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铜陵市金融运行报告

时间:2019-05-14 16:4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年铜陵市金融运行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年铜陵市金融运行报告》。

第一篇:2008年铜陵市金融运行报告

2008年铜陵市金融运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铜陵市中心支行)

[内容摘要]

2008年,面对各种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铜陵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各类需求稳步增长,供给协调性增强,物价逐步回落,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金融运行健康平稳。银行业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证券市场低迷,保险业持续发展,农业保险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功能有所增强,但融资渠道亟待拓宽,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经济金融呈现良性协调发展的局面。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依然不减,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金融业发展规模和质量,增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全局的能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目 录

一、金融运行情况 1

(一)银行业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 1

(二)证券市场低迷,交易量大幅萎缩 3

(三)保险业持续发展,农业保险积极推进 3

(四)金融市场功能有所增强,融资渠道亟待拓宽

(五)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6

二、经济运行情况 6

(一)各类需求稳步增长 6

(二)供给协调性稳步增强 7

(三)物价涨幅明显但逐步有所回落 8

(四)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 8

(五)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9

(六)主要行业分析 10

三、预测和展望 11 附录 1

(一)铜陵市经济金融大事迹 1

(二)铜陵市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2

专 栏 专栏1 铜陵市民间借贷发展状创

况新

分分析„„„„„„„„„„„„„„„„„„„„„„„„„ 5 专栏2 铜陵市农村金融析„„„„„„„„„„„„„„„„„„„„„„„„„„„ 9

表 1 2008年银行类金融机构情况 表 2 2008年金融机构现金收支情况 2 表 3 2008年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 2 表 4 2008年证券业基本情况表 3 表 5 2008年保险业基本情况表 4 表 6 2008年非金融机构融资结构表 4 表 7 2008年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 4 表 8 2008年金融机构贴现、转贴现利率表 4

图 1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图 2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2

图 3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图 5 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6 图 6 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 6 图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7 图 8 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7 图 9 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图 4 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图 10 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 图 12 财政收支状况 图 11 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图 13 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08年,铜陵市金融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金融运行呈健康平稳态势。银行业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证券市场低迷,保险业持续发展,农业保险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功能有所增强,但融资渠道亟待拓宽。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一)银行业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

1.银行业机构有所增加,资产规模继续扩张,资产质量不断改善,效益稳步提升

2008年末,铜陵市银行业机构数较上年末增加8个,新成立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从业人员比上年末减少188人,资产总额比上年增加60.9亿元,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2.5个百分点,居全省最低。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账面利润8.7亿元,同比增长22.9%。

表 1 2008年银行类金融机构情况

数据来源:铜陵银监分局

2.各项存款稳步增加,结构变化较大

2008年末,铜陵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66.1亿元,较年初增长15.3%,增速比上年回落了4.7个百分点。从存款增长结构看,储蓄存款大幅增加,企业存款下降较多。全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新增31.0亿元,同比多增20.2亿元,增长27.0%。人民币企业存款比年初减少6.4亿元,同比少增33.5亿元,同比下降7.2%。储蓄存款大幅增加的原因:一是受国内外经济金融波动因素影响,居民收入预期减弱,储蓄倾向增强;二是房地产、股票市场持续低迷,居民投资渠道受阻,分流储蓄效应减弱;三是物价指数的持续回落使居民对货币购买力升值预期增强,定期储蓄意愿增强,2008年新增储蓄存款中定期储蓄存款占比达到81.52%,比上年提高31.27个百分点。企业存款下降较多的原因:一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减少,企业产销率下降,流动资金紧张造成企业活期存款大幅下降;二是企业资金来源较少,2008年铜陵市企业未从资本市场融资。从存款变化趋势看,1、2、10和11月份是全年人民币存款增长的低谷,但全年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0%以上。从存款期限结构看,存款定期化现象明显,2008年末,金融机构定期存款较年初增加28.1亿元,增长30.3%,同比多增23.5亿元。而活期存款较年初减少1.9亿元,下降1.7%,同比少增31.8亿元。

图 1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数据来源:《铜陵市金融统计月报》 3.贷款增量增幅均创历史新高,信贷投放结构不断优化

2008年末,铜陵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54.5亿元,比年初增加44.7亿元,增长21.3%,增量与增幅分别比上年末提高22.2亿元和9.3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幅比上年提高了11.9个百分点,贷款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按可比口径计算,各项贷款较年初增加4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增量和增幅均居全省第四。

信贷投放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全年信贷投放与宏观调控政策相一致。上半年受从紧货币政策和“两防”宏观调控目标影响,累计增加人民币贷款20.2亿元,占全年信贷增量的36.7%;而下半年央行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国家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信贷投放加快,下半年累计增加人民币贷款35.0亿元,为上年全年增量的1.4倍;二是国有商业银行成为信贷投放主力军。2008年国有商业银行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占全市金融机构贷款增量的70.0%,比上年末提高了10.4个百分点;三是金融支持社会薄弱环节力度加大。2008年末,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比年初增加35.6亿元,增长40.8%;“三农”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3.4亿元,增长44.6%;助学贷款同比增长22.8%;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同比多发放274万元,全年累计发放932万元;四是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有所增强。2008年末,铜陵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比年初增长56.6%,高于全市人民币贷款增幅28.1个百分点;五是外汇贷款下降明显。受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出口企业外汇需求持续减弱,2008年末,外汇各项贷款比年初下降55.7%;六是新增贷款行业分布较为集中。2008年信贷投放主要集中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制造业,居民及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五个行业,共计新增贷款47.3亿元,占同期各行业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量的85.5%。

图 2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数据来源:《铜陵市金融统计月报》

图 3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数据来源:《铜陵市金融统计月报》

4.现金净投放不断扩大

2008年,铜陵市金融机构共实现现金收入425.2亿元,实现现金支出439.4亿元,净投放现金14.2亿元,同比增加1.3亿元。农副产品采购支出和工矿及其他产品采购支出共10.1亿元,是现金投放的重要渠道。

表 2 2008年金融机构现金收支情况

数据来源:《铜陵市金融统计月报》

5.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贷款利率水平略有上升

2008年,央行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铜陵市金融机构严格按照国家的利率政策执行,逐步健全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3827%,较上年上升了0.5114个百分点。从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看:人民币贷款执行基准利率的占比比上年降低13.8个百分点,实行下浮的占比比上年上升4.8个百分点,实行上浮的占比比上年上升9个百分点,上浮利率主要集中在30%以内,占全部上浮利率的87.19%,贷款利率在规定的区间内浮动且分布较为合理。

表 3 2008年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网利率监测系统 图 4 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网利率监测系统

6.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深入,成效显著

铜陵辖区内的建行、中行和工行股份制改造已全面完成,初步建立了以经济资本和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考核体系,改革的成效逐步显现。2008年末建行、中行和工行不良贷款率比年初分别下降了0.4、1.3和0.03个百分点。三家金融机构全年收益比上年增长了11.6%;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也在进行之中, 2008年主要致力于不良资产和闲置资产处置、新会计准则报表转换、配合外部审计和加大不良贷款清收等工作。全年共剥离不良资产3.4亿元。年末,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了12.3个百分点。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取得显著成果。资本充足率比改革初期提高了49.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比改革初期下降了96.2%;2008年实现利润总额0.4亿元,同比增长49.3%。铜陵铜都农合行已成功兑付3358万元专项央行票据。邮政储蓄银行于4月中旬挂牌成立,其业务范围不断拓宽。铜陵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筹建铜陵皖江农村合作银行申请已获银监会批复。

为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新型金融机构发展,成立了物华小额贷款公司。

(二)证券市场低迷,交易量大幅萎缩

2008年,股票市场呈震荡下跌走势,年末上证指数收于1820.81点,比上年同期下跌65.39%,证券市场呈现低迷状态,交易量急剧减少。

机构保持稳定,人员略有减少,资产总额大幅缩减。2008年末,铜陵市共有证券营业部3家,其所辖证券服务部3个,全部从业人员72人,较上年减少1人。年末资产总额3.5亿元,同比减少2.1亿元,下降37.5%。

证券交易量萎缩,效益大幅下降。2008年,铜陵市3家证券营业部股票累计交易额306.6亿元,同比减少201.2亿元,下降39.6%。年末,证券投资者开立的股票账户67297户,较上年同期减少5282户;实现营业利润0.7亿元,同比减少0.6亿元,下降46.2%。

表 4 2008年证券业基本情况表

数据来源:金融稳定数据库

(三)保险业持续发展,农业保险积极推进

2008年,铜陵市保险业持续稳步发展,新成立保险机构三家,产险、寿险和农险各一家。全年保费收入较上年增长58.7%,其中:产险保费收入增长12.4%;寿险保费收入增长68.9%。全年全市各类保险公司累计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2.3亿元,其中:产险支付各类赔款1.1亿元,同比增长67.9%;寿险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1.2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保险的经济稳定器功能作用明显。2008年铜陵市的保险深度为2.3%,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保险密度为1014元/人,较上年增长50.9%。

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新成立的农业保险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拓宽,将保险标的扩大到水稻、小麦、棉花等,全年农业保险赔付92.4万元,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铜陵市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表 5 2008年保险业基本情况表

数据来源:铜陵市保险协会

(四)金融市场功能有所增强,融资渠道亟待拓宽

2008年,铜陵市金融市场稳步发展,但传统业务仍占主导地位,民间融资活跃,融资渠道单一

1.间接融资比例大幅上升

2008年,铜陵市非金融机构部门(包括住户、企业)融资总额为44.7亿元,全部为贷款融资,比上年上升了49.5个百分点,直接融资比例为零,融资结构单一。

表 6 2008年非金融机构融资结构表

数据来源:《铜陵市金融统计月报》、铜陵市发改委

2.货币市场场内、场外交易均为空白

2008年,全市金融机构场内、外业务,同业拆借业务、债券回购业务等交易量为零。3.票据业务稳步发展,贴现利率不断走高

2008年,铜陵市金融机构票据业务稳步发展,全年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43.6亿元,同比增加4.3亿元,余额同比增加6.2亿元;贴现余额17.5亿元,同比增加10.4亿元,增长146.5%。上半年在从紧货币政策背景下,为确保长期信贷额度和资金运用的最大收益,票据融资季初发生较多、季末回落,呈现出季度不平衡现象,成为商业银行调控信贷规模的“蓄水池”,下半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票据融资快速增长,全年票据贴现利率逐季走高。2008年四季度贴现加权平均利率较一季度增长22.0%。

