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财产权的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及其文义解释

时间:2019-05-14 15:4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人财产权的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及其文义解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人财产权的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及其文义解释》。

第一篇:法人财产权的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及其文义解释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信托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法人财产权的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及其文义解释

一、法人财产权的法律规定及其文义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简称《公司法》)第4 条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务院发布的《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第27—29条规定,国有企业享有法人财产权,依法独立支配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政府和监督机构不得直接支配企业法人财产,不得以任何形式抽取注入企业的资本金,不得调取企业财产,不得以任何名义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国家对企业承担的财产责任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为限,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这两项规定说明:第一,公司或企业的股东(出资者)可依所有者的身份,对其投入公司的资本享有权益及对公司施以控制,并对公司的资产享有所有权;国家授权的机构、部门或国有企业作为股东(出资者)时,则具有所有者代表的身份,其投入的资本及形成的资产归国家所有。第二,公司或企业作为独立民事主体的法人,对法律上明确由其支配的资产(包括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负债形成的资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并就其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股东(出资者)作为所有者,不对公司或企业的行为直接承担任何责任。第三,既然明确了(出资者)对于公司或企业及其资产的所有者身份,则公司或企业经营的任何收益,在未依法或依约分配给各股东、公司管理者、职工,未用以向国家纳税或向债权人偿债之前,均应属于全体股东所有。因为根据所有权或私有权的原则,财产的孳息或收益应归财产的所有者所有,直至全部生产资料均归社会所有,亦即实现共产主义之前,这一原则在任何国家的法律上都将是有效的,不容被废弃的。因而法人财产权中不应包括收益权。当然,并不排除法人作为股东时,可以股东的身份行使收益权,这种情况与法人行使所有权时的情形是一样的(参见本文“三”)。公司或企业作为人们投资经营某项事业的法律形式或手段,由其作为受益主体也是没有意义的。以上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色,它是在公有制条件下,对国家投资兴办企业及其性质和法律地位进行长期探索的结果。笔者十分赞同这两项规定及其上述内涵。但在法律、法规的规定出台以后,法学界关于法人财产权和股东权的讨论及争议并未平息,因而有必要对法人财产权问题的来龙去脉作一简要回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其真谛。

二、法人财产权概念的由来以及对其讨论的有关问题

法人财产权问题,始于本世纪20年代初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其法学界关于国有企业的地位及其财产权性质的讨论。〔1〕1922 年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为配合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前苏联制订了第一部《苏俄民法典》,随后学者们便结合其中关于所有权的定义,开始了对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性质的讨论,并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

1、企业私有权或所有权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对企业的财产享有“独立经营主体”的私有权或所有权。

2、双重所有权观点。具体又有以下观点:〔1〕商品所有权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对其可以处分的、作为商品流通的财产享有所有权,企业中国家不允许作为商品流通的财产则属于国家所有。〔2 〕信托所有权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国家委托国有企业管理一定的国家财产,国家对该财产享有信托人的所有权,企业对该财产享有受托人的所有权。〔3〕“总分式”的所有权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国家对整个国家财产享有所有权,同时,各国有企业对国家交给企业的财产享有所有权。

3、经营管理权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国家是全民财产的统一和唯一的所有权人,国有企业则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国家交给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它在前苏联法学界占据了主流地位,并得到进一步发扬,被适用于国有企业之外的其他领域。在以上观点中,笔者认为,较为可取的还是经营管理权观点。因为它实事求是地反映了股东(出资者)与企业间关系的一般规律,确实具有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普遍意义。但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它在实践中不能解决企业作为政府机关附属物、受政府机关任意干预或支配的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伊始,在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序曲声中拉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帷幕,法学界即在前苏联法学界讨论的基础上,继续就以上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学者们重复了前苏联提出的各种观点,同时也在其基础上有所深化,并就我国国有企业与西方国家的公司开展类比研究。以下是我国学者在讨论中提出的主要新观点:(因为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对其作过评价,〔2〕在此恕不详述。)

1.用益权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的财产权是一种依法设立的用益权,在用益权存续期间,企业按自己的意志对企业财产使用、收益,国家不得过问,国家的所有权因而成为一种“虚有权”。该观点否认出资者对企业所应享有的所有者权益,与各国企业制度的实际不符,自不待言。

2.委托经营权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国家所有权中应当增加一项“委托经营权能”,以便通过法律强制性地建立委营关系,由国家将这项权能交给企业,成为企业的一项法定权利。这种观点把所有权视为其各项权能的简单相加,忽视了所有权是一种包含着利益的支配力之真谛。

3.几种双重所有权观点。笔者拥护“一物一权”的学理及现行法律规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定,故对以下观点均不敢苟同:〔1〕占有权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国家对全民财产享有所有权,国有企业对企业财产享有“占有权”;占有权是一种相对所有权,属于物权性质。〔2 〕法律所有权和经济所有权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在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中,国家享有法律上的单纯的所有权,企业则享有直接对企业财产行使所有权的各项权能、并取得经济利益的权利。〔3〕法人所有权观点。这种观点借鉴了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的财产权结构,认为国家投资设立企业时,国家所有权转换为出资权或股权,企业则取得法人所有权,同时国家保留着对企业财产的终极所有权,可于企业终止时取回清算后剩余的财产。

 什么是集合投资类信托

http://s.yingle.com/w/xt/670630.html

 消费者投诉存在哪些误区范围

http://s.yingle.com/w/xt/670627.html

 如何理解姓名权所包含的内容

http://s.yingle.com/w/xt/670624.html

 人身伤害纠纷案件认证难的原因是什么 http://s.yingle.com/w/xt/670621.html

 建筑物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有哪些 http://s.yingle.com/w/xt/670617.html

 跨界环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http://s.yingle.com/w/xt/670613.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高危作业侵权的责任如何划分

http://s.yingle.com/w/xt/670610.html

 特殊侵权有哪些情形

http://s.yingle.com/w/xt/670607.html

 被狗咬伤拒绝赔偿怎么维权

http://s.yingle.com/w/xt/670604.html

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如何调解

http://s.yingle.com/w/xt/670601.html

 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可以继承吗

http://s.yingle.com/w/xt/670597.html

 产品质量侵权责任承担由谁负责

http://s.yingle.com/w/xt/670594.html

 什么情况下保险公司可以拒绝理赔 http://s.yingle.com/w/xt/670591.html

 一般侵权责任和特殊侵权责任的特殊性 http://s.yingle.com/w/xt/670588.html

 行政诉讼能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吗

http://s.yingle.com/w/xt/670586.html

 邻居借道坠亡本人是否应当担责

http://s.yingle.com/w/xt/670583.html

 砍人拒绝赔偿时能否要求强制执行其财产 http://s.yingle.com/w/xt/670580.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订阅号转载的侵权行为有哪些

http://s.yingle.com/w/xt/670576.html

 产品质量侵权的证据标准(2018年)是怎么样的 http://s.yingle.com/w/xt/670573.html

 论信托财产的法律特性

http://s.yingle.com/w/xt/670569.html

 房地产项目私募融资操作实务研究 http://s.yingle.com/w/xt/670566.html

 如何利用信托机制实施股票期权

http://s.yingle.com/w/xt/670564.html

 转载一些小说到自己创建的网站算不算违法侵权 http://s.yingle.com/w/xt/670560.html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

http://s.yingle.com/w/xt/670557.html

 管理遗产信托成立与终结的情形是什么 http://s.yingle.com/w/xt/670553.html

 特殊侵权维权过程中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是怎么养的 http://s.yingle.com/w/xt/670549.html

 谁主张谁举证是否适用于特殊侵权 http://s.yingle.com/w/xt/670546.html

 浅析信托财产的特征

http://s.yingle.com/w/xt/670543.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信托财产的条件有哪些

http://s.yingle.com/w/xt/670541.html

 实体店不给退货是否合理

http://s.yingle.com/w/xt/670537.html

  手机爆炸如何索赔 http://s.yingle.com/w/xt/670535.html 达不到轻微伤的赔偿金

额有多少

http://s.yingle.com/w/xt/670533.html

 向信托投资公司支付利息,对方是否应出具发票 http://s.yingle.com/w/xt/670530.html

 污染环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http://s.yingle.com/w/xt/670528.html

  集合资金信托分类 http://s.yingle.com/w/xt/670525.html 工作中出现失误导致别人货物损坏需要担责吗 http://s.yingle.com/w/xt/670522.html

 信托关系的本质及信托财产独立性 http://s.yingle.com/w/xt/670519.html

 信托解除有哪些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 http://s.yingle.com/w/xt/670517.html

 微信公众号怎么转载不侵权

http://s.yingle.com/w/xt/670514.html

 融资租赁信托产品的风险控制

http://s.yingle.com/w/xt/670511.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哪些行为不属于特殊侵权行为

http://s.yingle.com/w/xt/670508.html

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http://s.yingle.com/w/xt/670504.html

 如果产品被侵权如何计算赔偿金额 http://s.yingle.com/w/xt/670502.html

 信托投资公司可以从事哪些公益信托及其具体要求 http://s.yingle.com/w/xt/670500.html

 被侵权人死亡后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吗 http://s.yingle.com/w/xt/670497.html

 股权信托的特征有哪些

http://s.yingle.com/w/xt/670495.html

 债权信托-与诉讼信托

http://s.yingle.com/w/xt/670490.html

 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有哪些内容

http://s.yingle.com/w/xt/670487.html

 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保管协议

http://s.yingle.com/w/xt/670484.html

 选择信托理要考虑哪些因素

http://s.yingle.com/w/xt/670481.html

 财产损害赔偿案件有哪些赔偿项目 http://s.yingle.com/w/xt/670478.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表决权信托的表决权范围是什么样子的 http://s.yingle.com/w/xt/670475.html

 什么是信托投资公司 他们主营经营业务范围是什么 http://s.yingle.com/w/xt/670472.html

 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谁

http://s.yingle.com/w/xt/670468.html

 关于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的受益人以信托受益权设定质押的法律分 http://s.yingle.com/w/xt/670466.html

 债权信托的分类有哪些

http://s.yingle.com/w/xt/670463.html

 老汉喷涂共享单车被提起公诉

http://s.yingle.com/w/xt/670460.html

 产品质量侵权归责原则是什么

http://s.yingle.com/w/xt/670456.html

 女子倒走摔入喷水池溺亡如何划分公共场所管理者责任 http://s.yingle.com/w/xt/670453.html

 委托人怎么依法解任受托人

http://s.yingle.com/w/xt/670450.html

 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http://s.yingle.com/w/xt/670447.html

 车险拒绝理赔当事人该如何处理

http://s.yingle.com/w/xt/670444.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产品质量侵权的诉讼时效

http://s.yingle.com/w/xt/670441.html

 设立信托投资公司应满足哪些条件 http://s.yingle.com/w/xt/670438.html

 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

http://s.yingle.com/w/xt/670436.html

 特殊侵权损害赔偿标准(2018http://s.yingle.com/w/xt/670433.html

年)是什么

 被告拒绝赔偿会被判刑吗

http://s.yingle.com/w/xt/670430.html

 ‘商品售出,概不负责’的店铺规定(2018)合法吗 http://s.yingle.com/w/xt/670427.html

 特殊侵权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的关系 http://s.yingle.com/w/xt/670424.html

 股权信托受益权转让的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 http://s.yingle.com/w/xt/670421.html

  信托收据 http://s.yingle.com/w/xt/670418.html

雇用发生车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的认定 http://s.yingle.com/w/xt/670416.html

 信托转型之道:专业化差异化是未来方向 http://s.yingle.com/w/xt/670410.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人身损害赔偿应该按什么地区的算 http://s.yingle.com/w/xt/670408.html

 特殊侵权纠纷的管辖法院

http://s.yingle.com/w/xt/670405.html

 信托法释义:第七十三条

http://s.yingle.com/w/xt/670402.html

 工伤认定之后公司仍然拒绝赔偿该如何处理 http://s.yingle.com/w/xt/670399.html

 行政诉讼环境污染行政不作为可以提起损害赔偿吗 http://s.yingle.com/w/xt/670395.html

 公益信托具有哪些特点

http://s.yingle.com/w/xt/670392.html

  信托的含义 http://s.yingle.com/w/xt/670390.html近年来

大的涉

http://s.yingle.com/w/xt/670387.html

 单一资金信托与集合资金信托的区别 http://s.yingle.com/w/xt/670384.html

 代理人和信托受托人的联系与共性具体有什么 http://s.yingle.com/w/xt/670381.html

 产品质量侵权的起诉主体有什么要求 http://s.yingle.com/w/xt/670378.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信托按受益人的划分

http://s.yingle.com/w/xt/670376.html

 保护信托的作用与分类是什么

http://s.yingle.com/w/xt/670373.html

 特殊侵权行为的名词解释

http://s.yingle.com/w/xt/670370.html

 特殊侵权责任一般适用什么原则

http://s.yingle.com/w/xt/670367.html

 信托委托人资格是怎么样的

http://s.yingle.com/w/xt/670365.html

 签订赔偿协议未实际履行时该如何维权 http://s.yingle.com/w/xt/670361.html

 打架人身损害赔偿起诉状

http://s.yingle.com/w/xt/670358.html

  债权信托的种类 http://s.yingle.com/w/xt/670356.html 人身

http://s.yingle.com/w/xt/670353.html

 荣誉权认定有哪些标准(2018年)http://s.yingle.com/w/xt/670350.html

 高空坠物的责任要怎么划分

http://s.yingle.com/w/xt/670347.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对坟墓损害赔偿纠纷该如何处理

http://s.yingle.com/w/xt/670342.html

 雇员受伤,雇主拒绝不赔偿怎么办 http://s.yingle.com/w/xt/670338.html

 居间人故意隐瞒真实信息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http://s.yingle.com/w/xt/670336.html

 共同受托人如何处理信托事务

http://s.yingle.com/w/xt/670333.html

 房地产信托融资分析与研究

http://s.yingle.com/w/xt/670329.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第二篇:论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1

论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飞速发展,特别是在办学形式上出现多样化的局面,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私立学校也在中断30年后以民办教育的形式得以重新恢复发展起来,在民办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许多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其中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问题是一个比其他问题更具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以统带民办教育的全局并制约着其他问题的解决,如果这个问题不梳理清楚,其他问题难以得到妥善解决。

