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征文:我与医院共成长
我与妇幼共成长
永远忘不了非典袭来的那一刻。面对突如其来、疯狂肆虐的病魔,一位位医护人员奋不顾己,迎难而上,救死扶伤,同病魔展开了一场生死拼搏的斗争。他们临危不惧,忘我工作,始终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用辛勤汗水甚至生命捍卫了病人的健康和幸福,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壮丽赞歌。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档目中,那些最基层的医生,不计较个人得失,安份于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在老百姓最需要的时刻出现,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捍卫着老百姓健康的权利……医护人员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 “医者仁心”的大爱诺言,他们用平凡而又伟大的行动甚至生命诠释了医生这个职业的意义,定位了他们道德的高度,也为社会筑起了道德丰碑,传递着正能量,让我们看到医德的高尚和大美。
感受着榜样的力量,我一路成长。
2002年7月,我从医科大学毕业,同年12月踏进了福清市妇幼保健院,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从一名少不更事的大学生蜕变成一名医院的骨干,这是我学习成长的过程,也是我慢慢成熟的过程。它让我对医生这个身份和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我对医院的价值理念产生了认同和共鸣,也使我对医院这个大家庭有了归属感。
医院有传帮带的好传统,对新来的医生都会配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当师傅。我的师傅是一名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她有着母亲一般的情怀和耐心,无私地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都给予我启发和提携,帮助我尽快成长。记得在每次病例讨论会上,她都会让我发言,听我分析,并及时纠正我的错误,迫使我加强学习。特别对医德医风,师傅更是严格有加。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医院本质上是服务机构,我们要有和病人换位思考的角度来思考医生这个职业,不可以医谋私,要以我们精湛的技术和友好的态度,尽最大努力为病人服务。有一次,那是一个深冬季节,我和师傅值班,深夜收治了一位宫外孕的病人,病人腹痛难忍,脸色苍白,我们检查后认为必须马上手术。病人家属非常担心,塞给我们班组成员红包,希望我们多多关照。师傅带头拒绝了,她很和气地说:“你们家属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抢救病人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医院不兴这个,上级的规定也不允许我们这样做。请你们放心,我们会尽力的!”手术很成功,给了正在焦急等待中的家属最直接的安慰。家属感激之情无以表达,朴实地连声道谢,让我们倍感欣慰。师傅传承了医院一贯的好作风、好传统,她的示范令我们受益匪浅。而今,我们医院仍然保持“无红包医院”的良好社会形象。
我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医生?每当看到身边一个个病人带着病痛来到医院,带着微笑离开时;每当看到一个个新生命在医院里降生,听到他们的第一声啼哭时;每当看着同事们带着值班的疲惫,却依然坚守着岗位时,我对“医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作为医生的自己来说,这就是责任与使命!对病人来说,那是生命和健康的信任和托付!
我们在从事着一项“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文明而又伟大的事业,需要一种责任心、一种使命感,需要一种战战兢兢的勤勉,需要一种高尚而真诚的人格、一种正直而敬业的良知。每个医护人员都要有责任感,也要敢于担当这份责任。在医院里,作为医院的一份子,为医院的发展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力量是职责所在;作为一名普通医生,我们最大的责任是提升业务水平,尽力帮助病人消除病痛、减轻负担,给病人带来健康与快乐。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转眼间,我工作已是第十二个年头。十二年间,我见证了医院规模越来越大,从进院工作时只有几十张床位的小医院发展到现在有两百来张床位,配备了一批先进诊疗设备较大专科医院。医院接诊量逐年增大,跃居省内县市级妇幼保健院前列,并通过了专科医院二甲验收。而今,一个占地50余亩,有更多新设备、科室更齐全、技术力量更厚的新医院年底前就要投入使用了。
十二年间,我也收获了成长、家庭与幸福。我也从当初的谨小慎微的小医生成长为医院的中层骨干。当宫腔镜、腹腔镜手术等新技术兴起时,医院又把我们派出去学习,参加各种交流研讨会,及时掌握前沿诊疗新技术、新方法,以便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在医院的支持和帮助下,我还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进修学习一年,全面系统地学习发达地区三甲医院妇产科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没有惊人的业绩,没有耀眼的光环,努力着,只为肩上那份责任和信任坚守着。如今,我已通过了副高级职称笔试考试,还担任了医院中层管理干部,医院给了我更大的发展平台。
时间给予了医院发展的变量。医院改变了我们,我们也改变着医院。伟大诗人易卜生说过:“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我深信:你在病人心中种下什么,病人就会回报给你什么;你为医院贡献什么,医院就会给你带来什么。如果你愿意帮助病人消除病痛,那么你就会获得成长的快乐和进步;你的付出和努力推动了医院的发展,那么医院同样会给予你相应的回报。
