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交通肇事案件的刑事和解制度(DOC)
目 录
[内容摘要]……………………………………………………………………………2 [关键词]………………………………………………………………………………2
一、刑事和解制度概述………………………………………………………………2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含义…………………………………………………………2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特点…………………………………………………………2
(三)刑事和解制度的渊源…………………………………………………………2
二、交通肇事罪概述…………………………………………………………………3
(一)交通肇事罪的概念……………………………………………………………3
(二)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3
三、我国现行交通肇事案件刑事和解制度…………………………………………4
(一)交通肇事罪刑事和解的法律依据……………………………………………4
(二)交通肇事罪刑事和解目前的处理方式………………………………………4
(三)交通肇事刑事和解处理中的常见问题………………………………………5
四、完善交通肇事案件刑事和解制度的建议………………………………………6
(一)拓宽交通肇事刑事案件适用刑事和解的范围………………………………6
(二)完善交通肇事刑事和解制度的运作原则……………………………………6
(三)积极对待交通肇事刑事和解的提出与受理…………………………………7
(四)完善交通肇事刑事和解的具体处理程序……………………………………7 参考文献………………………………………………………………………………8
论交通肇事案件的刑事和解制度
[内容摘要]:
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和解制度的构建,必须在刑事案件的处理背景下。基于此背景下的案件处理要结合交通肇事案件刑事问题的自身特点,以及刑事案件和解处理的条件综合把握。首先,要回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案件的一般处理程序中;其次,要给交通肇事犯罪一个准确的定位;最后,我们才能得出交通肇事刑事和解案件特有的处理程序。我们既不能漠视私法的当事人意思自治,也不能放弃公
法的适当监督。而在此基础上的两种思路两条法理精神的结合恰是我们处理交通肇事刑事和解案件的基础。同时要看到刑事和解制度的运行成本将再次挑战我们一贯认为的和解节约成本一说。
[关键词]:刑事和解、交通肇事、逃逸、处罚、预防、一、刑事和解制度概述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含义
所谓刑事和解,又称加害人与被害人的和解,是指犯罪行为发生后,在作为调停人的第三方的帮助下,使加害人和被害人面对面地直接对话、协商,取得相互谅解,达成协议,最终解决纠纷和冲突的一种制度。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特点
刑事和解是顺应现代发展的产物,它是一种刑事诉讼合意,所以具有其自身特点:
1、刑事和解具有自主性。刑事和解是在被害人与加害人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要不要和解,通过什么方式和解等一系列与和解相关的事项都是由双方当事人的自由意志支配的,在双方协商达到利益平衡点时和解才能达成。
2、刑事和解具有缓和性。刑事和解的缓和性表现在刑事和解通过加害人认罪、赔偿、道歉等方式同被害人达到和解,缓和双方之间的矛盾,修复因犯罪行为而被破坏的社会关系。
3、刑事和解具有多赢性。犯罪发生后,被害人更加希望自身因犯罪行为受到的损失能够得到赔偿;而加害人则希望免除、减轻刑罚,不被贴上“罪犯”的标签,得到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对社会而言,加害人的人身危险性基本被消除,社会秩序得以恢复和稳定。
(三)刑事和解制度的渊源
1、西方刑事和解制度的渊源。当代意义的刑事和解制度则是西方刑事法学的创举,这种制度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加拿大。当时,加拿大安大略省基秦拿县的一名年轻缓刑官员说服法官让两名被判处破坏艺术作品犯罪的年轻人同所有的被害人见面,法官责令两年轻人向被害人赔偿所有损失作为其判处缓刑的条件。几个月后,两名加害人再次会见所有被害人并支付相应的赔偿以履行法院判决。随后,加拿大其它地区也纷纷效仿。1978年,美国印第安纳州埃尔克哈特市首次将“被害人—加害人”和解方案引入美国。自此,该和解方案迅速传遍了整个美国和欧洲。
2、中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渊源。刑事和解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我国早在唐朝时,就以律典的形式规定了刑事和解制度的雏形——保辜制度。所谓保辜制度,是指伤害罪在伤情未定时,由犯罪人保养被害人的伤情使之及早平复,以减免犯罪者罪责的制度。在保辜制度的运行中,通过加害方对受害人的积极治疗,实现了双方接触和沟通,在内心感情上恢复和好,消除受害人及其家族因复仇和治疗费可能导致的矛盾。同时,加害人也因对自己行为的真诚悔悟而被减轻处罚,并被社会宽容。由此可见,保辜制度虽然不是近代意义上的刑事司法制度,但它所具有的和解性功能无疑对立足本土文化,探讨刑事和解具有借鉴价值。
二、交通肇事罪概述
(一)交通肇事罪的概念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肇事逃逸
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一切直接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和保证交通运输的人员以及非交通运输人员,不分国籍、民族、宗教信仰、性别、职务,均可作为该罪的主休。具体的讲,交通运输人员包括:(1)交通运输工具的驾驶人员,如火车、汽车、电车司机等;(2)交通设备的操纵人员,如扳道员、巡道员、道口看守员等;(3)交通运输活动的直接领导人员,如船长、机长、领航员、调度员等;(4)交通运输安全的管理人员,如交通监理员、交通警察等。他们担负的职责同交通运输有直接关系,一旦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都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在交通运输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也构成本罪的主体,如非司机违章开车。
2、主观要件。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到危害结果会发生,导致发生了危害结果的心理状态;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会发生,但过于自信认为自己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从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3、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交通秩序的稳定。交通运输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相连,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就会危害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公私财产的损失。
4、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大损失的行为。本罪的客观方面包括以下几方面:
(1)必须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行为主要表现为违反劳动纪律或操作规程,玩忽职守或擅离职守、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或者违章行驶等。
(2)必须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这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必要条件之一。行为人虽然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但未造成上述法定严重后果的,不构成本罪。
(3)违章行为和造成的严重后果必须存在因果关系。虽然行为人有违章行为,造成严重后果,但造成的后果不是由行为人的违章行为造成的,则不构成本罪。
(4)行为人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运输的过程中,这是交通肇事罪的特定时空条件。
三、我国现行交通肇事案件刑事和解制度
(一)交通肇事罪刑事和解的法律依据 首先,我们要否定的是刑事自诉案件的法律条款在此处适用的情况。因为那些条款的规定丝毫没有涉及到我国刑法中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一章的任何一种犯罪。其次,要反驳的是实践中有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作为交通肇事刑事和解制度的重要程序法依据的情况。再次,我们公认的那条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和解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第十一条规定:“对于下列案件,可以适用刑事和解工作:……过失致人重伤、过失致人死亡案、交通肇事案;……”从立法学的角度说,该规定虽然能够贯彻刑事和解政策但是法律位阶
未免过低。立法者既然已经将刑事和解作为国家司法制度的弦上之箭,就应当给这支箭一个好的发力点。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提高刑事和解的立法位阶已成当务之急。最后,对于刑诉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的“微罪”情况,由于其开放性较强,我认为可以适用。
(二)交通肇事罪刑事和解目前的处理方式
1、双方当事人的主动和解。在理论上,“刑事和解本身被认为是犯罪人在犯罪后,通过犯罪人与被害人及社区代表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并经专业法律人员充当中立的第三者的调解,促进当事人的沟通与交流,从而确定犯罪发生后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该方案侧重于对被害人的精神安抚和物质补偿同步。