当前中国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导致升学竞争激烈,择校现象严重。促进民办学校发展,增加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选择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需要,缓解巨大的教育需求和有限的政府投入之间的矛盾,但是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市场并不是无限的,这就要求提高民办学校办学效率,让民间资本和民办学校发挥更大的作用。多年来,我国学校多由政府举办,学校产权问题并未引起过多的重视,而举办民间教育,利用的是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因此民办学校的产权归属,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检点问题,《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享有法人财产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举办者与学校的财产关系不明确,使得举办者使用、支配学校收入,甚至挪用学校财产进行经营性活动都没有相应约束,再如由于举办者的财产属性与产权关系不明确,直接影响一些民办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对在举办之初并没有明确地界定产权关系,靠办学积累发展起来的民办学校,无论是继续融资发展,还是原有举办者因年龄等各种原因退出学校的管理活动,都将直接面临着如何界定学校现有财产的产权归属等问题,民办学校也难以真正建立具有稳定框架的法人治理结构,综上所述。这都是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不明晰的结果,都是法律与制度不完善的结果。

二、产权、法人财产权和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内涵辨析

(一)产权的内涵

“产权”是一个含义极不确定的概念。《牛津法律大词典》将“产权”定义为存在客体之中或之上的完全权利。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出借权、转让权、用尽权、消费权和其他财产相关权利”。而《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对产权的解释为,“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经济学届对“产权”一词有更广义的理解,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约束,它不仅包括财产所有权,还包括其他一系列权利。学者魏杰将“产权”界定为“财产权利”,认为“财产权利有多种形式,如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其中自物权即所有权是一切其他权利的基础”。一些法学家认为狭义的产权制度主要指所有权制度或物权制度,而广义的产权制度则包括物权、债权、法人和企业财产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种财产权利。

我国《民法通则》未使用“产权”概念,而是直接使用“财产所有权”,第71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二)法人财产权的内涵

所谓“法人财产权,是法人所享有的以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全部财产权的总称。这种财产权实际上就是经营者具有的对实物财产的实际支配权”。法人财产权的提出,缘于国有企业的“两权(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改革,即国有企业财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把它交给企业占有和使用,企业对国家赋予的经营管理的财产具有经营权,但企业并不实际享有其所有权。这种经营权实际上就是经营者对其实际控制的财产具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为了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作为法人的独立性,《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照市场需要自主组织生产经营”。这就明确了公司享有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按照《公司法》精神,股东在投资行为完成后,所拥有的是公司的“股权”,其主要权利体现在选择管理者(主要是董事会成员)、参与重大决策(行使表决权)和享有收益分配权(剩余索取权)等三方面,而不能干预公司的具体经营活动。股东“一旦入股,终身入股”(股份只能转让,不能退股),并以其投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法人必须拥有独立的财产,只是明确《民法通则》所赋予法人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法人之所以存在的条件。只有具备了独立的财产,法人才能真正成为“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

(三)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的内涵

在计划经济时期,学校作为事业单位,学校的财产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形成,学校财产权为国家所有,学校不是实质意义上的法人组织,因为它没有真正独立意义的法人财产,也就没有独立意义的法人财产权。经济学届、教育学届和法学界在思考学校产权这个理论问题时,都不敢对学校为国家所有这个结论产生任何怀疑。随着我国这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民办学校迅速发展,民办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学校的办学资本来源于举办者的投资,不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形成的,因而,不能再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产权理论约束民办学校的发展。2002年11月28日通过《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第三十六条强调了学校行使法人财产权的基本原则:民办学校存续期间,所有资产由民办学校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向民办教育机构收取任何费用。那么什么是法人财产权?民办学校的法人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独立的民事主体,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作为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它必然具有自己的财产。这是一个独立民事主体存在和进行民事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独立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前提条件。虽然民办学校的财产是由数个成员投资形成,但是民办学校的财产不属于投资者,而只属于作为法人的民办学校。民办学校在组建法人时要办理财产的转移手续。这和《公司法》的要求的一致的。我国《公司法》第二十五条和第八十二条都规定,股东或发起人以货币、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等出资或抵作股款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这些财产转移给法人,就成为法人自己的独立财产。按照美国学者阿道夫·贝利所说:“这时,被称为公司法人的法律上的实体,作为财产所有权人而出现了”。那种把法人的财产说成是属于法人成员所有的观点,是没有弄清共有财产制度和法人财产制度的本质区别,是没有弄清合伙与法人的本质区别。民办学校作为独立法人,其财产也自然属于法人所有,这是研究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的前提。

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是指法律赋予民办学校对其资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以及有条件处分的权利。所谓占有权,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投资者不能任意抽回他的资本,他的投资只能与民办学校一起共存亡。这样,民办学校对资产的使用才有稳固的基础。但这并不排斥所有者在民办学校章程规定下转让,这种转让并不影响民办学校对资产的占有和使用。所以民办学校对资产的占有权具有相对永久性的特点;使用权是由占有权衍生出来的,也是占有权的实际内容。所有者对资产的保值,只能通过修改和制定章程,改选经营管理者,对利润分配等重大问题的决策(通过董事会)和对办学过程监督(通过监事会)来实现和约束。而对日常的招生教学过程无权干涉。民办学校对学校资产的使用权是资产的全部而不是部分,包括所有人、财、物的支配权;民办学校对资产有限制的处分权表现为当民办学校终止时,在扣除投资人的财产投资和收益后,剩余部分只能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民办学校的财产收益权,具体表现为民办学校资产的增值。民办学校可直接从利润中依法提取公益金和公积金。公益金用于集体福利设施建设,公积金作为办学积累。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所表现出来的四项权利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表现了法人财产权的完整。

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的主体是学校法人,民办学校的法人代表是董事长,而不是校长。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的利益主体是指通过法人财产权来实现其利益的投资人、学校法人和学校的经营管理者。投资人将自己的资产投入到民办学校后即将其所有权让渡给了法人,学校法人通过经营管理权实现其法人财产权。他们之间相互协调,相互统一,才能确保各方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的客体是学校法人财产。投资者向学校投入的资本形成最初的法人财产,国家投资和享受优惠政策形成的资产,学校因负债形成的资产以及学校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创造的的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和信誉等无形资产,法人积累等一起构成学校的法人财产权。这是学校作为法人存在的并进行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相应义务责任的前提条件。学校一旦设立,其全部财产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他人资本(负债),二是自有资本(投资者的投资)。关于他人资本,对于学校来说,是债权、债务关系,这部分资金及其用它来形成的资产归民办学校所有,自有资本又包括资本金、准备金和剩余金,资本金是投资人投资部分,准备金和剩余金是学校经营收入的各种提成,还有未分配利润,这三项在学校存续期间归学校所有,在学校作为法人终止时,归还出资人成本和收益后,用于发展其他教育事业,不能因投资人的意愿私分或转用,实际上,学校法人一旦形成,投资者的所有权和学校法人的管理权应当分离,投资者和学校法人均有各自的收益权,学校法人收益是资本公积金,投资者收益是预先约定的收息(股息)和红利,管理人员和教师收入是按市场行情确定下来的工资。

通过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的权属构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具有以下特点:

1、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具有绝对性。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是以民办学校为法人主体享有的对学校资产的权利,而不是单个自然人对资产的权利。法人财产权一旦确立,其权利主体只能是民办学校,而义务主体则是不特定的个体,即任何部门、机关、团体或自然人,他们都负有不干涉学校依法行使其支配所拥有财产的义务。

2、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具有独立性。它受制于所有权但又有别于所有权。其独立性在于民办学校出资人不能凭借其对原始资产的所有权来任意分割学校法人财产权,即使是在实际运作中出资者原始资产转化为股权,所有者可以将其转让,但也不能凭借股权来直接分割学校财产,股权不能退还本金但可以交易。出资人不能凭借所有权来破坏学校法人财产权的完整性和独立性,除非民办学校终止或解散,而且。需要依照相应法律程序,所有者才可以分配剩余资产。

3、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具有完整性。民办学校在资产形成过程中,出资人用不同的资产形态构成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技术、资金、实物都可以构成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出资人的财产和民办学校法人财产者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具有完整性,出资人不能中途撤回资金和财产,也不能拿已经投资到民办教育的财产投资别处,更不能拿已投资民办学校的财产清偿个人债务。只有这样,民办学校才能用全部财产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4、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的公益性。民办学校是整个国家学校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的获得和运用,应当以国家公共利益为目的,对公众利益负责,而不是为了个人和团体的利益,也就是说,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不能向企业法人财产权那样,为了追求最大利益而对法人财产权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而应当考虑到投资教育事业必然是不从个人利益出发,只能从学生和公众利益出发,接受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因而。公益性是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根本区别。

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的绝对性、独立性、完整性和公益性是相辅相成的,共同表达了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的本质属性,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的确立有利于区分民办学校出资者与民办学校财产关系,也有利于建立以法人财产权为基础的民办学校的管理制度。

三、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立法现状及分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04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

5、民间非营利法人会计制度(2004)

6、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

经过对上述法律制度的分析,笔者发现,我国关于民办学校的法律不成熟甚至存在不少矛盾之处,这也是为什么我国民办学校一旦出现财产纠纷。官司就拖不决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的确难以找到彼此一致且完全适用的法律,例如:我们一方面按照《教育法(1995)》、《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等规定把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的民办学校认定为非企业单位、非盈利组织。作为非盈利组织,财政部《民间非盈利企业法人会计制度(2004)》的规定是“资源的投入者是不能获取任何经济回报、不能对所投入的资源拥有所有权、不能开展营利性经营活动的”,这也是符合非营利组织国际通则的。但是《促进法》却明确赋予其可以从学校结余获取“合理回报”的法律资格。一些地方实施办法甚至规定可以再民办校解散清算后返还或者折价返还举办者投入的资产,这两项权利实际上是营利组织如公司股东的基本权利。由于立法矛盾,直接导致民办学校出现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方面模糊不清的情形,从而出现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关系的不明确。

(二)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

虽然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已经有了法律规定,但在实际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1、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内涵不清楚,导致民间资本不敢投资民办教育。按照计划经济时期的产权理论,学校作为事业单位不存在回报的问题,如果民办教育理论不能突破这个理论瓶颈,那么,民办教育就不可能有存在和发展的空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我国民办教育已经把民办学校推到了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前沿,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必然影响资本进入民办教育领域。

2、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内涵不明确,必然导致司法实践混乱。这个问题在民办学校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尚不明确,但当其终止时,凸现了理论讨论的空白和司法的无奈。2003年2月25日《西安晚报》第11版上的一则离婚案引起了学者的关注。题目是:“两人离婚殃及五千学子”,内容大致为: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的一起离婚案,涉及分割民办学校财产的事,牵动众人心。1989年,身为教师的赵庆东河城关粮站的女职工高华娟结婚,1993年创办鄄城育英中学,1999年已经发展到4个校区5000多人,同年赵庆东提出和高华娟离婚,1999年12月30日鄄城法院做出一审判决,依法准予离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两人协商后进行分割,对学校财产的分割请求本案不予受理,交由教育主管部门处理。一审判决后,高华娟不服,上诉至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鄄城县人民法院经重审维持了原判,该判决书下达后,高华娟依然不服,再次提起上诉,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育英中学及附属小学的财产进行了评估,确认其净资产为1953331元。2002年4月4日,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育英中学及附属小学系夫妻共同财产,遂判决育英中学及附属小学由赵庆东管理,赵庆东支付高华娟978495元,分5年付清等。对于菏泽市中级法院的终审判决,赵庆东不服,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2002年12月22日,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向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但令赵庆东焦虑的是,中级法院的执行机关已开始加大力度强制执行终审判决确定他首次应支付的20万元。因为他目前确实没有那么多的钱支付。无奈他身为校长,为了学校的生计,只好东躲西藏,我们可以看出,民办学校财产属于个人还是属于民办学校,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作为创办者,按《民办教育促进法》应当取得合理的回报,但这种回报不应当是民办院校资产的全部,而应当是创办者自己的工资和投资收益。最初的投资收益应该有明确的约定,以后的投资收益应按照法人财产的内在要求,即创办者投入的资产、国有产、民办学校接受赠与的资产、自身积累等形成的财产平等的取得收益,承担风险,分类管理记账。

3、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内涵不明确,造成绝版着任意干涉民办学校的管理,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笔者前往一所民办小学去调查,这个小学的举办者为了举办学校,把自己居住的房屋都拆了,用于建教室,学校建成后,无关人员及家属都进住学校,家属之间有矛盾常常影响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给教职工不能按时发工资,而教育局和社会其他机构管理依法无据等问题的出现不能说不是个遗憾。尽管举办者办学的勇气和精神令人佩服,办学过程中所遭受的艰辛令人同情,但对所举办的民办学校的资产与个人财产不分离的情况,是不允许的。可以看出,无论在社会上,还是民办学校举办者本人,都把民办学校财产看成是个人私有财产,这是极其错误的。

4、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不明确,造成投资民办教育的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对于这一问题,在调查中,民办学校仅仅强调创业时的艰辛,对于享受政策优惠形成资产的事实不愿涉及,特别是依托企业举办的民办学校,在征地、设立时享受国家办教育的优惠政策,但其目的并不是完全用于办学,而是办企业,造成国有资产的隐形流失。例如,在贵州某民办学校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每亩20万价格征用土地办学5年,不再招生,而以每亩80万的价格出让土地,收益归举办者,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5、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内涵不明确,增加了民办学校的办学风险。从民办学校发展的现状来看,许多投资人既投资企业也投资民办学校。当企业资金紧张时,挪用民办学校办学经费投入企业经营,使办学风险加剧。另外,举办者因各种原因,退出民办学校,如何界定产权归属都影响着民办教育事业的稳定和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弄清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和出资人所有权的关系。民办学校投资人投资城里法人财产,对其投资额享有的权利是出资人所有权,这是一种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财产收益,它不能对实物财产直接占有、支配和任意处分。尽管投资人投入的资本原本属于投资者的财产,但是一旦投入到法人财产中去,就失去了所有权,享有的只有出资人所有权。出资人所有权的性质通过其价值运动方式来体现出来;出资人没有像对应的财产。每一出资人所有权并不指向法人的任何一种财产,从而出资人所有权的转让不会影响法人财产的完整性,更不影响法人财产权的属性。出资人所有权转让的价格具有不确定性。股权的表现形式——股票,在市场上交易时,其交易价格往往不等于它的票面值,正如马克思指出:股票在证券交易所的行情“会随着它们有权索取的收益大小和可靠程度而发生变化”,其变化不仅取决于法人的经营情况,而且还受到国内外形势、自然环境、市民心理等因素影响,在许多时候这些因素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使得股权的价值运动方式越来越远离法人财产的发展趋势。出资人所有权的价值运动方式表明:出资人所有权是一种收益性的权利,其客体已不是法人手中的财产,而是证明投资者向法人投资的股票。马克思指出:股票作为现实资本的纸复制本,只是代表取得利益的权利,是“对未来收益的支取凭证”,因此,出资人所有权具有债权的属性。

