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优质课评课交流
我有幸在泰安参加了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参加优质课评选的老师,大部分是全市最优秀的老师,经过了层层选拔筛选出来的。聆听了不同年级的课,确实能感受到他们对语文这门课的研究,短短的两天半时间里,二十节课听下来,收获与感想颇多。
在本次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中:
一、所有的老师都非常重视朗读,尤其是课文的自读。齐读有助于展示,自读有助于思考。大部分老师利用幻灯片出示自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放手让学生自读,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搜集相关信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读懂、读透、读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参赛的许多文本都是适合朗读的,在这次优质课评比中,教师们变换着形式让学生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学生代表读、配乐朗读、分角色读、齐读„„如《古诗两首》,高冬老师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诗词的意蕴;刘永琦老师在讲授《古诗词三首》时与学生的一唱一和。
二、老师们都重视了识字与写字。新的课程标准凸显了对识字教学的要求,高年级要求,识字教学不低于一节课四分之一的时间,低年级不低于一节课二分之一的时间。本次活动中,大部分老师在识字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比如利用多媒体出示某一个字的演变,象形、会意„„比如郭琳老师对“鼻”字的讲解,呆板的生字立马变得生动起来,也利于学生识记。
三、学习方法需要时时渗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本次优质课评比过程中,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每位老师在自读课文、书写生字时,都对学生加以不厌其烦的指导。尤其是写字,“头要正,肩要直,一尺一寸一拳头”。在作文教学时对写作的指导,注重方法的渗透。例如在《凡卡》这一课中,两位老师对“凡卡”从外貌、表情、动作、语言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指导,让学生在写作时做到有的放矢。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不容忽视。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且,作用不容小觑。在所听的20节课中,所有老师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有的教师能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但是有的教师由于课件使用不熟练效果不好,有的教师又过分依赖多媒体,关注学生过少,对课堂缺少监控。
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我认为:
1、课件不必追求复杂、花样万千,应以使用效果为关键。
2、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是为课堂效果服务的。它只不过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
3、语文的课件教学如果有问题的设置,则最好不要出示答案。
五、语言能力及娴熟的驾驭教材和课堂的能力至关重要!讲课的教师虽然讲课的风格和方法不一样,但有一样是共同的,那就是得体的着装和精彩、精炼的课堂用语,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和动作。老师的语言切忌罗嗦、故作高深,这样一上来就会打消学生的自信心,削减他们的参与意识。
有些教师的语言极其富有魅力,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有的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或者播放音乐,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另外,教师要在课堂上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关注每位学生的变化,并及时作出处理,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听课能力,考验了教师的教育机智。
与这些老师相比,我也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
1、专业知识需要加强学习。
2、课程标准需要深入理解。
3、教学水平需要继续提高。
4、教学理念需要时时更新。有幸去观摩此次全市语文优质课的评选活动,使自己获益匪浅,有助于自己明确语文教学的方向,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学会了必要的教学方法,今后我要朝着优秀教师的方向发展,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二篇:小学英语优质课评课
宋老师执教的这一堂课是一堂清晰实在,扎实系统,动静结合的英语课。教师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上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英文歌曲和游戏导入,充分调动起学生兴趣。良好的开端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本堂课一开始,教师就用TPR活动导入新课,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被激活。接着教师利用游戏引出新词教学,自然有效。
2,关注教学方法,体现了一个活字。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新单词呈现形式多样。应该说整堂课中,教师在引入新词时,都是比较新颖而又自然,而且具有生活化的。教师还注意利用生动的课件,图片,卡片,身体语言,表情动作等作为教学资源,创设讲解,操练和运用英语的情景。宋老师能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关注教学过程,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在活动中学会用语言表达交流,较好的体现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3,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有效,训练方式多样,有全班活动,师生互动,小组活动,双人活动,个人活动等,在活动中突破难点,在活动中发展能力。教师为了巩固本课的内容,精心设计了多个活动:有歌曲,歌谣,游戏,内容非常丰富不但使单词,句型的操练面广,练习次数多,而且还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将热闹的形式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在英语课中,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还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课堂的活动应该以语言运用为落脚点,本堂课上,宋老师很好的贯彻了: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处于相对自然的态势,不断地在习得和使用语言,学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谐的交织在一起。
