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信息披露操作细则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联合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信息披露操作细则》的通知(中汇交发[2009]254号)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人:
为了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信息披露操作相关行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操作规程》等相关政策法规,联合制定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信息披露操作细则》,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复(银办函[2009]570号文)同意,现向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布。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信息披露操作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信息披露操作细则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三日
附件: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信息披露操作细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信息披露行为,根据《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5]第1号)、《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操作规程》(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6号,以下简称《操作规程》)及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国际开发机构及其他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的金融债券和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券种(以下统称金融债券)。
第三条 金融债券发行人(以下简称发行人)有义务向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以下简称投资者)披露信息,并应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第四条 发行人应将相关信息披露文件分送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以下简称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分别通过中国货币网(www.xiexiebang.com
中央结算公司 发行材料年度报告跟踪评级报告其他公告文件 fxb@chinabond.com.cn
电子邮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通过专用信箱发送;
(二)邮件名称完整且与电子版文件名称一致;
(三)邮件内容中应注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第十九条 如信息披露文件容量过大,导致邮箱无法发送时,发行人可将文件刻成光盘,寄送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具体地址如下:
单位名称 办公地址 邮编
同业拆借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东路1387号30幢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信息统计部 201203
中央结算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3号通泰大厦B座2层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行服务部 100140
第二十条 发行人在披露债券发行文件和存续期年度报告等财务信息时,同时应提交EXCEL格式的财务数据电子版文件(格式见附表2)。
第二十一条 定向发行的金融债券,其信息披露对象仅限于认购人。
第二十二条 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定期将信息披露情况向人民银行报告,并向投资者公布。在金融债券信息披露过程中出现下列问题时,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将向人民银行报告:
(一)发行人未及时报送信息披露文件的;
(二)发行人定期财务报告披露出现延迟,且不提供任何情况说明公告的;
(三)投资者对发行人信息披露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反映或举报的;
(四)其他人民银行要求报告的事项。
第二十三条 本细则由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四条 本细则经人民银行批准,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表:
1、(金融债券名称)发行情况公告(略)
2、发行人资料表(略)
发布部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中央国债结算登记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日期:2009年10月13日 实施日期:2009年10月13日(中央法规)