四、关于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的立法思考及制度建议

(一)关于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问题的立法思考

1、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民办教育法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进行民办教育立法的目的,进而思考建立何种法律制度来保证和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投入更大的精力去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民办教育法律制度,否则,只会将自己的努力引入更深的歧途或者死胡同,在立法目的这一问题上,我始终认为,民办教育的(或者最终目的),就在于急需解决我国的现实难题——穷国办大教育,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优价的教育服务,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不是为了限制民办教育投资者的营利动机,并单方面限制、削夺他们的利益。如果我们不拘泥于所谓的教育公益性的争论,那么,我们在立法上必将犯当年“姓资姓社”、“计划于市场”之类的争论不休的错误,至于该建立何种法律制度来达到我们的立法目的,其首要问题是如何立法及立法时考虑何种因素。在这一问题上,我非常赞同著名学者苏力的观点。在他看来,对一个立法,不论它如何符合传统的立法原则或建议,不论它如何精美地符合法律教科书的描述,也不论它是否得到法学家的赞美,只要它不符合社会和市场经济的运作,那么它就是错的。基于社会和市场经济运作的标准。我认为。一种好的民办教育法律制度,尤其是营利性民办教育的法律制度,要高度体现公益性与私益性的统一,就要建立在“经济理性”之上。所谓经济理性,就是要力求以最小的投入博取最大的收益,效益、效率是其主导价值。经济理性建立在“经纪人”的假设的基础上,它预先假定,人们的行为都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总是力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追求财富尤其是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人们首要的冲动,我们设计法律及相关制度的目的不是限制和打击人的利益冲动,而是应将其纳入有利于社会的轨道上来,使之得到合理的宣泄。然而我们无论是先前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还是现在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从其对民办学校的财产权来规定来看,对民办学校的投资者而言,这些法律都和以这些法律为核心的制度都缺乏经济理性。也许,有人认为,教育尤其特殊性,但是我认为,其特殊性并不能允许与之有关的立法可以不符合社会和市场经济的运作,即完全脱离我国市场经济这一客观事实。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心的方面开始努力,即完善现行的民办教育法律制度或者重构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中国特色的民办教育法律制度上,这是新的课题。

2、立法建议

对上述新课题,虽然笔者至今还拿不出一套完整的方案,但是,已有一些较为成熟的思考:无论是完善现行法律还是重构新的法律制度,都必须对《宪法》和《教育法》中有关条款进行修改。笔者认为以下条文需要修改,具体理由如下:(1)对1982年宪法的第19条进行修改

法律条文:我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

修改理由:第一、立法与实际的关系,关于这一关系,中外不少学者与立法者曾做出过精辟论述。列宁同志曾指出:“立法要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著名学者周旺生认为:“实际是立法的母亲。”至于如何从实际出发,彭真同志给我们提供了答案:“立法首先要从中国现实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是立法的依据·····其次,要注意历史的实际。”宪法第19条所规定的教育体制不过是假话经济时代“企业办社会”的一种具体表现。这些由事业单位或集体经济组织举办的学校并没有超出国家举办的性质。事实上,社会力量真正介入办学,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社会现实发生了极大变化,这条规定已不符合现实。伴随着国有企业的相继倒闭、破产,这种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办社会”的教育体制已经基本上不复存在(铁路除外)。原来由企业举办的学校重新由当地政府接管并出资举办。此外,该条对社会力量办学缺一个相对明确的规定,表现在:过去“社会力量办学”中的“社会力量”与现在所说的“社会力量”并不一样。第二,立法与经验的关系,首先,立法要在正确地、恰当地总结和借鉴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立法应当根据成熟的、成功的经验进行;再次,应该吸取古今中外立法经验的精髓。因此,笔者认为,在修改本条时可借鉴宪法对私营经济的规定。第三,要注意立法的协调性。首先,立法本身要有协调性,这是立法的内部协调性;其次,立法要与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相协调,这是立法的外部协调性。从内部协调性来看,宪法作为《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上位法,既与现实不符,又没有规定民办教育的作用与地位,也就是说宪法在这一规定上已经忽视了社会现实,即民办教育的不断发展与人们对民办教育的需求。另外,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受宪法的影响难以摆脱计划经济色彩,在这些上位法的指导下,民办教育的立法必然会有先天的局限性。笔者始终认为,反思应该从前提开始,而对前提的质疑需要眼光、四项和勇气的。笔者认为,完善现行法律或重构法律制度的当务之急是,提出一条关于教育方面的宪法修正案,让民办学校在宪法上得到真正的关注,其修正案的内容大致为:在法律规定范围的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营利性民办学校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其发展,并依法对其进行监督管理。

(2)为民办学校单独立法并在立法中归还其完整产权

为了让我国的民办教育法律制度更具有经济理性和可操作性,笔者建议在立法时应先将民办学校分为营利性学校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然后再分别对其进行规定。具体地说,可以按下面两种思路进行立法:

一、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基本上可以按现行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执行,在另增设一些仅适用于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条款。这些条款包括对民办学校产权的规定、准入制度、管理、审计与监督、税收与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二、就营利性民办学校进行单独立法,内容为思路一中增设的条款,并将各规定具体化,再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营利性民办学校权益保障法。无论采用哪一种思路,对营利性民办学校立法达到两个要求:一是维护民办学校投资者的利益,也就是说他们基本上拥有民办学校的产权;二是要对民办学校的财产作适当的限制,维护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并在准入制度、管理、税收、审计与监督、土地使用等方面有明确的规定,从而保障学生与家长的合法权益,防止少数人利用法律的缺陷以办学的幌子骗取钱财。笔者这样做也是基于“立法要从实际出发”及“立法的协调性”原理。在立法经验上,不能不能照搬国外的做法——许多私立学校是非营利性的,因为我国的国情与西方有着本质的不同,具体地说,西方的非盈利性私立学校主要是由教会举办或由国内大财团、大规模的基金会捐赠,而我国缺乏大规模举办非营利性私立学校的土壤。

(二)关于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的制度建议

产权经济学理论认为,产权制度对于资源配置具有激励和约束功能。民办学校是民间自治性组织,其财产关系和内部组织最为重要,法律和制度必须对其内部组织有非常具体的规定,才能保证这个组织在一个稳定的组织框架下开展活动,尽量减少可能发生的纠纷并有助于达成目的。这对于加快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规模大,教育资源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从根本上说,还应从产权制度入手。虽然教育不同于经济,学校也不是企业,但教育的发展需要资源,也存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问题。有效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同样,一个有效的教育资源配置制度也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关键。民办学校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产权制度是民办学校制度的核心内容。民办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创造出新的有效的产权管理制度,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个制度也是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制度是民办学校组织制度的前提。有了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制度,才能使投资者,经营管理者,监督者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在多元投资体制下,就民办学校的组织框架而论,投资者大会是民办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最关心的利益是投资收益。民办学校最大的权能是学校人财物的最高决策权,如果没有法人财产制度就无所谓真正意义的现代教育投资人。同样的道理,学校董事会和校长的经营决策管理权,实际上是学校财产的直接占有权,有限制的处分权和收益分配权。这些权能如果没有法人财产权为基础也会成为空中楼阁;有了法人财产权,民办学校的权力机构经营决策机构,监督机构才能相互制衡,实现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投资者把法人财产权交给校董事会与校长是一种委托关系,都为实现法人财产权益而努力;另外法人财产权是民办学校管理制度的基础。由于法人财产的凝聚力,使民办学校内部各机构努力实现资本寻利性和教育公益性的平衡点,在合法办教育的基础上,取得最佳效益。由于以法人财产权为基础的物质利益的驱动,能从物质上调动投资者,举办者管理者,教职工各方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民办教育的规范发展。所以,用制度的形式明确投资人所有权权益,经营管理权限,投资者监督权;构建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资产管理体制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是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运作和管理所必须的制度规范。

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民办教育资产既要着眼于民办学校的发展,又要保护办学者的正当权益,还要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根据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的基本理论,和民办教育发达地区的经验,笔者有以下几个建议:

首先,明确民办学校的产权归属和投资收益。明晰产权是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保护的前提,只有产权清晰,才能贯彻“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对民办学校的投资收益率国家应该制定指导性意见。

第二,投资者投资办教育的资产和其他资产应严格分离。在民办学校内部明晰产权的同时,投资者个人也应明确自己对民办学校的投资额。许多企业和投资者,在投资民办教育的同时,也投资其他领域,出现了挪用民办学校经费的行为给民办教育带来难以避免的隐患,如已出现问题的广东英豪学校,湖南冠亚学校,陕西明日学校,荣华私立学校。都是投资者的其他资金与办教育资金不分或改变资金用途造成的恶果。一旦改变民办教育的资金,其他领域经营不善的风险就会转嫁给民办学校。让民办学校承担不应有的风险,为了保护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还应规范民办学校董事会成员,校长的消费行为,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监督机制,防止侵吞民办学校财产事件的发生。

第三,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教育机构应当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

第四,逐步建立民办教育办学风险保证金制度。民办教育的办学风险保证金制度是民办学校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措施。凡是经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部要建立办学风险保证金。教育机构的办学风险保证金要按照分级审批、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市、区、县审批机关统一收缴和专项管理。实施学历教育的教育机构按学年缴纳,实施非学历教育的教育机构,按缴纳。

第五,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法制建设,为民办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管理系统上,应迅速建立起政府指导性管理和行业自律性管理、社会化中介服务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在管理内容上,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各类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制定事业发展规划和计划;培育和发展教育要素市场;学校申办、审批和停办处理等事项;实施财政资助和财务监督;依法督导,依法进行常规或特殊检查,依法仲裁有关非诉讼争议;推进教育改革;表彰与处罚有关的办学行办,等等。对行业来说,主要职责是组织与推进教育改革;制定行业内“游戏规则”,实施行为内的自律活动和行业内的自我服务等。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社会化中介服务,内容可包括:教育资源服务、办学资质评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评估、学校资产评估、学校财务与财产审计,教育理论的应用性研究、产品的开发和服务,教育软件的开发和服务等。

第六,建设高素质的民办学校董事、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提高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民办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建立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培育一大批优秀的教育管理专家。他们应该思想政治素质好,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管理能力强,熟悉教育工作,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具有金融、教育和法律等方面基本知识,对学校发展有思路,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求是务实,联系群众。

要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把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结合起来,健全法人制度,发挥党内监督和教职工,家长民主监督作用,加强对学校及管理者资金使用、收入分配、用人决策和廉洁自律等重大问题上的监督,实行学校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凡是有违法违规的行不为使学校蒙受损失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总之,只有切实保护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才能保障各自利益,也才能推动民办教育健康,规范地发展。

五、结论

民办学校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民办学校产权不清,收益不明,导致家长、学生 切身利益遭到严重的损害,还严重打击投资者对教育产业投入的积极性,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缓慢。为了适应会这回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了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教育,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主义人才,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应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只有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得到国家制度的保护,才能更好的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笔者在此呼吁,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的完善刻不容缓,应加紧立法、完善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

第三篇:湖南省2015年下半年房地产经纪人:法人财产权试题

湖南省2015年下半年房地产经纪人:法人财产权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为了加强对城市房地产的管理,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保障房地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A:《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规定》 B:《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C:《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法》 D:《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法》 E:权利型房地产投资信托

2、税收的构成要素中,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A:课税对象 B:加成 C:违章处理 D:减免

E:权利型房地产投资信托

3、在租赁业务物业交验过程中,对于当时无法确认由哪方缴纳的费用,应由。A:房地产经纪人缴付

B:房地产经纪人协助租赁双方制定解决办法 C:房地产经纪公司缴付 D:租赁双方共同缴付 E:工厂的生产设备

4、下列情形中,当事人无需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是。A:租赁 B:赠与 C:互换 D:继承

E:权利型房地产投资信托

5、下列房地产经纪机构的经营战略中,的前提思想是:企业业务的专一化,能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细分市场服务,从而超越在较广阔范围内竞争的对手们。A:低成本战略 B:聚焦战略

C:多向多样化战略 D:多样化战略

E:客户资金代收代付风险

6、借贷期限是指抵押贷款分期偿还的期限,目前人民币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年。A:10 B:15 C:20 D:30 E:工厂的生产设备

7、房地产经纪人是决定能否顺利完成客户委托的关键。A:专业能力的高低

B:对客户需求信息的了解程度 C:服务态度的好坏 D:语言能力的高低 E:工厂的生产设备

8、我国现行房地产经纪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是。

A:房地产经纪机构良莠不齐,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B:存量房经纪方式相对落后,经纪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C: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容易在市场波动中大起大落 D:行政管理效率不高、行业自律管理力度不够 E:客户资金代收代付风险

9、房地产经纪信息MLS系统不仅是一种销售模式,更是先进的房地产流通管理系统,它是房地产经纪人实现销售的有效工具,其本质在于实现。A:信息共享 B:佣金共享 C:协同合作

D:信息共享和佣金共享 E:客户资金代收代付风险

10、契税减免规定,对个人购买90m2及以下普通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减按税率征收契税。A:1% B:3% C:5% D:7%

E:权利型房地产投资信托

11、某宗土地总面积,容积率为3,对应的土地单价为450元,现允许将容积率提高到5,楼面地价不变,则理论上应补地总价的数额为万元。A:20 B:30 C:40 D:50 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

12、房地产经纪机构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是。A:建立品牌战略 B:进行集约性管理 C:选择恰当的经营模式 D:完成业务额

E:客户资金代收代付风险

13、多以轻快的敞廊、优美的拱券、笔直的线脚以及运用透视法将建筑、雕塑、绘画融于一室,使其具有强烈的透视感和雕塑感,创造出典雅、优美、豪华、壮丽的景象,体现出明朗、和谐的室内审美效果,属于。A:哥特式风格 B:现代风格 C:意大利风格 D:后现代风格

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

14、在新建商品房的商圈类型中,通常指公交路线可能延伸到达的地区,一般称为“地域商圈”。A:邻里中心型 B:大地区中心型 C:副城市中心型 D:城市中心型 E:工厂的生产设备

15、关于国家无偿收回划拨土地使用权原因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不按批准用途使用土地的

B:国家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和城市规划的要求收回土地使用权的 C:土地使用者自动放弃土地使用权的

