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题报告:培养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
开 题 报 告
陈述人:何建刚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代表课题研究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对本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予以审议、指正。报告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该课题研究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深切呼唤。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说”需要敏捷的思维、良好的心理和得体的态度。《语文课程标准》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同时也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各年段中口语交际都有不同层次的标准。
2.该课题研究是我校教学教研的迫切需要。从对本校师生的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学生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就要数“说”的能力。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至少有三分之一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存在语句含糊、词汇贫乏、词不达意的现象,话语缺乏连贯性和条理性。在传统语文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不注重口语交际的训练,重书面写作轻口语表达的倾向较严重,部分教师不知如何去上口语交际课,在口语交际的设计上较为随意,导致学生对口语交际失去兴趣。
3.该课题研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人际交往更加频繁,口语交际是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交流活动。“出口成章”“能言善辩”是现代人的工作需要、生活需要,更是生存的需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须从孩子抓起。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使其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基于上述几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该课题,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校情的口语交际训练新路子,为类似学校提供一些操作性较强的训练策略与方法,为口语交际教学再积点滴经验。
二、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如何解决目前我校部分教师重书面写作轻口语表达的倾向。
2.如何激发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习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课题组成员立足本班实际,紧密结合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习惯,创设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情境,拓宽口语交际渠道,探索出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3.如何提高我校口语交际课的实效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实效行。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述评及预计的研究突破
(一)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口语交际的研究在我国语文学科里比较早,其最初称之为说话。在2007年11月《小学语文教师》杂志郑华福的《克服口语交际表达障碍,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文章中提出:“目前,许多学生的口语表达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平时说起话来,大都能说会道,但在正式场合发言却语无伦次,很难做到连贯、完整、持久。究其原因,除部分学生由于词汇贫乏、词不达意外,相当多的学生是由于缺乏自信、紧张胆怯,造成思想混乱,难以准确的表情达意。因此,要顺利的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必须想方设法克服他们口语交际表达中的心理障碍。”
综上可见,在我国基础教育战线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内,口语交际仍然是一个难题,普遍存在被忽视,或难以在有限时间内达到课标要求等问题。对于一线教师来讲,口语交际课依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本课题预计的研究突破
1.关注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发展过程,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改变目前小学生口语表达实践机会不均等、训练渠道狭窄、训练形式单一的现状。引导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创设情境,拓宽口语交际训练渠道,使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自觉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口语交际。
四、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通过创设口语交际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都有说话的内容,都有说的兴趣,主动积极地参与口语交际;培养学生敢说的胆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让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交际的信心,感受口语交际的快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同时努力为一线教师提供有效的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可借鉴的方法。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1.学生如果在小学阶段形成了口语交际的能力,那么就为未来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科学的有效的策略将会真正树立口语交际教学其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显现其课程价值,会因此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2.本课题将在实践中总结出规律性的教学理念,其成果一方面将对我校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对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方法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本研究将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直接作用,为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五、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遵循的原则
(一)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依据,教学建议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参考。
