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省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
甘肃省“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甘肃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全省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根据《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甘政发〔2011〕21号),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的基础与环境
(一)发展基础。
1.稳定和扩大就业成效显著。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到2010年末,全省就业总量达到1499.56万人,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由“十五”末期的17万人增加到29.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省完成农民工培训230.27万人,5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168.69万人次,比“十五”期间增加1142.77万人次,增长111.39%。全省创劳务收入1441.83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1147.26亿元。高校毕业生年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
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服务能力有较大提高。全省已建立省、市、县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累计有100万人享受了职业培训补贴,76.5万人享受了职业介绍补贴,11.5万人享受了技能鉴定补贴。
困难群体就业得到有效援助。实现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的并轨。50.1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扶38914户零就业家庭的43599人实现就业再就业。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基本形成。建立健全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十一五”末期,劳动合同签订率90%,其中国有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全省共有2851家企业实现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涉及用工70.5万人。全省14个市州、46个县区建立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保障监察进一步加强,重点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整治非法用工,共检查用人单位20.3万户,涉及劳动者944.1万人。
2.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逐步从国有单位向多种经济社会组织、从单位就业人员向灵活就业人员、从城镇居民向农村居民拓展。“十一五”末期,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42.5万人、589万人、164.2万人、130万人、82万人,比“十五”末期分别增长了22.28%、233.56%、2.63%、85.58%和104.9%。退休人员基本养老待遇不断提高,人均月基本养老金达到1468元,年均增幅达到12%以上。工伤保险伤残津贴每月增加到1105元,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每月达到430元。80%以上的地区职工和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已达到职工平均收入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0%和60%。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加快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实施。截至2010年底,34个县被列为新农保试点县,覆盖556.4万人。全省被征地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约为1.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1906.92万人,参合率为95.54%。
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救助力度显著增强。城乡低保对象由146万人增加到405万人,共发放保障资金115亿元。农村“五保”供养方式实现由农村互助共济向政府财政负担转变,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年人均2310元和1640元,供养人数达12.5万人,共发放供养资金7.23亿元。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共发放救助资金15.3亿元,实施救助456万人次。
社会福利、社会优抚、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省各类养老福利机构达到693个,拥有床位2.17万张。全省共扶持51万农村贫困残疾人解决温饱,对26万残疾人进行了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安置6万残疾人稳定就业,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5%。为60万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其中12万人不同程度康复。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80%。
民生投入不断增加。“十一五”期间,全省财政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761.1亿元,2010年的投入是2005年的2.6倍,年均增长25.8%。
3.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十一五”末,全省共建成1个省级和5个市州级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目前,全省共有各级各类人才市场104家、劳动力市场89家,社会保障服务中心38家。142个街道、569个乡镇、1064个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基本形成了省、市、县、街道乡镇四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体系。完成了省、市、县三级金保专网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实现了养老保险信息化管理。
4.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长。
“十一五”末,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89元,较“十五”末增长60.76%,年均增长11.43%。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308元,较“十五”末增长了67.07%,年均递增11.52%。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为388.8万人,脱贫人口为53.6万人,贫困面为18.7%,43个国扶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94.4元。
(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民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关键阶段,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立了民生优先、突出共享发展、促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思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把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予以倾斜支持。同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建设甘肃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支持关中—天水经济区、兰州西宁经济区发展,扶持青海甘肃等四省藏区发展等重大举措,都为加快我省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三)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全省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城乡新增劳动力年均达44万人,加上需要就业的失业人员和其他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达50万人左右。从劳动力的需求看,每年可新增城镇15万个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等,可安排就业25万人左右,年度城镇劳动力人口供求缺口仍在20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压力加大,近400万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而我省以农业和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利于大量人员就业。
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尽快完善。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急需扩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基金承载着巨大支付压力。城镇个体劳动者和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突出。对困难群体的救助水平低,保障能力需要尽快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转移接续难度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2010年全省60岁以上人口达315万人,占总人口的11.88%。家庭保障能力也在急剧下降,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尤其是养老保险及相关服务的需求骤然提升。
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的难度加大。工资分配关系不合理、分配秩序不规范的矛盾日益尖锐,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不健全,劳资矛盾突出,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现象较严重,劳动争议继续呈大幅度上升趋势。
二、“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国家支持甘肃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全省总体发展思路和区域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突出重点,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推动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加快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广大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就业优先。
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的衔接协调,强化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
2.坚持服务公平。
统筹城乡和区域,统筹各类人群,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覆盖全省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加快解决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坚持突出重点。
突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战略意义,重点解决制约我省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突出解决大学生和农民工等困难群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适度向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倾斜,支持“两州两市”(甘南州、临夏州、定西市、陇南市)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4.坚持政府引导。
各级政府必须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上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增加财政投入,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的作用,共同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三)发展目标。
1.就业目标。
健全促进就业政策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到“十二五”末,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较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00万人,创业培训20万人,农村劳动力累计输转2200万人次以上;集中供养有劳动力的孤儿基本实现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左右。
2.社会保障目标。
完善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居民,制度协调发展,保障水平全面提高,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使城乡居民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到“十二五”末,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全省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94%,失业保险覆盖面达到95%,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达到85%,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实现应保尽保。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73万人、171万人、152万人和116万人。全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提前实现全覆盖,实现村干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与新农保并轨。
——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职工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由1249元/月提高到2000元/月左右。基本建立适度普惠型福利体系。城乡孤儿最低养育标准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不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使城乡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或略高于西部平均水平。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待遇、优抚对象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财政社会保障投入不断增长。社会保障支出由占财政支出的16%提高到30%左右。