今后的工作中,我仍将不懈地努力。不为别的,只因为我是一名医生,要兑现人生选择时那一份郑重承诺;只因为我是医院的一份子,深谙一滴水只有在大海中永不干涸的道理。
第二篇:我与医院共成长征文选登
我与医院共成长征文选登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社会发生了很多的变革。我原本捧在手里的铁饭碗一下被打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我来到了**医院工作。
刚来时,因为从事一个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行业,所以觉得如何在这个岗位上做好工作心里没底。原本在单位,坐在办公室里面对的是数字,只要把自己份内的账做好就万事大吉了。但在这里,每天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因为自身有了这样那样的病痛才到这里,所以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准确迅速地计算好他们的药价和各种费用,又要很好的体谅病人,因为他们身患疾病内心会焦虑不安,所以我们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中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问。
我们所处的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医院直接面向社会大众的一个窗口,我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的准确性都会给病人带来对我们医院直接的感官认识,而建立起相应的信任度。因此我觉得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收费员,但肩上所承担的责任同样很重。在我们收银处这个小集体中,我最年长,也因为有过以前的工作经历,所以我很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在医院工作的这两年多来,我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在工作态度上更高更严地要求自己,力求能以更优质的服务质量服务病人,使病人来到医院能因为我们的优质服务而缓解一些病痛,因为医生的妙手回春而彻底治愈,那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
今天,**医院三岁了,在这个全院上下都开心庆祝的日子里,我也在心里默默地祝愿医院越来越兴旺!我们和**共同成长 《我与医院共成长征文选登》来源于论文范文网网,本站为所有正式会员免费提供文章查找帮助。欢迎阅读我与医院共成长征文选登。
第三篇:我与医院共成长
美丽的骨科医院我的家
_____我与之同成长、同呼吸、共命运
作者:于值昌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九月一到,秋意就悄无声息的溜来,丹桂的飘香孕育着这个美好季节。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我已在骨科医院工作快5个年头了,参与并见证了医院这近5年来所走过的风雨历程。成功创建“三乙”“三甲”,骨科人留下的是拼搏与奉献,饱含着的是甜蜜与憧憬。
这秋意浓浓之季,夜格外寂静,常会与老朋友聊聊微信,发发微博,出门在外,背井离乡,每逢佳节,难免会思乡、思家,想念年迈的父母。好多朋友曾问我,什么是家?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我都会爽快自豪的说“家就是一避风港,可以让你温暖、舒适和绽放精彩人生的地方”。他们心中都只有一个家,而我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因为我有两个我最热爱的家,一个是远在千里之外和父母组成的小家,另一个就是能让我绽放精彩人生,让我感到温暖、舒适、和善、友爱的大家____贵州省骨科医院。在这里温暖无处不在,每当过生日的时候,都会受到院长和书记亲手签名的贺卡,节假日我们都会有一系列的关怀。在我热爱的这个大家庭里,虽然我很渺小,但我还是会很自豪的说“作为骨科医院的一份子、这个大家庭里的一员,我由衷感到欣慰和骄傲,这里就是我的家,这个家就是我以后成长和学习的地方,美丽的骨科医院就是我的家,我今后都会与之奋斗,与之同成长、同呼吸、共命运,为了它的繁荣,我会为它添砖加瓦,奉献一生无怨、无悔”。
美丽的骨科医院40多年的峥嵘岁月,记录着老一辈的艰辛,是他们孕育出了今天这个大家庭,新成员的的注入,让这“家”变得更加活力。因为有缘,同时也为了我们的梦想,我们相聚于此,我们有不同的名族,来自五湖四海,但我们有着同一个“家”,有着同一个名字____贵州省骨科医院,我们相亲、相爱、互助、其乐融融,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_____把我们的青春、把我们的一生奉献给我们这个美丽的“家”,竭心尽力为患者带去精湛的医术和微笑的服务。
“只要人人的心中都充满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地人间”,每当听到这样的音韵,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这个让我感到温暖、舒适、处处充满爱的“家”,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城市,但我们怀揣着同样的梦想,拥有同样的理念,这个大家庭就是绽放我们梦想的温暖港湾。每天我们都要面对很多挑战,但为了我们共同的“家”,我从不喊累,从不怕苦,默默的在平凡的位置上奉献着自己绵薄之力,因为我深深的知道伟大正孕育在平凡之中。
很多“兄弟姐妹”认为,给患者送去了健康,而留给自己的只有劳累,我想说,为了这个“家”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梦想,我们真的累吗?不,面对患者渴求的目光,我们义无反顾,我们要用鼓励的眼神传递力量;患者的每一个微笑,那就是给我们最高的荣誉,最高的奖赏;为患者解除病痛,送去健康,是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每位成员的责任,也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使命,我们要珍惜这最快乐的时光。让患者感受到人间的真善美,感受到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我们的真情奉献。