以上只是我对宋老师这节课的点滴感受,望大家更多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跟我一起分享!<< Look at the monky>>评课
———金丹
十一号早晨,市教育局徐局长,市教科院李院长,秦院长冒雨赶赴沔州小学观摩了小学英语优质科大赛。这次大赛在王芬老师的精心策划,老师们认真准备下,给来宾呈现了一堂堂异彩纷呈的小学英语优质课,也得到了领导们一致好评,更令我收益非浅。
首先参赛的老师有三大共同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老师们在导入环节下了工夫,各自设计了不同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如,Sing a song Let's chant Let's do 等等。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老师们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不同的课件内容,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展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新知识的训练,形象而直观地突破教学难点,突出了英语教学以听,说,读为主的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快速地记忆单词,进入情景进行对话练习。
三、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内容
老师们的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达到了英语口语化的目的,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培养了学生说英语的意识,用英语的能力。除此之外,我对东方小学宋张娟老师的《Look at the monkey>>更是记忆犹新。
一、轻松自如
宋老师教态亲切自然,口语流利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说”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英语语言,体验英语语音;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激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培养学生自信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了语言交际能力,遵循了实用性原则。
二、教学扎实
宋老师整堂课的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活动扎实有效,教学目标明确,备课充分,操练方式多样化。在新课教学中围绕几个大家熟知的人物:刘翔,罗雪娟,超人等导入单词:flying ,running, walking, swimming, jumping,然后利用个人拼读,分组读,分男女生读,小组对话等方式进行训练,把课推向高潮,使学生学的很有劲,也很扎实。
三、活动设计有层次性 宋老师有效地摈弃了“为操练而操练”的陋习,活动设计有层次性,目的性。拼读 单词,让 学生初步感知单词的写法,特别强调running,swimming,两个单词的拼读,加深学生的印象,突出教学难点;利用CAI出示五种动物的图片,运用所学内容自由对话,挖掘学生创造使用语言的能力,从教师的语言输出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输出,符合语言的习得规律。
下面,我有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大家一快探讨,我觉得:
一、整堂课放手给学生的时间太少。传授新课时,一问一答都是以“教师为主,个别学生回答 ”为主,关注学生的面不够。如果还能增加多一些生生对话,小组活动,可以给少数性格内向羞涩的学生提供更多口语操练的机会。
二、对学生的小组活动需加强指导。所布置的任务不明确,小组活动合作性不强。
三、拓展部分没有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是否可以让学生能自由运用所学加以描述,而老师作总结陈述:Life lies in motion.Sports can make us healthy and strong.这样回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四、缺少综合性评价
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很注意形成性评价,比如发给贴画,奖品等,另外super boygirl,great,wonderful,well done, Good job,Excellent,Good.等激励语多样化,这样很好。但是评价要有一定的剃度,建议在下课前对那些发言积极,口语出色,进步较大的学生进行表扬,给予不同的奖励,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这就是我所说的综合性评价。
总之,我们的由于教学应体验出学生的主体性,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教学过程中注意细节的处理和发音的准确,评价机制要公平,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确定教学目标时以实际出发点,在学中用,用中学。作者:马芬 文章来源:长埫口小学
After listening to several sections of English classes,YanYongfang teacher's class gave me a deep impression,Lesson around the “fruit” of this topic topics.Generally speaking, this is a very successful English classes.The bright spot in the teaching: A good quality of teachers, natural, fluent spoken English, can control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proficiency.Second,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new concepts of teaching this lesson, compact design embodies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teacher-led teaching students the concept of the initiative.In teaching, Miss Yan to take a “people-oriented in order to promote science education” principles of teaching through teacher guided and orderly, inspired by lively teaching, to stimulat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experience,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of student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main role.The whole lesson from beginning to end, student performances, answer questions and take the initiative, reflecting the concept