表 7 2008年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央银行货币信贷资金系统

表 8 2008年金融机构贴现、转贴现利率表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网利率监测系统

4.代理黄金业务大幅下降

2008年末,铜陵市金融机构代理仓储黄金库存392公斤,同比降低85.3%,主要是由于黄金市场现货紧张,调往外地所致,代理仓储黄金业务收入55万元,同比增长37.2%。由于受会员减少影响,全年代理交易黄金数量164公斤,同比下降82.8%,代理交易黄金收入2.1万元,同比下降81.6%。

5.民间融资频繁,利率水平有所上升

由于操作灵活、手续简便、利率协商性强等 原因,加之上半年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半年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铜陵地区民间融资市场

日渐活跃。2008年,铜陵市民间融资在8亿元左右,较上年增长23.1%。民间融资多来源于自有资金,主要用于生产经营和流动性周转;还款主要采取一次性还本付息;民间借贷利率高于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且差异较大,最高的一年期年利率达到30%,最低的8%,全年民间借贷加权平均利率为15.3%,同比上升了2.9个百分点。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融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风险仍不容忽视。

6.金融创新不断推进。金融机构推出“背包”银行,把信贷服务送到家。针对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出了“金翅膀”小企业贷款系列产品,包括小企业以强扶弱担保贷款、小企业动产质押贷款等;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出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为帮扶更多的农村有志创业人员创立经济实体或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推出了青年创业贷款、巾帼创业贷款、民企之星贷款等。2008年金融机构累计共发放创新金融产品贷款6.55亿元。与此同时,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创设了“金融超市”,全年全市中小企业通过这一平台融资额近10亿元。

(五)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008年,铜陵市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广泛开展了银行卡、反洗钱、反假货币、征信等系列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增强了社会各界金融意识。信用环境明显改善,历史遗留的逃废金融债务全部得到落实;司法环境明显改善,全年金融起诉案件胜诉率和涉诉案件受偿率分别较上年提高了3.4和5.2个百分点;金融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基本实现无重大违法、违规经营,无重大支付风险,无恶性竞争行为;通过开设金融超市、举办银企对接会等活动,政银企关系进一步和谐。政府职能转变取得较大进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关注民生已成为政府的首要职能;现代企业制度正逐步建立和完善。

二、经济运行情况

2008年,铜陵市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5%;第二产业增长14.3%;第三产业增长11.7%。三次产业比例为:2.6∶67.1∶30.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4021元。

图 5 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数据来源:《铜陵市经济统计月报》

(一)各类需求稳步增长

1.投资需求增长较快、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8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5.0亿元,比上年增长47.5%,增幅比上年上升了18.9个百分点。其中,一产投资增长336.2%;二产投资增长33.1%;三产投资增长67.2%。三次产业投资保持较为协调的格局。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多。投资增长主要是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金隆电解铜扩建、国电一期、沿江高速公路、500KV西通道等30项重点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宁安城际铁路、电厂六期扩建工程、海螺1.2万吨熟料、生活垃圾处理、精达6万吨电磁线等32个项目顺利开工。庐铜铁路项目省政府和铁道部已经会签;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双千亿铜产业,按国家发改委要求编制了铜基材料产业链规划;汽车发动机项目即将核准;有色公司总投资1.5亿元的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国家专项计划。

图 6 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

数据来源:《铜陵市经济统计月报》

2.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城乡消费市场同步

发展

2008年,铜陵市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达1517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达到5580元,增长21.0%,增速高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6.7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8%,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主要是食品物价大幅上升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市场消费活跃。从行业看,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分别达22.9%和26.2%。从城乡市场看,市、县及县以下实现同步增长。从服务业组织结构看,规模效益明显,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增长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图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数据来源:《铜陵市经济统计月报》

3.进口增势强劲,利用外资规模扩大

2008年,铜陵市进出口总额达34.7亿美元,同比增长17.2%,位居全省第二;其中进口值32.8亿美元,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对外贸易运行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初级产品进口增加;二是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三是外贸多元化战略稳步推进;四是民营企业出口增长迅速;五是发生进出口实绩企业增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0083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5.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6170万美元,同比增长47.0%。新批准设立外资企业5家,合同外资额14301万美元,同比增长326.0%。实际到位市外内资100亿元,增长71.0%。

图 8 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铜陵市经济统计月报》

图 9 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铜陵市经济统计月报》

(二)供给协调性稳步增强

1.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2008年,铜陵市实现农业现价总产值14.1亿元,增长10.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3895公顷,总产量14.8万吨,分别增长12.4%和12.3%。油料、棉花面积分别为8314公顷和5401公顷,分别增长16.2%和6.1%。油料、棉花产量分别为1.9万吨和0.6万吨,分别增长21.1%和4.4%。粮食和油料增幅较大。全市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十项重点工程,农业种植模式和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禽水产养殖规模继续扩大,特别是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大大增加。

2.工业较快增长

2008年,铜陵市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总产值664.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3%,实现工业增加值187.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8%。大中型工业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增长较快。县区工业快速增长。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8,继续位于全省前列。从产业看,化学工业、钢铁冶炼及炼焦工业、煤气供应及供水工业增长较快,总产值分别增长52.4%、59.2%、33.5%;从产业规模看,铜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为全市的支柱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62.6%、12.6%、5.5%。

图 10 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

数据来源:《铜陵市经济统计月报》

3.服务业快速发展 2008年,铜陵市第三产业增加值9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7%。其中,交通运输、仓储有邮政业增长6.7%,批发零售业增长13.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3.9%,金融保险业增长7.9%,其它服务业增长15.4%。

(三)物价涨幅明显但逐步有所回落

1.居民消费价格逐步回落

2008年,铜陵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9.0%,涨幅较大;3月份到6月份,涨幅趋缓,并呈现高位趋稳的态势;7月份开始,市场物价稳步回落,并一直持续到年底。08年全年CPI指数为106.1,其中食品类上涨幅度较大,达到116.1。

图 11 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数据来源:《铜陵市经济统计月报》

2.生产价格明显上升

2008年,全市原材料购进价格明显上升,指数达118.8,其中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类上涨幅度较大,指数分别为127.5、134.4、130.1,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指数则出现负增长,指数为90.2,全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幅度相对较小,为104.9,制造业企业成本费用上升,利润空间减少。我市的主导产业铜产业,因价格大幅下跌,受影响较大。

3.劳动力成本继续上涨

2008年,铜陵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收入达27584元,增长18.0%,比上年上升2.7个百分点;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重为57%,与上年持平。我市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标准于2008年元月一日起再次上调,由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24元(不含15元门诊医疗补助)。最低工资标准市区540元,铜陵县420元。

(四)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

2008年,铜陵市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市实现财政收入69.3亿元,同比增长37.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79亿元,增长32.8%;上划中央收入45.47亿元,增长40.4%。

全年财政支出为34.89亿元,同比增长32.8%。在支出中加大了对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30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建设计划,惠及了城乡90%以上的居民,公共财政的作用得到了较好体现。

图 12 财政收支状况

数据来源:《铜陵市经济统计月报》

(五)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2008年,铜陵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试点工程进展顺利。有色铜阳极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加快推进,利用水泥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磷石膏综合利用、狼尾湖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开工建设。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成功举办了安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启动了《铜陵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规划》的编制。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深入推进,《铜陵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成。

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注重提高经济发展效益,坚决关闭亚星焦化老焦炉,在全省率先完成立窑水泥企业的关闭工作,累计关停淘汰的项目全年减少工业产值达60多亿元。海螺水泥低温余热发电等一批节能项目得到国家支持,全面完成节能指标。投资1.36亿元,组织实施了金昌冶炼厂污酸处理等11个污染治理项目,加快推进锅炉煤改气,拆除了38台燃煤锅炉。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3%。酸雨频率39.6%,比上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重点断面和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全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6.4%和1.6%。

(六)主要行业分析

1.房地产业步入调整期,但在宏观调控中总体运行平稳

(1)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攀升。2008年,铜陵市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2.25亿元,同比增长55.20%。其中土地开发投资4.65亿元,同比上涨124.64%;住宅开发投资22.07亿元,同比上涨71.88%。(2)房地产潜在供给能力强劲。2008年,铜陵市施工房屋面积为278.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26%,其中住宅219.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65%。竣工房屋面积为58.2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了40.67%。新开工房屋面积120.79万平方 米,同比增长18.89%。

(3)房地产需求降低,市场观望氛围较浓。2008年,铜陵市销售房屋面积38.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43%,其中:住宅销售34.0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63%。

(4)房地产价格趋于下降。2008年,铜陵市新建商品房销售平均价格3768元/平方米,同比下降5.37%;其中住宅销售平均价格3602元/平方米,同比下降0.61%。二手房成交平均价格168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6.47%;其中住宅成交平均价格2106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0.63%。新建商品房价格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及全国一、二线城市出现房价明显回落影响;二是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增加,拉低平均销售价格;三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稳定了房地产市场;四是中低档商品房的供应,抑制了房价上涨。

(5)房地产贷款增幅回落。2008年末,铜

陵市房地产贷款较年初增长24.1%,比上年同期回落13.9个百分点。新增房地产贷款占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为12.3%,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9.4个百分点。

(6)房地产政策“十条”意见出台,政策效应逐渐显现。2008年10月底,铜陵市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11月份新建商品房合同登记备案套数环比增长6.79%,12月份新建商品房合同登记备案套数环比增长216.76%,表明政府出台救市政策效应逐渐显现。

图 13 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数据来源:《铜陵市经济统计月报》

2.有色行业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较大

2008年,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实体经济受到的冲击不断加大,全球主要工业品价格快速走低,铜陵有色行业受到冲击,产品外部需求减少,主营产品电解铜、硫酸等价格快速下跌,对行业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2008年,铜陵有色实现销售收入353.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6.8亿元,下降4.5%;预计实现利润总额9.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4亿元,下降43.5%。全年应缴企业增值税为12.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8%,对铜陵市的经济支持力度有所减弱。

