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时间:2019-05-14 14:0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一篇: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计算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它贯穿整个小学数学的过程,但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有一部分的教师和学生往往对计算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从而造成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比较低,影响了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计算能力;兴趣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

一、明确计算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告诉学生计算在小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做好计算是学好学习的基础,学好计算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作用。只有学生都明白了计算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去学、去做。

二、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要想学生学习好,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要想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提高首先在数学计算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心理下乐于学,乐于做。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开展计算比赛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 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当计算出现错误时,学生会产生自责感,当自己找到错误的原因时,他们会有喜悦感,当计算正确时,他们会产生成功感,如果连续地计算都正确时,他们会产生自豪感,所有的这些不同的感受都会激发和增强他们计算兴趣。

三、培养坚强的意志

作为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先天因素决定了他们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分心,因此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每天坚持练训练,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训练。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 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

四、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创造口算训练机会

在练口算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坚持做到“节节有口算,天天练口算”,使学生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在每次训练中都有明确的目的、恰当的要求,注重形式的多样性,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练口算的积极性。另外。强化性的口算练习,也是提高口算能力的重要方法。让学生进行口算比赛,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这对提高口算能力有很大的辅助作用。还有的学生相互出题,对答式的口算练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而且还有助于融洽学生间的关系。

(二)培养科学的思考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与示范很重要。首先要弄清算理,计算教学最忌讳重结果轻思维、重法则轻算理的做法。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不仅让学生知道怎样算,而且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样,既使学生明白了算理,又能把所学知识前后融会贯通。其次,要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能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训练时,让学生看题目,想算法,选择正确科学的计算方法;如计算99×2.5+2.5,学生一眼就能看出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得出(99+1)×2.5。做完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并给予及时纠正和补充,从而让学生学会科学的计算方法。

(三)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如让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也是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反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并能激发、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教师要教育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对计算的结果自觉检查。必须注意,课堂计算时,教师绝对不要提“看谁算得快”的要求;否则,学生往往是只图快,不求对,久而久之,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其次,数学教师要做好表率。平时板书、批改作业时,字迹一定要规范整洁清楚,尽量在教育方面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五、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计算方面的评价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教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在做评价中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切希望,改正缺点。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学生自信心,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了不良倾向,培养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实践证明,在学生的计算作业中增加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总之,学生自身的计算能力是关系到学生学习好数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及长期的训练来帮助他们提高计算能力。

第二篇:小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想学好数学就必须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培养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现在是计算机时代,但计算能力对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还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算技能,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为此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理解运算法则,正确地应用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运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算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运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数学学习相当重要的学习目标。而在计算中运算法则的掌握是学生准确、迅速、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根本,形成熟练的运算技能的基础。而要掌握法则必须要先理解法则,只有理解了,才能记住;只有理解了,才能应用。但是“记住了”与“理解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记住了”的东西不一定“理解了”。例如,有些学生能一字不漏地把运算法则记得烂熟,也能按照法则进行一些计算,但是,他们并不懂得运算法则的本质意义。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运算法则的理解,并举实例说明。只有这样才算真正理解了法则,在以后的运算中就能运用自如。

二、口算是笔算的基础。重视口算提高计算速度

提高口算的能力对“四则运算”的学习乃至中学的数学学习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中每节课都利用3~5分钟进行口算练习,为了不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我经常变换训练口算的形式。

1.听算

听算既能培养学生的听力,又能培养学生快速反应的能力。教师精心设计好一些口算题,教师报题,学生答题。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轮流回答,看谁的回答既快又准。

2.视算

用多媒体课件准备好口算题,每10道一组。请几位同学进行计算,并用秒表计下算出一组题所用的时间,看谁完成10道题的时间少且准确度高。

3.精英比赛

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比赛前准备几组题卡,由选手随机抽出一组进行口算,准确率高,用时短者为胜,获胜的小组奖可以得一面小红旗。

这些形式多样、趣味性的训练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兴趣可以转化为内在动机,可以成为一种动力,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增强,学习自觉性也会大大提高。如果学习缺乏动力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造成学习成绩低下。如在教学简便计算前,教师给学生讲解高斯幼年时创造性地解答“1+2+3+4+……+100”一百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然后开展对“16+18+20+22+24,1+3+5+……+99”等题的讨论,学生审题比以往认真,对数字特点的分析更为仔细,并能灵活运用有关定律、法则,找出解题规律,越学越有趣味,越学越有劲。

