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届高三政治重点知识总结
2018届高三政治重点知识总结
一、凡涉及国际经济关系的为什么类的题目,一般运用以下知识作答。
(一)为什么?
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②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 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③有利于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二)怎么做?
①政府要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②企业应该注意创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转变贸易发展方式,由 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绿色产品,积极培育保护环境的绿色产业。③ 要严格按国际法律、法规办事,并充分利用国际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④要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要做好反不正当竞争尤其是反倾销的工作。⑤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同时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国 家经济安全。⑥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对我国的意义:
①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改善我国外贸环境/稳定环境/周边环境,为现代化/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②有利于我国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维护国家可持续发展。
③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有利于丰富国内市场,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④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当中的积极作用,昭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⑤有利于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改善贸易条件;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等。
对外方的意义:
有利于增加该国的外汇收入;有利于促进该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加该国的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该国增加就业,提高该国居民收入等。
对双方和地区、世界的意义:
①有利于互通有无、节约社会劳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加强双方国家/贸易区内(世界)各国的贸易与合作交流,求同存异,提高贸易区的整体经济实力。
③优势互补,增强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④(有利于)维护两国共同利益,世界人民利益;(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三、欧美进行贸易保护主义
A危害:
背离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不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不利于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B我国(企业)应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开发拥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产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③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外贸出口由数量增加为主向质量、效益提高为主转变;④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增强经济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权益;⑤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开拓国内消费需求,降低产品对出口的过度依赖;⑥积极拓宽国际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减少国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
C、企业如何走出去
①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制定正确的境外投资和国际化经营战略。
②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创立企业的自主品牌。③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⑤掌握和利用国际贸易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原则,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利益,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实现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四、分析国家发展人工智能的经济意义,并指出企业如何迎接人工智能这一科技革命的挑战?
(1)意义:①引领智能化消费,优化消费结构;(2分)②推动人工智能和各行业融合创新,带动和提升相关产业发展,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2分)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2分)④创新科技,建设科技强国,提升国家竞争力。(2分)
措施:①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国家发展人工智能的契机,加速发展;(2分)②引进和发展智能科技,实现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发挥比较优势;(2分)③发挥创新的主体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智慧经济。(2分)
五、
第二篇:高三政治常识重点知识总结
高三政治常识重点知识总结
关于国家机构的知识(主要指政府,也可以是人大,法院等其他机关.)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构建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2.我国国家机构履行的国家职能.(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1)我国的对内职能
①政治职能。(国家依法打击各种破坏活动,犯罪活动,推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同时,国家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健全法制.)②经济职能。即国家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怎么样: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③文化职能。即国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而且能够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国家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如:社会保障、保护环境等。)(2)我国的对外职能:①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程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②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3.国家机构组织活动的原则:(l)民主集中制原则。(三个方面: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中央与地方机关之间)(2)对人民负责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
(3)依法治国原则:[(l)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依法治国的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3)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4)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5)依法治国的要求:第一,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第二,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第三,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做到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此外还要加强法律监督体系建设和普法教育工作。依法治国要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5.国家和公民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国家要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正确处理权力与义务关系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6.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本质(根本目的)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为什么说关键在党的领导?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方式: 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基本执政方式)