2、交通警察介入的和解。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做出后,交警部门认为属于刑事案件但是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情绪、事故的损害状况、肇事者的态度而做出撤消案件,归入和解的情况。
3、检察机关介入的和解。发生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依照自身的不起诉权力对某些危害性不大的犯罪进行有选择的放弃起诉,转入和解的情况。
4、人民法院介入的和解。案件已经进入审判阶段,人民法院综合考虑当事人双方的各种因素和损害程度,社会影响,经当事人申请而将案件转入和解的情况。
(三)交通肇事刑事和解处理中的常见问题
1、一般刑事案件和解程序是否适用的问题。此处的一般刑事案件和解程序指的是交通肇事刑事和解程序以外的和解程序。那些程序因为与交通肇事案件有着相同的法律性质,因此基本的启动方式上应该是相同的。
2、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问题。现实操作中,“交警部门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对行为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交警部门对交通事故的认定属于法律规定的行政行为。当他们在认定过程中发现涉及交通肇事犯罪时,案件自然要转入立案侦查阶段。
3、交警部门能否参与处理交通肇事刑事和解。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交通警察显然是有权主持交通事故的和解的。但是这里仅仅限于民事赔偿问题的和解。在刑事案件的处理上,公安机关所能做的 仅仅是在案件调查清楚之后需要移送审查起诉的,立即移交检察院审查起诉。不需要的,则直接撤销案件。
4、和解自愿的问题。交通肇事的刑事和解应当基于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现实中司法机关主动要求双方和解的做法不仅违背了这一原则,而且极其容易对被害人造成不公平的结局。但是司法机关有义务告知当事人该案件是否可以和解。
5、保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问题。其实这一问题无论是否实现和解都应当得到重视。但是在实务中,和解似乎就意味着对被告人而言不需要负刑事责任,对被害人而言只能得到一些财产补偿。基于此种想法,有些被害人或者其亲属常会在和解协议达成之前或者协议达成后向肇事者实施报复,以平衡内心的怨气。这种行为虽然是违法的,受害方之所以会做出此种过激行为,原因还是其精神上仍然未得到真正的慰藉,虽然其在物质上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偿,但作为肇事者的一方所受到的不应有的伤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无辜的。
四、完善交通肇事案件刑事和解制度的建议
(一)拓宽交通肇事刑事案件适用刑事和解的范围
1、从量刑方面衡量是否适用和解。我们知道刑法将交通肇事罪划分为三个量刑档次,分别是一般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除第一档次,其他两个档次的刑期都在三年以上,而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一般都是轻微的刑事案件,因而对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交通肇事案件进行刑事和解比较适宜。至于第二档次的交通肇事案件,如果有减轻情节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也可以考虑适用刑事和解。
2、从犯罪情节方面衡量是否适用和解。具有逃逸情节或者因此致人死亡的交通肇事案件,不宜适用和解。否定这一情节适用和解的原因并非可能被害人或者被害人亲属怨愤较大。真正的原因在于肇事者在违反法律的恶性结果发生后仍然继续违法,其主观恶性较大,社会危害性也较大。
(二)完善交通肇事刑事和解制度的运作原则
1、侦查机关积极侦查原则。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侦查机关应当对交通刑事案件严格立案侦查。不能以行政调查代替刑事侦查,对于证据不足无法确定责任人是否承担责任的案件应当按照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案件的处理程序办理,更不能超期羁押嫌疑人。
2、和解的限制性使用和和解自愿原则。交通肇事刑事和解的限制性使用是指:首先从立法上,严格规定交通肇事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否则极容易导致刑事问题民事化的结果出现。其次,只有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有权决定和解协议的效力.自愿原则主要体现在和解的申请必须是有形受害方的当事人和肇事者的主动做出。
3、检察机关主动监督原则。本类和解问题不仅仅围绕着对肇事者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受害者能否实现物质补偿和精神抚慰的问题,检察机关还是无形受害方的利益代表。
4、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无论是受害方还是肇事方,其合法权益都应当得到应有的保障。诉讼状态下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容易受到漠视,从被害人的角度讲,被害人如果采用和解的方式结案,在和解程序中如果没能提出有效的补偿及精神抚慰要求,对受害者而言将是雪上加霜。检察机关有义务在和解程序中对无形受害方的利益保护方式提出具体要求。
(三)积极对待交通肇事刑事和解的提出与受理
通肇事刑事和解的提出应由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及其各自的诉讼代理人提出。提出和解的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平等,不存在先后关系。这是因为该和解结果与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均存在利益关系。因此权利列为平等更容易使得权利得到灵活行使。有人认为公诉机关也有权提出刑事和解,但必须在查明案情、预计做出不起诉决定并充分建立在是否受理提案并启动刑事和解程序的基础上。我认为公诉机关的这种提出不应当和当事人的提出权等量齐观。公诉机关的所谓提出权更应当理解为是一种说明权。此正如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的时候询问当事人是否调解。
在该类案件的受理上,我认为只能由检察机关和法院有权最终决定或者有权以国家机关的名义参与到刑事和解中来。我的理由如下:
1、多种机构参与到和解中来,会影响到案件和解的公正效率。很多情况下甚至只会带来两种后果,要么各机构充分发挥其监督职权作用,但这样会使案件久拖不决。要么某些结构只是名义的参与,显然又与我们的制度设立目的南辕北
辙。而且很多和解的当事人本来是报着尽量缩小影响才和解的目的,其后果只能是把和解制度最终置于无人问津的地步。
2、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权和不起诉权是宪法和刑事诉讼法赋予的权力。每一个国家机关都需要接受监督,但是这种监督机制已经由宪法明确做了分工。如果还需要变化的话,只能通过宪法、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来完成。
(四)完善交通肇事刑事和解的具体处理程序
1、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该认定书的制作过程中或者制作完成后发现有犯罪事实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仅仅是刑事立案的参考,不能是绝对依据。只有在刑事立案之后,才能开始案件的刑事侦查。目前的法律规定已经完全可以支撑这个程序,所缺少的仅仅是有些地方的依法执行。
2、审查是否起诉。当公安机关的侦查完成之后,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在听取当事人双方和侦查机关意见后,承办检察官应全面审查案件肇事方在赔偿问题上表示愿意妥协并积极履行赔偿义务。承办检察官认为可以适用和解机制的,提出意见报部门负责人审核。经审核批准的,检察机关做出不起诉决定书。
3、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由双方当事人自行沟通,进行和解。但是这种和解应当接受检察机关的主动监督,必要时,检察机关可以派员直接见习和解的整个过程。当然,也可以由检察机关主持调解。在和解或者调解过程中承办检察官应提供相关的法律咨询和帮助。受害人一方需要聘请律师,但经济特别困难的,承办检察官可联系有关部门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4、和解时,肇事方应当做出何种赎罪措施。此处,我认为应当特别强调受害方的意见,因为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对受害者的精神抚慰。对于有形受害方,我认为其单方面不宜做出太多的要求犯罪分子悔过道歉的具体措施。因为由于个体上的差异,司法机关提出的要求,未必是有形受害方真正需要的。而受害方出于自身条件提出的要求可能更符合其个人实际状态。
5、制作书面协议书。和解书完成签字后,需要承办检察官及时完成案件审查报告,提出适用不起诉处理意见,报院检委会或检察长决定。该决定可以向上级检察院申请复议一次。申请复议的主体不仅仅限于有形损害方,还包括无形损害方。
6、人民法院主持或者参与交通肇事刑事案的和解。该程序应该发生在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之后,双方当事人又申请和解结案的情况下。具体操作与检察机关的操作有诸多相似之处。
7、受害方的自我救济。如果肇事方的行为严重违反和解协议的,受害方可以到检察院申请对其恢复审查起诉。经检察机关核实,检察长批准,可以恢复起诉。和解协议的事后监督工作其实在和解工作中十分的重要。
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合法合理解决,依赖的不仅是法学理论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还包括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备。其实,更依赖于司法部门工作人员的办案水平的提高以及包括司法人员在内的全社会对交通肇事犯罪的正确定位。交通肇事刑事和解制度的合理构建,只有在这样的司法环境下才能正常的运转,交通肇事犯罪比率自然可以因此降低。
[参考文献]:
[1] 向朝阳,马静华.刑事和解的价值构造及中国模式的构建 [J],中国法学,2003,(6)
[2] 冯仁强,李益明.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与案件范围[J].法治研究,2007,(3):3.
