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高考真题——历史(江苏卷)+Word版含答案(精校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2.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3.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 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
8.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9.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 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10.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13.《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14.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 A.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C.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 D.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
15.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16.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17.牛顿认为宇宙是按照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的。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确知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因为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与这一认识变化相关的是 A.经典力学的诞生 C.电气革命的出现
B.进化论的传播 D.量子论的提出
18.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
材料二
佛教的禅宗一支,是儒学演进到宋明理学真正的阶梯。宋明理学的出现,说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空前成熟的时期。它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儒、释(佛教)、道的界分变得不那样重要了。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理学的新天地中得到了升华,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王阳明的学说虽然没有像朱熹那样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在士林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在晚明几成笼罩之势。
——摘编自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3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就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写一篇小论文。(9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22.(14分)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作准备向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学* 材料二
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
——以上材料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
材料一
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网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
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冶”。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5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5分)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晚年在患病休养期间,一直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从1921年起,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发生了重大改变。列宁指出,在农村还没有实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之前,决不能过早地提出向农村推行共产主义目标。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国营企业要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改变不讲核算、不要利润的情况。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要健全货币,整顿货币流通,恢复财政信贷制度,使货币为过渡时期的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掌握市场规律,以此制定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
——摘编自季正矩《列宁传》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括列宁关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5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列宁关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5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棣在北京修建宫殿的目的,指出北京故宫的布局特点。(7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京故宫的文化遗产价值。(3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D 11.C 2.B 12.A 3.D 13.B
4.A 14.D
5.C 15.C
6.B 16.B
7.D 17.D
8.B 18.C
9.A 19.D
10.C 20.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题为选做题,共4小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两小题。
21.答案要点:(12分)
(1)不同: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与东方局部地区文化的融合);第三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西方文化的融合)。(2)略。
22.答案要点:(14分)
(1)准备: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
背景: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2)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
(3)影响: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3.答案要点:(14分)
(1)矛盾:最高法院否定新政的部分法令;罗斯福对最高法院的判决不满(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
背景: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政策(行政权过度扩张);最高法院行使司法
第二篇:2021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文档精编版(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
2021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有学者认为,《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是供学习为吏者使用的识字课本。其末尾附录的两条魏律(颁布于公元前252年)规定:商贾和经营客店者“勿令为户”,不分给他们田地、房屋;派其从军,杀牛犒赏全军时,不给他们肉吃。由此可见
