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的价值定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政府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 就必须对落实其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公共政策的价值理念进行重新的梳理和整合。面对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公共政策只有在理念上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彰显了社会 正义的基本价值,突出了其公共性的本质特征,强化了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才能正确地 引领和有效地推动我国公共政策的不断创新,从而全面地推进和谐社会理念在各领域、各层 面有效地实施和落实。
一、公共政策应确立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
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为了人,以最广大人民的福祉为依归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意义所 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把满足、改善、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需要放在首位,体现了社会 建设发展的民本思想和对人的终极关怀。选择以人为中心的政治文化观和以人为本的伦理基 础,是对社会建设发展本意和发展规律的遵从,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本质的要求,更是中 国共产党执政的最高原则、最高准绳和不懈奋斗的目标。
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中各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社会。公共政策作为政府管 理社会的主要方式、主要工具,引导、塑造、控制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模式和速度,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巨大。在公共政策规划设计的理念上,需要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摈弃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的发展理性,把以人为本作为公共政策的伦理基础。秉持以人为 本精神,超越传统过时的发展模式,根据社会发展现阶段的特点和社会发展进程的规律,转 变过去把人作为发展的手段,较少关注社会发展成果对人的意义,忽视人的生活质量和素质 的提高,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和经济发展速度,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综合效益,重经济 发展项目轻人文社会发展项目等等做法,回归到经济社会发展为了人的初衷上来,把以人为 本放在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上,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及其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放在第一位,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人本伦理的政策基石。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创新上,从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消除社会发展体制性障碍要求出发,积极构建社会发展政策,通过 设计出台、贯彻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 益,提高人类应对社会发展的困境,有助于缓解发展过程中人类面对的巨大压力,使经济、社 会处于积极合理协调发展的状态,创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政策环境。具体来说,就是既注意经济目标的制定、执行和实现,更关注社会发展目标的制定、执行 与实现,改变社会政策滞后的状况,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普遍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 入人群的社会保障水平。要转变过去偏向经济的发展思路和投资政策,改变政策制定、执行 片 面追求经济发展、经济效益和公共财政投资偏向经济建设,社会保障投资比重较小,忽视社 会全面发展,忽视社会保障、救助、福利系统建设的做法,恰当处理投资与积累的关系,推 行相对均衡的发展政策和投资政策,把生产性投资的财政政策转变为公共服务性财政政策,改 变大量资金用在政府直接投资、改善投资环境和行政支出上的现状,通过政策调整公共支出 的范围,不断扩大公共服务的范围,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和公共基础设施方面,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作为我国新 时期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基本内容和根本依据,为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 政绩评价指标上,要调整政绩评价的指标体系,走出政绩评价偏重经济指标的误区,把经济 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政绩考核的首要指标,引导地方政府转变以往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热 衷大搞政绩工程,重视经济建设,轻视公共服务的做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政策保证。
二、公共政策应彰显社会正义的基本价值
社会正义是当代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概念,体现在公共政策上,就是其公平、公正、民主、公开的精神内核,社会正义是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公共政策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媒介、手段。
公平、公正是每个社会成员拥有的基本权利,所有社会成员在人格、权利和机会等方面相 互平等,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享有同样的权利和机会。这是社会存在的自然法 则,也 是现代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公平、公正又是现代政府对社会公民的庄严承诺,现代政府的 合 法性基于其对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的承诺。政府以建立公平、公正秩序这种特有的方 式 维护社会正义,是国家政治结构存在的理由,也是社会关系能够始终保持健康有序的前提条 件。公平性、公正性理所当然应成为现代政府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公民享有社会公平并被 公 正地对待,是和谐社会应具有的基本的社会面貌。社会公平状况不好,贫富两极分化,人们 就会感到受到不公正对待,就会引起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社会就不可能和谐。因此说,公平、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不解决社会公平、公正问题,就难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建设。
解决社会利益分配不公的矛盾,是和谐社会建设无法回避的现实。公共政策本身是对社 会价值的分配,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调整过程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过 程,公 共政策对各利益主体的引导、规范、调控、分配的功能,使得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分配格局 的调整有效而权威,公共政策对社会价值的分配公平、公正,使其具有合理性。应充分运用 政 策手段为社会提供一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公平、公正是公共政策调节权利与 义 务、贡献与报酬的基本准则,公共政策过程必须始终贯彻公平、公正的理念与原则,在内容 上 做到实质公正,即内容科学、合理;在形式上做到程序公正,即公共政策的议程建构、规划 设计、执行评估等环节按照科学客观的原则和法定的程序开展。解决社会公平、公正问题,要 建立抑制独占利益的平衡机制和权利、机会、规则、分配公平的社会公平、公正保障政策体 系,特别应注重从起点实现社会公平,使具有同样能力的人拥有同样的生活机遇,让社会成员 公平、公正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建全化解社会矛盾的政策机制,营造公平、公正的 和谐 发展的政策环境,需要构筑社会公平的制度基础,从体制上使政策公平、公正原则制度化,用制度来维护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公共政策本质上存在个人偏好与集体选择的制度安排和公共利益少数人决断的公共悖论,这在理论上对公共政策过程的民主公开提出了要求。一些政策的制定过多地掺杂了部门利 益并存在强势集团左右政策的倾向,因此在实践上也使公共政策民主、公开就变得十分重要。公共政策过程的民主与公开,有助于提高政策的权威乃至政府的公信力,有助于协调社会利 益、化解社会矛盾和公平、公正价值的实现。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要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 的意 见,并建立一套完整的利益表达机制,使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得到合理、充分的表达。要 特 别重视弱势群体的话语权,注意采纳弱势群体的政策要求,仔细分辨强势群体的政策要求;要公开政策制定、执行、调整的有关信息,重大公共政策的决策必须保证利益相关者的知情 权、参与权、监督权、评议权,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置于公众监督之下;要完善人民代表大 会 制度、重大决策听证制度等政策参与机制,开拓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渠道,吸纳 社会各个阶层人员有效地参与政策过程。一个政策过程民主公开、政府运作透明诚信的社会 将趋于更加和谐、更有凝聚力。