[3] 孙谦.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之思考[J].法学研究,2007,(2)[4] 吴建雄.刑事和解与检察官客观义务[J].法学家, 2007,(5)
[5] 王立志.交通事故责任书不能直接确认交通肇事罪——以交通事故当事人逃逸刑事责任认定为切入[J].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6] 尹彦品.和谐语境下刑事和解制度解读[J].河北法学, 2008,26(3)
第二篇:浅谈刑事和解制度
浅谈刑事和解制度
摘要:刑事和解制度属于“恢复性司法”范畴,通过刑事和解,司法机关对犯罪人从轻处罚,这有利于实现犯罪人的再社会化,被损害的社会关系也有利于得到恢复。适用刑事和解制度是推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题中之义,发展刑事和解制度无疑将极大地促进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贯彻实施。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剖析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刑事和解制度未来发展的建议,希望能促进刑事和解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刑事和解宽严相济制度完善
一、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刑事和解,是指通过被害人和被告人共同协商达成经济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处置的刑事诉讼活动。刑事和解制度属于“恢复性司法”范畴,在我国目前尚属一种新兴制度。虽说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已有初步发展,但其在现实中仍面临不小困境。笔者认为,刑事和解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一)与传统的报应刑刑罚理念相矛盾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是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报应理念,这种根深蒂固的报应正义理念对现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仍具有很深影响。人们对于犯罪者深恶痛绝,认为必须对犯罪者施加严厉刑罚,惟此才能实现公平、正义。而刑事和解所秉承的理念明显与报应正义理念相矛盾。在刑事和解案件中,通过给予被害人一定的经济赔偿以
达成和解协议,被告人就很有可能被从宽处罚甚至免于追究刑事责任。这很容易出现“花钱买命”、“花钱买刑”现象,而这与传统的报应刑刑罚理念相抵触,也是司法公正所不容许的。
(二)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我国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该规定确立了罪刑法定基本原则,这就要求对于犯罪人,一定要依法定罪处刑,不能随意减轻甚至免除其刑事责任。但在刑事和解案件中,一旦被害人与被告人达成和解协议,法院就可以根据被害人的请求对被告人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刑事处罚,而这明显违背罪刑法定原则。因此,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陷入一定法律困境。
(三)刑事和解的案件适用范围过于狭窄
目前,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地区司法机关对于适用刑事和解处理案件持较为谨慎态度,刑事和解的案件适用范围大多仅限于刑事自诉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犯罪较轻的法定刑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等。笔者认为,目前刑事和解的案件适用范围过于狭窄,很多重罪案件包括死刑案件都可进行刑事和解。刑事和解的出发点在于抚慰被害人,并感化犯罪人,实现综合利益的平衡。只要犯罪人真诚悔过,人身危险性得以降低或消除,双方有和解可能的,都可以准予和解。
(四)犯罪人经济赔偿能力不足
在刑事和解协议中,被害人一般会提出赔偿要求。据了解,除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犯罪案件外,如果犯罪人不能满足被害人的经济赔偿要求,那么双方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令人尴尬的局面是,很多犯罪人的经济赔偿能力明显不足。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或社会援助机制,被害人的经济赔偿要求如果无法得到满足,很难劝导被害人放弃或减轻对犯罪人的刑罚控诉请求。
二、发展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
由上文可知,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面临很大困境。但发展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说明,即使面临很大问题,也要冲破阻碍,使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获得进一步发展。具体说来,发展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促进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贯彻实施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中的“宽”就是指,从立法、司法等各个层面从轻处罚轻罪,对轻微刑事犯罪的犯罪人少一点刑罚报应,多一些人文关怀和适度宽容,以尽快实现犯罪人的社会回归和社会秩序的整体恢复。而实行刑事和解恰恰就是推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题中之义,发展刑事和解制度无疑将极大地促进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贯彻实施。通过刑事和解,司法机关对犯罪人从轻处罚,这有利于实现犯罪人的再社会化,被损害的社会关系也有利于得到恢复。
(二)有利于满足被害人的现实诉求
在很多刑事诉讼案件中,被害人既有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诉求,也有要求被告人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诉求。但在,被害人的这两种诉求往往很难同时得到满足。许多被告人提出被害人不起诉或者让被害人向法院出具从宽处罚意见书的条件,否则拒绝向被害人支付经济赔偿。所以,往往被告人被追究了严厉的刑事责任,但被害人却只能获得很少的经济赔偿甚至得不得任何赔偿。而在刑事和解案件中,在给付一定经济赔偿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的情况下,被告人能够获得从宽处罚,而被害人的诉求也能得到满足。
(三)有利于提高司法机关的办案效率、节约司法资源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犯罪案件数量急剧增加、诉讼成本日趋增加等问题,因此效率问题成为我国刑事诉讼中一大日益突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繁简分流,将适于刑事和解的案件采用刑事和解的方式予以从宽乃至非刑事化处理,以最大程度减轻司法机关负担、节约司法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刑事和解,被害人与被告人达成和解协议,双方对案件处理结果都比较满意,这就极大地减少了案件上诉、申诉甚至信访等现象的发生,节约了很大的司法资源。
三、对刑事和解制度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对刑事和解制度进行立法规定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要求有法可依,严格依法办事。到目前为止,全国人大常委会还没有制定适用刑事和解的法律,刑
事和解的适用一般都是依据司法解释、地方规范性文件。所以,对于刑事和解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来说,对刑事和解制度进行明确的立法规定至关重要。
(二)扩大刑事和解的案件适用范围
笔者认为,刑事和解的案件适用范围应当包括以下几类案件:(1)刑事自诉案件;(2)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基于对未成年人的关怀和保护,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尽可能地适用刑事和解;(3)过失犯罪案件;(4)绝大多数案件,包括严重暴力刑事案件,对于此类案件,是否适用刑事和解,应当根据被害人的真实意愿、被告人的悔罪程度和案件的社会影响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必要时,法定刑为死刑的案件也可适用刑事和解。
(三)规范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
为了尽量减少“花钱买命”、“花钱买刑”现象的发生,应当规范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笔者认为,应当着重规范刑事和解的以下适用条件:(1)被告人认罪并悔过,双方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无争议,因为只有被告人积极悔罪,才有可能取得被害人的谅解;(2)双方当事人自愿,尤其是被害人自愿,这对刑事和解至关重要,如果被害人不愿进行和解,被告人给付再多经济赔偿也无法适用刑事和解;(3)符合刑事和解的案件适用范围,如果案件不符合这一点,即使被告人与被害人已经达成和解协议,也坚决不能适用刑事和解。