A.魏律成为秦吏准绳
B.强制耕战成效显著
C.秦国实行以吏为师
D.抑商思想影响渐广
2.《史记·淮阴侯列传》:“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散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在这里,司马迁采用的史学方法是
A.档案文献与现场考察结合B.口述资料与实地探访互证
C.出土简牍与历史文献参校
D.民间传说与墓志铭文比对
3.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可知唐代科举
A.加强了君主集权
B.促进了阶级流动
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
4.明代中叶,很多文学家大力推崇抒情写景的盛唐诗风,认为诗当“畅达情丝、感发志气”,概评“宋人主理作理语,于是薄风云月露,一切铲力不为”,使人不复知诗,这说明当时
A.文人创作重心转向诗歌
B.程朱正统地位受到质疑
C.不同诗歌风格相互交融
D.诗歌力图突破理学束缚
5.乾隆年间,淮扬文风达到鼎盛,“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之说。这种情况表明
A.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B.八股取士扩大诗人群体
C.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
D.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
6.表1中的评论反应出当时
1875年《申报》
文人当“效思于农工商贾之事”
1875年《申报》
“西人之为商为工农者,固无不兼习文字也。”
1881年《万国公报》
农夫“用其力于植树之法、机器之耕,则利益广矣”。
A.社会分工日益精细
B.农商皆本成为共识
C.工商致富备受推崇
D.职业观念发生变化
7.清末某报发表的《论体育》一文提出:“体育者,智育、德育之基础也。今之国势者,定一国之盛衰,不定于版图之大小与人口之多寡,而定于国民身体之强弱。”这表明,当时国人
A.已认识到落后根源
B.重体轻文蔚然成风
C.救亡自强愿望迫切
D.呼吁实施分科教育
8.1907年,察哈尔都统认为,当地虽物产丰富,商贾荟萃,“惜民气未开,不知振兴实业,亟应设法提倡,以挽利权”,特派专员至江西景德镇调查瓷器制造情况,“以资备鉴”。该都统意在A.加强地区经济合作
B.以机器工业取代传统工业
C.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D.利用本地实业救国的氛围
9.中共早期领导人恽代英曾在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院演讲。据亲历者回忆:“一位穿着竹布长衫的青年登上讲台,一下子就吸引了全场。他从孙中山逝世谈起,讲到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反对当时反动、卖国的北洋政府,号召青年奋起救国。”此类演讲有利于
A.国民革命的发展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土地革命的开展
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10.东北机器制造厂尉风英曾被授予“毛主席的好工人”称号。她回忆:“在五六十年代,大搞技术革新时,我们简直入了迷、着了魔。从1953年到1965年这12年的时间里,我共实现技术革新177项。”他们的技术革新
A.是为了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B.体现了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
C.提高了劳动妇女的社会地位
D.有利于东北经济的均衡发展
11.图1《通不过去》(图中有“和平之路”“战争之路”“五项基本原则”及排队情形)意在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利于
A.提升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
B.推动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C.阻止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D.遏制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
12.某记者在回忆录中写道:“现在农村的确‘活’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各种副业欣欣向荣。看来,包产到户、包产到劳等责任制,确已行之有效,是搞活经济的不二法门,城市里的企业管理,也在开始推行这种精神了。”这表明当时
A.城乡改革互相促进
B.全面整顿初见成效
C.逐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
D.倡导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13.18世纪,英国学者约翰逊编写《诗人列传》,旨在探求诗的正确原则,正如他编撰其他一切著作旨在探求举世皆通、古今变化的道德原则一样。这反应出,在当时英国
A.道德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
B.牛顿力学体系影广泛
C.文学创作已转向现实主义
D.生物进化思想深入人心
14.某名士国画造谐甚深,但对西方某画派不感兴趣,他在品鉴一位留法画家带回的该派画作后,题诗一首:“远看一朵花,近看似乌鸦。原来是风景,嗳呀我的妈。”据此推断,与该画派风格相同的作品是
A.《拾穗者》
B.《日出·印象》
C.《格尔尼卡》
D.《自由引导人民》
15.图2是美国时评漫画家乌多·开普勒于1901年创作的漫画《下一个!》(图中有“美孚石油”字样)。该画作旨在揭示美国
A.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B.能源需求不断扩大
C.垄断资本支配力强大
D.权力制衡机制遭到破坏
16.2003年1月,欧洲议会就是否支持英国对伊拉克动武进行辩论、投票,法、德两国要求一切可能和平解决危机,其主张获281票支持,209票反对。会后,英、意、葡等欧盟5个和东欧3个入盟候选国领导人联名发表公开信,表示坚决支持美国对伊战争。由此可知
A.欧美联盟关系裂痕凸显
B.英国脱欧倾向初露端倪
C.美国极力操控欧洲议会
D.法德两国主宰欧盟事务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其中第17题、第18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都必须做答。第19题为选做题,包括四小题,请选做其中的两小题;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0年苏州叶圣陶6岁,入私塾,习《四书》《五经》,熟知《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条目。私塾先生根据《诗经·小雅》上的“秉国之均(钧)”给他起了个号,叫“秉承”,即掌握治理国家枢纽的意思。据叶圣陶回忆:“我上小学的时候,列强瓜分中国的局势已经摆开。章伯寅先生教育我们说,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大地、名人伟业。每逢礼拜天,我总与同学在一起,或聚于园林,或聚于茶馆,谈苏州的人物地理,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顾亭林奉为楷模。”
——摘编自商金林编《叶杀陶年谱》
材料二
小学里每天有时事报告,国内外发生的新事情随时汇集到小心灵里。他们除了劝课和游戏之外,还关心中国前途的命运,辛亥以前的中学生大多数没有看报的习惯,现在可不同了。他们要忙里抽暇,看一看新近的报纸杂志,世界转变成什么样了,每一转变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现在的儿童、少年与二十多年前的版然,大不相同了,识见的范围变得非常宽广﹔自己意识到是个中国人;知道中国人与世界各地的人有关联;相信中国人有与世界各地的人并存于世界的权力,这个权力绝对不容侵犯。总之,这种解语汇合成中国拾起失来的基本力。
——摘编自叶圣陶《时势教育着我们》(1936年)
(1)据材料一指出影响少年叶圣陶成长的教育教材,并说明其所起的浸润作用。(7分)
(2)据材料,概括20世纪30年代青少年所具有的现代思想意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形成的时代背景。(9分)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2
1780年至1851年英国出口增长
年份
总出口(百万英镑)
名义
GDP(百万英镑仅计英格兰)
工业品在工业产品中的比重(%)
1780
8.7
116.6
1801
28.4
230.9
1831
38.9
372.4
1851
67.3
505.5
