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2010年度全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安排的通知
关于2010年度全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单位:
经2010年6月12日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全校2010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于2010年6月开始实施,现将具体安排及有关
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聘工作依据
1、《关于发布同济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细则及任职必备条件的通知》(同人师[2010]033号)以及此文的三个附件,即: 附件一:《同济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细则》(以下简称“评聘
细则”)
附件二:《同济大学专业技术系列高级职务任职必备条件》(以
下简称“高级必备条件”)
附件三:《同济大学专业技术系列中、初级职务任职必备条件》(以下简称“中、初级必备条件”)
2、《关于发布<同济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外语考核暂行办法(2007修订版)>的通知》(同人师[2007]16号)。
3、《同济大学关于新调入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意见》(同
人师 [2006]40号)。
(上述有关文件及相关附件材料已发布在同济大学校园网上,有意者可上校园网人事处网页查阅。)
二、申报学科范围:
我校具有评聘权的各系列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职务及我校无评审权而2011年上半年前必须上报评审的学科。
三、申报人员范围:
1.正、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本次正、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聘任人员均面向校内外公开招聘。中、初级专业技术岗位:本校各类在职在岗人员。2.校内申报人员:须是2010年12月31日前在职人员。3.申报岗位范围:根据《同济大学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聘用实施办法(试行)》(同人事[2007]104号)文件的精神,除符合该文件规定条件的管理岗“双肩挑”人员外(管理五级岗及以上人员),其他管理岗位人员不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岗不设专业技术岗)。工勤岗人员不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
四、申报条件说明:
1.凡是符合本文第一条所述的“评聘细则”、“高级必备条件”、或“中、初级必备条件”中要求的相应人员,均可根据各单位岗位需要
申报有关专业技术职务。
2.按照教育部第10号令、教育部教人[2001]4号文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沪教委人[2001]40号文件精神,凡申报高等学校教学、研究、实验系列的人员,必须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凡申报小学各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幼儿教师),必须具有幼儿园教师资格。凡于2001年12月31日及以前进入高等学校各类实验室、研究室中从事非实验教学工作的人员,申请实验系列中、初级职务聘任,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不作必备条件。
对于应聘正、副高职务的校外申请者,若原来没有取得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可以在正式评审通过后再在我校申请高等学校教师资
格。
3.对上次申报未获聘任的人员,须符合“评聘细则”相应规定要求后,方可再次申报。自2010年起,连续2次申报而未获晋升聘任上岗人员,至少需隔一年才能申报。
4.本次职务评聘中任职资历计算的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
31日。
5.以后若教育部和上海市有新规定,则按新规定执行。
五、时间安排及要求:
1.6月29日,学校布置2010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2.6月29日~9月初,校内各个单位广泛宣传和组织学习有关规定,发布招聘启示。应聘人员准备有关申报材料。3.9月初(暑假开学)~9月15日前,校内外应聘人员向各基层单位提出职务晋升聘任或同级职务聘任的申请,并缴纳评聘费用(见“评聘细则”第十条),校内人员评聘费用由个人承担,校外应聘人员评聘费用由学校承担。申报高级职务人员另需缴纳论著鉴定费,本校应聘人员的论著鉴定费为200元/套,由应聘人员支付;原则上校外应聘人员的论著鉴定工作由受聘单位负责,要求聘请本学科著名专家给予同行专家鉴定,专家鉴定费用支出有困难的,可申请由学校承担
论著鉴定费。
4.9月15日前,各单位将申请晋升高级人员拟送校外专家鉴定的材料、论文鉴定费、鉴定材料汇总名册数据及打印件(数据信息上报说明见附件2)送交师资科,由学校统一组织送审(送审材料要求见“评聘细则”第七条);申请晋升中、初级人员汇总名册数据及打印件(数据信息上报说明见附件2)送交师资科。所有申报人员的申报
费。
3.9月27日~10月25日:组织同行专家鉴定。10月25日前,各单位将“申请聘任教师岗位(含研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任现职以来综合情况统计表”、“申请聘任教学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任现职以来综合情况统计表”、“申请聘任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任现职以来综合情况统计表”、“申请聘任教辅岗位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任现职以来综合情况统计表”、“申请聘任设计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任现职以来综合情况统计表”、“申请聘任产业开发系列专业技术高级职务人员任现职以来综合情况统计表(产业部门用)”、“申请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情况表”、“申请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情况表”(附毕业证书复印件)送交师资科。4.10月下旬~11月上旬,各单位向学校汇报属于本次评聘范围的校内、外应聘申请高级职务人员的情况(各单位具体汇报时间另行通知),并调整各级评聘组织(有关要求见同人师[2010]032号文件)。
5.为保证我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所有申报者的个人相关材料必须于11月上、中旬在初评组所在单位内公开一周,接受大家检查、审核。
6.11月中旬,学校下达各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的本年度控
制岗位数。
7.11月下旬~12月上旬,各初评组、学科组、高评委分委员会
评议。
8.12月8日前,各学科将学科组评议通过(正高人员须经有关高评委分委员会排序)的人员按各自申报系列录入信息,随同相应的评聘材料送交师资科(评聘材料要求见附件)。
9.12月下旬,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高评委)评聘。
六、有关注意事项:
1、各单位思想政治表现考核小组负责本单位申报人员的思想政
治
考核工作。调整后的考核小组成员名单,于11月上旬报送党委组织
部。
2、申报人员的思想政治考核,在初评组评议之前进行。
3、申报高级职务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考核表每人一份,直接送组织部。申报中、初级职务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考核表每人一份,附在“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表”中,经初评、学科组评议通过后交师资科。
4、申报材料必须是在所申报学科初评组开会前能提供原件的正式出版材料,提供的外审材料必须是9月25日前正式形成(发表、出版)的材料。
5、送校聘任委员会评聘人员材料中的“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表”,正、副高级人员各一式二份,中、初级人员每人一份。
6、本科毕业人员升讲师需要的六门研究生课程进修成绩、申报人员的学历、学位证明随同“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表”一起报送师资科。
7、申报人员必须按申报要求认真如实填写各类表格,并提供本人的最高学历、学位和任职证明。各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认真做好职务申报工作。为保证上报校评委会的材料客观公正,单位领导应认真审核本单位上报人员的数据材料,确保单
位上报数据的准确性。