公平不是平均主义,要辨证地认识把握社会正义。公平是在保证公民基本权利,承认差 别条件下的公平,在地位平等、机会平等前提下恰如其分的差别。公平、公正有时必须以合 理 的差异形式来表现。因为,公平、公正是“相对的历史的空间的”概念,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条件的制约。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把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作为“公平正义”的两个原则,这在今天仍然有其现实意义。“绝对的公平、公正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 不 存在”,“绝对的平均是以形式的公正掩盖实质的不公正”,真正的公平公正既承认权利平等,又允许差异存在,公平、公正的社会是一个有差别的社会。收入差距过大,分配程序、规 则不公固然会导致效率下降甚至影响社会稳定,但绝对公平会削弱人的积极性,会使社会缺 乏活力,也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调整要综合考虑受益公平、支出公平和 横向公平、纵向公平,既承认权利平等又允许差异存在,既保证社会公平又体现利益差别。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不是消灭差别,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下辨证地处理好公平与 差别的关系,统筹安排、协调全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资金投入,把差距控制在恰当的范 围内,保证公民起点、机会的公平,而不是结果的均等,实现城乡、地域、不同阶层之间的 和谐共生和谐发展。
三、公共政策应突出其公共性的本质特征
从契约论的宪政逻辑看,政府的权利源于人民权利的让渡,政府的合法性基于为最广大 人民群众谋取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利益是现代政府公共管理的天然职能或公共性职 能。现代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更多地体现在协调社会发展的公共服务上,体现在为社会协调发展 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包括政策环境上,公共性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和表现形式,政府 要将为最广大人民服务的公共精神贯彻到整个行政活动中。
从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本质特征看,“公共政策来源于解决政策问题,政策问题来源于社 会问题,而社会问题是涉及到大多数人的利益、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公共政策要解决 的是大多数人所面临的问题”,公共政策本质上是关涉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公共性的问题。因 此,大多数人的利益实现问题应成为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公共政策过程必须始终把为最大多 数人民谋利益放在首位,明确体现最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原则。离开了公共性的公共政策,就 可能演变成特殊阶层、利益集团或者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这于社会和谐建设目标是不相容 的。
从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公共服务和增进公共利益的手段看,公共政策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 映,这也决定了公共政策必须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应该成 为政府公共政策的基础”(杰里米?边沁)。在经济结构、社会阶层、利益集团多元化的社会 转型时期建设和谐社会,公共政策要努力实现为最大多数人民谋利益的目标和宗旨,坚持公 共政策的公共性,按照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的要求,保证最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进入政策 议程,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政策设计、实施的出发点和终点,通过公共政策创设必要的制 度和规则,协调整合多元复杂的利益冲突,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基础。
从政策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过程看,其过程实质上是融合社会各阶层关系、社会利益博 弈均衡的过程。在制定公共政策过程中,始终以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为政策的着眼点和落脚 点,时刻关注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的实现和维护,有利于社会大局的稳定与和谐。公共政策 是公众的政策,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数人利益,兼顾保护少数人的利益,对利益集团、个人 私利的索取要在政策上加以限定,不能让其逾越社会公正的边界,因为,不对个人利益做出 约束是不正义的。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集团、个人利益的获取是有规则、有边界、有理性 的,既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也受公共政策的调控。公共政策应充分发挥利益协调的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绝不能忽视大多数人的利益甚至牺牲大多数人利益而满足迎合少数私 利集团和个人的利益。否则,公共政策将丧失公共性,社会也难以和谐。
四、公共政策应强化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期,我国的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阶 层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分化。社会利益差距拉大,使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利益冲突 增 多;社会矛盾尖锐,使社会风险加大而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要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体现社会关怀伦理,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道德要求。一方面 经济结构调整导致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分配发生重大变化,财富分配、接受教育、医疗保障、失业保障、退休保障不平等,使一部分人沦落为社会弱势群体,他们是改革政策的利益受 损者,理应得到国家政策的补偿与关怀。另一方面弱势群体远离社会权力中心,较少有机会 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很难在媒体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无法真正有效地影响公共政策过程,很 难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其利益往往被忽视,而强势群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有很强的影响 力,甚至操纵着政策过程。因此要特别重视弱势群体的话语权,注意采纳弱势群体的政策诉 求,使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求有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并成为政策议程,要仔细分辨强势群体的 政策要求,作出符合大局的恰如其分的考虑。弱势群体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迅速摆脱困 境,政府要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予以关注和补偿,可通过运用税收 和转移支付政策进行一次分配,可调节收入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分配关系来逐步解 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还可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济政策和手段 保护弱势群体,尽可能使受益面扩大,以逐步缩小利益差距、填平社会鸿沟,让社会发展的 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而增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政 府要通过公共政策加大对社会利益结构调整的力度,特别注意为弱者提供发展的机会与条件,让其通过努力改变生存状况,提高生活水平,建立有利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利益结构、利益关系。
第二篇: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
徐龙福(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崇尚价值的社会。积极创造价值、激励人们对价值的追求、确立更高的价值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动力和取向,而衡量社会和谐最基本的价值准则应当是人本、功利、公正和道德。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采取积极措施,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关键词:和谐社会;价值;利益;全面发展
在新世纪新阶段,在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党主动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并且把社会和谐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包容并重,相互促进,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不仅表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也表明我们党对社会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转换。构建和谐社会,从更深刻意义上看,它受人的价值观念的制约,确立一种富有时代生命力并能够统摄人心的价值体系,对正确指导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
和谐是社会存在的一种美好状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和人类孜孜追求的社会理想。构建和谐社会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政治制度的合理安排和社会管理方式的具体创新,但不可缺少的就是要有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引导。因为人们所从事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在特定价值诉求的诱导下进行的,都是一定价值心态的表现。价值作为表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概念,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是主体对客体有用性及其意义的评价①。价值既是一种存在,也是一种动力,一种目的,它决定人的生活和行为态度。当价值存在通过人的理性把握而转化为观念时,就会以一种相对独立的要素并入社会系统的运行之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功能,成为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事实上,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能够充分体现价值创造、激励价值追求、确立更高价值目标的社会,是一个实现人的价值观念现代化的价值型社会。