——以上材料摘自(英)乔尔·默克儿《启蒙经济:英国经济史新论》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9.【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A.(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治以前,受朱子学影响,日本思想界多批判王安石及其新法。明治时期,日本对王安石的关注提升。有人认为,当时日本国势与赵家相类,外患不在辽夏之下。后来,随着国家主义思潮膨胀,思想界对王安石的评价发生根本变化,赞扬其辅佐神宗,务在富国强兵。有人将宋神宗比拟为振兴王权、宣扬国威的路易十四,将王安石比作法国重商主义的典范范柯尔贝尔。更有留学西欧的学者引王安石为知己,认为其经济政策一改中国传统的退守主义,变为扩展财源的积极主义;取市易、青苗、均输等干涉主义手段,使国家握有利权;义取之以道,兴实利与人民,令国民不被其害。破空前古,正与当时泰西经济观念相同。
——摘编自张呈忠《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王安石变法研究》等
(1)据材料概括说明明治时期日本思想家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7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上认识产生的原因。(5分)
B.(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租让制是列宁首先制定并亲自领导苏维埃俄国加以实践的对外经济制度。1920年11月之后,列宁在其报告和文章中阐述了租让制的理论与原则。他认为,不实行租让,苏俄就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纲领和国家电气化。只要苏俄掌握着所有国营企业,那么租让是没有什么可怕的。租让是一种国家资本主义,是苏维埃政权同资本家订立的一种合同。承租人对企业只有经营权或使用权。承租人将按照合同规定,得到一部分产品作为报酬,并有权运出国外。政府对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承租人要给予优惠和补偿,保证不会单方面改变合同条款,保证承租人投入企业的财产安全。
——摘编自杨运中《列宁租让制思想研究》
(1)据材料概括列宁所制定的租让制的特点。(7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制定租让制的目的。(5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D
5.A
6.D
7.C
8.C
9.A
10.B
11.D
12.C
13.B
14.C
15.C
16.A
二、非选择题
17.1)教育教材:私塾学习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大学》《诗经小雅》。作用:使叶圣陶具备了儒家思想的传统美德;培养了爱国救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
(2)意识:学识范围广;国民意识强;与世界联系加深;民族独立意识不容侵犯。背景:近代教育的发展;日本侵华,民族危机加深;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18.示例: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联系。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生产领域中、社会领域中都引起根本性变化。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深入发展,推动了英国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英国的技术革新,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在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不断向外输送工业品,工业革命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19.(1)明治维新之前,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日本思想界多批判王安石及其变法。明治维新后,王安石及其变法在日本思想界的关注度得到了很大提升,肯定和认可王安石变法;甚至用当时西方流行的政治经济学概念对王安石的政策主张进行了新的诠释,以王安石的主张和当时泰西经济观念相同来凸显王安石思想和新法的先进性。
(2)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民族思潮急剧膨胀;日本先进分子希望通过明治维新实现富国强兵;西学思想传统,主张学习西方;借助王安石及其变法为明治维新后脱亚入欧找到依据,减少顽固势力的阻碍;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
20.(1)苏俄政府制定和重视;租让制为国家工业化服务;租让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政府一定程度上对租让制实施政策优惠和保护;租让制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2)租让制有利于发展同西方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为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以充实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生产力的恢复和经济发展;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第三篇:2013年高考真题——政治(江苏卷)含答案
政
治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举行。会议指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城乡发展一体化
B.推动科技创新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优化产业结构 2.2013年2月,国务院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根据改革目标,2020年要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是
A.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
B.国家财政收入
C.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D.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
3.2012年12月,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范围覆盖包括我国及周边地区在内的亚太大部分地区。该系统是
A.“伽利略”导航系统
B.GPS全球定位系统 C.“格洛纳斯”导航系统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4.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一系列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此次会晤的地点是
A.南非德班
B.俄罗斯莫斯科
C.印度新德里
D.巴西里约热内卢
5.一般来说,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在图1中,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
6.2013年4月中旬,纽约黄金期货价格连续两个交易日分别下跌了4.06%和9.27%,与2011年每盎司1921美元的历史高点相比,国际金价回调超过28%。在此后的10天内,由于大量资金介入,黄金价格又从低位反弹,涨幅超过10%。这说明 A.黄金价格的波动是由价值的变化引起的 B.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C.人们的投机行为、心理预期会加剧黄金价格波动 D.黄金的使用价值有限,其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7.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 马!’”。有人说,如果真这样,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了。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产品开发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 C.产品开发要利用人们的求异心理
D.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
8.A公司以巨资购入S公司发行的股份,双方将在多领域进行深入合作,这一合作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将给S公司带来大约3.8亿美元的营销和电子商务收入。次日,此消息引发S公司股价大幅高开,收盘涨幅达9.4%。A公司与S公司的合作推动了股价上升,说明 A.股票是一种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B.企业重组对股价会产生有利影响 C.股价上升主要是由相关消息推动的 D.股价受公司经营状况预期的影响