医院领导对这个“家”的发展运筹帷幄,忙碌的身影奔波在医院的每个角落(行政楼、病房、门诊等处),骨科人也已忘却了劳累,微笑的脸上刻画着对这个“家”爱的理念。我的医院,我的家,生机盎然,潮气蓬勃,我爱我家,无论碰到多少挫折、困惑,对这个职业的忠诚,对这个家的爱戴,我会时常告诉自己:选择医生,选择这个家,就选择了吃苦,选择了牺牲,选择了高尚,选择了委屈,选择了奉献。
众人划桨开大船,风雨中需你我同行,骨科医院就是我们的家,谁不愿意为自己的“家”倾心付出呢?请你不要犹豫,不要后悔,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给人奉献,生命才有意义,人生才会精彩,是的,这就是骨科人,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共同的梦想,共同的理念,共同的使命,为了“生命之托重于泰山”的誓言,我们的奉献无怨、无悔,美丽的骨科医院我的家,我爱我家,我与之同成长、同呼吸、共命运,一起走向辉煌!我坚信,只要我们“从心做起,用心对待,微笑服务”不断学习,探索实践,努力拼搏,充实自己,完美自己,完善人生,最终让我们的患者满意,骨科医院的明天必定灿烂而辉煌、更加美好。
第四篇:我与医院共成长
我 与 医 院 共 成 长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XXX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
转眼间,我和挚爱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已经共同走过了6年的时光。6年来,我以青春梦想为笔,以勤奋实干为墨,写下了与医院共同成长的诗行。
2010年8月,您53岁,我23岁。怀着长久的敬仰与憧憬,我万分欣喜地走出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校门,迈进了您的院门,来到重症医学科,开启了追寻理想、实现价值的征程。那时,我青涩有余,科室也如雏鹰初飞,只配有8张医护床位和一些基本的医疗设备,生活和工作环境也显得艰苦朴素,但我深刻感受到医院正在夯基蓄势。刚刚结束了临床实习,真正踏上工作岗位,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我和室友很幸运的租住到附院的职工宿舍里,租金便宜,并且整个大院住的都是医院的医生和护理前辈,得到前辈们生活上的帮助,工作上的鼓励,让我顺利的实现了学生到医护人员角色的转变,我也爱上了附院,把附院当成了自己的家。
历经厚积,终将薄发。2012年初,医院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一栋23层的糖尿病基地大楼拔地而起。重症医学科医护水平也显著提升,床位扩大到24张,呼吸机、CRRT机和吊塔和桥架系统等先进仪器设备一应俱全,同时,我也获得了更多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术的机会,护理素质能力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我更加热爱医院,我是这个家中快乐成长的孩子。身为一名重症医学科护士,我勤恳耕耘,只盼能以精湛的护理技术在平凡的岗位上燃烧生命,实现价值。可以说“护理无小事,事事关性命”,哪怕工作中的一个小疏忽,都可能给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护理无间隙,时刻准备着”,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患者需要,我们就会召之即来,倾心护理;“护理无极限,学习无止境”,精湛的护理素养不是三年五载能够练就的,而是需要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循环中坚持不懈、积累沉淀,方能获得。一个寒冷的冬天,我们接诊到一位84岁的双肺肺炎伴感染性休克的婆婆,病情非常危重。然而,她性格孤僻,一直和女儿相依为命。家属的女儿在治疗和护理上又对我们不放心,一直坚持要亲自在病房守护。然而规章无情,在病房大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我感觉到婆婆的慌恐和女儿的痛心。护士长耐心友善地安抚着家属,认真解释探视制度和院感知识。我们则在病房里协助医生以最快速度完成了气管插管和深静脉的置入,随着血管活性药物的泵入,婆婆的病情逐渐趋于稳定。婆婆醒来发现没有了女儿的陪伴,一直奋力挣扎,我耐心的劝导无效;因为插管带来的不舒适,婆婆企图自行拔管,我立即制止了她,她在愤怒中用脚踢了我,并将指甲深深的嵌入我的上臂,我没有退缩一步,忍着疼痛再次劝说道:“婆婆不要害怕,我们知道您嘴里戴着管子不舒服,可是这是您的生命通路,我不能让您拔管的,您要是觉得自己疼痛您就紧紧拉着我的手或者就这样掐着我,只要您不拔管,好吗?”婆婆惊恐的眼神慢慢变得平静,渐渐的我感觉掐到我手臂上的力量逐渐减轻了。之后,我耐心的为婆婆进行口腔护理,全身擦浴,大便后的肛周皮肤护理,婆婆眼神中总能感觉到一丝丝的温暖。待到下午探视时间,婆婆用写字的方式跟女儿沟通了好久,探视后女儿找到了医生和我,看着我手臂上的两块紫瘀,泪水在她眼里打转,并说到:“感谢你们救了我母亲,照顾我母亲,我为我之前对医生的不信任和我母亲的行为向你们道歉,你们是真正的白衣天使„„”真的,我第一次感觉到我是白衣天使,是生命的守护神!生命只有一次,而监护室就像生死关,门外是焦急期盼的家属,门里正进行着一场与死神直接交锋的战斗,就在这一刻,那些平常看到的、听到的对护士的描述变得更加形象具体,我的心里也升起一种使命感,从此我知道,自己选择的是个不允许犯错的职业。
2013年,医院56岁,我26岁,我结婚了,而这时医院的新门诊大楼开始投入使用,门诊量大增,许多外地的患者慕名而来;2015年底,医院58岁,我28岁,我的第一个宝宝出生了,而医院的又一栋20多层的康复大楼已经竣工,预计2017年初开始投入使用。医院的规模扩大了,我的生活也实现了质的飞越。刚上班时,我薪水低、没结婚、没住房;时至今日,我涨了薪水、结了婚、买了房,还有孩子。这一切都得感谢医院,感谢这份神圣的护理工作带给我的一切!
