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5篇

时间:2019-05-14 14:0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一篇: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摘 要: 本文从创设生动具体的数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计算教学中;加强口算训练,打好计算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三个方面,就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做了阐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计算能力 培养方法

计算在生活生产劳动中运用最广泛,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教学要求。

一、创设生动具体的数学情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计算教学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和兴趣,强化课堂学习效果。

二、加强口算训练,打好计算的基础

1.基础性训练。

由于小学生年龄不同,因而对口算的基础要求不同。低中年级主要是位数和两位数的加法。高年级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效果较好。口算要求是,先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得到的三位数立即加上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迅速说出结果。这个口算训练有数的空间概念和记忆的练习,也有数位的比较,在小学阶段可以说是一个数的抽象思维的升华训练,对于促进思维及智力的发展是很有益的。

2.针对性训练。

小学高年级数的主体形式已从整数转到了分数。在数的运算中,异分母分数加法是学生费时多又容易出差错的地方,也是教与学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分析归纳得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只有三种情况,每种情况中都有它的口算规律,学生只要掌握了,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1)两个分数,分母中大数是小数倍数的。如“1/12+1/3”,方法是:大的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公分母,只要把小的分母扩大倍数,直到与大数相同为止,分母扩大几倍,分子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即可按同分母分数相加进行口算:1/12+1/3=1/12+4/12=5/12;(2)两个分数,分母是互质数的。从形式上看较难,学生最感头痛,它通分后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每个分数的分子与另一个分母的积的和(如果是减法就是这两个积的差),如2/7+3/13,口算过程是:公分母是7×13=91,分子是26(2×13)+21(7×3)=47,结果是47/91。如果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则口算更快。如“1/7+1/9”,公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63),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和(16);(3)两个分数,两个分母既不是互质数,大数又不是小数的倍数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用短除法求得公分母,也可以在式子中直接口算通分,迅速得出结果。可用分母中大数扩大倍数的方法求得公分母。如1/8+3/10把大数10,2倍、3倍、4倍地扩大,每扩大一次就与小数8比较一下,看是否是8的倍数了,当扩大到4倍是40时,则公分母是40,分子就分别扩大相应的倍数后再相加(5+12=17),得数为17/40。

3.记忆性训练。

高年级计算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综合性。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这些运算有的无特定的口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解决。主要内容有:在自然数中10~24每个数的平方结果;圆周率近似值3.14与一位数的积及与12、15、16、25几个常见数的积;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也就是这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以上这些数的运算结果不管是平时作业,还是现实生活,使用的频率很高,熟练掌握后,就能转化为能力,在计算时产生高效率。

4.运用迁移规律,注重算理和法则的掌握。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时要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运用迁移类推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学会解决计算问题。

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法则”时,首先复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整数除法等知识,然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入新课:“小明去商店买文具,每支笔0.3元,他用1.2元可以买几只笔?”学生因为有生活经验,可以买4支笔。1.2除以0.3,商4应该写在哪呢?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得扩大10倍,学生恍然大悟。这样教学就抓住了“把除数是小数转化为整数而商不变”小数除法法则算理的关键,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铺路”,使已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联系。接着,我又设计了把除数变成整数时,要使商不变被除数的几种情况(小数位数比除数多,比除数少)的练习。从易到难,引导学生“拾级而上”。

5.综合性训练。

包括以上几种情况的综合出现:整数、小数、分数的综合运算训练;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综合训练。综合性训练有利于判断能力、反应速度的提高和口算方法的巩固。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正确无误的保证。在教学中,经常发现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而出现错误,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重要。

1.看清题,算仔细。

学生在计算中由于粗心大意有时会把数和运算符号及括号的位置看错,因此要让学生计算时速度不要过快,不要看一位写一位,写好后可以迅速与数比照一下等,从而避免因误看而带来的计算错误。

2.写规范。

书写不规范是计算出现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教师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

3.查认真。

检查和验算不仅是保障计算正确的有效措施,而且是一种促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和计算能力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验算进一步理解加和减,乘和除等之间的逆运算关系。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检查和验算的方法(如逆运算、估算、再算一次等),监督他们养成检查的习惯,让那些检查出错误而获得好成绩的学生现身说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认真检查和验算所带来的成功,自觉养成主动检查的习惯。

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工作,除了要做好以上几方面工作外,教师还应吃透教材,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有效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重视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二篇: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内容提要:本文从“组织竞赛游戏,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口算训练,打好计算的基础;注意估算能力的培养;优化练习设计;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探索。