9.中小企业是我国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在GDP中的比重约为60%,提供了约70%的城镇就 业岗位。自2011年以来,受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较大困难。为此,国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这有利于 A.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B.优化我国所有制结构 C.解决消费不足问题
D.发挥中小企业的主导作用 王某手中有现金30万元,本来想用这笔钱进行扩大再生产,预期年收益率为10%。王某 妻子认为,现在房价每年也会上涨10%,可以再从银行贷款70万元买一套价值100万元的房 产进行投资(假定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且利息一年后一次性支付)。经考虑,王某采纳了妻 子的建议进行房产投资。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0~11题。
10.王某之所以作出这种选择,是因为在不考虑税费等因素的情况下,买房比扩大再生产投资 A.年预期收益增加4万元
B.年预期收益率高23% C.年预期收益增加2.8万元
D.年预期收益率高10% 11.如果王某购买房产而不进行扩大再生产投资的行为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将会导致 A.消费需求规模扩大
B.国家压缩住房供给 C.国民物质财富迅速增加
D.资源总体配置效率低下
12.贸易摩擦增多是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贸易大国的伴生现象。2012年共有21个国家针对中国发起77起贸易调查,其中仅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金额就高达204亿美元。为了缓解此类贸易摩擦,我国可以 A.鼓励企业海外投资设厂
B.扩大进口以平衡贸易双方的利益 C.对外国相关产业采取贸易报复措施 D.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
13.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一个完整的工业品全生命周期的全球流通路线(①②③)如图2所示。该图所揭示的经济现象
A.表明发达国家非法转移环境成本 B.表明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水平持续提高 C.是由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引起的 D.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14.2012年,某县开始实施以“阳光理财、民主议事、群众公决”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工作法,探索如何把村级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这一做法 A.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B.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的发展 C.加强了对基层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D.扩大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15.2013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开始施行,加大了对以地沟油作为食品原料、滥用添加剂等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这一司法解释的施行
A.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依据
B.表明司法机关可以独立行使审判权 C.有利于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D.表明司法机关拥有部分国家立法权 16.随着微博、微信等的广泛使用,公民的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日益快速、便捷和多样化,其参政、议政的效果和能力也得以快速提升。面对“微时代”政治生态发生的巨大变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
①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的纯洁性
②引导社会舆论,履行国家管理职能 ③完善执政方式,提升执政能力和水平
④关注民生民意,更好地实现党的宗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7.当今世界,各大国应超越零和博弈、集团政治等旧的思维方式,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这就需要各国
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在平等互信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 ③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④在维护共同利益基础上消除利益差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近十年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
化。图3所示的这一变化有利于 ①解决市场调节失灵问题
②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③优化政府管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④促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唐卡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集历史、艺术及经济价值于一身,堪称“藏文化百科全书”。它与堆绣、泥塑等一起以“热贡艺术冶的名义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对唐卡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是为了
A.维护各民族的平等团结
B.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 C.加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D.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
20.2013年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指出,我国文化演出市场存在追求豪华演出效果、高票价盛行等现象,这让普通民众难以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这说明 ①文化演出市场需要加强引导
②文化演出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文化演出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
④文化演出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 1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2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3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
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23.近期,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④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4.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文化产品日益多样,文化消费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情况,一些人将贩卖隐私的花边新闻、热火朝天的口水战当作了自己的精神正餐。这说明
A.文化建设要贴近群众
B.文化消费心理决定文化消费行为 C.要引导消费者提高文化鉴赏力
D.政府应提供更多健康的文化产品
25.转基因食品今天已经非常普遍,支持者认为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人和民间组织对此持激烈的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人为地改变生物的基因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从中可见
