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史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07:3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方文明史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方文明史读后感》。

第一篇:西方文明史读后感

阅读这本书,是非常快乐、重建信心的过程,因为由渔猎采集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人类尽管面临种种磨难——来自大自然的灾荒,来自人类自身创造的灾害,如战争、奴役等到,但人类从未被打倒过,作者在书中第五页写道“特定时代的人以符合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和发展阶段的方式去努力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并使他们的生活颇有建树,西方文明史读后感。”

看来是的:西方科技进步导致人类对自然及自身命运的掌控能力提高、人类寿命的增长、活动范围甚至拓展到太空;民主制度的建立消除几千年来统治者对民众的高压统治、国际外交秩序与贸易关系的建立,改变了即往以战争做为得到资源的毁灭性手段。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下结论说‘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西方文明史及西方社会的现状已经是证明。

可是,除西方发达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家呢?近代世界所能享有的科技文明成果,几乎全部由西方世界提供,在农业文明时代曾经富裕兴盛过的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中华文明,不是彻底衰退,就是不断在演替兴亡的怪圈中循环,文明失去自我更新的能力,倘若不是西方文明的传播、冲击与滋养,这些文明古国现状将如何?

作为一个以增长见识为目的普通的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不自觉会将本身或本民族的遭遇所带给自己的疑问与阅读内容作对比:为什么西方文明能不断克服所面临的困难并改进,而我们的民族照通常所言,只能在朝代的兴替中循环不前呢?

为什么在公元1500年前后,西方基督教文明能一枝独秀兴起?什么是决定性的因素?是源于希腊文明的惠泽?是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或者是戴蒙德所认为的地理环境决定吗?

照此推论,一则未必不是倒果为因,二则难保不会为种族优越论者提供依据,读后感《西方文明史读后感》。何兆武先生曾经著文分析各国社会的发展形态,认为西方社会的发展轨迹是非常态的,可是他没有分析说为什么常态就是“衰退、停滞”?常态与非常态,内在包含何种不同的因子?

如果说西方文明中有进步因子,那19世纪的中国和日本,同样遭遇西方文明的冲击,为何日本文明能够很快得以新生成为亚洲强国,而中华帝国却不断受到屈辱。

倘若如某些学者所言,儒教文化的因循守旧该当此罪,那么日本从前也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该如何解释日本的成功?不管是从感情上还是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探究,不是单项选择题,不是多项选择组合,只有猜测。客观角度,说中华文明因循守旧,都不符合历史事实,正如美国史学家徐中约先生所言:“中国近代史,不只是被动应对外界入侵与压迫的历史,也是主动应对并变革的历史。”那么,又有一个问题产生:“什么是成功因子?”

追问历史,希望可以借古鉴今,可纵使史料浩繁,也不能涵盖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许这个问题会如我们在生活中的许多际遇一样,答案难寻,或者我们不应该去追寻“它为何演变至现在的状况”,而应着眼于了解“现在的状况是什么”?“现在的状况好吗?”“哪些是好的。”如果是“好”的,是否可直接“拿来”造福于我们的民族?

这些是我们的先人自1840年以来一直在思索的问题、是不会止息争论的话题,如果说中华文明以前所进行的变革的努力没有成功,是因为没有受到强大外力的冲击、推动与润泽,那么,现在,以开放的心态,借西方的眼来审视自己的不足并吸收养分,按照汤因比的理论,这次中华文明的自我更新是否会成功呢?身为一个中国人,是否可对自己的民族进步永怀信心呢?

这是我从《西方文明史》这本书得到的的思考与信心,只是不知道这路还会有多长?

