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4 14:02: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第一篇: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2010年中国美术史复习题名词解释

禁止复印

一、青绿山水:p112 1.以石青和石绿色为主要色相,真切地描绘的自然景物,其表现手法是先施以笔墨勾画出景物的轮廓,然后在添染浓重之青绿色,其显著特征是颜色覆盖性强,色相鲜丽光彩,具有装饰意味。2.代表作是展子虔的《游春图》,作品浓丽的设色,从作品所呈现的风格特点看出这一时期山水画的成就,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绪。从其他作品中可以看出青绿山水着眼于山川景色和画面中寄寓的情怀。

二、白描:p181 1.白描由宋代李公麟所创,在白画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形成,以不着色彩完全以墨笔线描塑造形象而著称。既精密严谨又注重格法技巧,包含人文士大夫的审美情致。这一单纯洗练,朴素优美的艺术形式丰富了民族绘画的技巧。2.代表人物李公麟《五马图》,白描画法在南宋以后颇为流行。

三、唐三彩:p166 1.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烧制而成,由于掌握了大量金属釉的特点,使其成为绚丽夺目,艳丽多彩的艺术品。

2.三彩的塑造以丰富多彩的变化,生动感人的形象,成为唐代雕塑和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类别。种类有俑和生活器。

四、莫高窟:p140 1.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境内,是古代关中通往西域的咽喉。

2.它至今尚存492个洞窟,保存历代塑像两千四百余身和壁画,莫高窟窟型有三类,这些洞窟都完整的保存了建筑、塑像、雕塑、壁画,是系统了解佛教发展的宝贵遗产。

3.莫高窟的开凿是为了弘扬佛法。

五、本生故事:p139--141 1.本生故事是讲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前世中无数次修行转世的故事。

2.本生故事画是敦煌石窟早期壁画中绘制最多的佛教故事画之一,多打数十种,均以单幅的形式表现一个故事内容。

3.由于故事主题的纯粹性和鲜明性,在造型处理上大小、动静、主次的强调,以及运用了深棕、灰黑、青、绿、白等冷色调,形成一种严肃而悲壮的特殊感染力。4.本生因缘故事画面布色多是蓝绿主调,间有红、灰和金色,营造出既浓烈丰富,又清新爽利的空间气氛。

六、隶书:p61

1.隶书是汉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书体,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便于书写。

2.西汉之际是隶书成熟时期。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3.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七、甲骨文:p31 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2.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田清晨

禁止复印 3.甲骨文的内容商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八、明式家具:p348 1.中国家具发展到15世纪至17世纪出现了一个高峰,因这一时期始于明代,故人们习惯上把这一时期的家具均称为“明式家具”。.明式家具继承了宋代传统,并形成独特的格式。

2.明代家具产地北京皇家“御用监”,民间生产中心苏州与广州,多取材于海外进口或南方优质木材,也有一些则采用木质轻松、纹理细直的木材。

3.明式家具轻巧挺拔,简洁又具有木质肌理的特点,制作工艺精细,样式丰富多彩。

九、兰亭序:p121 1.《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由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

2.《兰亭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字间毫无隔碍,文思和书法皆为一时之妙,通篇气势完足,神清骨秀,似有神助,为历代书法精品。

3.其文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苏轼《寒食帖》并称三大行书书法帖,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十、平复帖:p120 1.《平复帖》出自西晋文人、书法家陆机之手。

2.《平复帖》是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介于章草与草之间。

3.由于《平复帖》是书札,力求简便,虽上有隶书笔意,但其笔画轻重、字之结体,特别是其实通篇一贯,已是章草向草书的过渡。4.《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都有参考价值。

十一、柳公权:p125

1.柳公权,晚唐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

2.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又遍阅近人笔法体势,以楷书著称。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各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与颜体不同,柳书偏重骨力,顿挫转折明确,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

3.代表作主要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另有墨迹《蒙诏帖》。

十二、新兴版画:p420

1.中国现代版画不是古代版画的直接绪延。欧洲人将中国古代的复制版画发展成为创作版画,画与刻都有艺术家独自完成,这种版画重新传入中国以后,在我国土地上得到发展,当时被称为新兴版画,这就是中国现代版画。

2.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是由鲁迅先生在1931年在上海首先倡导发起的,那个时候才开始了我国的版画创作的史页,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岁月。

3.七十年来,新兴版画都是在人民群众的火热斗争中成长,发展壮大的。新兴版画的作者把他们的作品和变革黑暗旧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将艺术献给人民群众的解放事业,他出了一条新兴的艺术道路。

十三、徐黄异体:p175

1.身份:徐黄指的徐熙和黄筌,徐熙终身不仕,黄筌是御用画家。

2.题材:徐熙表现大自然禽鸟、花竹、草虫、蔬果;黄筌取材于宫廷珍禽瑞鸟,名花奇石。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田清晨

禁止复印 3.画法:徐熙墨占主要地位,色彩次要;黄筌勾勒填色,色彩浓艳。

4.风格:徐熙色调朴实淡雅;黄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宫廷贵族的审美趣味。5.徐黄异体实则为两种美学风格,是由于两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接触的环境和实物不同,使他们形成面貌迥异的风格。

十四、灵岩寺彩塑:p239

1.灵岩寺在山东长清泰山西北麓方山之阳,为国内著名古刹。

2.千佛殿内有彩塑罗汉40躯,高与真人等,形貌上可以看出不同年龄、阅历及性格特征,眉目神情生动入微,呼之欲出,体现了宋塑高度的真实水平。3.塑像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僧人形象而较少“佛性”,体现了宗教雕塑的世俗化倾向。

十五、海派:p354

1.“海派“是“上海画派”的简称,19世纪中后期活动在上海的画派。2.以任颐为高峰,晚期则以吴昌硕为代表。

3.“海派”善于把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将大写意水墨技艺、金视艺术、强烈鲜艳的色彩融合贯通。4.大多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风貌。

十六、画品:p102

1.《古画品录》由南齐画家、理论家谢赫所著,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

2.《画品》提出了品评绘画的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同时也对曹不兴以来的27位画家品第高下。3.提出了绘画功能并指出绘画创作与政教密切相关。

十七、历代名画记:p118

1.《历代名画记》唐代张彦远所著,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丰富的绘画通史著作。

2.《历代名画记》有力的批评了画家的成就得失,一些早已失传的文献经张彦远整理而收入书中,得以流传。

3.他采集前人著述加以汇集整理并发挥自己的见解,全书分为三部分。

4.书中首先阐明了绘画的功能,又对谢赫的“六法”作了进一步阐发,强调“气韵”“骨气”之间的辩证关系。

十八、昙曜五窟:p149

1.隶属于云冈石窟,建于北魏,由高僧昙曜主持开凿5所,即今天的云冈16-20的五窟,通称“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的第一期工程。

2.昙曜五窟规模宏大,平面呈椭圆形,立面为穹隆顶,造像多为三佛,设计别具匠心。

3.昙曜五窟(16-20窟)是云岗开凿最早,气魄最宏大的窟群。五窟六窟毗连成一组双窟,规模宏伟,雕饰瑰丽,技法熟练,为云冈艺术之精华。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田清晨

禁止复印

第二篇:2015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2.唐三彩是唐代低温彩釉陶器的总称,三彩釉陶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唐朝,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因为常用黄绿白三种基本色,又在唐代形成特点,所以被后人称为“唐三彩”。

3.清初四王是指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又称江左四王。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这种思想因受到皇帝的认可和提倡,因此被尊为“正宗”。各自画风略有区别,又以师承关系,分为“娄东”与“虞山”两派,影响了后代三百余年。

4.丹青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画为“丹青”。也泛指绘画艺术,如《晋书·顾恺之传》:“尤善丹青。” 比喻坚贞。因丹青两色不易变易:丹青不渝。

5.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古汉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起点。有隶变,才有今天的汉字。在隶变中,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把这一书体发展蜕变的景象及其内在规律称为隶变。

6.岭南画派是指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地域画派。因广东地处五岭之南,因此称为岭南。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他们艺术上主张“折衷东西方”融合西画以革新中国画。7.气韵生动南朝·齐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中“六法”之一,“气韵生动”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可以说“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绘画中的最高境界。

8.骨法用笔出自古代南齐谢赫的画论《古画品录》六法之一。属于中国画技法命。是指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

9.南宋四大家是指中国画史上的南宋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亦称“南宋四家”,以四人位代表的院体山水画开创了南宋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如果说北宋山水画以雄厚、辽阔、崇高胜,南宋山水画则以秀丽、工致、优美胜。10.畅神说南朝宋画家宗炳,在他所撰的《画山水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山水画论,他所阐述的山水“畅神说”,打破了“君子此德”的美学观,表现了一个新的美学思潮的兴起。“畅神说”即认为自然山水形象能给人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丰富了中国的绘画理论。

11.周家样指唐代画家周昉所创造的人物绘画形式,擅长宗教画,创造出了 “水月观音”这一美妙形象。被人称之为“周家样”。《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 12.彩陶指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彩绘颜料以赤铁矿石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可观水平。

13.仕女画是中国古代人物画之一。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代表画家有唐代的张萱、周昉等。

14.宫廷绘画广义地说,是指围绕着封建帝王生活、行政而进行的绘画创作,以宫廷画家的创作为主体,亦包括帝王、后妃的画作,以及朝臣和地方官员向宫廷进献的画作。(始于五代,即翰林图画院。北宋的翰林图画院盛况达到空前。)15.俑中国古代坟墓中代替人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东周流行,秦汉至隋唐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时期。俑的质料以木、陶质最常见,也有瓷、石或金属制品。

16.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他们把一些生活化、平民化的提出搬到他们书画作品中,甚至把社会的黑暗揭露出来。这种行为使得统治者的利益受损,说他们都是花坛上不入流的“丑八怪”,扬州八怪因此得名。他们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代表画家: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边寿民等人。

17.吴带当风中国画术语,对吴道子人物画风格的概述。吴道子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在用笔技法上,他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描摹对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他突出了人体曲线和自然的结合,这种画风在后来的西方也有一定的影响。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或(唐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以之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

18.界画中国画门类之一。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界画。多用于表现楼台殿阁。其特点是工整细致,疏密相间,立体感强。代表画家宋初郭中怒。19.“青绿山水”作为一种中国画的技法,以矿物颜料石青和石绿为主,宜表现色泽艳丽的丘壑林泉。用笔工整、细笔重彩、色彩浓烈、富有生气,代表作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第三篇: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1.画像石(砖):是指汉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石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砖石上的装饰绘画性雕刻。2.黑陶

① 黑陶工业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工艺美术取得的杰出成就之一。②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遗址中常有发现。③ 其烧制工艺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炭而成,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④ 其中山东龙山文化黑陶中的蛋壳陶以黑、光、亮、薄而著称于世。3.彩陶

① 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美术中。

② 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做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使橙红色胎地呈现各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③ 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是彩陶的杰出代表。

