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景写生教案
风景写生教案
第一章 风景写生概述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风景写生的讲解,让学生对风景写生的概念、风景写生的中西方文化背景,风景写生的工具、风景写生的表现技法、风景写生的步骤等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二.教学主要内容
1. 风景写生的概念:风景写生的运用一定的工具和技巧手段,将风景写生中最优美动人的神态表现出来,并借以抒发作者真挚的内心感受的绘画形式。2. 风景写生的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
3. 风景写生的工具(钢笔、铅笔、马克笔、针管笔、彩色铅笔、速写薄、复印纸、宣纸、墨水、画夹等)
4. 风景写生的表现方式:速写、素描、线描、水粉、水彩、水墨等均可,表现方式多样)
5. 风景写生的步骤可以分为整体到局部或局部到整体两种。三.重点和难点分析
1. 中西方风景写生的文化差异。2. 风景写生如何开始着手。四.教学方法:讲授、示范、临摹
五.教改措施:可举实例,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六.课时安排:4个课时 七.教学手段:讲授为主及板书 八.授课程序
1. 开门见山提出风景写生的概念,让学生的思维能马上进入主题。
2. 接着对于风景写生的文化含义及中西方风景写生方式的差异作一介绍,并拿出图片作为展示,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印象。
3. 介绍风景写生的技法知识,如写生工具,表现手法等; 4. 介绍风景写生的入手方式;
5. 将准备的临摹资料发放给学生(共20张)6. 学生欣赏作品及做些简单临摹,老师巡视指导。7. 课堂小节。九.板书设计
中间用大号字体写出本堂课讲授的题目“风景写生”,自左至右依次写出本课题的知识要点。十.教学小结
本章节主要是讲述风景写生的理论知识,及技法准备问题,因此知识点讲述得较多,下次课便进入临摹、写生等技法训练阶段。
第二章 风景写生的表现语言
一.教学目的
本章通过风景写生这门课程,让学生能够掌握风景写生的表现语言,能够对风景写生(花卉树木,房屋建筑,山水园林等景物有一定的临摹能力),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将不同的景物能够组织在同一画面之中的临摹性创作能力,并且尝试不同创作表现风格的风景临摹作品,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构图造型能力。二.主要内容及授课程序
第一节:风景写生表现语言(怎样画花卉树木)(4个课时)
1. 导入阶段
上节课我们讲述了关于风景写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准备工作,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 进行一些实战临摹了。这节课我们开始要学习关于花卉、树木等景物的表现语言。2. 教学内容
树是风景写生的主要表现对象,首先拿出一些图片给学生观看,指出这些花卉树木等风 景的风格特点,以及作者的构思和表现手法,然后一边讲述一边在黑板上做示范。
树概括起来由树干、树枝、树冠组成。我们在平时就应该仔细观察,对树的形态与生长规律有所了解,了解其结构组合关系,这样我们写生起来就会有所依据。(1)树的形态分析
树的种类多,形态各异。风景画一般不要求将不同树种的微妙变化找得过细,但要求在表现树种的不同特征时,最少要区别针叶树与灌木这三个大树形的分类,并要求在尽量在这三大类里分别作出细一层的形象区别。
针叶乔木的松、柏、杉等,其树形多呈伞形、尖塔形以及近似圆锥形。
阔叶乔木一般比灌木高大,基本树形也有卵形、圆形、伞形、半圆形等不同近似形。乔木中树形变化多样,如在大家熟悉的“馒头柳”。此种树形就象个馒头,呈规则半圆形。棕榈形如棕榈;圆锥形如雪松,卵形如悬铃木,半圆形如杏树,风致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生长成不规则形状,如鸡爪槭。灌木类型有丛生型如玫瑰,拱枝型有迎春、连翘等。(2)树的画法(边讲边示范、板书)
先画出树枝,注意要顿挫运笔,并且画出枝干交错盘曲的形态。在画柳树枝干的时候,一定要画得很轻松,要画出那种飘逸、随风飞舞的感觉。画好树枝之后,就开始画树叶了。画树叶可用铅笔很轻地画一个大的轮廓。在画灌木树叶的时候,一定要一组一组的画,象画竹子一样,要三四片树叶一组,这样画出来的树叶才能有层次感和有疏密感,因此看起来也就特别有节奏。在画针叶树叶的时候,一定要有耐性,有平心静气地开始一笔一笔地画,不能急躁。(3)花卉的画法 花卉分根、茎、叶、花托、花瓣、花蕊组成。特别对花瓣和花蕊要仔细描绘,画荷花要表现出清水出芙蓉的清新感觉,画菊花的时候要由内至外,画竹子的时候要画出挺拔的精神。同时要注意画地面的小草的笔触,要凌乱但有节奏。3. 临摹阶段
按照刚才讲述的方法,学生开始对老师发放的资料进行临摹,或者自己有资料的同学也可以
自己对照自己找的资料临摹。老师在一边巡视,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在学生边上做示范。4. 作业要求
临摹一张单个物体的花卉树木,同时临摹一张组合物体的关于花卉树木的风景作品。
第二节:风景写生表现语言(怎样画房屋建筑)(4个课时)
1. 导入阶段
将上节课学生所做的作业展示出来,并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述,并指出不足指出,但是注意多夸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即关于房屋建筑题材的风景写生表现语言。2. 教学内容
(1)房屋建筑写生的分析
房屋建筑也是风景写生里面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屋顶的描述,更是非常多见,也是房屋 写生的精彩之处。
(2)房屋结构的画法(边讲边示范、板书)
先用铅笔画出房屋的大致结构,注意构图和透视。在画现代建筑时用笔要流畅,画老房子的时候,用笔要有顿挫,画出残破和苍凉的感觉。(3)屋顶的画法(边讲边示范、板书)
瓦片的画法,瓦片是屋顶的重中之重。画瓦片一定要平心静气,不能心浮气躁,要一笔一笔地画,注意用笔要有顿挫感,有重有轻,中间还可留白,这样透气一些。(4)临摹阶段
按照刚才讲述的方法,学生开始对老师发放的资料进行临摹,或者自己有资料的同学也 可以自己对照自己找的资料临摹。老师在一边巡视,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在学生边上做示范。(5)作业要求
临摹一张单个房屋,同时临摹一张组合建筑的风景临摹作品。
第三节:风景写生表现语言(怎样画山水园林)(4个课时)
1. 导入阶段 将上节课学生所做的作业展示出来,并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述,并指出不足之处,并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即关于山水园林题材的风景写生表现语言。2. 教学内容
(1)山水园林写生的分析
山水园林也是风景写生里面的重要内容,山水园林一定要体现作者的构图思想,同时也要注意学习方法。对学生强调山水写生应该从简单的局部开始。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云一水都要认真细致地观察,了解它们各自的结构特征,并从中找到它们之间内在的规律和共性。通过对局部的写生,逐步扩展为几个元素的组合写生(即小构图写生),这一步主要解决山石、树木、云水之间相互关系及处理手法,最后就可以进行大构图的写生。
在对山水园林写生,可以“移花接木”,要注重取舍、重组。写生的过程其实也是艺术创作的过程,要善于做减法,保留美丽精彩的场景,舍弃纷乱繁杂有伤画面感的材料。
同时,告诉学生山水写生是了解自然,锻炼表现技法的重要途径,古人说:“搜尽奇峰打草稿”,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多加观察,多多积累。(2)山的画法
画山可先描绘出山的主要轮廓线,要注意从上而下用笔,线条要流畅。同时,可用毛笔,这样可以运用恥、皴、染、点的手段,表现力量更为丰富。然后,画出山的明暗面,这样立体感就更为强烈。(3)水的画法