——建成与省情相适应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到“十二五”末,全省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形式多样、功能完善、与省情相适应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省每个县市至少拥有1所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城乡社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服务床位达到30张。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居住水平,2015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2平方米,农村砖木、砖混住房比例达到80%以上。覆盖城乡居民低收入家庭和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3.收入分配目标。
——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十二五”末,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830元和23100元,年均增长12%。
——不断缩小城乡、地区、行业间收入差距,加大对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扶持,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5年减少贫困人口200万人。返贫率控制在15%以内,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0%以下。
——建立合理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1200—1500元/月。
三、“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应对全省就业严峻形势,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机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争取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就业目标责任体系,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机制,加大项目建设促进就业力度。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积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落实鼓励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广开就业门路。加快发展能源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打造兰白、酒嘉、天水等能源制造业基地,扩大就业岗位。
加强就业政策支持和制度建设。建立城乡劳动者统一、平等竞争的就业制度,大力开发适合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岗位,充分利用新的增长点扩大就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乡生产生活服务业转移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和自主创业。通过放宽市场准入限制、税费减免、贷款支持、财政补贴等有效措施,制定鼓励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外资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发展以吸纳就业的相关支持政策。同时为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营造公平、竞争、宽松的市场环境。
(二)进一步促进自主创业。
在全省确立并推行创业富民理念,积极改善创业政策环境,简化创业行政审批程序,支持和鼓励创业。加快构建创业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创业指导中心和基层创业服务平台,为创业人员提供多方面的基本服务。大力培育和扶持社会中介机构,支持和鼓励中介机构为创业提供专业服务。各地应重点扶持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创业示范作用强的创业项目,有条件的地方要设立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以深入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建设为契机,结合现有园区,实施农民工创业试点工程建设。选择10个左右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区开展农民创业促进工作试点,初步形成有利于农民创业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设方便、及时、有效获得资源的创业平台。加快建设兰州留学人员创业园等项目。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加强创业培训和指导,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大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小额贷款作用,完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扩大政策覆盖面。加快创业项目库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三)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各类劳动者提供完善及时的职位信息、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和职业培训等服务,定期公布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和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引导各类求职者自主择业。要加快建设县、乡两级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尽量扩大覆盖面,发挥服务功能,促进充分就业。继续建设市级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全省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提高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城乡一体、信息联网、资源共享的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建设。以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为目标,建立培训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职业培训工作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鼓励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培训、在职培训和创业培训。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加强技工院校、农村科技培训中心、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再就业定点培训机构的建设,积极创新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发挥技工院校引领作用,提高技工教育培养层次和能力。力争到2015年,全省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招收高中以上毕业生的比例达到60%以上,重点培养高级技工和预备技师。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服务产业的实训基地和实训中心。在全省东、中、西三个区域建设3个具有示范作用的公共职业培训实训基地,同时,建设10个具有当地特色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在具备条件的县市区提升改造一批以初、中级技能培训为主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加快建设以兰州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为核心的一批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和技能鉴定中心。
(五)突出重点群体就业。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坚持市场导向就业原则的同时,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制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民生实施计划。组织实施一系列针对性强、效果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对高校毕业生免费开展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服务。强化社会、政府和高校责任,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出台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和帮助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
切实支持农民工就业。继续实施劳务输出战略,加强有技能劳动力的输出工作。在提高培训效果的基础上,拓展劳务输出区域,广开农民工就业渠道。组织实施劳务品牌工作,突出甘肃劳务特色,提高输出人员素质和技能。同时,随着全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积极促进全省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着力推进退役士兵就业创业工作。完善扶持退役士兵自主就业优惠政策,推动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促进退役士兵就业创业,形成以扶持自主就业为主、多种安置方式相结合、城乡一体的退役士兵安置格局。
加大对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和困难行业的支持力度,开发大量适合困难企业职工就业的岗位。组织开发一批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先招用企业就业困难人群就业。针对妇女、孤儿、残疾人员、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等求职困难群体和人员,通过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加大援助力度,促进就业。
(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不断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加快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引导企业改善劳动条件,加快劳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建立各级劳动仲裁机构,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帮助各类劳动者解决劳动纠纷,维护劳动者的就业利益。开展基层仲裁院试点建设,努力解决基层调解仲裁机构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提高仲裁服务能力。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七)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根据全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考虑城乡差异、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之间收入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为重点,努力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解决“五七工”、“家属工”养老保险等国有企业改制、关闭破产中历史遗留问题,统筹推进城镇各种养老保险协调发展和制度衔接。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缩小与企业退休人员之间的养老保险待遇差别。提前完成全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任务。逐步推进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机衔接和并轨,全面开展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在预防失业、稳定就业和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基本建立工伤补偿、预防和康复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较好发挥预防和促进工伤康复的功能。全面建立全省统一的生育保险制度,实现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统一参保,分项管理。制定优惠鼓励政策,促进建立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等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相互衔接,协调发展,满足参保人员多层次保障需求。
努力扩大社会保障参保范围和覆盖群体,以城镇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无业居民、农民工和农村居民为重点,将各类群体纳入社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着力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和部分困难群体无力参保缴费问题。引导各类人员及早参保、长期参保和稳定参保。“十二五”期间,力争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新农保参保人数年平均增长5%、8%、18%和30%以上,参保缴费率达到90%以上。
巩固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积极做好向全国统筹过渡的基础准备工作。继续规范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力争2011年实现失业保险省级统筹,2013年前实现工伤保险省级统筹,2015年实现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省级调剂金,为实现省级统筹创造条件。
(八)建立民政综合保障服务体系。
统筹推进民政综合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灾害应急救助体系,提高各级政府紧急救援和应急反应能力。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低保标准和保障资金自然增长机制,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大保障资金筹措力度,不断提高保障水平。科学合理确定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加强城市社会福利机构和农村敬老院建设,全面改善城市“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条件。提高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水平,对符合条件的患病困难群众全部实施救助,建立健全“参合参保、住院救助、大病救助、门诊救助和慈善救助”五位一体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完善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不断提高救助效果。建立完善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家庭收入核算、临时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试点建设基层民政综合公共服务中心。
