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原创1转型中发展的济宁交运(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刘亚磊
转型中发展的济宁交运 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
语录:你不接近他,不了解他,你怎么知道他值不值600万?你怎么知道他会不会胜诉?你怎么知道他该不该收购?你接近他了没有?看清楚了没有?谈判了没有?
读后有感:读过《遥远的救世主》的读者们都知道,这是伯爵公司在格律诗公司受到乐圣公司起诉后召开的一个紧急会议里的一段话。
在这个会议中,伯爵公司董事长一下飞机就亲自主持会议,足以显示对该会议的重视度。董事长让公司相关人员对格律诗事件的来胧去脉做了简要叙述,之后分析乐圣公司胜诉对伯爵公司的影响较小还是格律诗公司胜诉对伯爵公司的影响较小。结果得出:如果乐圣公司胜诉,那么格律诗事件可以认为是音响界里的龙争虎斗,之后各自退回原位而已。如果格律诗公司胜诉,就代表着格律诗掌握着低成本高质量的生产技术,那么无论是对伯爵公司还是对整个音响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伯爵公司董事长在会议中提出:你不接近他,不了解他,你怎么知道他值不值600万?你怎么知道他会不会胜诉?你怎么知道他该不该收购?你接近他了没有?看清楚了没有?谈判了没有?同时强调:要在乐圣公司和格律诗公司交换证据前,发布以650万收购格律诗公司的消息,过期就不值钱了。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转变思想谋发展?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调查才有发言权?
读到此处,不禁联想到了我们济宁交运集团。
2013年6月26日,应济宁市委市政府统一要求部署,我们集团公司如期开通了“惠民心、顺民意”的济宁线路,正式走入了公交惠民工程。城际公交开通运营后以其低票价、新车辆、站点停靠等优势,对我们客运班线特别是济宁快客的运营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客运收入直线下降。那时的我们被动经营着,对集团公司的这项转型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不解和疑虑。
经过两年的运营,我们不断体会到集团公司抢抓机遇,转型公交发展的深义。
如果集团公司没有取得城际公交的经营权,城际公交就不会开通运营了吗?如果被其他公司取得城际公交的经营权,我们的客运班线就不会受到影响了吗?如果其他公司在经营城际公交的同时,我们的客运收入就不会直线下降了吗?这时,我们开始想:即然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还是由我们来经营城际公交好一些,最起码影响较小一点。不论怎样,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论怎样,城际公交还是客运班线都是我们的市场。所以我们转变思想,化被动经营为主动经营到现在的用心经营。
感谢集团公司:高瞻远瞩的发展眼光、精密透彻的市场调查分析、严谨的筹划周密的部署取得城际公交的经营权。不然我们将在夹逢中寻找生存空间,更难!我想,我们应该正确的引导每一位交运人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城际公交、转变思想用心经营。我们用心做好了公交服务,才会牢牢的抓住这个市场,抓住了这个市场才会将对客运班线市场的冲击减少到最小,抓住了这个市场才会赢得更高的社会形象和公众评价。我们济宁交运“情系万里 德行天下”的服务品牌将在这个市场中叫得更响,我们交运集团的企业文化将在这市场中成为强势文化!