第二篇:2009.10.13-交易商协议-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信息披露操作细则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人:
为了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信息披露操作相关行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操作规程》等相关政策法规,联合制定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信息披露操作细则》,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复(银办函[2009]570号文)同意,现向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布。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信息披露操作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三日
附件: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信息披露操作细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信息披露行为,根据《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5]第1号)、《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操作规程》(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6号,以下简称《操作规程》)及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国际开发机构及其他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的金融债券和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券种(以下统称金融债券)。
第三条 金融债券发行人(以下简称发行人)有义务向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以下简称投资者)披露信息,并应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第四条 发行人应将相关信息披露文件分送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以下简称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分别通过中国货币网(
第三篇:2009.05.15-央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操作规程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操作规程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6号
为进一步规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操作规程》,现予公布,自2009年5月15日起施行。中国人民银行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五日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操作规程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5〕第1号发布,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称金融债券,包括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人民币金融债券和外币金融债券。
第三条金融机构申请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金融债券,按《办法》要求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申请材料,并提交《金融债券发行登记表》(格式见附1);金融债券以协议承销方式发行的,主承销商应提交尽职调查报告。
第四条一次足额发行或限额内分期发行金融债券,发行人应在本次或每期债券发行前5 个工作日,按《办法》要求将有关文件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并提交《金融债券备案登记表》(格式见附2)。
政策性银行应在每期金融债券发行前5 个工作日,按《办法》要求将有关文件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第五条一次足额发行或限额内分期发行金融债券,如果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应在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备案文件时进行书面报告并说明原因:
(一)发行人业务、财务等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
(二)高级管理人员变更;
(三)控制人变更;
(四)发行人作出新的债券融资决定;
(五)发行人变更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或信用评级机构等专业机构;
(六)是否分期发行、每期发行安排等金融债券发行方案变更;
(七)其他可能影响投资人作出正确判断的重大变化。
第六条金融债券发行方案一经公布不得随意变更。若发生可能影响债券发行的重大事件而确需变更的,发行人应向中国人民银行书面报告,经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后方可变更发行方案,同时应对外公布变更原因及变更后的发行方案,并提示投资人查看。
第七条金融机构申请发行金融债券及发行前备案时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的各项书面材料,应同时提交PDF 格式电子版文件光盘,其中主要财务数据、监管指标等还应提交EXCEL 格式电子版文件。