①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②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导 ③价值判断与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有关
④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6.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并风靡世界,原因之一是与一种叫做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耳朵虫是一种认知瘙痒,“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27.“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这表明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8.某视频中,一只小猫头鹰被人用大手轻轻抚摸,它瞪大了眼睛,显得傻气而乖巧,网友皆呼“萌”。但科学研究表明,它的“萌态”是因恐惧而身体僵硬,动作缓慢。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要在普遍联系中把握事物
C.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D.既要看到现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质
29.智齿是人的第三大臼齿,用于切割食物。现代人的饮食比古人的软,也更容易咀嚼,颚部因此变小,智齿往往长不出来。有科学家认为,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这一现象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外部矛盾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30.图4漫画《如此修理》给人们的哲学启示是 A.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B.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要着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D.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31.正如当初无人能预测1450年的印刷术、1750年的蒸汽机、1950年的晶体管会带来何等影响,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打印将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这说明
A.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D.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中国人民的跨世纪梦想。回答32~33题。
32.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借鉴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3.“中国梦冶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这就需要我们
①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②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④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其中第34题、第35题为必答题,第36题为选做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 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6分)(2)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6分)35.材料一
某课题组就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了说明收入分配发生的变化,首先将样本中的居民分为五个收入组,每组各占总调查人口的20%,然后将各组1985和2008两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如图5。
材料二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基尼系数下降,意味着收入分配趋于公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最高点0.491,以后开始逐步回落,2012年降为0.474。2008年我国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如图6所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具有哪些特征? 请利用图5中的数据分别加以说明。(6分)(2)根据材料二,从图6中选取三个点连接起来表示我国2012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同时,从右表中选择两项能够使我国基尼系数下降的政策,并分别说明理由。(作图时请用2B铅笔,并画清楚。)(6分)36.【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A【经济学常识】 材料一
亚当·斯密曾经说过,每一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对其经济利益能判断得比政治家或立法者好得多。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的问题,而且是僭取一种不能放心地委托给任何个人、也不能放心地委之于任何委员会或参议院的权力。把这种权力交给一个大言不惭的、荒唐的自认为有资格行使它的人,是再危险不过了。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撒切尔夫人上台以后,积极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对英国经济社会进行了重大的结构调整和改革,使英国结束了长期的“滞胀”局面。但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几经变化,如今已不复如日中天,甚至面临倒戈拷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与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有哪些共同观点?(6分)(2)新自由主义为什么在实践中会面临各种“倒戈拷问”?(6分)B【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
欧盟的宗旨是以共同体方式,实现各成员国共同目标。在2012年3月的欧盟春 季峰会上,为避免债务危机重演,欧盟中的25个成员国正式签署了“财政契约”,将部分预算主权上交,这意味着签字国经济和财政政策进一步一体化。
材料二
2012年5月,奥朗德当选为法国总统,任命让-马克·艾罗为政府总理并负责组阁。在竞选之初,奥朗德曾表示将重新调整“财政契约”。但他也多次表示,他重视欧盟,重视法德在欧盟中的核心作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法国总统和总理都有行政权,他们的基本分工有什么不同?(6分)(2)法国与欧盟的合作对欧盟作用的发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6分)
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7.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欧美一些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经历了一个“去工业化”的过程,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与此同时,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中的份额已略高于美国。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但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离歌”纷纷响起:成都和郑州取代深圳和东莞,成为富士康、联想等IT巨头的生产主基地;知名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关闭在中国的直属工厂;美国制造业巨头通用电器宣布将外包到中国的工作岗位迁回美国本土。据统计,近年来有数十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关闭在中国的工厂。