在画静止的水面时,可有多种表现风格,要注意水波纹的疏密关系,注意有节奏但不能凌乱。在画河流时,可以画出小石露出水面。在画瀑布时,可以先用笔画出主要轮廓,然后用淡墨表现瀑布的流向,远处的瀑布只要画出轮廓和留白即可。(4)亭子的画法
要注意透视,同时注意屋檐的表现。先可画出大概轮廓,然后精细表现房顶。(5)临摹阶段
按照刚才讲述的方法,学生开始对老师发放的资料进行临摹,或者自己有资料的同学也 可以自己对照自己找的资料临摹。老师在一边巡视,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在学生边上做示范。(5)作业要求
临摹一张单个山水园林,同时临摹一张组合山水的风景临摹作品。
第四节:风景写生临摹性创作(4个课时)
1. 导入阶段
将上节课学生所做的作业展示出来,并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述,并指出不足之处,并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即关于风景写生的临摹性创作问题。2. 教学内容
(1)对临摹性创作的认识 临摹性创作,是创作(写生)的初级阶段,即将自己从临摹过程中所学习的语言运用到创作过程中来,并运用一些“取景”“移花接木”等手段,将不同画面中的景物重新组合,构成自己心目中的画面。(2)实际操作(边讲解边示范)
选择一些风景写生,或者一些实景照片,精心选择其中可以重新构成画面的景物素材,重新组合成画面,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临摹兴趣,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3)学生进行临摹性创作
按照刚才讲述的方法,学生开始对老师发放的资料进行临摹性创作,或者自己有资料的 同学也可以自己对照自己找的资料进行临摹性创作。老师在一边巡视,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在学生边上做示范和指导。(5)作业要求
绘制一张风景临摹性创作作品。
三.重点和难点分析
1.屋顶的画法是一个难点,指导学生一定要注意行笔的轻重和画面的透气。2.临摹性创作的过程,要体现作者的构思,要有一定的构图知识。四.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学生临摹、教师指导 五.课时安排:本章共16个课时
第一节:风景写生表现语言(怎样画花卉树木)(4个课时)第二节:风景写生表现语言(怎样画房屋建筑)(4个课时)第三节:风景写生表现语言(怎样画山水园林)(4个课时)第四节:风景写生临摹性创作(4个课时)六.教学小结
本章节主要是讲述风景写生表现语言,分别为花卉树木的表现语言,房屋建筑的表现语言,山水园林的表现语言,并让学生尝试进行临摹性创作的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多种风景写生的表现语言,为接下来的风景实景写生打下基础。
第三章 风景写生的构图和取景 一.教学要求
风景写生的构图是风景写生过程中首先要碰到的一个问题,面对林林总总的风景,我们该如何来进行构思和舍取呢。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知识,能够学会在连绵不断的风景中截取最理想的部分,同时让学生积累多元化的构图知识,为他们的创新打下深刻基础。因此,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主要内容及授课程序
本章共4个课时,主要通过播放图片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如何构图。
一般的构图,可以分为S形构图,L形构图,三角形构图,十字形构图。我们要明确几个前提,要注意舍取,注意什么是画面的主题,什么是视觉中心,同时还要介绍几种另外的几种构图思想:
1.前景式 2.点景式 3.地平线 4.动向线 5.平面构图 6.均衡构图 7.空间层次 三.重点和难点分析 1.对前景式构图的理解 2.均衡式构图不是平衡式构图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和讲授 五.课时安排:4个课时 六.课后作业
思考题:黄金分割法可以运用到风景写生的过程中来么?你还能想出什么更好的取景和构图方法? 七.教学小结
本章节主要是讲述风景构图和取景方法,这也是风景写生的重点难点和前提。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播放,可以让学生对风景构图和取景方式有个大致了解和认识。
第四章 风景实景写生
一.教学目的
本章通过风景写生这门课程,让学生能够掌握风景写生的表现语言,能够对风景写生(花卉树木,房屋建筑,山水园林等景物有一定的写生和创作能力),同时,能够让学生在前面的临摹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表现语言运用到写生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的构图思想和造型能力。
二.主要内容及授课程序
第一节:风景写生(怎样画花卉树木)(4个课时)
1. 导入阶段
前面我们讲述了关于风景写生的临摹和构图知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进行一些实 战写生。这节课我们开始要学习关于花卉、树木等景物的写生技法。2. 教学内容(1)取景
在现实生活中,树的种类多,形态各异。我们要将前面所学习的风景构图和选景知识运用到风景写生过程中来。(2)学生写生阶段
学生选好景后,开始写生训练,老师在一边巡视,并做指导。要提醒学生注意,画树干、树枝要从根部往上画,用笔宜缓不宜快,要有力度,要画出树干的挺拔,树干线条要有顿挫感,这样的表现力更强。树干比树枝深些。画枝叶有粗细之分,越往上枝干越细,用笔洒脱,富有韧性。画树画得通透,注意树干穿插组合,一般在画过的树叶或树干未干时画树枝,使二者自然融合,否则易脱节,尽量减少叠加层数。(3)作业要求
课后将未画完的作品画完,在校园里面多画写生。
第二节:风景写生表现语言(怎样画房屋建筑)(4个课时)
1. 导入阶段
将上节课学生所做的作业展示出来,并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述,并指出不足之处。并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即关于房屋建筑题材的风景写生。2. 教学内容(1)取景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取景,一定要有表现力。(2)学生写生阶段
学生开始了写生练习,老师在一边巡视,并作指导。提醒学生,画建筑,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透视关系正确,你需要观察你要画的建筑,此时属于成角透视还是平行透视,视平线的高低位置,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近暖远冷等规律。这种训练应在平房时的钢笔速写练习中多加注意。
另外,画建筑要与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画,不要孤立地去看待,如光源对建筑的影响,建筑所受树的颜色影响,树荫洒在建筑的墙壁上斑斑驳驳的树影等。要说明任何一类景物的塑造都不是孤立的,要与周围整体其它物体结合在一起整体考虑,离开客观环境单独刻画某一个具体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3)作业要求
课后将未画完的作品画完,在校园里面多画建筑写生。
第三节:风景写生表现语言(怎样画山水园林)(4个课时)
1. 导入阶段
将上节课学生所做的作业展示出来,并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述,并指出不足之处,并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即关于山水园林题材的风景写生。2.教学内容(1)取景(2)学生写生训练