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料产业,其发展具有周期性。目前来看,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仍然严峻,有色行业在短期内经营仍面临较大困难,但从长期来看,铜陵有色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建议企业调整经营思路,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持续增效能力;贯彻科技兴业方针,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竞争力;实施资源控制战略,稳定生产成本,推进行业纵深发展。国家对国有大型铜冶炼企业在政策上应有所倾斜。

三、预测和展望

2009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一切措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关键之年。虽然外部经济运行中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特殊机遇,落实产业振兴规划,对我市支柱产业有色金属行业更蕴藏着无限机遇。预计2009年铜陵将克服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上升阶段,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新增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

2009年铜陵金融运行的总体环境是有利的,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处在平稳增长期;金融机构改革和创新稳步推进,经营活力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观念不断增强。但融资结构仍需改善,对“三农”的支持要进一步增强,要高度关注金融资产质量的变化。根据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预计2009年铜陵市本外币存款新增30亿元;贷款新增60亿元。

2009年,人行铜陵中支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铜陵辖区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创新思路,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并购重组、“三农”、中小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等的支持力度,确保铜陵辖区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继续深化金融改革,鼓励金融创新,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优化融资结构,支持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总篡:权俊良、江四清 统稿:吴问友 执笔:马春芬

提供材料人员:查海林、赵爱华、许梅、孔丽霞

附录

(一)铜陵市经济金融大事迹 1.3月26日,铜陵市召开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掀开了以“观念大转变、改革大突破、全民大招商、环境大整治”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序幕。

2.4月9日,安徽省银企对接月活动铜陵对接会开幕。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志刚等领导出席开幕仪式。本次对接会,银企间共洽谈项目86个,总融资额207.84亿元。

3.4月18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铜陵市分行正式挂牌成立。4.5月9日,铜陵市金融服务日(金融超市)正式启动。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副行长陶诚,铜陵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姚玉舟,铜陵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明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5.6月6日,铜陵市“征信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铜陵市委常委、副市长万以学以及人行合肥中心支行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启动仪式。

6.6月29日,沿江高速公路暨合淮蚌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典礼在铜陵市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金山,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三运等出席典礼仪式。

7.10月12日,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支持,安徽省文化厅、旅游局、中国贸易促进会安徽省分会、铜陵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届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隆重开幕。

8.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帮助中小企业摆脱困境,铜陵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并于11月1日组织召开“百名干部进百企”培训动员大会。9.12月16日,为认真贯彻落实“国九条”和“金融三十条”,铜陵市出台《金融支持扩大内需促进地方经济平稳发展十二条措施》。

10.12月31日,铜陵市首家小额贷款公司——物华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挂牌开业。

(二)铜陵市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第二篇:金融运行分析报告

金融运行分析报告

年初以来,我联社在省、市联社的正确领导下,在银监部门、人民银行的大力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省、市工作思路,以业务经营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实力、活力和竞争力为目标,以加强信贷管理,突出执行力建设,提高员工素质为重点,以强化管理、注重效益、防范风险、稳中求进为手段,转换经营机制,强化营销观念,创新服务手段,推进精细化管理,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现将我县联社前七个月金融运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经营情况

(一)资产及其构成:各项资产余额XXXXX万元,较年初增加XXX0万元,增幅为X.XX%。同比增加XXX万元,增幅XX.0X%。其中:存放央行XXXX万元,占资产总额的XX.XX%,较年初增加XXXX万元,增幅为XX.XX%;存放同业款项XXXX万元,占资产总额的XX.XX%,较年初下降X0XX万元,降幅为-X.XX%;各项贷款XX00X万元,占资产总额的X.XX%,较年初增加X0XX万元, 增幅为X.XX%;固定资产净值XXX万元,占比X.XX%;较年初减少XX万元,降幅-X.XX%。

(二)负债及其构成: 各项负债余额为XXX0X万元,较年初增加XXXX万元,增幅为X.XX%。其中:各项存款余额X0XXX万元,占负债总额的XX.XX%,较年初增加XXXX万元,增幅为X.XX%。

(三)所有者权益及其构成:所有者权益为-XXXX万元,其中: 实收资本(股金)X0X万元,较年初增加X万元,增幅为X.0X%;资本公积XXX万元,盈余公积XX万元,一般准备XXX万元,历年亏损达XXXX万元,本期账面盈余XXX万元。

(四)财务收支及增减变化情况:各项收入X0XX万元,同比增加XXX万元,增幅为XX.XX%;其中贷款利息收入XXX万元,同比增加XXX万元,增幅XX.XX %,金融机构往来收入XXX万元,同比增加XX万元,增幅X0X.XX%。各项支出XXX万元,其中存款利息支出XXX万元,手续费支出X万元,营业费用支出XX万元,计提固定资产折旧XX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XX万元,全县盈余XXX万元,较去年同期增盈XX万元,增长了X.XX%。

二、存、贷款存量、增量变动情况及原因

截止X月末我县联社存款余额为X0XXX万元,较年初增加XXXX万元,增幅为X.XX%。各项贷款余额XX00X万元,较年初增加X0XX万元, 增幅为X.XX%;

(一)大力组织存款采取措施

(二)营销贷款采取的措施

三、贷款结构分析

截止X月末,我县联社各项贷款余额XX00X万元,较年

初增加X0XX万元, 增幅为X.XX%;

(一)按期限结构分析:短期贷款余额XXXX万元,占比XX.XX%,中长期贷款XXXXX万元,占比XX.XX%。

(二)按投向结构分析:农、林、牧、渔业贷款XXXXX万元,占比XX.XX%,采矿业贷款XXX万元,占比X.XX%,制造业XX0万元,占比0.XX%,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贷款X0XX万元,占比XX.0X%,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X00万元,占比0.XX%,住宿和餐饮业贷款XXX0万元,占比XX.XX%,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X00万元,占比X.0X%,个人消费贷款XXXX万元,占比X.XX%。

(三)最大单户及十户结构分析:截止X月末我县联社最大一户贷款余额为X000万元,占比XX.XX%,最大十户贷款余额为XXXX万元,占比XX.XX%。主要投放于水电开发、饭店、酒店、旅游、沙石采矿等行业。

四、贷款支持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外部环境制约

(一)贷款支持取得的成效

至X月末,我社贷款余额XX00X万元,较年初增加X0XX万元,增幅为X.XX%,上半年累放各项贷款XX0X万元,累收各项贷款XXXX万元。

在支农贷款方面:我县联社始终肩负“与农共舞、助农致富”的历史使命,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大力发放支农贷款,截止X月末涉农贷款余额XXXXX万元,涉农贷款占比

XX.XX%,较年初增加X0XX万元,增幅为X.X%。

五、经营中面临的风险现状及趋势性分析

今年以来,我县农村信用社虽然通过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取得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社在经营中还存在以下风险:

(一)资本充足率低,抗风险能力弱,股权改革尚未取得实效。

(二)贷款集中度指标与受托支付比例与监管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

(三)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贷款规模受控制,资金运用面临较大挑战。

(四)整体信用环境较差,不利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六、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组织存款难度大,导致农村信用社支农后劲不足,影响了农村信用社支农业务的拓展。

(二)同业竞争压力加大。随着国家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邮政储蓄全面向农村渗透,分割农村金融资源,致使农村信用社难以有效吸纳农村富余资金。但农村信用社为了支持“三农”,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存贷比例失调,信贷资金严重匮乏,削弱了农村信用社支农实力。

(三)资金成本高,不利于农村信用社的长远发展。从我社存款构成情况看,X0%属于高成本的储蓄存款,资金组

织成本高。

(四)服务层次不全,难以涉足县域经济的方方面面。农村信用社因其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和资金限制,信贷资金的投向以满足“三农”为主,存在重“三农”轻城镇居民、重生产经营轻消费的现象.

第三篇:2005年四川省金融运行报告

2005年四川省金融运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内容摘要]

2005年,四川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并取得实效,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经济增长位于1978年以来的较高水平,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一、二、三次产业稳定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需求扩大,投资和消费增长加快。市场物价涨幅逐步回稳。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金融运行平稳。银行、证券、保险业继续发展,服务经济的可持续能力有所增强。银行业总资产突破1万亿元。货币信贷平稳增加,信贷增幅自2001年来连续60个月低于全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市场主体行为变化,融资方式继续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利率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2006年,四川经济加快发展的内外部动力仍然强劲。随着西部大开发、工业强省等战略的实施,经济增长仍可保持较高水平,但增速会有所回调。公共服务品价格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将影响市场物价适度上涨。金融机构资金仍然总体宽松,贷款增长与2005年基本持平,金融市场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

目 录

一、金融运行情况.................................................3

(一)银行业稳步发展,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3

(二)证券业发展放缓,改革进一步深化...............................................5

(三)保险业发展态势良好,服务经济的作用不断增强...................................5

(四)金融市场的发展丰富了市场主体融资渠道.........................................5

(五)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展开.................................................6

二、经济运行情况.................................................6

(一)投资稳定增长,消费市场活跃,内需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主要作用...................6

(二)工农业生产增长加快得到了效益的支撑...........................................8

(三)市场物价平稳回落,但原材料价格上涨仍然较快...................................8

(四)主要行业分析.................................................................9

三、预测与展望..................................................10 附录:..........................................................10

(一)四川省经济金融大事记......................................10

(二)四川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11

专 栏

专栏 1 四川票据市场发展特点...........................................................4 专栏 2 四川农村消费水平偏低面临结构升级...............................................7

表 1 2005年四川省银行业机构从业人员及其资产规模情况..................................3 表 2 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4 表 3 金融机构票据业务利率表...........................................................4 表 4 2005年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5 表 5 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结构表.........................................................5

图 1 人民币存款结构及增量情况.........................................................3 图 2 人民币贷款结构及增量情况.........................................................3 图 3 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6 图 4 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6 图 5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其增长率...................................................7 图 6 进出口及其增长率.............................................................7 图 7 财政收支额及其增长率.........................................................8 图 8 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8 图 9 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8 图 10 商品房施工及销售变动趋势........................................................9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05年,四川金融业结合实际认真贯彻稳健货币政策,在改革中实现了平稳运行,综合服务经济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一)银行业稳步发展,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

