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分析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分析
摘要: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本文分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影响
中图分类号:173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8)04-0046-03
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由农村向城市流动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和必然趋势,但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的差异会给各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打上独特的烙印。本文以新疆为例,通过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状况的考察,探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果。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缓慢的原因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市场参与程度,进而影响农民的转移和流动,因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青年几乎不会再从事直接农业生产。尽管国家采取各种倾斜政策,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历史、现实的原因,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整体而言相对较低,在农村,表现更为突出。如,新疆全部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7.2%、小学程度的占42.8%、初中程度的占40.8%、高中程度的占6.6%、中专及以上程度的占2.5%。
(二)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影响劳动力的流动。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方面与内地大部分地区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有时会制约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如,新疆是少数民族集聚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3%,在教育水平统计数字的背后,还存在因实行民族语言教学而带来的在知识和工作能力方面与汉族学生的差别。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南部新疆农村地区,有很多初中、高中毕业的民族青年的汉语交际能力较差,他们去外地打工会遇到语言障碍,直接影响了他们外出务工。
(三)自然地理环境所带来的交通不畅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从地理区位讲,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大都较为偏僻,距内地路途远等原因限制了农民大规模去内地打工,流动出来的劳动力主要在本地域内,特别是到小城镇就地安置和转化。而且,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城市少,且城市与乡村的距离相对较远,如,新疆除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城市群外,其他地区的城市都散布在广大的地域中,使城市对周边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受到制约。
二、外地劳动力流入新疆农业部门的状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沿边开放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之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引致的产业流动,使新疆出现较大容纳劳动力的空间,对流动人口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目前,新疆棉花主产区几乎都大量雇佣外地劳动力,新疆各地和生产建设兵团每年雇佣至少60万拾花工,这相当于新疆农村劳动方总数15%左右;在新疆牧区,每户牧民承包的草场面积少则百十亩,多则四五百亩,为了充分利用草场,不少牧民雇佣内地农民帮助他们种植玉米、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据统计,每年有100多万劳动力来新疆创收。外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新疆,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收入是外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新疆的首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以“只要有钱挣就留在新疆”为目的的流动劳动力的比例逐年升高。其主要流入新疆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乡村和农牧团场。由于新疆很多地区对外来承包土地的人员有各种优惠政策,流入劳动力通过从事农业生产所得的收入远高于其在移出地的收入。因此,新疆对其它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着较大的就业吸引力。
(二)原籍生活压力促使外地劳动力流入新疆。农村劳动力迁出的推动力来自农村经济的落后和不发达。流入新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来自河南、四川、甘肃等省,这些省份是中国的内陆地区,其中,河南、四川是中国的人口大省,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尖锐,其农村生活水平较低。移出农民在原籍耕地面积较少也是影响其流动的重要因素。新疆人均土地面积相对较多,对少地的劳动力具有强烈的诱导效应。
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果分析
劳动力由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流动到效率较高的二、三产业,将促进经济的增长。然而,新疆农业劳动力再配置的特征则是:一方面农村滞留大量剩余劳动力,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另一方面又有大量外地剩余劳动力流入新疆农村。从新疆经济增长实绩出发,就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我国目前各产业劳动力数量的统计,建立在户口登记基础上。尽管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取得城市户籍,但并未阻挡农村人口向其它产业流动,所以,统计年鉴中的农业劳动力数据存在明显高估。鉴于上述情况,分别使用了两组数据,一组是按照统计年鉴有关数据做出的,另一组则是在统计年鉴数据基础上结合流动人口估计值而做出的。
本文将1978~2006年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1983年、1984~1993年、1994~2006年),并分别进行分析。这种划分的主要依据为:1978~1983年农业产值增长较快,农业劳动力流动数量较少;1984~1993年农业劳动力加速向外流动;1994年后农业劳动力流动趋于平稳,三个阶段农业劳动力再配置对经济的贡献不同。如果不考虑农业人口流动,则1978~2006年农业劳动力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为0.3~0.4%(即农业劳动力再配置使GDP增长了0.3~0.4个百分点)。其中,1978~1983年的贡献为0.3~0.5%,1984~1993年的贡献为0.4~0.6%,1994~2006年的贡献为0.1~0.2%。如果考虑农业劳动力流动因素,则1978~2006年农业再配置使GDP增长了0.4~0.6%。其中,1978~1983年的贡献仍为0.3~0.5%(因本文假定此期间没有流动人口)。1984~1993年劳动力再配置的贡献最为显著,为0.6~0.9%。这一时期,劳动力再配置对GDP增长的贡献占整个GDP增长率的10%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一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同时,国家逐步放宽了农民向非农产业流动的限制。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发展较快,成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因此,这一时期大量农业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流动,劳动力的再配置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而1994~2006年劳动力再配置的贡献仅为0.2~0.3%,远低于1984~1993年。其原因是这一时期乡镇企业发展减慢,吸纳劳动力的成本提高,接受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减少。同时,城市化进程滞后导致农业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减缓,对经济的再配置效应相对较小。
绝大多数实证结果均表明,劳动力再配置对
农村经济增长产生了正的贡献,但大多数年份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明显,这主要由于新疆非农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低且变化趋势不稳定,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对新疆经济增长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促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对策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必须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按照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来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式,从农业内、外部两方面考虑,通过农业内部消化、城市分流及区域间流动等渠道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流动。