4.人面鱼纹彩陶盆 ① 西安半坡 ② 仰韶文化 ③ 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 ④ 图案被认为与半坡氏族的原始信仰有关 ⑤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

5.C形玉雕龙

① 1971年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它拉村遗址出土 ②

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 往难以判定为何种动物,故③ 玉龙为墨绿色软玉制称兽面纹。⑤ 常饰于器物成,龙身光泽,蜷曲如勾,的腹部、颈下等重要部位作龙首做猪嘴形,长吻修目 为主题纹样,西周中期后逐④ 是目前发现的体形最渐衰落。

大,制作最精,形态最逼真,9.岩画

① 是用矿物质年代也最久远的碧玉龙形顡料涂绘或用石器磨刻,敲

乃至用金属工具刻划在崖 6.泥塑女神像

① 出土壁或岩石的图画。

② 我于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国境内岩画分布广泛。

③ 址 ② 头像与真人等大,似比较重要的有内蒙古阴山为全身像的头部。塑像面呈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江方圆形,颧骨突出,平鼻阔苏连云港岩画等。

嘴,眼角高挑,眼窝内嵌圆10.原始瓷器

商周时期形玉片,目光深邃,具有神出现的青釉器皿,已经具备秘感 ③ 塑造技术成熟,水了瓷器的基本条件,但与后平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其来的瓷器相比,质量较差,内涵当与原始巫术或信仰还于原始阶段,故称原始瓷有关,是生殖女神和丰收女器。

神的象征

11.帛画

① 中国古代画7.舞蹈纹彩陶盆

① 中种。

② 因画在帛上而得国原始美术中马家窑文化名。帛是一种质地为白色的彩陶艺术的杰作,出土于青丝织品,在其上用笔墨和色海大通上孙家寨。② 内壁彩描绘人物、走 兽、飞鸟画着原始人舞蹈的图像,有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 学者认为这是表现了氏族③ 约兴起于战国时期,至成员分组围猎野兽的场景,西汉发展到高峰。④ 代表也有人认为是载歌载舞庆有战国时期的《人物御龙祝丰收或祭祀神灵。③ 在图》《人物龙凤图》

技法上,这件作品紧紧抓住12.“六齐”

① 青铜是人物的动态和整齐的队形,红铜加锡的合金,② 其以极其精练的笔墨进行描合金成分,视用途和器类之绘富有抒情的意念。不同而有不同的铜锡比例,8.饕餮纹

① 也叫兽面这就是《周礼考工之经》所纹

② 是流行于商周时期谓的“六齐”,即六种不同一种青铜器纹饰。

③ 基性能的铜锡配制比例。

本特征为双目圆睁,阔口隆13.甲骨文

① 商同时期鼻,头上多有一对变化多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的犄角,或更有獠牙利爪,② 主要内容是商王室用来多数兽面纹的两旁还有对占卜的“卜辞”甲骨文已经称展开的兽体身躯。

④ 具备“六书”,是一种比这种纹样实际上把各种动较成熟的文字。

物头部的正面形象以夸张金文:铸或刻在殷、周时期和象征的手法综合起来,往

青铜器上的铭文.14.失蜡法

① 铸造铜器的一种方法,也称横蜡法

② 先用蜡雕塑成所需形后翻制成泥范,再用烘干的泥范铸铜器,可以获得精细的纹饰效果。

③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蟠虺纹铜尊是我国失蜡法的代表作。

15.青铜器

① 是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② 主要类型有饮器、食器、酒器、兵器等。

③ 青铜器艺术是夏、商、周时占主导地垃的美术创造。此时期出现了大量制作精美的青铜器,其造型和纹样在工艺美术史上具有典范意义。

16.《人物龙凤图》 ① 战国时期帛画

② 1949年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 ③ 质地为平纹绢,高31厘米,宽22.5厘米

④ 画面描绘了一细腰长裙、侧身向左合掌做祈祷状的贵族妇女,在腾龙舞 凤的引导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

⑤ 画中人物比例匀称,仪态肃穆,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平涂和渲染兼 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是先秦时期绘画的代表作

17.《人物御龙图》 ① 战国时期帛画

② 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

③ 画中一位头戴高冠、身着长袍,腰悬宝剑、侧身向左而立的男子右手执 缰绳,驾驭着一条巨龙驰进人龙尾部企立着一只仙鹤,龙身下有一鱼 ④ 该画所表现的是死者之魂乘龙升天的景象

⑤ 色彩平涂与渲染兼用,运笔劲挺优美、潇洒自如。人物形象准确生动,揭

示了人物的内在气质 ⑥ 画风古拙,装饰意味浓

18.四羊方尊

① 商代晚期青铜雕塑的代表作 ② 出土于湖南宁乡 ③ 方尊口沿外移,颈部高耸,四边各装饰有蕉叶纹、兽面纹和夔纹。④ 尊肩四角以高浮雕形式铸出四个羊首,极大地丰富了器表的层次以及造 型空间 ⑤ 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器皿和动物巧妙结合起来,整体庄 重华丽,工艺高超精湛

19.司母戊鼎

① 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

② 商代后期王室著名的青铜器 ③ 鼎的内壁刻有“司母戊”,意思是商王文丁为祭祀其母亲而铸 ④ 造型庄重、纹饰精工,具有气势,是我国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20.莲鹤方壶

① 出土于河南新郑 ② 盖顶莲瓣丛中站立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造型舒展灵动。壶身附有浮雕 的龙虎,气势升腾,结构不凡 ③ 突破了商周以来青铜器庄重肃穆的风格,充满了清新与活力,反映出春 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风格

21.长信宫灯 ① 河北满城 ② 西汉工艺品代表作 ③ 其造型为宫女双手执灯形象,灯的设计巧妙。灯盘可转动,灯光的光照 速度和照射方向和调节,宫女的袖子和身体中燃烧的烟气可导入体内,以保持室内清洁 ④ 达到了实用和美观的统一,是汉代工艺雕塑的典范

22.马踏飞燕

① 又称铜一位民间说唱艺人的表演奔马,是东汉青铜雕塑的代说唱艺术的瞬间,人物左手表作

② 作者运用浪漫主抱鼓,右手执槌,身体用力义的手法设计一匹风驰电前倾,右脚高跷,表现了说掣的骏马,三足腾空,一足唱者说到精彩之处情不 自踩在展翅疾飞的燕隼背上,禁、手舞足蹈、自我陶醉的具有强烈的运动感。作者巧瞬间情态,充满了活泼的气妙地让燕隼双翅张开,加强息 ③ 堪称东汉陶塑的杰雕像支点的稳定感,同时用作

燕隼的疾飞之态烘托出天

27、牛虎铜案

战国时期 马的神速 ③ 取得了内容云南江川,为一件雄健的牛,背上为案面,写实性和与形式、技术与思想的完美装饰性结合。案尾饰一猛虎统一,堪称中国古代青铜雕紧咬牛尾,渲染出惨烈的气塑的奇葩。

氛,而牛的肢间置一小牛,23.马踏寻奴

① 汉代霍却增添了一些生活的温请。29.画像石

① 是用于构去病群雕的主体和代表作 筑墓室、石棺、墓前祠堂和② 作者以一匹气宇轩昂的石阙的建筑石材,雕刻着不战马来象征霍去病,以战马同画面。② 盛行于汉、魏、六朝和唐代。

③ 内容有踏翻侵略者来歌颂其 抗争历史人物、神仙故事、孝子战争中的勇敢 ③ 作品造烈女等。

④ 表现形式分型轮廓准确有力,形象醒阴刻和阳刻两大主类。其作品在结构、造型、线条运用目,主题突出。风格古朴稚上达到了朴质雄劲的境界。拙,凝重稳 练,思想性和⑤ 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和艺术性达到高度统一,是西建筑性。代表作有武梁祠画汉雕刻艺术成就的标志性像。

30.谢赫《画品》 写于梁作品

代,对魏晋以来27位画家24.马王推T字形帛画 ① 进行评论,并首先阐明了绘西汉时期 ② 帛画长205画的功能和艺术要求,即品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评绘画的教育功能和艺术47.7厘米 ③ 画面分上中标准。作者继承秦汉以来重下三段,下段展现的是死后视绘画的教育感化作用的阴域,画面描绘的神灵均为传统,明确提出品评画家优与死 神相关的阴神,并且劣的六条标准“六法”,即:都具有死而复生的功能;中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段展现的是自然天空,描写象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了墓主之魂乘龙升天的景传模移写。把生动地反映人象;上段为墓主最终所要到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使达的天堂胜境 ④ 是西汉作品具有强大感染力的“气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韵生动”列为首要准则,其品,画面构图饱满,布局繁次为用笔及形、色、构图、复井然,线 条刚劲匀称,临摹学习等绘画造形技巧。设色沉着雅致

(1)气韵生动:生动地反25.击鼓说唱俑 ① 四川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成都出土

② 作品塑造了

征。(2)骨法用笔:通过对

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3)应物象形: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4)随类赋彩:按照对象的固有色彩来设色。(5)经营位置:指构思、构图。(6)转移模写: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六法”的提出具有绘画实践及理论研究的总结意义,对中国绘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画品》在写作上夹叙夹议,开创了史实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体例,以后中国美术历史及评论研究颇多沿此轨迹进行写作,出现了不少具有重要影响的著作。

31、杨子华《北齐校书图》 杨子华,北齐著名画家,擅长画贵族人物、车马、宫苑等,杨子华在当时被尊为画圣,受到北齐统治集团的重视,使其供职宫廷,非有招不得与外人画,成为御用宫廷画家。文献记载他曾画过《斛律金像》《北齐贵戚游苑图》。《北齐校书图》表现天保七年(556)文宣帝高洋诏令樊逊等人校堪内府五经诸史之事,画面上绘校书者坐榻校书以及侍女和牵马者。

32.釉陶

① 低温铅釉陶出现于西汉后期,代表了汉代陶瓷工艺取得的杰出成就。② 它以铜和铁为主要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铜使釉成翠绿色,铁使釉呈黄褐色和粽红色。

③ 由于铅釉陶在低温下烧成,不宜实用,故多做丧葬用的明器。

34.张家样

① 萧梁时期

画家张僧繇所创立的佛教人物画风格,被称为“张家样”。② 在“张家样”中,张僧繇吸取天竺凹凸花之绘法,一改“顾陆”以来的“秀骨清像”人物造型,首创“面短而艳”的富于立体感的形象,人物形象具丰腴美,故唐代理论家评他“得其肉”

③ 是绘画技法上的一大进步,此“张家样”式,是张僧繇区别于其它人物画家的明显标志。

35.风俗画

① 中国传统绘画中,表现城市经济发展和城乡生活的作品,即风俗画。② 风俗画在宋代有独特发展且题材相当广泛。市民生活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如货郎、婴戏、仕女、盘车等。

③ 画家们在深入观察市民生活和精神状态的基础上进行生动具体的描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的生活思想感情,代表了人物画发展的新成就。④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宋李嵩的《货郎图》堪称典范。