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提高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到2015年,全省城市社区全部达到和谐社区建设标准。全省农村普遍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50%以上的新建社区达到和谐社区建设标准。着力建设社区服务设施,重点推进“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全覆盖。
建立和完善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居家养老、住房保障、老年教育、法律援助为主要内容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居民养老服务和托管设施,实施“关爱老人一键救助”工程。逐步健全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优惠政策,重点推进全国综合性养老示范基地和临夏市国家级少数民族地区综合性社会福利服务示范区项目建设,努力把我省建成全国福利服务标准化示范省份。发展儿童福利事业,加强孤儿救助工作,落实机构供养和社会散居孤儿最低养育标准。加快建设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生活状况明显改善,与全省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
(九)加快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房源供给,健全廉租房制度,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融资平台,深入开展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引导各类企业、机构投资经营保障性住房。将公共租赁住房作为保障性安居工程新的增长点,健全推进机制,扩大建设规模。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以县市为重点,提高廉租住房保障收入线标准,实现廉租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准入标准的有效衔接。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和筹集力度,提高实物配租比重。
四、重点建设工程
突出民生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加快实施一批基础性和示范性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项目,有力支撑各项民生事业发展。坚持项目建设为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服务、为民生重点工作服务、为基层和群众生活服务的原则,实施一批关系基本服务和薄弱环节的公共服务项目,实现重大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项目的有机结合,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整体发展。
根据“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突出基层城乡居民发展需要,加快建设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项目。确定“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建设工程共10类,规划总投资规模约为135亿元左右。主要是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福利设施建设项目、防灾减灾建设项目、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创业实训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民政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仲裁体系建设项目等(详见附件)。通过扎实有效的项目建设,充分支撑和促进就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
修订完善我省劳动力市场管理、社会保险、军人优抚、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地方性法规。建立健全与国家就业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相配套,能够充分反映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策法规体系。各级政府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法治环境,打破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完善工作机制。
各级政府要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位置,将其纳入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真正做到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责任、政策、资金、措施到位。各级社会保障机构和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建立和完善对相关部门的监督考核。发展改革、人社、财政、税务、建设、民政、卫生、工商、农牧等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相互配套、互相支撑的运作体系,促进就业、社会保障与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私营个体协会、残联、行业协会等组织都要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全省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的实施。
(三)加大资金支持。
按照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民生建设的原则,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结构,逐步增加政府投资规模,建立与规划任务相匹配的政府投资规模形成机制。加大政府财政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同时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支出存量结构,提高财政就业和社保资金支出效率。适应公共财政和民生财政建设需要,逐步建立就业和社会保障项目建设专项资金,大力支持民生事业发展。
(四)加强项目支撑。
坚持民生优先,充分发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促进全省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加快实施一批民生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和设备,促进民生事业发展。要想方设法实施好全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十大惠民工程”和本规划提出的10类重点工程,增强社会事业和民生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五)实行评价考核。
加快制定并完善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具体考核办法,把规划任务和发展目标细化分解到年度工作计划中,强化对就业、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要把考核结果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第二篇: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十二五规划
根据晋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对“十二五”时期就业和再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工作作出部署,进一步发挥劳动保障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推进劳动保障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和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主要成绩
(一)城镇就业形势成绩显著。
以实施新一轮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为工作重点,发挥促进就业整体功效,提升就业服务能力,优化就业服务质量,努力降低城镇登记失业率,抓落实、抓推进、抓实效,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0.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7.6万人次,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得到落实,工作成效显著。
(二)就业政策措施逐步配套、完善。
城乡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和高校毕业生等人员的就业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已经制定了涉及促进各类劳动者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晋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做好农民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等。
(三)就业援助就业政策惠及城乡困难群众。
近年来,通过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为我市城乡的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一是扩大就业援助范围,让就业扶持政策扩大到农村劳动者;二是扩大补贴范围,让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创业的补贴范围扩大到农村劳动者。
(四)基层公共服务平台遍及城乡。
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市12个乡镇(园区)已设立了保障事务所,10个居委会、224个行政村均已设立了保障事务站。形成了市、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三级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城市公共就业及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向农村覆盖,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城乡一体化。
(五)失业保险征缴取得较大突破。
“十一五”期间,我市的失业保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在此期间,失业保险制度不断深化,参保登记管理、保险费申报缴纳、保险金申领、发放等工作流程得到规范。截止12月,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2万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719万元。
(六)各项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企业养老保险: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员21143人。累计征收保险费26640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全市所有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部参保,参保人数为4220人。累计征收保险费7157万元。工伤保险:企事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1513人。累计征收保险费607万元。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共计达到了25770人。累计征收保险费8960万元。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3800人。累计征收保险费561万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7355人。累计征收105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49570人。累计征收保险费167万元。
(七)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参加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共有5689人,其中企业4810人,机关事业879人。年发放养老金过亿元。按时足额发放率保持100%。社会化发放率100%。为70周岁以上退休人员进行了免费体检;为高龄退休人员送生日蛋糕。并先后组织举办了离退休人员运动会、文艺汇演和摄影艺术展。
晋州市社会保险基金有一定积累,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抗风险能力。社会保险工作深受社会各界的赞誉,社会保险局连续多年被石家庄市评为先进单位。社会保险局被石家庄市评为“人民满意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企业养老保险科被石家庄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一)结构性就业矛盾十分突出。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全市就业工作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求职与企业用工难以对接,还有劳动者对工资水平的期望值与企业实际支付能力的差距等。
(二)就业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既有在新产业发展中如何促使就业增长的问题,也有原有企业破产、关闭、退出,原有就业岗位流失的问题。
(三)就业形势还存在不稳定因素。存在岗位流失率居高、困难企业较多、困难人员就业难等问题,新增就业中还有不少人员没有享受社保补贴。
(四)失业保险工作仍有不足。不但存在着困难、停产、破产企业逐年增多,亏损面增大,出现无力缴纳社会保险基金的情况。而且还有部
分企业法人对社会保险政策缺乏正确、全面、长远的认识,造成近年来企业欠费屡屡发生,这都是不稳定因素。
(五)由于业务范围、工作量大幅增加,现有社保局工作力量已远远跟不上工作的需要,由于人员调整、借调、调出等原因,目前社保经办机构出现人员的严重不足,极大的影响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六)扩面工作依然严峻。目前
各企事业单位的养老、工伤、医疗、生育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扩面工作主要针对个体私营企业,而这些企业参保积极性不高,造成扩面工作开展缓慢。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出现,社保基金的支出压力将不断增大。
三、“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实事实办、改革创新,以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为重点,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深化就业体制改革,促进机制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与新型城乡劳动保障制度相协调,促进城乡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就业稳定充分,结构科学合理。
(二)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我市劳动保障“全覆盖、低失业、高和谐”总体目标,按照建设“和谐晋州”的整体要求和“优化就业、服务民生”的就业工作目标,着力打造“晋州就业新天堂”,树立良好部门新形象,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新局面。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我市转移农村劳动力8.75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4万人以上。完成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0.3万人,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0.4万人,农村劳动力培训4万人以上,其中以阳光工程培训为主培训2万人,引导性培训1.6万人,技能培训0.2万人,农业科技技术培训0.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万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719万元。