(一)发展农村经济,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实现就地流动。在城市就业不充分、失业率较高的情况下,可大力发展农村的各项事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流动。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现状的分析可看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流动虽然较为缓慢,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其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没有达到充分、有效、合理的程度。而且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入,城市就业形势恶化,城市不可能马上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所以,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不容忽视的途径。
(二)农业结构调整可为深化农业内部就业提供很大空间。从大农业的角度看,农业内部包含农、林、牧、渔等行业;就种植业来说,某些经济作物如蔬菜、花卉等,其需求弹性和种植效益比单纯种粮食要高;就大农业来说,畜产品、水产品又比种植业产品的需求弹性和效益高。因此,构建多元种植业结构和调整大农业结构,既可提高农业收益,增加农民收入,又可改变农民就业渠道,劳动力不再集中于种植业,而是向畜牧、水产、林果业流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光、热、水、土资源丰富,物种资源多样,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潜力,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又可通过出口创汇来增加农民收入。
(三)延伸农业产业链,开辟就业新领域。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与东部地区农村的差距突出表现在非农化程度的差异上,即在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育程度上。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是种养加销一体化,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总和,农民进入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增值效益,既提高农业整体产业竞争力,也突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局限于农业生产部门的局面。因此,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要利用农牧区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加工业,以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为主的服务业,要面向市场办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领加工业的发展,使农户的产品呈批量化、专业化生产,从而实现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连接,大幅度增加农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扩大劳动力就业空间。
(四)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如果通过政策引导和统一规划,进行农业基础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奠立一定基础,而且可以大批量地使用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压力。如,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都大量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大缓解了农村巨大的就业压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加快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五)推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的步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流动主要靠城市非农部门来吸收,就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城镇化的滞后限制了就业规模的扩大,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不畅的重要原因;而农村劳动力流动对该地区经济增长贡献度不高的重要原因即流入的劳动力大量进入了农业部门,因此该地区应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高效、合理流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阶段的过渡期,工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尽合理,信息化程度低。顺利实现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必须加快工业的发展,以工业的发展来推动城市的发展,扩大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责任编辑:晓轩)
第二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第一,自拟题目,报告必须注明调查地点、调查对象、调查的时间以及调查方法。
第二,要求报告有对社会实际情况的考察、分析;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有自己的结论。
第二,调查报告的字数不得低于3000字。
虽然没有生长在农村,但是父辈祖辈也是在农村,时常也会陪自己的父亲回老家,都有一种安土重迁的乡土情结,父亲也是接近五十岁。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父亲一直放不下那寸故土,一零年十月份回老家开了一个厂子(潍坊华鹏电子有限公司的一家外协),我也有机会更加进一步的了解农村,了解当地的劳动力的流动,还有剩余劳动力影响的因素。因此很高兴能够选择《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方式机器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这样一个研究项目。仅此写自己调查的一些成果。
调查地点:潍坊市昌乐县青龙社区—西李家河村,潘家槐林村,王家槐林村 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
调查方式:
第三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摘要】我国农村有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畅转移对提升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淄博市农村人口众多,并处于高度流动状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这支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转变到非农产业中去就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是关系到淄博市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在阐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国家及地方发展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淄博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情况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该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对策与建议。
1、概述
1.1农村剩余劳动力概述
农村劳动力指户籍所在地为乡镇的农村人口中15~46周岁的男性与女性,但不包括在校学生及身体原因不能工作的人。农村劳动力不充分就业指每个单位农村劳动力每年有效工作时数低于公认的单位农村充分就业劳动力年工作时数标准的一种状态,即农村劳动力呈现“剩余”状态。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特点
在年龄结构上, 以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年纪大的农民外出流动的较少。在性别结构上, 无论在哪个地区, 流动的男性都明显多于女性。在知识技能方面, 流动的农民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知识水平。在就业结构上, 农村劳动力的职业身份决定了他们不能够进入城市的正式就业体系, 他们普遍从事的是非正规部门或非正规就业的工作,如建筑业、服务业等, 处于行业中的最低层次。在流动途径上, 多以血缘、地缘为关系纽带, 形成“滚雪球”式的非正式流动方式, 通过政府和市场组织的外出流动很少。
1.3农村劳动力流动成因及现状
在宏观层面上, 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壁垒的松动以及农业生产比较收益低下的状况是劳动力流动的前提条件和推动因素, 而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城市不同于农村的现代化生活方式是吸引劳动力流动的拉力。在微观层面, 研究者们从流动者流动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个人生活历程和体验的角度来解释影响外出的因素。农村土地缺乏和劳动力剩余、农业高成本投入都不是农民外出打工的充分或必要条件, 农业收入相对低下才是真正原因, 寻求并维持生存甚至糊口而非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农民外出流动的首要原因。进入21世纪,农村人口外出的动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农民在考虑赚钱的同时, 还把外出务工作为改变生活状态和追求城市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 其外出动机具有经济型和生活型并存的特点。
