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精选)

时间:2019-05-14 15:32: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精选)》。

第一篇: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精选)

2012届高三历史 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

第7讲 中国历史上的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

知识梳理

一、土地政策(制度)

1.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源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时期。周天子把土地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实质上是周王土地所有制。

2.封建社会

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始于北魏,隋、唐沿用,唐朝中后期崩溃。这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于战国时期,建国初的土改中消灭,是封建社会占主体地位的土地所有制。

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形成于战国时期,在封建社会不占主要地位,但却长期存在。1669年清康熙帝实行的“更名田”(宣布原明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实际上承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

(1)农民阶级: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人间天国”。

(2)民族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和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的民生主义

内容:平均地权——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1924年增加“节制资本”的内容。

(3)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的土地政策

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封建债务(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②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未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但限制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③解放战争时期: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4.新中国(现代)

(1)1950——1952年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

制(未改变土地私有制)。

(2)1953——1956年:通过兴办互助组、发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兴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农业合作化运动或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958年:合并和扩大农业生产合作社,提高公有化程度(人民公社化运动,未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性质)。

(4)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土地的承包经营。改变了经营管理方式、分配方式。

二、赋税政策

1.春秋时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开始实行按亩纳税。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2.两汉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和兵役,此外国家还向人民征收人头税、更赋。其特点是田租轻而人头税重。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役制度正式形成。

3.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和政府的赋税收入。(“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租者,十一之税也。调者,调发兵车井田之赋也。庸者,岁役二旬,不役则收其资。”)

4.唐朝中后期推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标准。(“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夏输无过六日,秋收无过十一月”。)

5.北宋王安石进行改革实行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募役法规定包括官僚地主在内,应服役而不去服役的要交纳免役钱;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田亩,按土地多少和好坏收税。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6.明朝中期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来分担。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7.清朝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人头税,促进了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

重点解读

一、古代赋税演变的规律

1.从征税依据看:经历了一个转化和简化的过程。编户农民下的征税依据多样化,有人丁、资产和土地,但以人丁为主;租庸调制下的征税依据主要是受田的丁男丁女;两税法的征税依据是土地和资产(未废人丁);一条鞭法的征税

依据是土地和人丁;地丁银则完全实现了征税依据土地化。总的来看,征税依据由多标准到单标准,从以人丁为本到以土地为本,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直至不再成为征税的依据。

2.从纳税形式看:编户齐民制度有劳役、实物,以劳役最为沉重;租庸调制和两税法以缴纳实物(谷物、布帛)为主;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则实现了货币化。总的发展趋势由实物向货币转变。这一过程是封建经济,特别是商品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从纳税手续看:纳税手续日趋简化。编户齐民制度种类多、手续繁、不定时;租庸调制手续也比较繁琐;两税法种类减少,并固定了时间;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则实现了纳税手续的最终简化。

[例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银毕输于官。……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转变,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喜事……”

材料二 17世纪初期杭州府钱塘县赋税51900.5丁;1826年保宁府赋税15232.6894664丁。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是什么?

(2)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推行后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一与材料二中两个“丁”的含义不同。根据材料情境推测这两个“丁”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二、对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土地政策的认识

1.建国前:历次调整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从根本上看,都是为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服务的。实践证明,民主革命时期不同阶段的土地政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2.建国后:历次调整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有成功,也遇到过挫折。

[例2]在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措施中,适应现实要求的经济内容是

A.打土豪分田地 B.废除封建债务 C.限制富农经济 D.减轻封建剥削

第8讲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知识梳理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1.春秋战国:(1)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到来。同时,人们开始用牛犁耕并逐渐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2)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灌溉工具桔槔出现,水利工程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大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六朝时期:江南农业得到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3.隋唐时期: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农田灌溉(大运河)发展和农具(曲辕犁和筒车)改进;农产品(茶)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4.明清时期:棉花种植面积扩大;高产作物玉米、甘薯引种;某些经济作物已形成专业生产区域;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二、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春秋战国:主要体现为技术上的进步(创造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早于欧洲1700多年;金银错技术;夹纻技术;用曲造酒技术;《考工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手工业技术专著)。

2.隋唐:手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产地分布广(纺织业);生产规模大(造船业);分工细,品种繁多(陶瓷业);技艺水平高,融入外来风格(丝织业)。

3.明清:手工业的进步表现在生产工具的革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纺织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增加了产品种类(印刷,双色套印技术);分工日益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江南地区);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冶铁业);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江南地区)。

三、古代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1.春秋战国:许多城市,特别是诸侯国都城,成为了繁华的商业中心。

2.两汉时期: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传到中亚、西亚、南亚地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诸国和南亚地区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

3.隋唐时期:商业比前代更为繁荣,开元通宝的发行,城市中固定交易所——市的出现,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及各大都会。当时,长安和洛阳不仅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而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以扬州和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唐朝丝绸、瓷器大量输往外国。

4.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大的商贸城市众多,江淅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郑和下西洋时与亚非当地居民进行和平贸易,但其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清朝实行闭关锁国,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且只留广州一处海关通商,因此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

重点解读

一、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1.转移的过程:(1)从春秋战国到两汉,经济重心在北方,其中关中地区一度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2)从魏晋时期开始,江南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3)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4)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经济重心彻底转移到了南方;(5)明清时期,江淅一带成为全国最为发达的地区。2.转移的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则相对安定;(2)北方农民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3)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4)都城南迁,政治中心南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的开发;(5)南方自然环境优越,海上交通便利。

[例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缓慢发展的原因 1.从经济层面看,缺资金(资金流向土地)、缺政策(国家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缺市场(国内自然经济、农民贫困、市场狭小、国际市场封闭); 2.从政治层面看,封建专制政府对工商业的诸多限制和征收重税,如关卡林立等。

3.从思想文化层面看,传统儒家思想重义轻利,读书做官考科举方是正业,受工商业是末业的守旧观念的制约等;

4.从科技层面看,传统科技趋于停滞,缺乏科技创新动力;

5.从对外政策看,主要是闭关政策错失了和西方交流的机遇,加剧了自身的衰退。

[例2]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清晨入市,易棉花而旭,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大量棉花纺织品涌入市场

C.有些城市发展为棉纺织业中心 D.商品经济渗入到浙江农村

第9讲 世界经济近代化的历程

知识梳理

世界经济的近代化,其本质是在生产力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以及工业化向纵深方向的发展。它包含着多元的含义。从内容上看,至少包括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从模式上看,至少包括

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近代化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革命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一环。

以三次工业革命为依据,我们可以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分为六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工场手工业时期。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第一时期——经济近代化的酝酿、启动时期。由于新航路的开辟,英、法等西欧国家的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

2.第二阶段为蒸汽时代。即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第二时期——经济近代化的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18世纪末开始向其他地区扩展。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的领头羊。19世纪中期伴随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的率先完成,伦敦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3.第三阶段为电气化时代。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电气化的起步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在全世界扩张的时期。

4.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20世纪40年代中期,是电气化的进一步发展阶段。一方面出现社会主义经济的近代化,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以调整和震荡为特征。

5.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着垄断经济进一步调整——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稳定发展时期。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的近代化进展缓慢。美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的领头羊。“二战”后,纽约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6.第三次科技革命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新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迅速加强——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出现了新趋势。其时,知识经济兴起,可持续发展观念得以形成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近代化快速发展。

重点解读 一、三次工业革命及其以世界经济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经济近代化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18世纪末扩展到欧美各国,19世纪70年代完成。生产技术的革新,大机器的蒸汽机的使用,工作制度的推行,空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同时,工业革命还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巨大变化。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经济近代化

1870年前后,许多科学业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期基本完成。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

且由于它以重工业为重点,具有极强的经济改造和社会改造能力,使主要资本主义为重工业为主导,由农业为主导转变为工业为主导。工业人口和城市人口也第一次超过了农业人口,工人阶级人数空前增加。到20世纪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移。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近代化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新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和能源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高新技术,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原子能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而且对钢铁、汽车等已有的工业部门进行了技术改造,增加了这些工业部门中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它使科技发展加速,并呈现出高度分化和综合的趋势;它促使生产力三要素发生巨大变化,使生产率显著提高;引起了产业结构和阶级状况的变化,使世界经济结构出现新的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按时完成代化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例1]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亚非拉地区的工业飞速发展 B.促成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D.世界贸易中心开始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二、世界各类型国家的经济近代化历程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影响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化历程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影响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化过程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也深刻的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和完成,然后扩展到欧美各国,英国在世界经济近化化过程中最先掌握主动权,因此在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拥有世界霸主地位。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革命或改革,先后实现了政治经济的近代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美德迅速崛起,一战后,德国战败,英国进一步衰落,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西欧、日本和一批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逐渐向多极化发展。

