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险职院:创新校企合作 提升教育质量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典型经验材料
整合资源 创新机制 推动“双师”队伍建设
保险职业学院
(2012年2月12日)
近年来,我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紧紧围绕“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工作方针,切实提升学院内涵建设,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尤其是在打造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方面,充分利用背靠行业、承担保险系统大量培训项目功能、能更加方便实施校企合作的有利因素,整合各种各类资源,在教师实践能力、教学能力、研发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总体来说,我院能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成绩,是因为创新性地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做到用“三好”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上新台阶:即构建好了一种机制(教师实践及挂职机制)、提升好了一种能力(服务产业能力)、利用好了一个平台(保险企业培训和函授教育)。
一、构建教师实践及挂职机制,为增强教师实践能力创造机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08年底,为顺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潮流,适应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对师资队伍的要求,着眼于培养一支具备较强行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学院采取多种方式,依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融合的原则,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出台了《教师实习实践暂行管理制度》,正式确立了教师挂职及实践制度。2009年暑假开始,学院每隔一年进行教师暑期“躬行月”活动,在人力资源处、教务处及各系、院、部的相互支持和配合下,全体专兼职教师以项目组、课题组的形式,带着教学科研及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下保险、银行、证券、投资等金融业相关企业实习实践,至今已进行两届,活动效果明显。教师假期实习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广大教师对行业及公司的认知,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和案例,进一步明确了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也拓展了教师的知识面,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目前,教师暑期下企业实习实践已经作为一种常规制度列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具体举措当中。
除了常规的、大规模的教师实习实践活动,学院还推行挂职锻炼制度。每学期选送四到六位业务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师德师风好的骨干中青年教师到公司进行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具备副教授职称或具备博士学历的教师挂职相关企业市级公司副经理或经理助理、其他教师挂职县(区)公司副经理,挂职期间要求接触公司所有业务流程)。挂职锻炼使骨干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公司业务流程,知晓公司运营管理方方面面的知识。
通过教师实习实践及挂职锻炼制度的构建与实施,为全体教师的实践技能普遍提升创造了机会,大部分教师回到教学岗位后,能将在实践中的所学、所感、所思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使教学更加贴近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实际,也更适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要求,使学生感觉到在学院能学到以后职业生涯发展中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做到了“带着任务下企业,怀着热情学技能,满载收获回讲台,理论实践妙融合,人才培养上台阶”。同时,该项机制是我院“双师型”队伍建设取得较大成效,目前,我院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已经达到80%。
二、提升教师服务行业、企业能力,为教师队伍教研能力提高和多样化发展提供保障。
学院发挥保险行业研发中心和理论高低的作用,积极与行业、企业深入合作,探索专业服务产业、学术服务实践、教师服务企业的新方法和新路径,并且在这个过程汇总形成了“立体服务,全面渗透,系统化支撑”的特色化新思路,从理论探索到实际问题解决全流程为行业、企业发展贡献智慧,同时,也为提升教师队伍教学科研能力、实现多样化发展提供了保障。一是为产业及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理论支撑。学院充分利用自身智力资源相对集中、专业水平相对处于领先的优势,不断从理论高度思考中国保险业未来发展的前沿问题、重大问题。以资深保险法学专家、著名企业培训师夏雪芬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先后承担中国保监会委托《中国保险行业科学发展模式研究》、民盟中央《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政策研究》等省部级及以上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从基本理论、政策框架的建构高度,试图解答中国保险行业如何突破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型、如何推动政策性保险创新发展等事关行业发展的重要命题。相关课题都已结题并获得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其中部分成果将通过一定程序参与国家立法及政策制定。
二是为企业、公司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及具体对策。作为企业办学高等职业院校,在建院的20多年中,我院与母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整个保险系统都着天然密切的联系,公司在经营管理的过程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会与我院组成联合课题组进行攻关。以省级专业(保险实务)带头人肖举萍教授领衔的科研培训团队针对中国人寿系统基层公司发展急需破解的基层公司发展和壮大难题进行了《“国寿基层公司科学发展模式研究----基于西北区域国寿渭南分公司的实证研究”》课题研究,以翔实的素材结合数理模型建构,形成了四万字的研究报告,将为集团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以夏雪芬教授、侯旭华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根据中国人寿系统人力资源现代建设为的需要,进行了就《中国人寿系统人力资源》课题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对中国人寿人力资源现代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针对员工培训需求研发多种教材、课程和销售辅助手册。学院先后承担了中国人寿系统核保核赔职业资格证书教材(简称“两核”教材)、金融理财规划师教材并承担考证辅导和训练。同时,学院还组成保险营销研究小组,针对公司需要,编写了《保险销售十大模式》等销售辅助手册,为公司业务推动添砖加瓦,将知识财富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三、利用好全国最专业的保险培训教育平台,为教师成长成才搭建舞台。