36.顾陆

① 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顾恺之、陆探微。

② 陆探微的人物画师法顾恺之,顾、陆二人画风皆为笔迹周密的“密体”,因而并称“顾陆”

③ 其中顾用线“紧劲联绵,循环超忽”,如“春蚕吐丝”。

37.曹仲达 被誉为“北齐最精工”的画家,原为中亚曹国(今撒马尔罕一带)人,以画天竺风格的佛像著称。据史书记载“曹之画,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世谓之“曹家祥”因其画以细劲的 线描表现紧贴在身躯之衣子。② 王羲之,其成就首纹,故称之为“曹衣出水”。先在于变章草为今草,更重 38.“曹衣出水”

① 北要的贡献在于变革楷书和齐画家曹仲达所创的佛教行书,开启唐楷、行、草一人物形象 ② “其体稠叠而代新风。

③ 其子王献之衣服紧窄”,以细劲的线条变羲之之法为今体,才华特表现紧贴在身躯之衣纹,故别表现在行书、草书上。代称之为“曹衣出水”,与吴表作有王羲之《兰亭序》小道子“吴代当风”相提并论

楷《乐毅论》《黄庭经》《东③ 其作品早已不存,但为方朔画赞》等,王献之《鸭克孜尔早期壁画中可以感头丸贴》、《洛神赋》等。

受“曹衣出水”的风采,反44.《洛神赋图》

① 为映出中外艺术在当时的交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流与融合。

是根据曹植著名诗篇《洛神41.六法论

① 南齐画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家、理论家谢赫在其《画品》品。

② 画卷为连续图画中提出的品评绘画的六条形式的长卷,全卷分为三部标准,即“六法” ②

一、分,通过反复出现的曹植和气韵生动;

二、骨法用笔;洛神的形象以及对他们之

三、应物象形;

四、随类赋间的情感动态描绘,描绘了彩;

五、经营位置;

六、传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移摹写 ③ 他把“气韵生情故事。

③ 画中人物安动”作为艺术表现的最高准排疏密得宜,在山川景物描则,其次为用笔、形、色、绘上,展现了一种空间美,构图等绘画造型技巧 ④ 用笔细劲古朴,如“春蚕吐是古代长期绘画实践和理丝”,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论探讨的具有总结意义的特点。

完整认识,在绘画发展史上45.《列女仁智图》

① 原有重要意义

画为东晋顾恺之所作,现存 42.昙曜五窟

① 指云为宋摹本,该画依据汉代刘岗石窟中的第16至20窟

向的《古烈女传》第三卷《仁② 是云岗开凿最早、气魄智传》而作

② 描绘了历最宏大的窟群,规模宏伟

史上有智谋,有远见的妇女③ 石窟平面大体皆为马蹄形象,全国勾线循超逸,富形,穹隆顶,前开拱门,门有节奏和韵律感衣褶处用上开明窗。窟内主要造像一晕染强调质感,并通过人物般为三佛,五个石窟的中央的眉眼嘴的微妙差别及身都雕刻了巨大的如来像。五姿动态地表现了人物神态个石窟造像和布局各有特情节关系。

色,其中第20窟露天大佛 46.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结跏跌坐,为云冈造像标画

①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志。

是南朝时期砖画的重要表 43.“二王”

① 指东晋现题材

② 竹林七贤是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

指晋代七位名人:阮籍、嵇

康、山涛、刘伶、阮贤、向秀和 王戎。荣启期则为战国著名隐士 ③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出现于数座南朝墓中,但以南京西善桥大墓出土 的作品最具代表性 ④ 砖画长244厘米,宽88厘米,出土时分东西两块。⑤ 纯属地发挥了线条的表现能力,人物造型面相清瘦,体现了秀骨清像的 审美风尚。完美体现了对称美学,人物性格鲜明。

47.《女史箴图之修容饰性》

① 《女史箴图》为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品

② 《女史箴图》之修容饰性篇描绘宫中女子正对镜梳妆,其神情娇柔矜持,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时代特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③ 意在劝诫宫中女史做到内外兼修

48.周家样

① 指唐代画家周昉所画的宗教人物形象

② 其特征为“衣裳劲简,彩画柔丽。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③ 这就是为后世广为承传的“水月观音”之体,成为广为流传的佛画样式,被称为“周家样”。

50.吴家样

① 指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② 吴道子宗教人物画用线承张僧繇“疏体”,“笔才一二,像以应焉------虽笔不周而意周也”,从而呈现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即吴带当风。③ 色彩表现上,以线条为主,略加色彩的渲染,使形象有一定的立体感。④ 吴家样是继张僧繇“张家样”以后的一种更成熟的中国佛教美术的样式。

5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字爱宾,河东(今山西临)人出身于三代宰相之家,他幼年受到熏陶,倾心于书画鉴赏,于唐大中年间广泛采集前人著述并阐发个人见解编纂整理为《历代名画记》。此书共十卷,内容包括画学评述通论、对绘画的鉴藏、装裱临摹等方面以及远古至晚唐会昌元年(841)370名画家的传记史料,是现存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的绘画通史著作。52.昭陵六骏

① 唐太宗陵墓昭陵前浮雕。② 六骏是唐太宗征战时先后骑过的六匹以骏马,即: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和什代赤。③ 浮雕六骏分别选取侍立、徐行、奔驰等动态,风姿英武。其中,飒露紫选取战马受伤、丘行苶为其拔箭的瞬间,具有情节性。④ 这六件石刻作品纯熟地运用了“起位”这一典型的浮雕创作技巧,使作品产生了强烈的体积感。

53.唐三彩

① 中国唐代多彩铅制釉陶产品的概称,② 一般由黄、绿、白三种色釉组成,具有淋漓变幻的色彩效果。制品分为俑和器皿两类,其烧制始于初唐,流行于盛唐。③ 唐三彩是唐代工艺美术品中成就最为卓著的。它的出现将陶塑艺术的发展推向顶峰。54.敦煌莫高窟

① 坐落在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是中国四大石 窟之一。

② 始建于十六例及人物间相互关系的表国的前秦时期,是世界上现现,体现了禄东赞的诚恳严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肃和唐太宗的雍容睿智,也佛教艺术地。

③ 隋唐是体现了当时民族交流和融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合的状况

③ 作品构图均存洞窟有三百多个,壁画与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彩塑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动,线条匀细挺拔,设色浓反映出唐代社会现实的面重并适度晕染,效果单纯而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明朗,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55.颠张狂素

① 指唐代④ 是现存有关西藏最早的书法家张旭、怀素。② 张一幅历史画

旭擅长狂草,书写全凭自身 58.《游春图》

① 隋代意气,草字虽奇怪百出,而画家展子虔所作,是中国现求源流,无一点画不合规存最早的山水画卷 ② 画矩,代表作《古诗四贴》。中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③ 怀素晚年精于翰墨,草人物,尚无皴法,树木直接书别具一格,其书势若惊蛇用粉点染,体现出朴拙而真走龙,骤雨狂风,与张旭齐切的描绘自然的能力,展示名,人称“癫张狂素”,传出山水画已趋向成熟

③ 有《自叙贴》。

俯瞰式构图取得了“远近山 56.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川,咫尺千里”的效果。反① 为中国唐代阎立本人物映出作者观察与认识自然画代表作,② 此图描绘从景物的能力显著提高了 西汉至隋朝十三个皇帝的④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山水形象。画家力图通过各个帝画的成就与面貌,开创了青王不同的相貌表情的刻画,绿山水的端倪

揭示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59.《捣练图》

是唐代张界、气质和性格征,虽有程萱人物画的代表,此图描绘式化倾向,但在人物个性刻了唐代贵族妇女从事制练画上表现出很大进步,不落劳作的生活场景。画中的妇俗套,个性分明。③ 画中女大都具有曲眉丰颊,体态按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观肥硕,服装头饰繁缛华丽的念,遵从“主大从小,尊大特点,故被称为“绮罗人卑小”的人物安排原则,以物”,人物动作神情自然,重色晕染衣纹,色彩效果凝细节生动,具有浓厚的生活重,人物造型准确,用线多气息,其线条工细遒劲,设为粗细均匀的铁线描,体现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出初唐人物画的特征。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 57.阎立本《步辇图》

① 的典型风格。

描绘的是唐太宗下嫁文成 60.《挥扇仕女图》

被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的认为是唐人物画家周昉的联姻事件,描写了唐太宗接代表作,其以长卷形式描写见吐蕃使者禄东赞一事

了宫中嫔妃生活的哀怨。通② 通过人物形象,人物比

过四组人物活动,刻画了宫

廷生活的某些侧面,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心理特征。作品以表情为衬托,将人物安排在秋日桐叶飘零、凄清哀婉的气氛中,情景交融,画中妇女体现出“周家样”的艺术特色;造型上丰腴的身体给人以温柔香软之感;用笔上,细劲流畅;设色上,鲜艳明快,浓丽典雅。

61.《五牛图》

传为唐代画牛名家韩滉作品。作品从不同的角度画了姿态各异,神形逼肖的五头牛。近景式构图,以线勾勒,造型准确,结构处略施晕染,画面简洁,主题突出。画家采取了适合于对象特点的表现技法,着重表现牛的健壮和既倔犟又温顺的性格,生动表现了五牛的不同神态。

62.《江帆楼阁图》

传为唐代李思训作品,表现特定季节中的山水景色。整个画面山势起伏,以勾斫之法表现山石树木,以石青、石绿着色。山水构图的整体大势与局部“豆马寸人,须眉毕露”的一丝不苟的精致描写统一在一起,从绘画风格上可以看出是李思训对展子虔青绿山水画技法的继承和发扬。

66、天津泥人张

是近代天津民间彩塑艺术家的俗称。清末民间发展起来,最早指晚清案头泥塑的代表人物天津张长林,他将天津泥塑提高到崭新的艺术境界,世称“泥人张”。他所塑作品细致工整,健康清新,富于生活实感。张长林以后,“泥人张”彩塑艺术经其子张兆山、其孙张景祜、曾孙张铭 的数代积累更加完美,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了古代泥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使青瓷釉色上泛出海棠红、玫瑰描勾出,劲挺流利,满壁风画的传统,唐和仇都曾师同

动,可想见当时壁画效果。

臣,吸取南宋四家之长,运俑陶俑和宗教彩组艺术的优长,又吸取现代雕塑的技巧,成为近代民间发展起来的著名工艺美术流派。它充分体现了天津的地域文化特色,它体现了民间美术发展的精致和雅化倾向。67.南宋四家

指南宋山水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绘画中心转向南方。画家们致力于塑造秀丽的江南山水形象。画风由北宋的雄壮浑厚转化为空灵雅秀,其特征在于以青奇峭拔的形象,简括的笔墨章法,截景式构图,开创了山水画艺术的新天地。李唐代表作有《清溪渔隐图》,刘松年的《四景山水画》,马远《踏歌图》夏圭《溪山清远图》。