1.4、研究目的、过程和意义
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该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并结合相关的理论对被调查地区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利用2011年的寒假时间,我通过谈话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本地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业分布,年龄、文化程度,就业结构,技术素质状况等情况做了相关调查,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相关了解和分析。本次调研对于摸清全市新生代农民工情况,反映新生代农民工诉求,找准新生代农民工维权的着力点,更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起到很强的指导作用。
2、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带来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有的地方过量瘫走,致使生产劳动力不足。
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部分乡村出现土地抛荒现象,必然导致生产萎缩、经济萧条。有的乡村虽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但有一定文化、技能、体魄健壮的青年人外流出去了,留下的大多是素质较低的年老体弱的农民,农业生产水平和劳动生产串必然受影响。
2、许多地区存在劳动力盲目流动,不仅影响本人、家庭的稳定,而且影响社会安定。
有的找到工作,安定下来,有的找不到工作,到处流浪,安居不下来,人心浮动,特别
是给流入地的交通运输、城镇就业、计划生育。工商税收、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3、无组织的零星流动,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侵害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合法权益的现象大量存在,不少地方出现了外来打工人员闹事的苗头,有的外来人口聚居区成为黑社会的温床。有些地方,由于忽视安全措施,从事挖煤、挖矿、建筑等繁重体力劳动者的安全没有保障,甚至发生死亡事故。
4、无序流动使政府管理极为困难,“民工潮”成为社会问题,劳动力得不到有效利用。
部分地方出现强迫劳役、限制人身自由、殴打劳务人员等非法行为,政府有关部门不知
晓,不能及时解救,既达不到农村劳动者外出务工挣钱的目的,又保证不了社会的全面稳定。
5、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
随着乡镇企业资本有机构成和吸收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其接受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在减
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这种转变与我市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的现象形成矛盾,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的需求,劳动力严重过剩。
6、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中介组织功能乏力,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目前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虽然规模有了较大突破,但其中真正是通过政府及中介
组织实现转移的比重较小。这主要是由于目前部分地方政府的工作权限还仅限于在国家政策的上传下达上。而在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就业信息方面做的较少。
3、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1、加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
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注重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和流通,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调整乡镇工业的产业结构,使其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
服务和农副产品为原料办乡镇企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增加农业劳动力的就业门路。
2、大力开辟农村就业市场,满足劳动力就业渠道需求
在农业开发区实施一系列的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工程。植树造林、山区开发、治沙改土
等工程,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并通过这种劳动积累和活劳动的大规模、工程化投入,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在城郊结合部、坝区、林产品丰富的地区,兴办农业企业,走农业工业化、产业化的道路,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到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来,使农村劳动力不再返回到承包田里,增加了农民收入,可以造就一批农业产业工人队伍,加速城乡一体、农业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步伐。
3、加强各级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和调控
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各种类型的社会化就业服务机构,包括
信息、咨询、职业介绍所等,向农民提供需不需要转移、向哪里转移、怎样才能实行有序流动的信息和服务。建立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管理体系,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地发布用工信息,加强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管理。
4、加强农村教育和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其转移的竞争力。
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大幅度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在加大义务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同时,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以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和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适应能力。同时要要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市场经济和法律知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保障自己合法权益。
5、加强劳动力流动的法制监督,切实保护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在建立健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建立帮助农民工讨薪的长效机制。劳动监察部门严格执法,加大对欠薪行为的处罚,除责令欠薪企业补发所欠工资外,还必须支付法定数额的赔偿金。建立法律服务工作人员的法律援助计划,由其无偿的为农民工进行法律援助,鼓励运用非诉讼途径解决农民工诉讼难和胜诉难问题,满足民工们希望尽快出成效的愿望,通过各项措施切实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4、结束语
我本着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思想,基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的了解与分析,发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我市,一部分人已经富了起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加强城乡战略结构调整,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全市人民的共同富裕。在全面推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和一系列措施的施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价值一定能够发掘出来,真正实现义务和权力的统一,劳动和享受的统一。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爱.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问题[J].社会学研究, 1990,(4):89.[2] 文军.从生存理性选择到社会理性选择: 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J].社会学研究, 2001,(6):19.[3]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 2001,(3):67.[4]范宇,姚士谋,Kam Wing Chan;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向和措施[J];热带地理;2002年01期
[5] 李强.关于进城农民的“非正规就业”问题[J].社会学研究, 2002,(6):15-16.