of the teaching.Third, the evaluation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1,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effectiv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teaching this class is to ask the students to the purpose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the words on the fruit.Therefore in the design of lesson plans to follow the listen read and say principles of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actively create a true, natural, pleasant atmosphere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 comprehensive language skills.practice, participation,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of learning is a focus of English teaching.Yan teacher of the class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real life situations, to narrow the knowledge gap between and among students so that they experience, active participation, can really achieve the purpose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2, the consolidation of diverse forms of knowledge,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English primary schools,” pointed out that English classes must be based on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to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so that the children in music schools, playing schools, through performances, competitions, and other forms to stimulat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In this lesson of this teaching model has been fully embodied.Miss Yan through: can you guess what's in the box? Guess the phrase and fruit, such as a variety of group activities, real scenarios, operational, and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a wide range, and high emotional
Teaching class places worth exploring:
1.The introduction of new courses form a single too.Granted five new words Yan teachers fruits are used in a simple picture, the form is too simple, easy for students to mental fatigue.2.The lesson, the expansion of relatively small part.Teachers can also be used to color and fruit combine teaching, or to learn in front of some of the basic sentence patterns combine to increase the input language, so that students can make comprehensive use of language.作者:江杰 文章来源:仙桃市十一中附小
宋张娟老师执教的pep Book 5 Unit5 Look at the monkeys是一节单词新授课,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本课围绕“现在进行时”这一话题展开话题。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新颖,内容丰富,形式也很活泼,每一环节的过渡很自然,本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有序,教学活动设计合理。从总体上来讲,我认为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教师教得快乐,学生学得快乐,学生是在一种轻松愉快但又不失为紧张的气氛中掌握知识的。首先肯定的是老师的基本功能比较扎实,准备得也相当充分,且教师的语音清晰、语调得当,在语感上非常好;另外教师的表情亲切,教态良好,有亲和力。所以使得整个课堂比较流畅,能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下面我就谈谈我印象深刻的几点:
1、评价方式多样有趣。每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都会给予一定的评价。对表现比较好的学生进行鼓励,这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本课的教学观念新颖,设计构思精巧,体现师生互动,教师主导、学生主动的教学观念。教师很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体现了“以人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原则。在整节课中,教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教学内容充实,活动多样,环节和环节之间连接得很紧密。这些成功之处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以上是我个人的浅薄之见,我想只有不断吸取他人的经验,加上自己的实践,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第三篇:优质课评课稿
2013滕州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紧张有序的四天评比过去了,随着最后一张公示表的贴出,我们这次优最快评选活动也宣告圆满结束。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各位评委和34位参赛教师,感谢北辛中学对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参与活动组织安排的各位领导老师、各班班主任老师,你们辛苦了!同时向各位参赛老师说声辛苦了,确实准备一节课不容易。但是我相信你们有付出,更多的是收获。
下面我就来谈谈评委组对这次34节课的观课感受。
一、亮点:
1.学生表现精彩:评委一致认为,许多的课堂是学生的优秀表现 给讲课老师加了不少分,学生的出色展现了我们北辛中学的办学质量,展示了学校教师平时的教学功夫和管理水平。
2.教师“语文”意识的回归。大多数教师能沉下心来教语文。
