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招聘面试回答你最喜欢的教育家以及最喜欢的名言
教师招聘面试回答你最喜欢的教育家以及最喜欢的名言---陶行知
教育家陶行知当小学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快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当即喝止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接过糖。
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在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给你。那个同学更惊异了。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他们毕竟是我的同学啊!案例分析:
从此案例中,我们发现陶行知先生在处理这个事件的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的批评性语言而是采用了表扬的方式。在案例中陶行知先生一共表扬了三次:第一次表扬学生的诚信,遵守约定按时来与他见面;第二次表扬学生的正义,能够仗义执言,帮助弱小的同学;第三次又一次以奖励一块糖的方式表扬了他。
在这三次的表扬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虽然奖励、表扬的方式都是一样的,但其中分量最重、含义最深的是陶行知先生对这个孩子的第三次表扬——表扬学生自己认识到了在整个事件中所犯的错误,也就是学生对自己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个体自我的精神交锋,它通过个体主体以肯定或否定的形式来自我调节,是个体或坚持或放弃或调整自我的重要信念、想法或行为,是自我作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我认为在这个案例中,陶行知先生处理得十分巧妙,在遇到这个事件的时候,陶行知先生没有采用大多数教师常用的批评教育方法、讲道理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等方法使学生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而是给了学生一个充分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个孩子的内心一定是矛盾的,他一定会思考陶行知先生找他的原因是什么,会对他说些什么等等。这样便形成了一个自我的精神交锋。这个学生已经不是低年级的学生了,他有一定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之后,他便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自我教育是一个学生的自我教育,是一个学生自我内心体验,他是学生自己认识并纠正不良行为的过程,它比教师采用说教而是学生纠正不良行为的效果要好很多。再者它是一种内心体验,是学生自己认识到的,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如果这个孩子再遇到类似的事件,当他要解决事件时,内心中就会有一个正确处理事件的航标,而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个事件对他今后的健康成长也有一个铺垫性的作用。
陶行知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徽州歙(shè)县人,原名文浚。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后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为行知。毕业于金陵大学文学系。
陶行知开创中国近代教育的典范,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陶行知以赤子之忱表达的思想和实践,代表了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近代中
国的危机多难,又使“教育救国”成为许多知识分子的梦想,陶行知正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最可贵的是,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又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其精神为人所同钦,世所共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早在他创办南京安徽公学时就为这所学校提出三个教育目标: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审美的意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第二篇:我最喜欢的教育家
我最喜欢的教育家
——读陶行知有感
在噪杂、喧嚣、焦躁与浮夸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教育者都需要大师指点迷津,需要一些经典的教育思想来陶冶情怀。大师的力量、经典的力量是取之不竭的,是用之不尽的。我们从大师的思想里所学到的不仅是思想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人格品质和浓浓的人文情怀!
陶行知先生曾经针对旧教育的弊端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教育的歧途在于抱着分数忘记了人生,抱着标语口号忘记了人生,抱着金钱忘记了人生。陶先生还揭示了教育的服务方向、办学途径以及艺术熏陶的育人规律。他认为不了解社会需求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不重视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不运用社会力量办学是无能的教育。
陶行知指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先生的责任不只是单纯地教书,应该是教学生怎么学。作为一位英语老师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学习应该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是主角。而我们老师只是一些传道、受业、解惑的人,我们真正所要做的是教会孩子们怎么去学习。有一句话说的非常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学习的方法才能让孩子们受用终生。结合我们英语来看,教、学、说三合一的方法无疑对于每个老师都是非常有效和重要的。
综观陶行知教育思想我发现他的精华有四:第一是坚持以人、生为本,为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提供充要条件。人是生命,教育的本质应该是生命孵化生命;人是万物之灵,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品行影响品行、人格熏陶人格、情感点燃情感。我们作为人民教师要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要树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尊重、相信、理解、激励、赏识每一个学生。我们每个人民教师都应该站在人类灵魂的伟大工程师的高度之上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第二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陶先生一贯主张告别“告诉”之施,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坚持学生自动、生生互动、师生联动,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如此,在课堂上多一些互动是每个学生内心的呼声,这不但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开口说英语的良好习惯。单纯的说教式教育早已经成了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了啊!第三是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个性和施展特长。每个学生对于英语的接受快慢程度以及接受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作为老师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盲目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教,而应该适当地变换方式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求。第四是开发学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最好的。我们应该牢记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陶先生提出了解放学生的脑、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的六大解放,其根本是为了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他是中华创造教育的先驱,提出了尊重天性、启迪灵性、诱发悟性、激发创造性、发展个性的重要思想。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潜意识,有人曾经作过这样一个比喻:把一个人的意识比作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冰山,显意识就是上面露出的冰山的一角,而潜意识就是隐藏在海水下冰山的主体,它集中了冰山几乎全部的能量。每个孩子都有无穷的创造力需要我们帮助他们认真的去挖掘。有太多的人都证明了人是有掌握多种语言的能力的,英语的学习对于孩子来说不应该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如果你发现你的学生学习英语有困难,那么一定是你的教育方法存在某些弊端,是你该学习和调整自己教学方法的时候了。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精髓。这对于我们的英语教育同样有很重要的借鉴价值,因为英语与其他课程的不同在于它是一门语言,它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使用英语,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只有在这种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才能让学习和谐有序。
生活是教育之源,生活是学习之源,生活是道德之源,生活是创新之源。用生活来教育,给生活以教育,为生活的积极向上而教育。我们是人类未来美好生活的缔造者,让我们把教育熔入生活,带向每个人的心中吧!