第八条发行金融债券时,发行人应组建承销团,金融债券的承销可以采用招标承销或协议承销等方式。
以招标承销方式发行金融债券的,发行人应与承销团成员签订承销主协议。
以协议承销方式发行金融债券的,发行人应聘请主承销商,由发行人与主承销商协商安排有关发行工作。主承销商应与承销团成员签订承销团协议。
第九条以定向形式发行金融债券的,应优先选择协议承销方式。定向发行对象不超过两家,可不聘请主承销商,由发行人与认购机构签订协议安排发行。
第十条采用簿记建档方式协议承销发行的金融债券,发行人应选定簿记管理人;在簿记建档前,簿记管理人应向承销团成员公布簿记标的、中标确定方式等簿记建档规则;在簿记建档过程中,簿记管理人应确保簿记建档过程的公平、公正和有序,并对簿记建档所涉及的有关文件予以妥善保存。
第十一条发行人和承销商应对债券发行、登记、托管等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防和规避,并在有关协议中明确纠纷的处理方式。
第十二条主承销商应满足《办法》第十七条所要求的条件,熟悉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
法律制度和管理政策,具有社会责任感,为债券市场投资者所认可。
第十三条主承销商应切实履行以下职责:
(一)以行业公认的业务标准和道德规范,对金融债券发行人进行全面尽职调查,充分了解发行人的经营情况及其面临的风险和问题;
(二)为发行人提供必要的专业服务,确保发行人充分了解有关法律制度和市场管理政策,以及所应承担的相关责任;
(三)会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核查发行人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督促发行人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信息披露,并会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核查信息披露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按照签订协议,做好金融债券推介和销售工作,主承销商应具备对所承销金融债券做市的能力;
(六)金融债券发行结束后10 个工作日内,应向中国人民银行书面报告当期债券承销情况。
第十四条金融债券发行结束后10 个工作日内,发行人应向中国人民银行书面报告当期金融债券发行情况。
第十五条为金融债券发行提供专业服务的承销商、信用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及有关人员,应当按照本行业公认的业务标准和道德规范,对提供服务所涉及的文件进行认真审阅,确认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出具有关专业报告或意见,同时应出具承诺函,确认已履行上述义务。
第十六条信用评级机构在信用评级过程中应恪守执业操守,保证评级结果的客观公正,充分揭示金融债券的投资风险。
在信用评级过程中,信用评级机构不得与发行人、主承销商或其他当事人协商信用级别,或以价定级。
第十七条投资人应理性对待第三方对发行人资信状况作出的评价,在进行金融债券投资时,独立判断金融债券投资价值,自主作出金融债券投资决定,自行承担金融债券投资风险。
第十八条发行人应按照有关规定向投资者披露信息。发行人应保证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第十九条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以下简称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应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并对外公布信息披露工作的操作细则,并做好信息披露的服务工作。
第二十条在金融债券发行前和存续期间,发行人应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向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报送信息披露文件。
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应对信息披露文件进行形式审核,确保信息披露文件的完整、合规。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应将发行人信息披露情况定期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并向市场成员公布。
第二十一条金融债券信息披露文件一经公布,不得随意变更。如确需变更的,发行人需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后,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方式对外公布变更原因及变更后的信息,并提示投资人查看。
第二十二条当金融债券发行人信息披露违规或信息披露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存在问题时,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可以向同业拆借中心、中央结算公司或直接向中国人民银行反映或举报。
第二十三条符合《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5〕第5 号发布)有关规定的国际开发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的相关事宜,参照本规程执行。
第二十四条商业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次级债券适用本规程,本规程未规定事项适用《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4〕第4 号发布)。
第二十五条本规程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规程自2009 年5 月15 日起施行。
附:1.金融债券发行登记表(略)
2.金融债券备案登记表(略)