我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保险类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母公司中国人寿(集团)公司企业大学的职能,每年为本系统及行业提供培训近4万人次,是全国最具专业水平和品牌声誉的保险培训教育机构。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我院充分利用和发挥全国最专业保险培训教育平台的作用,将培训功能与培养“既懂理论,又精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密切结合起来,为教师成长成才搭建舞台。
学院建立了优秀学历教师向优秀培训教师转型机制,为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提供制度保障。先后出台《培训讲师与培训项目组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配合假期实习实践、挂职锻炼等相关制度,鼓励教师在做好学历教育的同时,深入研究公司业务发展和转型改革当中面临的新鲜课题,提升授课技巧和能力,积极向培训教师发展,为服务行业做出更大贡献。学院每年都举行培训讲师选拔,为选拔上的优秀教师配备专门的导师(导师一般是资深培训讲师),且提供公司实践、挂职、名校访学、参加各类培训的机会。很多教师在选拔后一年左右即成为保险培训领域的名师、名嘴。
学院还建立了资源向培训教师倾斜的薪酬制度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体系,形成一种鼓励关心培训、参与培训、提质培训的导向和氛围。培训教师的天课时费与普通教师一月的平均薪水相当。同时,还建立了课酬层级制,即对培训学员评价较高优秀培训教师给予额外的课酬奖励或补助。经济刚刚效应明显,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都忙着提升理论和实践两种技能,欲在培训舞台一展拳脚。同时,我院在专业技术职务领域也锐意改革,出台了《专业技术职务破格聘任暂行办法》,凡是在教学、科研、培训中表现优异的教师,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可申请低职高聘并享受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所有待遇。张昌松、戴军、胡光林等在培训讲台大放异彩的中青年培训讲师都通过破格聘任享受副教授待遇。
另外,学院在多年的实践中,还初步形成了具有保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优秀高等职业教育学历教师→行业企业实践或挂职锻炼→函授自考(继续教育)优秀教师→培训优秀教师→卓越高等职业教育学历教师。在学历教师中选拔优秀分子到公司参加时间或挂职锻炼,返校后承担自考或函授教育课程(我院函授和自考学生95%以上是保险行业在职员工),在成为优秀函授教师后逐步承担要求更高的培训课程任务,并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培训讲师,在成为优秀培训讲师,再回到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岗位的时候,就成长为一名兼备理论和实践并且有比较娴熟的授课技巧的卓越的双师型高等职业教育学历教师。
第二篇:松田职院-校企合作协议书
校企合作协议书
“共同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新型IT人才”
甲方: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乙方:广州广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本着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则,就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共同培养适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新型嵌入式专业人才达成以下协议。
一、总则
1、本合作的目的在于甲乙双方共办 “广嵌班”,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嵌入式知识、技术和
典型案例的了解和掌握,使学生真正做到能学以致用,成为能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的IT行业人才。
2、本合作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为学生高薪就业提供保障,提升双方在社会上的美誉及品牌形象。
3、本合作的基础在于挖掘和发挥高校、企业各自的优势,建立甲方与乙方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达到学校、企业、学生、用人单位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合作内容
1、合作招生: 甲乙双方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和招生宣传。
2、参加“广嵌班”的学生必须满足如下条件:学制为三年;必须为通过高考录取入学;必须为理科类学生;学生必须对IT行业有兴趣。
3、人才培养模式制定:针对乙方或相关企业的需求,甲乙双方共同制定“广嵌班”的人才
培养模式,教学课程体系与实训项目,教学模式原则上按下列方式组织:
(1)甲方负责组织“广嵌班”学生前两学年的教学与教学管理,期间若甲方因师资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乙方需要向甲方提供外聘师资,以保证教学活动的进行。
(2)乙方负责组织“广嵌班”学生第三学年的岗前培训(采取学生自愿的方式)与就业,甲方提供必要的学生管理协助。
4、实验室共建:甲乙双方共同投资教学所需的嵌入式实验室,甲乙双方各投资50%用于
建设实验室所需嵌入式设备。合同期满后,实验室及设备的所有权归甲方所有。
5、师资培养:为满足教学需求,乙方在合同期内每年为甲方培养至少2名嵌入式系统教师。
6、岗前培训:“广嵌班”学生于第三学年采取自愿的形式到乙方进行的岗前培训,学习内容与专业挂钩,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1)形式:实际项目开发集训;
(2)地点:广州市科学城光谱西路69号;
(3)时间:6到12个月;
(4)师资、场所及设施:由乙方提供;
(5)学生住宿原则上由乙方提供,学生需交**左右元一月的住宿费,伙食费用自理。
7、就业合作:在“广嵌班”学生到乙方岗前培训结束后六个月内,乙方负责 “广嵌班”学生安排就业,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就业服务时间:岗前培训完成后六个月内;
(2)就业区域:珠三角;
(3)就业岗位:技术研发类;
(4)就业年薪保证:3万至6万(试用期为80%);
(5)再就业跟踪服务期:一年。
8、技术、科研交流:乙方根据甲方的需要,作为甲方的实践实训基地,为甲方学生提供实
践指导。乙方亦可根据甲方的需求,选派优秀的培训师、行业拔尖人才到甲方进行技术、科研交流、项目开发合作,具体事宜由双方商定。
三、甲方权利与义务