到“十二五”末,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征缴5亿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000人以上,征缴1.5亿元;企事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8万人以上,征缴1亿元;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征缴1.5亿元;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万人以上,征缴1亿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万人以上;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0万人以上,支付待遇8万人以上,支付3亿元。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保持100%,社会化发放率100%。
四、“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主要工作
(一)以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为契机,建立健全促进就业长效机制。
强化政府对就业工作的领导责任,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职业培训制度和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对《就业促进法》的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学习培训,提高劳动保障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以公平就业为原则,努力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引导、支持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镇转移。
(二)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功能,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
在现有人力资源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市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力争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均建成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形成覆盖全市的市场网络,为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农村劳动力提供优质高效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创业指导等就业服务。以人力资源市场为载体,每年深入开展促进农村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和复退军人等就业的“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活动,增进求职者与企业的交流,促进就业。
(三)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重点采取七项措施:一是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规划和管理,制订晋州市职业培训规划,对全市的职业培训工作进行统一安排和管理。二是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确保培训质量。建立对培训机构的质量考核体系,实行优胜劣汰。三是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充分结合就业的需求来确定培训的工种和要求,达到以培训促就业的目的。四是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采取自建实训基地与利用社会资源并举、自我培养和委托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企业满意的技能人才实训基地。通过劳动者技能提升、素质提高改善就业结构、拉动就业增长,使职业技能培训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将从根本上稳定就业局势,促进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四)加大创业指导工作力度,以创业促就业。
建立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机制,帮助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积极落实创业促进政策,鼓励各类人员创办民营企业。一是积极为有创业愿望的人员,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和专家咨询、项目论证、开业指导、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二是对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活动的人员,自筹资金有困难的,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从事微利项目经营的,给予两年贷款贴息。
(五)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
一是继续做好乡村(街道)劳动保障平台工作,完善乡村(街道)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以乡村(街道)为依托,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对象;二是建立就业困难人员申报制度和定期回访制度,掌握就业困难人员基本情况,包括就业需求、培训需求以及生活上存在的困难;三是积极为就业困难对象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免费提供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服务。对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进行创业指导,给予就业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对公益性岗位安置的,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四是建立完善就业困难对象安置动态为零制度,对现有的就业困难对象及时给予就业援助。
(六)进一步加强失业保险工作。
认真贯彻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将城镇所有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民办非企业及其职工纳入覆盖范围。进一步强化基金征缴,增强基金承受能力。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功能,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益,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
(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险对象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是劳动者的“保护伞”和“安全网”。一是加大对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的贯彻落实的力度,认真组织好扩面征缴责任制的落实,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扩面征缴稳中有升。二是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市化管理服务工作,衔接好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市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完整的原始数据库,为退休人员社市管理走向信息化打好基础。三是加快劳动保障信息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社市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社会保障管理现代化。四是加强社保政策法规宣传力度。通过在电子屏、电视等宣传媒体进行社保政策宣传,使广大群众知政策、懂政策、了解享受政策带来的实惠,从而提高全民参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八)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按照上级安排部署,全面启动我市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第三篇:平阴县“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
平阴县“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县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的中心任务,致力于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致力于强化保障措施、增强保障能力,就业社会保障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制度建设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通过深化劳动就业改革、大力培育劳动力市场、引导广大劳动者突破传统就业观念等措施,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起自强自立、职业平等、创业光荣,面向多种所有制、面向多种形式自主择业的新型就业观。形成了择业观念市场化、就业渠道多元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就业机制,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联网。“十一五”期间,累计安置城镇就业1.9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以内,保持了就业增长大于失业增长的良好态势。
(二)社会保险水平明显提高。强化扩面征缴工作,完善社会保险政策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信息化管理体系,社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保基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险种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截止2010年12月,城镇基本养老、职工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9万人、5.17万人、3.38万人、2.8万人和2.1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月养老金从2007年的人均974元提高到2010年的1450元,失业人员领取失业金标准增加至472元,2010年五项社保基金征缴总额达到3.52亿元,支出
3.47亿元。
(三)优抚安置工作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全县以心系国防、关爱功臣,解决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作为推进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以“三级优抚医疗网络”为载体、以“一个体系、四个层次”的优抚医疗保障机制为核心、以“一册、一卡、一站式结算”程序为补充的优抚医疗保障新模式,创建了“优抚医疗一站服务”贴心民政服务品牌。2009年2月,全国优抚医疗保障工作现场观摩培训班在我县开班,我县的做法得到了民政部、省、市领导和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实现了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资金社会化发放,多次调整了自然增长机制标准,残疾军人、烈属等抚恤补助标准均高于国家标准。积极推进安置改革,以政府指令性安置为主,自谋职业、企业双向选择为补充的“双考”安置制度,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自谋职业率连年上升,安置率均为100%。
(四)社会救助体系日臻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取得新进展,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标准不断提高,保障程序不断规范,保障标准与物价指数挂钩联动,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2010年,城市低保月保障达到709户1706人,保障标准由2006年的每人每月160元提高到280元,年保障资金由2006年的147.2万元提高到2009年的267.7万元,提高81.8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断加强,2010年,月保障达到7952人,年保障标准由2006年的每人每年850元提高到1320元,年保障资金由2006年的39万元提高到2009年534.4万元,增加了1270%。加强县、乡、村三级慈善网络体系建设,每年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5年来,共接受捐款250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670人次,困难学生2405人次,大病患者11375人次。
(五)社会福利水平进一步提高。建设了平阴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济南玫苑老年公寓暨平阴县玫苑社区服务中心,投资5000万元,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建设楼房8栋。建设了集救助城镇“三无”人员、城乡孤残儿童、救灾储备、优抚医疗等社会救助于一体,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综合楼1栋,建成小型公寓楼7栋,配套建成了人工湖、健身广场、网球场和200亩绿地。实施“明天计划”,对具备手术条件的30名孤残儿童实施康复治疗手术,手术成功率100%。“十一五”期间,全县各种福利彩票发行总量达6260万元,为福利机构建设和慈善捐助提供了有力支持。按照“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宗旨,资助“星光计划”、“明天计划”、“福彩助学”及敬老院建设等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六)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注重将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与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工作紧密结合,从完善制度、加强执法等方面,完善企业工资分配调控体系、推广劳动合同制度、强化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国有、集体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县级劳动保障、工会和企业组织普遍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劳动仲裁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近300起,结案率保持在98%以上。劳动保障执法年均检查企业260家,涉及职工3万余人次,受理举办投诉案件办结率达到98%以上,有效地维护
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七)政策导向作用明显。不断强化政策意识,注重宣传政策、落实政策、完善政策、争取政策、用足政策,着力在实效性上下工夫,善于从政策中找方法,重视运用政策指导工作。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落实国家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推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有关文件,围绕“贴心民政”主题,出台了一系列意见和措施,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抓政策的调研、督查和完善,确保政策的落实,充分发挥了政策的带动效应。