离开中国的企业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低端制造业,向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国家转移;另一种是高端制造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振本国制造业、加快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背景下,纷纷回流本土。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纷纷运用新的信息技术、互联网优势整合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力发展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保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
“中国制造冶———这个见证了中国崛起、足以让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字眼,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欧美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走的是怎样的发展道路。(6分)(2)有人认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又掌握着制造业核心技术,“高不成,低不就”所导致的中国制造业发展困境难以摆脱。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反驳这一观点。(6分)(3)创新型人才关系着“中国制造”的美好明天。有关部门准备制定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政策,在这一决策过程中政府和公民应如何良性互动?(6分)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1.A 2.D 3.D 4.A 5.A 6.C 7.A 8.D 9.B 10.C 11.D 12.A 13.C 14.B 15.C 16.D 17.C 18.D 19.D 20.B 21.B 22.D 23.C 24.C 25.C 26.A 27.B 28.D 29.A 30.C 31.C 32.B 33.B
二、简析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34.(1)①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②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③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②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不同,二者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上都存在着差异,各有特点。③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城市文明需要在乡村文明中获得有益的滋养;而乡村文明同样需要借助城市文明更新、发展和完善。④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将推进城市文明和呵护乡村文明有机统一起来。
35.(1)收入增长速度快;各组收入增长最低都在10倍以上。收入增长不平衡;2008年最低、中等、最高收入组的收入分别约为1985年的14倍、21倍、33倍。收入差距拉大(或收入分配不公);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之间的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2.3倍扩大到2008年的5.6倍。
(2)作图(见右)
选项:①;理由: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选项:③;理由: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或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36.A(1)坚持经济人、完全竞争市场等基本假
设;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
(2)新自由主义政策助长了金融自由化,导致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导致各国财富分配不均;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降低了社会福利水平,导致了社会矛盾激化。B(1)总统掌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总统占主导地位,总理听命于总统;总统的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总理的施政重点在内政经济。
(2)法国与欧盟加强合作有利于增进欧盟内部团结,促进成员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欧盟发挥集团优势和国际影响力,在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作为;有利于增强欧盟的综合实力,更好地发挥其在世界多极化中的作用。
三、探究题(本题18分)37.(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欧美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整工业化发展战略。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持创新;它们对传统制造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施升级改造。事物在曲折中前进上升;它们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2)我国当前东部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在提高,但中西部地区仍具有一定的优势,传统制造业可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所以“低不就”的说法具有片面性。中国制造业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一定的竞争实力,我国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认为制造业“高不成”的理由不充分。
(3)政府应依法审慎行使权力;应集中民智,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渠道,参与决策过程;同时应遵循法律、规则和程序,有序参与。
第四篇:2020年江苏卷数学高考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I(江苏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已知集合,则__________。
2.已知是虚数单位,则复数的实部是__________。
3.已知一组数据4,2a,3-a,5,6的平均数为4,则a的值是__________。
4.将一颗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先后抛掷2次,观察向上的点数,则点数和为5的概率是。
5.右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若输出y的值为-2,则输入x的值为。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7.已知是奇函数,当时,则的值是。
8.已知,则的值是。
9.如图,六角螺帽毛坯是由一个正六棱柱挖去一个圆柱所构成的,已知螺帽的底面正六边形边长为2cm,高为2cm,内孔半径为0.5cm,则此六角螺帽毛坯的体积是。
10.将函数的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的图像与轴最近的对称轴方程是。
11.设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已知数列的前项和,则的值是。
12.已知,则的最小值是。
13.在△中,,∠°,在边上,延长,使得,若(为常数),则的长度是。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是圆上的两个动点,满足,则△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4分)
在三棱柱平面分别是的中点
(1)
求证://平面;
(2)
求证:平面平面
16.(本小题满分14分)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3,B=45°.(1)求的值;
(2)在边BC上取一点D,使得∠,求∠DAC的值。
17.(本小题满分14分)
某地准备在山谷中建一座桥梁,桥址位置的竖直截面图如图所示:谷底在水平线上,桥与平行,为铅垂线(在上),经测量,左侧曲线上任--点到的距离(米)与到的距离(米)之间满足关系式;右侧曲线上任一点到的距离
(米)与到的距离
(米)之间满足关系式。已知点到的距离为40米。
(1)求桥的长度;
(2)计划在谷底两侧建造平行于的桥墩和。且为80米,其中在上(不包括端点)。桥墩每米造价
(万元)。桥墩每米造价(万元),问为多少米时,桥墩与的总造价最低?