D:未经原批准机关同意,连续3年未使用的 E:权利型房地产投资信托

16、下列选项中,是成功获得房源委托的关键一步,经纪人须熟练掌握委托营销工具,通过使用简单而专业化的表格,更加容易地实现超过顾客愿望的目标。A:展示房地产 B:筛选购房客户 C:营销展示 D:洽商议价

E:工厂的生产设备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商品价值的心理功能内容的是。A:习惯性心理

B:自我意识比拟功能 C:商品价值的认知功能 D:调节需求功能

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

18、与普通的商业服务业相比,房地产经纪人员及其就职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并不实际占有具有实体物质形态的商品,要想使买卖双方相信自己的最基本要素的是。A:守 B:诚 C:信 D:责

E:客户资金代收代付风险

19、房地产估价通常要求,而估价委托人(客户)有时要求高估或者低估房地产的价值,存在一定冲突。A:公正、公平、公开 B:独立、客观、公正 C:平等、主观、公正 D:独立、主观、公开 E:权利型房地产投资信托

20、由于房地产交易的,房地产经纪人员的工作经常遇到交易不成功的情况,对此,应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去思考。A:多变性 B:特殊性 C:复杂性 D:反复性

E:客户资金代收代付风险

21、业主大会是物业管理区域内代表和维护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合法权益的组织。其中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A:业主委员会 B:物业管理企业 C:业主代表会

D: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 E:权利型房地产投资信托

22、下列部门中,主要负责对房地产经纪人与客户签订的合同进行管理,维护经纪机构的利益。A:评估部 B:网络信息部 C:交易管理部 D:研究拓展部

E:客户资金代收代付风险

23、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制度。A:土地占有权和房屋使用权发证 B: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收益权发证 C: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发证 D:土地收益权和房屋所有权发证 E:权利型房地产投资信托

24、房地产产品SWOT分析定位法中的SWOT是的合称。A: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B:优势、劣势、机会、挑战 C:优势、劣势、机会、运气 D:优势、劣势、机会、效率 E:工厂的生产设备

25、由省级税务机关确定用地是否免税的不包括。A:集体所有的居住房屋及院落的用地

B:房产管理部门在房租调整改革前经租的居民住房用地 C:民政部门举办的安置残疾人员占一定比例的福利工厂用地 D:集体和个人举办的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用地 E:权利型房地产投资信托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买卖、赠与、借款等合同为。A:典型合同 B:特殊合同 C:非典型合同 D:普通合同

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

2、房地产经纪信息搜集的方式、方法包括。A:收集公开传播的房地产经纪信息

B:从有关单位调查和征集房地产经纪信息 C:直接采集 D:熟人推荐 E:利用网络获取

3、品牌结构,即下属品牌组成,以及品牌与下属品牌的层次关系。其层次结构不包括。A:企业品牌 B:事业品牌 C:个性品牌 D:产品品牌

E:客户资金代收代付风险

4、在正常使用下,房屋建筑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A:电气系统、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为5年 B:装修工程为2年

C: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D: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

E: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

5、申请核定房地产估价机构资质等级,应当如实向资质许可机关提交的材料有。A:营业执照正本复印件(加盖申报机构公章)B:随机抽查的在申请核定资质等级之日前1年内申报机构所完成的1份房地产估价报告复印件(一式两份,加盖申报机构公章)C:专职注册房地产估价师证明

D:房地产估价机构资质等级申请表(一式两份,加盖申报机构公章)E:法定代表人或者执行合伙人的任职文件复印件(加盖申报机构公章)

6、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管理中,关于申请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程序,说法正确的有。

A:建设单位向发证机关领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申请表》

B:发证机关在收到建设单位报送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申请表》和所附证明文件后,对于符合条件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颁发施工许可证 C:建设单位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的工程名称、地点、规模,应当与依法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一致

D:施工许可证不得伪造和涂改

E:建设单位应当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1个月内开工

7、居住区内道路担负着分隔地块和联系不同功能用地的双重职能,小区(级)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路面宽6~9m。A:居住区内外的交通联系 B:住宅组群的内外交通联系 C:居住区内部的交通联系 D:居住区外部的交通联系

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

8、关于品牌的特点,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品牌具有独立性 B:品牌具有排它性 C:品牌具有丰富的内涵 D:品牌具有品牌价值 E:品牌塑造需要一个过程

9、房地产经纪信息整序的主要方法是。A:分类 B:排列 C:汇总 D:查询

E:客户资金代收代付风险

10、房地产经纪行业管理主要应起到,保证市场机制正常运作的作用。A:避免市场机制失灵 B:增强行业竞争状况 C:调节市场供求状况 D:避免用传统思路管理 E:客户资金代收代付风险

11、客户服务支持管理一般包括,以及客户普查等功能。A:客户账号管理 B:服务品质管理 C:服务合约管理 D:服务请求管理 E:联系活动管理

12、根据《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的内容,商品房买卖合同中主要包括等内容。

A:交付使用条件及日期 B:房地产的用途

C:房地产权属证书的名称和编号 D:面积差异的处理方式 E:违约责任

13、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A:工程施工合同及关于施工进度的说明 B:办理产权登记有关事宜 C:公共配套建筑的产权归属 D:当事人名称或姓名和住所 E:商品房的销售方式

14、房地产经纪企业介入到房地产开发过程的前期,为开发商提供服务。A:市场调查 B:投资咨询 C:产品定位 D:营销策划 E:风险分析

15、伴随着市场营销史的发展,市场营销观念从早期的,逐步形成了关系导向的营销观念。A:价值导向 B:生产导向 C:推销导向 D:产品导向 E:营销导向

16、房地产经纪机构的一体化成长战略的类型包括。A:产品一体化 B:市场一体化 C:前向一体化 D:后向一体化 E:水平一体化

17、双向人际交往的优点是。A: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B:具有规范性、严肃性、权威性

C:信息反馈及时,双方易保持和谐氛围

D:不易被歪曲,易于长期保存,并且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 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

18、申请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注册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包括。A:取得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证书 B:无犯罪记录

C:经所在经纪机构考核合格 D:从事相关工作2年以上

E:身体健康,能坚持在注册房地产经纪人岗位上工作

19、有关明示与默示条款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明示条款是合同存在的基础,没有明示条款,就不存在合同 B: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应当以明示条款为准

C:默示条款是以明示条款为存在的前提,没有明示条款的存在,默示条款也就不存在

D:默示条款是合同的必要条款,一般情况下,默示条款不能改变明示条款 E:客户资金代收代付风险

20、分析写字楼项目的产品定位可以从方面分析其资源条件。A:区域属性判断

B:客户核心价值的判断 C:项目位置昭示性判断 D:交通便利性判断

E:周边商业配套成熟度判断

21、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综合协调辖区内城镇发展和空间资源配置的依据和手段,它将为政府进行区域性的规划协调提供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依据,其内容包括。A: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

B:合理布局区域基础设施和大型公共服务设施 C:合理布局区域大型设施和小型公共服务设施 D:明确需要保护和控制的区域

E:找出引导区域城镇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22、商业项目业种组合的模式包括。A:互补式 B:综合式 C:分散式 D:互斥式 E:衍生式

23、按照变量值是否连续,变量分为。A:确定型变量 B:连续型变量 C:随机型变量 D:离散型变量 E:数值型变量

24、根据探索答案的不同思维方向,思维可分为。A: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B: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C: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 D: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

25、存量房多家代理相对于独家代理,其缺陷主要有。A:房地产经纪人不能获取佣金收入 B:房地产经纪人责任感不强

C:容易导致房地产经纪公司之间恶性竞争

D:客户与房地产经纪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不单一 E:房地产经纪人易于消极对待委托业务

第四篇:法律法规学习制度和法人授权委托制度(模版)

一、法律法规学习制度

1、定期组织合同法律法规的系统学习,制订学法的内容、时间安排计划表,组织人员学习,并做好每次学习记录。

2、董事长、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必须带头参加合同法律法规的学习。信用(合同)管理人员、办公室、招标、监理、财务等部门业务人员必须经过合同法规的系统培训和考核,取得合格证书;专、兼职信用(合同)管理员还必须取得信用(合同)管理员培训合格证书。

3、公司分管信用(合同)工作的负责人,部门分管信用(合同)负责人及信用(合同)管理员定期组织活动,结合信用(合同)管理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学习新法规,解决新问题。组织研讨会,案例分析会等,并做好书面记录。

二、“法人委托书“管理制度

(一)被授予“法人委托书”者的条件

1、必须是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确需签订合同,并具有经济工作经验的有关人员。

2、必须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培训,考试合格,并经工作业绩审查合格者。

3、能够遵纪守法,执行好国家各项法令、法规和本企业的规章制度。

(二)“法人委托书”的申请程序

1、凡申请持证者,先由申请部门向信用(合同)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填写“参加《合同法》培训人员登记表”。

2、由信用(合同)管理机构统一组织申请持证者参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办的《合同法》培训班,并参加考试。

3、考试合格后,申请部门按信用(合同)管理机构要求填写“法人委托书申请审批表”,并对其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审查,再经公司人事部门和信用(合同)管理机构审核后报公司法定代表人批准,签章颁发授权证书。

(三)“法人委托书”的管理

1、信用(合同)管理机构负责“法人委托书”的申请审核、证件办理,变更、注销登记、遗失声明和监督检查等管理工作,并为公司归口管理部门。

2、本公司颁发的签订合同的“法人委托书”,采用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统一印制的“法人委托书”文本,在有效期限内可连续使用,但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两年。

3、凡不持有“法人委托书”因特殊情况需对外签约者,由所在部门向信用(合同)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法定代表人批准,由信用(合同)管理机构具体办理一事一委托的临时

“法人委托证明”事宜;未取得“法人委托书”及“法人委托证明”的其他人员一律不得对外签订合同。

4、凡持有“法人委托书”对外签订合同者,必须严格遵守本公司制定的信用(合同)管理规定和相关的配套制度,做好合同台帐记录,以备考查。

第五篇:关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清产核资工作问题解答

(一)•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国资委令第1号)及相关清产核资工作文件公布后,我们陆续接到一些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询问清产核资工作的有关问题,现解答如下:

一、关于中央企业所属境外子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和进行审计的问题

按照•关于印发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58号)有关规定,中央企业所属境外子企业应纳入中央企业清产核资范围,由中央企业依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的要求统一组织。中央企业所属境外子企业清产核资的专项财务审计工作可由中央企业委托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也可由中央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并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

二、关于按有关规定进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问题

按照•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臵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及相关文件的规定,进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企业,若已开展了清产核资(财产清查)工作,则应由中央企业将清查出的有关资产损失,按照•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规定的要求与程序报国资委批准核销。

若尚未开展清产核资(财产清查)的,应由中央企业按照•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规定的要求与程序,将进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企业统一纳入中央企业清产核资范围。

为了适应“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的需要,进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企业的清产核资结果及资产损失,可由中央企业提前单独报国资委批准核销。

三、(略)

四、关于股份制企业开展清产核资的问题

股份制企业应当在经企业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同意的前提下组织开展清产核资;若企业董事会或股东会不同意本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应由企业出具董事会或股东会不同意本企业开展清产核资的相关决议报国资委,其中控股企业需经国资委核准后可以不开展清产核资工作。

五、关于股份制企业清产核资清查出的资产损失处理问题

对于股份制企业清产核资清查出的资产损失,若申请以核减权益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方式处理的,原则上应由企业的所有股东按股权比例共同承担;但若企业董事会或股东会不同意按股权比例核减各自的权益,则清查出的资产损失由企业在当期损益中自行消化。

六、关于企业在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资产损失,未经批准前在财务决算中反映的问题

企业在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资产损失,在国资委没有批准之前不能自行进行账务处理,在财务决算报表的“资产负债表”(企财01表)中,不能将清查出的流动资产损失和固定资产损失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科目中反映,而应在各类资产的原科目中反映;在财务决算报表的“基本情况表

(二)”(企财附04-2表)中,可将企业在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各类资产损失作为“本年不良资产及挂账”反映。

七、关于债转股企业在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转股前资产损失的处理问题

债转股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对清查出的债转股前资产损失,经审核同意后可以核减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八、关于企业申报的“按原会计制度清查出的资产损失”中未予批准核销的部分,转为“按•企业会计制度‣预计的资产损失”的问题

对于企业申报的“按原会计制度清查出的资产损失”中未予批准核销的部分,企业可以继续收集相关证据,在1年内重新申报1次;若企业继续收集相关证据有一定的困难,经批准也可以将这部分资产损失转为“按•企业会计制度‣预计的资产损失”。

九、关于企业被有关权力机构罚没的资产作为清产核资资产损失申报的问题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企业因违法、违纪(如偷漏税、走私)等行为而被有关国家权力机构对相关财产进行罚没处理的资产一律不得作为资产损失申报,而应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计入当期损益。

十、关于资不抵债企业清产核资的资产损失在清产核资报表中反映的问题

对于资不抵债的企业,按照•关于印发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58号)有关规定,也应纳入此次中央企业的清产核资范围。对于这部分企业清查出的资产损失,在清产核资报表中暂作为冲减未分配利润处理。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清产核资工作问题解答

(二)在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中,不少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又陆续反映了一些新的清产核资政策、报表等方面的问题,现解答如下:

一、关于正在进行改制的企业清产核资问题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以下简称96号文件)有关规定,国有企业在改制前,首先应进行清产核资,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再进行资产评估。在清产核资基准日之前,若企业经国资委批复将要或正在进行改制,但尚未进行资产评估或仅对部分资产进行评估的,应按96号文件要求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若企业在96号文件下发之前已进行整体资产评估,考虑到企业实际工作量及时间问题,经申报国资委核准后可不再另行开展清产核资工作。

二、关于企业所属控股或相对控股但无实际控制权的被投资企业,及企业参股但有实际控制权的被投资企业清产核资问题

根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规程‣(国资评价[2003]73号)有关规定,除第十条中列示的符合相关条件企业所属子企业可以不纳入清产核资范围外,企业及所属子企业原则上应全部纳入清产核资范围,因此,企业所属控股或相对控股但无实际控制权的被投资企业,应由企业作为其所属子企业统一纳入清产核资范围;企业参股但有实际控制权的被投资企业,也应由企业作为其所属子企业统一纳入清产核资范围;对于企业参股且无实际控制权的被投资企业,企业不应将该被投资企业纳入清产核资范围,而应由企业在清产核资中进行该笔长期投资的清理。