二、“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环境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面临较大压力。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表现突出,城镇就业再就业压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与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就业数量增加与就业质量矛盾进一步显现,今后5年,将出现3个明显特征:一是新生成劳动力就业进入增长高峰期,一批未考取的应届毕业生、新毕业的大中专生和复员转业军人等新成长劳动力将集中就业;二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面临攻坚期,近两年国有资本加快退出,下岗失业人员将集中出现,且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技能水平低的现状,安置难度较大。三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出现加速期,将给城镇就业造成长期压力。且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需求与素质不适应的矛盾表现突出,一方面造成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出现许多就业岗位急需人员的短缺。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艰巨。社会保障面临老龄化、城市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的压力。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给社会弱势群体,尤其是低保对象、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增添许多变数。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对公共服务的标准要求也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加大了社会福利事业及养老保险基金的支撑难度。“十一五”期间,我县的民政设施落后,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需要,也对民政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县老年人以每年约3%的速度递增,退休人员以每年4 %速度增长,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呈加大趋势,确保支付的压力将更大。同时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对社会保险发展提出了新的紧迫的要求。未来5年将是我县城镇化进程加速期,农民工、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将日益突出;国有、集体企业职工逐年减少,民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大量增加,如何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扩面征缴,把进城务工农民、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险体系,加快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整体保障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此外,劳动保障历史遗留的矛盾和问题会更加显现,如关闭破产企业退休职工参加享受医疗保险问题、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差距过大等问题,都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三)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任务越来越重。随着企业改革深化,多种所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劳动关系双方利益越来越明晰化,现行的依靠行政手段来调整劳动关系的方式将逐步向法制化过渡,市场化劳动关系将更加占据主导地位,就业形式更趋多样化、复杂化。从目前我县收入分配、劳动纠纷、争议仲裁等方面情况看,劳动关系不协调、不完善的问题在一些方面仍表现突出,劳动合同管理基础薄弱,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呈上升状态,企业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特别是最低工资规定执行不到位,欠缴养老保险、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法律法规滞后,依法维权存在操作难点。而面对这些问题,劳动者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公平公正的要求,维护个人权益的愿望更加强烈,要求越来越高,在就业和社会保障领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
三、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和谐劳动、保障民生”的主题,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为着力点,集中力量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和当前突出问题,并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实现比较充分就业。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不少于3200个,每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
技能人才队伍更加壮大。“十二五”期末,中级工比重达到65%,高级工比重达到20%,技师、高级技师比重达到6%。就业再就业培训稳定在1.2万人左右;创业培训不少于900人。
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努力实现全覆盖。开展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工作。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个人账户。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国有、集体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9%,非国有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劳动监察案件、劳动仲裁案件结案率达到98%以上,建立规范高效劳动关系运行机制。企业收入分配秩序更加规范,收入分配关系趋于合理,职工工资总额年均增长10%。
社会养老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更加完善。健全完善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
2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助,覆盖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大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健全完善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和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为主要内容、覆盖城乡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权益;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健全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服务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双拥优抚安置体系。
四、“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围绕四个重点,积极促进就业。
1.以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为重点,强化工作推进机制。切实抓好国家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就业的优惠扶持政策的学习和宣传,充分调动企业、职工运用政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积极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问题。通过政策扶持,进一步完善公益性岗位开发储备制度,巩固援助就业困难群体的工作机制,帮助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和“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扩大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继续抓好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落实,通过降低门槛、扩大额度、简化手续等措施,放大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益。
2.以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为重点,努力拓展就业空间。实施就业导向的经济增长战略,抓住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结合点,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及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民营、中小型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鼓励服务型企业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积极引导新增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及通过临时性、季节性、劳务派遣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再就业。促进跨地区的劳务协作和对外劳务输出。着力抓好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消化的能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扩大转移的地域和就业的规模。
3.以失业调控保障基本生活为重点,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就业的功能。加强失业调控,做好改制企业和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合理引导和规范企业规模性裁员。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定期开展全县劳动力状况抽样调查,合理确定失业预警线,及时发布失业预警信息,制定预警方案。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失业人员待遇的享受,管好用好职业介绍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的功能。
4.以创业和技能培训为重点,努力提高劳动者的自主创业、就业能力。以创业技能培训、城乡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以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为导向,创新培训工作机制,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办法,充分发挥职业培训对就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力度,优化我县人力资源结构。对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通过技工教育、职业培训为其提供必要的就业技能。紧紧依托企业,开展在职职工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梯级培训,促进劳动者岗位成才。对有就业愿望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提供不少于两次的免费技能培训服务,提高就业再就业的能力。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劳务输出的数量和质量。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凡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工种,均持资格证书上岗。
(二)立足四个强化,完善社保体系。
1.强化制度建设,完善政策体系。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与退休待遇挂钩的政策,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探索“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加退休年金”的待遇支付办法,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合理衔接。在推动各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基础上,制定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工伤医疗保险支付等方面的管理办法,制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的办法,探索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职业康复相结合的新机制。完善机关事业单位生育保险办法,提高生育保险待遇标准,逐步实现生育保险市级统筹。推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大财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建立直接向农民补贴的转移支付机制,引导、扶持和激励农民参保,形成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多元化筹资机制。
2.强化扩面措施,扩大覆盖范围。抓住经济发展、就业再就业总量增加的有利时机,继续加强部门配合联动,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完善行政、法律和经济措施,通过政策宣传、部门检查、执法监督等方式推动。把私营、个体、灵活就业人员作为扩面重点,根据这部分人的特点和需求,通过社区宣传、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努力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使社会保险基本做到全覆盖。
3.强化基金征缴,加强运营监管。对参保单位和人员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征缴社会保险费,做到依法征缴,违法必纠。加大社会保险稽核力度,特别是对收缴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实施重点监控,建立企业参保缴费诚信制度,发动社会各界和群众进行有效监督,努力提高基金征缴率。建立完善规范的社会保险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扶持资金的财政支出比重。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探索基金保值增值运营的渠道,探索建立和完善个人账户基金、社会保险基金和企业年金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健全多方监管组织体系,实现对社保基金运营的全程监管。
4.强化退管服务,促进社区和谐。建立转入社区退休人员的档案数据库,纳入全县统一的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化管理。重点做好退休人员社区医疗、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基础工作,积极推进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基地工程,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成企业退休人员政治学习和文化交流之家。
(三)完善四个机制,深化双拥优抚安置工作。