2.社会主义经济的近代化建设

苏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历程。一战后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于1921年被新经济政策代替,到20世纪30年代,又被斯大林模式所取代。二战以后,东欧各国照搬苏联的模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在一段时期内,使各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是随着近代化的深入发展,其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末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都进行了改革,大都以失败告终。

3.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近代化道路

二战后,在亚、非、拉美地区广大国家获得了独立,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

尤其是亚洲一些国家的近代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们抓住有利的机遇,结合国情,迅速实现了经济的起飞,其中的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新四小龙”(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都是发展中国家近代化比较成功的典型。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逐渐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当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在南亚和非洲,集中了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另外,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在拉大。

[例2]促进日本与韩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主要有

①充分利用国际市场 ②受到局部战争刺激 ③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④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10讲 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

知识梳理

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始

1.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的中国出现。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中国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企业,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和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对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2.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启——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应对时代的挑战,通过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引进了西方的大机器生产,为中国创建了近代的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曲折发展 1.产生:

在洋务派创办新式工业之际,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和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等商办企业也开始出现,这就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端。

2.初步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纷纷向中国输出资本,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到19世纪末期,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3.“短暂的春天”(进一步发展):

辛亥革命的成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政府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的机会,出现了“黄金时代”。

4.调整和恢复:

建国后,中共中央合理地调整了工商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5.改制:

1953—1956年,国家通过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利用“赎买”的政策,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三、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历程

1.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建国后,人民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通过一系列措施,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2.工业化建设的开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953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1956年底,我国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使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56—1978年我国工业化建设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在1956—1966年的十年,虽然出现了失误,但成就仍是主导方面,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准备了物质技术基础和骨干力量及其工作经验。但是,长达十年的“文革”,使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当然它也为我们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

4.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从而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先后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1992年中共十四大宣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到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重点解读

一、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规律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总特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具体特征: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

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例1]民国初期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

①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②工业体系比较完备 ③纺织和面粉业增长最快 ④张謇成为民族工业的楷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1.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2.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超越生产力水平,不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等。

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改革总揽全局,把改革放在各项经济工作首位,以改革促进社会发展,随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

[例2]下图所示票证曾经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质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来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C.生活物质日益丰富 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

第11讲 世界经济全球化

知识梳理

一、产生阶段(15—18世纪中期)

1.新航路开辟。世界各个地区和各个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往来开始扩大。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了,并和美洲开始有了联系:各地区的新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2.早期殖民扩张。西欧殖民者从殖民地,特别是从美洲掠夺和开采的大量贵重金属,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使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特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产生。

二、发展阶段(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获得极大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大大增强,为列强扩张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原料有着更大更多的需求。

2.资本主义列强扩张,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在世界各地抢占商口市场和原料产地,把广大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成为其经济附庸。

3.1857年始于英国的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表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特点: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三、进一步发展阶段(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推动列强展开对世界的瓜分;同时,新的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文化的联系。2.帝国主义瓜分世界:各国进一步争夺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开拓国外市场,世界基本被瓜分。

特点:囊括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四、困境阶段(一战后——二战后)

1.苏联(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苏俄成立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其进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斯大林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同时,为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各国设臵关税壁垒。3.世界大战的影响:许多国家的生产为战争服务;国际贸易几乎停止;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消耗和破坏。

特点:出现了许多不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因素。

五、制度化阶段(二战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

1.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建立了美元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结束了混乱的国际金融秩序,为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1945年联合国成立:“经济与社会”是联合国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联合国的一些专门组织,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世界粮农组织,以及联合国制定的一些原则,对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3.1947年启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总协定制定了国际贸易活动的“行为准则”,使国际贸易行为规范化、国际市场秩序化。总协定通过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限制非关税壁垒,奠定了国际自由贸易的基础。

4.“欧共体”成立与发展。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以来,主要致力于

欧洲经济方面的合作与联合,是欧洲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它对战后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欧洲国际地位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点: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各国各地区经济联系的组织,经济交往制度化。

六、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1.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各国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相互依存、联系日益紧密,推动着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2.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更快,在世界经济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也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3.经济区域化:区域性经济组织大量建立,促进了集团内部的贸易增长、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推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特点:多种形式的全球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

重点解读

一、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 1.经济全球化(1)迅速发展的原因

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金融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其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科技革命是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力量。

(2)迅速发展的表现

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③金融和投资全球化,④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⑤经济管理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国际化。

(3)迅速发展的意义 把世界紧密联合起来;使世界资源得以最有效的配臵,提高了世界经济效益;有助于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推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国际关系以协调为主;有利于减少腐败现象。

(4)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对发达国家来说,他们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及许多工业化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向外扩散,有利于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在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劣势。从机遇看,它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从挑战看,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起国家主权和

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5﹚我国的政策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2.经济区域化

﹙1﹚形成原因:①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为经济区域化奠定基础。②各国之间围绕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③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竞争加剧。④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发展过程:经济区域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90年代以来呈迅速发展之势。

﹙3﹚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

﹙4﹚影响:正面影响:①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②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形成以各个区域经济组织为主体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负面影响:①具有排他性,不利于商品、资金、技术和服务在区域集团间的流动。②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例1】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反映了 A.各国间的经济竞争基本消失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美国被排斥在区域集团化之外 D.全球贫富差距明显缩小

【变式题】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

①跨国公司发挥主要作用②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③冷战以后局部冲突减少④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欧共体成立的背景、性质以及作用

﹙1﹚背景

必要性:①战后西欧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与美苏抗衡保证自身的安全,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作到这一点;②西欧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各国人民迫切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以尽快发展经济;③西欧各国大多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相对贫乏,随着战后它们所属的殖民地相继独立,其原料与市场发生危机,这使西欧各国认识到要尽快发展经济,必须打破国家贸易壁垒,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实现

一体化。

可能性:①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②西欧各国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③各国历史传统、文化、宗教和意思形态相同或相近;④西欧各国都强烈要求恢复它们的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2﹚性质:欧共体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3﹚作用:①促进和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②增强了西欧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抗衡的能力,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③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的关系。西欧出于自身的需要同第三世界保持密切联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与广大的市场。④保持了西欧各国之间长期友好合作的稳定局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1993年欧共体发展为一个政治﹑经济组织—欧盟。

【例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不仅仅是一种实际上的必要。它也是一种理论上的必要,一种逻辑的要求。国家这一概念意味着战争的概念……”

结合二战后西欧国家团结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史实说明材料所宣扬的观点是错误的。

【变式题】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德国人”或“我是法国人”等转变为“()我是

”,这

①国家间交流更加深入广泛②市场货币一体化是此观念形成的基础③对两次世界大战反思深刻④政治一体化能为此观念提供保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二篇:2010届高三历史 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

2011届高三历史 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

第7讲 中国历史上的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

知识梳理

一、土地政策(制度)

1.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源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时期。周天子把土地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实质上是周王土地所有制。

2.封建社会

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始于北魏,隋、唐沿用,唐朝中后期崩溃。这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于战国时期,建国初的土改中消灭,是封建社会占主体地位的土地所有制。

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形成于战国时期,在封建社会不占主要地位,但却长期存在。1669年清康熙帝实行的“更名田”(宣布原明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实际上承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

(1)农民阶级: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人间天国”。(2)民族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和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的民生主义

内容:平均地权——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1924年增加“节制资本”的内容。

(3)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的土地政策

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封建债务(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②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未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但限制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③解放战争时期: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4.新中国(现代)

(1)1950——1952年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未改变土地私有制)。

(2)1953——1956年:通过兴办互助组、发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兴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农业合作化运动或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1958年:合并和扩大农业生产合作社,提高公有化程度(人民公社化运动,未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性质)。(4)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土地的承包经营。改变了经营管理方式、分配方式。

二、赋税政策 1.春秋时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开始实行按亩纳税。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2.两汉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和兵役,此外国家还向人民征收人头税、更赋。其特点是田租轻而人头税重。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役制度正式形成。

3.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和政府的赋税收入。(“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租者,十一之税也。调者,调发兵车井田之赋也。庸者,岁役二旬,不役则收其资。”)

4.唐朝中后期推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标准。(“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夏输无过六日,秋收无过十一月”。)

5.北宋王安石进行改革实行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募役法规定包括官僚地主在内,应服役而不去服役的要交纳免役钱;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田亩,按土地多少和好坏收税。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6.明朝中期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来分担。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7.清朝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人头税,促进了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

重点解读

一、古代赋税演变的规律

1.从征税依据看:经历了一个转化和简化的过程。编户农民下的征税依据多样化,有人丁、资产和土地,但以人丁为主;租庸调制下的征税依据主要是受田的丁男丁女;两税法的征税依据是土地和资产(未废人丁);一条鞭法的征税依据是土地和人丁;地丁银则完全实现了征税依据土地化。总的来看,征税依据由多标准到单标准,从以人丁为本到以土地为本,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直至不再成为征税的依据。

2.从纳税形式看:编户齐民制度有劳役、实物,以劳役最为沉重;租庸调制和两税法以缴纳实物(谷物、布帛)为主;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则实现了货币化。总的发展趋势由实物向货币转变。这一过程是封建经济,特别是商品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从纳税手续看:纳税手续日趋简化。编户齐民制度种类多、手续繁、不定时;租庸调制手续也比较繁琐;两税法种类减少,并固定了时间;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则实现了纳税手续的最终简化。

[例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银毕输于官。……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转变,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喜事……”

材料二 17世纪初期杭州府钱塘县赋税51900.5丁;1826年保宁府赋税15232.6894664丁。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是什么?