曲阜汽车站 刘亚磊
第二篇: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1500字
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1500字
文 / 木木
友推荐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木木第一次接触作家豆豆的文字。
小说扉页,木木批注如下:世上有救世主吗?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上帝只在你我的心里;真正的救世主,或许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遥远的”,等同于渺茫的希望之光,唯有把自己变强大。这是木木在正式翻阅此书之前对小说题目的解读。
很自然地联想到毛姆的小说《刀锋》扉页上的话语:“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 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一个人如何得救?靠知识与智慧走向自我完善之路,毛姆如是认为。
那弱势群体又如何得救呢?作家豆豆借男主角丁元英之口道出:“中国为什么穷?穷就穷在幼稚的思维,穷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这是一个渗透到民族骨子里的价值判断体系””如果你根本就没打算自己站起来,老天爷来了也没用。"丁元英扶贫王庙村,实质只是给予一个有效推力,让其学会适应市场经济下的生存。“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王庙村村民能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罪,用人力的最低成本成功敲开了国际音响市场的开门砖。
女主角芮小丹在丁元英眼里是一个人格完全独立的女人:“她的现在以及她所设想的将来完全是她自己的生存支点,丝毫没有给从属与依赖留有空间。”
积极倡导女人独立的作品不少,如毛姆小说《面纱》中的女主人公选择离开情人走向自强;又如毛姆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被醉心艺术的丈夫抛弃的女人被迫走向自立。
对女人来说,经济上的独立,尤为重要,由此在情感上才可能走向独立。《遥远的救世主》中的芮小丹就是一个典范:她爱丁元英,但她就是她自己,她不属于丁元英,也正因此,她的爱才存在。
“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芮小丹的闺蜜如此介绍丁元英。芮小丹用灵魂与身体唤醒了丁元英心底沉睡已久的爱,丁元英的生活开始变得真实而美好;和什么样的人相处,你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智慧的元英给予小丹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从没像现在这样这么沉溺于思考,你送给我的礼物不是神话,是觉悟。”“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诚然,觉悟,始终是个人的事情,任何人无法取代;能否觉悟,及个人觉悟程度的深浅,皆有赖于智慧、阅历及日复一日的修炼。
“人从根本上只面对两个问题:一是生存,得活下来;()二是得回答生命价值的问题,让心有个安住。”温饱问题解决了,或许才有闲暇来考虑灵魂的最佳安放地。寻求心灵上的安宁,是生活中必须
要解决的问题,如毛姆小说《刀锋》中的拉里;觅得灵魂的平静,这是人所能追求的终极幸福归宿。
音乐是可以穿透灵魂的,音乐的魔力,足以让灵魂之门拥有被撞开般的战栗。芮小丹和丁元英因音响而结缘。遇到丁元英,芮小丹才体会到:人原来还可以这样活,灵魂原来还可以这样滋润。的确,生活方式决定生活质量;物质极俭,灵魂却可极丰盈。爱来得就是如此迅猛,她还没来得及想他值得不值得爱时就已经爱上了:“我就是一个心眼儿想疼他。”极难忘的一个细节是,小丹每每为元英准备好他爱抽的烟及打火机。
读至小丹与通缉犯搏斗被炸掉双腿,小丹决定自杀时,不禁泪如雨下。小丹与元英电话里道别,她不想给任何人添麻烦,他保持沉默,因他懂得她的选择,他知道自己无法阻止已经做了决定的她;如此美好的一个女人,为何偏偏遭遇不测?实在令人痛惜不已。她由刑警转型律师的梦想还未付诸实践。阅读小说初始,预感到丁和芮会有故事发生;至两人碰撞出爱情火花时,心里除了祝福还是祝福,并多次设想故事的结局,如果他们有机会去德国定居,该多完美!