积极的价值创造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价值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存在,是人类复杂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利益关系,它是靠人的劳动与实践创造出来的。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们积极创造价值的具体成果。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创造价值、提供丰富的物质精神财富是最基本的前提。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有了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我国社会已经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所有这一切,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社会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人口众多、底子又比较薄的发展中大国,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加快社会发展、实现民族振兴任重道远。所以,我们要以创造价值为主旨,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放松,千方百计动员一切社会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和谐社会创造丰硕的价值成果。
不懈的价值追求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动力。人创造价值的目的是为满足人的利益需求,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人的利益需求与人的价值创造的一致性,也就直接决定了人的价值追求具有动力的性质,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之源。价值追求是人的自觉本性,人们的价值追求的热情越强烈,它所爆发出来的动力也就越大。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关键还是要转变人的价值观念,坚定正确的价值信念,鼓励对价值的追求,并且通过价值对利益需求满足的方式来处理和协调好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运行的正常秩序。人的价值追求是在不断提升人的利益需要的过程中实现的。人的利益需要无止境,人对价值的渴望与企盼也无止境,由此而推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就不会枯竭。要使和谐社会充满活力,就必须十分关注人们的价值追求,以满腔热情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更高的价值目标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取向。人的价值追求能够起到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确立合理而崇高的价值原则和价值目标。如果被那些消极、有害、落后的价值取向所误导,就容易使人失去尊严感、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公正、道德、秩序等等都将统统不复存在。因此,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既要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也要符合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确立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要遵循时代性、社会性、道德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求真务实,扬善弃恶,彻底剔除那些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又违背社会道德的价值准则和不健康的有害的价值取向,自觉选择那些反映时代精神、具有优秀文化品质、充分展示和谐风采的价值取向,使其价值目标能够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和谐社会是崇尚价值并追寻更高价值目标的社会,将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和价值目标充分地发挥和展现出来,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内容。
二
当代社会是一个利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自身需要而追求着不同的价值目的。针对复杂的价值选择,建立统一的价值判断标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只有当判别价值的标准清晰明了,人们才会自觉作出合理的抉择。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和衡量标准是多方面的,涉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方方面面,但其中最为基本的就是以人为本、功利和公正以及社会道德的评价尺度②。
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价值原则,是和谐社会重视对人的尊重,高扬人的主体性,使之充满人性关爱的必然结果。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更应如此。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要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一切服务于人。只有当人的社会主人翁地位牢固树立起来,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人的聪明才智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和谐社会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无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和谐社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就必须牢固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彻底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在更加自觉的境界里、更加深入的层次上不断赋予以人为本的新内涵,促使以人为本在和谐社会生动实践中显示新的时代意义。人民群众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其间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切工作都要着眼于以民为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相信群众,走群众路线,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好坏的标准,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功利和公正作为评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展现和谐社会本质特征的客观要求。功利是一种衡量社会生产效率的价值尺度,偏重于社会价值的生产性、创造性和现实活力;而公正则是一种社会关系状态,是以社会利益关系为客体的价值关系③。社会利益的合理化是公正的实质内容,它偏重于社会利益占有的规范性、理想性和秩序稳定。要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并协调有序,就应当坚持功利和公正的统一。功利是对社会生产效率和效益的重视,也是对社会物质财富和人的利益实现的追求。推动和谐社会发展,一定要考虑到创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效率,增长社会的实际功利价值,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公正是人的价值目的,也是和谐社会建设得失成败的先决条件之一。社会公正从抽象意义上可以规定为以权利和义务为中心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合理状态。实现和谐社会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各有所创、各得其所的公正利益关系,就要从法律、制度和政策上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切实保障人们在权力、机会、规则、分配上的公平,使人们能够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和社会生活,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公正还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社会愈进步,人们对公正的内在需求就愈是强烈。公正是人格尊严、人的价值的前提。现代心理学理论研究的成果表明,人们对利益关系的肯定性判断并不取决于利益的绝对量,而是取决于与他人比较中的相对量,即要求利益关系的公正。公正不等于绝对同一,也绝不是平均主义。绝对平均主义是无原则、无差别的利益均分,它抹杀一切社会客观条件的差异和社会个体的差异;而社会公正则是在确认个人人格平等和自由权利的前提下的一种有原则的、合理的人际公平要求和社会利益的分配和享用。绝对平均主义只能导致懒惰、依赖和忌妒,最终会扼杀人们的积极性,窒息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创造精神,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公正恰恰是为了消除懒惰、依赖和忌妒,扶持积极创造,使其权益与劳动创造直接相联,从而焕发人们的积极性。维护社会公正,绝不是搞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而是要实现公正和效率的统一,并依据权力、机会、规则和分配上的公平,妥善解决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存在的问题,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真正意义的平等。