(2)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推行后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一与材料二中两个“丁”的含义不同。根据材料情境推测这两个“丁”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二、对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土地政策的认识

1.建国前:历次调整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从根本上看,都是为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服务的。实践证明,民主革命时期不同阶段的土地政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2.建国后:历次调整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有成功,也遇到过挫折。

[例2]在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措施中,适应现实要求的经济内容是 A.打土豪分田地 B.废除封建债务 C.限制富农经济 D.减轻封建剥削

第8讲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知识梳理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1.春秋战国:(1)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到来。同时,人们开始用牛犁耕并逐渐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2)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灌溉工具桔槔出现,水利工程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大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六朝时期:江南农业得到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3.隋唐时期: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农田灌溉(大运河)发展和农具(曲辕犁和筒车)改进;农产品(茶)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4.明清时期:棉花种植面积扩大;高产作物玉米、甘薯引种;某些经济作物已形成专业生产区域;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二、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春秋战国:主要体现为技术上的进步(创造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早于欧洲1700多年;金银错技术;夹纻技术;用曲造酒技术;《考工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手工业技术专著)。2.隋唐:手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产地分布广(纺织业);生产规模大(造船业);分工细,品种繁多(陶瓷业);技艺水平高,融入外来风格(丝织业)。3.明清:手工业的进步表现在生产工具的革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纺织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增加了产品种类(印刷,双色套印技术);分工日益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江南地区);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冶铁业);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江南地区)。

三、古代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1.春秋战国:许多城市,特别是诸侯国都城,成为了繁华的商业中心。

2.两汉时期: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传到中亚、西亚、南亚地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诸国和南亚地区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

3.隋唐时期:商业比前代更为繁荣,开元通宝的发行,城市中固定交易所——市的出现,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及各大都会。当时,长安和洛阳不仅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而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以扬州和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唐朝丝绸、瓷器大量输往外国。

4.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大的商贸城市众多,江淅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郑和下西洋时与亚非当地居民进行和平贸易,但其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清朝实行闭关锁国,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且只留广州一处海关通商,因此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

重点解读

一、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1.转移的过程:(1)从春秋战国到两汉,经济重心在北方,其中关中地区一度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2)从魏晋时期开始,江南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3)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4)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经济重心彻底转移到了南方;(5)明清时期,江淅一带成为全国最为发达的地区。

2.转移的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则相对安定;(2)北方农民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3)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4)都城南迁,政治中心南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的开发;(5)南方自然环境优越,海上交通便利。

[例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缓慢发展的原因 1.从经济层面看,缺资金(资金流向土地)、缺政策(国家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缺市场(国内自然经济、农民贫困、市场狭小、国际市场封闭);

2.从政治层面看,封建专制政府对工商业的诸多限制和征收重税,如关卡林立等。3.从思想文化层面看,传统儒家思想重义轻利,读书做官考科举方是正业,受工商业是末业的守旧观念的制约等;

4.从科技层面看,传统科技趋于停滞,缺乏科技创新动力;

5.从对外政策看,主要是闭关政策错失了和西方交流的机遇,加剧了自身的衰退。[例2]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清晨入市,易棉花而旭,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大量棉花纺织品涌入市场

C.有些城市发展为棉纺织业中心 D.商品经济渗入到浙江农村

第9讲 世界经济近代化的历程

知识梳理

世界经济的近代化,其本质是在生产力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以及工业化向纵深方向的发展。它包含着多元的含义。从内容上看,至少包括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从模式上看,至少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近代化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革命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一环。

以三次工业革命为依据,我们可以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分为六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工场手工业时期。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第一时期——经济近代化的酝酿、启动时期。由于新航路的开辟,英、法等西欧国家的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

2.第二阶段为蒸汽时代。即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第二时期——经济近代化的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18世纪末开始向其他地区扩展。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的领头羊。19世纪中期伴随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的率先完成,伦敦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3.第三阶段为电气化时代。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电气化的起步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在全世界扩张的时期。

4.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20世纪40年代中期,是电气化的进一步发展阶段。一方面出现社会主义经济的近代化,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以调整和震荡为特征。

5.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着垄断经济进一步调整——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稳定发展时期。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的近代化进展缓慢。美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的领头羊。“二战”后,纽约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6.第三次科技革命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新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迅速加强——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出现了新趋势。其时,知识经济兴起,可持续发展观念得以形成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近代化快速发展。

重点解读 一、三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经济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经济近代化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18世纪末扩展到欧美各国,19世纪70年代完成。生产技术的革新,大机器的蒸汽机的使用,工作制度的推行,空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同时,工业革命还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巨大变化。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经济近代化

1870年前后,许多科学业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期基本完成。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且由于它以重工业为重点,具有极强的经济改造和社会改造能力,使主要资本主义为重工业为主导,由农业为主导转变为工业为主导。工业人口和城市人口也第一次超过了农业人口,工人阶级人数空前增加。到20世纪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移。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近代化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新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和能源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高新技术,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原子能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而且对钢铁、汽车等已有的工业部门进行了技术改造,增加了这些工业部门中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它使科技发展加速,并呈现出高度分化和综合的趋势;它促使生产力三要素发生巨大变化,使生产率显著提高;引起了产业结构和阶级状况的变化,使世界经济结构出现新的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按时完成代化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例1]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亚非拉地区的工业飞速发展 B.促成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D.世界贸易中心开始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二、世界各类型国家的经济近代化历程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影响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化历程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影响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化过程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也深刻的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和完成,然后扩展到欧美各国,英国在世界经济近化化过程中最先掌握主动权,因此在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拥有世界霸主地位。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革命或改革,先后实现了政治经济的近代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美德迅速崛起,一战后,德国战败,英国进一步衰落,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西欧、日本和一批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逐渐向多极化发展。

2.社会主义经济的近代化建设

苏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历程。一战后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于1921年被新经济政策代替,到20世纪30年代,又被斯大林模式所取代。二战以后,东欧各国照搬苏联的模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在一段时期内,使各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是随着近代化的深入发展,其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末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都进行了改革,大都以失败告终。

3.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近代化道路

二战后,在亚、非、拉美地区广大国家获得了独立,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尤其是亚洲一些国家的近代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们抓住有利的机遇,结合国情,迅速实现了经济的起飞,其中的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新四小龙”(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都是发展中国家近代化比较成功的典型。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逐渐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当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在南亚和非洲,集中了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另外,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在拉大。

[例2]促进日本与韩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主要有

①充分利用国际市场 ②受到局部战争刺激 ③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④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10讲 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

知识梳理

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始 1.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的中国出现。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中国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企业,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和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对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2.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启——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应对时代的挑战,通过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引进了西方的大机器生产,为中国创建了近代的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曲折发展 1.产生:

在洋务派创办新式工业之际,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和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等商办企业也开始出现,这就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端。

2.初步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纷纷向中国输出资本,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到19世纪末期,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3.“短暂的春天”(进一步发展):

辛亥革命的成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政府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的机会,出现了“黄金时代”。4.调整和恢复:

建国后,中共中央合理地调整了工商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5.改制:

1953—1956年,国家通过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利用“赎买”的政策,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三、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历程 1.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建国后,人民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通过一系列措施,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2.工业化建设的开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953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1956年底,我国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使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56—1978年我国工业化建设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在1956—1966年的十年,虽然出现了失误,但成就仍是主导方面,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准备了物质技术基础和骨干力量及其工作经验。但是,长达十年的“文革”,使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当然它也为我们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

4.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从而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先后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1992年中共十四大宣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到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重点解读

一、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规律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总特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具体特征: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例1]民国初期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

①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②工业体系比较完备 ③纺织和面粉业增长最快 ④张謇成为民族工业的楷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1.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2.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3.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超越生产力水平,不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等。

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改革总揽全局,把改革放在各项经济工作首位,以改革促进社会发展,随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

[例2]下图所示票证曾经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质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来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C.生活物质日益丰富 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