18.(本小题满分16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在椭圆上且在第一象限内,直线与椭圆相交于另一点。
(1)
求的周长;
(2)
在轴上任取一点,直线与椭圆的右准线相交于点,求的最小值;
(3)
设点在椭圆上,记与的面积分别是,若,求的坐标。
19.(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关于的函数与在区间上恒有
(1)
若.求的表达式;
(2)
若.求的取值范围;
(3)
若,求证:
20.(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数列的首项,前项和为,设与是常数,若对一切正整数,均有成立,则称此为数列。
(1)
若等差数列是数列,求的值:
(2)
若数列是数列,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
对于给定的,是否存在三个不同的数列为数列,且?若存在,求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1.2.3
3.2
4.5.-3
6.7.-4
8.9.10.11.4
12.13.14.15.16.17.18.19.20.
第五篇:2018江苏高考历史(含答案)
历史 2018年高考试卷
1.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2.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来 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3.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4.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5.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6.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来 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7.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
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 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
8.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9.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
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10.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A.全面内战爆发时 B.战略反攻开始前 C.三大战役进行中 D.渡江战役结束后
11.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
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
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
A.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 B.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 C.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 D.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
12.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13.《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14.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
A.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C.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 D.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
15.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16.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17.牛顿认为宇宙是按照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的。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确知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因为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与这一认识变化相关的是
A.经典力学的诞生 B.进化论的传播 C.电气革命的出现 D.量子论的提出
18.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19.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
20.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
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21.(12分)
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
——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
材料二 佛教的禅宗一支,是儒学演进到宋明理学真正的阶梯。宋明理学的出现,说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空前成熟的时期。它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儒、释(佛教)、道的界分变得不那样重要了。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理学的新天地中得到了升华,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王阳明的学说虽然没有像朱熹那样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在士林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在晚明几成笼罩之势。
——摘编自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3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就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写一篇小论文。(9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22.(14分)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作准备向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材料二 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以上材料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6分)(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3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5分)23.(14分)
美国最高法院建立于1790年,它在政治体制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为了制止危机,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求的立法都一一应允。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二 在公共教育领域美国一直存在种族隔离。南方各州中小学实行黑人、白人学生分校。1896年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二战期间,大批黑人从军参战,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战后他们纷纷投入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黑人牧师布朗向最高法院上诉,要求结束黑白分校状况。1951年最高法院受理了布朗案。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黑人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因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布朗案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背景。(5分)
(2)据材料二,指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的两次判决有何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说明这两次判决的不同目的。(6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3分)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
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冶”。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5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5分)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晚年在患病休养期间,一直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从1921年起,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发生了重大改变。列宁指出,在农村还没有实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之前,决不能过早地提出向农村推行共产主义目标。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国营企业要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改变不讲核算、不要利润的情况。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要健全货币,整顿货币流通,恢复财政信贷制度,使货币为过渡时期的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掌握市场规律,以此制定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摘编自季正矩《列宁传》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括列宁关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5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列宁关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5分)
答案
单选题
1.D 2.B 3.D 4.A 5.C 6.B 7.D 8.B 9.A 10.C 11.C 12.A 13.B 14.D 15.C 16.B 17.D 18.C 19.D 20.A 简答题
21.(1)不同: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与东方局部地区文化的融合);第三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22.(1)准备: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
背景: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2)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
(3)影响: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3.(1)矛盾:最高法院否定新政的部分法令;罗斯福对最高法院的判决不满(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背景: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政策(行政权过度扩张);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2)变化:由肯定变为否定(由合法变为违法)。
原因:黑人力量(平等意识)的增强;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法官不再固守传统。目的:第一次:维护种族主义者利益;第二次:缓和种族矛盾。
(3)作用:完善分权与制衡的机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有时也有碍民主公正。
24.(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
(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
25.(1)观点:农村不应过早取消商品货币(共产主义不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商业是沟通工业和农业的渠道;国营企业要实行商业化准则;健全货币财政体系为社会主义服务;要尊重市场规律。
(2)简评:总结了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经验教训;探讨了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对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未能在苏联后来的建设中得以坚持);为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