第二篇:《西方文明史》读后感

我对民族主义的理解

1848年欧洲革命后,民族主义发展起来,据《西方文明史》的记载:民族主义可被定义为共同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其国家的忠诚,民族主义是在1850年萌芽的,”按概念的理解,我认为早在1850年以前就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民族主义,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强烈的认同感和忠诚,美国的独立战争可能要在1850年以后,法国大革命就不可能可以进行那么久,还有席卷整个欧洲的革命风潮,他们的革命就不只是单纯的反殖民反封建反压迫,我觉得应该不是,像发生在1566年的尼德兰革命,被称之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南北双方代表在召开三级会议的时候一至通过了《根特协定》这个协定里面有一项内容是:“宣布恢复尼德兰的统一和各城市原有的特权,废除西班牙总督阿尔伐颁布的迫害异端没收财产的一切决定,决定各省联合,共同驱逐西班牙统治”他们为什么有统一,摆脱殖民压迫的想法?我觉得迫于客观原因外,还有一个就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而这种民族自尊心恰恰反映出了一种对祖国的认同和忠诚(待续)

第三篇:西方文明史学习心得

西方文明史学习心得

一直以来对西方的文化和文明都颇感兴趣,记得以前曾经拜读过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被书里所描述和记载的古代文明所折服,似乎也随着作者一起踏上了寻找人类古代文明路基的征程。书中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文明之所以称为文明,是与它周际的生态相比较而言的,因此,它注定与野蛮和落后为邻。如果两方面属于不同的政治势力,必定时时起战火;如果两方面属于同一个政治范围,必定天天有内耗。”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先贤们就认识到,若要培养经国济世之才,就必须传授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在这里面有一半都是公共教育的范畴。西方的教育家也非常重视公共艺术教育,提出博雅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西方文明史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知识面,提高修养,最重要的是,可以影响课堂,树立人文教育的起点。西方文明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是一门公共艺术教育,与很多专业学科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授课者须具备通识教育理念、深厚的西方文化知识沉淀以及东方、西方文明比较视野和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这对学习者也同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习完了清华大学外文系陈永国教授主讲的西方文明史,受益匪浅。陈教授从用其渊博的历史、地理、哲学、文学、艺术、建筑及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从全新的视角论述了文化的定义以及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即“经过特定文化的教化、开化的过程就是文明的过程”。课程注重向我们展示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明。使我们对彼得拉克、薄伽丘、米兰多拉、马基雅维利、马萨丘、莎士比亚、洛伦佐·瓦拉、洛伦佐·德美第奇、若斯坎·德·普雷、波提切利、达芬奇、阿里奥斯托等艺术家和文学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灵魂,那么人文主义教育就是恢复这种灵魂的精神食粮。要了解西方文化及文明发展历程,必须先了解西方文明史,进而了解形成西方人性格特征、国民性、思维方式、文化传统、以及与东方文明的差异的缘由。学习西方文明史,了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人文素养。东西方文化虽然产生于不同的背景,具有其各自的特点,但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而是互补,两者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融合正是21世纪全球文化的发展要求。在全球化的时代,不管是大学教师还是大学生,学习西方文明史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了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了解东西方文明的优缺点,有助于形成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所产生的新文化,把全世界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以和而不同、和谐共处的理念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服务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四篇:西方文明史 古希腊神话论文

西方近代文化精神的重要源头古希腊神话

摘要:神话是一种文化积淀,也是一种民族意识的积淀,直至今天,它仍以无穷的魅力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在漫长的西方文明发展史中,希腊文明曾放出璀璨的光芒。古希腊的戏剧、建筑、绘画、雕塑等都从古希腊神话中汲取养料。所以可以说,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化百用而不厌其烦的素材,这已是人所共知的。本文重在试图探索西方文化从古希腊神话中汲取的两钟重要的精神血液即人本和理性,这两种精神恰是整个西方近代文化的两个主要精神。关键词:西方近代文化 精神 源头 古希腊神话

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形成时期很早,是远古一代代人集体创作的结晶。神话起初口传,后来见之于书面文字。它的最早的传世书面文献当推荷马史诗。史诗中除了主体故事外,还提及了许多其他的神话故事,那些故事显然在当时已是广为流传、普遍知晓的。在荷马之后不久有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的长诗《神谱》,扼要地记述了许多神话故事,并立力图把那些故事谱系化。古希腊悲剧的题材基本都是取材于神话,是作家对那些神话故事的现实理解的戏剧体现。希腊神话在人类思想文化艺术史上始终光彩夺目,经久不衰。