第11讲 世界经济全球化

知识梳理

一、产生阶段(15—18世纪中期)1.新航路开辟。世界各个地区和各个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往来开始扩大。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了,并和美洲开始有了联系:各地区的新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2.早期殖民扩张。西欧殖民者从殖民地,特别是从美洲掠夺和开采的大量贵重金属,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使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特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产生。

二、发展阶段(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获得极大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大大增强,为列强扩张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原料有着更大更多的需求。

2.资本主义列强扩张,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在世界各地抢占商口市场和原料产地,把广大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成为其经济附庸。

3.1857年始于英国的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表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特点: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三、进一步发展阶段(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推动列强展开对世界的瓜分;同时,新的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文化的联系。

2.帝国主义瓜分世界:各国进一步争夺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开拓国外市场,世界基本被瓜分。

特点:囊括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四、困境阶段(一战后——二战后)

1.苏联(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苏俄成立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其进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斯大林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同时,为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各国设臵关税壁垒。

3.世界大战的影响:许多国家的生产为战争服务;国际贸易几乎停止;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消耗和破坏。

特点:出现了许多不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因素。

五、制度化阶段(二战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

1.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建立了美元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结束了混乱的国际金融秩序,为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1945年联合国成立:“经济与社会”是联合国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联合国的一些专门组织,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世界粮农组织,以及联合国制定的一些原则,对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3.1947年启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总协定制定了国际贸易活动的“行为准则”,使国际贸易行为规范化、国际市场秩序化。总协定通过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限制非关税壁垒,奠定了国际自由贸易的基础。

4.“欧共体”成立与发展。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以来,主要致力于欧洲经济方面的合作与联合,是欧洲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它对战后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欧洲国际地位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点: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各国各地区经济联系的组织,经济交往制度化。

六、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1.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各国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相互依存、联系日益紧密,推动着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2.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更快,在世界经济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也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3.经济区域化:区域性经济组织大量建立,促进了集团内部的贸易增长、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推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特点:多种形式的全球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

重点解读

一、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 1.经济全球化

(1)迅速发展的原因

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金融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其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科技革命是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力量。

(2)迅速发展的表现

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③金融和投资全球化,④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⑤经济管理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国际化。

(3)迅速发展的意义

把世界紧密联合起来;使世界资源得以最有效的配臵,提高了世界经济效益;有助于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推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国际关系以协调为主;有利于减少腐败现象。

(4)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对发达国家来说,他们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及许多工业化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向外扩散,有利于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在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劣势。从机遇看,它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从挑战看,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起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5﹚我国的政策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2.经济区域化

﹙1﹚形成原因:①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为经济区域化奠定基础。②各国之间围绕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③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竞争加剧。④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发展过程:经济区域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90年代以来呈迅速发展之势。

﹙3﹚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4﹚影响:正面影响:①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②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形成以各个区域经济组织为主体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负面影响:①具有排他性,不利于商品、资金、技术和服务在区域集团间的流动。②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例1】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反映了 A.各国间的经济竞争基本消失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美国被排斥在区域集团化之外 D.全球贫富差距明显缩小

【变式题】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

①跨国公司发挥主要作用②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③冷战以后局部冲突减少④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欧共体成立的背景、性质以及作用 ﹙1﹚背景

必要性:①战后西欧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与美苏抗衡保证自身的安全,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作到这一点;②西欧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各国人民迫切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以尽快发展经济;③西欧各国大多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相对贫乏,随着战后它们所属的殖民地相继独立,其原料与市场发生危机,这使西欧各国认识到要尽快发展经济,必须打破国家贸易壁垒,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实现一体化。

可能性:①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②西欧各国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③各国历史传统、文化、宗教和意思形态相同或相近;④西欧各国都强烈要求恢复它们的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2﹚性质:欧共体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3﹚作用:①促进和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②增强了西欧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抗衡的能力,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③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的关系。西欧出于自身的需要同第三世界保持密切联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与广大的市场。④保持了西欧各国之间长期友好合作的稳定局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1993年欧共体发展为一个政治﹑经济组织—欧盟。【例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不仅仅是一种实际上的必要。它也是一种理论上的必要,一种逻辑的要求。国家这一概念意味着战争的概念……”

结合二战后西欧国家团结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史实说明材料所宣扬的观点是错误的。【变式题】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德国人”或“我是法国人”等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这说明欧洲()

①国家间交流更加深入广泛②市场货币一体化是此观念形成的基础③对两次世界大战反思深刻④政治一体化能为此观念提供保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三篇:文明史

教育科學學院 初等教育二班 200811123059 游力苏

从中外文明的比较中看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摘要】人类要发展演进,就离不开文明,每一个种族,每一个国家都存在着自己的文明。世界是一个统一体,特别是在信息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所以世界的文明有其相同地方,也有各自的特点。我主要从文明的定义、中国文明和外国文明几个角度来说一说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关键词】文明 世界文明 中国文明 外国文明

随着历史的车轮,人类逐渐演化发展,创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文明,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当然,人类的发展也经历的它自身的艰辛历程。

从古至今,各个民族,各个种群,各个城邦国家,有因疆土而战,有因资源而战,也有为展现自身实力、野心而战。各个民族、国家其信仰也不同。可正应为这样,才为自己的民族国家在时间的的历史上记下了属于自己的一页。即使如此不同,可是在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国家都同时存在着自身特有的文明,而且对待文明的态度是一致的——都是一代又一代的不懈的追求着文明。说到文明,首先就来谈谈什么事文明,所谓文明的定义。在从文明的演进过程和各个名族的异同来谈一谈文明。

一.文明的定义

一般而言,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二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文明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是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文明与先进落后没有关系,不能说城市了就是文明,乡村了就是野蛮!文明时代是学会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恩格斯 道德是为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为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度服务的。——列 宁······所以文明的定义是多样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总的来说,文明是指人类从农业革命以来在发展过程中创立的与秩序相联系的一定生活方式及其内容的反应,它包括一定人类群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器物文化、政治制度、社会关系以及群体的交流方式。

二、文明的起源

人类文明起源时代的5000年历史长河,可以说先后经历三次大的波澜,大体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文明起源三大物质前提奠基期——文明起源三大要素生成期——文明总体标志国家形成期。

“文明起源三段论”的观点,理论渊源是摩尔根的“野蛮时代三段论”,特别是恩格斯文明起源论中的“三次大分工理论”;在综合这两个思想源头基础上,我们认真汲取了20世纪世界考古学、中国考古学的最新成果,试图做出“文明起源过程三阶段”的理论创新。

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野蛮时代三段论”,大体上相当于他所提出的“文明起源三段论”。他采用三分法,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提出整个世界历史的三个阶段: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

有了人类才有了文明,而文明也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进步的,所以我很赞同文明的三个阶段。

不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在此我从地域上来把世界文明分为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

三、中国文明

中国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中国先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宋辽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等历史时期。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

(一)原始文明 1.红山文化 2.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有可比性)3.中原地区仰韶文化(遍布黄河流域,出现和田玉,和田玉开始东移)4.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包括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山西襄汾陶寺文化)部分有良渚风格 5.黄河上游齐家文化(和陕西龙山文化有很多联系)6.江淮地区原始文化(主要薛家岗文化、北阴阳营文化)佩戴玉风行 7.长江中游三峡 2

和江汉地区原始文化(包括大溪文化、屈家岭、湖北龙山文化)8.华南地区广东石峡文化(和台湾卑南文化、吴县草鞋山文化有相似性)9.浙江宁绍地区河姆渡文化(南方玉器的起源期)10.太湖周围杭州湾以北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自成体系)

(二)先秦文明 中国先秦文明中无论是政治科技还是文化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首先我们说的是政治: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中国进入了家天下。后来又确立的分封制,巩固的社会政权。当时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一定的发展,进入了青铜时期,生产工具的革新,促进了生产了的发展,推进了中国文化的进步。创建了文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后来的汉字,对文化的传播起来巨大了作用。在当时,也创立了不少学说,如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孟的儒家学派,墨子的兼爱非攻,创立法家思想,韩非子糅合儒道思想,提出以法为本,法、术、势三者结合的“帝王术”,除此外还有阴阳家、名家主张等。在军事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以孙膑、孙武等为代表。

(三)秦汉文明 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确立:为确保国家统一,政权稳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中央设置三公九卿,分管各地政务。统一的文化共同体的建立: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治国思想的转变:这个时期思想是百家争鸣,但到最后,最突出的还是儒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民族关系的处理:筑长城,防外敌,后来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佛教的东来和道教的创立,文史艺术的,特别是绘画的兴起,科学技术也飞速发展,这对于世界文明都有极大的意义。