(1)教的是语文的内容:目标定位比较切合文体特征,突出文本的教学价值,教与学的方向基本正确。(小说—散文—文言文)
(2)人文精神的传承寓于对文本的解读之中:(《黄果树瀑布》—《贾芸谋差》—《童区寄传》),传递正能量。
(3)注重在揣摩品味语言上下功夫,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含英咀华,真正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妙处:丁梦老师和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倾情地带动学生一起沉浸在语言文字中,颜雯紧扣目标“体会朴实文字里传达的深情”,引导品析背影中蕴含的关爱、牵挂、忘我,在学生心中定格经典瞬间,学生情感投入;课堂表面上没有大开大阖,但它体现了阅读教学中以读、品为本的规律。
(4)语文知识随文而教,开始重视语文基础知识、语法知识等的落实。并且这种落实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死记概念,而是结合语言环境灵活设置,适可而止,侧重体会其在表达上的效果,做到了轻理论、重运用:(刘勇补充题目;殷宪国对话中的句式,刘波的标点符号。)
(5)拓展适度,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思路引向文本,不再忙乎 “思品”课的活,扎扎实实在耕自己的田:刘勇围绕怎样提高说话的艺术让学生谈收获;张慧敏用课外的资料让学生学以致用,体会“话中有话、言外之意”;黄帆让学生谈写作上的收获,认识到书写心灵的真实体验才能真正打动人。
3.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指导者、评价者、激励者,更是参与者。课的成败,教师负有绝大部分责任。教师应热情洋溢,倾情于文本,倾情于全体学生。教师的绝活或曰看家本领就是善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情绪,呼唤学生的探求欲、表现欲。
黄帆老师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机巧的引导、积极的鼓动,使课堂交流从容自若,课堂气氛活而有序;张慧敏、王江波老师以热情洋溢的语言,快节奏的教学流程和大容量、新视点的教学内容,感召着全体同学的学习热情;
老师能以自己语言的亲和力,表情的亲切感和积极参的平等意识,倾情地带动学生一起读书,整个课堂书声琅琅。
(2)凸显对话意识。这次评选都是借班上课,授课教师虽都是与陌生的学生进行交往,对学生不是特别了解,但他们大都能在课堂上沉着冷静地与学生进行充分的对话和交流。在与文本和作者的对话及师生之间的对话中,学生产生了思想碰撞的火花,张扬了个性。
(3)关注了过程、方法的指导。如:王江波老师的教学目标设置增加了“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味语句,感受作者独特的体验”;还有的老师将目光集中在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怎么学?)、帮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总结学习方法(学什么?)这些实际问题上来。如张慧敏指导学生做批注;李毅梳理文言文翻译的方法要求;吴瑞云、孙晓凡老师在运用朗读这种方法时,采用了范读、自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并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及时矫正、评价,让学生不光“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明白朗读时速度、轻重、节奏、语气等方面的要求。
我们经常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注重语文的实践性性质,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并帮助他们获得各自认可的学习方法,才是语文教学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学为主体”理念的落实。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一基本课改理念已经从理论研讨到达成共识,再到自觉行动。“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不少教师已经从过去注重个人能力展示转轨到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来。
(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部分老师的课堂上体现充分:黄帆、孙晓凡(2)小组合作竞学:王雪莲、吴瑞云
(3)以活动推进文本解读的进程:殷宪国、马丽丽
5.教学环节的设计褪去铅华。
(1)重达标:杨昆:初读课文,读通文句—细读课文,疏通文意—研读课文,读懂人物,一步一步较为扎实地达成了“积累文言词语、把握人物形象”的目标;韩孝霞:初读感知—精读探究—研读感悟—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亲身体验的重要性”。
(2)重活动:学生学的活动比较活跃,很多教师能把课堂交给学生,注意生生互动,马丽丽:正确流利读故事—绘声绘色讲故事—七嘴八舌说故事三个活动,紧扣“传记故事”深入“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杨昆老师的小组解译,你问我答的活动、吴瑞云老师的看图想象,讲故事的活动都做的很好。
(3)重当堂达标落实:张慧敏、刘勇、殷宪国、付贵丽。
二、不足:
1.文本解读——(1)浅,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不够充分,对文本的处理过于浅易;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不够充分,“速读”“跳读”的要求过多,学生朗读的时间少,思考感悟的时间少,学生对文本内容一知半解;不待学生认真思考,就马上提问,甚至亟不可待的将答案告诉学生,使提问流于形式;部分教师对于课文的写法挖掘的比较肤浅,不能很好地解决语文教学中 “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的问题。
(2)散,没有体现整体意识,《黄果树瀑布》独特的情感体验,作者的情感为什么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教师只让学生找出作者情感有哪些变化,抓住几个句子反复理解为什么不激动,为什么无聊,为什么激动。学生下课后能记住的可能就是这样几个问题的答案,而不能沉醉于作者浓浓的情感体验之中。
2.合作学习——假。一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本不需要讨论就能解决的问题而让学生进行讨论;二是提出问题后不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就直接让学生进行讨论;三是给予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太少;四是对于小组学习的任务、要求不明确;五是缺少指导与评价(结束后提问一两个学生,回答有了答案就完事大吉);六是小组安排比较随意,临时分组,“前排同学向后转”的要求指向不明,不顾及场地的不适宜。
3.教师的引导点拨——硬。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布局谋篇、表达方式、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的 “与众不同”之处等语言表达方法方面,有些老师或者忽视,或者关注得不够到位,或者揭示得比较牵强,不是学生自然而然获得的,不是悟得、习得的,而是教师告知的,写法修辞法的引导都较为生硬。其实,对于学生而言,术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品味、体会这种写法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学习运用这种写法。