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财务状况明显改善。2005年,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进一步增长并突破1万亿元。银行业稳健经营,风险控制能力得到加强,剥离不良资产和央行票据置换不良贷款以及信托、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处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促进了资产质量的提高和效益增长,全年银行业实现利润增长超过50%。金融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汇丰、花旗、渣打银行成都分行相继成立,为四川金融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表 1 2005年四川省银行业机构从业人员及其资产规模情况

机构类别机构个数从业人数资产总额(亿元)

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3423622586663.1二、政策性银行11328811154.3三、股份制商业银行***.3四、城市商业银行3354530549.0

五、城市信用社127129193.7

六、农村信用社6666404841582.6

七、财务公司27447.1八、邮政储蓄281514069508.0

九、外资银行513112.3合计***11732.3 数据来源:四川银监局

货币信贷运行平稳,存贷款增长中结构变化突出。2005年末,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10050亿元,比年初增加1356.8亿元,增长17%;贷款余额6898.6亿元,比年初增加543.9亿元,增长8.7%。

货币信贷运行特点是: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势良好,资金总体充裕。但企业扩大生产资金支出增加和规模以下企业资金形势较紧,引起企业存款增速明显下滑。居民储蓄意愿较强,且呈现定期偏好,使储蓄存款成为各项存款增加的主要原 3

因。储蓄问卷调查显示,四季度首选储蓄的居民比例达36%,有30%的居民首选消费。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幅趋缓,增长率创近年新低。与上年不同的是季中和季末的波动幅度明显减小。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和风险管理逐步加强,贷款投放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与四川经济结构相适应,信贷重点投向基本建设、工业和农业,其中工业贷款多以票据方式支持。金融市场的发展拓宽了银行资金运用渠道,也增强了企业直接融资倾向,融资渠道多元化特征进一步显现。受近年人民币升值预期影响,外汇存款规模不断缩小。2005年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调缓解了存款下滑趋势,外汇贷款略有下降。现金延续了去年大回笼的特点。

图 1 人民币存款结构及增量情况

亿元300%2525020020***00-505-100-******01............*********222储蓄存款当月新增(左坐标)企业存款当月新增(左坐标)其他存款当月新增(左坐标)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当月新增(左坐标)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右坐标)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统计月报》。

图 2 人民币贷款结构及增量情况

亿元%***80106040820604-202-400***1000001000001............*********222中长期贷款当月新增(左坐标)短期贷款当月新增(左坐标)其他类贷款当月新增(左坐标)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当月新增(左坐标)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同比增长(右坐标)

数据来源:同上。

票据业务增速加快,已成为重要的短期融资方式。2005年,超额准备金利率调低后,票据业务成为商业银行运用资金、改善资产结构、企业融通资金的重要工具和渠道。银行承兑汇票签发量、贴现量均比上年大幅增加。票据市场竞争加剧,全年贴现利率呈单边下降态势,四季度加权平均利率已经跌破再贴现利率。

表 2 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

单位:亿元

银行承兑汇票承兑贴 现季度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余额累计发生额余额累计发生额余额累计发生额1376.1229.1338.3260.318.920.62406.2477.0335.0537.511.835.73472.4792.2453.9941.218.552.04536.41148.5473.61406.210.271.3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表 3 金融机构票据业务利率表

单位:亿元

贴 现转贴现季度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票据买断票据回购13.693.952.832.6923.544.022.032.5233.343.641.671.6843.173.941.711.8 数据来源:同上。

专栏 1 四川票据市场发展特点

2005年,受诸多因素影响,票据融资成为银行业务发展重点,其收入占比也有所提高。

一是业务量迅速增长。在三季度后,票据融资增长速度加快,全年新增票据融资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6.8%,较上年提高近15个百分点。转贴现中,买断式转贴现较上年翻了一番。

二是利率市场化程度高。转贴现利率与银行

间市场利率走势基本一致,贴现利率逐渐突破再贴现利率限制,受转贴现利率影响明显,与市场利率差异不断缩小。票据市场利率与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关联度日益增强。

三是票据功能扩大。随着票据使用范围扩大和流通转让手续简化,票据的融资性功能增强。从以前主要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扩大为亦满足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需求。

四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票据市场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但存在的风险隐患也不容忽视。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票据业务发展中,往往将承兑和贴现捆绑在一起获取收益,而风险又主要集中在承兑环节,不当的市场竞争容易引发风险。

五是再贴现利率政策有待进一步改进。实际交易中,部分商业银行的贴现利率已经常性地向下突破再贴现利率,并由此在行际间引发规范竞争争议。随着票据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需要探索更加灵活的再贴现利率,引导票据市场健康发展。

利率变动呈现出新特点,各利率间的相关性有所增强。金融机构积极尝试存款利率市场化。建行四川省分行对人民币小额存款首试利率下浮;少数农村信用社全面调整人民币存款计结息规则,使实际利率水平低于基准利率;成都市商业银行推出13个月、18个月外币小额存款,利率根据LIBOR定期调整。

市场竞争对定价影响较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重心下移。全年四川金融机构执行下浮和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较去年有所上升,执行上浮利率贷款的占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资金向大企业、大项目集中导致对大型优质企业的竞争加剧,而宏观经济走势的不确定和业务拓展、市场细分不足,对中小企业贷款更加谨慎。另外,个人住房贷款主要执行下浮和基准利率,2005年纳入利率统计也使浮动区间重心下移。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定价制度、定价技术和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但由于目标客户趋同,市场竞争激烈,使得利率执行水平整体较低。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定价意识和定价能力普遍较弱,农村信用社通过利率定价模板试点后,定价主动性有所增强,因具有市场垄断性,利率执行水平也最高。

各种利率的相关性明显增强,利率政策的传导机制更加顺畅。央行票据利率——货币市场利率——转贴现利率——贴现利率的作用通道开始明朗,金融机构内部资金调剂利率对同业存款、贴现以及转贴现利率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日益凸现。

表 4 2005年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

合计国有独资商股份制商区域性商业业银行业银行银行城乡信用社合计***0.9-1.022.021.623.18.81.91.034.429.048.723.33.7小计43.649.428.367.894.4上1.0-1.3浮40.645.826.941.215.2水1.3-1.52.73.31.220.137.9平1.5-2.00.30.30.06.636.52.0以上0.00.00.20.04.8 数据来源:同上。

金融改革取得新进展,金融机构稳健经营能力继续提高。按照统一部署,中行、建行和交行分支行进一步深化股份制改革,工行实施并完成了财务重组,4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机构整合、内控建设、财务管理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中小法人机构改革稳步推进,4家城市商业银行实施了资产置换、1家引进了国外战略投资者。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进展顺利,省联社挂牌成立,全年有92%的县(区)联社认购了专项中央银行票据,正在促进经营机制转换等改革。改革中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明显上升,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作为全国五个小额贷款组织创新试点省之一,四川广元选取引入民间投资建立商业化小额贷款组织的模式。目前,小额贷款组织发起人的公开招募已经完成,机构组建的有关工作正在积极进行。

(二)证券业发展放缓,改革进一步深化

受资本市场低迷影响,四川证券业从业人员大幅减少,证券交易量亦大幅萎缩,全年证券交易量不足3000亿元,减少25%。证券公司总体经营困难,部分公司持续亏损。上市公司经营情况总体良好,少数公司经营风险有所显现。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和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证券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违规经营等问题得到改善,规范运作水平有所提高。A股63 5

家上市公司中,22.2%的公司完成或正在实施股

改,整体进度略慢于全国水平。

(三)保险业发展态势良好,服务经济的作用不断增强

保险主体不断增加,省级保险机构25家,保险分支机构及其网点增速达15%—20%,从业人员比去年略有增加。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受保险公司调整业务结构影响,9月以来,全省保费收入增速逐月攀升,全年保费增速仅次于北京和贵州,创历史最好水平。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保费集中于大城市的情况有所改变。保险密度和深度持续上升,保险密度突破200元,保险深度2.6%,略高于去年。全年为企业、家庭和个人提供了5.3万亿元的保险保障,农业保险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出口贸易提供了风险保障。

(四)金融市场的发展丰富了市场主体融资渠道

2005年,四川融资结构出现新的变化:伴随间接融资比重的下降,直接融资比重有所上升。银行间市场短期融资券的推出使部分全国性大集团在川分公司取得市场资金、川投集团长期债券成功发行以及民间融资逐步活跃等使直接融资占比达到近年新高。2005年末,攀钢集团通过了短期融资券发行备案,代表四川企业率先进入全国银行间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表 5 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结构表

融资量(亿比重(%)元人民币)贷款债券(含可转债)股票2000458.094.305.82001505.688.1011.92002652.398.601.42003784.197.120.92004645.498.301.72005580.096.63.50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省证监局

金融机构积极参与银行间市场交易,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金运用收益。全年全部交易品种累计成交7308亿元,比上年增长55.7%,而净融入资金增速则大幅减小。市场成员应对市场环境复杂变化的能力明显增强,逆回购交易迅速增长,市场预期不明时短期操作相应增加,交易热点随各债券品种收益率的变化迅速转移,套利和避险组合不断丰富,货币市场日益成为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和资金运用的重要平台。

外汇市场交易活跃,市场会员单位在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比上年大幅度增长。随着黄金价格大幅上扬,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黄金投资产品,逐渐参与市场交易。民间借贷日趋活跃,借贷利率水平总体较高。

(五)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展开

2005年,自四川省政府批转人行成都分行《关于加强四川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之后,以政府为主导的建设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工作机制开始形成。为此省内各级政府结合实际,积极研究方案、提出措施,并按照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推动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此相适应的是,四川大力推进征信体系建设,银行的企业贷款数据和个人信贷业务数据入库率分别达到96.4%和97.3%,地方有关部门建设的信息系统也取得一定成果,在部分经济条件较好城市开展的全国借款企业资信评级试点也取得明显进展,这为营造全省社会诚信环境奠定了良好基础。省内一些金融生态建设重点推动地区显示,经济与金融生态的相互促进,不仅增强了金融机构的信心,也对外部资金形成了一定的吸引力。

二、经济运行情况

14年来,四川经济增长呈现“V”型走势。2005年在2004年高增长的基础上,保持了平稳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6%,比去年回落0.1个百分点,经济运行仍处于潜在经济增长能力之上。四川总人口8750万,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