(四)魏晋文明 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400年战乱不已,是春秋战国之后的有一个动荡时期、文化大交融时期。中国古代文明在沉默中交融。长期的社会动荡,出现了名教危机,玄学迅速发展,文学艺术进步,人才辈出(谢灵运,王羲之等),宗教快速传播,佛教与道教交融。同时在这一时期,胡汉文化也得到交流,打破了以前各自抵触的局面。

(五)隋唐文学 隋唐统一封建国家的重建,为中国文明的崛起,达于封建的盛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两都运河的新修,使得交通便利,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官职制度的完善巩固了封建阶级的统治,同时这一时期也为平民参政创造了机会。文坛艺术出现高峰,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学 3

家思想家哲学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文明的传播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一时期,文化交流加大,出现了交流中心。

(六)宋辽金元文明 这一时期,社会**,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导致民族文化大融合。由于战乱,文化重心向南转移,促进了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儒学思想更加精致,吸收了道家思想,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当时反对顾问运动,文学形式声律化。这一时期也有许多接触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比如苏轼、王安石、韩愈等等。史书体裁多样化,史官制度更为完善,史学名家辈出,史书体裁多样化。学校书院普遍化,教育到宋代是进入成熟阶段,培养了一系列杰出人才。同时绘画艺术更加成熟、神韵化,作品玲琅满目。科学技术实用化,比如印刷术,还有火药的发名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七)明清文明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理学与异端的斗争突出,新的思想开始萌发,启蒙思想向传统思想发出挑战。编撰了大量的大型典籍,为文化的发展做出来巨大的贡献。这一时期,戏剧小说极其繁荣,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由于中国实力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这也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八)中国近代文明 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受到外国的打击,从沉睡中醒来,开始开眼看世界,向近代转型,出现了一系列的救国运动。特别是近代的毛泽东代表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抗战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社会主义文明的建设准备了必要条件。

四、外国文明

(一)古代东方文明

1、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河流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亚述等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大约于公元前3500年产生于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之一。据历史学者推断,约在公元前四千年代,居住在这一带的苏美尔人已有较为发达的文化,不仅发明了文字,而且发明了用于书写文字的《泥板书》。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苏美尔衰落后,古巴比伦城邦兴起。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 4

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罗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区,时间断限为公元前5000年的塔萨文化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历史。专家们实际探讨古埃及文化的时间范围,是公元前4245年埃及南、北王国的首次联合,到公元332年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占领埃及,托勒密王朝覆灭,亦即通常所说的历时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有其自身的文字,宗教等。

3、古印度以农为主,莫卧尔帝国阿克巴统治时,工商业比较发达。德里苏丹国之前的各个阶段,国家政体都是中央集权制,上古时期的共和制小邦到笈多帝国时已不存在。南印度的朱罗王国有较完备的行政制度和税收机关,各行政区还存在人民会议。

(二)欧洲古典文明 包括爱琴文明(有兴旺的农业,手工业和海上贸易。宫室建筑及绘画艺术均很发达,并出现了由印章符号演变而来的象形文字)、古希腊文明(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手工业、航海业和商业也在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艺术方面、自然科学方面均有很大很重要的发展)、古罗马文明(古罗马是一个由军事建立起来的城邦,崇尚武力,各种教会遍布各地,艺术上侧重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在希腊的传统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占了欧洲古典文明的主要部分,是欧洲古典文明的代表。

(三)中世纪欧洲文明 包括了欧洲的基督教化(基督教时期是一个对人民生活而言是一个非常黑暗痛苦的时期,精神上饱受摧残。但是在艺术和文艺上都有很大的进步),阿拉伯文明的扩张和文艺复兴(是欧洲文明重建的曙光)。

(四)近代西方文明近代西方文明快速发展,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随着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产业革命的开始发展,资产主义蓬勃发展,西方国家的封建统治解体,逐步进入近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时期。

五、中外文明的差异

(一)中国文明的基本精神是:文本主义精神、崇尚道德的精神、宽容和谐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战天斗地、变革更新、救亡图存)、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民族自豪、忧国忧民、忠心报国)

(二)西方文明的基本精神是:个体主义精神、功利主义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民主法治精神

(三)从文明类型来看,中西文明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伦理型与法理型、内向型与外向型、整体性思维型与分析性思维型、家族本位型与个人本位型四方面。5

在人与自然方面。中国文明是天人合一,而西方文明是征服自然;在家庭关系上,中国是家族本位精神,而西方是个人本位;在民族关系上,中国是协和万邦,西方是征服世界;在宗教信仰上,中国是兼容并包,而西方是唯我独尊的精神;在思维方式上,中国是和谐统一理论,而西方是非别对抗理论。由此看来,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我们不能说谁的文明是好的,而谁的文明是落后的,因为文明没有好坏落后先进的区别。不管你是站在哪个角度上来看文明,都应该看到文明的差异性,并包容文明的差异性。

虽然中外文明,从古至今都存在着差异,但世界是一个大的统一体,所以中外文明也存在着自身的统一性。

六、中外文明的统一性

中外文明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形成了世界文明的统一体。中外文明存在着很多的不同,比如政治制度,教育方式等,但是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各个国家的教育都存在着一定的政治性,都有为政治服务的事实。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西方大多是资本主义制度,虽然体质不同,但是经济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中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制度并存的制度,和说明中国也有私有制的存在,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是私有制,这说明中国的经济制度和西方还是存在共性的。这就像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中西文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文明或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并不是冲突的根源,而是互补的基础。文明差异性是互补的基础。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文明或文化差异性有利于取长补短,有利于文化创新和发展。首先,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动力。越是异性、异质的文化,互补性也就越强。其次,文化多样性是创新和创作的源泉。文化创新或某种新文化的创造,在许多情况下是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产生的,有不少是在异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或是吸收了其精华而创造的。异文明交流是互补的途径。越是异性、异质的文化,越有必要交流,越有可能从对方吸收有价值的东西。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文明或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同时也是各民族文化丰富、繁荣的重要因素。

世界文明是一个有差异的统一体,由于它的统一,促进了文明的交流,又要 6

它的差异,促进了文明的进步,我们应该宏观的对待这一问题。两种文明只有和谐相处,人类社会和文化才会发展,世界才会安宁。我们既要欣赏东方文明之美及其伟大贡献,也要欣赏西方文明之美及其历史价值;既要继承东方的智慧,也要吸收西方的智慧。文化保守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都不是科学的态度,不利于中华文明的复兴和发展。中西文明彼此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生共荣,并行发展。

【參考文獻】

【1】谢光云;房列曙.中外文明是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 【2】何乃英.东方文学概论.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1999年 【3】蒋成勇.世界文学史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4】谭家健.中国文化概要.台北市文明书局.1989年

教科院 初等教育二班 200811123059 游力苏

第四篇:文明史

十字军公元十世纪到十二世纪西欧地区发起了一场旨在解放耶路撒冷,帮助东方的基督教徒对抗伊斯兰人的运动。因为军队以十字架为标志,故称十字军。教皇和拜占庭皇帝借此释放贵族和民众狂热的宗教热情,提升教皇权威。但实际上十字军对所占地区造成了极大破坏。犬儒学派:由安提斯泰创立,第奥根尼斯得到了发展。“犬儒”这名称也标志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主张快乐基于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倡导一种自然和自由的人生观,认为快乐得自于自身自然需要的满足,为满足这种需要可以采用任何合乎自然的方式。第奥根尼斯极力批判现实中的一切秩序,但不去积极抗争,而是消极逃避。犬儒学派是城邦末期人们情绪没落的一种体现。

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唯心主义哲学,属于欧洲中世纪特有的哲学形态,是天主教教会用来训练神职人员,在其所设经院中教授的理论,故名经院哲学。产生于11~14世纪欧洲 基督教教会学院的一种哲学思潮。它是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的、烦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信仰、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

米利都学派:产生于公元前7-6世纪,由泰勒斯创立。他们热衷于探讨宇宙的起源,把世间万物的基始归结于自然界的某种物质。以朴素的唯物论思想从传统宗教对世界的神学解说中摆脱出来。

斯多葛学派:创始人是芝诺,该派的主要观点是,在世界和宇宙理想面前,一切民族和国家和个人都是平等的。理性是人类追求幸福的重要基础,人类格局理性做事就是善行,通过理性和心灵才能理解宇宙的神性,人应该修己克身,只有当个人肉体的欲望和弱点被克服后人才有清醒的直觉,该学派注重现实和实践,关心政治,对当时政治实践有很大影响 伊壁鸠鲁学派改派认为宇宙万物乃是无数极为细小的原子所构成,原子以不同的方式组合随有不同的事物产生,人生至善为享乐,至恶为受苦,要记得到快乐又摆脱痛苦,唯一的方法是追求内心恒久的平静和道德上的满足,这种满足是与肉体感官短暂的享乐无关的,该派要求人们隐居避世不关心现实和政治,追求极端的个人主义。