第四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实证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实证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市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这是中国这个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国情决定的,也是世界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证明了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外出劳务日趋活跃,已经成为增加农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XX年,我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2.9万人,实现劳动收入4.6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6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如何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加快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笔者试图分析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和转移的困难所在,结合我市的现实情况,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含义、产生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含义[大秘书网-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大秘书网]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指超过农业需要的劳动力向其它职业、产业和地区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是暂时性人口迁移。其主要特征是:他们的流动没有割断与土地的联系,只是劳动力与家人的分离,家庭的召唤力是其回归的主要力量;劳动力的流动是当事人及其家人所作的决策,与政府指令性计划无关;其文化教育水平一般比较低,所从事的职业及地位较不稳定,一般进入城市中的传统产业部门,如:餐饮、搬运、建筑、装修等服务行业;劳动力的回流具有周期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其回流的主要时间;另一方面,当劳动力所在的城市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或形势不利时可随时回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原因
1、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导致。据资料统计,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总量约4.5亿,占社会劳动总量的74%左右,抽样显示,当前农村每个劳动力每年的劳动时间不超过100天,其中约有40%的农民存在隐性失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资本要素向农业流入,使我国农业投入要素结构中资本更多地替代了劳动,由此释放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再者,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技术的进步、耕地的日益减少等诸多因素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越积越多;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农产品市场将直接冲击我国的农业,使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另外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率过高,导致农村劳动力大幅上升。
2、农业与非农业的比较利益差异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内在动力。具体表现为农产品的价格与工业产品的价格存在着很大的“剪刀差”。原因是农业与非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并且差距的趋势是越来越大。差距越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也就越大。同时,外出打工者回到家乡还带回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手艺,更为重要的是也促进了农民观念的现代化,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可以产生多方面的积极效果。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
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后,其劳动边际生产率得到提高,从而能提高社会总产出水平。根据社会总劳动力在农业与非农业部门之间达到均衡配置时,社会总产出达到最大的经济学原理,中国农业中大量存在的绝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和相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大大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有关计算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产生巨大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应,一般可以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12.8%。为了确保今后国民经济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我们还应当充分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大力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因为,以这种方式推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物质投入,只需对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就业结构作出内部调整。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释放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民劳均可利用农业资源条件得到改善,使得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之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就会得到提高。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大部分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被用于农业追加投资。当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以后,农民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可用于农业投资的收入迅速增加,农业的发展有了可靠的保证。
国内的有关调查资料间接地证实了这一点。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在非农业劳动力中,外出就业者的平均收入相比未外出就业者的平均收入更高。在当前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采取“民工潮”的流动形式转移、外出就业劳动力与农户家庭经济联系紧密、大量 向家里寄钱的情况下,不仅外出就业的民工个人收入得到了提高,而且留在农业中的家庭其他成员的收入也有了提高。
3.加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可以导致就业竞争加剧、降低非农业的工资支出水平,使得原有非农业部分的工人创造的产出中,工资支出下降,利润份额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非农业创造出一块新增利润。非农业利润的增加,将大大增强农民工的经济实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转移特点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是生产商品化、农村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并非我们中国所独有,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曾遇到过这种情况。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于我市农业人口众多,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和农民比较利益的下降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市农村出现了数十万的剩余劳动力。
1、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数量大。我市现有总人口194.5万人,城市人口130.35万人,农村人口63.15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在不断增长。目前,我市纯农村人口66.3万人,劳动力总数为29万人,在农村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我市农村只能为15.3万个劳动力提供就 业机会。也就是说,在29万农村劳动力中,有近13.7万属于剩余劳动力。这就意味着在“十五”期间,我市至少有二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可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且伴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际市场对我国及我市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冲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必将越积越多,形势越来越严峻。
2、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区分布不均。由于我市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虽然带有普遍性,但在各地区的数量分布不均衡。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偏远山区,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较高,而近郊乡镇,由于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发展比较迅速,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较低,地区差别比较明显。