2.儿童心理学和语言学。儿童身心有自身的特点,其心理活动形式主要是注意、感知、理解、记忆和思维,语言是在认知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言语交际的基本理论。口语交际是一个在具体的语境条件下,表达者通过一定的传递途径发出信息,并由授受者接受信息,以此达到一定交际目的、完成一定交际任务的过程。参与交际的人必须轮流充当表达者和授受者,否则无法展开交际。为了保证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实现交际的动机和目的,交际者必须共同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二)遵循的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师在实验中用科学理论作指导,在实践中丰富发展理论。
2.系统性原则。根据儿童身心特点,训练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分层训练与整合训练相结合。要根据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形成的特点,设计口语交际训练序列,遵循规律,科学训练。
3.主体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励学生的内在动因,建立新型的学生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通过学生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得到实现。
4.开放性原则。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广泛涉及多方面知识,丰富学生的头脑。并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5.发展性原则。确立以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观,不要停留在随知识传授自然而然地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传统认识水平,而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语文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自身潜能充分发挥。
六、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外部条件
1.学校领导非常注重对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努力为教师搭建教学研究的平台。
2.聘请惠农区教研室主任吴树强、自治区特级教师姚雪晴老师对该课题进行理论指导。他们理论水平高,教研经验丰富,专业理论强且课题研究水平高,直接领导课题负责人的工作,便于指导。
3.学校相关教学资源丰富,学校为教师订阅大量图书,如:《宁夏教育》《宁夏教育科研》《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教师也认真阅读学习,写读书笔记,所以课题组具备本课题研究的条件,课题组成员有充分的研究条件。
(二)内部条件
该课题负责人何建刚在学校任教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且教学经验丰富,有较强的驾驭教材能力。并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熟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与学生沟通能力强。课题组成员工龄都在十年以上,全部大学学历。都是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实践工作者,具有语文教育的专业素质。其中肖红霞、李翠玲、刘芳、杨君霞都是小教高级职称,其他人为小教一级职称。肖红霞、李翠玲为市级骨干教师,杨君霞、张红霞为惠农区级骨干教师。杨葆琴是主管教学副校长。她们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有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一、课题概念的界定
1.口语交际:是一个在具体的语境条件下,表达者通过一定的传递途径发出信息,并由授受者接受信息,以此达到一定交际目的、完成一定交际任务的过程。
2.有关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就是为了纠正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重书面,轻口头”的应试教育之偏颇,探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途径,为学生走上社会之后的学习、工作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
二、课题的理论假设和研究目标
(一)理论假设
我们的设想是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情境,激发每一个学生说话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培养学生敢说的胆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让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交际的信心,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同时使我校一线教师有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可借鉴的方法。
(二)研究目标
通过在学校范围内激发课堂和课外口语交际的兴趣研究,增强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具体目标:
(1)力求改变教师口语交际教学理念,提高口语交际的教学水平。
(2)探索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的方法及策略;培养学生具备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使学生愿意同别人进行交际;学会认真倾听、勇于表达与交流的品质;使学生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如何激发小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研究,解决“想说和放胆说”的问题。创设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情境,拓宽口语交际渠道,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汇总。主要有交往类、辩论类、介绍类和表演类,凭借教材,抓口语交际教材这一训练“基点”,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口语交际特点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培养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和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提高口语交际的信心。
4.口语交际有效教学的策略,包括课内外训练的内容、步骤和组织训练的方式方法等,解决“有话说、说具体”的问题。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应对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交际素养。这是研究的重点。
5.精彩的口语表达与文明交际的整合训练策略。解决“互动、构成交际状态”的问题。这是研究的难点。
四、研究对象
2013年10月-2014年6月课题组成员及其任教班级学生
五、课题研究过程设计
研究周期: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 具体安排:
(一)课题准备(2013.10-2013.11)
1.课题负责人选定课题,填报申报表,申报立项。2.组建课题组,部署实施计划,建立学习、检查、指导制度。
3.对学校口语交际教学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调查,并认真分析原因;通过问卷、座谈,了解学校教师对本课题的研究态度,并作正面引导。
4.课题组成员广泛学习,组织培训,学习有关口语交际理论文章,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在了解有关课题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本校实际情况,设计研究方案,写好开题报告。5.组织召开开题座谈会。在做好开题准备之后,组织召开开题座谈会。聘请教研室教研员参加、指导、课题组在此基础上对开题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培养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3.12-2014.5)