七、关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的有关说明:
1.为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继续实行人才引进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特别评聘工作。在全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委员会闭会期间,如有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需要引进,经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将不定期召开校专业技术职务特聘小组会议,进行高级职务特别评聘
工作。
2.根据《同济大学关于新调入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意见》(同人师[2006]40号)精神,在进校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资格)且未经学校聘任的人员,在本年度聘任工作中,应按照公布的招聘岗位,申报应聘有关专业技术职务,并按照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批准的聘任岗位职务进行聘任。有关工资待遇:对暂未受聘同济大学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若原单位已聘岗位的暂按原单位聘任的岗位类别等级认定工资额;若原单位未聘岗位的按学校人事安排小组会议决定的规定确定岗位工资类别级别(一般聘任相应技术职务级别的最低档岗位级别)。以上人员待其受聘同济大学专业技术职务后再按
受聘岗位重新认定岗位级别。
对新进师资补充且暂未聘专技职务人员,按学校人事安排小组会议决定的原则确定岗位工资类别级别。
3.本年度新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实行固定期限聘任,聘期为3年。对于被聘任为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聘期,须遵照其聘用合同中的聘任期限,不超过聘用合同中聘任期限的截止时间。4.凡受聘我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均须签订“同济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协议”(见附件3),高级职务首次聘期为3年,聘任合同中须明确聘期内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国际交流等任务。受聘教师职务系列人员,在聘任协议中必须明确本科教学任务。聘任协议经有关部门审核同意后实施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
5.新聘任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后,按照《同济大学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聘用实施办法(试行)》(同人事[2007]104号)文件的精神,同时明确聘任岗位类别及级别,晋升聘任相应技术职务的,一般均从同类职务的最低档岗位级别开始,如,新聘教授同时聘任专技4级岗,新聘副教授同时聘任专技7级岗。
6.申报晋升各级专业技术职务者的外语考核要求按照同人师[2007]16号“关于发布《同济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外语考核暂行办法(2007修订版)》的通知”精神执行。
7.为体现工作重心下移,考虑校内外应聘人员的一视同仁,破格申报的审核由学院(学科)按照学校标准统一严格把握,学校不再
统一组织破格预审工作。
8.学校鼓励适合产业及独立学院等岗位需要的人员申报应聘产业及独立学院等设立的有关专业技术岗位,具体政策参照同人事[2008]040号文“同济大学关于支持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在我校进行岗位招聘的通知”及学校有关产业政策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1:2010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分阶段工作要求。附件2:《同济大学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上报数据信息说明。附件3:同济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协议(样本)。
校长办公室
二○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人事
专业技术职务
评聘
工作
通知
校长办公室
2010年6月28日印
发
附件1:
2010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分阶段工作要求
执行文件:
一、《关于发布同济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细则及任职必备条件的通
知》
(同人师[2010]033号)
二、《关于2010年度全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安排的通知》
(同人师[2010]035号)
三、《关于开展2010年度专业技术职务受聘人员任期合格考核及续聘工作的通知》(同人师[2010]034号)
四、《关于调整各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组织的通知》
(同人师[2010]032号)
五、《关于发布<同济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外语考核暂行办法(2007修订版)>的通知》(同人师[2007]16号)
六、《同济大学关于新调入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意见》
(同人师[2006]40号)
有关文件、各类申报表格,可在校园网人事处网页查询下载。
分阶段工作及材料要求:
一、论文鉴定阶段
(材料及送审要求见“评聘细则”第七条)
(一)、送交材料
个人准备材料
1、同济大学送审论著、科研成果登记表(材料袋)及送审鉴定材料。
2、任现职以来公开发表的论文、著作、科研成果一览表(单位审核)。
3、代表性论文、著作、科研成果的单篇(项)评价(正面)(填写
第
一栏)。代表性论文、著作、科研成果的综合鉴定意见(反面)
(填
写第一栏)。
4、每套材料送审鉴定费200元及评审费用。
单位准备材料
1、鉴定材料及有关费用汇总。
2、同济大学送审论著、科研成果汇总名册数据及打印件(数据上报
说明见附件2)。
3、申请晋升中、初级人员汇总名册数据及打印件(上报说明见附件
2)。
单位与个人的材料均由单位汇总后送交师资科
(二)、工作时间
6月29日起至9月15日止。
材料与费用务必于9月15日前送交师资科,凡超过规定时间送交的
材料,原则上概不受理,若有特殊原因可酌情受理,但送审费加倍(单
独送审交通费等)。
二、评聘前期准备阶段
(一)、11月中旬前推荐思想政治表现考核小组成员名单,报组织
部。
(二)、10月28日前送交“申请聘任教师岗位(含研究系列)高级
专业
技术职务人员任现职以来综合情况统计表”、“申请聘任教学类高级
专
业技术职务人员任现职以来综合情况统计表”、“申请聘任卫生系列
高 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任现职以来综合情况统计表”、“申请聘任教辅
岗
位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任现职以来综合情况统计表”、“申请
聘
任设计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任现职以来综合情况统计表”、“申
请
聘任产业开发系列专业技术高级职务人员任现职以来综合情况统计
表
(产业部门用)”、“申请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情况表”、“申请初级
专
业技术职务人员情况表”(附毕业证书复印件)。
(三)、11月10日前根据同人师[2010]032号《关于调整各级专业
技术
职务评聘组织的通知》推荐各级评审组织成员,并具文送交师资科。
(四)、11月上、中旬,所有申报者的个人相关材料,必须在初评组所在单位内公开一周,接受大家检查、审核。
三、评聘阶段
为保证我校今年职务评聘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对凡经初评组、学科组评议通过推荐至校评委会人员的申报材料,特提出以下要求:
(一)、申报高级职务材料: 1.申报表每人一式二份,所有申报表格上均需在指定位置贴上本
人
近期正面免冠证件照。
2.“同济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协议”每人一式三份(学院
与个
人就有关条款需已商榷拟定)。
3.申报表格、协议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认真填写,不能用铅笔或
圆
珠笔填写,填写时必须字迹工整,申报表须如实反映自己的教学、科
研工作业绩,其中至少有一份是原件,其它可以复印,但所有签名
盖
章处均不得复印。除签名外的其他内容可以打印。
4.科研、教学等考核表、一览表等均需附在申报表内(不粘贴,可
装订),整理整齐(纸张不得小于申报表),以利于专家评聘时查
阅(学
校组织的外审专家鉴定意见表暂用复印件)。
