的进步表现在生产工具的革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纺织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增加了产品种类(印刷,双色套印技术);分工日益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江南地区);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冶铁业);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江南地区)。

三、古代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1.春秋战国:许多城市,特别是诸侯国都城,成为了繁华的商业中心。

2.两汉时期: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传到中亚、西亚、南亚地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诸国和南亚地区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

3.隋唐时期:商业比前代更为繁荣,开元通宝的发行,城市中固定交易所——市的出现,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及各大都会。当时,长安和洛阳不仅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而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以扬州和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唐朝丝绸、瓷器大量输往外国。

4.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大的商贸城市众多,江淅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郑和下西洋时与亚非当地居民进行和平贸易,但其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清朝实行闭关锁国,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且只留广州一处海关通商,因此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

重点解读

一、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1.转移的过程:(1)从春秋战国到两汉,经济重心在北方,其中关中地区一度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2)从魏晋时期开始,江南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3)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4)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经济重心彻底转移到了南方;(5)明清时期,江淅一带成为全国最为发达的地区。

2.转移的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则相对安定;(2)北方农民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3)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4)都城南迁,政治中心南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的开发;(5)南方自然环境优越,海上交通便利。

[例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缓慢发展的原因 1.从经济层面看,缺资金(资金流向土地)、缺政策(国家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缺市场(国内自然经济、农民贫困、市场狭小、国际市场封闭);

2.从政治层面看,封建专制政府对工商业的诸多限制和征收重税,如关卡林立等。3.从思想文化层面看,传统儒家思想重义轻利,读书做官考科举方是正业,受工商业是末业的守旧观念的制约等;

4.从科技层面看,传统科技趋于停滞,缺乏科技创新动力;

5.从对外政策看,主要是闭关政策错失了和西方交流的机遇,加剧了自身的衰退。[例2]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清晨入市,易棉花而旭,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大量棉花纺织品涌入市场

C.有些城市发展为棉纺织业中心 D.商品经济渗入到浙江农村

第9讲 世界经济近代化的历程

知识梳理

世界经济的近代化,其本质是在生产力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以及工业化向纵深方向的发展。它包含着多元的含义。从内容上看,至少包括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从模式上看,至少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近代化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革命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一环。

以三次工业革命为依据,我们可以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分为六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工场手工业时期。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第一时期——经济近代化的酝酿、启动时期。由于新航路的开辟,英、法等西欧国家的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

2.第二阶段为蒸汽时代。即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第二时期——经济近代化的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18世纪末开始向其他地区扩展。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的领头羊。19世纪中期伴随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的率先完成,伦敦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3.第三阶段为电气化时代。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电气化的起步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在全世界扩张的时期。

4.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20世纪40年代中期,是电气化的进一步发展阶段。一方面出现社会主义经济的近代化,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以调整和震荡为特征。

5.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着垄断经济进一步调整——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稳定发展时期。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的近代化进展缓慢。美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的领头羊。“二战”后,纽约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6.第三次科技革命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新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迅速加强——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出现了新趋势。其时,知识经济兴起,可持续发展观念得以形成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近代化快速发展。

重点解读 一、三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经济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经济近代化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18世纪末扩展到欧美各国,19世纪70年代完成。生产技术的革新,大机器的蒸汽机的使用,工作制度的推行,空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同时,工业革命还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巨大变化。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经济近代化

1870年前后,许多科学业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期基本完成。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且由于它以重工业为重点,具有极强的经济改造和社会改造能力,使主要资本主义为重工业为主导,由农业为主导转变为工业为主导。工业人口和城市人口也第一次超过了农业人口,工人阶级人数空前增加。到20世纪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移。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近代化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新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和能源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高新技术,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原子能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而且对钢铁、汽车等已有的工业部门进行了技术改造,增加了这些工业部门中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它使科技发展加速,并呈现出高度分化和综合的趋势;它促使生产力三要素发生巨大变化,使生产率显著提高;引起了产业结构和阶级状况的变化,使世界经济结构出现新的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按时完成代化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例1]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亚非拉地区的工业飞速发展 B.促成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D.世界贸易中心开始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二、世界各类型国家的经济近代化历程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影响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化历程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影响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化过程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也深刻的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和完成,然后扩展到欧美各国,英国在世界经济近化化过程中最先掌握主动权,因此在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拥有世界霸主地位。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革命或改革,先后实现了政治经济的近代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美德迅速崛起,一战后,德国战败,英国进一步衰落,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西欧、日本和一批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逐渐向多极化发展。

2.社会主义经济的近代化建设

苏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历程。一战后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于1921年被新经济政策代替,到20世纪30年代,又被斯大林模式所取代。二战以后,东欧各国照搬苏联的模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在一段时期内,使各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是随着近代化的深入发展,其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末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都进行了改革,大都以失败告终。

3.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近代化道路

二战后,在亚、非、拉美地区广大国家获得了独立,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尤其是亚洲一些国家的近代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们抓住有利的机遇,结合国情,迅速实现了经济的起飞,其中的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新四小龙”(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都是发展中国家近代化比较成功的典型。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逐渐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当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在南亚和非洲,集中了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另外,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在拉大。

[例2]促进日本与韩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主要有

①充分利用国际市场 ②受到局部战争刺激 ③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④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10讲 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

知识梳理

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始 1.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的中国出现。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中国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企业,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和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对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2.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启——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应对时代的挑战,通过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引进了西方的大机器生产,为中国创建了近代的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曲折发展 1.产生:

在洋务派创办新式工业之际,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和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等商办企业也开始出现,这就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端。

2.初步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纷纷向中国输出资本,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到19世纪末期,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3.“短暂的春天”(进一步发展):

辛亥革命的成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政府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的机会,出现了“黄金时代”。4.调整和恢复:

建国后,中共中央合理地调整了工商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5.改制:

1953—1956年,国家通过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利用“赎买”的政策,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三、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历程 1.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建国后,人民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通过一系列措施,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2.工业化建设的开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953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1956年底,我国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使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56—1978年我国工业化建设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在1956—1966年的十年,虽然出现了失误,但成就仍是主导方面,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准备了物质技术基础和骨干力量及其工作经验。但是,长达十年的“文革”,使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当然它也为我们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

4.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从而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先后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1992年中共十四大宣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到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重点解读

一、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规律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总特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具体特征: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例1]民国初期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

①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②工业体系比较完备 ③纺织和面粉业增长最快 ④张謇成为民族工业的楷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1.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2.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3.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超越生产力水平,不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等。

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改革总揽全局,把改革放在各项经济工作首位,以改革促进社会发展,随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

[例2]下图所示票证曾经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质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来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C.生活物质日益丰富 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

第11讲 世界经济全球化

知识梳理

一、产生阶段(15—18世纪中期)1.新航路开辟。世界各个地区和各个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往来开始扩大。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了,并和美洲开始有了联系:各地区的新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2.早期殖民扩张。西欧殖民者从殖民地,特别是从美洲掠夺和开采的大量贵重金属,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使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特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产生。

二、发展阶段(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获得极大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大大增强,为列强扩张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原料有着更大更多的需求。

2.资本主义列强扩张,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在世界各地抢占商口市场和原料产地,把广大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成为其经济附庸。

3.1857年始于英国的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表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特点: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三、进一步发展阶段(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推动列强展开对世界的瓜分;同时,新的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文化的联系。

2.帝国主义瓜分世界:各国进一步争夺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开拓国外市场,世界基本被瓜分。

特点:囊括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四、困境阶段(一战后——二战后)

1.苏联(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苏俄成立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其进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斯大林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同时,为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各国设臵关税壁垒。

3.世界大战的影响:许多国家的生产为战争服务;国际贸易几乎停止;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消耗和破坏。

特点:出现了许多不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因素。

五、制度化阶段(二战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

1.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建立了美元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结束了混乱的国际金融秩序,为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1945年联合国成立:“经济与社会”是联合国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联合国的一些专门组织,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世界粮农组织,以及联合国制定的一些原则,对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3.1947年启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总协定制定了国际贸易活动的“行为准则”,使国际贸易行为规范化、国际市场秩序化。总协定通过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限制非关税壁垒,奠定了国际自由贸易的基础。

4.“欧共体”成立与发展。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以来,主要致力于欧洲经济方面的合作与联合,是欧洲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它对战后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欧洲国际地位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点: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各国各地区经济联系的组织,经济交往制度化。

六、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1.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各国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相互依存、联系日益紧密,推动着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2.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更快,在世界经济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也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3.经济区域化:区域性经济组织大量建立,促进了集团内部的贸易增长、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推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特点:多种形式的全球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

重点解读

一、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 1.经济全球化

(1)迅速发展的原因

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金融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其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科技革命是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力量。

(2)迅速发展的表现

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③金融和投资全球化,④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⑤经济管理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国际化。

(3)迅速发展的意义

把世界紧密联合起来;使世界资源得以最有效的配臵,提高了世界经济效益;有助于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推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国际关系以协调为主;有利于减少腐败现象。

(4)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对发达国家来说,他们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及许多工业化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向外扩散,有利于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在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劣势。从机遇看,它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从挑战看,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起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5﹚我国的政策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2.经济区域化

﹙1﹚形成原因:①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为经济区域化奠定基础。②各国之间围绕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③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竞争加剧。④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发展过程:经济区域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90年代以来呈迅速发展之势。

﹙3﹚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4﹚影响:正面影响:①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②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形成以各个区域经济组织为主体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负面影响:①具有排他性,不利于商品、资金、技术和服务在区域集团间的流动。②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例1】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反映了 A.各国间的经济竞争基本消失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美国被排斥在区域集团化之外 D.全球贫富差距明显缩小

【变式题】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

①跨国公司发挥主要作用②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③冷战以后局部冲突减少④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欧共体成立的背景、性质以及作用 ﹙1﹚背景

必要性:①战后西欧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与美苏抗衡保证自身的安全,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作到这一点;②西欧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各国人民迫切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以尽快发展经济;③西欧各国大多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相对贫乏,随着战后它们所属的殖民地相继独立,其原料与市场发生危机,这使西欧各国认识到要尽快发展经济,必须打破国家贸易壁垒,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实现一体化。

可能性:①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②西欧各国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③各国历史传统、文化、宗教和意思形态相同或相近;④西欧各国都强烈要求恢复它们的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2﹚性质:欧共体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3﹚作用:①促进和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②增强了西欧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抗衡的能力,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③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的关系。西欧出于自身的需要同第三世界保持密切联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与广大的市场。④保持了西欧各国之间长期友好合作的稳定局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1993年欧共体发展为一个政治﹑经济组织—欧盟。【例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不仅仅是一种实际上的必要。它也是一种理论上的必要,一种逻辑的要求。国家这一概念意味着战争的概念……”

结合二战后西欧国家团结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史实说明材料所宣扬的观点是错误的。【变式题】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德国人”或“我是法国人”等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这说明欧洲()