无法对丁元英这样一个人物给予中肯的评价;对他的情感,也是颇复杂的。不可否认,丁元英有经天纬地之才干,精确把握市场规律的他在资本市场中如鱼得水;丁更是有生活品位的男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甘于平淡甚至生活拮据;丁在股市里急流勇退,源于他的爱国心及良心,所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资本市场本身就是残酷异常的,丁的智慧在于把握并顺从规律,所以他可以创造奇迹;但他创造的奇迹也是建立在牺牲他人利益甚至生命的基础上的。
花数小时,写下这些感触;木木认识层面也仅限于此。
第三篇:读李书磊 村落中的国家 有感
读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乡村学校》有感
读李书磊的这本书时,我的兴趣是渐渐被激发的,也就是随着内容的深入,我对他所做的研究的方式、分析的视角和所描述的内容越来越感兴趣,也体会到了他研究的价值。
在这里我选取自己比较关心、感兴趣的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首先我谈一下,他的研究给予我的启发:第一,他无论是描述丰宁希望小学还是在讲述小学里的老师时,他都会作一些背景介绍,甚至把一些看似不必要的东西娓娓道来,比如介绍一个女老师时,他会详细介绍她的丈夫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其实这些看起来不重要的东西对我们理解这村落中的“国家”是很重要的;第二,在描述一些课堂文化时,他遵循客观记录的原则,尽量呈现课堂真实状态,然后再对这些内容 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一点对于做研究也很重要,把事实和观点分开写,因为从同样的事实中,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东西,那么把自己的观点和事实分开,就为别人留下思考、分析事实的空间,并且也向别人展现出自己的想法。
首先教师在择偶上遇到了尴尬:很少有政府女职员想嫁教师的,而农家女虽然想嫁教师,教师却又不愿意娶她。女教师普遍不愿意嫁给男教师,因为她们对教师职业的辛苦与贫寒、对教师这一职业前途的有限性看得最清楚。这一方面是由于在世俗社会里,收入的多寡往往决定一种职业的社会身价,而这种身价在择偶这件事情上常常表现得突出而尖锐。在我看来,这种择偶的尴尬到今天也没有消除。虽然今天教师的待遇、社会地位相比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经济高度发展、金钱成为人们衡量事物主要标准的今天,男教师的尴尬境遇依旧普遍存在。因为在主流社会里,男人在家庭里要承担更多经济收入,而男教师的收入只能属于平均水平吧,他们支付不起更好的生活水平。在女教师看来,嫁给男教师只能降低她们的生活水平。从人性的心理上看,“人往高处走”,女教师希望更好的生活伴侣也是情有可原的。在经济主导的时代,“宁愿在宝马车上哭泣,也不愿在自行车上微笑”这足足显示了今天人们的价值取向。
另一个就是教师的生存境况。“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变成了乐趣,长大后一,我就成了你,才知道,这只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是把我们高高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这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这首歌曲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首歌讴歌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却也再现了教师在九十年代的生存境遇。整个社会都以此为荣。我觉得人们习惯了教师这样的生存境况,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我们的思想传统里,教师是一种崇高、神圣的职业,人们自然地赋予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以仰视目光。那么着就会给我们在心理上无形中造成了这样的观念:教师就应该做到无私奉献,就应该做到常人不能做到的事情,就应该不能犯错误。可是当人们这样给教师定位时,他们忽略了教师也只是普通人,他也要面对生存、生活的压力,他也有七情六欲。而且正是因为他们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责,更应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存待遇,这样他们才花更多的心思在教育学生身上。其次,这和国家当时的经济状况相关,因为整体的经济不那么好,那么教师的待遇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作者在描写分析教师生活境况是如此差之后,他这么说“不管教师们的生活实况多么艰辛乃至辛酸,在丰宁希望小学,教师们还是成功地维持了教师的尊严、体面与魅力,维持了学生对老师的崇拜和信仰。”并且做了关于小学生将来择业志愿的调查以说服这一点。诚然,这有一定的依据和说服力,但是我觉得小学生在选择职业志愿时,不仅仅是因为对教师的崇拜和信仰而选择做老师的,作者可能忽略了一些客观因素:首先,农村小学生由于眼界、见识的有限性可能会导致选择上的误差。对他们而言教师这个职业是熟悉的,而科学家、文学家等这些职业,他们不太了解,那么他们在选择时,要么是冲着这些遥远的名词而去的,要么就会选择他们稍微熟悉的东西。其次,在传统教育中,无论是书中还是父母,都宣扬教师的崇高性,这些会影响他们的选择。最后,就是作者说所强调的教师所作所为对孩子们产生的影响。