5.送交材料中均需有申报者本人的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现任专
业
技术职务证书复印件,参加全国等级考试通过者须附上外语考试通
过 证明,申报教学、研究、教学辅助系列人员需提供教师资格证书复
印
件(不装订在申报表上),校外应聘者须提供承诺书。6.必须认真填写“任现职以来著作、教材、论文情况一览表”(见
附
表),并从中指定3~5本(篇)代表作;“一览表”需经所在单
位领
导核实签字,表上所列入的所有材料须将原件连同申报表等其他材
料
一起送交人事处师资科。
(二)、申报中、初级职务材料:
1.申报表每人一份,申报表格上需在指定位置贴上本人近期正面
免
冠证件照。
2.申报表格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认真填写(可以打印),不能用
铅笔
或圆珠笔填写,填写时必须字迹工整,如实反映自己的教学、科研
工
作业绩。除签名外的其他内容可以打印。
3.送交材料中均需有申报者本人的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现任专
业 技术职务证书复印件,外语考试合格证明,申报教学、研究、教学
辅
助系列人员需提供教师资格证书复印件。4.申报中级职务者至少需交一篇正式发表的论文。5.政治思想考核表须附在申报表中一同上交。
(三)、上报评审数据信息说明:
详见附件2:关于《同济大学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上报数据信息说明。
(四)、最终上报材料截止时间:二○一○年十二月八日。请各单位及申报者严格按此要求准备和按时上报材料。上报材料若不合要求,师资科将予以退回并要求重新整理;因延时上报或上报材料不合要求而造成的任何不良后果均由本人和上报单位负
责。
附件2:
《同济大学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上报数据信息说明
一、信息数据格式:
有关信息数据采集录入上报的格式为Excel。具体种类及样表,可在校园网人事处网页查询下载。
二、录入注意事项:
1、“送审科研成果汇总名册”中,“送审材料套数”一栏只输入
送外
单位专家鉴定材料的套数,送校内专家鉴定的材料套数不计入其中。
2、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共分:“教师(研究)系列高级职务申
报”、“教学类高级职务申报”、“教学辅助系列高级职务申报”、“卫技系列高级职务申报”、“产业系列高级职务申报”、“设计系列高级职务申报”六个栏目。其中,“教师(研究)系列高级职务申报” 适用于申请教师岗位高级职务,含思政学科以及教师岗人员申请研究系列职务,“教学类高级职务申报”适用于申请教学类高级职务,“教学辅助系列高级职务申报” 适用于申请教学辅助岗位高级职务,含实验、图书资料、出版、财会等辅助系列,“卫技系列高级职务申报”适用于临床卫技人员申报卫生技术系列高级职务,“产业系列高级职务申报”适用于学校产业部门人员申报工程系列高级职务,“设计系列高级职务申报”适用于学校设计院工作人员
申报工程系列高级职务。
3、序号栏即从“1”开始编号。
4、所有涉及年月日的栏目请按下例输入:例如出生年月为1966
年3
月15日,即输入“19660315”。
5、“现职务及评职年月”、“本专科及毕业时间”和“研究生及
毕业
时间”栏输入形式,例:92年1月副教授,输入“副教授9201”;87年7月本科毕业,输入“本科8707”;92年7月硕士毕业、97年博士毕业,即输入“硕92博97”。
6、“校内专家鉴定结果”、“校外专家鉴定结果”栏输入:鉴定
结果
为“已达到”,输入“A”;鉴定结果为“基本达到”,输入“B”;鉴定结果为“未达到”,输入“C”。校外专家鉴定为二或三份的,即相应输入“A、B”或“A、A、B”。
7、“初评组表决结果”和“学科组表决结果”,请按初评组或学
科组
表决时同意/应到人数输入,若有弃权和反对的意见,请随后注明,评委中有缺席且未委托的,则按“弃权”计算。例:应到9人,实到7人,同意5人,人弃权,人反对,2人缺席
第二篇: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通知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扬江院[2012]6号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
2012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
各系(部)、处(室):
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工作领导小组苏职称
[2009]15号文件和省教育厅苏教师[2012]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将2012年我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聘系列
1、教师、实验技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任职资格;(中级职务我院评审,高级职务报送江苏省教育厅评审)
2、其他系列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报送有关部门)
二、评审条件
1、教师评审条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评审条件、教育管理研究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详见《关于印发〈江苏省
本科院校艺术学科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等4个文件的通知》(苏职称[2009]15号)附件二、三、四。
2、实验技术系列及其他系列评审条件详见《关于印发〈江
苏省高等学校教授资格条件(试行)〉等138个条件的通知》(苏职称[2003]2号)。
(以上条件规定可在学院人事处网站师资职称专栏查询
或登陆江苏教育网站查询)
三、申报流程
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均须个人申请,经资格审
查小组核准送学科评议组评议,报院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送省教育厅审批。
四、评审日程安排
3月1日—3月5日 各单位传达职务评审有关文件,个
人对照条件申报,并将申报材料报系(部);
3月6日—3月12日 各系(部)、教务处对申报材料进
行审查;
3月13日—3月17日 各单位将个人申报材料送人事处;
3月18日—3月26日 各学科评议组组织评议(含正副
高级申请论文论著同行专家鉴定);
3月27日—4月14日 院教师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
4月下旬 评审材料上报省教育厅评审、审批委员会审批;
五、相关政策
1、严格执行按岗申报、按岗评聘原则。
(1)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申报对象为专
职辅导员,即在一线直接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包括系团总支书记、党总支副书记等副处级及以下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
(2)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不含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因工作需要,现聘用在管理岗位或专职辅导员岗位,并一直承担部分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在首次聘用期内仍可申报高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但其岗位仍为管理岗位或专职辅导员岗位。首次聘用期结束后,须按照所聘岗位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2、关于同级转评
(1)对于聘用在教师岗位、具有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
务的人员,须同级转评为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后,方可申报本岗位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同级转评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需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1年以上;晋升高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需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3年以上。
(2)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现聘用在管理岗或