1、与乙方建立“新型IT人才培养合作伙伴”的战略关系,挂牌为“广嵌教育人才实训基地”、“广嵌教育技术交流中心”。
2、当“广嵌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甲方有义务引导学生第五学期参加乙方的有偿包就业
培训班。
3、与乙方保持及时沟通,倾力合作,积极完成本协议和相关约定中的任务,遵守双方之间的约定。
4、可以享受乙方提供的师资培训服务、实践基地服务、技术交流指导服务、学生岗前培训、就业服务等各项服务。在经得乙方同意的基础上,甲方拥有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借助乙方的社会效应开展宣传的便利。
5、根据人才培养的具体需要免费提供理论教学场所和部分实验教学环境。
四、乙方权利与义务
1.与甲方建立“新型IT人才培养合作伙伴”的战略关系,挂牌为“广州松田职业学院IT
人才培养基地”、“广州松田职业学院IT技术教学合作机构”。
2.开展行业调研,了解市场信息,协调沟通行业与甲方的联系,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和甲
方的能力提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合作项目。与甲方保持及时沟通,倾力合作,积极完成本协议和相关约定中的任务,遵守双方之间的约定。
3.可以享受甲方提供的生源平台。在经得甲方同意的基础上,乙方拥有利用校企合作平
台,借助甲方的社会效应开展宣传的便利。
4.根据合作的需要向甲方提供相应的师资培养服务、实践基地服务、技术交流、指导服务、学生实习就业推荐服务等。
五、岗前培训费结算
1.根据当时嵌入式培训市场的培训费,总培训费双方另行量定。
2.“广嵌班”学生每学年的学费中含培训费用1000元,三年共3000元由甲方统一代
收。凡参加第三学年在乙方岗前培训班的“广嵌班”学生,乙方成功推荐工作后,由甲方按实际就业人数支付给乙方(按月结算)。
3.若学生参加第三学年在乙方的培训班,除甲方为学生代替支付部分,余下部分由学生个
人支付给乙方。
4.如学生在参加完乙方组织的培训后,因个人原因不接受对口专业工作岗位的推荐,甲方
应视此类学生人数为就业人数。
六、其它
1.此协议是建立在双方长期合作的基础上,有效期6年,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协议期满
后,若双方有继续合作意向,可协商后续签约事宜;
2.本协议中若存在其它未尽事宜,双方仍可本着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则并依据本协
议的总则,友好协商加以解决。如有需要,可做出补充规定,补充规定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3.甲乙任何一方由于不可抗力而不能履行协议时,可于不可抗力发生后七日内书面通知对
方,双方协商解决;
4.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盖章)
代表签字:
地址:
电话:
日期:
乙方: 广州广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盖章)代表签字:地址: 电话: 日期:
第三篇:浅谈校企合作
浅谈校企合作
一、概述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它注重的是培养质量、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等。
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及重要方向,是学校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实用人才的最佳途径,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它可以有效避免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矛盾,避免产生学校培养的人才到企业不适用,而企业又招不到需要的实用人才的尴尬局面。
二、案例(一)美国高校合作案例及解析1、美国校企合作典型案例案例一:单一企业与多所大学合作模式—Hoechst-Celanese公司与Rutgers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北卡罗来纳教会大学的合作。
最初Hoechst—Celanese公司官员发现他们在神经科学、动物健康、聚合物研究以及技术管理等领域的基础性探索研究方面与大学有共同的利益与兴趣,因此希望通过与公司核心业务相关的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创造一种能够推动根本性创新而不是渐进式创新研究的环境。
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企业把大学的地理位置:是否与公司接近;大学的研究能力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公司对每1合作伙伴的最初投资为l00万美元,还包括提供辅助性工作站、研究合同、教育项目、咨询合同等。这些合作并不一定局限于事先约定的某个研究领域内。公司期望从这种合作关系中获得企业不能够在内部完成的而与公司核心业务相关的前沿科学的战略性知识基础,以及获得可以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概念,并在合作过程中建立起能够从事广泛的灵活的企业研究机制。最重要的是,企业期望建立一个开放的企业研究系统,该系统能够与合作的大学进行有效的互动,从而产生新的经营战略或技术构想,这些构想在封闭的企业环境中是无法获得的,只有与大学的合作中才能获得。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双方建立了联合委员会,企业要求在其中发挥领导作用,由企业的高层领导担任委员会的主要领导,委员会的工作包括:识别相关的研究领域,收集大学所提出的研究申请,选择双方认为是适当的研究申请进行资助。在合作过程中,为控制研究风险,公司将研究成果提交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评价。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双方约定:在合作期间产生的成果归大学所有,但是企业拥有第一个选择是否将其转化为产品的权利。
在整个合作过程,校企双方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首先是决策层的战略性互动,企业、大学的关键官员需要相互了解彼此的能力、组织结构、相关情况;第二个层次属于探索性互动,由企业的项目管理负责人、大学的部门负责人与主要研究人员之间就共同的研究利益及研究兴趣进行探讨,这些探讨对广泛利用大学的资源、创造性的新发现起到了指导性作用;第三个层次的互动发生在项目层次.大学与企业的研究人员执行某一项特定的研究任务时,企业要与大学建立工作网络,以加强研究人员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信息反馈:合作的参与者们认为三个层次的互动增加了合作的价值并有助于双方的协调,同时多层次互动tE构成了灵活的管理体系来满足合作伙伴之间的需要。
合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功.企业及其合作的大学都从中受益。双方认为合作成功的原因包括: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企业在合作管理中起主导作用,建立双方积极的互动关系以及相互信任的研究氛围。就利益归属问题,达成明确的协议也是合作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案例二:多个企业与单一大学合作—麻省理工学院媒介实验室与多企业合作模式。
麻省理工大学媒介实验室创办于1985年,从事与广播、出版、计算机行业相关的信息技术方面的探索性与先导性研究,如数字电视、全息摄影技术、计算机音乐、电子出版、人工智能、人机对话等方面的研究。实验室与企业资助者建立了广泛的正式及非正式的联系,同时实验室为企业家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创新环境,在整体上实验室鼓励研究人员与企业资助者分享其研究成果,以加速实验室发明的商业化应用。
