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浅议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故陵小学 王素清
乘着云阳县德育工作独上鳌头的东风,我们在德育教育中也心思颇动。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摆在首位,做到心里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近两年来,我县教委要求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校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结合我县教育系统感悟教育开展的“感、悟、行”活动,我校在师生中展开了 “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以“感 悟 行”活动为东风,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得扎实有效。
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三、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充分运用县教委统一下发的《文明礼仪进课堂》丛书,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每周一大课,每天一小课,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如何在低年级小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
1、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低年级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如学校开展的“六项竞赛”,让学生逐步培养起了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2、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低年级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可以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五、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六、启发诱导坚持正面教育。
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从正面讲清道理,坚持以表扬为主,启发诱导,说服教育。要从关心和爱护出发,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不给他们增添痛苦,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
七、设立校外德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如带领学生去看望孤老人开展帮助老人活动,通过帮助老人与老人交流让他们早点体会做为一名少先队员最起码要做些什么。还可以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区假日小队”、“扶助残疾儿童”、“参观污水处理厂”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须做什么。开展“争做场镇美容师”活动,培养了学生爱卫生习惯、爱家乡的情感。
八、加强家庭德育教育,家庭学校相结合。
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做到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第二篇: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贯穿德育工作
————万云
德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
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主要方向,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对个人一生性格和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贯穿德育工作,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摆在首位,做到心里
反思我们的德育教育方式,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
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在德育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让师生都参与进来,组织校外活动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学在无形中渗透。
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可以“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 1
成良好的校风。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三、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生活都特别复杂,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因此我们必须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指导学生为父母制作一张生日贺卡,为父母洗一件衣服,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他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提高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四、通过少队活动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
使每一位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可以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五、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六、启发诱导坚持正面教育。
小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从正面讲清道理,坚持以表扬为主,启发诱导,说服教育。要从关心和爱护出发,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不给他们增添痛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
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苦,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
第三篇:浅议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浅议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宋金平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摆在首位,做到心里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校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结合章丘市教育系统开展的“学习年”活动,在师生中展开了“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以“学习年”活动为东风,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实有效。
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三、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第四篇:小学生德育教育
新形势下小学生德育教育方法与途径的思考
时下,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是实效性差,缺少魅力,德育很难打动学生的心灵,不少学生对德育暗示厌倦,其深层原因是教师的德育观念过时的,缺乏道德创新精神,对德育对象的新变化缺乏敏感,对新形势下的德育如何操作,缺乏方法上的调整以及所适应,德育过程中的情感投入不足,是以,要构建充满活气以及魅力的德育,就必须举行德育创新,将德育引入新的境界。我在思考,在摸索,怎样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一、让德育走进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德育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体式格局,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关闭化趋向。是以,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对劲。生活的德育要以社会现实生活为根蒂根基,以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子生活为途径,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中介,以学生辰常生活为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常识以及技能,体验生命的意义,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成为热爱生活、言行一致,有责任感以及创新意识的新时代小学生。现实生活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归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现实的或未来的生活质量,真正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适应并逾越现实的生活,创造未来可能的生活。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成新的德育内容。积极摸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以及现实生活状况,了解学生的道德根蒂根基状况,这样的道德根蒂根基是在什么样的现实生活违景下形成的,之后帮助学生确定可行的发展目标,寻找行之有效的自我完善的办法。教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要敏感,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要敏感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变化,真切地把握学生在生活中的尴尬、压力以及恐慌,并在这种把握中寻找到学生品德发展的最佳生长点,针对学生的现实生活举行指导,帮助。最后在帮助学生适应生活的同时,理解生活的意义以及价值,让学生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以及更高的追求。