专职辅导员岗,可直接按现聘岗位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具有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现聘用在管理岗或专职辅导员岗,须同级转评成与现聘岗位同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后,方可申报现岗位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具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现聘用在管理岗位,可直接申报教育管理研究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具有教育管理研究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现聘用在专职辅导员岗,可直接申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3、关于论文论著代表作同行专家鉴定
从2012年起,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
务(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管理研究),论文论著代表作同行专家鉴定工作由学校统一组织。各高等职业院校须将申报人任现职以来至申报上一年底公开发表或正式出版的论文、论著代表作3篇(部)送3名具有正高级职务的在职同行专家鉴定,其中至少2人为校外专家。申报教授的须由教授鉴定。申报人的亲属、直接指导教师和论文、论著、科
研成果的合作者均不得参加鉴定。
4、关于基础理论课程考试
(1)申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副高级、中
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均须参加相应的基础理论课程考试,申报正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可免考基础理论课程。
(2)已取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基础理论
课程考试合格证书的人员,因转岗分别申报教育管理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不需再参加相应的基础理论课程考试。
(3)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申报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具有教育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申报教育管理研究职务,经省厅审核同意,可免考相应的基础理论课程。
5、其他
(1)凡申报高校教师(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2)“双肩挑”人员申报教师职务,教学工作量和专业
实践要求不低于同学科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管理研究成果不超过总要求的三分之一。
(3)教师任现职以来参加培训进修、在职攻读学位的,任现职期间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得少于规定教学工作量的70%。
(4)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的计算应扣除全脱产学习
时间。
六、个人申报材料要求
1、《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16K大小,高
级职务一式4份、中级职务一式2份)。
下载地址:
2、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或免考证明材料(原件、复印
件)。
3、职称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书或免考证
明材料(原件、复印件)。
4、江苏省高校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情况简表
(A3大小,一式8份)。
5、申报高校教师(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高、中级
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均须报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复印件)。
6、申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须报基础理论课程考试成绩单或免考批件(原件)。
7、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8、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聘书及聘期任务书
(复印件)。
9、任现职以来进修证明材料。
10、任现职以来奖励证书和荣誉证书(复印件)。
11、在中国期刊网上查询的任现职以来发表的论文清单。
12、江苏省高校申报高级职务同行专家鉴定表(1份,“结
论意见B”页抽出,单独报送,转制中专校和合并到高校的教师同级转评不作要求)。
13、任现职以来论文、论著代表作(原件,在目录中标
出本人撰写论文的题目,正高级不超过10种,副高级不超过8种)。
14、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任现职以来
独立起草的管理文件(不超过5种)。
15、任现职以来研究项目的结题报告和项目鉴定证明材
料。
16、任现职以来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出具的经济效益或社
会效益证明(原件)。
17、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情况证明材料(原件)。
18、免冠大一寸近期正面相片1张(背面注明学校、姓
名,由学校单独报送)。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技术职务 评聘 通知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2012年2月25日印发
第三篇: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
苏教师〔2012〕9号
各高等学校,各市教育局,有关高校主管部门:
根据省职称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为做好2012年全省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政策口径
(一)关于评审条件
本科院校艺术学科教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和高校教育管理研究人员执行《关于印发〈江苏省本科院校艺术学科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等4个文件的通知》(苏职称〔2009〕15号)规定条件。
其他人员执行《关于印发〈江苏省高等学校教授资格条件(试行)〉等138个条件的通知》(苏职称〔2003〕2号)规定条件。
(二)关于岗位数额
各校要严格执行岗位设置规定的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当年可使用的岗位数额。要按照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改革发展的原则,合理确定专业技术岗位使用计划,确保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申报岗位
严格执行按岗申报、按岗评聘原则。
1.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申报对象为专职辅导员,即在一线直接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包括院系的学工组长、团总支书记、党总支副书记等副处级及以下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
2.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不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因工作需要,现聘用在管理岗位或专职辅导员岗位,并一直承担部分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在首次聘用期内仍可申报高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但其岗位仍为管理岗位或专职辅导员岗位。首次聘用期结束后,须按照所聘岗位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四)关于同级转评
除已有规定外,凡按现聘岗位申报高一级职务,比照原有职务,属跨系列、跨岗位的,均须同级转评。
(五)关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
根据《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苏政发〔1999〕70号)规定,对近3年高校从海外引进的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或在海外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可不受职称、资历及职称计算机条件限制,根据本人实际水平、能力和业绩成果直接申报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
(六)关于申报人论文论著代表作同行专家鉴定