关键词:兴趣训练培养设计习惯

计算在生活生产劳动中运用最为广泛。在小学,计算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关于“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教学要求。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学知识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数学计算应该是每个公民必备的技能,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几年,我对每次的月考卷进行分析,在计算这个大题里,分数占总分的40%,翻看了学生考的数学试卷,有80%的同学在本大题不能拿到满分。在所有失分的题目中,由于计算而失分的题在总的失分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很多家长甚至教师都认为知识孩子粗心大意,马虎造成的,其实是多方面能力缺失的综合表现,忽视不得,因为培养计算能力,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的心里品质的重要的手段,因此,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在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方面引起高度重视。

一、组织竞赛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天性告诉我们,将计算教学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情境有机结合起来,计算教学才能体现其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在计算教学的练习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和竞赛,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例如开展数学小竞赛,以大组为单位,给每个队找个动物队长,小虎队、小熊队、小猴队等等,比赛题型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合作题等,答对一题加5分,答错一题扣5分,最后胜利的队伍以热烈的掌声祝贺。学生对这样的比赛很感兴趣,很多学生在上完数学课以后,来跟我要求希望下次再比赛。

二、加强口算训练,打好计算的基础

1、基础性训练:从小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特点上看,口算的基础要求不同。低中年级主要在一二位数的加法。高年级把一 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效果较好。具体口算要求是,先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得到 的三位数立即加上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迅速说出结果。这项口算训练,有数的空间概念的 练习,也有数位的比较,又有记忆训练,在小学阶段可以说是一项数的抽象思维的升华训练,对于促进思维及 智力的发展是很有益的。这项练习可以安排在两段的时间里进行。一是早读课,一是在家庭作业的最后安排一 组。每组是这样划分的:一位数任选一个,对应两位数中个位或十位都含有某一个数的。每组有18道,让学生 先写出算式,口算几遍后再直接写出得数。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一般为2~3个月),其口算的速度、正确率 也就大大提高了。

2、针对性训练:小学高年级数的主体形式已从整数转到了分数。在数的运算中,异分母分数加法是学生费时多又最容易出 差错的地方,也是教与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个重点和难点如何攻破呢?经研究比较和教学实践证明,把分数运 算的口算有针对地放在异分母分数加法上是正确的。通过分析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只有三种情况,每 种情况中都有它的口算规律,学生只要掌握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两个分数,分母中大数是小数倍数的。如“1/12+1/3”,这种

情况,口算相对容易些,方法是:大的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公分母,只要把小的分 母扩大倍数,直到与大数相同为止,分母扩大几倍,分子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即可按同分母分数相加进行口算 : 1/12+1/3=1/12+4/12=5/12

(2)两个分数,分母是互质数的。这种情况从形式上看较难,学生也是最感头痛的,但完全可以化难为易: 它通分后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每个分数的分子与另一个分母的积的和(如果是减法就是这两个积 的差),如2/7+3/13,口算过程是:公分母是7×13=91,分子是26(2×13)+21(7×3)=47,结果是47/91。如果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则口算更快。如“1/7+1/9”,公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

(63),分子是两个分母 的和(16)。

(3)两个分数,两个分母既不是互质数,大数又不是小数的倍数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用短除法来求得公分 母,其实也可以在式子中直接口算通分,迅速得出结果。可用分母中大数扩大倍数的方法来求得公分母。具体 方法是:把大的分母(大数)一倍一倍地扩大,直到是另一个分母小数的倍数为止。如1/8+3/10把大数10,2 倍、3倍、4倍地扩大,每扩大一次就与小数8比较一下,看是否是8的倍数了,当扩大到4倍是40时,是8的倍数(5倍),则公分母是40,分子就分别扩大相应的倍数后再相加(5+12=17),得数为17/40。

3、记忆性训练:高年级计算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综合性。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些运算有的 无特定的口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主要内容有: 在自然数中10~24每个数的平方结果; 圆周率近似值3.14与一位数的积及与12、15、16、25几个常见数的积; 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也就是这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以上这些数的结果不管是平时作业,还是现实生活,使用的频率很高,熟练掌握、牢记后,就能转化为能 力,在计算时产生高的效率。

4、规律性的训练:一是运算定律的熟练掌握。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其中乘法分配律用途广形

式多,有正用与反用两方面内容,有整数、小数、分数的形式出现。此外还有减法运算性质和商不变 性质的运用等。二是主要是个位上的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结果的口算方法。