3、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在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4%,小学程度的占31.1%,初中程度的占49.3%,高中程度的占9.7%,中专程度的占2%,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重为0.5%。此外,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由此可见,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比较低。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大量 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东南沿海和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流动,融入了蔚为壮观的“民工潮”大军中。现阶段,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地区分布看,近郊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较高,边远山区较低。近郊地区人口密集、土地少,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但由于受教育程度高、信息快捷、乡镇企业发展步伐较快等因素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重较高;而偏远山区人口密集程度不高,但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第二、三产业发展较慢、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剩余劳动力转移比重较低。
2、从行业分布上看,异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到异地务农的比重有所上升。据统计,XX年转移到工业的比例为8.8%,上升0.9个百分点;转移到建筑业的比例为11%,下降4个百分点;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上升1.2个百分点;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比例为5.5%,上升了2.5个百分点;转移到其它行业的为30.1%。
3、从流动方向上看,具有明显的市场调节性,表现在:从流出地区看,主要是人多地少、经济不发达、就业机会少的地区;从流入地区看,主要是收入较丰厚、就业空间广阔的沿海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向乡镇和各级城镇转移的 热度开始降温。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省会城市的占19.7%,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转向地级市的占21.2%,下降2.4个百分点;转移到县城及乡镇的占59%,下降3.1个百分点;转移到乡镇企业的比重为8.7%,下降11.3个百分点;转移到非农行业的比重为40%,上升17.1个百分点;转移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只有19.2%,比上年减少4.5个百分点。在市内转移就业的比重上升较多,乡内转移人数大增。XX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市外的15%,下降了7.1个百分点。XX年农村劳动力在乡内转移的人数占当年总量的比重为45.8%,上升了10.2个百分点;县内乡外转移就业的占34%,与XX年基本持平。
4、从流动方式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目前我市农民外出就业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据调查,XX农村劳动力通过有关部门有组织或亲属进行转移的只占34.4%,其余人员在转移方式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
5、从流动时间上看,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具有明显的间隔性。绝大部分转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放弃土地承包权,除每年在外务工,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于兼业型或季节性转移。一般而言,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长,反之则短。据统计,我市农村转移出的剩余劳 动力41%以上都是兼业型转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还不能适应转移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仍不容乐观。如前所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7.8%,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到14%。这说明,虽然我市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其文化水平和从业技能偏低,不能胜任现代高科技产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横向流动。同时,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低下,导致部分农民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怕冒风险,缺乏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宁愿将自己捆死在土地上,也不愿意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仍把耕作土地看作是唯一的生存之道,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
城乡分离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尚未彻底打破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城乡封闭的二元经济社会制度,严格的户籍管理和就业体系,堵塞了农民向城市转移的各种渠道,把大量农民限制在农村,形成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家已经下决心推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拆除城市面向农民高筑的户籍壁垒,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制约有所减弱。但由于城市企业在用工 制度上存在着对民工的歧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仍然存在诸多障碍。许多城市对使用民工至今还有各种限制,导致民工的就业范围缩小,不能和城市人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用工待遇。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制度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断降低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统计,在我市乡镇企业崛起的20多年中,累计吸纳了近200万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均吸纳10多万人。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乡镇企业原有的灵活机动的市场优势不复存在,而其本身所固有的产权不清、管理落后和人才缺乏等弱点不断暴露。近年来,为了迎接入世的挑战,乡镇企业面临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开始实行以“减员增效”为主的全面改制,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减弱。
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市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目前我市城市中基本上建立起了以社会保障为核心、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被长期忽略,社会保障 体系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土地已成为农村劳动力的惟一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险,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离开土地进城后,将处于毫无保障的真空地带,一旦失业,基本生活就没有了着落,其它诸如养老、医疗、子女上学和住房等现实问题更是无从谈起,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横向流动。
城市化进程的滞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阻
农村的现代化,从本质上说就是农村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向非农生产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向城市居民生活方式转换的过程。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我市的城市化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而严重滞后。XX年,我市的城市化率为30.4%,低于国家40.4%发展水平。城镇规模过小,造成小城镇的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健全,影响了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和周边地区带动作用的发挥,导致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偏高,城镇结构过于单一,就业门路狭窄,对人口缺少吸引力。
入世后国际市场对第一产业就业的冲击加大
从长远和总体上看,加入WTO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是积极有利的,但在入世的初期,就业矛盾有可能加剧。入世后,按照WTO规则,我国对国外农产品的进口政策将逐步放开,国外质优价廉的农产品会大量涌入,抢占我国农业市场。因 此,在一定时期内,必将对我市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弱的大宗农副产品造成极大冲击,我市农业就业人数会进一步下降而不是继续增加。同时,加入WTO后,劳动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将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这必将加剧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的严峻性。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逐步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基本前提
