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不可丢掉三个“真”

时间:2019-05-14 13:5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采编不可丢掉三个“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采编不可丢掉三个“真”》。

第一篇:新闻采编不可丢掉三个“真”

新闻采编不可丢掉三个“真”

新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扇重要窗口。以海量新闻作品勾勒出来的“新闻世界”,好比覆盖在“现实世界”上的一池水,水越清澈,人们透过新闻看到的世界也就越真实、客观。

要想让“新闻世界”这池水清澈见底,新闻人不能丢掉三个“真”,那就是“真实”、“真诚”和“真情”。而这三个“真”,也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

辨真伪,必须追根溯源

毋庸置疑,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可日常工作中,各种新闻线索层出不穷,尤其来自互联网的新闻线索,常常是很有新闻性,却真伪难辨。采用,还是弃用?常会让编辑、记者感到左右为难。然而,只要新闻工作者善于追根溯源,就可以在寻找新闻源头的过程中,轻而易举地辨别出大部分新闻线索的真伪。

国内某搜索引擎评出的“2013年十大假新闻排行榜”第一名就是曾经让许多人一度心动的“2014年春节放假9天”传言。

去年十一“黄金周”长假结束后不久,有关“2014年春节、国庆节休9天,增休元宵节”的消息便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网络上广泛流传,引起大量网民的讨论与猜测。与此同时,也有少部分媒体跟风报道,甚至就此展开调查、讨论。一时间,有关“9天长假”的不同观点喧嚣尘上,让人感觉真像有那么回事儿一样。

过了不到一个月,国家旅游局新闻处工作人员向媒体澄清事实,表示2014年的放假方案还在研究中。12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最终发布《关于201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宣告马年春节放假调休共7天。至此,这条假新闻彻底水落石出。事后,很快就有网友叫苦:“抢订的机票和酒店不得不退掉,假新闻折腾人,还折腾钱!”且不说,到底有多少人为这条假新闻白搭上了多少精力和金钱,单凭让人空欢喜一场这点,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也会在一声声恍然大悟的叹息中逐渐被稀释。

回过头来细想,其实在“春节9天长假”消息刚一露头时,当事媒体本可以通过追根溯源弄清真伪。这个“源”,就是负责节假日方案制定的政府相关部门。如果媒体第一时间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态度,后来跟风炒作的误判也就不会有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假新闻排行榜”中的上榜假新闻,其实大多数都可以通过源头排查辨别出真伪,这些“新闻乌龙球”本可以化解和避免。

“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有下笔重似千钧的责任感,要不断提醒自己写出的每一句话都要真实、客观。

讲真诚,恪守职业道德

不同的人,“笑点”有高有低,幽默感也千差万别。而作为一名新闻人,要把学会自己的“信点”调高,凡事未经认真仔细的调查研究不去轻易相信,这样才能更好地恪守职业道德底线。

再举一例,可谓笑料百出、可信度极低,然而它却一度惊动了大半个世界的媒体圈,令人警醒。

去年8月10日,一则“西班牙47层摩天大楼忘装电梯”的新闻在国内各大论坛热传。根据这则报道,一座位于西班牙贝尼多姆市的大楼,最初设计只有20层高,后又决定加盖至47层。然而竣工前夕,承包商突然发现他们竟然“忘”了给后来加盖的27层楼装上电梯。

消息一出,网上一片疯狂转载,欧美国家许多媒体也加入其中。随后几天里,多半个世界都知道了西班牙有座忘装电梯的摩天大楼。

与一些国内外媒体未经调查核实就采信这一新闻线索的做法不同,新华社委派驻欧洲记者进行了严谨的实地探访。在现场,记者发现这是一座双体式、约200米高的摩天住宅楼,“进入大厦,记者很容易找到了楼梯间。在大厦的每一座塔楼中,都有一大两小三台电梯。由于大楼未完工,又处于停工状态,记者沿楼梯登上塔楼,发现电梯从地面直通到45层。”经现场证实,“西班牙47层摩天大楼无电梯”系假新闻。

“唯有说服了自己,才能去告知大众。”那位亲自去探访西班牙摩天大楼的记者,先用事实说服了自己,再把真相告知于大众。记者编辑只有真诚履职,媒体才能赢得公信力和影响力。