第四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规则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规则
发文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日期:2002-2-19
执行日期:2002-2-19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交易基本规则
第三章 参与者管理
第四章 交易程序
第五章 交易信息
第六章 违规处罚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银行间债券交易行为,维护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以下简称“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下列名词在本规则中具有以下含义:
(一)债券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用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债券等记账式债券。
(二)参与者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进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债券交易的以下各类机构:
1、在中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及其授权分行;
2、在中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
3、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国银行分行;
4、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金融机构。
(三)债券交易包括债券买卖和债券回购两种。
债券买卖是指参与者以商定的价格转让债券所有权的交易行为。
债券回购是参与者进行的以债券为权利质押的短期资金融通业务,指正回购方(资金融入方)在将债券出质给逆回购方(资金融出方)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指定
日期由正回购方按约定回购利率计算的资金额向逆回购方返还资金,逆回购方向正回购方返还原出质债券的融资行为。
正回购方是指在债券回购交易中融入资金、出质债券的一方,逆回购方是指在债券回购交易中融出资金、享有债券质权的一方。
(四)交易系统是指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以下简称“同业中心”)管理运作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和数据通讯网络。
(五)信息系统是指由同业中心管理运作的信息采集、编辑和发布系统与网络。
第三条 参与者在债券交易中要遵循公平、诚信、自律的原则,参与者自主报价、自选对手、自行清算、自担风险。
第四条 同业中心为参与者的债券报价、交易提供中介及信息服务,并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
第二章 交易基本规则
第五条 交易系统的工作日为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如遇变更,同业中心应发布市场公告。
交易系统工作日的营业时间为9:00-11:00、14:00-16:30.第六条 回购期限最短为1天,最长为1年。参与者可在此区间内自由选择回购期限,不得展期。
第七条 同业中心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提供的交易券种要素公告交易券种的挂牌日、摘牌日和交易的起止日期。
第八条 债券交易数额最小为债券面额十万元,交易单位为债券面额一万元。
第三章 参与者管理
第九条 参与者应指派人员参加同业中心举办的业务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经培训并考试合格后,获得同业中心颁发的《交易员证书》,取得交易员资格。
第十条 具备交易员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债券交易。
参与者应对其交易员的交易行为负责。
交易员对其交易密码承担保密义务。
第十一条 参与者应在已具备同业中心交易员资格的人员内指定专人担任首席交易员,负责下属交易员的交易管理。
第十二条 参与者应在中国人民银行核定的交易限额范围内进行交易。
第十三条 参与者不得买空或卖空债券。
第四章 交易程序
第十四条 参与者利用交易系统进行债券交易。债券交易采用询价交易方式,包括自主报价、格式化询价、确认成交三个交易步骤。
第十五条 参与者的自主报价分为两类:公开报价和对话报价。
公开报价是指参与者为表明自身交易意向而面向市场作出的、不可直接确认成交的报价。
对话报价是指参与者为达成交易而直接向交易对手方作出的、对手方确认即可成交的报价。
第十六条 公开报价分为单边报价和双边报价两类。
单边报价是指参与者为表明自身对资金或债券的供给或需求而面向市场作出的公开报价。
双边报价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双边报价业务的参与者在进行现券买卖公开报价时,在中国人民银行核定的债券买卖价差范围内连续报出该券种的买卖实价,并可同时报出该券种的买卖数量、清算速度等交易要素。进行双边报价的参与者有义务在报价或合理范围内与对手方达成交易。
第十七条 格式化询价是指参与者必须按照交易系统规定的格式内容填报自己的交易意向。未按规定所作的报价为无效报价。
第十八条 确认成交须经过“对话报价——确认”的过程,即一方发送的对话报价,由对手方确认后成交,交易系统及时反馈成交。
第十九条 交易成交前,进入对话报价的双方可在规定的次数内轮替向对手方报价。超过规定的次数仍未成交的对话,须进入另一次询价过程。
第二十条 参与者在确认交易成交前可对报价内容进行修改或撤销。交易一经确认成交,则参与者不得擅自进行修改或撤销。
第二十一条 债券交易成交确认后,由成交双方根据交易系统的成交回报各自打印成交通知单,并据此办理资金清算和债券结算。