文化素质不高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第一,要继续深入持久地抓好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收到理想的成效。同时,在经济发达地区,应尽快普及高中教育。我市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硕士生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把我市农村的普教工作提升到新水平。第二,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大部分中学毕业生能够掌握一两门致富技术。为此,各级政府要结合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各级职业中学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加大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由于我市农业资源短缺,扶持乡镇企业稳步快速发展是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最有效的途径。在改革开放之初,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确实发挥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入WTO后,各级政府结合国家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契机,大力发展了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努力提高了农村工业化水平,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再次创业的突破口。在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要把引导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带动乡村工业和乡村人口由分散走向集中,并逐步形成规模,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这样既能促进农民就近转向小城镇就业,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能有效地避免在大城市吸纳能力下降的情况,农民大量涌入城市。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证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必须进行彻底改革。目前,我市的户籍管理改革有了很大进步,但还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制定公平合理的农民就业政策,保证进城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权利和公共服务,如子女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等。但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办法是改革户籍制度,从身份上彻底消除城乡差别,从而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此外,农村的社会保障 制度改革必须加快步伐。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下的农村,土地依然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劳动力对土地的紧密依存关系必然存在,农民担心失去土地后在城市享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服务,大部分农民进城后不愿交出承包土地,他们虽然流入城市,却仍把土地看成是自己生活最可靠的基本保障,从而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彻底性和稳定性。所以只有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离开土地的农民也同城市居民一样,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直接受益者。取消在社会保障制度上的城乡差别,才能使进城农民彻底割断对土地的依赖关系,顺利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
长期以来,我市的城市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进程,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严重受阻。由于城乡在发展空间上的制约性,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将是今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在农村,推动小城镇建设,对于集中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扩大市场容量、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门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虽然我市农村建镇的数量不断增加,但规模狭小,结构分散,功能单一,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今后我市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同时进行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一系列配套改革,使小城镇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阵地。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远选择
农村城镇建设离不开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不仅总量小,而且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也无法满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需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为之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农村工业化和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信息、交通、金融、保险、咨询等服务行业相应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推动饮食、商业、文化娱乐、旅游等行业的繁荣与兴旺。所以没有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也不可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因此,今后我市应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预计XX年,我市仅二、三产业的发展可为全市农民提供2万个左右就业岗位。
扩大对外劳务输出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我市劳动力资源特别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应该在国际劳务输出方面有所作为。XX年,我市向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输出劳动力8700余人,向省外转移劳动力达1.56万人。因此,我们应抓住入世后各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比较透明的有利条件,积极参与国际劳务市场竞争,广开劳务合作渠道,在加强农民就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前提下,把人口负担转化为劳动力资源优势,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从而为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寻找新的载体。
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根据我国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城镇政府对民工的管理、服务是法定的责任,其基本内涵就是政府首先要确保民工的各项权益不受侵害;其次是发展民工的福利,而不是通过管理进行限制,不是把管理的成本转嫁到民工身上,更不是从民工身上获得利益。要改变目前城镇政府在对外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管理上的无作为或单一收费现状,必须按照统一、平等、公正,甚至向弱者倾斜的原则,强化服务功能,弱化管制功能,消灭排斥功能。具体而言,目前各地政府在对进城农民工进行管理与服务时,迫切需要发挥以下职能:
1、为农民工提供优质服务。中介组织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完善与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可以有效沟通用工方与劳动者之间双向选择的渠道,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对于目前大多数还是自发流动的民工来说,其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职业介绍。农民工进入城镇最容易 受到的第一个伤害就是非法黑中介的欺骗,有的白白被骗去本就微薄的生活费,更有的还失去人身自由,沦为一些非法经济的打工奴隶,受到非人的折磨。为此政府要通过政策规定,要求有关部门为农民工提供优质服务。一是搞好信息服务。要依托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发布劳务信息。同时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及职业介绍大厅有形场所发布劳动就业信息。搞好供需对接,努力克服农民转移就业的盲目性。二是搞好档案服务。要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档案,保证每个农村劳动力都有一份档案。充分发挥档案在供需对接、促进就业、维护权益、跟踪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转移的动态,为农民工和用工单位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提高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我市各级政府要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整合各级各类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要把为农民转移就业服务作为重要内容,搞好职业介绍、就业指导、法律咨询等综合服务。积极培育各类劳务中介组织、劳务协会和劳务经纪人。对社会办职业介绍机构要严加监管,依法整顿劳动力市场,规范中介组织行为,保护合法经营,打击非法中介,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凡是欺诈农民工者要从严惩处。
2、为农民工提供权益保护。由于我市目前劳动力市场处于买方市场,加之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无管理体制,以及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低与法律意识不强等方面的因素,使得农民工相对于劳动用工方往往处于被单向选择的地位,他们无法平等地与用工方就报酬、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进行协商谈判,所以近年农民工权益受损事件层出不穷。在城镇地区,普通农民工是弱势群体中最弱的一部分,也是利益受损最为严重的部分,还是最不受到重视的一部分。其最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城镇没有代言人——单位或组织。为了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一是专门成立农民工权益保障机构。规定用工单位必须与农民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农民工应有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特别是要明确工资支付标准、支付形式、支付时间、违约责任等内容。要教育农民工学会利用合同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部门要加强合同管理,及时受理劳动合同纠纷,切实有效地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大对侵害农民工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要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劳动保护条件及职业病防治措施。要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使饮食、住宿符合食品卫生和防疫的基本要求。达不到要求的,限期整改。各级工会组织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工参加所在单位或当地的工会组织;妇联和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要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发挥积极作用;司法行政部门要设立农民工维权电话,受理农民工维权请求,并积极组织法律服务机构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和 援助;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及时将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案件予以曝光。