怎样加强党建:(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2)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3)必须抓好反腐倡廉建设和党的制度建设。
坚持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宗教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当前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地方的人大和人民政府.)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是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广大教徒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同全国人民在根本 利益上是一致的,这是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政治基础。)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是国家主权在宗教事务上的具体体现。
(5)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①符合宗教自身规律。②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③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6)宗教的本质:(我国的宗教本质没有改变)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作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宗教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宗教主要起消消极作用.反对封建迷信原因:(迷信的危害)妖言惑众,破坏社会生产、妨碍社会正常秩序、危害群众身体健康、骗钱害人,因此必须依法惩处,加以取缔.反对邪教、抵制邪教活动:邪教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一大公害。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是一切邪教的共同本质。我们必须与“法轮功”邪教组织进行坚决的斗争。
努力树立科学世界观原因(必要性):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②国际竞争和科教兴国的要求。③我们青年是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振兴中华是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国际关系、我国外交政策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地缘等),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是引起摩擦和冲突的根源。.(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的基本权利: 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国家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负有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外交,和平解决国家争端等国际义务。(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
国际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作用:①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它是调整现代国家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的国际法律规范。②国际法对于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有重要作用:第一,确立辨明国际问题是非曲直的标准和法律依据;第二,规定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指导国际关系的规范化,减少国际纠纷,确保建立正常的国际秩序;第三,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建立各种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以便明确国际责任。
国际组织的作用: 绝大多数国际组织是发展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交流与合作的纽带;是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的主要力量;是争取世界和平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联合国:《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的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为了实现联合国的宗旨,宪章规定了联合国本身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安全理事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联合国秘书长的产生是安理会推荐,经联合国大会任命.)中国与联合国关系: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对联合国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根据宪章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也从联合国及其有关组织得到有益的支援。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建立国际新秩序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维系其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外部条件。(中国政府多次声明愿意和各国政府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并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认为: 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各国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第二, 经济上相互合作,经济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嬴方向发展。第三,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第四,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用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第五,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世界多极化(日趋形成)的意义:由于多极化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此有助于扼制美国搞单极世界由它来“领导”国际社会的图谋。同时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其中,经济力和科技力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3)经济力和科技力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原因: 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 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第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第二,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第三,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第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目标)第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三篇:2014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重点知识
重要资源 祝你成功
2014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重点知识
一、经济生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一般主要考查“经济意义”、“经济措施”)
1、价格(物价、CPI、PPI、房价)(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根本原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P13
②直接原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P14③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也会引起价格变化
④间接原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也会影响价格P11(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P15
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需求、消费、消费者):A、一般地,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需求;价格下跌,会增加对它的需求。B、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C、价格的变动会影响相关商品的消费需求。某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需求会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会增加,其互补商品的需求会减少。
②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生产者/企业):P16