68.元四家

指元代晚期的文人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他们生活于元末社会**之际,生活中都有不得意的遭遇,艺术上受赵孟頫的影响,善画山水,兼工竹石,以绘画作品表现其心境和生活情趣。形式上重水墨,或稍加淡色浅绛,形成不同面貌。在艺术功能上标榜“写胸中逸气”和“自娱”而不趋附于社会审美爱好,但情调多流于伤感、淡泊和独寂。代表作如黄《富春山居图》,吴《渔父图》,倪《君子图》,王《青卞隐居图》。

71.窑变

属瓷器工艺术语,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窑的特有工艺。钧窑属青瓷系统,但烧窑工人创造了以 紫之类色彩,鲜艳绚丽,打75.宋四家

指北宋书法破了单色釉的局面,为后世家中的代表人物苏轼、黄庭红釉陶瓷的发展奠定了基坚、米苇、蔡襄。四人书法础,成为宋代陶瓷中颇具特皆属“尚意” 一派,但又色的品种,这种釉色的变化各自成法。苏轼用笔多取侧称为“窑变”。

势,结体扁平稍肥,执笔为72.瘦金体 又名“瘦金“侧卧笔”,其代表作如《黄书”,是由北宋徽宗赵佶所州寒食诗贴》,黄庭坚擅草创立的书法风格。这种书法书,楷书自成一家,创“辐由薛稷兄弟上溯褚遂良发射式书体”,习惯高执笔,展而来。其特点是:笔画瘦代表作《诸上座贴》,米苇直挺拔,结构内紧外展,顿“尚意”但多属于传统“尚挫分明,收放的致。书体介法”派,擅长临摹,人称其于行、楷之间,代表作为赵字为“集古字”,其行书成佶的《闰中秋月》、《楷书千就最高,有“八面出锋”之字文》。

誉,代表 《蜀素贴》。蔡襄73.永乐宫壁画

指元代书法风格和平蕴藉,端庄婉修建的永乐宫三清殿内的丽,讲究结构,运笔严谨,精彩壁画《朝元图》,《朝元很少有放纵之笔,有《自书图》以八个主像为中心,各诗卷》。

种神祗二百八十多个,所绘76.黄公望

中国元代山人物形象生动,服饰各有不水画四家之首,其画注重师同,帝王、真人、玉女等各法造化,常携带纸笔描绘虞具气质,线描作莼,施以重山、富江等地的自然胜景。彩,局部作堆金沥粉,色彩他以书法中的草籀笔法入绚烂,构成场面壮阔,气势画,有水墨、浅绛两种面貌,磅礴的效果,存在唐以来的笔墨简远逸近,风格苍劲高壁画风范。

旷,气势雄秀,其绘画在元74.《朝元仙杖图》

被元末明清及近代影响极大,画代画家赵孟頫鉴定为北宋史将他与吴镇、倪瓒、王蒙画家武宗元作品。图卷为壁合称元四家,著有《山水画粉本小样,描绘道教帝君决》,代表作有《富春山居率众仙朝见最高神祗的行图》、《九峰雪霁图》。

列。这些人物中帝君庄严丰77.吴门四家

指明中期满,女仙端丽多姿,神将威生活在苏州的四位文人画武狰狞,男仙则有肃穆度世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之风,具有类型性的表现特英。四人都属于诗、书、画点。画家通过对行列中人物三绝的文人名士,淡于仕疏密、高低、动作、衣裙等进,以诗文书画自娱,秉承精心安排,使画面流动多元人尚意趣、精笔墨、饶士变,有优美的韵致,亦有舒气的传统。四人中沈、文都缓的节奏。全画以莼菜条线

擅长画山水,上承北京山水

用元人水墨写意的笔墨,融合变化,形成了劲秀潇洒的风格。

78.南陈北崔

南陈指明末画家陈洪绶,北崔指明末画家崔子忠,二人均擅长人物画。他们揉合晋唐五代传统与民间艺术传统,在浙派和吴派之外,开辟出一条“宁拙勿巧,宁丑勿媚”的艺术道路,造型夸张变形笔法遒劲,设色古雅。陈人物形象面容奇古,形体伟岸,设以水石并用,尤善“易图以方,易整以散”的装饰手法,代表作《归去来辞图》。崔子忠所画人物,描绘精细,气息古朴,尤擅白描人物,代表作《云中玉女图》。79.清六家

为清初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的合称,亦称“四王、吴恽”,他们继明代董其昌之后亨有盛名,领导画坛。当时被视为正统,其中,王时敏擅画山水,其画笔墨苍润雅秀,“娄东派”山水为其所创,作品有《云山图》。王鉴工画山水,长于青绿没色,擅长烘染,风格华润,作品有《夏山图》。王翚擅画山水,其画以元人笔法而运用唐人气韵为主,古朴清丽,作品有《溪水红树图》。王原祁气味醇厚,《辋川图》为其代表作。吴历气韵高雅厚重,作品有《湖天春色图》。恽寿平为清代花卉大家,创没骨画法,《锦石秋花图》为其代表作。

80.景泰蓝

又称“铜胎掐

丝珐琅”,以紫铜作坯,制成各种造型,再用金线或铜丝掐成各种花,中充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艺制成,于明代景泰年间最盛,而且多用蓝色,所以叫景泰蓝,其特点在于形、饰、色的结合,造型特异,制作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81.四王

指清初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位画家,他们以正统派的姿态统摄当时的官方画坛。信奉董其昌的艺术主张,力图集古人之大成的代表,致力于在摹古或摹古中求变化,将元四家“逸笔草草”的画法和萧瑟淡远的境界在形式上总结为一些笔法符号。他们看重笔墨,大多以古人丘壑搬前挪后,构成一种元人已经达到的理想境界,体现所谓士气与书卷气,却较少深入、观察自然,描写具体感受,其贡献在于对绘画传统笔墨与意趣的总结和

82.四僧

指清初画坛上四位僧人: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他们是有很强反清意识的遗民画家,绘画带有深挚的感情色彩和强烈的个性化特征,所继承的传统仍属文人画系统,他们重视感受生活,以主客观结合“尚意”又有法则的新手法突破了旧程式,在发挥诗歌书法入画的效用并结合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形象上,发挥了笔墨技法,对后来的“扬州八怪”及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有较大影响。

89.年画

指流行于民间国美术创作进入了琴对“文的木版印刷的年节装饰画,革”和中国文化、历史进行它以富于民间乡土气息和全面反思的时期,其结果就年节民俗的喜庆色彩而具是在美术界出现了“伤痕美有独特的风貌。民间年画在术”,“伤痕美术”主要有明清之际得到了空前发展,两类,一类是关于知识分子至清代出现了众多生产中和老干部受迫害的题材,一心,如天津杨枊青、江苏桃类是与知识青年在文革中花坞、山东维县杨家埠。的人生经历有关的题材。94.北齐南黄

中国现代“伤痕美术”在中国美术史美术界有“北齐南黄”的说上的价值在于,美术家们敢法,“北齐”指的是国画大于通过艺术创造的方式对师齐白石,“南黄”指的是文革进行揭露,提出质疑、著名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反思,开始具有批判现实的家黄宾虹。齐白石通过对物意识和追求。张红年的《那象“形”的描绘,达到传神时我们正年轻》,王川的《再的效果,强调作画“妙在似见吧,小路》,何多茗等的与不似之间”,他专长画花《我们唱过这支歌》等,都鸟、水墨淋漓,生气勃勃,是“伤痕美术”的代表作。

代表作如《群虾图》。黄宾97.《惜春作画》

为清末虹以“墨、密、厚、重”的“泥人张”第一代艺人张长独特风格著称,总结出“平、林代表作之一,是以古典小留、圆、重、变”五字用笔说《红楼梦》故事为题材的方法和“浓、淡、破、泼、一组彩塑,作品由三人组焦、积、宿”七字用墨方法,成,惜春居中伏案,右手执即“五笔七墨”,代表作有笔,目光审视未完成的兰花《西湖栖霞岭》,与齐白石画幅,似在思索,左右各立并称“北齐南黄”。

一人,立者手持纸卷,身微95.中国美术家协会

初前倾,服饰异春作画,神态名为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活泼可爱,坐者注视画面,协会,1949年7月23日在似在玩赏,人物刻画真切生北平成立。1953年改名为动,是“泥人张”的传神佳中国美术家协会,它是中国作。作品高31厘米,现藏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组成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团体之一,是中国唯一的全98、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国性美术团体,通过举办展代表了宋代风俗画发展的览、出版刊物、组织成员进高度水平。

行创作、理论探讨和研究以张择端是活动于北宋后期及开展国际美术交流等活的一位有独特造诣的画家,动,努力发展有时代精神和一度在宫廷画院任职,曾在民族特色的美术,在全国各社会上卖画。传世作品《清省市都设有分会,在“文革”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前是美术界的权威机构。绢本,全卷以全景式构图,96.伤痕美术

1976年中

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出北

宋都城汴河沿岸及东角门里市区清明节的风貌。画卷的内容结构大体可分为三个段落:开首为郊区农村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船车运输交通、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紧张忙碌活动;后段为城门内外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人流汹涌、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景象。作者运用了通俗写实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宋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是一幅杰出的绘画艺术作品,而且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画家在创作中充满意匠,在散点透视的长卷构图中凝聚着许多戏剧性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既善于用白描手法表现生活的丰富与广阔,又能熟练地运用纵横捭阖的技巧展示生活洪流,使整幅画卷有铺垫、有起伏、有转折,紧张场面安排在全卷的中部,形成具有艺术效果的最精彩部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其内容的异常丰富性,社会历史的真实姓,艺术表现的生动真切性,成为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不朽意义的杰出作品。

第四篇: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定稿)

中国美术史基础名词解释

1彩陶:用彩绘原料装饰过的陶器(陶:800摄氏度;瓷:1300摄氏度)2图腾:美洲印第安语的音译,远古人类相信人类和动物有一种血缘关系,所以他们将动物转换成图案当成人物来崇拜。

3仰韶文化:以河南渑(mian)池县仰韶村的新石器考古发现而命名。(特点为写实具象);(A、地域分布:黄河沿岸的河南、山西、青海、甘肃等地。B、地域分布:BC5500—BC3300(即公元前5500至公元前3300年);)C类型: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半坡类型:以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村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造型衣圆底钵、圆底盆、和平底盆居多;造型风格厚重、朴实;彩绘纹样中除了几何纹样外,还有人面纹、鱼鹿等形象,一般画于陶器最显眼的地方。代表作人面鱼纹盆、鱼纹盆、鹿纹盆等;特点:形象生动、画法简练、逼出粗犷、特征明显。

庙底沟类型:以河南陕县庙底沟和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出土的彩头为代表距今5000多年。代表作大口小底曲腹盆、造型挺拔饱满轻盈,但很稳定纹样色彩大多为黑色,都饰于器物内壁上半部分装饰风格有半坡的写实风格转变为抽象风格,而且一植物纹、花纹居多。

4马家窑文化

发现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而得名,时间为BC3190——BC1715年,分为三类型,特点是:装饰面大,色彩热烈,构图繁密(抽象)