4.教学设计——旧。烫别人的剩饭。教学要体现扎实、真实、朴实的教学风格,但我们的教学对象要求我们,教学要体现新意,要不断地给予学生一些新鲜的刺激,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竞赛课,在大家都扎实有效的情况下,只有创新且创新的效果好的情况下才能胜出。这里的“创新“,理解为个人的创造性,原创性。有一些文本,即便是很常规的设计,但是,如果能上出自己对文本深入独到合理的解读来,能上得感性处细腻饱满,理性处深刻有层次,能有效推动学生发生真实的学习,我想就算是有创造性的课。”有效“我认为应该是评价标准。有些课有耳目一新的形式,但是却未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却未能够让学生发生真实的思维,心灵没有真正的触动,这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不少老师“靠”的思想依然严重,靠教参、教案,东拼西凑,不想——不是不能——自己多研读、巧设计。如:不少课的环节步骤、问题都像双胞胎(包括课件);都用庐山瀑布导入;都是自古英雄出少年;都是为“孤苦伶仃的穷孩子”做传。
有的老师教案抄袭,给我辩解说“都是我一个一个字敲上去的”,是我自己备的(凑的),看不到教师个人解读的痕迹。
5.问题设计——碎。我们感受到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时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一问一答,课堂对话的实效性不高。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大多语言简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挤牙膏似的回答一个字、一个词、一个短语、甚至不是一个完整的、正确的句子,并且所交流的阅读感受很肤浅,不够深入或者单一,而绝大多数教师对此现象都是置若罔闻,没有及时的提示和引导点拨,表现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淡漠。细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个是课堂上教师设置问题太多太碎,一个接一个,不停地追问,学生只要表达出相关意思,教师就接着往下走,很少关注或来不及关注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有的问题是吧目标当成了手段,“贾芸有什么性格”,应是在品味话中有话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性格,同时也暴漏出小说中的人物如何分析?的方法指导缺失。有的偏离了目标:(“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 ”)
有的问题缺乏启思性、评价性,不能有效推动教学进程。如“湿透的是作者的?”学生答“衣服”,“愉悦的是作者的?”“心”这是问题吗?这是接句游戏; 还有“这句话仅仅写的是听觉吗?不是,还有触觉”;还有“这个回答对不对?”“这是第几段(页)的内容?”
6.预设多,生成少。(1)预习过于充分,部分课堂“演”的意味太浓,或者课堂成了预习展示课,体现不出“教”和“学”的内容。有的课堂学生带着教辅资料上课,回答问题就是读教辅资料,没有了独立思考。(2)预设环节和内容过多,课堂教学生成的东西太少,学生主动的、探究的学习体现不够充分。不少教师不能很好地关注学情,只为完成自己预设给学生的任务而不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不停地要求学生举手或直接指示学生回答问题。(3)过分注重预设环节内容的处理,片面地追求教学内容的全面而导致教学重点的落实和教学难点的突破不到位。(4)部分直接读教案,照本宣科,完全忘记了学生,只是让学生配合着回答个“是”“对”!(5)教师抓不住生成(课堂教学机智)。
7.教学目标——偏。(1)万能目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什么文体,什么重点,看不出;(2)低级目标“了解作者及瀑布的相关知识”、掌握生字生词。
8.教学环节——形式主义。(1)导入“假不假,白玉为床金作马”出自哪部作品?大家都知道今天学《红楼梦》节选;(2)作品介绍“宝黛悲剧”,与文本学习关联甚微;(3)字词积累(预习检测):突兀出现,打破了刚刚创设的情境氛围;(4)作业。没有设计意识,反正学生也不写,老师也不检查。
9.教师基本功——(1)板书:不美,不敢写字;不规范“芸”;错别字“虚荣(容)”;小说三要素出现了“主旨”;(2)普通话:字音不准,缺少应有的抑扬顿挫;(3)情感:平淡,不能随文本情感起伏;(4)点评语言匮乏,学生习作“游上海:下高速、到市区、登明珠塔”,老师一句顺序还是很明显的,怎么明显?(5)形不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10.导学案——没有指导、要求,更不可能有检查、反馈;与课件一样。11.课件——(1)过简:30分钟过去了还只有目标;(2)多余:现代凤姐照片;(3)准备不足,音频、视频放不出来,版本不兼容;(3)不会操作;(4)成为干扰,学生朗读课文、看视频、画出精彩的句子(瀑布); 少年英雄的《命运》交响曲;跳动、闪动的小人之类。(5)明显的错误;(6)过分依赖课件,以课件的演示代替教与学;(7)作用不明——假如停电,没有了课件„„
三、建议:
1.文本解读——细致深入,静心精心;
2.朗读教学——贯穿始终,形式多样,读、思、导结合; 3.学法指导——少分析,多揣摩,用好“课文”这个例子; 4.学习方式——分组有据,指导得法,调控得力,评价得当; 5.课堂评价——倾听、鼓励、适度; 6.读写结合——需要、真练、评价;
7.作业设计——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忌盲目随意; 8.其他——多媒体、教师素质。
特级教师李梦龙说“这法儿那法儿,教材钻研不透就没法儿。”准确地解读文本,处理好教材,正确取舍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这是上好课的前提。
第四篇:小学语文优质课评课标准
小学语文优质课评课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目标明确具体,定位准确。
2、体现语文新课程理念,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整体设计:
1、整体设计体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者有机结合。
2、教与学重点突出:紧扣学习内容,重视读书,注重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注重学生语感与鉴赏能力。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重视教给学习方法,培养各种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3、既理解语言,又学习表达。
4、现代化手段适时有效,恰当运用。
5、整个教学过程构思巧妙,自然流畅,各环节过渡自然。
(二)学生活动:
1、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
2、较好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学习,能鼓励调动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同学之间讨论热烈。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不是走形式。
3、教学中有生成。
(三)教师素质:
1、具有扎实的教学素质。教态落落大方,语言准确、简洁、流利,板书正规、漂亮,情感自然和谐的流露、有号召力,组织教学灵活机智。
2、时间分配合理,在让学生充分讨论的同时,也较好地完成知识内容的教学。
3、有较强的理解教材的能力,语感能力强,知识面广。