四、通过题目对比练习。认识提高计算的合理性与灵活性

为了提高计算能力,一定量的计算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练习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性。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弄题海战术,要精心设计练习,认真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善于抓住学生运算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例如,任何数除以1与1除以任何数(0除外),大多数学生混淆不清,因此,必须抓住这种典型错误,设置对比练习,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在四则混合计算中,例如,3.9-1.9×0.9-0.9,(3.9-1.9)×0.9-0.9,(3.9-1.9)×(0.9-0.9)等相关题目中运算的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为何计算结果不一样?通过比较使学生知道,因为运算顺序改变了,所以结果也变了。因此,在进行四则混合计算时,不要被一些特殊数字所迷惑,不能随意改变运算顺序,培养学生冷静、仔细的思考方法,从而提高计算的能力。

另外,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懂得如何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例如,48×1.25,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可有五种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明白计算时如有多种解法,就要选择其中最简便的运算方法,这叫作灵活、合理运算,而要进行灵活、合理的运算,首先必须认真分析题目特点和数字特征,将题目变形,或对数字进行分解组合,然后进行比较,选择最简便的运算方法。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之,只要我们常抓不懈,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能逐渐提高,从而达到提高计算能力的要求。

第三篇:小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杏林中心小学 王小平

一、研究背景

学科背景: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要求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答案准确、计算迅速、方式灵活和运用合理的基本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规定“要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计算作为一种智力技能,计算形式多种多样,计算方法灵活多变,学生在计算中动脑、动口、动手,长期受到思维训练,能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得到培养。虽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计算工具日益先进,新课标教材虽然删减了很多繁难计算,但计算教学的地位并没削弱,它仍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计算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学生背景: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学习的各方面条件较差,家庭教育跟不上,家长思想上不够重视,大多数孩子还都是留守儿童,年老的爷爷、奶奶根本无法起到监督和辅导的作用,常常形成5加2等于0的效果。(学校5天的学习效果和星期天两天的疯玩相抵消)所以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差,在计算时出现错误,是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有时是“屡说无效”和“屡禁不止”的,以我近年小学数学中高年级的考试卷面上看,计算得分不足60%,因计算丢失的分数达到40%以上,从学生解答计算题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计算反应迟钝,顺序法则定律性质同类相混,同形相混,计算方法呆板,无论从速度、技巧、方法、思路,还是从品质、能力、习惯上看,远没有达到计算教学目标的要求。我所带班学生经常在做作业,完成习题时都比较粗心,尤其到了高年级,计算量相当大,可以说教材基本都是以计算为主。如:小数乘法、小数除法、解方程、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容积等内容。

二、研究方法与效果

1、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计算是由数和计算符号构成的,比较抽象,的确是枯燥乏味的。所以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寓教于乐,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一方面我是这样做的:(1)、计算练习的形式要多种多样。

计算练习的形式要多样,除了计算题,可以增加一些判断题、趣味题、选择题等。练习的方式也可不断变化,如:游戏练习,教学解方程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习题藏在教室里,练习时我让学生自由找出来计算,正确算完一个找下一个,最终算出最多的为胜,奖励奖品;故事练习,学生在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时,我先用阿基米德测算皇冠的故事引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2)计算练习的量要适度

教学中要注意练习的量要有度,不能只讲量而不讲质,搞题海战术。学生遇到题量多时,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不愿计算,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恰得其反。

(3)练习时要及时给予鼓励

及时的鼓励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关键,而自信心是学生不断努力进步的源泉。所以我在课堂上经常坚持鼓励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他全做对了、他进步了、他书写整齐了、他计算用多种方法了、他主动用简便运算作了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教师夸赞的依据。

2、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

学生面对计算题,要得到计算结果,首先要考虑运用什么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等,因此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决定了是否具有计算能力。

例如,学生要具有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必须先要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理解并且掌握如通分、约分、带分数与假分数之间的互化等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只有把有关的基础知识讲清楚,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学生计算才不会出现差错。相对于低年级来说,高年级的基础知识更为丰富,因此在教学中切不可急于求成,而应帮助学生从整理已学的基础知识开始,运用迁移,不断深入。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法时,首先让学生回答加法的意义,学生就会知道是把两个数(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接下来让学生观察发现异分母分数、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懂得了这个道理后,再引导学生运用通分知识,“化异为同”,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已掌握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了。