从2012年起,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管理研究),论文论著代表作同行专家鉴定工作由学校统一组织。各高等职业院校须将申报人任现职以来至申报上一年底公开发表或正式出版的论文、论著代表作3篇(部)送3名具有正高级职务的在职同行专家鉴定,其中至少2人为校外专家。申报教授的须由教授鉴定。申报人的亲属、直接指导教师和论文、论著、科研成果的合作者均不得参加鉴定。
各校要高度重视论文论著代表作同行专家鉴定工作,根据规定要求,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保密制度,聘请与申报人专业一致、学术水平高、秉公办事、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作出客观公正的鉴定,确保鉴定质量,不得搞形式主义,不得在鉴定意见回收后重新鉴定或篡改鉴定结果。一经发现,鉴定意见作无效处理,并在全省通报批评,视情节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七)关于基础理论课程考试
1.申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副高级、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均须参加相应的基础理论课程考试,申报正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可免考基础理论课程。
2.已取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基础理论课程考试合格证书的人员,因转岗分别申报教育管理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不需再参加相应的基础理论课程考试。
3.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申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具有教育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申报教育管理研究职务,经我厅审核同意,可免考相应的基础理论课程。
(八)其他事项
1.凡申报高校教师(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须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2.“双肩挑”人员申报教师职务,教学工作量和专业实践要求不低于同学科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管理研究成果不超过总要求的三分之一。
3.教师任现职以来参加培训进修、在职攻读学位的,任现职期间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得少于规定教学工作量的70%。
4.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的计算应扣除全脱产学习时间。
5.本科院校体育学科教师申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学历资历要求同艺术学科。
6.申报之日已办理退休手续或已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不得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之日以省教育厅规定的申报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准。
二、关于工作要求
(一)各高校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评审条件和政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严格校内评审程序,确保评审推荐质量。要严把材料审核关,确保申报材料真实准确、规范齐全。凡不符合申报条件和政策的人员、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一律不得上报。对不按规定要求上报的材料一律退回,当年不再受理。对弄虚作假或材料审核不严的高校,一经发现,将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其3年内师资队伍建设评先评优资格,并视情节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申报人员必须按规定如实提供申报材料,不得弄虚作假。凡申报材料弄虚作假、论文抄袭剽窃的人员,一经查实,省教育厅将取消其3年内的申报晋升资格,并根据有关规定作出严肃处理。
三、关于评审材料报送
(一)高校教师、专职科研、实验技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一律按规定要求准备。请各单位于2012年4月30日前将评审材料送至省教育厅2109室(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15号,联系电话:025-83335619、83335368)。
(二)市属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申报人员名册和评审表经各市职称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由各市教育局统一报送;省有关厅局所属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经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由学校报送;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分院申报材料,经各市职称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由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统一报送;江苏教育学院分院申报材料,经各市职称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由江苏教育学院统一报送;民办高校申报材料直接报省教育厅,独立学院申报材料经所依托的母体高校审核后报省教育厅评审。
(三)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要求以及《省教育厅关于高校和中专校非教师系列中高级职称评审有关事项的通知》(苏教师〔2011〕30号)精神,从2012年起非教师系列的中、高级职称申报材料请直接报送有关部门。
四、关于评审费
(一)高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费标准,按省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二)各高校报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的同时,请将评审费交(汇)至江苏省教育厅会计室,并注明“高校职称评审费”(开户行:农行南京市北京西路分理处,户名:江苏省教育厅,帐号:033321***4)。
第四篇: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
XXXX集团有限公司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
1总则
1.1为健全和完善集团公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2集团公司本着“按需设岗、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合理管理”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并聘任各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
1.3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及各分子公司。
2专业技术职务设置
2.1工程系列:正、副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
2.2经济系列:正、副高级经济师;经济师;助理经济师;经济员。
2.3会计系列:正、副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
2.4统计系列:正、副高级统计师;统计师;助理统计师;统计员。
2.5审计系列:高级审计师;审计师;助理审计师。
2.6图书档案系列:正、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
2.7外语翻译系列:正、副译审;翻译;助理翻译;翻译员。
2.8政工系列:正、副高级政工师;政工师;助理政工师;政工员。
2.9职教系列:高级讲师;讲师;助教。
3资格评审和岗位聘任原则
3.1资格评审原则:
3.1.1按条件评审的原则;
3.1.2重业绩、重贡献、重能力的原则;
3.1.3公开、公平、公正、员工公认的原则;
3.1.4评聘分开、资格不与待遇挂钩的原则。
3.2岗位设置与聘任原则:
3.2.1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的原则;
3.2.2公平竞争、择优上岗的原则;
3.2.3岗位聘任与有关待遇挂钩的原则;
3.2.4专业技术职务相近聘任的原则;
3.2.5考核与聘任相结合的原则。
4资格评审
4.1资格评审权限:
4.1.1集团公司具有工程系列副高级、各系列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权;对于正高级、破格申报副高级工程系列和非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评审,由上级统一组织。
4.1.2国家已按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组织职称资格考试的专业技术系列和职务档次,一律参加国家统一考试。正、副高级职称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后,再申报上级评审,中级、初级职称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后,再集团公司评审。
4.1.3对于各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由集团公司组织评审或考核定职。
4.2机构及职责:
4.2.1集团公司成立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和推荐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程系列正、副高级、各系列中级评审委员会,负责各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评审和推荐。
4.2.2评审委员会一般应由15人以上的奇数组成,其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应占4/5。
4.2.3集团公司建立相应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库并报上级职称改革办公室备案。
4.2.3.1委员库入库人数不少于评审委员会人数的2倍。
4.2.3.2入库人员要从具有相应职称的专家中筛选,择优收录,并不断调整充实。
4.2.3.3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应从委员库中随机选择,同时外聘专家人数不得少于评审委员会人数的1/3。
4.2.3.4原则上每次评审委员会应轮换1/3的委员。
4.3评审条件:
4.3.1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对于国家教育部承认的全日制普通院校大专以上毕业生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实行见习期满考核定职制,不再进行评审。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对其1年见习期内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鉴定。考核合格后,大专毕业,见习期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年,可聘任为“助师”级职务;大学本科毕业,见习1年期满,可聘任为“助师”级职务。对于取得党校学历人员,除政工外其他各专业该学历不予认可。
集团公司鼓励大专、中专毕业生参加工人技师评聘。
4.3.2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且任“助师”级职务2年以上,双学士且任“助师”级职务3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且任“助师”级职务4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且任“助师”级职务5年以上或中专毕业且任“助师”级职务6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可聘为中级职务。
4.3.3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获得博士学位且任中级职务2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且任中级职务4年以上,双学士或大学本科毕业且任中级职务5年以上,大专毕业且任中级职务6年以上或中专毕业且任中级职务8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可聘为高级职务。
4.3.4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获得博士学位且任副高级职务满5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且任副高级职务5年以上,双学士或大学本科毕业且任副高级职务5年以上,大专毕业且任副高级职务6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可聘为正高级职务。
4.3.5破格申报高级工程师,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4.3.5.1在重要或关键岗位上工作,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自然科学和发明奖二等以上奖励或省(部)、上级级一等奖的主要贡献者;获得2项省(部)、上级级二等及以上奖励或1项二等并获得多项省(部)、上级级三等奖的主要贡
献者;
4.3.5.2主持上级级及以上级别的重点科研、科技攻关项目,或主持上级级及以上级别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
4.3.5.3在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的研究、设计以及应用推广中,取得显著成绩,经上级及以上部门鉴定,在理论上有创新,或在技术上有突破,或开辟了新的技术领域,对推动本专业理论的发展或技术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4.3.5.4至少有2篇以第一作者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者或出版的“专著”排名1-2名者;;
4.3.5.5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显著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对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起到了重大作用;
4.3.5.6是本学科或本专业的科技带头人,能够解决重大技术难题。
4.3.6破格申报非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必须具备上级规定的条件。
4.3.7具备正常条件的参评人员,继续教育学分、计算机和职称外语考试必须符合上级要求的条件。
4.4评审程序:
4.4.1符合申报条件的各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由个人提供资料,向所在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申请。经初审合格,公示其量化评审条件,公示日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向相应系列评审委员会提交有关评审材料,由评审委员会组织评审。
4.4.2评审通过的,经集团公司领导小组批准后,一律在所在单位公示3天。
4.4.3公示期满后,如有问题反映的,应对所反映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经核实确有问题不具备评审条件的,应取消评审结果。
4.4.4副高级及以上资格的公示结束后,须将评审情况及公示结果报上级职称改革办公室进行审核。
4.5符合申报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图书档案及外语翻译系列的副高级及以上资格的人员,经集团公司领导小组审核后,推荐上报上级职称改革办公室进行审批。
4.6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审查通过后,由集团公司下发通知,并发放由上级统一印制的资格证书。
5附则
5.1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5.2本制度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五篇: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
无锡市中医院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管理,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职称管理制度,使专业技术职务真正成为反映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专业技能水平的标志,根据《无锡市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暂行办法》精神,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专业技术职务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定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要求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工作岗位,包括卫生系列和旁系列岗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包含岗位设置、评审管理、资格管理、聘任程序、聘任管理等内容。