(四)建立完善的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目前,对被害人的经济赔偿一般仅限于犯罪人进行赔偿。这种单一的赔偿途径具有很大弊端,因为如果被害人只能选择犯罪人赔偿途径,势必造成很多被害人违心和解,刑事和解的真正目的就会被违心表象所架空。所以,建立完善的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非常必要。通过这种方式,被害人受到犯罪损害但得不到犯罪人赔偿的部分可以由国家补偿。另外,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犯罪人经济赔偿能力不足问题。如果双方达成刑事和解协议,可以通过国家补偿方式由政府有关机关先代为垫付被害人经济赔偿,然后由被告人向政府有关机关分期偿付。
(五)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的配套、辅助机制
为了防止司法工作人员借处理刑事和解案件谋取私利,也为了防止刑事和解的滥用,应当建立完善的刑事和解监督机制。通过国家有关机关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尽可能规范刑事和解的适用。另外,为了更好帮扶教育犯罪人,应当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制度。通过社区矫正,可以帮助犯罪人真心悔过,重塑其健康人格,使刑事和解发挥良好的适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应辉:《刑事和解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葛琳:《刑事和解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三篇:论刑事和解的基础与制度构建
论刑事和解的基础与制度构建
建立在社会一般意识或社会通念上存在的报应观念基础之上的传统司法模式在预防、控制犯罪、弥补被害人损失方面暴露出缺陷,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矫正犯罪的预期。刑事和解引入了补偿性的积极惩罚、非正式的争议解决程序等新思路,试图纠正传统司法在防治犯罪效果上的不足,它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视角去看待犯罪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对犯罪所造成伤害的适当的反应方式。
一、刑事和解的基础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与传统刑事司法理念相径庭的全新的司法理念,各国对其内涵的界定都各不相同。但是,各种对刑事和解理念的理解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归纳而言,刑事和解主要是通过被告人与受害人双方的沟通协调以最大程度的化解矛盾,辅之以社区矫正等措施,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
(一)刑事和解的哲学基础
正如古尔德纳所指出的,“利益”的需要是社会互动和群体结构的“起初装置”,从结成交换关系中获得的利益为社会互动提供了诱因,交换过程也就成了调解社会互动以及促使一个社会关系网形成的机制。“利益衡量的目的是追求当事人之间及利益衡量的平衡,实现社会正义和公平。”这种利益衡量理论同样适用于刑事法范畴,对于一些刑事案件,尤其是直接涉及被害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刑事案件,被害人一方面希望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制裁,另一方面又有弥补自己损失的心理诉求,这是作为一个理性人、社会人所不可避免的心理冲突。而被告人也存在类似的心理状态,不管其主观上对犯罪是故意还是过失,其在犯罪后潜意识中会产生一种“交易”抑或说是“交换”的想法,如果通过自己的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能够“换取”法律的从轻处罚,他是愿意为之的。美国社会学家布劳曾经对这种社会现象作出比较具体的分析,他认为,社会成员之间存在必然的交往,“外在的利益是对交往做比较并从中做选择的标准”。正是基于此种原因,使得刑事和解有了存在的可行性。
(二)刑事和解的法理基础
刑事和解是“对西方的主流文化提出挑战,对各种本土文化持一种宽容乃至欣赏的态度,主张文化多元,反对文化霸权,特别认可非主流文化在预防和控制犯罪方面的独特作用。”它认为犯罪并不是单纯的犯法或者对政府权威的违犯,而是“对个人和人际关系的侵犯,犯罪行为生成了其使一切复原的社会义务,司法介入被害人、犯罪行为人和社会寻求更好地弥补、协调和安定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去”。所以刑事和解的最大功能应是确保伤害被修复。其关注的是犯罪人、被害人以及社区三者之间的关系。但是,刑事和解不应被视为是与报应性司法或康复性司法相对抗的,反之,刑事和解是糅合了报应性司法和康复性司法的诸多因素,并且创设了一些新的观点(社区责任的提出等)。因为刑事和解并非是对刑罚的完全否认,反而认为犯罪人不仅应该为被害人承担责任,而且应该将其扩展到社区领域。“犯罪是社区问题,解决因犯罪产生的问题既是社区成员的共同责任,也是其不可剥夺的权利的基础上的”。
(三)刑事和解的社会基础
随着人们对刑罚的认识由单纯的制裁犯罪转化为矫正犯罪,建立在报应刑基础之上的传统司法模式在预防、控制犯罪、弥补被害人损失方面暴露出缺陷,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矫正犯罪的预期。首先,在预防与控制犯罪方面,传统的司法模式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在被告人面对着犯罪后的自责与对未来充满悲观的时候,严厉的刑罚不仅不能起到威慑作用,反而更容易导致其对社会的敌对情绪。英国哲学家葛德文就曾经指出:刑罚这种强制手段不能说服人,不能安抚人,而相反地,使遭到强制的人离心离德。强制手段和理性毫无共同之处,所以不能有培养德性的正当效果。其次,传统司法模式单纯致力于对犯罪的追诉,与其说是对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障不如说是对国家权威的维护,被害人不仅不能从刑事诉讼中得到补偿,反而可能因为被告人出狱后的报复而面临二次伤害的危险。而刑事和解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的司法模式的弊端。
二、引入刑事和解的必然性分析
(一)我国传统的“国家——被告人”刑事司法运行机制的缺陷
长期以来,刑法工具论的观点占据主导地位,而一旦刑法被视为是一种工具,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过程则嬗变为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为了称得上是应当处罚,必须基于社会一般意识或社会通念上存在的报应观念,认为能够依据该行为,对该行为人进行谴责,追究其刑事责任。”由此直接导致的是被告人和被害人的权益与诉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为打击犯罪与人权保障的失调:
首先,片面追求对被告人的刑罚责难。国家对被告人的刑罚责难不仅有利于保护作为被害人的个体性的合法权益,而且有利于保障作为一般社会人的整体利益。“如果说,犯罪在刑法中处于一种客体——对象性存在物的地位,那么,刑罚在刑法中处于一种主体的地位。”然而,理论中刑罚的这种预防与控制犯罪的机能往往在实践中扭曲,嬗变为单纯的“重刑化”倾向,其后果是对被告人权利的侵害,这与当前国际社会倡导的人道化、谦抑性的刑法价值背道而驰的。
其次,对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考虑欠缺。如果说很多被告人的程序权利由于没有明文规定而缺乏法律支撑的话,那么,与此相比,对更容易在诉讼程序中受到忽视的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则显得更为迫切。因为虽然一旦进入了刑事诉讼程序就意味着国家对被告人刑罚责难的开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被告人作为刑事诉讼的中心,其承载的诉讼理念也是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的核心价值的体现。然而,作为社会人、理性人、经济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被害人自然也不例外。“被害人在犯罪和预防犯罪的过程中,不只是一个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积极的主体,不能只强调罪犯的人权,而且要充分地肯定和坚决保护被害人的人权”。但是,由于被害人和作为在刑事诉讼被告人的对立方的公诉方的利益存在很大的一致性,被害人的这种独立的愿望与诉求便往往会湮没在所谓的国家利益中。“在现代法治话语中,被告人权利具有天然的正当性,被害人权利本来在与被告人权利相冲突时就往往处于被忽视和抛弃的境地。”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已经在法律层面上将被害人作为当事人加以确定,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司法实践中,被害人权利的保护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好转。实际上,我国一些既有的关于被害人权利立法就已经带有十分明显的控方利益导向,这种政策性立法其政治目的要大于法律目的,必然会使得被害人无法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这就必然使得被害人权利保护的质与量,权利入宪的范围和程度都受到种种不合理的限制和一些非相关因素的制约。
(二)刑事和解“被害人——犯罪人”模式的优势
刑事和解理论认为“犯罪既不是对国家利益的侵害,亦不是‘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相反,犯罪是社区中的个人的行为,因此,对犯罪的处理应该由被害人和犯罪人发挥决定作用。”它将犯罪视为对个人权益和社会关系的双重损害,而司法正义是一种矫正正义,因此,作为司法正义的承载体的刑事诉讼程序就应当修复这种损害。刑事和解是在维护法律权威的前提下对刑事诉讼程序的优化,为刚性的刑事诉讼程序注入了柔性的因素,体现了刑事司法从“有害的正义”到“无害的正义”的进步,是法律与道德情感的最佳结合,也符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所体现出来的刑罚理念,与传统的“国家——被告人”司法模式相比,有着天然的优势。