三、关于关闭、停业等难以持续经营的企业清产核资问题

根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规程‣(国资评价[2003]73号)的有关规定,对于关闭、停业等难以持续经营的企业,原则上也应全部纳入清产核资范围;但对于由于客观原因难以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的,企业总公司应向国资委提出申请,经国资委批复同意后可以不作为单户纳入清产核资范围,而上述企业的投资企业应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清理,并在限期内将清理后资产及财务状况报国资委备案。

四、关于企业按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与改为权益法核算后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账面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申报处理的问题

在清产核资中,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将长期股权投资从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核算而产生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与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账面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不应作为清产核资清查出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或收益申报处理,而应由企业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工业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衔接规定的通知‣(财会[2003]31号)的有关规定进行账务调整。

五、关于企业内部单方挂账或金额不相等的往来款项作为坏账损失申报的问题

根据•关于印发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72号)有关规定,企业内部往来款项原则上不能作为清产核资坏账损失申报处理。但在清产核资实际工作中,通过账务清理和资产清查,企业的内部单方挂账和往来款金额不相等现象较为普遍,为了全面摸清中央企业“家底”,如实反映企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资产状况,企业内部的单方挂账在同时取得下列证据时可以在清产核资中比照坏账损失申报:

(一)企业对于单方挂账产生的内部证据,包括:会计核算有关资料和原始凭证;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形成单方挂账的详细原因;

(二)债务方提供的不承认此笔挂账的理由;

(三)中介机构对该笔挂账的经济鉴证证明。

对于企业的内部金额不相等的往来款项,先由企业进行账务调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整,差额部分再比照单方挂账的申报方法进行申报。

六、关于企业将主要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较大的差额部分作为损失申报处理的问题

在清产核资工作中,若企业清查出主要固定资产(企业在1995年清产核资时估价入账的土地除外)和流动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存在较大背离的情况,且该主要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未发生产权转让或进行处臵,则企业可以将主要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差额按照•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原则,作为清产核资预计损失申报处理,但不得作为清产核资按“原制度”清查出的损失申报处理。

七、关于纳入清产核资范围但已于清产核资基准日上一进行过资产评估的企业资产损失申报问题

根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规程‣(国资评价[2003]73号)有关规定,企业所属子企业因某种特定经济行为在上一已组织进行过资产评估的,可以不纳入此次清产核资范围。但若企业因某种特定经济行为在上一组织进行过资产评估后,仍有资产损失尚需处理的,企业也可以参加此次清产核资。在申报清产核资资产损失时,企业可以按照•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72号)和•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工作规程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78号)有关规定,将资产评估结果作为评估事务所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提供给负责清产核资财务专项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八、关于期初未分配利润为负值的企业在清产核资中按•企业会计制度‣预计的损失处理问题

根据•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工作规定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74号)的有关规定,在清产核资中,对于按•企业会计制度‣预计的损失,企业应核减期初未分配利润。若期初未分配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利润为负值的,企业仍应将预计损失记入期初未分配利润,即加大未分配利润的负值。对于未分配利润的负值,企业应在清产核资基准日后的五年内按照会计制度用当年实现的利润进行弥补,五年后若还未弥补完,企业可用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进行弥补。

九、关于涉及国家安全等特殊企业的清产核资结果内部审计问题

根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工作规程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78号)有关规定,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结果应当委托符合资质条件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专项财务审计。对于涉及国家安全、不适宜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特殊子企业、依据所在国家及地区法律规定进行审计的境外子企业,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尚未规定须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有关单位,可由企业自行组织开展清产核资工作。为了确保清产核资结果的真实可靠,对于自行组织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企业,须对其清产核资结果进行内部审计:一是企业应有正式内部审计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内审方案,制定统一的审计程序、审计标准和审计报告格式;二是企业可探索多种内审方式,如可采取“下审一级”、“同级互审”等方式,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确保审计工作质量;三是根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工作规则‣(国资评价[2003]78号)的有关规定,企业要在充分调查取证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对各项损失挂账进行客观评判,并出具鉴证意见;四是应出具清产核资专项内审报告,专项内审报告要加盖企业公章,并有内审机构负责人和内审工作小组组长的签字。

十、关于2005年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2004发生的按•企业会计制度‣预计的损失处理问题

对于以2003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进行清产核资,但计划于2005年才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由于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和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时间相差一年,企业应按照清产核资和•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进行2004资产损失的预计工作,并将预计损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失结果另行报国资委核准。

十一、关于“企业预计损失情况表(按•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工作05表)中的“企业预计损失”和“企业申报数”的填列问题

对于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企业预计损失情况表(按•企业会计制度‣)中的“企业预计损失”填列的是该企业在清产核资中,按•企业会计制度‣对8项资产预计的损失;“企业申报数”与“企业预计损失”数额相同。

对于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企业预计损失”填列的是至清产核资基准日企业按•企业会计制度‣已计提的8项资产减值准备;“企业申报数”填列的是企业需在此次清产核资工作中补提的8项资产减值准备。若企业在此次清产核资工作中不需要补提资产减值准备,则“企业申报数”不填数。

十二、关于企业“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和“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中核算的损失挂账在“损失挂账分项明细表”中的填列问题

对于企业在清产核资工作中清查出的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和“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中的核算的损失挂账,在填列相关“损失挂账分项明细表”时,应将在上述科目中核算的各损失挂账还原到原科目中,按照各损失挂账的实际资产类别选择填列相关“损失挂账分项明细表”。

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为了适应我国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需要,认真贯彻落实•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摸清中央企业“家底”,核实中央企业资产质量,为中央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做好企业业绩考核、绩效评价以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工作创造条件,国资委决定从2003年9月起分期组织中央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

一、清产核资工作目标

(一)全面摸清中央企业“家底”,如实暴露企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资产状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促进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二)全面清查核实中央企业各项资产损失情况,并根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规定进行处理,促进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创造条件。

(三)通过对中央企业所属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核实事业单位资产、权益等状况,规范中央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制度,促进真实反映企业经营实力。

(四)全面清查核实中央企业所属境外子企业各类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规范境外企业财务监督管理和财务报告制度,促进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

二、清产核资工作安排

为配合中央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工作,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从2003年9月分批开始,分别用5个月时间完成清产核资主体工作任务,全部工作于2004年10月结束。具体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一)前期准备(2003年6~8月)。在对中央企业进行调查排队基础上,提出中央企业分批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计划,制订•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并下发工作文件、报表和工作软件。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二)工作部署(2003年9月初)。对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进行工作部署,明确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落实清产核资工作任务。各中央企业明确或建立相应的组织或办事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做好组织动员工作。

(三)业务培训(2003年9月)。计划组织2期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培训班,培训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人员,具体讲解清产核资工作政策、制度和办法及清产核资报表和软件。

(四)组织实施。分批组织中央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全面完成账务清理、资产清查、数据汇总上报等主体工作任务,全部工作于2004年10月结束。

三、清产核资清查时间点

为了保证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及国家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工作总体安排,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将采取分期分批方式组织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一)2002年前已申请执行或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中央企业,按照财政部规定的有关工作要求,做好有关资金核实工作,直接向国资委申报资产损失处理,可不再组织清产核资工作。

(二)申请2003年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中央企业,清产核资主体工作时间为2003年9-12月,资产清查时间点为2002年12月31日,全部工作于2004年3月底结束。

(三)申请在2004年或2005年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中央企业,清产核资主体工作时间为2004年1-6月,资产清查时间点为2003年12月31日,全部工作于2004年10月底结束。

(四)总公司设在港澳地区的中资企业和其他特殊情况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另行商定。

四、清产核资工作内容

(一)账务清理。指以清产核资资产清查点为基准对企业母公司及其所属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各类帐户、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企业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内部资金往来和借款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做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

(二)资产清查。指对企业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对和查实。重点做好各类应收及预付账款、各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的清理,以及企业有关抵押、担保等事项的核对。

(三)价值重估。指对企业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背离较大的主要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按照国家规定方法、标准进行重新估价。

(四)损溢认定。指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对企业申报的各项资产损溢和资金挂账进行认定,并对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预计损失进行确认。

(五)资金核实。指根据企业上报的资产盘盈和资产损失、资金挂账等清产核资工作结果,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组织进行审核并批复准予账务处理,重新核定企业实际占用的国有资本金数额。

(六)完善制度。指企业在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后,认真分析在资产及财务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企业会计制度‣计划,逐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巩固清产核资成果,防止前清后乱。

五、清产核资工作组织领导

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由国资委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分步实施,有关清产核资的重大问题由国资委研究决定。各中央企业具体组织所属企业、单位开展清产核资工作。

(一)国资委负责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部署,制定清产核资规章制度和工作方案,对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及中介机构审计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和核查。

(二)中央企业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成立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并指定内部有关机构或成立临时办事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工作。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三)中央企业所属事业单位、境外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要按照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统一部署和要求开展,具体工作实施按其财务隶属关系组织进行。

六、清产核资工作要求

为确保清产核资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中央企业应遵循以下工作要求:

(一)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应认真执行•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等制度规定(另行下发),做到全面彻底、不重不漏、账实相符,切实摸清“家底”,保证清产核资工作结果真实、可靠。

(二)中央企业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暴露存在问题。对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均应按有关要求取得合法证据或具有法定效力的经济鉴证材料,不得虚报、瞒报。

(三)中央企业对清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应认真清理、分类排队、查明原因,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认真研究提出处理意见。

(四)中央企业经批准财务核销的各项不良债权、不良投资及实物资产损失,要建立“账销案存”管理制度,认真加强有关管理工作,组织力量或成立专门机构继续进行清理和追索,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五)中央企业通过开展清产核资,如实反映企业所属单位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对资不抵债难以持续经营的,应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分类排队,依法予以合并、歇业、撤销、出售和破产,加快推动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促进提高国有资本总体运营效益。

(六)除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企业以外,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结果须委托符合资质条件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并上报企业清产核资审计报告。

(七)中央企业在清产核资工作中,要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及时将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工作组织和意见或建议,通过简报、情况反映、专题报告或阶段工作总结等形式报送国资委(统计评价局)。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规程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清产核资工作,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制定本工作规程。

第二条 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应当依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规定及本工作规程明确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和工作步骤等组织进行。

第三条 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有关立项申请、账务清理、资产清查、价值重估、损溢认定、报表编制、中介审计、结果申报、资金核实、账务处理、完善制度等工作任务,应当遵循本工作规程相关要求。

第四条 制定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建立依法管理、公开透明、监督制衡的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基本程序和工作规范。

第二章 立项申请

第五条 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除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特殊规定外,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清产核资有关要求提出申请,经批准同意后组织实施。

属于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要求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企业依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通知或者工作方案,组织实施。

第六条 企业发生•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第八条所规定的有关经济行为的,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有关政策和企业经济行为需要,由母公司统一向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提出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申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请报告。

第七条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申请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企业情况简介;

(二)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原因;

(三)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基准日(清查时点);

(四)清产核资工作范围;

(五)清产核资工作组织方式;

(六)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

第八条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申请报告,应当附报能够说明开展清产核资理由的相关文件或材料。

国有控股企业开展或者参加清产核资工作,应当附报企业董事会或者股东会的相关决议。

第九条 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范围应当包括:企业总部及所属全部的子企业(含下属事业单位、分支机构、境外子企业等,下同)。对于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清产核资工作的子企业,企业应当附报有关名单并说明原因,经批准后可以账面数作为清产核资工作结果。

第十条 企业所属下列子企业可以不列入参加清产核资工作范围,直接以企业账面数作为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结果:

(一)子企业新成立不到1年的;

(二)子企业因某种特定经济行为在上一已组织进行过资产评估的;

(三)子企业资产、财务状况良好,经财务审计确实不存在较大资产损失或者潜亏挂账的。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第十一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在收到企业报送的清产核资工作申请报告后,应当依据清产核资制度及时予以审核和答复。

(一)对于符合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条件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在规定时间内出具同意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文件;

(二)对于不符合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条件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及时通知企业并告之原因。

第十二条 企业经核准同意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后,应当指定内设的财务管理或资产管理等机构或者成立多部门组成的临时机构作为具体工作办事机构,负责本企业清产核资有关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并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建立工作联系。

第十三条 企业经核准同意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后,应当于接到同意文件15个工作日内,根据国家有关清产核资工作政策、工作制度和工作要求,制定本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报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其中应当抄报本企业监事会1份)。

第十四条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目标;

(二)企业清产核资办事机构基本情况;

(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组织方式;

(四)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内容;

(五)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六)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要求及工作纪律;

(七)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第十五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中,应当认真做好本企业内部户数清理工作,确定基本清查单位或项目,明确工作范围,落实工作责任制。基本清查单位和清产核资工作组织,原则上按照企业财务隶属关系划分和确定。

第三章 账务清理

第十六条 为保证企业的账账相符、账证相符,企业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必须认真做好账务清理工作,即:对企业总公司及子企业所有账户进行清理,以及总公司同各子企业之间的各项内部资金往来、存借款余额、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等基本账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以保证企业各项账务的全面和准确。

第十七条 企业账务清理应当以清产核资工作基准日为时点,采取倒轧账的方式对各项账务进行全面清理,认真做好内部账户结算和资金核对工作。

通过账务清理要做到总公司内部各部门、总公司同各子企业之间、子企业相互之间往来关系清楚、资金关系明晰。

第十八条 企业对在金融机构开立的人民币支付结算的银行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以及经常项目外汇账户、资本项目外汇账户等要进行全面清理。

第十九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中,应当认真清理企业及所属子企业各种违规账户或者账外账,按照国家现行有关金融、财会管理制度规定,检查本企业在各种金融机构中开立的银行账户是否合规,对违规开立的银行账户应当坚决清理;对于账外账的情况,一经发现,应当坚决纠正。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第二十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应当认真清查公司总部及所有子企业的各项账外现金,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它有关规定侵占、截留的收入,或者私存私放的各项现金(即“小金库”)进行全面清理,应当认真予以纠正,及时纳入企业账内。

第二十一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中,应当认真对企业总部及所属子企业对内或者对外的担保情况、财产抵押和司法诉讼等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排队,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

第二十二条 企业在账务清理中,对清理出来的各种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因素造成的错账,应当根据会计准则关于会计差错调整的规定自行进行账务调整。

第四章 资产清查

第二十三条 企业应当在清产核资过程中认真组织力量做好资产清查工作,对企业的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社会中介机构应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资产盘点进行监盘。

第二十四条 企业在组织资产清查时,应当把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结合起来,在盘点过程中要以账对物、以物核账,做好细致的核对工作,保证企业做到账实相符。