动真情,方得好作品

东汉王充曾将读书比作涉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见蛟龙。”新闻采编工作亦如此:新闻作品呈现给受众的是“小鱼小虾”,还是“蛟龙”,就看记者编辑肯“涉水”多深了。

今年春节假期刚过,中央电视台走基层蹲点日记“开往春天的地铁”系列新闻大“热”。作为这档节目的“粉丝”之一,笔者体会有三:一是“用心”了,二是有“情”在,三是看见“爱”。

先说“用心”。记者拿着话筒、扛着摄像机,跟随被采访对象全程体验早高峰上班路上的拥挤,一起排队,一起奔跑,一起被挤成“沙丁鱼罐头”,再现了真实的新闻现场。

凌晨拍摄头班车出库,子夜目送末班车出站。不仅如此,还在夜晚十二点以后,跟随地铁线路分公司探伤部主任袁金武,在黑黢黢的地铁隧道里一步一步丈量铁轨,借住手电筒的亮光和超声波探测仪的帮助为铁轨探伤;陪伴地铁6号线五里桥车辆段列检员李想,在彻夜灯火通明的车场中,把镜头一会儿瞄向车顶、一会儿对准车底,记录地铁列车“体检”的每一个细节,亲身体验到了地铁工作人员那些不为人知的辛苦和风险。如此用心,新闻怎能不鲜活。

再说有“情”。透过新闻,我们还认识了许许多多“北漂”的普通人,看到了他们的梦,理解了他们的艰苦和奋斗。刚满22岁怀揣梦想在北京实习的海南小姑娘李丽君,专门戴口罩挤地铁上班。在讲述她的故事时,镜头还记录下了她初来北京时的困惑,以及后来辞职、搬家、写毕业论文时的坚定,折射出她心底一个追寻真实新闻、学习拍摄纪录片的“北京梦”。

孩子刚满6个月的白国伟,把妻儿从老家接来北京团聚,只因为舍不下“注定要在外漂泊”的通信工作,也为了圆他那个在“北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的最大梦想。

这些流露着真情的故事,让新闻更加生动感人、耐人寻味。

还有,就是看见了“爱”。

“北、上、广、深”这么辛苦,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非去不可?而且还不愿离开?节目在最后一期,借助众多网友的话回答了观众心中共同的疑问,道出了如此拥挤不堪的北京地铁缘何会开往“春天”的真谛。那就是,在北京这座希望之城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这样“点睛”,体现出了对北京约500万地铁上班族的莫大关爱和充分理解。

以上三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编辑记者动了真情、“涉水”够深,带着我们见着“蛟龙”了。

(作者单位:辽宁日报社)

第二篇:新闻采编(定稿)

新闻采编考试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 】新闻活动最早出现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

A、徐宝璜 B、李大钊 C、陆定一 D、范长江

3.【 】新闻工作者准确迅速地识别新闻事实的能力,称为。

A、政治敏感 B、新闻敏感 C、新闻价值 D、新闻线索

4.【 】新闻事业在本质上属于。

A、生产力 B、经济基础 C、政权机关 D、意识形态

5.【 】福克斯广播公司属 所有。

A、时代华纳 B、维亚康姆 C、贝塔斯曼 D、新闻集团

6.【 】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是。

A、坚持党性原则 B、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C、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D、坚持政治家办报

7.【 】舆论监督是社会的“排气阀”。这指的是舆论监督的 功能。

A、监测环境 B、社会调节 C、社会控制 D、社会制衡

8.【 】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

A、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C、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D、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

9.【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现在每天使用 种语言进行广播。

A、17 B、38 C、43 D、63

10.【 】“报喜不报忧”,实质上是一种。

A、正面宣传 B、鼓动性宣传 C、片面性宣传 D、指导性宣传

11.【 】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A、徐宝璜 B、邵飘萍 C、黄远生 D、邹韬奋

12.【 】在我国,新闻真实性的完整含义,应该理解为。

A、事实为政治服务 B、本质真实 C、现象真实 D、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一致