院领导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在加大设备投入和环境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医院定期为本院职工进行体检;送优秀的员工到国内外知名医院学习新技术,新业务。我觉得自己明显进步了,团队意识提高了,协作精神增强了,医院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粘合剂,更是推动医院发展的催化剂。医院是每个员工的家,我们因为拥有这么好的家而快速成长,每一个员工同时也在为医院这个大家庭的发展而默默的无私奉献!
凭着对护理事业虔诚的心和点点滴滴的努力,我在护士岗位上工作了6年,伴随医院一起奋斗的日子里,我学到了,成长了,也收获了,我为它取得的成绩而自豪。6年里,医院分担了我的成功和喜悦,更包容了我的懵懂无知,多少年少的轻狂已不再,医院用它宽广的心胸接纳了我,医院给我的发展构筑了宽广的舞台,医院的未来之路也是我的未来之路。生活真美好!随着我院的壮大,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第五篇:我与医院共成长
回首往昔,我们才会发现时光是如此的匆匆。还记得第一次来利达报到时的兴奋,还记得第一次实施操作时的紧张,还记得第一次面对领导谆谆教导时的瞻仰,到现在已然第十个年头了。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目睹了我院从小门诊到成立住院部,成功晋级到了二级甲等医院,也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成绩,而我也从一个青涩的丫头蜕变成了一位有素质有能力的成熟的护理工作者。这期中的点点滴滴,都融入着我和医院同呼吸、共成长的欢笑与辛酸。
十年多的岁月,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奉献着青春与热血,得到了锤炼,不断走向成熟,我无怨无悔。我和儿科,和医院,已经密不可分、息息相关。它的辉煌,它的进步,它的困难,都融入了我的生活。
我是儿科团队中的一员,我也为自己身在儿科而感到骄傲。儿科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部门,是医院与小病人直接接触的窗口,它代表着医院的形象与实力。儿科护士,不仅要有熟练的护理技术,动作迅速,思维敏捷,身体素质好,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而且还得有应急能力和抢救技术。记得刚来儿科时,遇上头皮针难免会慌,手忙脚乱的。孩子的哭喊、家属的责骂、都充斥着大脑中的每一个神经,令人头昏脑涨,无所适从。现在的我们,经过临床实践的积累,成长了很多,面对同样的场景,也学会了冷静面对,沉着处理。
去年,医院晋级二甲,我们一起努力。为了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业务更上一层楼,我们是一刻也不敢懈怠:制度在完善,业务在加强,流程在优化,沟通在紧密,我们每天在工作、开会、学习、补充资料,日子过的紧张又充实,想着为医院的发展尽各自一点绵薄的力量。当然,我们用汗水换来了可喜的结果,二甲顺利通过。我们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回报,我们很欣慰。
如果说我们的医院是一望无垠的大海,那我们就是那惊涛下激起的朵朵浪花;如果说救死扶伤的事业是一座巍巍大山,那我们就是漫山遍野的粒粒石头。如果说儿科的工作是狂风暴雨,那我们就是风雨后的彩虹,带给病人及家属希望的天使。医院能有今天的成绩,在人民群众中有良好的形象基础,与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
如今,我院还在继续壮大,我们也需要继续拼搏。每次走进医院,我都会被一种团结互助、无私奉献、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所感染,因为我们是医院的一份子,我们秉着主人翁的精神,和它一起成长。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医院的发展还需要我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细节做起,我坚信,我们和医院会继续前进,共创辉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