学生开始写生训练,老师在一边巡视知道,并做示范,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问题。画假山石造型中有“瘦”、“漏”、“透”、“皱”及“清”、“丑”、“顽”、“拙”之精神。画石要表现石头的亮面、暗面、灰面。亮面边线一般细而活,并依边线受光条件不同或实或虚,或细或粗。暗部边线也如此。明暗交界部位的处理很重要,一般是色度较深,并要向亮、暗面分别过渡。交界线处理不要太死,山石也不可能有规则的交界线和规则的体面对比。画静止的水时候,可透过水层看到水底的石头水草。远处则反映出树木山景的倒影。可先画水中天空的颜色,再用竖笔触来湿画景物的倒影,在倒影下端适当画些小横笔触或用刮刀趁湿刮出小横道,以示破碎波纹。(3)作业要求
课后将未画完的作品画完,在校园里面多画山水写生
第四节:风景写生自由创作(4个课时)
1. 导入阶段
将上节课学生所做的作业展示出来,并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述,并指出不足之处,并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即关于风景写生自由创作问题,这也是表现学生想像力和表现力最充分的方式。2. 教学内容
(1)讲授自由创作的要点
自由创作,可以运用不同的工具和表现手法,对不同题材的风景进行写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我风格,以及完美的表现技巧。(2)学生实际操作(边讲解边示范)
先对学生讲解风景写生自由创作阶段的方法和步骤,提醒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鼓励学生运用色彩、水墨等方式来进行写生,并尽量扩大作品尺副。同时,强调无论按照什么方式来写生,都要遵循写生的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学生开始创作后,老师在一边指导。(3)小结
将学生召集起来,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对每个同学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一个总结,同时对“风景写生”这门课程做一个总结。并鼓励学生在这门课程结束后更多接触大自然,进行更多的风景写生训练。
三.重点和难点分析
1.自由写生阶段,如何运用毛笔和宣纸来进行写生训练。四.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五.课时安排:本章共16个课时
第一节:风景写生(怎样画花卉树木)(4个课时)第二节:风景写生(怎样画房屋建筑)(4个课时)第三节:风景写生(怎样画山水园林)(4个课时)第四节:风景写生自由创作(4个课时)六.教学小结
本章节主要是讲述风景写生实战训练,分别为花卉树木的写生,房屋建筑的写生,山水园林的写生,并让学生尝试进行自由创作的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多种风景题材的写生的训练,并鼓励学生在风景写生的自由创作阶段能够画出自己的风格,要画出新、奇的风景写生。
第二篇:风景写生教案
2.风景写生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2.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重难点解决方法:教师画出房子的结构,接触复杂形体让学生带来的疑惑。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10—12分钟)
1.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2.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1)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
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2)”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3)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4)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二)发展阶段(28—30分钟)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2、风景写生,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写生能全面接触到风景画中的各类问题,如题材、选景、构图、色彩、技巧、意境等等。其基本任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对大自然风光美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高选材取景及构图的能力。(2)认识外光的景物规律,感受并表现出景的意境和情调。
(3)了解形成远近空间感的各种因素:透视、明暗层次对比、形体复杂与单纯的对比等等;掌握表现空间的方法与技能。
(4)理解自然景色由于环境、季节、气候,时间等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丰富连带关系,并掌握其表现的规律与技法。
(5)锻炼风景画笔法,塑造各种不同景物的形体和质感的能力。
低视高:作者的视点,接近地面或低于地面观察对象时,称低视高。在写生中,坐在地面作画,必属低视高,地平线不能定在画幅二分之一以上的位置,应是接近画幅底线。也有一些仰视的画幅视点,可以在画幅底线以下。这种仰视的风景构图,表现的景物能产生巍然屹立、气势非凡的效果
高视高:作者的视点,在人们头部以上,即从高处俯视地面景物。如到高山坡上去写生地面景色,视平线必在画幅上部或幅外,可表现宽阔的地面和深远空间(景物与景物前后遮挡程度减少)。高视高的透视构图,可以加强宽广的境界。
3、学生作业:进行风景构图速写,画幅不必太大,工具不受限制,每幅一二十分钟就可以完成。速写应以线为主,也可以使用一些明暗。
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三)小结点评。如持之以恒,可大大提高观察、感受能力,视觉形象记忆能力,想像能力,以及从生活中探索各种构图形式的能力。展示学生作业。
第三篇:风景写生教案
风景写生教案
1、景物写生的任务与意义
景物学生的任务是研究和表现大自然的各种景物,从我们选材取景到描绘的全过程都应该反映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反映我们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感情。意义:(1)在客观世界中获取审美理念,培养审美的眼光;(2)借景物表达情感;(3)掌握表现技能;
(4)丰富想象力、扩展思维空间,培养创作理念。
在写生训练中,区分主次,取舍概括,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表达境界是我们应该掌握的技能。
景物写生,分室内与室外两类,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如何在大自然中获取美,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一双审美的眼睛。“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意境、气势、情调、趣味、优雅、韵律等效果,都是风景画中需要追求的(表现技法中的需要)。
2、景物的构图
一幅风景画,根据主题、画意,在画纸上置阵布势,要讲究章法。“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要达到这两点,首先注意画面的整体结构,然后再深入到局部。
①选择角度;②注意取舍;③强调主次;④注意虚实,疏密关系,加强气氛渲染,这是风景画技法的基本要求。
初学画风景易犯平、散、乱的毛病