《奥义书》:印度最经典的古老哲学著作,用散文或韵文阐发印度教最古老的吠陀文献的思辨著作。奥义书在很大程度上为后来印度哲学的基础。在哲学方面,奥义书特别注意实在的性质。关于独一至高存在本体的概念逐渐形成,以知识为求得与之融合为一的途径。

采邑制度:中世纪在西欧实行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采邑是世袭的。国王将大部分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臣下,然后级级向下分封,从而形成了一个以土地为纽带的领主和下属之间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封臣,封臣也有义务为领主服务。在采邑之内,领主享有各种特权。骑士制度: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骑士意味着一个阶层。原本骑士是隶属于贵族的士兵,并且有义务为王国作战,作为报酬,他们管辖部分农地收取农租。这样在王国的贵族和骑士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契约式的雇佣关系。后来具有地主身份的骑士渐渐形成了一个固定的阶级,他们已然成为贵族、统治者的附庸。而十字军东征则把骑士阶层推向极度繁荣的历史时期。述评埃及人的宗教:古埃及是一个笃信多神的国家。在宗教信仰中,官方以太阳神崇拜为中心,强调形式,主要服务于王室。民间信仰多种神,更强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在诸神之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太阳神和冥神,对于两者的信仰反映了古埃及人循环式的思维方式。太阳神和冥神寄托了古埃及人对现世生活的热爱和对来世的期望。太阳神崇拜的产生和发展与王权的演变密切相关。而以奥塞里斯为中心的来世观和“来世审判”思想的出现,则反映了冥神对古埃及人巨大的影响

1.分析中世纪后期欧洲十字军运动的原因: 1 宗教运动对十字军运动的重要性。①出于灵魂拯救的因素,在西欧出现了大规模的朝圣运动。②通过宗教战争能够以宗教为纽带实现内部团结。③欧洲内部的纷争不止,教皇企图将已有的内部斗争引导到近东,对抗伊斯兰,发泄过剩的宗教热情。2 争夺巴勒斯坦。①当时欧洲存在的嫡长子继承制,是大量出身高贵的人在当地处于政治和经济上的不利地位。而传说巴勒斯坦地区物产富饶,他们希望夺取巴勒斯坦的财富改变原有的生存状况。②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教的发源地,而犹太教与基督教存在很深的渊源,巴勒斯坦被视为圣地,教皇希望把它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3 直接原因:近东的奥斯曼衰落,为东征创造了条件,而东罗马帝国在阿拉伯的进攻下,土地打量沦陷,其君主希望借助西方的势力来重现往日的辉煌。3.简述中世纪后期基督教教规新方式的主要内容:1传统的悲观厌世宿命论,逐渐过渡为认为现实生活也非常重要,同时为灵魂拯救做准备,人生来并不都是有罪的。2 传教士由主教任命,并须得到教皇确认。圣事是人们与上帝对话的媒介。传教士在主持仪式的时候,是与上帝合作的,具有神性,而在结束时则变为普通人。3 在1059年,出现了有权产生教皇的红衣主教团。4 当教徒违背基督教教义时,教会有权开除其教籍。教徒可以在教会进行口头忏悔以求上帝宽恕。

4.封建主义基本定义的内涵1 封主接受封臣的赏赐采邑,统治权属于采邑,如果不承担对封主的义务,封住有权收回采邑,采邑则丧失2 一切统治权都是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之上,封主按照人法和神法进行统治,而封臣必须接受封臣公正的管理3 封建主义建立在有限的君权之上,反对绝对权威,法律只包括习惯法和神法,无人可制定法律。

5.简述行会制度的主要理论依据1 行会制度是与资本主义制度背道而驰的,在其内部反对竞争,反对技术革命,反对与外界的交流2 体现了中世纪基督教的禁欲观念3 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其成员提供商品和服务,保证其基本的生活保障。产品须以公正的价格出销,反对暴利,成员不允许私自革新技术,提高生产力4 任何人任何人出合理的需求之外,无权占有更多的物品。任何人如不进行正常的劳动和冒险,不能获得报酬

6.简述伊斯兰教三大教派的区别 1 什叶派认为历代哈里发只有是默罕默德家族的人才能担任,而其他的都是违背默罕默德意愿和窃取权位的行为,而逊尼派认为历代哈里发的地位是否合法应当诉诸安拉解决,穆斯林内部不应因此争执不休甚至相互攻杀。2 什叶派与逊尼派不同,出了同样尊奉《古兰经》规定的各项信条,履行宗教义务外,还崇尚伊玛目学说3 逊尼派认为历代先知作为受造之物皆属常人。什叶派却认为阿里及以后诸位伊玛目不仅具有先知一般良好的品质,而且皆非凡人,具有安拉赋予的灵智和神光,具有不缪性和免罪权 4 崇尚所谓的圣徒和圣墓,也是什叶派区别于正统穆斯林的明显特征5 苏非主义区别于两大主流学派的具有明显的禁欲倾向和苦行色彩。体现了身居下层的穆斯林民众对统治者的消极反抗。追求凡人和安拉的统一,构成苏菲主义神秘思想的原则。与伊斯兰教传统观点:安拉是宇宙的主宰,凡人只有敬畏和顺从安拉不同,苏菲的神爱伦将安拉也是为爱的对象,人生的真谛不仅在于认识安拉,而且在最终达到与安拉的合一。安拉的本体是唯一的实在。6 苏菲主义并非独立的政治宗教派别,只是表现为特定的信仰方式和生活原则。7.简述伊斯兰教的历史作用1 伊斯兰皆兄弟,反对相互攻伐2 为阿拉伯人的统一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3 创立伊斯兰教,排斥犹太教和基督教对人民的影响,利用人民的宗教思想、民族意思对外扩张4 倡导皈依顺从,主张社会不平等,是安拉的预先安排,同时倡导救济贫民,释放矛盾,是整个阿拉伯民族在默罕默德的影响下接受神权国家5 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从分解的部族到民族的统一,从血缘关系到国脚政权的建立

9.琐罗亚斯德教的主要特征以《波斯古经》为经典,主张善恶二元论,认为火、光明、清净、创造、生是善端,而黑暗、恶浊、不净、破坏、死是恶端。善端的最高神是阿胡拉·马兹达,即智慧和主宰之神。恶端的最高神是安格拉·曼紐,即凶神。两神相斗,光明最终取胜。同

时该教认为人有自由选择的意志,也有决定自己命运之权,存在末日审判。反对多神崇拜与牲畜献祭甚至巫术。

10.犹太教的主要教义1.创造主创造并主宰宇宙及一切受造之物。2.创造主为独一无二真神。3.创造主无形无体无相。4.创造主是最先的,也是最后的。5.创造主为唯一应受敬拜之主,此外别无可敬拜之物。6.先知一切传述皆真实无妄。7.摩西是先知中最伟大的一位。8.律法为神向摩西所传,并无更改。9.律法不可更易。10.创造主洞察世人一切思想行为。11.创造主予遵守律法者奖赏,对践踏律法者惩罚。12.复国救主弥赛亚必将降临,应每日盼望,永不懈怠。13.人死后将复活。

12.简述古希腊时期宗教的特征

古希腊早期奉行“万物有灵”的理论,后来演变产生了神的体系。共有三代。起初是地神盖娅,她是万物及众神之源。第二代是泰坦巨人,第三代是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诸神。古希腊的宗教在发展那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首先是多神崇拜。古希腊宗教渊源极为广泛,加之城邦林立且政体与经济形态各异,所以神的来源广、数量多。其次,古希腊神人同性的特点十分明显。其

三、古希腊宗教活动频繁,但祭祀仪式相当简单朴素。其

四、古希腊神庙虽然众多、宗教事务繁杂,却没有形成特殊的祭司阶层。

16.耶稣的学说:一种说法:耶稣是救世主,是上帝的神子,他被派遣到人世来受难,为人类赎罪而死;他们相信耶稣在坟墓里呆三天便会复活而且灵魂将升入天堂;并且在未来的特定某一时刻还会从天堂降落人间进行末日审判。另一种说法,上帝是天上的父,人们之间是一种兄弟关系;欲施诸己者,必施诸人,对自己怎样就要对别人怎样;宽恕和蔼自己的仇人;以善报恶;自我克制;谴责虚伪和贪婪;反对把仪式作为宗教的要素;世界末日即将来临;复活和天国的建立。