三是掌握一些特例。如较常遇见的在分数减法中,通分后分子部分不够减,往往减数的分子比被减数的分子 大1、2、3等较小的数时,不管分母有多大,均可以直接口算。如12/7-6/7它的分子只相差1,它差的分子一定 比分母少1,结果不用计算是6/7。又如:194/99-97/99,分子部分相差2,它差的分子就比分母少2,结果就是 97/99。减数的分子比被减数的分子大3、4、5等较小的数时,都可以迅速口算出结果。又如任意两位数与1.5积 的口算,就是两位数再加上它的一半。

5、综合性训练 :包括以上几种情况的综合出现; 整数、小数、分数的综合出现; 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综合训练。综合性训练有利于判断能力、反应速度的提高和口算方法的巩固。

三、要注意估算能力的培养

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估算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例如,在计算39×486时,可以让学生说说积大概是多少,从而知道,积的位数,不至于出现较大的错误;在简算3.74×9.8时,学生经常出现3.74×9.8=3.74×(9.8+0.2)的错误,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先估算,3.74×9.8两个因数分别是两位、一位小数,则积一定是3位小数,末位4×8=32,则积的末尾一定是2,可见,结果肯定是错的,再分析原因,问题就解决了。

四、优化练习设计,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练习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数学学习离不开练习。同样,计算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练习,只讲不练或讲多练少都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但也不是让学生“泛泛地练习”,越多

越好,致使学生陷于题海之中。如果练习简单重复,学生就会不感兴趣,甚至抗拒,练习效果就很差了。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教师就要注意优化练习设计,多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趣味性和思考性比较强的题目。对学生在练习中经常出错的地方,要注意讲解,及时纠正。此外,要多找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运算,找出最简便的方法。这样既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持之以恒地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细心计算,使他们养成计算完毕后自觉检查和验算、有错必改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要做好典范,在板书时要规范认真,使学生养成书写规范、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总之,要想迅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加强计算教学和计算练习,使学生的计算既准确又迅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教师还应该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规律。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靠一朝一夕能养成的,作为教师,首先自身要对计算法则、定律等运用自如,指导时才能得心应手,提高效果。同时训练应持之以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难见成效的。在计算教学中,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目前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全班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第三篇: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作者姓名:窦春梅

工作单位: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杨广小学 详细地址: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杨广小学 邮政编码:652799 电话:*** 【摘要】:计算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之一。因而,必须重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计算基础知识,加强口算、简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计算错误、学习习惯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则是众多老师困惑的一个难题。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略谈一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乐于计算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计算的确是枯燥乏味的,要培养学生计算方面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得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由于计算题是由数和计算符号构成的,比较抽象,没有生动的情节,因此,必须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既有针对性、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练习,利用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设计一些数学游戏的计算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用“抢答练习”“找朋友”夺红旗”“送信”“闯关游戏”“数学接力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同时可以采用计算“免做”的方案(连续三天计算全对者可“免做” 三天计算)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二、弄清算理,掌握方法

1、要讲清算理和法则

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要引导学生把算理说出来。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法则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最后形成计算技能。

如学习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的除法:42÷2时,许多学生会总结这样的算法:先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再用一位数去除个位上的数,商写在个位上。当学生得出这样的算法时,一定要让 学生明白为什么可以这样做。教师可以让学生摆小棒,帮助理解算理。将小棒10根捆一捆,先将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小棒,也就是2个十,再把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1根小棒,也就是1个一。2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21,因此42÷2=21。学生理清了算理,明确了方法,懂理会法,从根本上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2、要讲清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因此,讲清这个运算顺序是很重要的。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错误情况:如:25+75-25+75(应等于150,而误得0),3.6-3.6×0.5(应等于1.8,而误得0),7.56÷0.4×2.5(应等于47.25,而误得7.56),都是没按运算顺序计算造成的。类似这样的题,在教学中应加强练习,也可以进行对比练习,以引起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注意。

三、加强口算训练,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口算是学习笔算、简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也是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口算训练,不仅能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随着小学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不同,口算训练要有针对性,低中年级主要练习

一、两位数的加减法,高年级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效果较好。口算题的难度应当由易到难,要有一个坡度。在口算训练时,首先要求会算,力求准确,然后再要求方法简便,加快计算速度。训练时多练一些凑整计算、常用数据的运算,如:45+55、20×5、25×4、125×8;1到20各自然数的平方数;分母是2、4、5、8、10、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也就是这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3.14与各个一位数的乘积。这些类型题的训练能 大大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进行口算训练时,要注意练习形式要灵活多样,例如:夺红旗、对抗赛、接力赛、口算游戏等。