课题实施阶段近两个学年,四个学期,各阶段不能完全分开,但各有侧重,循序渐进。
第一阶段(2013、11—2014、1)1.如何激发小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研究,解决“想说和放胆说”的问题。例如创设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情境,我们准备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看情境表演、陈设相关的实物、绘制有关情景的图画、制作必要的道具、播放录音等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接近生活的情境,指导学生带着情感走进“交际情景”。拓宽口语交际渠道,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广纳博采,积淀口语交际的素材。
通过观察研究,我们发现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低下、词不达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储备,词汇匮乏,“无话可说”。我认为,只有多读多积累,学生的口语交际才有文化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交际的语言就会内容丰富,才能给人启迪。
3.初步探究口语交际有效教学的策略,包括课内外训练的内容、步骤和组织训练的方式方法等,解决“有话说、说具体”的问题。
第二阶段(2014、1——2014、3)
1.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平时教学中运用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鼓励课题研究人员运用。2.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培养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交际的信心。
3.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汇总。主要有交往类、辩论类、介绍类和表演类,凭借教材,训练口语交际的能力,抓口语交际教材这一训练“基点”。各年级语文教材中编排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话题鲜活,形式多样,一事一训,一练一得,预留空间大,便于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然后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口语交际特点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低年级的《介绍自己的小制作》、《看谁想得妙》;中年级的《有趣的发现》、《小小辩论会》;高年级的《童话故事》、《我喜爱的影视片》等。
4.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学段口语交际的不同具体要求以及各年级段学生语言表达的不同特点,课题组按高段、中段、低段不同分工进行同步研究,寻求提高口语交际的方法和途径。
5.实验教师写好教学随笔、经验文章和教学案例等,反思研究过程,及时总结成功之处,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
第三阶段(2014、3——2014、4)
1.按课题实施方案,充实研究内容,加大研究力度,运用、发展已有成果,不断总结、完善。
2.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感受口语交际的快乐,培养学生应对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交际素养,从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3.探讨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策略,在喜闻乐见的训练活动中渗透表达与交际的整合训练,解决“互动、构成交际状态”的问题。(1)注重交际过程、活动方式的设计。(2)训练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应对能力,才能在生活中更好的与人交往。(3)经常开展互动性、交际性强的活动。(4)结合阅读教学进行互动、交际训练。4.在探索口语交际教学有效策略的同时,总结哪些方法比较科学、有效,形成经验论文和总结,在课题组内交流。
5.教师交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好学生资源,以生助说,充分发挥部分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学生学会说话、学会交际。
第四阶段(2014、4——2014、5)
1、开展研讨或观摩会等,交流平时教学中运用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鼓励课题研究人员运用,并全面进行研究,完成必要的研究内容,做好中期成果报告。
2、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对比调查,了解研究效果
3、总结研究得失,及时调整研究方法
(四)结题验收(2014.6)
1.全面总结,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对结果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并揭示教育规律。
2.自审完善工作,接受市的终结性评估。汇编研究资料,编写《培养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论文、案例集。
3.实验班开展口语交际能力展示活动、实验教师进行口语交际课展示,总结研究成果
4.在成果展示的基础上,进行课题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课题工作报告,并向课题管理单位申请结题。
参与人员:相关领导、评估专家、研究人员 注:本安排随研究进程可作恰当调整。
六、研究方法设计
1.文献检索法:搜集检索国内相关研究理论成果,提供必要的理论学习材料和研究基础,并借鉴理论基础去指导实践。这一研究方法在课题准备阶段使用。
2.问题探究法:观察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表现出的问题,针对问题,追溯原因,分析原因,并谋求理论依据,在理论指导下,对症进行策略尝试。这一方法在课题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使用。
3.行动研究法:坚持实践出真知的原理,按照课题设计和实施方案,在现实的工作岗位上,在学生学习的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谋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研究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这一研究方法将贯彻课题研究始终。
4.调查研究法:追踪调查学生在口语交际参与实践前后的发展状况,为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这一研究方法将贯彻课题研究始终。
5.个案分析法:将学生的问题收集整理,积累,抓住典型问题进行个案分析,并跟踪进行个案策略尝试,在尝试过程中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提炼,找出规律,探索实践的有效性策略。这一研究方法将贯彻课题研究始终。
6.经验总结法:总结实验经验,探索、提炼实验成果,升华研究成果,实现理论创新,推广研究成果。这一方法在课题实施和总结阶段使用。
七、完成本课题的主要措施
(一)课题组织与管理
1、争取学校的支持,从教科研的角度制定相应的考核奖励措施,推动研究工作的开展。
2、课题组成员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交流体会,使优秀的研究方法、成果得到肯定和推广,并改进研究中的不足。
3、每学期开学时,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学期结束时,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都要撰写研究论文、案例、反思,在课题组内交流,并鼓励教师投稿。
(二)主要措施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做到既分工又合作。
2、实验教师如期完成课题组分配的研究任务,收集研究素材,总结经验,上交研究成果。每位实验教师随时拿起笔来,重点写好自己的“做法”,如教学随笔、经验文章、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力争人人每学期上好2节研究课。
3、课题组及时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分类归档,建好档案。