①国家间交流更加深入广泛②市场货币一体化是此观念形成的基础③对两次世界大战反思深刻④政治一体化能为此观念提供保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二篇: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精选)

2012届高三历史 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

第7讲 中国历史上的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

知识梳理

一、土地政策(制度)

1.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源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时期。周天子把土地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实质上是周王土地所有制。

2.封建社会

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始于北魏,隋、唐沿用,唐朝中后期崩溃。这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于战国时期,建国初的土改中消灭,是封建社会占主体地位的土地所有制。

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形成于战国时期,在封建社会不占主要地位,但却长期存在。1669年清康熙帝实行的“更名田”(宣布原明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实际上承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

(1)农民阶级: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人间天国”。

(2)民族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和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的民生主义

内容:平均地权——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1924年增加“节制资本”的内容。

(3)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的土地政策

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封建债务(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②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未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但限制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③解放战争时期: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4.新中国(现代)

(1)1950——1952年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

制(未改变土地私有制)。

(2)1953——1956年:通过兴办互助组、发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兴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农业合作化运动或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958年:合并和扩大农业生产合作社,提高公有化程度(人民公社化运动,未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性质)。

(4)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土地的承包经营。改变了经营管理方式、分配方式。

二、赋税政策

1.春秋时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开始实行按亩纳税。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2.两汉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和兵役,此外国家还向人民征收人头税、更赋。其特点是田租轻而人头税重。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役制度正式形成。

3.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和政府的赋税收入。(“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租者,十一之税也。调者,调发兵车井田之赋也。庸者,岁役二旬,不役则收其资。”)

4.唐朝中后期推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标准。(“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夏输无过六日,秋收无过十一月”。)

5.北宋王安石进行改革实行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募役法规定包括官僚地主在内,应服役而不去服役的要交纳免役钱;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田亩,按土地多少和好坏收税。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6.明朝中期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来分担。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7.清朝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人头税,促进了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

重点解读

一、古代赋税演变的规律

1.从征税依据看:经历了一个转化和简化的过程。编户农民下的征税依据多样化,有人丁、资产和土地,但以人丁为主;租庸调制下的征税依据主要是受田的丁男丁女;两税法的征税依据是土地和资产(未废人丁);一条鞭法的征税

依据是土地和人丁;地丁银则完全实现了征税依据土地化。总的来看,征税依据由多标准到单标准,从以人丁为本到以土地为本,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直至不再成为征税的依据。

2.从纳税形式看:编户齐民制度有劳役、实物,以劳役最为沉重;租庸调制和两税法以缴纳实物(谷物、布帛)为主;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则实现了货币化。总的发展趋势由实物向货币转变。这一过程是封建经济,特别是商品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从纳税手续看:纳税手续日趋简化。编户齐民制度种类多、手续繁、不定时;租庸调制手续也比较繁琐;两税法种类减少,并固定了时间;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则实现了纳税手续的最终简化。

[例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银毕输于官。……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转变,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喜事……”

材料二 17世纪初期杭州府钱塘县赋税51900.5丁;1826年保宁府赋税15232.6894664丁。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是什么?

(2)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推行后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一与材料二中两个“丁”的含义不同。根据材料情境推测这两个“丁”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二、对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土地政策的认识

1.建国前:历次调整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从根本上看,都是为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服务的。实践证明,民主革命时期不同阶段的土地政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2.建国后:历次调整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有成功,也遇到过挫折。

[例2]在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措施中,适应现实要求的经济内容是

A.打土豪分田地 B.废除封建债务 C.限制富农经济 D.减轻封建剥削

第8讲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知识梳理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1.春秋战国:(1)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到来。同时,人们开始用牛犁耕并逐渐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2)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灌溉工具桔槔出现,水利工程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大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六朝时期:江南农业得到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3.隋唐时期: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农田灌溉(大运河)发展和农具(曲辕犁和筒车)改进;农产品(茶)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4.明清时期:棉花种植面积扩大;高产作物玉米、甘薯引种;某些经济作物已形成专业生产区域;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二、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春秋战国:主要体现为技术上的进步(创造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早于欧洲1700多年;金银错技术;夹纻技术;用曲造酒技术;《考工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手工业技术专著)。

2.隋唐:手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产地分布广(纺织业);生产规模大(造船业);分工细,品种繁多(陶瓷业);技艺水平高,融入外来风格(丝织业)。

3.明清:手工业的进步表现在生产工具的革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纺织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增加了产品种类(印刷,双色套印技术);分工日益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江南地区);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冶铁业);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江南地区)。

三、古代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1.春秋战国:许多城市,特别是诸侯国都城,成为了繁华的商业中心。

2.两汉时期: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传到中亚、西亚、南亚地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诸国和南亚地区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

3.隋唐时期:商业比前代更为繁荣,开元通宝的发行,城市中固定交易所——市的出现,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及各大都会。当时,长安和洛阳不仅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而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以扬州和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唐朝丝绸、瓷器大量输往外国。

4.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大的商贸城市众多,江淅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郑和下西洋时与亚非当地居民进行和平贸易,但其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清朝实行闭关锁国,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且只留广州一处海关通商,因此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

重点解读

一、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1.转移的过程:(1)从春秋战国到两汉,经济重心在北方,其中关中地区一度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2)从魏晋时期开始,江南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3)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4)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经济重心彻底转移到了南方;(5)明清时期,江淅一带成为全国最为发达的地区。2.转移的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则相对安定;(2)北方农民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3)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4)都城南迁,政治中心南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的开发;(5)南方自然环境优越,海上交通便利。