A、调节生产,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
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竞争优势。
C、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树立品牌意识,重视新产品开发。
【联系: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3)如何稳定物价?(建议:对症下药) 消费P17
(1)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①根本原因——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即生产决定消费②主要因素——受居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影响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也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 C、收入差距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D、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联系: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③消费心理也会影响消费行为:主要有求实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④商品质量等也会影响消费
(2)如何提高消费水平?(建议:对症下药)
生产与消费(热点:金融危机、扩内需调结构、低碳经济)P29(1)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会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
能带动新兴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3)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得到什么启发?(建议:从不同侧重点提出相应的要求与措施)
企业(以营利为目的)——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P39P89P98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树立品牌意识。④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⑤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升竞争力。
劳动者(热点:农民工返乡、大学生毕业、生产安全事故)(1)劳动与就业:P42①就业的意义:
A、就业是民生之本,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价值,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B、有利于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C、有利于扩大内需,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D、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②就业的措施:P42A、根本途径——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
第四篇:高三政治总结
高三政治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部 霍学敏
一、学生现状
本学期以来,由于是高三,大都数学生都能勤学好问,一般都能都取得明显的进步,但不足之处仍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薄弱点很多,综合做题能力较差,学习上不善于自己纠错总结。2.知识面比较狭窄,知识点欠缺仍很多。
3.学习不注重科学方法,不能及时落实复习、巩固提高。4.答政治题时仍然喜欢漫天撒网,针对性不强。
5.深入研究思考少,主动学习质疑少,学习被动,不爱动脑思考。6.有时易灰心,战胜困难的勇气不足,自信心还需锤炼。
二、教学措施
1.备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资料,深入研究高考,保证备课质量,同时注意根据学生实际实行有效教法,保证课堂上充分让学生活动。在课后,针对所讲知识搜集相关高考题,随时进行高考链接,熟悉高考考试题型。这些都对学生的成绩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知识点汇总练习和错处反馈练习,让学生的成绩跃上一个新台阶。
2.精选习题,准确定位。在一轮复习过程中,我准备了适量的复习练习题,印发给学生。并注意做完批改,做好错误率统计,并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试卷分析,备好试卷讲评课。力求都做到练、阅、讲四环节完美结合。
3.上好每一节课。我的原则是:一切围绕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落实扎实、练习有效、效率高、动手动口动脑。具体说来,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由学生上台讲、错题评分演示、学生总结方法等。4.做好课后辅导。课后必要的辅导是加强学生知识的重要方法。除了我的休息时间外,我一般都呆在办公室,接受学生的提问,认真给他们讲解。对于一些上课不用心,下课却来问的学生,我也不介意。让学生掌握他眼前的难题其实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5.收集网上信息,充实课堂信息量。对此,我经常上网找一些当时最新的时事政治。搜集一些以时事政治为背景的材料分析题,使学生紧跟时代的足音,从容迎接高考。
6.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我经常通过上网,和网上名家交流自己的看法,学习他们的经验,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积极主动参与校内校外听课机会,去山一中等听取教学评课;并经常通过电话和宋丽娟老师联系,取得他的指导;最后,广泛读书,积累资料。
三、教学效果
1.提高了学生的政治成绩。学生反应政治比起以前学习起来容易了,分数相对提高了,难点相对减少了。
2.改进了学生学习的不良习惯,树立了高考自信心。3.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在学生中口碑比较好。
四、教学体会
1.与时俱进,真诚做人,扎实做事,精湛业务,提升素养。任何时候,都要学习、进取,钻研业务,永远谦虚务实,认真敬业。2.要结合教学实际,敢于创新,敢于探索。3.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心尽力。
4.教师更要自信,更要有一颗健康、积极的心态。5.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资料和教学经验。6.有一颗奉献之心,关爱自己和他人,尊重学生。7.教师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学风格。
第五篇:高三政治复习策略与重点
高三政治复习策略与重点
发布时间:2011-8-19 浏览人数:875 本文编辑:高考学习
高三政治复习策略与重点
高考政治复习期间,和理科相比,文综科目或者是政治科目有更大的成绩提升空间。在这段时间,还是要以课本为依据,把所有的考点梳理一遍。梳理先从宏观后从微观,例如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是宏观;在哲学里面有辩证法、人生观、价值观、唯物论、认识论,在辩证法里有联系、发展、全面、量变、质变、内外因等理论,这些是微观。实际上梳理一下没有多少内容,自己做有自己做的好处,可以增强记忆能力。
在这个阶段切忌浮躁,不要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做什么都无所谓,这是很危险的。应对高考,此段时间是关键,其复习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加强理解《考试大纲》
要全面把握有关政治课各个知识点的内涵及其范围,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和区别。正确理解各个知识点,理清知识脉络,对于应对高考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大纲》中有关高考内容和要求毕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从历年高考来看,政治试卷试题内容覆盖了《大纲》中绝大部分知识点,其中有些试题是明确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的,有些是明确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的,尽管题干中材料相当部分引用的是一些社会热点现象。《大纲》还为我们去分析和解答更多的题目奠定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2.围绕热点问题分析思考
如果说上学期学习,主要是围绕知识点学习,使我们能在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现象中予以再认和再现,那么第二轮复习则恰恰相反,应以社会重大时政热点为中心,去多角度、多层次地寻找与其相关的知识点,以便对此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因为政治学课是一门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学科,高考试题必然会反映国家意志,重大时政热点必然是高考试题的重要对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说明评价重大时政热点,是对应考学生的必然要求。当然在选择重大时政热点时,应进行筛选,主要依据是:中央在理论时间上的重大突破点,即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新提法、新思路;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时效性,即谁最近热,谁最热;发生在我们周围似乎是小事,却又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找出这些热点背景材料,通过一定的切入角度,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评价。
3.主动关注高考动向
近两年来,政治高考试题更多出现开放式、研究性考核内容,考核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考核学生思维过程的合理性,这又提醒我们要关注高考新动向。在此段时间内应多加训练、思考。还可以总结几年来参与研究性学习,参与社会实践方面的经验,以便更好地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