3、加强基本计算能力训练(1)口算训练

口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每个学生都应具备较强的口算能力。因此,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每天利用课堂三分钟时间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每天十道口算题。口算题我经常以卡片、小黑板等形式出示,然后任意抽一组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答,然后由我计时,看该组学生答完十道题一共用了多少时间。一个星期进行一次评比,看哪组学生答对的人数最多,并且答十道题用的时间最少,哪组就为本星期的口算星级组,并给予星级组奖励。这样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们的积极性相当高,口算的兴趣浓,口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效果非常好。

(2)笔算训练

笔算是计算的关键,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题都要求学生通过列竖式、递等式的方法进行笔算。如:五年级教材中小数的乘、除法,分数混合运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这些知识,在计算时学生们是感觉最头痛的,稍微不细心,就有可能打错一个小数点、少写或多写一个零等等这些错误,并且这几个单元学生在计算时正确率都不高,做题时错得多。针对这些问题,我在班里开展利用两天一次的时间训练学生的笔算能力。训练时间为20分钟,训练任务是完成5——10道笔算题。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如果每次全对,累积五次,将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没想到,这样的训练方式学生们很

喜欢,也非常期待这样的笔算训练,一个月下来,训练了10次,前几次的训练效果不尽人意,满分的不多,但后几次的训练结果让我很明显地感觉到,学生们的笔算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正确率也提高了很多,从满分寥寥无几上升到一个班有三十几名学生都取得了满分的成绩,这样惊人的效果,让我感到非常的惊喜和欣慰。

(3)估算、简算训练

估算是对运算过程或结果进行近似或粗略估计的一种能力。估算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进行快速计算。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估算方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向,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如:凑十法、去尾法、进一法、四舍五入法等。

简算是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简算训练,逐步增强简算意识,提高简算能力。在小学数学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是学生进行简算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这五条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

4、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所以我在教学中努力使学生在计算时养成“四步走”“两注意”的好习

惯。

四步走:

第一步:观察算式形态。每道计算题拿到手后先看清楚要求,再观察形式和运算符号。这是正确、迅速计算的前提

第二步:思考运算方法。看清运算符号后,思考该道题用到了那些定律、性质、公式,能不能简算,然后确定好运算顺序。

第三步:动笔细心计算。运算顺序清楚后就可以动笔计算了,这时最主要的就是细心。如:数字、符号移动准不准,通分对不对,计算结果能不能约分等等。

第四步:进行自觉验算。在计算中,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验算有很多种方法,其中,由逆运算来进行检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逆运算也就是与计算方法相反的运算,能够有效地凸现计算过程中的疏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检测出计算中的错误。因此,我班学生大部分都养成了自觉检查作业,独立验算的好习惯。

一注意:即学生要时刻注意书写,既要做到格式规范,又要做到端正、美观。

三、研究后续反思

反思这一阶段的计算教学研究,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课堂上,努力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另外要坚持认真批改

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以上是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虽然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有些学生的表现还是不尽人意,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帮助。所以我将一如既往的对计算教学进行研究和探索,努力培养好每一位学生。

第四篇:小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有很大影响,如何培养学生好的计算能力显的非常重要。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现将我对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总结如下:

一、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内容。作为老师,就需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快速的认识并理解这些基础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能达到触类旁通。

二、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的训练。运算能力的训练主要通过手算和口算来进行。手算是对刚开始接触运算,对运算技巧掌握不够熟练的学生进行的实践训练。当学生的手算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要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在进行手算和口算时,作为老师就需要给学生创造练习的时间,适宜的量度和难度,循序渐近的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计算实践提高计算能力。

三、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是个螺旋式不断上升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当中遇到困难时难免会气馁灰心,影响学习效果。作为老师就需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通过激励学生,运用正确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永葆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运算能力的学习是一个渐近不断提高的过程,作为老师就应多点耐心,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我在进行四则运算教学时,就制作了小动物的课件,通过小动物数量的变化,使学生在轻快活泼的气氛中理解了加减乘除的意思,然后通过安排适当的计算,使学生学会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然后又给学生讲解了运算的技巧,使学生提高了计算能力,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武鸣县太平镇文溪小学

林成威

[内容摘要] 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在于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的技巧,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构建课内、外语文阅读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把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在读中领悟语文精髓,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 激发兴趣 思维训练 阅读空间 领悟精髓 阅读速度及方法