在书中关于课堂上的文化传承章节中,作者详细地记录了听课过程中教室里老师与学生的一举一动,然后分析评价教师的教学方式。我觉得这个对我们很有启发,首先,做研究的时候要忠于真实客观,在陈述时尤其要这样;其次,要善于跳出情境去看问题。(这一点是我欠缺的)李书磊在听完一年级的《小壁虎借尾巴》、五年级的《将相和》、三年级的《寓言二则》 :《掩耳盗铃》、《亡羊补牢》后,他借用吴康宁先生在《教育社会学》中的“非课程内容”、“反课程内容”和“课程内容”对这些语文课做出评价、分析。
首先,作者认为在这些老师的课上都出现了“非课程内容”,因为赵瑞银老师将《掩耳盗铃》故事引申为反对偷窃、反对做坏事。而在作者看来,掩耳盗铃含义仅仅是智者对愚者的讽刺;而在李建华课上,她告诉学蔺相如担任的相职类同于军师,是出谋划策的,这容易误导学生,使他们认为相就等于师爷。不得不说作者在这个方面的指点是正确,但是我觉得老师在讲这些内容的时候,她可能更多的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故事,或者是从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去理解、讲述掩耳盗铃这样的故事的。这个是无可厚非的。
其次,作者认为丰宁小学的教师的语文课堂体现了“课文至上“的追求。教师们的课堂中心活动就是让学生不留任何缝隙地吃透课文。老师们不厌其烦地并且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情节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作者认为如果没有对文章更丰富内容的额理解和觉悟,就往往会把情节当成文章的全部,那么学生对文章的接受就会止于情节。我觉得作者对这一点的见解十分值得教师们注意,语文教学要依托于一定的情节,但是情节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
此外,在丰宁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们自觉、坦然地用语文来传授其他学科的知识,语文的工具性作用特别突出。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李建华讲授《将相和》谈到的“战国七雄“、”秦国强大“等等本属于历史知识,却在语文课上讲了;修桂春在《小壁虎借尾巴》里讲了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重温“你都掌握了什么知识”,感叹“看一节课我们学了这么多知识,以后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此外,语文课中的“思想渗透”很重。例如:修桂春将“小鱼姐姐、黄牛伯伯与燕子阿姨”的称谓作为“小壁虎多么有礼貌”的表现向学生强调,在讲到不能出借自己身体部分的同时又启发大家应该向同学出借铅笔。在李建华的课上也一样能体现出来。我不知道作者对于这种将语文作为传授其他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的工具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因为作者只是说“在这里可以印证这种由课文而引入到班级实际、以课文中的人和事为材料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是语文课堂的一种模式。就我个人而言,我想对着两种情况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第一,关于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历史知识的补充、生物常识的介绍,我觉得这些对学生而言是有益的。像《将相和》这样的历史事情,对学生补充一下历史背景是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的。脱离了背景的介绍如秦的强大、廉颇的鲁莽等等,就不能明白蔺相如为何容忍廉颇的狂妄自大,也不能突显出蔺相如的以国为重、心胸豁达的人物形象。第二,对于借语文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虽然我个人反对思想灌输,但是思想教化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必须。如果非得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话,我觉得借助语文课中的人和事再引到身边的事情,这样的教化比思想课上的单纯的讲一些道理效果要好。所以我觉得只要不要占用太多的语文教学时间,不要本末倒置(把语文的讲解和语文工具性作用颠倒),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适当的思想引导在语文课堂中是可取的,也是必要的。
最后,作者批判了语文课堂中教师对文学性(即审美性)的的忽视。我觉得作者的这种看法真是一针见血,无论是90年代还是现在,审美性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从来都不突出,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重视的是语言文字的教学。作者也提到了这不能全怪教师,在课文编导的指导思想里就没有给文学留下什么位置。当我们的语文教学失去文学性时,就会使教师在课堂上主观性丧失,但“主观性又是文学最显著的特征,它意味着个性、情感与自由的思想”,我想说这种文学性的缺失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的发展。因为我们都用一些客观的、标准的内容或是知识去讲解时,学生就会习惯性地去依赖这些事实去想问题,那么就会束缚他们思维、想象力的发展。除此,还会导致课堂的枯燥乏味。这个在我读中学的时候,我深有体会。我喜欢思维灵活的老师,喜欢老师给你打开一扇窗的感觉,而十分讨厌死板的老师。可是我在初三时,就遇到了这么一位老师。那时候每每上语文课,就想睡觉,觉得乏味、无聊,因为他上课的程式太固定,没有一点个人的思想、情感。