在政策上,实验室允许其主要的资助者按照资助的规模、性质,通过相应的合同安排,使用实验室的知识产权。这些合同的形式包括支付专利权费,授予非独家技术许可,通过分担专利权费获得技术使用许可等方式。实验室的开放性与创新氛围,吸引了大批工程和艺术学科的研究人员(包括博士后)、研究生参加实验室研究工作,实验室在前述研究领域内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
125个合作企业中,60%的资助者加入了其中至少一个研究项目协议。促使实验室这样做的一个原因是,实验室在吸引资金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特别是近几年,经济压力成为影响企业的研究资金投向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一些企业更乐于资助短期研
究.实验室由于具有丰富的研究资源,包括先进的设施,吸引许多企业选择该实验室作为公司的研究基地;另一方面,一些长期的研究计划所获得的资助呈下降趋势。
案例三:单一企业、单一大学加政府支持的合作模式—cabot(卡伯特)公司、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本·富兰克林中心的研究合作。
宾夕法尼亚州在钛酸钡电磁陶产业中具有优势地位,不仅拥有大批的优秀科学家与研究人员.还拥有良好的研究设施:与市场的接近程度也非常之高,具有丰富的市场信息、高效的市场联
系。Cabot公司是一家钛酸钡供货商,他们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本·富兰克林中心(州政府所设立的公共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始于1991年,这种合作关系在推动Cabot公司成为世界一流的优质钛酸钡供货商的过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
Cabot公司的主导产品是钛酸钡,公司发现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绝缘体研究中心在优质钛酸钡粉剂研究中,发现了钛酸钡粉剂所具有的低熔点性能,公司决定对此项研究加以资助,以寻找进一步增加其助熔性能的方法。公司在最初的研究合同完成后,决定进一步建立与大学和富兰克林中心的合作关系。同时企业希望利用大学的研究资源,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开发一系列差别化产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
此,公司对建立与大学及富兰克林中心的合作关系非常感兴趣。
Cabot公司完成项目。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Cabot公司只动用了有限的资源经营这种合作关系,就收获了较大的利益:对Cabot公司而言,合作成功的焦点,在于项目是否能够真正取得突破,成果能否为公司所用,能否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公司的核心技术。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公司将合作关系纳入到战略决策管理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关键性资源利用方面所进行的工作Cabot公司对项目的支持包括对合作项目方向进行指导、对项目的资金支持、提供关键性的研究眼务。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非常关注与合作方的及时沟通。为了确保合作研究与公司核心技术能力的相关性,公司与合作方共同拟定了一份项目路线图。规划了项目的目标、具体任务、项目时间表。大学方面的研究人员以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为主,企业同意他们参与同企业不同层级人员的沟通与联系。在合作中由于对合作项目的目标、任务、解决问题的途径规定得非常清楚,大学研究人员可以明确地理解企业认为最重要和最关心的一些事宜,包括知识产权的取得、对研究信息的保密、及时响应企业的需求、按时完成项目计划、保证研究的可靠性等方面,这使合作能够符合公司的利益需求。
合作成功表明,政府以及政府的研究部门,通过与企业、大学建立有组织的合作关系,在加速新技术从概念到市场化应用的过程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合作不仅在Cabot公司成为世界一流的优质钛酸钡供货商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同时还对宾夕法尼亚州的就业、社会福利、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直接或潜在的作用。合作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使合作方达到了“多赢”的目的。
案例四:多个企业多大学的合作模式—Rochester大学电子影像研究中心。
该研究中心成立于1992年,是由Rochester大学、Rochester理工学院、纽约州政府以及柯达、理光、3M等多个企业共同发起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合作研究中心项目之一,研究的核心
项目是信息时代的影像技术(包括基础研究和发明研究)。中心的长期目标是建立美国一流的在电子影像系统方面具有全面领先地位的国家研究中心,是一个属于新技术孵化器性质的研究机构。
中心管理层的成员分别来自中心管理团队、大学政策委员会、行业咨询委员会、国家科学基金、纽约科学技术基金。中心有四个专门部门负责分别处理研究合作、技术、工业创新及外联事宜,其中工业创新部门负责对拟议中的产品进行市场调研,对现有技术进行市场定位、识别军事技术民用化的可能性;外联部门负责举办会议、专题讨论或其他教育活动,促进中心与该领域其他部门的合作与联系。众多企业参与中心的合作研究的动机之一.是能够从战略上接近这一可能产生领先技术的孵化器。通过中心的研究工作,分担企业成本,加快技术从研究中心向企业的溢出速度。政府的工作任务之一是放大企业的这一动机,另引企业加入到中心的研究工作中,从而鼓励创造技术转移与扩散的环境,形成研究一投资一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心的工作重点之一是与行业咨询委员会建立密切联系。处理研究合作事务的部门首先与企业(参与并资助研究的企业)代表进行充分讨论,然后再由大学对具体研究领域进行筛选。确定了研究战略和研究重点之后,则由中心、企业、大学三方组成研究小组分步实施研究计划,小组成员包括大学研究人员、研究生或博士后、企业研究人员。这种合作形式让大学研究人员在拥有更多自主权的同时,也担负较多的责任。由于能够同企业研究人员有较多的合作沟通,大学研究人员可以从企业角度思考研究问题,加强大学和企业两方面的互动。
中心采用这种形式的合作运作模式,缩短了将新兴技术推向市场的时间,加快了新技术的扩散进程,同时企业作为合作是否成功的第一检验者,能够及时发现合作中出现的技术契机与其他
问题,有利于提高合作的绩效。中心研究工作的参与者认为,中心运作成功的关键是在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建立了良性互动关系,在研究工作开始之前与企业的密切沟通,使研究工作的应用性增强,加快了新技术市场化的进程。该中心已经成为电子影像技术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校企合作成功的测度与评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国家研究委员会在参与合作研究的人员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讨论,试图解决2个问题:①不同的合作者是如何测试合作是否成功的?②哪些指标可以用来预测合作是否成功?