八、预期研究成果
1.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综合素质将有明显提高。2.将促进我校语文教学质量提高。3.将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九、主要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2.郑华福.《克服口语表达障碍,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小学语文教师》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年11月
3.胡宁.《口语交际课之我见》《小学语文研究》2005年第3期
4.刘仁增.《口语交际:发展语言是硬道理》《小学语文教学》 山西教育报刊社 2009年总2月
5.《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8年5月
二0一四年六月十九日
第二篇:农村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开 题 报 告
濮阳开发区胡村乡大村小学
董宝生
农村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开 题 报 告
大村小学
董宝生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代表课题研究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领导,专家老师对本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予以审议、指正。报告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课题论证报告 第二部分:课题设计报告
第一部分:课题论证报告
一、选题意义及课题提出的背景
该课题研究是我校教学教研的迫切需要。从对本校师生的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学生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就要数“说”的能力。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至少有三分之一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存在语句含糊、词汇贫乏、词不达意的现象,话语缺乏连贯性和条理性。在传统语文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不注重口语交际的训练,重书面写作轻口语表达的倾向较严重,部分教师不知如何去上口语交际课,在口语交际的设计上较为随意,导致学生对口语交际失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师生、生生只有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进行交流沟通,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才会高涨。教师把对学生的指导,有机地融合在交际中,精心设计教学,渗透宽松和谐的交际氛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才会调动起来,才会有说的自信和欲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创新精神,努力引导学生发表一点新思想,谈一点新见解,说一点与众不同的看法,不要人云亦云,鹦鹉学舌。
基于上述方面的认识,我们提出该课题,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校情的口语交际训练新路子,为口语交际教学再积点滴经验。
二、研究基础
(一)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
目前农村小学生在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要数“说”的能力,有关统计显示,农村的学生在数理化方面比城市学生成绩高,而语言表达、口语交际能力普遍比城市学生弱,农村学生普遍不善于用口语与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如无话可说,有话不敢说,不知道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语言得体等。
导致我国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的主要因素有:
①应试教育仍存在导向作用。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分数,对于口语的表达能力不太重视。②家庭教育差。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普遍缺少现代城市文明生活的经验,缺乏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识,既无经验亦无主动意识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加上农村家长忙于生计、平时无暇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久而久之,形成“只养不育”的局面。近年来农村打工族数量日益增加,农村家庭中很多是母亲成了留守家长,一个人操持家务已经不易,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
③口语交际课的形式单一。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无法从容地把自己的想法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也没有时间对他人的想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④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口语交际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①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农村学生地方方言过重,文字语言表达贫乏.孩子们从呀呀学语起,就已经在地方方言中扎根了。教师在口语交际课上,由于学生说话时常常受地区方言的影响,以及他们生活经验贫乏,积累的词汇不够丰富,这就造成了语言表达上的障碍。交际时有的结结巴巴,有的无话可说,使原本能体现个性和创造性的口语交际变得枯燥无味。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紧跟时代脉搏的需要。
②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个个参与,人人实践,学生在广阔的互动空间里学习语文、识字用字、用词造句、润饰成文、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长才干,交际中能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能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口语交际综合性课堂教学能打破过去传统教学“说”与“听”不能同步的环节,把过去“轻说”“轻听”,重“写作”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予以否定,同时更能打破学生“守口如瓶”的僵局,锻炼学生的胆量与勇气。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展开口语交际活动,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听”促“说”,以“说”促“写”,相互结合,提高能力,迎合素质教育。
③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促使农村孩子知行统一发展的需要。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行一旦分离,必能导致活动变形。口语交际是训练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综合训练,口语交际课把口语和交际结合,避免了孤立的听话、说话训练,学生通过口语交际的实践,规范了口头语言,培养的是交际能力。出色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良好配合的外化表现。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语言组织能力强、理解能力强、表述恰当准确、语气语调语速恰当、态度谦和、行为彬彬有礼、举止进退有度等等,要达到这些目标除了强化学生口语训练外,还要在丰富的语文素养中,使农村学生对语言的认知、语言的运用、语言的交际结合,增强了农村孩子对语言的知、行统一,有利于提高语文听说教学效率。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构建口语交际课典型课例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成长。