马家窑类型:形制比以前丰富,陶器彩绘以黑色为主,盆钵等器物采用内外彩绘,少数瓶壶通体彩绘,纹饰有几何纹、人物纹、动物纹,以几何纹居多,几何纹分为波浪纹、旋涡纹等。代表作:双儿四系大彩陶瓮

半山类型:以甘肃和政县半山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长颈小口宽肩大腹的双儿罐是常见的器物造型圆浑厚重、大方稳定、外形轮廓转折明显。红黑的强烈对比与胎地的橙黄色交织在一起装饰面较大纹样多是几何纹。

马厂类型:以青海和县马厂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多沿袭半山类型装饰纹样,略显粗犷简率特色,纹样是大圆圈、曲卷纹、蛙形纹和勾连纹。首先出现的是雷纹。

5人面鱼纹彩陶盆赏析:仰韶文化代表作品,以图案结构线作为造型的基础,造型简洁有力,可以把它看做是半坡类型的巫术图腾,象征其氏族昌盛的局面。

6赏析鹳(guan)鱼石斧彩陶盆:仰韶文化代表,鱼被鹳衔着,这些这些形象均用色彩表现,再以线条勾型,显得浓重华丽,绘画性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例如,鱼象征着富有。就这幅画面所绘饰的大型陶罐推想,鱼鹳石斧共同表现了原始居民作用财富、焕然自足的心态。

7赏析舞蹈盆(青海省孙家寨出土)

马家窑文化代表作有马鱼龙之类的图像,盆内绘有三人一组的三对舞蹈者

手舞足蹈,气氛十分热烈。这一纹饰即具象,又很概括,介于绘饰之间有很强的 表现力趋于抽象的纹饰对工艺美术的发展意义重大。(倒入水在其中有倒影出现,被誉为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作品)

8纹饰的意义

几何纹饰:自然纹饰,植物纹饰,农耕文化的产物

动物纹饰:狩猎场景的再现或巫术意义

人物纹饰:自我觉醒,对自我关注

9黑陶的分类和特点(造型多以高脚杯为主,以山东龙山文化为代表)

特点:“黑、光、薄、棱、鼻”

(时间:BC2010—BC1530年)

黑色:色彩乌黑;

光:表面光亮

薄:胎质细腻,致密,称为蛋壳陶。棱:转折关系明显,棱角清楚分明; 鼻:有的器物有盖、把手或穿绳子的纽鼻。

10良渚玉器(玉琮cong)11原始岩画“南绘北刻”,分布:在阿山山脉、贺兰山脉、内蒙古草原一带。

意义:巫术礼仪

内容:狩猎、畜物、兽身人面像、舞蹈等

12史前艺术: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称为史前历史,那段时期的艺术称为史前艺术。

13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区别:A以打制石器到磨制时期

B陶器在新石器时期发明出来了。

14原始工艺美术审美特征:

功能美:值得是功能的直观状态,所体现的美来自器物的使用功能。

造型美:物品的造型包括物品的外形和结构等因素。

装饰美:以实用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装饰工艺美术主要是指附着于器物上的装饰

15关于古代工艺美术宗教意义大于审美意义的思考(不需要背,了解有印象)

古代生产力低下,抵制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平均寿命低,转而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赋予敬畏的形象,希望通过天人交流来祈福而工艺美术正是这一媒介。所以物我不分的巫术概念崇尚万物有灵是促成史前艺术创造的主要动力。种种迹象表明,石器时代后期的居民已经有意识的装饰自己,表达了原始思维。

夏商周时期的美术

1时代背景

奴隶社会出现国家政权;

意识形态:政教合一 青铜器成为奴隶主与奴隶交流的工具。

2青铜:指的是以铜为主要元素的合金,因颜色呈现青灰色而得名,青铜器的原料为铜、铅、硒。

青铜器制作的特征:集体劳动创造;其作用为实用与祭祀

青铜器的特点:工艺水平高,青铜制品丰富多样,青铜艺术性强,精美,青铜的特点:熔点低,硬度高,可塑性强,色泽光亮。

青铜器的分类:礼器、乐器、兵器、工器、车马器

代表作:司母戊鼎(商)、四羊方尊(商)、莲鹤方壶(春秋)、毛公

3饕餮纹:饕餮是原始人幻想出来的一种猛兽,专食动物。饕餮纹装饰在青铜器腹部的中心地带,以鼻子为中心,两边对称。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是由奴隶创造出来的,却被奴隶主控制,用以吓唬奴隶,维护其政治权威和利益。

4为什么夏商周被称为青铜时代?

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工艺出现并得到很大的发展,青铜器集铸造工艺、纹样装饰和铭文书法为一体,工艺水平高超,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制品丰富多样,青铜工艺最能体现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也是夏商周最明显的符号,因此称之为青铜时代。

5战国帛画:御龙升天图、龙凤人物图

这两幅画都出自于战国墓,在长沙出土(子弹库和陈家大山分别出土),画面内容含义是引导墓主人灵魂升天,这两幅画是目前出土的能见到的保存最完整的时间最早的两幅帛画。

第五篇: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鹳鱼石斧图

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器形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陶瓷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图像简洁醒目,画面右侧那柄装饰考究而带有徽记的石斧,无疑是古代的权力棒,画面记录了鹳氏族兼并鱼氏族的重大历史事件。构图均衡、饱满,为史前独立性绘画的珍品。

黑陶

黑陶是我国新时期时代工艺美术取得的杰出成就之一。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遗址中常有发现。其烧制工艺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炭而成,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其中以山东龙山文化黑陶中的蛋壳陶以黑、光、亮、薄而著称于世。

彩陶

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美术中。是在打磨光滑的红色陶丕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做呈色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是彩陶的杰出代表。

人面鱼纹彩陶盆

出土于西安半坡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在圆滚的脸庞上,画着三角形的鼻子,修长的眉毛,眯成一线的双眼,头上戴尖状顶饰物,或在耳旁画出双鱼,或在嘴边衔着两鱼。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洁造型和生动组合。图案被认为与半坡氏族的原始信仰有关,对于具体含义的解释则各不相同,有说崇拜鱼图腾,或者祈求捕鱼丰收说,或说生殖繁盛的祝福说。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

C形玉雕龙

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它拉村遗址。是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玉龙整体高26厘米,呈玦形,为墨绿色软玉制成,龙身光泽,蜷曲如勾,龙首做猪嘴形,长吻修目,尖尾,无四肢及鳞甲。龙背居中处有一穿孔。是目前发现的体型最大,制作最精,形态最逼真,年代也最久远的碧玉龙形象。

泥塑女神像

出土于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头像与真人等大,似为全身像的头部。塑像面呈方圆形,颧骨突出,平鼻阔嘴,嘴角高挑,目光深邃,具有神秘感。塑造的技术成熟,水平高超,其内涵与原始巫术或信仰有关,是生殖女神或丰收女神的象征。

舞蹈纹彩陶盆

中国原始美术中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的杰作,出土于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内壁画着原始人舞蹈的图像,有学者认为这是表现了氏族成员分组围猎野兽的场景,也有人认为是载歌载舞庆祝丰收或者祭祀神灵。在技法上,这件作品仅仅抓住人物的动态和整齐的队形,以极其精练的笔墨进行描绘,富有抒情的意念。

饕餮纹

也叫兽面纹。是流行于商周时期的一种青铜器纹饰。基本特征为双目圆瞪,阔口隆鼻,头上多有一对变化多端的犄角,或更有獠牙利爪,多数兽面纹的两旁还有对称展开的兽体身躯。这种纹样实际上把各种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以夸张和象征的手法综合起来,往往难以辨认是何种动物,故称为兽面纹。常装饰于器物的腹部、颈下等重要部位作为主题纹样,西周中期后逐渐衰落。

岩画

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绘(一般以动物血或皮胶作为调和剂)或用石器磨刻、敲凿乃至用金属工具刻画在山崖石面上的图画。中国不但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岩画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岩画遗迹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重要的有内蒙古阴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江苏连云港岩画等。整体上视为原始社会绘画,岩画的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狩猎、放牧、祭祀、神灵、动物等,堪称原始社会的百科全书。

原始瓷器

商周时期出现的青釉瓷器,具备了瓷器的基本条件,但与后来的瓷器相比,质量较差,还处于原始阶段,故称原始瓷器。器形有尊、罐、瓮、豆、碗、盂、盉等。

帛画

中国古代画种。因画在帛上而得名,帛是一种质地为白色的丝织品,在其上用笔墨和色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约兴起于战国时期,至西汉发展到高峰。代表有战国时期的《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等。

六齐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其合金成分,视用途和器类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铜锡比例,这就是《周礼考工记》中所谓的六齐,即六种不同性能的铜锡配置比例。

甲骨文

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内容是商王室用来占卜的卜辞,甲骨文已经具备六书,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笔画以直线形居多,往往十分纤细,但殷商后期的笔画渐显丰腴,还出现弧形线条,可能是为了忠实地表现出毛笔的笔意,也可能受到金文的影响。无论笔画粗细,都显得遒劲而富有立体感,轻重疾徐刻画细腻,有运刀如笔之感。

失蜡法

铸造铜器的一种方法。先用蜡雕塑成所需器形后翻制成泥范,再用烘干的泥范铸青铜,可以获得精细的纹饰效果。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蟠虺纹铜尊是我国失蜡法的代表作。

青铜器

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商代晚期已形成了较完备的青铜器种类,主要类型有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礼器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礼器之中的炊煮器,有鼎、鬲、甗等品种;食器有簋、盂、豆等,酒器有觚、爵、觥、斝、尊、卣、壶等,水器有盘、匜、鉴等,乐器有铃、铙、鼓、钟等,兵器有钺、戈、戟、矛、刀等。西周之后酒器减少、食器增多,铭文加长。代表器物有四羊方尊、毛公鼎、散氏盘等。

人物龙凤图

战国时期帛画。1949年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质地为平纹绢,高31厘米、宽22.5厘米,画面描绘了一细腰长裙、侧身向左合掌做祈祷状的贵族妇女,在腾龙舞凤的引导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画中人物比例匀称,仪态肃穆,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平涂和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是先秦时期绘画的代表作。

人物御龙图 战国时期帛画,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画中一位头戴高冠、身着长袍、腰悬宝剑、侧身向左而立的男子右手执缰绳,驾驭着一条巨龙。龙尾部有一只仙鹤,龙神下有一鱼。该画所表现的死者之魂乘龙升天的景象。色彩平涂与渲染兼用,运笔劲挺优美、潇洒自如。人物形象准确生动,揭示了人物的内在气质,画风古拙,装饰意味浓。

四羊方尊

商贷晚期青铜雕塑的代表作。出土于湖南宁乡,方尊口沿外移,颈部高耸,四边各装饰有蕉叶纹、兽面纹和夔纹。尊肩四角以高浮雕的形式铸造出四个羊首,极大地丰富了器表的层次以及造型空间。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器皿和动物巧妙地结合起来,整体庄重华丽,工艺高超精湛。