平:不注意取势、主次不分,没有起伏变化,不注意空间关系。散:没有整体感,孤立地塑造细节,景物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呼应。乱:缺乏组织、取舍,看什么画什么,只是简单的罗列。没有秩序感。照抄自然,是自然主义;脱离自然,是主观主义,二者皆不可取。法则:①作品中的一切都应当从属于作品基本内容的表达。②作品中的一切都应互相保持联系。
③作品应有一个吸引人注意力的构图中心。
④作品结构应是一个既有变化,又有统一的整体,协调,节奏韵律,是构图中的表现要素。⑤细节塑造注意主次关系。
⑥注重发现,捕捉物象中的形式美。
⑦用构图中的均衡表现稳定,以不均衡表现不稳定和运动。⑧画幅的尺寸大小比例,要适应内容的表达(主要是指幅式)。
3、景物的透视
在景物写生中,从决定取景的角度,到空间距离的表达,从探索一座建筑的体积,到建筑结构的表现,都须懂得和运用透视基本规律。
透视角度的选择视平线的确定要符合内容与形式的需要。所站的位置高、视平线就高,地平面上的东西就露得多些。所站的地势低,视平线就低,表现开阔的远景,一般多采用高视线,表现近处的建筑物或树木的高大,多采用低视线。低视高 一般视高 高视高
视平线的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一点透视(平行透视)二点透视(斜行透视)
三点透视(倾斜透视)垂线向上或向下相交于一点。散点透视: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方法,完全为了画意的需要,也叫多点透视,主要法则:有高远法、深远法、平远法。
除了以上几何透视和散点透视外,还要注意空气透视,其要点是近浓远谈,近实远虚,近清晰远模糊。
4、景物的空间
空间感的表现是景物的基本要求,自然界的一切物象都在大空间中运动着,变化着,一幅风景画如果不能表现天空之辽阔,地面之深远,就缺乏了最基本的真实感。画面的空间感,一般是通过表现景物之间的空间距离来体现。
写生要抓住最基本的大空间关系,即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可归纳为: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大的空间距离层次。
天空因气候、季节、时间的不同,而不应孤立地去表现天空,地面是一个实在的整体,应对比的去画,相形之下,天空显得单纯、轻淡。还要利用空气透视的原理去认识分析空间。一般的规律是:近实远虚、近浓远淡、近强远弱。
5、景物的质感
我们所描写的景物中,一切物象都有它本身的形和质的特点:如云烟、水、山峦、土石、植物、建筑物、船只、车辆、金属架结构、室内陈设等,要掌握它们各自的特质,用不同的线条、明暗层次,笔调去表现它们的真实感。田野
田野的特点因地而异,或田垄、地垄、丘陵起伏、湖泊河流,它们本身有明显的起伏或延伸的界线。这些界线,有长短、强弱、平行、交错,要搞清来龙去脉,做到心中有数。用虚实轻重来表现远近距离。山峦
山势要抓住外轮廊的特点,表现山的厚实、稳重,将山的外形与山脉的起伏特点结合起来。画群山要有主次、远近之分。“远山无树、远水无波”,“远山无脚”。山峰的阴阳向背也是表现山势结构的因素,土质圆浑,石质峻峭。石分三面:
树木的特点:树的形状主要取决于枝干结构。注意树的长势特点,注意树的性格、姿态。“树头宜放,树梢宜收”
要研究它的生长规律、树叶的形状特点疏密层次等变化,用简炼的手法进行艺术概括,把树的特征表现出来。
画树林更要注意疏密关系和远近层次。建筑物
要画好一座建筑物,先还是要理解它的结构和形式特点,如建筑物的长、宽、高的比例关系,房顶、墙壁、门窗的特点。不同的建筑物,有不同的审美价值。
一座建筑的“精神”往往通过门窗表现出来。因为门窗的大小、多少、高低是由建筑物的职能,用途要求所决定的。任何部分的表现都得符合透视原理。但建筑物中的直线,圆线都只能凭目测判断来画,而不可用尺、仪器来画。写生不能象画效果图一样去表现。
注意建筑物的各种材料质感的表达。要强调建筑物的整体感和稳重结实的感觉。画建筑物要注意周围环境的衬托,一切都是为了表现整体气氛情调与意境。点景:丈山、尺树、分人
工具一般采用铅笔、木炭笔、钢笔或毛笔均可,橡皮、擦笔不可缺少。初学者作业幅式不要太大
十六开为宜,时间一般一张作业1个小时左右。
6、步骤:
①取景,定构图
②勾大体轮廓、用线分轻重
③先画主体、后画客体,由浅入深
④铺大体明暗,拉出远、中、近三个基本层次 ⑤刻划局部,深入细节把握整体
⑥调整关系,进行艺术概括和虚实处理。
第四篇:《风景写生》教案
《风景写生》教案
课程性质:风景写生是美术学专业的技能实践课程,为必修课。授课班级:2014级美术学1班 授课题目:风景写生 教学时数:5周
一、教学目的:风景写生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景物写生训练使学生掌握对周围环境色调的表现能力,同时通过外光作业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对色彩的感受和提炼概括能力。运用色彩材料表现外光色调,结合素描中的基本要求,探求大自然光色变化规律,研究天、地(或水)、物三者的相互关系,学习色彩风景写生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着重解决画面的构图、色彩色调、表现手段,探索风景画的各种表现技法;提高捕捉自然色彩和提炼概括的能力。
2、难点:学会整体观察色彩的方法,掌握风景写生色彩的一般规律。
三、教学要求:
通过本阶段的练习,要求学生学会用概括的手法,表现繁杂的自然景物,构图简练,色彩整体,能动的去把握和控制画面的能力,能够运用油画材料表现不同的物象,画面丰富耐看,每幅画都有明确的色调,有一定的个人特点和追求。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示范、写生实践。
根据学生专业基础不同的情况,要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课堂教学除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外,同时采取作品赏析、直观写生示范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其色彩审美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内容
1、风景画的特点 ⑴、时间
风景写生是指在户外进行的写生训练。与室内不同的是光线在不断的变化,大自然所呈现的物象复杂繁多,色彩丰富而多变,一般不宜做长期作业和细致的表现。做画的时间段一般应选择在清晨至上午九点之间,下午选择在五点至日落之前,中午光线太强,色彩极为单调,不宜作画。
时间因素在静物写生中并不那么突出,但在风景画写生或创作中,有时显得非常重要。大自然所呈现的晨曦、中午、傍晚和夜幕,无不影响着形象的外视形式。即使我们面对同一方向,观察同一景色,在不同的时间也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由此引起不同的心态共鸣。
⑵、空间 在大自然中,空间是无限的。在静物写生中的空间,远不过数米。而大自然那无限的空间必然包含着更加丰富的内容。如果从形象和空间双重角度去理解,把静物写生比作一首小诗,那么,风景画无疑是一部巨著。只有风景画才能浓缩辽阔的田野、茂密的森林、繁华的城镇和一望无际的海洋,也只有风景画才能展示大自然那种博大的风姿。风景画是描写空间的最好形式。
⑶、季节
季节是大自然周而复始的运动常态。它们也是风景画写生与创作经常需要考虑的内容。从可感、可视的双重因素着眼,季节的变化最基本的乃是气温和生态的变化。如春暖、夏炎、秋爽、冬寒,他们赋予大自然的风采,犹如演员扮演各种角色去登台,今天斑斓,明天繁茂,后天素雅„„类似这些永无休止的变化,都可归结为形象的形体、形态和色调的变化。
画者对季节的研究,通常围绕于形象。首先从整体关系上进行比较和把握,同时也不放松对形象细部的分析和研究。尽管天、地、树木、山水各有相对稳定的形式,但它们处在不同的季节,又会出现明显的或是微妙的差异。以天为例,即使同是晴天,四季也各不相同,更何况其他的景物。
⑷、气候
风、雨、阴、晴„„各种在空间中产生的气象运动的形态,如果从视觉效果上去分析,它们彼此的差别主要是光感、动势、色调和气氛的差别。任何形象处在空间之中,每时每刻无不受着光线、空间和环境的影响。比如刮风、尘土飞扬,树木、庄稼、花草势必产生反复的动势,有时连各个形象以至整个天色都起了变化。又如下雨,满天银色的水珠,似乎像一串串珍珠,笼罩于形象的表面;尤其那些平日隐约可见的远景,此刻或许已被雨水所“吞没”。再如晴天,其色调与阴天不同,前者艳丽而生发,后者虽然暗淡,但他有素雅宁静的感觉。