1、完善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优待抚恤政策,进一步完善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健全完善专项制度和措施,解决优抚对象医疗、生活、住房等方面的困难。
2、完善优抚安置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优抚安置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的维修改造,提高服务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加大优抚医院、光荣院等优抚事业单位建设力度,进一步增加住院床位,提高入住率,依托光荣院开展优抚对象轮流休养工作。
3、完善优抚安置工作长效机制。积极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继续采取考试考核与自谋职业、企业双向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妥善安置退役士兵,确保安置率保持100%。积极完成军休干部、军队转业干部接收安置任务,认真落实政治、生活两项待遇,积极做好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4、完善优抚保障机制。依托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平台,建立优抚对象临时困难应急救助机制;完善优抚医疗保障机制,提高大病救助标准;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优抚对象住房保障机制。
(四)建立健全三项制度,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1、健全完善各项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建立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稳步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补差额达到低保标准的50%以上。建立传统方法与跨部门信息比对相结合的收入核定机制,全面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不断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到2015年达到5%。建立以县阳光民生救助服务中心为中枢,以乡镇(街道)、部门救助服务站为枢纽,以村(居)救助服务点为基础的三级救助工作网络。通过阳光救助信息系统综合分析,自动生成医疗、住房、教育、养老、事故、残疾、就业等十大类需救助指数,并按照分数高低给所有困难家庭排名,提高救助资源的使用效率。
2、健全完善五保供养制度。健全完善五保供养制度,探索建立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五保对象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到2015年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稳定在80%以上。规范敬老院管理服务,提高供养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全县所有敬老院保持省一级敬老院标准。
3、健全社会福利社会化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加强县老年公寓建设,推进乡镇、村(居)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到“十二五”未,建成以国家举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多方参与兴办、运行机制完善、政策法规配套、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五)坚持五个推进,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推进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提高各级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根据国家出台的《促进就业法》、《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时制定我县相应的配套法规和规章。
2.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积极推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协议制度,在非国有企业全面推广平等协商确定工资的办法。制定适合不同行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的规范劳动合同文本,充分发挥劳动合同制度在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方面的基础作用。积极推进各类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建立集体协商机制,逐步引向行业性集体协商。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在乡镇普遍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更好地发挥在解决劳动关系领域突出矛盾方面的重要作用。着力解决好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的劳动关系问题,做好安置方案的审核及相关劳动保障政策的研究制定,努力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障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改革改制顺利进行。
3.推进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加强劳动争议预防,完善紧急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建立协调劳动关系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提高仲裁质量和效率。妥善处理仲裁与诉讼之间的衔接问题。在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立街道乡镇及社区的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进一步加强企业调解组织建设,努力在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劳动争议。建立健全信访、仲裁和监察“三位一体”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
4.推进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建设。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切实发挥其调控引导作用。适时调整最低工资制度和小时工、非正规就业人员
4最低小时工资制度,保障劳动者的最低收入。维护劳动者参与企业工资分配的权利,完善艰苦岗位津贴制度。在全县各类企业大力推广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争取到2015年,成为多数企业工资分配的主要方式。规范协商程序和办法,形成企业根据劳动力市场价格和本企业经济效益自主决定工资水平的新机制。全面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工资支付诚信制度和建筑业等重点行业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继续探索建立欠薪保障制度。
5.推进维权执法工作一体化建设。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等为重点,继续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强化日常巡视检查,举报专查和书面审查,加强对违法行为较多的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监管,建立劳动保障维权预警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县、乡、村三级劳动保障监察网络。进一步推进劳动保障“网络化”管理、“网格化”监察和“一体化”执法的工作机制建设,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
五、“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抓好就业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三项重点工作。二是坚持全面发展,重点突破职业培训、劳动合同、城镇未参保人员参保、农民工工作环境四项薄弱环节。三是坚持协调发展,统筹把握好就业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工作、就业和社会保障自身各项工作,实现就业社会保障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四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完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政府、工会、企业三方协调机制,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和依法行政的法制机制为重点的长效机制。
(二)落实“四个注重”。一是在发展经济拉动就业、落实政策促进就业、加强服务推动就业、全面完成就业任务目标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加强职业培训、强化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加大劳动监察等措施,努力实现以就业稳定性为主要内容的就业质量的提高。二是在积极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让更多的人享受社会保障权益的同时,更加注重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加快医疗保险改革、强化社保资金支持功能、完善社保资金计发办法为重点的制度建设的研究,不断完善与国家政策相配套的、符合我县实际情况的社会保障制度。三是在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处理好劳动关系热点难点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在岗与失业人员、新增劳动力与失业人员、城镇职工与进城务工人员、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等各类社会群体利益的平衡,推动社会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四是在围绕提高就业稳定性、缩小机关与企业养老金待遇差距、解决困难群体基本医疗、处理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劳动关系等突出矛盾的同时,更加注重把就业和社会保障成功的做法提升为理论和政策,把行之有效的非常之举提升为经常性的工作方法,把临时应急性的措施转化为工作制度,把经实践证明的正确的政策措施上升为法律法规。
(三)推进“六个必须”。一是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基本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着力解决城镇新增劳动力的问题,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加强失业调控,减少失业者的数量。二是必须加快建立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险制度,认真研究适应城市化、老龄化、就业灵活化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逐步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覆盖面,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三是必须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进一步推进以签订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登记制度,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的宏观管理,进一步完善三方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推进劳动仲裁机构实体化,全面提高劳动争议处理能力。四是必须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工作。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培训形式,健全培训机构,形成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紧贴市场的职业培训新格局,重点推进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初步建立起技能优良、专业齐全、梯次合理的技能劳动者队伍。五是必须全面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完善监察执法程序,科学配置执法力量,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六是必须全面推进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把握大局谋划长远的能力,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协调形成合力的能力,廉洁自律抵御腐蚀的能力;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建立职责明确、运作协调的组织体系,大力推进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能力。
(编制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民政局)
第四篇:甘肃省“十二五”张掖市渔业规划
甘肃省张掖市高起点规划“十二五”渔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0-2-3浏览量:545信息来源:甘肃省农牧业厅渔业处
按照部、省关于认真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甘肃省张掖市渔业部门高度重视,高起点谋划,科学编制。
“十二五”期间张掖市渔业发展规划目标是:紧紧围绕渔业增效,农民增收,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湿地渔业、生态渔业和休闲渔业,争取到2014年池塘养鱼面积达到2.70万亩,工厂化流水养殖50亩,水产品产量达到2500吨,名特优水产品比重提高到总产量的80%;水产养殖总产值达到3000万元。
区域布局重点是:在良种体系建设上,在高台县和临泽县分别建成年生产优质鱼苗500万尾,鱼种5000公斤的县级水产良种场;在发展鲑鳟鱼养殖上,2010-2014年全市建成国家级金鳟鱼良种场一处,面积10亩,年产鲑鳟鱼发眼卵500万粒,鱼种5万公斤,发展鲑鳟鱼养殖50亩;在黑河流域土著鱼类自然保护区建设上,在黑河流域张掖高崖水文站段,北至黑河高台县正义峡段,全程约170公里,总流域面积6千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设黑河土著鱼类自然保护区,重点是对流域内的祁连山裸鲤进行资源繁育和保护,在黑河中游的鱼类栖息地建设核心保护区,在主要河段设立核心区、缓冲区,建设祁连山裸鲤繁殖驯养中心一处,开展资源监测和保护研究;在水生动物疫病防治中心建设上,2010-2014年在市渔业站及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共建成水生动物疫病防治中心4处;在推广体系建设上,继续完善市级和甘州、临泽、高台、山丹四县区渔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使其成为“五有站”;在 “湿地渔业”开发上,合理开发利用湿地公园、滨河新区人工湖等湖泊湿地资源,新建以水产养殖为主体,水生植物种植、水禽养殖和水上旅游协调发展的“湿地产业”示范基地1万亩,扩大“湿地产业”规模,打破传统单一的水产养殖生产模式,形成多种生物互补、多产业互动的发展新格局。
此外,规划还提出了具体的工作重点和保证措施。
第五篇:中共甘肃省十二五规划建议
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2010-11-11 08:20:27)稿件来源:甘肃日报 搞件制作:大公教育