(1)成功合作的测度标准
对多数企业而言,他们并不仅仅根据合作所获得的财务收益或研究成果的数量来评价合作是否成功。按照重要性排列,企业认为达到以下目标就意味着合作的成功:能够增加对新技术的了解并获得新技术;为企业员工增加新知识提供机会:获得了新的战略思想、接触受到良好培训的人员、更多接触知识产权、提高企业声誉、可以招聘到更好的员工。
对大学而言,成功的合作应该包括以下的收获:企业对研究持续的支持、增加大学对企业需求的了解、扩大了研究范围、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公开发表的成果和专利数量增加、与其他学术机构接触的机会增加。
对政而言,最重要的标准是增加就业、增加政府税收基础、促进总体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福利、满足国家安全需要。其中,一些传统的衡量成功的标准,如项目是否取得重要成果、建立合作者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提高企业财务绩效等,对所有的合作而言都是很重要的。
(2)预测合作是否能取得成功的指标
校企合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成功的合作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从合作管理的角度看.以下几个因素可以直接影响合作是否成功。
a)态度及文化背景因素。合作者的文化背景以及他们对合作的态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合作的效果。合作者对合作规则、各自组织的差异、他们的价值观、组织目标、激励方式的理解以及对彼此工作环境的尊重,决定了合作者是否能够积极促成合作的顺利进行;合作者在跨学科活动中彼此沟通的能力以及参加合作的研究人员是否带有较大的学科偏见,对合作沟通的效果可以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在合作研究成果的认同方面,企业是否能减少对具体技术专利的过分关注,大学是否能克服对问题解决型和应用型研究的过于忽视,是合作双方能够真正成功合作的关键。
b)系统方面的因素。在企业和大学之间保持平衡,是影响合作能否顺利运作的关键因素;能否建立促进合作的激励机制,特别是对大学的激励机制能否真正促进跨学科的合作,对合作的成功与否有直接影响。
c)管理方面的因素。高层管理人员直接参与合作,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为项目提供足够的财务、人力、信息资源的支持,促进了合作的顺利发展;为合作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对研究活动来说也特别重要;建立制度性的沟通与反馈机制,对参与项目的一线研究人员进行项目授权以保持沟通顺畅,同样是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管理因素。
3、对我国校企合作的启示在我国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与大学的合作研究被赋予了重要使命,但现实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大学作为企业战略性技术资源的地位还没有彰显出来。美国校企合作至少在几个方面值得国内的校企合作参与者思考:首先是重视企业在合作中的主导作用,有助于加速新技术从概念设想到市场化的进程;其次,合作研究的方向应当与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第三,如何有效地对合作进行管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解决这几方面的问题,对于在企业界与大学之间形成投资一合作研发一发展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二)日本校企合作-数字好莱坞大学-动漫日本产学合作典型案例,由CCC集团、日立制造所、内田洋行、TAITO、关西广播电视局、NAMCO等有名的大企业出资建成了日本第一所培养数字内容专业人才的学校,位于世界数码市场秋叶原的中心,把以秋叶原为首的电影,动漫,音乐等日本文化进行数字化,向世界发送。
1、可入学后再选专业课程。通过“数码信息”,塑造富有创造性的人才1-2年级,对Web,映像,CG,美术印刷设计,编辑,出版,IT工程等,“数字内容”的基础技艺始终贯彻学习。在数字信息内容领域中,自己应该前进向哪个领域发展,将在入学后成为判断体系。学会自己掌握“创造”的能力,发展各自的个性。
2、教员都是从事向往各行各业的专家。能受到活跃在各行各界的专家人士们的直接指导教育。
3、培养有商务通用英语力的人材。能使用英语在海外各行各业里谈判的人材,在全世界上是被肯定的。该校,1~2,学校准备了贯彻始终的英语全部课程。为培养适应世界发展的人才,加强了对商务英语的教育。
4、通过留学课程,掌握国际感觉和世界网络和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加坡(预定)等地的以大学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机关签约准备了约一年间的留学计划。不光是为了学习语言,IT和信息等专业也在海外学习。如果在留学中取得的单位,该校将于承认。加上留学期间、共4年者给予卒业。能学习掌握海外的关于数字信息的全球的视点,更进一步加强了语言的锻炼。
5、积极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不仅针对作品文化内涵,更要关注市场需求,以及企业的用人需求,提供极佳的岗位实习的平台,为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极大便利。
(三)国内典型农业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综述(1)实施“政校企联盟”。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百县千企联盟”工程,是“政校企”合作的一种具体表现。“政校企合作”是在原有的“校企合作”基础上,又增加了政府一方。在这种方式中,学校除了选择与所设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外,还选择与之相关的县政府进行联姻。而具体实施中,由学院、地方政府、主管厅局、企业、行业协会等联合成立协调领导小组,通过招生就业、行业协会、校企校际校政合作交流等多种途径推动其实施。
(2)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如湖北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以“平等互利、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谋发展”为基本原则,以服务湖北现代农业建设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全省农业行业、涉农科技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职业院校等各自的资源优势,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立足于某一行业或产业的发展目标和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进行教育资源整合,深化校企合作。
(3)“1+N”多元化办学主体。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中所采用的一种新模式。该院和皇冠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南龙集团、浙江安德电器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合作办学,携手创办皇冠学院,其“N”意味着校企合作办学主体不断多元化,不再是单一一家企业,而是相关行业产业链上的多家企业一同进行块状合作。参与此次合作办学的皇冠投资集团、南龙集团、浙江安德电器有限公司在业务上都是合作伙伴关系,各有侧重,又互相关联,在国内外市场均占有一定份额。
(4)实践“校企双主体”培养试点班、创办“校企合作学院”。这是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中所采用的一种模式。从对口专业的新生中,由企业组织面试、选拔愿意到企业提供的岗位工作的学生,被录用的学生在身份上既是学院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准员工。为维护校企双方的利益,企业与学院签订一份协议,确定双方的合作办学关系;学院、企业与每一个学生(准员工)同时签订一份教育培养合同,以确定三方的权益和义务,明确学习工作和教育培养关系。学生在企业学习实习期间,由企业安排住宿等必要的生活条件,校企共同负责学生的劳动安全保障与人身保险。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院学生也是企业员工,企业每月支付一定的准员工工资,但学习期间学生也有为企业工作创造利益的义务(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进行工作实习),准员工工资标准根据学生在企业培养的时间每年递增(如:第一年每月500元,第二年每月800元,第三年每月1200元),毕业后即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为鼓励学生毕业后稳定在企业工作,毕业后三年内每工作一年,学院会以就业奖励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奖励,额度为一年的学费额,并为有继续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优惠与帮助。