13.【 】在当代信息社会,通常所称的大众传播媒介,应包括。

A、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

B、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

C、报纸、广播、电视、摄影、通讯社

D、报纸、广播、通讯社、特稿供应社、电视

14.【 】中国共产党出版的第一份日报是。

A、《热血日报》 B、《人民日报》 C、《新华日报》 D、《解放日报》

15.【 】1947年在解放区发起反“客里空”运动的报纸是。

A、《解放日报》 B、《人民日报》 C、《群众日报》 D、《晋绥日报》

16.【 】新闻机构最主要的活动内容是。

A、进行政治宣传 B、服务社会生活 C、提供文化娱乐 D、传播新闻信息

17.【 】新华通讯社是。

A、政党通讯社 B、国家通讯社 C、商业通讯社 D、民间通讯社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新闻改革是在 年。

A、1942 B、1948 C、1950 D、1956

一、选择题答案(每题2分,共36分)2 3 4 5 6 7 8 9

A C B D D A B A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B D A A D D B A

二、名词解释

1、新闻侮辱行为

新闻侮辱行为是指新闻作品中使用了侮辱他人人格的语言,使他人名誉权受到损害的行为。

包括政治上的侮辱和才能上的侮辱。

2、新闻诽谤行为

新闻诽谤行为指新闻作品基本内容失实,使他人名誉权受到损害的行为。包括法律上的诽谤,道德、纪律上的诽谤和政治上的诽谤。特点是无中生有,故意或过失捏造事实。

3、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是在新闻之前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其字号一般大于正文。其作

用是划分与组织新闻内容、揭示新闻内容、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接不同的分类标

准标可以分不同的种类,制作方式也多种多样。

4、解说

解说是一种解释说明事物、事理的表述法。它往往用言简意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能等解说说情。

5、电视新闻编辑

电视新闻编辑是节目的生产者、播出者、把关人、是电视新闻节目生产过程中的一个

重要环节,是节目艺术和电视技术二者的结合。

6、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就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

7、新闻策划的含义:新闻策划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新闻事件,新闻策划是对新

闻资源的统筹运用,其灵魂是不断创新。

8、电子编辑系统:对记录在磁带上的节目素材进行选择,然后根据编导人员的创作意图将选出的镜头按一定顺序合成一个完整节目然后记录在另一条磁带—

—节目母带上的过程。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内容。

答:(1)《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共分责任、真实、公正、导向、品格、廉洁和附则七大部分。

(2)《准则》要求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必须(a)切实担负起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传播先进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b)坚持客观公正的职业理念,忠于事实,追求真理;(c)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d)恪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e)严格做到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反对任何形式的“有偿新闻”。

2、简述正面宣传与新闻批评的关系。

答:(1)正面宣传和新闻批评都是新闻事业运用新闻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

(2)正面宣传,指的是对社会主流与光明面所进行的肯定性和赞扬性的报道与评价;新闻批评,是指运用新闻手段对社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及落后反动势力所作的揭露和批评。

(3)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要大量集中展示消极面。

3、简述新闻传播的三个阶段

答:(1)选择事实阶段

新闻传播的起点是事实。事实作为传者的反映对象,是客观存在物,它具有不以人们意志

为转移的客观物质性。

(2)事实转换阶段

所谓事实转换,就是把新闻事实变成新闻成品。新闻事实要经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广泛传播

以后,才变成了能为广大受众所接受的新闻。

(3)信息接受阶段

受众接受新闻成品,获得新闻信息,这是新闻传播过程的最后阶段,新闻传播在受众这里

最后完成。

4、新闻采访与调查研究的不同之处

答:(1)采访的目的在于传播

(2)新闻采访的基本任务是迅速了解典型的、有新闻价值的、真实的事实。

(3)采访的基本活动方式是社会活动。

5、新闻编辑的职责是什么?

答:(1)新闻信息的统合。如何将纷繁复杂的信息加以整合,给实时信息以传播价

值定位,使新闻的社会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是编辑部应该履行的职责。

(2)把关。如果把信息统合作为编辑部门的宏观新闻信息控制的话,“把关”就

是对新闻信息的具体控制。

所谓“把关”,就是按照一定标准对新闻信息进行的取舍。编辑部新闻取舍标准的制定,是与其自身的定位直接相关的。这种把关既包括杜绝新闻报道在政治思想

和政策上的差错,也,包括其事实的技术性差错。

(3)发言。新闻编辑的职责不仅在组织报道新闻事实,而且要作为承担社会

责任的主体,对新闻素材进行·一再认识”与“再创造”,并表达对新闻事实的评价。

6、人物同期声的主要作用:

(1)增加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2)个性化的同期声语言,能够展示人物的个性化色彩;

(3)通过同期声的追述可以表现过去的形象。

7、目前,我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实践中的不足有:

(1)题材选择不精,(2)“为直播而直播”的情况时有出现,(3)盲目求大、拖沓冗长,(4)报道者对事件进行干扰,(5)现场直播样式单一,(6)资源共享不足。

8、电视新闻栏目的基本特征:

(1)固定的节目主持人,(2)定时、定量、定期播出,(3)相对稳定的节目定位,(4)固定的目标收视群体,(5)同意的风格和形式。

四、论述题

1、论述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

答:(1)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强调,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

(2)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开展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

(3)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展示美好前景,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共同奋斗,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

(4)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

(5)用“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引导水平,要求新闻宣传工作:第一,注意在内容上创新,改进宣传报道;第二,注意在方法上创新,按新闻规律办事,运用各种

生动活泼的新闻手段,在强化与群众利益的相关性和提高受众阅读的兴趣性等方面下工夫,把党的意志转变为群众的语言、新闻的语言,使之入耳入脑。第三,注意在体制上创新,积

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保证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完善新闻宣传宏观管理

体制,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

2、举例论述一个新闻编辑在遇到突发新闻事件时,应如何处理新闻信息以及

组织新闻播出?

答:以美国“9·11”事件为例,编辑在得到的“美国市贸中心大楼被撞了”的信息后,1)要在第一时间内迅速确定新闻报道的基本观点和切入角度;

2)从五个“W”和事件对受众的影响、关系以及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入手组织

新闻事实,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首篇消息;

3)根据消息的重要性确定播出的时间,必要时立即打断正在进行的节目;

4)根据手头稿件资源决定采取什么方式播出,仅有消息新闻就使用口播新

闻,有图象就用图象新闻;

5)结束首次播出后再思考下一步报道方案。

第三篇:新闻采编

新闻来源:新闻来源,新闻事实的提供者。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写作时,必须弄清每一个事实的来源及其真相,避免失实。交待新闻来源,可以使读者、听众、观众判断新闻的可靠程度,是取得受众信任的重要条件这一,也有助于受众对新闻机构的监督,避免记者、编辑道听途说和主观臆断,以维护新闻真实性。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事实所含新闻价值的能力,即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事件,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

闭合式提问:这是一种有特有指向的提问,这种提问,问题问的比较具体,集中。问题的口子是封闭的,范围有严格的限制,采访对象往往要明确回答。

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

埃德加.斯诺:著名美国记者,1928年来华,1936年6月访问陕甘宁边区,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体验式采访: 是一种角色带入的采访。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直接投入到所要报道的新闻事件中去体验生活,以获得新闻报道所需要的素材,以及对新闻事件的认识。体验式采访是新闻记者深入生活、体察民情的一种好方法,对于记者的思想作风和新闻写作都有好处。开放式提问:这是一种大而化之的提问,这种提问,问题问的比较抽象,概括,问题的口子是敞开的。

新闻采访:新闻工作者搜索新闻素材的活动。

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是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

1.简述什么是用事实说话?如何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即指思想观点通过事实自然地得以流露。

①精选事实②多细节,少议论③多解释,少晦涩④插叙场景,背景和人物形象

2.新闻敏感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在采访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新闻?

①要及时学习、掌握党的新政策、新精神②要立足全局看问题③要十分熟悉“点”上的情况④要不断增强知识素养

3.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①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真实②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以及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等必须真实③新闻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确切无误④新闻中设计的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⑤讲究分寸,留有余地

4.寻找新闻线索的途径有哪些?