社会道德作为调整和规范人们行为活动的价值准则,是促进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协调一致的必要支撑。道德既是一种善恶评价,也是一种行为标准④。它是人类生活所特有的、依靠人的内心信念和特殊手段维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社会道德规范和原则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社会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起着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社会存在和发展需要有共同遵守的道德范围作为人们行为活动的最基本的准则,使人们能够获得心理平衡而不致于心灵扭曲、精神颓废,并在不断自我反省的过程中自觉追求社会的真、善、美。尤其是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树立和提倡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念和精神更为重要。以利润至上、等价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市场精神和原则,只是从事经济活动的自然灵魂,只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而并非是调节社会成员相互关系、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准则,更不能成为社会活动唯一追求的价值目标。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确立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弘扬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反映,其核心应当是权利、良心、义务和责任的统一,既体现对绝大多数人的权利、利益、人格的尊重和关心,也体现绝大多数人对社会共同利益的关注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心⑤。人人有权利和尊严关心自己,更有义务和责任关心他人和社会。高尚的社会道德是社会最珍贵的精神财富,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与社会道德相背离的消极腐败现象,不仅导致社会道德的失落或迷惘,而且也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阻碍社会和谐的一种严峻挑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和谐社会要实现价值原则和价值取向的转换或创新,就需要对价值内涵及其目标进行合理而又科学的审视,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运行规律,而判断的视角是离不开人的尺度、社会尺度和道德尺度的。这些尺度是一个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综合体,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应当全面地加以应用。
三
和谐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通途,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社会建设工程。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发展的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更加快,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致使社会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分迫切,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繁重,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的问题,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消极腐败现象不时产生,这都给社会稳定和谐带来实际影响。为了紧紧抓住我国社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从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花更大力气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以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证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为指导。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新时期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鲜明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也体现了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深刻关怀。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落实到党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大政方针和各项工作部署中,才能真正把党的先进性切实体现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实现,促进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持续迸发,促进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民主法制既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既表现为人民群众在各方面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性,又表现为在社会生活中确立一种指导共同生活的价值体系的必然性。民主与法治既有利于增进社会的普遍利益,又利于社会成员之间关系和谐以及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制,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发挥法治在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广泛发扬民主,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面推进
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自觉顺应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毫不动摇地坚持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以保证和谐社会建设建立在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建立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的基础上,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稳定有序。
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不是空洞的抽象,而要靠全社会成员的聪明智慧去努力拼搏和奋斗。人们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良好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没有现代化的知识水平、没有文明的道德品质,人们就会缺乏创造的思想和文化基础,缺乏强有力的精神支撑。面对当代西方敌对势力企图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面对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面对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不文明、不健康、不道德的现象,我们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在进一步提升全民族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上下功夫,切实加强思想文化道德建设,加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学习型社会,引导人们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宽容大度、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条件,稳定是前提。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的价值原则。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通过加快发展来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通过维护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来保证改革发展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深化改革要着眼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不动摇。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与此同时,统筹还必须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兼顾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要注重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群众怨气,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努力消除社会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基础。我们只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努力使广大群众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改革发展稳定才会稳步地向前推进。构建和谐社会,不是放慢改革步伐,也不是放缓发展的速度,而是要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用改革发展的办法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只要我们倍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和健康有序的发展势头,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原载:《江汉论坛》2005年第12期)
注 释:
① 李明华:《价值及其相关范畴研究》,《学术研究》1992年第5期。
② 高兆明:《社会变革中的伦理秩序》,中国矿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302-303页。③ 万俊人:《公利和公正:改革中两种价值尺度的统一》,《求是》1992年第19期。④ 罗国杰主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92页。
⑤ 宋锦添:《人生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9页。
第三篇:和谐社会的价值、特征和构建思路
和谐社会的价值分析