思惟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高贵地位。在德育教育的体式格局上,我们的做法是:让德育走进社会,“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 “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帮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促进感情,获患上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以及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思惟道德品质。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以及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通过社会生活的体验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常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终极目的,必须使学生获患上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支解的重要组成部门。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气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二、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使德育充满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要以报酬本,要把关怀作为德育的内在要求,去存眷学生的个性,存眷学生的感情世界,存眷学生的生命。人的思惟道德品质,是在天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是以,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惟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惟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发言、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惟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辰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惟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持久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地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分它。让德育教育走进小学生的心灵,还有以下途径:
1、逐步培养学生的团体荣誉感,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
小学生一般很喜欢团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稳固建立“团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患上团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由于个人原因损害团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团体荣誉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如学校开展的“四项竞赛”,让学生逐步培养起了团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患上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表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这种团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旁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此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以及团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团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团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2、通过少先队活动,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
小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举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名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患上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欣忭。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可以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3、课堂教学中举行德育教育,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举行引申,让学生大胆揭晓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惯。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常识的理解上是从比力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力精确的、本质的理解。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举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气使学生既
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举行比力,稳固建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布局,采用小组讨论等体式格局,就可以餍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力: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力:看别的做患上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否以及别人做患上一样好,在比力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4、用启发诱导正面教育,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
小学生最害怕教师高声地批评他们,由于这样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举行交流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此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以及事为主要教育内容,从正面讲清道理,坚持以表扬为主,启发诱导,说服教育。要从关心以及爱护出发,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不给他们增添痛苦,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
五、用师爱的力量,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曾叫学生去巴尔的摩的贫平易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违景以及生活环境,并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做一评估。这些大学生对每个男孩所做的结论都是“毫无出头的机会”。
25年后,另一名教授发现了这份研究资料。好奇之余,他开始了后续调查,想了解昔日这些男孩今天到底是何状况。令人惊叹的是,除了20名男孩搬离或过世,剩下的180名中居然有176名成绩非凡,此中担任状师、大夫或商人的比比皆是。
惊讶之余,教授决定深入调查此事。他逐一拜访当年曾受评估的这些人,并向他们就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这些曾被认为“毫无出头机会”的昔日男孩的回答惊人地一致:“由于我遇到了一名好老师。” 面临教授探询的目光,男孩们儿时的老师--一名满目慈祥的老太太,嘴角绽开淡淡的微笑:“哦,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爱这些孩子”,就是如此简单、如此朴素、如此纯真!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揭示的正是高贵的师爱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师爱的力量如此巨大。我们不妨设想,当孩子的童年尽享师爱的雨露,当童年的每个日子都能洗澡师爱的阳光,那么--
真爱的胚珠便会欣然破土而出,吐出青翠的叶芽,绽开美丽的花朵,结出甜美的果实,尽展生命的活气。
常识的大树便会愈加枝繁叶茂,引来小鸟啁啾、蜜蜂翩飞、蝴蝶起舞,充溢生命灵动之态。
智慧的田野便会更加绿意盎然,野花绽开笑脸,笋芽拔节有声,微风送来绿色的草的芬
芳,细雨浸润出浓浓绿意。大天然一切的一切,都尽显生命本色之美……