在阅读这一部分的时候,我看到的是这三位老师上课的优点,并且感叹自己小时候都没有那么上过课。作者对他们教学方式的批判是我始料不及的。而这一点正是我需要学习的,也许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上课模式、深深受到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禁锢了自己的思维,很难跳出这个圈子去看问题。但是作者却一直站在圈外审视教室里的一切,用犀利的眼光去分析潜藏在事情背后的问题,这正是人类学研究中所需要的。
在第四章里,作者发现学生们中间存在着两种语言状态:文语(即书面语)状态和口语状态。作者还认为书面语束缚了人的正常性情,这个可以从他对班长王春雷对话中可以看出来。起先只有他们两个人,谈话中孩子用很正式的语言,到后来孩子们都涌入教室后,王春雷恢复口语时显得活泼灵活多了。接着作者又通过学生作文的展现来描述学生对文语作为一种外来东西的不适应,以及由这种不适应所产生的生搬硬套、公式化、模式化痕迹很严重的现象。在这里,我惊叹作者敏锐的观察力,要是我去课堂,我根本就不会把这个放在心上,更不会想到通过不同年级学生的作文去证实这两种不同的状态。不过,我和作者的看法也有不同的地方。作者在披露小学生在作文中深受书面语的束缚,小学五年级学生的作文,用的文语太多,显得有些生搬硬套;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虽然口语较多,但是很亲切自然。我认为作者批判的确实是存在的现象,但是这不能归咎于教师或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要求之一就是随着年级的上升,教师要教学生在写作中正确地运用书面语,去除“口语化”。作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本来就是比较困难的,你怎么可能让一个小学生能恰如其分地拿捏好书面语和口语在作文的使用呢?一般而言,年级较低的学生,由于书面语掌握得不多,所以在描述时会倾向于较为熟悉的口语;而高年级的学生,由于掌握得书面语较多,则在写作时会有意识地使用书面语,在这过程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显得有些生硬,也是从口语化向书面语转化时正常情况。教会学生正确使用书面语正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我认为不应该用一种过于苛责的态度去要求小学教师和小学生。
作者在和教师交谈中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电视对学生以及学校教育的影响。我想这个问题在今天尤为突出,因为现在网络、手机普及率太高了,学生随时随地都受这些信息的影响,那么如何减小网络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负面影响,又如何利用网络信息区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这是当今我们教学活动面临的挑战之一。作者大概讲了电视对教学活动产生的几种影响:一,学生可以从电视上看到一些董存瑞、黄继光等故事,这使他们在理解课文的有些内容时并不感到陌生,也同时让他们产生怀疑:这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编的故事?二,电视作为一种信息渠道,打开了孩子们的视野,同时也冲击了教师的权威性。三,电视剧中,大量的金钱美女,谈情说爱甚至性的情节和镜头,对孩子有巨大的吸引力与影响力。这些会动摇孩子们学习的动力,也会促进孩子们的早熟。我想这对于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孩子们影响更大,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可能完全控制学生接受的网络信息内容,不能剔除消极的内容。我个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们建立他们真正地兴趣,并且让他们学会去甄别各种信息。
在看完幼儿园小孩子们的课后并且对孩子们所喜欢的歌曲做出问卷调查、分析后,作者严厉地批判“丰宁小学学前班的课唱的仍旧以革命歌曲为主,孩子对越小的孩子在政治上要求似乎越严。仔细分析他们唱的这三首歌,都是以感恩与取悦为主题:感谢党创建新中国,感谢妈妈太辛苦,让毛主席听了心欢喜。这些孩子一开始接触文化就被置于一个弱小者、从属地位,而他们自己却浑然不知,依然卖力地高唱„„”看到这里,我真心有同感啊!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卖力地唱着这些歌。其实这些处处显示了教育在服务国家政治中所起的作用。即使在今天,国家对待教育时,也是更多地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对政治上的维稳作用考虑的,而教育真正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则变成了一种副产品。
李书磊在书中还深刻地谈到了现在教育体系培养的是对工业、城市与现代化生活的向往与羡慕。“城市在这里成为了工业、现代化与现代幸福生活的象征,这在课程与课本的编订是下意识设定的,但在乡村学校中则被接受为一种明确的意识。”无论是歌曲《小燕子》、《让我们荡起双桨》,还是语文课中介绍的桂林山水、万里长城等等,前者直接在歌颂城市,后者则在孩子们那里通过旅游和城市联系在一起了。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无意识地被传递了这种想法:大城市是繁荣、现代化的象征,农村是落后、贫穷的代名词。教育在无意识中教导学生去摆脱农村,到人人都向往的便捷、繁华、热闹的城市中去生活。事实上,我们也确实是这样想的。对与农村的孩子而言,他们努力读书,有一方面就是出于走出贫穷小镇的愿望。就如同作者所说“现行的国民教育课程设计也不是为农村的生活准备的。