(5)涉农紧缺人才“项目委托培养”模式。这是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中所采用的又一种新模式,“崇明班”委托培养模式专为培养基层一线农业技术人员的创新与尝试。22012年5月,为缓解崇明县基层农业人才紧缺状况,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知识型、发展型的基层农业人才,经崇明县委和县政府批准,崇明县农委委托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定向培养农业类大专学生。计划在未来4年内,每年为崇明县定向培养园艺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种子生产与经营、动物医学、畜牧生产、水产养殖等7个专业的崇明籍学生10名。今后,学院将进一步下农村基层开展调研,将委托培养模式推行到其他区县。
(6)“订单培养班”、“冠名班”、“虚拟订单班”等。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与上海牛奶集团合作办班,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的“三江一力班”、“民泽班”等定单培养,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的“众鑫旅游”订单班,农业中职院校的辽宁朝阳工程技术学校“温氏畜牧冠名班”,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的“订单式办学模式”。毕业学生全部按“订单协议”到订单单位实习与就业。既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满足了企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还克服了教育与就业脱节、毕业即失业的问题。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的创新“虚拟订单班”校企合作新模式是该院与黑龙江省凌志数码产品销售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组建经管类专业“凌志虚拟订单班”协议。由学院在经管类专业新生中选取50到80人组成,企业派专家到校围绕企业愿景、企业文化及制度、产品生产及管理等内容给学生授课。“虚拟订单班”的学生不仅能享受到企业典型案例的分析,还能接受专门针对岗位设定的实际技能培训。此外,企业免费给学生提供工装,并设立专项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学生还可以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社会实践锻炼。订单班的学生毕业后,由企业择优录用为企业正式员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零学费上学、零距离高质量就业”,自2008年就与北京香港马会会所合作,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师资共享,这也是酒店管理专业“零学费上学、零距离高质量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成果,这种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真正达到校企生三赢。
(7)建立“校中厂、校中部”、“企中校”。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方针,积极开展“校中企”、“企中校”、“订单班”、“冠名班”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已经与15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了校企双方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共同发展的局面。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以“引企入校”的模式建立“校中企”,目前先后成功引进了10家企业,建立了10家不同形式的“校中企”,达到每个大类专业都有两家企业合作办学。企中校“的做法是把学校的教学地点设在校外的工厂或者车间,即“走出去”的模式,而“校中厂、校中部”、“引企入校”则是“请进来”形式。
(8)教师挂职锻炼。如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与企业深入企业做实事,共同合作申请的专利获得国家专利局的正式受理,结束了丽职院没有申报专利的历史。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首先选派高军伟老师与该公司技术人员合作,启动“复合板焊机———打毛机的设计研发”项目的研究工作。深化了校企合作内涵,激发了教师参与横向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为更好地提高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教师硬科研能力、促进科研工作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9)县区设立教学点,联合办学,服务“三农”。这是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的新合作做法,将该院成教部和丰宁县畜牧局共同举办,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丰宁县兽医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同时是为了使学员能够顺利通过兽医资格考试。成教部积极开拓办学,先后在隆化县、围场县、承德县、宽城县设立教学点,举办函授、远程教育、素质工程等学历班,为各县培养了大批农牧业专业人才,提高了学院的社会效益。
二、校企合作的组织与管理(一)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方参与形成的“协调领导小组”。
在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百县千企联盟”工程中,由学院、地方政府、主管厅局、企业、行业协会等联合成立了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协调领导小组,负责这种模式的管理与实施。
(二)行业、企业、学校组成的“专业顾问委员会”。校企利益共同体的组织框架应有咨询性机构,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作用,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等农业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中,采用“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专业顾问委员会”的实施与管理方式。这样的合作体制科学合理,首先从组织机构入手,根据专业的特点,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与教育管理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或“专业顾问委员会”,其职责是参与学院专业设置与调整,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标准(教学大纲)、校企合作计划的制订或修改,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其最突出的作用就是确定了以社会岗位群对人才需求为导向,以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依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校企之间的合作能够有效运转,防止其成为固定和僵硬的“天花板”,阻碍双方信息、资源、人才的沟通。
(三)基于校企共同培养模式下的全过程管理在校企利益共同体中,学校拥有知识、信息和人才资源优势,企业拥有技术、设备和资金优势,校企双方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实现优势互补,即需要企业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评估等工作,也需要学校参与企业员工培训。通过共同建设实训场地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立工程研究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使学校与企业承担人才培养的共同责任,从而实现校企共同发展。通过订单班、企业实习、企业兼职老师授课、讲座、实训室建设、参与答辩等多种形式,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教学与管理过程融入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将学生的成长视为学校和企业的共同义务。