债券买卖成交通知单的内容包括:成交日期、成交编号、交易员代码、交易双方名称及交易方向、债券种类、债券代码、成交价格、应计利息、结算价格、券面总额、成交金额、结算金额、应计利息总额、清算日、结算方式、对手方人民币资金账户户名、开户行、帐号、债券托管账号、手续费等。
债券回购成交通知单的内容包括:成交日期、成交编号、交易员代码、交易双方名称及交易方向、债券种类、债券代码、回购利率、回购期限、券面总额、折算比例、成交金额、到期划款金额、首次结算方式、到期结算方式、首次划付日、到期划付日、对手方人民币资金账户户名、开户行、帐号、债券托管账号、手续费等。
第二十二条 债券买卖成交通知单是确认债券买卖交易确立的合同文件。债券回购成交通知单与参与者签署的《银行间债券回购主协议》是确认债券回购交易确立的合同文件。若参与者对成交通知单的内容有疑问或歧义,则以交易系统的成交记录为准。
第二十三条 债券结算和资金清算的时间采用“T+0”或“T+1”的方式,参与者双方自行决定债券结算和资金清算的时间。
银行间债券交易中“T+0”指参与者于债券交易成交日进行债券结算和资金清算:“T+1”指参与者于债券交易成交日之后的第一个营业日进行债券结算和资金清算。
债券交易的债券结算和资金清算必须在同一日进行。债券结算按《银行间债券交易结算规则》(试行)办理,资金清算按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章 交易信息
第二十四条 同业中心通过信息系统向参与者发布市场信息。
第二十五条 同业中心向参与者发布以下市场交易信息:
(一)按券种公布前一交易日债券买卖的收盘价、加权平均价、当日交易的开盘价、最高、最低、最新成交价、加权平均价、成交量和成交金额;
(二)按各期限公布前一交易日债券回购的加权平均利率、收盘利率、当天债券回购的开盘利率、最高、最低、最新成交利率、加权平均利率以及成交量和成交金额;
(三)按期限品种公布现券买卖和债券回购的即时成交明细(包括成交时间、价位和成交量);
(四)债券交易系统日评、周评、月评、季评、半年报、年报;
(五)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公布的其他市场信息。
第二十六条 同业中心向市场提供以下市场参考和交易辅助信息:
(一)债券分析系统及其他技术分析手段;
(二)统计信息;
(三)参与者授权公开的资信信息;
(四)政策法规;
(五)金融财经统计、相关金融市场行情信息;
(六)市场公告与通知、交易排名、培训园地、通讯录等在线服务信息;
(七)电子杂志、专家论坛;
(八)成员论坛、信息反馈等在线交流信息与交流手段;
(九)其他信息。
第二十七条 同业中心向参与者提供如下市场应用功能和信息:
(一)现券买卖、债券回购的报价和查询统计功能;
(二)债券分销的报价和查询统计功能;
(三)业务权限设置;
(四)其他信息。
第二十八条 同业中心有权在不事先通知信息用户的前提下对信息系统进行修改。第二十九条 参与者应按期通过同业中心信息系统披露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有关资信信息。
参与者应将帐户信息、联络方式等背景资料及其变更情况及时通知同业中心。参与者应保证所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六章 违规处罚
第三十条 本规则认定的参与者违规行为有:
(一)成交单生成后,参与者要求同业中心修改交易方向、交易或质押券种、价格或利率、金额、期限、清算速度、结算方式、折算比例等成交要素,或要求撤销成交;
(二)未将帐户信息、联络方式等重要资料及其变更信息及时通知同业中心,从而对交易产生不良影响的;
(三)指派未经同业中心培训合格的工作人员上岗交易的;
(四)泄露交易密码,并造成一定不良后果的;
(五)回购交易所融资金金额与回购质押债券的比例超过人民银行有关规定的;
(六)由于参与者内部管理原因,超过中国人民银行核定的限额进行交易的;
(七)买空或卖空债券的;
(八)不按照成交单规定执行合同的;
(九)未按规定报送有关资信信息或报送的资料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的;
(十)恶意破坏交易系统的;
(十一)不按规定缴纳服务费用的;
(十二)其他经中国人民银行或同业中心认定的违规行为。
第三十一条 参与者有第三十条第一款所述行为,且累计达三次以上(含三次)的,同业中心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告处理。
第三十二条 参与者有第三十条除第一款以外的其他行为的,同业中心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告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同业中心可给予其暂停或取消交易系统使用权的处罚,并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参与者应对由其违规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承担责任。
第三十三条 对参与者发生第三十条所述行为负有直接责任、且情节严重的交易员,同业中心有权给予暂停直至取消交易员资格的处罚。
受到暂停交易员资格处罚的交易员必须经同业中心再培训后方可上岗操作。
受到取消交易员资格处罚的交易员自处罚之日起两年内不得再次申请交易员资格。对由于交易员违规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由该交易员所在机构承担。
第三十四条 同业中心实行参与者违规举报制度。违规参与者的对手方可主动将参与者违规情况向同业中心举报,由同业中心对违规行为进行认定和处理。
第三十五条 凡参与者违反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的行为,同业中心应及时上报中国人民银行。
第三十六条 参与者行为触犯国家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参与者应按规定缴纳服务费用,具体方式和标准由同业中心公布后执行。第三十八条 如遇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情况,参与者须依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银行间债券交易应急规则》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九条 本规则解释权与修改权属同业中心。
第四十条 同业中心将根据本规则制定有关具体操作规程。