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可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构建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它拓展了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重大飞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会提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同发展相联系的各种重大关系问题。我们党提出并正在着手解决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既触及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也触及了社会建设层面存在的不和谐之处。“五个统筹”渗透和推进到社会结构层面,必然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问题,这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之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奋斗目标之一,就意味着在我国将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的现代化总体格局,这大大丰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涵,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处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更完整、更科学的坐标系。
构建和谐社会,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我国正处在历史性的经济社会转型中。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1)经济多样化,各种新的产权主体和利益主体不断发展,产权关系和利益关系越来越清晰;(2)社会阶层多样化,除了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在20多年的社会变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3)思想意识多样化,诸种文化信仰和价值取向“百花齐放”。伴随着这种多样化趋势的深化,必然产生一些新的社会矛盾。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在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迁面前,如何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协调多元力量之间的关系,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成为社会治理的新课题。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探索新的社会运转和社会服务机制,将会形成一套与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这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潮流,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和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新贡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开始探索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内在联系。继联合国先后提出《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发展指数”之后,一些国家(如北欧国家)提出了“社会和谐”的理念。可以说,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使当代人类1/5以上的人口进入和谐状态,这无疑具有世界意义。更重要的是,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探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机理和实现途径,不仅将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作出新贡献,而且也将对当代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作出新贡献。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根据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如下特征: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民主法治首先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意味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尊重并维护公众的社会知情权、社会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及民主监督权,在民主得到充分发扬的基础上,使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同时,这种民主要与法治相结合,使整个社会的运转服从于法制的权威,真正做到法律高于人情、法律高于权力,从而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鉴于当前我国在民主法制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必须强化和谐社会的这一基本特征。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在我国社会剧烈的变化过程中,原有的社会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革和分化,加上“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高度重合,使我国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元交织、错综复杂的局面。今天我们讲公平正义,就是要妥善处理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应该强调,对“社会公正”不能作狭隘的理解,它不仅仅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公平,而且表现为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的公平、机会的公平以及整个社会规则和机制的公平,是一个公平发展的体系。同时也应看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是相对的公平,不能离开生产力水平对公平提出过分的要求。关键是政府要摆脱、超越既得利益者的束缚,从维
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高度来处理各类社会问题。
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诚信是中国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现代信用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厦的重要支柱。但在当前,社会信用制度缺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个人信用制度,而且企业信用制度和政府信用制度都亟待建立。强调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
等友爱、融洽相处。做到这一点,就须以道德作支撑,以法律作保障,以和谐的产权关系作制度基础。
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如何使一个社会充满活力?作为基本面的东西,一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这是社会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二是推进市场化改革,为社会充满活力提供制度支撑。当前我国社会活力的释放还不够充分,应特别强调“四个尊重”,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从而使社会活力竞相迸发。
和谐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安定有序主要涉及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组织机制问题。例如,在农村已开始建立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社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发挥城乡各类“自治组织”的作用?在人们逐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和“社区人”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各类新型社会组织的作用?这些都有待于组织机制创新。二是社会管理问题。如何适应新的变化,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就是需要探索的问题。三是社会秩序问题。如何建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机制?如何健全社会预警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这些都有大量工作要做。总之,要通过建设安定有序的社会,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自然包括资源和环境两个方面。一个和谐的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寻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点。这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国家来说十分重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呼唤人们特别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并着手建立和完善绿色GDP核算体系。
应当指出,以上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和谐社会体系。对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加以系统把握。
和谐社会的构建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和谐社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和社会协调等各个方面,千头万绪,以什么为统领?从其内部联系来看,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做到“五个统筹”。应在已有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在研究“五个统筹”的内在机理上下功夫,并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统一考虑,寻求更大范围的统筹。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应该着眼于人。这不仅仅是因为社会是以人为细胞组成的,而且因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我们还不能完全做到人的全面发展,但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必须担负的历史责任。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要相应提高人自身的各种素质,同时在体制上保障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权利的实现。这应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