第一,深层次化解矛盾,和谐化消弭争端。由于刑事和解是建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之上的由中立的第三方专业人员介入的一种司法活动,其强调的是恢复和整合因犯罪所造成的相应的社会关系的破坏,根本目的在于消除仇恨,化解矛盾,使当事方都能够不因犯罪和被害而影响融入社会以及重新生活和工作。所以,一旦双方能够达成协议,不仅能够使得被害人的损失得到合理的补偿,而且还能消除被告人的仇视心理,有效的避免因为被告人出狱后的打击报复而使被害人遭受双重伤害,也可以降低犯罪人在凡的可能性。美国的一份随机抽样调查表明,参加刑事和解程序的青少年犯的再犯率为18%,而通过正规刑事司法系统处理的青少年犯的再犯率为27%。
第二,突出司法公正,彰显社会正义。对一种措施公正与否的评判并非是由某些人的主观臆断所决定的,而是体现社会的一般性的价值取向。刑事和解强调在对被害人精神进行补偿的同时注重被害人物质方面的赔偿,在打击犯罪与维护社会稳定秩序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符合社会的一般价值取向。
第三,提高司法效率,降低司法成本。很多轻微刑事案件可以在侦查阶段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决,可以使有限的司法资源集中到一些严重的、暴力性的犯罪活动中去。此外,刑事和解主要是通过社区矫正的方式实现,减少了因羁押犯罪人而发生的司法成本,提高了司法效率,而且,通过犯罪人公益劳动,可以节约大量的社会成本。
第四,体现刑罚个别化,强调刑法谦抑性。刑罚个别化要求对犯罪人进行处罚时要考虑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及再犯可能性的大小选择与其相适应的刑罚,而按照刑事谦抑性的要求,对刑事犯罪,应该以最小的支出——少用或者不用刑罚,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犯罪。也就是说如果案件能够不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得以处理,那么就应该选择一种相对较轻的方式。刑事和解的适用能够满足刑罚个别化和刑法谦抑性的要求。
三、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
2005年12月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6〕1号)第十六条将积极退赃或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作为应当宣告未成年罪犯缓刑的条件情形之一。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将“犯罪后能够如实交待罪行,认识自己行为的危害性、违法性,积极退赃,尽力减少和赔偿损失,得到被害人谅解的”作为对于罪行比较严重的案件依法不予逮捕的情形之一。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实施的轻伤害案件、初次犯罪、过失犯罪、犯罪未遂的案件以及被诱骗或者被教唆实施的犯罪案件等,情节轻微,犯罪嫌疑人确有悔罪表现,当事人双方自愿就民事赔偿达成协议并切实履行,符合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做出不起诉的决定,并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
由此可知,我国立法已经以未成年人犯罪方面为切入点,逐渐将刑事和解理念引入立法领域,开始了由传统报应性司法向刑事和解模式转化的探索。
综上所述,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理论平台、立法支撑与实践基础,应当对我国传统的司法模式进行改革,引入刑事和解机制,构建传统司法模式与刑事和解模式并行的二元体制。由于我国刑事法治的构建是在吸取西方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的,而刑事和解模式也是最先由西方国家提出并实践的,可以说对我国构建刑事和解模式具有反思意义。笔者认为,我国目前刑事和解尚处于探索阶段,应该结合已有的实践、观念与国外的先进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适用范围
刑事和解本质而言是一种替代性的司法模式,不能替代传统的刑事司法,其适用范围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否则,极易造成司法权力的滥用和利益的失衡。我院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主要是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包括交通肇事等过失犯罪,以及亲属邻里关系中的故意伤害,数额不大的故意毁坏财物、破坏生产经营等。上述轻微刑事案件中的犯罪行为主要侵犯了被害人的个人利益,对公共利益的损害较小,适用刑事和解不至于造成对被害人利益保护和公共利益保护的失衡。结合刑事和解的法理基础与目前的司法实践,笔者认为,刑事和解在我国当前情势下应该限于以下几种情形:
1、自诉案件。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双方可以自行和解或者撤诉,这已肯定了刑事和解的适用性。
2、公诉案件中轻微刑事案件,主要是指可能判处缓刑或管制、较短刑期的轻微刑事案件,这类案件被告人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
3、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多系偶发性犯罪,司法机关应坚决贯彻教育、感化、挽救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合力促使未成年人早日回归社会。
4、过失犯罪。被告人在主观上基于过失,被害人往往也能够对被告人形成谅解,具有和解的现实可能性。
此外,刑事和解程序不适用累犯及严重的暴力性犯罪。对于刑法明确规定的八类严重刑事犯罪的被告人及累犯,被告人主观恶性大,必须予以刑罚制裁,不能用恢复程序替代司法程序。
(二)适用条件
1、当事人双方自愿。刑事和解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真诚的和解以化解矛盾,因此,被害人对被告人的谅解必须是在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完成的,没有受到公权压力或者外来胁迫,否则,便丧失了刑事和解得以存在的前提与根本。
2、司法专业人员的介入。在欧洲各国, 调解模式在欧洲应用很广,调解组织发达,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在专业要求上,都要求调解员无论是在社会工作、法律还是心理学方面必须拥有职业资格,而且必须受到有关调解的理论和实务的培训。而针对我国的司法实践,有学者主张应该由当事人双方自行进行,不需要有关司法专业人员的介入。笔者认为,对于当事人双方的和解应该在司法专业人员的介入下进行,“可以想见,如果司法不同权力相结合,不但诉讼活动难以为继,法律也将失去威严”。但是,这种介入应该仅限于对当事人双方的协议合法的合法性的审查,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甚至将刑事和解限定为在司法人员主持下进行,势必会混同刑事和解与刑事调解的界限。此外,就目前我国司法实际而言,一般此专业人员应该限定为公检法工作人员以及其委托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尤其是后者,可以有效的缓解司法机关的办案压力。
3、当事人双方的协议内容合法。当事人双方签订的和解协议必须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这是刑事和解运行的条件。由于我国目前法治国家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因此,可能将刑事和解片面的理解为“以钱买刑”,并且当事人可能受到各方面的压力而影响到其和解意志的真实性和自愿性,因此,就必然要求司法机关加强对刑事和解的指导和监督,尤其对和解协议的合法性审查。
(三)适用阶段
对于刑事和解的适用阶段,有学者主张可以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过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达成和解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考虑当事人的和解意愿,并根据案件情况依法不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对被告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对于刑事案件中适用刑事和解程序的,可以做出撤销案件或不移交起诉的决定。但是,如果大量的案件在侦查阶段就被公安机关以和解为由撤案处理,那么这些案件的处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就无从得知,在这种情况下极易滋生权力腐败,因此,笔者主张应当将侦查机关适用刑事和解程序的案件严格限制在轻微刑事案件的范围内。
起诉阶段,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对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可以可以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批准逮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向法院提出从轻、减轻判处的量刑建议。
审判阶段,对于自诉案件,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起诉,对于公诉案件,对于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作为从轻量刑情节或者适用缓刑的条件予以考虑。但是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对和解协议应该写入司法裁决或者判决;如果不能执行,则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除非有证据证实是受胁迫或者不是出于自己真实意志自由的情况下,可以提起自诉或者民事诉讼。二是如果当事人双方不能达成协议,则案件应该依照普通程序继续进行审理。
第四篇:刑事和解后怎么撤销案件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诉讼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