[例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缓慢发展的原因 1.从经济层面看,缺资金(资金流向土地)、缺政策(国家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缺市场(国内自然经济、农民贫困、市场狭小、国际市场封闭); 2.从政治层面看,封建专制政府对工商业的诸多限制和征收重税,如关卡林立等。

3.从思想文化层面看,传统儒家思想重义轻利,读书做官考科举方是正业,受工商业是末业的守旧观念的制约等;

4.从科技层面看,传统科技趋于停滞,缺乏科技创新动力;

5.从对外政策看,主要是闭关政策错失了和西方交流的机遇,加剧了自身的衰退。

[例2]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清晨入市,易棉花而旭,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大量棉花纺织品涌入市场

C.有些城市发展为棉纺织业中心 D.商品经济渗入到浙江农村

第9讲 世界经济近代化的历程

知识梳理

世界经济的近代化,其本质是在生产力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以及工业化向纵深方向的发展。它包含着多元的含义。从内容上看,至少包括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从模式上看,至少包括

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近代化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革命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一环。

以三次工业革命为依据,我们可以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分为六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工场手工业时期。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第一时期——经济近代化的酝酿、启动时期。由于新航路的开辟,英、法等西欧国家的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

2.第二阶段为蒸汽时代。即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第二时期——经济近代化的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18世纪末开始向其他地区扩展。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的领头羊。19世纪中期伴随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的率先完成,伦敦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3.第三阶段为电气化时代。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电气化的起步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在全世界扩张的时期。

4.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20世纪40年代中期,是电气化的进一步发展阶段。一方面出现社会主义经济的近代化,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以调整和震荡为特征。

5.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着垄断经济进一步调整——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稳定发展时期。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的近代化进展缓慢。美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的领头羊。“二战”后,纽约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6.第三次科技革命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新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迅速加强——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出现了新趋势。其时,知识经济兴起,可持续发展观念得以形成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近代化快速发展。

重点解读 一、三次工业革命及其以世界经济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经济近代化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18世纪末扩展到欧美各国,19世纪70年代完成。生产技术的革新,大机器的蒸汽机的使用,工作制度的推行,空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同时,工业革命还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巨大变化。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经济近代化

1870年前后,许多科学业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期基本完成。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

且由于它以重工业为重点,具有极强的经济改造和社会改造能力,使主要资本主义为重工业为主导,由农业为主导转变为工业为主导。工业人口和城市人口也第一次超过了农业人口,工人阶级人数空前增加。到20世纪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移。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近代化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新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和能源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高新技术,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原子能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而且对钢铁、汽车等已有的工业部门进行了技术改造,增加了这些工业部门中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它使科技发展加速,并呈现出高度分化和综合的趋势;它促使生产力三要素发生巨大变化,使生产率显著提高;引起了产业结构和阶级状况的变化,使世界经济结构出现新的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按时完成代化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例1]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亚非拉地区的工业飞速发展 B.促成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D.世界贸易中心开始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二、世界各类型国家的经济近代化历程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影响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化历程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影响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化过程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也深刻的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和完成,然后扩展到欧美各国,英国在世界经济近化化过程中最先掌握主动权,因此在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拥有世界霸主地位。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革命或改革,先后实现了政治经济的近代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美德迅速崛起,一战后,德国战败,英国进一步衰落,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西欧、日本和一批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逐渐向多极化发展。

2.社会主义经济的近代化建设

苏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历程。一战后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于1921年被新经济政策代替,到20世纪30年代,又被斯大林模式所取代。二战以后,东欧各国照搬苏联的模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在一段时期内,使各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是随着近代化的深入发展,其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末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都进行了改革,大都以失败告终。

3.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近代化道路

二战后,在亚、非、拉美地区广大国家获得了独立,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

尤其是亚洲一些国家的近代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们抓住有利的机遇,结合国情,迅速实现了经济的起飞,其中的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新四小龙”(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都是发展中国家近代化比较成功的典型。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逐渐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当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在南亚和非洲,集中了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另外,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在拉大。

[例2]促进日本与韩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主要有

①充分利用国际市场 ②受到局部战争刺激 ③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④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10讲 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

知识梳理

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始

1.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的中国出现。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中国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企业,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和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对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2.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启——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应对时代的挑战,通过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引进了西方的大机器生产,为中国创建了近代的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曲折发展 1.产生:

在洋务派创办新式工业之际,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和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等商办企业也开始出现,这就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端。

2.初步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纷纷向中国输出资本,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到19世纪末期,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3.“短暂的春天”(进一步发展):

辛亥革命的成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政府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的机会,出现了“黄金时代”。

4.调整和恢复:

建国后,中共中央合理地调整了工商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5.改制:

1953—1956年,国家通过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利用“赎买”的政策,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三、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历程

1.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建国后,人民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通过一系列措施,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2.工业化建设的开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953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1956年底,我国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使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56—1978年我国工业化建设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在1956—1966年的十年,虽然出现了失误,但成就仍是主导方面,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准备了物质技术基础和骨干力量及其工作经验。但是,长达十年的“文革”,使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当然它也为我们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

4.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从而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先后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1992年中共十四大宣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到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重点解读

一、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规律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总特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具体特征: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

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例1]民国初期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

①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②工业体系比较完备 ③纺织和面粉业增长最快 ④张謇成为民族工业的楷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1.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2.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超越生产力水平,不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等。

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改革总揽全局,把改革放在各项经济工作首位,以改革促进社会发展,随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