四、重视简便运算,提高灵活、合理计算的能力。

简便算法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计算速度的重要途径。

简便运算的基础是一些数学运算性质及运算定律。计算教学中要让学生灵活运用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商不变的性质等。如:182+37+18+263=(182+18)+(37+263)、29×75+29×25=29×(75+25)、15-7.8-2.2=15-(7.8+2.2)、9÷12.5=(9×8)÷(12.5×8)等。

小学数学中简便运算方法很多,有些计算可利用“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把已知数转化为整

十、整百、整千等的数,也就是我们说的“凑整法”,凑整法的目的是通过改变运算顺序或改变运算数据等来达到简便运算的目的。如:327+101=327+(100+1)、9+99+999=10+100+1000-

3、21×9.9=21×(10-0.1)、9999×2222+3333×2222=3×3333×2222+3333×3334=3333×(6666+3334)等。

学生通过简便运算能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做到了:变难为易,变繁为简,变慢为快。

五、将易错题进行对比练习。

学生在旧知识的学习和强化的过程中掌握了计算方法,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固定的思维方法在运算中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影响。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往往将过去所用的方法不合理地移用到新的计 算中,比如:学习小数乘法时,学生在列竖式的过程中常出现将两个因数的小数点对齐进行计算的情况;学了乘法分配后,往往和乘法结合律的计算方法相互干扰,计算8×4×125时,他们就错做成(8×125)×(4×125)。

我在教学中,将易混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每生一本计算错题集),让学生区分比较,通过有目的的练习,使学生纠正错误以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并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纠正错误。如:38.41+5.7和38.41×5.7;(25×40)÷(50×2)和25×40÷50×2;16.9-(8.5-1.5)和16.9-(8.5+1.5);25×(4+8)和25×(4×8)。在练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详尽地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通过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避免混淆,以巩固正确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确保计算的质量和速度。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有以下常见错误:看错抄错题目;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等;计算时不打草稿;一位数加、减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学生的计算错误,从现象来看,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而“粗心”的原因不外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

1、养成良好审题习惯

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计算时要认真而 仔细。除此之外,我还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计算的检查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条: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思。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法则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学生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就能使计算有了初步的保证。

2、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班级中的学生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有的学生连书写都不规范,经常将“3”写成“5”,“1”写成“7”等,我便通过让他们去练字等手段来尽可能地使他们的书写令人“看得懂”,做到少抄错题、不抄错题。

3、养成良好验算习惯

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我认为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计算完一道题后,或采取笔算验算,至少也要采取口算、估算验算;还可以灵活地运用一些检验方法,如方程的检验则可用代入法。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5第1期

4、《小学数学教育》2015第4期 字数约:3400字

第四篇: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数学学习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则是令众多老师困惑的一个难题,根据这几年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组织竞赛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天性告诉我们,将计算教学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情境有机结合起来,计算教学才能体现其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在计算教学的练习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和竞赛,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例如开展数学小竞赛,以大组单位,给每个队找个动物队长,小虎队、小熊队、小猴队等等,比赛题型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合作题等,答对一题加5分,答错一题扣5分,最后胜利的队伍以热烈的掌声祝贺。学生对这样的比赛很感兴趣,很多学生在上完数学课以后,来跟我要求希望下次再比赛。

二、重视口算教学,加强口算训练

任何计算都是以口算为基础的,口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业生其它运算能力的提高。

要提高口算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抓好口算的基本训练。例如:20以内的加减要反复训练,达到脱口而出;100以内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也要达到熟练。这些都是四则计算的基础。一些常用的数据,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记。这不仅可以达到计算正确、迅速,而且对小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受益无穷。例如:小数分数的互化中,1/2=0.5, 1/4=0.25, 3/4=0.75, 1/8=0.375.其次,口算训练还要持之以恒。口算技巧的形成和熟练程度,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教学中常期不懈的训练。这就要求教师持之一恒的进行口算训练。例如:每节课开始坚持2分钟的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教学时,对数据简单的题目也要坚持让学生口算。这样长期下去,就能培养学生口算的习惯,形成口算的技能、技巧。

三、优化练习设计,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练习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数学学习离不开练习,同样计算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练习,只讲不练或讲多练少都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但也不是让学生“泛泛地练习”,越多越好,致使学生陷于题海之中,如果练习简单重复,学生就会不感兴趣,甚至抗拒,练习效果就很差了。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教师就要注意优化练习设计,多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趣味性和思考性比较强的题目。对学生在练习中经常出错的地方,要注意讲解,及时纠正。此外,要多找一些有代表情的典型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运算,找出最简便的方法,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持之以恒地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细心计算,使他们养成计算完毕后自觉检查和验算、有错必改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要做好典范,在板书时要规范认真,使学生养成书写规范、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第五篇: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初探(范文模版)