风景画对气候的描写,除了揭示它们赋予自然景色的各种美感以外,显然也是为了寓意人们的各种心态,所谓借景抒情。
⑸、地域
描绘地域特色,无疑也是风景画有别于其他题材的内容。有些题材只要如实记录就含有地域特色的因素,像海洋、雪山、黄土地、草原等。也有一些不同地域中的遗址和新貌,必然蕴涵着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常见的车站、码头、工矿、都市,均系人们建设的成果。更不必说那些纪念性建筑和历史名城了。
以上列举的五个方面,在大自然中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在具体做画的过程中要有所侧重,但它们又是完整的,互相交替。
2、风景画中表现空间的两个因素: 1)一是透视,透视是表现空间的重要因素。没有明暗调子和色彩,只用线画出景物的透视,也可以表现出景物的远近空间和立体效果。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描;油画中,后期印象主义画家中,有的也主要依靠透视来表现空间关系。
2)二是由于光与大气层对景物的影响,而产生的明暗与色彩调子的变化,给人产生空间感。在色彩画中,研究明暗调子和色彩与空间表现的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3)近、中、远景三个空间层次的特征
根据景物近、中、远三个空间层次,景物的形体、色彩、明暗调子的视觉感,在互相比较的情况下,可以归纳以下一些特征:
近景——轮廓与结构关系比较明确,细节也较清楚,形体比较大,体积感强,色彩丰富鲜明,纯度较高,明暗对比强。
中景——与近景相比较,形体轮廓与结构关系减弱,细节模糊,色彩粉质增多,纯度降低,倾向冷调,明暗对比变弱。
远景——景物形体轮廓及结构模糊,色调单纯统一,含更多粉质,偏冷调;明暗对比逐渐减弱,立体感消失,给人以平面的感觉。
3、画面的空间表现
如何在平面的墙壁、木板、画布或纸上表达辽阔的空间,人们在绘画实践中总结了多种表达空间的语言。实际上各种语言均是利用人们的视错觉,使人在平面上观察图像,而能得到一种深度感。归纳起来大致有下述几种空间表达法。
1)线性透视法
透视学中有向心透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仰视透视、俯视透视等诸多透视法则,人们运用近大远小、近长远短等视觉现象,运用线、形的走向等表现出深远的感觉。
2)空气远近法
空气远近法又称空气透视法。自然界中的景物因距离观察者远近不同,中间存在的厚薄程度亦不同(空气是一种物质存在,其透明性并非绝对透明),因而产生清楚与模糊的感觉不同,把这种愈远愈模糊的感觉表现在画面上,就叫做空气透视法。
3)色彩远近法
色彩远近法亦是透视法的一种。因为景物的距离越远,空气在阳光下呈现微微的青灰色,致使越远的物体色度越低,对比也弱,把这种色彩间的关系表现在画面上称之为色彩远近法。
4)平面重叠法
即将景色中的各个平面,一个放在另一个的前面,利用物体前后的重叠关系表示远近关系的画法。越近的东西形体越完整,位置也比较低。远处的物体则刚好相反。这是最原始的透视法则。
5)焦点透视法 运用照相术中的焦点透视原理,只有焦点所对之物是清楚的,其余则比较模糊。6)印象派的色彩模糊振动法
印象派画家无论在远、中、近景上,同样使用高色度的色彩,运用色点的互相侵入,模糊物体的边线;利用色彩的互相反拨、互相衬托,在色点的模糊振动中表现出深远的距离感。
4、风景写生选景遵循的原则 1)选取朴素的对象
比如村落农舍,几株老树,普通的小工厂,古老的建筑、野外的草地、河湖等等。这类对象的造型与色彩都比较自然、和谐,往往能传达某种意境。初学时最好少画人工雕琢痕迹很重或过于花俏的东西,这类景物似乎很吸引人,但容易使画面零乱,没有色调,这类东西画多了还会造成审美能力下降。朴素的对象的另一个好处是随处可见,减少到处乱跑之苦。只要用心观察,随时都可能发现优美的景物。
2)选择的对象要有意趣
画写生没有绘画的冲动是画不好的,只有吸引你的,有意趣的东西才能引起你的冲动。哪怕是水边的一组石块,小小的野花,只要它触动了你,就能诱发发现的愿望。有浓厚的兴趣才可能去深入的观察和表现。
5、风景画的选材内容
风景写生的题材,范围十分广泛。如城市建筑、名山大川、乡村风光、海岛渔村、河港码头、工地厂房、山地丘陵、溪谷田野、园林花圃、森林草原、市场街景和一些人物的社会生活场景等等。有风俗性的场景,也有富有意境的风景写生题材。这些景物都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所以描绘自然风光的风景画,总是受到人们的喜爱。选景不在于空间如何的庞大,或内容多么复杂,实际上一些平常的景色,在季节、气候、光线、时间的变化情况下,也会显现出十分动人的诗情画意。每一个好的景色,如山区、水乡、海岛、渔村、森林、黄土高原等,都具有不同的环境特点与情调,能给人以精巧、绚丽、雄伟、壮阔、沉寂、活跃、幽雅、古朴、浓艳、清丽等种种不同的感受。这种对自然的感受,是选景取材的动机和依据。
6、风景画的写生地点选择
一些新鲜的事物,总是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而一个非常熟悉的环境,容易使人们对它产生描绘的激情,所以许多画家常常喜欢到一些风景具有特色的新鲜的地方去写生。如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秀丽的青岛海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还有河道纵横、黑瓦白墙、古朴幽雅的江南水乡,以及辽阔的西北草原和具有南国风光的海南椰林等。但是,也有许多画家,专心致志地画某一类题材的风景画,他们深入体验、观察、研究,把自己钟爱的题材,表现得特别深刻动人。于是,出现了一些专门画城市建筑的、画森林的、画海洋的、画水乡的风景画家。19世纪印象主义的绘画大师,常对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光线、时间条件下,进行多幅不同色调的写生,研究光与空气对色彩变化所产生的微妙影响。所以,选取题材时,应该有自己的意图和目的。
初学者应根据习作的要求与进度,去选择合适的景色来写生,最好选具有近景、中景、远景的平远风景人手练习,因为这类景色,可以明确认识到视平线在画面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形体与色彩由于空间距离关系所产生的变化规律。另外,不要总是局限于环境类似,色调类同,缺乏新意的选景,应该有意选择具有明显地域区别或环境特点的对象来写生。如画过色彩秀丽结构精巧的园林风景以后,可以去画古朴素雅的小镇河港;画过繁华活跃的城市街景后,可以接着画静寂广阔的田野山林;画过巍巍群山和高耸挺拔的森林古木后,再去画些平远舒展的江海景色„„在这些对比鲜明的景色写生中,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能力,从而促进对于不同环境的构图、色彩、形象、意境的充分认识,提高作品的绘画效果和感人魅力。
7、风景写生的方法步骤 ⑴、选景
风景写生在选景时应突出一个主要表现物,也就是“主景”,要尽可能使周围的配景与主景有机的配合、烘托,不要面面俱到、平分秋色。画面主题指向要明确,如画一条古老的街道,构图时“主景”一定是街道,而不要过分突出旁边的民房,要将道路两旁的行人、道具、车辆等进行大胆的取舍,以免喧宾夺主;如果要画树,那就要选择树为画面主景、房屋、街道、人物为配景,才能使作品主题明确。所以,突出主景,舍去无关的因素,这在风景写生选时非常重要。
⑵、构图
风景的构图取决于主景物的形状特征:长方形、方形、竖长方形均可,物体的布局要主次分明,错落有序,上下左右取均衡。确定好画面以后,再用简单明确的单色画出物象的基本布局和框架。如果构图有失衡现象,可将取景框以外的物体移至画面当中,或者根据画面的其它因素,增加一些局部,以保证画面的构图均衡。要注意的是:不要上下或左右等分画面,另外对所描绘的对象要有预想效果。
⑶、铺色
选定画面主色调,一定要抓住第一印象,迅速判断大胆落笔。在迅速做出判断之后,用大笔将主色调铺于画面,但不要铺满得太满,注意空间感,调子明确即可。要找大的关系,切不可急于描绘细节。自然界中的客观物象各有其色,但无论是阳光或是天光都对物体产生影响,如没有明确的光线照射,就要选择色相相近的、面积较大的色块做主调。比如想表现阴天下黄土坡上的羊群,还有农舍和绿树,这时没有明确的光照,如选择羊群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定主调时可选择黄土坡的颜色为大面积的主调,房屋、天空、绿树可做点缀色等。从主调子色和主要对象入手进行深入,在刻画形体的同时丰富色彩的变化,但也不要过细的刻画,注意用笔和追求“画意”,对于有些细节点到为止,深入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而是做到主次协调一致。