如果我们在孩子不小心犯错时,给予宽容的一笑,在孩子胆怯不敢向前时,给予真心的抚慰与鼓励,那么德育走进学生心灵之时,就是我们德育教育成功之日。
三、让德育走进社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
清明节,我们带领学生到严村桥头义士墓省墓,向他们介绍人平易近解放军为江山的解放与国平易近党匪军英勇屠杀,流血捐躯的可歌可泣的事迹,让学生深受爱国主义教育。国庆节,我们组织小记者参观新农村建设,采访新农村日月牙异的变化的具体可作例子的事。孩子们患上知了村平易近们能吃好,住好,环境优美,心情舒畅,也乐在此中。并写了许多采访文章,在报刊杂志上揭晓。(衢州晚报,少年日报,江山信息网上就有数篇)。今年的一个双休日,我们组织了50多位中高段的学生参观了学校附近的养猪场,目击了养猪户将污水排放到小溪里,水塘里,甚至直接污染了村平易近的饮用水,给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懂患上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须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些什么。
四、让德育走进家子,使家子学校教育双赢
德育教育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子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做到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子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紧密亲密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促使家子学校教育双赢。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治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备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
第五篇:浅谈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浅谈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出现了多元化和不确定性,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探索一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一项艰巨任务。
在选择教育途径时,首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扬教育民主,听取学生的意见,充分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其次是坚持正面说理教育,发挥榜样、模范作用,为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铺好路。
一、将学科育人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德育的因素蕴含在各门学科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抓住各科教材的主旨,体情察意,洞幽探胜,把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渗透到各门学科中。
近年来,随着德育的内容日益丰富,德育途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中,我们深入贯彻教学改革的思路,重点在课程设置的制度化、教学内容的系统化、课程建设的规范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上下功夫,积极抓好品德和基本理论的教学。依据各科教材的内容,教育学生理解马克思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信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打牢根基,提高道德素养,使教学主阵地、主渠道的德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搞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丰富了实践学生知 1
识,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取得了巨大的收获。其次还充分利用社会教育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观学习各种专题展览,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
二、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教师从事的教育实践是一种道德实践。教育本身就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教育这种以人为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以对人性善恶的认同为逻辑前提的。尽管古今中外教育家对人性善恶的缘起说法不同,但都坚持认为人在合理的教育环境中是可以弃恶从善的,教育是教人弃恶扬善的活动。教师的道德素质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会全面地展现在他的专业活动中,全部显示在学生的面前,成为影响学生和教育学生的现实力量。教师可以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就自然的、率真的表现自己的风范,不是靠说教和强制,而是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就产生了教育的效应,而且那些价值导向、情感陶冶、意志磨砺、自我示范,统统都融入“无言之教”中,这种人格魅力可以说是最珍贵的资源和最有用的手段。而这些要想在德育教育中发挥充分的作用,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模范言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注意身教、无私奉献、廉洁从教、积极向上,才能为人师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育人。
在中专阶段,学生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自我行为的辨别能力,通过学生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无不是学生德育的又一新途径。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育人。我们成立了学校团支部主办的“校园之声”广播站,围绕爱国
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开设了“新闻小摘”、“优秀作文”等栏目进行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围绕“心中有他人”这个主题,开展了“我是小主人”系列教育活动。围绕“心中有集体”这个主题,开展了争创先进班集体、争创文明寝室和争当星级学生等活动。通过重大节日等活动,通过听、看、访、想等方式,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信心。
开展模拟教学活动,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利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针对职业道德课的特点,设置招聘会场,让学生亲自感受竞争的激烈性。开展各种专题的辩论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认识水平。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即兴演讲,查阅资料提出问题,自学后回答问题,讲故事,谈体会等多种形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学知识、长技能、练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营造诚信教育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不同角度营造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通过现实生活中生动的事例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争论,引发学生产生内心震动。
2.充分利用黑板报、教室标语作为宣传阵地,着力营造诚信教育的氛围,感染学生,使学生关注诚信教育。如组织学生出版“诚信专刊”,阐述诚信的含义,列举诚信的事例,对涌现出来的诚信人物加以表扬。
在班内张贴“诚实守信,立身之本”,“取信于民,方可得天下”,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关注诚信教育。
3.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广播等形式,给学生设置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行为训练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诚信观念。
五、构建网络,形成合力,发挥集体育人作用。
构建网络,形成合力,由单渠道平面式教育转化为多渠道立体式教育是我们的目标。我们通过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有机结合,沟通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之间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育人作用。
由此,我们十分重视与家庭教育接轨,利用家访和家长会,取得家庭教育的一致性。通过家长会,宣传德育的重要意义,让家长参与考核评价。建立“家庭考评制度”,注重家长联系的反馈性。同时,我们定期请到公安局的民警、相关单位的负责人给学生讲课,把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有机整合,达到提高学生德育的目的。
总之,新时期学生的德育途径的探索还在进一步进行,在社会的新形势下,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德育教育是首要的也是关键的环节。在这个前提下,就不得不让我们去思索新时期学生德育工作的更多、更有教育价值的新途径,且在教育中注重实效,把学生塑造成为以德为首的全面发展的能与时俱进的新型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