第三篇:教师最喜欢的教育名言
《金属热胀冷缩吗》教学反思
大川学校
范宣友
本课是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主要是研究金属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前面学生认识了水、空气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此时会很自然地想到另一个问题:固体是否会象液体的水、气体的空气那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因此这课选择让学生开展这一观察研究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第二个活动是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根据本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和实验室器材配备及安全原则,我选择这两个试验为演示试验,并适当小范围让学生参与的教学设计。为了更好调动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试验操作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本单元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认识。课程时间要在45分钟完成教学,需要把握好试验的过程和时间要求。因此,上这课前,我首先在实验室进行这两个试验的验证操作,通过自己的试验,发现让铜球加热穿过铜环这个试验至少需要给铜球加热4分钟才能打到试验效果,给钢条加热至少需要5分钟才有明显的试验效果。因此我把教学环节的时间控制为两部分,前两个演示试验控制在20分钟内,后面22分钟时间保证学生的分组试验,最后三分钟确定为小组交流汇报及总结时间。这样确立了时间的分配,在教学中本课比较紧凑,试验环节紧紧相扣,让学生既有得观察、思考,还能满腔热情的参与到分组试验中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加深了对绝大多数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认识,锻炼了动手试验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小组合作的能力。
本课最大的收获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和实验室的实际来设计教学环节和方法起到的教学效果比较好,让每一个试验都能给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这样的试验教学才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
第四篇:我最喜欢的名言
我最喜欢的名言
王茜
我最喜欢的名人名言是雪莱的“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出生于英国的苏塞克朗郡,他不但是英国著名的抒情诗人,还是一个哲理诗人和政治诗人。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我都是会想起这句名言。
雪莱的“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名言是比喻现在虽然在困难阶段,但是总会过去的,幸福就在不远处。
这句名言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两姐妹找工作的故事。大学毕业后,有两个姐妹去找工作,可是找了半个月都没找到。有一天,她们来到一家公司应聘,面试后,这家公司的经理告诉她们,公司正好缺两个发传单的,问她们愿不愿意干,妹妹听了,生气的说:“什么,你竟然让两个大学生在街上发传单。这事不可能,我才不干这种苦差事。”而姐姐却欣然接受了。后来,妹妹一直在找工作,要么是她看不上这份工作,要么就是她想做这份工作,没人肯要她。而姐姐在大街上努力地发传单。终于,经理看到了姐姐的认真和勤奋,让姐姐成为了试用期的员工。这让姐姐高兴极了,更加努力工作了。
一年过去了,姐姐由于工作表现突出,成为了这家公司的经理,而妹妹依然在找工作。当妹妹向姐姐请教成功的秘诀时,姐姐说:“你首先要喜欢上这份工作,并全心地投入,总有一天,你就会成功。”妹妹听后恍然大悟,便找了一份工作,并好好地做。最终,这两个姐妹各自都有了成功的事业。
这句名言和这个故事都主要是想告诉我们,现在虽然是困难阶段,但只要努力,终究是会过去的。我知道了我们应该面对困难,不能逃避,也不能放弃,要努力战胜它。这样,我们才能成功,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第五篇:我最喜欢的名言
我最喜欢的名言
我喜欢很多很多名言,因为一些有哲理的语句,总能给人们一些启示,让人们明白很多道理并克服困难。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是:成功的秘诀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坚持不懈的努力。这句话的意思是显而易见的,和滴水穿石的故事中所蕴涵的哲理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水滴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取得成功。试想,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一样,无论做任何事都保持有坚持不懈的态度,那么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呢?
我忘不了那一次,老师发了一张数学卷子,让我们回家去做,一开始还畅行无阻,我心里暗自庆幸,这道题小菜一碟,可是半路杀出个拦路虎,一会功夫就把我搞得晕头转向,解法写了好几种,还是不通。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天气虽冷,可一会工夫,就满头大汗。我又气又急,猛的一甩笔,说:你厉害,我还不奉陪了呢。我坐在那里眉头紧锁,这时,耳边响起了约翰生的一句名言:成功的秘诀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不懈的努力。想一想,那些成功的人士在成功的道路上克服了多少困难,付出了多少心血。难道这点小困难就把我难住了?妈妈喊我吃饭,不吃!做不出来这道题我就不吃饭。于是,我又上了战场。我瞑思苦想,草纸用了一张又一张,思维方法不断改变就这样做呀做,终于做出来了!那一刻,就像是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一样,我高兴的手舞足蹈。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我们曾经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想退缩,想放弃。而当我们想放弃的时候,我们不妨想想这句话成功的秘诀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了,加上科学的方法,那么我们将克服所有困难、勇往直前!
单县实验小学六年级:孙家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