⑷、调整完成
调整本该贯穿做画的始终,修改本身就是一种调整,每个阶段只是调整的内容、方式和程度的不同。这里所说的调整,是指最后阶段也是最全面最重要的调整。这种调整是完善形象、完美形式和深化内容的最终塑造过程,内容十分广泛,具体指向应根据各幅画面而定——既可能是描写形体、色调、空间、质感诸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可能是由于神韵、意趣、艺术表现不够精到需要补救。调整画面,加强第一印象,这一步也可以根据记忆加工,主要是追求画面的整体“意境”,突出主题气氛和情调。
(二)、作品赏析
六、参考书目
《油画》 钱锋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油画写生技法》 李真胜编著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七、教学小结
景物写生课,内容主要包括室内环境写生和室外风景写生,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景物写生训练使学生掌握对周围环境色调的表现能力,同时通过外光作业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对色彩的感受和提炼概括能力。
八、作业
1、每天两幅油画风景写生作品。
2、每天两幅风景速写作品。
3、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的风景写生练习。
第五篇:风景写生教案
风景写生
《 》教案
目录:
一、风景画起源和发展
二、油画风景写生
三、水粉风景写生
四、水彩风景写生
……………………………24 ……………………………33 2
………………………………
………………………………
风景画起源和发展
(教案)
课程名称:油画风景写生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艺术社会实践(风景写生)是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并学会用绘画的语言去再现它、采集地方文化,对民族建筑及风俗进行探究,把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归纳自然形态、创造自我对自然感受的新形态。
风景写生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种形式,通过其课程训练学会敏锐的观察和捕捉物象的能力、本课程是对大自然中的造型形态及光和色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观察,把不同时间的光影关系和对物象的感受通过绘画语言反映出来,使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和认识自然美,提高艺术造型能力。教学内容 第一讲:印象派
印象画派是以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它打破了古典绘画的造型模式,大部分画家走出画室直接观察大自然中的光色关系,非常生动地记录和描叙了不同时间光色关系,它科学地剖析的光与色彩的关系,使当时绘画技术和绘画风格走向现代,多层地丰富了人们的审美趣味.莫奈一直坚持印象派绘画风格,他常在同一个景物的面前、在不同时间里画几张作品、使它们在不同时间里产生不同的魅力、还有就是一切色彩都是受光源色的影响、既所谓没有光就没有色.第二讲:新印象派绘画
以修拉・西涅克等人为代表的,把颜色分解,就是把颜色(原色)并置一起,让视觉混合色彩,使色彩更明亮而又富有跳动感,它是通过点彩的方式使色彩混合空间,让人产生一种新鲜感。它们的代表作品有大宛岛的星期天等等。第三讲:枫丹白露的画家群
柯罗是名乡村风景画家,他以朴实的写实手法表现了法国十九世纪枫丹白露的自然风光、非常具有他个人风格,以及他特有的灰色调、使画面产生一种协和统一感及优雅的自然美感.他的代表作有枫丹白露的回忆,陈风等等.当时和他在一起画画的还有一批青年画家,他们创作了一批十分具有法国乡村特点的风情 画,其中象术勒,热帕热等一批优秀的风情画家对法国美术史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水粉风景写生(教案)
课程名称:水粉风景写生
一、色彩实体与色彩效果
色彩实体是从物理或化学上可以阐明和分析的颜色,即颜料。
眼睛和大脑通过比较对比而得到清晰的感知,一种有色彩的明暗变化可根据它同一种无色彩——黑、白、灰色的对比关系来决定,或根据它同一种或多种其它色彩的对比关系来决定。色彩感知是生理学上的真实,它同色彩的物理、化学上的真实有区别。
色彩效果——生理学上的色彩真实。色彩实体和色彩效果只有在和谐的多种色调的情况下才会一致,在其它所有的情况下,色彩实体会同时变化为一处新的效果。
当色彩实体与效果不一致时,我们就取得一种不调和、不真实的和不固定的表现力,物质和色彩真实具有一种能产生不真实颤动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使得艺术家能够有机会去表现无法表达的效果。
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准确地看到这十种色相中的任何一种,中间色调也都很容易指出,必须像音乐家准确地听到他的声音音阶的十二种音调那样,准确地看到十二种色调。
德拉克洛瓦在他的画室墙壁上挂着一个色轮,每种色彩上都标明可能结合的色彩,印象派画家塞尚·凡高、西涅克、修拉以及其它画家都把德拉克洛瓦看成是一位杰出的色彩学家。在现代画家中成为新倾向创始人的与其说是塞尚,不如说是德拉克洛瓦,这种倾向将作品构造建立在辑辑性的,客观的色彩原则上,从而使作品达到了一个条理的和真实的高度。
二、色相、明度、纯度(色彩三要素)
色相
即颜色的相貌。如红、黄、蓝、绿、紫、灰、黑、白颜色等等。各种颜色,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面貌,便叫“包相”。
明度
即颜色的明暗程度,它包含有两种意义,一是颜色本身的明暗,如深红、红、淡红、深蓝、淡蓝等。二是色相互相比较的明暗,如黄颜色的感觉比绿颜色亮,紫颜色的感觉比红颜色暗。以六种标准多之间作比较,各色的明度也就 不一样。
纯度
是用颜料色与光谱色作比较,求其色相最相似的颜色,已达到饱和状态,无杂色掺在里面,便是纯度最纯的颜色。所以,纯度又称色度或饱和度。例如:一种红颜色,它已充分发挥了它的固有特性,不能再有增减而呈最鲜明的状态,若稍淡或加白则软弱无力,稍浓或加黑则黯然无光,这正好达到了它的饱和点。
色相、明度、纯度这三者,在实际运用时必须同时观察,有时对某种颜色,色相是找对了,但明度不对,或纯度太饱和了,也就很难调准颜色。所以,在观察色彩时,最好的办法是运用相互作比较的方法,才能正确地分辨出色彩的区别和色调的变化,特别是对待近似的色彩。
三、色彩对比
在两种相比的效果之间所能看出的明显不同,我们称之为对比。
感官是通过对比而起作用的,眼睛只有看到一个较短的线条作对比时,才能承认另一个线条是长的,色彩效果同样是用对比的方法来增强和减弱的。
(1)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七种对比中的最简单的一种,它对包彩视觉要求不高,因为它的是由未经掺和的色彩以其最强烈的明亮度来表示的,一些明显的色彩结合有:黄/红/蓝,红/蓝/绿,蓝/黄/紫等。
(2)明暗对比:
白天与黑夜,光明与黑暗这种规律在人类生活和自然界中具有普遍的基本意义。作画者可使用的最强烈的明暗表现是白色和黑色,黑色和白色的效果在所有方面都是对立的。
(3)冷暖对比:
将温度感觉同视觉领域的色彩感觉说成是一回事,看来可能是奇怪的,但是,实验已经证明,在粉刷成蓝绿色的工作室里和粉刷成红橙色的工作室里,人们对冷热的主观感觉相差5至7度。
(4)补色对比:
如果两种颜料调和后产生中性灰黑色,我们就称这两种色彩为互补色。从物理学上说,两种互补色光混合在一起时,产生白光。
6(5)同时对比:
任何一种特定的色彩,眼睛都会同时要求它的补色,如果这种补色还没有出现,眼睛就会自动地将它产生出来。正是由于这个事实,色彩和谐的基本原理才包含了互补色的规律。