以市场取向的改革为动力。在经济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方面诸多不和谐的深层原因之一是体制性原因,有相当多的社会矛盾与体制不完善有关,包括农村土地制度、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税收制度以及政府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将是一个深刻的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的制度变迁或体制创新的过程。要以体制改革为动力,通过深化改革,切实克服影响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弊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规范,为和谐社会提供新的体制保障。
以实现社会公正和国家长治久安为着力点。当前,总的来说,我国社会是稳定的,但社会的公正程度与和谐程度还不够理想,有些方面潜伏着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社会关系本身来说,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搞好社会管理,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尽量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初始状态,以免酿成大的事端。同时,创造性地开展群众工作,真正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第四篇:浅谈反腐倡廉与构建和谐社会
浅谈反腐倡廉与构建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反腐倡廉 构建 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干部要按照党章赋予的职能任务,更加注重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更加注重查处大案要案,更加注重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更加注重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加注重制度创新,更加注重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纪检监察机关担负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大使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负有重要的历史责任。
1.抓好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只有党群关系和谐,才真正能够表明党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代表,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党建设好。从党风廉政建设角度考虑,必须把握好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加强干部的管理监督。干部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是造成干部队伍涣散、党群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要完善任前公示制,认真调查甄别公示期间群众举报问题,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干部任免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教育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党员领导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要把廉洁奉公作为为官从政的第一要义和基本素质。党员干部只有廉洁奉公,才能得到群众拥护。
2.注重查处大案要案,打造和谐的发展环境。把防治腐败寓于改革和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既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又不断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近年来新经济领域、资金高密集领域、垄断性行业案件频发多发、违纪违法人员作案手段趋向隐蔽化和高智能化的新特点,研究新政策,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查、破案经验,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集中力量,不断突破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震慑犯罪,遏制腐败,达到为改革开放排阻清障,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秩序的目的。
3.注重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优化和谐的服务秩序。行业不正之风是行业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实质是以权谋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是打造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行业不正之风之所以发生,有体制不完善、制度不落实的问题,有领导管理工作不力、宣传教育工作效果差的问题,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一些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崇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各级纪检检查机关要把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常抓不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制度等各项手段,多管齐下,抓好落实。要坚持标本兼治,专项治理,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惩治腐败分子,严肃处理违纪违法人员,让搞行业不正之风的人付出高昂的代价,使之不敢闯法律和制度的“红灯”。
4.注重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从解决党风政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理顺群众情绪,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权利的本质是责任,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这是我们想问题、做事情,践行“三个代表”的基本准则。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围绕发展改革稳定大局,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时刻牢记人民群众
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的呼声当作为第一信号来考虑我们的工作。二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三是要带着感情做工作。要以强烈的事业心深入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在感情上与群众相融,思想上与群众共鸣,行动上与群众合拍。四是坚决纠正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加强对涉及群众利益事项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使群众利益切实得到维护;要纠建并举,探索依靠改革和机制、制度从源头上消除腐败的办法。
5.注重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体制机制制度日臻完善的社会。任何制度都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局限性,曾经有效的制度措施,也需要针对腐败行为新的表现形式,不断加以改进和创新。要在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同时,以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指针,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制度,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强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强化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强化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有效措施,加大预防腐败的力度。
6.重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保证。构建和谐社会,从客观上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以科学理论指导,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规律,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一是着眼于建设诚信友爱的社会思想基础,注重社会宣传效果,增强教育的本领。二是着眼于建设民主法制的政治基础,维护党内民主,促进民主法制,增强制度建设、依法执纪的本领。三是着眼于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维护群众利益,增强监督的本领。四是着眼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惩处腐败分子、纠正不正之风的本领。五是着眼于激发社会活力,鼓励干事创业,优化发展环境。增强保护人才的本领。六是着眼于构建全社会反腐格局,善于调动全社会力量,综合组织协调反腐败的本领。
第五篇:浅谈物业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浅谈物业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目录
摘要...............................1一、物业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1二、用物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体现........................11、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
12、形成良好的社区风尚 ·····················································································································
23、让居民广泛参与社区事务 ··············································································································