(1)学生层面上的目标:
①农村学生地方方言过重,文字语言表达贫乏;培养学生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②能认真听别人说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③学生胆怯,不敢交际,使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④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口语交际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由多种因素构成,其中主要因素是:良好的语言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快速的语言组合能力、得体的举止谈吐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
(2)教师层面上的目标: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我们将透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透视教学设计、教学操作和教学行为的针对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教学结构上的目标:
教材中的内容对生活在农村的儿童来说是可想而不可及的,他们无法就这些内容去交际、无话可说。怎么办呢?作为教育者若拘泥于教材,就教材静态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必然使口语交际走入死胡同。现实中似乎农村的教师也明白这一点,于是因地制宜地选择了一些口语交际的内容,但是往往偏离了学生的生活,只注重趣味性而忽视了真实性和实用性。
“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交际的舞台,就是学生交际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还应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实践交际的本领。即“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二)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就现在小学生目前已有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习惯作调查分析,制定调查实验方案。(2)对与本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现在成果的收集、整理、学习。(3)课题组成员围绕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开展专题研讨活动。(4)实施调查实验方案
(5)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测试评价(6)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
(三)主题研究原则
(1)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解决“想说和放胆说”的问题。创设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情境,拓宽口语交际渠道,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汇总。主要有交往类、辩论类、介绍类和表演类,凭借教材,抓口语交际教材这一训练“基点”,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口语交际特点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培养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和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提高口语交际的信心。
(4)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包括课内外训练的内容、步骤和组织训练的方式方法等,解决“有话说、说具体”的问题。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应对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交际素养。这是研究的重点。
(5)精彩的口语表达与文明交际的整合训练策略。解决“互动、构成交际状态”的问题。这是研究的难点。
四、创新程度、应用价值
(一)创新程度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是:积极构建开放、创新的口语交际课堂,通过对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为学生创造具有丰富的口语交际素材、宽松的交际环境和充分的口语表达空间,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变羞于表达为主动表达,变不善表达为善于表达,乃至能说会道,能言善辩,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长足发展,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以本课题为契机,推动学校各学科的大胆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二)应用价值(1)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通过创设口语交际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都有说话的内容,都有说的兴趣,主动积极地参与口语交际;培养学生敢说的胆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让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交际的信心,感受口语交际的快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同时努力为一线教师提供有效的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可借鉴的方法。
(2)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①学生如果在小学阶段形成了口语交际的能力,那么就为未来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将会真正树立口语交际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显现其课程价值,会因此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②本课题将在实践中总结出规律性的教学理念,其成果一方面将对我校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对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本研究将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直接作用,为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课题设计报告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的主要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一、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外部条件
1.学校领导非常注重对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努力为教师搭建教学研究的平台。2.聘请濮阳市教育局张红丽老师对该课题进行理论指导。她理论水平高,教研经验丰富,专业理论强且课题研究水平高,直接领导课题负责人的工作,便于指导。
3.学校相关教学资源丰富,学校为教师订阅大量图书,如:《河南教育》《河南教育时报》《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教师也认真阅读学习,写读书笔记,所以课题组具备本课题研究的条件,课题组成员有充分的研究条件。
(二)内部条件