补色的同时产生,是作为一种感觉发生在观者的眼睛之中,并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这是无法摄影复制的。将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置于同等地位,也是有道理的。
同时对比效果不仅发生在一种灰色和一种强烈的有彩色之间,并且也发生在任何两并非准确的互补色彩之间。两种色彩分别倾向于使对方向自己的补色转变,因而通常这两种色彩都会失掉它们的某些内在特点,而变成具有新效果的色调。在这种情况下,色彩就会呈现一种有生气的活动力。同时对比决定色彩的美学效用。
(6)色度对比:
饱和,或色质,指的是色彩的纯度。色度对比就是在纯度的强烈色彩同稀释的暗淡色彩之间的对比。由白光色通过棱镜产生的色相是最大的饱和色,或称色相的最强度。
(7)面积对比:
面积对比是指两个或更多色块的相对色域。这是一种多与少,大与小之间的对比。
画面上的色彩面积配置不当,可使调和的色彩过分调和而趋于单调,也可使过分刺激而破坏整体色彩的协调,为了提高画面色彩的效能,应采取色彩面积大小不同的对比。大面积与小面积的色彩在一起,能产生相互陪衬的效果,对突出主体亦有很大的帮助。
四、写生色彩的观察方法
写生色彩的观察方法关键是从整体观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从素描到色彩都单纯地从局部进行观察,几乎是推着画,有时候被某些局部的华丽色彩所吸引而一味追求,却破坏了画面的整体色彩,有时只注意色彩关系的刻画而忘记了素描关系的安排,有时注意形却忽略了色彩,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的是多画、勤思考、多研究,具有针对性的勤学苦练,从中找出问题,质的飞跃还要靠量的 7 积累,只有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才会获得良好的收益。
整体观察就是首先看到一种整体的、和谐的大小色块所组成的总的色调特征,不能只盯局部,要建立大的色彩关系,所谓色彩关系就是指总色调和色彩之间的明暗关系、冷暖关系、饱和度关系以及色彩之间的各种对比、协调关系,各种色彩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客观世界色彩的现象,千变万化,人的眼睛经过实践锻炼,辨色能力逐渐敏锐,能获得的色彩感觉愈深入愈丰富。经过认真的观察才能以有限的物质颜料,经过适当的调配,去表现丰富的色彩现象,这就必须有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才能真实地表现色彩,更好地表现出绘画的思想内容。
观察的重要性在于艺术作品的产生都原于画家对事物的观察体会,然后通过形象思维,思想情感又借助于各种媒介,使艺术作品达到完善。
观察是每一位画家应放在首位的,深入自然,渗透自然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愉快,绘画艺术的观察不同于摄影艺术那样面面俱到,它需要是主动去处理和表现画面的色彩,是画家控制画面,而不是画面控制画家,这是会画与不会画的两种状态。艺术不是生活的摹写,而是艺术再现,面对一组静物,美好的景色或生动的人物,在画面表现时,不能作对象的奴隶。只有认真观察,才能画的得心应手,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应付和表现一切对象的能力。
一、固有色
一切白光,既是由红、橙、黄、绿、蓝、紫色组合而成,光线投射到物体上,就产生吸收和反射作用。由于物体表面质的不同,其吕一部分光被吸收,一部分光被反身出来。反射出来的色光,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物体的色彩,亦称物体的“固有色”。
二、光源色
即光的色相,光本身的色彩倾向,来自不同发光体的光具有不同的性质。例如,阳光和灯光有所不同,不同的光源导致物体产生不同的色彩。这种不同来源的光,笼罩着我们所描绘的对象,使物本固有色起着变化,光源色对物体的受光部影响比较大,物体也就变得丰富多彩。
三、环境色
世界上任何物体都不是孤立而存在的,物体色彩都受到周围色彩及其它条件 8 的影响,它们的关系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物与物因光的照射,就会引起相互映射,彼此影响物体色彩的面貌,特别是在物体的暗部反光部分比较明显。当我们观察对象色彩时候,眼睛不宜牢牢地死盯住一处看,应当同时注意周围环境的色彩。观察环境色对物体有何影响,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观察物体也是这样,譬如,我们画一个站在红色背景旁的模特儿,他身上必然受到红色的映射,如果模特儿穿红色衣服,背景是白色的墙壁,模特儿的身上会受到白色墙壁的影响,而白色的墙壁也受到红色衣服的影响,而产生色彩。根据不同环境,不同条件,有时色彩影响物体的局部,有时则影响到整体,这就是“环境色”。
四、画面色调
画面色调一词简单地说是指画面色彩的总倾向或者说是画面色彩总的特征。使各个固有色不同的物体,都带有统一的色彩明暗或冷暖倾向,就称为色调。这和音乐上声音的强弱、高低,有一定的旋律称为声调,是同样道理。
注意两点:
1、对立色彩的面积较小,不影响画面整个色调。
2、对立色彩的色性应尽量向基调靠拢,如一幅暖调子的画面上,如有较多的冷色,则尽量使这些冷色偏暖,使其与基调协调。水粉画的特性
水粉画是用水调和粉质颜料,画在纸上或布上的一种绘画。性能上介于水彩画和油画之间,水粉画颜料中含有粉质,颜色不透明,因此遮盖力较强。水粉颜料干画厚涂类似油画,湿画薄涂又似乎像水彩画。也由于粉质的关系,颜色湿时和干后稍有差别,湿时比较深,干后变淡,这种性能一旦掌握便可运用自如了。
在色调时,不宜像水彩画那样过多的用水。水分一旦过多,粉质产生沉淀,其色素的粒子沉淀就很不均匀,以致画面斑斑驳驳,影响画面效果。水粉画用纸
水粉画的用纸以质地结实,吸水适中,只要不过分吸水,不过分光滑就可以。常用的有:水粉纸、不彩纸、图画纸、绘图纸、有色纸和白卡纸。各种纸的质地不同,吸水程度不同,表现效果不一,各种质地都可以进行尝式。
另外水粉画的性能掌握不好或调配不当,容易出现“生”、“灰”、“粉”、“脏”、“花”、“焦”等现象。
水粉画的工具和材料
其它设备如画板、画凳、画架可根据条件选择,以方便实用为宜。水粉画常用的笔有水粉画笔、水彩笔、油画笔、毛笔、叶筋笔、板刷。水粉画笔,一般选用狼毫笔为宜,这种笔弹性强,笔触效果有独特的塑造性。不易保持水分和颜料。可干、湿画法兼用,是画水粉画较理想的工具。
另外,可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中国画用的毛笔和板刷。一般选用大、中、小白云笔,它含水含色多,笔触变化多,能涂、勾、点、扫,也可干笔、枯笔。勾线时可选用叶筋笔等。板刷适合画大幅作品,能画出平整均匀的色块。
选用某些工具只是一种习惯,重要的是怎么样通过工具的使用,能使作品达到一种真正的艺术效果。
5、透底画法:这种画法可以选用白色或者带有色彩的画纸,纸底要光滑不吸水,用硬毛画笔,运笔要有力,富有弹性,笔上含色不宜过多,有意造成透底的效果。
6、水洗法:水洗画法是根据画面需要在画过的色层上用水洗,但不洗净,利用水粉颜料能被水潮解的特点,待未干透时继续画下去,如果恰到好处利用水洗法,把握好分寸,干后的效果比湿时更柔美。再加之上洗法有很大的偶然效果,利用残留的部分颜色痕迹,再加上关键部位的“点晴”之笔,会出现另的画法难以达到的效果,大有出奇制胜的功效。水粉画的用笔方法
水粉画的用笔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运用恰当的笔触有助于加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是构成画面美感的重要因素。笔触不是目的,它是为表现对象而服务的。只有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寻找自己的笔触审美意识。
(1)刷:笔触成片状,常用于面积较大的部分,如背影、天空等。(2)摆:用较干的颜料,依据菜体块面结构一笔一笔摆到画面上去,宜于塑造形体的厚重感。
(3)点:笔尖或笔肚,在画面按捺出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点,点的时候应注意大小的结合,疏密变化。点的方法多用于画物体的高光、树叶等,也可以借点彩的办法来加强画面的色彩效果和形式感。