阅读能力,包括自己能看书,学会全面阅读、精读、研读,有一定的阅读速度;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筛选信息,领会文章的主旨、风格;初步会用资料,能从教材及参考资料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能提出问题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评价等。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掌握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培养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过程始终充满积极的思维活动,同样一篇文章,有的学生读了不知所云,有的只记住内容大意,有的能融会贯通,深刻理解、恰当评价,这就反映出阅读思维的差异。阅读思维能力主要体现阅读理解与评价上。在阅读训练中进行思维训练,不可忽视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审美情感就自然渗透其中。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的培养。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学生本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小学语文教师运用自己的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使学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听课的热情。这是获取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试想,做老师的如果死板的照本宣读,硬梆梆地讲道理,必定会让学生感觉如说教一般,毫无生气,对有些课文所表现的感情更是感到费解或难以接受。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生时自己心中就充满“情”的话,其结果就不一样了,这时候,教师本身就如同一个导演和演员,在教学中自然地把学生带入课文呈现的情境里,与你同喜同悲,真切地获得精神上的感受。因此,只有创设融洽的情感氛围,创造一种使学生感到亲切,感到“如沐春风”一般的教学情境,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使学生在阅读课文中找到无穷的乐趣,自然而然地喜欢阅读。

二、构建课内语文阅读的自由空间,把“钥匙”交给学生

课本是为人的发展而服务的,然而教学过程的设计不应以本为主,而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阅读教学,教师一定要带领组织学生首先把课文(作品)认认真真地读懂读透,让学生主动阅读,真正把书读“活”。

1、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自己设计问题,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或相关内容。然后独立 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独立完成“当堂训练”相关的内容或题目。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拨,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顺利完成阅读任务,锻炼阅读能力。

2、合作学习: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要求学生自学时就着不懂的问题与同桌或其他同学讨论。自觉组成小组展开讨论,积极发言。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鼓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3、探究学习:调动学生思维,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锻炼学生善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的能力,积极质疑解疑,勇于发表不同见解,言之有理,体现创新精神。

三、构建课外语文阅读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钥匙”

1、让学生针对性地阅读,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提倡“读名著”活动。教学中,必须解放思想,要有“大语文”阅读观念,既重视课内阅读,也鼓励学生关注生活,把学习场所从教室中解放出来,开辟广阔的阅读实践空间。使学生吸取先贤圣人智慧精华,感知名家生活经验,借助文化精品的永恒魅力和厚重的内涵,丰富文学底蕴,以提高学生审美境界和人生追求。

2、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开设阅读课,扩大阅读空间,每周安排一节课给学生到阅览室看书,让他们从报纸杂志上了解生活,开阔视野,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去解读古代的生活录况,去欣赏外面的生活画面,去想象体会未来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上,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把写作材料积累下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还提高了写作水平。

四、在读与背中领悟语文精髓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虽然方法很多,但一味地对字词句纠缠不休,只会把中国语文搅得支离破碎。相比之下,传统的读背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是中国千百年来读书的传统套路,自有其道理,不应全盘否定。中国语文的优美在于悟,在于参与和运用,而且学生的发展与创新必须有源作本,失于根本的创新只是“空中楼阁”。事实表明,重视朗读与背诵,会使人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大脑越来越聪颖。阅读的能力也从中得到提高。俗话说“读背出素质”,它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法,也是种锻炼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在读与背中,文字、词汇、语法自然入脑入心。例如读文天祥的《正气歌》,你会知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教导你孰轻孰重的标准和高贵的情操„„这些思想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阅读中了解他,将终生受益。有的学生,由于重视朗读背诵,他们头脑灵活,反映敏捷,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较强,成绩普遍优良,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明显胜于别人。读背出素质,但背书也不简单,也是有讲究的,不得要领不行,不持之以恒更不行。我们提倡的是有目的地朗读、精读、活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朗读,用真情实感读出文章的韵味情致,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以至与作者水乳交融,为作者之悲而悲,为作者之乐而乐,为文中谈天说地而晓理,为文中慷慨激昂而奋发!感受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并把文中精美的遣词造句,前后照应的逻辑组织,在诵读中吸收过来,变为自己的东西,如此既净化了心灵,又丰富了学识,提高了思想和文化素质。可见,让学生在读与背中领悟语文的精髓,能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素质。

五、克服不良阅读习惯,提高语文阅读速度

(一)阅读是一个接受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过程,是吸收语文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不仅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体现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能否巩固,言语技能能否得到培养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真正学会阅读。那么,要提高“读”的能力,必须克服以下不良的阅读习惯,这样才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音读

许多学生都有出声阅读的习惯,出声阅读的主要弊病就是使阅读速度和效率受说话速度的限制。因为,正常的默读速度几乎要比出声朗读的速度快两倍以上,出声阅读时,有的嘴唇无声地动,有的嘴唇不动,而舌、喉在活动,这无疑会影响眼睛的扫视速度。“一个有效率的读者能够只看到印刷符号,就直接获得意思,而不经过声音阶段。”