[例2]下图所示票证曾经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质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来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C.生活物质日益丰富 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

第11讲 世界经济全球化

知识梳理

一、产生阶段(15—18世纪中期)

1.新航路开辟。世界各个地区和各个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往来开始扩大。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了,并和美洲开始有了联系:各地区的新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2.早期殖民扩张。西欧殖民者从殖民地,特别是从美洲掠夺和开采的大量贵重金属,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使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特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产生。

二、发展阶段(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获得极大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大大增强,为列强扩张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原料有着更大更多的需求。

2.资本主义列强扩张,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在世界各地抢占商口市场和原料产地,把广大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成为其经济附庸。

3.1857年始于英国的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表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特点: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三、进一步发展阶段(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推动列强展开对世界的瓜分;同时,新的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文化的联系。2.帝国主义瓜分世界:各国进一步争夺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开拓国外市场,世界基本被瓜分。

特点:囊括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四、困境阶段(一战后——二战后)

1.苏联(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苏俄成立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其进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斯大林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同时,为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各国设臵关税壁垒。3.世界大战的影响:许多国家的生产为战争服务;国际贸易几乎停止;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消耗和破坏。

特点:出现了许多不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因素。

五、制度化阶段(二战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

1.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建立了美元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结束了混乱的国际金融秩序,为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1945年联合国成立:“经济与社会”是联合国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联合国的一些专门组织,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世界粮农组织,以及联合国制定的一些原则,对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3.1947年启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总协定制定了国际贸易活动的“行为准则”,使国际贸易行为规范化、国际市场秩序化。总协定通过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限制非关税壁垒,奠定了国际自由贸易的基础。

4.“欧共体”成立与发展。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以来,主要致力于

欧洲经济方面的合作与联合,是欧洲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它对战后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欧洲国际地位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点: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各国各地区经济联系的组织,经济交往制度化。

六、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1.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各国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相互依存、联系日益紧密,推动着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2.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更快,在世界经济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也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3.经济区域化:区域性经济组织大量建立,促进了集团内部的贸易增长、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推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特点:多种形式的全球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

重点解读

一、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 1.经济全球化(1)迅速发展的原因

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金融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其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科技革命是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力量。

(2)迅速发展的表现

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③金融和投资全球化,④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⑤经济管理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国际化。

(3)迅速发展的意义 把世界紧密联合起来;使世界资源得以最有效的配臵,提高了世界经济效益;有助于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推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国际关系以协调为主;有利于减少腐败现象。

(4)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对发达国家来说,他们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及许多工业化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向外扩散,有利于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在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劣势。从机遇看,它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从挑战看,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起国家主权和

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5﹚我国的政策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2.经济区域化

﹙1﹚形成原因:①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为经济区域化奠定基础。②各国之间围绕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③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竞争加剧。④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发展过程:经济区域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90年代以来呈迅速发展之势。

﹙3﹚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

﹙4﹚影响:正面影响:①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②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形成以各个区域经济组织为主体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负面影响:①具有排他性,不利于商品、资金、技术和服务在区域集团间的流动。②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例1】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反映了 A.各国间的经济竞争基本消失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美国被排斥在区域集团化之外 D.全球贫富差距明显缩小

【变式题】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

①跨国公司发挥主要作用②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③冷战以后局部冲突减少④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欧共体成立的背景、性质以及作用

﹙1﹚背景

必要性:①战后西欧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与美苏抗衡保证自身的安全,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作到这一点;②西欧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各国人民迫切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以尽快发展经济;③西欧各国大多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相对贫乏,随着战后它们所属的殖民地相继独立,其原料与市场发生危机,这使西欧各国认识到要尽快发展经济,必须打破国家贸易壁垒,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实现

一体化。

可能性:①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②西欧各国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③各国历史传统、文化、宗教和意思形态相同或相近;④西欧各国都强烈要求恢复它们的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2﹚性质:欧共体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3﹚作用:①促进和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②增强了西欧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抗衡的能力,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③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的关系。西欧出于自身的需要同第三世界保持密切联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与广大的市场。④保持了西欧各国之间长期友好合作的稳定局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1993年欧共体发展为一个政治﹑经济组织—欧盟。

【例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不仅仅是一种实际上的必要。它也是一种理论上的必要,一种逻辑的要求。国家这一概念意味着战争的概念……”

结合二战后西欧国家团结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史实说明材料所宣扬的观点是错误的。

【变式题】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德国人”或“我是法国人”等转变为“()我是

”,这

①国家间交流更加深入广泛②市场货币一体化是此观念形成的基础③对两次世界大战反思深刻④政治一体化能为此观念提供保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三篇:201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经济文明史专题复习3

3eud教育网 http://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专题三历代统治者的经济政策(或促农措施)

●知识梳理

▲经济政策:

1、春秋:(略)。

2、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3、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4、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士兵复员生产,归还逃亡者田宅;释放奴婢为平民;减轻田租。文帝、景帝继续实行。汉景帝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5、东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废除王莽时的苛捐杂税。

6、三国:蜀国诸葛亮实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曹魏重视保护农桑。

7、南北朝:刘宋注意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

8、唐朝:唐太宗“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即民本思想)。沿用

9、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稻,促进南北农作物的交流。

10租税。

1112、清朝:奖励垦荒;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

●认识

1、以农立国思想的原因分析:

2,国家才会富强。

3、纵观历史,就能调动人民群众生

4、当这种调整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5、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在效充分肯定。