3、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农民工只要凭身份证即可进城务工。对城乡劳动力在求职、考试、招聘、录用等方面一视同仁。城乡劳动者要实行统一的就业登记,让农民工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就业待遇。二是积极放开户籍制度。要积极开展户籍制度改革,公安部门要及时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在现居住地办理暂住户口登记和暂住证,并尽快实行暂住证一证管理。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教育和管理,使之成为文明守法的公民。三是用工单位要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城镇使用农民工的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要积极为农民工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保险。保险费用由用工单位和农民工按规定分别承担,缴费基数和费率按国家现行政策规定执行。四是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和计划生育问题。教育部门根据农民工持有的住所地居民委和派出所证明,就近为其子女办理入学手续,保障农民工子女享有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城市公办中小学是接收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主体,在收费标准等方面与城市学生同等对待。计划生育部门要积极为农民工提供与城镇职工同等的计划生育服务。五是支持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简化农民工申办企业注册登记手续,除国家限制的特殊行业外,农民工 只要出具身份证明及相关手续,就应允许开办经营。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之外工商户申办个体和私营企业,只要凭本人身份证、场地证明,就应予以核发营业执照。各商业金融机构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要推行对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的小额信贷款;对农村出境劳务人员所需的资金,要简化担保手续,积极办理贷款。六是开展临时生活救济。农民工在城镇从事的多是非正规职业,收入低而不稳,失业是经常性的。基本生活时常没有了保障。在此情况下,有些得不到亲友接济、贫病无靠的人只能流落街头,有的就铤而走险了。在目前失业保险还难以将他们纳入保障范围的情况下,政府要完善临时救济制度,将救济对象扩大到在该城镇居住或工作了一定期限的所有居民,以保障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4、强化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在农民工普遍文化知识水平低,缺乏从事农业以外的其他工作的经验与技能,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都较差的情况下,只有在首先提高他们在城镇工作与生活需要的各种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大大减少损害合法权益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他们的自保能力与生存能力。政府应在深入了解农民所需要以及他们应该掌握的文化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强化对农民工的培训。一是根据市场要求开展培训。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转移的原则,组织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培训对象以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转移意向的中青年农民为主,培训内容要以建筑、制 造、家政、餐饮、保安等市场需求量较大的非农职业技能为重点,以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和职业道德规范等引导性培训为基础,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形成培训合力,多形式培训农民工。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对农民工进行岗前和岗位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建立农民工培训新机制。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创新培训机制。推行订单定向培训,由培训机构出“菜单”、用工单位出“订单”、政府部门来“买单”,做到培训一人,发证一人,就业一人,政府补助一人。三是要加大培训资金投入。我市XX年正式确定9处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争取到国家和省40万元培训基金。同时还投资100万元建成农村劳动力输出中心。市、县、乡、村四级积极行动起来,每年都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农民工培训专项资金,保证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力争到XX年,全市绝大多数农民工普遍得到培训,每人都掌握1-2项非农职业技能。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为其以后进城就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董国和——XX年第3期——《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分析》——《统计和咨询》
2、张统萧——XX年第6期——《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条途径》——《农村经济》
3、张左己——XX年2月27日——《在全省深入贯彻中 央一号文件精神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4、XX年4月16日——《**市XX-XX年农民工培训工程实施方案》
5、张道中——XX年4月——《.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中的几个问题》.6、张正河——XX年7月——《.论农村生产要素的准现代化.农村经济问题.》
7、郗杰英——XX年9月——《.新跨越——当代农村青年报告》
8、刘建进——XX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情况》——《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庞瑞峰——XX年3月4日——《打工经济的喜与忧》——《南方周末》
10、张思军——XX年——《农业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云南社会科学》
11、鸡政办发[XX]61号——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以增加收入、获得更好的职业和文明生活环境为目的,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为杠杆,随着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的变迁而向非农部门配置劳动力资源 的过程。既包括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又包括跨行业、跨产业的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要目的和主要动因就是要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因此,以经济发展为依托,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及城镇的有效转移,是新世纪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市化水平的
农村相对剩余劳动力:农村相对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总数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人数与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的劳动者人数的差额,即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其差额就是剩余。严格来讲,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即使这些劳动力分离出去,也不影响农业产出。农村劳动力剩余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显性剩余劳动力,其经济学含义是“其边际生产率小于或等于零”;另一种是相对剩余,即隐性剩余劳动力,是指在农闲季节呈闲置状态的劳动力,其经济学含义是“其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其消费额”。由于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隐性剩余是我省农村劳动力剩余存在的普遍形式。-农村实际需要劳动力-已转移的劳动力。战略性选择。
第五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论文)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也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迫切且最具有挑战性的是“三农”问题。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如何通过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消除城乡二元对立的问题,其重点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分析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原因:
1、累积性剩余。建国后,由于我们实行了错误的人口政策,导致人口出生处于很高的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增长速度和总量远远大于同期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需求,其中尤以农村为甚。人多地少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也是造成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的最主要的原因。
2、是代性剩余。在我国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由此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导致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减少,其结果,大批农业劳动力就会从农业中释放出来,成为剩余劳动力。