问>>http://s.yingle.com
刑事和解后怎么撤销案件
生活中对于一些犯罪行为触犯了刑法的话,当事人可以提起刑事诉讼,在进行庭审的时候一般法院会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成功就不必要在进行审理,依照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进行履行责任,那么在刑事和解后怎么撤销案件?接下来由赢了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和解之后撤销案件,公安机关应当报经上级领导审查批准,然后写出撤销案件报告。检察机关在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刑事案件,对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被告人,可以决定撤销案件。对决定撤销的案件,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应制作撤销案件决定书。公安机关对决定撤销的案件,应写出“撤销案件通知书”,报送检察机关。
撤销的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撤销案件,公安机关应当报经上级领导审查批准,然后写出撤销案件报告。检察机关在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刑事案件,对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被告人,可以决定撤销案件。对决定撤销的案件,应制作撤销案件决定书。公安机关对决定撤销的案件,应写出“撤销案件通知书”,报送检察机关。
撤销案件决定书
公安机关对案件经过侦查,发现不应该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依法撤销案件是制作的文书,称为撤销案件决定书。
结构、内容和写作方法
该决定书系三联填空式文书,由撤销案件决定书正本、副本和存根组成。
1.撤销案件决定书正本。该联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⑴首部。包括文书标题和编号,写法与一般的侦查文书基本相同。
⑵正文。包括下列两项内容:①犯罪嫌疑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单位及职业。对以上项目依次填写,力求准确无误,简洁明了。②撤销案件的案由、原因、依和决定事项,为一段天空式文字,行文为:“我局办理的案,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 条之规定,决定撤销此案。”填写案由时应当同时写明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如“××抢劫”案;填写原因应当根据当地法律规定,属于何种情形,如因“没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法律条款应针对撤销案件的具体原因,填写“十五”条或第“一百三十”条。
⑶尾部。加盖公安局印,并注明年月日。该联应当附卷备查,因此将撤销案件决定书副本送达原案件犯罪嫌疑人,要让其在该联的下文空白处写明“本决定书副本已收到”,并签名,同时注明年月日。
2.撤销案件决定书副本。该联有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各部分内容和写作方法,与正文相同。该联送达原案件犯罪嫌疑人,原案件嫌疑人死亡的交其家属。该联是犯罪嫌疑人被撤销案件,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凭据。
3.撤销案件决定书存根。该联由手部和正文组成。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⑴首部。文书标题及编号与正本相同,只在标题的下方有“(存根)”字样。
⑵正文。依次填写下列项目:案件名称,案件编号,原案件犯罪嫌疑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单位及职业撤销案件的原因,批准人,批准时间,办案单位,填发时间,填发人。以上项目填写要准确、清楚,无遗漏项目。该联是公安机关撤销案件的凭证,应当保存备查。
网络暴力的案例分析具体内容
http://s.yingle.com/w/xt/680077.html
多等级伤残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
http://s.yingle.com/w/xt/680071.html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http://s.yingle.com/w/xt/680061.html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和计算标准(2018年)http://s.yingle.com/w/xt/680058.html
农民工意外伤害赔偿
http://s.yingle.com/w/xt/680053.html
国际人权日的简介和构成有哪些
http://s.yingle.com/w/xt/680049.html
南国早报问题解答 http://s.yingle.com/w/xt/680044.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著作人身权有哪些权利
http://s.yingle.com/w/xt/680037.html
雇佣关系人身损害赔偿
http://s.yingle.com/w/xt/680033.html
人身损害司法解释 http://s.yingle.com/w/xt/680028.html 饲养动物伤人责任认定及如何赔偿 http://s.yingle.com/w/xt/680021.html
老师打学生致伤,如何处理
http://s.yingle.com/w/xt/680016.html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2018http://s.yingle.com/w/xt/680010.html
年)(2018年) 如何防止对方当事人转移隐匿财产 http://s.yingle.com/w/xt/680004.html
江苏省2018年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标准(2018年)http://s.yingle.com/w/xt/679998.html
无偿保管他人财物丢失被盗亦须担责 http://s.yingle.com/w/xt/679994.html
人身损害赔偿—赔偿额是对方诉求的十分之一 http://s.yingle.com/w/xt/679989.html
精神损害还有哪些其他规定(2018)http://s.yingle.com/w/xt/679982.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美容祛斑竟致毁容不具资质高额赔偿 http://s.yingle.com/w/xt/679974.html
2018年山东省人身损害赔偿标准(2018年)及计算公式 http://s.yingle.com/w/xt/679966.html
丈夫意外身亡公婆捏着赔偿款不放 http://s.yingle.com/w/xt/679960.html
隐私权的责任构成要件是什么
http://s.yingle.com/w/xt/679956.html
人身损害赔偿伤残鉴定标准(2018年)有哪些 http://s.yingle.com/w/xt/679951.html
伤害案件程序 http://s.yingle.com/w/xt/679942.html 紧急避
险
交
通
事
故的责
任
http://s.yingle.com/w/xt/679939.html
故意伤害判几年 http://s.yingle.com/w/xt/679932.html 刑事案
件
精
神
赔
偿
应
不
应
赔
http://s.yingle.com/w/xt/679926.html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
http://s.yingle.com/w/xt/679922.html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http://s.yingle.com/w/xt/679917.html
轻微伤赔偿及处罚标准(2018年)http://s.yingle.com/w/xt/679913.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动物侵权怎么赔偿 http://s.yingle.com/w/xt/679906.html 新闻侵
权
责
任
应
如
何
承
担
http://s.yingle.com/w/xt/679900.html
2018年云南省人身损害赔偿计算标准(2018年)http://s.yingle.com/w/xt/679895.html
本案孙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乘人之危 http://s.yingle.com/w/xt/679887.html
人身损害赔偿项目一览表
http://s.yingle.com/w/xt/679883.html
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有哪些
http://s.yingle.com/w/xt/679877.html
影视作品网络侵权的归责原则
http://s.yingle.com/w/xt/679869.html
九级伤残鉴定赔偿标准(2018年)http://s.yingle.com/w/xt/679863.html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诉讼时效的起算 http://s.yingle.com/w/xt/679858.html
网络著作权的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http://s.yingle.com/w/xt/679854.html
最新
抚恤金、丧葬费的法律性质
http://s.yingle.com/w/xt/679849.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务工人员损害赔偿纠纷
http://s.yingle.com/w/xt/679842.html
生活中被严重误解的法律常识:非法同居和杀人偿命 http://s.yingle.com/w/xt/679836.html