1)原因

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是由其经济基础和统治者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主要部门,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生计;统治者的阶级地位是剥削压迫农民,重视农业有利于扩大经济利益。因此,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2)表现

①初期

战国兴修都江堰和郑国渠,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水源,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推动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孝文帝改革中的“均田令”,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

②中期

唐初统治者注重农业生产,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时间得到了保证,赋役负担减轻。唐中期推行两税法,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轻了农民的负3eud教育网 http://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3eud教育网 http://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担。同时兴修水利工程,都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分别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农田的水源供给、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③后期

一条鞭法中的“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1669年实行“更名田”,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这样,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引进农作物和推广种棉,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设立关卡、征收重税和闭关锁国,抑制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规律认识】重农抑商具体表现为:①第一,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强化本末意识。

②第二,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③第三,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便于纳税和征役。

④第四,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

3)、影响

①积极(主要在前中期)

奠定了基础。

②消极(主要在后期)

3eud教育网 http://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第四篇:高三第二轮复习来袭 如何提高

高三第二轮复习来袭 如何提高“实战能力”

近日,人教学习网的特级教师收到一些高三同学和家长的反馈,他们对即将到来的第二轮复习很茫然,对第二轮复习的方向与目的感到迷惑,在此,特级教师指导考生:高三第二轮复习时间一般安排在3月初—5月中,高三第二轮复习是综合能力突破时期,在这第二轮复习中,同学们应着手提高应对考试的“实战能

力”。

1、进行典型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高考黄金定律二就是典型题法则,其实如果我们把高考的方向把握准了,高考的出题模式弄清楚,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会很轻松。不只是在数学、物理这样的理科有典型题,文科的东西也是遵循这一原则的,比如语文的作文,一篇文章好的结构、好的句子,我们都可以用来模仿,比如“诚信是小朋友将拾到的一分钱放在警察叔叔手里时脸上的笑容,是少先队员宣誓时眼中的闪光。诚信是焦裕禄推开乡亲柴门送去的那一阵春风,它是孔繁森将藏族老妈妈冻伤的双脚捂进怀中的深情。”这是关于诚信的比喻,那我们就可以借鉴一下,仿造句子。如:诚信是开国领袖面对新中国第一缕曙光作出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召唤。诚信是继往开来的领路人俯瞰西部作出的“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的决定。学习就是一个由模仿到驾驭的过程,我们在借鉴别人精彩点的同时也是积累知识的过程,最终由量变到质变,使我们成为一个出口成章、才华横溢的人,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2、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实战能力。体系是综合的根本,专题是提高的保证。我们在回忆信息过程中会出现的暂时性的遗忘。高三学生在考试时经常答案就在嘴边就是写不出来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舌尖现象”,它常会影响到考生的情绪、信心,所以必须加以克服。高三学生张扬在平时要扎实地学好知识网络建立起识,通过形成知有效的知识体系,借助理解记忆等方式调动复习的积极性,巩固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有效的检索体系,在需要运用知识的时候能准确、及时地提取出来。当遇到舌尖效应时要保持冷静、放

松,这样可有助于知识的回忆。

3、训练解题思维,提升实战能力。很多题型可以归类挖掘共性,尤其是理科题型,题目和条件都有其内在的关系点的,一般的解题入手方法不外乎为顺着题意来,或者以寻求的结果为出发点逆向推导,只有学会从题目本身寻找做题的入手点,或形成一定的解答思维步骤,才能在考场上适应任何题,立于不败之地。所谓的考试体系就是构建在考试时第一遍的做题思路,到这时候可以减弱我们研究题目本身知识点的比例,加强研究做题第一思维的比例,通过同类型套题来总结和调整第一次想的方向,及归纳其中解答的思维共性,是能够快速帮助我们获取分数的。

当前我们处在第一轮末段阶段,很多同学开始发急了,所谓欲速而不达的道理大家都明白,这时候千万不要麻木做题,看到什么题抓来就做,做对了不去总结提炼这种思想的话,只能说你会这道题而已。做错了看答案听讲解明白了而不去思考“凭什么这么解答”,到考试的时候还是不会的,做题千万不能和口

渴猛灌水那样,除了肚子涨,任何味道都没留下。(文/陆霏霏)

来源:人教学习网

第五篇: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方案

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故有“二轮看水平”之说.

“二轮看水平”,具体地说,一是要看对《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是看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学有收获,学有发展.三是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科学性、针对性是否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四是看练习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难度适宜,效度良好,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一、二轮复习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3.考试大纲的要求4.学生学情二、二轮复习的时间

二轮复习的时间一般是三、四两个月,总课时大约为50节左右。

三、二轮复习应达到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四、二轮复习的形式和内容

根据二轮复习的总时间,建议分8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成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习,小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每个大专题约一周时间,每个小专题1节课。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包括: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膜有结构和功能(含生物膜系统)、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本专题知识是其它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应细一点、慢一点,可分出以下小专题进行复习:化学元素专题、水专题、无机物专题、糖类专题、蛋白质专题、核酸专题、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细胞分裂专题、细胞工程专题、细胞的全能性专题。如水专题为例可包括水的存在、水的来源、水的排出、水的调节、水的标记、水的生态、水的污染。

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固氮

包括:光合作用、C3、C4植物、提高光能利用率、生物固氮、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细胞呼吸、代谢的基本类型。