第四十一条 本规则自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之日起施行。
中国人民银行
第五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规则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规则
(2002年2月19日起实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银行间债券交易行为,维护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以下简称“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下列名词在本规则中具有以下含义:
(一)债券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用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债券等记账式债券。
(二)参与者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进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债券交易的以下各类机构:
1、在中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及其授权分行;
2、在中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
3、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国银行分行;
4、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金融机构。
(三)债券交易包括债券买卖和债券回购两种。
债券买卖是指参与者以商定的价格转让债券所有权的交易行为。
债券回购是参与者进行的以债券为权利质押的短期资金融通业务,指正回购方(资金融入方)在将债券出质给逆回购方(资金融出方)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指定日期由正回购方按约定回购利率计算的资金额向逆回购方返还资金,逆回购方向正回购方返还原出质债券的融资行为。
正回购方是指在债券回购交易中融入资金、出质债券的一方,逆回购方是指在债券回购交易中融出资金、享有债券质权的一方。
(四)交易系统是指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以下简称“同业中心”)管理运作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和数据通讯网络。
(五)信息系统是指由同业中心管理运作的信息采集、编辑和发布系统与网络。
第三条 参与者在债券交易中要遵循公平、诚信、自律的原则,参与者自主报价、自选对手、自行清算、自担风险。
第四条 同业中心为参与者的债券报价、交易提供中介及信息服务,并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
第二章 交易基本规则
第五条 交易系统的工作日为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如遇变更,同业中心应发布市场公告。交易系统工作日的营业时间为9:00-11:00、14:00-16:30。
第六条 回购期限最短为1天,最长为1年。参与者可在此区间内自由选择回购期限,不得展期。
第七条 同业中心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提供的交易券种要素公告交易券种的挂牌日、摘牌日和交易的起止日期。
第八条 债券交易数额最小为债券面额十万元,交易单位为债券面额一万元。
第三章 参与者管理
第九条 参与者应指派人员参加同业中心举办的业务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经培训并考试合格后,获得同业中心颁发的《交易员证书》,取得交易员资格。
第十条 具备交易员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债券交易。参与者应对其交易员的交易行为负责。交易员对其交易密码承担保密义务。
第十一条 参与者应在已具备同业中心交易员资格的人员内指定专人担任首席交易员,负责下属交易员的交易管理。
第十二条 参与者应在中国人民银行核定的交易限额范围内进行交易。
第十三条 参与者不得买空或卖空债券。
第四章 交易程序
第十四条 参与者利用交易系统进行债券交易。债券交易采用询价交易方式,包括自主报价、格式化询价、确认成交三个交易步骤。
第十五条 参与者的自主报价分为两类:公开报价和对话报价。
公开报价是指参与者为表明自身交易意向而面向市场作出的、不可直接确认成交的报价。对话报价是指参与者为达成交易而直接向交易对手方作出的、对手方确认即可成交的报价。
第十六条 公开报价分为单边报价和双边报价两类。
单边报价是指参与者为表明自身对资金或债券的供给或需求而面向市场作出的公开报价。
双边报价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双边报价业务的参与者在进行现券买卖公开报价时,在中国人民银行核定的债券买卖价差范围内连续报出该券种的买卖实价,并可同时报出该券种的买卖数量、清算速度等交易要素。进行双边报价的参与者有义务在报价或合理范围内与对手方达成交易。
第十七条 格式化询价是指参与者必须按照交易系统规定的格式内容填报自己的交易意向。未按规定所作的报价为无效报价。
第十八条 确认成交须经过“对话报价——确认”的过程,即一方发送的对话报价,由对手方确认后成交,交易系统及时反馈成交。
第十九条 交易成交前,进入对话报价的双方可在规定的次数内轮替向对手方报价。超过规定的次数仍未成交的对话,须进入另一次询价过程。
第二十条 参与者在确认交易成交前可对报价内容进行修改或撤销。交易一经确认成交,则参与者不得擅自进行修改或撤销。
第二十一条 债券交易成交确认后,由成交双方根据交易系统的成交回报各自打印成交通知单,并据此办理资金清算和债券结算。
债券买卖成交通知单的内容包括:成交日期、成交编号、交易员代码、交易双方名称及交易方向、债券种类、债券代码、成交价格、应计利息、结算价格、券面总额、成交金额、结算金额、应计利息总额、清算日、结算方式、对手方人民币资金账户户名、开户行、帐号、债券托管账号、手续费等。