该课题负责人董宝生在农村学校任教小学语文教学工作26年,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且教学经验丰富,有较强的驾驭教材能力。并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熟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与学生沟通能力强。课题组成员武彦芳、吴震霞、张慧锋、张振玲、武艳玲教龄都在十年以上,大专及以上学历;都是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实践工作者,具有语文教育的专业素质;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有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障
1、学校具有较好的研究保障条件。学校的研究资料丰富,并且给各年级都配置了电脑,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并收集外地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成功的经验。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借鉴他们的经验,从理论上提高了教师们的认识,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我校制定了《科研管理条例》,教师们都形成了较强的科研意识,教师们都能积极参与课题实验,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
3、我们针对本课题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在本校图书室、杂志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借鉴各位同仁的经验,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找出本课题实施方案的理论依据。在对学生的调查研究方面,针对本课题内容制定了调查问卷,这些工作为后续研究的展开打下了基础。
(四)主要措施
1、出台科研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做到既分工又合作。
2、保障研究经费。
3、充分利用因特网,购置必需书目,为实验提供文献资料保障。
4、实验教师如期完成课题组分配的研究任务,收集研究素材,总结经验,上交研究成果。每位实验教师随时拿起笔来,重点写好自己的“做法”,如教学随笔、经验文章、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力争人人每节课都上成研究课。
5、课题组及时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分类归档,建好档案。
二、实施阶段(2016.05-2017.05)
课题实施阶段近一个学年,两个学期,各阶段不能完全分开,但各有侧重,循序渐进。第一阶段(2016.05—2016.06)
1、邀请专家做工作指导,修订课题研究计划。
2、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解决“想说和放胆说”的问题。例如创设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情境,我们准备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看情境表演、陈设相关的实物、绘制有关情景的图画、制作必要的道具、播放录音等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接近生活的情境,指导学生带着情感走进“交际情景”。拓宽口语交际渠道,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广纳博采,积淀口语交际的素材。
通过观察研究,我们发现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低下、词不达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储备,词汇匮乏,“无话可说”。只有让学生多读多积累,他们的口语交际才会有文化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交际的语言就会内容丰富,才能给人启迪。
4、初步探究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包括课内外训练的内容、步骤和组织训练的方式方法等,解决“有话说、说具体”的问题。
第二阶段(2016.07—2016.09)
1、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平时教学中运用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鼓励课题研究人员运用。
2、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培养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交际的信心。
3、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汇总。主要有交往类、辩论类、介绍类和表演类,凭借教材,训练口语交际的能力,抓口语交际教材这一训练“基点”。各年级语文教材中编排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话题鲜活,形式多样,一事一训,一练一得,预留空间大,便于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然后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口语交际特点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低年级的《介绍自己的小制作》、《看谁想得妙》;中年级的《有趣的发现》、《小小辩论会》;高年级的《童话故事》、《我喜爱的影视片》等。
4、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学段口语交际的不同具体要求以及各年级段学生语言表达的不同特点,课题组按高段、中段、低段不同分工进行同步研究,寻求提高口语交际的方法和途径。
5、实验教师写好教学随笔、经验文章和教学案例等,反思研究过程,及时总结成功之处,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
第三阶段(2016.10——2016.12)
1、按课题实施方案,充实研究内容,加大研究力度,运用、发展已有成果,不断总结、完善。
2、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感受口语交际的快乐,培养学生应对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交际素养,从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3、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喜闻乐见的训练活动中渗透表达与交际的整合训练,解决“互动、构成交际状态”的问题。(1)注重交际过程、活动方式的设计。(2)训练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应对能力,才能在生活中更好的与人交往。(3)经常开展互动性、交际性强的活动。(4)结合阅读教学进行互动、交际训练。
4、在探索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同时,总结哪些方法比较科学、有效,形成经验论文和总结,在课题组内交流。
5、教师交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好学生资源,以生助说,充分发挥部分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学生学会说话、学会交际。
第四阶段(2017.01-2017.03)
1、开展研讨或观摩会等,交流平时教学中运用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鼓励课题研究人员运用,并全面进行研究,完成必要的研究内容,做好中期成果报告。
2、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对比调查,了解研究效果
3、总结研究得失,及时调整研究方法
参与人员:课题组长、领导、专家、课题组成员、实验学生
三、结题验收(2017.04-2017.05)
1、全面总结,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对结果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并揭示教育规律。
2、自审完善工作,接受市的终结性评估。汇编研究资料,编写《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案例集。
3、实验班开展口语交际能力展示活动、实验教师进行口语交际课展示,总结研究成果