(4)托:笔触拖得较长,露笔锋,带“飞白”笔触流畅,常用于画头发、10 树枝等。
(5)扫:蘸色后,把笔头在调色盘中撂干,使笔锋松散,轻松自如地运行在画面上,只有笔的前端接触画面,常用于表现枝叶,皮毛等蓬松物体,以及背影和虚化的轮廓部分。风景写生
风景画是一门独立画种之一,同时,又是主题性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风景写生是我们学习色彩画和水粉画技法的重要课题。
(一)构图问题
①取景首先要选景,选最能让你激动有所感受的景物,然后把这种感受具体落实的过程。一般可以备一个取景框,如果没有准备取景框,可用两手的拇指交叉成一个四边形的临时取景框。对着景物认真敲一下画面的截取范围,注意景物的安排,选择最富于个人情感表达的角色。
②在构图时,注意近景、中景、远景三景的层次的安排。画面上明与暗、疏与密、动与静、冷与暖、虚与实、软与硬、高与低、强与弱、远与近,这些对比手法的运用十分重要的只要巧妙地利用这些因素,画画才具有表现力。
③在风景画构图中,常会遇到一些毫无变化的直线,如地平线、建筑物的直线等,若不作恰当的处理,画面就会显得呆板。只有利用景物的穿插或分割,就可打破这种呆板的形式,在分割、穿插时注意分割点的距离不宜相等,景物大小不能一样,要有变化。
(二)对光线的变化及天与水的观察
①风景中比较难处理的就是朝霞和晚霞的区分,这就需要认真地去观察景物,会体会自然界的光线变化和色彩变化。
(三)树、路面的观察与表现
①树:画树应体会树的长势、树的种类,亦各有差别,每棵树的姿态和面貌是不同的。首先应理解树的基本结构,即树叶、树枝、树干、树根的有机联系和树的基本形。
画树的一般方法是先画叶,后画干、枝,如果画枯树则相反,先画干、枝,后画零星的叶片。
画树应把它的明暗块画关系分清楚,注意整体关系,运笔自然,疏密间隔要 11 恰当。
②路面:路是一个平面,如果处理得不好,往往将平面画得远不过去,反而有翘高或竖起来的感觉。画的时候,应将近处与远处、左面与右面的明暗色度比较一下,远与近要注意色彩与透视关系。凡是路面都受天光的影响,画路面要随时与天空的明暗色调作比较。用笔上近处笔触可稍明显些。
(四)风景画写生步骤
①打轮廓:可直接用颜色将景物用线勾出来,先注意透视、比例、素描关系。虽不必须太详细,但要简胆扼要,以便下一步的进行。
②着大色:在着大的色彩时,颜料可稀薄一些,依据总的色彩感觉尽快地涂出大体的色块关系。
把握对景物色彩的第一感受,这遍颜色不求酷似,在此基础上分清大的黑、白、灰关系,大的冷暖关系,重要的摆好画面前景、后景的关系。
③深入刻画:大的色彩关系建立起来之后根据景物的总色调一定要表现出色彩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强调刻画景物的主次关系,直到满意为止。
④整理画面:也就是检查整个画面的空间感,前后的色彩关系是否正确,再把画面和景物加以对照一下,发现部题及时调整。
水彩风景写生
(教案)
课程名称:水彩风景写生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作为色彩教学中的水彩风景写生,是一门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基本的构图、造型、色彩、审美等规律的有效方法。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客观景物的观察,在研究绘画基本规律的同时,理解水彩画这一包含丰富技法的画种,有意识地充分发挥它的技法之长与表现特色,树立起自己的审美意识,探寻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水彩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艺术个性。教学内容
通过多年的水彩风景写生和教学实践,以下我想从观察、表现、情感三个方面谈谈水彩风景写生。这三个方面是水彩风景写生的重要环节,并相互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观察是水彩风景写生的第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首先要解决怎样观察的问题。水彩风景写生作为一门眼睛的艺术,是要把繁杂、百变的自然风景看成一幅画。由此,要有从局部看到一个大画面的能力,尽可能地掌握主动性,树立整体的作画意识,并忠实于自然。其次是要善于发现,要在丰富多变的自然物象世界中去发现画面。在观察中,从所关注的自然物象的结构、形态入手,从中寻找点、线、面的构成规律。如:建筑物空间构成关系,树木枝叶的线面关系,天、地、物的形状构成及色彩构成,从中寻找我们所要求的绘画空间和画面构成,最终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幅整体的画面景象。这种画面景象是朦胧的、不确定的,具有诱人的美,使画者产生表现的欲望和激情。风景写生中对自然物象的观察要强调对瞬间美的记忆和把握,特别是光影与色彩的变化。这是写生中变化最快、最大的两个因素,从时间上说变化以早上和傍晚最大。因此,对光影与色彩 瞬间定格,也是观察中最难的。它依赖于大脑对瞬间物象的记忆能力,也依赖于画者对空间结构、光影透视、光色原理的掌握程度,依赖于画者表现技术(技法)的熟练程度。
过程。方法步骤
风景画,特别水彩风景写生,应首先画天空,因为天空的色彩与云雾,是瞬间万变的,有的还须用记忆才能捕捉住,若稍一迟疑,就会时过境迁,只好望天 兴叹了。又因为天空的色彩,直接反映在景物上,是构成画面色彩基调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如早、晚的霞光和碧蓝的天空色彩对景物色调的影响是多么强烈与不同。再是因景物中参差不齐的树枝等画上去后,再去补天空,那就费力不讨好了。
再由于天地交界处便是远景,远景较虚,色彩与天空相近,正适宜于在画天的色彩将干末干时画远景,易取得协调与深远感。
当然,如果景物较整体,天空色彩影响不大,又急须抢抓景物的明暗节奏与时光色彩,那么先画景物后画天也无妨。这就要灵活掌握。
1、由远到近,分部进行法
水彩风景画,多从远到近、从浅到深、从虚到实进行渲染、描绘,这样容易掌握干湿与色彩和明暗层次,色阶的衔接过渡较自己然、柔和,对初学者也更便于掌握。不过,须注意掌握时间,否则前后时间差太大,色调与明暗就来统一,容易失调。特别早晚的景,日出日没,首先要定下明与暗色光对比和位置,不然就难于准确表现特定的效果。
这种分部进行法,不能看一点画一点,须有整体观念,切勿孤立地抠局部,要尽量缩短“时光色彩”的差距,并加强色彩记忆,以便于补充与调整。
2、由近及远,层次推移法
在有些特殊情况下,如时间极为勿促,或早晚橙红色的阳光照射在险峻的绝壁与古刹上,出现一种神秘而绝妙的色彩与构图,那当然即应挥笔捉住这瞬间即逝的景象,首先定下光感与色彩在景物上的位置、对比强度及冷暖关系,而后调整形体,再从中景到远景、天空,这样反推移完成。很明显,这方法带有强烈的速写性,也须有一定绘画基础之后,才掌握得住。而这种或其他随心所欲的方法、对抢镜头、抓色彩,是势所必行的,否则按步就班地画过来,偶现的景观就早已景象全非了。
3、全面铺开,统筹兼顾法
这种画法,是先求“共性”,后求形象,要求有很强的整体观念和预见能力;在进行中,看起来画面有些零乱,实则步骤性是最强、最科学,是须有一定能力和经验才能掌握的。
所谓先求“共性”,就是由浅到深地先抓基本调子(包括由浅到深的明暗关 14 系与色彩倾向),即首先用浅色铺出受光面的最亮部分,留出高光,然后用最具有画面调子倾向的浅色由亮到暗,即由高光、亮部、次亮部、次暗部、暗部、最暗,再由浅到深,即次暗、次亮、亮部。又如色彩由淡黄、中黄、桔黄、桔红、大红、紫红、青莲......这样循环推移,直到取得统一而丰富,表现出协调而有节奏的色彩与明暗关系为止。这样,画面的大体关系就基本完成了。
所谓后求形象,是避免一开始就把注意力放到具体的形体结构细部上而冲淡了对色彩的观察与感受,这首先要求集中精力把最突出的色彩感受,用最果断的笔法全面铺开,把握瞬间的微妙色彩效果后,然后才在这色调与节奏的统一下,具体地刻划出主要景物的形体结构与形象特征,最后再经调整而完成。
这种画法要求有一定的基础和画前须胸有成竹,又要有灵活机动的顺应与驾驭色彩变化的能力,和预见到画面深入的效果与难度。否则,在画途中散神失态,丢掉了主宰和信心,就可能半途而废。附:准备相关作品的幻灯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