债券回购成交通知单的内容包括:成交日期、成交编号、交易员代码、交易双方名称及交易方向、债券种类、债券代码、回购利率、回购期限、券面总额、折算比例、成交金额、到期划款金额、首次结算方式、到期结算方式、首次划付日、到期划付日、对手方人民币资金账户户名、开户行、帐号、债券托管账号、手续费等。
第二十二条 债券买卖成交通知单是确认债券买卖交易确立的合同文件。债券回购成交通知单与参与者签署的《银行间债券回购主协议》是确认债券回购交易确立的合同文件。若参与者对成交通知单的内容有疑问或歧义,则以交易系统的成交记录为准。
第二十三条 债券结算和资金清算的时间采用“T+0”或“T+1”的方式,参与者双方自行决定债券结算和资金清算的时间。
银行间债券交易中“T+0”指参与者于债券交易成交日进行债券结算和资金清算;“T+1”指参与者于债券交易成交日之后的第一个营业日进行债券结算和资金清算。
债券交易的债券结算和资金清算必须在同一日进行。债券结算按《银行间债券交易结算规则》(试行)办理,资金清算按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章 交易信息
第二十四条 同业中心通过信息系统向参与者发布市场信息。
第二十五条 同业中心向参与者发布以下市场交易信息:
(一)按券种公布前一交易日债券买卖的收盘价、加权平均价、当日交易的开盘价、最高、最低、最新成交价、加权平均价、成交量和成交金额;
(二)按各期限公布前一交易日债券回购的加权平均利率、收盘利率、当天债券回购的开盘利率、最高、最低、最新成交利率、加权平均利率以及成交量和成交金额;
(三)按期限品种公布现券买卖和债券回购的即时成交明细(包括成交时间、价位和成交量);
(四)债券交易系统日评、周评、月评、季评、半年报、年报;
(五)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公布的其他市场信息。
第二十六条 同业中心向市场提供以下市场参考和交易辅助信息:
(一)债券分析系统及其他技术分析手段;
(二)统计信息;
(三)参与者授权公开的资信信息;
(四)政策法规;
(五)金融财经统计、相关金融市场行情信息;
(六)市场公告与通知、交易排名、培训园地、通讯录等在线服务信息;
(七)电子杂志、专家论坛;
(八)成员论坛、信息反馈等在线交流信息与交流手段;
(九)其他信息。
第二十七条 同业中心向参与者提供如下市场应用功能和信息:
(一)现券买卖、债券回购的报价和查询统计功能;
(二)债券分销的报价和查询统计功能;
(三)业务权限设置;
(四)其他信息。
第二十八条 同业中心有权在不事先通知信息用户的前提下对信息系统进行修改。
第二十九条 参与者应按期通过同业中心信息系统披露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有关资信信息。参与者应将帐户信息、联络方式等背景资料及其变更情况及时通知同业中心。参与者应保证所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六章 违规处罚
第三十条 本规则认定的参与者违规行为有:
(一)成交单生成后,参与者要求同业中心修改交易方向、交易或质押券种、价格或利率、金额、期限、清算速度、结算方式、折算比例等成交要素,或要求撤销成交;
(二)未将帐户信息、联络方式等重要资料及其变更信息及时通知同业中心,从而对交易产生不良影响的;
(三)指派未经同业中心培训合格的工作人员上岗交易的;
(四)泄露交易密码,并造成一定不良后果的;
(五)回购交易所融资金金额与回购质押债券的比例超过人民银行有关规定的;
(六)由于参与者内部管理原因,超过中国人民银行核定的限额进行交易的;
(七)买空或卖空债券的;
(八)不按照成交单规定执行合同的;
(九)未按规定报送有关资信信息或报送的资料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的;
(十)恶意破坏交易系统的;
(十一)不按规定缴纳服务费用的;
(十二)其他经中国人民银行或同业中心认定的违规行为。
第三十一条 参与者有第三十条第一款所述行为,且累计达三次以上(含三次)的,同业中心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告处理。
第三十二条 参与者有第三十条除第一款以外的其他行为的,同业中心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告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同业中心可给予其暂停或取消交易系统使用权的处罚,并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参与者应对由其违规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承担责任。
第三十三条 对参与者发生第三十条所述行为负有直接责任、且情节严重的交易员,同业中心有权给予暂停直至取消交易员资格的处罚。
受到暂停交易员资格处罚的交易员必须经同业中心再培训后方可上岗操作。受到取消交易员资格处罚的交易员自处罚之日起两年内不得再次申请交易员资格。对由于交易员违规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由该交易员所在机构承担。
第三十四条 同业中心实行参与者违规举报制度。违规参与者的对手方可主动将参与者违规情况向同业中心举报,由同业中心对违规行为进行认定和处理。
第三十五条 凡参与者违反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的行为,同业中心应及时上报中国人民银行。
第三十六条 参与者行为触犯国家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参与者应按规定缴纳服务费用,具体方式和标准由同业中心公布后执行。
第三十八条 如遇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情况,参与者须依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银行间债券交易应急规则》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九条 本规则解释权与修改权属同业中心。
第四十条 同业中心将根据本规则制定有关具体操作规程。
第四十一条 本规则自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