渗透子啊各种课程中大规模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指向国家体制内的生活的,而广泛的自然科学教育和精确的语文知识教育指向的是城市和工业体系内的生活。”那么对于那些参与高考却被淘汰的学生该怎么办呢?通过高考,一部分人榜上提名进入城市与体制,被淘汰的人则仍需要留在乡村与民间,“但他们所受的教育却并非为他们现在的乡村生活准备的,乡村并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教育所给予他们的愿望和能力已使他们与现在的乡村生活格格不入。”这也正是我们现代所面临的问题,当今,农村孩子无论是考上大学的还是考不上大学的,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到城市里生活或者在城市打工,一年在农村住的时日真的是可数。那么国家将来面对的是从事农业人口的减少,而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十分大,对粮食的需求只增不减,那么这是一种矛盾。当老一辈的农民不能种田时,小一辈的人由不愿意种田时,我们的粮食供给怎么保证?唯一能解决的办法,就是实现农业的完全机械化、自动化,这样才能保证产量。但是事实是我们国家现在的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并没有发展到那种地步!或许我们国家应该在农民福利上有所提高,刺激一部分人去从事农业生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农业也会像国外一样只有少数农场主在经营着。但不管怎么说,教育在诱导人们加入城市化、工业化中还是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最后,我想谈谈书中提到的关于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对高考的不同需求。我们今天在教育改革中不断强调的是公平,是人性化,各省的教育部门隔几年就进行高考方案的改革。而在教育改革中有发言权的往往都是城市里的中产阶层,县城的校长、乡村的学生家长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就如同书中提到的那样“城市知识人总抱怨中、小学生负担太重,教学太单调,高考题太死。这在知识人与城市的语境中绝对是有道理的;但在乡村语境中„„很少有乡村地方的学生与家长抱怨学习负担重,须知乡村学生要考到与城市学生相同的分数是要付出更大的辛劳的„„乡村学生要想上大学实际上是要比大城市学生的考分高的,那负担就可想而知,但他们并不抱怨学习负担。”城市人,批评高考题式样死板,十分正确,因为这种考题不能发挥城市学生视野开阔、见识广、阅读广泛的优势,但是对于农村孩子们而言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视野,他们只有通过严苛的管理,承受更多的负担,才能和城市孩子在高考中去竞争。“全面发展对他们来说仍是不折不扣的奢侈!”看到这里,我感慨良多。小时候,总觉得高考是公平的,因为每个人都做同样的试卷,可是殊不知,题目的设置也可以有所不公平,只是这种不公平是隐性的。就像我们高考时作文题目叫“品味时尚”,对于成天不是面对田地就是埋在书堆中的乡下孩子,时尚离他们太遥远了,他们中有些孩子甚至连时尚这个概念都不太懂,那么你让他们面对这样陌生的话题,怎样去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呢?而时尚这个词本身就产生于城市中,对于大城市里的孩子不算太陌生,写起来相对而言容易一些。那么这其实就是一种隐性的不公平。而外在的显性的不公就不再谈了,如教育投资、师资力量等等都是不同的,国家在发展任何方面都是城市优先的原则。
第四篇:读《矛盾论》有感:在矛盾中谋求发展
在矛盾中谋求发展
——读《矛盾论》有感
17机电4班 刘世磊
《矛盾论》是毛泽东继《实践论》后又一篇哲学著作,旨在克服存在于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但从它诞生之日起,它的作用已远远超过了那些,在新的时期,它仍能够发挥作用,为新的问题带给解释和方法,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并去实践的。
《矛盾论》是毛泽东在1937年写的,迄今为止,它仍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它永恒的生命力所在,是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具体而生动的例子全面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系统的论述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法则,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成功的分析和解决了中国革命过程中许多的复杂矛盾。
什么是矛盾?从生活的角度来说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自相矛盾,但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原理。在《矛盾论》中,作者提到“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多种特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统一性,又有斗争性;既有主要矛盾,又有次要矛盾。”
青年一代的我们,正处在风华正茂的时期,面对的矛盾更是复杂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运用“矛盾”去分析对待问题,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特别是在理想和现实、情感与理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这些方面,更应注意,更应要求我们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去分析对待。在理想和现实方面,应正确认识到理想必须植根于现实之中,同时又要用理想来指导推动现实。