24、尽最大努力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 ··································································································
2三、物业管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功能.......................21、具有教化和益智的社会功能 ··········································································································
22、具有促进居民身心健康的功能 ······································································································
23、具有社交和繁荣文化的功能 ··········································································································
3四、目前河南省物业管理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31、企业规模总体偏小 ·························································································································
32、物管投诉多,社会认可程度低 ······································································································
33、相关政策配套法规规定实施细则滞后 ···························································································
34、物管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不高,后劲不足 ·······················································································
35、融资困难 ········································································································································
36、特色企业文化未形成 ·····················································································································
3五、物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31、不断提高物业管理的覆盖面 ··········································································································
32、拓展物业管理的服务范围 ··············································································································
33、切实规范物业管理各方行为 ··········································································································
4六、结束语.................................4浅谈物业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消除社会矛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和谐社区,是一种充满活动和创造力,秩序井然的社会环境和社区环境,有什么样的物业管理,就有什么样的社区环境,也决定了产生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搞好物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作为城市管理的一部分,物业管理越来越为人们认同,成为了居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和谐社会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物业 物业管理 和谐社会业委会
社会的和谐,必须要求社会机制的科学合理、社会政治经济的均衡发展以及人们生存环境的不断优化。而作为人们生存环境基本内容的居住环境——社区的和谐,理所当然地占有重要位置。而物业管理企业作为社区管理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在这一过程中,当仁不让地承担着重要责任。
物业管理运用现代管理与服务技术,对各类物业实施企业化、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创造安全方便的居住和上作环境,提高物业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物业管理不提供具体的实物产品,而是向业主提供劳务商品,为物业拥有者(即业主)提供方便,其经营方式是凭借自己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向业主提供综合性的劳务项目,创建一个整洁、文明、安全、方便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物业管理作为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在社区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实践中,把握社区建设与物业管理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推动形成良好的社区建设和物业管理秩序,从而形成温馨和谐的家园气氛,是构建和谐社区的根本途径。
一、物业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社区建设与物业管理两者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联系。物业管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从事的保安、保洁、绿化、房屋及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等下作,正是社区建设中卫生、治安、环境等最基本的职能范畴。同时,物业管理企业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可或缺。物业管理企业在社区小组织和参与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社区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牛活,而且有助于促进邻里和睦,增强业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社区建设反过来影响物业管理的发展。社区建设得好,社区功能完善,居民素质提高,各主体自觉履行职责,有助于物业管理制度的有效遵守和执行,有助于业主自律机制的建立,有助于矛盾和纠纷的减少,物业管理自然事半功倍。另外,在流动人口的管理、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等方面,虽不属于物业管理服务的范围,但在政府授权和有偿服务的前提下,物业管理企业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完成辅助性宫缩,客观上也推动了社区建设工作。由此可见,从根本上说,物业管理和社区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营造社区稳定、安全、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通过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建设文明社区,可以促进市民整体文明素质的提高。通过文明社区建设,在社区广泛提倡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使社区成为培养居民正确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园地。文明社区的创建,有利于物业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有利于物业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利于展示其管理水平和服务档次。物业管理企业通过多种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使社区成为一个有利于人与入之间沟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人与文化融通的健康、开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创造一个具备良好人际关系、社会公德的社会环境,使社区成为安乐祥和、安居乐业的场所。因此,高质量的物业管理,可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用物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体现
1、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提倡“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生活观念是和谐社区的第一要素。试想,如果社区的居民在穿过大
街上忙碌的人群,度过了办公室沉闷的氛围之后,当他从踏入规划整齐统一的社区大门开始,被一种舒适而平和的氛围包围时,社区内的一草一木就会变得无比生动。有生气的的绿化、尽职的小区管理人员、有序的停车场、干净的道路和楼道及可爱的小宠物无不让生活在社区的居民立即产生家的感觉。此时,业主会感受到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的周到服务,认为你了解业主的需求,然后就会在在业主心目中树立起体贴、关爱、和谐的形象。物业管理企业随时为住户排忧解难,提供最佳服务,业主也会被这种感情投资所“感动”,同时也会给物业管理公司以丰厚的回报。
2、形成良好的社区风尚
物业管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增进邻里关系,缓解人们平日的工作压力,进而营造出一种氛围、一个“圈子”,在社区成员中确立共同的价值目标,让业主对社区产生一种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全体社区成员对社会、对集体的高度热情,从而积极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公益活动等,发扬互助精神。邻里和谐是和谐社区的主要表现,“增进邻里感情,构建和谐社区”是让社区居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逐步清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冷漠、排斥状态,强化社会团结意识,增强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亲情感、温馨感,努力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物业管理是建设融洽和谐的社区环境的重要尝试。