17.简述拜占庭在法律上的成就其显著成就在于对古代罗马法的编纂和修订。公元527年,查士丁尼即王位,立即决定对现存法律进行编纂、修订,使其成为他统治的官方依据。查士丁尼钦定了一个法学家委员会来完成这个工作,即《查士丁尼法典》。这部法典系统审定了自哈德良至查士丁尼统治期间颁布的所有法令。之后,又汇集查士丁尼和他的继任者颁布的法令,编成了《法令新编》。后来又编成了《法理汇要》和《法学总纲》。这四部著作被合编为《民法大全》,把罗马法较为完整的保存下来,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19.谈谈佛教的演变过程及教义主张

①佛教兴起于迦毗罗城,由释迦牟尼创立,因其通俗易懂,迎合了当时普通民众的心态,佛教在南亚地区广泛传播,并流传于南亚之外。阿育王时期,佛教与统治阶级结合,被立为国教,其性质逐渐变成统治人民的工具。因在传播过程中人们对其教义发生分歧,逐渐形成若干教派。主要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在东亚的中国、日本等国,佛教与当地文化相融合,焕发出新的生机,而在南亚,由于印度教的兴起,佛教渐趋衰落。②基本教义是四谛说、十二因缘说、五蕴说和因果报应说。四谛说是佛陀所传的最根本的教义。四谛就是关于人生苦恼和摆脱苦恼的四大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十二因缘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皆有因缘,有生有灭。五蕴说是佛教的哲学理论基础,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因果报应说认为人有了欲望,必然有思想和行动,这样就会造成其后果——“业”“业”既是欲爱的后果,又是以后的因,于是因果相连、生死轮回不止。

21.希伯来人的历史影响①对基督教的影响。除了撒都该派以外的犹太教所有派系,都对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有强烈的影响。基督教从犹太教中吸取宇宙起源论、《十诫》、和很大一部分神学。②在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影响。希伯来人的道德观念在否定长期以来各国占上风的伦理学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对早期的希伯来人来说,所谓正直就是遵守戒律。虽然宽容厚遇和社会正义的积极道德在先知时代得到迅速发展,但在随后的时期它却部分被残存的僧侣影响所覆盖。在政权方面,希伯来人关于有限治理、法律主权、尊敬显贵、尊重人格的思想都对现代民主的形成产生了作用。犹太教的传统以及基督教和斯多葛派的哲学影响在促进人权、发展自有事业方面都有其贡献。22.简述日耳曼人对中世纪欧洲封建主义的影响?

(1)把法律看成习俗的产物,而不是君王个人意志的体现。(2)把法律看成是个人的私有财富的观念,个人到哪里,就可以把法律带到哪里;这和罗马把法律局限于某一地区相反(3)统治者和臣民间是契约关系的概念,这包括保护和服从相互交换的义务(4)封君和封臣的荣誉关系的理论,这种关系产生于日耳曼的扈从也就是军事集团制度。根据这种制度,战士受到荣誉和忠诚的约束,要为他们的领袖效劳。(5)神裁法是封建法庭普遍采用的审判方法(6)推选国王的想法 23.对比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异同点

古希腊罗马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这两大文明在范围上都是地中海文明;在性质上都是奴隶制文明,同属“海洋文明”;在政治上杰出人物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政治体制;在文明形成过程中都有一个渐次拓展和不断吸纳、改造与创新的过程;都曾在地中海世界引领风骚、交相辉映,成为西方文明的源流。这两大文明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国家形式:古希腊始终是一个小国林立的城邦世界,每一个城邦都长期独立自治,各城邦之间一般是平等的邻邦关系,因此古希腊始终未能完成统一。罗马在各地建立行省,实行统一的集权制。

二、政治体制:古希腊经历了从君主个人统治到贵族集体统治再到全体公民集体统治的制度演变,在古代首次实现了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罗马摆脱了君主制后建立了共和国,但是一开始权力就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是一种贵族共和国,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和疆域的扩大,共和国转变为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三、文明拓展方式:古希腊通过殖民拓展了希腊文明,扩大了希腊城邦之间的经济往来,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殖民过程中,希腊不断吸收外来先进文明,为创造希腊自己的独特文明奠定了基础。同时殖民也极大地拓展了希腊世界的范围,开阔了希腊人的眼界,使希腊本土与整个地中海、黑海地区成为一个有密切文化联系的整体。罗马在继承和发展古希腊文明、吸收外部文明的同时,在兼并战争和扩展疆域的过程中拓展了罗马文明。

四、政治文明贡献: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在政治文明领域的最大遗产就是其城邦时代实行的民主制度。希腊城邦本身就是公民集体联合的国家组织,因此尽管政体存在差异,但都不同程度地实行民主政治。民主制下每个公民都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的成员,各级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罗马法是罗马政治文明中最伟大的成就,它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体系。它不仅严格界定了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而且阐明了相关的法理,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依据,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第五篇:元朝的经济和中外交往 教学设计示例二专题

元朝的经济和中外交往 教学设计示

例二

第十四课 元朝的经济和中外交往 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棉纺织业的发展和黄道婆的贡献,大都的繁荣兴盛景象,运河的开凿和漕运的发展,规模空前的海运,发达的海外贸易与频繁的中外往来。

[能力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元朝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海外贸易的成就,中外交往的发展,同元朝实现大统一的关系,以便培养学生观察各种历史现象内在联系的本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

1.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棉纺织业的发展则是元朝经济最突出的成就。

2.元朝手工业,交通运输和海外贸易的成就以及中外交往的发展,都是和全国实现大统一的局面分不开的。元朝海运是我国交通运输史的空前壮举。

教学重点

元代的棉纺织业、元大都、运河漕运和海运。

重点分析:1.棉纺织业的发展,是元代经济发展最突出的成就。2.大都是元朝的都城,是全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也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集中体现了元朝的经济、文化和对外交往的繁荣。3.南北运河的全线修通,不仅促进了元朝漕运的发达,巩固了元朝的统治,而且为后世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4.元代海运是我国交通运输史的空前壮举。

教学难点

本课内容头绪多,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注意条理清楚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照顾全面。

[新旧知识联系点]

1.元朝统一和社会经济及中外交往发展的关系。

2.隋朝和元朝大运河的比较。

3.两宋和元朝植棉面积的扩大,同棉纺织业发展的关系。

[教学设计]

确立目标,指导学练,讨论解疑,总结深化,练测评估五步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元朝在哪一年建立,开国皇帝是谁,都城在哪里?哪一年元朝统一全国?

2.元朝行省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导入新课]

师:1279年,元朝灭掉南宋最后一支

抵抗力量,统一了全国。元朝的统一有哪些历史作用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生:元朝统一的历史作用有:

1.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2.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了贡献。

师:回答得很好!不过元朝的统一除了上述两个作用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那就是促进了元朝社会经济和中外交往的发展,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一下。

第14课 元朝的社会经济和中外交往(板书)

[确立目标]

师:同学们分析一下标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几个大问题呢?

生:两个。1.社会经济;2.中外交往。

师: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内容,然后讨论一下我们这节课要掌握哪些知识呢?

生:1.元世祖重视农业的发展;2.纺织业的新发展;3:闻名世界的元大都;

4.漕运和海运;5.泉州港的兴盛和中外交往的发展。

师:好!下面我们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学习目标、师生共同阅读明确)

[指导学练]

一、元世祖重视农业(板书)

1.元初农业生产的破坏(板书)

师:同学们想一想,元朝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

生:蒙古族。

师:蒙古族的生活有什么特点?

生:蒙古族过着游牧和狩猎的生活。

师:初入黄河流域的蒙古贵族,对中原先进的农业文明采取了什么态度?造成了一种什么结果呢?

生:破坏。蒙古贵族夺取大片农田,改作牧场。黄河流域的农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蒙古贵族夺占农田为牧场,企图用自己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来代替中原的农业生产方式,这是

一种历史的倒退。其结果不仅造成北方农业遭到严重破坏,生产水平急剧下降,而且也激化了民族矛盾,危胁到元朝在中原的统治。随着元朝的统一和政治形势的变化,元朝统治者逐渐认识到恢复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开始由破坏农田转而重视农桑,把农业生产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出示(出示课件:元世祖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引导学生阅读诏令)

2.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板书)

师:元世祖是蒙古贵族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统一了中国,颁布了行省制度,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元世祖为政开明,勇于接受中原文化,重视农业发展。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一下教材,归纳一下元世祖采取了哪些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呢?