本专题知识是高考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如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融合、植物的整体性、动物的整体性。可以分出酶和ATp专题、植物代谢专题、动物代谢专题、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在植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课本中有关植物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经典实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的综合题、实验设计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动物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生理卫生课本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知识。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应给学生归纳整理出高中生物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特别是课本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生物、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如酵母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反硝化细菌、产甲烷杆菌、放线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红螺菌。05年高考生物试题中出现用小麦、洋葱作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回答一系列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实验知识,题目很好。要加强这类题的训练,如水稻、玉米、蘑菇等。

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包括: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和动物的体液调节、人和动物的神经调节、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内环境与稳态、水盐平衡及调节、血糖平衡及调节、人的体温调节、免疫。

本专题中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可以给学生补充教参中的部分内容(如植物的向性运动实验设计等)、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转台、宇宙飞船上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问题。体液调节中补充内分泌系统的基础知识、整理高中课本上提到的各种激素的分泌器官、化学本质、生理作用、病症,如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性激素、孕激素、抗利尿激素、醛固酮、肾上腺素。

在复习免疫时要归纳总结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的形成、特点和功能。

专题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包括:植物的个体发育、动物的个体发育。

本专题应补充初中生物花、果实、种子的结构、双受精现象;还可分出种子的萌发和形成专题、胚胎干细胞专题。

专题五生物的遗传和进化

包括: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结构和表达、基因工程简介、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细胞质遗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人类的遗传病与优生、现代进化理论。

本专题也是高考重点之一,可分出遗传物质基础专题、遗传规律专题、变异专题、育种专题、进化专题:遗传物质基础专题适当阅读新教材、新课标的有关内容,如苏教版人教版高中新教材中的有关内容作适当拓展,如人教版高中新教材中遗传密码的破译等。遗传规律专题要选择经典进行训练,教会学生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分析判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别,概率计算等。育种专题要把三本书中所涉及的所有育种方法进行归类整理、比较,通过实例的典型例题进行复习。

专题六生物与环境人与生物圈

包括:生物因素、种群和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与生物圈。

本专题是高考常考点,对一些重要知识点要深化,可以从生态系统的概念展开,理清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还要联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内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生态因素、种群、群落等知识。

专题七微生物及发酵工程

包括:微生物的类群、营养、代谢、生长、发酵工程简介。

如微生物专题中可分出培养基专题:包括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无土栽培培养液、病毒培养基,将九类培养基进行整理、归类、比较,找出九类培养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微生物生长曲线要与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相联系。

专题八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

根据05年考试大纲的要求,属于高考范围的生物学实验有18个,其中研究性课题3个、实习1个。要把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实验逐一复习,明确实验、实习、研究性课题的基本要求,如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方法步骤等,特别是实验目的、原理要引起重视。

从近几年的高考卷分析,实验考核既有书本实验、又有实验知识迁移的实验。任何一个实验都包含着一定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科学的研究当中,能否将学到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情景中或相关的生物探究实验中,是高考对考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实验复习时,要求学生要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总结实验方法。生物高考中要求考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也包括判断实验结果和推导实验结论等内容;能够设计实验方案。因此,在二轮复习阶段,要以实验带复习。从近几年江苏省高考卷分析,研究性学习越来越重视,2006年可能进一步加强,通过考改支持并促进新课程的改革。

五、二轮复习复习建议

1.进一步夯实基础:

强调双基,强调基础,进一步坚持以本为本,在《考试说明》的范围内组织复习,面向基础题,面向中档题,面向高考题中的前110分;应静下心来梳理课本,加强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对生物学中的一些结论性语言要读背默,对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应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这样遇到具体的实验题型才能临阵不乱。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1)以本为本:

①读:首先是泛读即通读课本,在读的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用笔画下来。然后是精读:根据《高考大纲》的要求,精读各个知识点,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实验等。

②背:重要生物学概念、生理作用、生理过程、实验原理、方法等要背熟。

③默:对生物学中的一些名词概念、结论性语句要经常默写,以确保准确无误,由此学会用生物学语言答题。

(2)形成网络:二轮复习应把三本书中的生物知识融会贯通,进行归类、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应用脑图法、分支法形成自己知识网络图。

知识网络是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通过多维度的联系所构成的开放性知识系统。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联线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合作用的过程、C3C4植物、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优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将有助于他们扎实地掌握各个知识点,有助于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并有助于他们形成学科能力。因此,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络。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3)突出主干: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提高能力

05年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生物高考的四项能力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层次:1.表达能力———阐述学过的生物学现象;2.观察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会用多种表达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现象;3.分析综合能力———正确解释生物学问题;4.探索和设计实验方案能力———用恰当方法探索和验证生物学事实;5.获取新知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和关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以上五种能力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也体现了考试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逐级加强的。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要把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因此,在生物学科的第二轮复习中,要通过专题复习和综合训练,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思维能力。

(1)解题能力训练:主要是进行各种题型训练,主要有:单选题、多选题、非选题、图表题、曲线题、材料题、计算题、实验题的训练等。

①图表题:包括图象题、图解题、表格题及综合题。图像题要能识别各部分名称,并联想其结构和功能;图解题要学会剖析方法,从局部到整体,把大块分成小块,看清图解中每一个过程;表格题要看清横格和纵格的含义,把握数据规律。正确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

②曲线题

曲线的一般解法:看清横轴和纵轴的含义,把握曲线变化规律,特别是变化点如上升、下降的点要弄清原因;几条曲线在一个坐标中,要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

③实验题训练:从近三年江苏高考卷看,实验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实验题不仅占分比例大,而且不但出现新的题型。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学生的失分点。