(一)企业资产清查工作应当把清理资产同核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结合起来,对企业的负债、权益认真清理,对于因会计技术差错造成的不实债权、债务进行甄别并及时改正;对清查出来的账外权益、负债要及时入账,以确保企业的资产、负债及权益的真实、准确。

(二)企业资产清查工作应当重点做好各类应收及预付账款、各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的清理,查实应收账款的债权是否存在,核实对外投资初始成本的现有实际价值。

第二十五条 企业对流动资产清查核实的范围和内容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各种应收及预付款项、短期投资和存货等。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第二十六条 现金清查主要是确定货币资金是否存在;货币资金的收支记录是否完整;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它货币资金账户的余额是否正确。

第二十七条 对库存现金的清查,应当查看库存现金是否超过核定的限额,现金收支是否符合现金管理规定;核对库存现金实际金额与现金日记账户余额是否相符;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对库存外币依币种清查,并以清查时点当日之银行外币买入牌价换算。

备用金余额加上各项支出凭证的金额应等于当初设臵备用金数额。截止清查时点时,应当核对企业现金日记账的余额与库存现金的盘点金额是否相符;如有差异,应说明原因。

第二十八条 对其它货币资金,主要是清查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在途货币资金、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等,按其它货币资金账户及其明细分类账逐一核对。

第二十九条 对银行存款,主要清查企业在开户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各种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中该企业的账面余额是否相符;对银行存款的清查,应根据银行存款对账单、存款种类及货币种类逐一查对、核实。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检查非记账本位币折合记账本位币所采用的折算汇率是否正确,折算差额是否已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一)存款明细要依不同银行账户分列明细,应当区分人民币及各种外币;

(二)定期存款应当出具银行定期存款单;

(三)各项存款应当由银行出具证明文件;

(四)外币存款应当按外币币种及银行分列;

(五)银行存款账列有利息收入时应当详加注明。

第三十条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清查内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预付账款和待摊费用。

(一)清查应收票据时,企业应当按其种类逐笔与购货单位或者银行核对查实;

(二)清查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和预付账款时,企业应当逐一与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对方单位核对,以双方一致金额记账。对有争议的债权要认真清理、查证、核实,重新明确债权关系。对长期拖欠,要查明原因,积极催收;对经确认难以收回的款项,应当明确责任,做好有关取证工作;

(三)应当认真清理企业职工个人借款并限期收回。

第三十一条 短期投资的清查主要对国库券、各种特种债券、股票及其它短期投资进行清理,取得股票、债券及基金账户对账单,与明细账余额核对,盘点库存有价证券,与相关账户余额进行核对。

第三十二条 存货的清查内容主要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修理用备件、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外购商品、协作件以及代保管、在途、外存、外借、委托加工的物资(商品)等。

(一)各企业都应当认真组织清仓查库,对所有存货全面清查盘点;对清查出的积压、已毁损或需报废的存货,应当查明原因,组织相应的技术鉴定,并提出处理意见;

(二)对长期外借未收回的存货,应当查明原因,积极收回或按规定作价转让;

(三)代保管物资由代保管单位协助清查,并将清查结果告知产权单位。

第三十三条 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主要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和土地等。

(一)对固定资产要查清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已提折旧额,清理出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待报废和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数额及固定资产损失、待核销数额等;

(二)租出的固定资产由租出方负责清查,没有登记入账的要将清查结果与租入方进行核对后,登记入账;

(三)对借出和未按规定手续批准转让出去的资产,应当认真清理收回或者补办手续;

(四)对清查出的各项账面盘盈(含账外)、盘亏固定资产,要认真查明原因,分清工作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五)经过清查后的各项固定资产,依据用途(指生产性或非生产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性)和使用情况(指在用、未使用或不需用等)进行重新登记,建立健全实物账卡;

(六)对清查出的各项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应当查明购建日期、使用时间、技术状况和主要参数等,按调拨(其价值转入受拨单位)、转生产用、出售、待报废等提出处理意见;

(七)土地清查的范围包括企业依法占用和出租、出借给其它企业使用的土地,企业举办国内联营、合资企业以使用权作价投资或入股的土地,企业与外方举办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以使用权作价入股的土地。

第三十四条 长期投资的清查主要包括总公司和子企业以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各种资产的各种形式投资。

(一)在清查对外长期投资时,凡按股份或者资本份额拥有实际控制权的,一般应采用权益法进行清查;没有实际控制权的,按企业目前对外投资的核算方式进行清查。核查内容包括:有关长期投资的合同、协议、章程,有权力部门的批准文件,确认目前拥有的实际股权、原始投入、股权比例、分红等项内容;

(二)企业在境外的长期投资清查主要包括以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在境外投资举办的各类独资、合资、联营、参股公司等企业中的各项资产,由中方投资企业认真查明管理情况和投资效益。

第三十五条 在建工程(包括基建项目)清查的范围和内容主要是在建或停缓建的国家基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包括完工未交付使用(含试车)、交付使用未验收入账等工程项目、长期挂账但实际已经停工报废的项目。在建工程要由建设单位负责按项目逐一进行清查,主要登记在建工程的项目性质、投资来源、投资总额、实际支出、实际完工进度和管理状况。

对在建工程的毁损报废要详细说明原因,提供合规证明材料。对清理出来的在建工程中已完工未交付使用和交付使用未验收入账的工程,企业应当及时入账。

第三十六条 无形资产清查的范围和内容包括各项专利权、商标权、特许权、版权、商誉、土地使用权及房屋使用权等。对无形资产的清查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进行全面盘点,确定其真实价值及完整内容,核实权属证明材料,检查实际摊销情况。

第三十七条 递延资产及其它资产清查的范围和内容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及特准储备物资等,应当逐一清理,认真核查摊销余额。

第三十八条 负债清查的范围和内容包括各项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要清查各种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预提费用及应付福利费等;长期负债要清查各种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住房周转金等。对负债清查时企业、单位要与债权单位逐一核对账目,达到双方账面余额一致。

第三十九条 企业在对以上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清产核资损失认定的有关规定,在社会中介机构的配合下,收集相关证据,为资产损失、资金挂账的认定工作做好准备。

第五章 价值重估

第四十条 企业凡在以前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包括第五次全国清产核资工作,配合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移交企业,中央党政机关脱钩企业,科研机构整体转制及日常开展的清产核资工作)时已进行过资产价值重估的,或者因特定经济行为需要已经组织过资产评估工作的,原则上不再进行资产价值重估。

第四十一条 中央企业在清产核资中,属第四十条规定以外,且企业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背离较大的主要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确需进行重新估价的,须在企业清产核资立项申请报告中就有关情况及原因进行专项说明,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批。

第四十二条 地方所出资企业需在清产核资中进行资产价值重估的,须由省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同意。

第四十三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中经核准同意进行资产价值重估工作的,原则上应当采取物价指数法。对于特殊情况经批准后,也可采用重臵成本法等其它方法进行。

第四十四条 物价指数法是以资产购建价格为基准价格,按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清产核资价值重估统一标准目录‣(1995年)中列出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的价格指数,对资产价值进行统一调整估价的方法。

第六章 损溢认定

第四十五条 企业在进行账务清理、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对各项清理出来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认真、细致地做好资产损溢的认定工作。

第四十六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中对清理出来的各项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的核实和认定,具体按照•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的有关规定进行。

第四十七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中对各项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的核实和认定都必须取得合法证据。合法证据包括:

(一)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

(二)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

(三)特定经济行为的企业内部证据。

第四十八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中,要认真组织做好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有关证明的取证与证据甄别。在取得各项相关证据和资料后,企业应当认真甄别各项证明材料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承担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要对企业提供的各项证据真实性、可靠性进行核实和确认。

第四十九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中对清理出的各种账外资产以及账外的债权、债务等情况在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作出详细说明,报国有资产监督机构审核批准后及时调整入账。

第五十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对证据充分、事实确凿的各项资产损失、资金挂账,经社会中介机构专项财务审计后,可以按照国家清产核资政策规定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申报认定和核销。

第五十一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中应当严格区分内部往来、内部关联交易的损失情况,在上报子企业的资产损失时,作为投资方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母公司不重复确认为损失。

第七章 报表编制

第五十二条•企业清产核资报表‣ 是在清产核资各项工作的基础上,依据各工作阶段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归类、汇总和分析,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编制反映企业清产核资基准日资产状况、清查结果和资金核实的报告文件。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统一制定和下发•企业清产核资报表‣格式。

第五十三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在进行账务清理、资产清查等工作并填制•清产核资工作基础表‣的基础上,应当认真、如实的分别填制•企业清产核资报表‣。

第五十四条 •清产核资工作基础表‣是企业开展资产清查工作的基本底表。企业在清产核资过程中可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对•清产核资工作基础表‣进行必要的修改或调整。

第五十五条 •企业清产核资报表‣分为清产核资工作情况表和清产核资损失挂账分项明细表两个部分:

(一)清产核资工作情况表主要包括:资产清查表、基本情况表、资金核实申报表、资金核实分户表、损失挂账情况表;

(二)清产核资损失挂账分项明细表反映企业申报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分项明细情况,具体按照不同单位、损失类别等列示。

第五十六条 •企业清产核资报表‣编制工作,要明确分工,精心组织,积极做好内部相关业务机构的协调和配合,确保报表数据的真实、合法和完整,并依次装订成册,由企业法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第五十七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工作中编制的•企业清产核资报表‣和•清产核资工作基础表‣应当作为工作档案的一部分,按照有关档案管理的要求妥善保管。

第八章 中介审计

第五十八条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结果应当按照规定委托符合资质条件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专项财务审计。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企业经同意后,由企业自行组织开展清产核资工作。

第五十九条 社会中介机构要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依据独立审计准则等相关规定,认真核实企业的各项清产核资材料,并按照规定参与清点实物实施监盘。

第六十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工作中要分清与社会中介机构的职责分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工,明确工作关系,细化工作程序,分清工作责任。如选择多家社会中介机构的,应当指定其中一家社会中介机构为主审机构牵头负责,并明确主审所与协作所的分工、责任等关系。

第六十一条 社会中介机构在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工作和经济鉴证中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力,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干涉社会中介机构正常职业行为。社会中介机构要在清产核资工作中保守企业的各项商业秘密。

第六十二条 社会中介机构对企业资产损溢,应当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出具经济鉴证证明,并对其真实性、可靠性负责。

社会中介机构对企业清产核资结果,应当在认真核实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独立、客观、公正原则,出具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并对其准确性、可靠性负责。

第六十三条 社会中介机构在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工作结束后,应当对企业的内控机制等情况进行审核的基础上,出具管理意见书,提出企业的改进相关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第九章 结果申报

第六十四条 企业对清查出的各项资产盘盈(包括账外资产)、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等,应当区别情况,按照国家有关清产核资政策规定,分别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及时向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送清产核资结果申报材料。

第六十五条 从企业收到清产核资立项批复文件起,应于6个月内完成清产核资各项主体工作,并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送清产核资工作报告;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工作的,需报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同意。

第六十六条 清产核资结果申报材料具体包括:清产核资工作报告、清产核资报表、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及有关备查材料。

第六十七条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报告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企业清产核资基本情况简介;

(二)清产核资工作结果; 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三)对清产核资暴露出来的企业资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等。

第六十八条 企业清产核资报表应包括企业总部及所属全部子企业的资产状况,以反映企业总体经营实力,并采取合并方式编制。企业所属子企业的清产核资报表以送电子文档格式附报。

第六十九条 专项财务审计报告由社会中介机构出具,主要内容包括:清产核资范围及内容;清产核资行为依据及法律依据;清产核资组织实施情况;清产核资审核意见;社会中介机构认为需要专项说明的重大事项;报告使用范围说明等。另外,还应当附申报资产损失分项明细表;资产损失申报核销项目说明及相关工作材料等。

第七十条 企业各项资产损失、资金挂账的原始凭证资料及具有法律效力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如材料较多应单独汇编成册,编注页码,列出目录。

清产核资企业及相关社会中介机构要对所提供证明材料的复印件与原件的一致性负责。

第十章 资金核实

第七十一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企业经过账务清理、资产清查等基础工作后上报的各项资产盘盈、资产损失、资金挂账等进行认定,重新核实企业实际占用的全部法人财产和国家资本金。

第七十二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在收到企业报送的清产核资报告后,按照国家有关清产核资政策、国家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及相关规定,对上报材料的内容进行审核。

属于国有控股企业的应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附报董事会或者股东会相关决议。

第七十三条 对企业上报的各项资产损失、资金挂账有充分证据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在清产核资企业申报的处理意见及社会中介机构的专项财务审计意见基础上,依据企业的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损失挂账处理意见。企业有消化能力的应以企业自行消化为主;如企业确无消化能力的可按相关规定冲减所有者权益。

第七十四条 对确实因客观原因在企业申报清产核资资金核实结果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时,相关资产损失、资金挂账的证据不够充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无法审定核准的,经同意企业可继续收集证据,在不超过一年的时间内另行补报(1次)。

第十一章 账务处理

第七十五条企业在接到清产核资资金核实批复文件后,依据批复文件的要求,按照国家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企业总公司及子企业进行账务处理。

第七十六条 企业对因采用权益法核算引起的由于子企业损失被核销造成的长期投资损失,在经批准核销后,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同时调整相关会计科目。

第七十七条 企业在接到清产核资的批复60个工作日内要将账务处理结果报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并抄送企业监事会(1份)。主要内容有:

(一)总公司按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复的清产核资资金核实结果,对列入清产核资范围的各子企业下达的账务调整批复;

(二)企业应当对未能按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复的清产核资资金核实结果调账部分的原因进行详细说明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三)企业所属控股、参股子企业按照批复的损失额等比例进行摊销。

第七十八条 企业对经同意核销的各项不良债权、不良投资,要建立账销案存管理制度,组织力量和建立相关机构积极清理和追索;对同意核销的各项实物资产损失,应当组织力量积极处臵、回收残值,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第七十九条 企业在接到清产核资的批复30个工作日内,按规定程序到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办理相应的产权变更登记手续。企业注册资本发生变动的,在接到清产核资的批复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程序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二章 完善制度

第八十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应当针对清产核资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资产及财务管理等方面问题,对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等形成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分清管理责任,提出相关整改措施,巩固清产核资工作成果,防止前清后乱。

第八十一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现行的财务、会计及资产管理制度规定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在建工程等管理制度,完善内部资产与财务管理办法。

第八十二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应当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完善各项内控机制,加强对企业内部各级次的财务监督,建立资产损失责任制度,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和子企业负责人离任审计制度。

第八十三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应当认真研究各项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尤其是对企业担保、委托贷款资金等事项,提出控制风险的可行的办法,加强担保及委托资金的管理与控制。