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初探

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等都需要计算活动的参与,因此计算教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内容的学习,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现在的新课程要求中不断地降低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加上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独立计算能力越来越被师生所忽视。从近几年来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并不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出现了下降趋势。这无疑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在教学中,我有几点想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教学是相对枯燥乏味的,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调动他们的计算积极性。让他们在兴趣的引领下,走进并喜欢上计算。而新的一轮课改也避免了原来教材中计算内容教学的呈现方式的单一性,更加注重了生活性,注重了情境的创设,因此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和用好教材,使教材中的素材真正地发挥其显性和隐性的功能,使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开始并进行计算内容的学习。

为了让学生始终有新鲜感,在教学中,计算练习可设计成游戏、竞赛、抢答、开火车、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扑克牌、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调学生的“胃口”;还可以通过“趣题征解”、“巧算比赛”等形式,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二、注重计算算理和算法的教学

1.注重算法、算理的整合。传统的计算课教学注重了计算法则的传授,学生通过熟记法则,然后机械进行计算,强化形成技能。这样的计算教学,学生不理解计算中的算理,形成的技能与数学应用脱节。新课改理念下的计算教学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探究等形式,让学生确实理解算理,自主掌握计算方法,形成技能。

2.鼓励算法“多样化”,而不失“优化”。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旨在改变传统计算教学中“计算方法过于单

一、技能培养过于侧重”的现状。要真正落实好算法多样化这一教学理念,首先必须消除对算法多样化的片面理解。我们看到,在多样化的算法中,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思维是凌乱无序的,有些方法并不有效甚至是不太合理的,这就需要进行“算法的优化”。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将算法多样化简单地理解成为算法多样化而多样化,同时也要避免只强调算法多样化,而不及时引导算法优化的做法。

三、注重技能技巧的培养,提高计算能力。

1.注重口算能力的培养。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强的学生,笔算能力也一定较好。根据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受影响,不稳定的特点,采取“短时、少量、多次”的口算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最易见到成效。培养口算能力,教师一般可采取如下步骤进行训练:可在课堂中安排3―5分钟的口算训练,使口算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课前,每人准备一本口算本,班长或教师组织进行。

2.注重估算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把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列入教材中,充分反映出估算在数学计算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估算能力也是一个人计算能力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具备良好的估算能力:一能帮助我们预知计算结果;二可以提高数学分析能力;三可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四能检查结果是否基本正确。

3.注重简算意识的培养,提高计算的灵活性。简算是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简算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发现事物规律,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发展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

4.加强记忆性训练,可以提高计算能力。教学中,有一些出现频率较高的数据,要求学生记熟,达到烂熟于心的程度,若学生记熟这些数据,对进行分数、小数的计算,对许多几何图形的计算可收到快束、准确之效。

(1)常用的特殊积。如:25×4=100,125×8=1000。(2)常用分数、小数对应值。(3)熟记1-25的平方数;(4)熟记2π到10 π的值。

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让学生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要求学生对于所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细到数字、符号,不错不漏。

2.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

3.让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字迹端正、做到不潦草,不涂改,保持作业整齐美观。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

4.让学生养成估算验算的习惯。教给他们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利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5.建立病题卡的习惯,收集错题类型,做到对症下药。一般地说,学生在练习时产生的错误,都具有相通性,又具有普遍性,在教师指导下,有些比较容易纠正和克服,有些则纠正起来就比较困难,特别是这种错误在头脑中已经生根。所以我在平日教学中善于及时了解、收集笔算中存在的问题,有预见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错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对于那些形近而易错的试题,则组织对比练习,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

总之,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提高与发展,依赖于学生计算思路的清晰条理与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依赖于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形成;依赖于教师的激励、训练与培养。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计算的积极性,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下载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培养与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培养与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口算训练,不仅能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也能......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摘 要: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计算,计算能力是学生进行有效数学学习的基础,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后阶段的学习。因此,在平时要切实......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张艳霞***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实验小学748100) 内容提要:本文从“组织竞赛游戏,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口算训练,打好计算的基础;注意估算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台一小陈佳净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 、“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让学生在数学这个广阔的领域中自由翱翔,必须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 在计算题教学中,我始终在抓好基础、......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摘要]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所以培养小学生......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