①从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党政责任人的活动,讲话中获取②通过各种会议,简报获取③通过耳闻目睹获取④通过对日常情况的积累获取⑤通过广大受众,亲友的提供与他们的接触获取⑥通过互联网搜索获取

第四篇:新闻采编教学大纲

《新闻采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新闻采编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32学时(32理论学时,0实训学时)总学分:2 适用专业:音乐学(艺术教育)新闻方向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艺术教育专业新闻方向的核心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生,使学生理解新闻采编的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新闻采编的基本规律,掌握新闻采编创作流程,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并能熟悉不同媒体新闻采编的特色,对新闻作品具有较准确的鉴赏和判断能力,可以对新闻采编的过程进行准确描述与表现,使学生既能够掌握新闻采编的相关理论,分析新闻采编案例,并能参与新闻采编操作,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应依据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范围认真学习和理解教材,达到比较深刻的领会。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要深入领会并能够运用,比较全面地加以把握。学生还应注意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既要注意认真研读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论,又要学生运用这些理论来进行新闻的采、写、拍、编等。只有融会贯通,才能掌握得较为扎实。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前期课程《新闻学概论》、《主持礼仪》等,后绪课程《节目主持人概论》、《广播电视节目评析》等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 导论(上)

授课学时:2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新闻的涵义、特点、作用及新闻构成要素; 2.理解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意义及电视新闻的分类;

3.掌握电视新闻业务流程,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做一个合格的新闻采编人员。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新闻的核心本质;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意义。2.难点:新闻伦理。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新闻

一、《南京零距离》的启示

二、重视受众需求 第二节

真实:新闻的生命

一、制造新闻、故意歪曲(故意造假):职业道德的缺失

二、主观妄断、真假不分(判断失误):调查核实的不足

三、摆拍重演、移花接木(表达低劣):制作观念的误识

第一章

导论(下)

授课学时:2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电视新闻的分类 2.理解电视新闻的叙事元素

3.掌握并会实际运用电视新闻的业务流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电视新闻的八种叙事元素。2.难点:电视新闻业务流程的运用和掌握。教学内容:

一、电视新闻节目概述

二、消息类电视新闻解析

三、电视深度报道解析

四、直播类电视新闻解析

五、电视新闻评论的栏目形态

第二章 电视记者

授课学时:2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新闻记者的基本职业素养;

2.掌握新闻记者应具备的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及思维方法; 3.熟练掌握电视新闻的业务素质。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电视新闻记者应具备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2.难点:对创新思维方式的掌握。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你适合当记者吗

一、充满好奇心

二、观察分析能力强

三、正直勇敢

四、适应别样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电视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

一、记者首先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二、有偿新闻和记者“拿红包”

三、保护被摄者应当成为记者的自觉 第三节

电视新闻记者的业务素质

一、较强的新闻敏感

二、熟练的采访能力

三、得体的出镜能力

四、熟练的现场抢拍能力

五、较强的文字表达、视听表达能力

六、机动灵活能力

第四节 电视记者的创新思维

一、求异思维

二、聚敛思维

三、逆向思维

四、形象思维

第三章 发现新闻

授课学时:2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电视新闻取材的原则; 2.掌握新闻线索的来源渠道。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新闻价值的判断 2.难点:新闻敏感的培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传电视新闻取材的原则

一、新闻价值原则

二、电视表现力价值原则

三、新闻敏感与电视敏感的培养

第二节 新闻线索的来源

一、各级政府及行业部门

二、其化媒体

三、观察体验

四、观众反映

五、新闻线人

六、各种会议

七、简报及书面材料

八、衍生新闻线索

第四章 电视采访的准备(上)

授课学时:4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如何选择和了解访问对象; 2.了解访问环境和时机的选择;

3.理解访问前相关知识及物质的准备; 4.掌握访问时所提问题的准备。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提问的准备

2.难点:记者需要了解各行各业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访问对象的选择和了解

一、访问对象的选择

二、对访问对象的了解 第二节

访问环境和时机的选择

一、访问环境的选择

二、访问时机的选择

第三节 相关知识的准备

一、政策知识的准备

二、背景知识的了解

三、专业知识的了解 第四节

提问的准备

一、问题提纲的准备

二、提问顺序的设计

三、“热场”问题的设计

第五节 采访的物质准备

第五章 采访中的提问

授课学时:4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采访中提问问题的类型;

2.理解新闻采访中两种主要的提问方式和提问的基本规则; 3.掌握并学会运用电视新闻提问的常用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方式。

2.难点:常用提问方法中迂回深入提问法的运用。教学内容:

第一节 问题的类型

一、事实性问题

二、观点性问题

三、调查性问题

四、情感性问题 第二节 两种提问方式

一、开放式提问

二、闭合式提问

三、两种提问方式的选择运用 第三节 提问的基本规则

一、准确简洁

二、具体明白

三、注重逻辑

四、口语化提问

五、注重倾听

六、控制方向

七、公正客观

八、沟通交流

九、讲内行话 十、一句一问

第四节 提问的常用方法

一、开门见山

二、循序渐进

三、迂回深入

四、刨根问底

五、联想假设

六、以误求证

第六章 电视新闻的拍摄

授课学时:2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电视摄像记者的职责 2.掌握挑、等、抢三种拍摄手段; 3.理解如何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三种拍摄手段的掌握和运用 2.难点:记者出镜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摄像记者的职责

一、确保采集到技术合格的视听资料

二、抓取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声画信息

三、熟练地进行现场场面调度

四、拍摄时要有编辑意识

第二节 拍摄的手段

一、挑选

二、等待

三、抢拍

第三节 增强现场感

一、增强现场感的必要性

二、过程的记录

三、同期声的录制 第四节 细节的捕捉

一、细节的重要性

二、细节的分类

三、细节的捕捉方法 第五节 记者出镜

一、记者出镜的作用

二、加强记者出镜的感染力

第七章 电视新闻的整体结构

授课学时:4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电视新闻节目的结构因素 2.理解电视新闻结构的原则和要求

3.掌握消息类电视新闻和深度报道的结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消息类电视新闻和深度报道类新闻的结构方法的运用 2.难点:深度报道中结构提纲的构思和形成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视新闻节目的结构因素

一、现场画面

二、记者现场述评

三、访问对像同期声

四、电视新闻解说

五、其他因素

第二节 电视新闻结构的原则和要求

一、主旨突出:让观众欲物接受

二、清晰流畅:让观众便于接受

三、生动新颖:让观众乐于接受

第三节 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结构模式

一、事件性报道结构式

二、非事件性报道结构模式 第四节 电视深度报道的结构方法

一、结构的选择标准

二、结构提纲的作用

三、结构提纲的形成

四、电视深度报道的常用结构方式

第八章 电视新闻的编辑

授课学时:4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电视新闻编辑技术

2.理解电视新闻中的视听元素及其组接和组合

3.掌握并运用消息类电视新闻和深度报道类新闻的编辑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消息类电视新闻和深度报道类新闻的编辑方法

2.难点: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编辑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视新闻编辑技术

一、线性编辑

二、非线性编辑

第二节 视听元素

一、图像

二、图画

三、字幕

四、报道词

五、人物同期声

六、音响

七、音乐

第三节 视听元素的组接和组合

一、声画编辑的基本原现——蒙太奇

二、画面的选择

三、画面的组接

四、声音的选择和剪接

五、视听元素的组合

第四节 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编辑

一、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编辑方式

二、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画面编辑要点

三、消息类电视新闻的声音编辑要点

第五节 电视深度报道的编辑

一、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

二、电视深度报道的方式

三、电视深度报道的要点

四、现场直播的编辑

第九章 电视新闻的编排

授课学时:4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电视新闻编排的原则;

2.掌握消息类、杂志型新闻栏目及电视频道的编排方式。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消息类和杂志型新闻栏目的编排。2.难点:电视频道的新闻编排中频道编排的技巧。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视新闻采编的原则

一、电视新闻编排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二、电视新闻编排的原则

第二节 消息类新闻栏目的编排

一、消息类新闻栏目编制排的工作职责

二、消息类新闻的优化组合三、消息类新闻栏目的节奏把握

第三节 杂志型新闻栏目的编排

一、杂志型新闻栏目的定义

二、杂志型新闻栏目的编排特点

三、杂志型新闻栏目的编排方法 第四节 电视频道的新闻编排

一、频道编排的方法和技巧

二、综合频道的新闻编排

三、新闻频道的节目编排

第十章 当代电视新闻的特点和趋势

授课学时:2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当代电视新闻的发展历程;

2.理解我国电视新闻与国外电视新闻的异同和差距。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和现场感。2.难点:电视新闻如何做到生动有趣。教学内容:

一、当代电视新闻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二、近几年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状况 1.时效性的提高 2.现场感的提高 3.贴近性的加强 4.生动性的强调 5.深度性的追求

三、电视新闻发展的趋势分析

总复习(2学时)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案例式、模拟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目的: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考核形式:闭卷。