4、在成果展示的基础上,进行课题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课题工作报告,并向课题管理单位申请结题。
参与人员:相关领导、评估专家、研究人员 注:本安排随研究进程可作恰当调整。
四、研究方法设计
1、文献检索法:搜集检索国内相关研究理论成果,提供必要的理论学习材料和研究基础,并借鉴理论基础去指导实践。这一研究方法在课题准备阶段使用。
2、问题探究法:观察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表现出的问题,针对问题,追溯原因,分析原因,并谋求理论依据,在理论指导下,对症进行策略尝试。这一方法在课题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使用。
3、行动研究法:坚持实践出真知的原理,按照课题设计和实施方案,在现实的工作岗位上,在学生学习的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谋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研究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这一研究方法将贯彻课题研究始终。
4、调查研究法:追踪调查学生在口语交际参与实践前后的发展状况,为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这一研究方法将贯彻课题研究始终。
5、个案分析法:将学生的问题收集整理,积累,抓住典型问题进行个案分析,并跟踪进行个案策略尝试,在尝试过程中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提炼,找出规律,探索实践的有效性策略。这一研究方法将贯彻课题研究始终。
6、经验总结法:总结实验经验,探索、提炼实验成果,升华研究成果,实现理论创新,推广研究成果。这一方法在课题实施和总结阶段使用。
五、完成本课题的主要措施
(一)课题组织与管理
1、课题顾问
张红丽
中央教科所协作组成员、河南省名师。
2、学校管理
张在学
胡村乡中心校副校长 陈素美
胡村乡大村小学校长
3、研究小组 组
长:董宝生 参研人员:
武彦芳
中小学二级教师
语文教研组长 吴震霞
中小学二级教师 张慧锋
中小学二级教师 张振玲
中小学二级教师 武艳玲
中小学二级教师
4、研究人员分工
实验负责:董宝生设计课题方案、制定研究措施、组织交流、整理研究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理论学习主持:董宝生 会议记录:武彦芳 资料整理、保管:董宝生、吴震霞
文献资料查阅、收集:张慧锋、张振玲、武艳玲、问卷调查:武彦芳、董宝生、张慧锋、张振玲、武艳玲、吴震霞 课题设计、研究报告等:董宝生 音像资料:吴震霞、张慧锋、张振玲
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课题研究,在班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实践、开展研讨,及时积累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完成相关论文、案例等。
5、争取学校的支持,从教科研的角度制定相应的考核奖励措施,推动研究工作的开展。
6、课题组成员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交流体会,使优秀的研究方法、成果得到肯定和推广,并改进研究中的不足。
7、每学期开学时,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学期结束时,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都要撰写研究论文、案例、反思,在课题组内交流,并鼓励教师投稿。
综上所述,我们拥有一支高素质,有课题研究经验和能力的研究队伍,具备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硬件条件,已经储备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所以,我们的课题研究是完全可行的。
第三篇: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
总结报告
亢村中心校丰乐屯学校
崔 彩 丽
《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
总结报告
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重读写、轻听说的观念在大部分教师的思想中占有根深蒂固的地位,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大纲将“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执教时,不是把口语交际课堂变成提问的形式,就是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交际不起来,或者课堂上热闹非凡却偏离了主题。研究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是改变这种种现象的根本。
在进行该课题研究的两年中,我们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2008年9月至2009年元月,调查问卷,了解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制定实施细则,做到有的放矢;
二、2009年元月至2010年元月,研究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我们尝试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设计冲突,调动学生的互动欲望;增强互动,实现师生、生生的双向或多向交流;拓宽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
三、2010年元月至2010年6月,总结此次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摸索一些教学策略,并运用这些策略,使我们的口语交际课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应用会使我们的口语交际课步入正轨,优化我们的课题教学,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研究还只是出于初级阶段,怎样才能更好地上好口语交际课,怎样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和谐,更有效,这将是我们继续努力的目标。
第四篇:《乡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范文
《乡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2017年9月,我申请了“乡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这个研究课题,至今已历经一年的课题研究。经过自己浅显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收获,但还有很多工作应在今后不断深入地去做。现将课题实验总结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背景。
随着我们乡村城市在近几年的经济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就等于拓宽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事业上也就多了几分成功的希望。同时,新“课程标准”也明确对口语交际提出了要求。在这外部环境和课程标准的共同要求下,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宗旨,指出了课题研究。
2、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纵观学生的课堂表现,许多学生往往不善于发言,很少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在被点名后,往往也是显得局促不安,表意不明,更不要说把握机会积极参与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了。这样,久而久之,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逐步削弱、萎缩,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也就不能充分地体现了。因此,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只有差别,没有差生”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新课程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就要使学生在意识上想参与,敢参与,有参与活动的热情和积极的精神;在品德上,积极、平等、合作、相互尊重;在思维上,机敏灵活、及时变通,语言表达准确。