希腊文化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和中国商周文明略有相像之处。他们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在那原始时代,他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在他们想像中,宇宙万物都拥有生命。然而在多利亚人入侵爱琴文明后,因为所生活的希腊半岛人口过剩,他们不得不向外寻拓生活空间。这时候他们崇拜英雄豪杰,因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的民族英雄故事。这些众人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经由时间的淬链,就被史家统称为「希腊神话」,西元前十一二世纪到七、八世纪间则被称为「神话时代」。神话故事最初都是口耳相传,直至西元前七世纪才由大诗人荷马统整记录于「史诗」中。我们现在所知的所有古希腊神话的故事都来自《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谱》和《工作与时日》。《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两部。《伊利亚特》记述的是古代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交战攻打伊利亚特的经过。《奥塞德》描写了希腊军返航途中的种种遭遇,荷马之后的赫西俄德写了《神谱》和《工作与时日》希腊诸神的渊源,历史的发端。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间,希腊三为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匹得斯的经典著作也极大的丰富了希腊神话的内容。古希腊神话主要包括神的故事、英雄传说。前者包括关于天地的开辟、神的产生、神的谱系、人的起源和神的活动等故事。古希腊神话里希腊有十二主神,他们住在希腊北部的奥斯匹斯山上。他们是管雷电的天神宙斯、天后家空之神赫拉、海神波塞东、太阳神阿波罗、月亮神阿尔忒弥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女神阿弗洛狄特、战神阿瑞斯、火与工匠神赫尔斯托斯、众神使者赫尔墨斯、农神得墨忒耳、灶神赫斯提亚。此外还有小神仙爱神厄洛斯、学问和艺术女神缪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古希腊神话除诸神外还有英雄传说,主要反映的是遥远的古代社会生活及人类心智、物质发展之后与自然的斗争,还有许多是反映人们生产斗争知识的。对与中国神话零散、片段化、孤立、情节简单不同,希腊神话自成体系、完整、情节丰富曲折,具有非常大的魅力。

古希腊神话中也有人兽同体的遗迹,他们是诸神的祖先。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神的故事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及其谱系等内容。相传古希腊有奥林匹斯十二大神。但古希腊神话的主要人物希腊十二主神都是与人同形、与人同性的,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神与人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永生,无死亡期;后者生命有限,有生老病死。希腊神话中的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希腊神话的美丽就在于神依然有命运,依然会为情所困,为自己的利益做出坏事。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都有很强的世俗性。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它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和对自然界斗争的一种艺术回顾。这类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和顽强意志,成为古代人民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最著名的传说有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大功,伊阿宋取金羊毛等。希腊神话崇拜英雄,对英雄倍加热爱与颂扬,但并不以其是否有高尚的德行为评价标准,也不要求其以拯救人类为己任。英雄都是英勇无畏的,多半具有半神半人的特点。他们喜欢探险、征服、以勇武自豪,尽管这些英雄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却仍然受到人们的赞美。他们认为,英雄就是英勇而值得敬佩的人,不应因英雄的个人缺陷或彼此敌对而褒奖一方,贬斥另一方,坚持的是一种审美化的多元价值评价标准,希腊神话对美的追求,一方面造就了西方人热爱生活,勇于冒险,追求个性,崇尚英雄气质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另一方面,也以其恒久的艺术魅力催生了西方文化和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古希腊神话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腊神话的影响程度较深,范围是世界性的。它的主体部分属次生态深化,主要表现的内容有:折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作品居多。古希腊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极其深远持久的。希腊神话内容集中完整,系统化程度非常高,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完整最庞大的神话体系。后世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历史学家(如希罗多德)也常常征引希腊神话其中的材料,艺术家特别是雕塑大师们更以神话人物或情节为范本,创作出享誉天下的佳作,在美术方面,达·芬奇、伦勃朗、卢本斯都有取材于希腊神话的名画,对希腊神话相继做出精神研究推动了人文科学的发展。奥维德的《变形记》是希腊神话稍加修改后的复述,西塞洛、恩尼乌斯、维吉尔的作品中也留有希腊神话的印记。现代主义的人文思想家们又惊喜地从希腊神话中发现一个自由、明快、充满原始生命力的世界,借鉴古希腊神话和戏剧,写出文学史的新篇章。从古罗马时代起,无数文人便把古希腊文学看成了他们不可企及的却试图攀援的高峰,古老神话中的诸神以及史诗、悲剧中的英雄在抚慰他们心灵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无穷无尽的创作源泉。古希腊神话对欧洲近代的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古希腊神话中的以人为本的精神使人们从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因此,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文学的土壤,而且对后来的欧洲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是西方近代文化精神的重要源头。