3、是波动性剩余。我国现在约有一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但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流动性的,并未真正城市化。一遇大的经济波动或其他风吹草动,就会被迫回乡。这种波动性剩余不是每年都发生的,但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对稳定的影响,给各级政府带来的压力,却比还未进城打工、隐性失业于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得多。
4、消费性剩余。恩格尔定律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将会不断下降。其中包括消费者从重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向重视工业品和劳务的消费转化,这种转化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变化。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主要以提供食品为主第一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而以提供工业品和劳务为主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了巨大的空间,这就引发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冲动和农业劳动力的过剩。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总结起来,有以下方面的制约:
1、农村劳动力素质制约。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民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没有享受到与
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教育经费与适龄人口的匹配不相适应,一方面是教育经费缺乏,教学条件落后;另一方面,农村适龄人口的入学率低,农村的教育状况与城镇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进城打工的农民子女的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农业内部扩大就业的空间不大。当农业朝着现代化发展时,劳动力的投入对增产的作用会大为减弱,农艺、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越发突出。当这种替代作用累积到一定量时,对劳动力的排斥现象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使整个生产过程发生节省劳动的情形,劳动内部的就业机会非但不能增加,反而有减少的现象。
3、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受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近些年,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滞缓,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金密集型转变,劳动就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加上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济效益不佳,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影响。
4、没有建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权益不明晰。土地所有者主体及土地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使得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使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纠纷不断,大大地降低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速度及数量。而农民土地不退出,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的问题就不能解决,也就意味着农民的转移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5、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得不到生活保障。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中国农民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是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种种保障制度,又加上自身渐渐远离土地,正日益处在一种尴尬境地: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干着和城市工人相同的工作,却不被城市所承认,同时由于没有工人身份,他们没有组织,没有参加工会的权利,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没有起码的劳动福利保障。
6、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
三、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继续促进乡镇企业稳定发展。乡镇企业要加快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不断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为重点第三产业。
(2)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关键是发展经济。首先要鼓
励富裕起来的农民进城兴办各种企业,其次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房地产业。为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除了要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给进城农民一定的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搞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可以改善小城镇生活环境,增加吸引力,而且通过道路交通、供电网络、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也有利于启动农村市场。
(3)农业内部就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远选择。首先,农业基础设施的加强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其次,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再次,以农业产业化为纽带,开辟农业内部就业的新领域,同时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
(4)扩大对外劳务输出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要解决我国的劳动力过剩问题,使人口负担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抢占国际劳务市场,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提高对劳务输出重要性的认识;拓宽劳务输出的渠道,放宽劳务输出的领域,增大就业的空间;其次,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提高劳务人员的素质,并建立完善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
2、逐步提高农民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从近期看,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有以下措施:
(1)素质教育保障。要尽快推广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保证适龄少年儿童入学,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2)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在农业技术方面多为农民搞点技术培训,多进行点试验示范,来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科学种田的技术水平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必要性。
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证。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制定公平合理的农民就业政策,保证进城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权利和公共服务。此外,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加快步伐,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得离开土地的农民也同城市居民一样,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直接受益者。
4、实行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农村土地政策。土地是农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能否充分发挥土地这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是衡量土地产权制度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要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切实规范土地流转程序,进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5、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增加组织、宣传、服务的力度。政府应当做到:
(1)广泛搜集市场用工信息,为外出农民工搭桥、铺路;
(2)宣传、组织与领导农民进行劳务输出;
(3)对外出打工农民提供权益保护和跟踪服务;
(4)知识培训;
(5)培育市场中介组织,疏通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渠道;
(6)依法整顿劳动力市场,规范中介组织行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有待解决的一项世纪工程,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能否提高、农业现代化能否实现、农村经济能否走出发展困境,而且还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合理、有序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是靠单方面的政策,它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共同努力。尽管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这一过程将是漫长和艰难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但只要我们群策群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相信在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