生:禁止圈占农田作牧场;2.在中央设立专管农业的机构,派人到地方检查

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情况,把户口增加和田地开垦的多少,作为考核地方官政绩的主要标准。3.修治黄河。

师:很好!这些措施促进了北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经过各族人民长期的辛勤劳动,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又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同学们,你们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国人民开始大量穿棉布衣服吗?(停顿)学习下一个问题后,你就会得到答案。

二、纺织业的新发展(板书)

师:棉纺织业的发展离不开棉花的大量种植。同学们回忆一下两宋时期棉花的种植范围,可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生:北宋时,棉花在两广和福建普遍种植开来,到南宋后期发展到长江流域。

植棉区的扩大,为元代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师:元朝时,江南纺织业发达,棉布成为江南人们的主要衣料。也就是从元朝起,我国人民开始大量穿棉布衣服。

松江是元朝的棉纺织中心,当地农家妇

女黄道婆,推广了黎族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对棉纺织业发展有很大贡献。下面,我们看大屏幕,了解一下黄道婆。(出示课件:黄道婆像及生平简介)师: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呢?

生:1.推广黎族先进的棉纺织技术;2.改进了一套棉纺织工具。

师:归纳得很好!黄道婆创造的一套“擀、弹、纺、织”’的生产工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尤其是她创制的三锭三线的脚踏式纺车,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纺织效率,比欧洲的“珍妮机”早了500年。黄道婆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女纺织家,是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勤劳、勇敢、智慧的代表。

师:同学们根据教材内容和学习的有关材料归纳一下元朝棉纺织业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总结)

生:1.棉纺织业生产规模扩大,棉布成为江南人民的主要衣料。

2.棉纺织技术先进,出现了提花和印

染等水平很高的工艺。

3.纺织工具先进,生产效率提高。

师:元朝的手工业,除了棉纺织业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外,还有哪些行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呢?请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出示课件:元朝手工业分布图)

生:除了棉纺织业外,获得巨大发展的还有丝织业、陶瓷业。

师:很正确。元朝同很多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其出口货物主要是丝织品和瓷器,这主要得益于丝织业和陶瓷业的发展。

师:下面,同学们从地图上找到松江和大都的位置。

生:指出位置。

师:松江是元朝的棉纺织中心,我们刚讲过,而大都则是元朝的都城,闻名世界的大都市。西方大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描述大都的情况说:“城是如此美丽,布置的如此巧妙,我们竟是不能描写它了!”下面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大都的雄伟壮观和昌盛繁荣!

三、闻名世界的元大都(板书)

师:请同学看一下大屏幕。

(出示课件:元大都简介、地图:1.元大都平面图;2.元朝的对外交往图)

在看的过程中思考:

1.元大都的由来;2.元大都的布局特点;3.元大都繁荣的表现。

师:哪一个同学介绍一下大都的由来?

生:元大都是今天北京城的前身,金代称中都,元世祖时,改称大都,作为元朝的都城,大都是元朝在金中都遗址上建筑的一座新城。它于1267年开工兴建,于1285年建成,历时18年之久。

师:很好!哪一个同学结合“元大都简介”、“元大都平面图”和教材有关内容,谈一谈元大都的布局特点?

生:1.城市布局规整。南北略长,呈长方形,基本上采用传统的中轴对称形式,宫城称“大内”,在城南中部,皇城在其周围,商业中心在积水潭一带。2.规模宏大,城周28600米,有11座城门,南北干道和东西干道各9条,“人烟百

万”。

师:归纳得好!那么大都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1.人口众多,大都人口有四五十万;2.商业繁荣,拥有各种各样的集市。据说,每天运进城里的丝,就有1000车,世界各国使节、商人、僧侣、旅行家络绎不绝的来到大都,无不惊叹大都的繁荣富庶。3.文化繁荣,大都是戏剧中心,聚集了许多文人;4.交通发达,陆路、水路四通八达,联系国内和国外各地(上述的三个问题,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总结)。

师:很正确!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大都不仅是元朝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还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马可·波罗描述大都的繁荣时说:“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元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同时,交通运输业,尤其是水路运输也取得巨大发展。它主要体现在漕运和海运

上。

四、漕运和海运(板书)

(出示课件:元朝漕运和海运航线图)

1.发展的原因(板书)

师:元朝灭亡南宋统一全国后,南北方面经济交流进一步扩大,大都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出示课件)同学们思考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元大都的各政府机构和士兵的粮食及其它物质供应都依靠江南。

师:为什么依靠江南呢?

生:因为唐宋以来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繁荣富庶。

师:元大都地处北方,人口众多,所需粮食和其它物质主要靠什么途径从江南供应呢?

生:漕运和海运。

师:好!这就是元朝漕运和海运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我们首先学一下漕运。

2.漕运(板书)

师:什么是漕运?

生:历代王朝把各地的粮食等物质通过水路运输到京城,叫漕运。

师:在海运开拓以前,大都所需的江南粮食及其它物资,主要是通过运河北运的。但元朝以前,南北运河基本上还是隋炀帝时所凿通的那条运河。(出示“隋朝运河图”)这条运河年久失修,多处淤塞,而且路途曲折迂回,水陆并用,劳民伤财,极为不便。(结合“隋朝运河图”进行讲解)

师:为了解决运输困难,元世祖下令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指“元朝漕运和海运航线图”讲解)会通河从山东东平到临清,全长250多里,通惠河,由通州到大都,全长160多里。这样,就使原有的运河连接了起来,漕运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加强了京师与最富庶的江南地区的联系。至此,南北大运河全线凿成,我国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四大流域通过这条运河连接在一起了。

同学们结合地图比较一下,元朝大运河相比隋朝大运河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而元朝大运河以大都为中心。(2)隋朝大运河迂回曲折,元朝大运河在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以后,渐渐变直,路途缩短,更有利于航运。

师:观察得很仔细!元朝大运河就是今天京杭大运河的前身。全长1700多公里,是世界上人工挖掘的一条最长的河,它是苏伊士运河的10倍,是巴拿马运河的20倍。它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为人类创造的人工奇迹,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

元代新运河的开凿为南北交通的发展和物资的交流提供了重要条件。元末时,两淮运使宋文瓒说:“世皇开会通河千有余里,岁运米至京都五百万石”。可见这条运河在整个元代都是十分繁忙的。

大运河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由于运河有时因天旱河水太浅,漕渠时常败坏,给漕运造成了困难。为了解决河运的困

难和补助河运的不足,元政府还创办了规模空前的海运。

3.海运(板书)

师:(引导学生看“海运航线图”)粮船由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东海、黄海、渤海到达直沽,再转往大都。同学们结合课件内容分析一下,元朝海运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出示课件:元朝海运情况摘录)

生:(1)海运运输量大;(2)海运便捷,顺风时半月可达;(3)海运运费较低,最经济合算。

师:很好!元代海运的开辟是中国海运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对于商业的发展,大都的供给和繁荣,南北交通的畅通、航海技术的提高,都具有重大的作用。

在元朝,版图辽阔,经济繁荣,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旅行家到中国来,中国的海外贸易和中外交往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下面,我们学习本课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泉州港的兴盛和中外交往的频繁。

五、泉州港的兴盛和中外交往的频繁(板书)

1.泉州港的兴盛

师:元朝同很多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泉州是元朝的最大港口,极其兴盛。泉州六胜塔是泉州港兴盛的历史见证。(出示图片“泉州六胜塔”)哪位同学谈一谈泉州港的兴盛情况?

生:泉州当时生长着很多刺桐树,以“刺桐城”闻名世界,港内经常停泊着数百艘海船,大量货物在那里汇集和起运。[1] [2] 下一页

下载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文明史

    【单选题】《国史大纲》的作者是(C)。 A、姚中秋 B、陈寅恪 C、钱穆 D、王国维 2 【单选题】学习中国文明历史的主要目的是(D)。 A、发思古之幽情 B、熟悉历史 C、了解历史上重......

    古希腊文明史

    古希腊文明史 古希腊史是西方文明史的开端,其创造者是居住在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岸、黑海沿岸、南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古希腊人。希腊半岛是古希腊人活动的中心......

    201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经济文明史专题复习3

    3eud教育网 http://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专题三历代统治者的经济政策(或促农措施) ●知识梳理 ▲经济政策: 1、春秋:(略)。 2、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奖......

    中外货物买卖合同(二)(五篇范文)

    中外货物买卖合同(二) 合同号:______________ 签字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卖方:中国________________公司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报挂号:____________________ 电传......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

    读《世界文明史》产生的几点思考和涟漪五一期间选读了威尔·杜兰的著作《世界文明史》的部分章节,我不禁由衷地钦佩杜兰博士的对工作细致的精神与对历史的严谨态度。觉得该书......

    世界文明史作业(范文模版)

    一、费孝通老先生在80寿辰时,曾经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结合所学世界文明史内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国际形势谈谈你对这句话......

    世界文明史(大全五篇)

    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义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来运转的,而市场上择优选购、讨价还价、成交签约,都是斟酌思量之后的自愿行为,这就是自由......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

    当我在秋林书城发现由北京大学马克垚教授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一书时,真是爱不释手,掏出120元钱买了此书上下册,世界文明史读后感。读后感想颇深,特写感受如下:一 中国古代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