第八十四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应当建立和完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将本企业投资、经营、财务以及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大事项,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向出资人、董事会和股东披露,规范会计信息的披露。

第八十五条 企业应当根据清产核资工作结果,对所属各子企业的资产及财务状况进行认真分析,对确已资不抵债或不能持续经营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并、分立、解散、清算和关闭破产等工作措施,促进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提高企业资产营运效益。

第八十六条 企业内部的纪检监察部门应当积极介入本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对发现的严重违纪违规问题,应当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涉嫌违法的问题,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三章 附则

第八十七条 企业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妥善保管清产核资工作档案。清产核资各种工作底稿、各项证明材料原件等会计基础材料应装订成册,按规定存档。

第八十八条 本工作规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工作规则

国资评价„2003‟78号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中介委托

第三章 损失及挂账鉴证

第五章 审计报告

第六章 工作责任与监督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行为,保证企业清产核资结果的真实、可靠和完整,根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组织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企业以及承办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及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有关社会中介机构(以下简称中介机构)。

第三条 本规则所称清产核资经济鉴证工作,是指中介机构按照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对企业清理出的有关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及资金挂账(以下简称“损失及挂账”)进行经济鉴证,对企业清产核资结果进行专项财务审计,以及协助企业资产清查和提供企业建章健制咨询意见等工作。

第四条 本规则所称中介机构主要是指具有经济鉴证业务执业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

第五条 中介机构在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工作中,应根据•办法‣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工作要求、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提供的清产核资资料和清查出的损失及挂账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提出鉴证意见,出具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和经济鉴证证明。

第二章中介委托

第六条 按照•办法‣规定,除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企业外,企业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均须委托中介机构承办其经济鉴证业务,并应当依法签订业务委托约定书,明确委托目的、业务范围及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或者特定经济行为要求申请进行清产核资的,以及企业所属子企业由于国有产权转让、出售等经济行为使产权发生重大变动(涉及控股权转移)需开展清产核资的,由企业母公司统一委托中介机构,并将委托结果报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第八条 企业根据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要求必须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以及企业母公司由于国有产权转让、出售等经济行为使产权发生重大变动(涉及控股权转移)需开展清产核资的,由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统一委托中介机构。

第九条 承办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业务的中介机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法成立,具有经济鉴证或者财务审计业务执业资格;

(二)3年内未因违法、违规执业受到有关监管机构处罚,机构内部执业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健全;

(三)中介机构的资质条件与委托企业规模相适应。

第十条 承办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业务的中介机构专业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项目负责人应当为具有有效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律师等;

(二)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并且熟悉国家清产核资操作程序和资金核实政策规定。

第十一条 承办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业务的中介机构或者相关工作人员,与委托企业存在可能损害独立性利害关系的,应当按照规定回避。

第十二条 承办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业务的中介机构在接受企业委托后,应当根据清产核资经济鉴证业务量需要,选定相对固定的专业人员参加清产核资经济鉴证工作,以保证工作按期完成。

第三章损失及挂账鉴证

第十三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工作过程中,对于清查出的下列损失及挂账,应当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经济鉴证: 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一)企业虽然取得了外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但其损失金额无法根据证据确定的;

(二)企业难以取得外部具有法律效力证据的有关不良应收款项和不良长期投资损失;

(三)企业损失金额较大或重要的单项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的报废、毁损;

(四)企业各项盘盈和盘亏资产;

(五)企业各项潜亏及挂账。

第十四条 在企业损失及挂账经济鉴证工作中,中介机构和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实施必要的、合理的鉴证程序:

(一)督促和协助企业及时取得相关损失及挂账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

(二)在企业难以取得相关损失及挂账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时,中介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当要求企业提供相关损失及挂账的内部证据;

(三)中介机构赴工作现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相关调查资料;

(四)根据收集的上述材料,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对企业相关损失及挂账的发生事实和可能结果进行鉴证;

(五)通过认真核对与分析计算,对企业相关损失及挂账的金额进行估算及确认;

(六)对收集的上述材料进行整理,形成经济鉴证材料;

(七)出具鉴证意见书。

第十五条 企业损失及挂账的鉴证意见书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对于企业的相关损失及挂账应按照类别逐项出具鉴证意见;

(二)鉴证意见应当内容真实、表述客观、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第十六条 在企业损失及挂账经济鉴证工作中,中介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查阅企业有关财务会计资料和文件,勘察业务现场和设施,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与核实;对企业故意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会计资料和相关损失及挂账证据的,中介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有权对相关损失及挂账不予鉴证或者不发表鉴证意见。

第四章专项财务审计

第十七条 企业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业务,原则上应当由一家中介机构承担,但若开展清产核资的企业所属子企业分布地域较广,清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业务量较大时,多家中介机构(一般不超过5家)可以同时承办同一户企业的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业务,并由承担母公司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中介机构担任主审,负责总审计工作。

第十八条 主审中介机构一般应承担企业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业务量的50%以上(含50%),负责全部专项审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质量控制,并对出具的企业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十九条 在企业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工作中,中介机构及相关审计人员应当实施必要的审计流程,取得充分的审计证据。具体包括:

(一)制定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工作计划,明确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拟定审计工作基础表和审计工作底稿格式,并对参加专项审计工作的相关审计人员进行培训;

(二)对企业清产核资基准日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以保证企业清产核资基准日账面数的准确;

(三)负责企业资产清查的监盘工作;

(四)核对、询证、查实企业债权、债务;

(五)对企业损失及挂账进行审核,协助和督促企业取得损失及挂账所必须的外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其他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以及提供特定事项的内部证明,并对其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审计;

(六)出具企业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

第二十条 在企业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工作中,中介机构及相关审计人员应当审计的重点事项有:

(一)货币资金:重点审计企业的现金是否存在短缺,各类银行存款是否与银行对账单存在差异,其他货币资金是否存在损失等;

(二)应收款项:重点审计应收款项的账龄分析及其回函确认的情况,坏账损失的确认情况;

(三)存货:重点审计存放时间长、闲臵、毁损和待报废的存货;

(四)长期投资:重点审核企业的长期投资产权清晰状况、核算方法、被投资单位的财务状况等;

(五)固定资产:重点审计固定资产的主要类型、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和使用状况;

(六)在建工程:重点审计在建工程的主要项目和工程结算情况,停建和待报废工程的主要原因; 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七)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及无形资产:重点审计是否存在潜亏挂账的项目;

(八)各类盘盈资产:重点审计盘盈的原因和作价依据;

(九)各类盘亏资产:重点审计盘亏的原因、责任及金额;

(十)各项待处理资产损失:重点审核其申报审批程序是否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关管理办法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

(十一)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重点审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第五章审计报告

第二十一条 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流程和收集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后,承办企业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中介机构应当及时出具企业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

第二十二条 对于单独承办同一企业全部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中介机构,不仅应当出具该企业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还应当对该企业有较大损失的子企业出具分户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

第二十三条 对于同时承办同一企业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多家中介机构,应当分别对其审计的子企业出具分户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并报送主审中介机构,主审中介机构在此基础上出具企业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

第二十四条 企业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的基本格式为:

(一)封面:标明清产核资专项审计项目的名称、中介机构名称、项目工作日期等;

(二)目录:应对专项审计报告全文编注页码,并以此列出报告正文及附表或者附件的目录;

(三)报告正文:应做到内容真实、证据确凿、依据充分、结论清楚、数据准确、文字严谨;

(四)相关工作附表及附件:

1.损失及挂账分项明细表;

2.损失及挂账申报核销项目审核说明;

3.损失及挂账的证明材料(应当分类装订成册,若证明材料过多,则作为备查材料);

4.主审会计师的资质证明和中介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 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5.其他有关材料。

第二十五条 清产核资专项审计报告正文的格式为:清产核资工作范围、清产核资行为依据及法律依据、清产核资组织实施情况、清产核资审核结果、清产核资处理意见、中介机构认为需要专项说明的重大事项及报告使用范围说明等。

第二十六条 在损失及挂账分项明细表中,应当将企业申报处理的损失及挂账按单位和会计科目逐笔列示。具体格式为:损失项目名称、损失原因、发生时间、项目原值、申报损失金额、企业处理意见、关键证据及索引号和中介机构处理意见等。

第二十七条 在损失及挂账申报核销项目审核说明中,中介机构应当对损失及挂账分项明细表中列示的各类损失项目,按单位和会计科目逐项编写损失及挂账项目说明。具体格式为:序号、申报损失项目名称、申报核销金额(以人民币元为单位)、关键证据、中介机构的审核意见等。

第二十八条 中介机构及相关审计人员在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中应当重点披露的内容有:

(一)企业的会计责任和中介机构的审计责任;

(二)审计依据、审计方法、审计范围和已实施的审计流程;

(三)对企业损失及挂账的核实情况;

(四)处理损失及挂账,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将产生的影响;

(五)在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工作中发现的有可能对企业损失及挂账的认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六)在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工作中发现的企业重大资产和财务问题以及向企业提出的有关改进建议;

(七)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适用性、有效性以及执行情况发表意见。

第六章工作责任与监督

第二十九条 企业负责人对企业提供的会计资料以及申报的清产核资工作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责任;中介机构对所出具的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和损失及挂账经济鉴证意见的准确性、可靠性承担责任。

第三十条 承办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业务的中介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应认真遵循相关执业道德规范: 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一)严格按照•办法‣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认真做好企业清产核资损失及挂账经济鉴证和专项财务审计工作;

(二)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做到诚信为本,不虚报、瞒报和弄虚作假;

(三)认真按照业务约定书的约定履行责任;

(四)严守企业的商业秘密,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对外公布受托企业的清产核资结果及相关材料。

第三十一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中介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监督工作,建立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质量抽查工作制度,对中介机构出具的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和企业损失及挂账经济鉴证意见的质量进行必要检查和监督。

第三十二条 承办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业务的中介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及时终止其清产核资经济鉴证业务,并视情节轻重,移交有关部门依法进行处罚;触犯刑律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三条 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资金核实结果批复后,承办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业务的中介机构应当及时协助企业按批复文件的要求进行调账。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 企业和承办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业务的中介机构,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妥善保管好清产核资各类工作底稿及相关材料,并做好归档管理工作。

第三十五条 本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国有企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工作规定

国资评价„2003‟74号

第一条 为规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清产核资工作,促使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依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和国家有关清产核资政策,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资金核实是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清产核资企业上报的各项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等清产核资工作结果,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组织进行审核并批复予以账务处理,重新核定企业实际占用国有资本金数额的工作。

第三条 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应当按照•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组织做好账务清理、资产清查等各项基础工作,如实反映企业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做到全面彻底、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保证企业清产核资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严禁弄虚作假,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第四条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结果应当按照规定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专项财务审计,查出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应当提供相关合法证据或者社会中介机构经济鉴证证明等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

承担企业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工作和出具经济鉴证证明的社会中介机构,应当依据•独立审计准则‣等有关规定,对企业清理出的各项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等清产核资工作结果进行客观、公正审计和经济鉴证,并对审计结果和经济鉴证证明的真实性、可靠性承担责任。

第五条 企业清理出的各项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等的认定与处理,按照事实确凿、证据充分、程序合规的原则,依据•企业清产核资办法‣规定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由清产核资企业向国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申报批准,并按照资金核实批复结果调整账务。

第六条 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要求在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工作中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提交以下申报材料:

(一)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报告。主要包括:清产核资工作基准日、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结果和基准日的资产财务状况,以及相关处理意见。

(二)企业清产核资报表。包括:基准日企业基本情况表、各类资产损失明细情况表等。

(三)社会中介机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

(四)企业申报处理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的有关意见专项说明。企业申报处理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的专项说明和各类资产损失明细情况表,应当逐笔写明发生日期、损失原因、政策依据、处理方式以及有关原始凭证资料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齐全情况,并分类汇编成册。

(五)有关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备查材料。主要包括企业清产核资原始凭证材料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可以用复印件),作为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备查和存档资料,应当分类汇编成册,列出目录,以便于工作备查。

(六)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七条 企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工作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企业在账务清理、资产清查等工作基础上,经社会中介机构对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和有关资产损失提出合规证据或者经济鉴证证明后,对清理出的各项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按照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分项提出处理意见,编制清产核资报表,撰写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报告;

(二)企业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上报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报告、清产核资报表、社会中介机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并附相关合法证据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及经济鉴证证明等材料;

(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在规定工作时限内,对上报的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报告、清产核资报表、社会中介机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并对资金核实结果进行批复;

(四)企业按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有关资金核实批复文件,依据国家财务会计制度有关规定,调整企业会计账务,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产权变更登记及工商变更登记。

第八条 对于企业在清产核资中查出的资产盘盈与资产损失相抵后,盘盈资产大于资产损失部分,根据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清产核资政策的通知‣(财清„1994‟15号,以下简称“财清15号文件”)的规定,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后,相应增加企业所有者权益。

第九条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扩大清产核资试点工作有关政策的通知‣(国办发„1993‟29号)和财清15号文件规定,企业清产核资中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数额较小,企业能够自行消化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征求财政部门意见批准后分年计入损益处理;对查出的企业各项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数额较大、企业无能力自行消化弥补的,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后,可冲减企业所有者权益。

第十条 企业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冲减所有者权益的,可依次冲减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和实收资本。

对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依据国家有关清产核资政策规定,以及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财务政策问题的通知‣(财企„2002‟310号,以下简称“财企310号文件”)有关规定,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的,可以依次冲减以前未分配利润、公益金、盈余公积金、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资本公积金和实收资本。

第十一条 企业应当依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资金核实批复文件,及时调整会计账务,并将调账结果在规定时限内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其中抄送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1份)。

第十二条 企业有关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后,冲减所有者权益应当保留的资本金数额不得低于法定注册资本金限额,不足冲减部分依据财企310号文件规定,暂作待处理专项资产损失,并在3年内分期摊销,尚未摊销的余额,在资产负债表“其他长期资产”项目中列示,并在财务决算报告的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第十三条 企业经批准冲销的有关不良债权、不良投资和有关实物资产损失等,应当建立“账销案存”管理制度,并组织力量或者成立专门机构进一步清理和追索,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对以后追索收回的残值或者资金应当按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及时入账并作有关收入处理。

第十四条 企业对清产核资各项基础工作资料应当认真整理,建立档案,妥善保管,并按照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予以保存。