后母戊鼎

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商代后期的王室著名的青铜器,鼎的内壁刻有“后母戊”(之前作司母戊),意思是商王文丁为祭祀其母亲而铸。器形造型庄重,纹饰精工,具有气势,是我国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莲鹤方壶

出土于河南新郑。盖顶莲瓣丛中站立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造型舒展灵动。壶身附有浮雕的龙虎,气势升腾,结构不凡,突破了商周以来青铜器庄重肃穆的风格,充满了清新与活力,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风格。

长信宫灯

出土于河北满城,为西汉工艺品的代表作之一。其造型为宫女双手执灯形象,灯设计巧妙,灯盘可以转动,灯光的光照速度和照射方向可调节,宫女的袖子和身体中燃烧的烟气可导入体内,以保持室内的清洁。达到了实用和美观的统一,是汉代工艺雕塑的典范。

马踏飞燕 又称铜奔马,是东汉青铜雕塑的代表作。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设计一匹风驰电掣的骏马,三足腾空,一足踩在展翅疾飞的燕隼背上,具有强烈的运动感。作者巧妙地让燕隼双翅张开,加强雕像支点的稳定感,同时用燕隼的疾飞之态烘托出天马的神速。取得了内容与形式、技术与思想的完美统一,堪称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奇葩。

马踏匈奴

汉代霍去病群雕的主体和代表作。作者以一匹气宇轩昂的战马来象征霍去病,以战马踏翻侵略者来歌颂其战争中的勇敢。作品造型轮廓准确有力,形象醒目,主题突出。风格古朴稚拙,凝重稳练,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高度统一,是西汉雕刻艺术成就的标志性作品。

马王堆T字形帛画

西汉时期帛画,出土于长沙马王堆古墓。帛画长20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画面分上中下三段,下段展现的是死后阴间的场景,画面描绘的神灵均为与死神相关的阴神,并且具有死而复生的功能;中段展现的是自然天空,描写了墓主人的魂魄乘龙升天的景象;上段为墓主人最终要达到的天堂胜境,该画是西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画面构图饱满,布局繁复井然,线条刚劲匀称,设色沉着雅致。

击鼓说唱俑

出土于四川成都,作品塑造了一位民间艺人的表演说唱艺术的瞬间,人物左手抱鼓,右手执槌,身体用力前倾,右脚高跷,表现了说唱者说到精彩之处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自我陶醉的瞬间情态,充满了活泼的气息。堪称东汉陶塑的杰作。

瓦当

覆盖于屋顶檐际的一种瓦件。通常指的是半圆或者圆形的瓦头,始见于周代,秦汉已趋流行。常见的瓦当大多数与简瓦连制在一起,其瓦背断面作半筒状,上有各种动植物或文字、云纹等图案装饰,即有实用的功能,也富有装饰美。

画像石

用于构筑墓室、石棺、墓前祠堂和石阙的建筑石材,雕刻着不同画面。盛行与汉、魏、六朝和唐代。内容有历史人物、神仙故事、孝子烈女等。表现形式分阴刻和阳刻两大类。其作品在结构、造型、线条的运用上达到了朴质雄劲的境界。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和建筑性,代表作有武梁祠画像石。

循石造型

两汉大型石雕风格上的共同点是循石造型,即因材施艺,较多保留原石的形状和表面质感,稍作加工,取其意似,不作细致刻画。它是一定美学趣味的产物。因为当时有很多手段可以制造出较为精细的雕像。而花岗岩的特殊质感与这种古拙朴厚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阳刚之美,显然更有利于表现汉帝国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

高颐阙

东汉益州太守高颐墓前的威仪性建筑。位于四川雅安。它是仿木结构的子母阙,由台基阙身、阙楼、屋顶四部分组成。台基、阙身上雕出柱、枋和栌斗,阙楼上周刻楼面平坐木枋和挑檐斗拱,屋顶雕刻椽木和瓦饰,是研究汉代建筑的宝贵资料。

釉陶

低温铅釉陶出现于西汉后期,代表了汉代陶瓷工艺取得的杰出成就。它以铜和铁为主要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铜使得釉成翠绿色,铁使得釉呈黄褐色和棕红色。由于铅釉陶在低温下烧成,不宜实用,故多做丧葬用的明器。

孝子画像石棺

于20世纪30年代出土于河南洛阳城郊,后流落于海外。在石棺的两外侧线刻着内容为孝子故事的画像,如舜、郭巨、董永、蔡顺、王子林等的行孝事迹。各组故事间以树木分割成三组,独立且连续的画面,每个画面表现一个孝子的故事,每幅独立的画面上方刻着标题。孝子棺石刻以阴线刻画为主,线的运用十分成功。人物情态生动,树木山石与人物的比例关系协调,山水背景的处理带有浓厚的装饰趣味,反映出北魏晚期绘画发展的面貌。

张家样

萧梁时期画家张僧繇所创立的佛教人物画风格,被称为张家样。在张家样中,张僧繇吸取天竺凹凸花的画法,一改顾陆以来的秀骨清像的人物造型,首创面短而艳的富于立体感的形象,人物形象具丰腴美,故唐代理论家评他得其肉。是绘画技法上的一大进步,此张家样式,是张僧繇区别于其他人物画家的明显标志。

风俗画

中国传统绘画中,表现城市经济发展和城乡生活的作品,即风俗画。风俗画在宋代有独特发展且题材相当广泛。市民生活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如货郎、婴戏、仕女、盘车等。画家们在深入观察市民生活和精神状态的基础上进行生动具体的描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的生活思想感情,代表了人物画发展的新成就。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宋李嵩的《货郎图》堪称典范。

娄睿墓壁画

为北齐墓室壁画。娄睿墓位于今山西太原。墓中壁画共71幅,总面积200余平方米,内容多为墓主人生前奢华的生活场景、如出行图、回归图,其手法写实,线条遒劲,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采和动态。晕染法运用成熟,以淡红晕染,突出凹凸明暗的效果,具有实体和空间感,布局融合了外来艺术成分,突出体现了单线勾勒,重彩填染的中国传统绘画特点,代表北朝绘画的新水平。

顾陆

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画家顾恺之和陆探微。陆探微的人物画师法顾恺之,顾陆二人画风皆为笔迹周密的密体,因为并称为顾陆。其中顾用线紧劲联密,循环超忽,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陆探微的笔法运用草书的体势,形成气脉连绵不断的一笔画法,画人能做到精利润媚,笔迹劲力如锥刀焉。

曹衣出水

北齐画家曹仲达所创的佛教人物形象。其体稠叠而衣服窄紧,以细劲的线条表现紧贴在身躯的衣纹,故称为曹衣出水,与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并论。其作品已不存,但从克孜尔早期壁画中可以感受曹衣出水的风采,反映出中外艺术在当时的交流和融合。

传神写照

我国古代人物画家顾恺之在他的画论中提出了传神写照,把传神作为评画的第一标准。传神指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写照指画像,形容用画描绘人物可以生动逼真地描绘出来。如何能画好传神,顾恺之在其《传神论》中提出迁想妙得之法,意思是画像在艺术创作中,要把主管的情思投入到客观的对象中去,使客观之神与主体之神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

畅神说

南朝山水画家宗炳在他所撰的《画山水序》中阐述了山水的畅神说。畅神说的提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变儒家以成教化,存鉴戒为功能的比德传统,重新确立了山水画的审美体验功能。畅神说即认为自然山水形象能给人精神的愉快和美的享受。

六法论

南齐画家、理论家谢赫在其《画品》中提出的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即“六法”。分别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他把气韵生动作为艺术表现的最高准则,其次为用笔、形、色、构图等绘画造型技巧,是古代长期绘画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具有总结意义的完整认识,在绘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昙曜五窟

云冈石窟创建于文成帝和平元年(640年),由沙门统昙曜主持开凿5所,就崖雕凿佛像,其中第16~20窟,通称昙曜五窟。是云冈开凿最早、气魄最宏大的窟群,规模宏伟,石窟平面大体为马蹄形,穹窿顶,前开拱门,门上开明窗。窟内主要造像一般为三佛,五个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如来像,象征五世帝王,突出宣扬了皇帝即是如来的思想,是君权、神权高度统一的象征。五个石窟造像和布局各有特色,其中第20窟露天大佛结跏趺坐,为云冈造像的标志。

二王

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王羲之其主要成就是首先在于变章草为今草,更重要的贡献在于变革楷书和行书,开启唐楷、行、草一代新风。其子王献之变王羲之之法为今体,才华特别表现在行书、草书上。王羲之代表作有《兰亭序》,王献之有《鸭头丸帖》、《洛神赋》等。

洛神赋图

东晋画家顾恺之绘制,根据曹植著名诗篇《洛神赋》而作。画卷为连续图画形式的长卷,全卷分为三个部分,通过反复出现的曹植和洛神的形象以及对他们之间的情感动态描绘,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画中人物安排疏密得体,在山川景物的描绘上,展现了一种空间美,用笔细劲古朴,如春蚕吐丝,体现了“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早期山水画特点。

列女仁智图

原画为东晋顾恺之所作,现存为宋摹本,该画依据汉代刘向的《列女传》第三卷《仁智卷》而作。描绘了历史上有智谋,有远见的妇女形象,全图勾线循环超逸,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衣褶处用晕染强调质感,并通过人物的眉眼嘴等的微妙差别及身子动态表现了人物之间的神态情节关系。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是南朝时期砖画的重要表现题材。竹林七贤是指晋代七位名人: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贤、向秀和王戎。荣启期是战国时期著名隐士。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出现在数座南朝墓中,但以南京西善桥大墓出土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砖画长244厘米,宽88厘米,出土是分东西四块。纯粹地发挥了线条的表现能力,人物造型面相清瘦,体现了秀骨清像的审美风尚。完美体现了对称美学,人物性格鲜明。

女史箴图之修容饰性

《女史箴图》为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女史箴图》之修容饰性篇描绘宫中女子正对镜梳妆,其神情娇柔矜持,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时代特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意在劝诫宫中女史做到内外兼修。

周家样

唐代画家周昉所画的宗教人物形象。其特征为衣裳劲简,彩画柔丽。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这就是为后世广为承传的水月观音之体,成为广为流传的佛画样式,被称为周家样。

青绿山水

中国古代山水画形式之一。中国古代山水画从绘画技法及材质上分青绿与水墨。其中,青绿山水多以线条勾勒山水树石形状,以石青、石绿填色,其画法工致、赋色浓丽,画面金碧辉煌,有装饰意趣。反映出浓厚的宫廷和贵族审美气息,表现出宫廷山水古雅秀丽之美和灿烂辉煌之境。从而形成与水墨山水完全迥异的山水画风格。代表画家有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吴家样