2、心读

心读是一种很难观察到的阅读习惯,心读时,人体的任何部位,不论嘴、头或声带都没有动,只存在一种说话的内在真形式,学生在内心里始终自言自语,清晰地发出并听着每个字音,这是一种很坏的阅读习惯,它直接影响到阅读速度和效率,并且矫正起来又比较困难,采用强制自己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又强制自己阅读速度的方法一般能帮助学生逐渐克服这种坏习惯。

3、指读

指读是用手指、钢笔、圆珠笔、三角板或尺子等指着一个个词进行阅读的习惯。它不仅会减慢阅读速度,而且还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错误的方向;一个高效率的阅读者不会注意单词的位置,也不会在每个词语上平均花费时间,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阅读的思想内容上,指读的习惯妨碍了眼睛运动,并限制了大脑的速度活动能力;同时,逐词阅读造成视幅狭小,无法形成意群阅读和理解。以上这些不良阅读习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路,降低了阅读速度,应引起教师高度重视并及时地加以纠正。

(二)阅读方法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判断及写作能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从历来的考试中来看,阅读题的分量都增加,难度也比以前深。因此,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要真正提高阅读能力和速度,掌握阅读技巧是关键。常见的几种较有科学实用价值和针对性强的阅读方法如下:

1、前后倒读法

当拿到一篇很长的文章或是一本很厚的小说时,想要在短时间里读完,并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不仅需要迅速的阅读速度,还要讲究方法。如果只是一页一页地读下去,就算你有一目十行的本领也很难达到要求。这时候用前后倒读法就容易多了。就是先看看文章的结尾说什么,如果是小说就看看结局怎样。因为文章的结尾或小说故事的结局,一般都是作者所表达的中心或是内容的高潮。提前阅读,不仅能大致了解其中思想,还能激发自己对它们的阅读兴趣,迫切想了解文章或小说的开头和发展过程。

2、标题串连法 如果一篇文章或是某本书分为几个内容来陈述,每个内容的前面有明显的标题提示,我们可以先快速阅读它们的标题,这些标题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大致上了解它们的内容提要的基础上进行详细阅读,就能有效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阐明的思想内容上,形成意识群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3、内容筛选法

如果文章或某本书内容繁琐,没有明确的小标题提示,阅读起来比较费劲。这时候我们需要使用内容筛选法。就是在阅读的时候,对于不重要的细节描述或内容一跃而过,只抓住其中对文章思想表达起重要作用的段落或是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进行串联阅读,对于自认为描写出色的精美句段,也可作详细反复阅读。这样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效提高阅读速度。

4、“举一反三”法,指导精读段落结构相似的文章中的一段,让学生掌握方法,再自学相似结构。例如《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两篇文章都将升华主题的部分放在篇末,学生可以通过“读、划、议”进行学习。

5、“主线突破法”,主线牵一发动全身的线索。教学此类似的文章,先从主线出发,提纲举目,沿线扩散,合并思考,简化头绪,化难为易。比如《凡卡》可采用此法教学,《凡卡》一课中写信的内容和写信时的回忆贯穿全文。

6、“跳跃讲读法”根据课文的特点,抓住几个要点,引导学生循着事件线索议课文,理解课文。常用于篇幅教长的文章中。

7、“直奔主题法”,让学生把文章的中心句找出来,概括中心思想,再分析讲读课文,看课文怎样表达中心句。

8、“逆向讲读法”适用于中心思想篇末的文章,先概括再变综合分析,反顾全文,系列提问。

9、“文题分析法”重视文章的题目或突出的文章的主线,理清作者的思路。

提高阅读能力是高年级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把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并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阅读,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下载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摘 要】改变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应重视学生主体性,放手孩子们去修改,让孩子们参与到作文写作、修改整个过程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

    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摘 要:学会学习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是可行且必需的。通过帮......

    小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

    小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 看清楚。学生在计算中由于看题目过快,有时会把数看错,如234看成243,有时会把运算符号看错,前后颠倒等,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养成看清楚题目中数的习惯,速度不......

    2018《学生计算能力培养》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策略的课题》课题 实 施 方 案 一、课题的提出 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又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样例5)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在做计算题时 ,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在计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培养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 白马小学传文武 人们在大量的实际计算中总结出一些简便的计算方法,应用简便计算在保证准确的基础上,既可以提高速度,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教学计划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教学计划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针,深入学习《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