第十五条 企业对清产核资中反映出的各项经营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应当认真总结经验,分清责任,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相关内部控制机制,并做好组织落实工作。企业应当在清产核资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和健全企业不良资产管理制度,巩固清产核资成果。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监督管理,规范企业资产损失的核实和认定工作,根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的资产损失,是指企业清产核资清查出的在基准日之前,已经发生的各项财产损失和以前的经营潜亏及资金挂账等。

第三条企业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依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及本规则规定进行核实和认定。

第四条企业清产核资中清查出各项资产损失的核实和认定,依据有关会计科目,按照货币资金损失、坏账损失、存货损失、待摊费用挂账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损失、无形资产损失、其他资产损失等分类分项进行。

第五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对企业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资产损失进行审核和认定工作。

第二章资产损失认定的证据

第六条在清产核资工作中,企业需要申报认定的各项资产损失,均应提供合法证据,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

第七条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是指企业收集到的司法机关、公安机关、行政部门、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依法出具的与本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

(一)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者裁定;

(二)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证明、回复;

(三)工商管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

(四)企业的破产清算公告及清偿文件; 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五)政府部门的公文及明令禁止的文件;

(六)国家及授权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

(七)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等;

(八)符合法律条件的其他证据。

第八条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是指社会中介机构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分析计算基础上,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对企业的某项经济事项发表的专项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专业鉴定机构等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

第九条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是指本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对涉及财产盘盈、盘亏或者实物资产报废、毁损及相关资金挂账等情况的内部证明和内部鉴定意见书等,主要包括:

(一)会计核算有关资料和原始凭证;

(二)资产盘点表;

(三)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

(四)企业内部技术鉴定小组或内部专业技术部门的鉴定文件或资料(数额较大、影响较大的资产损失项目,应当聘请行业内专家参加技术鉴定和论证);

(五)企业的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六)由于经营管理责任造成的损失,要有对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第十条对作为资产损失的所有证据,企业都应当根据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进行逐级审核,认真把关;承担企业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中介机构应根据独立审计准则规定做好相关证据的复核、甄别工作,逐项予以核实和确认。

第三章资产损失认定的原则 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第十一条为保证企业资产状况的真实性和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企业对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已丧失了使用价值或者转让价值、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账面无效资产,凡事实确凿、证明充分的,依据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和清产核资政策规定,认定为损失,经批准后可予以财务核销。

第十二条企业对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应当积极组织力量逐户逐项进行认真清理和核对,取得足以说明损失事实的合法证据,并对损失的资产项目及金额按规定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进行核实和认定。

对数额较大、影响较大的资产损失项目,企业应当逐项作出专项说明,承担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中介机构应当重点予以核实。

第十三条企业对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虽取得外部法律效力证明,但其损失金额无法根据证据确定的,或者难以取得外部具有法律效力证明的有关资产损失,应当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经济鉴证后出具鉴证意见书。

第十四条企业对经批准核销的不良债权、不良投资等损失,应当认真加强管理,建立“账销案存”管理制度,组织力量或成立专门机构进一步清理和追索,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第十五条企业对经批准核销的报废毁损固定资产、存货、在建工程等实物资产损失,应当分类排队,进行认真清理,对有利用价值或者能收回残值的,应当积极进行处理,以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第十六条企业清查出的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引起的资产不实,不属于资产损失的认定范围,应当由企业依据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差错更正办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提出相关意见后自行处理。

第十七条企业集团内部单位之间、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互相往来款项、投资和关联交易,债务人核销债务要与债权人核销债权同等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金额、同时进行,并签订书面协议,互相提供处理债权或者债务的财务资料。

第四章货币资金损失的认定

第十八条货币资金损失是指企业清查出的现金短缺和各类金融机构存款发生的有关损失。

第十九条企业清查出的现金短缺,将现金短缺数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数额,依据下列证据,确认为损失:

(一)现金保管人确认的现金盘点表(包括倒推至基准日的记录);

(二)现金保管人对于短款的说明及相关核准文件;

(三)由于管理责任造成的,应当有对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四)涉及刑事犯罪的应当提供有关司法涉案材料。

第二十条企业清查出的存款中金融机构已付、企业未付的款项,依据财产清查基准日的银行对账单及相应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要逐笔查明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的形成原因,确认与收款人的债权债务关系,核实情况分清责任。对不能收回款项,比照本规则坏账损失的认定要求,进行损失认定。

第五章坏账损失的认定

第二十一条坏账损失是指企业不能收回的各项应收款项造成的损失,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等发生坏账造成的损失。

第二十二条对在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各项坏账,企业应当逐项分析形成原因,对有合法证据证明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分别不同情况,认定为损失。

第二十三条债务单位已被宣告破产、注销、吊销工商登记或者被政府责令关闭等,造成应收款项无法收回的,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一)法院的破产公告和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

(二)工商部门的注销、吊销证明;

(三)政府部门有关行政决定文件。

对上述情形中已经清算的,应当扣除债务人清算财产实际清偿部分后,对不能收回的款项,认定为损失。

对尚未清算的,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对确实不能收回的部分,认定为损失。

第二十四条债务人已失踪、死亡的应收款项,在取得公安机关出具的债务人已失踪、死亡的证明后,确定其遗产不足清偿部分或无法找到承债人追偿债务的,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

第二十五条债务人因遭受战争、国际政治事件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

第二十六条逾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有败诉的法院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胜诉但无法执行或债务人无偿债能力被法院裁定终(中)止执行的,依据法院的判决、裁定或终(中)止执行的法律文书,认定为损失。

第二十七条在逾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中,单笔数额较小、不足以弥补清收成本的,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

第二十八条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企业有依法催收磋商记录,确认债务人已资不抵债、连续3年亏损或连续停止经营3年以上的,并能认定在最近3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第二十九条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债务人在境外及港、澳、台地区的,经依法催收仍不能收回的,在取得境外中介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或者取得我国驻外使(领)馆或商务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后,认定为损失。

第三十条对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企业为了减少坏账损失而与债务人协商,按一定比例折扣后收回(含收回的实物资产)的,根据企业董事会或者经理(厂长)办公会审议决定(二级及以下企业应有上级母公司的核准文件)和债权债务双方签订的有效协议,以及已收回资金的证明,其折扣部分,认定为损失。

第六章存货损失的认定

第三十一条存货损失是指有关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类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发生的盘盈、盘亏、变质、毁损、报废、淘汰、被盗等造成的净损失,以及存货成本的高留低转资金挂账等。

第三十二条对盘盈和盘亏的存货,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一)存货盘点表;

(二)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

(三)其他应当提供的材料:

1.存货保管人对于盘盈和盘亏的情况说明;

2.盘盈存货的价值确定依据(包括相关入库手续、相同相近存货采购发票价格或者其他确定依据);

3.盘亏存货的价值确定依据;

4.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

第三十三条对报废、毁损的存货,将其账面价值扣除残值及保险赔偿或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一)单项或者批量金额较小的存货,由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出具技术鉴定证明;

(二)单项或者批量金额较大的存货,应取得国家有关技术鉴定部门或具有技术鉴定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技术鉴定证明;

(三)涉及保险索赔的,应当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

(四)其他应当提供的材料:

1.企业内部关于存货报废、毁损情况说明及审批文件;

2.残值情况说明;

3.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

第三十四条对被盗的存货,将其账面价值扣除保险理赔以及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以下证据,认定为损失:

(一)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

(二)涉及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三)涉及保险索赔的,应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

第三十五条对已削价、折价处理的存货,由企业有关部门说明情况,依据有关会计凭证将原账面价值与已收回价值的差额部分,认定为损失。

第三十六条对清查出的存货成本高留低转部分,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

第七章待摊费用挂账损失的认定

第三十七条企业清查出的已经失去摊销意义的费用项目,由企业作出相关事项说明,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第三十八条企业清查出的长期应摊未摊费用,由企业作出难以自行消化的未摊销专项说明,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

第三十九条企业清查出的有关应提未提费用,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

第四十条企业清查出的以前由于国家外汇汇率政策调整引起的汇兑损失挂账,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

第八章投资损失的认定

第四十一条投资损失是指企业发生的不良股权或者债权投资造成的损失,包括长期投资损失和短期投资损失。对清查出的不良投资,企业要逐项进行原因分析,对有合法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认定为损失。

第四十二条被投资单位已破产、清算、被撤销、关闭或被注销、吊销工商登记等,造成难以收回的不良投资,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一)法院的破产公告或者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

(二)工商部门的注销、吊销文件;

(三)政府部门的有关行政决定文件;

对已经清算的,扣除清算财产清偿后的差额部分,认定为损失。

尚未清算的,由社会中介机构经过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对被投资单位剩余财产确实不足清偿投资的差额部分,认定为损失。

第四十三条对企业有关参股投资项目金额较小,确认被投资单位已资不抵债、连续经营亏损3年以上或连续停止经营3年以上的,由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对确实不能收回的部分,认定为损失。

第四十四条企业经营期货、证券、外汇等短期投资未进行交割或清理的,不能认定为损失。

第九章固定资产损失的认定

第四十五条固定资产损失是指企业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发生的盘盈、盘亏、淘汰、毁损、报废、丢失、被盗等造成的净损失。

第四十六条对盘盈的固定资产,依据下列证据,确认为固定资产盘盈入账。

(一)固定资产盘点表;

(二)使用保管人对于盘盈情况说明材料;

(三)盘盈固定资产的价值确定依据(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类似资产的购买合同、发票或竣工决算资料);

(四)单项或批量数额较大固定资产的盘盈,企业难以取得价值确认依据的,应当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估价,出具估价报告。

第四十七条对盘亏的固定资产,将其账面净值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一)固定资产盘点表;

(二)盘亏情况说明(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盘亏,企业要逐项作出专项说明,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

(三)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

(四)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和内部核准文件等。

第四十八条对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将其账面净值扣除残值、保险赔偿和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一)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出具的鉴定证明; 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二)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报废、毁损,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应当委托有技术鉴定资格的机构进行鉴定,出具鉴定证明;

(三)不可抗力原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应当有相关职能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如消防部门出具的受灾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事故现场处理报告、车辆报损证明;房管部门的房屋拆除证明;锅炉、电梯等安检部门的检验报告等;

(四)企业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情况说明及内部核批文件;

(五)涉及保险索赔的,应当有保险理赔情况说明。

第四十九条对被盗的固定资产,将其账面净值扣除责任人的赔偿和保险理赔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一)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

(二)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

(三)涉及保险索赔的,应当有保险理赔情况说明。

第十章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损失的认定

第五十条在建工程损失和工程物资损失是指企业已经发生的因停建、废弃和报废、拆除的在建工程项目造成的损失,以及因此而引起的相应工程物资报废或者削价处理等发生的损失。

第五十一条因停建、废弃和报废、拆除的在建工程,将其账面投资扣除残值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一)国家明令停建项目的文件;

(二)规划等有关政府部门出具的工程停建、拆除通知文件;

(三)企业对报废、废弃的在建工程项目出具的鉴定意见和原因说明及核批文件;单项数额较大的在建工程报废,应当有行业专家参与的技术鉴定意见;

(四)工程项目实际投入的价值确定依据。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第五十二条由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毁损的在建工程,将其账面投资扣除残值、保险赔偿及责任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一)有关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证明;

(二)涉及保险索赔的,应当有保险理赔情况说明;

(三)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核准文件。

第五十三条工程物资发生损失的,比照本规则存货损失的认定要求,进行损失认定。

第十一章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损失的认定

第五十四条无形资产损失是指某项无形资产已经被其他新技术所代替或已经超过了法律保护的期限,已经丧失了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不能给企业再带来经济利益,而使该无形资产成为无效资产,其账面尚未摊销的余额,形成无形资产损失。

第五十五条企业清查出的无形资产损失,依据有关技术部门提供的鉴定材料,或者已经超过了法律保护的期限证明文件,将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账面余额,认定为损失。

第五十六条企业或有负债(包括担保、抵押、委托贷款等行为造成的损失)成为事实负债后,对无法追回的债权,分别按有关资产损失认定要求,进行损失认定。

(一)对外提供担保损失。被担保人由于不能按期偿还债务,本企业承担了担保连带还款责任,经清查和追索,被担保人无偿还能力,对无法追回的,比照本规则坏账损失的认定要求,进行损失认定。

(二)抵押损失。由于企业没能按期赎回抵押资产,使抵押资产被拍卖或变卖,其账面价值与拍卖或变卖价值的差额部分,依据拍卖或变卖证明,认定为损失。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三)委托贷款损失。企业委托金融机构向其他单位贷出的款项,对贷款单位不能按期偿还的,比照本规则投资损失的认定要求,进行损失认定。

第五十七条国家特准储备物资发生损失的,按有关规定的审批程序另行报批。

第十二章附则

第五十八条企业应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妥善保管清产核资工作档案,清产核资各种工作底稿、各项资产损失认定证明和会计基础材料,应分类装订成册,按规定期限保存。

第五十九条本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清产核资

有关法规-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令6号

第一条

为加强对企业债务重组业务的所得税管理,防止税收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企业)与债务人(企业)之间发生的涉及债务条件修改的所有事项。

第三条 债务重组包括以下方式:

(一)以低于债务计税成本的现金清偿债务;

(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

(三)债务转换为资本,包括国有企业债转股;

(四)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加收利息、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减少债务本金或债务利息等;

(五)以上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方式组合进行的混合重组。

第四条

债务人(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除企业改组或者清算另有规定外,应当分解为按公允价值转让非现金资产,再以与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相当的金额偿还债务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债务人(企业)应当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债权人(企业)取得的非现金资产,应当按照该有关资产的公允价值(包括与转让资产有关的税费)确定其计税成本,据以计算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或者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等。

第五条

在以债务转换为资本方式进行的债务重组中,除企业改组或者清

下载法人财产权的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及其文义解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人财产权的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及其文义解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逮捕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是什么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诉讼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逮捕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是什么 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

    网络侵权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安全生产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网络侵权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 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信......

    产假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广东)

    产假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广东) 1、产假天数: 《劳动法》(1998年版) 第六十二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2012年版) 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

    解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

    关于解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执行中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建[2003]724号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 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人民......

    探亲假规定和解释说明

    探亲假有关规定和有关解释说明为了解决职工同亲属长期分居两地的探亲问题,关心分居两地职工的生活,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之安心地工作,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国务院从1958年起建......

    各行业通用的主要法律法规、规定及技术标准

    搜集及更新渠道:网络、评审、培训等,技术标准更新可查“工标网”等。1、主要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

    知识产权出资的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知识产权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知识产权出资的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 摘要:用知识产权进行出资在现实生活中......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诉讼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 犯罪嫌疑人因自身行为导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