④应用题训练:联系生产生活实践,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温室栽培蔬菜如何提高产量、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的变化、神舟六号飞船上涉及的太空育种、植物生长;癌症、艾滋病、禽流感等问题。联系生产生活,关注热点,并能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思维能力训练:主要是进行变式题训练和一题多解训练。

①加强变式题训练:

(样干题)从渗透作用角度分析,糖尿病人的尿量较常人()

A多B少C一样D无法确定

答案:A。

(变式题)(多选)下列情况中,可使尿量增加的是()

A.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时

B.代谢抑制物根皮苷使肾小管细胞对葡萄糖重吸收发生障碍时

C.盐丢失过多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时

D.使用甘露醇(一种肾小球能够滤出而不能重吸收的药物)由静脉注入血液

答案:BCD。

②一题多解的训练:

例题:一对夫妇的子代患遗传病甲的概率是a,不患遗传病甲的概率是b;患遗传病乙的概率是c,不患遗传病乙的概率是d。那么下列表示这对夫妇生出只患甲、乙两种病之一的概率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ad+bcB、1-ac-bdC、a+c-2acD、b+d-2bd

解法1:先做出图1来验证A表达式,其中大圆]

ad

ac

bc

表示整个后代,左小圆表示患甲病,右小圆表示患

乙病,则两小圆的交集部分表示患甲、乙两种病(ac)

bd

两小圆除去交集部分表示只患甲病(ad)或乙病(bc),则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ad+bc。依次类推,可以用此方

法依次验证余下三个表达式的正确性。

解法2: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患甲病×不患乙病+患乙病×不患甲病;或1—正常—患两种病;根据题意:a+b=1,c+d=1,代入A或B,利用消元法即可得到C、D两项。

解法3:数字代入法。假设a=0.2b=0.8c=0.3d=0.7,代入ABCD四个选项其值都是0.38,所以四个选项均正确。

(3)。应试能力训练: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必须穿插综合训练,教师可选择各地一模、二模卷、近几年高考卷等进行训练,按高考要求进行考试,认真评讲,提高学生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在距高考还有3个月的时间中,每个学生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尝试去做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争取拿高分;基础较差的同学,以基本题目的练习为主,保证不丢基本分,变以量为主为以质取胜.穿插适当的综合训练,如各地一模、二模卷、近几年高考卷等进行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要特别注意运用生物学语言规范答题的能力。

3.加强实验教学:

从江苏高考卷看,实验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实验题不仅占分比例大,而且不但出现新的题型。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学生的失分点。一是要把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逐一复习;二是强化实验题高考趋势方面的训练。如实验设计题、设计表格题、结果预测讨论题等。03年江苏高考出现了不按书本步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的题型,这就是说:实验题考核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现象出现哪些变化?实验设计题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对比(或对照)、等量和一个变量三大原则。结果预测讨论题也要强化题型训练,如讨论实验结果出现的几种情况时一定要全,回答的基本格式是“如果……,则……;”。

强化实验题题的训练。如实验设计题、设计表格题、结果预测讨论题等。实验设计题一定要学会对照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即:对比(或对照)、等量和单一变量。实验结果预测题有二种: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指事前不知结果,结果讨论时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组合一定要全,回答的基本格式是“如果(若)……,则……;”。验证性实验是指已知实验结果,讨论时就是要验证的结论,不能分几种情况讨论。

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材料用具,实验仪器使用,实验安全问题,是近几年高考模考的方向,要加强训练。

4.用生物学观点指导复习

贯穿于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有:1.生物的物质性观点;2.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3.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5.生物进化的观点;6.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大家在总复习的过程中,要把知识点归纳、整合起来放在相应的观点下,再加以整理,这样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复习提纲。从历年高考生物试题来看,一般都体现了这些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航天生物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非典型肺炎(SARS)、生态农业、禽流感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收集信息,研究信息

一是要进一步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大纲、研究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卷。二是要收集高考信息。随着时间推移,高考信息越来越多,教师要注意收集、整理和筛选。对有些信息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三是注意高考方向,如课改方向、高考方向、上海方向。从03年起江苏自主命题,今年成立了考试院,上海自主命题己搞了好多年,己趋向成熟,因此,近几年上海高考卷要引起高度重视。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下载2010届高三历史 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届高三历史 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第二轮复习策略小议

    高三第二轮复习策略小议提示:高三各备课组认真研讨,制定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第二轮复习进度计划。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

    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策略

    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策略 丁礼兵一、以往复习总结 高二地理受中考和高一不开课、资料的编订及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的影响,地理学习和复习受到很大干扰,学生掌握的基本上只是地理的......

    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建议

    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建议 理清考试内容 首先要把2006年的高考试题认真做一遍,对其中规律性的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整个试卷的结构要了然于胸。高考语文含五大块内容:语言知识和......

    2013届高三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计划

    2013届高三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严格贯彻学校的各项教学措施,从我校高三历史学科复习实际和学生已有学习......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教学计划(推荐5篇)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新的机遇和挑战向我们走来,该写为自己下阶段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教学计划了,你知道领导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总结......

    关于针对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策略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策略 高三生物备课组 高考复习已进入到关键的第二轮复习,对于第二......

    高三第二轮复习五步骤(精选五篇)

    第二轮复习是全程高考复习中最关键的一环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高三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紧扣考纲,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第二轮复习五步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第......

    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全套]·物理

    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全套]·物理.txt世上有三种人:一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二是良心没被狗吃的人,三是良心连狗都不吃的人。︶﹋丶 爱情是个梦,而我却睡过了头﹌第一讲平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