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吴道子宗教人物画用线承张僧繇疏体,笔才一二,像以应焉;虽笔不周而意周也。从而呈现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即吴带当风。色彩表现上,以线条为主,略加色彩的渲染,使形象有一定的立体感。吴家样是继张僧繇以后的一种更成熟的中国佛教美术的样式。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出自唐代画家张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名句。外师造化指画家从客观事物汲取创作原料,忠实于他所创造描绘的对象。进而对他所表现的物象作分析研究、评价,在头脑中加工改造,即为中得心源。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有机结合,才可创造出好的作品。其强调了通过摹写客观物象来传达人的主观性情,对绘画中主客观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概括。

昭陵六骏

是指唐太宗陵墓昭陵前的浮雕。六骏是唐太宗征战时先后骑过的六匹骏马,即飒露紫、卷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和什代赤。浮雕六骏分别选取侍立、徐行、奔驰等动态,风姿英武。其中飒露紫选取战马受伤、为其拔箭的瞬间,具有情节性。这六件石刻作品纯熟地运用了起位这一典型的浮雕创作技巧,使作品产生了强烈的体积感。

唐三彩

中国唐代多彩铅制釉陶产品的概称。一般由黄绿白三种色釉组成,具有淋漓变幻的色彩效果。制品分为佣和器皿两类,其烧制始于唐代,流行于盛唐。唐三彩是唐代工艺美术品中成就最为卓越的。它的出现将陶瓷艺术的发展推向顶峰。

敦煌莫高窟

坐落于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11个朝代不断修造而成。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区。隋唐的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492个,保存着历代塑像两千四百余身,壁画约4.5万平方米,壁画与彩塑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反映出唐代社会现实的面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颠张狂素

指唐代书法家张旭、怀素。张旭擅长狂草,书写全凭自身意气,草字虽奇怪百出,而求源流,无一点画不合规矩,代表作有《古诗四帖》。怀素晚年精于翰墨,草书别具一格,其书势若惊蛇走龙,骤雨狂风,与张旭齐名,人称颠张狂素,代表作有《自叙帖》等。

历代帝王图

为唐代画家阎立本人物画代表作。此图描绘从西汉至隋朝十三个皇帝的形象。画家力图通过各个帝王不同的相貌表情的刻画,揭示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气质和性格特征,虽有程式化倾向,但在人物个性刻画方面表现出很大进步,不落俗套,个性分明。画中按照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观念,遵从主大从小,尊大卑小的人物安排原则,以重色晕染衣纹,色彩效果凝重,人物造型准确,用线多为粗细均匀的铁线描,体现出初唐人物画的特征。

步辇图

为唐代画家阎立本人物画代表作之一。描绘的是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的联姻事件,描写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一事。通过人物形象,人物比例及人物间相互关系的表现,体现了禄东赞的诚恳严肃和唐太宗的雍容睿智,也体现了当时民族交流和融合的状况。作品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匀细挺拔,设色浓重并适度晕染,效果单纯而明朗,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现存有关西藏最早的一幅历史画。

游春图

隋代画家展子虔所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卷。画中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体现出朴拙而真切的描绘自然的能力,展示出山水画已趋向成熟。俯瞰式构图取得了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反映出作者观察与认识自然景物的能力显著提高了。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山水画的成就与面貌,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倪。

捣练图

是唐代画家张萱的人物画代表作。此图描绘了唐代贵族妇女从事制练劳作的生活场景,画中的妇女大都具有曲眉丰颊,体态肥硕,服装头饰繁缛华丽的特点,故被称为绮罗人物,人物动作神情自然,细节生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挥扇仕女图

被认为是唐代人物画家周昉的代表作。其以长卷形式描写了宫中嫔妃生活的哀怨。通过四组人物活动,刻画了宫廷生活的某些侧面,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心理特征。作品以表情为衬托,将人物安排在秋日桐叶飘零、凄凉哀婉的气氛中,情景交融,画中妇女体现出周家样的艺术特色,造型上丰腴的身体给人以温柔香软之感,用笔细劲流畅,设色鲜艳明快,浓丽典雅。

五牛图

传为唐代画牛名家韩滉作品。作品从不同的角度画了姿态各异,神形逼肖的五头牛。近景式构图,以线勾勒,造型准确,结构处略施晕染,画面简洁,主题突出。画家采取了适合于对象特点的表现技法,着重表现牛的健壮和既倔犟又温顺的性格,生动表现了五牛的不同神态。

江帆楼阁图

传为唐代画家李思训的作品,表现特定季节中的山水景色。整个画面山势起伏,以勾斫之法表现山石树木,以石青、石绿着色。山水构图的整体大势与局部“豆马寸人,须眉毕露”的一丝不苟的精致描写统一在一起,从绘画风格上可以看出是李思训对展子虔青绿山水画技法的继承和发扬。

灵岩寺彩塑

为我国古代寺庙著名彩绘泥塑,存于山东济南长清灵岩寺千佛殿内,共有四十尊彩塑罗汉。它们高于真人,形貌上可以看出不同年龄、阅历及性格特征,眉目神情生动入微,呼之欲出,体现了宋塑高度的写实水平,塑像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僧人形象而较少佛性,体现了宗教雕塑的世俗化倾向。

晋祠圣母殿彩塑

塑造于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内的彩绘泥塑,是祭祀西周武王后、唐叔虞之母邑姜所建,塑圣母及四十二个侍从像,其中侍女三十三尊,它们面庞丰满,随年龄长幼各有不同的性格气质和风度,细致的身姿动态的处理,使人物富有生气,体现了宋代雕塑高超的写实技巧和塑造生活形象的高度水平。

白描

中国传统绘画中,不着色彩而完全以墨笔线描塑造形象的画法称为白描。因其不施色彩,纯用墨线勾勒表现形象,风格朴素优美,从而在造型技巧上有很高要求。白描源出白画,经隋唐入宋,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绘画样式。宋代之人画家李公麟对发展这一样式作出了卓越贡献。

米氏云山

又称米家山水,由北宋画家米芾所创,其子米友仁加以继承和发展。米芾借鉴了董源的山水画法,又根据对江南山水的亲身感受,以水墨挥洒点染表现烟雨掩映树木,借笔作画不求工细。米友仁画山水亦草草而成,自题为墨戏,表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开创了文人画的新局面,对水墨山水发展影响很大,是北宋中期山水画变革的主要形式之一。米芾真迹已不存,米友仁有《潇湘奇观图》。

南宋四家

指南宋山水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靖康之变后,宋氏南渡,绘画中心转向南方。画家们致力于塑造秀丽的江南山水形象。画风由北宋的雄壮浑厚转化为空灵雅秀,其特征在于以青奇峭拔的形象,简括的笔墨章法,截景式构图,开创了山水画艺术的新天地。李唐代表作有《采薇图》、刘松年有《四景山水画》,马远《踏歌图》、夏圭《溪山清远图》等。

元四家

指元代晚期的文人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他们生活于元末社会**之际,生活中都有不得意的遭遇,艺术上受赵孟頫的影响,善画山水,兼工竹石,以绘画作品表现其心境和生活情趣。形式上重水墨,或稍加淡色浅绛,形成不同面貌。在艺术功能上标榜写胸中逸气和自娱,而不趋附于社会审美爱好,但情调多流于伤感、淡泊和独寂。代表作有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吴镇《渔父图》,倪瓒的《四君子图》、王蒙的《青卞隐居图》等。

风俗画

中国传统绘画中,反映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生活的作品,即风俗画。尤以宋代风俗画为甚。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善画京师车马屋宇的画家,这些画家大豆熟悉市民群众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把视野从描绘仙佛贵族扩大到城乡生活的广大天地,并在深入观察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生动具体的刻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民群众的生活好、思想、情感与审美好尚,显示着这一时期人物画发展的新成就。宋代风俗画生动形象地描绘社会底层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民欣赏趣味,常被后世文人视为俗气,然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代表画家及作品有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苏汉臣《秋庭戏婴图》等。

小景山水

是北宋流行的山水样式,它以表现幽情美趣、水边沙岸、柳溪野趣的小景见长。景小却富有诗意,幅小但清丽可人,引人入胜,其玲珑景致和清远意境深得宫廷贵族与文人骚客的欣赏和爱好,并取得不凡成就。代表画家有北宋画家赵令穰《湖庄清夏图》为其小景山水为代表。

窑变

瓷器工艺术语,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的特有工艺。钧窑属于青瓷体系,但烧窑工人创造了以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使青瓷釉色上泛出海棠红、玫瑰紫之类色彩,鲜艳绚丽,打破了单色釉的局面,为后世红釉陶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宋代陶瓷中颇具特色的品种,这种釉色的变化称为窑变。

瘦金体

又名瘦金书,是由北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书法风格。这种书法由薛稷兄弟上溯褚遂良发展而来。其特点是:壁画瘦直挺拔,结构内紧外展,顿挫分明。书体介于行、楷之间,代表作为赵佶《楷书千字文》等。

永乐宫壁画

指元代修建的永乐宫三清殿内的精彩壁画《朝元图》,《朝元图》以八个主像为中心,各种神祗280多个,所绘人物形象生动,服饰各有不同,帝王、真人、玉女等各具气质,线描作莼菜条,施以重彩,局部作堆近沥粉,色彩绚烂,具有场面壮阔,气势磅礴的效果,有唐以来的壁画风范。

朝元仙杖图

被元代画家赵孟頫鉴定为北宋画家武宗元的作品。图卷为壁画粉本小样,描绘道教帝君率众仙朝见最高神祗的行列。这些人物中帝君庄严丰满,女仙端丽多姿,神将威武狰狞,男仙则有肃穆度世之风,具有类型性的表现特点。画家通过对行列中人物疏密、高低、动作、衣裙等精心安排,使画面流动多变,有优美的韵致,亦有舒缓的节奏。全画以莼菜条线描勾出,劲挺流利,满壁风动,可以想见当时壁画效果。

宋四家

指北宋书法家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人书法皆属于尚意一派,但又各自成法。苏轼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执笔为侧卧笔,代表作有《黄州寒食诗帖》。黄庭坚擅长草书,楷书自成一家,创辐射式书体,习惯高执笔,代表作有《诸上座帖》。米芾擅长临摹,人称其字集古字,其行书成就最高,有八面出锋之誉,代表作有《蜀素帖》等,蔡襄书法风格和平蕴藉,端庄婉丽,讲究结构,运笔严谨,很少有放纵之笔,有《自书诗卷》等。

黄公望

中国元代山水画四家之首,其画注重师法造化,常携带纸笔描绘虞山、富春江等地的自然景色。他以书法中的草籀笔法入画,有水墨、浅绛两种面貌,笔墨简远逸近,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其绘画在元末明清及近代影响极大,画史将他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著有《山水诀》、代表作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等。

吴门四家

指明中期生活在苏州的四位文人画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四人属于诗书画三绝的文人名士,淡泊仕进,以诗文书画自娱,秉承元人尚意趣、精笔墨、饶士气的传统。四人中沈周和文征明擅长画山水,长承北京山水画的传统,唐寅和仇英都曾师周臣,吸取南宋四家之长,运用元人水墨写意的笔墨,融合变化,形成了劲秀潇洒的风格。