三、校企合作的内容(一)构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兰花合作基地已成为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张独特而又亮丽的名片,该院与台湾兰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兰花生产实训基地”,属校企合作之独立运营体性质。以台方经营为主,校方协助,将基地打造成集种源展示、生产示范、质量检测、技术推广、项目孵化、观光旅游、人才培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开放性、综合型兰花实训基地,引企入校,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施股份制市场化运营模式,以及未来组建股份制合资公司,将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营的体制、机制问题。这是该校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方面的有益尝试和实质创新,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通过兰花项目合作,实现了辽宁与台湾两地在资源、技术和人力资源上的优势互补和校企间的互惠双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茶博园、农博园、宠物养殖基地,有葡萄养殖社团(基地)等与学生之间直接对接,手把手地教学生,让学生走进大地,从理论到实践,更“接地气”。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紧密型基地,把与企业的关系由松散转变为紧密,由“邻居”转变为“亲戚”,合作由单一到多元,使校企成了“一家”;基地对招生、教学、科研、就业各个环节都产生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输送满足企业需求的毕业生。全过程、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和优质就业之间充分发挥了“校企直通车”的作用。学校在与企业合作之初,即按照企业需求,从“用人单位的标准”出发,由双方共同设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做到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企业同步、与市场需要高度吻合,让企业把学校当成企业自身的“员工培训基地”,让学生“未出学校门,已知企业事”,从而实现了学生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合作的最终结果就是将满足企业需要的毕业生直接输送到合作企业。这种结果在“订单班”形式的校企合作中尤为突显。
(三)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辽宁省实验林场进行了野生垂枝桦的园林应用合作;与沈北明之信苗圃进行了辽宁地区五种宿根花卉抗寒性及园林应用研究合作。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与哈尔滨东轻机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产品研发、项目改造、技术培训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如通过选派老师与该公司技术人员合作,启动“复合板焊机———打毛机的设计研发”项目的研究工作,为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实践锻炼平台,深化了校企合作内涵,激发了教师参与横向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为更好地提高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教师硬科研能力,促进科研工作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南通农院围绕园区建设项目联合申报立项了“互联网休闲农场观光系统研制与应用示范”、“无线传感集中管理、分散控制、节水滴灌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等多项省、市科技项目;同时,教师申报立项的“江苏省睡莲及水生鸢尾种质资源基因库建设”、“设施栽培蔬菜新品种引进示范与种苗产业化推广”等10项省级、10多项市级科研项目以及10多项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放在园区或借助园区条件进行实施。另外,学院还为合作公司提供技术支撑,帮助他们建立科技研发平台,如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建设太空种子(豇豆、甜椒等)栽培繁育基地。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建设一流实训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建设一流示范基地,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建设一流科研基地,搭建技术研发平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都是属于典型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四)服务“三农”及区域经济发展。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实施“百县千企万户服务工程”,开展科技服务万里行等系列活动,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每年创造的社会效益数以亿计,为学院所在地潍坊市成为全国第一畜牧大市、为山东成为全国畜牧大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被确定为山东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农林牧渔类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立足青海省资源条件和农牧业生产实际,以“校企联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研融合、校企合作,在省内外共建立了85个实验实习基地。同时,与企业合办饲料技术应用培训班,对湟源县规模化养殖企业、养殖62户负责人及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培训中,重点讲授了饲料生产、使用和适应该区域牛、羊,猪,禽及其它经济动物生长阶段的饲料配方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养殖户合理使用混合饲料及科学标准化饲养的能力,为地方培养更多的畜牧类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实现“农区现代化畜牧业示范县”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第四篇: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共成长
为进一步扩充公司的人才队伍,经与张家港职教中心商量,于6月份去该校招收应届毕业生,并与职教中心签订了一年的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协议书。6月23日,招收的部分实习生来我公司报道,即将在我公司开展为期一年的实习生涯。当天由黄健总经理向同学们简要地介绍了公司的概况,并组织学生们参加各个车间以及二个快修门店,让他们能尽快了解公司的整体运作。
这次招实习生是我们与职教中心的联动,采取定向选拔、招聘优秀学生、培养企业后备力量设想的一次实践摸索活动,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将挑选出优秀的学生进行跟踪培养,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优秀人才,这是金港维修为解决人才短缺所采取的一个积极的步骤。
金港维修(许金华)
第五篇: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 李文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校校企合作的现状、效果和不足,创新性构建我校的校企合作的模式。这将为我校开展校企合作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并将最终促使我校的教育内涵和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创出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倡导,已经取得诸多成绩和经验。但是从实践来看,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到校企合作中的症结,才能对症提出解决方案。为此,我们开展了一次以企业为主体,针对校企合作当中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
一、我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1、被调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状况
目前,我校拥有40多家合作企业,其中,中型企业3家,小型企业30多家;合作关系密切的有10家;与工科类专业合作的有20多家,与文科类专业合作的有10多家。
对问题“贵企业是否了解‘校企合作’的有关文件(2002年《教育部、国家经贸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作用的意见》;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回答“很清楚”的有33%,57%是“听说过”,还有10%回答不清楚。
有65%的企业曾经安排学校的学生顶岗实习;84%的企业曾安排学校学生其他形式的实习(见习、跟岗等);50%的企业曾为教师
提供到企业的实践机会;合作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主要集中在机电、汽修、建筑、旅游、酒店管理、陶瓷等相关专业上,占实习岗位总数的89%。学校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493人。
2、企业参与合作的方式和程度