民事审判实务中的若干问题(下)http://s.yingle.com/w/xt/679830.html
什么是侵权患者隐私权责任
http://s.yingle.com/w/xt/679825.html
电线架设不规范村民触电获赔偿
http://s.yingle.com/w/xt/679821.html
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
http://s.yingle.com/w/xt/679817.html
侵权责任的定义和法律特征
http://s.yingle.com/w/xt/679811.html
2018年江苏省人身损害赔偿标准(2018年)http://s.yingle.com/w/xt/679807.html
医疗侵权损害赔偿中如何进行司法鉴定 http://s.yingle.com/w/xt/679801.html
2018年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与精神损害抚慰金标准(2018年)http://s.yingle.com/w/xt/679797.html
人体轻伤的鉴定标准(2018年)http://s.yingle.com/w/xt/679791.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2018年河南省人身损害赔偿准
http://s.yingle.com/w/xt/679784.html
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及标准(2018http://s.yingle.com/w/xt/679778.html
年) 适用(侵权责任法)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http://s.yingle.com/w/xt/679772.html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相关知识点 http://s.yingle.com/w/xt/679767.html
侵权行为的分类与构成要件
http://s.yingle.com/w/xt/679760.html
工伤和人身损害赔偿可以同时主张吗 http://s.yingle.com/w/xt/679751.html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是什么,其免责事由有哪些 http://s.yingle.com/w/xt/679745.html
侵权损害赔偿标准(2018年)http://s.yingle.com/w/xt/679738.html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给赔偿权利人侵权责任人保险责任人的建议 http://s.yingle.com/w/xt/679735.html
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http://s.yingle.com/w/xt/679729.html
根据侵权责任法能否主张被抚养人生活费 http://s.yingle.com/w/xt/679722.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2018年山西省人身损害赔偿标准(2018年)http://s.yingle.com/w/xt/679718.html
体育课上摔伤致残 http://s.yingle.com/w/xt/679712.html 帮工
死
亡
赔
偿
有
哪
些
http://s.yingle.com/w/xt/679706.html
其他科技成果权纠纷
http://s.yingle.com/w/xt/679700.html
雇员受侵害后的求偿选择权
http://s.yingle.com/w/xt/679697.html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有哪些 http://s.yingle.com/w/xt/679693.html
关于人身伤害的赔偿标准(2018http://s.yingle.com/w/xt/679686.html
年) 2018陕西人身损害赔偿标准(2018年)http://s.yingle.com/w/xt/679680.html
人身损害赔偿的责任构成
http://s.yingle.com/w/xt/679670.html
补充责任的含义及其合理性
http://s.yingle.com/w/xt/679665.html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诉讼时效起算的几种情形 http://s.yingle.com/w/xt/679659.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信托公司私人股权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之解读 http://s.yingle.com/w/xt/437860.html
2018江苏省人身损害赔偿标准(2018年)规定(2018)http://s.yingle.com/w/xt/679650.html
网络名誉侵权是什么 网络名誉侵权如何认定责任 http://s.yingle.com/w/xt/679645.html
“闲言碎语”中的法律风险
http://s.yingle.com/w/xt/679639.html
侵权责任中举证责任是什么,怎么举证 http://s.yingle.com/w/xt/679633.html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2018年)http://s.yingle.com/w/xt/679620.html
环境污染侵权的归责原则及其责任承担 http://s.yingle.com/w/xt/679615.html
2018年甘肃省人身损害赔偿标准(2018年)及计算公式 http://s.yingle.com/w/xt/679608.html
非法删帖需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雇佣网络水军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http://s.yingle.com/w/xt/679602.html
人身损害赔偿计算公式
http://s.yingle.com/w/xt/679597.html
劳务派遣工干活受伤 工伤赔偿谁负责 http://s.yingle.com/w/xt/67958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关于印发四川省2018有关统计数据的通知 http://s.yingle.com/w/xt/679581.html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2018年)http://s.yingle.com/w/xt/679576.html
2018年河南省交通事故及人身损害赔偿最新标准(2018年)http://s.yingle.com/w/xt/679570.html
伤残鉴定标准(2018年)http://s.yingle.com/w/xt/679565.html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2018年)http://s.yingle.com/w/xt/679561.html
侵权责任实务问题律师解答
http://s.yingle.com/w/xt/679552.html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
http://s.yingle.com/w/xt/679547.html
用人单位替代责任是什么
http://s.yingle.com/w/xt/679541.html
论对生命的紧急避险
http://s.yingle.com/w/xt/679535.html
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2017最新)http://s.yingle.com/w/xt/392641.html
山东省人身损害赔偿标准(2018年)及计算公式 http://s.yingle.com/w/xt/67952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灶间住租客出事房东赔
http://s.yingle.com/w/xt/679521.html
无偿帮工受重伤责任该谁承担
http://s.yingle.com/w/xt/679515.html
发生空难后,受害者可以得到哪些赔偿 http://s.yingle.com/w/xt/679508.html
如何确定建筑物致人损害的责任人 http://s.yingle.com/w/xt/679503.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第五篇:交通肇事和解协议书
交通肇事和解协议书
交通事故和解协议书
甲方:黄x,男,xx市东湖区人,身份证号:3601xx197908xx05xx
xx市xx针织制衣厂,地址:xx市郊区xx乡。
法定代表人:叶xx,系该厂厂长
乙方:代xx,男,xx市xx区人,身份证号:3601xx1978xxxx1418
秦xx,女,xx市xx区人,身份证号:3601xx1987xxxx0960
戴xx,女,2周岁,系代xx与秦xx之女
事发经过:20xx年5月7日21时10分,黄x驾驶xx市xx针织制衣厂所有的牌号为赣A2xx78号小客车在解放东路xx镇xx村段由西向东行驶至道路左侧,与代xx无证驾驶(后载秦xx、戴xx)的由东向西行驶的无牌二轮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代xx、秦xx、戴xx倒地受伤、车辆受损的交通事故。该起事故后经xx区交警大队认定,黄x负本次事故全部责任(详见《湖公交认字[20xx]第0xx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今甲乙双方经过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如下和解协议:
一、甲方在其前期已支付乙方生活费1000元、市二院医药费41383.87元、南大一附院医疗费7034.8元(共计49418.67元)之外,另行一次性赔偿乙方医药费、后续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交通费、衣物损失费、摩托车修理费、鉴定费等各项费用合计人民币捌万元整(80000.00元)。