在情感与理智这一对矛盾方面,我们不能将其分割开来而只按情感办事,不能情感地思考问题,曲解事实而犯主观性的错误,应该用理智来战胜情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抛弃情感;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首先应正确认识到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不能片面的重视精神作用而忽视物质利益,同时也要认识到不能忽视精神生活的重要性。物质利益对我们青年人来说,总是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我们要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对待问题,不能片面追求物质享受而被物质欲所迷惑。
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需要提一下,那就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孝庄太后曾对康熙说:“孙儿,大清国最大的危机不是外面的千军万马,最大的危难,在你自己的内心。”尽管那时候吴三桂造反弄得大清人心惶惶,然而,孝庄太后一语道破天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可以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在矛盾中谋求前进,在矛盾中谋求发展。
社会在前进,人类在发展,而发展的动力正来源于“矛盾”.“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的矛盾性。”正确地把握这一点,用“矛盾”去对待发展,这对个人、集体的前途都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朗读者简介
刘世磊,男,1997年10月出生,甘肃省人,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17机电4班学生,现担任班长、院团总支组织部部员。2017年担任天津市高职高专自动化生产线技能大赛志愿者,2018年荣获校级优秀团干部称号,所在班级的团支部荣获校级优秀团支部称号。
第五篇:读《在课堂对话中发展学生思维》有感
读《在课堂对话中发展学生思维》有感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对话教学,近年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接受,并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的效果。
有人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我想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应是一个激活与播种的行为,让学生的心灵可以倾诉,思维能够飞翔。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对话,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一定的质的收获,对文本重新建构,而不仅仅是了解一种思想,掌握一些知识或道理。
新课标认为,如今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和文本直接对话,更有了和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利。面对学生主体的对话参与,教师应该如何定位,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课堂对话呈现出它的有效性呢?我以为,不妨从以下三方面来促进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的有效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要在理解和鼓励的氛围中营造和谐对话。
既然是“对话”,就要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学生认真阅读了课文,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理解,虽然这些感受可能很小,很肤浅,甚至还可能很“怪异”,但学生敢大胆把它说出来,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讨论。对这一点,作为教师,必须积极鼓励,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对话氛围。
记得有一位教师在上《窦娥冤》时,让学生发表对窦娥所发三桩誓愿的看法。其中一位学生这样说:“窦娥太自私了,她为了自己能复仇,发出‘亢旱三年’的誓言,却让楚州无辜百姓遭殃。” 刚说完,全班哗然,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而教师则很认真地说:“你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并能说出与众不同的看法,非常棒!大家可以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课堂教学继续进行下去,而学生也感受到衷心赞美的力量。