图 3 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亿元%70006000******3008******9001111111122地区生产总值(左坐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右坐标)注:2003、2004年数据为经济普查后调整数。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局《四川省统计年鉴》

(一)投资稳定增长,消费市场活跃,内需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本轮国家宏观调控以来,四川投资增幅逐渐趋于稳定。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去年加快8个百分点。城镇投资增速变异系数为0.1,比上年同期减少一半,比前5年平均水平减少近8成,显示投资增长的稳定性有所提高。投资结构继续调整优化,非国有投资增长加快,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继续上升。房地产业和能源工业投资增长较快,而高耗能工业投资增幅回落。首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四川投资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四川发展水平较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国家产业布局中重大项目较多,较高的投资率有利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加快发展。

图 4 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

亿元4000%***500302000***050000-108******90011111111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左坐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右坐标)6

数据来源:同上。

消费需求继续平稳较快增长。2005年,四川消费需求增长延续了2002年以来的较快增长态势,剔除物价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大的年份,列全国第10位。住房、汽车、通讯、旅游、教育等是主要的消费热点。农村消费市场增速低于城市,主要是全年农民增收放缓,一定程度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扩大。

图 5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其增长率

亿元3500%***0002520***05005008******9001111111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左坐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右坐标)

数据来源:同上。

专栏 2:

四川农村消费水平偏低面临结构升级

统计数据显示,四川农业人口占比在79%以上,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直接关系到全省消费水平的提高,并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全省平原、丘陵、山区三个不同类型地区农村消费情况典型调查表明,四川农村消费总体水平偏低,农村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2004年为55.6%,与80年代末城市居民该系数大致相当。即使经济条件最好的平原地区,其恩格尔系数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调查还显示,消费层次差距较大,成都等平原地区农村消费的城市化特点较明显,而其余地区的农村消费仍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主。

近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实施,农民收入增加,“十五”期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9%,累计增加近900元。消费需求有所扩大,与2000年相比,农村消费正逐步从满足基本生活

需求向追求生活质量转变,用于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等新兴消费热点的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均上升了2-3个百分点。调查显示,手机、电视、摩托车是当前农村消费热点,下一热点将是改善住房、提高生活质量的电器消费和子女教育,这与90年代中期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特点相似。而且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与1993-1994年城镇居民相当,农村消费正面临升级。因此,政策上要针对农村消费市场群体和地域差异,建立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村市场培育,加大金融服务力度,使农村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进出口增幅回落,对外贸易增速减缓。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四川外贸从出口增长较快、进口负增长变为进口回升,出口回调,全年进出口增幅较上年回落6.9个百分点。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对以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四川影响明显。2005年进出口总值和外商直接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比全国低54.3和1.7个百分点,表明四川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不高。

图 6 进出口及其增长率

亿美元亿美元******05-20-*********2222出口总值(左坐标)进口总值(左坐标)进出口差额(右坐标)数据来源:同上。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支出结构改善。财政收支差额趋稳且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这是因为近年来经济的景气攀升、企业效益好转和税源增加,既促进了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较快增长,也实现了公共财政支出的增加。图 7 财政收支额及其增长率

亿元亿元120001000-100-200800-300600-400400-500200-6000-700579*********政府财政总收入政府财政总支出财政收支差额数据来源:同上。

(二)工农业生产增长加快得到了效益的支撑

农业实现零税赋,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粮食实现增产,油料产量创新纪录,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但经过2002-2004年快速增长后,景气平稳回调。轻工业增长加快而重工业增速回落,显示以重化工行业增长引发的此轮经济周期开始回调。企业亏损有所加大,但亏损程度小于全国。在上游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利润支撑下,总体效益状况仍然较好。四川214户景气监测企业问卷调查显示,4季度企业产品销售情况景气指数比去年下降。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9.2万元/人,提高了2.1万元/人。

图 8 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

亿元%25003020002520*********22222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左坐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长率(右坐标)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局《四川省统计月报》

服务业发展加快。其中旅游业快速发展是2005年第三产业中的一大亮点,实现总收入相当于GDP的1/10。餐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邮政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都保持了较快增长。

总体看,2005年四川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为20.3:41.3:38.4,工业比重上升显示出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的特征。

(三)市场物价平稳回落,但原材料价格上涨仍然较快

各类价格中,居民消费价格受食品类价格回落影响,全年涨幅1.7%,同比回落3.2个百分点。剔除食品因素,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下半年部分公共产品价格上调虽未能左右全年物价的总体走势,但形成居民较强的物价上涨预期。4季度四川省2000户消费者问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当期物价满意度指数为-7.5,72.5%的居民认为物价偏高。

生产环节价格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工业品出厂价格回落,4季度PPI与CPI的涨幅差距收窄。原材料购进价格比上年增长9.3%,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维持高位,直接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影响农民增收。图 9 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151050-5******.............*********222222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当月同比)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当月同比)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当月同比)数据来源:同上。

劳动力价格呈上涨态势,但增幅有所回落。全省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收入增长12.5%,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另据对250户农民工抽样调查,2005年平均工资收入增长4.9%,增幅回落较

多。

(四)主要行业分析

1.房地产业在调控中呈现总体平稳态势(1)房地产投资快速回升,市场供需两旺,方米,增长18.9%。但商品房中的营业用房供过于求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2)房地产贷款稳定增加,风险控制总体较好

随着四川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贷款房价上涨势头趋缓

2004和2005年,四川房地产投资与全国走势均出现背离,2005年投资增幅比2004年回升24个百分点。全省商品房施工和新开工面积快速增长,竣工面积略有下降;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继续增长,需求旺盛。商品房价格继续上涨8.8%,但上涨势头趋缓。新建商品房中的非住宅类、二手房、土地和租赁价格涨幅均出现回落。

图 10 商品房施工及销售变动趋势

%150100500-50******.............*********2222222商品房施工面积同比增长率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率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率注: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统计口径包括期房转现房和现房。以上指标均为从年初累计。数据来源:四川省统计局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一是投资快速增长,尤其是外资进入明显,土地拍卖竞价一路走高,土地购置费用大幅增加。二是供求关系变化与政策作用吻合。2004年到2005年一季度,五城区楼市处于热销状态,住宅销售面积超过供应面积。一季度全市房价涨幅全国第三。二季度随着房产新政实施,市场观望气氛加重,新房销售面积下降,二手房交易清淡,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中定金和预付款持续负增长。9月以后,需求较前期有所回升。全年供需两旺。三是商品房价格趋稳。商品房交易均价3173元/平方米,增长13.2%;商品住宅交易均价2875元/平

快速增长。2005年末房地产贷款余额突破900亿元,1998-2005年,房地产贷款增速均快于人民币贷款平均增速。房地产贷款继续支持个人住房消费,2005年末个人住房贷款占房地产贷款的比重为67.8%。其中成都市房地产贷款增速远远快于全省平均增速,占全省房地产贷款的比重达到77.4%,主要集中于个人住房贷款和土地储备中心贷款,两项合计占房地产贷款比重接近80%。由于房地产业在调控中走势不确定性加大,金融机构更加注重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全年银行贷款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到位资金中比重继续下降。房地产贷款总体质量较好,不良率较低。但有关统计表明,2005年,个人住房贷款违约笔数增长较快,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市场、财务和道德等风险带来的信贷风险。

2.电力行业扩张动力减弱迹象显现

四川是水力资源大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45亿千瓦,居全国第2位;技术可开发量为1.2亿千瓦,居全国第1位。2004年以来,伴随经济快速增长出现的电力供应紧张,全国电力建设投资爆发性增长,四川以水力为主的电力建设投资大幅增长。随着一些电力项目陆续建成投产,目前四川电力供需形势已大有改观,枯水期缺电形势已有较大缓解。尤其是随着前期项目陆续投产和溪洛渡、锦屏一级等项目开工建设,四川将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力生产基地。

受投资周期制约和四川水能丰富的产业特点影响,国家政策性引导资本和社会资本总体上仍在涌入该行业。2005年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增长49.8%。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数据显示,2005年末,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贷款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17.2%,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目前,全国电力供需形势仍很紧张,但从四川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看,景气回落迹象有所显现。作为全国重要的电力设备制造中心,四川省电站锅炉、汽轮机和水轮机等母机生产作为电力行业的上游环节,其生产企业经营状况对电力行业景气具有预警作用。四川省装备制造业监测显示,占重装调查企业总产值50%以上的4户电力设备制造企业,2005年1至3季度订货额增加26.6亿元,而上年仅四季度就增加93.3亿元;4季度上述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加12.1%,而去年同期为下降32.4%,预示电力行业扩张动力已经开始减弱。因此,随着行业产能的陆续释放,对经济金融的影响应引起密切关注。

三、预测与展望

经过本轮的宏观调控,四川经济生活中一些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得到抑制,2005年经济实现了稳定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趋好。首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四川经济增长较快,结构趋于合理,但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扩大。因此,“十一五”期间,经济加快发展的内外部动力仍然强劲。从城镇投资新开工项目、工业利润增速、重装企业预收账款增速和资金供给等先行指标趋势看,影响经济增长大幅波动的因素尚不明显,经济稳定增长的惯性在2006年仍可延续,模型预测经济增长11%左右。经济依赖投资拉动的格局不会发生大的改变,西部大开发继续实施、工业强省推进、新农村建设启动也将支撑投资保持一定增速。消费增长的潜力较大,特别是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2006年投入农业的资金大幅度增长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农村消费增长。物价走势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食品价格稳中略降和生产资料供求改善是促使价格向下的主要因素,但公共服务品价格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存在上涨压力。通过对近10年数据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四川省CPI运行平均滞后于贷款增速约1年,2005年信贷增速下滑将在2006年物价运行中体现出来。ARIMA(1,0,2)模型预测显示,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在-1.5%到3.5%之间。

2006年,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断深入,将进一步调整优化经营行为,金融市场快速发展、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也将调整优化融资结构,预计银行间接融资比例继续下降。利用ARIMA模型对1998年以来剔除季节因素的可比口径人民币贷款数据进行趋势预测,结果显示2006年贷款增加额与2005年基本持平。金融机构资金总体保持宽松,资金运用压力将影响市场资金价格,并促使商业银行加大信贷市场拓展力度和资