第二章 管理机构
第三条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由医院职称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由院长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第四条 医院职称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按上级规定,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合理设置岗位,审核评审材料。2.根据市、局职称工作意见,布置本院职称工作。
3.负责本院高、中、初职称报评、报评人员资格审查和执业资格等报考人员的资格审查。
4.做好聘任工作,负责担任行政职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岗位的聘任,审核科主任对科内人员的聘任决定。
第五条 医院成立专业技术评审委员会,评委会每二年调整一次。医院专家委员会成员为当然评委会成员。评委会根据需要设立若干专业评审组。
第三章 岗位设置
第六条 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将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在明确并合理分解单位职能、逐层定编定员、兼顾本单位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技术职务的高、中、初结构比例,明确各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和专业技术职务档次,力求结构合理系列配置,职责分明。
第七条 设岗原则
岗位设置的原则是以事定岗、因事设岗、岗职对应,以工作任务、业务职责的要求确定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岗应按如下基本原则进行:
1.最低岗位原则:较低层次的岗位,聘任较低职务人员就能满足需要的,不设较高职务的岗位。
2.最少岗位原则:设少量岗位就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多设岗位。
3.最优结构原则:根据单位特点保持最合理、最优化的职务(岗位)结构比例。
4.最佳组织原则:应使设置的岗位之间,职责任务协调、配合有序,能够发挥出最佳的整体效益,不交叉设岗和重复设岗。
5.最多限额原则:要按上级有关部门规定的职务结构比例(或职数管理办法)设岗,最多不得突破上级确定的结构比例。
第八条 设岗步骤
1.对本单位的业务工作任务进行职能分解、分类、归并,以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实际应该承担的工作为单位划分岗位任务范围。
2.根据岗位工作的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特别是所需资格条件,确定岗位的系列和档次。
3.以书面形式明确岗位职责、任务、工作目标及工作考核标准等,制定岗位工作规范,做到责、权、利统一。
4.根据单位医疗业务任务增减,在总额范围内对各级各类岗位进行增减微调。第九条 岗位设置
各类各级岗位的设置,将按照上级有关设岗的要求,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而定。并坚持向重点科室,向发展快科室倾斜的原则。
1.正高级岗位设置:临床医疗专业一级科室和重点二级科室(按病床设置在15张以上的计算)可设正高岗位,规模较大的科室(核编人员数超过16个)可增设1—2个正高岗位,药剂医技部门人员核编人数超过16个时可设1个正高岗位;护理专业待医院核编病床达400张时设一个正高岗位,管理部门及其他系列编制以每满16个设1个正高岗位。
2.副高级岗位设置:医药护技各专业科室(包括二级科室)均可设1个副高级岗位,病床超过15张的可增设一个副高级岗位,科室卫技人员核编人数超过16个的科室增加1—3个副高级岗位。管理部门副高岗位的设置以正高岗位为基准,不超过规定的结构比例。政工系列岗位设置按卫生局政工岗位设置意见执行。其他系列的高级岗位设置根据上级的要求和规定进行。
3.中初级岗位设置:医、药、护、技、管理和其他系列专业均可设中级岗位,但岗数不得超过上级规定的结构比例,重点专科可适当增加中级岗位的设置。护理专业原则上每个病区、手术科、急诊科、供应室、门诊部、护理部、营养室可设置1个中级岗位。对病床规模超过40张的病区可增设一个岗位。各专业系列的初级岗位根据编制而定。
4.设立过渡岗:在高级岗位中设立过渡岗,占高级职务岗位数,并控制在高级岗位数的10%以内,用于解决重点学科、重点专科选拔、引进人才或转业军官等政策性安置或调动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以及对在管理岗位上任职(护士长以上)因年龄关系不再担任行政职务者,或接近退休年龄人员(不超过三年)可按过渡岗聘任。
第十条 岗位设置步骤由职称办公室提出医院总体设岗设想,广泛听取意见,经院部讨论后确定。各科室部门如岗位数及结构要做变动,需向职称办公室提交书面申请,由职称办公室提交院部讨论决定。但岗位变动时要考虑到结构及安排的合理性。
第四章 评审管理
第十一条 评审委员会是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权威性组织机构,其职能是依据国家和地方制定的职称规定条例等文件,评议、审定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对申报晋升中、高级职称人员进行测评和实际工作能力考核。
第十二条 评委会成员的产生及调整,要充分体现本专业高层次、权威性、年轻化的原则。
第十三条 评委会活动实行申报制度,经上级批准后,方可召开评审会议。第十四条 评委会评审坚持以下原则:
1.客观、公正的原则:评审工作以国家、省、市职称评审的有关条例与标准和被评人的申报材料为依据,通过面试、能力考核、理论考试和广泛评议等形式,对被评人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评委会负责解释评审结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2.民主评议原则:评审活动要坚持民主程序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3.注重实绩的原则:评审活动要注重对被评人的工作实绩的考核,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脱颖而出。
4.保密原则:参加评审会议的执行委员应绝对保守评委会对被评人的讨论情况,不得以任何理由、方式向外界泄漏评审内容。
5.回避原则:在评审评委本人及其亲属的专业技术职务任务职资格时,该评委本人应主动回避或被告知回避。
第十五条 评委会评审工作程序 1.专业组评议:评委会可成立3人以上的专业评审组,根据任职条件和被评人递交的材料,对被评人进行业绩评估,必要时,可组织面试(破格人员必须面试),并写出初评意见。不通过的对象要说明原因。
2.评审委员会审议:评委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主持,评审会议对申报材料和专业评审组的初评意见进行全面的评议,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明确肯定和否定的直接原因,然后形成评议纪录,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赞成票数等于或超过到会的执行委员数三分之二为通过,评审结果填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呈报表》并由评委会主任委员签字。
评委会每年活动一次,评审未通过人员当年不复议。
3.评审结果报批。评委会评审结束后,应在十天内将评审结果以公文形式报告相应的职称办。内容包括评审时间、地点、被评人员情况、评委参加情况、评审形式、评审结果、通过人员名单及未通过人员的原因等。
第五章 资格管理
第十六条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专业技能水平的标志,也是专技人员受聘专业技术职务的首要条件。
第十七条 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由人事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办理。
第六章 聘任程序
第十八条 专业技术职箩筐的聘任采用院科二级聘用的办法进行:
1.担任行政职务人员的专技职称聘任由医院职称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提出聘任的初步意见,交院党委讨论决定后由院长聘任,院级领导按干部管理权限聘任。
2.其它专技人员的聘任在医院职称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在所在科内进行,由各科室主任(包括科室负责人)及护理部主任提出聘任的初步意见,报职称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由科主任和护理部主任聘任。
3.行政管理人员的专技职称聘任,由机关民主测评小组组织进行述职测评,各科科长提出初聘意见,报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由科长聘任科员。
第十九条 各科室成立聘任民主管理小组,人员不少于三人,由科主任担任组长,人员较少的科室可邀请所在支部委员参加。民主管理小组职责:
1.审核应聘人员是否具备应聘资格及履职条件。2.组织应聘人员进行述职、群众测评、考核汇总。