综观校企合作的方式,大约为以下几种:其一,“2+1”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与生产实习,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其二,“订单”式,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类培养目前以“冠名班”形式最常见。如“东风班”、“将军班”、“浦建班”等。其三,“工学交替”式,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
3、好的经验和做法
案例1:可推广的双赢模式——红玉红瓷、东风大酒店
2009年、2010年我校相继与东风大酒店、红玉红瓷合作办学,企业把需求传递给学院,并且帮助学校规划专业设置、派遣兼职教师;企业还向学生宣传企业文化、进行就业指导,并定期接受学校顶岗实习、提供教师企业实践机会。
案例2:校企共组经济体模式——醴陵广信机电服务中心、卓艺广告公司
2011年,学校机电工程科和信息工程科以校企双方股份制形式分别成立广信机电服务中心、拓艺广告公司。企业向学校提供一部分的租金及水电费,自主经营,并承担学生的实习。
案例3:工学交替模式——醴陵市公交公司、时代金属
企业与学校合作,接受实习生工学交替式的顶岗实习。学生每年有大半年在学校上课,两至三个月在企业实习。经过一段时间后,实习生完全可以顶岗,并且企业给予实习生一定的工资待遇。这些学生毕业时优先被企业录用。
二、校企合作的效果
(一)加强了实训实施和骨干专业建设
近几年,我校在拥有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建立了校内实训基地。2010年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建成学校陶瓷烟花实训大楼。2011年,投资100万元建立汽修专业实训基地。我校有2场0多个校内专业实训基地或实训室。经过创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被湖南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精品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被确定为株洲市精品专业。
(二)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我校通过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开办企业“冠名”班,使学生就业目标明确,职业针对性和岗位适应能力增强。每年12月份我校均开展校园技能月活动,各个专业设定技能竞赛项目,全体学生人人参与,在经过初赛的基础上,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决赛评奖。几年来,学
生技能竞赛成绩突出。每年学校组队参加株洲市中职学校技能竞赛均独占鳌头。2010年,参加湖南省中职学校技能竞赛,学生张林、贺科楷获得省级二等奖,并获全国中职学校技能竞赛叁等奖;2011年我校12名学生参加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职学校春季技能竞赛,有11人获奖。
(三)提升了教师的“双师型”素质
校企合作促进了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契机,聘请企业有实践技能和特长的技工师傅到校任教,另一方面定期对教师实施轮训,分批派遣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锻炼1个月以上,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校企一体化办学,使教改获得不竭源泉。近3年,我校教师为教学编写了多本校本教材,如赖志炎编写的《UG教程》、幸文胜参编的《电工基础》等,分别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作为全国中职学校专业教材推广使用。几年来,教师在国家、省、市专业报刊发表、评奖教研论文100多篇。
(四)打造了学校特色办学名片
校企一体化办学,使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学校过硬的教学质量和良好的就业形式提升了办学品牌,2011年1月,学校创建成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湖南省中职示范学校。我校靠科学管理树学校形象,靠专业技能树学校品牌,靠校企合作疏通就业渠道,办学效益显著提高,走出了一条快速、健康、科学发展之路。我校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不断受到企业界、职教界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广泛关注,我校办学已成为株洲市乃至湖南省职教界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三、存在问题
尽管有以上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校企合作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合作企业数量不足,专业发展不平衡
学校现有12个专业,合作企业仅有40多家,且多是中小企业,每年接收的实习学生数量只有几百人,提供的实习岗位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合作企业中,工科类专业明显好于文科类专业。
2、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企业没有积极性
7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目前的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没有硬约束力,处于自由化状态。法律法规不完善,是影响校企合作的最大因素。中小企业很需要职业教育为其提供后备人力资源,但是又没有能力参与深度的特别是全面深度的合作,而有能力的大企业往往不愿参与合作。
3、有些实习生知识、技能水平的职业道德都不满足企业要求 被调查企业的50%认为职业学校学生知识、技能水平达不到企业的要求,“理论不行、技能不会、还不肯学”。一些学生缺乏职业道德,对工作没有正确认识,不肯吃苦。实习生有的不遵守企业制度,不打招呼就离岗,给企业带来的很大的压力。
4、实习安全缺乏保障措施,实习管理有漏洞
多个企业提出目前对实习生的安全问题没有一定的措施,越是实习生越容易出事故,这是企业非常担心的事,也是影响企业接收顶岗实习生的主要障碍之一。18%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学校对实习生疏于管
理。实习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没有归属感,如果校企双方不加以引导和管理,学生在生活、工作和心理反面都很容易出问题。
5、校企合作平台搭建不完备
目前学校和企业合作都是点对点联系,很困难,45%的被调查企业希望能有一个服务平台可以实现点对面的合作。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在当前情况下,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是最适合我国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培训与使用的教育模式。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的建立有赖于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参与。
2、中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改革创新对推动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实施起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全面素质的发展。
(二)建议
1、开展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应在政府主导下,建立由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家代表、学校组成的校企合作办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并通过法律加以保障,在全社会形成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职业教育新体系。
2、应该科学构建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课程结构,建立优化的课程体系,如何评估这一课程结构和体系在学生素质及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中的作用,仍是一项亟待深入探讨的重大问题。
3、实施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教师素质是关键。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4、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加强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学校应当加强教学质量,改变学生理论不足、技能欠佳的形象,让实习生实现由“跟岗”到“顶岗”,给企业帮忙,而不是“帮乱”。应加强对学生责任心、职业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学校在送学生实习前,应当开设指导课,介绍企业文化、规章,如何在企业做人、做事等,家长应当知情并同意实习方案。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学校应当教育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实习生的实习成绩和鉴定应当纳入学生学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