4、有驾驭民主开放课堂的能力,能在学生发言中捕捉有效的信息,并能及时地把讨论引向深入,适机地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恰当而灵活地进行选用。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5、有较强的教学机智,能根据课堂实情进行及时的、得当的课堂调控,处理课堂的生成及时有效。
三、教学效果:
1、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得到很好的统一。
2、课堂民主、开放、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3、面向全体学生。
4、课堂教学真实有效,不上重复课
一节课的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的(体现目标意识)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
2、重点和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
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二、教学程序(体现主体意识)
1、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2、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4、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5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三、教学方法(体现训练意识)
1、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
3、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4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四、情感教育(体现情感意识)
1、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培养创造新能力2.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
五、教学基本功(体现技能意识)
1、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2、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
3、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
4、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
六、教学效果(体现效率意识)
1、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2、学生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活跃
3、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短时高效
七、教学特色(体现特色意识)
1、教学有个性特点
2、教师形成教学风格
第五篇:开封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听评课活动
开封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听评课活动
——占评开封县实验小学五敏执教的人教版五年级《地震中的父与子》
本次开封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有来自市区、郊区、县区的25位教师参加,25节课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开封县实验小学王敏老师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
王老师大胆选择“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学策略,借助精心的设计,精妙的点拨,精彩的回应,全息解读文本,择取文章精华,删繁就简,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生坚定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牵引学生灵动于字里行间,我们的思绪已被教师牵引到了课堂上,情感受到强烈的震撼,我认为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我认为她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合理,重点、难点把握适度,教学方法合理。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依据新课程理念,制定以下目标,以求实现“以人为本,终身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自读,认识课本生字、生词。
2、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说”这两种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伟大的父爱,儿子与父亲之间的相互信任,体会人间自有真情在。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亲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但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
1、以读代讲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讲过,让孩子们“读、读、反复的读”。的确,只有把读作为理解与感悟的手段,通过读,去解决阅读课上的几乎所有的问题。唯有多读,才双胞胎运用,才能潜移默化地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品析词句法。本课教学通过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推敲,情感的体会等品尝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品评之后的积累,就是消化的吸收,避免了生吞活剥。
本课教学还辅以直观法,情景教学法。例如,上课伊始,让学生听歌曲《生死不离》并思考这首歌曲中的哪几句歌词让你特别感动。以歌曲导入,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侧面感受亲情,为学生下文作铺垫。
学习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关键。在本文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朗读。即通过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读,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出感情来,在反复朗读进文中情景。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感情,使学生明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这一道理。这样不公让学生知道了“读”是学懂本文的关键,也是学习一切文章的主要方法。