二、本协议签订之后,乙方不得再就本次交通事故所导致的损害(包括因此可能导致的后遗症)向甲方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此事再与甲方无关。
三、在本协议签订后、甲方支付一次性赔偿金之前,乙方应向甲方交付如下诊疗资料原件及医药费票据原件:
(1)代xx的门诊病历、出院记录、用药清单等所有诊疗资料。
(2)秦xx的门诊病历、出院记录、用药清单等所有诊疗资料。
(3)戴xx的门诊病历、出院记录、用药清单等所有诊疗资料。
(4)乙方的所有医疗费收据(共计 张,金额为 元)。
四、在本协议签订后、甲方支付一次性赔偿金之前,乙方应向甲方提供身份证及户口本复印件。
五、甲方在交警大队将一次性赔偿金人民币捌万元付给乙方,乙方均应在收条上签字并按手印,戴xx由其法定监护人代xx或者秦xx代签。
六、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七、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交警部门留一份存档。三份协议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字(工厂盖章): 乙方签字(按手印):
签订地点:xx市公安交通管理局xx大队
签订时间: xxxx年xx 月 xx 日
交通肇事和解协议书2
甲方:杨xx(系受害人杨xx父亲),男,汉族,1968年9月21日出生,住址河南省xx市xx镇xx村xx。
甲方:张xx(系受害人杨xx母亲),女,汉族,1967年8月16日出生,住址河南省xx市xx镇xx村xx。
乙方:石xx(系被告人石xx父亲),男,汉族,住址河北省xx县xx镇xx村,电话1861xx8719。
鉴于被告人石xx犯交通肇事罪一案给甲方造成了经济损失。目前一审庭审结束,甲、乙双方经协商就民事赔偿部分达成以下和解协议:
一、石xx就其交通肇事行为给甲方造成的精神痛苦和经济损失深表歉意,并致以最诚恳的道歉,请求甲方予以谅解。
二、乙方作为被告人的父亲,代其一次性向甲方支付死亡赔偿金人民币31万元整,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上请求赔偿的其他项目自愿放弃,甲方不再向石xx及其家属主张。
三、乙方在本协议签订之日起一次性付清上述赔偿款项;赔偿款项付清之日起,甲乙双方不再存在任何经济纠纷,甲方不再追究被告人民事责任。
四、甲方自愿向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表达如下观点:甲方作为本案被害人父母,自愿接受被告人石xx及其父母的道歉和赔偿,对石xx的犯罪行为完全予以谅解,自愿不再追究石xx的刑事责任,请求法院给予石去鹏改过自新的机会,对被告人石xx予以轻判。
五、本协议一式叁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呈交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一份。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交通事故协议书范文
赔偿人:汪xx,男,26岁,汉族,车主,现住xx乡xx村,身份证号码:xxx
被赔偿人:xxxx,男,56岁,汉族,农民,现住xx市xx县xx村,身份证号码:xxx
2009年xx月xx日,汪xx在公路上骑摩托车正常行驶的过程中,xxx由于骑着自行车看牛导致岔道,和汪xx驾驶的摩托车相撞,致使xx受伤。xx被撞伤后立即被汪xx送到xxx医院住院治疗,经检查,是大腿骨处骨折受伤,住院xxx天后于2009年xxx月xx日好转出院
经双方进行友好协商,达成一致,自愿达成以下赔偿交通事故协议条款:
一、由汪xx赔偿xxx各项医疗费(不包含前期住院已经支付给xx的医疗费)、残疾赔偿金、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营养费、精神抚慰金、二次手术费、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鉴定费、自行车修理费、交通费等共计(总数额22138.30-已经支付的医疗费16000元)=现在还需给付的金额10769.15元;
二、以上款项一次性支付,支付后双方均不得反悔,xx不得再追究汪xx的任何责任,放弃对赔偿人的诉权;
三、双方再无其他争议。
四、本交通事故协议书范文 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赔偿人:(签名)
被赔偿人:(签名)
交通事故协议书范文
甲方(肇事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受害方):___________________
丙方(受害方):___________________
丁方(保险公司):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交通事故基本情况
1、事故经过:___年_月_日,发生了___驾驶___车辆在____________路段和___驾驶___(车牌号为___)相撞致______________的道路交通事故。后____交警队赶赴现场处理,制作了事故现场图,扣留了双方车辆以备进一步调查。
2、___交警队对该事故的认定情况:___交警队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如下认定。______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__条第__款之规定,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应承担此事故的主要责任;___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__条第__款之规定,是发生事故的次要原因,应负此事故的次要责任;乘车人___无责任。
二、甲乙丙丁四方根据交警队的事故认定,在交警队的主持下,按照互谅互让的原则达成如下调解交通事故协议:
1、经双方确认,本次事故造成双方财产损失和人员伤残所需费用情况如下:
(1)甲方车辆维修费及其他杂费___元(人民币,以下同);___受伤住院治疗医药费、误工费、护理费、伙食补助费、交通费、住宿费、伤残补偿金、后续治疗费等共计___元。
(2)乙方车辆维修费及其他杂费___元;___受伤住院治疗医药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伤残补偿金、后续治疗费等共计___元。
(3)丙方(乘车人)___受伤住院治疗医药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伤残赔偿金、后续治疗费等共计___元。
(4)以上费用共计___元。
2、经双方协商,由甲方承担上述费用的60%,计___元;乙方承担上述费用的40%,计___元;甲方在扣除自身损失费用外,尚需支付乙方___元;支付丙方___元。
3、丁方需承担甲方所需赔付费用的80%,承担乙方所需赔付费用费用的75%,丁方照上述标准各自对甲乙双方进行赔付,并代甲方支付须赔付给乙方和丙方的部分。
4、以上费用赔付和结算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即时结算付清。
5、甲乙丙三方需积极配合丁方办理保险赔付事宜,及时提供丁方所需要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医药费用发票等资料。
5、本协议履行完毕后,除本协议另有规定外,甲乙丙三方的赔付责任即算完毕,其中任何一方不得再以任何理由对其他任何一方提出增加赔付及其他要求。
6、如本案的受伤者确因事故引起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治疗费用大大超过本协议预计,超出预计1万元以内,由伤者自行负责,1万元以上费用由伤者出具省级医院证明(包括医疗诊断书、医药费用发票、伤残鉴定>报告等)及其他可证明该病情恶化是由该事故引发的证据,可另行找甲乙责任方赔付,由甲乙方按照本协议确定的赔付责任标准(即甲方60%、乙方40%)分担赔付。
三、本协议自协议各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四、协议各方如在履行本协议中发生纠纷,可先协商,协商不成,可提交___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
五、本交通事故协议书范文共四页,一式五份,协议各方各一份,______交警队一份存档备查。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丙方: 丁方(公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交通事故和解协议书范本
事故时间________________
事故地点________________
A 姓名_____________ 驾驶证档案编号或住址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
交通方式___________ 车号______________ 保险公司名称或保险凭证号____________
B 姓名_____________ 驾驶证档案编号或住址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
交通方式___________ 车号______________ 保险公司名称或保险凭证号____________
事>故事实:
当事人A由___向___行驶,当事人B由___向___行驶。因当事人A___有《通告》第八条第___项过错行为,当事人B___有《通告》第八条第___项过错行为,造成A车_________位置与B车____________位置接触。
当事人签字:A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
赔偿协议:
1.当事各方共同驾事故车辆到A方保险公司办理索赔手续。
2.当事人A同意______日内将当事人B车修复。
3.当事人A同意赔偿当事人B事故损失费_______________元(大写);付款情况_________。
当事人签字: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说明:
1.撤除现场前,当事人应当首先填写事>故事实一栏以上的部分。填写完毕后当事人签名确认。
2.撤除现场后,协商赔偿事宜。达成赔偿协议后,当事人签名确认。
3.当事人对事故事实及成因有争议不即行撤离现场,或者协商赔偿事宜未达成协议的,应当迅速报警等候处理。
4.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达成协议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持本《当事人自行解决交通事故协议书》直接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