产多样化。货币信贷政策方面,结合四川实际,一是继续贯彻稳健货币政策,保持四川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二是继续推进金融改革,特别是农村金融改革,密切关注和分析商业银行改革及其行为。三是运用利率、汇率等价格杠杆,提高金融机构定价能力,促进资金在各市场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四是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对西部开发、新农村建设、消费、企业自主创新、中小企业以及助学、再就业等信贷支持。五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式转变到更加规范的轨道上来。

附录:

(一)四川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1.1月1日起,四川全省范围内停止征收农业税及其附加,比全国提前一年实现农业零税赋。

2.1月20日、1月29日、2月5日,人行成都分行、四川省银监局、证监局分别召开金融工作会议,传达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05年金融工作。

3.4月下旬,温家宝在四川考察时指出:要把深化改革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4.5月25日,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成都召开,四川省政府列出了500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清单,涉及基础设施、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化、工业及制造、文化旅游、服务贸易等领域。

5.6月下旬起,四川省资阳、内江等12个市相继发生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8月疫情得到基本控制。此次疫情给四川省经济造成较大损失。

6.7月8日,南充市商业银行与德国投资与开发有限公司、德国国际合作储蓄银行基金签订400万欧元入股协议,成为中国加入WTO以来西南首家获外资参股的内资银行。

7.7月25日至28日,第二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在成都召开,期间“9+2”各方共签订合作项目703个,投资总额达到1150亿元。

8.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9.9月12日,花旗银行宣布在成都设立分行,汇丰成都分行同日开业;12月8日,渣打成都分行成立,随着多家外资银行的进驻,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地位渐显。

10.12月7日,四川省委八届六次全会通过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了“十一五”发展的基本思路。

(二)四川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第四篇:2010年山东省金融运行报告

2010年山东省金融运行报告

2010年山东省金融运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

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内容摘要]

2010年,山东省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内外需求同步增长,三次产业更加协调,社会民生不断改善,节能降耗成果显著,转型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全省金融运行平稳健康,货币政策有效贯彻落实,存贷款平稳增长,信贷结构更趋优化,证券融资实现新突破,保险保障领域有效拓展,金融市场交易活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应用更为广泛,企业直接融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金融生态持续向好,实现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2011年,山东省金融机构将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努力保持信贷合理增长,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促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全省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支持。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10年,山东省金融业运行态势良好,组织体系不断完善,融资功能充分发挥,金融生态环境继续优化,对全省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保障推动作用增强。

(一)银行业发展稳健,信贷投放平稳均衡

2010年,山东省银行业综合实力增强,存贷款平稳增长,期限行业区域结构优化,现金收支活跃,利率呈上升走势,金融体系更趋完善,跨境贸易结算业务成绩显著。

1.资产规模持续扩大,质量效益同步提高。2010年,银行业资产规模保持快速增长,质量和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不良贷款继续“双降”。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上升,拨备覆盖率同比提高30.9%。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快聚集,农村新型金融组织蓬勃发展,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加速拓展。

2.存款平稳增加,资金稳定性增强。受派生存款减少、企业两项资金占用增多等因素影响,各项存款增速回落,活期存款新增占比同比下降7.4个百分点。企业存款同比大幅少增,储蓄存款增长平稳。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带动企业和个人结汇速度加快,外币存款同比少增2.2亿美元。

3.贷款投放平稳均衡,信贷结构日趋优化。2010年,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突破 3万亿元,增量为历史次高,实现“月度与季度、短期与中长期、单位与个人”均衡增长。国有银行贷款集中度下降,地方法人放贷能力有所增强。受资金来源减少及套利预期影响,外币贷款同比少增。受资金环境趋紧影响,金融机构对再贷款、再贴现的需求明显回升,全年累放流动性再贷款、再贴现189.1亿元,同比多放 138.3亿元。

信贷投向体现“有扶有控”。五成以上新增贷款投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县域和战略新兴产业,涉农贷款占比同比提高 5.3个百分点,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快于大型企业 15.1个百分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增量降为同期1/5,二套房以上住房贷款占比逐季下降,“两高一剩”和落后产能行业信贷退出企业同比增加 114家。

专栏 1 金融助力蔬菜良种国产化 突破国外垄断成效显著

近年来,面对外国种子加速进入国内市场、国内传统种业发展遭遇困境的严峻形势,山东省金融机构多措并举,加大对蔬菜制种产业的信贷支持,尤其是寿光市和宁阳县金融机构积极改善信贷服务,合理配置信贷资源,成功帮助蔬菜制种产业打破国外种子垄断局面。温家宝总理对此做法做出批示予以肯定:“山东金融部门此项做法好,应予推广”。

一、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联合当地政府出台了《现代农业金融服务创新试点方案》和《关于加快蔬菜种子和太空蔬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财政部门出资设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专项周转金。二是加大信贷支持。金融机构开辟贷款绿色通道,设立专项信贷资金,对国产蔬菜种苗繁育企业实行服务优先、利率优惠,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截至 2010年末累计发放贷款 2.1亿元。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联盟贷款、蔬菜大棚抵押贷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地上附属物产权抵押贷款等信贷产品支持种业发展,截至 2010年末共发放创新贷款 1.2亿元。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打破国外种子垄断局面。2010年末寿光市国产种子市场占有率比 2006年提高 17个百分点,宁阳县推广种植“太空大青茄”种子后,外国种子“布利塔”占有率由 2007年 36%降至 2010年的6%。二是推动蔬菜种业规模化、效益化发展。通过扶持种子龙头企业,“市场牵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种子产业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10年末,两县(市)共有蔬菜种子龙头企业 22家,蔬菜良种繁育基地 97处,年产良种 1.4万吨,销往全国 20多个省、市及朝鲜、东南亚等。三是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2010年,两县(市)5.4万种子种植农户人均收入 1.2万元,同比增长21.7%。寿光蔬菜研究院带动 1.3万农户推广种植 4.9万亩甜瓜、辣椒品种,户均同比增收超过万元。

4.表外融资规模扩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年累计开办业务 11732亿元,占信用总量的67.9%,同比提高 13.3个百分点,成为贷款的有益补充。银行承兑汇票仍是主要品种,新增占比提高 15.1个百分点。

5.现金收支快速增长,净投放较多。现金收支规模扩大,同比多投放 161亿元,主要受经济企稳回升、农副产品价格走高、居民消费势头强劲等因素影响。

6.利率走势前稳后升,定价更趋市场化。受产业调控、资金趋紧及两次加息影响,利率水平从四季度开始明显走高。一般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年初上升 30个基点,浮动利率贷款占比提高。房贷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上升 49个基点,期限趋于长期化。Shibor对贷款定价的基准作用增强。受 LIBOR走高影响,美元存贷款主要品种利率均同比上升明显。

7.银行业改革进程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壮大。2010年,农业银行做实“三农金融事业部”,开发银行健全商业银行运行机制,进出口银行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历年亏损挂账全部消化,15家县级联社启动银行化改革。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发展取得突破,设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 12家,另外,审批成立小额贷款公司 150家。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全面推广,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业务取得阶段性成果。

8.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局良好,各项业务快速发展。2010年 6月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业务类型日益丰富,收入支出双向并行。共有 20家银行的 196家分支机构为 436家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金额达 343.4亿元,收付遍布六大洲 38个国家和地区,居全国新增试点省市第二位,有力促进了全省涉外经济发展。

(二)证券业快速发展,上市融资取得新突破

2010年,山东省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和价值发现功能进一步拓展,证券期货机构业务不断壮大,盈利水平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

1.市场主体经营实力大幅提升。证券机构经纪和承销业务双创新高,2家法人券商净资本与负债、风险资产比远离风险控制标准,资金户和股东户开户数均同比提高 9个百分点。期货经营机构代理交易量和利润双增长。

2.证券市场融资功能有效发挥。52家企业通过首发、增发实现股权融资 418亿元,其中创业板上市 4家,境外融资 65亿元,新上市家数和募集资金总额均达历年最高。上市资源培育取得新进展,42家企业进行境内上市辅导,10多家公司启动境外上市程序。

(三)保险业规模稳步扩大,保障服务功能增强

2010年,山东省保险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保险强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1.市场体系更趋完善,行业实力明显增强。首家法人保险机构泰山财险开业,新增 6家省级保险分公司,在册中介机构 183家,外资保险公司数量居全国第五位。行业总资产同比增长25.4%,从业人员 34万人。

2.保险业务持续增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0%,规模稳居全国第三位,承担各类风险责任 14.9万亿元。人身险运营效率提升,寿险新单期交率

1、费用率指标全国领先,财产险承保利润是上年的 7.3倍。农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快速推进。

(四)金融市场活力增强,融资结构有效改善

2010年,山东省直接融资快速发展,货币市场交易量持续走高,外汇市场增势迅猛,黄金市场交投活跃,民间借贷量稳价升。

1.融资渠道日益多元,直接融资占比上升。全年融资总量同比下降15.9%,但直接融资占比上升 4.7个百分点。受内外资本市场回暖、优质企业估值上升等因素影响,股票融资大幅增加,债券融资亮点纷呈。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再发两单,累计融资占全国融资总量的38.7%,短券、中票融资稳居全国前列。金融债发行稳步推进,威海市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 6亿元。

2.银行间市场交易规模扩大,资金融出规模增加。银行间市场交易量达 1.25万亿元,同业拆借增长 1.5倍。由于市场成员流动性充裕且套利难度加大,逆回购同比增长 2.1倍,净融入减少9402亿元。机构持债规模继续增加,固息债占比上升。拆借加权平均利率和现券买卖加权到期收益率分别同比提高60和 112个基点。

3.票据融资余额下降,贴现利率波动上行。票据融资余额和累计发生额分别同比下降 35.9%和 11.2%。银行承兑汇票需求扩大,同比增长26.8%。随着市场流动性趋紧,贴现利率下半年涨势加快,年末达到最高点,其中 3-6个月银票直贴利率比年初提高 3.2个百分点。

4.银行间外汇市场增势强劲,黄金市场交投活跃。银行间外汇市场成交量同比增长85%,“远期—全额”交易翻倍。11家黄金交易所会员场内成交同比增长14.9%,净卖出 100.7吨,冶金企业占主导地位。个人纸黄金投资需求旺盛,净买入502公斤。