三、研究对象。
以本人教学中任教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联系以前的教学情况,并与本校及相关资料的情况作对比参照,来说明强化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之下,所起的作用。
四、研究过程。本次实验研究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拟订实验方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开展实验研究,探索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按照实验计划,扎扎实实进行实验;第三阶段,总结反思阶段,整理各种资料,拿出结题小结。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开发学生潜能,弘扬学生的个性,以课堂教学为杠杆,以听、说、读、写为主要内容,以多种形式的活动为主体,争取多方面的培养环境,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开放性的教学中得到提高。
我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
(一)引发兴趣,激发热情。“燃起学生的渴望和学习热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因此,要注意口头表达训练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喜欢说。学生只有在心情愉悦的时候,他的话匣子才能打开,为此,应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训练办法,来开启学生之口,如开展“一分钟讲话”活动,让学生讲自已知道的消息、新鲜事儿、电视中看到的镜头,等等,学生便非常喜欢说了,也喜欢听了。
(二)丰富知识,扩充见闻。“话”不仅是“开心的钥匙”,也是传递信息的载体,还是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外化反映。口语交际是一种即时性很强的活动,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储备,有较好的文化素养,才能启其心志,在具体的直面对话中巧妙对答,应对自如。平时注意以下方面:
1、增加课外阅读量。要求每个学生认真读好课外读物,并进行了背诵古诗的活动。
2、搜集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整理谚语、歇后语,并摘抄在《书海拾贝》上,交流学习。
3、开展说笑话,讲故事的活动。向班主任老师建议开展各种有意义的语文活动。
(三)学习方法,训练技巧。有了兴趣,具备了较为丰富的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口语交际的技巧。如:让学生区别比较感悟同样一句话,语气、表情不同,效果差异就大的情况。让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认真听,听明白;有话说,会说话。听别人说话要集中精力,态度谦恭诚恳,双目正视对方,不随意打岔,体态自然大方,不做不礼貌的动作。
我还让学生克服语无伦次,无头无尾,随意说,重复的语病,能说顺,说细,说准,做到言之有义,中心明确,这样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在学生平时上课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条理清楚,说完整话,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四)勤于实践,提高能力。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让学生用普通话交流,上好每个单元里的口语交际课,课堂上师生兴趣盎然。语文课堂中,每一课都有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教学设计。如:合作探究方法的应用;争当小老师、小记者、小导游、小法官;分角色表演读等。
五、研究成果。
1、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有不同层次的提高。特别是一些不重视发言的学生提高了认识,也想来练习表达了。
2、课堂气氛活跃了很多,孩子们爱说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3、对写作有了促进,激励了学生作文兴趣。
这个实验课题虽然即将结题,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这个实验课题将一如既往地研究下去。
2018年7月3日
《乡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湾里小学
党增良
2018年7月3日
第五篇: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小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口语交际”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然而在实际口语交际的课堂上,有许多学生嘴巴很“紧”,不是他们不会说、不能说,而是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被老师批评,害怕一旦说错被同学笑话。这些问题已成为不少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严重影响了课堂互动氛围的形成。“口语交际”这一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口语语言和内部语言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新课程标准》适应时代的要求,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学习新课标后,我领悟到口语交际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我认为,在当前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1、口语交际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口语交际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消除学生交际时的羞怯心理。使学生无论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或者班级的小环境中,都能达到敢说,大大方方地说。
3、口语交际使学生在相互的说、练、演的过程中,感受到别人的关爱,同时也学会了去关爱被人。这样的交流,孩子们收获的不但是知识,是表达能力,更是具有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本课题以一、二、三、四、五、六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交际”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交际的技能,具备与人交往、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包含以下二个方面:
1、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设计;
2、教学效果的检验。
三、课题研究的步聚: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2月—2012年4月)
(1)课题申报
(2)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3)成立课题小组,预选课题组成员,确立实验教师、班级
(4)研讨方案及实施步骤
第二阶段:开题实验研究阶段(2012年5月—2012年12月)
(1)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主要内容有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内容为参与课题试验学校打下基础。
(2)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小学1至6年级语文学科进行实验。
(3)跟踪调查分析。
(4)问题诊断、原因剖析
(5)围绕课题、开展活动、深入研究
(6)课题讨论、研讨、论证
(7)汇编案例、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1月-2013年2月)
(1)逐步完善,解决课题中还存在的问题
(2)经验交流
(3)收集试验班级教师论文
(4)课堂实录
(5)写出总结和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