参考文献:(德)斯威布《希腊神话故事》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年

第五篇:世界文明史读后感

“第一轴心期”的中国

在公元前800—200年间,世界上出现了三个文明中心,世界文明史读后感。《世界文明史》152页记载:“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纪,在整个欧亚大陆——希腊、中国、波斯和印度,思想异常活跃,群雄角逐,异说纷呈,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他们为人类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卡尔·雅斯贝斯称之为‘第一轴心期’”。当时的中国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百家争鸣运动。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名人辈出。促进了哲学、文学、政治伦理学的发展。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唐宋时期中华文明举世无双

《世界文明史》300页说:“中国唐宋时期的文明,可以说代表了这一发展阶段最高峰,是世界上其他文明不可比拟的。……大量的 朝鲜人、日本人、印度人、西域人来中国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明清时期的新变化

明代直至清代前期,中国无疑是世界最先进的国家。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世界文明史》425页记载:“在中国和西方贸易中,中国是出超国,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每年都有大量出口,……

十七、八世纪,中国从国外输入6万吨白银,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当时的中国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强大的中国开始狂妄自大,不思进取。主要表现在:

第一,中央集权的专制进一步加强。罢免了官僚机构之首的宰相。由皇帝直接经管六部。皇帝是最高决策者,也是最高执行者。明朝末期,由于专制导致的腐败已经相当严重。

第二,新思想观念遭到扼杀。《世界文明史》428页记载:“明代后期,一些不满当权派的知识分子借书院讲学之名进行政治活动。其中以东林书院为首,也称东林党。引起当权派的恐惧,最终将他们杀戮禁锢,直至禁毁书院。清朝时期大兴文字狱,迫害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著名思想家李贽著作多次遭到统治者禁毁,70多岁仍被捕入狱,愤然自杀。

第三,西方文化的入侵。1511年,葡萄牙人在饶过好望角13年后,攻占马六甲海峡。1514年进入中国东南沿海。16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1840年发生了鸦片战争,中国惨败。从此,中华文明面临生死存亡的选择。

二 中国近代落后之迷。“李约瑟问题”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穷其毕生精力写了《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提出了一个疑问,即“中国古代技术辉煌曾经胜过欧洲,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问题”。此后,许多学者开始研究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提出了“环境决定论”、“语言文字决定论”、“制度决定论”、“入侵决定论”等。

2中国摆脱落后的努力,开启现代化的进程。

鸦片战争使中国人如梦方醒,开始承认落后。开始了寻找落后的原因和摆脱落后的努力,读后感《世界文明史读后感》。

第一,器物现代化。1842年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说,认为中国的制度是好的,只是武器不如人。从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是“师夷长技”理论就具体实施。洋务运动缩小了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在军事方面的差距,建立了当时亚洲最强大的海军。但由于制度落后,导致甲午战争惨败,洋务运动破产。

第二,制度现代化。维新运动认为必须学习西方的制度。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共和。但由于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封建社会,西方制度在中国遇到“水土不服”,出现了“国会纵火案”、“曹锟贿选”、“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等事件。

第三,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五四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矛头直指中国传统封建文化。陈独秀提出用西方的民主、科学改造中国青年,使之成为新青年。鲁迅直截了当批判封建礼教,并提出“拿来主义”。胡适更被看作是全盘西化的代表人物。五四运动中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遭到文化保守主义的不满。中国近代落后与失败是传统农业文明与新兴工业文明碰撞的必然结果。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诸子百家的兴起无疑是社会文化多元性的表象。然而缘何东周时期的社会动荡会成就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呢?最早对“诸子百家”的缘起作出解释的是西汉史学家和文化大家刘向,后来经其子刘歆的继承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是说:在周朝“礼崩乐坏”之前,吏与师不分。