5.民间借贷增量平稳,利率小幅上升。受两次加息影响,民间借贷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上升

0.8个百分点,高于一般贷款利率 4.9个百分点。全年样本监测点累计借入金额同比下降 11.3亿元,借贷规范性有所提高。企业样本借贷额增加,利率升幅高于农户样本。

(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金融生态环境继续向好

2010年,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推动全省 17地市建立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枣庄、邹城市试点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13.9万户中小企业信息纳入征信系统,1.3万户企业取得融资支持。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步伐加快,信用示范县、信用示范乡镇、农户信用档案同比分别新增 20个、182个和 141万户。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全面推进,开通网银 611.1万个,布设自动机具 24.3万台。联合打击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成绩居全国非重点省份首位。

二、经济运行情况

2010年,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转型调整成效显现,社会民生不断改善,节能降耗成果显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内外需求平稳扩大,经济发展均衡性增强

2010年,山东省投资增长重点突出,结构调整继续推进。消费市场需求旺盛,进出口实现恢复性增长,利用外资质量提高。

1.投资结构更趋优化。2010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趋稳,同比回落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比例发生积极变化,由上年的3.2︰51.1︰45.7调整为2.4︰48.7︰48.9,服务业投资领先增长。高新技术、技术改造、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加大,分别高于全省14.4、9.5和13.7个百分点。十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增势减弱,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活力增强,对全社会投资增长贡献度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重点区域投资带动作用突出,半岛沿海高端产业带、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完成投资分别占全省的39.5%、33.4%和13.6%。

2.消费市场需求升温。城乡居民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增幅稳定,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转移性收入逐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旧城改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宗耐用消费品下乡等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有效落实,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比上年提高 2.6个百分点。现代化家庭设备消费热度不减,汽车消费成为新热点。城乡市场消费增速差缩小 1.2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市场潜力逐步激活。

3.对外贸易增势良好。随着外需环境好转和15 促进外经贸措施有效落实,进出口增速由上年的10 负增长全面转正,外贸出口突破千亿美元。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加速,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积极进展,美、日、韩三大传统市场份额缩减,新兴市场份额扩大。进口增速快于出口,贸易顺差同比缩小。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升,先进制造业合同及实际到账外资比重分别提高 5.9和 1.8个百分点。国外投资合作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外派劳务、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境外投资分居全国一、二、三位。

(二)“转方式、调结构”成效显著,产业发展可持续性提高

2010年,山东省坚定不移地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9.5︰56.3︰34.2调整为9.1︰54.3︰36.6。

1.农业产业升级进程加快,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在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自然灾害频发等不利条件下,粮食生产首次实现 8连增。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强力推进,龙头企业逾 8000家,农产品出口连续 11年居全国首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自来水普及率、行政村通油路比例分别达90%和99.2%,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农田水利建设扎实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提前完成。社保水平明显提高,新农保试点覆盖率36%、共 1065万人。金融支农力度持续加大,新增农业贷款2占比同比提高 3个百分点。

2.工业经济企稳向好,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工业增速高开回稳,贡献度同比提高 2.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大幅上升,利润增幅提高 23.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高耗能行业生产逐月放缓。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政策和资金支持逐步到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研发投入增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 4.1个百分点。

3.服务业发展质效提高,贡献度逐年增强。现代服务业提档加速,经济贡献率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三大载体 3建设成效显现,突出支持现代物流、科技信息、家庭服务等十大领域,标准化覆盖面扩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好客山东”品牌全面打响。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步伐加快,家庭服务业向外资开放。信贷支持服务业力度加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批发和零售等重点行业中长期贷款占比同比提高 2.2个百分点。

(三)物价涨幅总体可控,通胀预期压力增大

年初以来,受自然灾害频发、流动性充裕及输入型通胀压力不断增强等因素影响,全省物价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涨幅总体仍处温和可控范围。

1.居民消费价格前稳后高,阶段性上涨特征明显。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低于全国 0.4个百分点,呈上半年涨幅平稳、下半年连续攀升趋势,11月份达到峰值。食品、居住类价格继续领涨,是推动 CPI上行的主导因素。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高于城市。

2.工业品价格持续走高,农业生产资料涨幅扩大。受投资增长较快、工业生产需求旺盛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等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高位运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有 10个月同比增幅高于8%,工业品出厂价格月增幅均在 5%以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逐季走高,增幅同比扩大6.7个百分点。

3.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劳动力价格继续上升。连续七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双过百万”,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幅比上年提高 1.1个百分点,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上调21.2%,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 1200元。

(四)财政收入增势良好,支出结构倾向民生

2010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幅同比提高 12.8个百分点,税收占比继续提高。企业效益加快回升,带动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增速分别同比提高 15.4和 37.4个百分点。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支出大幅增长,民生领域投入占比过半,调分配、促和谐效果显著。

(五)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城乡环境持续改善

2010年,山东省全面完成节能减排指标,工业能耗增速逐步回落,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7.2%,十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增幅回落 12.6个百分点。淘汰落后产能取得阶段性成果,共减少能源消耗 1685万吨标准煤。节能技术改造力度加大,清洁生产加快推行,圆满完成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任务。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人均绿地面积达到 15平方米,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 85%、80%和22.8%,耕地面积保持 1.1亿亩。大气污染防治逐步加强,燃煤机组脱硫设施配套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

专栏 2 多重因素共同推动 农副产品价格呈普涨态势

2010年,山东省农副产品价格持续、快速上扬,各类产品接力涨价。全年农副产品生产价格增幅达

18.8%,同比提高 17.6个百分点,超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5.9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产品涨幅最高,达 26.7%,棉花、蔬菜和大豆领涨,涨幅分别达51.7%、38.6%和 32.4%,棉花价格突破历史高点。农副产品价格全面上行受多重因素影响:

一是生产成本上升推动价格全面走高。2010年山东省农业生产劳动力、资料、流通成本持续上涨,小麦、玉米和棉花亩均总成本同比分别增长5.9%、22.1%和40.8%。农村季节性劳动力短缺矛盾突出,多个行业劳动力价格涨幅超过20%,全省日均工资同比上涨9.7%,对劳动密集型农作物生产成本拉动较大。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价格大幅攀升,带动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提高,复合肥、国产尿素和国产磷酸二铵市场均价同比分别增长17.2%、34.3%和15.9%,小麦、玉米的亩均农资成本同比增长5.8%。受国内汽油、柴油价格上涨影响,运输成本大幅增加,如烟台苹果的运输成本同比上涨25%,为近年最高水平。

二是供求关系趋紧加剧价格上行压力。2010年,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强势上涨与国内夏粮减产双重因素为价格上涨提供了支撑。山东受倒春寒等天灾影响,主要农作物产量减少,如棉花减产20%。蔬菜供应阶段性紧张,周边地区蔬菜生产因灾受损,对省内价格形成助涨。部分农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减少,也导致市场供给严重不足。

三是投机性需求对农副产品价格涨势推波助澜。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加剧全球流动性泛滥风险,国际大宗商品尤其是资源品价格持续上涨,大宗农副产品价格不断创出新高,为国内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等农副产品的炒作创造了环境。热钱流入、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使大量游资转入基础生活资料领域,进一步推高了农副产品价格。

(六)房地产调控效应显现,文化产业发展提速

1.房地产市场先扬后抑,房地产金融健康运行

2010年,随着各项调控政策的持续深化,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趋势得到遏制,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加快,房地产信贷结构优化。

(1)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2010年,房地产投资增势放缓,仅高于全国 0.7个百分点。开发资金增速同比下降 17.8个百分点,贷款占全部到位资金比重下降 1.9个百分点,对政策调控的敏感度增强。

(2)房屋供给结构改善。全年土地开发面积、房屋竣工面积增幅分别同比下降2.4和8.2个百分点。全年新建廉租住房 19.4万套,竣工 12.10 万套,新开工建设农村住房 120万户,改造危房 18.5万户,保障性住房建设驶入快车道。

(3)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全年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增幅分别同比上升 0.1和6.5个百分点,房屋空置面积同比下降6.4%。自住型需求进一步释放,90平米以下住宅和经济适用房空置面积同比大幅下降。

(4)房地产价格涨幅呈倒“V”走势。全年房屋销售价格波动明显,前 4个月同比涨幅持续扩大,5月起涨幅逐月回落,“新国十条”成涨幅回落拐点。二手房价格涨幅低于新建房,房屋租赁价格涨势趋缓。土地交易价格涨幅年中冲高回落,全年同比提高 1.1个百分点。

(5)房地产信贷结构优化。受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影响,房地产贷款增速自 4月份以来呈下降趋势,全年增速同比下降 8个百分点。投向更趋优化,个人住房贷款增速高于开发贷款,支持90平米以下自住型住房套数占比提高1.3个百分点。房贷利率逐月走高,全年同比上升11.1%。

2.文化产业发展提速,信贷创新发挥显著作用。山东提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后,文化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数字电视业、动漫游戏业、新闻出版业等已形成较好的区位优势,以山水圣人、黄金海岸、沂蒙红色等为代表的旅游品牌发展势头良好。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 1230亿元,是 2005年的 2.4倍,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3.1%,旅游总收入突破 3000亿元。“好客山东”品牌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首届“好客山东贺年会”成功举办,17市均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全国率先建成了旅游目的地数字化服务系统。

金融通过信贷创新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制定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山东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推出并成功运作“艺术品质押融资”和“旅游景区门票收费权质押”业务,创新推出依托政府融资平台的公共基础设施类融资模式等,有效推动了文化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七)“蓝黄战略”引领产业全面升级,“海陆对接”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与黄河三角洲共同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启动山东发展新引擎。“蓝黄”经济在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海洋、生态、环保等新兴产业,正成为省内资本流动洼地和产业、市场发展高地,辐射能力日益增强。2010年,“蓝黄”区域生产总值增速分别高于全省 0.8和1.1个百分点。金融投入持续加力,全年“蓝黄”区域新增贷款占比分别同比提高 3.6和 2.9个百分点。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鲁南临港产业带等在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示范园区建设方面也取得显著进步。