如果教师因学生的回答有偏差而简单粗暴地打断、阻止他的发言,甚至责备他,那么效果肯定适得其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正当的话语权,既是对其人格的尊重,也是教师自身良好素质的表现,更是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学习情境所必备的。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学会理解学生,在鼓励中促进课堂的和谐。
其次,教师要虚心、真诚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共享对话资源。
陶行知说:“先生造就学生,学生也造就先生。”是的,当今时代,学生的信息摄取量、更新速度并不逊于老师。因此教师应放下架子,以谦逊开放的态度来倾听学生的对话,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信息的补充和丰富,一种积累和“成长 ”。下面是位教师在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小说时的一个片断:当师生一起归结杜十娘这一人物形象时,一个男生举手提出了疑义:“杜十娘那么有钱,为何还要投江呢?”教师微微一笑:“是啊,她为什么要投江呢?大家能说说吗?”顿时,教室里一片议论之声。很快,一生回答:“李甲负了她,她太伤心、太绝望了。”另一生立马站起:“那她可以选择离开李甲啊。”前生辩解:“离开李甲,可能依然找不到可依托的人,她或许会碰到张甲、王甲呢?”又一生说:“她应该不会再找其他人,因为她对李甲的感情是真的。”这时,教师说了:“我同意这个观点,杜十娘虽然出身卑微,但依然有尊严,她是用死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和感情。”刚说完,又有学生站起:“杜十娘的美就在于她的忠贞,如果她没有投江,可能就不会让人觉得她的形象那么感人了。”教师笑道:“你说得很好,这样的解释也许更符合艺术的真实。”„„
这样的讨论,原本不是教师预设的,但教师并没有强行把学生拉回到所谓的“正轨”中去,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探究意识及探究过程。正因为此,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敏捷的思辨性得到了体现。而从中体现出来的那种对人的尊严和对作者写作用意的理解,也就成了师生共享的一种可贵资源。
最后,教师可通过导向和修正作用提升对话质量。
随着教师走出“一言堂”,我们在看到反对“标准答案”、主张“多元解说”这样一个不容置疑的进步的同时,也看到了另一种弊端。教学中,由学生说了算,所有问题都没了答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放任自流,教师成了不讲任何原则的“好好先生”。不管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怎样,都是一味地赞扬鼓励,这只能表明我们讨论话题的无聊,思想情感交流的虚伪或是互动水平的低下,只能表明我们教师的无知和失职。因为教师不是一个旁听者,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而必须是一个有效的提升者。
在教授《离骚》一课时,我曾请同学们来评价一下屈原这个人物形象。大家在课堂上积级发言,争论得很是激烈。其中有一学生这样评价:“我觉得屈原是一个天真甚至愚笨的人。因为在当时情况下,他应该完全可以离开楚国,到别的国家去,为那些能赏识他的诸侯国国君效力。这样他也就不会落到那么悲惨的地步了。”我当即纠正了他的观点,告诉他,屈原是不会离开楚国的,因为他的伟大就在于他的爱国。
我以为,作为课堂教学对话的“主持人”和参与者——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解读经典文学作品及经典人物的能力。众所周知,屈原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伟大诗人,这一点早已家喻户晓。所以,对他的形象的解读,不可以让学生随意发挥“创新”。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王荣生先生就说过,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经典”的解读是有答案的,这个答案就是“当前学术界所推崇、所认可的”。正因为此,我们的课堂对话尤其需要教师的掌控、引导,而不是让学生打着“自主探究、个性化解读”的旗号任意走弯路。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点拨,加以暗示,引导学生回归到文本中来,而不能刻意追求表面的活跃、热闹。我想,课堂对话的真正价值,恰恰在于对学生成长需要的满足与提升。通过课堂教学,通过与文本对话,通过同学之间有差异的交流,通过教师的点化、暗示乃至于师生之间对话,都可能使学生获得一次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发展机会。因此,课堂教学并非纯粹地教授课文,而更多的是以课文为载体,充分开发文本本身的育人资源,充分开发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各类资源,发挥资源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成长。
总之,交流与对话,已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主流与趋势。作为语文教师,应要抓住语文教材的优势,在教学中,采用民主、平等、真诚、和谐的师生对话,从而激发起学生浓浓的语文情思。只有这样,才能引领他们真正地走进文本,走进语文这个风光无限的精神家园,去丰富自己的语言,提升自己的人格,获得师生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