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1月2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甘肃实际,中共甘肃省十一届十次全委会研究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一、抢抓发展机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1、“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难得历史机遇,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不断创新和完善发展思路,确定并认真组织实施“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经过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战胜各种重大风险和挑战,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许多新的重大突破。全省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不断改善;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业结构更加合理,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传统支柱产业在改造提升中迅速扩张,新兴特色产业迅猛崛起,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取得重大成果;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体育等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力度空前,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就业增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间,是全省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善最为明显的五年,是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最具开创性的五年,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五年,是全省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全省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生态改善、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是:要把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贯穿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贯穿始终,在解放思想中不断深化省情认识,拓展发展思路,凝聚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实现加快发展的目标;要把抓住主要矛盾、破解发展中的关键难题贯穿始终,在解决复杂矛盾中推动发展;要把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贯穿始终,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贯穿始终,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把发挥自身优势同利用外部资源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要把应对复杂局面、坚定发展信心贯穿始终,把科学态度与进取精神结合起来,在攻坚克难中提高科学发展的水平。“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实践经验,为“十二五”和今后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重要借鉴。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十二五”期间,我省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流,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国际形势总体上有利于我们加快发展。从全国来看,我国经济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继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力度加大,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将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从我省基础条件看,“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改善了生存发展条件,提升了产业实力,鼓舞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国家出台支持甘肃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都将进一步推动我省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所有这些,为“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也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自我发展能力弱与投入渠道窄、资源依赖程度高与产业结构单一等矛盾比较突出,就业压力仍然很大,社会矛盾处于多发期,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不断完善思路,切实强化措施,全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国家支持甘肃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进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显著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的,围绕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生态文明省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区,坚持“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锐意改革创新,不断扩大开放,努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要求,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努力探索符合甘肃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心环节,以项目建设为龙头,以拓宽投资渠道为保障,以扩大消费为支撑,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牢固的物质基础。
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推动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使经济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轨道上来。
坚持把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方法,立足发挥比较优势,推动重点产业、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率先发展,带动各地、各行业各展其长,共同发展。
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增强利用省内外、国内外各种资源的能力,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4、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十二五”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全省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十一五”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定较快增长,工业万元产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低于“十一五”水平,财政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实力明显增强。现代农业体系初步形成,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层次和水平明显提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变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新跨越。交通、通讯、水利、电网和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重点流域和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继续得到改善。
——社会事业长足发展。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事业投入进一步加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城乡居民收入接近或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对外交流合作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五年的奋斗,把我省打造成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商贸中心和人才科技高地,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努力使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二、全面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按照“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要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打造陇东、河西两大能源基地,突出产业优势,构建各具特色的组团式发展格局,全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5、推动兰白都市圈率先发展。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协调,优势互补,增强兰州、白银两市发展融合度。加大兰州、白银城市改造力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加强污染治理,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带动能力。加快兰州新区、白银工业集中区建设和发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实行合理分工,统筹产业发展,把兰白都市圈建设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支点、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高地,在全省发挥“率先、带动、辐射、示范”的作用。
6、加快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加强能源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利用,高起点规划和深度开发石油、煤炭、天然气、煤层气资源。加快实施长庆油田陇东油区千万吨产能建设规划,扩大庆阳石化加工能力,促进原油就地加工转化。建设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和坑口电站,实施煤电联营,延伸煤炭产业链,科学有序发展煤化工产业。将庆阳、平凉、陇南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构建能源化工基地和装备制造、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区。
7、打造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依托风能、太阳能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高载能等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建设以酒(泉)嘉(峪关)为中心的风能、太阳能发电基地,配套建设大型火电调峰电厂。加快大型核乏燃料后处理和核电项目建设。加强省内省际特高压交流和直流电网建设,增强电力外送能力。
8、推动区域组团协调发展。按照“发挥优势、合理布局,区域联合、共同发展”的原则,打造区域功能组团,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把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和扶贫攻坚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落实好中央关于藏区和革命老区的扶持政策,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支持甘南、临夏、定西、陇南“两州两市”及国扶贫困县,发挥旅游资源和特色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推动金昌、武威一体化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加大产业培育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河西走廊绿色经济区建设。
9、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优先发展大城市,提高聚集人口和生产要素的能力。加快扩大市州所在地城市规模,继续发展县城和中心镇。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探索建立新型城乡管理体制,制定出台有利于人口流动和农民入城就业定居的政策措施,力争使全省城市化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0、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及国有农场、林区公路“通达工程”和“通畅工程”建设,基本形成农村公路网络。完善省内330千伏电网,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积极发展农村小水电,鼓励开发利用户用沼气等可再生能源。
1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和完善符合甘肃特点和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多元化的农业发展之路。继续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河西及沿黄灌区高效节水农业、优质林果业等“四个一千万亩”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草食畜牧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积极建设各种农业科技示范工程与科技发展支撑体系。
12、千方百计提高农牧民收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牧民家庭经营收入。整合培训资源,开拓劳务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着力提高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水平。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
13、完善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快建立各类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林产业。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研究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制度。
四、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继续改造提升发展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