3、主要考核内容:记者素养、采访提纲、电视新闻拍摄、电视新闻的编排等。

4、考核题型:考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5、成绩评定:考试占60%,作业、平时、考勤40%。

七、教材与参考书:

1.《实用电视新闻采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张红军 邹举著

2.《当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教程 》(修订版),合服工业出版社,王诗文著 3.《电视新闻采编学》,四川大学出版社,陈笑春著

第五篇:新闻采编工作总结

对集团新闻采编工作的总结(2017年2月6日)

新闻的作用通常是发挥着宣传、报道、传达、教育、发动等功能。一个集团的新闻也不例外。1.集团新闻采编是集团的喉舌,所发出的信息具有集团层面的权威性、方向性、指令性,宜严谨、专业,采用第三人称的口吻。是集团领导的无声广播和留声机,记录、重复、强调、整理、重申集团层面的话语和声音。报道中要对领导在活动及会议上所讲的原话进行引用,适当加以整理和修饰,使之更条理化和书面化。作者审慎发表个人见解和看法,即使说也要以领导的嘴巴说出去,切记胡编乱造、无中生有。2.新闻的时效性比较强,集团新闻具有同样属性。3.新闻要传达集团的正面信息和正能量,树立标杆和榜样,以鼓励先进的方式鞭策后进。图片选取不宜过多,选取关键人物特写、整体场景及能体现事件主题的镜头,起到配合文字、画龙点睛的作用。4.报道内容的文字要言简意赅,把事情说明白就足够了。过长的段子要分成小段,过长的句子要分成小句。长短句交替使用。专业水准的同时要照顾大众读者,力求雅俗共赏。对某些概念和内容要稍作解释,比如活动意图和意义,简称的全称要标注清楚。对核心问题和难题的专业解决方案要一笔带过,不宜太过实细,适当保密。

5.对事件和活动的报道应该提前进行预测和构思,基于其意义和用意,需要突出哪些概念和内容,以便合理选取信息去印证和填充。其实早已成竹在胸,只是现场寻求信息支持而已。报道就是无形的说明文。这些概念和内容可以是集团的使命宗旨、办学理念、行业热点、管理要求、领导反复强调的理念和做法等等。6.标题的选取要新颖而不偏怪,反应事件和中心思想,可采用正副标题搭配使用。

7.对于一家想进入ibo大家庭的连锁化办学集团而言,平日关于重大活动的记录报道是必不可少的,这是IBO认证检查的重要实证信息。

简而言之,新闻采编是一个单位的“宣传部”。

下载新闻采编不可丢掉三个“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采编不可丢掉三个“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采编个人简历

    记者采编个人简历模板  有文案策划2年工作经验  崇拜文字的力量,有阅读习惯,写作能力高于一般水平,长文   短文、文字风格能变换适应多种要求。 喜欢接收来自不同领域不同......

    新闻采编行为准则

    采编行为准则 “追求最出色的新闻,塑造最具公信力媒 体”是《广州日报》的追求。《广州日报》每一个采编人员都要为新闻媒体公信力负责,同时接受全社会的公开监督。 保障报......

    判断《新闻采编规范》

    (五)《新闻采编规范》 1.为了公共利益,记者可以适当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制造新闻事实。(× ) 2.记者不能为个人或亲属的利益利用其职业关系获取任何机密信息。(√) 3.媒体应以一种......

    新闻英语 新闻采编(精选5篇)

    [键入文字] 班级:学号:专业班级:姓名: Exam advanced,student feel anxiety The Management Class Exam had been advanced from 13th to 6th today. It means many students co......

    新闻采编简历5篇

    新闻采编简历范文 来源:应届生网日期: 2009-09-02 个人信息 姓名:***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8年1月 身高:160cm 籍贯:福建省 居住地:宁德市 民族:汉 政治面貌:团员 求职类型:应届毕业生......

    新闻采编知识要点

    1电视新闻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和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能满足目标受众需求的事实的报道。 3新闻的真实性:指......

    新闻采编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新闻采编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导语】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像以及广播......

    新闻采编实习报告

    在假期间,作为实习生在市电视台度过了12天的假期生活。省市位于省的西南部,是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圣人孔子,亚圣孟子等许多古代思想家都是出自于这块圣土,这块土地上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