换句话说,政府各个部门的官员便负责把有关这一部分的知识传下去。这些官吏和贵族诸侯一样是世袭的。按照这个理论,当后来周朝皇室失去权力时,官吏们也失去了原来的优裕地位,而散落民间,他们便以私人身份招收学生,传授他们知识。这时,他们已经不是“官”,而成为“师”。就在教师与官吏分化的过程中,兴起了诸子百家。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p28,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刘歆甚至将各家具体出自于何种官吏都作了细致的划分,诸如:道家出自于史官,法家出于理官,墨家出于清庙之守等等。刘歆关于各家来源的解释和分类虽然有许多任意牵强之处,但是他在归类的过程中充分观察了政治和社会环境,其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却是十分先进的,故我们不妨把刘歆的理论加以修正:周朝时周王室——诸侯——庶民构成了其社会权力结构层次,而只有特权阶级即周王室和诸侯才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正是这样他们才能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主导,就是说他们当然地负起了引导社会知识文化发展的责任。然而当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时,社会制度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预示着固有的政治权利结构发生重大的破坏,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诸侯由于战争或其他原因失去了土地和封号,降为庶民阶层;另一方面,也有庶民由于其某些专长或其他原因上升成为官吏,融入特权阶层,社会学上将其称之为社会结构性流动。

(易益典主编,《社会学教程》,p30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各诸侯国为了强化其国力所实行的政治改革更加速了社会结构性流动的过程(事实上各国的政治改革都含有与“打破贵族世袭垄断政治权力”相类似的举措。著名的商鞅变法就是很好的例子),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知识的官方代表散落民间,包括贵族和原本以一技之长服侍君王诸侯从而获得世袭官职的官吏,这就是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礼失求诸野”。他们通过专门的知识或技能开馆收徒,以维持生计,并游历诸国以期达到其政治主张。他们不同的专长或者思想见解经过繁衍和发展逐步成为各种不同派别。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诸子百家”。

下载西方文明史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方文明史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

    当我在秋林书城发现由北京大学马克垚教授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一书时,真是爱不释手,掏出120元钱买了此书上下册,世界文明史读后感。读后感想颇深,特写感受如下:一 中国古代文化的......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

    读《世界文明史》产生的几点思考和涟漪五一期间选读了威尔·杜兰的著作《世界文明史》的部分章节,我不禁由衷地钦佩杜兰博士的对工作细致的精神与对历史的严谨态度。觉得该书......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一)《世界文明史》一书将第二次布匿战争写的史诗一般。很享受的八这一章看完了。汉尼拔在九岁的时候,就被父亲名将哈米卡尔带到巴力神面前,让他发誓,不要忘记向......

    西方文明史reaction paper之堂吉诃德

    I think Don Quixote is both ridiculous and lamentable. On the one hand, he was so absorbed in his imaginary world of chivalry that he became mad and thought he......

    文明史

    教育科學學院 初等教育二班 200811123059 游力苏 从中外文明的比较中看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摘要】人类要发展演进,就离不开文明,每一个种族,每一个国家都存在着自己的......

    文明史

    十字军公元十世纪到十二世纪西欧地区发起了一场旨在解放耶路撒冷,帮助东方的基督教徒对抗伊斯兰人的运动。因为军队以十字架为标志,故称十字军。教皇和拜占庭皇帝借此释放贵族......

    西方文明史reaction paper之Troy(五篇模版)

    This passage tells us a fight in front of Troy’s gate between two heroes Hector and Achilles. Hector is very brave. Though he knew that Achilles was much more......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共5篇)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当我在秋林书城发现由北京大学马克垚教授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一书时,真是爱不释手,掏出120元钱买了此书上下册,世界文明史读后感。读后感想颇深,特写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