14、加大力度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充分挖掘现有工业基础,促进有色、冶金等传统支柱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形成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使我省成为全国重要的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西部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提高石油加工转化能力,建设战略石油储备库二期工程,巩固我省石化产业的优势地位。依托原材料工业优势,开发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
15、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兰州、天水、酒泉为重点,加快装备制造企业联合重组,加大技术创新和招商引资力度,突出整机制造和系统集成,把我省建设成西部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电工电器、机床钻井、石化设备、电子设备和汽车机械制造基地。加快发展节水设备、节能环保、种子机械、制药和医疗设备等具有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型制造业。
16、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发展高纯材料、超细材料、粉体材料、功能材料等新兴材料,积极推进新材料产业化进程。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壮大特色中成药、藏药和生物制药,推进国家新药和中药保护品种产业化。加大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加速发展微电子产业。推进航天器用部件、器件、电推进系统的开发和升级,打造军民结合产业园和中国航天兰州产业园。
17、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认真实施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推进石化、有色、化工、电力、建材等传统行业清洁生产,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和保护环境。开展工业放散气体循环利用,实现集聚生产、集中治污、集约发展,提高能源、水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加强冶炼渣、尾矿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18、发挥好各类园区和基地的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优化园区布局,明确产业定位,推动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容扩区,加快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天水、金昌、酒泉、嘉峪关、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不断提升开发区的发展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保障,完善服务体系,把开发区建设成为政府管理、科技创新、产业培育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着眼于优化经济结构、方便群众生活、增强社会功能,把促进第三产业大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19、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坚持面向生产,发展金融保险、科技研发、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现代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积极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扩大金融开放,建立健全投融资平台。发挥我省承中启西的通道优势,积极发展通道经济,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重点物流园区和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基本形成较为健全的城乡大宗商品配送体系。优化和完善通信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推进“三网融合”,促进信息产业发展。
20、加快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加大旅游产业投入力度,改善旅游硬件设施,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精品景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旅游通道。加大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发,创新旅游消费方式,丰富旅游服务内容。加大推介宣传力度,提高甘肃旅游业知名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吸引各种资金参与旅游产业开发。
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和优化生态环境是我省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必须强化措施,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
21、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优势互补、布局合理、运能充分、快捷通畅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015年实现主要出省通道、省会与各市州所在地之间高速公路连接,实现县县通高等级公路的目标。进一步加大铁路建设力度,力争到2015年实现14个市州全部通铁路,形成高速、高路网密度的铁路运输体系。支线机场覆盖所有市州,建立比较完善的民航运输网络。
22、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力度。加强祁连山冰川和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快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及渭河、泾河、洮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实施甘南重要水源补给功能区生态恢复与保护,推进黄土高原、陇南山地及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和落实差别化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抓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推进以河西地区为重点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好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和水源及绿洲边缘地区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和防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大力实施退牧还草、封山禁牧,加快生态修复。巩固和扩大兰州南北两山绿化成果。着力解决重点流域水污染、矿区环境污染、城市大气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加强核设施、核辐射监测和用核安全管理。
23、加强水利建设。积极推进引洮、引哈济党等大型跨区域、跨流域骨干水利工程项目,抓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大型灌区配套改造,加强中小型水源建设。坚持全面节水与适度调水相结合,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七、坚持科教兴省和创建文化大省
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24、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现市州有职业技术学院、具备条件的县有合格职业中专的目标。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民族地区办学条件,提高“双语”教学水平。力争经过5到10年的努力,使我省教育发展水平处于西部省区前列。
25、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体系。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增加研发经费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高市场竞争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对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
26、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坚持用好现有人才,提高人才效能,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性。积极引进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调整优化省内高等院校专业和课程结构,创新培养方式,培养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适时制定和认真落实各项激励政策,不断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
27、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升文化软实力。完善文化体育保障措施,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发挥现代传媒、出版发行、文娱演艺、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带动作用,加快文化产业聚集区建设,实现文化产业大发展。发挥品牌优势,推进文艺精品生产,打造一批与文化大省相匹配的重要文化成果。重视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加强重点文物、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
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要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8、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开发公益性岗位,努力扩大就业容量。完善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形成公开透明、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29、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快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完善城乡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和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和水平。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确保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加大城镇廉租住房、公租房、农村危房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推进国有林区、垦区及城镇棚户区改造。
30、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继续加快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和社区卫生中心建设。健全完善卫生紧急救援机制,提高公共卫生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培养培训和地方病防治,支持中(藏)医事业发展。
31、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保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保持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预防出生缺陷。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保护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3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高度重视和努力解决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努力从源头、根本、基础上解决问题。改善城市治安基础设施,加强能力保障,大力推进平安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强化社会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
九、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是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坚持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
3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机制和有效监督的机制,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34、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资源价格改革。继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大企业兼并重组力度,推动产权多元化。深化资源价格、审批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和整顿,促进矿产资源依法、有序、集约、高效、可持续开发。坚持节约用水,逐步建立科学的水权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水价形成机制。
35、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全民创业,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改善政府服务,改进司法环境,放宽市场准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加大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健全投资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提高民营企业管理水平。引导和规范非公有制经济依法经营、守法经营,主动协调好劳资关系。
36、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导国内外资本进入我省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把引进央企入甘作为我省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吸引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进入我省。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拓宽市场空间。加强与周边省区、东部省市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多层次的互动机制,实现互利双赢。
十、为实现“十二五”目标而团结奋斗
37、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驾驭全局、领导发展、处理利益关系和务实创新的能力。发挥好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谋划和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推进以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
38、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39、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艰苦创业为核心的甘肃精神。推进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继续做好“双拥”工作,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