三、预测与展望

2011年,山东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将高于全国 1-2个百分点。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各国之间发展不平衡特点仍比较突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虽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但普遍面临通胀压力和资本流入冲击。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增长动力较足,但面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国内经济转型压力。从山东的情况看,开发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全面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及“四新一海4”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将成为投资增长的持续驱动力;保障房投资力度加大,将缓解政策调控对房地产投资的抑制。随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速、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和基础设施完善,居民消费意愿提升,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出口持续复苏,但外部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强。总的看,2011年山东省将坚持“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统筹兼顾、民生优先、绿色发展、改革开放”的发展思路,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从物价走势看,受自然灾害、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粮食价格上涨的动力较足,加之相对宽松的流动性、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环境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价格上行的压力将持续存在。主要经济体有可能继续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其引致的美元持续贬值亦会增大输入型通胀压力。但各项调控政策对物价上涨的抑制作用也会逐步显现。总的看,预计全年 CPI将呈前高后低走势。

从金融形势看,2011年货币信贷平稳运行的有利因素增多,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将进一步增强。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将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以优化信贷结构为着力点,认真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把握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加大对重点行业、区域、领域和项目的支持,提高“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满足度,大力扶持科技创新、低碳经济、服务业、民生等行业和领域,积极鼓励和引导优质企业在证券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更好地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大局。预计山东省全年贷款增速将低于上年。

第五篇:全县金融运行形势分析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全县金融部门牢牢把握稳健货币政策的总要求,着眼“四个争当”、“三大取向”、“四化同步”目标定位,积极融入新常态、研究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以推动产业转型为主线,以提高创新能力为载体,持续增加“双百工程”、新兴业态、现代农业、民生工程以及消费领域的信贷支持,主要金融指标增量、增幅持续向好,全县金融运行形势健康平稳。

一、金融运行主要特点

一是城乡居民存款增势强劲。截至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62.96亿元,年内新增6.84亿元,较年初增长4.38%,同比多增3.29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存款较年初增加8.66亿元,增幅6.86%,同比多增5.16亿元。居民存款快速攀升,一是与外出农民工返乡过节直接相关,集中汇入款项推高存款规模,其中邮储银行、信用联社居民存款分别较上月增加2.02亿元和1.3亿元;二是投资担保公司兑付风险发生后,撤出资金、手持现金陆续回流银行,银行增存基础趋于稳健;三是个人购买理财产品集中到期,多数理财资金赎回后自动转存银行;四是春节期间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交易趋于活跃,个体商户增存持续向好。城乡居民存款恢复常态增长,为金融机构做好全年信贷营销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反映出居民投资渠道单

一、消费需求偏低的运行特点,亟待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月末,全县企业存款余额9.97亿元,较年初减少1.25亿元,同比多下降1.71亿元。从金融角度看,经济下行压力对全县传统产业的影响将长期存在,资源供给趋紧、国际贸易摩擦、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下游市场重组、产成品占用攀升等多重因素交互叠加,单位存款较年初减少3.9亿元,同比少增6.6亿元。

二是实体经济信贷增速放缓。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0.13亿元,较年初新增1185.44万元,同比少增7233.27万元,增长0.12%,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0.8个百分点。从贷款类别看,个人经营性贷款较年初减少6645.3万元,同比多减少1.9亿元,个人消费贷款较年初增加6270.74万元,同比少增3036.79万元,个人贷款出现“双降”,一方面说明消费品市场需求走弱,供求关系处于调整期,城乡居民投资意愿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则体现出人民银行降息降准政策短期效应不明显,需要其他政策配套联动。企业贷款较年初新增1560万元,但从投向结构看,新增政府投融资平台水利工程项目贷款7500万元,企业贷款实际减少906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少下降4209.53万元,企业贷款余额周期性下降与春节前后开工率不足有直接关系,也与金融机构年初储备项目、集中贷审相关联。

三是金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县邮政储蓄银行结合家具商户集聚经营的特点,创新推出“仓储物流综合授信”模式,向金宇家具城提供批发式贷款7000万元,与县农业局联合制定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实施方案,在县政府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后,计划选择两处镇街进行试点。信用联社全市率先成立生态农业贷款审查中心,形成了制度化、流程化、一体化运作格局,新增涉农贷款6021万元,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同时,贷款审批时间较往常缩短2-3个工作日,目前正在研发大蒜配资信贷产品,预计7月份推向市场。县农行承担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融资增信试点进展良好,贷审终结并提供授信支持11户,发放融资增信贷款1145万元。

四是普惠金融取得新突破。莱商银行金乡支行顺利开业,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到9家,下辖营业网点(含离行式自助终端)65处,开通网银4.2万户,设立农村便民取款点108个,金融设施建设逐步健全,服务环境趋于优化。下岗失业人员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基金增加到1500万元,贷款对象由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农村妇女、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残疾人、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等弱势群体,承贷银行发展到两家,前两个月累计发放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7笔,金额85万元,在帮助弱体成功创业的同时,带动35名城乡居民实现本地就业。

二、金融运行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企业信用违约风险上升。去年四季度以来,全县先后有36家企业出现银行信用违约现象,涉及贷款本金1.53亿元,其中煤化工企业1家,违约金额233万元,金额占比1.52%,通用设备制造企业5家,金额1953.58万元,占比12.77%,纺织服装企业2家,金额306.51万元,占比2%,商贸物流企业1家,金额893.91万元,占比5.84%,农资生产及农产品批发企业27家,金额1.19亿元,占比77.78%,企业违约现象集中爆发,既有偏离主业经营、跨行业过度投资造成资金回流困难因素,也有联保企业为应对银行压贷而采取的集体违约对策,无论哪种原因,最终损害的将是银企合作关系和全县金融生态环境。

(二)信贷成长环境面临严峻考验。全县“双百工程”的强力实施,为银行业扩大项目贷款储备、培育新的信贷增长点提供了承载主体,民间借贷机构清理整顿也为社会资本回流银行创造了宽松条件。另一方面,全县对公存款增势乏力的被动局面没有实质性改观,尤其是担保圈风险发生后,部分银行贷审权限上收,附加条件增多,甚至出现抽贷现象,企业因达不到续贷条件经营更加困难,1-2月份,全县企业贷款展期笔数41笔,展期金额5284.52万元,同比分别增加26笔、3038.49万元。

(三)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全县小企业普遍存在产品结构单

一、经营不稳定、核心技术缺乏、财务信息不透明等诸多问题,在贷款审批中缺乏比较优势,难以及时获得信贷支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营销小企业客户的方式也需要进一步创新,审贷标准与审贷流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精准施策,保持信用总量平稳增长。县人民银行将制定印发《金融支持全县实体经济发展助力经济转型的指导意见》,将信贷资源向现代农业、小微企业、服务业、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倾斜,确保全年新增贷款15亿元。加大向上争取工作力度,向上级人民银行争取再贷款规模力争超过3亿元,引入异地银行贷款力争超过2亿元。以农村信用社体制转型为契机,组织申请全省信贷资产质押试点,全面拓展融资渠道。在做好鲁特电工、金人电气上市培育的同时,新增1-2户小微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交易,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区域集优票据,促进社会融资总量稳健增长。

二是突出定向调控,巩固“四化同步”要素保障。加强信贷政策、投资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配合,重点加大对园区产业集群、“1351”培植工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信息产业、生态保护建设示范区的信贷投放。进一步加大政银企合作力度,组织召开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业、文化产业专项银企合作推进会,以更大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启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开发大蒜价格指数保险贷款和大蒜配资信贷两项创新产品。三是强化监测预警,维护辖区金融稳定。重点关注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市场、产能过剩行业、民间借贷、企业担保圈等五类风险,实施金融风险监测全覆盖工程,系统开展经营稳健性现场评估。严格落实政银企战略合作协议,配合政府做好企业担保圈风险化解处置工作。制定存款保险制度宣传方案和应对预案,确保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在辖区内平稳运行。

四是优化服务环境,提升社会满意度。全面深化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力争年底前将所有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转型升级为集取款、汇款和缴费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支付网点。推广实施《省直管县国库管理办法》,构建出口退税实时拨付绿色通道,不断提高经理国库水平。坚持“一企一策”、“一行一策”,进一步提高外汇服务便利化水平,推动辖区跨境人民币业务向纵深发展。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制建设,优化咨询投诉信息电子数据库,探索建立纠纷非诉第三方调解机制。

五是注重调查研究,服务领导决策。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深入研究全县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问题。建立特色行业调研监测制度,加强对突发性、趋势性、规律性问题的调查分析,从金融角度提出政策建议和应对措施,切实发挥好决策参谋作用。

下载2008年铜陵市金融运行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8年铜陵市金融运行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信用联社金融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县信用联社二○○六年四月份金融运行情况分析报告四月份,我县信用社大力组织存款,努力扩大信用社在全县金融机构的市场占有份额,拓展业务领域,同时做好小额农贷的发放工作,出现......

    全市金融运行分析会汇报材料

    全市金融运行分析会汇报材料 (华夏银行潍坊支行)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金融办及监管部 门的悉心指导下,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行摆脱外部环境 制约,牢牢把握......

    2014年1月金融运行情况

    2014年 1月金融运行情况 今年来,永春县金融运行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本外币存款平稳有序增长,本外币贷款和融资总量迅速增加,存贷比明显提高,对辖区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2012年金融运行基本情况

    2012年金融运行基本情况 截至2012年12月末,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03.8637亿元,比年初增加102.40亿元,增长17.02%;各项贷款余额411.61亿元,比年初增加70.36亿元,增长20......

    2010年湖北省金融运行报告(共5则范文)

    2010年湖北省金融运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内容摘要] 2010年,湖北省经济延续了2009年下半年以来回升向好发展态势,经济增长仍然主要由投资拉动,辅之以......

    2011年1季度鄂尔多斯市金融运行情况报告

    二〇一一年一季度鄂尔多斯市金融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中央金融调控有所偏紧,央行继续引导各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防范信贷风险,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发挥货币政策在支持......

    全市金融工作运行情况(精选多篇)

    全市金融工作运行情况 全市2.20金融工作会议以后,平原县倍感压力,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县长办公会,传达精神,分解任务目标。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直接融资 为圆满完成直接......

    金融“国九条”:稳定股市运行

    金融“国九条”:稳定股市运行 核心提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