3、让居民广泛参与社区事务
参与社区事务可以使居民既可以分享社区内的利益,又能够承担社区内的责任。居民心目中的好社区往往都有着畅通的沟通渠道,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和有关服务部门十分重视让居民参与社区社区事务这一块,并且能够主动想方设法与居民沟通。和谐社区要求加强业主与业主、业主与开发商、业主与物业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讲究诚信,避免信息不对称;建立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居民们增加了对管理、服务部门的了解,知道管理、服务部门已经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有什么困难,准备如何去克服。
居民不仅能够主动地参与管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实施监督。管理、服务部门也因此增加了透明度和亲和力。业主委员会的成立,业主大会和业主代表大会的按期举行,给业主广泛参与社区事务提供了组织保障。
4、尽最大努力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
和谐的定义要求每个个体都能实现安居乐业的愿望,只有每一个社区的个体细胞都和谐,才有可能实现整个社区的和谐。和谐的社区必须为业主提供全面基础配套设施(交通、医疗、卫生等),并能够对这些设备设施进行及时地保养和维护;和谐的社区还应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体系完备,为业主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谐的社区需具备酒店、会所、商场等场所,用以满足业主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建设和谐社区,要高度关注困难群体的利益。这些困难群体往往无工作单位,社会活动的空间狭小,因此社区常常成为他们生活上的最重要依托,他们也会成为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卫生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受惠者。
因此,推进社区建设,是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融洽和谐的社区环境的必然要求。物业管理公司在做好日常服务的同时,可充分利用社区劳动就业中心,收集用工信息,进行职业介绍,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积极采取社区服务与再就业相结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与再就业相结合、技能培训与再就业相结合的办法,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区法律援助网络等等。
三、物业管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功能
1、具有教化和益智的社会功能
小区的文化与品味、小区的情调、小区的建筑风格,会让住户有一种情感的归属。这样的物业管理,可以增长居民的见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居民的素养。
2、具有促进居民身心健康的功能
在衣食无忧的现代都市人群中,追求舒适、个性的生活小区正成为人们更高层次需求的集中表现。生活在高档小区,享受着高档物业管理,能产生“物我两忘”的身心体验。同样,舒适的环境,温馨的服务态度,会让居民感受到心情豁然舒畅,心胸开阔,身心健康。
3、具有社交和繁荣文化的功能
物业管理作为一种消费,与其他消费一样,存在着循序渐进、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螺旋式上升运动的规律。现代物业管理则能通过建立多种平台或采取多种形式,来促进住户的交流,繁荣社区文化,推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因此,物业管理消费促进了居民的社会交流和情感交融,更有益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四、目前河南省物业管理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规模总体偏小
由于房地产开发规模普遍较小,开发方大多自行组建物管公司或成立物业管理处等,直接形成了一般物业企业难以快速实现高规格和大规模发展,企业规模总体偏小。
2、物管投诉多,社会认可程度低
物业投诉产生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物管企业提供的服务和住户期望与理解产生了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是开发商没有足够重视所建物业后期管理需要的客观条件与运作成本。群众对物业管理消费没有形成正确认识,造成其社会认可度偏低。
3、相关政策配套法规规定实施细则滞后
市场经济需要完备的“游戏规则”才能运行,而物业管理的配套法规出台较少,可操作性较低,这就造成出了问题难以统一思想与认识,并逐步使分歧加大,矛盾加深,个案不能得到很好解决,时间推移则会形成片面性问题。
4、物管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不高,后劲不足
有研究人员指出,规模化发展并不等同于规模效益。很多物管企业因摊子过大,管理跟不上,人才匮乏而运营不下去,再加上整个行业面临的共性现实困难问题,例如:一些急剧扩大规模的物业公司因其物业管理主业大多出现亏损,而不得不退出部份楼盘的管理。
5、融资困难
一个物业管理公司的资金能否顺利融通,以及能否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大致可分为宏观因素(例如物价水平,利率水平)和微观因素(例如公司的经营机制,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两大类。因其宏观因素是根据市场变化而变动,而影响融资的微观因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需要长期积淀的,基于这些动态的因素,对于物业管理公司融资是有一定困难的。
6、特色企业文化未形成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针对企业 自身特点、市场状况以及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目标不断加以充实完善,还要防止企业无形的文化和有形的其他管理制度冲突碰撞,防止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脱节。同时,也应避免文化万能现象,即认为企业文化的问题解决了,企业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实现企业管理有两个基本手段,软的是文化,硬的是制度。然而,目前部分公司的特色的企业文化还有得形成和发展。
五、物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1、不断提高物业管理的覆盖面
目前,随着房改的深入,按照建设部《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的规定,绝大部分城镇新建住宅小区实施了物业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小区面貌“一年新、两年旧、三年破”的状况,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对原有房屋实施有效的物业管理,大势所趋,势在必行。1997年,推行物业管理计划,得到了广大住户的拥护和支持。近几年来,物业管理,不仅改变着居民的生活方式,还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整个城市的文化,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样板。随着物业管理的普及和覆盖面的提高,现存的城市单位型社区即可开始实现向真正意义社会型社区的转变,其对和谐社会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2、拓展物业管理的服务范围
一个和谐的社区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宿感的社区。物业管理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护、养护、管理;二是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包括物业管理提供的保安、保洁、绿化、交通及车辆管理等服务。从一些做得比较好的物业管理范例来看,拓展物业管理的服务范围,在建设具有高度认同感和归宿感的和谐社区中,是大有可为的。2002年1月,武汉市百步亭花园荣获建设部颁发的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为武汉市乃至全国物业管理的品牌。因此,在妥善处理基本的物业需求和特殊需求的关系时,还应做到在效率和公平之间选择平衡点,在提高物业服务的同时又能化解一些社会问题。
3、切实规范物业管理各方行为
社会和谐的主体是“人”的和谐。抓好物业管理不能见“物”不见“人”,必须切实规范物业管理各方的行为。作为政府的物业管理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责。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持续深入开展对《物业管理条例》的宣传,使业主明确自己具有可以选择管理企业和不选择管理企业的权利,具有维护个人和公共的共同利益的责任、遵守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按时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等义务。
(2)要切实加强对物业管理市场的监管,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对物业管理企业行为实行监督管理,为他们从事市场活动提供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同时,要加大整顿和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秩序的力度,严格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加强企业资质管理。要大力开展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快建立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完善投诉举报制度,营造一个良好的物业管理的市场环境。
(3)要引导物业管理企业创省优,创国优,培育物业管理示范项目,提升物业管理的档次和水平,为推进物业管理工作的开展、赢得社会对物业管理工作的认同和支持树立榜样。
(4)要协调好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的关系。
六、结束语
物业管理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具体实施,为实现构建和谐社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个优秀的物业管理企业除了能提供合同约定、可量化的服务之外,其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准还应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物业管理在社区建设,尤其是在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优势,努力创建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良性互动的新机制,以物业管理服务推动社区服务发展,共同为构建和谐社区发挥应有的作用,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