南陈北崔

是指明末画家陈洪绶和崔子忠,二人君擅长人物画,他们揉和晋唐五代传统与民间艺术传统,在浙派和吴派之外,开辟出一条“宁拙勿巧,宁丑勿媚”的艺术道路,造型夸张变形,笔法遒劲,设色古雅。陈洪绶人物形象面容奇古,形体伟岸,设色以水石并用,尤善易图以方,易整以散的装饰手法,代表作《归去来辞图》。崔子忠所画人物,描绘精细,气息古朴,尤擅白描人物,代表作《云中玉女图》等。

清六家

为清初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的合称,亦称四王吴恽,他们继明代董其昌之后享有盛名,领导画坛。当时被视为正统,其中,王时敏擅画山水,长于青绿设色,擅长烘染,风格华润,作品有《夏山图》。王翚善画人物,其画以元人笔法而运用唐人气韵为主,古朴清丽,作品有《溪水红树图》。王原祁气味醇厚,辋川图为代表。吴历气韵高雅厚重,作品有《湖天春色图》。恽寿平为清代花鸟画家,创没骨画法,《锦石秋花图》为代表作。

景泰蓝

又称铜胎掐丝珐琅,以紫铜作坯,制成各种造型,再用金线或铜丝掐丝成各种花纹,中充珐琅彩,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艺制成,于明代景泰年间最盛,而且多用蓝色,所以叫做景泰蓝,其特点在于形、饰、色的结合,造型特异,制作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四王

指清初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位画家,他们以正统派的姿态统摄当时的官方画坛。信奉董其昌的艺术主张,力图集古人之大成的代表,致力于在摹古或在摹古中求变化,将元四家逸笔草草的画法和萧瑟淡远的境界在形式上总结为一些笔法符号。他们着重笔墨,大多以古人丘壑搬前挪后,构成一种元人已经达到的理想境界,体现所谓士气与书卷气,却较少深入、观察自然,描写具体感受,其贡献在于对绘画传统笔墨与意趣的总结。

四僧

指清初画坛上四位僧人: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他们是有很强反清意识的遗民画家,绘画带有深挚的感情色彩和强烈的个性化特征,所继承的传统仍属于文人画系统,他们重视感受生活,以主客观结合尚意,又有法则的新手法突破了旧程式,在发挥诗歌书法入画的效用并结合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形象上,发挥了笔墨技法,对后来的扬州八怪以及近代吴昌硕、齐白石等有较大影响。

浙派

中国明代绘画流派,因开创人戴进为浙江人,后人把这一画派称为浙派。其主要成员有吴伟、张路、蒋嵩、王肇等人。浙派受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影响,其作品往往显露出南宋院体画的痕迹,但构图、笔墨等表现形式均有个人风格。他们的笔墨更为精简放纵、洒脱爽劲、酣畅淋漓,富有较强的节奏感,所绘物象,结构严谨,描绘准确。其中戴进的作品劲爽清微,尤善于在山水实境中安排略有情节的人物活动,代表作有《春游晚归图》等。

松江派

明末山水画流派之一,以松江人董其昌为代表,故称松江派。董其昌提倡元四家,轻视吴门画派,极力鼓吹文人画。山水作品注重笔墨技巧,书画同体,讲究气韵,追求似与不似,在美术理论上以禅宗南北之分来总结画史,认为从唐开始,以王维水墨渲淡一派为南宗,注重抒情,有文人气。以李思训工笔重彩为北宗,注重写实,有工匠气,他崇南贬北。董其昌的实践与理论得到松江地区画家陈继儒等的支持,弟子满门,流风不绝,人称松江派。

金陵画派 指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活动于南京地区的绘画流派。代表人物是以龚贤为首的数位画家。他们多是有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山水画师承北宋与吴门派传统,多用枯笔短皴描绘南京实景,其中成就最大的当推龚贤,其作品中往往呈现出白龚、黑龚两种面貌,造成光影明灭,空气流动之感。代表作有《夏山过雨图》等。

岭南画派

广东地处五岭之南,故称岭南。活动于这一代的画家被称为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有二高一陈,二高指的是高剑父、高奇峰兄弟,一陈指的是陈树人。三人绘画皆受居氏兄弟影响,并都曾留学日本,学习过日本画,在艺术上主张折衷东西方。辛亥革命后,他们在绘画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了岭南画派。该派注重写生,吸收外来技法,强调表现时代精神,不受传统观念束缚,树立起了改革国画的旗帜,高剑父为岭南画派成就突出者,其代表作《鹰》,即是其在传统绘画基础上吸收西洋画技法的典型。

波臣派

明代人物画家曾鲸,字波臣。曾鲸在传统人物画凹凸法的基础上,创没骨画法,吸收了西方明暗法之长,以淡墨勾勒轮廓五官,施墨略染后,再赋色彩,烘染数十层,使人物面部结构更具主体感。不光注重表现人物外貌特征,而且深入揭示人物的精神气质。画法上吸取民间的传统技巧,又揉和文人画的审美取向。曾鲸最擅长描绘文人学者的肖像,代表作有《王时敏像》等。

海派

又称上海画派,指19世纪中叶活跃于上海的绘画群体。任熊、任薰、任伯年、吴昌硕、赵之谦等人是海派发展不同时期的代表。海派把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结合起来,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艺与金石艺术相结合,并与强烈鲜艳的色彩融会贯通,以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为胜,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海派前期代表为海上三任,指上海画派发展前期的三个重要人物:任熊、任薰、任伯年,晚期海派以吴昌硕为巨擘。

年画

指流行于民间的木板印刷年节装饰画,它以富于民间乡土气息和年节民俗的喜庆色彩而具有独特的风貌。民间年画在明清之际得到了空前发展,至清代出现了众多生产中心,如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等。

月份牌

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上海发行的一种商品广告画,用擦笔画和水彩画两种技法融合而成,是近代商业广告和国画相结合的最成功的方式,代表人物有周暮桥、郑曼陀等,周是最早被聘请绘画月份牌的画家,以单线平涂的技法来描述故事,郑奠定了擦笔水彩画法,大胆地用时装美女作月份牌的主要描绘对象,以水彩风景作为衬景,这种作画格局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居士兄弟

指清末画家居巢、居廉。他们是堂兄弟,居氏兄弟绘画均善用粉和水,以撞粉和撞水法发展了没骨花鸟画,趁色彩未干之际,注入适量的粉和水,使之互相渗化交融,在画面干后形成特殊效果,可以说,在中国美术史中,自觉地在熟宣和熟绢上发展特殊技法的成就应当归功于居氏兄弟,居氏兄弟的绘画成就直接影响了岭南画派。

天津泥人张

是近代天津民间彩塑艺术家的俗称。清末民初发展起来,最早指晚晴案头泥塑的代表人物天津张长林,他将天津泥塑提高到崭新的艺术境界,世称泥人张。他所塑作品精致工整,健康清新,富于生活实感。张长林后,泥人张彩塑艺术经过其子张兆山、其孙张景祜、曾孙张铭的数代积累更加完美,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了古代陶佣和宗教彩塑的艺术特长,又吸取现代雕塑的技巧,成为近代民间发展起来的著名工艺美术流派。它充分体现了天津的地域文化特色,体现了民间美术发展的精致和雅化倾向。

北齐南黄

中国现代美术界有北齐南黄的说法。指的是国画大师齐白石和著名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黄宾虹。齐白石通过对物象形的描绘,达到传神的效果,强调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他专长画花鸟、水墨淋漓,生气勃勃,代表作有《群虾图》。黄宾虹以墨密厚重的独特风格著称,总结出平、留、圆、重、变五字用笔方法和浓淡破泼焦积宿七字的用墨方法,即五笔七墨,代表有《西湖栖霞岭》。

中国美术家协会

初名为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1949年7月23日在北平成立。1953年改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它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组成团体之一,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美术团体,通过举办展览、出版刊物、组织成员进行创作、理论探讨和研究以及开展国际美术交流活动,努力发展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美术,在全国各省市都设有分会,在文革前是美术界的权威机构。

伤痕美术

1976年中国美术创作进入了对文革、中国文化和历史进行全面反思的时期,其结果就是在美术界出现了伤痕美术,伤痕美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关于知识分子和老干部受迫害的题材,一类是与知识青年在文革中的人生经历有关的题材。伤痕美术在中国美术史上的价值在于,美术家们敢于通过艺术创造的方式对文革进行披露,提出质疑,反思。开始具有批判现实的意识和追求。代表有张红年的《那时我们正年轻》、王川《再见吧,小路》等。

惜春作画

为清末泥人张第一代艺人张长林代表作之一,以古典小说《红楼梦》故事为题材的一组彩塑,作品由三人组成,惜春居中伏案,右手执笔,目光审视未完成的兰花画幅,似在思索,左右各立一人,立者手持纸卷,身体前倾,服侍惜春作画,神态活泼可爱,人物刻画真切生动,是泥人张的传神佳作。作品高31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收租院

是20世纪6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作品利用地主庄园原有的场地,塑造了114个人物,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对于情节的重现和现实生活道具的使用称为这部作品的特色,它成功地将戏曲艺术的一些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去,扩大了雕塑的概念。《收租院》反映了雕塑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反映了他们对于时代精神所特有的敏感,以及对毛泽东坚持阶级斗争,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思想的理解。

下载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推荐阅读)

    中国美术史基础知识 原始美术:(宗教意义大于审美意义) 1彩陶:用彩绘原料装饰过的陶器(陶:800摄氏度;瓷:1300摄氏度) 2图腾:美洲印第安语的音译,远古人类相信人类和动物有一种血缘关系,所......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推荐阅读)

    三远: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总结山水画布局中的“高远”,“平远”,“深远”的方法。成为处理全景山水构图的基本程式。郭解释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

    考研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1. 典型:“典型”一词在希腊文中原意为铸造用的模子。艺术典型指的是艺术作品之中那些具有高度典型性的艺术形象体系,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典型要求在......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5篇范例]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全部) 史前社会:是指人类有文字记载之前存在的社会,其生产力和生产 水平相对于文明社会都比较低下,所以又通常被称为原始社会。 石器时代:是根据人类生产工具......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全部)[合集5篇]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全部) •史前社会:是指人类有文字记载之前存在的社会,其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相对于文明社会都比较低下,所以又通常被称为原始社会。 •石器时代:是根据人类生产工......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元代美术五篇范文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元代美术.txt再过几十年,我们来相会,送到火葬场,全部烧成灰,你一堆,我一堆,谁也不认识谁,全部送到农村做化肥。頫蒙汉二元制:元代的社会政治制度,它包括蒙古传......

    中国美术史

    古老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美的富有创造力的民族,远古的先民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就在劳动工具——石器上倾注自己的审美热情。可以说中国美术的历史就此开始。 美术史是对美术现......

    中国美术史

    一、学习中国美术史的意义 1、了解华夏民族关于“美”的历程、美的信仰、美的起源 2、以史为鉴,借古开今 从传统中去继承、去借鉴,才能有所创造和超越 3、提高自身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