二、抓住文眼,聚集形象,“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篇文章较长,时间又有限,而王老师细细分析,全息阅读,巧妙整合,紧抓“一个中心线索,两个突破点”整体规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毫不动摇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两个突破点就是“父亲受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以最震撼心灵的场景为主线,抓住“父亲的了不起 “一个中心线索,两个突破点”整体规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毫不动摇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两个突破点就是“父亲爱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以最震撼心灵的场景为主线,抓住“父亲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这两个文眼折射全文的语段,做到了“一线串珠”“瞻前顾后”“在承上启下处反复回扣读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把朗读感受体验,想象,情感的深化结合起来,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使整个课堂顺水推舟地开展。
三、品读精华感悟“父子的了不起”
王老师从故事的结局切入,提问学生故事的结局是什么?生回答并齐读故事结局:“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提问“就这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起的父与子?然后出示自读提示,安排学生自学。“学生起于思,思起于疑。”王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引出他们的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引向自发的学习,主动的探究,营造自由、民主、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
1、学生自由朗读,在读中感悟“父亲的了不起”
首先,学生汇报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接着,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自然段。透过人物描写的句子:“父亲挖了小时,小时,小时,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让学生想像父亲艰难挖掘的过程,体验父亲救子时内心的焦急和无助,在词句品读中感悟到:父亲有着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这都是因为爱。
2、创设情境,从中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与文本进行对话。在情境对话中,使学生深刻地感悟父亲因为悲痛,答非所问,不顾一切,只想着救儿子。父爱就体现在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言行中。
3、对比阅读,比较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面对父亲的坚持,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人们认为他精神失常了。这位父亲真的精神失常了吗?针对这个疑点,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2—11211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其他父母的词句,与这位父亲的言行进行对比。在比较阅读中,学生从“匆匆赶来、大声哭喊、绝望的离开”等语言,体会到其他父母也是爱孩子的。只是,在特殊的环境下,他们的爱显得理智。而这位父亲,在人们看来是“失常”的,但“失常”得可敬!学生在对比中感悟到:父亲的不同寻常,正说明他爱得更坚强!爱得更执著!爱得更深厚!他的爱,使儿子等十四位同学获得了又一次生命!父爱创造了伟大的奇迹!这伟大的爱可歌可泣!
4、品读精华感悟“儿子的了不起”
当我们还在感动于父爱的伟大时,课文中,一个七岁的了不起的孩子——阿曼达,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又一次强烈的震憾!这个在地震后的黑暗废墟下,呆了三十八个小时,却能保持镇定的孩子,这个在获救时,首先想到别人的孩子,他在可怕的处境下,想了什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在体会父亲的了不起时,通过引导学生抓住父亲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父亲内心情感的。在体会阿曼达的了不起时,运用同样的方法,采用了小组内读一读,议一议,写一写的方式学习。先联系课文及生活实际,走进阿曼达的内心世界,写出阿曼达在废墟下的内心与言行,再声情并茂地读出来。通过读写融情来体会:是父亲的承诺,是父亲的爱给儿子带来了巨大精神力量!儿子对他人的爱,是父爱的传承!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引导学生思考:“从这对父子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然后小组交流,畅谈感受,师适时板书:父:决不放弃、信守诺言子:勇敢坚强、舍己为人。父子情深这个环节的设计,既是对学生文章内容理解的一个考察,也是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个考察。学生理解了文章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夸这对父子,这表明学生对文本内容已经理解了。
五、以文本为凭借,适时拓展活动、使学生入情入境。
课堂临近结束,王老师又带领学生走近发生在另一个地震中的有关母爱的故事《地震中的母爱》。然后,又让学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哪些饱含父爱母爱的事?选一件谈一谈。生谈感受,师适时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这样感人的故事与悲情的音乐相互配合,激起了学生感情的波澜。同时,将文本的主体延伸到我们现实生活中,“说话练习”让学生在需要表达的时候练习表达,情动而辞。
六、板书设计合理
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既简明扼要,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再加上学生的情感,让整堂课真正成为和谐互动、学习的乐园。
其实,这一课也有值得我们商榷的地方。
1、生成和预设有一定距离的时候,老师的点拨和引导还不够巧妙,不够到位,以致于一些重点语句分析得还不够透彻。
2、缺乏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课堂上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是很重要的,它对唤起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以及促进学生尽快掌握语言表达和思考的技能都有显著效果。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种意义构建的过程,是师生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在实际教学中,安排出足够的空间,在创造中生成精彩,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师生间生命的交流和情感的对话。这种预设仅仅是粗线条的设计,教师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要灵活处理教材,随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预案,这样才是真实的学生真正需要的课堂。的。以上是我的听课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