3.根据综合考核结果审议科主任提出聘任名单,报院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审核。
第二十条 聘任按个人申请、科内述职、群众测评、综合考核的程序进行。首先个人按有关要求提出择岗申请,填写择岗申请表,择岗申请可以是平聘、高聘、低聘,也可以转岗,申请高聘人员要符合有关高聘人员的履职条件。担任行政职务人员的择岗申请表递交给职称工作办公室,其它人员交科室民主管理小组。
第二十一条 按规定组织个人述职和群众测评,个人述职应突出任期内(近二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个人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主要成绩、医德医风,群众测评采用无记名互相打分的办法进行。
第二十二条 聘任根据设定的岗位数,按照综合考评成绩,以得分高低决定聘任次序。综合考评成绩按群众测评占30分,量化考核成绩占70分比例统计。
第二十三条 科室民主管理小组将综合考核得分排名情况及经审议的科主任聘任意见上报医院职称办公室,经审核后再由科主任聘任。
第七章 聘任管理
第二十四条 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是事业单位与专技人员在确定劳动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合同明确任用岗位责、权、利的组织行为。
第二十五条 聘任原则:医院根据岗位设置进行聘任,竞争上岗。聘任工作一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二要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专技人员可以应聘、拒聘、辞聘。聘任合同(除各级职称的首聘)期限二年,跨越二个整,对隔获得高一级任职资格人员,如科内有岗位,可按规定程序办理试聘用,如无岗位则需等已聘任人员聘期满后再竞争上岗。
第二十六条 聘任要求:
1.聘任上岗人员必须具备规定的任职资格,对高聘人员必须符合相应的履职条件及通过规定的程序。
2.聘任正高级岗位的人员必须是学科带头人和科室主任(包括医院专家委员会成员),聘任副高级岗位的人员必须是本科室某一学科或学组的带头人,中初级岗位人员的聘任按照有关履职要求进行。
3.考核综合成绩必须达到规定的分数。4.聘期内必须符合规定的履职要求。第二十七条 对重点科室、重点专科选拔、引进人才或转业军官等政策性安置或调动的高级转业技术职务聘任,如无岗位者可暂按过渡岗聘任。
第二十八条 对在管理岗位上担任职务,因年龄关系不再担任行政职务者(护士长以上)或对接近退休年龄(不超过三年)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可按过渡岗位聘任。
第二十九条 医院将制定各级专技岗位职责和履历要求,加强对上岗人员的考核,考核采用月度考核和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成绩是聘任的主要依据。
考核内容及分值分别是:学历5分;任职年限6分;行政职务5分;奖励情况5分;医疗行为8分;工作实绩65分;出勤情况6分。
第三十条 各级专技人员聘期内履职基本要求,除考核成绩必须合格外,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一律低聘:
1.综合考核一次不合格;
2.工作不负责任,任期内发生二次严重差错或一次事故; 3.违反职业道德,任期内受到二次待聘处理;
第三十一条 对专业技术聘任管理实行任职资格复审制。专制人员在聘期满前一月,应在个人做好任职情况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任职资格复审申请。
第三十二条 任职资格复审按照个人述职,群众(科室)测评和专家评议的程序进行,通过综合评分,决定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职务任职资格。
第三十三条 专业技术人员在提出任职资格复审申请同时,需提出下一轮聘任的择岗申请,凡已聘任人员或虽具备任职资格但在上任聘期中低聘,均可提出竞争上岗申请,然后按资格复审中得分情况择优聘用。
第三十四条 专技职务低职高聘制度。对于临床业务科室技术骨干,德才兼备,并在群众中有良好基础的未具备任职资格但专业水平已达到相应职称任职资格人员,实行低职高聘。
第三十五条 低职高聘对象为无规定学历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或职龄未到者,低职高聘条件如下:
1.参加市统一组织的各类专业技术职称晋升考试合格; 2.有突出的工作业绩,并为二级学科以上的负责人; 3.有突出的专业技术水平,为院内普遍公认; 4.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为病人所称颂;
5.有规定的论文发表(中级市级以上2篇;高级省级以上三篇); 6.本科岗位设置及工作需要; 7.任期内有二次考核优秀;
8.有市级以上获奖科研项目或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取得突出成绩(至少二项以上)。申报中级职称需具备上述1—7项条件,申报高级职称必须同时具备上述1—8条件方可申报。第三十六条 低职高聘工作程序如下: 1.本人向人事科申请,并填写申请表。
2.经院部审定资格后组织参加市统一职称晋升考试。3.向医院职称评审委员会述职。
4.接受医院职称评审委员会组织的专业考试和论文答辩。5.经医院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后向院长提名推荐。
6.根据医院职称评审委员的推荐;报市卫生局审核,由院长聘任。第三十七条 低职高聘人员在聘期内享受相应专业技术人员的有关待遇,所聘职务仅限于院内聘期内有效。聘期二年,聘任期满后,根据考核情况予以续聘或平聘。
第三十八条 高职低聘人员工资待遇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进行,对在此办法实施前参加工作并已被聘任相应职称人员,实行档案工资和岗位工资并存制,即工资待遇及正常工资晋级均按所聘技术职务兑现,原工资待遇及正常工资晋级作档案工资保留并作为工作调动和计算退休费的基数;对在此办法实施后参加工作或获得任职资格未被聘任人员按新人对待,即按所聘职务岗位兑现工资,并作为工资调动计算退休费等的依据。
第三十九条 专业技术人员享受的福利待遇及职龄计算随所聘岗位而定,实行一岗一薪,移岗移薪。
第四十条 在聘人员可按其聘任的职称在条件符合时申请晋升和聘任高一级职称。第四十一条 聘任的任何一方需在聘期内解除聘约(试用期、违法追究刑责责任的除外),应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对方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办理。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对岗位设置中涉及到的病床数应与使用率挂钩,计算口径为开设病床数乘以使用率得出的实际病床数。
第四十三条 本方法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后执行,由人事科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执行后,原签订的聘任合同自行解除,由院部重新按岗聘任。
(九)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补充规定
为了做好第二轮“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卫技人员的竞争意识、创优意识、风险意识,增强卫技人员的使命感、危机感,敬业爱岗、奋发向上的精神,现对六届二次职代会通过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条文作如下补充说明:
1.第三章:岗位设置,第九条:床位规模,根据《无锡市卫生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及结构比例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原办法中“按病床设置在15张以上的计算”改为“按病床设置在20张以上的计算”。
2.第七章:聘任管理,第二十六条:中级岗位的聘任按照市职称办及国家卫生部关于“临床医学专业中级技术资格条件”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必须具备以下聘任要求:
(1)全国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合格;
(2)职称外语考试合格(1981年6月底前从事中医、中药工作,现仍在该岗位工作人员,可古典医籍考核合格),其它人员均须国家或省外语考试合格;
(3)职称计算机考试合格;(4)公共必修课考试合格;
(5)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学分,继续教育证书验证合格;(6)任职期内在市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1篇;
(7)技术操作能力考核合格(具体要求见中医人[2002]10号文);
(8)科室医、药、护、技人员中技术骨干。其中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中专毕业十年、大专六年、本科五年以上助师资格工作经历。
(9)量化考核成绩优良。
3.以考代评人员择岗竞聘,必须符合上述1-8条,任职资格复审人员竞岗续聘,必须符合上述7-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